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04-08 19:23: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花椒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花椒的作用

篇1

2、花椒治蟲牙痛。花椒有治蟲牙痛的作用,可以用6克花椒、6克白芷、6克細辛這三味中藥一起用水煎藥汁,待藥汁溫熱時漱齒。

3、花椒治飧泄。花椒有治飧泄的作用,可以用二兩蒼術、一兩炒川椒兩味中藥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醋糊成如梧子大的藥丸,每服在食前用溫水服下二、三十丸。

4、花椒治氣逆咳嗽。花椒有治氣逆咳嗽的作用,可以用4.5克花椒、30克炒熟的瓜蔞與250克炒熟的麥面一超混合后研磨成為細末,再加蜂蜜制成如龍眼核大小的蜜丸,不限時間隨時含服。

篇2

摘 要:對花椒、延胡索、沒藥、三七4味止痛中藥的物理性狀、化學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質量控制方面近幾年來的文獻資料進行收集并分別綜述,為指導下一步的實驗提供更有力的依據(jù)。

關鍵詞:花椒、延胡索、沒藥、三七;中藥止痛;藥劑學;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2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1-0140-03

通過文獻調研和動物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花椒、延胡索、沒藥、三七4味中藥外用止痛療效確切且毒副作用小,現(xiàn)就這4種中藥的現(xiàn)代藥劑學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花椒的研究進展

1.1 概述

花椒是蕓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生產(chǎn),以四川產(chǎn)最為馳名,故又名川椒、蜀椒。

1.2 物理性狀

果、多單生,直徑4 ~5mm 。外表面紫紅色或棕紅色,散有多數(shù)疣狀突起的油點,直徑0.5~1mm,對光觀察半透明,內表面淡黃色。香氣濃,味麻辣而持久。

1.3 主要化學成分

現(xiàn)代研究表明:花椒屬植物的化學成分主要有生物堿、酰胺、木脂素、香豆素、黃酮、三萜、揮發(fā)油、脂肪酸和甾醇等[1] 。花椒起止痛作用的有效物質是揮發(fā)油,起止痛作用的化學成分有香柑內酯、菌芋堿、1,8-桉葉素,其中香柑內醋[2]為主要鎮(zhèn)痛成分。

1.4 藥劑學進展

近年來,一些新的制劑技術開始運用于花椒研究。趙群莉[3]等將超臨界萃取的花椒油直接采用同軸噴嘴噴霧干燥制成花椒微膠囊。如任桂蘭[4]等研究超臨界CO2對花椒化學成分的萃取,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GC―MS)對超臨界CO2萃取的花椒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孫曉明[5]等對花椒揮發(fā)油進行了超臨界CO2工藝萃取實驗研究,采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從花椒中提取油樹脂,其得率較高,可以達到8%~10%。

2 延胡索的研究進展

2.1 概述

延胡索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塊莖,又稱玄胡、元胡,主產(chǎn)浙江省東陽、磐安一帶,功行氣止痛、活血化瘀、尤以止痛見長。

2.2 物理性狀

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扁球形,直徑0.5 ~1.5cm 。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guī)則網(wǎng)狀皺紋。頂端有略凹陷的莖痕,底部常有疙瘩狀凸起。質硬而脆,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2.3 主要化學成分

延胡索主要成分為生物堿,主要為叔胺、季胺類生物堿。到目前為止,從延胡索中分離得到的生物堿類成分約有30種[6] (延胡索辛素結構不明,未計在內)。除生物堿外,延胡索中尚含有大量淀粉,少量黏液質、樹脂、揮發(fā)油,另含無機微量元素。起止痛作用的化學成分有延胡索甲索、延胡索乙素(dl―THP)、延胡索丑素等生物堿,其中延胡索乙素的止痛作用最強。

2.4 藥劑學進展

2.4.1 延胡索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進展

延胡索中的有效成分為生物堿,其中以延胡索乙素的止痛、鎮(zhèn)痛作用最強。延胡索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傳統(tǒng)制劑工藝多采用醇提工藝,也有水提的報道;現(xiàn)代工藝多采用冷浸法、滲漉法、熱回流方法(索氏提取法),近年來有采用超聲提取法的報道、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萃取法。陳平等[7]通過比較幾種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延胡索總生物堿的結果,證實冷浸法結果不穩(wěn)定;桑彤[8]等采用正交法優(yōu)化延胡索的滲漉法提取工藝;孫百虎[9]等采用醇回流法提取延胡索中的生物堿;有報導采用超聲提取法[10],利用超聲振蕩助溶的原理進行提取;黃欣[11]等研究比較CO2超臨界流體萃取法(CO2-SFE)和醇回流法提取延胡索有效成分的優(yōu)劣,結果顯示CO2-SFE提取法優(yōu)于醇回流法。

2.4.2 延胡索質量標準的研究進展

延胡索的質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成藥的鑒別和含量測定方面[12]。而在鑒別方法中,薄層層析與掃描法發(fā)展得相當成熟。在含量測定方法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也是應用最早的方法;在2000年之后,高效液相色譜法其在分離定量方面專屬性強、重現(xiàn)性好的優(yōu)勢,其應用發(fā)展得很快,成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然而由于延胡索生物堿具有強極性、弱揮發(fā)性以及相對強的堿性,以常規(guī)的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生物堿的質量控制研究一直面臨較多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毛細管電泳、質譜等技術的成熟和普及,生物堿的分析方法有了較多的突破,但具體應用在延胡索中的并不太多,目前分析延胡索中生物堿的最主要分析方法還是HPLC,其他方法的應用極為少見。

3 沒藥的研究進展

3.1 概述

沒藥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或愛倫堡沒藥樹莖干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

3.2 物理性質

沒藥呈半透明不規(guī)則顆粒狀或粘結成團狀,大小不一,直徑1~3cm,有的達10cm;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無光澤;質地硬,表面粗糙,粉狀或片狀,很脆,有細粒狀裂痕,破碎面呈不規(guī)則顆粒狀,有油樣光澤,并常具白色斑點和紋理;打碎后的薄片有亮光,半透明,加水共研時,則形成黃棕色乳狀液;氣微芳香而特異,有辛辣和苦味,嚼時粘牙。

3.3 主要化學成分

沒藥的主要化學成分有揮發(fā)油、樹脂、樹膠、灰分、鹽類、酸類等[13]。沒藥中起止痛作用的化學成分有呋喃桉葉烷-1,3-二烯、莪術烯、半萜烯,起止痛作用的有效物質為揮發(fā)油。

3.4 藥劑學進展

目前對于沒藥藥理方面的研究已經(jīng)比較深入,但有關沒藥藥劑學方面的研究進展緩慢。近年來,對沒藥藥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測定方面。王勇[14]等采用氣相色譜-質譜法分別對超臨界CO2萃取法、索氏提取法、超聲提取法和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沒藥所得提取物的化學成分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各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成分差異很大,以超臨界CO2萃取物中化學成分種類較多,除揮發(fā)油外還有大量樹脂等有效成分,證實超臨界CO2萃取法是一種有效的提取沒藥成分的方法;馬熙中[15]等采用分析型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提取中藥乳香和沒藥的組分,并與氣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儀聯(lián)用分離鑒定了它們的揮發(fā)性化學成分。結果表明:在沒藥的藥劑研究中應用分析型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具有很多優(yōu)點,是一般常規(guī)方法所不及的。

4 三七的研究進展

4.1 概述

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塊根。別名參三七、田七、早三七、盤龍七、金不換,主產(chǎn)于我國云南、廣西。

4.2 物理性狀

三七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xù)的縱皺紋及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比重大,質堅實,斷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

4.3 主要化學成分

三七的主要化學成分有:三七總皂苷(PNS)、揮發(fā)油、三七素、黃酮、甾醇、聚炔醇、糖類、氨基酸、有機酸、環(huán)二肽和人參內酰胺及鈉、鉀、鐵等[16]。三七起止痛作用的有效成分是三七總皂苷,其中人參皂苷Rbl為主要鎮(zhèn)痛成分。

4.4 藥劑學進展

三七中起鎮(zhèn)痛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總皂苷,對三七皂苷的提取,比較傳統(tǒng)的方法就是先用乙醚脫脂,然后用甲醇或乙醇回流提取,水飽和正丁醇萃取,得到粗總皂苷。但這種方法很復雜,而且費時間、費溶劑。現(xiàn)在普遍采用超聲提取的方法,這種方法省時,省溶劑,步驟簡單,提出的粗總皂苷中所含雜質少。三七的分離方法[17]很多,如柱層析法、薄層層析法(TLC法)、液滴逆流層析法(DCCC法)及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法)。在三七總皂苷含量測定方法方面,章觀德[18]用吸附樹脂分離-比色法測定三七根中的總皂苷含量;周志華[19]等采用薄層層析-比色法將三七粗皂苷甲醇提取液經(jīng)硅膠薄層層析分離純化,純化后所得的總皂苷以香草醛-高氯酸為顯色劑比色測定。在三七單體皂苷含量測定方面,張萱等[20]采用薄層掃描法測定其人參皂苷Rg1的含量。 最近,周迎春等[2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三七總皂苷中人參皂昔Rg1、Re、Rb1和三七皂苷R1含量。

5 問題與展望

花椒、延胡索、沒藥、三七藥用歷史悠久,止痛療效確切,但歷年來對其止痛作用的藥劑學方面的研究尚有諸多局限:①研究多集中在單味藥物或單體化學成分的止痛作用方面,尤其是集中在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含量測定及質量控制方面,而中藥的止痛作用是多水平、多靶點,機理復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止痛中藥在痛癥治療中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作用,造成療效不如西藥好。因此,以中醫(yī)藥基本理論為指導,如何將單味中藥或中藥單體合理組方配伍,使其產(chǎn)生疊加或是協(xié)同作用,制成一種療效更好的中藥復方制劑將是今后研究中藥止痛的一個方向;②給藥多采用口服給藥或注射給藥的途徑,而某些止痛中藥(如花椒)口服或注射給藥止痛成分吸收有限,而外用吸收良好,甚至有局部麻醉的作用。因此,如何將這些止痛中藥在藥劑學指導下研制成一種外用中藥止痛制劑是今后研究的另一方向;③研究多集中在止痛中藥的原藥材或單一成分上;而原藥材的有效止痛成分析出較少,單一成分止痛作用有限。因此,在研究原藥材多種止痛成分的基礎上,還要研究如何提高其有效止痛成分的釋放這是我們今后研究中藥止痛的又一方向。在中醫(yī)藥基本理論指導下,結合現(xiàn)代醫(yī)藥學知識(如運用現(xiàn)代超微粉碎技術制成微米粉末從而提高止痛中藥有效成分的釋放),將會為今后中藥止痛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選擇。

參考文獻:

[1] 孫小文,段志興.花椒屬藥用植物研究進展[J].藥學學報,1996,31(3):231.

[2] 佟如新,王普民.青花椒活性成分香柑內酯的藥理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1999,10(6):30.

[3] 趙群莉,鄧修,蔡建國,等.花椒油的超臨界CO2萃取與微膠囊的直接制備[J].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3(1):1-4.

[4] 任桂蘭,鄭永杰,董軍. 超臨界 CO2萃取花椒化學成分的研究[J].化學工程師,2006,134(11):50-51.

[5] 孫曉明,金敬宏,吳素玲,等.超臨界 CO2萃取技術應用于花椒油樹脂分離工藝的研究[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3,22(5):9-11.

[6] 賀凱,高建莉,趙光樹.延胡索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質量控制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7,38(12):1909-1911.

[7] 陳平,邪振榮.延胡索總生物堿提取與分析方法比較[J].現(xiàn)代應用藥學,1991,10(6):15.

[8] 桑彤,謝培德.延胡索滲漉提取工藝的優(yōu)選[J].基層中藥雜志,2000,14(3):35-37.

[9] 孫百虎,尚平,卜欣立.元胡中生物堿的醇回流提取[J].河北化工,2008,31(2):41-42.

[10] 龔青,周蒂,王碧娟.HPLC法測定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量[J].中國現(xiàn)代應用化學雜志,2000,17(4):315.

[11] 黃欣,蘇樂群,傅春升.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法和醇回流法提取元胡有效成分的比較[J].華西藥學雜志,2007,22(5):532-534.

[12] 王文慧,宋清玲.延胡索的質量標準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醫(yī)學與臨床,2006,4(5):51-52.

[13] 趙富春,曾志,等.沒藥揮發(fā)性化學成分的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69-74.

[14] 王勇,賈曉斌,魏惠華,等,氣相色譜-質譜法分析4種方法提取沒藥所得提取物的化學成分[J].中國藥房,2005,16(19):1512-1514.

[15] 馬熙中,于小兵,鄭振華,等. 分析型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在研究中藥乳香、沒藥化學成分中的應用[J].藥物分析雜志,1992,12(2):83-85.

[16] 鮑建才,劉 剛,叢登立,等. 三七的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6,28(2):246-253.

[17] 鮑建才,劉 剛,叢登立,等. 三七的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6,28(2):246-253.

[18] 章德觀.吸附脂法測定三七及其冠心寧總皂甙[J].中草藥,1981,12(11):23-25.

[19] 周志華,章德觀.三七總皂甙成分分析的研究[J].藥學藥報,1981,16(7):535-540.

篇3

1、龍角花能補充營養(yǎng)。龍角花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特色食材,它含有十幾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還含有一些天然的糖類和蛋白質以及粗纖維等營養(yǎng)物質,另外膽堿與煙酸等物質陽龍角花中最重要的存在,平時人們使用龍角花能補充營養(yǎng),促進身體代謝,提高人體素質。

2、龍角花能清肺止咳。龍角花為干性,至寒涼可以入肺經(jīng)清肺止咳是它入藥以后的主要功效,平時它能用于人類肺結核,支氣管炎,以及肺炎咳嗽等多種常見病的治療,治療時,可以把新鮮的龍角花加入適量冰糖與清水一起煲制成甜湯,然后服用,一天中可以服用多次,清肺止咳的功效十分明顯。

3、龍角花能預防動脈硬化。龍角花營養(yǎng)豐富,還有一些天然的黃酮類物質和酚類物質,它們被人體吸收以后可以軟化血管,也能凈化血液,促進血液流動,能有效預防人體血管老化,僵硬,對人類高發(fā)的動脈硬化有明顯預防作用,另外,平時經(jīng)常用龍角花煲湯喝,還能減少高血壓與高血脂等常見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4、龍角花能治腮腺炎。龍角花不單能內服,還能直接外用,它能清熱消腫,也能解毒平時可以直接用于人類腮腺炎的治療,當人們因腮腺炎出現(xiàn)兩腮腫大時,可以直接把新鮮的龍角花,搗碎以后制成泥狀,然后直接外敷,在腫痛的部位上每天更換一次,就能消腫止痛。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4

一、小班化教學模式

小班是指一種空間的大小,也就是指在班級教學的模式下,每個班級存在的學生數(shù)量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這個所謂的合理的范圍就是適合學生在班級中發(fā)展的學生數(shù)量。班級數(shù)量一直是一個動態(tài)的變量,它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學校的聲譽等等因素而變化的,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區(qū)內,班級的“小班”數(shù)量也是有不同的界定,并且這個“小班”數(shù)量有一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這個范圍之內教學質量可以達到最優(yōu)。小班化教育不是單純的將班級學生數(shù)量減少,小班化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的教育模式,在小班化教育的模式中,首先要對班級學生的數(shù)量進行設計,對班級的人數(shù)的控制是小班化教學的關鍵所在,小班化中學生的數(shù)量受多當面的影響,要想設計好這個合適的數(shù)量,就要考慮到所方面的影響因素,設計維持學生在班級中的教育質量的最大化。不僅對人數(shù)進行控制外還要對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重新確定教學方案,對教師的要求也要提高,確保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出小班化的效應。小班化教育是教學活動中的一種組織方式,在班級學生的數(shù)量減少后,所進行的教育活動也會隨之變化,首先就是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得以重組,班級人數(shù)的減少就意味著班級個數(shù)的增加,教師與學生的授課都要進行重新分配。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增加了,班級學生數(shù)量的減少,教師所要照顧的范圍減少,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會隨著學生數(shù)量的減少而越來越密切,使教學強度增加,從而使教學目的達到最優(yōu)。在小班化的教學模式下,教育的模式也會隨之變化,其教學的方式、內容等等都要隨之改變,在這種變化之下,會迅速的提高教育理念,推動小學教育的改革。

二、小班化教育與教學發(fā)展

1、小班化教育的發(fā)展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小班化教育在小學的教育教學中的實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素質,小班化的實施使班級內學生的數(shù)量減少,老師就可以對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照顧得到,有了老師額親身輔導,每一個同學都可以在充足的空間內充分的發(fā)展,有了充裕的學習環(huán)境使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特點等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協(xié)調的發(fā)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養(yǎng)成自信的、活潑的性格。小班化教育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的措施,但是它的實施還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困難,許多的學校認為這樣對學校的經(jīng)濟效益不利,以至于現(xiàn)在小班化教學不能迅速的發(fā)展,國家應該針對這種狀況實施一定的措施,促進小班化教學的發(fā)展,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2、小班化教學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的個人素質全面的提高

在小學課堂里強調的是學生在課堂中的活躍性,要求可以大膽的發(fā)言,不怕出錯,可以勇于嘗試,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在積極地學習環(huán)境中發(fā)展自己。但是在過往的教學中,由于班級人數(shù)過多,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是很多,課堂氛圍不活躍,教師需要照顧的學生太多,不能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輔導和交流,沒有機會去培養(yǎng)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所以為了學生的個性化的發(fā)展,學校應利用小班化教學為學生提供可以張揚自我個性的環(huán)境,給他們尋找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使他們可以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行為品德。

3、小班化教學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就只是負責為學生授課,是一種固定的行為模式,教師對課堂沒有積極性。小班化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師不在只是單純的講授知識,教師轉變成了一種環(huán)境設計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尋找一種效果最大化的教學模型,使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的學生可以用最大的積極性去面對學習。在教學過程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個雙向的交流,學生為老師帶來教學動力,老師為學生帶來學習動力。

三、結語

篇5

關鍵詞:綠色化學思想;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科技以及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同時也帶來了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且還在不斷加重,特別是化工生產(chǎn)污染問題更是嚴重,給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帶來了困擾,也影響了我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讓。針對這一問題,出現(xiàn)了綠色化學思想,其目的是為了減少化學生產(chǎn)中因不規(guī)則的技術和設施使用而生產(chǎn)出的有害物質,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1、綠色化學思想的主要特點

該思想是想通過節(jié)省資源、使用無污染的化學材料,達到減少社會生產(chǎn)和工業(yè)生活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目的。其具有三點特征,首先是要使用綠色無污染的化學材料,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原材料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因此只有使用綠色無污染的材料,才能保證工業(yè)建設中不會給環(huán)境造成污染。其次是要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可以有效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最后是保證化學活動產(chǎn)生的物質是可以被回收利用的,化學物質無處不在,可以在生產(chǎn)活動中帶來很大的經(jīng)濟利益,同時也給環(huán)境及人們的健康帶來損害,因此實施綠色化學思想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化學物質,為建設綠色環(huán)境提供保證。

2、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化學教學中,教材中并沒有明顯的體現(xiàn)出綠色化學思想,而是隱含在教材中,需要教師細心觀察,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對教材進行二次整合,掌握教材的內容,從中挖掘出其中的綠色化學思想、素材等,并將其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

2.1情境創(chuàng)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在學習“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時,教師需要注重課堂導入內容的設計,這對于教學成果也具有很大影響,好的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學習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時就可以將使用多媒體將新疆和青海交界處的“魔鬼谷”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為學生進行解說,學生還會好奇為什么叫它“魔鬼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告訴學生其所以會被這樣稱呼,是因為經(jīng)常會發(fā)生電閃需鳴風雨交加把人畜擊斃的事件,但是其中的農作物卻不受影響,生長狀況良好,有經(jīng)驗的農民說是“雷雨發(fā)莊稼”,說到這學生會感到好奇,專注于教師的講解,想知道具體的原因,這時教師就可以導入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帶領學生一起打開魔鬼谷的魔盒,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的效果[1]。可以先從空氣中成分最多的元素——氮元素開始,游離狀態(tài)氮元素和土壤中的硝酸鹽,因此會有氮元素是生命元素的說法。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生產(chǎn)硝酸的過程,分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對環(huán)境的影響,氮是一種惰性氣體,但遇到高溫情況下,會和氧氣發(fā)生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是天然的化肥,因此谷中的農作物、植物生長狀況很好,這會吸引很多牲畜來進食,遇到糟糕天氣時就會發(fā)生上面的事情。在這個導入事例中,讓學生了解到了相關的知識,在了解二氧化氮是天然化肥,以及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之后,教師再提出減少它們造成的污染的方法,其中就體現(xiàn)出了綠色化學思想。教師可以以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成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為例,學生都知道汽車尾氣也是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去除其污染的方法,這樣可以有效的讓學生們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讓學生用學習到的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學生會有成就感,更加愿意去學習化學。

2.2在化學實驗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2.2.1規(guī)范實驗操作,減少污染

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發(fā)揮自己的榜樣作用,在演示化學實驗時,要規(guī)范自己的操作,體現(xiàn)出綠色化學的思想,例如在結束實驗后,就可以將廢棄掉的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器材要放在規(guī)定的地方進行清理,減少污染[2]。

2.2.2實施微實驗,降低成本

除了要將實驗中廢棄的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之外,還需要滿足化學實驗的基本要求,要實現(xiàn)低能源、低消耗。因此在實驗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少的使用實驗劑量,從而減少污染。比如在學習制造氯氣時,為了減少污染,就可以使用微視頻、多媒體等手段,將其制作方法、實驗步驟、現(xiàn)象以及結果等通過這樣的方法展現(xiàn)給學生觀看,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豐富教學資源,也將綠色化學思想滲透到教學中,新的教學方法,也會讓學生感興趣。

2.2.3改進實驗,封閉實驗

化學中有一些實驗是有毒的,比如氯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氟化氫、硫化氫、一氧化氮等氣體都具有毒性,還有一些酸,如硝酸、硫酸等,苯胺、硝酸化合物等,都會產(chǎn)生污染,因此在進行此類實驗的時候,就需要保證實驗室是封閉的,能夠盡量的減少污染。另外,在試驗中,盡可能的不用或少用揮發(fā)性的有機物,例如濃鹽酸、濃氨水以及甲醛等,絕對不要使用風險試劑,例如嗅水、汽油等,在實驗中要將綠色化學的思想滲透到各環(huán)節(jié)中,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3結束語

當前對環(huán)境保護的問題,人們都非常重視,在高中的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是非常必要的,既是促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又是實現(xiàn)我國綠色環(huán)境的要求,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需要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減少化學材料的使用,減少污染,因此教師應該從生活中以及教材中多去挖掘有效的化學教學素材。

作者:陸春竹 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參考文獻:

篇6

付秋玲 吉林省舒蘭市第十一中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化學實驗,我們

可以觀察到大量生動、有趣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從而了解大量物質

變化的事實,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著名的化學家戴安邦先生

曾說過:“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形

式。”那么化學實驗課在化學學習中究竟有什么重要作用呢?下

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來談一談。

一、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三學生剛接

觸化學這門學科,缺乏理解、接受化學新概念、新知識的心理基

礎和認識基礎,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學化學到底有什么用處的疑問和

對學化學的畏難情緒。針對這種情況,在初三教學伊始階段,不

要急于授課,先從誘導興趣入手。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

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激發(fā)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實驗做為化學

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它是有目的的使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在特定條

件下再現(xiàn),他能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并驅使

他們積極思考,探究其中的奧妙。學生對化學的喜愛,大多源于

對化學實驗的好奇。因此,開學第一課可以首先做幾個化學游戲

或趣味實驗,如雞蛋能自動游動。在一個玻璃杯中,放入大半杯

清水,使水的深度比雞蛋的長度高幾厘米。把一個完好的沒有變

質的雞蛋放入水中,這時雞蛋逐漸沉于水底。然后往水里加入一

定量的濃鹽酸,使?jié)恹}酸的體積是清水體積的 1/15 左右。同時往

茶杯里滴入一滴洗滌劑,并將溶液攪拌均勻,不久蛋殼表面出現(xiàn)

氣泡,氣泡由小變大,由少變多。過一會兒雞蛋便緩緩上升,并

且還會上下沉浮或不斷翻轉。再如,利用白磷的著火點低,將白

磷放在紙上表演氣功,用手將紙搓燃等等。這些現(xiàn)象使初學化學

的學生看來十分有趣,于是同學們就會帶著疑問主動的接觸化

學,使其產(chǎn)生我要學、樂學,而不是要我學的局面,以達到預期

的教學目標。

二、化學實驗,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化學知識

化學實驗是化學家研究的基礎,我們學習化學同樣離不開實

驗。如講“金屬活動順序”時,我們做這樣兩個實驗:(1)取

少量鎂、鋅、鐵分別放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里,觀察現(xiàn)象。同學

們都能觀察到金屬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鎂與鹽酸反應速度最快,鋅

次之,鐵與鹽酸反應速度最慢。(2)再取一小片銅和銀分別放

入盛有稀鹽酸的兩支試管里,觀察現(xiàn)象。金屬表面無氣泡產(chǎn)生,

證明銅、銀不跟稀鹽酸反應。從上述實驗現(xiàn)象可知,金屬是否與

酸反應與金屬本身的性質有關。在此基礎上我給出金屬的化學活

動性順序。這時在同學們的腦海中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我們

結合實驗講解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看

出: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

能置換出酸里的氫;金屬的位置越靠前,金屬在水溶液中就越容

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也就是說,在上述反

應中鎂的化學活動性最強,鋅次之,鐵的化學活動性最弱。上面

這些化學知識,如果離開了實驗教學,學生學起來既抽象,又空

洞,還乏味。化學實驗教學則能變抽象為形象,變空洞為生動,

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更直觀,更深刻的掌握這些化學

知識。

三、化學實驗,幫助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因此,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顯得

尤為重要,實驗教學也就成了我們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

分。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是完成化學實驗的基本功夫,單靠死記

硬背,則容易遺忘。當前,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我國不少

學校仍然存在功利性強、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等現(xiàn)象。由于

化學實驗要花費不少時間,為了節(jié)約時間,老師只是在課堂上演

示實驗,甚至把“做”化學實驗變成了“講”化學實驗,而學生

只需要“看”實驗、“聽”實驗和“背”實驗,這就造成了現(xiàn)在

很多學生不愿意動手、動手能力差的現(xiàn)象。如果把實驗基本操作

的教學搬到實驗室里,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動手實踐,既可以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又可以使學生掌握容易、印象深刻;幾次練

習,操作自如。在教學中我采用邊實驗邊介紹的方法,讓學生在

實驗中得到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如:試管如何加熱;酒精燈的使用;

如何取用藥品;如何連接裝置等等,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正確地

操作實驗,既培養(yǎng)了學生實驗操作的技能,又提高了學生知識運

用的能力。所以,化學實驗教學的直觀性,起著其他教學方法不

可替代的作用。

四、化學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和嚴謹治學的學

習方法

化學實驗教學,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的基礎

上,著眼于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學習了 O2,CO2

兩種氣體的制法后,可組織學生利用學校現(xiàn)有的儀器和藥品,讓

學生自選儀器,親自動手操作制取這兩種氣體。從 O2,CO2 兩

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開始對實驗藥品、反應原理、儀器裝置、收

集方法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進行總結、歸納。然后再通過實驗來

復習這兩種氣體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實驗現(xiàn)象及有關的化學

反應方程式等。并列比較,對比進行掌握。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

得到系統(tǒng)的認識。

五、化學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化學是一門與自然、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自然、社

會、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或問題是學生似是熟悉,實則陌生的。教

師如果能巧妙的將這些問題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孕育懸念,

使學生進入“心求知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tài),必將極大

的激發(fā)學生揭示懸念的興趣,從而積極探索。在揭示懸念的過程

中,必將啟發(fā)學生的智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調動學生

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后,將會主動探索,獨

立創(chuàng)新。

總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

我們對所學知識不斷從感知到理論,從膚淺到淵博的重要手段,

是我們認識世界、研究世界、創(chuàng)造世界的基礎。每一位化學教師

都應該認真組織好化學實驗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性,增強學生

主動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個人簡介:

篇7

關鍵詞:化學史;新課標;化學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5-0278-02 我國著名教育家、化學家傅鷹教授曾多次講過:“一門科學的歷史是那門科學中最寶貴的一部分,因為科學只能給我們知識,而歷史卻能給我們智慧。”化學史是化學學科孕育、形成、發(fā)展及其演變規(guī)律的歷史。化學教學中引入化學史,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理論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教育。

一、為什么要進行化學史教育

當前中學教育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過弱的文化陶冶,使學生人文素質不高;過深的學科教育(或過窄的專業(yè)教育),使學生的視野不寬;過重的功利主義導向,使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yǎng)不夠;過強的共性制約,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不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既要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又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要達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統(tǒng)一,中學化學教學改革應遵循的原則之一是化學、化學史和化學教育相結合的“三位一體”原則。化學教學同化學史的結合,已經(jīng)成為化學教育發(fā)展的一種趨向,應當引起我國化學教育界的足夠重視。我國現(xiàn)在試用的各種新教材中雖然增加了一些化學史知識,但給人的感覺是:化學史知識好像是“味精”。在實際教學中,化學史知識常常被輕描淡寫,甚至被打入“冷宮”,其應有的價值與功能沒能充分發(fā)揮。在化學教學中,結合化學史進行講授,可使學生掌握化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提高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對學生正確認識主觀與客觀、理論與時間、個人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等一系列的問題,培養(yǎng)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有重要的意義。

二、化學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1.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純理論的化學教學內容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課堂氣氛呆板。化學史描述從遠古時代直至現(xiàn)代漫長時期中化學發(fā)展的過程,它包含了一個個情節(jié)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的故事,這些故事能夠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如苯分子結構的討論,它的不飽和程度增大,但不具備不飽和烴易發(fā)生加成反應的性質。為了解釋這一現(xiàn)象,德國化學家凱庫勒終日苦思冥想,集中精力研究。一天晚上在書房打瞌睡時,眼前出現(xiàn)了旋轉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長鏈像蛇一樣盤繞卷曲,頭尾相連,他猛地驚醒,由此聯(lián)想到苯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單、雙鍵交替結合而形成的環(huán)狀結構。夢中的啟發(fā)使他成功地提出了苯分子的結構,這“夢”來自于對科學的執(zhí)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只要我們去努力、去奮斗,就會結出豐碩的果實。這樣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渴望,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化學發(fā)展的過程中,每一發(fā)現(xiàn)都經(jīng)歷了科學家大量的實驗、觀察、分析、推理和驗證的過程,適當讓學生模擬科學研究的過程,從選擇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到研究結論的得出,都盡可能地由學生自主操作,有助于學生體驗到知識的求索過程,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探索精神是很有益處的。例如在學習《堿金屬》時,要求學生閱讀課本的閱讀材料《金屬鉀的發(fā)現(xiàn)》,然后根據(jù)戴維的實驗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再通過同學們的討論、交流,確定了在我校實驗室的條件下能夠進行的實驗,并讓同學分組進行實驗,去真正的模擬戴維當時發(fā)現(xiàn)鉀和鈉的過程。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大多失敗了,但是兩組成功,這兩個成功的事實足以大大的激發(fā)學生們的探索精神,使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養(yǎng)成勤于探索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科學發(fā)展的歷史表明: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科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科學就發(fā)展、就前進;保守,科學就倒退、就停止。例如講授電子云的圖像,如果能夠適當聯(lián)系一下人們對原子結構探索的過程,從湯姆遜的“西瓜式”,盧瑟福的“行星式”,到玻爾的“舊量子化”的原子模型,直到玻恩運用概率分布解釋的電子云圖像,從變動和發(fā)展的角度去闡述,就會使學生自然地認識到,每一種模型的提出,在當時看來盡管比較合理、甚至得到過公認,但隨著科學實踐的發(fā)展,有的需要補充或修正,有的則可能被。這樣把知識作為歷史的產(chǎn)物來考察,從它的孕育、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流動中去進行闡述,就會活躍學生的思想,啟發(fā)他們的科學探索精神,甚至可能為此而立志,為揭示微觀物質世界的奧秘而奮斗終身。

4.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基本任務,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已成為教師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重任。如在講授鈉的化合物、純堿的生產(chǎn)和應用時,可以介紹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他為了發(fā)展我國的化學工業(yè),放棄了國外優(yōu)越條件,毅然回國,全身心地投入到制堿工藝和設備的改進工作中,打破了外國人對制堿業(yè)的壟斷,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鼓勵同學們?yōu)樽鎳姆睒s富強而刻苦學習,學有成就不忘祖國,心中時刻想著祖國和人民。

5.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治學態(tài)度。科學崇尚求真務實,來不得半點的虛假。在教學中結合化學史,使學生從科學家身上能夠學習到崇尚科學、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對學生治學觀甚至人生觀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響。例如法國人巴拉爾23歲時發(fā)現(xiàn)了單質溴。在此之前,有人將一瓶液體送給化學大使李比希,請他分析液體的組成,但他沒有進行詳細的分析,就貿然斷定瓶里的液體是氯化碘,當他聽到巴拉爾發(fā)現(xiàn)溴的消息后,才認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從此他把那個瓶子放在一只被他稱為“錯誤之筐”的箱子里。正反兩方面的經(jīng)驗教訓必然引起學生的思考,并從中找出自己的差距,促進其養(yǎng)成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法國著名科學家朗之萬所說:“在科學教育中,加入歷史的觀點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化學史的教育功能已被越來越多的化學教師所領悟并應用到教學中。我們中學化學教師自身就需要多去研究,要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學術魅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所以,化學教學中進行化學史的教育,將是21世紀我國化學教學中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鮑時安,張家登.化學史教育與教學[J].化學教育,2000,(1).

篇8

化學發(fā)展的歷史,是反映化學科學孕育、產(chǎn)生和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的歷史,也是科學思想取得勝利的歷史。在化學發(fā)展史上,有許多科學家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感人事跡,也有一些由于疏忽、失誤而與真理失之交臂的遺憾和教訓。如果教師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適當穿插一些與之相關的有教育意義的化學史知識,運用歷史的方法,從發(fā)展的觀點去追蹤化學概念或理論的演化過程,把靜態(tài)的知識變成動態(tài)的,不僅便于學生更好地領會和掌握化學基礎知識,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使學生在化學教學中吸取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是大有裨益的。其實,正確應用好化學史知識,不僅可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熱情,而且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同時也可教會學生學習化學和研究化學的方法。正如我國著名化學家傅鷹所說:“化學可以給人們以知識,而化學史可以給人以智慧。”

一、化學史教育的作用

1.化學史教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學化學教材的很多內容是一些結論性的知識,特別是一些概念和理論,顯得抽象而枯燥,我們如果只是機械的灌輸,讓學生被動接受和死記硬背,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一節(jié),學生看到的都是一些教條的規(guī)律和靜止的符號,但如若我們把這部分內容與元素周期律的初探、發(fā)現(xiàn)和不斷完善的化學史實結合起來,讓學生參與這種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學生一定會興趣十足,有了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也就自然而然。

2.化學史教育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

從化學教學角度來看,有目的地給學生講些化學史,可以使他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各門學科在發(fā)展過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一部歷史,化學也不例外。有很多重大的化學理論和定律的發(fā)現(xiàn),都經(jīng)歷了長期的演變過程(有的還在演變中)。如對元素周期律理論的認識,從1789年拉瓦錫的第一張元素表問世,到1869年門捷列夫的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出現(xiàn)的八十年間,就有很多人在研究這個理論問題。自1869年以來,這一理論的發(fā)展才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又經(jīng)歷了一個多世紀,周期表又以嶄新的面目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至今日,還有眾多的研究者正對它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想象、推測和預言。像這樣一個理論問題,要是學生只單純地懂得了它的今天,而不了解它的昨天,也不去想它的明天,就不可能做到對整個理論的深刻理解。

3.化學史教育可以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學科素質

通過講解化學史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及一些概念、理論的提出以及不斷地完善的過程,可以使學生自覺養(yǎng)成辯證唯物主義的觀念,啟發(fā)學生用唯物辯證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使學生正確處理化學實驗與理論的辯證關系,養(yǎng)成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而一些著名的化學家的事跡,如候氏制堿法的成功和凱庫勒對苯結構的研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百折不撓、愈挫愈堅的勇氣和為化學獻身的精神。

4.化學史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通過教材中有關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制作,煉鐵煉鋼技術的使用,及有關造紙、火藥的發(fā)現(xiàn)等知識的介紹,可使學生感受到中國古老文化的輝煌,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現(xiàn)代化學史上的成果,如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及我國現(xiàn)代化學上取得的成就,可以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通過我國現(xiàn)階段化學水平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可以激勵學生奮發(fā)圖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學習的拼搏精神。

5.化學史教育有利于開展素質教育,符合當前新課改的精神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現(xiàn)有的知識,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最后也充其量培養(yǎng)一群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根本談不上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根據(jù)具體內容的特點,如相關概念、原理的發(fā)展過程,元素的發(fā)現(xiàn)及物質合成歷程,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探究,通過化學實驗加以研究,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方式一定會深受學生的歡迎,一定會事半功倍。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必將在此過程中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

二、化學史教育的方式

現(xiàn)代中學教材中,化學史的內容不多,而且比較分散,教師應在深入鉆研教材、研讀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挖掘和整理,再融入到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之中。

當然,不同的化學史知識具有不同的特點,選擇的教學方式也是有所區(qū)別的。一般來說,有集中講解方式和分散講解方式。如氧化還原概念的研究與發(fā)展,候氏制堿法的研究和運用,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和不斷完善等,比較適宜采用相對集中的方式;而原子學說及分子學說,某些物質的合成,放射性元素的發(fā)現(xiàn)等,則宜采用較為分散的形式。在時間安排上,有些內容適宜在課堂上講解,而有些內容適宜在課后處理,與課堂教學主干知識密切相關的內容,應以教師為主導,利用課堂教學向學生講授,而一些非重點知識,卻可成為課外活動的重要內容,如提供相關資料讓學生撰寫人物傳記,提供實驗用品讓學生進行探究等等。

篇9

語言文化教育 外語教學 學習動機

長期以來,我們的外語教學只重視語言形式而忽視語言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或者說只把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來看待,而忽略了語言背后所隱含的文化意義。致使我們的學生對語言學習中的淺灘暗礁心中全然無數(shù)。那么,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外語教學的任務是培養(yǎng)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進行交際的人才。因此,外語教學不僅是“語言教學”,更應是“文化教學”。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離不開文化,文化依靠語言,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有些社會學家認為,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可以說,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征,它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

英語的素質包括語言知識、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處理好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充分認識并重視文化差異,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素質。

二、文化教育的內容

既然語言文化與外語教學的關系如此密不可分,在外語教學中就應該緊密結合相關的文化教育,將文化教育融入到最基本得日常教學中。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了解目的語文化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模式

語言反映價值觀念,價值觀念影響語言。文化決定思維,決定語言的表達方式。語言與人類思維的密切關系決定了語言與文化相依相存的關系。特定的文化由特定的語言來表達,特定的語言體現(xiàn)特有的文化內涵。即體現(xiàn)特有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模式。特有的思維模式?jīng)Q定了該語言的基礎結構。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發(fā)現(xiàn)隱藏在文化深層里的價值觀,從而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學習者更好地了解這語言,加深對跨文化交際的理解。

中西文化在價值觀念、思維模式方面的差異直接且根本地影響和決定了語言的語用原則和表達方式,影響到學習者對該語言及文化的認知和掌握。因此,了解目的語國家人們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外語學習中提高語言綜合素質的根本途徑。在外語教學中要注重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應提高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應樹立文化意識并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

2.認識非語言行為的不同含義

非語言交流通常指用非語言行為或身體語言交流,它是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非語言行為是人們除了語言之外的有效溝通方式。人們在進行語言交流的同時,大部分情況下是伴隨著非語言行為的。非語言行為的交流大致可以分為動態(tài)無聲交流、靜態(tài)無聲交流和有聲交流三種。

非語言行為同語言行為一樣,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賦予不同的意義。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對非語言行為的不同解釋,往往會產(chǎn)生誤解。由于不同民族文化已經(jīng)根深蒂固,不容易接受與自己的習慣相反的信號,所以我們不能忽視非語言行為在交際中的重要性。

3.容納文化的差異和獨特性

文化和絕大多數(shù)非語言交際都是代代相傳和后天習得的,都是長期歷史和文化積淀而成得某一社會共同的習慣。文化不同,交際規(guī)則也不盡相同,不同文化的人之間交往時難免產(chǎn)生文化誤解和沖突。因此,要正確對待文化差異,堅持不懈地排除文化差異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差異的干擾,容納文化的差異和獨特性,正確對人、對己、互相尊重,平等往來。

三、如何在外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

根據(jù)文化教育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我們要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文化教育。

首先,提升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在我國目前的教學體系中,外語教學多半只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因此,授課的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切實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教師自身素養(yǎng)是開展創(chuàng)造性教學活動的關鍵。教師只有自覺加強中外文化修養(yǎng),拓寬知識面,才能全面把握外語文化知識教育的量與度,以及教學的具體步驟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活化和拓寬教材內容,以達到預期的理想的教學目的。

其次,注重學生個體差異。

現(xiàn)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教師應將學生看成是有個性的學習者,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善待差異,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在各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現(xiàn)在學習需求和能力發(fā)展上也不盡一致。那么不同的作業(yè)反饋方式對他們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樣。在多樣性和特殊需要的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反饋也應該具有靈活性,因人而異、科學反饋,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得到進步。

第三,改進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外語教學側重點都放在了語言知識的傳授上,而忽略了文化教育的傳授。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在質和量兩個方面對課堂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加以控制,而且必須注意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具有趣味性的文化常識,選擇合適的文化信息來進行教學。

由于學生對外國社會文化知識一般沒有親身的感受,僅依靠閱讀書面材料或講解抽象東西來達到教學目的。因此,為了使學生感受到外國文化,理解其真實含義,在教學中應盡量多地使用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學手段,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實物、圖片、幻燈片、電影、電視等視聽直觀教具、使教學更形象生動,并借此了解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言語行為、體會英美文化與漢文化的差異,增強文化能力。

第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內涵。

目前,各種外語教材中不僅貯積了豐富的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教師應挖掘教材中內在的文化因子,從課文主題入手、從故事情節(jié)入手、從課文注釋、課文插圖、課文引語入手,挖掘有關的民族文化信息,挖掘相關的文化背景和情境意景,使文化教學有計劃、有階段、有層次地進行;靈活地在教學的任一環(huán)節(jié)適時地滲透文化意識。此外,通過結合文化內涵來進行教學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結語

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英語學習中的障礙往往來自于學習者對文化知識的缺乏。也就是說,只有充分了解一門語言背后的文化含義,才能夠真正掌握這門語言的精髓,培養(yǎng)外語學習者優(yōu)秀的交際能力,才能最終達到交流的目的,因此,文化教育必須在外語教學中上升到一定高度。

參考文獻:

[1]陳申.語言文化教學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2001,(04).

[2]段士秀,呂翠媛.淺談高校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J].長春大學學報,2008,(05).

篇10

面對教師這種心靈的迷失,帕克,帕爾默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里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生物學、心理學、甚至物理學、化學、宗教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的很多觀點都給我震撼的感覺,加之字里行間自然流露的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聽,去體會。帕爾默認為教學的困惑主要來源于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自我認同的分離,而當分離產(chǎn)生后,面對源自內心的恐懼,教師只能在面具后隱藏,與內心隔離、與學生隔離、與學科隔離、與同伴隔離……此刻,教師深感疏離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離”。所以,帕爾默呼喚讓我們重新認識自我,坦然面對恐懼,積極重建聯(lián)系,在“共同體”中實現(xiàn)真正的教學,也重新找到自我的價值和教學的勇氣。

毫無疑問,《教學勇氣》正是冥冥中我們所要追尋的答案,更是對我們內心呼喚的回應。讀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掩卷沉思,會不自覺地把帕爾默的描述和我的心靈狀態(tài)或教學狀態(tài)進行比照,在比照中感慨、頓悟!

1、“當我們把某種認定的方法技術捧上天的時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師感到被貶低,被迫屈從于不屬于他們的標準。這時,他們必然會感受到痛苦。”

的確,在現(xiàn)實的教改實踐中,時不時會有某種“教學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節(jié)里,正如大家對“名牌服飾”的追隨,不論內心是否真正認同,不論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質,大家都會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這樣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為一個普通教師,我不敢惶論這種流行的是與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費”的必要。當我們要選擇某種“流行”的時候,我們應該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問自己“這種方法所體現(xiàn)的價值是我所推崇的嗎?我有推行這種方法的個性特質和優(yōu)勢嗎?”。帕爾默認為“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的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這與我們中國的說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對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當我初遇“嘗試教學法”的時候,那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讓我深深體會到教學的樂趣。而當年的激勵納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別人的課堂聽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課堂使用也覺得羞愧,那時,我也會責備自己的落伍,而今,帕爾默終于令我釋然,與其違心地痛苦地“時尚”,不如真實地坦然地放棄!

2、“也許課堂既不應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應以學生為中心,而應以主體為中心”。

我們的教學經(jīng)歷了“學科中心說”“教師中心說”,而今已步入“學生中心說”,學生和學習過程比教師和教學過程更重要,教師的角色在促進者、學習同伴和必要的監(jiān)控機制間轉換。而帕爾默認為這幾種方式均有啟發(fā)性和優(yōu)點,但又未能完全解決問題,要么教師成為權威,要么學生永遠不會犯錯。他提出應該以“第三事物”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專注這一“偉大事物”,構建復雜互動的真正學習“共同體”。在“共同體”中,沒有單方面的教學者,也沒有單方面的接受者,更沒有單方面的成長者,它就是一個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響”的系統(tǒng)。在這樣的系統(tǒng)里,真正的教學和教師的自我完善也就產(chǎn)生了。讀到這里,帕爾默為我們描繪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實現(xiàn)它,真的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不過,我們已經(jīng)上路了,不是嗎?

3、“除了問一個誠實而開放的問題外,‘明確委員會’成員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與焦點人物對話”。

帕爾默認為“要想在實踐中成長,一個是達成優(yōu)質教學的內心世界,一個是由教師同行所組成的共同體。”對于后者,我們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非常重視,我們通常稱其為“同伴互助”,在“同伴互助”中許多老師走出孤獨和封閉,在互幫互助中迅速成長起來。但帕爾默的“明確委員會”與我們的“同伴互助”相比,卻是別有一番洞天。需要幫助的人被稱之為“焦點人物”,“明確委員會”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幫助他——“沒有忠告、沒有過量確認、不會把問題轉移給他人,不用提建議。共同體的成員只會提焦點人物誠實而開放的問題(如,這樣的事情以前發(fā)生過嗎?你有什么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