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辱觀范文
時間:2023-04-09 20:33: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榮辱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看“榮辱觀”
總書記3月4日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時提出,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樹起了新的標桿,將對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產生積極的影響。
社會主義榮辱觀一提出,就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一次不再感到空洞,不再泛泛而談。應該說,“八榮八恥”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化,是“四有”新人的具體化,解決了人們多年來的困惑,從此在行為規范上有了遵從和衡量的標準。然而它的意義遠不止此,更重要的在于“八榮八恥”的提法使我國的思想道德教育步入了一個務實的進程。“八榮八恥”精僻地告知人們該以什么為榮,該以什么為恥,言簡意賅,寓意深刻,為全社會樹起了一個新的道德標尺。它就像面鏡子,映照著每個公民的一舉一動;它還像一位法官,拷問著每個公民的道德良知;它更像一股清風,凈化著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
那么什么是榮辱觀呢?榮辱觀是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決定的。不同的榮辱觀,是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榮辱觀滲透在整個社會的生活中,不僅影響著社會的風氣,體現著社會的價值導向,標志著社會的文明程度,而且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中華民族是個優秀的民族,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民族。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禮、義、廉、恥”道德觀,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內容的“八德”,并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主要內容。由此可見,榮辱觀念,古已有之。
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歷來十分重視榮辱觀念。“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寧可毀人,不可毀譽”、“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都說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將榮辱放到了與人格一樣重要的地位。清代著名思想家龔自珍說:“士皆知恥,則國家永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是否知榮辱,已然關系到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興衰。
當代榮辱觀仍有普遍性意義。在利益多元化的現代社會,要造就好的社會風氣,形成先進的社會文化,必須有社會成員廣泛認同的社會心理,有評價社會成員行版權所有為的共同價值標準。榮辱觀不僅是“德之大端”,是良好社會風氣之“大端”,也是一個民族思想道德的基點,是一個國家精神文化的基石。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為公民道德樹起了新的標桿,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起來,既體現了對傳統美德的繼承,又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八榮八恥”辨是非、明榮辱、分善惡、別美丑,發揮文化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鼓舞人心的積極作用,煅造我們社會的文化品性,豐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是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
篇2
關鍵詞:社會主義榮辱觀 傳統文化
2006年3月4日,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民盟、民進界委員聯組討論時強調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他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總結為“八榮八恥”,“八榮八恥” 不僅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風尚的本質要求,更體現了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鮮明導向,對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榮辱觀的界定
榮辱觀是人們關于榮辱問題的基本觀點和根本看法,關于“榮”與“辱”,《說文》曰:“榮,桐木也。一曰屋之兩頭起者為榮。”段玉裁注曰:“檐之兩頭軒起為榮,故引申凡揚起者為榮。”關于辱,《說文》曰:“辱,恥也。”綜合上述解釋,“榮”即社會對個人行為的褒揚與贊許,也就是“榮譽”和“光榮”;“辱”則是用來形容社會對個人行為的貶抑與嘲諷,也就是“恥辱”或“羞辱”。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需要,以的道德觀為依據,在充分總結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礎上,對我國當今社會正確榮辱觀的高度概括而構建的道德思想體系,以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
人之所以為人,在于知榮辱。人只有知榮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才能使自身真正有別于動物。對此孟子說:“人不可以,之恥,矣。”[1]“無羞惡之心,非人也。”[2] “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3]朱熹將此解釋為:“恥者,吾所固有羞惡之心也。存之則進于賢,失之則入于禽獸,故所系為甚大。”[4]又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5]
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了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中華民族傳統道德觀十分重視“仁”、“義”、“禮”、“智”、“信”。管子有云:“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6],這席話足以證明管子對“禮”、“義”、“廉”、“恥”的重視。在他看來,一個國家只有其社會成員將禮義廉恥作為道德規范的自覺行動時,社會才會安定,國家才能得以保存。
孟子說:“仁則榮,不仁則辱”[7],這里,他不僅在“‘仁’與‘不仁’的對立之中凸顯了‘榮’與‘辱’的差別與對立,強調了二者之間的不可通約性,指明了‘仁’與‘榮’、‘辱’之間的內在關聯” [8],而且也說明了“仁”在德性中的重要性。
在“義”與“利”的關系上,荀子說:“先義后利者榮,先利后義者辱”。[9]
人們的思想、行為、言論等能否符合社會倫理規范和道德標準,都會影響到榮辱的結果。小到家庭孝道、修身養性,大到社會禮儀、治國平天下,都與榮辱密切相關。如“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 [10]又如:“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11],再如“父母雖沒,將為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將為不善,思貽父母羞辱,必不果。” [12]另如:“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13]
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的繼承。“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是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思想的繼承與發揚;“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對“民貴君輕”;“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對“仁者不憂,知者不惑”;“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對“勤能補拙”;“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對“和為貴”;“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對“信者,誠也,專一不移也”;“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對“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逸為恥”對“不以奢為樂,不以廉為悲”。
三、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是社會的現實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一方面是因為在現實中地方政府往往只顧抓經濟而忽視精神、文化建設;另一方面是因為當今社會電子通訊設備的普及及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信息的傳播和獲得渠道異常廣泛,不良信息對人們的榮辱觀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另外,目前社會上一部分黨員、干部的不良行為,甚至違法行為也極大沖擊著社會成員的榮辱觀。目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在一些人身上泛濫,少數人思想混亂,道德缺失,是非、善惡、美丑混淆,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底線倫理崩潰”,即一些人內心深處恥感和罪感意識淡化以至消失,沒有了羞恥感、知恥感、恥辱感。人一旦不知羞恥,便難以做好人、辦好事。
以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辱”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要我們積極探索把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全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個方面的有效途徑和辦法,使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特別是廣大的青少年,始終保持昂揚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
注釋:
[1] [2][3][7] 楊伯峻.孟子譯注(上)[M].北京:中華書局,1960,第302頁,第80頁,第303頁,第75頁
[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濟南:齊魯書社,1992,第188頁
[5] 朱熹.朱子語類(卷十三)[M].北京:中華書局,1994
[6] 《管子?牧民》.諸子集成(第五冊)[M].北京:中華書局,1954,1
[8] 程光泉.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榮辱觀[J].東岳認叢,2009(12),117-120
[9] 王先謙.荀子集解[M].中華書局,1988,502
[10]《荀子》.諸子集成(第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1954,38
[11][12] 陳戍國點校.周禮?儀禮?禮記[M].長沙:岳麓書社,1989,第97頁、第309頁
[13]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M].濟南:齊魯書社,1998,12
篇3
我看“榮辱觀”
總書記3月4日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時提出,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樹起了新的標桿,將對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產生積極的影響。
社會主義榮辱觀一提出,就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一次不再感到空洞,不再泛泛而談。應該說,“八榮八恥”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化,是“四有”新人的具體化,解決了人們多年來的困惑,從此在行為規范上有了遵從和衡量的標準。然而它的意義遠不止此,更重要的在于“八榮八恥”的提法使我國的思想道德教育步入了一個務實的進程。“八榮八恥”精僻地告知人們該以什么為榮,該以什么為恥,言簡意賅,寓意深刻,為全社會樹起了一個新的道德標尺。它就像面鏡子,映照著每個公民的一舉一動;它還像一位法官,拷問著每個公民的道德良知;它更像一股清風,凈化著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
那么什么是榮辱觀呢?榮辱觀是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決定的。不同的榮辱觀,是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榮辱觀滲透在整個社會的生活中,不僅影響著社會的風氣,體現著社會的價值導向,標志著社會的文明程度,而且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中華民族是個優秀的民族,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民族。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禮、義、廉、恥”道德觀,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內容的“八德”,并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版權所有美德的主要內容。由此可見,榮辱觀念,古已有之。
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歷來十分重視榮辱觀念。“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寧可毀人,不可毀譽”、“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都說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將榮辱放到了與人格一樣重要的地位。清代著名思想家龔自珍說:“士皆知恥,則國家永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是否知榮辱,已然關系到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興衰。
當代榮辱觀仍有普遍性意義。在利益多元化的現代社會,要造就好的社會風氣,形成先進的社會文化,必須有社會成員廣泛認同的社會心理,有評價社會成員行為的共同價值標準。榮辱觀不僅是“德之大端”,是良好社會風氣之“大端”,也是一個民族思想道德的基點,是一個國家精神文化的基石。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為公民道德樹起了新的標桿,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起來,既體現了對傳統美德的繼承,又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八榮八恥”辨是非、明榮辱、分善惡、別美丑,發揮文化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鼓舞人心的積極作用,煅造我們社會的文化品性,豐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是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
篇4
什么是榮辱?作為人,都應該能回答得上來。我想被大多數人贊同和接受的、被社會輿論所公認為正確的好人、好事,應當看作榮,而被人們唾棄和不滿的事物應該算作辱吧。而這恰恰又涉及到了最為廣泛的群體的意識問題,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一種不正確的榮辱觀念正在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聽說過三人成虎的故事的都知道眾口爍金的力量,輿論和社會的價值取向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思想意識,人們總認為大多數人贊同的肯定是正確的,但在各種變化面前,我們傳統的良好的道德品質正在受到挑戰,而時興的各種觀念意識變成了時代的主流,因而不能正確地反映出人應具有的好品質。
之所以從中央開始都提出這個觀念,關鍵在于現在社會這種意識的淡出,這個概念在人們關腦中的模糊,甚至產生了顛倒,在這種愈演愈烈的情形下,我們必須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思想觀念,什么是真正的榮辱。青少年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很多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在這個時候形成,因而社會有什么新的要求和取向都會在他們的身上體現,也因此,人們特別強調對他們的榮辱觀的塑造。
然而,青少年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又是最燥動的群體,是社會上一股流動的熱血,網絡事物的興起,他們最關注;流行語的產生,他們最敏感;娛樂界的冷熱,他們最熱心;社會的新思潮,他們最容易接受。在這個求新求異求另類的社會,膽大無懼甚至放蕩不羈被看作是有個性的表現,厚顏無恥被認為是有能力的表現,好逸惡勞被認為是聰明人的表現,驕奢逸被認為是懂得享受的表現,等等。人們不以道德、品質的優劣來論人,而以財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來看人;不以知識的多寡來衡量人,而是以投機取巧、奉承拍馬的能力來欣賞人;不是以誠實可靠來接受人,而是以懂得坑蒙拐騙來吸納人;……在很多價值取向變得形的今天,怎么能叫人擔心這個社會的安定、和諧呢?
那么多的問題并不是青少年的問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前兩年提出的建設一個誠信社會的要求也恰是人們榮辱觀不明的體現,比如有些人因為認為不講誠信是社會的風氣,不講誠信才能立足于社會,才能被社會接納,才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完整的人,講誠信反而是被人認為是不知變通、老實巴交、傻里傻氣的體現,因而才會讓欺世盜名蔚然成風,也才讓人們認為誠信之岌岌可危了。這同樣是人們的榮辱觀的問題。而今,要建設和諧社會,大多數在獲得安定的生活之后的人們是很向往的,也是能夠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但還有不少人的生活并不安定,還有不少人的心并不收斂,他們的觀念也很難改變了的,這種價值取向是因為有太多的理由證明不講道德比講道德活得更好。
“好人一生平安”,是歌曲里的向往,是人們的美好愿望,可能現實并不如此,也因此人們對所謂的善惡的概念越來越模糊,人們必須對好人好事大加褒揚才可能獲得人們的認同,人們現在要感動于人們應有的道德常規了,把人的原本應當具有的文明看成了珍稀物種,而對各種不正確的思想、態度、行為已變得麻木和熟視無睹了,太多的不道德只能換得人們的一聲苦笑。我想,這是提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根源吧。
篇5
儒學的經典《論語》里,有一句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言:“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說,如果能用道德來教育百姓,同時又用禮法來約束他們,那么,百姓就不但具備羞恥之心,而且能夠改過向善。可見,孔老夫子把知恥的分量和作用看得很重很大,已經提升到治國安邦、惠澤百姓的高度上來了。這一點的確具有先見之明。
其實,早在孔子之前,周公就明確地意識到尚榮知恥對于國家安定的重要性。殷亡,周公總結其教訓,認為主要原因在于無德無道,滿朝文武,尋歡作樂,欺壓百姓,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因此,他力主加強道德建設,大倡榮恥之心。在東征勝利之后,于政務倥傯之余,周公花去大量時間和精力制作新的禮樂制度,史稱“先君周公制周禮”。其中包括嫡長子繼承制、爵與謚之制、條律之制、馭官之制、禮樂之制等,形成了一整套治理國家的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從此,天下百姓折服周朝,君臣有禮,巷民互敬,舉國穩定,周代一直延續了500年。
孔子對周禮作了精深的研究,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學說,把道德建設提升到很高的水平。打開一部《論語》,孔子與弟子對話,最精彩、最深刻、最集中的部分,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僅是對于知恥,前后就論及13處之多,在此不妨作一些例舉:
開篇的《學而篇》:“恭近于禮,遠恥辱也”。是說行為只要恭敬合乎禮節,就能夠免遭恥辱。因為“敬人者,人恒敬之”。
《泰伯篇》:“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是說國家繁榮昌盛,你卻不思進取、流于貧困,那是一種恥辱;如果國家動蕩不安,你卻聚財自富,貪圖享樂,那也是一種恥辱。
孔子的榮辱觀念是何等鮮明、何等清澈、何等高遠。千百年來,這些精辟之見,警世名言,如黃鐘大呂,振聾發聵,代代相傳。
篇6
“八榮八恥”的論述,對于殘疾人工作者和廣大殘疾人提高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為什么要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
任何一種社會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都要求形成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規范,以此規范人們的言行,凈化人們的心靈。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國家把封建主義的道德規范定為法律。如:“三綱”,“五常”。“三綱”即“臣以君為綱,子以父為綱,妻以夫為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其中“三權”:君權、父權和夫權成為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封建社會以“三綱”、“五常”為榮,以違背“三綱”、“五常”為恥,這種封建主義的榮辱觀,使中國封建社會維系了幾千年。
解放以后,我們了三座大山,打倒了封建主義,批判了封建主義道德體系中的消極因素,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樹立了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特別是樹立了民主革命時期張思德、白求恩、、劉胡蘭等英雄形象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雷鋒、王進喜、焦裕祿等光輝形象。同時,樹立了艱苦奮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和道德情操。這些都對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然而,這些好的傳統和道德規范被給破壞了,經過一場所謂的破“四舊”、立“四新”運動,擾亂了人們的思想。結束以后,我們雖然在思想上撥亂反正,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但是,在道德倫理上,沒有徹底解決問題。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就迎來了洶涌澎湃的市場經濟的大潮。
市場經濟能不能創造出新道德呢?當時,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經濟學家王元化教授提出:“市場經濟創造不出新道德。”然而,有一些人卻認為,市場經濟一出現,新道德就隨之而來,過去的東西就可以全部送進歷史陳列館,而美好的全新社會也就自然而然地到來了。于是,有一個時期出現了“全民經商”,“下海經商”的熱潮。當時,有一句順口溜說道:“張思德不燒炭了,白求恩出院了,雷鋒不在了,都進貿易貨站了。”
這句順口溜反映了人們當時對于“全民經商”現象的一種理解;另一方面反映了市場經濟大潮到來之時,人們道德觀念上的一種扭曲。認為,什么張思德、白求恩,什么雷鋒,都可以不要,只要經商就行了。更沒有正確的榮辱觀,以什么為榮,以什么為恥,不清楚。于是,正確的道德觀念淡化了,使許多人是非不分,黑白不分,一切向錢看,使拜金主義廣泛存在。更為嚴重的是:虛假廣告不斷出現,假冒偽劣產品大量充斥市場,目睹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麻木不仁……
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說:用行政命令來治理,用刑法來處罰,人們雖然能夠避免犯罪,但還不是從心里知道犯罪是可恥的;而用道德教化來治理,用禮來約束,人們就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會自覺地改正錯誤。
因此,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我們學習“八榮八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不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
既然市場經濟創造不出新的道德來,那么,我們就要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樹立社會主義新道德。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的論述,就是對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和人們道德觀念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我們搞好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可靠保證,也是我們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
為此,我們要枳極行動起來,認真學習“八榮八恥”的論述,努力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那么,我們應從哪些方面做起呢?
我認為,學習“八榮八恥”,要從我做起,從自己身邊的事做起,堅決反對“五種陋習”。
自覺做到:(1)不隨地吐痰;(2)不亂倒垃圾;(3)乘車不擁擠;(4)看球賽不起哄,不說臟話;(5)管好寵物,不讓寵物隨地便泌。總之,做一名具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合格的首都市民,為迎奧運和殘奧運做好充分準備。
學習“八榮八恥”,有利于殘疾人健全人格的塑造,形成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但是有的殘疾朋友,缺乏自尊、自信的積極向上的心態,有了困難存在等、靠、要的傾向;也有的殘疾朋友遇到困難不能依靠殘聯去解決,不能用法律手段去解決,而是采取某種過激的行為。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去探討解決的好方法。
篇7
4月3日《鄭州晚報》報道,“為了幫助貧困大學生自立自強,大學生李培棟修鞋連鎖店老總愿意免費教你一技之長,讓你體驗創業做老板的滋味。大學生可以到店里打工,也可以自己開店做老板!”昨日上午,曾經是貧困大學生、如今是連鎖店老總的李培棟本人在鄭州輕工業學院校園里現身說法, 希望為貧困生“打氣加油”。
出人意料的是,詢問者多,報名者無。沒有一個貧困生愿做“修鞋匠”。
顯而易見,在貧困生眼里,他們是天子驕子、知識分子、金枝玉葉、高級白領,用“勞心者知人,勞力者治于人”的 觀點衡量,他們屬于“管理者”才名正言順;而修鞋匠整天拿著別人臭哄哄的鞋子縫縫補補,很邋遢,臟累差,“看著沒有面子”等。而沒有認識到修鞋匠也是憑勞動吃飯的正當職業,是為社會忠誠服務的服務者,更沒有認識到他們身份雖然不夠高貴,同樣蘊含著社會不可或缺的價值和社會尊重。??這些大學生輕而易舉就放棄了那種到手的“漁”,實在可惜。
近年來,社會對貧困生救助力度越來越大:舉行捐助儀式、簽訂捐助合同、公示貧困生名單、媒體報道等,對此,刺耳聲音就出來了,說捐助沒有照顧到貧困生的“自尊需要”和“面子”,應該含蓄一點,委婉一點,不要讓他們難堪等,那時筆者也反感這種“捐助大鳴大放”,認為不夠人性化,現在看來,那是一種偏見,沒有認識到貧困大學生的“自卑陷阱”已經深到了難以自拔。
貧困屬于歷史,當你接受了社會捐助,就意味著你已經和歷史有了一個決裂,在決裂中涅?出自尊,更生出自強不息和奮發努力。別人的救助只是暫時的,要想讓自己擺脫貧困,真正的救助是自己經營的“心靈解困”和“富強工程”。別人的暫時救助就是“富民工程”的貸款,別人的關心就是“富民工程”的技術支持,而這種“富強工程”更主要依靠自己。
這讓我想到了“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中的“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辛勤勞動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大學生就是真的當了修鞋匠,他們用兢兢業業、辛勤勞動服務于人民,在艱苦奮斗中獲得人格提升和升華。就算得到了暫時委屈和羞辱,這種“交換”也是值得的。因為他們最終得到了用任何金錢都不能買到的精神強大和自強不息。擁有了這種立身之本,還有什么樣的貧困和磨難不能跨越過去呢?相反的,如果“明明可為,而不愿為”,不僅是一種人格退縮、經濟上的得過且過、舍不開面子的小家子氣,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好逸惡勞和對“驕奢崇拜”的經濟短視,而這些顯然屬于“八榮八恥”中的恥辱行列。這種價值觀的扭曲是應該糾正的。
環境對于人們而言都是客觀公平的,貧困是一種挫折,更是機遇和挑戰,機會和嘗試。可絕大多數學生都愿意“養在深閨人未知”,不想作為,拒絕嘗試。這才是最可怕的,而如果大膽作為,放開顧慮,同樣能夠得創造出眾不同的非凡。比如“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還有這位修鞋連鎖店老總李培棟,不就是明證嗎?
他們也都是大學生,都能夠在卑微、受人歧視和低劣中超越自己,今天的大學生沒有資格輕視他們。扔掉拐杖、拋棄面子、超越世俗、撇開自卑,這是當今大學生尤其是貧困生們不能忽略的榮辱底線。
作者:耿銀平
篇8
熱愛祖國,我們需要做什么!
談到愛國,我想起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留學生到國外后,發現自己時時處處都被看成二等公民,直到這時他才明白什么叫祖國。其實愛國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潛意識,就像我們生下來就愛自己的媽媽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愛自己的祖國,盡管有時候我們并沒有意識到。可是,現在有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許多同學都怕說自己愛國,因為擔心被別人笑話。所以,我覺得現在提出“以熱愛祖國為榮”特別好,應該在全社會形成這樣一種氛圍,讓大家自豪地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
做誠實守信的人!
誠實守信是我們每個人都應遵守的生活準則。因為只有以誠待人,別人才會同樣以誠相待。古語說“一諾千金”,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企業經營中,誠信都是最基本的準則。但是,遺憾的是,現在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見利忘義,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置誠信于不顧。如北京電視臺《第七日》中所曝光的“假貨一條街”,那些商人就完全喪失了這一準則。所以,我認為提出“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可以說是切中了時弊,非常重要。我認為我們青少年也應努力培養自己的誠信意識,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走近科學,遠離愚昧!
現在校園里存在著許多不崇尚科學的行為。比如,一些同學很迷信,熱衷于星座、算命,喜歡轉發各類迷信短信等。我認為這都是一些愚昧無知的行為。對此,除了加強人生觀教育外,我認為還應該在校園中搞好科普教育。科學知識豐富了,這些現象自然而然就會消失。
篇9
知榮明恥,發揮“窗口”效應
除了公民之外,國家機關、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在樹立“八榮八恥”新榮辱觀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這個角度看,濟南長途汽車總站的核心經驗就更加可貴。
本報有關濟南長途汽車總站“窗口踐榮恥”的連續報道,在當前人們對某些行業尤其是壟斷行業的服務質量普遍不滿意的情況下,的確讓人眼前一亮。
他們的核心經驗也許可以這樣概括:要讓旅客文明,自己必須先文明起來;要讓旅客講公德,自己必須先講公德;要讓旅客知榮明恥,自己必須先知榮明恥。
濟南長途汽車總站的管理和服務品質,在時下全社會樹立“八榮八恥”新榮辱觀的背景下看,都和這一核心經驗分不開。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機,這一點誰都清楚,濟南長途汽車總站作為業界的“老大”,更懂得這一點,也更有條件更有能力利用每天四五萬人的客流量來賺外快,但他們沒有這樣做。本報的報道說,車站里的飯菜很實惠:10元一盤的紅燒肉,8元一盤的魚香肉絲,1元一碗的雞蛋湯,價格與外面的快餐店差不多。在這里,那種能賺就賺、不賺白不賺的逐利沖動被抑制了,代之以有節制、有章法、講誠信的經營之道,在這個成熟企業的經營理念中,以人為本這一現代服務業應有的核心價值,得到了初步體現。
不僅如此,作為國有企業,濟南長途汽車總站還自覺地把健康主流的社會基本價值和日常的經營活動統一起來,努力做合格的現代企業公民——不只滿足于做一個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市場主體,還要成為一個有道德感、擔當社會責任的企業。比如他們多年來堅持為有困難的旅客提供幫助,利用客流量大的有利條件為孤殘兒童募捐,連續多年援助貧困大學生,把車站最好的廣告位讓給公益廣告,等等。一個企業真正的榮譽感就應該源于此。
篇10
教師八榮八恥演講稿
各位老師、同學們:
今年_月_日,總書記在看望全國政協委員時,發表了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提出了以樹立“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了深入學習和貫徹胡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引導廣大同學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根據上級通知精神,我校決定在近期開展一次以“八榮八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學校加強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當前,在社會上存在著是非不明、黑白混淆、道德缺失等不良風氣和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現象,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思潮盛行一時,一些青少年在不良風氣和思潮的沖擊下,出現了理想的迷茫、道德的彷徨。在我校,也有少數同學的心靈受到侵蝕,他們整日渾渾噩噩,不思進取,好逸惡勞,貪圖享樂,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冷漠,不守校紀,泡網吧、談戀愛、偷盜錢物、打架斗毆等丑陋現象時有發生,反映出人生信念的迷失和價值觀的扭曲。胡總書記關于“八榮八恥”講話的發表,準確及時,簡潔明了,對于廣大同學明確是非美丑善惡界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各位老師,同學們,現代生活的多樣性,給了每個人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無論怎樣,都不能突破做人的底線,都不能顛倒是非,以恥為榮,以丑為美,以惡為善。同學們肩負著社會主義建設的重任,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要帶頭用社會主義榮辱觀規范自己的言行。當前,我校的學雷鋒活動正開展的如火如荼,希望大家能把這次學習教育活動與“學雷鋒”活動結合起來,與創建和諧校園結合起來,與學習各科文化知識結合起來。廣大團員、學生干部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認真學習、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每個同學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像雷鋒那樣,追求真善美,拒絕假惡丑,明榮知恥,不斷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自覺抵制低級趣味,牢記使命,發奮學習,用自己的愛心奉獻弘揚校園新風,自覺養成“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質的社會主義新人。
引導廣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學校堅持德育為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廣大教師要自覺擔當起這一光榮任務。因此,希望我校全體教師要認真學習胡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會提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握“八榮八恥”的豐富內涵,在工作中把榮辱觀教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引入教材,引入課堂,引入學生頭腦,并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同時希望全體教師要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修師德,強師能,鑄師魂,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和業務水平,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努力爭做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表率和楷模。
精品范文
1榮辱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