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范文

時間:2023-03-22 14:19: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

篇1

俄獨立軍事專家帕維爾?費爾根豪爾9月7日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說:“在此次解救人質事件中,我們的安全部隊再次出現了組織混亂的局面。”

而在早些時候,俄羅斯電視臺已經在報道中把責任歸咎于“將領、軍方和公務員”,指責他們一直沒有采取行動,“直到總統告訴他們該做什么”。

別斯蘭人質事件余波未盡,9月7日,兩名意大利婦女和兩名伊拉克人在意駐伊人道救援機構“巴格達之橋”辦事處又遭到武裝人員綁架。

而國際恐怖組織則一直把他們劫持的人質,作為應對美國攻擊的交換條件。在伊拉克,人質劫持事件一直處于此起彼伏的狀態。

頻繁發生的人質危機已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別斯蘭人質事件使人們重新審視當危機發生時,如何應對這種極端局面。

當炸藥高懸,劫匪把匕首橫在人質的脖子上,盡管周邊特警圍似鐵桶,準星亦瞄準每一個劫匪腦殼,但何時應該并能夠扣動板機,這是一個誰都無法精確判斷的問題。

事實上,中國最近也披露許多人質事件,雖然,中國的人質事件和俄羅斯的人質事件形成機制不同,但中國仍可以從俄羅斯人那里總結經驗和教訓。

陳暴安良與“以人為本”的爭論

“盡管劫持事件有其特殊性,但為制止這種犯罪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仍然是下下策。”一位法學博士說,“我們不能因為打擊犯罪而忽視人質的生命安全。”

如果按照上述要求,中國目前在處理此類事件上并不“成熟”。在7月2日的“銀川事件”和7月7日的“長春事件”中,人質最終死亡。俄羅斯人也面對同樣的尷尬。

除卻有組織、有計劃的恐怖犯罪活動,在偶發的人質劫持事件中,西方國家警察與劫匪談判的成功率為80%。

據銀川媒體分析,銀川人質事件發生后,警方在僅20分鐘對峙后便開槍,是失敗的直接原因。狙擊手的子彈首先穿過了人質的大腦,打在墻上后又反彈到劫匪的身上。

而在“長春事件”中,有專家分析首先是現場領導過多――包括該市公安局局長、副局長、省公安廳領導、刑偵總隊隊長等,這給劫持者過大的心理壓力。

一直在場的人質家屬則認為,警方在解救過程中沒有體現“以人為本”――歹徒曾經要求讓人質開車離開現場,但警方拒絕了,理由是“不能縱容罪犯”,而這個理由似乎和普京的理由類似。

那么,出現類似的營救失敗,人質的死亡該由誰負責?

“從刑法的因果關系角度看,如果沒有歹徒劫持人質,就不會有人質事件發生,警方不會介入,更不會導致人質死亡的后果。”北京大學教授郭自立說,“所以,歹徒應當對人質死亡的后果承擔刑事責任,而不是警方。”

但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李洪雷博士認為,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家屬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認為警察在解救過程中有違法行為,請求國家賠償;另一種則是承認警察的行為是合法的,但要求國家給予補償。

“要證明警方違法是比較困難的。”李洪雷說,“違法是違反了法律的明文規定,或者在行使裁量權時嚴重不合理。但在解救人質這種瞬息萬變情況下,很難判斷警方究竟怎么做才算正確。”

李洪雷說,盡管目前的法律對于補償還沒有統一規定,但像這種解救人質失敗的情形,由于有了國家公權力――這里是公安局――的介入,國家應該提供補償,“這也是尊重人權的表現之一”。

面對各種各樣的爭論,也有不少人認為,如果是面對有組織、有計劃的恐怖犯罪活動,首先考慮的,還是不惜代價地堅決予以打擊,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維護國家統一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因為,反恐畢竟是一場戰爭,犧牲不可避免。

“也就是說,哪怕明知有可能造成人質死亡,也決不能因此放棄使用武力,否則,只能縱容更猖狂的恐怖犯罪。從這個意義上,普京采取的行動是值得贊賞的,而事實上,俄羅斯用武力解決人質有很多成功的先例。”一位專家說。

“反劫制暴戰術談判專業研修班”

據《望東方周刊》了解,為應對這種特殊的犯罪,減少傷亡,中國警方目前正在培養一批掌握“特殊技能”的人員。當然,他們不是狙擊手。

據北京警方一位官員透露,在位于昌平區的北京人民警察學院,正低調舉辦“反劫制暴戰術談判專業研修班”。

此次研修班對北京公安機關各業務部門推選的50多名骨干進行心理測試等訓前遴選,從中挑選出17名精英進行培養。吉林省的類似研修班也在進行中。

國外經驗表明,談判專家能在危機事件中收到奇效,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美國一位出色的人質談判專家,曾處理了200多起突發事件,從未有人喪生。

“談判專家不僅要通過交流贏得時間,平息現場緊張狀態,還要幫助犯罪嫌疑人理性地認識形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梅建明教授說。

“歹徒劫持人質往往只是手段,其目的不一定是殺人。但是嫌犯處于激動情緒中,很可能采取過激做法。這時就需要談判專家的點化。”

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的描述中,一位優秀的談判專家應該具備這樣的特點:年齡偏大――給人以信賴感;語速較慢,但一言九鼎,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以牽制談判對象。

真誠的溝通包括很多技巧,包括眼神、身體語言、問話怎么開始等。王大偉提供了一個細節:問“人質是否受傷了”的效果不如問“你們那里有人受傷嗎”,因為后者會讓劫匪感覺到些許溫暖。

在“反劫制暴戰術談判專業研修班”的培訓中,談判提綱的制定、談話技巧和心理素質及如何應對緊急情況,是講授重點。

其中一道“經典”題目是:“有人在超市里劫持一名女子,并且已經點燃腰上的炸藥包,而導火索只有10厘米長時,你作為談判手應該怎么做?”

有學員在受訓后認為:劫持者既然已經將匕首橫在人質的脖子上,為保證人質安全,不能立即擊斃。最好是撲上去先制服劫持者,再拔掉導火索。

導火索是1秒鐘燃燒1厘米,從點燃到爆炸還有10秒鐘的時間,談判專家這時應先對劫持者大喊一聲;“你的家人也在這里!”看劫持者是否會因此拔掉導火索。如果3秒鐘內劫匪沒有悔意,警方應該迅速行動。

王大偉稱,他14年前留學英國時,他的老師――英國埃克賽特大學警察學研究所所長比爾,以的游擊戰術作為對付劫匪的法寶:“敵進我退,敵退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在匪徒叫囂的時候,我們不能和他硬碰硬,可以滿足他的條件,因為要考慮人質的安全。這個時候,要摸清他的底牌,并組織攻勢,談判專家、狙擊手都要到位。”王大偉說。

“接下來,可以不停地發動心理攻勢,以削弱歹徒的意志,造成其心理恐慌。而當其精神松弛的時候,可以采用強攻,達到制服劫匪、解救人質的目的。”

篇2

第一階段

傳統媒體利用手機短信互動

當手機短信服務這一功能被大眾接受的時候,當人們發現短信的發送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具有即發即收、費用低廉等優勢時,短信開始滿天飛舞。傳統媒體也發現了短信的巨大潛力,紛紛開通短信平臺,具體而言,傳統媒體利用手機短信互動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短信評論。短信評論比較多的運用于廣播節目中。傳統的廣播節目大多是利用熱線電話與聽眾互動,但熱線電話難以打進去,又不易控制,對主持人的要求也較高。而一個節目容納的短信會比熱線電話多,不必擔心自己的聲音會暴露在其他聽眾面前。如果泄漏了自己的一些秘密,主持人也不會把你的手機號碼完全公布出來。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聽眾參與討論,充分體現民意。

短信投票。2005年4月,湖南衛視播出了“超級女聲”電視選秀節目,造就了大眾的短信狂歡,舉國上下人們從沒有這么密切地關注過一個個電視人物的一舉一動。在8月26日的總決賽中,李宇春獲得352萬8308票成為冠軍,此場總決賽的短信總票數超過815萬張,整個比賽的總短信票數達到了數千萬。據信息產業部的統計,2005年前11個月,中國短信發送總量達到2743億條,比去年同期增加40%,其中“超級女聲”功不可沒! “超級女聲”也成為手機媒體與傳統大眾媒體融合互動的經典范例。

短信競猜。對于“短信競猜”最有影響的一個新聞事件莫過于“別斯蘭市人質事件”中央視的短信競猜。在國人紛紛關注俄羅斯北奧塞梯別斯蘭市人質事件時,央視四套《今日關注》欄目卻在6日21  30播出的報道俄羅斯人質危機的節目中進行有獎競猜,內容為請觀眾猜測“俄羅斯人質危機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這一信息引起了觀眾、網民的極大反感。

國家廣電總局日前還下發了《關于切實加強手機參與和有獎競猜類廣播電視節目管理的緊急通知》。《通知》要求,各播出機構在節目中開設手機短信參與和有獎競猜時,須經當地廣播電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同意。新聞和新聞類節目(含訪談類節目),一律不得開設手機短信參與的競猜環節;已經開設的要立即停止,妥善處理;其他手機短信參與的節目和有獎競猜類節目,一律不得涉及政治性、敏感性話題。這一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電視欄目對短信競猜的利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隨便一個什么事情都可以拿來競猜。

提供新聞線索。手機媒體的讀者不但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新聞信息,同時還可以與傳者進行角色互換,他可以在新聞發生的第一現場、第一時間進行新聞報料、新聞。現在有相當一部分手機具有了拍攝功能,現場目擊者就可以利用手機這一功能抓拍到新聞的第一手原生態資料,并迅速傳給新聞中心,確保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

第二階段

手機與傳統媒體的整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手機已不再僅僅滿足于被傳統媒體利用,也不再僅僅滿足于作為通信工具,而是開始以一種信息傳播媒體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中國移動適時提出了做“移動信息專家”的口號。人們也開始慢慢接受手機作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之后的第五媒體。手機與報紙的整合產生了手機報,與廣播的整合產生了手機廣播,與電視的整合產生了手機電視,與互聯網的整合產生了無線手機網。

這一階段手機媒體對互動功能有了更深入的開掘,它不再依附于傳統媒體,有了自己的受眾,其互動主要圍繞著手機媒體自有的受眾展開。

受眾與編輯、記者的互動。手機操作的簡單方便,決定了手機媒體的內容具有全民參與性。手機媒體完全可以推出一個內容原材料完全由用戶自己采集的平臺,鼓勵受眾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直接傳送給這個無線手機平臺,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傳遞都可以,受眾只要通過手機登錄此WAP無線手機網站即可查看到自己以及他人所上傳的信息。

受眾與新聞人物的互動。在傳統媒體的新聞事件報道中,事件當事人在受眾看來很陌生、很遙遠,幾乎沒有走到一起進行對話的可能,電視的訪談、新聞會只有記者和極少數幸運的民眾才有機會參與。但手機媒體可以通過開通一個互動平臺,邀請新聞事件當事人來回答普通民眾所關切的問題。在此,新聞人物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凡是與該新聞相關的組織和個人都包括在內。

受眾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對于受眾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可以是受眾與受眾之間私下通過手機短信互傳信息;也可以是由手機媒體組織,為讀者開辟不同主題的討論區,鼓勵他們通過手機交流,增加手機使用率。

受眾與廣告主之間的互動。傳統媒體上的廣告因其單向傳播形式的限制,無法及時與消費者產生互動,它只能依靠廣告前的市場調查以及后的效果調查來實現互動溝通。此種互動無疑拉大了互動的時間與空間,使得周期延長、成本高昂、信息走樣。而手機媒體上的廣告建立在可實時互動的基礎上,廣告主及其產品與消費者實現了直接對話,獲得實時性的話語溝通。

第三階段

掌上傳媒將出現

目前手機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整合走到了第二階段,隨著它們之間的整合進一步深入,在人力資源、技術、文化、結構上滲透浸,未來數種媒體形態將集中于一種多媒體終端之上,這種多媒體將以手機為載體出現在世人面前,在此我們暫且稱之為“掌上傳媒”。

未來的“掌上傳媒”應該可以實現高速的網上下載及傳遞,數G的文件可以在短時間里以手機短信方式傳播,互動方式更加直觀。除了比電腦更微型外,其余功能跟普通電腦已經可以并駕齊驅,大文件存儲、大文件傳輸,或者可以稱之為“迷你型電腦”。同時,它彌補了電腦不易于攜帶、笨重等缺陷。正如保羅萊文森在《手機》一書中所做的分析:“人類有兩種基本的交流方式――說話和走路。可惜,自人類誕生之日起,這兩個功能就開始分割,直到手機橫空出世,將這兩種相對的功能整合起來,集于一身。手機之前的一切媒介,即使是最最神奇的電腦也把說話和走路、生產和消費分割開來。唯獨手機能夠使人一邊走路一邊說話,一邊走路一邊發短信。于是,人就從機器跟前和禁閉的室內解放出來,進入大自然,漫游世界。無線移動的無限雙向交流潛力,使手機成為信息傳播最方便的媒介。”

篇3

本文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就互動話題議程設置的過程,即電視新聞節目選擇什么樣的互動話題,如何設置互動話題以及在多大的程度上會對受眾產生影響等,探討如何使電視新聞節目中的互動話題更好地發揮作用。

(一)

筆者選取了三檔新聞節目,就其互動話題的設置方式、設置內容、表達方式進行分析,以考察其設置可能存在的規律性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是中央電視臺的“360度”欄目,這是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在晚間八點到九點推出的大型新聞直播節目,每周周一到周五播出,筆者選取2006年11月1日到12月19日22期即一個月周期的節目。其互動話題的表現方式大概是這樣:在節目進行到10分鐘左右時,由主持人播報當天的互動話題。節目進行過半之后,由主持人選取觀眾或者網友的觀點,字幕形式打在電視屏幕上。話題題目多來自一段時間內報紙、雜志等平面媒體所報道的社會新聞,筆者考察期間互動話題的內容如(表一)。

二是陜西電視臺“今晚播報”欄目。這也是一檔新聞類節目,每周一至周六播出,每期時長半個小時。其特點是根據每天的頭條新聞設置互動話題,基本模式是:當天的頭條新聞往往播出兩到三條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反映同一主題或事件的組合式報道,報道題材以輿論監督類為多。當晚的互動話題則從頭條新聞引出。觀眾可通過手機短信、熱線電話等方式來發表意見,在節目播出的后半段,主持人分兩次播報觀眾對于互動話題的參與情況,觀眾的參與方式為開放式。這個欄目2006年11月份的互動話題如(表二)。

第三是“1860新聞眼”。這是江蘇電視臺推出的大型社會新聞直播節目,時長一個小時。這檔節目的互動話題被冠以“絕對關注”板塊進行經營,與前兩者有所不同的是,“絕對關注”的表現形式比較靈活,或者來自一個時期省內外熱點話題,主持人以口播形式引出話題,或者來自當天節目中播出的電視新聞,但其采取給觀眾備選答案的方式讓觀眾進行參與,這大概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參與。因為你只需用手機發送1或者2(有時有第三個備選答案)就可以完成對于話題的參與,更契合人們快節奏的生活。當然,如果對當天的話題感興趣,觀眾還可以就話題發表看法,主持人也會在節目進行當中選擇播報。到了節目的最后主持人會在參與互動話題的觀眾中抽獎,并統計不同答案的支持率,這樣以來,一個話題往往會完成一個小型的調查,觀眾或者是相關的人員和部門可以了解參與者對于某一個事件或看法的傾向性意見。“1860新聞眼”2007年1月份話題分布如(表三)。

(二)

對以上三個不同文本進行分析,就可以看出不同的電視新聞節目互動話題議程設置的諸多異同以及各自的特點和功用。

第一,互動話題議程設置的關注點多元化。分析三檔節目的互動話題可以看出,其話題的分布具有廣泛性,幾乎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話題的選取還具有一定的新聞性、貼近性,容易引起觀眾的參與欲望。這幾檔節目都屬于基本上不承擔宣傳任務的新聞節目,“1860新聞眼”與“今晚播報”還是典型的民生新聞欄目,因此在話題的選擇上有更大的自由度。

第二,互動話題“議程設置”使媒體顯示出不同的功用。“360度”為公民提供發表意見的公共空間。其對互動話題的選擇有一個特點,即對于國家、地方有關部門即將出臺的法律、法規或者一些行政部門即將出臺的新做法、新條款與觀眾互動,在某種程度上起到調查了解社情民意的作用。比如“醫療廣告禁登令”“公款接待費公示”“漢字書寫水平等級考試”“房客煤氣中毒房東受罰”“業務招待費納入水費成本”“交通擁堵費‘勸告式 ’執法治理交通”“‘高樓’洗臉,業主買單,違者罰款”“廉政保證金能遏制腐敗嗎?”“少年宮公益化”“投資5000萬元可享受‘超國民待遇’”等等都屬于此類 ,占到一個月總話題的近一半。可見,作為中央級媒體,“360度”非常注意利用互動話題為公民提供發表意見的公共空間,用以影響政策、方針的出臺。

“今晚播報”話題的主要功用是吸引受眾從不同側面關注同一新聞事件。由于依附于當晚的頭條新聞,其話題體現了很強的新聞性,它與當晚的頭條新聞一起形成了對于同一新聞事件的多層面的關注,往往具有很強的媒體議題設置的特點,意在吸引受眾關注媒體所關注的話題。

筆者選取的樣本中集中體現了這一特點。“今晚播報”欄目在2006年11月份對于西安市各方關注的瘋狂拉土車進行了集中報道,一共在欄目中報道8次。這次大的戰役性報道引起了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關注,市委書記、市長帶領相關部門親自上街查處瘋狂拉土車,最后西安市出臺了治理整頓拉土車的辦法。結合頭條報道,“今晚話題”的設立也是層層遞進,分別為“不能根治的原因是什么”“治理應從哪些做起?”“難治理,原因在那里?”“您有什么好的建議?”“您還有什么好的期望?”“您知道哪里還有拉土車瘋狂的現象?”

第三,互動話題議程設置也體現出不同地域間媒體的話題定位。“360度”注意選取全國范圍內能夠引起觀眾興趣點的新聞,有的話題非常具有爭議性。比如2006年11月13日的互動話題為“借20萬盡孝”,主持人首先交代出話題由來,即最近媒體所報道的云南一張姓干部借款20萬元陪父母到北京游玩,最后花光了借款。話題引起觀眾和網友的熱議,山東一觀眾說“錢可以掙,債也是能還上的,但是父母的健康是沒法等的”,網友“挖坑灌水”說,“盡孝讓父母高興,但借款不還,是嚴重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再比如西安某單位培訓員工出新招所引出的話題:“特殊的培訓,員工上街乞討”、河南某地對于投資者“大開綠燈”的“投資5000萬元享受‘超國民待遇’”等,參與者有話可說。

“今晚播報”采取直播的方式在地面頻道播出,其受眾主要是能夠看到節目的本地受眾,因而其互動話題范圍的選擇主要是本地受眾,這與節目試圖培養觀眾忠誠度的努力有關。話題的內容大多比較“嚴肅”“重大”,這與節目以輿論監督為主,而非以輕松活潑的社會新聞為主有關。觀眾參與話題討論一是“解氣”,二是督促相關部門改進和做好工作。

“1860新聞眼”偏重于社會生活中的軟性話題,其涉及的方面更為多樣,針對的群體也更為繁雜。“1860新聞眼”上星播出,因此其互動話題的選擇并不限于本省范圍內。比如“春節申遺”“國花評選”等話題顯然能夠引起眾多觀眾的興趣。在操作形式上,節目經常以“我們接到蘇州一位家長打來的電話”“南京的一位網友在我們的情感博客上留言說”等形式引出,表現出節目的操作者在意識上要給觀眾營造一種媒體議程設置與公眾議程設置相結合的自覺傾向。

(三)

互動話題的選擇不僅僅是媒體自己的事情。媒體不可能自說自話,或者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習慣的做法設置“偽話題”。在話題的設置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 ,媒體話題、公眾話題與政府話題的有機結合,此類最佳話題也就是我們傳統所說的將黨和政府所關心、所關注的問題與受眾所關注的問題結合起來。可以通過征集觀眾話題等形式擴大話題的選擇面,使得所選擇的話題的確是很多觀眾所關注的。

第二,話題選擇的方式當然可以多種多樣,比如結合當天主要新聞可以形成報道的聲勢;利用網絡、報紙、雜志報道內容或者觀眾、網友的來電、來信、短信等則可以拓寬整檔節目報道的覆蓋面。比如說當天報道的新聞多為輿論監督類的硬新聞,那么可以通過軟性話題來調節節目的節奏。

第三,要注意話題雅俗共賞,擯棄低級趣味和“腥、星、性”內容來吸引觀眾。廣受詬病的央視某欄目在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中讓觀眾競猜人質死亡的人數就是一個值得吸取的教訓。

第四,互動話題包括兩個方面,設置合適的話題是媒體互動作用發生的第一步,如何引導話題,選擇播發參與者對話題所發表的意見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各種觀點的平衡,不要讓本來是觀眾發表意見的公共空間變成了媒體的強勢宣傳,這樣的話作用反倒會適得其反。

參考資料:

①資料來源:央視國際網站

②資料來源: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