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槍訓練范文

時間:2023-04-11 10:49: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標槍訓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標槍訓練

篇1

[關鍵詞]學校;標槍訓練;方法

作為一名職業中學的體育教師,我從事學校業余標槍訓練已有十多年。在這十多年里,針對標槍運動員的選苗、訓練、出成績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訓練方法。標槍訓練是要講方法、講科學的,不是只要練就能出成績的,一定要選好學苗,運用恰當的訓練方法。

一、注重學苗的選擇

投擲標槍的技術動作是在幅度大、協調性和靈活性高的情況下完成的。我體會到選材的成功等于訓練成功的一半,有了好學苗,就有成功的希望,選學苗的工作是訓練出成績的前提。在選學苗中關鍵是“勤觀察,多留心”,要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運動能力、潛質等先天運動條件,同時也觀察他的意志品質等非運動條件。對新進校的學生更要格外留意,以便早發現、早培養。由于標槍運動的特殊性,在選學苗時一定要有側重點,著重看反應、模仿、步型、靈敏、耐力、彈跳等能力,除了這些以外,我還重視看骨骼、肌肉等。學苗選準確了,運動水平就會提高得更快。

我的做法是:第一,觀形、摸骨。看身高、腿臂長短、骨架大小、肌肉是否成形,摸膝關節、踝關節的粗細。比如,偏瘦、高,膝、踝小的適宜短、跨、跳項目,肌肉好的適宜投擲項目。第二,了解家庭史。了解學生父母的身高、從事的職業等。因為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是出好運動員的基本前提,同時孩子的訓練也要得到家長的支持。第三,測試成績。可以用來測試的項目有100米、立定跳、摸高、800米、后拋鉛球等。比如,我校的一名學生在剛進校時身高不到170厘米,臂展173厘米,就身材來講,屬于一般。在課余時間我發現他爆發力強,擲壘球的動作出手相當快。我發現他是個好學苗,對他進行了重點訓練。2009年,他在市中學生運動會中獲得標槍金牌,三級跳也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二、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

1.制定科學系統的訓練計劃。首先,在進行專項技術訓練時,要有針對性地制定訓練計劃,長計劃與短安排相結合。在正式訓練前,教練員除了要求運動員做好一般性準備活動外,還要有針對性地做專項技術訓練前的專項準備活動。在訓練當中,我常常跟他們一起訓練,一方面看自己的訓練計劃制定得是否完善、科學、合理,另一方面也可以鼓舞他們的士氣。其次,訓練一定要科學系統,先專項、后整體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比如,可以采用杠鈴桿進行肩上繞環、手臂的屈伸等練習,使運動員逐漸地把肩關節、肘關節部位的肌肉、韌帶全面地活動開,很快達到適宜進行投擲標槍專項技術練習的狀態。因為學生過去在初中時很少接觸標槍,更談不上受什么系統的業余訓練,身體的柔韌性特別差。在平時的準備活動中,我主要是通過壓肩、振肩等來練肩關節的柔韌性,通過擲輕、重物來提高擲標槍的能力,通過練杠鈴來提高力量素質。比如,我校的一名學生身高180厘米,身材高大,力量型,但做動作肩轉不過來,每次準備活動都安排一定量的徒手轉肩練習等,通過半年多的訓練,他在市中學生田徑運會上獲得銀牌。

2.要重視肩關節、肘關節這些重點部位的機能練習。為了預防標槍運動員肩、肘等部位受傷,進行練習前要適當加大這一部位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力量練習,平時要注意發展運動員小肌肉群的力量,早日形成保護層。我的針對性訓練方法是通過小杠鈴臂前曲、頸后推等來提高手臂的力量,還通過臥推、抓舉等來提高上肢力量。這一過程并不是通過一堂課和一個階段的訓練就能完成的,要體現在常年的訓練計劃中。有一名學生在我校運動會中因忽略了準備活動,肘關節受傷,恢復了一段時間后,我對其加強了肩關節、肘關節的練習,采用的練習方法有橡皮帶“滿弓”、蹬伸送髖、側面“滿弓”、單杠上懸垂擺體振胸等。后來,該生在訓練比賽中的專項成績有所提高。

3.運動量的增加方法要科學。教練員在安排訓練計劃和訓練內容時,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漸增大運動量的原則。我的做法是培養興趣,學生心態調整好了,訓練就會輕松很多。上肢先練幾組俯臥撐來熱身,不同重量的臥推、抓舉等是提高上肢和腰腹的很好方法,不同重量的半蹲和深蹲是提高下肢力量的很好方法。當肌體已出現疲勞現象時,應該減小運動負荷或者進行積極性休息,改變練習別的訓練內容。

4.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持槍是個看似簡單的動作,但里面的技術含量是非常高的,我采取分步練、反復練的方法,確保動作不變形、不走樣。在教學訓練中,教練員要根據標槍項目的技術特點,采用不同的投擲方法。比如,單手投、雙手投、原地投、上步投等,先投重器械,如原地、上步、助跑擲兩公斤的小鐵球,六次為一組,擲三組,較短的間歇時間;再投輕器械,如小棒壘球,六次為一組,擲三組;再用標準的標槍擲,六次為一組,擲三組。

5.教練員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觀察和糾正運動員在專項技術訓練中的錯誤動作。在提高運動技術的過程中,必須經常對完成動作的質量進行評定,明確錯誤并及時糾正。我從舞蹈訓練要對著一面大鏡子練習中得到啟發,把運動員帶到一面大鏡子前讓隊員對著鏡子檢查自己的動作技術環節存在那些技術問題。為了讓他們能系統發現自己的問題,我還將他們的訓練進行錄像,這樣他們就很容易發現自己的錯誤。把運動成績的實際效果與運動員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特征加以比較,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若發現運動員在專項技術訓練中出現錯誤動作,哪怕是細小的動作,比如在最后用力翻“滿弓”時,肘關節翻不上來,出現“撇槍”,做不出完整的“超越器械”動作,力量用不到標槍的縱軸時等等,應該及時糾正,避免運動員受傷。

6.不要忽略訓練后的放松。在教學訓練中的大運動量訓練后,身體都會疲勞,要及時放松,防止傷害事故的出現。每次訓練結束后,我采用“先心理、后生理”,“先心情、后肌肉、再骨骼”的放松方法,先學會心理放松,之后的生理放松是全身的肌肉放松,重點要以肩部放松為主,方法是將雙臂平放體側,盡量提升雙肩向上,保持10秒鐘,然后放松。睡前的熱水沐浴和外用藥物放松等方法,可以讓身體徹底放松,為下一次的訓練奠定良好的基礎。

從1994年至今,每屆的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我校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在2003年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我校學生打破男子甲組標槍記錄;2009年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有9人次獲獎,其中在標槍這一項目中奪得一枚金牌。我會繼續為標槍訓練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篇2

研究方法:結合國內外關于標槍運動員力量訓練研究的文獻資料,找出適合我縣運動員的訓練方案,進而歸納出能提高標槍運動員力量素質的訓練方法。

主要研究成果與結論:標槍運動員的訓練應以發展快速力量為主,專門投擲力量的訓練應與技術緊密結合,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應遵守循序漸進原則,選擇正確的力量訓練手段,貫穿到整個訓練計劃中。

1、前言

標槍是投擲項目中最輕的器械,標槍擲出,器械的出手速度成為運動成績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器械出手初速度又取決于投、搓力量的大小和整體動作速度。沒有很好的身體素質水平,特別是力量素質很難獲得最大的出手速度。正確認識力量訓練的分類,對力量訓練手段的選擇和科學訓練以及保證訓練的順利進行有重要意義。

2、研究方法:

運用文獻搜集法,找出適合運動員的訓練方案,進而歸納出能提高標槍運動員力量素質的訓練方法

3、研究分析

3.1力量訓練的重要性

在標槍項目中,力量是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它既是速度、彈跳、靈敏、柔韌的基礎,也是掌握技術的必要條件;對于技術掌握較好的運動員,發展力量又是進一步提高運動成績的手段。在掌握技術的前提下,力量與專項成績是成正比的。因此,在訓練中應以快速力量訓練為主。比如世界優秀標槍運動員蘇聯的魯易斯13歲時,小石塊能投130m,而當時他并沒有掌握較高的投擲技術。

3.2力量訓練的方法

根據少年運動員的特點,在制定計劃時,應考慮到多樣性的特點,使他們對力量訓練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使肌肉全面協調的發展。方法如下:

3.2.1利用自身體重練習法

這種方法很有效,因為對神經負擔小,易學、易練,對速度、彈跳也有一定的效果。方法如下:俯臥撐、跑坡、仰臥起坐、跳躍等。

3.2.2循環訓練法

在訓練中,小肌肉群的力量訓練多采用此方法。特點是間歇時間短,各站內容不同,易產生興奮,既提高興趣,又較好的發展力量素質,是少年標槍運動員力量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

3.2.3專項力量練習法

該方法在動作結構、形式和用力特點上與專項動作主要部分接近。它在標槍項目訓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應貫穿整個訓練過程中,為了使力量素質和標槍技術緊密結合,少年標槍運動員采用投擲輕標槍的方法更為有效。

3.2.4超等長訓練法

主要包括:快速跳躍練習;不同高度和形式的跳深練習;持槍做節奏跑,交叉步跑等。 在訓練實踐中,發展力量訓練方法很多,我們應根據不同階段、內容、對象等因素去有針對性的選擇,以便有更適合少年標槍運動員的訓練方法。

3.3力量訓練的主要手段

3.3.1速度力量的訓練手段

速度力量取決于肌肉的收縮速度和最大力值。它是標槍項目必備的能力。標槍項目肌肉用力順序是爆發式用力,是必須提高的。優秀標槍運動員關鍵在于少年時期的培養。主要練習手段如下:

3.3.1.1頭后雙臂屈伸:

采用杠鈴片,重量為男子10―20kg,女子5―10kg。要求放下屈臂,上臂充分后屈。伸臂時,上臂不要過分膠壓,以便伸臂時更接近于鞭打。

3.3.1.2斜上方推鈴片式杠鈴:

此法可計時5―10s,要求在手臂伸直的條件下,完成次數越多越好。

3.3.1.3弓箭步抓舉:

要求掌握正確動作下快速完成。

3.3.2小肌肉群力量訓練的手段

以往我們訓練中只注重大肌肉群,使運動員力量發展失調,出現傷病而影響訓練,也過早結束運動生涯。主要采用循環訓練法,既安全又有效,能提高興趣,能均衡發展各肌肉群的力量,循環訓練法主要有:

3.3.2.1負重轉肘、背后牽手拉肩肘多方向屈臂伸、平握啞鈴外旋等手段是增加肘關節的力量。

3.3.2.2負重體側前屈,在鞍馬上做左右側送片、男子重量5kg、女子重量2.5―5kg,以中速完成,每組6―8次,共3―4組。

3.3.2.5弓箭步走、負重提踝、交叉跳、直立跳等發展下肢力量。但在實際訓練中應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可選負重的訓練方法。

3.3.3專門投擲力量的訓練

專門投擲力量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有針對性的,是掌握和改進運動技術,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

3.3.3.1

雙手頭上投實心球:重量0.5―2kg,可采用原地投和上步投。要求與正面插槍技術相似,手臂伸直,以胸帶臂擲出。

3.3.3.2

帶球對墻鞭打:要求以胸帶臂快速鞭打能力及左腿快速蹬伸支撐能力,連續6―8次為一組,3―5組為宜。

類似以上的練習方法還包括:雙手胸前推球、投沙袋、單腿跪立,雙手投球等都是發展投擲能力和速度的練習。使肌肉用力動作傳遞效果更接近于標槍的投擲技術。但應指出的是,隨著運動員的年齡增長,器械的重量也就逐漸的增加,要有足夠的間歇時間,訓練負荷可參考田徑教學訓練大綱。

4、結論與建議

(1)少年標槍運動員的訓練應以發展快速力量(即爆發力)為主。

(2)專門投擲力量的訓練應與技術緊密結合。

(3)少年標槍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應遵守循序漸進原則,選擇正確的力量訓練手段,貫穿到整個訓練計劃中。

參考文獻

[1] 過家興,等,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

篇3

關鍵詞:分解訓練法;單純分解訓練法;標槍技術

一、前言

標槍是投擲項目項目之一,屬于周期性練習項目;因標槍技術比較復雜,也屬于混合性練習項目。中學生標槍技術訓練不僅要受到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生理特點的制約,還受到標槍技術自身特點的制約。在中學生的標槍技術訓練中,一方面要從標槍技術訓練的特點出發,標槍的訓練必須緊緊圍繞標槍是輕器械、技術比較復雜的特點進行,通過訓練培養出既有爆發力又有高度協調能力的運動員。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應該做到,在不斷發展和提高專項快速力量的同時,使運動員掌握和保持良好的“槍感”,以利于運動員既能發揮出最大的速度又能準確地用力于標槍的縱軸上。只有兩者組合協調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專項成績。另一方面還取決于教練的教學方法、技巧等,長期以來,標槍項目技術訓練,都是先學最后用力技術,再學助跑,旋轉、交叉步等其他動作技術。其中最后用力的技術訓練占去了大部分的教學,這樣的訓練會造成訓練周期過長,不能較快地使運動員掌握完整技術。鑒于以上兩個方面情況,筆者去繁就簡,從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了單純分解訓練法對本校標槍運動員進行訓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對當前標槍訓練的重要理論與實踐訓練中切身體會相結合,發現單純分解訓練法能有效地提高標槍運動員的成績,以期對教練員和運動員有所啟發和幫助。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我校田徑隊標槍專項運動員,共22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0人。

2.研究方法

⑴文獻法

通過中國期刊網、學校圖書館和某體育學院院報,檢索和收集有關標槍技術訓練方面的文獻資料,掌握我國中學生標槍訓練方法的研究和發展的狀況。在廣泛閱讀和整理各類文獻的基礎上,根據中學生標槍運動員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對相關資料進行重點閱讀和分析,為本文的理論分析提供基礎。

⑵實驗法

本研究主要對以上研究對象在我校田徑場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教學訓練,教學過程嚴格按照教學程序實施,以探討標槍技術項目的有效訓練方法。

三、過程與方法

1.什么是分解訓練法

分解訓練法是指將完整的技術動作或戰術配合過程合理地分成若干環節或部分,然后按環節或部分分別進行訓練的方法。運用分解訓練法可集中精力完成專門的訓練任務,加強主要技術動作和戰術配合環節的訓練,從而獲得更高的訓練效益。當技術動作或戰術配合過程較為復雜、可予分解,且運用完整訓練法又不易使運動員直接掌握的情況下,或者技術動作、戰術配合的某些環節需要較為細致地專門訓練時,常采用分解訓練法。

2.單純分解訓練法的應用

應用單純分解訓練法,需首先把訓練內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別學習、掌握各個部分或環節的內容,再綜合各部分進行整體學習。這種方法在技術和戰術的學習與訓練中被廣泛應用。分解訓練法對練習的順序并不刻意要求。采用單純分解訓練法進行標槍技術的訓練,可將整個標槍技術過程分解成三個部分,即持槍加速跑、最后交叉跑和揮臂擲槍。訓練進程是:可先訓練“持槍加速跑”;掌握后再訓練“交叉步”;掌握后再訓練“原地揮臂擲槍”;也可先練習“原地揮臂擲槍”,再練“持槍加速跑”,再練“交叉步”。最后把三部分合成起來進行完整訓練。下面是我用單純分解訓練法將標槍技術訓練支解后進行的單元式教學。

⑴熟悉標槍階段“持槍加速跑”

持槍助跑的任務是為人體和標槍獲得速度,形成有利的最后用力的身體姿勢和提高標槍出手速度創造條件。標槍出手速度的20%左右來自助跑。先教握持槍的方法,再示范助跑方法,后讓運動員按下列步驟練習(以肩上持槍為例,練習次數這里略去)。

練習方法:

①助跑距離12-15米,跑速中等,先不做步數要求。隨著助跑技術的掌握,要求用10-12步跑完。

②在跑動中投擲臂應隨著跑的節奏做前后擺動。

③在跑動中應控制好標槍。

練習目的:助跑的任務是使運動員從起動到第二標志線達到適宜的速度,為擲槍做好充分的準備。

練習要求:大腿上擺,稍高于普通跑,前腳掌著地,后蹬有力。

⑵學練“投擲步”

從第二標志線到最后用力時左腳落地為投擲步階段。

練習方法:

①交叉步練習,徒手和持槍。

②原地徒手做投擲步練習。但手、腳要配合好,再持槍練習。

③走動中做投擲步練習,引槍時上、下肢配合協調。

④慢跑中做投擲步技術練習,隨著技術的掌握,助跑逐漸加快速度。

練習目的:這一階段的任務是保持助跑速度或繼續加速的基礎上,完成引槍動作,做好最后用力前的準備并不停頓地進入最后用力。

練習要求:保持速度,擁有節奏,完成引槍,超越器械。

⑶標槍的最后用力技術

在訓練時,先讓運動員明確最后用力的技術關鍵,教學時可利用錄像,掛圖,示范等方法讓運動員建立運動表象,再開始練習。

練習方法:

①正面原地投擲。沿標槍縱軸用力,做鞭打動作。

②側向原地投擲。投擲時要求蹬地轉髖,轉肩翻肘,身體成背弓,在左腳的前上方出手,做鞭打動作。練習中可持壘球,羽毛球投擲,熟練后再持槍練習。

③交叉步投擲。練習時側向原地做交叉步投擲,交叉步動作正確,節奏要快。

練習目的:充分利用助跑的速度和獲得的動量,在盡可能長的距離內將最大的力作用于標槍,使標槍在出手瞬間達到最高速度并沿合理角度擲出。

練習要求:盡可能長的作用力距離,盡可能短的時間,力量沿標槍縱軸。

⑷標槍完整動作練習

這一步驟只是把各個分解動作連接起來。練習時助跑的步點要準確,節奏要快,動作要協調,最后用力順序正確。

這里只列舉了標槍技術的訓練方法,這種訓練方法,可以使運動員較快的掌握標槍項目的完整技術。

四、教學效果

經過6個月的系統訓練,該校田徑隊標槍選項7名同學基本掌握了標槍技術的動作要領,把比較復雜的標槍技術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見下表)。

市運會賽前測試成績及市運會成績表

五、結論

1.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是優化教學的關鍵。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有針對性與實效性。采用“單純分解訓練法”教學能有效地縮短運動員掌握技術動作的時間并取得良好成績。

2.在進行一項技能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完整訓練法又不易使運動員直接掌握的情況下,將各個技術環節分解開來,進行單元教學,可以去繁就簡,縮短訓練周期,使學生盡可能快的學習關鍵技術動作(和使用器械),取得較好的運動成績。

參考文獻:

[1]《運動訓練學》,全國體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5

篇4

關鍵詞:青少年;標槍運動;爆發力

對于青少年標槍運動員的爆發力訓練,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分別是速度定量訓練法、杠鈴訓練法以及超等長力量訓練法等,以下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一、速度定量訓練法

在標槍的投擲中,其速度的爆發對投擲成績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采取相關的措施做好速度的訓練。速度定量訓練法主要是指在訓練中對重量負荷以及速度負荷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以此設計出最佳方案。主要通過提升運動員力量的方式來加速肌肉的收縮,可以利用中小負荷訓練方式來提升速度力量。不同重量的負荷訓練與方式將會對力量的速度增長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為了做好對青少年爆發力的訓練,必須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重量負荷訓練方式以及速度負荷訓練方式,以此來提升訓練的質量。

二、杠鈴訓練法

在標槍運動員的訓練中,杠鈴訓練屬于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其訓練的次數以及重量一定要與運動員自身的年齡以及素質相互聯系,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出一個科學的訓練方案。由于青少年身體素質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針對個體情況,做好杠鈴的重量、組數、次數以及間歇時間的控制,以便達到最后的訓練效果。其重量的安排順序主要是階梯式的訓練方式,開始讓青少年運動員進行較低負荷的訓練,之后逐漸增大負荷,提升其適應能力。另外,在進行杠鈴訓練之后,還要利用所訓練的相反力量來進行速度的轉換,也就是較輕的重量,以此來達到反差訓練的效果,提升訓練的質量。

三、超等長力量訓練法

該訓練方式主要是對肌肉進行“牽張―縮短環”的訓練,這樣肌肉會進行離心收縮訓練,并且會逐漸向著向心收縮訓練的方向進行,最終實現力量上的提升。具體來講,肌肉在工作時會被拉長,拉長后會迅速縮短,這樣肌肉在工作時將會產生超常的爆發力,利用這種方式進行的訓練稱為超等長訓練,具有很強的實效性。

對于青少年標槍運動員來說,在進行爆發力的訓練上,一定要針對其身體實際特點以及年齡特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同時也要做好訓練手段的合理搭配以及運用,以此在保證其身心健康的基礎上,提升訓練的質量。

篇5

關鍵詞:專修學生;擲標槍;爆發力;優化

擲標槍爆發力訓練手段經過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教練員多年的研究與實踐,訓練手段變化多樣,層出不窮。而相對較多地集中在如何發展高級運動員的技能水平上,對于較低級的訓練,具體地對于體育學院田徑專修學生的擲標槍爆發力的訓練和教學則研究得較少。鑒于運動員選材的重要性,田徑專修學生畢業后所面對的是青少年初級階段的訓練,對于田徑專修學生的有關擲標槍爆發力方面的研究就顯得較為重要。在訓練中,使學生認識爆發力的本質和爆發力訓練方面的知識,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和從事教學工作能提供較大的幫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了西安體育學院體育系2001級、2002級的田徑專修的學生58名,運動系2001級、2002級投擲專項的學生22名。

1.2 研究方法

1.2.1 專家訪談法 本文采用測驗――再測驗的方法評估問卷的可靠程度,結果表明問卷的可靠性符合要求。問卷設計是在調查、分析、專家評議的基礎上,經過不斷修正而制定的,且可靠性系數達到高度顯著性水平,呈較高相關。因而在內容上是有效性的。

1.2.2 實驗測試法 實驗測試對象:選取西安體育學院運動系2001級、2002級投擲專項和體育系2001級、2002級田徑專修學生共肋名。

測試內容:根據調查表所確定的14項與擲標槍爆發力相關程度較大指標進行測試。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O.0軟件進行相關計算獲取相關的數據,并采用了常規處理、主成分分析、逐步回歸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優選手段的確定 專家調查問卷確定的訓練擲標槍爆發力的優選手段是30m沖刺跑、2立定跳遠、3助跑五級跳、4雙手投實心球、5投壘球、6仰臥頭后拉杠鈴、7原地投槍、8助跑投槍、9臥推、10負重深蹲、11抓舉、12背拋鉛球、13背拋實心球、14仰臥起坐。

2.2 爆發力評價

2.2.1 評價指標的確定 專家評定結果選出了8項指標,它們是:1)30m沖刺跑;2)原地投槍;3)雙手前投實心球;4)立定跳遠;5)助跑五級跳;6)投壘球;7)抓舉;8)背拋鉛球。

2.2.2 爆發力評價模型的建立 通過用這些指標對實驗對象進行實際測試。以標槍成績作為因變量,以這8項指標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

建立如下回歸方程:Y=-7.499+助五跳XO.158+投實心球XO.376+擲壘球XO.301+原地投槍XO.172.此模型的T檢驗達到了非常顯著的水平。Sig小于0.01

2.2.3 建立單項評價指標累進計分表 對四項評價指標的測試數據進行K-S檢驗,四組數據均呈正態分布。可以建立累進計分量表。通過計算,求得四組數據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并規定了計分間距。以Y=KD2-Z公式為依據,建立評分表。

2.2.4 建立擲標槍爆發力素質綜合評價標準、發展均衡度、素質與專項成績適應度評價標準 經查單項評價指標累進計分表中的權重分數,將所有數據輸入計算機,經K―S檢驗,研究對象的爆發力素質發展水平綜合得分AN服從正態分布,所以根據正態分布理論以平均數為基準值,標準差為離散距,劃分綜合評價標準(表1―4)。

AN=評價指標四項權重分總和

BN=BMAX―BMIX BMAX=單項指標最高分BMIX=單項指標最低分

KN=每一位研究對象的爆發力素質綜合權重分與標槍成績的標準分之差。

2.3 爆發力素質結構模型建立 本文對14項優選手段的測數據進行因子分析,結果如下:

2.4 爆發力訓練手段的優化 根據主成分分析的結果和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設計了如下的擲標槍爆發力發展優化圖。

說明:1)在運動員個體爆發力相當均衡發展時,可在訓練巾采用上肢0.301,下肢0.158,軀于0.367,全身0.172的比重。

說明:全身爆發力的訓練只占0.172,是因為上下肢、軀于爆發力的訓練中,已直接或間接對全身爆發力有所涉及。

2)查量分表后,運動員個體某個肢體部位的爆發力薄弱,處于不均衡發展時,可改變訓練中手段安排的比重,有側重地進行訓練。

3)查量分表后,如果運動員個體的爆發力水平與標槍成績適應度有差異,可尋找原因:(1)技術不好。(2)爆發力水平較差。在尋找出原因后,可進行針對性訓練。(4)在查量分表后,確定運動員個體的爆發力水平。

3 分析與討論

3.1 優化爆發力訓練手段

3.1.1 優化的定義 優化是以投擲專項力量訓練理念為依據,將投擲標槍專項力量訓練常用手段,按其對專項力量各構成要素的發展作用進行優化篩選,針對專項力量各構成要素發展需要,有目的地選擇與其發展程度密切相關的訓練手段予以有序化組合,并對組合中各手段在訓練中所占的比例進行合理配置,使其成為具有高效率完成一定功能的綜合化整體。

3.1.2 優化的原則、原理、意義 訓練過程即確定訓練指標,制定訓練計劃和對訓練進行具體控制和管理的過程。科學化的量化指標有助于提高訓練效果。反之,單純定性式的經驗分析和含糊的要求難以達到預期的訓練目的。

只有有目的地提高專項訓練程度,并克服薄弱環節,訓練過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且在復雜的投擲技術和素質訓練中,單個技術要素的最佳化是不可能獨立存在的,只有通過最佳的整體效益才能體現出來。

優化的原則:補缺原則和平衡發展原則。

優化的意義:在教學訓練中,掌握運動員身體素質的發展狀況,明確各項身體素質在訓練中所處的地位,進行訓練手段的優化和科學量化,是最優地控制訓練過程,實現訓練科學化的保證。

3.1.3 關于優化的準備及優化過程

3.1.3.1 優化的準備 在持續的探索和創新中,通過不斷實驗組合和變換,尋求具有個性化的訓練模式,力求達到爆發力與專項技術在力量、技術和專項練習之間的平衡發展,自覺地應用標槍訓練方法和手段,使訓練效果達到最優化。

顯然,要獲得最優化的訓練效果,首先必須明確:1)各種訓練手段的作用原理及目的。2)各種訓練手段的合理配置比例。3)確定的評價指標。4)各種手段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系數。5)科學化的衡量標準。6)訓練手段的適時調整。只有完成上面這些準備過程,并在訓練中科學量化地安排訓練比重,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3.1.3.2 優化過程 1)進行初測,通過查量分表計算權重分,明確運動員爆發力發展程度、爆發力發展水平的均衡程度、與專項成績的適應程度。作到對每一個運動員的發展狀況心中有數。2)優選相應的訓練手段,確定訓練手段的合理配置,安排訓練。3)復測,再次了解運動員爆發力發展程度,進行訓練手段的調整。4)再測,安排科學訓練。如此循序漸進,最終達到爆發力水平的協調、全面均衡地發展。

本文所建立的三個評價模型,經實踐應用的結果表明:具有較高的可靠性,有推廣的價值。

3.2.2 對擲標槍爆發力訓練手段優化的說明 擲標槍爆發力訓練手段的優化只是分類和肢體局部爆發力發展的權重。在實踐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參考優化模型,靈活多變地調整手段,使擲標槍爆發力訓練水平均衡、穩定地發展提高。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擲標槍作為快速力量型的體能類項目,素質是決定運動員擲標槍成績的重要因素。爆發力是速度力量最典型的表現形式,爆發力的提高和發展對技術的掌握、提高、改進有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

2)本研究建立的體院田徑專修學生擲標槍爆發力素質綜合發展水平的評價標準、爆發力素質發展均衡度的評價標準以及爆發力素質綜合發展水平與專項運動成績適應程度的評價標準。為體院田徑專修學生爆發力的有效、均衡發展和爆發力素質和專項成績的科學化訓練提供了參考依據。

3)本研究在對數據進行逐步回歸和主成分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爆發力訓練手段的優化組合的原則和方法。可對爆發力的訓練進行科學的量化控制。

篇6

一、明確要求,從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說起

口頭作文不同于課前幾分鐘的演講、復述,既然是作文,就必須強調內容的完整性和相對的獨立性。由此,我們提出了口頭作文內容規范化的要求:確定一個明確的講述中心,然后圍繞中心條理清楚、合乎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或者表述事情的具體過程,并要求內容完整,健康向上,而且話題要貼近學生實際。如:“河水污染了,我們的生活會受到哪些影響?”“某同學輟學了,他的未來將會怎樣?”一個學期下來,十次左右的口頭作文課,談及了十個學生關注的話題,經過這樣不斷地練習,不斷地評價,不斷地總結提高,不但規范了學生口頭表達的內容,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陶冶了學生的道德情操。

講故事也是引導學生說話的另一有效切入點。通過觀察學生的語言表達,可以基本確定:從小喜歡把電視上看到的故事說給別人聽的孩子,講述能力的確很強。那么,不善言談的學生如何補上這一課呢?筆者一般引導學生先講有趣的故事,再講自己所見所聞的人和事,在講述過程中,引導學生表達清楚最基本的一些要素,如記敘的時、地、人、事(起因、經過、結果)等。

二、逐步提高,促進基本能力全面發展

口頭作文對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能起到良好促進作用。其一,能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學生接受教師的指導和同學的影響,可從教師和同學觀察、分析事物的不同角度上受到啟發,有助于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其二,立意、構思、選材能力的提高。在這些方面,口頭作文具有無與倫比的優點。口頭作文具有迅速和可變性的特點,學生完成立意、構思、選材后,可以隨時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啟發、點撥,不斷地領會題意,確立主題,明晰思路,把握材料,決定取舍修訂,并可隨意變更,隨便設計,直至滿意。其三,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在語言的實際運用上,好多學生都感到頭痛,程度差的學生無從下筆,就是程度較好的學生往往也不敢貿然下筆。口頭作文則可打消學生的這種顧慮,因為可以隨時修正。這樣,大膽作文,不斷訓練,語言的表達能力就會逐漸得以提高。其四,修改、核對能力的提高。口頭作文在很大程度上受語感的支配,而語感具有理解功能、評判功能和情感功能。它們的增強,又會大大提高寫作的修改和核對能力,在內容、方式等方面都不拘一格,有快速、便利、高效的特點。

三、傳情達意,表達原來需要感染力

口頭語言在表情達意方面具有直觀性,可促進學生對語言表達技藝的體會與創造。口頭作文的訓練,既體現在基本功方面的語音、語調、語態等方面的訓練,還包括思維、邏輯、詞匯、句式等方面的綜合訓練。

就基本功的訓練而言,有些學生在說話時,我們會覺得聽不清楚或感到其語言很平淡。針對學生自身的弱點,要有針對性地做一些單項練習。比如有的人語音含混不清,語速一快就會把某些音節吃掉,就需要練繞口令和快速朗讀;有的人聲音弱,吐字不飽滿,缺少力度,就要多練氣息控制、聲音共鳴和吐字歸音;有的人講話語調平板,節奏感不強,就要著重練習以聲傳意的基本技巧;有的人講話不夠連貫,不善于即興構思、隨機應變,那就要著重練習快速反應,即限定時間把某個事物說清楚;有的人與人交際或當眾講話時,手足無措,體態不佳,就需要經常對照鏡子練習面部表情、手勢和身體姿態,并練習體態語言與有聲語言的密切配合。

四、思維敏捷,說話還需有魅力

示例一,思維反應的敏捷性訓練:把話說得“滔滔不絕”。

設計:請以“我講我”為中心話題,設計一組涉及個人各方面的快問快答題。以一人問一人答的形式進行,提問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問句可步步緊逼,由稍慢到逐步加快,答話要力求短促、中肯、簡潔、清晰。

示例二,思維的生動性訓練:把話說得很中聽。

A.生動描繪訓練:例如,描摹“冷”的感受。

B.善于打比方,速喻明理:人們常常用打比方的方法,把抽象、枯燥的道理講得深入淺出、生動有趣,這是一種語言的智慧。

示例三,逆向思辨訓練:把話說得謹嚴有度。

篇7

一、課前爭分奪秒搶“說”

“成語接龍”的游戲是童叟皆知的,我針對同學們的知識面窄,缺乏勇氣的現狀。讓他們接詞、接成語、接句子,并試行搶答的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增強了他們的自信,還活躍了氣氛,調動了思維,激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二、明確要求,以課內訓練為主

七年級是培養中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最佳起點,他們好動、好奇、好問,模仿性強,我們必須抓住這個大好時機,從實際出發,明確要求,加強訓練。

1.要求學生說普通話,吐字清楚,語句通順,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2.重視朗讀和背誦,要求發音正確,讀句準確,還可以分角色朗讀,讓同學上臺形象復述:比如在講《我的老師》一課時,讓同學復述老師“打我”一事時,一同學在一邊說,兩個同學在臺上表演,既訓練了他們的說話能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加深了同學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用自己的話去解決問題。多少年我們一直沿襲著“老師說、學生記、課下背”的教學方法,把學生訂在柜子里,為了提高學生素質,我們必須改變這個現狀,充分發揮學生的立體作用。

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解決問題是理解與表達的最高統一。例如:在自學《山的那一邊》這篇課文時,有位同學提到:“有人略識幾個字,一千二百寫作1000200”,這句話是否自相矛盾?這就引導同學們反復朗讀、聯系上下文仔細體會,先問“略識”什么意思?又問“一千二百寫作1000200”說明了什么?同學們積極發言,最后經過幾個同學的回答,終于得出了準確而又完整的答案。

4.口頭造句與作文。提高寫作水平的唯一方法是多思、多看、多練。課堂上用好詞、好句讓學生模仿造句,作文及平時片斷練習時先明確寫作目標,接著列提綱,然后口頭敘述寫的內容及自己的行文思路,讓師生共同評述其優缺點,最后留寫到作文本上,我認為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又能提高作文的質量。

篇8

一、激發興趣,讓幼兒能獨立說話

幼兒語言常愛依賴周圍的環境,有時這種語言如果脫離了語境,就讓人費解。所以老師要讓幼兒學習脫離環境,獨立說話。

1.借助圖片,逐步提高。

幼兒講一件完整的事情往往要借助于圖片的提示,否則說不出較復雜的事情。因此,在開始學習時,不妨拿一些圖片,讓孩子照圖片中的意思說完整的故事,再敘述給老師聽,教師一定要注意聽,如果講得不清楚或出現情境性語言,要作提示或糾正。當孩子能夠完整的敘說之后,抽去圖片,讓他再把故事中的事情講出來。這時,由于沒有圖片的幫助,缺少了情境,有利于獨立說話能力的培養。

2.穿針引線,創編故事。

通過學編故事讓孩子鍛煉獨立說話,訓練的內容也更多一些,編故事需要構想更多的情節,而且需要幼兒獨立完成整個過程。這種訓練,可首先給孩子設計幾種小動物,如小兔、小猴、小貓,再給孩子出個題目,如“小兔過生日”。然后讓孩子想一想怎樣將他們連到一起,編成一個故事。編故事時,起先孩子可能講得很簡單或很亂,教師聽后不妨給孩子一點啟發,如小兔準備怎樣過生日,小兔怎么邀請大家來過生日,小猴、小貓是怎樣祝賀小兔的等。孩子編好后,讓他講一講,有不妥的地方,教師再啟發提醒,幫助他完成。然后,還可以讓他去講給別人聽,使他有更多獨立說話的機會。

二、利用表演游戲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表演游戲是創造性游戲的一種,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幼兒正處在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期,根據心理語言學的理論,幼兒在言語交際過程中的發展規律是一方面在生動、形象、符號三個不同的水平輸入信息,形成表象形字;另一方面,通過非語言手段和語言手段輸出信息,而表象游戲符合幼兒期語言表達特點,需要大量非語言手段。由此可以看出,表演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首先,教師要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采取游戲式、啟發式、討論式等方法引導幼兒掌握與表演有關的語言及非語言表現手段;接著根據幼兒語言發展的連續性、順序性、階段性特點在激發興趣的前提下進行指導。如,糾正幼兒發音,豐富幼兒詞匯,學習運用詞句,為幼兒創造語言交往的機會,最后鼓勵幼兒根椐表演內容進行創造性表演。通過表演游戲這一形式,即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語言發展規律,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溝通心靈,撩開語言學習的燦爛天空

有句話說得好,教育是一顆心撼動另一顆心的事業。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離不開循循善誘,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法則,如果只顧齊步走、搞一刀切,那么就會傷害到許多幼小的心靈:進步快的吃不飽,進步慢的則跟不上。尤其對一些后進的幼兒來說,由于教師的一時疏忽,教學策略上的粗枝大葉,說不定,從此就會了斷了孩子語言學習的興趣與愿望。舉一個例子:當我每次組織孩子聽錄音故事的時候,我經常這樣邊做動作邊說:插上電源,再按鍵,好聽的故事就出來。教師的多次重復,孩子們就自然而然會說這句話了,不會再對我說:老師,這個,這個。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幼兒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四、利用懸念問題創設教學情境

幼兒期的孩子好奇心強,對其未知事物進行開放性的質疑,能提高他們投入活動的興趣,激發求知欲。教師在活動中巧妙設計懸念式情境,給幼兒留下質疑的空間,也是培養幼兒大膽想象發展語言的有效手段。開放式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不受故事語言和情節的限制,可以為幼兒提供創造性思維的空間。我們經常創設的各種懸念式情境,如判斷性問題有:“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他這樣做為什么對?為什么不對?”這樣的問題都可以引發幼兒在掌握概念和判斷的基礎上,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進行想象和推理。這無疑會提高幼兒的思維發展水平,促進幼兒連貫敘述事物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語言教學中為幼兒創造適宜情境,能使教師教的更輕松,使幼兒學得更愉悅,使語言活動的組織更實效。在語言教學的情境創設研究中,我們還需要不斷完善更新,努力探索,使我們的語言教學真正達到《綱要》提出的:“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的總體目標要求。

參考文獻:

[1]董旭花.幼兒園游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本書編委會.多元整合幼兒園管理與活動課程設計方案典范[M].長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4.

篇9

關鍵詞:跑臺訓練;大鼠;學習記憶;海馬;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中圖分類號:G80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 號:1007-3612(2011)04-0051-03

Research on the Enhancement of Treadmill Training on Learningm emory and BDNF mRNA Expression in Hippocampus of Rats

XU Bo,HUANG Tao, JI Liu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 ai,2002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readmill trai ning on learningmemory and BDNF mRNA expression in hippocampus of rats. Metho d: 24 male SD rats were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C,n=8),traini ng group (T,n=16). The T group rats took part in treadmill training for 8 week s. In 7th week,all of the rats were participated the learning test by Y maze, and in 8th week,all of the rats were participated the memory test by Y maze. A fter the last treadmill training in 8th week,T group were assigned randomly in to two groups:T1 group(n=8) and T2 group(n=8).The rats of the T1 group were de collat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last running alternately with the rats in controlgroup,and the rats of T2 group were decollated after 24 hours of the last runn ing.The expression of BDNF mRNA were inspected by RTPCR.Results: Y maze testshowed that the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for T group rats were better tha n the C group rats. Comparing with C group,the expression of BDNF mRNA increas ed significantly in T1 and T2 group(p

Key words: treadmill training; rat; learning and memory; hippocampus; BD NF

本實驗室的前期研究[1,2]表明,適宜的游泳訓練可提高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然 而, 運動訓練影響學習記憶能力的機制尚不明確。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 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具有廣泛作用, BDNF與自主 跑輪運動引起的學習記憶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相關性[3,4]。目前,有關運動改善 學習記憶 能力的動物實驗多采用自主跑輪運動(voluntary wheel running),其運動量不易控制。 有研究提示[5],只有當運動量(包括運動持續時間和強度等)達到一定的范圍才能 引起動物 海馬內BDNF的變化,而跑臺訓練(Treadmill training)比自主跑輪運動更能精確的控制運 動量。故本文將研究跑臺訓練對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并探討BDNF在運動促進大鼠學習 記憶過程中的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動物

從上海西普爾-必凱實驗動物中心購入六周齡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4只,常規分籠 飼養。將大鼠分為對照組(C組,n=8)和訓練組(T組,n=16),在第8周最后一次訓練后,隨 機將T組分為T1(n=8)組和T2組(n=8),T1組運動后即刻與C組同時斷頭處死,兩組交叉進行 ,T2組在運動后24 h斷頭處死,取雙側海馬,測定其BDNF的基因表達。

1.2 訓練方案

按張林等[6]的訓練方案對T組大鼠進行8周跑臺訓練,每周訓練5次:1~3周運動時間30 min,速度13.3 m/min,坡度0;第4周運動時間40 min,速度13.3 m/min,坡度5%;第5 周運動時間45 min,速度15 m/min,坡度5%;第6周運動時間50 min,速度15 m/min,坡度5 %;第7~8周運動時間60 min,速度16 m/min,坡度5%。根據嚙齒類動物的生活習性,所有 運動訓練和迷宮測試均安排在晚間6點之后的固定時間段進行。

1.3 Y迷宮測試

按王躍春[7]的方案對大鼠進行Y迷宮實驗,第7周對所有大鼠進行學習能力測試, 第8周進行記憶能力測試。

學習能力測試采用隨機不休息法[8],每天對大鼠進行20次測試,連續測試4 d,每 天從晚上20∶00開始,各組鼠交叉進行,記錄大鼠每天的“正確反應”和“錯誤反應”次數 ,以 計算大鼠的正確反應率。大鼠受電擊后從起步區直接逃到安全區為“正確反應”,若逃到無 燈光的任何另一臂,則記為“錯誤反應”。測試時安全區以無規則的順序變換,開始時,對 大鼠所在的支臂和另一支臂通電,動物在電擊下逃避至燈光區并持續10 s為一次測試,然后 以動物所在支臂為下次測試的起點進行下一次測試。

記憶能力測試:在學習能力測試結束后的第3 d,從晚上8點鐘開始,對所有大鼠進行記 憶能力的測試,每個大鼠進行20次測試,各組大鼠交叉進行,記錄其正確反應的次數,以判 斷大鼠學會后記憶的保持情況。

1.4 海馬BDNF mRNA的檢測采用RT-PCR法檢測各組大鼠海馬內BDNF mRNA的表達水平,按黃濤[8]等的方法進行 ,先 提取總的RNA,再通過RT-PCR反應體系進行目的基因的擴增,觀察凝膠成像系統的電泳結果 并計算標本基因條帶與內參基因條帶的凈面積參數之比(即基因表達的結果)。

所用的引物序列為:

上游5’――TGAAAGAAGCAAACGTCCACG――3’;

下游5’――TGTTTGCGGCATCCAGGTA――3’。

1.5 統計方法

使用SPSS15.0統計軟件對原始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以檢驗運動組與對照組大鼠 之間各指標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2 結 果

2.1 跑臺訓練對大鼠學習能力的影響

在第7周對所有大鼠進行連續4 d的Y迷宮學習能力測試,結果發現,T組大鼠的正確反應率均 高于C組,而且在第二天,T組大鼠的正確反應率(0.784±0.150)顯著高于C組(0.619 ±0.153)(p

2.2 跑臺訓練對大鼠記憶能力的影響

在第8周的記憶能力測試中,每個大鼠進行20次Y迷宮測試,記錄其正確反應的次數。從 表1可見,T組大鼠的正確反應次數顯著高于C組(p

3 討 論

3.1 跑臺訓練對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學習是指人和動物依賴于經驗來改變自身行為以適應環境的神經活動過程。記憶則是學 習到的信息的貯存和提取(再現)的神經活動過程,兩者密切相關。在運動訓練進行到第7 周時,我們對所有大鼠進行了Y迷宮學習能力測試,結果顯示,T組大鼠在第二天和第四天的 正確反應率顯著高于C組(p

3.2 跑臺訓練對大鼠海馬BDNF mRNA表達的影響本實驗的結果顯示,T1組和T2組大鼠海馬部位BDNF mRNA的表達量均顯著性高于C組(p< 0.01),且BDNF mRNA的表達量在運動后即刻達到鋒值。該結果表明跑臺訓練能提高大鼠海 馬BDNF mRNA表達水平。本研究結果支持了UM HS等人[11]的報道,他們的實驗顯示 跑臺訓練 促進了小鼠海馬內BDNF mRNA表達水平。BDNF增加的原因是:先前的研究發現,運動能增加 海馬等部分腦區和脊髓的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還能增加多巴胺、5-羥色胺的釋放和代謝[12],增加的神經遞質很可能通過引起腦內第二信使cAMP 的增加,激活了對其有依賴 作用的 蛋 白激酶[13]。Russo-Neustadt等[14]的研究表明腦內BDNF mRNA的表達受 控于cAMP反應元件結合蛋白(CREB),BDNF基因含有CRE序列,是CREB的靶基因。Shen等[15]報道運動可增加 大鼠海馬磷酸化的CREB,并且發現CREB與BDNF基因CRE序列的結合增加,增強了BDNF基因的 轉錄,從而上調了大鼠海馬內的BDNF,運動訓練正是通過這一途徑誘導BDNF的基因表達從而 促進了學習記憶能力。

BDNF是通過怎樣的作用途徑促進學習記憶的呢? 其原因可能是:首先,BDNF及其受體廣 泛分布于中樞神經系統,對海馬神經元的生存、生長、分化有重要的影響。Farmer等[ 16] 發現4周的跑輪運動能促進大鼠海馬神經細胞的增生,并提高了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其原 因是大鼠海馬BDNF的增加。其次,BDNF能增加海馬和大腦皮層N-甲基-D-天門冬氨酸受體(N -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亞單位NR1和NR2B的磷酸化水平,并且增加受體離 子通道的開放和信息傳遞[17]。NMDAR被認為是突觸可塑性及皮質和海馬神經元LTP 效應的主 要調控者,是學習記憶功能的重要分子基礎。學習和記憶的神經電生理學機制――長時程增 強 (LTP)的形成和維持都需要NMDAR的參與。Levine等[18]觀察到運動增強了大鼠海 馬齒狀核 神經發生過程伴隨著NR2B、BDNF等mRNA表達的增加,他們認為跑臺訓練提高了BDNF的基因表 達,BDNF又可能通過相關的轉錄因子促進NR2BmRNA的表達,這些特異性 mRNA的增加將引起 神經元或突觸數目的增加。

4 結 論

經過8周跑臺訓練,大鼠在Y型迷宮中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得到提高。跑臺訓練上調了大鼠 海馬內BDNF的基因表達水平,而BDNF可能通過作用于不同的轉錄因子上調了NR1和NR2B的基 因表達,進而促進了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提示運動訓練對學習記憶功能的促進作用,可能 與BDNF基因表達的增加有關。

參考文獻:

[1] 張春美,徐波,楊毅飛,等.游泳訓練對大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及海馬、紋 狀體內c-fos、c-jun mRNA表達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23(8):724-727 .

[2] 謝敏,徐波,王澤軍.游泳訓練對大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與海馬、前額葉皮質環磷酸腺 苷、環磷酸鳥苷水平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24(11):1002-1005.

[3] Griesbach G S, Hovda D A, Gomez-Pinilla F. Exercise-induced improvement incognitive performance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rats is dependent on BDNFactivation[J].Brain Res,2009, Sep 8,1288:105-15.

[4] Gobbo O L, O’mara S M. Exercise, but not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improv es learning after kainic acid-induced hippocampal neurodegeneration in associati on with an increase in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J].Behavioural Brai n Res,2005,159(1):21-26.

[5] Adlard P A, Perreau V M, Cesar E C, et al. The timecourse of induction o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mRNA and protein in the rat hippocampus follow ing voluntary exercise[J].Neuroscience Letters,2004,363(1):43-48.

[6] 張林,楊錫讓,薛延. 不同強度運動對骨質疏松大鼠骨形態計量學的影響[J]. 中 國運動醫學雜志,1999,18(4):317-320.

[7] 王躍春.Y型電迷宮在大鼠學習記憶功能測試中的合理運用[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5,14(1):69-70.

[8] 黃濤,夏志,徐波.強制性跑臺訓練對大鼠海馬NR1和NR2BmRNA表達及學習記憶能力的 影響[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24(4):361-365.

[9] Ang E T, Dawe G S, Wong P TH, et al. Alterations in spatial learning and m emory after forced exercise[J].Brain Research,2006,1113(1):186-193.

[10] Uysal N, Tugyan K, Kayatekin B M, et al. The effects of regular aerobic e xercise in adolescent period on hippocampal neuron density apoptosis and spatialmemory[J].Neuroscience Letters,2005,383:241-245.

[11] UM HS, KANG EB, LEEM YH, et al. Exercise training acts as a therapeuti c strategy for reduction of the pathogenic phenotyp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inan NSE/APPsw-transgenic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 e,2008,22(4): 529-539.

[12] 徐波,季瀏,林龍年,等.游泳訓練對大鼠學習記憶和腦內神經遞質的影響[J].中 國運動醫學雜志,2004,23(3):261-265.

[13] Berchtold N C, Chinn G, Chou M, et al. Exercise primes a molecular memoryfor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protein induction in the rat hippocampus[J].Neuroscience,2005,13:853-861.

[14]Russo-Neustadt A A, Beard R C, Huang Y M,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ant idepressant treatment potentiate the expression of specific brain-derived neurot rophic factor transcripts in the rat hippocampus[J].Neuroscience,2000,101( 2):305-312.

[15] Shen H, Tong L, Balazs R,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elicits sustained acti vation of the 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and mitogen-activatedprotein kinase in the rat hippocampus[J].Neuroscience,2001,107:219-229.

[16] Farmer J, Zhao X, Praag V H, et al. Effects of voluntary exercise on syna ptic plasticity and gene expression in the dentate gyrus ofmale Sprague-d awley rats in vivo[J].Neuroscience,2004,124:71-79.

[17] Lin S Y,Wu K,Levine E S,et al.BDNF acutely increases tyrosine phosphor ylation of the NMDA receptor subunit 2B in cortical and hippocampal postsynapticdensities[J].Brain Res Mol Brain Res,1998,55:20-27.

篇10

【關鍵詞】精講;多練;數學;教學

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課要上活,活了就能激發出學習激情和興趣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學習是首要地位,教師在教的過程中,首先必須熟悉教本。開課前不但對全書有一個完整細致的科學框架,而且對每一節棵要了如指掌。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課堂上行云流水,滔滔不絕,有的放矢,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的了解與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相輔相成,不可能獨立存在,因為教師講解的內容直接關系到學生所掌握的內容。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讓學生自主的去探究,自主的去發現問題,從問題中掌握知識。從而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如何上好一堂數學課,使數學課靈動起來,并且有顯著的教學效果呢?認真備好課并良好組織課堂教學是高效課堂實現的重要保證。在課堂組織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精講多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主動質疑,合作解疑。

講課是如何才能達到一堂高效的數學課的關鍵,在歷史悠久的中國,很多人一直在研究如何講好一堂數學課。與教師的水平有關系直接的關系。俗語說:“教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就應有一桶水”。教師不但要經常的自我充實,跟隨時代的進步,與時俱進,而且要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平時不勤,會造成學生的懶惰習慣,抄襲作業的習慣,偏科現象……,所以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勤。當老師自己將全神貫注的投入到課堂上,學生才會激發興趣。因此講課才是教學的關鍵,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精心設計導入,調動課堂氣氛

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課要上活,活了就能激發出學習激情和興趣。備課中的導入很重要,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精心設計導入。一般采用復習導入或談話導入。復習導入必須掌握復習內容與新授課有必然聯系,起到承上啟下,拋磚引玉的作用;談話導入必須注意語速要有親和力和啟發號召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消除緊張氣氛,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否則課堂死氣沉沉,感到郁悶。例如我在上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摸球游戲)時,讓同學們自己動手做盒子,然后在里面放入乒乓球,自己親自去摸。這樣不但能加深學生的理解而且讓課堂氣氛也比較愉快、輕松。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是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自如,沒有一點枯燥感。

二、動手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

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性強。所以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性。完全的放開他們的好動性,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拼擺、畫圖、操作實踐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去思考。例如我在上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觀察物體時。我先讓學生們自己去做小正方體,做好以后在,在課上分組活動讓學生親自去搭積木,然后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圖形,自己畫下來。這樣去做不但增加了同學們動手實踐的能力,而且還讓學生更具體的看到物體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更具體、更直觀,加深了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

三、表揚和獎勵是上好數學課的重要因素

制定一些相應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就實際情況而言是不定的。面對各種各樣的小面孔,面對不同的班級,就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為達到高效的數學課做鋪墊。也就是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首先要了解學生:了解包括班級學情;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家庭狀況、是否單親或留守兒童;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方法和基本知識水平;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并讓家長配合老師共同監督。尤其是學困生,心中有很大的恐懼感,擔心回答錯了,老師批評他,總是不敢說,慢慢的學生也失去了自信。只有你時時表揚他,學生才會敢想敢講,發揮他的潛力,課堂氣氛才會活躍。如在課堂上可以通過獎紅或獎小紅旗的形式來鼓勵學生。這都是激勵學生的好辦法

四、通過學生自己總結,來加深對知識的掌握

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的發揮,教師引導,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一節課結束時,讓同學們在小紙上記錄下這節課所學的大概內容。下課后交與老師,然后教師根據同學們的總結來發現對本節課知識未掌握者,私下輔導。同學們自己總結的內容,會使學生對概念等有關知識牢記在心,很難忘記。慢慢的不但可以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有助于知識的掌握,使得課堂效果更加明顯,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越輕松。生成不排除預設,沒有高質量的預設,就沒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傳統課堂把生成看成一種意外收獲,而新課堂則把生成當成目標與追求;傳統課堂把精心預設看成教學前提與常規,新課堂則把生成當成彰顯生命活力的常態要求。這需變革課堂教學預先設計、由若干既定環節和過程嚴密構成并有教師自行控制的觀點,改變教學游離于現實之外的“表演”,使課堂教學向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態和現實教學情景開放,增強教學的彈性、靈活性、選擇性和創造性,使教學過程在動態、發展、生成、創造的過程中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其核心是放開學生的思維空間,教會學生敢問、能問、善問,走出教師滿堂講、學生滿課堂聽的“填鴨式”,教師滿堂問、學生滿堂答的“應答式”,創建學生自主學習,同學主動交流合作,師生滿堂議、滿堂辯的民主氛圍。教師在自學前的點撥,一是設置問題情景,培植自學氛圍,激發求知動機;二是交代知識背景,介紹概念引入,為自學鋪路搭橋;三是學生普遍難學會、學懂的問題在自學前講解。或引言導語,或生活實際,或問題情景,或前后聯系,讓學生滿懷信心、帶著問題進入自學。自學中的點撥,教師鼓勵、肯定速度快、效率高的學生,給“走錯”或“迷路”者悄悄指導,給“不學”、“走神”的學生提個醒,忙碌著指點自學、參與討論、輔導差生、評價效果、調解爭議、批改練習,督促所有學生都認真自學。自學后的點撥,學生能學會的教師不講,與同伴交流討論能學會的不講,求教優生能學會的不講,教師點撥恰是學生迫切需要的,是最精練的,最有用的,也許三五分鐘,也許三言兩語,這也是新模式優于傳統課堂的高效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