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范文

時間:2023-04-02 22:19: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年俗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年俗文化

篇1

法國語言學家梅耶說:“有什么樣的文化,就有什么樣的語言。”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說:“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這些語言學家告訴我們,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們既相互依存,又有著各自內部的發展規律而獨立存在。民俗是人類社會長久以來形成的習俗禮儀、信仰、風尚的總和,是社會約定俗成的民間生活、文化模式,所以,它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又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鐘敬文先生說的:“民俗文化是構成人類的、民族的文化史和文化學的一種重要因素。”[1]語言和民俗有著密切的關系,二者都是人類社會的原生態文化形態,每種語言中都積淀著本民族的大量民俗文化信息。而“語言本身也是一種民俗現象,它是民族群體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的格式化的語言行為,是一種復合型的文化現象”。民俗語言又叫“民間語言”或“語言民俗”,是指廣大民眾口頭傳承的、具有濃厚民俗文化特色的俗語和套話。它既是一種民俗事象,又是其他民俗事象的載體。民俗語言承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是人民群眾在生產勞動中積累和總結出來的,是真實生活的寫照和自然感情的流露,我們應該珍視和繼承。[2]

一、東北方言與東北民俗

每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的形成、記載和傳播靠的都是各地有生命的、鮮活的地方語言,即方言。方言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地域文化,使其更為生動,并且更易于人們接受。索緒爾曾經說過:“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常會在語言中有所反映。”[3]而方言詞則尤為突出。一般是先有民俗,然后產生負載這種民俗的方言詞。民俗是產生方言詞的基礎,為方言的產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民俗的形成和推行,又都必須以其語言或方言為載體。獨特的方言是固化、貯存、傳播地域民俗的物質形式,具有很強的凝聚作用和區別作用。東北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世代生活著滿、蒙、赫哲、鄂倫春、朝鮮等少數民族,直到清兵入關以后,才逐漸有大量的漢人涌入,使東北成為一個多民族、多語種的地區。在這個地域范圍內,各民族相互往來,促進了語言、文化的頻繁接觸、影響,形成了相互吸收、互相融合的格局。特別是由關內遷徙而來的漢族的語言在與當地少數民族語言頻繁接觸、影響中,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東北方言。東北方言雖然屬于北方方言的一種,但由于其語言底層還保存著很多反映當地少數民族風俗文化的詞語,從而使東北方言呈現出別具一格的特色,尤其能夠反映東北廣大勞動人民豪爽、質樸的個性和東北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長期以來,東北各個少數民族雜居于一地區,經濟、文化生活往來頻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諸多風俗習慣。其中有許多本來并不是漢族的,但經過長期的共同生活,這些風俗早已打破民族的邊界,成為當地共同的習俗文化。年俗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例。

二、東北年俗中的方言詞

東北人認為“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合家團圓,除舊迎新,人們把對新一年的美好憧憬都寄托在一系列“過年”的活動上。由此也相應地產生了許多與“過年”有關的方言詞語。這些詞語記載了東北地區獨特的年俗習慣,也反映了東北人民單純樸素的愿望。

(一)關于“吃”的年俗方言詞

1.亂燉“過年”一定離不開“年夜飯”,東北人最愛吃的年菜之一就是“亂燉”。亂燉素有“大雜燴”之意,即將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種蔬菜與排骨一同燉至熟即成。這道菜簡單易煮,有葷有素,而且營養豐富。東北曾是蒙古、大金、大遼、滿族的世居地,這些游牧民族過著馬背上的顛沛流離的生活,一口大鐵鍋馱在馬背上,每到宿營,只好連葷帶素扔到一個鍋里燴,慢慢地形成了東北特色的亂燉。

2.蒸面燈年三十的晚上,東北農村有“蒸面燈”之俗。蒸面燈也叫“蒸十二月燈”或“驗月份”。就是用豆面或蕎麥面做12個直徑約三厘米的小燈碗,分別在碗口捏出一到十二個花牙,各代表一個月,然后下鍋蒸,蒸熟后看燈碗內的干濕來“預測”年內的旱澇、冷暖。也有的人家在面燈中放黃豆粒,通過蒸熟后豆粒膨脹的大小來“預測”明年的收成好壞。

3.破五東北人喜愛餃子,不止在“年三十”要吃餃子,在“初五”這天也一定要吃餃子,稱作“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象征驅災避邪之意。東北城鄉舊時過大年最少要過五天,由初一算起到初五為止,才算過了年。在這五天內,商店停市,戲館子不唱戲,統統要等到初五才開始。

4.殺年豬與“殺豬菜”以前在東北的農村,養豬雖然很普通,但一般人家一年到頭卻難得吃幾回豬肉。唯獨“過年”是個例外。進了臘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殺豬,為“過年”包餃子、做菜準備肉料,民間謂之“殺年豬”。東北童謠中說“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月就是年”,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盼望殺年豬吃肉的心情。而“殺豬菜”呢,就是把豬肉切成塊,放在大缸中凍起來以備“過年”享用。所以人們就把用酸菜、肥肉、血腸放在大鍋里燉出來的菜叫做“殺豬菜”。

5.隔年飯與“金銀飯”在東北,有的人家還要在年前燒好一盆飯,用這盆飯一直供過年,叫做“隔年飯”,具有鮮明的象征意義,即年年有余,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表達了勞動人民希望年年都能吃飽穿暖的愿望。這種“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東北俗話叫“二米飯”。這種飯有黃有白,象征“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意思,所以叫做“金銀飯”。

三、關于“玩”的民俗方言詞

(一)抓嘎拉哈

“嘎拉哈”是滿語譯音,俗稱“背式骨”,是用羊、豬、鹿等動物后腿關節上的小骨頭做成的一種玩具。玩嘎拉哈叫做抓嘎拉哈,“抓”在東北話里也指把散落的東西弄起來,如豬吃食的動作,也可以叫“抓”。嘎拉哈四面凹凸不平,每一面都有特定的名稱,分別稱為“珍兒”、“輪兒”、“殼兒”、“背兒”。玩法是先將嘎拉哈散開,拋起小布口袋,在其尚未落下時,依次翻動嘎拉哈的四面,或按規定個數抓起嘎拉哈,嘎拉哈不同的面有不同的累計標準,以此決定勝負。這種游戲花樣HUIWENXUE繁多,樂趣無窮,所以在過年的時候,不光小孩子會在大炕上玩得不亦樂乎,閑下來的大人們也會一時興起玩個幾局。#p#分頁標題#e#

(二)扇啪嘰

啪嘰是一種圓形的紙片,上面有各式各樣的圖案,都是流行的動畫片人物。這種游戲的玩法比較簡單:通過“定崗錘”(即剪刀石頭布)來決定誰先開始,其他人將啪嘰放在地上,盡量扣得嚴實一些。先開始的人要鉚足力氣用自己手中的啪嘰去扇別人扣在地上的,力求把別人的啪嘰打翻,如果打翻過來,這個啪嘰就歸他了。如果沒打翻,就要由其他人來扇。扇啪嘰是最符合過年氣氛的游戲了,小孩子們通常比大人先吃完飯,吃完之后就在一旁的地上扇啪嘰。大人們喝酒劃拳的聲音和小孩子們扇啪嘰的吆喝聲音此起彼伏,把年三十的夜晚烘托得熱熱鬧鬧。

篇2

1911年以后,開始采用公歷(陽歷)計年,遂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歲時節日,亦被稱為“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年節的活動卻并不止于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

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間,一直都有一個關于“年”的傳說故事。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守歲放鞭炮貼春聯拜年演變

起源:春節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于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最后用一個中國傳統來結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貼窗花,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訪親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篇3

1911年以后,開始采用公歷(陽歷)計年,遂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歲時節日,亦被稱為“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年節的活動卻并不止于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

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間,一直都有一個關于“年”的傳說故事。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守歲放鞭炮貼春聯拜年演變

起源:春節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于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最后用一個中國傳統來結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貼窗花,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訪親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篇4

學家認為,人性本惡,因為人性自私。儒家孟子認為人天生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其實,利己是對自己的善,利他是對他人和的善。

吾之所以善吾身,吾之所以善于人。正因為有對自己的善為參照,我們才知道如何兼善于人,因此利己之善與利他之善是相通的。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利己之善讓我們懂得如何惠善他人。

所以利己也是善,利他也是善,都是人類的本能。人類也正因為兼有兩種本能,才得以成為人類社會。在選擇中,那些利他本能相對不足的群體都會遭到自然的淘汰,例如貓科動物之相對于狼科動物,滅絕速度就快得多。是猿而不是狼或虎得以從萬物中脫穎而出進化為萬物的靈長,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人類的祖先利他本能相對要多一點點。

因為利己是善,利他也是善,所以,儒家的核心理念就是對的——性本善。所以人要修之養之,象對一株樹苗一樣精心培雍,呵護它成長。

那么惡源于何處呢?

惡產生于人利己本能與利他本能的失度。不能正確把握利己與利他的分寸,就是惡的根源,換言之,惡的根源就在于處理不好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關系。所以,而惡的本質源于失度,為了尋找這個度,儒家主張修身養性、并取中庸為法則。盡管在實踐中,由于度并不是那么好把握,儒家在和上的滯后,更使儒者很難找到正確把握“度”的。中庸,是儒家尋找這個度的主要方法,在實踐中效果不盡人意,“存天理、滅人欲”之說的出現,標志著儒家由于難以把握利己之善與利他之善之間的“度”,已經開始制造向內的“惡”——傷害自我本性,莊子便批判了這種“惡”,謂之為“殘生損性”。

由于惡的本質不過源于利己本能與利他本能的失度,而找到這個度卻需要智慧和技巧,因此,當儒家片面強調克己復禮、強調“仁”時,道家便出來批判,“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道家主張人要追求大智慧,真正的人性之善不能依賴于教條約束,而應該是智慧的果實,道德的本質不應該僅僅是“仁義”,而應該是對道的獲“得”——“得”通“德”,故慧根不足者難有大善良。而一個民族道德水平離不開智慧水平的整體提高。

善的本質是利己與利他的度,這種度既可以通過人類個體的心靈力量來尋找,也可以通過外在的力量來規束、制約,此之謂“制度”。制度,顧名思義,就是以外在的強制力量為依托,以法律、規定、紀律、楔約等形式來制約人類行為的度。類如撫養后代,贍養父母,都涉及到利己與利他的度,當個體不能靠自覺來履行對他人的責任時,就需要以外在的力量來幫他找回這個度。

因此,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惡是源于利己與利他的失度,中國傳統文化無論儒道都認為治本之法是通過心靈的修養或智慧來解決,而西方更強調以法律、楔約等外在力量來約束,最終目的都是要找到人與人之間利益關系合理的度,兩者顯然不可偏廢。

那么儒家如何看待利己與利他兩種善的比例問題呢?

篇5

我不能想象也不能贊成有所謂簡單的“自由”或簡單的“民主”。雖然,有些人或許會爭辯說:民主可以表達為一套程序,它甚至可以是符合某種事前達成共識的正義原則的程序。但是,我們必須考慮任何一套程序在特定人群及其傳統內實施時可能發生的成本。事實上,許多源自西方社會的行之有效的程序,在中國社會屢屢失效,因為政策制訂者沒有考慮到與本土文化密切相關的制度費用。

所以,我們應當尋求的,不是完全照搬其他文化傳統里被認為成功的觀念,而是尋求這些觀念的基本要素在我們自己文化傳統里的表達――所謂“文化表達”。

就“民主”這一核心觀念而言,它的第一項要素是“個人權利”,其次才是“程序”,最后,當然是與它不可分離的“自由”觀念。

以“民主”觀念的第一項要素為例,在中國社會,如何界定每一個人的權利?有效的界定必須是成本足夠低廉從而可實施的。這樣的權利界定只能是社會博弈過程本身。特別重要地,這一過程的出發點(所謂“Status Quo”,可譯作“既得利益格局”)是深植于中國歷史和文化傳統之內的。我們知道,政府應當做的,是鼓勵和保護那些根據自己的權利意識自覺維護和爭取個人權利的公民。可是我們不知道,政府應當界定怎樣的個人權利――從立憲到經濟、社會以致家庭內部各種情境之內的權利。

篇6

關鍵詞:女性稱謂;女神;女漢子;男權;文化

中圖分類號:G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5)10-0059-03

2015年春晚小品《喜樂街》中瞿穎與賈玲的一段關于“女神與女漢子”的詼諧比拼,在引爆笑點的同時,也使得這兩個網絡熱詞再次成為議論的焦點。部分網友認為,它們的出現與走紅見證著如今女性角色的轉變,形象地展現了現代女性的力量;但也有不少網友指出,小品中關于“女漢子”形象的種種描繪帶有歧視女性的嫌疑,是在以自嘲女性特征為噱頭博取關注。

若將目光重新放回如今的網絡甚至是現實社會,我們會發現,在越來越多長相甜美、氣質出眾的女性被奉為“女神”的同時,也有數量龐大的女性開始發表自己的“女漢子”宣言。誠然,這些新興女性稱謂語的走俏已經成為了當下一種不容忽視的青年文化現象。

但在這個張揚個性、崇尚自我的年代,這樣的稱謂時尚是否真如眾多女性所期盼的那樣正引領著她們由“他者”走向“自我”?亦或它們仍僅是大眾虛捧下的由男權意識建構的符號?筆者認為,要對“女神”與“女漢子”背后的這種種深意進行挖掘,還是要從其形塑與發展的過程談起。

一、“女神”、“女漢子”稱謂起源

“女神”的原意為神話中的女性神,它誕生于西方神話故事,之后傳入東方,但使用很少,反而是其同素逆序詞“神女”更為常用。“女神”一詞真正得到廣泛使用或是因為郭沫若的同名新詩集。

在經歷了由神話中的女性神靈到兼具美貌、智慧、優雅等女神特質的現代女性的俗化與泛化過程之后,今天人們口中的“女神”多指那些外貌、氣質、學識等綜合素質很高的女性,她們往往擁有眾多傾慕者,是其他女性效仿的對象,同時“女神”也會被一些男性用以稱謂自己心儀的異性。而隨著它的走紅,“宅男女神”、“素顏女神”等特色各異的“女神”相繼現于網絡,受到熱捧,就連一貫嚴肅的高校也紛紛打出“女神”牌,“清華女神”章澤天、“武大女神”黃燦燦等便應運而生。

“女漢子”的誕生過程則更為復雜。“漢子”原為古時北方民族對漢族男子的稱呼,后引申為對男子的通稱。“女漢子”一詞中的兩個語素本為語義矛盾,但在實際組合的過程中,“漢子”中標示男性性別的義素脫落,兩者進而得以結合。“女漢子”主要指一些在行為、性格等方面帶有男性色彩的女性。文獻中最早的對這一稱謂的使用來自《炎黃春秋》1992年第6期中盧弘的文章。從語境來看,文中的“女漢子”顯然就是指行為向男性靠攏的女性,并突出了“漢子”背后所隱含的力量大,甚至兇狠、殘暴、無理的一面。“女漢子”真正走紅網絡則主要源于2013年4月名模李艾發起的微博話題“女漢子的自我修養”。這里“女漢子”的意思顯然與盧弘筆下的不太一樣,雖然也是向男性靠攏的女性,但更多突出的卻是女性所擁有的男性堅強、獨立、果斷、瀟灑的一面。可見,“女漢子”一詞在使用中的褒貶色彩往往會隨其所實際包含的“漢子”的附加意義而有所不同。而在當下的社會語境中,“女漢子”大多還是會被用來指稱那些不拘小節、個性豪爽、敢于擔當、自立自強的女性,褒義色彩濃厚,如:“我覺得就應該為我們廣大的一線女職工點個贊,因為勇敢,她們毅然放棄了養尊處優的機遇,選擇一路馳騁,風餐露宿,因為堅強,她們選擇孤身一人獨當一面,用女漢子的形象抒寫自己的人生” (《中華鐵道網》)。

二、“女神”、“女漢子”稱謂文化形成的緣由

“語言變化是社會因素、語言結構本身的問題和人的心理作用這三者水融的混合物。[1]”網絡稱謂語是語言中極其活躍的一部分,它們自然也不是憑空產生的,筆者認為,正是以下多重因素的合力成就了“女神”與“女漢子”。

1.語言自身的因素

語言系統存在“表達空位現象”,“表達空位的存在往往會使語言作為交際工具達不到說話人所期望的最佳表達效果。……在一定條件下,表達空位就會處于強烈的吸收、填補狀態,隨時準備在適當的時機吸納合適的語言形式加入。”[2]在“女神”與“女漢子”出現之前,其所屬的女性稱謂系統即存在這樣的“表達空位”。隨著“美女”的泛化,當人們開始思考應該怎樣稱呼那些資質極高或自己所無比中意的女性時,“女神”一詞便得到復蘇。同樣,雖然與“女漢子”意義相似的“男人婆”很早就已經出現,但后者一般泛指那些缺乏女人味,穿衣打扮與行為舉止都很男性化的女性,通常帶有貶義;而當我們身邊出現了一些外貌女性化,但擁有個性豪爽、自立自強等通常認為的男性特質的女性時,用“男人婆”稱謂她們顯然不夠恰當,這一空缺的出現也就將“女漢子”帶入了我們的視野之中。此外,語言表達上的求新求異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這一過程。

2.男女兩性對美的追逐

從古至今,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追逐從未停止。“女神”一詞負載著美貌、智慧等昭示美好的含義,自然會因其“美”而備受追捧。于女性而言,“女神”與她們認同美、追逐美,并渴望擁有美的內心無疑是契合的,而被稱為“女神”往往還意味著異性的關注、認可甚至追求,這無疑能予之以滿足感,繼而又進一步推動了她們尋求美的進程。于男性而言,稱女性為“女神”在滿足其尋美、審美心理的同時,往往還能成為其博得女性好感的有力武器。此外,這也是對其所謂“女神情結”的一種滿足。在筆者看來,“女神情結”即男性在潛意識中對“女神”這一類近乎完美,卻在某種程度上可望而不可即的女性的贊美、熱愛,甚至于崇拜。這也就為這一稱謂今天的走紅提供了一定的心理依據:男性因其“女神情結”而更為頻繁地將他們所認同的女性奉上神壇,眾多“女神”的出現也恰好滿足了他們內心潛在的對于女性的期待與渴望。

與此同時,在女性審美日趨多元化的今天,還有越來越多獨特的“美”正在被接納與肯定。如今,女性可以因溫柔婉約而美,可以因天真爛漫而美,也可以因個性張揚、堅韌睿智而美。社會對女性氣質多元化的這種包容正使得“萌妹子”、“御姐”、“女漢子”們的美不斷被發掘,自然也就帶來了它們的陸續走紅。

3.女性社會角色的轉變

男女兩性自古就在角色定位上界限明確,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雖然在生理上仍有無法逾越的鴻溝,但在社會生活的諸多領域,這條界限已經逐漸模糊。越來越多的女性正走出家門,步入職場,然而果敢、主動、獨立等傳統意義上的男性特質卻仍是職場叢林法則中取勝的關鍵。于是,為尋求認同,女性就不得不嘗試習得這部分特質,并下意識地隱藏起她們特有的嬌柔與脆弱。而在追求事業成功的同時,“賢妻良母”們所一貫被要求承擔的家庭重任卻并未明顯減輕。在尋求兩者間平衡的過程中,面對種種被不斷放大的壓力,一個職場女性也唯有使自己變得更為獨立、堅強。

此外,如今的家庭與學校教育也在無形中促成了女性的轉變,多數女孩其實很早就被潛在地灌輸了一系列男性特質。作為獨子的女孩在家庭中正被賦予更多的責任,望女成鳳的家長不再像以往一般本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單單培養女孩的女性氣質,轉而更加注重其綜合素質的提升,以期她們能像男孩一樣,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基礎上承擔起贍養父母、維系家庭的重任;當這些女孩進入學校,去性別化的教育更是在無形中加劇了她們與男性同伴間的競爭,為贏得老師更多的贊賞,她們往往也只能設法改變自己。

總而言之,當家庭與社會對女性報以愈來愈高的期望與要求之時,男性特質作為獲取主動的有力砝碼必將使越來越多“女漢子”誕生。

4.社會“陰陽”力量的失衡

社會發展在帶來女孩教育方式轉變的同時,也使得男孩的教育方式不同于以往。今天,父母長輩對獨子愈加強烈的愛護甚至溺愛使得不少男孩從小便在溫室中享受著重重呵護,那種男性應有的陽剛之氣在他們身上似乎早已不如以往那般突出。而緊隨這種陽剛之氣衰弱而來的是,“整個社會都在尋找真正的男子漢,呼喚業已失落的陽剛之氣。[3]”雙性化的趨勢正是在這樣的呼喚聲中逐漸顯露的。“女漢子”等稱謂的出現可以說是對傳統男性形象與兩性角色定位的一種解構:力量、堅毅、果敢、獨立等特質至此已經不再為男性所獨有,女性也不再像莎翁筆下那樣僅僅是脆弱的代名詞,她們在保有傳統的陰柔之美的同時,也部分地成為了社會中陽剛之氣的承擔者,而這無疑也可以看作是女性對其所渴求的陽剛之氣的一種變相的滿足。

5.大眾傳媒的推波助瀾

“女神”與“女漢子”的走紅與大眾傳媒的行為同樣密不可分。正是它們的大肆渲染,造就了其不斷走紅的文化氛圍。

如今,呈現于我們眼前的報刊雜志中充斥著各類“女神”與“女漢子”的故事,越來越多“女神”開始自我標榜或被娛樂新聞塑造為“女漢子”,而在“女神”持續活躍銀屏的同時,近年來熱播的《愛情公寓》《抹布女也有春天》《辣媽正傳》等影視劇也開始大打“女漢子”牌,“胡一菲”、“羅小蔥”、“夏冰”等“女漢子”一躍成為主角,使其形象愈加深入人心。

網絡新媒體則在為女性提供一個與男性同等的信息獲取、意見表達的平臺的同時,大大提升了這些新興稱謂語的傳播效率。公眾尤其是年輕人往往會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爭相追趕這些所謂的“時尚潮流”,而隨著傳播范圍越來越廣,諸如男性稱自己中意的女性為“女神”,女性自封為“女漢子”的行為逐漸發展壯大成一股彌漫于青年之中的熱潮也定將成為必然。

6.網絡空間的調侃、戲謔化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虛擬的網絡空間早已成為個體宣泄情緒的最佳平臺,調侃、戲謔的表達也隨之成為了一種日漸常態化、合理化的釋放方式。以“女神”與“女漢子”為代表的女性稱謂時尚正是人們,尤其是青年群體通過調侃的方式消解壓力的突出表現。“女神”以一種將部分女性神化的夸張方式消弭了這個詞的內在神圣感,通過對自古以來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的俗化凸顯了使用者得以制定成神的標準并在現實生活中接近神的優越地位。“女漢子”則是反諷的典型代表,于男性而言,將那些自立自強、事業有成的女性排除出傳統女性的范疇,并賦予其帶有男性色彩的稱謂,無疑能消解其因自身高位被挑戰而產生的不安;于女性而言,使用“女漢子”這類稱謂則是在以一種自我調侃的方式緩和人際關系,也使得她們能夠在面臨社會所給予的種種無奈與彷徨時獲得一絲平衡與慰藉。

三、“女神”、“女漢子”的社會性別意味

前文談到,“女神”與“女漢子”的走紅是社會變遷的時射,是女性地位提升,走向獨立的表現。但“女神”、“女漢子”當道是否就真的意味著女性的崛起?

1.男權話語體系的產物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無論是“女神”還是“女漢子”,都還是男權話語系統內的稱謂符號。且不說是否有資格被稱作“女神”完全由男性掌握,即使是“女漢子”這個如今被眾多女性用于自稱的詞語,也是男性價值觀的體現。不難發現,無論是舊時的“女先生”、“女丈夫”,還是如今的“女強人”、“女漢子”,凡是在生活與事業中表現強勢的女性均被貼上了男性化的標簽。這看似是對女性的肯定與褒揚,實際上卻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肯定了男性的優勢地位,同時也意味著女性尚未真正脫離男權社會的評價標準。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的話語權雖然在不斷增加,但男性卻仍舊在主流話語中占據著主導地位。誠如法國女權主義文學批評家克莉斯特娃曾指出的那樣,女性若想進入為男性把持為男的話語體系,只有兩種途徑,其一就是借用他的口吻、承襲他的概念、站在他的立場,用他規定的符號系統所認可的方式發言,即作為男性的同性進入話語[4]。顯然,在多年后的今天,“女漢子”等新興稱謂語仍是借助于承襲男性概念、贊頌男性氣質才得以順利得到認同,尤其是男性的認同,進而成為所謂“流行語”的,這也正說明,不斷崛起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仍處于失語的狀態之中。

同時,這些看似褒揚的稱謂背后或許還帶有一絲隱隱的不悅與諷刺。當長久以來由男性統治的領域中開始出現越來越多成功女性的身影,男性必然自感其權威受到挑戰,于是,他們便開始利用手中掌控的話語權對女性進行人為地分類,部分女性因備受青睞而被奉上神壇,而那些在生活中自立自強,職場上風生水起的女性則因形成已久的刻板被歸入了“女漢子”、“女強人”的行列,不再被視作典型的女性。或許,這種“貼標簽”行為的初衷都只是為了讓女性能夠在話語的施壓下依照男性的喜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從而維護男性的至尊地位。

2.男性至尊的心理預設

古老的創世神話中,上帝取下亞當的一根肋骨創造了夏娃,女性因而淪為男性的“附屬品”。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女性被人為規定為弱者,而使她們居于這種從屬地位的并不在于生理,而是長久以來的社會性別制度及其所賴以存在的社會文化環境,正是“對男性先天優越這一偏見的普遍認同保障了男性的優越地位和女性的低下地位”[5]。

如今的社會,雖然男女平等早已成為普遍共識,但男性至尊的價值觀念卻并未完全消失。我們可以看到,“女漢子”這一提法本身就包含了“女性不如男性”的心理預設,其潛在含義就是女性本身并不具備男性所普遍擁有的體力、性格,乃至于智力,因而當她們具備了這些特質時,就不能僅僅用普通的“女性”一詞進行稱謂。換個角度看,“女漢子”在今天通常被用作褒義,甚至有許多女性正通過近乎炫耀地自稱為“女漢子”標榜自我價值。但“娘娘腔”、“偽娘”等對帶有女性特征的男性的稱謂卻更像是貶義詞,也極少有男性會以此自稱。可見,男性對于那些偏女性化的同性的認同度其實很低。女性身上男性特質的凸顯令人欣喜,男性身上女性特質的增加卻令人反感,這里顯然暗含著對男性的推崇與對女性的貶低。

雙性化理論認為,男女兩性的人格特質是可以共存于一體的,而這也是最為理想的性別角色模式。因而我們完全可以將男性“女性化”與女性“男性化”看作是兩性特質多元化的一種表征。在這一層面上,“女漢子”等稱謂的出現看似反男權,實際卻只是一種女性拋棄自身的氣質與魅力,向男權社會的價值觀與審美標準妥協的方式,其背后隱藏的,仍是兩性間公平的偏差。

四、結 語

文章的最后,我們可以將視角重新轉回春晚中那個備受爭議的橋段,的確,這樣的鮮明對比凸顯了“女神”的驕傲與“女漢子”的深深無奈,但我們或許不應過于深究其中是否包含有對女性的嘲弄與歧視,畢竟小品真實地再現了當今一種頗為普遍的文化現象,段子能博人一笑已是成功。

但當脫離小品回到現實,我們也確實發現以“女神”與“女漢子”為代表的稱謂時尚在體現女性角色轉變的同時,背后卻仍潛藏著男權的色彩。我們還應看到,“女漢子”們在戀愛、婚姻、家庭等方面所面臨的尷尬與困境也還沒能得到妥善地解決。這一方面體現出女性正在逐漸掙脫依附,進入一些長久以來由男性把控的領域,另一方面也說明女性要想真正突破男權社會所設定的桎梏仍困難重重。歸根究底,“女神”與“女漢子”等自網絡流行起來的稱謂表達還是男權意識建構下的女性稱謂系統中的一員,而社會對它們的包容看似是在提倡兩性平等,實際卻以一種更為隱蔽的方式鞏固了男權對于女性的壓迫。

在人類社會兩性關系的發展歷程中,矛盾與沖突從未消散,今天,針對女性的隱性歧視仍時有發生。筆者認為,真正平等的社會性別關系不僅僅是通過頌揚女性所擁有的男性特質而實現的,女性的價值終究應該在屬于自己的話語系統之中得到肯定。而顯然,這條真正告別偏見、實現平等的路還很長。

參考文獻:

[1]簡?愛切生著.徐家禎譯.語言的變化:進步還是退化?[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7.

[2]胡建剛.表達空位與“忽悠”流行[J].語言文字應用,2007(2).

[3]方克強.文學人類學批評[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

篇7

關鍵詞:大學生 宿舍文化 核心理念 主人翁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42

近來,各地高校大學生宿舍紛爭四起,輕至發生口角爭吵,重至對室友投毒砍殺,由此折射出當今大學生在宿舍內部生活交往中存在極大的不足和缺陷。面對這一困境,宿舍文化的構建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融洽的宿舍同學關系、高尚的品德情操、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和諧校園的創建,都離不開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支撐,尤其是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的構建,更是對當今大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大學生宿舍文化及內涵

1.1 大學生宿舍文化

宿舍作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交往的重要場所,地方雖小,卻是大學生思想最本真、最活躍、最外露的地方,是大學生言行舉止表現最真實最不需修飾的場所,也是大學生人格魅力與氣質磨練的重要舞臺。可以說,大學生宿舍是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是打造宿舍文化與創建和諧校園文化的重要陣地。

大學生宿舍文化,是指大學生在以宿舍為主要空間的共同學習生活、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環境和氛圍。[1]宿舍文化作為一種在特殊環境中形成的高雅追求與休閑體驗,是校園文化的延伸、家庭文化的遷移、社會文化的濃縮、個性色彩的匯聚以及集體智慧的結晶。[2]

1.2 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內涵

根據文化的內涵延伸來說,大學生宿舍文化也可相應地分為四個層次:宿舍物質文化、宿舍制度文化、宿舍行為文化、宿舍精神文化。

宿舍物質文化是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基礎,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包括宿舍內的硬件設施、房間設計和布局、衛生狀況以及宿舍社區環境等。

宿舍制度文化是大學生宿舍文化的有力保障。宿舍制度、宿舍管理條例、宿舍行為規范及標準、宿舍服務手冊等都是宿舍制度文化的重要體現形式。

宿舍行為文化是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外顯。主要體現在宿舍成員的言談舉止、學習生活、娛樂消遣、人際交往等行為方面。

宿舍精神文化是大學生宿舍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宿舍精神文化反映的是大學生的心態和意識,是個體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主要表現在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道德情操、思想信念、審美情趣、理想信仰等方面。

2 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及作用

2.1 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

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是在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基礎上凝聚出來的,主要是指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堅定的思想信念、陶冶高雅的審美情趣和實現遠大的理想信仰為目標的大學生宿舍精神文化精髓,是宿舍精神文化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是支撐宿舍文化乃至校園文化的脊梁。這種宿舍核心文化理念旨在將大學生的個性色彩與宿舍社區文化、校園文化、家庭文化、社會文化實現完美結合,真正達到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目的。

現今的形勢下,在大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宿舍文化建設一直得不到重視和面臨進退維谷的窘境。正是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的缺失,才導致了大學生在面對宿舍同學關系時的手足無措、冷漠薄情。要想將宿舍這個第二課堂充分利用起來發揮其在大學生素質培養中的優勢,就必須認識到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的作用和在校園文化打造中的重要意義。

2.2 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的作用

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是在宿舍這一個第二課堂中對大學生的成長起關鍵作用的宿舍精神文化。它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大學生的人格。個體在宿舍核心文化的熏陶下,逐漸將其內化為自身的一種行為準則,從而達到自身人格的完善。另一方面,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有助于校園文化、大學精神的形成。宿舍作為校園內最小的群體單位,讓核心文化在其中生根發芽,時間的累積終會讓校園文化和大學精神這顆大樹參天。

3 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的構建

大學生宿舍文化就是大學生自己創造的宿舍文化,其核心文化歸結為一點即宿舍文化的主人翁化。所謂大學生宿舍文化的主人翁化,就是大學在宿舍的管理、宿舍課堂的利用、宿舍核心文化的打造等方面切實將大學生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展現大學生在宿舍文化建設中的主人翁地位。

構建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起著不低于第一課堂知識學習的重要作用,也才更有可能實現大學生教育中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

3.1 樹立宿舍的家與社區的意識

宿舍,是大學生離開父母,在大學校園里的又一個家。在這個家里,他們可以不受外界的約束,可以放松地展示自己的個性,交流思想、闡明觀點,自由地發表評論。[3]在這個家里,他們有兄弟姐妹,他們要學會互相關愛、彼此包容。同時,在這個家里,作為宿舍管理員的樓長、輔導員、班主任、相關領導及部門,要傾注家長式的愛到各個宿舍,努力經營這個來之不易的家。由于宿舍的公寓式封閉管理模式,宿舍區域正逐漸自發地形成一個社區,因此也要具有社區意識。只有社區的整體發展了,作為社區組成部分的各個宿舍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只有將宿舍作為一個真心愛護的家和生活的社區,大學生才能從中找到歸屬感,才能體會到集體生活的溫馨。

3.2 實現大學生的“三自”功能

“三自”,指的是大學生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大學生宿舍的社區化管理模式的實施是發揮學生“三自”功能的有效手段。

首先,建立社區功能室。在宿舍區域內,籌建黨團活動室、綜合閱覽室、互助學習室、休閑康體室、專業輔導室、心情驛站等功能室。

其次,調動學生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干部等優秀人才的先進性和進步性作用,帶頭嚴格要求自己、遵守規章,帶頭積極學習、不斷進取,帶頭接受廣大同學的監督,從而實現先進帶動后進,達到全面進步的目的。優秀的軍隊不僅需要好的士兵,更需要好的將軍的領導。

最后,加強學生工作隊伍的建設。學生在大學里處于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有經驗的過來人的指導。因此,高水平、專業性的學生工作隊伍的建設有助于形成為學生成長服務的強大合力。這樣大學生在發揮“三自”功能時才能得到更大的保障。

3.3 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不僅僅是在國家的發展和建設中起著作用。以人為本,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完全可以引用到宿舍核心文化的建設中來。

宿舍核心文化的構建關鍵是建設屬于大學生自己的文化。要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就要在宿舍文化建設中將民主與制度結合起來,堅持宿舍制度文化建設的可操作性原則、可競爭性原則和可獎懲性原則;[4]就要將高水平、專業化的學生工作隊伍開進到宿舍社區,充分利用各種功能活動室,采用焦點解決的科學方法,針對性的解決各種棘手問題,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就要形成反饋機制,堅持從學生中來,尊重學生意見和人格,打造一個師生互動的良好環境和溝通渠道。

要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還要與時俱進,掌握新形勢和新環境下的大學生的成長特點,了解信息時代和經濟時代下的大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困惑與困境,真正做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愛護人和鼓勵人。

3.4 倡導大學生宿舍文明價值

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是要實現大學生宿舍文化向大學生宿舍文明的轉變。大學生宿舍文明是大學生宿舍文化發展的高級階段,是高層次、高標準、高水平的大學生宿舍文化教育目標。[5]大學生宿舍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倡導大學生宿舍文明,努力踐行文明理念,將宿舍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內省為一種經久不變的標志和承載大學精神的方舟,從而沖破新世紀大學生教育環境的桎梏,實現大學生宿舍文化的主人翁化、大學校園的和諧和大學精神的傳承。

大學生宿舍核心文化就是大學生宿舍文化的人性化。讓大學生自己真正成為大學的主人,讓大學生在小小的宿舍就找到歸屬感從而展現主人翁精神實現自我管理、服務和教育。這才是大學生宿舍文化乃至文明的核心所在,才是大學精神之所在。

參考文獻:

[1]鈕秀山,陰浩.新形勢下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6,26(4):85-87.

[2]許益鋒,劉新秀.論和諧視野下的高校宿舍文化創新[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45.

[3]羅蘭.大學宿舍文化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6):7-11.

[4]孫云壽,沈廣元.高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探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2,6(4):49-51.

篇8

As a conception of Pan Sculpture, it is with significative and methodology meanings. Its culture point embodies in its variety factors, such as tolerance and difference acceptance, as well as that of art spread. It satisfies the spiritual demand of different culture level when advancing the sculpture art language.

“泛雕塑”作為一種藝術的概念乃理想來看,它具有當代社會意識以及方法論的意義。就語詞的概念和內涵來說:“泛”(“寬泛”或“廣泛”)是與“局限”或“限定”相對而言的。在人類的藝術歷史和經驗中可見,形成一個時代或區域的藝術形式、審美態度及其文化觀念的“限定”與“寬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們可能來自社會、政治、宗教及各種文化領域的作用。我以為,“泛雕塑”的提法及其概念的運用,首先得益于中國當代社會及文化的變革和發展,得益于雕塑界尋求藝術創作的繁榮、自由以及雕塑與社會文化形態的多元化、多樣性訴求的對應,以利于其自身和社會文化的積極發展。概括地說,“泛雕塑”概念及其藝術實踐的當代意義和文化支點,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首先,“泛雕塑”概念在雕塑的藝術語言及自我認同上(包括其造型的表現手法、敘事方式和形式類別)可以力爭其開放性和多樣性的發展,如在雕塑作品的形式、題材、材料、創作方法、展示方式方面主張更為多樣的并存和創造性的發掘;在藝術審美及精神訴求方面,主張寬容和接受差異;在雕塑藝術的創作和傳播方面主張打破傳統的概念,主張各種形式和資源的靈活運用,把“架上”雕塑和戶外雕塑,敘事性雕塑與表現性雕塑,純觀賞性雕塑與可介入性雕塑,紀念性(或唯美性)雕塑與實驗性及綜合性雕塑(如現代裝置、綜合材料及景觀雕塑等)的界限予以突破或綜合。使得當代雕塑在平面藝術、影象及多媒體藝術發達的環境中可以充分發揮其作用和特性,在推進雕塑藝術形式語言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滿足不同社會文化層次的審美與精神需求。事實上,始于上世紀初以及60年代前后的西方現代雕塑歷史中的現成品藝術、集成藝術、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綜合材料藝術、觀念藝術及地景藝術的形式和文化觀念中,就已經為我們展現了“泛雕塑”的創作景象和現當代藝術精神。可以說,我們在西方藝術家杜尚、沃霍爾或奧登博格以及中國藝術家蔡國強等眾多人的藝術作品和藝術觀念的探索中,都可以領略到新藝術的多元價值及其藝術的創造意志。而在后現代語境下關注和理解“泛雕塑”的理念,則會有利于我們把傳統概念的“學院”式的雕塑創作,政府扶持的專業創作機構的創作以及體制外的創作力量及成果加以發掘和出新,在多元并存、相互交流和激勵中豐富本時代的雕塑形態與內在精神。

另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是,“泛雕塑”的概念可以在藝術實踐的方法論上豐富雕塑的時代內涵和社會精神。“泛雕塑”有利于使雕塑在創作理念、創作方法以及在介入社會和公共環境方面贏得更為廣闊的資源和展示的空間。我們認為,“泛雕塑”的理念有利于發展藝術的不同的敘事方式和敘事方向,使得雕塑藝術不是機械地復制已經被記錄的雕塑史,而是能夠更為自由地、主動地去創造屬于當代的雕塑史。由于“泛雕塑”理念在藝術題材、表現形式、媒介材料、展示方式以及在藝術觀念上提倡多樣性、多元性和創造性,因此,對于雕塑介入各種開放的公共空間,反映社會多元文化的形貌,適應文化和生活環境特性的不同需求方面都有著顯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主張公眾參與和服務公眾社會的當代公共藝術,在提倡藝術形式和社會互動方式的開放性和探索性方面――都為“泛雕塑”形態的存在與介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因為“泛雕塑”在藝術的“邊界”和藝術的社會意義等問題上采取了更加開放和積極的姿態。應該說從公共環境的美學品質及公共精神的體現一直到城市家具及公共設施的藝術創造,或從藝術家個人經驗的展現到社會群體及地區文化精神的表現方面,都需要開放的和多樣性的藝術形式與實施方式的介入。

篇9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語文教材 童話選材

在當今教育的改革進程和教學管理過程中,對于教材的選擇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適當的童話選材,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同時還有利于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由此可見,適當的童話選材,在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童話不僅是學生思維創新的“指南針”,同時還是其認識世界、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的“指明燈”,因此,就需要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上,能夠結合著學生的身心特點,適當的引入童話將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蘇教版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中童話選材存在的問題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是“新課改”中出現的一個重要版本,然而,在童話作品相對集中的低年級教材中其問題也是非常明顯的。通過我們的相關調查和分析,對于小學教育語文教材中的童話選材,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童話作品所占比重過低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相比較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其童話作品的占有量比較少,同時,其童話質量及涉及的童話范圍,也次于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這樣,不僅影響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同時還阻礙了小學生思維的發散及創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阻礙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不利于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

2.入選童話主題單一

入選的童話主題集中單一,不夠豐富。在目前語文教育課本中的童話教育題材中,存在一種明顯的道德訓誡傾向,這樣相對比較單一的童話題材故事不夠豐富,進而造成了童話故事只是單一的說教等,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孩子的想象了,而且孩子的學習接觸這些童話故事的時候也會產生反感,沒有趣味性,導致孩子學習的主動性變差,最終影響了語文學科的審美性和獨立性。在蘇教版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所選的童話,仍然以道德訓誡的作品為主。如《螞蟻和蟈蟈》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告誡我們,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3.童話選材中的超人體童話較少

通過對蘇教版低年級語文教材的調查,我們研究發現教材里的童話幾乎是清一色的擬人體童話,例如《北風和小魚》等,超人體童話幾乎沒有。但超人體童話才是童話中幻想質感最強的一種類型,造成濃烈的幻想氛圍以及超越時空制約,亦虛亦實,似幻猶真的境界,這對小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非常有用。

二、蘇教版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中童話選材的相關途徑

綜上所述,蘇教版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中的童話選材,不僅關系著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還關系著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因此在今后的教材編排中,相關編排人員應加強童話選材,使其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而在其加強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1.加大童話選材的比重

首先,在加大童話選材的過程中,應使其充分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能夠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從而激發其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在選材的過程中,還應注重故事的情節及所有表達的內容,從而使學生能夠從中學到相應的知識。最后,在選材的過程中,還應結合著學生的審美教育,使其能夠陶冶兒童情操。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2.適當加大兒童影視作品的分量

兒童影視不僅僅是閑暇時的文化消遣品,完全可以也應該引進語文教育,使其成為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讀物。比如《納里亞傳奇》、《寶葫蘆的秘密》等優秀童話。電影《哈利?波特》系列的首度亮相,受到全世界小觀眾的追捧,相信當它走人語文課本后更能為語文學科增加應有的魅力。

3.結合著國外的童話故事

在選用童話教材的過程中,還應結合著國外的童話故事,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幫助學生了解國外的文化。其次,在選取的過程中,還應結合著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及學習接受能力,使其能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從中學到相應的知識。

三、童話故事題材選材應注意的事項

一般而言,對于小學語文課本的題材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選擇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全面考慮、綜合思考,力求所選擇的童話故事適合小學生的閱讀和思考,進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增加他們的閱讀興趣。具體來說在小學教育課程中對童話題材的選擇應注意一下的一些事項:

1.把握和了解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層次做出相應的選擇和考慮,我們知道童話故事比較多,甚至是魚龍混雜。有些童話題材故事具有很強的哲理性和趣味性,但是他們需要一定的知識結構才能讀懂的就不能入選。

2.童話題材內容具有趣味性和想象力。好的童話題材故事不僅需要有一定的內涵,與此同時也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能夠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這樣一來就能夠對孩子的教育起著正面引導的效果。

篇10

【關鍵詞】多元;城市青少年;價值觀;客觀因素

中學階段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價值觀問題也是中學生發展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國傳統的青少年價值觀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教育,灌輸社會要求的主導的價值觀,因為主導的價值觀無處不在,而其他價值觀很少有自己的傳播渠道,難以與主導的價值觀相抗衡。并且它以知識灌輸為主要特征,強調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它對于我們人類文化的傳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別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里,這種教育方式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是教育能否有效的前提。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青少年原來所處的相對封閉的生活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外來的價值理念也隨之以空前的規模涌人,多種文化和價值觀沖突與融合的機會增多,電腦網絡和各種媒體逐漸普及,文化的多元化已成為不可回避的事實,尤其在人口密集城市中影響更大。同時由于青少年還未成年,思想不成熟,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能很好地處理通過各種渠道得來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因而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尤其對城市中的青少年價值觀的負面影響是最直接的。

一、青少年價值觀存在問題的表現

(一)追求物質享受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流入,現在很多青少年追求名牌與個性,尤其是在城市中生活,最先受到潮流文化的影響,前衛消費急劇攀升,超前消費的苗頭日漸凸顯,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學業,消解著他們的優良品質,銷蝕著他們的進取精神,使他們極易走進“追求物質享受,忽視精神文化汲取”的誤區,甚至誘發攀比、跟風、盲目從眾、浮躁等不健康心理,從而表現出明顯的浮躁化消費心理。

(二)精神信仰危機

西方的商業性文化、功利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沖擊著傳統的民族國家觀,淡化著人們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觀念,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部分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使他們的政治意識、民族意識淡化,甚至對民族的前途命運失去信心,給當前的價值觀教育帶來很大挑戰。

(三)道德素質滑坡

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導致了一些青少年強調自我,追求功利,拜金主義。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在心理上更傾向于個人主義。更有嚴重的主張唯利是圖,為一己私利不惜毀損他人和社會的利益。

二、影響城市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客觀因素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對于多元文化對青少年產生的負面影響,應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只有自上而下的重視,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對于青少年來說,學校教師傳授的信息已經不是信息的唯一來源,課堂的教育也不是他們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徑。價值觀教育,它不同于智力教育,智力教育主要引導受教育者認識世界、掌握知識、發展能力,致力于分清問題的真假。教師只要進行一定的理論“灌輸”,就可以達到目的。但是價值觀教育,它是思想教育的核心范疇,它是要在事實認知的基礎上,引導受教育者認識、判斷和選擇價值理念、價值規范和價值取向的標準和方法。因此,最重要的是熏陶式的教育。對于學校,應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作為體現青少年思想觀念、倫理道德、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一種文化形態,能顯現出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知識普及作用,對生活在其中的學生起著不可估量的隱性教育功能,使學生無論走在校園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校園文化的熏陶,例如一些文化名人像、文化討論角的設立、宣傳欄、板報的設計等等,使這些文化建設體現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在多元的價值觀中進行正確選擇。

(二)強化教師本身人文素質的培養

教師作為學生最直接的接觸者,教師單純的“灌輸式”的說教已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還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首先從態度上實現雙方平等對話。師生之間不能是一種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而應是一種平等關系,師生雙方必須學會傾聽對方的價值觀。教學語言要盡可能地活潑幽默、提問和發言要盡可能地親和寬容等,這樣才會使青少年在興趣激發、情感升華和心靈體悟中將必要價值觀內容內化于自己的認知結構和價值觀體系中。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而應該結合國際國內的形勢和時事,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和疑點問題進行引導教育,及時準確地更正他們在思想和認識上的偏差與誤解。因此,作為教師應積極引導青少年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時展要求的先進的價值觀念,與我國傳統的價值觀念不斷融合,幫助他們確立符合我國社會主義需要的價值觀念,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課程安排教育只有與課外生活情境教育相統一,課堂內的價值觀知識才不是由一系列單調抽象的文字堆砌起來的枯燥符號世界,例如新加坡學校組織了譬如升降旗儀式、文體活動、尊老敬賢活動、植樹活動、清潔活動、文明禮貌月活動等等豐富的課外輔導活動,其目的是通過營造良好的價值觀教育氛圍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積極的價值體驗。價值觀教育與青少年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們要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價值觀教育必須走進生活,因為現實生活是價值觀教育的基礎,也是人的一切科學知識和實踐行動的基礎。讓價值觀教育成為一種包含著對學生生活、生命、人性等的關愛、呵護和現實化的活動,重視內容的選擇,使其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精神和生命。對于城市的青少年來說,更應該多開展鄉村游走活動,多到農村體驗生活。

(四)發揮家庭教育的榜樣作用

由學校通過安排課程教學來完成價值觀教育的責任也是容易產生實效的。但是如果青少年價值觀教育仍然靠學校孤軍奮戰,我們就不難發現,即使學生在學校準確理解了應該掌握的價值觀內容,但倘若他回到家庭或進入社會后看到家長和他人堅守的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價值觀,而且還發現自己在學校所掌握的價值觀內容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用不上,踐行那些價值觀時甚至還會受到家長和他人的譏諷或羞辱,這就容易使學生懷疑學校價值觀教育的正確性,時間一久,缺少了家庭的配合和支持的學校價值觀教育無法實行。家庭是青少年從小長大的地方,家庭環境對青少年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形成有深遠影響。在家庭中,父母的行為是最直接的榜樣,著名的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過:“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父母想要孩子具有什么行為,首先應該自己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家長作為孩子價值觀的引導者,應發揮榜樣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裴娣娜,文喆.社會轉型時期中學生價值觀探析[J].教育研究,2006,(7).

[2]張鴻燕.新加坡德育途徑與方法淺析[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3).

[3]傅曉華,匡促聯.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價值觀教育的挑戰及對策.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10).

[4]王蘇敏.對于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價值觀教育的思考[J].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04(2).

[5]丁燕,鞏克菊.多元文化視域下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述評[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2).

[6]楊雪英,朱凌云.論文化的多元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J].中國高教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