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樹的栽培技術范文
時間:2024-04-11 18:14: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花椒樹的栽培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 S573.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0-0082-01
1 生物學特性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別名m、大椒、秦椒、蜀椒、川椒或山椒,屬蕓香科(Rutaceae)花椒屬(Zant-hoxylum L.)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7 m,具香氣。單數羽狀復葉,互生,葉柄兩側常有1對扁平基部特寬的皮刺;葉對生,卵形或卵狀矩圓形,長1.5~7.0 cm,寬1~3 cm,邊緣有細鈍鋸齒,齒縫處有粗大透明的腺點。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花單性。u果球形,紅色至紫紅色[1]。
2 生態學習性
2.1 產地分布
在甘C的隴南、臨夏、天水、定西、平涼、甘南等地都有栽培。
2.2 生長習性
花椒具喜溫、喜光、較耐旱、不耐寒、對土壤適應性強、萌芽力強、耐強度修剪的特點。經調查,在年均溫10~15 ℃的地區栽培較多,年均溫度11 ℃以上地區生長較好,光照充足的陽坡,結果繁茂;在年降雨量500 mm的地方生長良好,400 mm的地方也能生長和結實。怕澇、忌風,短期積水就會死亡;山頂、風口處極易受凍害枯梢;生長快,結果早,定植后2~3年即開始結果,4~5年大量結果。樹體壽命一般為30~40年,最長達50~80年,經濟壽命15~20年[1]。
2.3 主要用途
可孤植又可作防護刺籬;果實含有芳香油,是重要的食品調味原料,種子可榨油,處理后可食用,入藥,也可加工制作肥皂;木材堅韌,能作手杖、傘柄等;栽培管理簡便,適應性強,根系發達,既是保持水土樹種,又是重要的香料、油料樹種[1]。
3 豐產栽培技術
3.1 育苗
3.1.1 播種育苗。育苗時間可選在春、秋季,以秋季土壤封凍前播種為宜。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塊作苗圃地。播前深翻整地,施入基肥,整平做床。開溝條播,行距20 cm,覆土1 cm厚,覆草,出苗后揭去覆草。播種量112.5 kg/hm2左右。
針對種子油脂多、種殼堅硬、不透水的情況,可在秋季播種前將種子放入堿水中浸泡2 d,進行脫脂處理。春季播種的使用開水燙種、堿水浸種、沙藏催芽、牛糞混合催芽等方法進行催芽[2]。
3.1.2 嫁接育苗。于6―8月在砧木離地面6~8 cm高處,除去周圍皮刺;在接芽上方約4 cm處斜向下削,通過芽點,然后在芽下45°角斜削成楔形芽片;在砧木處理好的嫁接區,選光滑面,斜向下削約5 cm,上淺下深,略帶木質部,最后在下部成45°角斜削,取下削片;將芽片嵌入砧木接口,對齊形成層,留芽扎緊。
接后及時進行除萌,10 d后及時補接;接芽萌發后即可解除綁扎條,并在接口上方約1 cm處剪砧;新梢長到約30 cm時,及時摘心;同時進行中耕鋤草、施肥、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3.2 撫育管理
冬天花椒樹的耐寒力弱,易遭凍害,必須注意以下幾項措施。
3.2.1 涂白。用石灰粉加水攪拌成糊漿,刷在椒樹干上,可防冷空氣襲擊。
3.2.2 施肥。花椒苗栽植后,要加強椒園撫育管理,及時施肥,秋季(落葉前1個月)或發芽前土壤施基肥,幼樹一般施有機肥10~20 kg/株。春季芽萌動以后以及5―6月果實膨大期追肥[3]。施肥方法有集中穴施、溝施。早春展葉后及果實采收后至落葉前,葉面噴施速效肥,間隔5~7 d,噴施2~3次。在入冬前,將熱性的牛、馬、羊糞和油渣等肥料施在椒樹根部,施肥時可刨樹干周圍15~25 cm表土,按樹的大小和肥分種類,施肥5~10 kg/株,然后覆土。
3.2.3 澆水。施肥后給椒樹澆1次過冬水,澆后隨時鋪上1層沙,注意只能采用單株澆水的方法,忌漫灌,嚴防水分過多,地溫下降,使椒樹受凍。
3.3 采收及干制
3.3.1 采收。采收時期因品種、立地條件的不同而不同。花椒成熟時,果皮呈紫紅色或淡紅色,果皮縫合線突起,少量開裂,種子黑色光亮,有濃郁麻香味,即為最佳采收期[4-5]。
3.3.2 干制。花椒采收后,應于當晚及時攤晾[6]。次日,均勻晾曬于水泥地面、竹席等之上。每隔3~4 h用木棍輕輕翻動1 次,以利均勻干燥。注意翻動時不要用手,以免影響成品色澤。
烘干可以用烤煙烘房、自制土烘房、熱炕等。烘干時,將采摘的花椒裝進烘篩送入烘房烘烤。烘烤過程中要注意排濕和翻篩。烘干后取出。
花椒晾曬或烘干后,用小木棍輕輕敲打,使果皮和種子充分分離[7-8]。然后,篩除籽粒及枝葉等雜物,按標準分級裝袋即為成品。
4 參考文獻
[1] 羅成榮,鄭文,谷涼勇,等.花椒豐產栽培技術[J].四川林業科技,2006,27(3):27-28.
[2] 全金龍,李華幀,齊曉明,等.花椒豐產栽培技術[J].落葉果樹,2002(2):43-44.
[3] 劉書曉.花椒育苗及豐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1(6):18.
[4] 周建強,程琳.花椒育苗及豐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1997(3):12.
[5] 韓勝華.花椒的采收與加工利用[J].農產品加工,2007(3):38-39.
[6] 楊建雷,楊雙奎,林云,等.隴南山區花椒低產成因分析及改造技術集成[J].甘肅科技,2015(5):139-141.
篇2
關鍵詞 三系抗蟲雜交棉;中棉所83;示范表現;栽培技術;浙江金華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3-0033-02
中棉所83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SGK中27×92-047后代系統選育而成,三系轉基因抗蟲棉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審定編號:國審棉2006015)。2013年開始引進金華地區試種示范,累計示范推廣面積20 hm2。該品種生育期113 d左右,屬中熟偏早品種;出苗快而整齊,無苗病,苗勢好。植株中等高,株型緊湊清秀,呈塔形,果節均勻。大田生長勢強,整齊度好;葉片中等大小,葉色較深。開花結鈴早,結鈴性強,鈴長圓形,鈴較大,平均單鈴重達5.64 g,吐絮一般,采摘性欠佳;抗病性強,對棉鈴蟲、紅鈴蟲抗性好,適應性廣[1-2]。籽棉產量一般為5 250 kg/hm2,比當地生產應用品種高10%左右,得到種植農戶歡迎。現將中棉所83在金華地區的示范種植表現及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示范經過
1.1 示范田設置
中棉所83試種示范在婺城區羅埠、洋埠等主要產棉鄉鎮進行。示范調查考查點設在羅埠鎮車門里村,集中連片示范面積1 hm2,其中田塊Ⅰ面積0.133 hm2、田塊Ⅱ面積0.113 hm2,以中棉所63田塊Ⅲ面積0.14 hm2作對照。示范用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雜優組提供。棉田肥力中等,土壤為砂壤土,前茬以油菜為主,少量空閑田。采用營養缽育苗移栽,于4月中旬播種,5月中旬移栽,油菜茬板田免耕移栽,平均種植密度1.95萬株/hm2,株行距配置為1.20 cm×0.42 cm。8月7日打頂,8月19日第1次收花,12月下旬拔桿。
田間栽培管理措施:移栽前溝施基肥,用45%復合肥(15-15-15)150 kg/hm2;中耕除草及培土2次;6月11日去葉枝;6月中旬追施蕾肥,用尿素150 kg/hm2+氯化鉀75 kg/hm2。追施花鈴肥2次、蓋頂肥1次,用45%復合肥(15-15-15)900 kg/hm2、尿素450 kg/hm2。花鈴期灌水抗旱4次,結合灌水撒施肥料。防治主要病蟲害2次。
記載考察項目:記載考察生育期、植株性狀及經濟性狀。于9月19日和10月27日每塊示范田分別采50朵正常吐絮棉鈴,用于室內考種,測定單鈴重、衣分、子指等經濟指標,其皮棉樣品送寄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纖維品質。定點田塊分批收花,曬干后稱重計子棉產量,皮棉產量以樣品衣分折算。
1.2 示范期間氣候條件
2013年棉花播種期、苗床期總體氣候條件正常,有利出苗和棉苗生長。移栽期天氣條件好,氣溫高,棉苗栽后成活發棵快,空閑田栽后早發快長,油菜茬棉花較遲發。棉花苗期病蟲害發生較輕。總體上2013年棉花前期生長正常。但棉花進入花鈴期后,生長受到高溫干旱天氣的嚴重影響。自7月1日出梅,金華市經歷長達50 d的高溫干旱天氣,棉花水分養分供應不上,植株生長受到嚴重影響,豐產架子小,總果節量嚴重不足。干旱后棉株生長受限,頂端及上部果枝不能伸展,形成自然封頂,上部花蕾少。至8月21日臺風降雨,旱情緩解,增結部分秋桃,但也不能挽回總體減產的局面。
2 示范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和植株性狀
由表1可以看出,中棉所83的平均生育期為113 d,與對照中棉所63基本相仿;平均株高127.8 cm,比對照中棉所63矮5.2 cm;平均果枝數為18.4枝,比對照中棉所63少2.2枝;平均總果節數90.6節,比對照中棉所63少22.4節。
2.2 經濟性狀和產量
由表2可以看出,平均單株有效結鈴數為47.3個,比對照多3.5個;平均有效鈴數92.48萬個/hm2,比對照2.18萬個/hm2;平均單鈴重5.65 g,與對照相仿;衣分42.74%,與對照相仿;表現出結鈴性好,鈴較大,衣分高。平均籽棉產量為5 077.35 kg/hm2,比對照增541.64 kg/hm2,增幅11.94%;平均皮棉產量2 170.45 kg/hm2,比對照增242.65 kg/hm2,增幅12.59%。在遭遇罕見的高溫干旱天氣條件下,棉花普遍減產,但相比較而言,中棉所83產量較高。
2.3 品質分析
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中棉所83的長度28.8 mm,比強度35.28 cN/tex,整齊度84.5%,伸長率4.9%,馬克隆值5.71,反射率76.7%,可紡性指數145,總體評價纖維品質較優,特別是比強度指標很好[3-4]。
2.4 田間表現
中棉所83種子大粒,出苗快而整齊。大田生長勢強,田間整齊度好。苗期長勢好,無苗病發生。現蕾、開花早,結鈴性強,吐絮一般,采摘性欠佳。植株中等高,株型緊湊清秀,呈塔型;葉片中等大小,葉色較深;單株結鈴數多,鈴長形,較大,僵瓣少;籽棉產量高,纖維品質好,絮色潔白,示范棉農認為該品種適宜于生產應用。示范田前期無枯萎病等病害l生,抗病性好。中期有棉薊馬、蝗蟲、紅蜘蛛等危害,對棉鈴蟲抗性強[5-6]。
3 栽培技術
3.1 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采用營養缽育苗移栽的播種適期,空閑田為4月上旬、油菜茬推遲至4月中旬。播前曬種1~2 d,干籽播種,以利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選擇無病田作苗床,用無病土作缽土,缽土要施足基肥,做7 cm以上直徑的大缽。一缽1粒干籽播種,播種后覆土要均勻,厚約2 cm,覆蓋雙膜保濕保溫。及時進行通風煉苗,在棉苗3葉1心前后移栽為宜。
3.2 合理密植,構建合理群體
中棉所83單株生產潛力大,栽培上宜適當稀植。行距115~120 cm,種植密度掌握在1.95萬~2.25萬株/hm2。根據施肥水平和土壤肥力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立秋前后打頂,果枝達到20個且長勢穩健的可提前打頂,做到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
3.3 科學肥水管理
總體應把握基肥足,苗肥輕,蕾肥穩,花鈴肥、蓋頂肥重的原則。在肥料搭配上要做到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氮、磷、鉀、微肥合理搭配。一般籽棉產量在6 000 kg/hm2的棉田,總施肥量為有機肥11.25 t/hm2,尿素750 kg/hm2,磷肥750 kg/hm2,氯化鉀600 kg/hm2,硼、鋅肥各15 kg/hm2(與基肥一次性混合施用)。其中花鈴肥占45%,蓋頂肥占25%,棉株一結鈴即施第1次花鈴肥,過15 d再施第2次,打頂后施蓋頂肥,采用多次平衡施肥的辦法,施肥時間可持續到8月底。花鈴期若遇高溫干旱要及時灌水,以水調肥。
3.4 綜合防治病蟲害
苗床期應注意立枯病的防治,前期做好紅蜘蛛、蚜蟲的防治,中后期加強對斜紋夜蛾、棉薊馬的防治。中棉所83對棉鈴蟲、紅鈴蟲具有較強抗性,應注意田間蟲情調查,在4~5代蟲口基數達到防治指標(一般以3齡以下幼蟲達到5~7頭/百株)時需防治,其他時段一般不需防治。
3.5 防災減災
一是防爛鈴。9月上中旬要及時采摘黃熟鈴,及時晾曬。二是防臺風。實施抗逆栽培技術措施,提高棉花對中后期臺風暴雨等災害的防抗能力,災后要突擊搶排田間積水,迅速扶理倒伏植株,及時補施災傷肥料。三是防干旱。提前做好灌溉水的調度,疏通清理好排灌渠道,維修好機埠泵站,做到遇旱及時能灌。四是防澇漬。搞好棉田溝渠清理,保障四溝暢通,做到雨住田干,不積水。及時中耕松土,降低田間濕度,增強土壤通透性,改善根際環境。
4 參考文獻
[1] 郭立平,邢朝柱,戚廷香,等.三系雜交棉新品種中棉所83產量優勢分析[J].中國棉花,2012,39(9):14-16.
[2] 郭立平,邢朝柱,吳建勇,等.棉花三系雜交種中棉所83在新疆的試種示范表現[J].中國棉花,2015,42(2):37.
[3] 焦光婧,唐瑞h,徐國法,等.三系雜交棉中棉所83在江蘇鹽城示范種植表現[J].中國種業,2012(10):76-77.
[4] 戚廷香,邢朝柱,郭立平,等.三系抗蟲雜交棉中棉所83高效制種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22):42.
篇3
【關鍵詞】科學計算可視化 電力系統 培訓應用
科學計算可視化是運用計算機圖形學或者一般圖形學的原理和方法,將科學與工程計算等產生的大規模數據轉換為圖形、圖像,以直觀的形式表示出來[1]。科學計算可視化涉及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計算機輔助設計級圖形用戶界面等多個研究領域,已成為當前計算機圖形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可視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仿真培訓中的應用
電力系統的可視化包括電網信息可視化以及分析決策過程的可視化[2]。電網系統中電氣信息量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可視化技術的應用能夠起到數據挖掘的作用,如可以用餅狀圖表示的百分數來代表輸電線路的負載率。因電力系統輸電線路上的潮流等不是靜態過程,用動畫技術可以明確表示出輸電線路上的潮流動態過程,這樣不僅可以使觀察者詳細觀察各參數的動態變化過程,而且能夠增強可視畫面的顯示效果。研究電力系統可視化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電力系統中相關的多維信息,如線路負載、發電機有無無功設備、變壓器檔位等。另外還要注意事故分析、線路傳輸量等變量因素,研究這些電力系統中的數據,需引入三維可視化技術進行分析。三維可視化視圖技術能更立體、更形象的展示出相關的參數變化。在電力系統中,潮流計算是應用最為廣泛、最重要的一項計算[3]。潮流計算是電力系統靜態和暫態計算的基礎,也是分析電力系統規劃設計和運行方式、可靠性及經濟性定量分析的基礎。電力系統分析過程中的可視化可以從電網大量越限信息中抽取重要事件,從電網動態平衡中獲取有效信息,電力系統中如能將潮流計算、短路計量以及靜態安全分析等與可視化技術聯系起來,可以使運行人員方便地切除或增加新設備,實現網架結構操作等。在完成操作的同時,可以借助相關的可視化手段對系統的運行狀況、變化情況以及電氣量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行分析評價,減輕運行人員的壓力。
二、科學計算可視化在教學培訓中的應用
科學計算可視化具有直觀、交互性強等特點。科學計算可視化的電力系統能夠將潮流、功率等較為抽象的電氣量以及動態過程以圖形這種簡單直觀的圖像展現出來。在各大高校以及相關科研院校中,科學計算可視化能更好的提高學生對電力系統相關概念的理解,很好的輔助教師的教學活動,同時也是研究人員深入發掘數據的有效手段。
電力系統的運行必須確保安全可靠,在提高高安全、高質量供電基礎上,電力系統的操作人員也應該實現高水平操作。電力系統操作人員在遇到操作事故時必須做出正確快速的操作,可視化技術的出現可以讓學員對電網做身臨其境的模擬分析[4],可以更清楚的看清問題解決的過程,還可以更好的利用計算機仿真來解決出現的問題。
三、科學可視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前景
電力系統科學可視化技術的提出還處在起步階段,科學可視化利用圖形展現相關的電力系統信息,能夠充分利用人的圖形感知能力,提高運行人員對電力系統運行狀態的認識。科學可視化技術手段利用圖形進行靜態安全評估:利用單線圖表示電力系統中的運行故障、故障嚴重程度以及元件的脆弱性,更直觀的展現系統的整體安全運行情況,提高學生對電力運行安全性、重要性的認識,實現教學目的。科學計算可視化側重于解決數據密集型和人參與的信息處理循環事件,相對于實時應用來講,電力系統中數據密集程度越高,人參與的程度越深,科學計算可視化的應用也就越有意義。因此科學計算可視化應不僅僅局限于實時應用,更應將研究設計和實時應用結合起來。
科學計算可視化對電力系統的規劃設計具有輔助作用。在規劃過程中,可能產生多套實施方案,需要從中選出最優方案,這也就需要對多種方案進行數據以及安全性的分析。數據分析不僅需要一個包含電網參數與設計信息的數據庫,也需要一個能直觀表達信息的形式[5]。在分析過程中采用可視化技術,設計者能夠根據可視化表現出來的數據及相關信息進行計算控制,計算控制不單是指隨時中斷計算過程,也包括能夠動態的修正相關數據及算法。如能將可視化技術應用到電力系統教學中,可以充分提高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師教學的準確性。可視化的技術應用還可以協助調度人員迅速掌握系統運行的相關情況,幫助調度人員及時了解故障出現的可能性以及安全性,使調度人員能更安全、更經濟的處理故障和調整系統的運行。與當前所使用的人機界面不同,科學可視化技術主要利用圖形展現信息的大量運算以及安全評價信息,而不是利用符號與數字來呈現。圖形能更好的表達數量大、復雜且精度要求不高的信息[6]。在電力系統教學中實施科學計算可視化,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教師所講知識,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韓振祥,呂捷,邱家駒. 科學計算可視化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前景[J]. 學前教育研電網技術 2011 (20)
[2]譚慧玲,張菁,王慶紅. 科學計算可視化技術在電力系統教學和培訓的應用[J]. 中華高等學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2 (11).
[3]郭崇軍,洪峰,陳金富,李勇,徐友平,汪建波. 可視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探討[J].水電能源科學 2011(02)
[4]Overbye T J,Weber J D. New Methods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Information[A] Info Vi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2000(09)
篇4
關鍵詞:文化創意 設計藝術 教育
河南省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涵蓋了文化創意產業鏈條上所有從業人員的學歷教育,再教育,技能培訓以及自我完善能力的培養。高等職業設計藝術教育處于這個產業鏈的高端,有著不可替代的主導地位,但對其作用機制的研究不能從其學科體系中割裂出來,必須在河南省地域文化、經濟發展水平的大背景下針對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及要求,依托大的學科體系展開全面的比較分析。
一、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及要求
文化創意產業屬于知識密集型新興產業,具有高知識性、高附加值、強融合性的特征。[1]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可以根據在產業鏈上的作用和分工的不同,分為文化創意人才、文化創意活動的組織人才和文化創意成果的經營人才。而文化創意人才能夠位于創意產業價值鏈的高端,是因為創意產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創性的知識含量中。文化創意人才所從事的創造價值的這種活動,改變了過去必須要有實體生產才能成為產業與創造價值的觀念,而將抽象的、無形的創意活動當作產業鏈的一環。
1.文化創意產業的個性與共性
創意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關鍵是人才,創造性人才需要個性的自由發揮,而創造性產業在一定程度上要考慮共性,產業機制是規模化的,需要有制度和協調。[2]所以這樣一種個性和共性的結合,就是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和創造性產業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和協調問題。
高等設計藝術教育在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中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即文化創意增值和個性與共性的矛盾調和。高等職業設計藝術教育首先是文化創意專業人才的培養,同時它的基本培養模式是通過科學的方法批量為社會輸送創造性的人才。此時創造性人才的個性表達是基于一個系統科學的創新體系之上的,最終的教育成果表現為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化發展的人才儲備。
2.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形勢
目前國際上文化創意產業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以英國政府定義為基礎的“ 創意型”,主要依托工業設計和藝術設計領域;二是以美國界定為代表的“版權型”,即生產和分銷知識產權的產業;三是中日韓等國的“文化型”,不論哪一種產業形式,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都是以高等設計藝術教育作為中堅力量。[3]僅以游戲產業為例,在2003年,美國設有游戲專業的大學(學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學設有游戲(開發、設計、管理、運營)專業,韓國有288所大學或學院設有相關專業。
二、河南省高等藝術教育的比較分析
河南省高等藝術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等院校的藝術普及教育、高等師范院校的藝術教育方向、高等職業應用型的設計藝術教育、純藝術教育。其中普通高等院校的藝術普及教育和高等職業應用型設計藝術教育是河南藝術教育的重點。
(1)普通高等院校的藝術普及教育
在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占基礎性地位,而藝術素質教育又是人文素質教育的基礎。沒有藝術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等學校需要藝術教育,實施藝術教育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時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切入點,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創新能力的根本途徑,是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高等師范院校的藝術教育方向
高等師范院校的藝術教育應該是以培養從事普及藝術教育為目標的教育人才為核心的。培養講方法、知識淵博、長于引導,有較高的藝術鑒賞、藝術批評、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能力的高水平教師。
(3)高等職業院校應的用型設計藝術教育
高等職業設計藝術教育是我國藝術教育領域發展教晚,但規模最大,分類最細,教育目標最明確的類別。高等職業設計藝術教育的辦學目的是培養祖國現代化建設中迫切需要的行業內專業人才,與行業相關技術、工程緊密結合,能夠快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繼續學習持續發展的能力,在熟練掌握專業基礎同時具備日后深入學習的能力。
(4)純藝術教育
純藝術的概念最早被賦予的意義是反藝術實踐中任何的功利性目的,是為了“藝術而藝術”的一種很純粹的,重精神體驗的藝術活動。因其被定義了本質的非功利性,自然而然的與應用型的各藝術設計專業相距日遠。
我們看到藝術普及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應用型設計藝術教育的快速壯大,學歷培養和就業優勢兩把利器完成了對整個文化創意產業鏈的支持和提升。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歌猛進,社會對應用型設計人才呈現出很大的剛性需求,高就業率、高收入帶動了藝術教育市場整體的繁榮。
三、高等職業設計藝術教育在河南省文化創意產業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支撐
高等職業設計藝術教育,是指高等職業學校主體有計劃發掘、培養與完善學生的設計藝術創造素質與能力的行為及其體制,是專門的以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目標為導向的設計藝術文化創造能力教育,其終極性目的是為了促進人類實現意義化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夢想。[4]高等職業設計藝術教育,在本質上是在高層面上的發掘、促進學習者的設計文化素養、創意創造與傳播能力的形成與提高。
創新思維的培養是職業設計藝術教育的核心問題,設計藝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創新思維的發展。設計藝術的創新思維實質是指以辯證的邏輯性思維為基礎,以敏銳性、獨創性以及批判性為特征來體現形象的一種思維活動。所以在設計藝術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捕捉創造靈感思維的能力。高等職業設計藝術教育的核心作用就是培養創意型、素質型、可持續發展型的人才,這也正是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人才。
文化創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會受到消費者文化層次、審美取向、價值觀念等軟因素的制約,一個具備較高文化藝術素養的受眾市場無疑是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保證。在高等職業藝術教育大框架下,通過高等藝術教育四個層次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到高等職業院校的藝術教育在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積蓄力量,為河南省文化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綜上所述,雖然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仍處在起步階段,但其強勁的發展勢頭,必定會成為我國未來的朝陽產業,前景不可估量。文化創意人才是河南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第一文化資源,在大力引進人才的同時,高等應用型設計藝術教育必須完全融入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新興的經濟力量,將文化創意與藝術感染力和科學技術生產力更為緊密的結合起來,攜手純藝術發展的力量,高度重視高等職業設計藝術教育,充分利用現有設計藝術教育資源和優勢,才能為河南培養更強更多本土化的文化創意人才,以促進和滿足河南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和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軼.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J].現代傳播,2007(1):108-116.
[2]徐光春.徐光春在香港談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2007.55-56.
[3]歷無畏.創意產業導論[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4]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7.
篇5
關鍵詞:花椒;苗木繁育;整地栽植;栽后管理
花椒屬蕓香科花椒屬植物,有溫中散寒、燥濕殺蟲、行氣止痛的功效,還是重要的食品調味原料。它喜陽光、耐干旱、耐瘠薄,特別適宜于梯田地、邊隙地、荒地、果園四周等栽植。是一種集生態效益與經濟價值于一體的兼用樹種,是西部干旱地區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理想樹種。現根據岐山縣曹家鎮魚龍村群眾近幾年在實施“退耕還林”中的實踐經驗,將花椒的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一、苗木繁育
一般8~9月是花椒收獲的季節,也是花椒育苗采種的大好時機。當前推廣的品種主要有大紅袍(獅子頭)、小紅袍、黃金椒、油椒等。采種樹應選擇樹勢強壯、結實多、品質優良的中齡樹。采收時選用成熟充分、果實外皮紫紅,種子外表藍黑色、飽滿、無病蟲的花椒作種。新采的種子先用清水選去秕籽,然后用溫水配制成1%的堿水或1%的洗衣粉溶液,浸泡2d(用水量以淹沒種子為宜)。反復搓洗種皮上的油脂,直至種子表面呈灰白色為止。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種皮上的堿液,拌入草木灰即可播種。花椒從幼苗開始就要求陽光充足,苗床地應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播前精細整地,打碎土塊,做到上虛下實。結合深翻整地,施入腐熟的有機肥60~75t/hm2,尿素120~150kg/hm2,過磷酸鈣450~600kg/hm2,草木炭750kg/hm2或硫酸鉀150~225kg/hm2。在精細整地的基礎上做畦,畦寬1.0~1.2m,畦長6~10m。在準備好的育苗畦內開溝,溝間距20~25cm,深4~5cm,溝寬8~9cm,溝底踏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溝上培土,翌年開春后,檢查發芽情況。當少量種子破土時,刮去上部覆土,留下部覆土3~4cm厚,當種子80%以上破口時,再刮1次土,留1~2cm。播種量75~90kg/hm2。播期應在土壤封凍前,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花椒產區可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采種后立即播種。花椒秋季育苗,種子出土時間長,較春播出苗早,因此在干旱地區或苗床土壤黏重的地方,播后可采用地膜或麥草覆蓋,干旱時可噴水,但不能大水漫灌,經常保持苗床土壤濕潤。當幼苗長到3~4cm高,有3~4片真葉時進行間苗,當苗高達到10cm時定苗,苗距5cm左右,留苗30~45萬株/hm2;及時灌水排澇;適時追肥,促苗早發;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清除苗床雜草;保證花椒幼苗健壯生長。
二、整地栽植
荒山造林采用魚鱗坑反坡階整地,栽植坑為50cm×50cm×40cm,外沿高出30cm。退耕地修集雨坑,將梯田隔成小方塊。土埂高30cm,寬30cm。以栽植點為中心進行挖土,逐步向外擴大,將挖出的熟土集中堆放,用生土堆成外高中心低的漏斗式集流面,在坑穴中心挖60cm×60cm×50cm的鍋底狀植樹坑,將熟土回填植樹坑內。最后將集流面夯實拍光。春季和秋季均可栽植。春栽于土壤解凍后至苗木萌芽前進行;冬栽于落葉后至上壤凍結前進行。栽植宜在秋季或雨后進行。選用苗高60cm以上、地徑0.6cm以上、具有3條以上10cm長側根、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優質壯苗。隨起苗、隨運輸,苗木出圃時打捆后用塑料袋包裝,運輸途中遮篷布,盡可能減少水分散發。經長途運輸的苗木抵達后在清水中浸泡24h,使其吸足水分,再用生根粉處理。在地頭挖一土坑,填細土,用水攪拌成泥漿,栽植前將苗木根浸泡在泥鍋內。栽植時將泥漿蘸根的苗木置于坑穴,扶直樹身,嚴格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步驟栽植。栽植深度以比苗木原土痕深2~3cm為宜。為了便于采收,株行距為1.5m×3.0m。栽后澆定根水,水滲完后封土。定干于地面5~10cm處。以定植苗為中心,將周圍耙細做成淺鍋狀,并覆蓋80~100cm見方的地膜,從而達到保濕、增溫的效果,以利苗木生長。冬栽苗木,在平茬后的剪口上覆細土,使苗木剪口不外露,呈土球狀。
三、栽后管理
冬季防凍而在主干處堆的土球,氣溫回升后要及時刨開,并重新修整樹盤。要適時松土閉墑,保證花椒樹苗發后有足夠的水分。幼樹施農家肥5~10kg/株,尿素50~150g/株,磷肥100~200g/株;六至七年生樹,施農家肥15~20kg/株,尿素500g/株,磷肥1~2kg/株。花期、果實膨大期要酌情施化肥,以提高坐果率和促進果實生長。澆好越冬、萌芽、果實生長期3次水。應配合施肥澆水,以充分發揮肥效,促進植株生長發育。成活后在5月和6月各澆水1次,同時追施少量氮肥。7月上旬以后應停止施肥、澆水,以免二次生長,影響果實發育和枝條越冬。花椒根系淺,雜草與花椒爭肥爭水現象相當嚴重,特別是在一至三年生幼樹期,為花椒定植后的緩苗期,應及時清除雜草,以促進樹勢健壯生長。栽后當苗木高60cm以上時,及時定干,不宜過低或過高,過低不便管理,過高不利于樹體生長和樹冠擴大。整形以自然開心形為主,一般留主枝5~7個,每個主枝上再選留2~4個側枝。結果樹修剪以疏為主,疏除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密生枝、徒長枝,去強留弱,交錯占空,做到樹冠內外留枝均勻,通風透光,立體結果。
四、病蟲害防治
從開春開始注意病蟲測報、及時防治。主要病害有銹病和褐斑病,其防治措施主要是及時噴灑多菌靈等。蟲害主要有蚜蟲、天牛和鳳蝶。蚜蟲主要在花期及果實生長期發生,噴2.5%的敵殺死4000倍液防治;鳳蝶可用50%敵百蟲1000倍液噴灑防治。天牛蛀食枝干,防治天牛主要是直接向其隧洞插入毒簽,用注射器向蛀孔中注入甲胺磷800倍液,也可采用捕捉成蟲、用鐵絲鉤殺幼蟲等方法防治。
參考文獻:
[1]信國彥.花椒優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J].科學種養,2009(11):16-17.
[2]趙艷俠.花椒早果豐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9(15):28-29.
篇6
關鍵詞 花椒;氣象條件;農技措施
中圖分類號 P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8-0239-01
花椒產量和品質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為探討其生育期內所需的適宜氣象條件,分析總結豐、欠產年氣象因子的特征,確定有利、不利氣象條件指標,在實際生產中充分利用各種氣象監測資料,當出現不利的氣象條件時,及時采取適當的農技措施,以達到防御災害的目的。
1 芽開放至展葉期
花椒芽開放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旬平均氣溫10~12 ℃開始,到盛期15 d左右,萌芽出葉的早晚易受早春氣溫變化的影響,氣溫高有利于花芽早發,物候期提前,如遇低溫天氣常可推遲發芽期。
1.1 適宜氣象條件
日平均氣溫≥6 ℃樹液開始流動,穩定在6 ℃以上時芽開始萌動,10 ℃左右萌芽抽梢[1]。萌芽到展葉期適宜溫度在10~15 ℃;第1個芽萌發到全部芽萌發需要15 d左右,≥0 ℃積溫110~120 ℃;花椒根系分布較淺,一般在10~30 cm,適宜土壤相對濕度為50%~80%。在適宜的土壤水分下,花椒物候期整齊,抗凍能力強。
1.2 不利氣象條件
3月上中旬日平均氣溫高于10 ℃對花椒生產不利,芽開放期提早,遇降溫天氣極易受凍害;芽生長期出現0 ℃以下低溫或氣溫連續3 d以上低于3.0 ℃,芽將受害[2];土壤相對濕度小于50%使土壤提溫快,物候期偏早不利于防御霜凍害。
1.3 農技措施
花椒萌芽后可采取輕剪、抹芽等修剪技術,增強樹勢,還可采用撐、拽、拉等方法張開主側枝角度,增強通風透光性;可選用以氮肥為主的化肥每株盛果樹施用約500 g,施用地點距離樹根50 cm左右;適當灌溉,既可補充土壤水分,也可降低地溫、推遲萌芽,有利于防霜凍害,但應注意不要深灌,20 cm深滲透即可,在土壤干旱的年份比較適用;及時收聽天氣預報,當大風、降溫天氣出現時采用熏煙法、灌溉法等防霜凍措施[1-2]。
2 開花至果實膨大期
當萌芽率達80%后,4月上旬花蕾出現,蕾期持續8~14 d進入開花期,4月中旬至下旬進入開花盛期,花期長短受氣候影響較大,在氣溫高、光照強、干旱的情況下,花期短;氣溫低、陰雨天氣多,花期延長,從初花期至末花期14~18 d。5月至6月上旬是椒果顯著膨大期,對營養、水分要求高,干旱、高溫少雨對果實膨大不利,同時也可導致生理落果。
2.1 適宜氣象條件
開花期適宜溫度為15.0~18.0 ℃,果實膨大期18~20 ℃;4—5月累計降水量80~150 mm,有利于果實膨大;土壤水分占田間持水量的60%~80%,有利于養分輸送、吸收。
2.2 不利氣象條件
初春氣溫驟降,且持續時間較長,最低氣溫低于3.0 ℃,或日平均氣溫降幅大于6.0 ℃花芽易受害;大風降溫、“倒春寒”、晚霜凍天氣是花椒減產的重要原因,可導致生理落果;土壤相對濕度在40%以下時,花椒受旱,影響授粉,坐果率低,自然落果量大,果實瘦小,嚴重影響產量。
2.3 農技措施
及時收聽天氣預報,當大風、降溫天氣出現時采用熏煙法、灌溉法等防霜凍措施;剪除徒長枝,減少水肥消耗;雨后及時深翻,以提墑保墑,提高土壤從深處吸收水分、養分的能力。適時灌溉,采用噴灌和滴灌方式,切忌大水漫灌;清除并燒毀枯死、瀕死椒樹。采用錘擊法和刮皮法殺死窄吉丁幼蟲,對樹干涂藥抹泥,阻止成蟲羽化[3]。對樹冠噴藥殺死成蟲;適當追施坐果肥,采用根施或葉面施均可,配合一定的微肥及防落素等,提高坐果率;及時防治病蟲害,從5月上旬開始,每旬1次,注意多種藥劑交替使用,不能連續使用一種藥劑。采摘前1個月應停止噴藥。
3 著色期至成熟期
花椒屬喜光樹種,年日照時數應在1 800~2 000 h,特別是7、8月花椒著色成熟期是產量和品質形成的關鍵期,充足的光照能促進果皮增厚,產量增加,著色良好,品質提高[4-5]。
3.1 適宜氣象條件
果實發育適溫為20~25 ℃。25 ℃時,花椒色澤好,品質高。平均氣溫15~16 ℃時,粒重增加;7、8月累計降水量達100~120 mm較適宜,水分條件良好,果皮繼續增厚;日照充足有利于著色、采摘和晾曬。要求旬日照百分率在50%以上。
3.2 不利氣象條件
≥35 ℃高溫天氣不利于物質積累,造成果皮薄,顏色發白,持續1周以上的高溫天氣常常引起干旱,花椒根系分布較淺,難以忍耐嚴重干旱,造成椒葉萎蔫,嚴重的可使果實脫落;陰雨天氣會延遲成熟期,特別不利于采摘晾曬,使商品率下降;在花椒成熟采摘期易出現連陰雨天氣,日降水量 ≥5 mm連續3 d以上影響采摘晾曬。空氣相對濕度較大,土壤積水過多容易引起花椒銹病發生,造成落果[3]。
3.3 農技措施
土壤10~30 cm相對濕度小于40%時要及時淺灌,表面不能有積水,最好選擇滴灌,在氣溫≥35 ℃的高溫天氣里可在早晚對葉面進行噴水;6月底以前中耕除草,該時期椒樹生長最旺盛,同時也是雜草繁殖危害最嚴重的時期。在干旱后灌溉或雨后均應及時中耕,有利于保墑。要選擇晴好天氣,及時采摘避免陰雨天或有露水時采收,及時晾曬。
4 參考文獻
[1] 王有科,南月政.花椒栽培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18-19.
[2] 李小衛,賀文麗,張西玲.韓城大紅袍花椒凍害分析及預防[J].陜西氣象,2005(6):28-29.
[3] 朱健,馮敏杰.花椒[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71-73.
篇7
園林花卉
(1)攀西地區莢蓬屬植物資源 潘天春 李佩華 梁劍 羅強
信息薈萃
(5)重慶市財政突出“五大重點”耕作美麗鄉村 無
園林花卉
(6)自貢彩燈公園規劃設計探析 張軍昌 張建林
信息薈萃
(12)重慶市農產品將建“戶口檔案” 無
園林花卉
(13)城市綠地對熱島效應的緩解作用及其研究進展 鄒敏 劉奕清 先旭東
信息薈萃
(16)重慶市南川區全力打造休閑旅游度假勝地 無
園林花卉
(17)升鐘水利工程廢碴場生態環境恢復與重建探討 羅建碧 邱建華
(21)華北地區鹽堿地白玉蘭栽培技術 桂炳中 徐現杰 馬曉輝 黃韜 及瑞芬
信息薈萃
(23)重慶市永川區扎實推進六大農業產業發展 無
園林花卉
(24)影響市街桂花開花的因素及解決對策 馬躍 劉華敏
栽培與植保
(26)烏皮櫻桃大棚避雨栽培效果初報 唐元華 張敬
(29)淺談全膜玉米在榆林市榆陽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高飛宇
(31)馬鈴薯晚疫病綜合防控示范效果初報 張亞東 胡成香 周遠秀 袁文斌 譚監潤 冉峰
(32)“水稻-大蒜”輪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許洪富 楊秀洪 郭忠印
(35)我國菠蘿水肥管理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及研究展望 鄭良永 鄭龍
(38)水稻主要病蟲害為害特點及防治措施 楊淑蘭
(41)云陽縣花椒栽培技術要點 李大成 黃丙春
產業發展
(42)重慶技術市場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設對策 唐雙福 史思茹 黃永東 唐維超
(46)柳江縣青花梨產業現狀、優勢分析及發展對策 梁志全 喻忠剛 韋初舉 韋啟光 梁麗梅
(50)重慶市永川區糧油產業化發展思考 彭南飛
信息薈萃
(52)重慶市農委五項措施確保蔬菜供應不斷檔價格穩 無
產業發展
(53)梁平縣黑花生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方緒彪 劉兆俊
農業經濟
(56)墊江縣全力推進“五點三區”特色效益農業的思考 黃曉容 周楊 王金濤 張東 黃靜
(61)試論重慶市南川區農業品牌建設與保護 程勇
(65)從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的視角分析農村勞動力轉移 樊興麗 布海東
(68)酉陽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現狀及發展思路 黃修文 冉強
(
71)農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對策 喻小倩
城鄉統籌
(74)巫溪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思考 王繼平
品種推介
(77)雙低雜交油菜‘種都油998'品種特性及栽培要點 石有明 鄧武明 周燕 文鳳君 黃華磊 唐尚同
信息薈萃
(78)第三屆重慶采茶節開幕 無
品種推介
(79)雜交一代新品系‘惠豐'苦瓜栽培技術 谷九益 胡道榮 陳興瑜
農事月歷
(81)重慶市3月農事建議 無
無
(84)陜西扶風縣瑞欣果樹苗木專業合作社 無
編委/專家風采
(85)編委風采 無
(85)專家風采 無
無
篇8
論文關鍵詞花椒;栽培時期;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
論文摘要介紹花椒的栽培技術,主要包括栽培時期、栽植、土壤改良、施肥、修剪、防凍保產、病蟲害防治、果實采收等內容,對花椒生產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花椒屬蕓香科花椒屬植物,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能,在我省東部農業區的黃河、湟水河谷地溫暖地帶,已有幾百年的栽培歷史。栽植適宜區已接近海拔2500m地域,亦能正常結果。花椒為深根性樹種,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pH值在6.5~8.0范圍內都能種植,但以pH值在7.0~7.5的范圍內生長最好,花椒耐寒,年均氣溫為8~10℃的地區均能栽培。花椒喜光照,一般要求年日照時數不少于1800h。多在農戶莊廓周圍及具有小氣候的退耕地內栽植,其根系耐水性差,低洼易澇地不宜種植。
1栽培時
由于我省冬春季氣候干燥,土壤水分少,最易造成脫水干燥現象。因此,在氣候溫和、雨水較多、土壤較濕潤及空氣濕度大的秋季栽植,一般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并將嫩稍、嫩葉剪除一部分,以減少蒸發,保持苗木體內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2栽植
應做到“窩大底平,深挖淺栽,重施底肥,熟土填窩,根深苗直,水分充足”。栽前按計劃確定栽植點,按行距2.2m,株距1.5m進行挖穴,一般栽花椒苗3000株/hm2,挖穴深淺隨苗木而定。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莖略高于地面為宜,一般定植穴保證直徑和深0.5m以上,每株施有機肥3g、過磷酸鈣0.2kg,并做到肥土拌勻,填入穴內,定植灌水后用干細土或地膜覆蓋穴面,防止水分蒸發。
3土壤改良
深翻土壤,擴大樹盤,達到熟化土壤的目的,花椒是一種深根性植物,根系的旺盛生長,需要有通氣良好和富有有機質的土壤條件。定植后如不進行深耕擴穴,隨著樹齡的增長,根系也會限制在表土層內,其后果將造成冠形矮小,地上部分所需營養供不應求,果實豐產性差,花椒樹壽命短。所以從秋季開始到封凍前要進行深翻改土,具體做法是:花椒樹冠下土壤淺挖,樹冠外土壤深翻,以免傷根,松土的深度一般應掌握在20~25cm。
4施肥
花椒的正常生長與結果,需要從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氮、磷、鉀三大元素對花椒樹的成長與果品豐收有重要的作用。施肥方法主要有穴施、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3種。一般以環狀溝施或放射狀溝施為宜。施肥時溝穴應掌握將坑挖在樹冠滴水下面,這個區域內花椒的須根最多。此外,還可在樹上進行葉面噴肥,如磷酸二氫鉀、增產菌、葉面寶等,以補充養分,提高產量。
施肥一般可分為基肥、種肥、追肥、根外追肥4種。基肥在第1次耕地前(秋耕),將肥料均勻撒于地面,在翻耕時肥料被埋入耕層中,達到全層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并配施磷肥。秋季施基肥,土壤潮濕,地溫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使有機物有效地轉變為無機鹽(物),迅速被花椒根系吸收,增加樹體營養,起到恢復樹勢的作用。一般六至七年生的樹,每株施有機肥15kg、過磷酸鈣0.3kg為宜。追肥以有機肥為主,氮肥配適量的鉀肥,一般可分為2次進行。第1次在4月下旬或5月初,追施有機肥和鉀肥,以促進新梢生長,增加葉面厚度,提高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和幼果發育。第2次在6月下旬至7月初,以速效氮肥為主,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六至七年生的結果樹,第1次每株用有機肥5~15kg,第2次每株用復合化肥0.25~1.00kg。
5修剪
花椒幼樹易徒長,造成枝條骨架不結實。因此,幼樹在第2年和第3年中應進行夏季修剪,以采取摘心控長為主,培養矮而開張的樹冠,以利樹體的通風透光和采收果實。樹齡進入盛果期后,除自然災害外,坐果一般沒有大小年之分。為此,冬剪以短截為主,結合夏季修剪即可調整生長與結果的矛盾。
6防凍保產
花椒樹在開春后發芽較早,果苔形成也較早,易受春寒威脅,嚴重者顆粒不收。因此,應注意天氣預報,隨時掌握天氣變化。在花椒樹發芽、坐果期如遇到春寒,應采取必要手段,如進行人工煨火、熏煙等預防措施。煨火時間一般應選在日出前2~3h內。煨火位置:零星樹應煨在樹冠下,成片林掌握風向,布設梅花點,煨在上風口效果最佳。如遇晝夜長時間低溫的特殊冷凍天氣,應掌握氣溫出現0℃以下時開始煨火,不能間斷,直至氣溫回升到0℃以上時為止。
7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病害是銹病,發病初期(7月中下旬)用1∶1∶100波爾多液預防,發病期間用25%粉銹寧600倍液噴打。蚜蟲是花椒樹的主要害蟲,一般發生在5~6月,以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最為嚴重,危害嚴重時對樹木的生長和產量影響甚大。為此,在蚜蟲宜發生期應隨時注意觀察蟲情,如有發生危害及早進行防治。花椒謝花后噴施40%樂果1000~1500倍液或三氯殺螨醇1000倍液,嚴重時8d左右再噴施1次,在休眠期噴5~8°Bé的石硫合劑。跳甲蟲為害花椒葉,發生時用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殺螟松噴打;天牛蛀食枝干,發生時用注射器向蛀孔中注入甲胺磷800倍液;木蠹蛾為害樹干及根莖,發生時用40%樂果柴油液(1∶9)涂蟲孔,進行毒殺,在成蟲產卵盛期和幼蟲孵化盛期用50%殺螟松500倍液殺死。
8果實采收
篇9
論文摘要介紹花椒的栽培技術,主要包括栽培時期、栽植、土壤改良、施肥、修剪、防凍保產、病蟲害防治、果實采收等內容,對花椒生產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花椒屬蕓香科花椒屬植物,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能,在我省東部農業區的黃河、湟水河谷地溫暖地帶,已有幾百年的栽培歷史。栽植適宜區已接近海拔2500m地域,亦能正常結果。花椒為深根性樹種,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pH值在6.5~8.0范圍內都能種植,但以pH值在7.0~7.5的范圍內生長最好,花椒耐寒,年均氣溫為8~10℃的地區均能栽培。花椒喜光照,一般要求年日照時數不少于1800h。多在農戶莊廓周圍及具有小氣候的退耕地內栽植,其根系耐水性差,低洼易澇地不宜種植。
1栽培時期
由于我省冬春季氣候干燥,土壤水分少,最易造成脫水干燥現象。因此,在氣候溫和、雨水較多、土壤較濕潤及空氣濕度大的秋季栽植,一般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并將嫩稍、嫩葉剪除一部分,以減少蒸發,保持苗木體內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2栽植
應做到“窩大底平,深挖淺栽,重施底肥,熟土填窩,根深苗直,水分充足”。栽前按計劃確定栽植點,按行距2.2m,株距1.5m進行挖穴,一般栽花椒苗3000株/hm2,挖穴深淺隨苗木而定。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莖略高于地面為宜,一般定植穴保證直徑和深0.5m以上,每株施有機肥3g、過磷酸鈣0.2kg,并做到肥土拌勻,填入穴內,定植灌水后用干細土或地膜覆蓋穴面,防止水分蒸發。
3土壤改良
深翻土壤,擴大樹盤,達到熟化土壤的目的,花椒是一種深根性植物,根系的旺盛生長,需要有通氣良好和富有有機質的土壤條件。定植后如不進行深耕擴穴,隨著樹齡的增長,根系也會限制在表土層內,其后果將造成冠形矮小,地上部分所需營養供不應求,果實豐產性差,花椒樹壽命短。所以從秋季開始到封凍前要進行深翻改土,具體做法是:花椒樹冠下土壤淺挖,樹冠外土壤深翻,以免傷根,松土的深度一般應掌握在20~25cm。
4施肥
花椒的正常生長與結果,需要從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氮、磷、鉀三大元素對花椒樹的成長與果品豐收有重要的作用。施肥方法主要有穴施、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3種。一般以環狀溝施或放射狀溝施為宜。施肥時溝穴應掌握將坑挖在樹冠滴水下面,這個區域內花椒的須根最多。此外,還可在樹上進行葉面噴肥,如磷酸二氫鉀、增產菌、葉面寶等,以補充養分,提高產量。
施肥一般可分為基肥、種肥、追肥、根外追肥4種。基肥在第1次耕地前(秋耕),將肥料均勻撒于地面,在翻耕時肥料被埋入耕層中,達到全層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并配施磷肥。秋季施基肥,土壤潮濕,地溫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使有機物有效地轉變為無機鹽(物),迅速被花椒根系吸收,增加樹體營養,起到恢復樹勢的作用。一般六至七年生的樹,每株施有機肥15kg、過磷酸鈣0.3kg為宜。追肥以有機肥為主,氮肥配適量的鉀肥,一般可分為2次進行。第1次在4月下旬或5月初,追施有機肥和鉀肥,以促進新梢生長,增加葉面厚度,提高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和幼果發育。第2次在6月下旬至7月初,以速效氮肥為主,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六至七年生的結果樹,第1次每株用有機肥5~15kg,第2次每株用復合化肥0.25~1.00kg。
5修剪
花椒幼樹易徒長,造成枝條骨架不結實。因此,幼樹在第2年和第3年中應進行夏季修剪,以采取摘心控長為主,培養矮而開張的樹冠,以利樹體的通風透光和采收果實。樹齡進入盛果期后,除自然災害外,坐果一般沒有大小年之分。為此,冬剪以短截為主,結合夏季修剪即可調整生長與結果的矛盾。
6防凍保產
花椒樹在開春后發芽較早,果苔形成也較早,易受春寒威脅,嚴重者顆粒不收。因此,應注意天氣預報,隨時掌握天氣變化。在花椒樹發芽、坐果期如遇到春寒,應采取必要手段,如進行人工煨火、熏煙等預防措施。煨火時間一般應選在日出前2~3h內。煨火位置:零星樹應煨在樹冠下,成片林掌握風向,布設梅花點,煨在上風口效果最佳。如遇晝夜長時間低溫的特殊冷凍天氣,應掌握氣溫出現0℃以下時開始煨火,不能間斷,直至氣溫回升到0℃以上時為止。
7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病害是銹病,發病初期(7月中下旬)用1∶1∶100波爾多液預防,發病期間用25%粉銹寧600倍液噴打。蚜蟲是花椒樹的主要害蟲,一般發生在5~6月,以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最為嚴重,危害嚴重時對樹木的生長和產量影響甚大。為此,在蚜蟲宜發生期應隨時注意觀察蟲情,如有發生危害及早進行防治。花椒謝花后噴施40%樂果1000~1500倍液或三氯殺螨醇1000倍液,嚴重時8d左右再噴施1次,在休眠期噴5~8°Bé的石硫合劑。跳甲蟲為害花椒葉,發生時用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殺螟松噴打;天牛蛀食枝干,發生時用注射器向蛀孔中注入甲胺磷800倍液;木蠹蛾為害樹干及根莖,發生時用40%樂果柴油液(1∶9)涂蟲孔,進行毒殺,在成蟲產卵盛期和幼蟲孵化盛期用50%殺螟松500倍液殺死。
8果實采收
篇10
關鍵詞花椒;冬季;容器育苗
中圖分類號 S573+.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8-0217-01
花椒屬蕓香科(Rutaceae)花椒屬(Zanthox ylum),為油料和調香料樹種,可入藥,是我國重要的出口物資。花椒適應性強,生長快,結果早,用途廣,栽培管理簡便,根系發達,能保持水土,是荒山、荒灘造林、四旁綠化以及發展庭院經濟的優良樹種。
1小苗培育
1.1苗圃地選擇及整地
培育花椒容器苗應選擇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病蟲害少或無根腐病、向陽背風、排水良好、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透氣性好的砂質壤土或壤土作苗圃。苗圃的整地與常規育苗整地相同。
1.2種子處理
花椒種子外種殼表面含有一層臘質,需要將臘質去除種子才能吸水發芽。處理種子時采用3%-5%食用碳酸鈉溶液浸泡花椒種子3-4 h,過濾后的種子拌粒徑2-3 mm的細沙搓洗,直接將臘質全部去除[1]。
1.3播種
播種時間應選擇在9月底至10月上中旬。播種前先將苗床用木板鎮壓平整,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地播撒于苗床上,然后覆蓋粒徑為1-2 mm的細河沙,以厚度為種子粒徑的2-3倍為宜,澆透水,再覆蓋草,草的厚度以不見土壤為宜。
1.4拱棚建立
用寬1.5-2.0 cm、長2.0 m的竹板插入土壤形成“拱形”,將厚度為0.02 mm的農膜蓋在“拱”上形成棚,地膜與土壤接觸處用土壓實,形成封閉的環境。
1.5幼苗的出土及管理
播種后20-25 d幼苗即可出土,幼苗出土10%-15%時,將覆蓋的草揭掉,并視苗床的干濕適時澆水,保證苗圃濕潤,幼苗長出4-6片真葉時即可進行移植。
2容器育苗
2.1營養土配制
花椒要求土質濕潤肥沃、pH值呈酸性至中性土的砂質壤土或壤土。因此,配制營養土時要充分考慮苗木對肥力的需要。配制營養土的方法:在1 m3土中加入普鈣15 kg、餅肥10 kg、復合肥3 kg,充分攪拌均勻,即可裝袋。
2.2容器袋選擇
選擇容器袋時要考慮苗木的轉運和搬運上山造林時的牢固性,該文采用桐城市生產的8.0 cm×12.0 cm×0.8 mm容器袋,兩側各打4個直徑為0.5 cm的孔。
2.3營養土裝袋及擺放
用厚度為3 mm的薄鐵皮制成楔形圓筒或竹筒等工具將配制好的營養土裝入袋中,并稍壓實,營養土略高于袋沿。每床擺25袋,床與床之間留寬80 cm的步道。袋與袋之間應擺放緊密,不留空隙。
2.4苗木移植
花椒容器苗采取幼苗移栽的方法,這種方法培育的苗木能均勻整齊地生長,空袋率少,出苗率高,苗木生長健壯,便于生產管理。幼苗移植時應對小苗進行分級,將長勢基本一致的幼苗栽在一起,以保證今后苗木長勢整齊。因花椒種子萌發時期不一樣,第1批幼苗移植完畢后,要對苗床進行管理,10-15 d移植第2批幼苗,直到苗床的種子發芽完成后即可完成移植。
幼苗移植應選擇陰天或陰雨天氣進行,用竹簽在裝好土的容器袋中心插一個深3-5 cm的小孔。將花椒幼苗放入容器土壤中,深度比原土痕略深,并壓緊,使幼苗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不留縫隙。移植后澆透定根水,再用竹塊搭成小拱棚,將地膜覆蓋在小拱上,并用泥土將接地的地膜兩側壓實,以后注意澆水,直到苗木出圃。在晴天中午氣溫較高時,將小拱棚兩頭敞開,以利于通風降溫。
3容器苗管理
3.1補植
幼苗移植成活率可達95%左右,但為了節約容器,提高出苗率,幼苗移植后5-7 d應進行檢查,發現移植幼苗死亡的要及時進行補植。補植用的小苗應比移植時的苗木稍大(即多2-4片真葉),補植后要對補植的容器澆透水,以充分保證整批苗木整齊,出苗率高,方便管理[2]。
3.2 澆水
容器苗的水分管理根據苗木的生長時期和氣候變化來調節,幼苗移植成活后,苗木較小,水分消耗較少,但抗旱能力弱,澆水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幼苗移植成活20 d后,苗木開始進入速生期,氣溫也逐漸升高,這時澆水量要大、要澆透,但是次數可相對減少。在晴天棚內溫度高,苗木蒸騰量大時要多澆。相反,陰天棚內溫度低,苗木蒸騰量小,可以少澆或不澆。
3.3除草
雜草與苗木爭奪水分、養分和光照,對苗木危害極大,必須及時消滅雜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步道可用草甘磷30 kg/hm2對水900 kg/hm2噴霧,注意要在無風的晴天中午用藥,(下轉第223頁)
(上接第217頁)
最好采用超低噴霧,注意不要噴灑在苗木上。
3.4施肥
容器苗生長期所需要的營養,除了依靠營養基質外,在整個苗期還要不斷追肥。因容器袋營養空間較小,不能供給苗木長時間生長的需要,為確保苗木正常生長,追施肥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苗木成活后20 d施第1次追肥,第40 d再追施1次;追肥濃度為0.2%-0.3%,氮、磷、鉀的比例為3∶2∶1,第1次用噴霧器噴霧,第2次用灑水壺澆灌即可,到第60天后苗木高達到20 cm以上即可出圃上山造林。
3.5病蟲害防治
花椒病蟲害雖多,但因是冬季小拱棚容器育苗,苗木有棚與外界隔開,加上氣溫和空氣濕度都較低,不利于病蟲害的生長和繁殖,故其病蟲害較少。蟲害主要為地老虎,每天清晨檢查苗圃,如果發現及時除掉。病害主要是花椒銹病,如發現葉背后有黃色斑點時,即可用50%銹枯靈噴施1-2次,每隔7 d噴1次即可防治[3]。
4苗木出圃
花椒移植容器苗經過約60 d的精心培育,苗高在20 cm以上,地徑在0.3 cm以上的苗木即可出圃。苗木出圃前10 d就要開始煉苗,每天早晚將小拱棚上的地膜揭開,使苗木逐漸適應環境。雖然移植培育的容器苗木都比較均勻,但是也有約10%的苗木較差。因此,苗木出圃時要將苗木進行分級處理,將不合格的苗木移到另外的苗床擺放好進行施肥、澆水等日常管理,15 d后方可出圃上山造林[4-5]。
5參考文獻
[1] 李境玉.花椒的育苗技術[J].現代種業,2011(1):51-53.
[2] 宋國棟.花椒樹的育苗及其栽培管理[J].甘肅農業科技,1991(12):19.
[3] 李青山,謝安勇,蔣紹波.花椒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湖北植保,2008(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