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規律教學反思范文
時間:2024-04-24 17:31: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探索規律教學反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考;高三復習;數學知識點;有效性
近年來,我國中學教育有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大發展、大進步,全民的知識素養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高三復習工作也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發展到復習模式的標準化、系統化、完備化,形成中國中學教育的一個鮮明的特色. 現在,作為一名常年在高三指導學生數學復習工作的數學教師,都在高三數學復習計劃上執行著一個不成文但約定俗成的程序化的流程,即高三數學的一輪、二輪、三輪復習. 同時,在檢驗我們復習效果的措施上,絕大部分省市都會在幾個城市之間或者地區之間在高考前的三月、五月組織一模、二模,甚至三模考試. 我們的高三學生和高三教師經過高三這一年像上述模式化的學習和工作后,在高考結束后隨之到來的成功與成就的體驗后,又都伴隨著同一個感覺:累、枯燥. 這一負面的感受折射出我們的高三數學復習教學到底有多少是有效的,值得我們教師去研究、反思.
[?] 知識重現的有效性
現在全國有10多個省份在實施新課程改革,我們江蘇省的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到了第八屆高中學生(新高一),江蘇省的新課程下的新高考也已進行了七屆(2008年~2014年). 數學新高考在知識內容、試卷結構、試題功能上和以往的老高考有了很大的變化和發展,但是在試卷的形制、命題的模式上并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 江蘇新高考中,文、理第Ⅰ卷合卷有20個試題,14個填空題、6個解答題,理科加試第Ⅱ卷,4個解答題. 本人統計了近幾年來新課改省份的數學高考試卷,發現數學高考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點細化到數量一般為80個左右,而一個高中生在高中三年的數學學習中所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總量是多少呢?如果將我們的高中數學教材中所涉及的數學內容也細化到知識點數量,筆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大約是800多個(不包括理科附加部分). 從這個數據,讀者可以清晰地發現,要在一張數學高考試卷的20個試題中來全面呈現800多個數學知識點是不現實、不可能的. 因為學習的知識點與考查的知識點的比例高達10∶1.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
高考試卷(江蘇省)的題目數量是20個恒定的. 我們的學生在高中三年中又做了多少個數學題目呢?我們可以這樣計算,一個高中生一天做10個數學題目(算是比較懶惰的學生),三年我們算學習時間1000天,那就有10000道(其實大家都知道現實情況遠遠超出這個數量). 10000∶20=500∶1,這已經是一個很驚人的比例了.
以上兩組數據說明什么問題呢?問題就是高三復習過程中的數學知識點重現的有效性. 第一組數據說明了數學高考對所學數學內容進行知識點考查時有重點、對數學思想方法考查有傾向性.
[?] 近五年江蘇省高考試卷所涉及知識點分布的統計分析
首先,我們來分析近五年(2010~2014)江蘇省高考填空題命題所涉及數學知識點的重點方向. 讀者可以仔細閱讀這五年的試題分析,從14個填空題的知識點中對比后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五年新高考考查的14個填空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分布是基本一致的. 新教材在教學內容上增加了概率、導數、統計、算法、復數、推理、向量七部分應用類數學的核心內容,在五年新高考中均有涉及,且在填空題中都有分布,體現出新課程理念比較注重數學應用,對于不同于以往老教材的教學內容是高考考查的必備考點. 這說明,平時我們在新課教學上就應重視這部分新增教學內容,深刻理解這部分內容并非是大學中高等數學內容的簡單下放,而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數學生活化”、“數學應用化”、“數學大眾化”理念的推行,旨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改造生活的作用,數學推動社會科技發展的力量.
再從解答題考查的知識點來分析,讀者不難發現解答題的命題設置還是比較穩定的,繼承了中學數學中的經典數學內容,但是,在考查解答題所需的數學工具、數學思想方法以及呈現知識點所要借助的載體上呈現出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逐步靈活多樣的趨勢. 在同一知識模塊的考查上,命題時既考慮到知識點、數學工具、思想方法的選擇,也考慮到試題出現位置的變化,體現出新課改的命題在注意保持穩定性的同時又避免死板造成八股形制,這說明我們的課改并不是摒棄一切舊的東西,而是繼承經典,傳承發展,對于數學中經典的數學工具、數學思想還是始終滲透在我們的新課程教學中.
最后我們來看看理科學生的四十分附加分:由于附加題加試時間僅為30分鐘,命題所受的局限性會比第Ⅰ卷大,因為內容要涉及選修2系列和選修4系列的多章內容,命題確實有著很大的難度. 從知識點的分布可以看出,這五年的試題內容的選擇已經做到了選修2系列和選修4系列的全覆蓋,在難度上基本保持一致. 選做題考查基本知識,必做題考查學生的能力.
通過上述分析,第一組數據要陳述的觀點是:高三復習的本質是知識的重現,要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逐步提高,就必須提高所復習內容知識重現的有效性,而提高這一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就是我們教師要吃透考綱重點,通俗地講就是要會“押寶”,當然這里的“押寶”不是“押題”而是“押方向、押重點”,以此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第二組數據又說明什么呢?許多高三學生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我平時做過的試題高考是不會出現的. 包括我們教師本身也有這方面狹隘的理解. 而通過第二組數據,筆者要對高三學生大聲疾呼:“高考試題就是我們平時做過的試題,尤其是我們曾經做錯的題目. ”很明顯,高考的20個試題不是空中樓閣,它就來自于我們學生所付出的10000個題目,只不過,呈現知識點的載體有所變化而已. 因此,在高三復習階段,如何發揮選用例題、習題、試題的功能和有效性十分重要. 而且,要重視學生錯例的整理、再現工作,而不是盲目、簡單機械、重復地做一套又一套的模擬試卷.
[?] 時間分配的有效性
還是來看數據,高考數學應試時間是2個小時(不算理科附加),也就是說,學生在展示自身數學素養與能力高低上也就是這2小時,而我們的學生高中數學學習的時間總量是多少呢?至少1000小時,每天1小時(包括數學課的40分鐘),也算1000天吧. 學習時間:一錘定音的考試時間=500∶1,又是500∶1. 這無論對于學生還是教師來說壓力是很大的,長期的學習而積累下的成果要在2個小時內得以體現,需要合理地安排數學知識的學習時間量與復習的分配,要提高學習與復習時間的有效性. 現在,我們高中數學教學時間安排的通常做法是:高一學完必修1、3、4、5,高二學完必修2,選修系列,高三一年復習. 這樣就造成高中階段的800多個數學知識點有近600個分配在高一,而高考所涉及的數學內容在比例上有接近65%的分值是高一所學的內容. 這樣帶來的問題是,雖然我們有高三一年充裕的時間去復習,但是由于高一的教學任務過于緊迫,造成學習時間與復習時間分配的有效度不高. 高一的新授知識學生掌握并不牢固,到了復習階段使得復習與新授內容的界限很模糊,而且復習時間過長,學生容易出現疲勞感和所謂的“高原期”,降低了復習提高的效率. 因此,必須提高時間分配的有效性,應該適當減輕高一的教學任務,在新授課的時間分配上傾斜一點,壓縮一下高三的復習時間分配,這樣效果會更好.
[?] 考前模擬的有效性
篇2
[關鍵詞] 培養反思探索
解題是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學生的學習如果缺乏解題反思,往往印象很淺,思維的深刻性及批判性就得不到發展。數學家弗賴登塔爾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維活動,它是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 [1]引導學生解題反思,能促使他們從新的角度,多層次、多側面地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與思考,從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揭示問題的本質,探索一般規律,并進而產生新的發現,同時有助于學生優化思維品質,提升數學能力。
一、反思是糾正錯誤的重要手段
當代一位科學家說:“錯誤中往往孕育著比正確更豐富的發現和創造因素。”因此,反思錯誤,弄清哪些地方易犯錯誤,回憶自己解決問題的結果和過程,找出錯誤的根源,分析出錯原因,提出改進措施,明確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這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途徑。
學生在解題中出現的錯誤有知識缺陷造成的,有能力缺陷造成的,也有邏輯上、策略上造成的,更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解完一個題目后有必要對解題的正誤做進一步的思考并及時總結。糾錯反思可改善學生思維能力和習慣,提高解題能力。一是反思所學知識,培養知識的全面性;二是反思心理定勢,克服思維定“死”,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三是反思隱含條件,提高思維的全面性。
二、解題反思的有效途徑
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就必須把學生從“題海”中領出來,引導學生從解決問題的方法、規律、思維策略等方面進行多角度、多側面的反思,總結解題的經驗教訓。
1.反思解題規律,培養學生深入鉆研的習慣及探索精神,提高解題能力
同一類型的問題,解題方法往往有其規律性。因此當一個問題解決后,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反思解題方法,認真總結解題規律,力圖從解決問題中找出新的普遍適用的東西,以幫助今后的問題解決,提高解題能力。
【例】[2]為了估算河的寬度,在河對岸選定一個目標點P,在近岸取點Q和S,使點P、Q、S共線,且直線PS與河垂直(圖4)。接著在過點S且與PS垂直的直線a上選擇適當的點T,確定PT與過點Q且垂直PS直線的b的交點R。如果測得QS=45米,ST=90米,QR=60米,求河的寬度PQ。
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畫出平面圖形如圖5,轉化為解相似三角形的問題。
教師分析講授完例題之后,讓學生反思這道題的解題有什么規律。通過反思,引導學生從特殊到一般,從而推廣出這類問題的解決辦法。這有利于培養學生深入鉆研的良好習慣,提高解題能力。
2.反思解題的思維過程,開闊思路,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解題的關鍵是從已知和未知中尋找解題途徑。學生在做完一道題后的反思,不僅是簡單回顧或檢驗,而應根據題目的基本特征與特殊因素,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聯想,反思自己的解答是否有錯,錯誤的原因是什么;若解答正確則想一想有無新的解題途徑;若有另解則應分析比較,找出最佳解法,最后再總結一下解答此類題目有無規律可循,使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變換和化歸的訓練中得到培養和發展[3]。
3.反思數學思想方法,提高數學素質
日本數學家、教育家米山國藏指出:“作為知識的數學出校門不到兩年可能就忘了,惟有深深銘記頭腦中的是數學的精神、數學的思想、研究方法和著眼點等,這些都隨時隨地發生作用,使他們終身受益。” [4]在解題時如先思考題目特征,尋求基本思想方法,或在每一次解題后都對自己的思路做出評價,對解題過程中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總結、概括。這樣長此以往,學生不僅能鞏固知識,避免解題錯誤,還可以把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及對問題的再認識轉化為一個學習過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優化數學思維,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因為,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是知識的精髓,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
總之,反思最重要的是要學生學會自己反思,通過教師的示范、引導,能夠自覺地進行反思,逐步養成一種反思的意識和習慣。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中,經常引導學生積極地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能優化認知結構,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反思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林婷《反思及其教學功效》[J](《數學教學通訊》2002.11)
2.林群等《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九年級下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林婷《數學探究性教學中應樹立幾種意識》[J](《數學教學通訊》2005.1)
篇3
【摘要】基于數學活動經驗的特征,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經歷探究、反思、應用的過程,去體驗數學,感悟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真正提升他們的數學能力和素養。
關鍵詞 探究;反思;應用;基本活動經驗;積累
十年課改,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在課程標準中的地位由“配角”一下躍升為“主角”,成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具有內隱性、個性化、發展性等特征,數學活動經驗的形成過程也具有內隱性、多樣化等特征。一般來說,數學活動經驗是在數學學習探究活動過程中逐步積累的,是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和“思考”的過程中逐步積淀形成的,是學生在應用的過程中逐步深化的。
一、經歷探究過程,讓經驗有效積淀
經歷是獲得基本本活動經驗的重要方式,學生積累的基本活動經驗,需要和探究性學習聯系在一起,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將活動所得不斷內化和概括。
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簡單的周期問題》把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認知水平的簡單周期現象作為研究對象,著重觀察若干個物體有規律的排列,發現并描述排列規律,還要根據周期規律對后續排列作出判斷。這些內容與任務,能激發探索規律的熱情,提高發現規律的能力,培養遵循和利用規律的態度。教學按“初步觀察周期排列現象——深入研究周期規律——根據周期規律作出簡單判斷——回顧探索規律過程”的線索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在“初步觀察周期排列現象”環節,教材呈現一幅情境圖,由近到遠依次是盆花、彩燈、彩旗,它們都有規律地擺放著。擺放的順序(即周期規律)都表現在顏色上,比較醒目,容易看出來。通過仔細觀察與比較,體會“盆花、彩燈、彩旗的排列都是有規律的”,“三種物體都是一組一組地排列的”,“同一種物體中,每組的排列完全相同”。學生獲得的這些體會,就是對簡單周期現象的初步感受,表明他們已經進入研究周期規律的學習狀態。
“深入研究周期規律”環節是探索活動的重點所在。先研究盆花的排列規律,再研究彩燈、彩旗的排列規律。盆花的排列規律是重中之重,對它的研究會影響對彩燈、彩旗的研究。研究盆花排列中的周期規律,應該明白把幾盆看作一個周期,同一周期內是怎樣排列的,應該培養表達規律的習慣或能力。
彩燈的排列規律、彩旗的排列規律,雖然比盆花稍復雜一點,但有探索盆花排列規律的經驗為基礎,困難不會很大。通過提出問題“彩燈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彩旗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放手學生獨立探索、自主交流。關于彩燈的排列規律,應該找到“4盞為一組”“每組都是紅燈、紫燈、綠燈、紫燈的順序”。至于彩旗的排列規律,應該找到“4面旗為一組”“每組都是先兩面紅旗、再兩面黃旗”。彩燈與彩旗的排列規律都可以選擇適當的辦法表達出來。
因此,精心設計數學探究活動,使學生高質量地經歷探究過程,是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
二、經歷反思過程,讓經驗有效內化
“經歷了”不等于“真正獲得了”,反思體驗才能加深認識。經歷同樣的過程,凡是加強反思體驗的,學生所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一般較為深刻、細膩、全面;反之,所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就是膚淺、粗糙、不完整的。
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五冊《認識分數》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借助手上的材料,找出了“1/2”:
學生交流的時候教師提醒:完整地說說你是怎么找出來的?(把誰平均分成幾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老師再追問:為什么這些圖形不一樣,每一份的大小也不同,但我們找到的都是1/2強調:只要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任意一份都是這個圖形的二分之一。
這樣,引導每一個學生進行自主反思,特別是“為什么這些圖形不一樣,每一份的大小也不同,但我們找到的都是1/2”的這個追問,更加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本質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個性化整理所獲取的經驗,把獲得的新經驗內化到自身的經驗系統之中。
三、經歷應用過程,讓經驗有效深化
學生獲得的經驗需要在具體的應用中逐步深化,教師要想把數學知識轉化成學生的一種能力,就要讓學生通過數學活動將儲存于頭腦中的原理、定律、法則轉化為技能,實現由儲存知識向探究知識、由再現知識向創造性解決問題轉化,并讓學生通過操作、運算、探究、體驗等具體活動實現這種內化。而數學教學中的綜合實踐活動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豐收的果園》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八單元結束后安排的一次場景實踐活動,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同時能綜合運用認數、計算和方位等知識靈活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表面涂色的正方體》在原來的教材中只是一道思考題,而現在是作為一個全新的內容放在“綜合與實踐”領域進行一節課的教學。教學素材是將一個表面涂色的大正方體的棱進行2等分、3等分、4等分、5等分……再平均切成棱長為1的小正方體,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正方體的特征等相關知識,借助已有的學習經驗,在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中,把握問題的共性,從而發現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個數與大正方體頂點、棱、面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探究規律的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篇4
課堂教學被人譽為一把“利劍”,可以劈開思維的混沌,開啟智慧的火花,舞出絢麗的劍花,帶領學生走向成功。課堂教學固然重要,有效的評價也不可或缺,由于其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既改進教師的“教”,又促進學生的“學”,既關注學習的結果,又關注學習的過程,既發掘學生的優勢,又發現學生的不足,所以評價被稱為另一把“利劍”。很難想象,脫離了評價的課堂教學會是多么的單薄,而脫離了課堂的教學評價是多么蒼白,教師應該將二者進行融合,才能達到“雙劍合璧”的境界。出于這樣的思考,我校在確定“自主探索”研究課題的同時也確定了“評價推進”研究小組。在一年多的實驗中,評價推進組和自主探索組相互配合,自主探索組在臺前展示體現課程新理念的有效課堂,而評價推進組則主要通過設計一些創新試題,分別組織普通班和實驗班的學生進行測試,并對學生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反饋給自主探索研究小組,做好幕后跟進工作。自主探索小組根據測試所反饋的信息對他們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和研究,針對測試中所反映出的問題,設計教學案例并實施教學,課后再次組織學生進行后測,檢驗教學效果,同時也檢驗試題的可行性和科學性。
二、實踐階段
(一)創新評價試題,反思課堂教學
從“雙基”到“四基”,從關注結果到既關注過程又關注結果,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的核心理念。數學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公民的數學素養;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活動經驗的積累,是提高學生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自主探索研究小組,關注結合數學課堂教學開展“滲透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研究。那么滲透效果如何呢?我們為四年級學生設計了一份能評價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有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建構的試題,組織四年級的三個班學生進行測試。(其余三個班,作為對比試驗班級暫時未參加測試)
1. 測試中所反映的問題。
通過測試我們發現以下兩道題學生完成的情況不太理想。
1.觀察下列算式,想一想有什么規律,橫線上應該填什么?
1+2+1=(1+1)+2=?搖 ?搖
1+2+3+2+1=(1+2)+(2+1)+3=?搖 ?搖
1+2+3+4+3+2+1=(1+3)+(2+2)+(3+1)+4=?搖 ?搖
1+2+3+4+5+4+3+2+1=?搖 ?搖=?搖 ?搖
利用上面的規律,請你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
1+2+3+……+9+10+9……+3+2+1=?搖 ?搖
1+2+3+……+19+20+19……+3+2+1=?搖 ?搖
1+2+3+……+29+30+29……+3+2+1=?搖 ?搖
2. ?搖……
(1)根據上面的圓片層數與總個數之間的關系,填寫下表:
(2)按照這樣的規律放圓片,如果擺10層,一共需要( )個圓片;如果用了240個圓片,那就剛好擺了( )層。
2.測試結果分析。
(1)第1題:正確率不高,但失分情況卻呈現多樣化。
通過對學生試卷的統計,我們發現:四年級學生能找到規律,正確解答第1題只占23%;從解題過程上看,有60%的學生,因為未完全發現數與式中的規律,所以對半題,錯了半題,其中模仿意味很濃;另外有6%的學生,根本不知從何入手,交白卷。
從試卷分析中我們看到第(1)題學生僅僅靠機械模仿和計算就能完成,因此學生完成情況較好。而第(2)題要應用發現的規律寫出各題得數,學生完成得相對較差,完全暴露了部分學生還處于機械模仿的狀態,無法自主探索發現數量之間存在的內在關系,還未真正建構起數量之間的模型關系。
(2)第2題:不是探索規律而是依葫蘆畫瓢。
第2題中,前面有算式樣例示范,95%的學生完成第(1)題,可是最后一空失分的學生重高達64%。試卷批改結束后,我們對學生展開了一次“訪談”,意在更深入地了解學生解題時的想法和錯誤的原因。當問表格中的數據你是根據什么填寫時,大部分學生只是將算式與圖形對應觀察,他們發現算式的積是圓片的個數,而且算式都是1×2、2×3、3×(?搖?搖)兩個連續自然數相乘,而對于表格中的每個數字的含義是什么,他們沒想太多。可見,我們的學生探索得到的只是算式表面規律,并不具有從算式中抽取數學模型的想法和能力。
3. 評價反思。
通過測試和研討我們發現,這兩道題目都屬于數學建模的題型,學生錯誤率高的原因是他們的建模能力還比較欠缺。我們反思:課堂中我們雖然有意識地在為學生滲透建模的思想,但學生實際的建模能力還是不容樂觀,我們在觀察中發現學生在數學建模的能力形成上面臨兩大難關:(1)通過觀察實際情境,從中發現問題,探索出事物內在規律的能力。(2)通過抽象,將簡單的現象利用數學符號表達成模型關系式的能力。
(二)利用評價反饋的信息、精心設計教學案例
圍繞如何突破上述兩個難點,如何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模型思想,我們的自主探索課題組開展了嘗試性的探索研究,利用評價反饋的信息,精心設計《植樹問題》一課,力求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建模能力。
1. 案例說明。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為學生設置“在240米的路一邊種樹(兩端都要種),需要幾棵樹?”這樣一個大數據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要求學生進行驗證。由于數據太大,畫圖驗證的方法無法使用,在學生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自然地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化繁為簡。而后,師生共同探索討論從簡單問題入手,通過列表、畫圖找規律的方法,引導學生建立起植樹問題(兩端都種)的模型,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回頭看”,總結建模的一般方法。這看似簡單的回頭看,把建模的“經歷”提升為“經驗”。有了建模的經驗后,教師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模型的思想自主探索其他情況下(包括在封閉圖形上)的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建模能力的提高。那么實際的效果是怎樣的呢?評價是檢驗教學實效的唯一依據。
2. 以評促教、檢驗成效。
課后我們馬上對上課的班級實施了測試。以下是兩道題兩次測試的對比統計情況。
從測試結果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學生感悟和運用模型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他們不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能充分地進行大膽的猜想、小心驗證,并通過畫圖等策略幫助自己發現、總結規律,能真正地建立起數量之間的模型關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測試的結果還是不夠理想。由此我們想到: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逐步滲透并引導學生不斷感悟,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建模能力。
三、實驗的階段體會
篇5
一、第一多;就是多探究
教育教學中多去探究是教育教學追求的目標,有效的教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如代數式、方程、函數、不等式等,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充分地經歷探索事物的數量關系變化規律等過程。
例1 完成下列計算。再根據計算結果探索規律。
1+3=?
1+3+5=?
1+3+5+7=?
1+3+5+7+9=?
教學中,首先應讓學生思考,從上面這些算式中,你能發現什么?讓學生經歷觀察(每個算式和結果的特點)、比較(不同算式之間的異同)、歸納(可能具有的規律)、提出猜想的過程。教學中,不要僅注重學生是否找到了規律,更應關注學生是否進行了思考。如果學生一時未能獨立發現其中的規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相互合作交流,進一步探索。教師也可提供幫助,如列出如下的方陣,以便學生從數與形的聯系中發現規律:
1+3=4=22
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進而鼓勵學生推測出1+3+5+7+9+……+19=102。
此后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這個問題推廣到一般的情形,推出1+3+5+7+……(2n-1)=n2。當然,應該從認識到這個結論的正確性有待進一步的證明。
二、第二多:就是多質疑、多猜測
在教學中,質疑與猜測是教育教學的靈魂,有好多問題易得出錯誤結論,必須通過實際的計算和測量才能驗證你的猜測。
例2:一個由3個大人和4個小孩組成的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費標準是:如果買4張全票,則其余人按半價優惠;乙旅行社的收費標準是:家庭旅游算團體票,按原價的優惠。這兩家旅行社的原價均為每人100元。這個家庭選擇哪家旅行社花的費用少?比較隨著孩子人數的變化,哪家旅行社收費更優惠?
再如,一個長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墻上,梯子的頂端距地面的垂直距離為8米,如果梯子的頂端下滑1米,那么,底端是否也滑動1米呢?
像這樣提供一些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不能一口就說出其結論,都需要列出有關的函數、方程來進行計算、驗證。當然,在未計算之前,可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不斷去猜測,最終通過計算來驗證,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三、第三多:就是多反思
這一多主要是針對教師在教學中的反思。一是反思在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是否獲得了一定的訓練,有沒有創新。二是反思教材內容設計是否面對全體學生,即鞏固性練習、拓展性練習、探索性練習是否學生都能參與。三是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知識要點有沒有遺漏,以利于下節課中進一步補充完善。
四、第一少:就是減少對學生的控制
新課程致力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這樣,教師必須改變對學生的看法,轉變學生觀,同時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實現有個性的學習,這對于教師來說無疑使一個不小的挑戰。因為在教師觀念中,長期以來教師就是知識的化身,就是權威。現在一下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跟學生成為平等的關系,教師很難適應。但是,無論如何,教師不能把學生作為客體、對象化的存在,而是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把積極、主動的、有個性的學習還給學生,減少對學生的控制。
五、第二少:就是減少學生的作業量
由于個別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各科的教師為提高自己學科的學習成績,給學生布置較多、甚至超量的作業,把學生壓的喘不過氣來,成天除了作業、還是作業,作業捆綁了學生的手腳,使學生無心也更無力來主動預習和學習功課,長期處于疲勞和疲憊的狀態,這樣惡性循環下去,致使學生厭倦學習,甚至造成過早的輟學。
篇6
關鍵詞:高校;教師;自身發展
教師的教學對象是思維活躍、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及思維能力,較易接受新的思想及知識,促使教師也要不斷接受新鮮事物,不斷追求前沿知識,拓展知識領域,開闊視野。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背景使得終身學習觀的社會的普遍重視,教師更是成為直接實踐者。這些因素均成為促使教師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各種途徑的學習、培訓,不斷促進自身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即是從專業新手到專家型教師乃至教育家的成長過程。
繼續學習是教師發展的源泉。”在現今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大大加快,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多樣化,我們昨天所學的知識到明天也許就會被淘汰,具有“一桶水”的教師再也難以立足講臺。信息時代需要教師要有一個源源不斷的知識源泉,教師的源頭活水來自于教師的繼續學習,教師要樹立自我專業成長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要成為專業發展的自覺實踐者和受益者。教師要養成讀書的習慣,向書本學習;教師要養成讀報和聽新聞的習慣,跟上時代脈動,向社會學習;教師要養成網上學習的習慣,通過網絡向全國知名教師和專家學者學習。
不斷實踐是教師發展的根本。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書本上學來的理論知識需要在實踐中去消化、吸收,并將其內化成自己教育思想理念的組成部分才算學以致用;從他人那里學來的經驗模式只有放在實踐中去體會、去融合,并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才算學以拓境。實踐出真知,教師要了解學生,需要躬身于教育實踐,只有跟學生近距離接觸,才能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征,掌握他們的成長規律,找到最優施教策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要著眼全局,需要躬身于社會實踐,社會就是一所大學,也是一本最大的百科全書,教師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深入到企事業單位、工廠車間、學生家庭調查研究、了解情況、豐富閱歷、增長才干,教師還要善于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提升素質。
技藝精湛是教師發展的追求。墨守成規、照本宣科的教師其專業永遠也無法獲得發展,只有把教育當做一門藝術去追求、去研究、去創造才有可能會成為名師、大師,才能達到最高境界。教師講究教學藝術就要精心選用教學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等;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如觀看觀賞法、陶冶法等;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有得法才是好辦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去選擇最恰當的教學方法。講究教學藝術教師就要巧妙處理課堂教學諸環節。課堂教學幾個關鍵環節處理有如下技巧,新課導入方法:課堂到到一定階段學生進入大腦疲勞期,需要創設,創設的方法有啟發式、議論式、探究式、形象式、“歧路分析”法。教師講究教學藝術就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個性與教學模式。大凡優秀教師,都有鮮明的教學個性,魏書生的民主,竇桂梅的激情,于永正的幽默,獨特的個性將他們造就成為名師;大凡名校,都有獨特的教學模式,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學模式都堪稱成功的范例,名校的教學模式也是由名師創建的,。教師只要在以上諸方面有足夠的積累,做到活學活用,并不斷創新,就一定能夠練就精湛的教學藝術。不斷創新是教師發展的源動力。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勇于開拓進取的創新才能和靈活機智的應變才能。教師的創新才能是指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能夠針對教育對象、教育內容和教育情景的特點,有的放矢地提出新見解,創造新方法。
教育科研是教育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發展最主要途徑,也是培養創新型教師的重要渠道;教育科研能給教師的生活帶來無窮樂趣,也能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教育科研是指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采用科學的方法對教育現象和教育實踐進行系統的探索,揭示教育現象的本質和客觀規律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教師的教育科研要以研究教材為立足點。教師只有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準確把握教材背后的知識體系、能力體系和道德體系,才能全面落實國家的課程計劃和學科的課程標準,才能實現國家的教育意志。教師的教育科研要以學生發展為著眼點。教師只有研究學生,掌握他們身心發展規律規律,才能找到適合每一名學生的教育方法,才能促進每一名學生的發展。教師的教育科研要以教學反思為落腳點。葉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但是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反思是一名創新型人才必備的特質和習慣,教師的反思就是對自己教育實踐活動的反復思考。教師要反思成功之處,對其加以推廣;教師要反思不足之處,對其加以改進;教師要反思課堂再生資源,對其加以利用;要反思教學再設計,使其更加完善。教師教育科研要以“解決問題、揭示規律”為生長點。每一名教師都要主持或參與課題研究,都要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工作就是研究”的意識,把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一個個問題作為課題,從而揭示出教育的內在規律,推動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教師的自身發展是一個在科學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自主探索、不斷反思、漸進提高的過程,有其客觀規律性。廣大教師要提高教學的藝術水平和教學效率,就必須自覺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在教學實踐中學會和學生共同成長。
篇7
【關鍵詞】 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研究
數學教學反思是指教師通過對自己教學實踐的研究,不斷反思自我、反思學生學習的規律、反思數學教學的目的、手段及經驗的認識,以提高自我教學水平,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的活動過程。
一、高中數學實施反思性教學的意義
1.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手段。反思性學習順應了當代教育所提倡的“學會學習”、“問題教學”和“終身學習”的要求,它是一種在學習中探索問題的本質,并在探索的過程中重新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反思性學習會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形成一種有方向的、自覺的、主動的、有策略的行為,從而改變傳統的那種機械而被動的教學方式,并能發現有創意的新知識,同時提出有新意的方法和問題,以實現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目的。
2.是思維活動的動力和核心。反思行為是人的思維不斷發展前進的動力和源泉。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教學的主要目的,而學會反思性學習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標志。學生要是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問題,就證明其在反思的進程上前進了一大步,這在為反思提供很大的動力的同時,也為反思提出了其核心內容,然后學生可以按照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判斷。只有不斷反思,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有有創造性。因此,我們可以說反思是思維活動的動力和核心。
3.教學活動在本質上具有反思性。教育理論家杜威認為,教師是反思的實踐者,20世紀初,他提出并強調了反思的情境是具有探究性的和不確定的。他提出反思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模式,反思既是自己回憶以前的一種心理活動,更重要的是能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的解決方案。
二、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1.塑造反思氛圍。這個適宜環境應該是民主、開放和外向,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思考、批評爭論。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提倡和鼓勵學生敢于向教師挑戰,允許他們發表與教師不一樣的觀點;敢于向課本挑戰,鼓勵他們提出與課本不一樣的觀點;敢于向權威挑戰,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提出與權威不同的結論。
例如,在講解“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這一知識點時,我發現課本的導入材料,即高斯解答l+2+3+……+100的方法,導入效果不是非常好,大多數學生覺得這是天才的“神來之筆”。因此本人經過比較研究,決定用課本上一道習題:一列數71,51,31,11,x……有什么規律?你能講出x是多少呢?利用這道題作為引入問題,學生在課堂中反應熱烈,積極參與反思和探索,并提出了幾種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方法,實現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構建反思機會。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鍛煉能力,從而使學生能主動發現和尋求問題,而不只是教會他們解答問題。“問題為起點,結論為終點”的教學模式應該被取代,學生應該帶著更高層次的問題走入課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不斷給學生提供反思的機會。
3.明確反思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反思的時候,更需要讓學生明確反思的對象,學會反思的方法。反思在數學的學習中包括學生對數學學習過程中所學的知識進行反思,對所接觸的數學規律或思想方法的反思,尤其是在解決數學題目后進行的反思。解題后的反思可以讓學生從具體問題解答中總結出適用的解題方法。
例如,在討論的函數f(x)=x+(1/x)的性質時,反思性教學會使我們進行不一樣的反思,如當x>1的時候函數f(x)單調遞增,那么當x0時,函數f(x)=x+(1/x)越來越趨近于f(x)= 1,即f(x)的值隨著x的增大而減小。因此,學生畫出大致圖形后就可以解決他們心中的疑問,同時對整個圖像的印象也會很深刻。如此學生便不僅能牢固地掌握知識,還開啟了反思性思維。
4.養成反思習慣。學生的反思日記可以作為他們學習的一種總結,是學生們對自己記錄下來的感受所做的一種整理。反思日記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自己作為學習者的認識規律和情感,可以讓他們了解如何更好地去組織自己的學習。反思內容可以為:自己學到什么,怎樣的教學方法最適合自己,極力避免或最反對的學習任務是什么,等等。反思日記也便于教師了解自己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
反思性教學理論向人們詮釋了現代教育的本質以及發展趨勢和應對策略,它的精神正激勵著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創新。我相信,反思性教學模式一定會以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教師的目光。
【參考文獻】
[1]劉為民.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方法淺析[J].學周刊,2011,(4).
[2]安永軍.新課程下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篇8
一、要指導學生進行反思性學習,教師首先應該要有反思習慣
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經常對自己在教學中的理念、設計以及教學過程中的行為進行反思。教師只有在教學中進行不斷的反思,讓自身具備開放的心態以及教育意識,才能對學生進行自覺反思指導,使學生具有反思性學習的習慣。教師的反思主要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對自己的行為表現及行為依據的解析和修正,進而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效能和素養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反思課上例題為學生示范。例如,對習題條件的變化如加強或減弱,對結論的推廣和引申,多角度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教師要在反思的過程中教給學生反思的方法。課堂教學中,我們對例題的講解和思考方法、解題思路等如果掌握得不深入,我們可以通過反思的方法,讓學生針對例題進一步再認識、再理解、再提高、再加深印象。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題中數量關系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教師示范反思方法,對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學會反思的方法是非常有好處的。
二、除掉不良的行為習慣
反思涉及一系列相應的態度和德性。教師要想完成整個教學任務,實現教育目標,首先要以科學、理性的態度和方法去深刻地理解教育教學的本質,并建立起觀念和相應的技術理性的結構體系,所以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和習慣進行重新審視和考察,保持好的行為習慣,改造壞的行為習慣。其次,還要廣泛地提高綜合素養。教師必須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在教學工作中是否具有公正的品質、足夠的勇氣、寬廣的胸懷和豐富的想象力,是否有耐心的親切感。許多的品質風格會體現出教師的教育教學觀、知識觀、評價觀。當然,隨著教師經驗的逐步積累和豐富,在教學工作中會隨時對自己的教學實施控制。這也是優秀教師成長的標志和途徑。
三、加強對學生反思學習習慣的培養
反思是在我們學習和認識過程中強化意識、進行監控、自我調節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學生具有良好的反思習慣時,他們才能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進行自覺反思。我們可以通過嚴格、合理、規范的要求,來幫助、促進他們形成這樣良好的反思意識。當然,反思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那樣,只需要簡單的回顧和分析,而是要從一個新高度、新的層面、新的視角來分析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可以讓學生更進一步地掌握一些反思策略和方法,使他們更好地運用這些方法,并讓學生懂得制定反思計劃和實施反思計劃。反思性分析,包括“自我評判、自我完善、總結經驗、提煉方法、優化探索、深化拓展”這六個反思的環節。很多的數學問題的解析大多是在通過反思概括出普遍適用的條件化、策略化知識。例題教學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常用內容,也是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例題講解后的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分析解題的過程和結果,找出有錯誤的地方,分析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思路。
(2)剖析在解題過程中,經常出現問題的原因,以防類似錯誤再出現。
(3)想一想還有沒有更好的、更捷徑的方法來進行解題。
(4)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整個解題過程中學到新的東西和方法,這才是我們反思所需要的終極目的。
四、加強系統性的理論學習
將實踐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上升到理論層面并加以分析,才能使主體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擴展,因此理論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可以提高我們的反思意識,增強我們的反思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在課堂講解應用題后,我們教師要抓住“審題”這一點,引導學生反思解題思路,總結解題規律,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以后遇到類似的應用題時能夠輕車熟路地解答。很多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經常會忽視或忘記這個重要環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雖然了解一些應用題的方法,卻效果并不明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未能及時做出有針對性的總結,不能從解題過程中得到我們所說的經驗也未能吸取到應有的教訓。講完應用題后,學生的反思一般情況主要包括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解題過程中的關鍵。
(2)所采用的計算方法的理由是什么?
(3)能否有某種技巧值得借鑒。
(4)解題過程中的誤解想法。
(5)總結解題規律。
例如,學習分數應用題:“小紅買來15支鉛筆,比圓珠筆少1/5,買來的圓珠筆多少支?”當學生列出算式15+15×1/5=18時,就要引導學生質疑,學生很快發現18支圓珠筆是不可能的,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個結果呢?在教師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圍繞“審題”對自己的解題思路進行反思:抓住關鍵的條件“比圓珠筆少”來理解,通過反思大家明白了“鉛筆比圓珠筆少”,并不等于“圓珠筆比鉛筆多”,進行畫線段來分析,引導學生明白“多幾分之幾”和“少幾分之幾”要看清以“誰”為標準,從而使原來的認識結構得到調整。最后師生總結,得出解答類似應用題的一般解題規律。
五、典型錯誤的辨析,自制習題集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置解題陷阱,讓學生陷進去,把典型錯誤暴露出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探索出正確的解題途徑。這是學生消除錯誤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自制一本錯題集,并及時總結歸納。要求學生將自己感觸最深的解題錯誤摘錄在錯題集上,并且尋根求源以防再錯。培養對“錯題”“不會題”的反思與領悟,寫出自己思路被“卡”的情況并分析原因。這既是對解題思路補充的反思,又是幫助學生跨越學習“高原”的一個窗口。教師應當研究學生所犯的錯誤,把錯誤看成是認識過程和認識學生數學思維規律的手段,并在學生檢查和改正自己的錯誤的實踐中進行練習,利用學生所犯的錯誤來促進他們加深對數學要素和規律性的理解。
篇9
關鍵詞:高中生物;能力生成;聯系生活;課堂反思
常言道:學以致用。可是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已經陷入應試教育的泥淖,往往通過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來包抄考試題目,豈不知這樣一來違背了教育是提升學生知識,并能為實際生活服務的初衷。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推廣,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以能力生成為指導的教學方法逐漸回歸課堂,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摒棄傳統的抽象理論說教和煩人的題海包抄,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出發,設定符合他們認知發展的教學方案,激活學習興趣,驅動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鑒于此,筆者結合近些年的一線教學經驗,對以能力生成為指導的高中生物教學進行歸納與總結。
一、課堂伊始,激活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好奇心強,但是也有很強的叛逆心理,如果教師一味地滔滔不絕地宣講抽象理論,肯定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而如果我們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導入和呈現知識,就能有效激活他們的求知欲,牽引他們進入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良性狀態。
例如,在教學“遺傳規律”這部分知識時,我們可以通過故事來進行引導:曾有一位模特喜歡卓別林,她的情書這樣寫道:如果我們結合我們的孩子將像我一樣漂亮、瀟灑,又像你一樣幽默可愛……”先用大家比較熱衷的愛情話題牽引大家的興致,然后再趁熱打鐵拋出實質問題進行引導:同學們想一想,如果他們走到一起的話,他們的后代一定像她說的漂亮、瀟灑、幽默、可愛嗎?如此設計問題,在課堂伊始就激活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激活了學生主動探索與學習的動力,實現能力生成的第一步。
二、聯系生活,拓展知識
俗話說:知識源于生活。我們身處自然界,周邊肯定充滿了形形的生物現象,所以我們在教學生物時,不應該一味地讓學生盯著課本,那樣束縛思維,不利于構建知識,生成能力。例如,如果學生對無氧呼吸產生乳酸感覺抽象,就引導他們想想自己在跑步后是不是感覺到肢體酸脹,那就是由于劇烈運動機體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乳酸,達到一定濃度后就會給機體帶來酸痛的感覺。還有,高中生都喜歡看韓劇,韓劇里大家喜歡吃的酸酸的泡菜,也是乳酸菌在無氧環境下發酵而產生的乳酸。
結合實際生活,可以讓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有效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為學好生物樹立信心,是實現能力生成的第二步。
三、鼓勵動手,注重實驗
生物作為一門傳統的自然學科,其探索認知離不開動手實踐,這才是遷移知識、生成能力的關鍵肯綮。現行的生物教材在單元內容中都設計了和教學內容相關的選題探究活動,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際調查和動手實踐來完成學習任務,有效完成知識生成。比如,在學習“的組織培養”這一章節內容之前,我首先鼓勵學生課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織培養的探究實驗,并要求他們將培養組織的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與整理。等到真正上課的時候,則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學生講解自己小組在探究實驗活動中的點滴心得以及深刻體會。如此設置,讓學生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讓他們親身實踐完成知識遷移,全面提升理解和運用能力,是知識生成的重要環節和步驟。
四、及時反思,遷移知識
反思是對課堂的回顧,反思可以發揚優勢,彌補不足。每堂課我們都不能忽視教學反思過程,一方面教師通過反思尋找自己的教學漏洞,從而彌補不足,提升教學技能;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反思完善自我認知,提升探索能力,讓基礎知識和技能在不斷反思中得到矯正和強化,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筆者在教學活動中總會給學生留白,給他們時間回顧知識,并用新學的知識來解釋有關生物的熱點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誘導學生靈活掌握知識的應用技巧,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新學的知識進行遷移和內化,最終生成技能。比如,我們現在就可以針對長江打撈死豬的事件,引導學生分析豬鏈球菌怎樣傳染,死豬被無良養殖戶丟到江水會不會污染下游的飲用水資源。這樣結合時事來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思想來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不但利于大家及時鞏固知識,激發探索興趣,還能幫大家樹立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信心,最終由知識生成技能,這樣的課堂才是流暢的、高效的。
以上是筆者結合新課改理念從以生為本的角度對以能力為指導的高中生物課堂實踐的體會心得與討論。概括地講,課堂教學不能再沿襲應試理論教育,而是要從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教學內容的契合點出發,通過有效的趣味導入來激發興趣,通過聯系實際和實驗探究來完善認知,最后再通過反思來歸納總結,提升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積極參與學習互動,那么生物課堂就漸入佳境了。
參考文獻:
[1]張艷霞.試談高中生物教學與學生能力的培養[J].校長月刊,2005(12).
篇10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學史;反思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有效性”成為了當下課堂教學的最高追求!那么,對于高中物理學科而言,有效性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意味著讓我們教師的課堂不必要的消耗減少,最終實現教得輕松、學得幸福。如何做到呢?
一、發掘物理學史的教育價值
作為一門自然學科的物理教學課,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不應該將知識生硬地灌輸給學生,而應該更多地挖掘隱藏在知識背后的探索歷史,從中提煉方法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價值,讓學生體驗科研探索中的艱辛和樂趣,從而學習理想化建模和類比思維的科學方法。
例如,《庫侖定律》安排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選修3-1的第一章第二節,其核心內容就是庫侖定律,這是電磁學理論的基礎性內容,闡述了帶電體之間最基本的規律,同時也是銜接電磁學與力學的橋梁,為學生整個電學知識體系的建構奠定基礎。在教學處理上,筆者認為要充分發掘庫侖探究相關規律的歷史過程,引導學生深刻領會理想模型法和類比法的科學方法,讓學生在知識習得的同時,感受科學思想的洗禮。
學生通過學習,有如下的感悟:由庫侖定律的探索過程可以發現,類比思維在物理研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如果沒有萬有引力的類比,僅僅只是實驗數據的積累,不知道該項結論何時才成被建立起來,事實上,整個靜電學的發展,都是借鑒了萬有引力已有研究成果而取得的。此外,有鑒于庫侖的實驗精度并不高,而庫侖定律又是電磁學中的基礎性定律,因此它的精密度就顯得非常重要,所以后世科學家也運用了大量更加精妙、更具科技含量的實驗對其進行證明。1972年的實驗表明,相關偏差如果存在,也不會超過3×10-16,由此可見,類比思想下推導出的庫侖定律是一個非常精確的物理定律。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安排,學生自然而然更想著去把庫倫定律掌握好,最終在課堂互動中總結和生成“對庫侖定律的理解”:(1)點電荷,這是一個可以類比于“質點”的理想模型,即當帶電體的距離遠大于它們自身大小時,其形狀和大小對作用力的影響可以忽略,作為理想模型,這是一種科學的抽象。(2)規律表述中強調了“真空”一詞,事實上在空氣環境中,庫侖定律依然可以近似成立,但是其他介質的影響不方便對學生進行拓展,因此和學生解釋時,則簡單說明,本規律和實驗被約束在真空環境下進行。(3)規律的拓展:任何帶電體都可以看成是多個點電荷組合而成,因此如果知道電荷的分布特點,理論上可以通過庫侖定律以及力的合成將兩帶電體之間的靜電力進行求解。
二、從說題和聽課的角度,我們教師應該對教學進行自我反思
反思是促進課堂教學變得更為有效的一種方法,尤其是對“教學語言的組織”的幫助,為什么相同的教材,不同的老師能夠讓平時班級慢慢地分化,教學語言組織能力存在差異,尤其是“說題”和“講題”環節上。同一個問題的講解,不同教師的處理手段是不一樣的,其對知識的挖掘、解析和拓展都有著程度和角度上的差別。從語言組織上來看,說題應該包括問題隱含條件的剖析、關鍵字句的強調以及知識能力考點的顯化,教師要用簡練而恰當的語言說出題目的隱含狀態和過程,講解常規方法和解題技巧,論述問題的變換和拓展。例如筆者處理一道力學綜合題時,有一段如下的教學錄音片斷。
師:給同學們安排以下三個任務:(1)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過程分析;(2)對比運動過程的前后兩個階段,分析差別;(3)找出問題的突破口。
學生帶著上述問題開始思考,同時筆者在黑板上準備好兩個示意圖。
生:解題突破口在于摩擦力。
師:可以,那么傳送帶與物體間的摩擦力有什么特點嗎?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分別在以下情形下進行討論和總結:(1)傳送帶靜止,物塊會因為滑動摩擦力而發生減速,最終以平拋的形式落在點Q;(2)傳送帶反向運轉,物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情形不變,則物體減速后,仍然以平拋的形式落在點Q;(3)傳送帶正向運轉,考慮到其速度取值大小上的差別,因此物塊將落在點Q或者點Q的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