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對話范文
時間:2023-03-25 15:47: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母女對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有一天上床關燈后,女兒突然指著我的胸部問我“你的‘’為什么那么鼓?”
我說:“那是因為媽媽是大人呀,就像你會長高一樣。”
“那我的也會長到那么鼓,對吧?你的為什么會有水呢?”
“那是因為你小的時候還沒長出牙齒,只能吃奶呀,就像你的‘飯盒’,里面盛著你的飯,等你吃完了,媽媽就趕快再生產新的奶,把你的‘飯盒’裝得滿滿的,一點也不讓你挨餓。”
我的“飯盒說”顯然讓她滿意,于是她信心十足地說:“媽媽,我覺得將來我的一定會很有水,我的小寶寶一定能吃飽,就不用喝奶粉了!”
問題二 你為什么要戴“布兜兜兒”
有陣子女兒喜歡玩弄我的胸罩,不知為什么她管這東西叫“布兜兜兒”。
“你為什么要戴布兜兜兒?舒服嗎?”
“因為大家認為這是個神秘的、重要的地方,我得把它藏起來,保護起來,不讓別人看見。”
她聽了很認真地對我說:“我長大了也要戴布兜兜兒,那種粉紅色的,帶花邊的。”
“好呀,等你長大了,媽媽一定陪你去買你說的那種粉紅色的,帶花邊的布兜兜兒,你戴上一定會很好看呢。”
她聽了很高興,滿臉向往的神情。
問題三 你洗澡時什么樣子
有句話說得好,認識蘋果的最佳時候就是孩子吃蘋果的時候。
有段時間女兒喜歡看我洗澡,我一洗澡她就跟進衛生間,直盯盯地看。雖說我們倆都有些不自在,但我還是盡力放松地該怎么洗就怎么洗,還不時給她說幾句話,“你長大了,也像媽媽這么站著洗,先洗頭,再洗身上,像這樣。”
大約三四次“參觀”之后,她的好奇心減小了,這時我才對她講:“媽媽洗澡的時候你最好在外面玩,因為每個人都不太喜歡別人看自己洗澡,有點不好意思。” 她愉快地答應了。
現在女兒已不再看我洗澡,因為她已經知道“媽媽是什么樣了”,跟她自己一樣,只是大了一號而已,好奇心滿足了,就不再關注了。
問題四 為什么不可以光屁股
有一陣,女兒喜歡惡作劇般地突然在我面前脫一下褲子,扭一扭她的小屁股,又壞笑著馬上提上。上廁所也是離得大老遠,早早地褪下褲子,一路光著小屁股,笑看著我跑進衛生間。
我就趁洗澡的時候,指著她身上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兩個神秘的地方,是不能讓別人隨便看的,得好好地藏起來。”
“那為什么這里是神秘的地方,不讓別人看呀?”
“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每個人都有,只是大家都覺得不該給別人看,形成了習慣。”
篇2
關鍵詞: 王岱輿; 穆斯林婦女; 儒化建構
中圖分類號:C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681 2012 02-0043-04
On Wang Daiyu′s Confucian Construction about the Values of Muslim Women
HAN Zhong-yi MA Yuan-yuan
Abstract: Previous academic fields, especially Hui academic field have researched more issues on Wang Daiyu′s Cosmology and Kalaam, but rarely discussed his ethical thoughts about Muslim women.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predecessors, the paper analyzes Wang Daiyu′s women ethical thoughts and elaborates the lateral relations with values of wome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al thoughts (especially about Confucian ethical theory) in order to show his ethical system of Muslim women.
Key words: Wang daiyu; Muslim women; Confucian Construction
被譽為明清之際“學通四教”的王岱輿,是中國第一位系統地論述伊斯蘭教哲理并刊行其漢文譯著的回族學者。他采用儒家的義理來闡釋和解說伊斯蘭教漢文譯著,因而歷來備受中國穆斯林的推崇,享有盛譽,其著被奉為“漢刻它布(Hankitab)”,即漢文經典。自明末清初迄今的300余年間,廣大中國穆斯林除了誦讀《古蘭經》和“圣訓”外,也學習這些“漢刻它布”,尤其是王岱輿的漢文譯著。他的著作中所蘊涵和包攝的豐富倫理思想,在廣大穆斯林中產生過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王岱輿將伊斯蘭教教理與中國傳統的太極理論、陰陽概念、李贄以夫婦為人倫之首的思想融合在一起,闡釋男女(夫婦)之道,構建出獨具特色的中國伊斯蘭教女性觀。他一方面依據伊斯蘭教和儒道觀念論述夫婦之道的天經地義,確定穆斯林婦女與主流社會婦女相似的世俗地位;另一方面依據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構建穆斯林婦女獨特的信仰要求和宗教生活規范。這種建構不但使伊斯蘭的女性觀得以豐富和發展,而且為中國穆斯林婦女思想道德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為此,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有關王岱輿對穆斯林婦女的儒化建構問題,請方家指教。
一、從“太極”出發,審視婦女地位問題
太極學說是中國傳統學說對宇宙生成及運動規律的認識和哲學思考,而王岱輿借用北宋周敦頤的太極理論{1},闡釋了伊斯蘭教的宇宙生成和社會秩序觀念,并反映于他對婦女的態度問題上,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王岱輿認為男女起源是平等的
起源平等是其他一切平等的前提。只有承認起源對等, 婦女才能享受和男子在生命、榮譽、財產等方面同等的權利, 同時才能享有受人尊敬的地位。因此,研究王岱輿的女性觀,就應該首先討論他對男女起源問題的看法。
王岱輿認為男女的起源是平等的,他的這一思想首先來自伊斯蘭教倫理學說,并以伊斯蘭教經籍為理論依據。《古蘭經》從人類起源上明告世人,男性和女性是完全平等的,人類既出于父也出于母,是父與母的結果。同時,伊斯蘭教法也承認男女價值的平等性。“他(真主)從一個人創造你們, 他把那個人的配偶造成與他同類的, 并且從他倆創造許多男人和女人。”[1]“她們應享有合理的權利,也應盡合理的義務”;“信道的男女互為保護人”。可見,男女不僅起源平等、價值平等,而且互為保護者。
王岱輿將伊斯蘭教男女起源相同的思想與中國傳統倫理學說相互交融,借用北宋周敦頤的太極理論,將無極與真主的造化相聯,并以此作為起動因,來闡述自己對男女起源的看法。他說:“太始之時,真主運無極而開眾妙之門,乃本人之性理;用太極而造天地之形,亦本人之氣質。”[2]王岱輿認為宇宙的生成或最高存在或終極原因是真主的創造,人乃真主所造,人之本性、氣質和人為萬物之靈的地位也是由真主所確定的。這里所講的人的本性氣質,是陰陽一體、男女未分之時的混沌狀態,即“人極”。他又說,“人極者,體無極之理,繼太極之用”[3],是仁之所寄之處。他在論述人的起源問題時,借用了儒家的“人極”{2}說,并給予全新的解釋。
其次,王岱輿探討了“人極”與男女起源問題。“人者仁也,渾一未分,是為人極。一化為二,是為夫婦。人極原一人,夫婦為二人,一人者人也,二人者仁也。”[4]王岱輿認為,男女未分前的人是一“大人”。“無極之始,太極之原,總一大人耳。所謂人極者,即斯大人之心也”。[5]這一大人的氣質由真主所定,一(人極或“大人”)化為二而成男女,即先有人極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建構了他的宇宙生成論[6],清楚地反映了男女起源平等。這一理論建構可以簡述為:
篇3
一、 不乏深意的幽默感
幽默詼諧的語言是簡?奧斯汀小說的重要特點,但其幽默詼諧的背后卻又滿含深意,有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考,也有對當時英國上流社會中人們愚蠢、自私、勢利,盲目自信等人性弱點的嘲笑與諷刺。電影《理智與情感》亦繼承了小說的這一特點,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表現出了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電影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以及電影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還有對社會中的丑陋現象以及人們的丑惡嘴臉作出的“影射”,這種不乏深意的幽默語言藝術則主要通過人物語言的夸張,以及人物的言行不一這兩種方式展開。
(一)人物語言的夸張
電影《理智與情感》中的人物常用夸張的語言來掩蓋或者表現自己內心的感受以及對事物的看法,而這些夸張的語言往往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帶有喜劇性色彩,使觀眾情不自禁發出笑聲。然而這種夸張式的語言在為觀眾帶來笑聲的同時,還會使觀眾不由自主的陷入到電影的情境之中,思考笑聲背后的深意。
例如,在埃莉Z母女四人搬到約翰爵士的小屋居住,瑪麗安娜為妹妹瑪麗格特洗頭時嘲笑妹妹說:“你怎么弄的,這么臟,都可以種菜了!”初聽這句話,觀眾往往會不由自主的發出笑聲,然而笑過之后,又能漸漸體會到埃莉諾母女四人此時的艱難處境以及凄涼的心境,同時也會對淪落至此的母女四人產生深深的同情。再如約翰爵士對其岳母的評價:“你比我最棒的獵犬還差呢!”這句略帶夸張的比喻從約翰爵士的嘴里說出來,不僅讓影片中的人物放聲大笑,亦使觀看影片的觀眾情不自禁的發出笑聲。約翰爵士的這句話,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詹尼斯夫人熱心卻又八卦的性格特點,可以看作是約翰爵士對其這一性格特點的諷刺以及對聚餐氣氛的活躍。[1]約翰爵士的這句話雖然引起了自己和詹尼斯夫人以及觀眾的笑聲,卻并沒有令埃莉諾母女四人感到輕松自在。這其中表現出的是在當時英國的社會背景下,失去繼承權的母女四人在社會上流人士面前的自卑心態以及無所適從之感。
這種夸張的喜劇性語言藝術,不僅使得整部影片富有幽默詼諧的情趣,還體現了電影人對片中人物心境情感的理解,從而加深了對電影作品思想深度的刻畫。
(二)人物言行不一
在電影作品中,通過人物語言與行動的自相矛盾來展示電影的喜劇效果,是導演等電影工作者最常使用的藝術表達手法。在電影《理智與情感》中,李安導演也同樣使用了這一藝術表現手法,給電影增添了諸多笑料,亦加深了觀眾對影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以及對電影主題思想的體會。
例如,在約翰太太芬妮與露茜的一段對話中,芬妮的語言與其行為的前后不一,就給影片增添了一定的笑料,同時也體現了芬妮的性格特點。芬妮在表面上一直非常喜歡露茜,并說露茜一定會找到比戴家姐妹更好的歸宿,即使她沒有嫁妝,但她有其他的美德,而即使對方家境與露茜的家境并不相配,但其家人看到露茜也一定會同意的。但當聽說露茜所中意的對象是自己的弟弟愛德華時,其嘴臉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不僅對露茜說“你做夢”,還將露茜暴打了一頓。芬妮語言與行動的前后不一,使影片變得更加幽默詼諧,同時也體現了芬妮自私、勢力的性格特點。當涉及到自身利益,她表面上的和善與親切立即發生了改變,變得尖酸刻薄。這也增添了影片的現實喻,影射出了18世紀英國上流社會中一些人士自私、勢利的丑惡嘴臉。
電影《理智與情感》中人物的言行不一不僅體現為語言與行動的前后不一,還體現為語言與行動的表里不一。如影片最后,愛德華去埃莉諾家表明心意時,埃莉諾母女四人的語言與行為就表現出了表里不一的特點。她們母女四人對于愛德華的到來非常欣喜與激動,但在外在的言語上卻強裝淡定,她們若無其事的談論彼此的近況、談論天氣,但她們不經意的舉動,如埃莉諾摘圍裙、瑪麗安娜裝著看書等又在無形之中泄露了其內心的真實想法。事實上,她們一家人非常喜歡愛德華,并非常欣喜于愛德華的到來,但她們又誤會愛德華已經結婚了,因此理智使得她們必須克制自己的情感,用表面上若無其事的語言掩飾自己真實的內心。[2]種種言行不一既表現了當時母女四人的忐忑而又緊張欣喜的心情,又體現了影片“理智與情感”的主題,還給影片帶來了一定的喜劇性效果。
影片《理智與情感》中的這種“言行不一”,亦是其喜劇性語言藝術的一種表現,是一種不乏深意的幽默感,在幽默感之后隱藏著對影片主題的表達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反映,需要觀影者去細細地品味。
二、 現實意味十足的諷刺手法
簡?奧斯汀的小說除了具有幽默詼諧的特征,還經常使用現實意味的十足的諷刺手法,電影《理智與情感》亦是如此,除了不乏深意的幽默感之外,現實意味十足的諷刺手法也是其喜劇性語言藝術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而這種諷刺手法主要表現為滑稽模仿與反諷這兩種語言表達藝術,影片《理智與情感》之中的滑稽模仿與反諷不僅對整部影片喜劇效果的表達具有重要的作用,還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物與事物作出了辛辣的諷刺,蘊含著電影想要傳達給觀眾的主題思想以及情感趨向。
(一)滑稽模仿的語言藝術
電影《理智與情感》含有多處滑稽模仿性的語言藝術表達形式,影片中的很多人物都對其他人物的語言進行了模仿,表現出了一定的滑稽性。這其中既蘊含著電影中人物的情感趨向,亦包含著電影外的電影創作者的情感寄托與表達,在傳遞笑聲的同時,加深了影片的諷刺性與思想深度。
如影片中威爾比對約翰爵士等人的模仿:“過來,傲慢先生,我知道你愛亂搞。快說你的情人是誰,朋友間是沒有秘密的,我幫你。我要你嫁給上校,否則我就吞帽。”威爾比的這段對約翰爵士說話特點的模仿是極具滑稽性的,他成功地給埃莉諾母女四人帶來了笑聲,亦讓觀影者忍俊不禁。同時他的這段模仿又是極具諷刺性的,表面上這是威爾比對約翰爵士以及布蘭登上校的諷刺。但實際上也是電影敘述者對威爾比的諷刺,因為威爾比對約翰爵士的模仿雖然在語氣上與約翰爵士極為相似,但在具體的用詞上卻有極大的差別,體現了威爾比傲慢、輕浮的性格特點,同時也為后來威爾比對瑪麗安娜的拋棄埋下了伏筆。從更深的層面講,則蘊含著電影創作者對威爾比這類只從理智上考慮金錢與現實利益,而枉顧真實情感之人的諷刺,從側面表現出了影片的主題。
除去影片中人物之間的互相模仿,李安導演還遵循了原著作者簡?奧斯汀的另一意圖,即借助瑪麗安娜對感傷派詩歌與小說的滑稽模仿來諷刺嘲弄18世紀英流行的感受派小說。在影片《理智與情感》中,瑪麗安娜多次吟誦莎士比亞詩歌,還體現了濃濃的感傷色彩,這是對感傷小說人物形象的模仿,充滿了滑稽性。而這大段吟誦的出現,不僅體現出了影片對瑪麗安娜過于泛濫的感情的諷刺,亦是對當時所流行的感傷小說的無情嘲弄。這不僅是電影創作者通過滑稽性的語言模仿來給觀眾帶來歡笑的過程,亦是進一步深化影片主題與思想的過程。與原著相比,電影《理智與情感》在嘲弄感傷派小說這一主題的表現力度要稍弱一些,作為當代好萊塢著名的導演,李安導演尊重藝術的多樣性。但為了極大的還原原著精神,李安導演采用現實主義的視角,同樣對瑪麗安娜這一滑稽模仿情節給予了一定的藝術表現,以此來表現原著簡?奧斯汀所要表達的主題。
(二)反諷的語言藝術
反諷這一藝術表現形式,從電影語言之一角度講,一般是指影片中人物通過故意違反本意或者與本意相反的語言來表現其言外之意、畫外音,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言非所指。電影中與其對話的人需要根據具體的語境以及前后對話的內容來推測說話人的本意,觀影者亦需根據影片的整體情感基調以及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其中的對話。電影《理智與情感》作為改編自簡?奧斯汀同名小說的一部作品,較好繼承了原著反S的語言藝術表現形式,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對當時英國上流社會中的一些人物與事物作了毫不留情的諷刺。
如影片中的露茜在得知埃莉諾將愛德華視為“心上人”,愛德華亦對埃莉諾傾心時,便急忙打著友誼的幌子與埃莉諾交換秘密,告訴埃莉諾自己曾經與愛德華私定終身10年。從表面上看,露茜是將埃莉諾引為知己,才對她訴說自己的秘密;但從其得意洋洋的語調以及矯揉造作的姿態之中,觀眾作為旁觀者得以清楚的窺見露茜作為沒落的貴族,身上雖帶有的自私、虛偽、狡詐等人性弱點。同時,觀眾也可以發現電影創作者對露茜這類人物的諷刺與抨擊,但埃莉諾作為影片中的人物很難發現露茜的真實意圖,甚至一直被露茜所欺騙。這也從側面體現了影片主人公埃莉諾的善良,意義露茜的狡詐。[3]而露茜這種人物是當時英國上流社會中經常出現的一類人物,這一人物在影片中的出現,使得當時英國社會中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丑態顯露無疑,凸顯了影片的現實針對性。
再如影片剛開始,約翰與芬妮圍繞著該給繼母和妹妹多少錢而展開的一系列對話,約翰假裝大方說:“我打算給她們3000英鎊,在這種事上應該大方一點。”隨后,他看著老婆芬妮的臉色又改口說:“當然爸爸也沒有要求要給那么多。”直至最后,約翰與芬妮決定一年僅給繼母和妹妹500英鎊。而約翰與芬妮討論過程中,屢次出現了與原本意圖不相同的話語,其丑惡嘴臉亦引起了觀眾的嘲笑與諷刺,增強了影片的喜劇性效果。同時,他們的言行又反映了18世紀英國上流社會人士以金錢為重的顧念,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與諷刺性。李安導演正是運用這種反諷的喜劇性語言藝術,增強了影片的現實性與諷刺性,亦帶給了觀眾更多的啟示與思考,而不僅僅是電影的視覺語言所帶來的視覺享受。
結語
從現實主義視域下對電影《理智與情感》的喜劇性語言藝術進行研究,探討電影臺詞語言那具有深意的幽默感以及現實意味十足的諷刺藝術,更能深入的了解影片的藝術特點與思想主題。觀眾亦可通過影片中幽默感十足,諷刺意味十足的對話中,獲知其言外之意,進一步了解影片中所反映的現實生活,以及對“理智與情感”這一主題的闡釋,從而更好地思考自我與人生。
參考文獻:
[1]朱小舟.《傲慢與偏見》中的微觀反諷言語行為[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18(2):13-14.
[2]徐韻秋.簡論小說《理智與情感》中的語言藝術[J].作品研讀,2012,54(12):60-61.
篇4
早餐很豐盛,有牛奶,面包,油條,蒸餃,還有雞蛋餅!
“媽媽你偏心哦。怎么淳于瀠以來,就燒這么好吃的東西!你女兒可是每天都只吃饅頭和豆漿誒!”沐碎凝撒嬌道。“好啦。你今天不是也有得吃么?別讓客人看笑話!”沐媽媽寵溺地撫摸著沐碎凝的頭。“好。”沐碎凝拉開椅子坐下,“淳于瀠,你也坐下來吃啊,別辜負了我媽媽的一番好意哦。”淳于瀠微微點頭坐下。
“來,多吃點。”沐媽媽給淳于瀠倒了一杯牛奶,又忙著給她夾蒸餃、面包之類的東西給她,“別客氣,碎凝的飯量可是很大的,不會讓著你的。不趕快吃,就沒得吃了。”
“媽媽!”沐碎凝道,“你顧好自己吧,多吃點兒!”說著夾了一只蒸餃給她,又對淳于瀠說:“你別聽我媽瞎說。”
淳于瀠羨慕地看著一對母女,心想:如果媽媽也能這么對我,那該多好?不過,這應該是個奢侈的愿望吧。
媽媽,你什么時候才能醒悟呢?我不愿意看到這樣的你。
“淳于瀠是嗎?別愣著,快吃!”沐媽媽微笑道,聲音柔柔的,聽上去很舒服,很溫暖。“哦,謝謝阿姨。您以后叫我‘小瀠’就行了。沐碎凝,你也可以這么叫我。”淳于瀠回過神來,不好意思地說道。
“唉,你看看人家,多有禮貌!不要在家在外兩個樣,學學人家!”沐媽媽用筷子打了打沐碎凝的手——她正想用手去抓蒸餃。“你這樣,別人還吃的下么!”
沐碎凝不服氣地哼了一聲,尷尬地縮回手,道:“人家在外邊為了維持形象已經很辛苦了,在家還不能放縱點!”
“這些應該是習慣,怎么可以是裝出來的呢!”沐媽媽恨鐵不成鋼,“這么多年了,我白教你了呀!看看人家小瀠,多懂事!”
淳于瀠尷尬地看著這對母女,覺得氣氛一下子就變了。
“說你偏心,還真偏心!上次寒依來,你都沒有這么夸她。今天小瀠來了,你就這么夸她!”沐碎凝憤憤道,“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你這么損我!我是不是你親生的!”
“呃……沐碎凝,阿姨,你們……”淳于瀠覺得再這么下去,早飯就別想好好吃了,趕忙出來調解。
“這不關你的事!”母女兩人異口同聲道,“你吃吧,別管我們。”淳于瀠頓時覺得,原來她們母女兩人也是一對“活寶”。
早飯就在這樣的吵吵鬧鬧中結束了,淳于瀠承認,她感覺看她們母女倆吵架很開心——不是幸災樂禍,而是感覺她們之間的情誼就像是朋友一樣,對話很有趣。如果可以的話,她真想永遠住在這里。只是很奇怪,為什么沒有見到沐碎凝的爸爸呢?他應該也是一個很風趣的人吧。
“呵呵,今天早上讓你看笑話了。別放在心上啊,我媽和我經常這樣的。”沐碎凝事后解釋道。“不會呀,你們很有趣的呢。對了,怎么沒有見你爸爸?”淳于瀠問。“哦,他啊?我也不知道。這十幾年來都是我媽一個人照顧我的。”天,沐碎凝竟然生活在單親家庭!淳于瀠一下子就后悔了。
“呵呵,你不用內疚啦。我這樣過也很好啊,你看得出來,我很幸福的!”沐碎凝還是樂呵呵的。淳于瀠見狀,稍稍放心了。
“對了,你昨天……”沐碎凝還是問了。“不要告訴寒依好嗎?我有苦衷。”淳于瀠請求道。“嗯,好。”沐碎凝不假思索地回答,“既然你有苦衷,那么你也不會告訴我了?”淳于瀠不好意思地笑笑。
篇5
[關鍵詞] 母女關系;螃蟹;“周哈里窗”;《喜福會》
《喜福會》是美國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描述了建國前從中國內地移民到美國的四個母親的生活波折以及她們與在美國出生的女兒們之間的心理距離、情感碰撞、重重誤會與最后相互理解。
電影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它將繪畫與文學、音樂與雕塑、建筑與舞蹈、風景與人物、視覺形象與有聲語言聯結成為統一的綜合體。電影綜合了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表現形式,使其所創造的銀幕形象,成為建立在時間與空間交叉點上的藝術形象。電影同其他文學體裁一樣,都以人和人的靈魂、人的感情為研究對象和描寫對象,具有敘事性。它既常借用文學手法來表現人物,反映生活,又采用文學的基本工具——語言藝術來刻畫人物形象。所以,這種文學樣式兼有電影性和文學性。正是因為電影的特殊美感,很多導演試圖將這部小說搬上銀幕,其中讓人最難以忘懷的是華裔導演王穎在1993年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喜福會》。這也是他成功進入好萊塢主流電影市場的代表作,其中大量的優秀女演員將小說中感人肺腑的母女關系展現得淋漓盡致。
電影以四對華裔母女為中心,分別描述她們幾個家庭近百年來的生活經驗,從而對比出中國女性從受盡辛酸屈辱的祖母輩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和經濟地位的新一代女性。主要情節是溫明娜飾演的瓊原來跟母親有很深的誤會,但當她代替已去世的母親回中國內地探望兩個當年在抗戰逃難時被迫分離的姐姐時,深深感受到上一代的苦難和割斷不了的親情。
電影開始的時候有一只鴨子,它不甘心自己只是鴨子,因此一直伸長脖子想做天鵝,沒想到后來它真的成了天鵝。電影《喜福會》,是說這四對母女希望自己女兒成為天鵝的故事。每個母親都被她成長中的社會視為鴨子、不值一愛地被輕賤,但她們不甘于這被輕賤的命運,為自己的命運孤注一擲奮力一搏,終于給了她們女兒尊貴的身份與地位。她們正像伸長脖子的鴨子,終能留給女兒天鵝的羽毛和充滿愛與尊嚴的未來。四個母親中就有三個,反映出傳統中國文化中對女性的不公平對待,她們不可能掙脫,除非離開孕育這傳統文化的土地;但很奇怪的是,當她們到了美國社會,掙扎奮斗出另一種人生,想給女兒另一種命運以后,卻發現女兒承襲著自己的過去,用另一種方式重蹈人生的悲劇,惟一自小反抗母親的女兒,又特別地會被母親“我不贊同”的沉默所干擾,徹底失去了自信與自我。于是母親必須跟女兒和解:母親必須透過講述自己的故事,賦予女兒堅強起來的力量與自信;母親必須伸出援手,讓女兒及早阻止悲劇繼續上演下去。這種母女間“命運遺傳”的關系,將母女間的特殊情感發揮得很耐人尋味。
影片中給人印象最深的不是母女之間不斷的爭吵,人物之間口中道出的事情,而是那些她們無法啟齒、無法觸及、諱莫如深的事情,是沉默背后的東西。電影中的沉默已經成了一種象征,它巨大的殺傷力使得她們在沉重的壓抑之中喪失生存的能力。然而一旦打破沉默,這種殺傷力就會立刻消失,被壓抑已久的人性就得到復蘇,平衡與和諧的關系就會再次出現。電影中母女們的悲歡情節大部分都是以沉默和打破沉默這條主線編織起來的。
電影中有一個吃螃蟹情節讓人難以忘懷,也顯示出兩代人沉默與打破沉默的過程。從小開始瓊與薇莉這兩家人的女兒就是母親向人炫耀與比較的對象,就算長大以后也不免相互調侃。有一次在聚會中,兩個女兒因為客戶的廣告計劃案而發生了爭執。薇莉批評瓊的計劃案無法被公司接受是因為她的風格不夠細致,再怎么修改也是徒勞無功。此時瓊的母親卻當眾說風格這樣的事情是無法教導的,她一定天生就是這個樣子。電影接下來就是一片沉默,瓊沉默地思考母親說的話,心中充滿了不快,于是在幫忙洗碗的時候,她打破了這種沉默,生氣地問母親怎么可以在眾人面前這樣對她,她產生了一種長期以來的想法:她做什么都無法達到母親的標準,沒有結婚,工作不好,一切的一切都讓母親失望,她也覺得很失望。母親沉默地看著她,終于也打破了沉默,說道:“我了解你,我了解你,那螃蟹,薇莉只吃最好的,而你卻拿最差的,表示你有一顆善良的心。”
沉默被打破后,理解就產生了。也許連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一顆美麗、善良的心,通常心地善良的人比較不會與人爭執,用餐時也會刻意謙讓,因此,到最后留下了最差的螃蟹。人性的表現固然有些是后天環境造成的,但不可否認的,遺傳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瓊在母親的眼中天性善良,是母親知道的,女兒自己卻不知道的可貴品質。一對母女在影片中互相凝視著,從一個螃蟹中,讓她們發現了另一個自我。這正好也符合了“周哈里窗”模式。
心理學家魯夫特與英格漢提出“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模式,“窗”是指一個人的心就像一扇窗,“周哈里窗”展示了關于自我認知、行為舉止和他人對自己的認知之間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前提下形成的差異,由此分割為四個范疇,面對公眾的自我塑造范疇,二是被公眾獲知但自我無意識范疇,三是自我有意識在公眾面前保留的范疇,四是公眾及自我兩者無意識范疇,也稱為潛意識普通的窗戶分成四個部分,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因此把人的內在分成四個部分:開放我 (open self)、盲目我 (blind self)、隱藏我 (hidden self)、未知我 (unknown self)。“開放我”,也稱“公眾我”,屬于自由活動領域。這是自己清楚別人也知道的部分。它是自我最基本的信息,也是了解自我、評價自我的基本依據。“盲目我”,也稱“背脊我”,屬于盲目領域。這是自己不知道而別人卻知道的部分,所謂“當事者迷旁觀者清”。 在影片中瓊的母親從瓊選擇不好的螃蟹為例子,將其“盲目我”轉換成“開放我”,并證明自己對女兒無微不至的關懷,化解女兒對母親的誤會。如果母親對女兒沒有愛的話,怎么能對其了解得如此透徹,甚至連女兒自己都不知道。“隱藏我”也稱為“隱私我”,屬于逃避或隱藏領域。這是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部分,與“盲目我”正好相反。就是我們常說的隱私、個人秘密,留在心底,不愿意或不能讓別人知道的事實或心理。影片中的四位母親多年來一直隱藏早年的“傷痛過往”(就是隱藏我),以免給自己及家人帶來壓力,但為了避免女兒步上“第二性”的后塵,于是將自己的“隱藏我”開放,訴說自己早年如何被壓迫以及如何從壓迫中掙脫出來,希望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也同時打破女兒的“盲目我”(自憐自艾),這樣的歷程我們稱為“自我坦露”,母親對女兒的“隱藏我”縮小了,“開放我”變化了,而女兒的“盲目我”被打破了,同是也愿意與母親分享內心的感受,結果是母親與女兒彼此間的“開放我”都擴大了。“未知我”也稱為“潛在我”,屬于處女領域。這是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部分,有待挖掘和發現。通常是指一些潛在能力或特性,比如一個人經過訓練或學習后,可能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或者在特定的機會里展示出來的才干,也包含弗洛伊德提出的潛意識層面,仿佛隱藏在海水下的冰山,力量巨大卻又容易被忽視。對“未知我”的探索和開發,才能更全面而深入地認識自我、激勵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電影中母親們在與女兒的溝通過程中經歷過不解、困惑和失望的痛苦經歷后,發現了問題的本質,達到了最終理解的時候,從而能重新解讀自己與女兒的內心世界。影片最后女兒們在母親的啟發下終于頓悟,“盲目我”被打破而“未知我”宣誓女人與男人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力與能力。
電影中故事的敘述者通常以“我”出現,而且只有一個,但是這部電影中四對母女輪番上場,講述者“我”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全知的敘事者在輪流透視人物心理,把她們所思所想通過電影膠片呈現出來。電影中敘事者的作用是安排合適的時機讓她們說話。敘事者只能是一個人,于是與每個電影場景中的“我”區分開。《喜福會》用一種折中的辦法避免了對女性或是族裔作品第一人稱敘事的偏見,把個人與作者講故事結合在一起。它將一個個缺少敘事權威的故事集合在一起,母親和女兒敘事之間相互依存和互為補充。再通過結構上麻將桌上的順序的巧妙安排,讓讀者深深著迷于精巧的敘事結構以及敘事者謀篇布局的能力。導演將故事中一對對母女的故事整合在一起,讓故事更具權威性。
導演透過最后一個故事,將20世紀上半葉中國女性的處境,從傳統文化的困境,擴大到戰爭逃難下,身為母親的悲劇,并用此故事交代出母親給女兒天鵝毛的深深祝福;而這個天鵝毛的比喻,也將所有的故事畫龍點睛地串連成一體。因為電影專心著重母女關系,看這部電影無法避免地,會讓女性觀眾被引入自己與母親的關系的思考中,感動之余,也會想說說自己的母親以及成為母親的自己的故事。
電影通過螃蟹這一細節描述,將母女兩代人在愛與相互理解這兩個層面上完成了形象的轉化。母親們從女兒們的反抗中看到了中國文化在美國社會文化的邊界性,而女兒們也在母親們的干預和自己的不足中看到了美國文化的缺陷與不足。于是,母女雙方以她們各自的方式打破長久以來自身固守的民族狹隘情緒,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借鑒對方所信奉文化的真正精妙之處。
導演通過分析母女兩代人在文化相交匯時面對種族、性別不同的態度和反應及后來的發展變化,給讀者展現出一幅生活在美國社會文化中的華人女性圖。她們靠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去探索,并試圖重建華裔女性的傳統,在民族融合過程中她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收獲了自己原來不知道的潛力。對于處在種族、文化、性別中的華裔母女而言,她們所要建構的也絕不是性別的主體,更有自己的文化主體。站在兩種文化交叉層面上,在文化差異與斷裂中尋求相似性與連續性,母女兩代人曾經誤解、沖突,甚至互相傷害,但心靈始終是連在一起的,終于在不同力量之間的對抗、較量與角逐中,以自己的方式達成了和解與平衡。在她們的心靈成長歷程中,有沖突、有痛苦,然而正是因為這些,她們才會在困惑、彷徨、選擇與應對的過程中成長,從而加深了對命運、對自我、對社會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程愛民.美國華裔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 程愛民.論譚恩美小說中的母親形象及母女關系的文化內涵[J].南京師大學報, 2001(03).
[3] 高旭東.跨文化的文學對話[M].北京:中華書局,2006.
[4] 陸薇.走向文化研究的華裔美國文學[M].北京:中華書局,2006.
篇6
關鍵詞:母親 關系 文化內涵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is the most unique feature of The Joy Luck Club. The thesis tries to analyse the profound symbolic meaning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emerged from the important role of mother in this novel.
Key words: mother; relationship; culture connotation
譚恩美的小說情感細膩,語言凄美動人,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小說中母親形象的巨大感染力。這一形象占據著其小說的情感中心。母親在中國文化中的崇高性和凝聚力也是西方人所難以理解的。尤其是譚恩美小說中那些生活在美國社會中的中國母親,她們雖然與已經美國化的女兒們之間充滿了矛盾和沖突,但她們卻是兩種文化的參照系,是女兒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的求助對象,因而最終為女兒們所理解、所接受。
一、母親作為民族歷史與記憶的中介
母親是一種血親的來源,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母親可以用來比喻和象征一切養育自己的事物,如祖國、故鄉、文化傳統、土地、河流等等。在中國人的價值觀念中,對母親與土地的情感是同樣深厚的,因為養育之恩是高于一切的。雖然那些在美國長大的第二代移民未必能夠接受并遵循這一傳統的文化價值觀念,但當他們模糊了自我身份,體會到了歷史失落感的時候,只有母親可以解答他們的困惑,因為母親是最了解他們的,是知道全部歷史的權威。譚恩美將這一點在《喜福會》中明確地表現出來。當羅絲與丈夫的婚姻發生危機,想去心理醫生那尋找解決內心矛盾的答案時,她的母親許安梅告訴她說:“母親是最好的,母親知道你內心中的一切。”“心理醫生只會讓你糊里糊涂,讓你黑蒙蒙的。”羅絲“回家以后,仔細考慮她說的話。她說的對”。1 吳精美在母親死后重新思考她生命的意義時說:“她(母親)是我唯一可以詢問的人:唯一可以告訴我生命的意義,可以幫助我承擔我的悲哀的人。”2
通過這種母女關系的描寫,譚恩美在作品中凸顯了與民族歷史割裂的美國華裔后代所面臨的歷史與現在的矛盾以及他們對于生活、命運和人生選擇的思考。譚恩美把母親的過去同女兒的現在并置在文本中,形成了既是時間上又是地域上的強烈的對話形式和張力關系。
總之,對于絕大多數美國華裔來說,喪失自己民族的歷史會變得沒有根基;而如果把自己民族的歷史當做一種武器來與來與美國主流社會進行對抗也是一種錯誤。關鍵是如何把握好一個度,并能像《喜福會》中的母親們所希望的那樣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
二、母親作為中國文化的載體
母親形象占據著譚恩美小說的情感中心。這一形象是一個具有原型特征的老嫗形象。她“體現了一個家族或者一個民族的歷史,具有她的群體的古老的智慧和言語能力”。3 這個形象在小說之外也許毫無意義可言,但由于作者創造了一定的形式并將該形式加諸于放大了得個人經歷這上,這個形象便獲得了獨特的意義,因為她所代表的是故鄉、祖國、根基,是孕育他們/她們的軀體和生命的源頭。正如作者通過吳精美的口而意味深長地說:“我坐在麻將桌上我母親過去坐的位置上---東方---那兒是事物開始的地方。”
《喜福會》中的母女關系似乎是一種自由與權威之間的斗爭。母親代表著權威,試圖用自己的觀念去塑造女兒,拒絕女兒的獨立;女兒則象征著自由,竭力要否認母親的權威,拜托母親的影響。其實在這種表面象征之下,隱藏著兩種文化的沖突與較量:母親固守中國文化傳統,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來設計女兒們的未來,就是說,需要中國的性格與美國的環境相結合,她們希望女兒們依靠自己中國人的特點去抓住由美國環境提供的一切良好機遇,一旦女兒們不按照她們的期望去做出她們認為正確的選擇時,她們就會非常生氣;而女兒們則將中國性格和美國環境這兩者弄得水火不容,她們更希望的是尋求自身的自由,完全贊成美國房市而摒棄另一種方式。但女兒長大后,更希望能夠緩和一下母女之間的矛盾,母親的影響已經深深地在每個女兒的心頭搭上了烙印,成了她們血液里的一部分,是她們永遠也擺脫不了的。
三、 結語
在這部小說中,中國文化傳統通過母親得以延伸,歷史和記憶通過母親得以重建。女兒們通過對母親的繼承與延續實現了她們正確對待文化沖突的態度,也通過理解和接受母親包容了帶有屈辱與苦難的過去。這也許就是譚恩美小說中的母親形象所表現的深邃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
參考文獻
1.Amy Tan, The Joy Luck Club,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89. p. 210; 221; 26; 289; 32.
2.Orville Schell, “The Joy Luck Club.”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19 March 1989): 3.
篇7
關鍵詞:《喜福會》 跨文化
引言
《喜福會》中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達幾十年,主要是四位從中國舊社會移民到美國的四位婦女以及她們的女兒之間發生的故事。小說中的母親們和她們的女兒之間矛盾重重,女兒無法理解母親們所經受的苦難,母親們對女兒們施加了過大的壓力。其中,小說中的母親們生活艱辛,經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但是她們從未有怨言,依靠自己堅強的意志戰勝困難。以母親們的眼光來看,她們的女兒們都嚴重缺乏母親們的奮斗精神和頑強意志。而且,她們的女兒們感情不順利,都經歷過了失敗的婚姻,為此,母親們感到痛心無比。這些矛盾嚴重阻礙了母女之間的感情交流和溝通。
實際上,母親們和女兒們之間矛盾的產生正是由于雙方的文化價值觀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長期生活,所形成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必然會有所不同。這些不同之處在人們的日常交往交流中必然會帶來影響,阻礙人們之間的正常交流,嚴重時會產生沖突。最后母親和女兒們之間終于通過重重努力,緩解了她們之間的矛盾,最終跨越了鴻溝,互相都理解了對方、接受了對方。從較深層次講,母女之間的和好為不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一、小說《喜福會》中的矛盾沖突
通讀《喜福會》這部作品,我們明白小說中母女之間矛盾主要來自于傳統文化同現代文化之間的差異。歸納起來,這種矛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母女對待物質生活的態度的不同
長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他們最為顯著的差異是對待物質生活的態度上。小說的開始部分提到了年輕的Jin-mei母親去世了,她代表母親去參加了聚會,當她看到An-mei阿姨住處的時候,這樣說道:“我已經很久沒有來過他們這里了,但起居室還和我記憶中的一模一樣。當An-mei阿姨和Gorge叔叔二十五年前搬到這里的時候,他們買了新的家具,現在這些家具都還在昵。并且,在黃色桌布的保護之下,依然如新。……只有那個卷軸的日歷每年都換,因為那是Caton銀行每年免費送的。”這一段的心理活動充分展現了一個傳統家庭的生活,她們生活依然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但是在女兒們的眼里,這是無法理解的,這些老舊的家具,一成不變的風格讓她們感覺到昏暗和壓抑,永遠也無法融入進去。
看到這里,很多人都會問為什么這些女兒們不能融入到中國母親艱苦樸素的生活之中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她們從小在經濟發達的環境下長大,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物質方面的享受使得很多年輕人都沉溺其中。在傳統的母親一輩看來,艱苦樸素的美德是不能丟棄的。她們也很難理解人在物質方面是如此的看重。這種觀念的形成深受中國幾千年來傳統農業經濟的影響。
(二)母女表達之間產生的沖突
Waverly的第一次婚姻是失敗的,她為了母親的高興嫁給了一個中國人,但是自己卻不是很喜歡,最終兩人分手。后來,她結識了新的男朋友Rich,她希望能夠得到母親的同意,她知道討得母親的歡心是很簡單的,只要夸獎母親的烹飪技術,就一定能夠得到她的肯定,文中寫到:“烹飪是我母親表現她的愛意、驕傲和能力的一種方式。”因此,她帶著新男友Rich來家坐吃飯,飯前,她特意囑咐Rich:“飯后一定要告訴她,她燒的菜是你吃過的最好的。”果然,母親燒了一桌非常豐盛的中菜,這其中包括她自認為最拿手的好菜梅干菜蒸肉,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她對自己的拿手菜首先是謙虛一番,其實想要得到的是大家的夸贊,她謙虛地說道:“唉,這菜太淡了,沒味,真讓人難以下咽。”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Rich馬上就說:“你知道,只要放點醬油就可以了。”而且他還真的在菜上澆上了一層醬油,搞得大家非常尷尬。
老一輩的人將謙虛看作是美德,往往不會夸耀自己的成績,對于別人的夸獎經常是否認,而年輕一代在得到別人的夸獎時會欣然接受。在受到現代文化背景下長大的女兒看來,很難理解為什么母親一定要自謙。
(三)中西方混合文化與西方文化背景之間的差異
小說中所講述的四個女兒是從小在西方社會長大,但在成長的過程中耳濡目染母親的優秀傳統品質,在她們的潛意識中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影響著她們思想觀念與婚姻觀念,這就導致了她們帶有和西方文化不同的價值觀念。Waverly想要和新男朋友Rich結婚,她沒有向其他的美國女孩一樣,不得到母親的認可就結婚,雖然此時她和母親之間仍舊存在著矛盾,但是她還是想要母親認可了男朋友才結婚。母親不認可Rich,Waverly非常難過,她向朋友訴苦,然而朋友給出的建議是:“告訴她住手,別破壞你的生活,告訴她閉嘴。”在母親一輩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背景中,如果女兒讓母親閉嘴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在女兒一輩看來,雖然不是很清楚母親的傳統倫理,但是卻明白她作為女兒,是無法對一個中國母親說“閉嘴”的。女兒想要獨立,但是卻要顧及母親的感受,在矛盾的夾擊之下苦不堪言。
四位女兒在和母親們的不斷沖突中逐漸成長,有著各自的快樂和煩惱,她們想要和母親和好,消除化解這種隔代的矛盾。四位母親經過了長時間和女兒的不和之后,終于意識到不能過多地利用母親的權威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女兒們的身上。在作品的結尾處,女兒們終于明白想要消除矛盾,必須要多多了解母親的經歷與文化背景,克服自己的缺點,才能理解傳統母親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因此,最后女兒Jin-mei去當年母親生活的地方就是尊重、認可母親的表現。
二、跨文化融合的最終實現
小說中所講述的女兒們和其他人同齡人相比,她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兩難的處境中,在母親為代表的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西方文化背景的夾縫中生存。實際上,拋棄一種文化選擇另外一種是不明智的,不應該被兩種文化所撕扯,而是應該將兩種文化融合吸收變成自己的力量,這樣的話就會化解母親們和女兒們之間的矛盾。因此,在小說的結尾處,這四位女兒終于理解了母親們的美德與傳統思維方式,并欣然接受,在母女兩代截然不同的文化傳統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喜福會》這部作品承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差異,也沒有避免差異下產生的矛盾和沖突,并在小說的敘事情節中安排了碰撞和沖突,但是最終都會由彼此理解到化解,并且進一步融合,即使是不同的文化,跨過時間的長河,必將能夠排除障礙,互相了解、互相信任,達到人類心靈的共鳴。這部作品通過對老一代與年輕一代跨文化差異的刻畫,使得我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經濟高速發展、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的時代,更加有利于我們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獨有魅力,更好地和其他文化交流。語
參考文獻
[1]譚恩美著,田青譯.喜福會[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2.
篇8
5月17日,陳凱歌新作《搜索》了首款預告片。114秒的預告片,有著強烈的紀實色彩,劇情和情感糾葛迷霧重重,結尾鼠標指針的“穿越墨鏡”再次讓墨鏡成為搜索的焦點,而高圓圓趙又廷姚晨三人在戲里的“真假戀情”,更讓《搜索》的預告片顯得懸念重重。
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搜索》由新麗傳媒、21世紀盛凱影業出品,陳凱歌導演,高圓圓、姚晨、趙又廷、陳紅、王學圻、王珞丹、陳燃、張譯主演。據悉,《搜索》的預告片由剛剛獲得美國金預告片獎提名的制作人魏楠操刀。電影《搜索》將于7月6日暑期檔公映。
《2012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
中國電影票房在全球電影市場中所占份額依然很小
5月16日,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編撰的《2012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在京正式。
該報告的編撰者之一劉嘉指出,雖然中國的票房成績增長很快,且已排名第三,但在全球電影市場中所占份額依然很小。2011年中國市場的現狀是大片弱,小片強;增速快,基礎差;潛力大,但對外影響小。這需要業屆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該報告首次大幅調整了內容組織格局,打破了單純的產業鏈環節的線性描述,將研究整體劃分為“產業”和“市場”兩大板塊。“產業”板塊針對行業運作,向戰略研究轉型;“市場”板塊則突出受眾效果反饋,以數據和分析說話。報告在最后還附加了“2011年電影映前廣告市場分析”,并在字數上進行了大幅精簡。(李璇)
“青年電影美術人論壇“在京舉辦
5月18日,以“電影造型的美學追求”為主題的第六屆青年論壇之“青年電影美術人論壇“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辦。本屆論壇由中國電影博物館和北京電影學院舉辦,中國電影美術學會協辦,由主題論壇、電影大講堂、電影美術獲獎影片主題影展和電影美術設計師捐贈物品展四部分組成。
奚仲文、霍廷霄、曹久平等中國電影業界資深美術設計師代表們從電影美術創作中微觀的色彩、虛空創造、真實感追求,談到宏觀的電影造型的傳承創新,再到美術系教育教學發展現狀。下午的對話環節,來自電影產業各個領域的從業者,圍繞“數字時代的電影美術”“電影中的空間藝術”和“人才培養,任重而道遠”三個議題,展開對話。(賀筱筠)
《狂奔螞蟻》5月25日上映
由上海七賢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福建恒業電影發行有限公司、上海凱羿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發行,青年導演潘昊、葛文喆執導的電影《狂奔螞蟻》5月17日在成龍耀萊國際影城舉行看片會,導演潘昊攜主演黃晉琨出席活動為影片造勢。首映禮現場,片方宣布,影片將于5月25日 “艱難爬上大銀幕”。(賀筱筠)
《龍門飛甲》9月登陸北美市場
日前,IMAX公司宣布由博納影業出品、IMAX公司進行IMAX轉制的《龍門飛甲》將于今年9月登陸北美市場,且將全部采用IMAX 3D版本放映。
《龍門飛甲》自2011年12月上映以來,累計票房約8650萬美元。其中,中國內地61張IMAX銀幕所獲收益約1060萬美元,成為繼《阿凡達》《變形金剛3》和3D版《泰坦尼克號》后,國內票房排名第四的IMAX版本影片。IMAX電影娛樂部主席兼總裁理查德·葛爾方透露,截至目前,中國已擁有68塊IMAX銀幕,年底有望突破100塊。IMAX公司也在加強與中國電影的合作,未來每年將制作3-5部IMAX版本國產影片。目前傳奇東方公司已經擬定與IMAX公司合作拍攝紀錄片《長城》。(李璇)
微電影《變身母女》
10日全網上線
5月10日,由靈思傳媒、移動MM、酷6網聯合制作的公益微電影《變身母女》作為給“母親節”的獻禮在各大網站正式上線。
該片由青年導演向灼執導。影片以“靈魂互換”的概念作為故事的節點,以超現實的手法表現母女親情與代際溝通。“由于周期短,微電影在創作上沒有回旋的余地,NO TAKE TWO。但時效性強,可以迅速捕捉反映社會熱點。”向灼表示。該片在運作模式上也頗具新意。臨近母親節,中國移動MM提出在母親節期間啟動公益項目的意向,靈思傳媒作為創意核心,直接介入到劇本創作、影片拍攝、宣傳推廣等環節。據悉,5月底,靈思傳媒還將集中推出《微博有鬼》第二季在內的40多部微電影作品。(張莉)
“喜歡你沒道理
校園影像季”北京開幕
5月17日晚,由伊利巧樂茲和愛奇藝共同主辦的“喜歡你沒道理校園影像季”活動于京開幕,羅志祥、劉心、許飛到場助陣。
“喜歡你沒道理校園影像季”是針對大學生的微電影演員評選活動,首站廣州已圓滿落幕。此次北京站活動,通過線上網絡海選,線下校園評選,馬瀚與王杰曦等六位選手脫穎而出,獲得了參演愛奇藝出品的微電影的機會,其中三號范亞鑫和四號劉年則由于出色表現加冕北京站“男女人氣王”。(李璇)
篇9
概況介紹
“六一”是孩子們期盼已久的節日,為了讓孩子們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城口示范幼兒園結合縣教委的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精心策劃和準備,編排了四場以“美麗中國?與夢同行”為主題的“六一”文藝演出活動。
2013年5月31日,孩子們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身穿節日的盛裝,早早來到縣體育館,在副縣長周建英的祝福中,每個孩子都登臺展風姿,獻才藝。動感十足的幼兒體操、優美靈動的舞蹈、歡快有趣的親子同臺表演、詼諧幽默的童話劇等,節目精彩紛呈,使看臺上觀眾應接不暇,時時報以熱烈的掌聲。
本次文藝演出活動歷時兩天,在歡聲笑語中,孩子和家長積極參與,體驗快樂,度過了一個幸福、難忘的六一兒童節。
在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當天,一對母女的對話很有意思。
女兒:今天上街真是有收獲,我得了一本《指南》宣傳讀本。
母親:哦,聽老師說,這是指導教育孩子學習的好書,要仔細看看喲。
女兒:媽,你看看,書上說孩子的學習方式以游戲為主。我們小的時候躲貓兒、跳房子,你還要罵我們,一天就要求我寫字,背書,一點都沒趣。
母親:哎,我們那個年代,也不懂這些教育方法。想來是不對,三四歲的孩子寫什么字嘛,筆都握不緊,還要寫字,本來只能背2斤,我卻非要你背20斤。
女兒:是的,我的童年記憶不怎么美好。不過現在好了,我要多看這些教育孩子的專業書籍,多向老師請教,好好教育丫丫,讓她的童年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
母親:嗯,是的,我們一起學習,讓丫丫健康成長。
母女倆邊說邊看,抱著襁褓中的丫丫幸福回家了。
活動效果:
篇10
――題記
無奈地看著教室外的瓢潑大雨,同學們一個個被家長接走了,我心中焦慮越來越嚴重:父親出差,母親腳還傷著,醫生囑咐不能碰水。怎么辦?只能淋著雨回家了。
突然眼角瞟到窗戶外樓下那把熟悉的藍色雨傘,不可言喻的感動一下充滿了我的內心,拽起桌上書包飛也似的沖進傘下那人的懷抱。“慢點,慢點,小心摔倒,怎么還這么冒失。”“媽,你怎么來了,腳還沒好呢,醫生不是說不能碰水嗎?怎么還來接我?”“腳哪有我的寶貝重要呀!”
說話間,頭頂的那把雨傘便不經意地向我這邊傾斜,一切都進行得理所當然。
“媽,傘偏了。”偶然的一次抬頭,我看到了母親那邊肩上被路邊燈光照得昏黃的水漬。
“沒有,傘沒偏,是你看錯了。”
噢,媽媽,傘下的這一片溫暖的湛藍色難道不是您羽翼下我成長的天空嗎?
噢,媽媽,天上的雨點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雨點來了,我能躲在你的懷里。
噢,媽媽,你所給我的,是我怎樣努力也還不了的。
回到家,那把藍色的雨傘便被壓入了箱底。我一度以為,它會永遠被生活的瑣碎埋沒。可是――那次,同樣的雨天,同樣的雨傘,媽媽,傘下還是我們兩個人。不過打傘的卻換成了快同你一樣高的我。
記憶中的相似使我不自覺地將傘偏到了你那邊,于是我嘗到了你當時所受的冰涼,于是,心中又一次被感恩充滿。
“女兒,傘偏了。”
“媽媽,傘沒偏,是你看錯了。”
近乎相似的對話使兩顆感恩的心貼在了一起。媽媽,羽翼已豐滿的雛鳥想為你擎起一片天空,任你翱翔。
那把藍色的雨傘,將會成為我用感恩的心為你擎起的一片天空。
點評:
文中化用了冰心先生的詩句,從各方面也似乎受到了冰心的影響,語言像冰心一樣樸實、清新、自然,沒有絲毫故作深沉的晦澀。構思也很精巧、清晰。小作者以雨傘為線索,以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將生活中的兩個相關聯的鏡頭編輯、組合,逐一播放,同中有異。通過不同的打傘方式,這樣的生活小事反映了母女之間深深的愛,也表達了作者的感恩之心。反映的主題更和冰心以母愛為主題的文章如出一轍。主題雖舊,材料也不新,但寫得不落俗套,仍能打動讀者,讓人感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