白雪公主復仇記范文
時間:2023-04-08 06:51: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白雪公主復仇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白雪公主與獵人》;后現代主義;戲仿
一、引言
好萊塢奇幻冒險影片《白雪公主與獵人》于2012年6月在美國上映。影片顛覆了經典格林童話《白雪公主》的故事,利用人物與情節的再創造為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白雪公主的故事。電影的人物和故事主線沿用了童話中的設置,而表現形式和具體內容卻與原著南轅北轍,影片更多地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審美角度,講述了一個全新的“白雪公主復仇記”。這種創作是后現代主義創作手法中的戲仿。《白雪公主與獵人》是眾多顛覆原著的后現代主義創作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將通過研究《白雪公主與獵人》中經典的戲仿手法,以圖更深刻地感受好萊塢奇幻冒險電影的后現代主義創作手法,并且對影片傳達的深層意義進行更清晰的解讀。
二、從純真公主到堅強女戰士――白雪公主形象的戲仿戲仿,顧名思義,其本質上是一種“仿”,即將其他作品中的內容借用到自己作品中;而在目的上,它是一種“戲”,戲仿大多以詼諧游戲、調侃世事或是致敬某種精神為目的。例如周星馳的許多經典影片,都采用了戲仿的手法,借用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形象或是故事傳說,進行二次創作與全新演繹,既富有趣味性,又能將許多深刻的道理隱喻到故事里。戲仿已經成為后現代主義創作的重要手法。
影片《白雪公主與獵人》戲仿的便是經典格林童話《白雪公主》。《白雪公主》的故事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主創人員巧妙地利用了白雪公主在全世界影迷中廣泛的知名度,為自己的影片創作首先奠定了一個良好的群眾基礎。
童話主要面向兒童,充滿了濃厚的幻想主義色彩,人物形象也都很單一,一般只分為兩種,善良的和邪惡的。而白雪公主就是一個經典的善良角色,她的品性如同她的名字一樣,純潔雪白。白雪公主一出場就驚艷了世界,她的皮膚白得像雪一般,雙頰紅得像蘋果,頭發烏黑柔順,是一個人見人愛的美少女。白雪公主非常有愛心,她經常和動物一起玩耍,給動物好吃的食物,森林里的小動物都喜歡白雪公主。這樣的白雪公主符合小孩子的幻想,可白雪公主的美麗招致繼母的嫉妒,在繼母那些看起來并不高深的計謀面前,純潔的白雪公主毫無抵抗之力,屢次因為輕信別人而慘遭毒手。最終,白雪公主吃了王后給的毒蘋果后昏倒在地。白雪公主毫無自救的能力,雖然最后得到了一個幸福的結局,可縱觀整個故事,白雪公主幸存下來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無關,她先是遇見了善良的小矮人,在叢林中收留她,死去以后又遇見了王子,王子吻醒了白雪公主,挽救了她的生命,并且給了她幸福的婚姻。
影片《白雪公主與獵人》則對白雪公主這個角色進行了顛覆性的二次創作。影片中,最初的白雪公主與童話中一樣,美麗單純,善良天真,她曾經對一切都充滿了愛,連對不懷好意的繼母都心存好感。后來,白雪公主面對了父親慘死,國家被毀,自己被王后囚禁在北方高塔上11年之久,白雪公主再也不是當初的白雪公主。幽禁高塔的時光里,白雪公主從未放棄活下去的希望,她要為父報仇,她要解救蒼生,她不再單純可愛,不再聽天由命,她憑借自己的智慧逃出高塔,去了黑森林。逃出去的路程何其艱難,她不再只是一個亭亭玉立的美人,她放下了自己作為美人的尊嚴和忌諱,從骯臟的下水道僥幸逃生,她扯下象征貴族的裙服,在泥潭里跋涉。遇到獵人后,她更是展現出自己優秀的社交能力,區區幾句話便說服獵人和她一起對抗女巫,她的冷靜機智令我們佩服。在獵人遭遇巨魔襲擊的時候,白雪公主奮力沖上去保護獵人,絲毫不顧個人安危。重遇威廉的時候,她雖然萬分喜悅,可卻沒有被愛情沖昏頭腦,像童話里的公主一樣和王子過上幸福的生活,她還不能安逸,她還有國仇家恨要報。最終,白雪公主成功化身為身懷絕技的盔甲女戰士,殺回城堡,白雪公主勇猛無比地劍指王后,為死去的父王報了仇,奪回了屬于自己的國家。影片的結局,白雪公主并不是成為王子的妻子,而是加冕成為女王,接受群臣的朝賀。
電影中全新的白雪公主更加符合后現代社會的社會價值觀,童話中的公主是王子解救的,而電影中的白雪公主是自己解救自己,并最終靠自己的努力實現了幸福。在現代社會中,童話都是騙人的,所謂的白馬王子對于大多數女性來說是不存在的,女性要想獲得幸福,并不能只依靠美麗善良,更多地要靠自己不放棄的堅韌精神,要自立自強,大膽堅強地實現自己的目標。白雪公主之所以是最美的人,不僅因其美麗的外貌,更多的是其善良和自強自立的靈魂。影片中的白雪公主不再任人宰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悲慘遭遇后,她并沒有被逆境打敗,反而點燃了一顆強大的復仇之心。白雪公主長大了,她不再是個徒有其表的花瓶,不再需要躲在王子的懷抱里尋求安逸,她在獵人和七個小矮人的幫助下手刃王后,一雪前恥,堂堂正正地將王冠戴在自己頭上。白雪公主用自己堅強的內心和有力的雙手成全了自己,她的堅強獨立符合當代社會對于女性的價值要求,這樣的白雪公主成功地獲得了影迷的認可,是對白雪公主形象非常成功的戲仿。
三、從女巫到腹黑女――王后形象的戲仿
童話中,壞人的代表一般都是繼母或巫婆,而《白雪公主》中第一反面人物王后,既是巫婆又是繼母。在童話中,王后之所以兇狠嫉妒是因為她本身是一個巫婆所變,她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費盡心機地要殺死白雪公主,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這樣變態的嫉妒心理在正常人的世界是少有的,格林兄弟為了讓故事更順暢,給王后設置為巫婆的身份。巫婆是最黑暗、最邪惡的群體,她們處心積慮地做任何壞事都變得有道理。
而真實世界里并沒有巫婆,人性本善,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變得邪惡,那么王后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極端而又邪惡的人呢?電影《白雪公主與獵人》對王后的形象進行重新塑造,為我們建立了一個更加飽滿的王后形象,她的邪惡是有原因的,影片深層次挖掘了王后變壞的原因,讓我們看到王后背后同樣悲慘的故事,王后可恨,卻也可憐。王后名叫雷文娜,一出場便以楚楚可憐的戰俘形象征服了國王的心,國王將雷文娜帶回城堡并決定與她成婚。雷文娜在嫁給國王之前,曾對幼小的白雪公主說:“當我是小孩的時候,我也曾失去了母親,我無法取代你的母親,永遠不能!”由此可見,王后幼年喪母,母愛的缺失令她具有冰冷的心腸,她不會做一名母親,因為她自己都沒有母親。王后曾說過她小時候曾目睹親人慘遭殺害,也曾經和弟弟一起沿街乞討,做一個小乞丐。這樣悲慘的遭遇令雷文娜的心靈逐漸晦暗,她逐漸開始仇視和怨恨這個世界,一個童年如此不幸的孩子,長大以后變成兇狠無情的人并不奇怪。新婚之夜,雷文娜對國王說:“我曾被一個像您這樣的國王糟蹋過。”因此,我們可以從中得知,雷文娜長大以后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風順,她曾受過男人的迫害,這樣的強烈刺激更加成為雷文娜蛻變成惡魔的催化劑。雷文娜從沒感受過親情,也不相信男人,不相信愛情,在做乞丐時飽受白眼,讓她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憤恨。因此,她變得無心無情,她只在乎她的美貌和權利。她喝下了能令她青春永駐的魔咒,毫無留戀地手起刀落殺死了自己的新婚丈夫,奪走了他的國土,將年幼無知的白雪公主囚禁在北方的高塔之上,并殘暴地討伐其他國家,不斷擴張自己的版圖。當她得到消息,已經長大的白雪公主注定要成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取代她的地位之時,惱怒的雷文娜詢問自己的寶貝魔鏡,魔鏡告訴她,只有殺掉白雪公主才能維持她世間最美的稱號和國家統治者的地位。得知白雪公主逃出高塔,逃往黑森林之時,雷文娜派出自己手下的獵人埃里克去捕殺白雪公主。從始至終,面對任何人任何事,雷文娜都是唯我獨尊的,她在毀滅世間美好時沒有半點的猶豫和憐惜,她已成為徹頭徹尾的黑暗角色。
區別于童話中女巫的身份,影片中的雷文娜之所以邪惡與她幼年的悲慘經歷和人生的坎坷是分不開的。經過影片的重新塑造,雷文娜兇殘毒辣的性格和令人發指的行為便有了能說服人的理由。王后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雷文娜不是因為壞而壞,她有自己變壞的原因,她悲慘的經歷甚至令我們同情。這樣更有立體感的人物形象,更加符合成年人的價值判斷,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形象再造。
四、從籍籍無名到悲劇英雄――獵人形象的戲仿在童話《白雪公主》中,獵人是個籍籍無名的小角色。他只是王后雇用來殺害白雪公主的殺手,在童話故事中,獵人最后因為不忍心而放了白雪公主,他的存在和情節設定幾乎都是為了推動故事主線發展,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關于性格和形象的塑造,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配角。而在影片中,獵人的形象被用戲仿的藝術手法再造,濃墨重彩地進行描寫,獵人一躍成為與白雪公主齊平的男一號。影片中,獵人摯愛的妻子被白狼殺害,失去妻子的他整日酗酒,陷入悲傷中無法自拔。獵人是叢林英雄,在叢林里比起生存能力,沒人是他的對手。因此,王后派他去殺死逃到黑森林的白雪公主,并以可以復活他死去的妻子為誘餌,令獵人聽從命令。之后,獵人發現王后欺騙了他,便放棄殺害公主,而是選擇和公主一起亡命天涯。他與公主的關系既是師徒又是盟友,他教公主叢林生存和戰斗的技巧,將公主訓練成一名戰士,并一次次幫助她逃脫王后的追兵。
影片中的獵人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悲劇英雄,他生性善良,當初答應王后的要求僅僅是為了讓心愛的妻子復活而已,不是為了金錢,也不是為了名利。當白雪公主邀請獵人保護自己時,獵人選擇了答應。他知道妻子已經不可能再起死回生,因此他不會再幫著王后做壞事。他看到國家和人民都飽受王后的摧殘,內心深處的正義感引領他做出正確的選擇。獵人在和公主的相處中,漸漸萌生了一種復雜的感情,獵人曾坦誠地說出自己喜歡白雪公主。在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而假死時,獵人輕輕地吻了公主,喚醒了公主。獵人默默地傾慕著公主,而公主心中深愛的卻是公爵的兒子――威廉王子,最終公主依然選擇了王子,獵人成為一個悲情人物。
影片《白雪公主與獵人》重新塑造了一個獵人的形象,給予他更豐富的角色生命。他有了善良的本質,重情重義的性情,一身威武的絕技,還有了一段隱藏在內心求而不得的愛情。經過戲仿手法的獵人形象更加豐富靈動,成了影片中一個真正的英雄形象。他用自己的絕技和堅忍塑造了一個全新的公主,幫助公主實現了復國大業,而非童話中的王子,單純靠英俊的外表和深情的一吻就能拯救世界。獵人形象的豐滿讓影片更有看頭,是促成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五、結語
《白雪公主》是一個唯美的童話故事,而《白雪公主與獵人》則是一個美麗的奮斗故事和復仇故事。影片用后現代主義創作手法的戲仿手段對童話故事進行了再次創作。它不再僅僅是一個公主的故事,而是一個少女在逆境中堅強成長并勇敢地同惡勢力搏斗的傳奇。影片通過戲仿手法,隱喻了很強的現實意義。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與失去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受到邪惡勢力的迫害也不是不可能。而身處逆境之中,我們應當像白雪公主一樣努力掙扎,永不拋卻自己的本心,想盡一切辦法,磨煉一切智慧,在逆境中求發展。而不能像王后一樣,因為經歷過暗無天日的遭遇,便迷失了心靈,淪為一個邪惡冷酷之人。面對逆境,如何挑戰殘酷,如何戰勝心魔,是人們永遠需要思考的命題。
[參考文獻]
[1] 許家進.論《怪物史萊克》的后現代主義創作手法[J].電影文學,2011(21).
[2] 王秀娥.《哈利?波特》在后現代主義社會風靡的原因[J].電影文學,2013(14).
[3] 陳亦水.地緣奇觀中的文化想象――比較好萊塢與華語電影的奇幻類型片[J].當代電影,2013(08).
篇2
[關鍵詞] 電影片名;文化因素;翻譯策略
電影作為一門特殊的傳媒藝術,在實際生活中日益突出,已成為人們日常娛樂休閑的主要途徑。一部電影中其簡短的片名不僅濃縮了整部影片的精華,而且體現出電影所蘊涵的語言文化。因而中西電影片名的互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西方在語言運用、文化底蘊上的區別差異,屬于跨文化交際的活動范疇。通過研究中西方電影片名互譯策略,可以使我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認知中西方語言文化的差異,提高理解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中西電影片名的特征
電影片名作為廣告的一種類型,是一種具有特定目標的商業活動,受到營銷戰略、商業規律和文化障礙的制約。同時,電影片名作為一種特殊文體,要求語言簡明,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能激起人們的觀賞欲。如中國觀眾熟悉的《簡•愛》《王子復仇記》等優秀譯制片中,那玲瓏別致、清晰明亮、頗具異國風情的語言,逼真,自然,隨意,充滿了生活氣息,因此那些片名和對白、片段才令人百看不厭,讓人們聯想到自己仿佛也身處于故事中,令人留戀。
因此,電影片名既要體現電影的商業價值,又要體現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所以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語言簡潔。由于受屏幕限制,電影片名一般高度濃縮電影內容,常常使用非常凝練、簡潔的語言,一般由一個或幾個詞組成。如“Revenge”“Spring”“Star Wars”“夜宴”“色•戒”。(2)內涵易懂。電影是一種大眾藝術,是供絕大多數普通百姓娛樂、欣賞的,不是供少數專家研究的,所以不能使用晦澀難懂、生僻難記的字、詞或專業性很強的術語,而應該使用通俗易懂的大眾語言。如“Lady Hamilton”“Basic Instinct”“The Perfect World”“三峽好人”“陽光燦爛的日子”。(3)具有吸引力。由于電影是一種商業行為,所以必須注重票房價值,否則就不能生存和發展。而要在票房上成功,片名就必須具有吸引力,讓觀眾一見就吸引住眼球,從而刺激起購票欲望,爭相進電影院一睹為快。如Sister Act(《修女也瘋狂》)。修女一般都是看破人間紅塵的人,一般不會為七情六欲所迷惑,怎么會瘋狂?人們的好奇心頓起,一定要進電影院看個明白。
正是由于片名是影片的第一形象和識別標志,對影片的成功發行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要翻譯好電影片名,就必須建立在了解電影片名的語言簡潔、內涵易懂、具有吸引力的特點基礎上。
二、中西電影片名互譯中的文化因素
語言不僅是人類思想感情表達與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和載體。作為語言的組成部分,電影名稱不可避免地反映其所屬的那個文化的特征。例如,有很多英文電影名稱的漢譯就體現出了濃厚的中國文化意味。1940年在美國首映的“魂斷藍橋”英文原名為“Waterloo Bridge”。直譯為“滑鐵盧橋”。譯為“魂斷藍橋”是取意中國傳統黃梅戲折子戲“藍橋會”。“藍橋會”講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正符合“Waterloo Bridge”里男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同年11月,該片登陸中國,反響異常熱烈,遠遠勝過它在本土所得到的追捧,很快掀起了一股“魂斷藍橋”的熱潮。當時國內的電影院在報紙上給這部電影大做廣告,打出了這樣的廣告標語:“山盟海誓玉人憔悴,月缺花殘終天長恨!”因此,影片譯為“魂斷藍橋”不僅體現了影片的主要內容,而且蘊涵了中國文化,一舉兩得。
然而不同的語言決定了不同民族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語言表達方式。英漢兩種語言各具特色、大相徑庭。這些五彩斑斕、豐富多彩而又迥異不同的表達方式是由于漢英文化之間存在的較大差異造成的。正是由于語言文化差異,形式類似的中西電影片名中的兩個詞匯,有可能會指代截然不同的內容,這種貌合神離的翻譯往往會造成誤釋,如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的“the third man”起初被翻譯為“第三者”,結果被中國觀眾誤以為是婚姻,其實“the third man”指的是片中車禍事件中的第三個目擊證人。同樣,由于文化的差異,詞匯所附帶的聯想意義也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如電影“dragon heart”中的dragon在英語中有著負面聯想意義――殘忍或魔鬼。但在中國文化中,人們自古以來對龍就極為堆崇,視龍的形象為成功或帝王。因此,該片片名應加上一個“魔”字,翻譯為“魔龍傳奇”就體現了中西不同文化的融合。
電影濃縮反映了一個特定社會和民族的某個特定時期和地域的文化,而電影片名則是這一濃縮文化的精華,必然帶有濃厚的文化色彩。因此,在電影片名翻譯時要考慮電影片名本身的文化因素,并兼顧電影片名應有的特點。
三、文化角度下中西電影片名互譯策略
面對已經確定了的電影名稱,譯者宜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不能簡單機械地照搬原片名的內容和形式,應運用恰當的翻譯策略如音譯、直譯、意譯、增譯等翻譯技巧傳達主題信息,實現西方文化和我國文化創造性的融合,并符合目標語觀眾的語言文化特征和審美習慣,才能實現既忠于原文又具有藝術性和商業性的成功翻譯。
1.音譯法,即按源語的發音規則,直接翻譯成與目的語發音相同或類似的文字語言。這是電影片名最簡單、最方便的翻譯方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英美影片中,常用主人公的名字或故事發生的地點作為片名,其中有些是由著名的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其人名、地名早已為眾多的民族所熟悉,所以中西電影片名互譯時可直接采用音譯法,也就很容易被中西方的觀眾所接受。如Titanic《泰坦尼克號》;Jane Eyre《簡•愛》;Hamlet《哈姆雷特》;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朱麗葉》;Harry potter《哈利•波特》;《》Zhou Enlai;《林則徐》Lin Zexu;《阿詩瑪》AhShim。 因此,對于目的語觀眾所熟悉的民族文化特征很強的人名、地名或歷史事件的為片名的電影,一般可采用音譯法。
2.直譯法,即指在譯文條件許可時,在譯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內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別是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而電影片名的直譯法,就是根據源語和譯語的特點,在不違背電影情節、內容及不致引起錯誤聯想的前提下,以生動、形象的譯入語再現片名。如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All Quiet On the Western-front《西線無戰事》;Dances With Wolves《與狼共舞》;《飲食男女》Eat Drink Men Women;《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and Hidden Dragon等。
電影制造商在確定自己電影產品的名稱時,必然要順應電影內容本身的實際需求,并在此基礎上盡量迎合觀眾的口味和期待,迎合時尚和潮流,迎合主流人群的審美情趣。這是任何語種、任何國別的制造商的共,也是電影片名的共性特點和質量,更是譯者采取直譯的根本原因。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文化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一般來說。無論人們的種族、膚色、國籍如何,他們的感情標準、道德標準大致相同。漢英民族雖屬于不同的民族,但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這是翻譯工作者能夠對片名采取直譯的基本前提。總之。直譯法不僅能保持電影片名的原汁原味,而且能令觀眾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去欣賞帶有異域風情的文化,因此是電影片名重要的翻譯策略。
3.意譯法。由于很多電影片名本身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甚至是很大的文化差異,直譯難以體現其中精髓。譯者可以在綜合、分析和理解原片內容、風格、情節甚至于文體等的基礎上,對片名進行創造性加工,將它意譯成能反映原片特點的譯名,以實現其文化、審美、經濟等方面的對等。意譯主要是指翻譯時抓住內容和喻義這一重要方面。犧牲形象,結合上下文比較靈活地傳達原意。如英國電影red shoes在剛引進中國時,被直譯為《紅舞鞋》。盡管《紅舞鞋》正確無誤地翻譯出了英文的原意,也緊扣劇情,但直譯的平鋪,平敘,沒有更深的寓意。后來又有譯者將它譯為《紅菱艷》,但它卻是取名為《紅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英國一名芭蕾舞蹈家面對愛情與事業而不能做出正確抉擇,而走向斷崖的凄慘故事,而譯名“紅菱艷”,譯者把幾雙纖巧的舞鞋比做中國觀眾婦孺皆知的紅菱,它寓意紅菱雖生長于濁水污泥,卻嬌艷迷人,特別是那兩只彎彎的紅菱角,猶如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蓮,雖然小巧,卻凝聚了多少血淚,就像影片中的舞者一樣。
其他的優秀譯作還比如:Gone with the Wind《亂世佳人》;Home Alone《小鬼當家》;My Fair Lady《窈窕淑女》;Washington Square《華府艷遇》;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廊橋遺夢》;《大腕》Funeral of a Famous Star;《雀圣》Kong Fu Mahjong等。
4.增譯法。當以上譯法都難以實現接受中西電影片名價值對等時,可采用增譯法。增譯法是指根據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在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便更準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中西電影片名互譯中的增譯法主要是增補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沒有明言的詞語和一些概括性、注釋性的詞語,以確保譯文意思的完整。如美國電影“Speed”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列高速奔馳的列車上排除一顆定時炸彈的故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真正反映了“生”與“死”全系于列車之“時速”,譯名“生死時速”可謂經典之作。又如中國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譯成英文Romeo and Juliet of China,西方人馬上就能明白它的內容極其深刻和巨大的影響力。其他的優秀譯作還比如:Entrapment《將計就計》;Matrix《黑客帝國》;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風流》;Sister Act《修女也瘋狂》;Legally Blonde《律政俏佳人》;刮痧《The Guasha Treatment》。
翻譯是從一種語言符號轉換到另一種語言符號的再創造活動。翻譯的實質,是雙語間意義的對應轉換。電影片名在這意義轉換的過程中,因各個譯者自身水平、經驗、審美觀點不同,譯名質量自有高低之分。但筆者認為,為了充分發揮譯者的創造性,我們應該允許多種譯名同時存在。
四、結 語
譯者和電影之間互相依賴又互相制約,每部影片的名字和內容都是一定的。無論是直譯,還是意譯,抑或是增譯,只要考慮到中英文化因素,就能使譯名既忠于原片又能悅人耳目,那就不失為一個成功的翻譯。成功的電影片名翻譯能對影片的流行起到推動作用,而不合適的譯名在某種程度上對一個好電影也是一個損失。所以中外電影愛好者們都企盼著譯者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能更注重從文化和審美的角度來翻譯電影片名。
[參考文獻]
[1] 毛發生.外語影片片名的翻譯比較[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04).
[2] 陳滄淵.論電影片名的翻譯[J].英語輔導(瘋狂英語教師版),2005(09).
[3] 賀鶯.電影片名的翻譯理論和方法[J].外語教學,2001(01).
[4] 劉洋.電影片名佳譯賞析[J].新聞愛好者,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