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論語范文

時間:2023-04-05 03:20: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于丹論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于丹論語

篇1

于丹

《于丹〈論語〉心得》

于丹著,中華書局

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于丹,她正在講一則寓言:一個貧窮的、自卑的女孩兒,終于得到了自己的圣誕節禮物――一朵美麗的頭花,在她戴著它,興奮地飛奔回家的路上,她感受到了小鎮上的人向她投來的驚艷的目光,真誠的夸贊,而且,竟連那個自己暗戀很久的男孩子也來請她做圣誕舞會的舞伴,她又驚喜又惶恐――難道這朵頭花具有神奇的魔力?然而實際上,那朵漂亮的頭花在她陶醉地奔跑的時候,早已經丟失。故事結束了。真是一朵頭花彌補了女孩兒生命中的缺憾?其實,彌補遺憾的是自信心的回歸。

一個人需要有接受遺憾的能力,并通過自己的態度去彌補這種不足,心態不同,可能會帶來不同的生活質量。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的心靈之道。于丹就是通過一個個淺顯而寓意深刻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一位最具普遍適應性的孔子,所以,你也可以在圣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40歲登上健康快車》

洪昭光著,漓江出版社

中青年群體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主力軍,當他們以為自己正處于“工作最費心,身體最省心”的人生階段時,就已經不知不覺進入了生活方式和健康觀念的嚴重誤區。看看那些每天在廣場晨練的老人,你是否會感慨:我心中是不是存在著“年輕時糟蹋身體,老了才保養身體”的誤區?也許,等你老了,一切就晚了……而健康,的確把握在自己手中。沒有理論,不是說教,作者用簡單易行的生活小細節,向我們滲透著健康的大學問。作者提醒中年人,應當堅持“四個八”: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時,三餐八分飽,一天八杯水。這些簡單的健康秘訣,你能做到嗎?

《中國家長心里的痛》

篇2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的兩萬多字的論語,其中君子兩個字就出現了一百多次,即便是今天人們還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們怎樣才能做一名君子呢?

其實我們把孔子對于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在一起,會發現做一個君子首先的一個標準,就是內心完滿富足,而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從容不迫的人。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內心。人格與其處事風格永遠都是相關的,風格的力量一定來自于人格。

孔子有一個學生司馬牛曾經問老師:老師,什么叫君子呀?孔子說:君子就是心中沒有擔憂,沒有恐懼。學生很不以為然,覺得不這么簡單,就又追問了一句說: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這就能叫君子嗎?老師還是淡淡地跟他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按我們老百姓的話說,半夜敲門心不驚。一個人夜里面睡得踏實,這就叫內省不疚。一個人內心反省自己的行為。反省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所做的一切的時候沒有愧疚,這就可以做到不擔憂不恐懼。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這就是一個君子的標準。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這也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標準。

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談過這個問題,孔子一上來先很謙虛,他說我們今天來說說君子,說君子道者三,做一個君子有三點是要做到的,然后他很客氣的先謙虛了一下說我無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點呢?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一個人每天行于世間百態之中,要真正做到內心坦然,做到有仁義的懷,憂傷、憂思、憂恐、擔憂全都沒有。這一切來自于內心的仁厚,寬和。所以人可以忽略很多細節,因心懷大志所以不必糾纏于這個世界所給的小得小失。第二點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漢字“惑”,是迷惑的惑,上面一個或者的或,下面一個心字底。或者數學上叫或然率,就是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當世界面臨眾多的抉擇,人可以這樣走也可以那樣走的時候,就要看這個心字底托得是不是足夠大。如果心中有判斷,有定力,目標明確就不至于被世界上諸多的選擇壓垮。對于我們當下的人來講,我們的痛苦有時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也是孔子所謂的過猶不及。在過去,每一個人從職業上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從婚姻上一生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居住上一生就是一個大雜院的鄰居,但是在今天選擇太多,視野廣闊,這是一個繁榮時代給我們帶來的迷惑。我們不能左右外在的世界,但我們能夠讓自己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這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智者。第三點就是勇者不懼,當畏懼、恐懼、懼怕,這一切壓來的時候。 “兩強相遇勇者勝”,你自己的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有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那么自然而然就不害怕了。所以孔夫子說,我認為一個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內心的仁、智、勇,這就少了很多的憂、惑、懼。他說就這么個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學生子貢就笑了,說夫子自道爾,“您說的這三個標準就是你自己啊,也只有你這樣的人,真正身體力行了,所以可以把這樣的感受說出來。”其實這就是他所說的君子。其實孔子給我們做人的標準并不是要我們追緬古圣先賢,也不是要流芳后世,他所說的就在現世,就在此際就從自我修養做起,做一個真君子。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君子不去更多地苛責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時間、精力、修養用來苛責內心,這就是孔子所謂的“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相對會厚道一點。厚道不是窩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能夠自內心厚道而去薄責于人,少苛責于人這就是君子,一個真君子。他那種坦蕩情懷是一種由內而外洋溢出來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從來不抱怨,不哭天搶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說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沒有人了解我,這就是君子。孔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這個觀點后來在儒家大師荀子《勸學篇》中又得到了發揮和解讀。古之學者為己,真正尊崇學問的人,遠古的遺風是學術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像今天的讀書,從小讀到大,無非是學會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學會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有內心忠誠的公民,讓自己能夠在這個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就是為了完成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為人之學,學了一點知識以后把它當工具,去寫文章、評職稱,作為一種技能謀一份職業,在社會上為自己謀得一份福利。所以孔子曾經直截了當跟他的學生說:汝為君子學,不為小人學。何謂君子學,就是讓我們更超乎功利一點,讓我們所學的一切,不要只想著實用,而要想著修養。這也是孔子對于“標準”的一個明確界定。君子永遠著眼于當下,君子永遠做自己內心一個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標從來不好高騖遠,就是要永遠做一個最好的自己。按照你自己的坐標系,從眼前做起。從今天開始學習,讓自己成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

孔子說的第一個標準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是第二個標準君子是一個偉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須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闊的。這種宏闊之志要求一個人不要太顧及眼前的生活,孔子曾經說“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么樣,自己過的日子怎么樣,那么這個人他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君子應該是胸懷天下的。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這樣的一份擔當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人格中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一個人在發達的時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個人在窮途末路困窘于一個不堪境地的時候還要不放棄個人修養,這就是君子了。一個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斷的完善,磨礪自己,然后他走到真正發達的時候,才有可能去幫助別人。中國古代,在孔子之后,經過唐宋,諸多名士,他們都是在自己極其窮困潦倒的時候還能做到胸懷天下。比如說杜甫,他有一首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他說自己的家里面,“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那樣一片窮困潦倒的時候,他心中想到的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想到的是有更多好房子讓所有人都住上;再比如說范仲淹,范仲淹說即使是處江湖之遠的時候,不可能居廟堂之高的時候,他要求自己仍然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情懷就是君子大志。

孔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記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牽掛的就是自己的道德修繕的怎么樣了;而小人每天就惦記自己家的房子,他不會想到大庇天下寒士,他想的都是怎么樣能夠多買一套房,怎么樣能夠再利用一下福利分房,每天就在算計著衣食居住,所有的物質生活。這被孔子及整個儒家學派稱為是小人的心思,雖然沒有過錯,如果人心就居囿在這么一點點利益上,而沒有道德的話就很危險了。它會導致“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從來是尊重 法制的,這個刑就是刑法,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規矩、尺度,所以君子懷刑就是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份規矩、法度,不得超越。他尊重這個社會的制度,就像我們每一個人走路過過街天橋、走人行橫道、等待紅燈,這些看起來都會給我們生活多多少少帶來一點限制,但是這點限制讓你在一種尊重制約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種社會默契,尊重他人,保障自己的安全,這就是君子懷刑。但是小人懷惠,惠是小恩小惠,小便宜,就是說鉆小空子、占小便宜,一次兩次,這里面潛藏著危機,肯定要吃大虧。

今天要做一個君子不妨從恒心開始,現在的社會由于有了多元選擇,所以我們是興奮的,歡喜的,激情的,我們是在眾多選擇中跳來跳去尋找眾多價值的。在今天我們都是一個聰明人,但是我們缺少的就是在浮華選擇中真正的恒心,而恒心是成為君子的前提。多一點恒心與定力,這就接近了君子的標準,其實每一個人,當他走向這個社會的時候都會懷抱一番志向,希望建宏圖偉業,希望能夠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但是很快這個幻影會像肥皂泡一樣――破滅。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恒心的那個光環沒有足以支撐我們做下去,所以做一個君子不見得都能夠做到無恒產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如果我們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個宏闊的境界那么離君子已經不遠了,這是第二個標準。

孔子曰:君子群而不爭,矜而不黨。

孔子還有第三個標準,就是君子好處事。人際關系一定是融洽友善的,這樣才能在團隊的合作中有所作為,所以孔子曾經說君子跟小人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君子群而不爭,矜而不黨。君子是合群的,他在一大群人里面他從來是不爭的,不跟別人有太多的糾紛爭執,他的內心可以是驕傲的,矜持的,但是他決不結黨營私。孔子說“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大家在一起談論,觀點肯定不一樣,當說出自己觀點的時候,真君子會認真的傾聽,然后他能夠理解每一個人觀點的合理性,但他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標準,這叫和而不同。孔子有一個表述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篇第二)。周就是這么多人在一起,大家是周全的周到的,一個真君子他會像空氣里的氧氣一樣讓朋友們感覺到很歡欣,但是他不張揚自己,他讓所有的人都受到照應;但是小人則是反之。比如說開一個聚會,一個君子會讓這里面遠近親疏所有人都覺得很舒服,但是那些道德標準稍微低點的人,他就會找最意氣相投的人,然后到一個角落嘀嘀咕咕,他會覺得說我跟你好的不得了,不顧他人的感受,這就叫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坦蕩蕩的人就是要目光看到所有人的眼睛。想到所有人是不是都是歡欣的快樂的。中國一直所倡導的是一種和諧美,而和諧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于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注。其實這就是一個君子之道,君子從來都是好處事的。

孔夫子曾經有這樣一段很生動的描述,他說:君子易事而難說也,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論語?子路)。一個君子他容易處事,但是你難以取悅他。大家能夠在一起做事,做得很好,但是這中間他喜怒不形于色,不會輕易地因為你給他一個小恩小惠他就給你大開綠燈大開后門。說之不與道,不說也。你想取悅他,但是你不合乎道理,他是不會高興的。及其使人也,器之。等到這個君子真正使用你的時候,他會把你量身訂做安排在一個位子上。每個人能力都術有專攻,一個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都有自己能力不及的地方。真君子用人從不勉強別人,而是審時度勢,根據這個人的材料去放他的一個功能,這就叫器之,把你放在最合適的崗位上,不刁難你。這種人就是很容易處事,但是你很難取悅他的人,這就是君子。小人難事而易說也,小人就是那些特別容易高興,能取悅他,但是你很難處事的人。比如說你給他施一個小恩小惠,你幫他一個小忙,投其所好,哪怕你請他喝一頓酒,或者說請他去桑拿,去按摩,這個人很快他就高興了,一個真正這么容易被收買的人就能夠好合作嗎?其實不然。說之雖不以道,說也。你取悅他的雖然不合乎道德但他也高興,那么你取得了一時的歡心,你以為他以后會非常忠誠地一路給你開綠燈,等到真用人的時候,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就求全而責備,你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錢財打通了關節,接上了關系,終于有一天他來為你辦事了,你覺得他會為你鋪開一條坦途,可是他卻開始覺得你這兒不夠格,那兒不達標了,當提出所有這些要求的時候,會使對方覺得很尷尬,很為難,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孔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孔子不鼓勵巧言令色的人,鼓勵積極做事的人。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不說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少說多做,慎言,因為禍從口出,言多,必失。

孔子的學生子章出門做官問老師說; “我得注意些什么啊?”孔子說:“帶著耳朵閉著嘴,少說話,少抱怨,做事多用腦子,少后悔你的官就做穩當了。”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了許多抱怨;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小心翼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能減少后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后悔,官職俸祿就在這里了。多思、多想、多看、多見,落實到語言層面和行為層面就是要三思而后行,讓自己的心少一點后悔。要多聞、多見、慎言、慎行,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一個人如果說話時少了一些指責、抱怨,行為中少一些后悔的經驗,成功也就在其中了。

有一個壞脾氣的小男孩子,經常發火,特別的任性。有一天他父親對他說,你若發一次脾氣你就往籬笆上釘一顆釘子,你看看你一天發多少次脾氣?孩子就按他父親所說的做了。沒有過多久,籬笆上就釘滿了釘子,孩子也覺得不好意思,就問父親該怎么辦?父親說:你一定要學會克制!你若克制一整天不發一次脾氣,你就從墻上拔一顆釘子,等他把籬笆上釘子都拔光了,小男孩很高興,就又去找他的父親,說自己學會克制了。但父親說。籬笆上的釘子雖然已經拔光了,但洞還在。其實你每向你的親人發一次脾氣,就是往他的心上打一個洞。釘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洞永遠不能消除。

這就是在做事之前先想想,在此刻的隱忍中,去消除以后的傷害。孔夫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在做當下的一件事。哪怕是沖動做的事,都先想一想在以后會有怎樣的結果。孔子對弟子說:“先行其言而后從之。”這也是在教給我們做事為人的道理,要多做一點事,不要把空話說在頭里。

孔子曰:鄉人飲酒,杖者出,己出。

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要學會為人處世,首先要學會禮儀。《論語》中對禮儀也有詳細的描述。孔夫子說,禮儀就是要畢恭畢敬地對待當官的人、帶孝的人和盲人。還說:“鄉人飲酒,杖者出,己出。”意思是宴席后讓老人先出去,自己才出去。孔子的言談舉止就是這樣樸素,而且落實在非常小的細節上。

子貢問什么是君子?就是做一個優秀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自己該做些什么。孔子說:“修己以信”。就是修煉自己,保持一個恬靜的心,保持嚴肅尊敬的態度。子貢覺得這樣不夠,就繼續問:“這樣就行了嗎?”孔子說:“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意思是要好好修煉自己,就可以安頓別人,你把自己修煉好了,就能幫助別人,有利于社會了。子貢覺得還是不夠,還繼續問。孔子說:“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尤不衷。”就是用你的道德情操,以安百姓,幫助別人,連堯舜還發愁呢!

篇3

同時讓我們領略到有這樣一種智慧,那就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對自己工作和朋友的理智看待。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那么如果人生有了缺憾之事,如果我們遭遇不得意之時,我們應該采取一種什么樣的心態來對待生活呢?兩千多年前的論語對于我們當今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能有什么啟示呢? 書中令我印象較深的是《于丹〈論語〉心得之二——心靈之道》。“每個人一生中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說:“一個人能夠聽你講道理但是你沒去跟他講,就叫“失人”,你就把這個人錯過了,不好相反,假如這個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講道理,那就要“失言”,也不好。所以這就是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做一個別人愿意和自己交流,也可以和他人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我們要有個敞亮的心懷。

這種心境和胸懷,既可以彌補先天的遺憾,也可以彌補后天的過失;同時能使自己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自己生命飽滿、充盈,讓自己有一種大歡欣,讓自己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讓自己的每天進行著新鮮的輪回,并且把這些新鮮的養分疏導給他人。于丹教授同時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但我們可以改變看待這些事實的態度。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后感,都說做人的境界,人在社會上,要使自己做過的事都經得起推敲,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人們對你的看法,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對自己嚴格一點,對別人寬容一點。”

于丹老師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她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圣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同時讓我們領略到有這樣一種智慧,那就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對自己工作和朋友的理智看待。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作為教師,假如我們能感受到這些,那我們的心中肯定會少許多怨言,肯定會是一名快樂而幸福的教師。 于丹教授在書中提到“我們見到一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那是這個老師沒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系講透。”其實想想也對,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孩子有個別差異,大家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賢人只有七十二”,其余那些學生也是孔子這位千古圣人的缺憾,面對這些情況,我們老師就需要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就像孔子所說的那樣要“愛人”。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對學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發展孩子的個性特長,對發展慢的孩子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對待,正確地引導,相信他們一定會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轉變,只是遲早而已。

于丹說,“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孔子講求的是“恕”,是心靈上的一種平和。這一講給我心靈上極大的震撼,它像一劑良藥,清涼,讓我有一種直澈心肺的感覺,它告訴我應該如何去生活,如何對待自己。我知道了生活的方向之后才能給孩子們指引方向

,才能幫助他們成人、成材。

篇4

大家讀《論語》會發現,這里面經常出現一個詞:君子。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說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兩萬多字的《論語》,“君子”這個詞就出現了一百多次。

我們把孔子對于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在一起,會發現,大概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

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與內心。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后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司馬牛曾經問過孔夫子,什么樣的人才能夠稱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憂不懼。”

司馬牛又問:“不憂不懼,就可以叫君子嗎?”

他可能覺得這個標準太低了。

孔子說:“反躬自省,無所愧疚,當然沒有什么可憂可懼的。”

我們把孔夫子的意思轉換成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后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討論過君子的問題,他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孔子一上來很謙虛,說“不憂”、“不惑”、“不懼”這三點自己做不到。

什么叫“仁者不憂”?

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于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在區區半個世紀之前,一個人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婚姻基本上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個大雜院里。人們的煩惱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選擇性太小。

但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什么叫“勇者不懼”?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孔子說這三條我做不到。子貢說“夫子自道也”,您說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家看,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了解我。

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篇5

于丹健談,遣詞造句非常講究。她敬“道不遠人”為心語,正是她深信真理都是離人心很近的。

人最致命的缺點是冷漠,是你對這個世界不感動。不痛楚,什么感覺也沒有。

作為一個知識女性,于丹最引以為傲的是自己的職業。她已經當了十多年的大學教師,每接手一屆學生,她都要在四年中給每一個學生過四個生日。每個“小壽星”在生日這天都會收到全班同學的賀卡和讓人無不心動的賀詞,而令他們最企盼的是班主任寫的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四年中,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都會得到于丹認真寫的四封信,他們將之視為成長中最珍貴的禮物。

她很講究儀式,規定每周日晚進行“晚點名”,這時,所有回家或離校的學生都要按時返校。每次晚點名后,于丹都要有一個小時的講話,且必有精彩的小故事穿插于其中,這使學生們很喜歡晚點名。

于丹說,生日這個儀式是要讓孩子們感謝母親、感謝生命、感謝成長,能培養出感恩之心多好。我們生活中太缺乏儀式感的東西,應該讓人有回望成長的一個瞬間。

學生們在收獲幸福的同時,并沒有忘記也給老師過一個浪漫的生日。于丹的生日在6月。一天晚上,她被學生們邀請到音樂教室。一進門,只見滿屋的彩帶氣球,黑板上寫滿了每一個學生的祝福。音樂系學生一個接一個走到鋼琴前,為老師奏一支曲子;影視系學生一個接一個走上臺,為老師獻上自己寫的詩。他們把純潔的愛毫不掩飾地奉獻給老師。素日伶牙利齒的于老師就那么一直瞠目結舌地沉浸在巨大的、浪漫的幸福中。

提起這件事,于丹的眼中閃著淚花,她激動地說:“知道嗎?人在成長時,魯莽、生澀或過于勇敢和荒唐,這都不是致命的缺點,致命的缺點是冷漠,是你對這個世界不感動、不痛楚,什么感覺也沒有。”

不論多郁悶的事情,到了于丹那里,都會變得快樂而感人。一次晚點名后,于丹一出樓門就崴了腳,竟崴斷了兩根骨頭,不得已住進了醫院。為了不讓老師在醫院里感到憋悶,學生們開始動起了心思。那時最好的錄音設備還是磚頭式錄音機,班上的生活委員買來卡帶,分發給各個宿舍,讓同學們把每天的大小事都錄下來,然后送到醫院讓班主任聽。最令于丹難忘的是,有一天她按下錄放鍵,立刻傳出班上18個男生吼叫似的齊唱,張學友那首“等你等到我心痛,等你等到沒有夢”,讓他們唱得那么深情,那么渾厚,那么撼動人心。歌聲停止后,里面傳來一個學生的聲音:“老師,我們正在打賭,你現在是在哭呢,還是在笑呢?”于丹說:“其實,當時我是一邊笑一邊流著眼淚,特感動。”

學生們在不正規的場合都親切地叫她“師父”,頗有點孫悟空無條件尊寵師父的味道。很多學生都親手制作小禮物送給于丹。一個女生在寒假結束返京的列車上,一直織著一條白色的開司米毛線圍巾,一天一夜沒停手。到校后,她把織好的圍巾送給了于丹,里邊夾一張條:“邊兒有點卷,來不及熨了。”就像對一個小女伴,親切而自然。

于丹的辦公室墻上、桌上、沙發上都擺滿了學生送的玩具。

2006年冬天,于丹收到了無數雙手套:毛的、皮的,露手指的、縫上卡通動物的,塞得抽屜都關不上了。于丹對他們大喊:“你們干什么呀,我就是蜈蚣也戴不過來呀!”學生們說:”你今年簽名太多了,要好好保護你的雙手,你戴著我們的手套就像握著我們的手。”有個女生自己做了一個雙面娃娃頭,一面是笑臉,一面是哭臉。她把它送給于丹,并告訴她:“把這個雙面娃娃頭掛在家門外,心情不好時掛哭臉,心情好時掛笑臉,這樣你的老公看見后,進門就會根據你的情緒及時哄哄你。”

一個女人的日子是要開闊的,不能過于小情小調,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不同的環境里邊去感受。

一個女人,工作是很感性的,所以不僅喜歡職業,還喜歡職業里的一種人文環境。10多年來,于丹習慣在每一個地方講完課就在該地呆上一兩天。和朋友一起去覽勝。她喜歡很多城市,而杭州是她最魂牽夢縈、頗有歸宿感的地方。她喜歡在那里講完課,和朋友們坐在竹林間,一盞新茶,一碗藕粉,大家圍坐著談天說地。那種灑灑落落的歡暢,讓人感覺到生活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浙江的朋友們一年四季都會邀請于丹去講課,而于丹會立即帶著她精心備好的講稿如期踐約。和朋友們一起,春看桃花,夏賞荷花,秋季品嘗桂花藕,參觀郁達夫寫《遲桂花》的故居,冬季又有斷橋殘雪,別有一番風味。于丹說:“什么職業是和交友兼顧的?就是你的職業狀態中包含有一批朋友的心在等著你。”

曾有人送給于丹一枚章,一塊很好的不規則的石頭上刻了7個字:“曾是西湖夢邊人”。這些人本來都是工作伙伴,卻有著如此的默契感。

于丹嘆道:“有時真是風景因人而生啊!”她在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朋友,讓她的工作歷程變成了心靈之旅,她說:“一個地方有朋友、有風景、有人文,這種穿越特別幸福。”

近半年多,于丹常去外地簽售《論語心得》,出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在石家莊,于丹簽完了三四千冊書,正要回去休息,一位30多歲的女士攔住大家,說自己是按摩師,特地在這兒等了幾小時,要給于丹做按摩。說完,她就開始給于丹從手指到肩膀按摩起來,于丹心中的感動和身體的舒服感頓時融在了一起。

篇6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首先想要說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這本書談的是關于心態的話題,書中所體現的觀點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我們無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但是,外面的世界總是在被人左右的,當一個生活在總被人隨意左右的世界里的人,并且還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內心的時候,是不會快樂的。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回。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篇7

“比”這個字形,象兩個人緊挨著站在一起,意思是說,小人喜歡結成小圈子,他不會融入大集體。

比如說開一個Party,一個君子會讓這里面遠近親疏所有人都覺得很舒服;但是小人呢,他會和他最要好的人躲到一個角落去嘀嘀咕咕,好像他們兩個人好得不得了。

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呢?還是因為君子和小人的道德境界不同。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歡互相勾結,是因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過這種勾結謀取私利和維護既得利益。所謂“結黨營私”,正是這個意思。而君子則胸懷坦蕩,因為他坦然無私,所以能夠平和,能夠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中國一直以和諧為美,而真正的和諧是什么?就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于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入。其實這就是君子之道。

因為君子和小人有這許多不同,因而同君子相處和同小人相處,情形會很不一樣。

孔夫子說:“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論語·子路》)

《論語》的敘事方式特別容易懂,就是因為它老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比較。

說,同“悅”,高興。一個君子你很容易與他相處,但是你又難以取悅他。假如你想以不正當的手段取悅他,他反而會不高興。決不會說你給他一個小恩小惠,他就給你大開綠燈、大開后門。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時候,他會根據你的才干,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位子。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點是你很容易取悅他,但是你很難與他相處。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比如說你給他施一點小恩小惠,幫他一個小忙,甚至你請他喝一頓酒,這個人就會很高興了。即便你取悅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義的,是不正當的,他也還是會很高興。但這樣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萬不要以為取得了他一時的歡心,他以后就會非常忠誠地一路給你開綠燈,雖然你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錢財,打通了關節,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時候,他不會根據你的才干給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責備,覺得你這兒也不夠格,那兒也不達標,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費。他會想法刁難你,讓你覺得很尷尬。所以這樣的人你很難與他相處。

這就是小人和君子的區別。

《論語》中為我們描述的君子,除了要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很好相處的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說話和做事的標準。

一個君子的言行,應該是怎樣的呢?

一個君子不會把自己要做的事、要達到的目標先說出來;而往往是等把事都做完了,目標達到了,才淡淡地說出來。這叫“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論語·為政》)。

孔子十分討厭那些夸夸其談的人,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他認為,真正的君子應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里仁》),表面上可能是木訥的,少言寡語,但他的內心無比堅定、剛毅。

《圣經》說世上最追不回來的有三件事:射出的箭、說出的話和失去的機會。說出去的話有時候就像覆水難收,所以一個真君子,總是先把事情做到,然后再去說。

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這在今天成為一個成語,叫“言過其行”。一個人說的多于他做的,是君子之恥。

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

君子崇尚實干,那么,一個真君子應當在社會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從事什么樣的職業?

在孔子看來,君子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是比職業主義更高一層的理想主義。君子從來不是固定在某個職業中,他說:“君子不器。”(《論語·為政》)君子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作為一個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規矩地擺在那兒做一份職業而已。

所以,君子的社會角色是變通的、與時俱進的。一個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為,而在于他所為背后的動機。他們是社會的良心。

人很奇怪,我們是思維決定行動,也就是態度決定一切。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每天做的事情大體相同,但對這些事情的解釋各有不同。

我曾經看過十五世紀一個宗教改革家寫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他講了自己青年時代的一個小故事,而這個故事改變了他的一生:

他說有一天他路過一個烈日炎炎下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汗流浹背地搬磚。

他去問第一個人說,你在干什么呢?

那個人特別沒好氣地告訴他,你看不見啊,我這不是服苦役——搬磚嗎?

他又把這個問題去問第二個人。這個人的態度比第一個人要平和很多,他先把手里的磚碼齊,看了看說,我在砌堵墻啊。

后來他又去問第三個人。那個人臉上一直有一種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磚放下,抬頭擦了一把汗,很驕傲地跟這個人說,你是在問我嗎?我在蓋一座教堂啊。

大家看一看,這三個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給出來的解讀卻是三個層次:

第一種人的態度我稱為悲觀主義的態度。他可以把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強加給的一份苦役,他關注的是當下的辛苦,當然這也是確實存在的。

第二種人的態度我稱為職業主義的態度。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墻,這堵墻是一個局部成品,他知道要對得起今天的崗位,要對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一個職務和職稱,所以他的態度不低于職業化的底線。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器”的境界,作為一個容器的存在他合格了。但是他沒有更高的追求。

篇8

正當她站在那里發呆的時候,售貨員對她說,小姑娘,你的亞麻色的頭發真漂亮!如果配上一朵淡綠色的頭花,肯定美極了。她看到價簽上寫著十六美元,就說我買不起,還是不試了。但這個時候售貨員已經把頭花戴在了她的頭上。

售貨員拿起鏡子讓她看看自己。當這個姑娘看到鏡子里的自己時,突然驚呆了,她從來沒看到過自己這個樣子,她覺得這一朵頭花使她變得像天使一樣容光煥發!

她不再遲疑,掏出錢來買下了這朵頭花。她的內心無比陶醉、無比激動,接過售貨員找的四美元后,轉身就往外跑,結果在一個剛剛進門的老紳士身上撞了一下。她仿佛聽到那個老人叫她,但已經顧不上這些,就一路飄飄忽忽地往前跑。

她不知不覺就跑到了小鎮最中間的大路上,她看到所有人投給她的都是驚訝的目光,她聽到人們在議論說,沒想到這個鎮子上還有如此漂亮的女孩子,她是誰家的孩子呢?她又一次遇到了自己暗暗喜歡的那個男孩,那個男孩竟然叫住她說:不知今天晚上我能不能榮幸地請你做我圣誕舞會的舞伴?

這個女孩子簡直心花怒放!她想我索性就奢侈一回,用剩下的這四塊錢回去再給自己買點東西吧。于是她又一路飄飄然地回到了小店。

剛一進門,那個老紳士就微笑著對她說,孩子,我就知道你會回來的,你剛才撞到我的時候,這個頭花也掉下來了,我一直在等著你來取。

這個故事結束了。真的是一朵頭花彌補了這個女孩生命中的缺憾嗎?其實,彌補缺憾的是她自信心的回歸。

而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里?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

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

要做到內心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斥為“鄙夫”。

鄙夫,意義幾乎等同于小人,就是不上臺面的鄙陋的人。

孔子曾經說過,像這樣的小人你能讓他去謀國家大事嗎?不能。這樣的人在沒有得到利益時抱怨不能得到,得到了以后又害怕會失去。既然害怕失去,那就會不擇手段維護既得利益。

這種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

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它和匹夫之勇有怎樣的區別?《論語》中對于“勇敢”有怎樣的詮釋?

大家知道,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路,他很率性,對于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別在乎。

孔夫子曾經調侃說,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這個世界上推行不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到那時還能跟隨我的,大概就是子路吧。

子路聽到這個話非常得意。結果老師后面還有一句話說,我之所以這么說,就是因為子路這個人除了勇敢,別的什么都沒有。(《論語·公冶長》)“好勇”是子路的特點,但他的勇敢又缺少點內涵。

偏偏有一天,子路真的去問老師說:“君子尚勇乎”?君子應不應該崇尚勇敢呢?

孔子對他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

意思是說,君子崇尚勇敢并沒有錯,但這種勇敢是有約制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有了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一個君子會以勇犯亂,一個小人會因為勇敢淪為盜賊。

我們想想,小偷劫匪穿門打戶,甚至越貨殺人,你能說他不勇敢嗎?但是這種沒有道義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那么這個“義”、“道義”又是什么呢?

那是一種內心的約制。孔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里仁》)一個人內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

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勇于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后來蘇軾在《留侯論》中也曾經論述過勇敢,他把那種真正的勇敢叫做“大勇”。他說: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

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

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在蘇軾看來,真正的勇者有一種“過人之節”,他們能夠忍受像韓信那樣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輔佐劉邦決勝千里、掃平天下那樣的大業。他不會像平常人逞一時之勇,圖一時之快。這是因為他的內心有一種在理性制約下的自信與鎮定,這是因為他有著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

所謂“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很難做到的。我們可以要求自己做一個有修養的道德君子,不去冒犯別人,但當別人沒有任何緣由地時常冒犯你,你能做到不怒嗎?

我們經常看到的是這種情況:

比如一個人在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頓暴打,他星期二就開始向各個朋友復述這件事,到星期三的時候,他已經郁悶得不想出去見人了,到星期四的時候就開始找碴兒跟家人吵架了……

其實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你每復述一遍就像又被打了一頓,意味著事情過去之后,你每天還在繼續挨打。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宋人的筆記中記載過蘇軾與佛印交往的故事。蘇軾是個大才子,佛印是個高僧,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佛印老實,老被蘇軾欺負。蘇軾有時候占了便宜很高興,回家就喜歡跟他那個才女妹妹蘇小妹說。

一天,兩人又在一起打坐。

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么啊?

佛印說:我看你像尊佛。

蘇軾聽后大笑,對佛印說: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么?就活像一攤牛糞。

這一次,佛印又吃了啞巴虧。

篇9

孔子說,“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論語·季氏》)。

話還沒說到那兒,你就出來發表意見了,這叫毛毛躁躁。這不好。大家有大家的公共話題,一定要到眾望所歸,大家期待一個話題的時候,你再徐徐道來,這個時候才是合適的。

現在很多人在網絡上都有自己的博客,其實是急于要把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展示給人看

。但過去沒有博客,大家靠說話來交流了解。大家也許會發現,朋友聚會的時候,總有一些人喜歡滔滔不絕說自己關心的事情,比如我最近去打獵了,我最近升職了。或者有一些女性朋友聚會時,有的人上來就會說我男朋友怎么樣,我的孩子怎么樣,等等。這些當然都是她特別想說的話題,但這些話題是不是大家一定關心呢?也就是說,她一個人說話的時候無形中剝奪了其他人話題的權利。所以在“言未及之”的時候喜歡跳出來說話是不好的。

但是還有另外一個極端,“言及之而不言”,孔子說這個毛病叫做“隱”。

也就是說,話題已經說到這了,你本來應該自然而然地往下說,可你卻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不跟大家說心里話。這種朋友會讓大家覺得彼此心里還存有隔膜。話題既然已經到這里了,你干嘛不說呢?是自我保護?還是故作矜持?還是要吊大家的胃口?總而言之,該說的時候不說,也不好。

第三種情況,用孔子的話說就是“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也就是我們今天老百姓所說的沒眼色。

這個“瞽”字說得很嚴厲,就是一個人不看別人的臉色,上來就說話,這就叫睜眼瞎。你要注意了解對方,你要看看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這就是朋友之間的尊敬和顧忌。

其實何止是朋友,夫妻之間、父子之間,難道就沒有顧忌嗎?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榮與隱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輕易去觸及他的隱痛,這就需要你有眼色。當然這跟投其所好不同,這是你給朋友營造的一個寬和與友好的氣氛,讓他跟你溝通下去。

在世界采訪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案例。

費雯麗在美國好萊塢拍的影片《亂世佳人》獲得了十一項奧斯卡提名之后,使她一舉成名。當這個電影風光無限,首次去歐洲巡演的時候,費雯麗乘班機降落在倫敦停機坪上。成千上萬的記者在下面圍著。

有一個沒有眼色的記者沖在了最前面,他非常熱情地問剛剛走出旋梯的費雯麗說,請問你在這個電影里扮演什么角色?這一句話使費雯麗轉身就進了機艙,再也不肯出來。

在對采訪對象毫無了解的情況下說的這句話,不就像瞎子一樣嗎?

還有,在給朋友提建議或忠告的時候,雖然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也要把握分寸。

孔子對子貢說,向人進諫時,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也”(《論語·顏淵》)。就是不一定要做苦口良藥,不一定要當頭棒喝,你完全可以娓娓道來。這就叫“善道之”。如果這樣還說不通,就適可而止,不要等到人家不耐煩了自取其辱。

你千萬不能要求對方必須如何如何。其實在今天這個社會里,包括父母對孩子都不能提出這樣的要求,每一個個體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間尤其要保留這種尊重。好好地說出你的忠告,盡你的一份責任,這就是好朋友了。

人在一生中不同的年齡階段,所交的朋友是不同的。我們如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交到有益于自己的好朋友呢?

篇10

于丹論語心得

這段話多實用!

“言寡尤,行寡悔”這六個字,對我們今天不是照樣有用嗎?

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壞脾氣的小男孩,一天到晚在家里發脾氣,摔摔打打,特別任性。有一天,他爸爸就把這孩子拉到了他家后院的籬笆旁邊,說:“兒子,你以后每跟家人發一次脾氣,就往籬笆上釘一顆釘子。過一段時間,你看看你發了多少脾氣,好不好?”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后來,他每嚷嚷一通,就自己往籬笆上敲一顆釘子,一天下來,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釘子!他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他爸爸說:“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發一次脾氣,那你就可以把原來敲上的釘子拔下來一根。”這個孩子一想,發一次脾氣就釘一根釘子,一天不發脾氣才能拔一根,多難啊!可是為了讓釘子減少,他也只能不斷地克制自己。

一開始,男孩兒覺得真難啊,但是等到他把籬笆上所有的釘子都拔光的時候,他忽然發覺自己已經學會了克制。他非常欣喜地找到爸爸說:“爸爸快去看看,籬笆上的釘子都拔光了,我現在不發脾氣了。”

爸爸跟孩子來到了籬笆旁邊,意味深長地說:“孩子你看,籬笆上的釘子都已經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遠留在了這里。其實,你每向你的親人朋友發一次脾氣,就是往他們的心上打了一個洞。釘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個洞永遠不能消除啊。”

這個寓言,可以用來解讀《論語》中的“言寡尤,行寡悔”這句話。

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要想一想后果,就像釘子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籬笆已經不會復原了。我們做事,要先往遠處想想,謹慎再謹慎,以求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減少自己日后的悔恨。

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后果,這是為人處世很重要的一點。

要想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中,處理好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禮節。

那么,在孔子看來,什么叫禮節呢?

孔子很重視日常生活中的禮節。他尊禮,守禮,行禮,并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一種自我修養。

當做官的人,穿喪服的人,還有盲人路過他面前,不管這個人多么年輕,他也一定要站起來;如果他要從這些人面前經過,他就小步快走,這表示對這些人的一種尊敬。

對有官位的人,應該表示尊敬;對身上戴孝的人,他們是遭遇不幸者,也應該表示尊敬。對盲人,用今天的話來說,叫“弱勢群體”,更應該表示尊敬。你不要打擾他們太久,不要驚擾了他們的傷痛,你應該悄悄地從他們面前經過。

這就是一種禮儀,這就是對人的一種尊重。

孔夫子在其他場合也是這么做的。

《論語·鄉黨》記載:“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鄉親們一起行鄉飲酒禮,儀式結束后,孔子總是要等扶手杖的老人出門后,自己才走,絕不與老人搶行。鄉親們舉行驅除疫鬼的儀式,孔子一定穿著朝服,恭敬地站在東面的臺階上

這都是一些最小最小的禮節。大家可能會覺得,一個圣人做這點事,還用記載在典籍上嗎?這不是誰都懂的道理嗎?這是夸圣人嗎?

其實,所謂圣賢的言談舉止就是這么樸素,樸素得甚至讓今天的我們都有些懷疑。這種故事就像發生在你的鄰里,發生在你的家里。

但這是多么溫暖啊。它讓我們覺得圣賢未遠。他依然在把自己感悟到的道理,體會到的經驗,留給我們,一起分享。

孔子的學生子路曾經問他的老師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君子。孔子告訴他說:“修己以敬。”好好修煉自己,保持著嚴肅恭敬的態度。

子路一聽,做到這四個字就能當君子了?不會這么簡單吧?于是又追問,說:“如斯而已乎?”這樣就行了嗎?

孔子又補充了一點說:“修己以安人。”修煉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

子路顯然還不滿足,又追問:“如斯而已乎?”

孔子又補充說:“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修煉自己,并讓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像堯、舜這樣的圣賢之君還發愁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做好呢。做到這一點,難道還不夠個君子嗎?

《論語》中到處是這些樸素的、就好像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故事,而很少長篇大論的大道理。我們不會覺得《論語》所說的道理遙不可及,而是會感到很溫暖、很親切。

孔子告訴我們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而是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修身”,是對家國、對社會負責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他的弟子力爭做“最好的自己”,而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履行對家國、對社會的責任。

別人曾經問子路:你的老師孔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后來對子路說,你為什么不這樣回答呢:“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當我發憤用功的時候,我可以忘了吃飯;當我快樂歡喜的時候,我會忘了憂愁。在這樣一個行所當行,樂所當樂的過程中,不知道我的生命已經垂垂老矣。這是孔子的寫照,也是中國知識分子追求理想人格的一個寫照。

儒家哲學說到底,是培養一種踐道者,也就是培養一批能夠擔當文化使命的特殊階層。這個階層中的精英的品格,就是范仲淹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他可以忘卻一己的得失,把自己融入到一個大的群體利益中。

這是一種信仰,一種情懷,一種社會擔當。但其前提又是樸素的,是始自于腳下的。修身養性、做好自我,就是起點。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