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范文
時間:2023-04-04 15:51: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九一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還是你忘記了,國歌里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一江一川的水呦,郊野青青的草。
抓一把無聲的泥土,風蕭蕭,雨凄凄,夢里的姑娘呦,清揚婉兮。
你麻木了么,在自己美麗的家園里。
還是你忘記了,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露珠盈盈的綠葉呦,誰說我沒有上戰場的衣服呢。
篇2
九月十八日十時,天空中響起了凄厲的防空警報,足足響了20分鐘,這天是我們的國恥日。現在,我們就翻開這中國歷史上最沉重的一頁。
1931年9月18日清晨,日本關東軍以“柳條湖事件”為借口,大舉進犯沈陽,短短四個月內,長春,錦州,哈爾濱等各大城市,在的一聲“不許抵抗”中相繼淪陷。美麗的東北三省和三千萬勤勞的人民就這樣輕松地成了日軍的“戰利品”。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不甘愿做日寇的奴隸。東北淪陷后不久,各地區的抗日武裝如雨后春筍般冒出頭來,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等無數抗日民族英雄。東北人民在14年的水深火熱后,經過浴血奮戰,終于把日本人趕回了老家。
但是現在,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竟數次參拜供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其國內少數右翼分子,千方百計美化日本侵華這一鐵的歷史事實,這引起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們的警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九一八”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恥辱的歷史。不能忘記這個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深的一道疤痕。這是一個所有中國人都應銘記在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篇3
今天,從城市上空鳴響的警報中,到街頭人們抗議的聲浪里,我們不僅回憶那段屈辱的歷史,更在思考現實的憂患。日本政府非法“購島”的丑劇,讓東海孤懸的成了中華兒女心中之痛,也吹響了13億人團結起來、捍衛的號角。
在81年前“那個悲慘的時候”,中華民族的命運一度跌落到了谷底。然而,正是在這種存亡絕續的生死關頭,中華民族以“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同仇敵愾、奮起抗日,與世界各國反法西斯力量并肩戰斗,粉碎了從“千年帝國”到“大東亞共榮圈”等黑暗幻夢。“九一八”,把最深沉的國恥刻寫在民族心靈深處,也激發出了一個民族向死而生、自強不息的強大生命力。從那個時候開始的長期抗戰,最終實現了自以來的國運逆轉,開啟了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新歷史。
“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回首百余年歷史風云、60多年共和國史、30多年改革開放歷程,中華民族的每一個進步、每一次跨越,從來都不是順順利利、輕而易舉的。從嚴密封鎖到冷戰鐵幕,從話語抹黑到領土爭端,樹欲靜而風不止,國欲安而釁不斷。世界上再沒有一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歷盡滄桑而又生機勃勃、遭遇不公而又寬容豁達、愛好和平而又飽受挑釁。然而,正是在戰勝一個個風險、挑戰與憂患中,中國力量不斷凝聚壯大,中國發展不斷開拓前行,“中國奇跡”不斷書寫新的篇章。在憂患中走向強大,這樣的歷史辯證法,解碼了這個東方古國何以源遠流長、巍然屹立的核心奧秘。
帶著深深的憂慮和無盡的憤怒,我們迎來了又一個“九一八”。狼子野心不死,神州群情激憤。歷史和現實的場景對比,或許會帶來似曾相識的感受,或許會產生今夕何夕的疑問。但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今天的世界,不再是列強橫行、黑云重重的“叢林星球”;今天的中國,不再是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
篇4
我來到了九一八紀念館,我首先看到了一本大大的日歷上面寫著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旁邊寫著“勿忘國恥”。我還看到了日本關東軍活埋中國人的圖片;還有的列車被炸的場景。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是沈陽淪陷的日子,在短短的一個半小時沈陽就整個淪陷了。180天整個東北都淪陷了。這都是因為的不抵抗命令導致的。
我在紀念館里看到了慘絕人寰的日本鬼子殺害中國人的圖片,我因此很恨日本鬼子。同時我看到了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他們奮力抵抗日軍,在只有草皮和樹根的情況下勇敢的作戰,給日本鬼子狠狠的打擊。他們吃草皮和樹皮維持生命。
深圳市育才四小二年級(2)班 夏灝軒
本文系本站用戶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篇5
享受美好的同時我們也都在感嘆著它的美好來之不易,生活中我們要瞻前顧后,享受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永遠銘記我們民族再解放前的那段屈辱歷史,那個黑色的年代。
讓我們輕輕的翻開歷史遺留下來的老黃歷,一個血色印染的的數碼映入我們的眼簾,那就是1931年的9月18日。
這一天里,喪心病狂的日本鬼子如同猛獸一般瘋狂的侵略著我們的家園,他們在這一天里蓄意在中國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目的就是更近一步的侵略我們的領土,他們在我們的土地上肆意的屠殺我們的良民百姓,侵占我們的東北地區,其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他們吞并我們大中國的夢想。當時的日本帝國主義為了達到他們的目的,他們不惜一切,真可謂是用盡一切殘無人道的卑劣手段,一把把無情的刺刀穿近我們中國人的胸膛,多少糧食和周邊的建筑被無情的炸毀。
正當在鬼子們殘忍的進行激烈屠殺的時候,我們的人民在也無法忍受這幫猶如畜生一樣的鬼子在我們的土地上任意而行了,從此刻起,我們在也無法眼睜睜的把我們的民族推向被腐乳的邊陲任人宰割,我們做為中華大地上的兒女我們要保護祖國母親,我們要用我們的血肉來鞏固我們的宏偉版圖,不讓他受到絲毫的損害,于是我們的先烈們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拿起我們的武器與這幫日本帝國強盜展開了殊死的斗爭。
篇6
九一八,九一八,事過八旬,狼心不死,豈可遺忘?
謹以此表,以祭英魂。
海風
二零一一年五月
原文:
東北槍響,狼倭入寇,搶我土地,奪我江山,盜我資源,殺我同胞,百年之恥,引今日之禍。堂堂中華,豈容強寇?中華兒女,甘做亡奴?有志之士,投筆從戎,白發送黑頭,人間罕見。十四載奮抗,終雪大恥。
九一八,九一八,雖事將八旬,豈可遺忘?
特寫此表,以祭英魂。
海風
篇7
有效的歷史教學要做到以下幾個要點:
一、從預習開始促課堂有效、高效
眾所周知預習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提高課堂聽課效率的有效手段。但現在很多學生對預習不重視,并且也沒有掌握預習的科學方法。原因所在是我們的教師還沒有正確的引導學生如何進行預習,所以我在講課之前對學生們進行預習指導,如讓其知道課程標準中的知識目標要求,并對抽象的目標進行一定的解讀。還有就是了解課程內部的結構以及本課在整個專題中的地位。把這課的三維目標以及課程標準目標的具體內容解讀成試題的方式印發給學生,讓學生生進行自學,只要學生能自學會的一定讓他們自主的完成。這樣做可以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引發他們主動探究歷史,勤于動腦的好習慣,到時在課堂上進行探究的時候才能有話可談,有據可依。這樣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會很高。
二、有效的歷史教學由設疑激趣開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難忘九一八》這一課的教學中,導入我是這樣設計的:課前我讓同學們起了一首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伴隨著莊嚴的國歌,引起同學們對國難當頭的感傷,歌聲一停我就發問,“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機的時刻指的是什么?”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那么國難當頭的時候,最先淪亡的地區是生我養我的這東北這塊黑土地,你們聽“松花江在哭泣”,于是我清唱了一首《松花江上》當我唱到“九一八,九一八”的時候,我突然停止了歌聲,讓同學們說使東北淪亡的事件是什么,很自然引出了本課的課題,于是我板書“難忘九一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情感教育,而且一下子把學習的興致提了上來。
三、有效的歷史教學要重視情境的生活化、小組探究的有效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新課程要改變過去的強調接受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能力,為了實現這種教學理念,我上課常常讓同學們六人一組面對面相坐,利于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通過反饋練習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這樣做節省時間也提高學習的效率,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篇8
1、墜用重一點的,配大一點的漂,目的是使鉤餌下沉快一點,不要讓小魚在半道把餌搶光了;
2、面粉改成拉絲粉,增加餌的持鉤性;
3、將九一八2改成九一八野戰,增加對大魚的誘惑效果。用玉米粑做餌,持鉤性不錯,香味小一點就不太招小魚,也可一試。用酒泡糯米做窩或用香精泡蚯蚓都能釣到大魚。一
4、釣具:水庫釣大魚用桿需要3米一3.6米的海桿,我用3.3米海桿5一6只,主線用0.5至0.45。釣鉤用13一15號大鉤,單鉤雙鉤都可以。腦線0.45,墜重80克,繞線輪繞線120米線.(一般打窩在110米左右)。繞線輪較大好用,上魚搖著輕。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在剛才的防空疏散演練活動中,各班的疏散基本能做到安全及時、疏散有序、動作規范,說明大家已經初步具備了在突發事態發生的情況下,安全有序撤出現場的能力。但是,我還是看到了部分極個別班級對于信號的了解不到位,以至于疏散時間略有偏差;部分同學對抱頭和彎腰的要求理解不到位,以至于姿勢不太規范;個別班級清點人數耗時有點長,說明還沒有找到更有效的辦法,這都需要相關人員及時調整,凡是涉及到師生安全的事情都是頭等大事,我們必須一如既往地嚴肅對待。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發動了對華戰爭。14年間,大片國土淪陷,3500萬同胞傷亡。這段恥辱的歷史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我們的這次演練,主題是“九一八”防空疏散演練活動,是再次警醒大家“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警報拉響, 悲音撕裂長空。長達十多分鐘的防空警報是對抗日英烈的哀悼,是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控訴, 是提醒我們,雖然傷痛遠去了!苦難遠去了!但我們要永記歷史,勿忘國恥。
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謝謝大家!
篇10
1937年,從日本侵略中國的第一聲槍聲開始,到中國勝利的鼓聲鳴起,歷時今3000日,在著漫長的歲月中,中國人民的耳邊始終是戰爭帶來的槍聲,中國人民的心中始終是戰爭帶來的痛苦。在日本的侵略下,許多偏僻的山村也無一幸免。
在某一個小鎮的某一個小村,居住著貧窮的幾百人,但他們在之前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在日本侵略軍帶著陣陣奸笑和陣陣炮聲,進入了這里,開始了他們“光榮”的掠奪之后,這里幾乎成了一個充滿了痛苦的或地獄。一個星期后,這里再沒有什么值得“留戀”的東西了,侵略軍便又重帶著奸笑和炮聲卻了別的地方。村子里到處是“傷痕”,到處是“生命的遺跡”,也到處是悲涼,以前的歡笑聲不復存在,而替代它們的乃是哭爹喊娘罵鬼子的凄涼。
在村子里,有的村民眼里充滿了哀傷,欲哭卻無淚;有的臉上掛滿了淚珠,使勁地搖晃著已去的父母或孩子的尸體;也有的坐在自家的麥田里,看著這些被鬼子糟蹋的將要豐收的果實,眼里盈滿了淚……
在當時,這樣的景象數不勝數,這樣的村子也數不勝數,但更多的卻是創痍滿目的、無可補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