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的栽培技術與管理范文

時間:2024-04-18 16:55: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白菜的栽培技術與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白菜的栽培技術與管理

篇1

關鍵詞雙膜瓜;大白菜;復播;栽培技術

1雙膜瓜栽培技術

1.1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雙膜瓜選用早熟品種為主。西瓜選用京欣1、京欣2號、新優2號、早冠龍等品種;甜瓜選用本地早中熟優良品種。先將種子放在55 ℃的溫水中并不斷攪拌,水溫下降25 ℃左右后撈出,然后將種子放在100倍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30 min后撈出洗凈,然后浸種2~4 h[1]。

1.2整地播種

開春待土壤合墑后,先翻耕耙耱,施腐熟有機肥45~60 t/hm2、磷酸二銨450 kg/hm2、硫酸鉀225 kg/hm2。覆好地膜后扣小拱棚,最好播種前5~7 d扣棚,提高地溫。雙膜瓜2月22日至3月10日前播種,株數1.5萬株/hm2以上。

1.3棚溫管理

棚溫管理是雙膜瓜成敗的關鍵,因此要掌握好以下幾個原則:播種至齊苗,不通風保持較高溫濕度,一般白天28~30 ℃;齊苗至第1片真葉出現適當降溫,防止徒長,一般白天20~22 ℃,夜間12~15 ℃;第1片真葉出現后適當提溫,白天25~30 ℃,夜間15~20 ℃;放風口打開應由小到大,時間由短及長;揭棚應在外界氣溫適宜時進行[2]。扣棚后以增溫為主,隨著氣溫的回升,在拱棚的背風一側開口放風,以調節棚內的溫度,晴天上午棚溫升至25 ℃時打開,下午關閉,棚溫不得低于15 ℃,但不得超過40 ℃。4月中旬以后,開始加大通風量,直至將棚膜全部揭開,使瓜苗逐漸適應外界環境。外界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0 ℃以上時撤掉棚膜。撤棚前5~6 d,如無大風低溫襲擊,晝夜均可不蓋棚以加強煉苗。

1.4肥水管理

在揭棚前不宜進行追肥,揭棚后果實膨大期追1次化肥,施磷酸二銨300 kg/hm2左右。揭棚前不宜進行澆水,揭棚后每15 d澆水1次,成熟前15 d停水。

1.5病蟲害防治

西瓜雙膜覆蓋栽培,炭疽病發生較重,可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防治。甜瓜主要是防治枯萎病,在發病初期用滅枯殺手1 200倍液灌根。白粉病用百菌殺800倍液與農施富東亞雄威葉面肥配合,每隔5 d噴1次。危害較重的害蟲是瓜蚜,可噴40%氧樂果乳油或50%辟蚜霧乳油防治。

2大白菜栽培技術

2.1整地播種

要求犁勻、耙細、耙平,結合整地施用腐熟的有機肥60 t/hm2、復合肥750 kg/hm2或二銨450 kg/hm2、鉀肥150 kg/hm2。種植白菜的地塊最好實行2~3年的輪作,以防病蟲害發生。前茬作物收獲后可直播。大白菜選用豐抗78,7月底至8月初播種,大白菜一定要合理密植,一般生長期100 d左右的大型品種,栽5.25萬株/hm2左右。

2.2肥水管理

大白菜產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需要及時追肥。追肥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和苗情決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底肥不足,第1次可在3~4片真葉期,施硫酸銨150 kg/hm2,撒施于幼苗兩側,并立即澆水,稱“提苗肥”;第2次在定苗后,施復合肥225~300 kg/hm2,于壟兩側開溝施入,稱“發棵肥”;第3次在蓮座期,施二銨300~375 kg/hm2、尿素150~225 kg/hm2,將肥料施入溝內或穴內,再稍加培土扶壟,然后澆水,稱“大追肥”;第4次在結球中期,施復合肥225~300 kg/hm2,可隨水沖施,稱“灌心肥”。大白菜從團棵至蓮座期,氣溫日漸下降,天氣溫和,此間可適當澆水,蓮座末期可適當控水數天,第3次追肥后再澆水。大白菜在進入結球期后,需水分最多,因此蹲苗結束要澆1次透水,隔2~3 d再接著澆1次,以后一般5~6 d澆1次水,使土壤保持濕潤[3-4]。

2.3病害防治

在病毒病防治上,發病初期開始噴灑新型生物農藥抗毒豐300倍液,或病毒1號油乳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2號乳劑1 000倍液加0.1%的高錳酸鉀溶液,隔10 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在霜霉病防治上,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2%的7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5-6];在中短期測報基礎上掌握發現中心病株后,開始噴灑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還可使用72%克露800倍液,或52.5%抑快凈2 000倍液,交替用藥,間隔7~10 d 噴1次,連續噴2~3次。在軟腐病防治上,在蓮座期開始噴灑硫酸鏈霉素或72%的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等進行預防,隔10 d噴1次。

3參考文獻

[1] 劉亞芬.雙膜甜瓜套種白菜栽培技術[J].種子世界,2008(12):46-47.

[2] 廖勝剛.雙膜西、甜瓜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07(4):37.

[3] 李粉紅,郭志銳.大白菜無公害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0(3):34.

[4] 陸建林,丁新紅.大白菜高產栽培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08(3):82.

篇2

關鍵詞:韓國黃心大白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韓國黃心大白菜富含各種無機鹽和維生素,口感好、味道鮮,非常適合蒙城縣人們的消費習慣。根據該縣的氣候土壤特點,該品種一般8月上中旬播種,10月中下旬開始收獲,產量在75t/hm2左右,高產田塊可達120t/hm2,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現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選地整地

選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前茬為瓜類、豆類作物的砂壤土或輕黏壤土栽培,結合整地一般施腐熟有機肥60~75t/hm2,過磷酸鈣450kg/hm2,硫酸鉀225~300kg/hm2或40%(15-10-15)氮磷鉀三元復合肥750~900kg/hm2和內含鐵、硼、鋅的多元微肥7.5~15.0kg/hm2。采用深溝高壟種植,以提高防澇、防旱及抗病能力,一般壟高15~20cm,面寬25~30cm,底寬為35~45cm。

2適期播種

依據歷年生產情況及氣候特點,韓國黃心大白菜的最佳播期為8月5~20日。根據前茬收獲期的早遲,大白菜可采用直播和育苗2種方式,在前茬收獲及時的情況下,以直播為宜,反之育苗移栽。種子發芽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和空氣,應在適播期內趁墑播種,土壤墑情不足時要先澆好水再播種。直播又分條播和穴播,條播就是在壟面中央按預定行距開1條0.6~1.0cm的淺溝將種子撒在溝內,覆土封溝[1]。穴播是按預定的株行距做穴,穴深0.6~1.0cm,每穴播3~5粒種子,播后及時覆蓋1層疏松細土。條播用種900g/hm2,穴播450g/hm2,育苗移栽播種可比直播提早3~5d,大田需苗床300~525m2/hm2。合理密植,栽培密度一般肥水條件下為3.3萬株/hm2左右,株行距為(45~50)cm×(60~70)cm。

3苗期管理

白菜播種后應立即用33%施田補1 500ml/hm2對水600kg于陰天或晴天17時后進行均勻噴霧,防止雜草的滋生和危害。發芽期保持壟面濕潤,防土壤板結,使發芽出土整齊,同時嚴格防治黃條跳甲蟲的危害。幼苗期早間苗,分次間苗,晚定苗,定壯苗。不論條播、穴播間苗一般分3次進行,第1次在心葉發生時(如不過分擁擠,可不間)進行,第2次在幼苗拉“十”字后即2~3片葉時進行,第3次在4~5片真葉時進行,7~8片葉時定苗[2]。齊苗后到團棵不宜多澆水,間苗、定苗后各澆1次水,澆水最好在傍晚或早晨進行。一般多在第2次間苗后在株旁附近趁墑撒肥,施碳酸氫銨150~225kg/hm2或尿素75~90kg/hm2。中耕除草有利增進土壤透氣,促進扎根,并有利于肥料分解,防止草欺苗。一般中耕3~4次,深4~10cm,待外葉封壟時,停止中耕。

4蓮座期管理

團棵時重施1次“發棵肥”,以速效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一般施尿素120~150kg/hm2,氯化鉀105~150kg/hm2。在距植株8~10cm處開溝施入,盡量少傷根,以免影響根系發育和病菌侵入,誘發軟腐病。施入發棵肥后隨即澆大水,以后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如澆水過多,易引起植株徒長,推遲球葉分化或不包心,發生徒長時,要立即采取蹲苗措施。蹲苗結束后,大白菜開始包心,這時要澆1次較大的水,間隔2~3d連續澆第2次水,以免土壤發生裂縫而使側根斷裂、細根枯死(影響生長和誘發病害),以后5~7d澆1次水,始終保持土壤濕潤,采收前7~10d停止澆水[3]。

5結球期管理

結球期吸肥量占總吸肥量的60%~70%,重點放在結球前期,結合澆水,施尿素150~225kg/hm2,氯化鉀105~150kg/hm2,結球中期即施灌心肥,施尿素60~105kg/hm2。在蓮座后期和結球前期,還應噴施0.5%~1.0%磷酸二氫鉀和0.3%~0.5%硝酸鈣混合溶液2~3次,在肥力差的田塊除噴磷酸二氫鉀外,還應噴施0.5%尿素溶液,以防止大白菜因缺鈣引起干燒心和大白菜生長后期對磷鉀的需求,并可增加產量和提高一級、二級菜的商品率。

6病蟲害防治

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有軟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除了結合栽培管理外,也要進行藥劑防治[4]。軟腐病主要在結球期嚴格治蟲,防蟲傷及機械損傷,也可用菜豐寧進行藥劑拌種,以免病菌侵入傷口。發病初期連續噴150~200mg/kg農用鏈霉素或41%特效殺菌王1 000倍液,

每隔6~7d噴1次。霜霉病在全生育期均可發病,常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等防治。病毒病可結合防治蚜蟲用20%病毒a、1.5%植病靈等進行及時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黃條跳甲、斜紋夜蛾等。應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害蟲種類進行用藥及時防治,常用藥劑有蚜虱凈2 000倍液、10%吡蟲啉2 000倍液、20%殺滅菊酯3 000倍液、90%敵百蟲1 000倍液、40%毒絲本等。

7參考文獻

[1] 刁桂榮.大白菜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2009(6):15-16.

[2] 艾山江·賽衣丁,買爾普古麗·吐爾洪.大白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09(2):56.

[3] 宋光超.大白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蔬菜專刊),2008(3):14-15.

篇3

關鍵詞 紅芒香粳;青麻葉大白菜;優質;高效;水旱輪作;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048;S634.104+.7;S344.1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6-0037-02

大化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中部偏西的紅水河中游地帶,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據2004―2015年氣象資料,該縣年均氣溫18.2~21.7 ℃,年降雨量1 249~1 673 mm,年日照r數1 426~1 518 h,自然氣候條件適宜水稻、玉米、蔬菜等多種作物生長。該縣現有耕地面積1.62萬hm2,其中水田面積0.38萬hm2,占23.5%;旱地面積1.24萬hm2,占76.5%。隨著近年種植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以及市場對中、高端農產品需求的變化,優質特色大米、蔬菜生產已成為該縣現代農業開發的重大課題。為適應營養、健康、長壽食品的市場需求,2015年大化縣農技推廣部門在都陽鎮忠武村、尚武村,北景鄉那色村、江棟村,板升鄉升平村、板烈村等開展30 hm2的紅芒香粳―青麻葉大白菜優質高效栽培試驗示范,取得了稻菜雙增的良好效果,成為當地糧經高效栽培、農民脫貧增收的經典模式。

紅芒香粳―青麻葉大白菜優質高效栽培模式為紅芒香粳、青麻葉大白菜水旱輪作,一年兩熟栽培。其中,頭季粳稻產量達5 803.5 kg/hm2,產值46 428元/hm2,后作大白菜產量達34 767 kg/hm2,產值69 534元/hm2。一年稻菜兩收產值達115 962元/hm2,示范區農民年人均增收1 932.7元,較傳統水稻―紅薯模式年產值40 200元/hm2增收2.9倍。該種植模式具有如下主要優點:一是解決米袋子問題,促進糧食安全;二是解決菜藍子問題,實現菜農增收;三是優化糧經結構,提高農田綜合生產能力;四是開發利用秋冬閑田,促進生態鄉村建設。因此,該模式是山區農田調結構、轉方式、增糧菜、促增收的好典型。

1 科學安排茬口

由于紅芒香粳生育期長,且對光溫積累的要求較高,因而宜于4月10―13日播種,5月15―18日拋栽大田,秧齡掌握在35 d左右,至9月13―15日成熟收割,全生育期155~156 d;大白菜宜于9月25―30日翻土整地播種,以避過夏末秋初的高溫天氣,包心期在12月中下旬,翌年1月大寒前后砍菜收獲,避過低溫霜凍,全生育期85~90 d。

2 紅芒香粳優質栽培技術

2.1 選用提純復壯良種

紅芒香粳是大化縣農家常規稻種,屬自花授粉作物,長年種植易造成機械混雜、種性退化,大田生長主要表現為高矮不齊、倒伏感病、穗短粒小、成熟不一、米質變差、出米率低等。為確保該品種具有較高的產量與品質,在提純復壯過程中要進行田選、穗選、粒選,選用大穗、飽滿、無病、無損傷的谷粒作種子,可增產15%~20%。

2.2 旱育稀植淺栽

2.2.1 適時適量播種。據該縣近3年不同播期的育秧試驗,紅芒香粳于4月中旬播種,5月中旬拋栽,至9月中下旬收獲有利于高產栽培。在播種時,大田用種量為42~45 kg/hm2,需準備秧床面積450~525 m2/hm2,播種量為90~100 g/m2,以確保苗齊、苗勻、苗壯。播種前用清水浸種15 h,然后轉入強氯精300倍液中浸種2 h,用清水洗凈后再進行催芽。采用強氯精浸種消毒可預防粳稻細菌性條班病、白葉枯病、惡苗病、稻瘟病等種傳病害,同時殺滅附在種子表面的病菌,可減少大田生長期間的用藥次數和用藥量[1]。

2.2.2 秧田水肥管理。旱育秧秧床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濕潤為主,促進強根健苗。2.5葉時澆施斷奶肥1次,秧田施尿素120~150 kg/hm2、鈣鎂磷肥37.5 kg/hm2。在移栽前7~8 d澆施送嫁肥1次,施尿素60~75 kg/hm2,同時用75%三環唑1 000倍液750 kg/hm2均勻噴霧防治稻瘟病1次,以培育無病帶蘗壯秧。旱育秧苗生長健壯,抗逆性強,成秧率高,返青分蘗快,夠苗封行早,容易獲得高產。

2.3 適齡拋栽大田

5月中旬拋栽大田,秧齡掌握在35 d左右。由于紅芒香粳分蘗率較低,在拋栽中應保證足夠的基本苗數。作高產栽培時,手插秧株行距為13~15 cm×25 cm,每叢栽2~3苗,按南北行向條栽,以利通風采光。手拋秧拋栽36.0萬~37.5萬叢/hm2,保證拋栽后大田基本苗60萬~75萬株/hm2,以主穗和第1次分蘗穗奪高產。

2.4 合理運籌養分

在大田施肥中應以農家肥、生物有機肥為主,實行氮磷鉀、鈣鎂硫、硒鋅鐵肥配合使用,以打造中、高端生態長壽富硒粳米品牌。基肥一般施用牛馬羊肥15 t/hm2、蠶沙肥3 t/hm2、人糞尿4.5 t/hm2、普鈣肥375 kg/hm2、硅鎂肥450 kg/hm2、尿素150 kg/hm2、硫酸鋅30 kg/hm2。分蘗肥在拋栽后6~7 d結合耘田除草施用,施尿素75~90 kg/hm2、硫酸鉀60~75 kg/hm2。穗粒肥掌握在拋栽后43~45 d施用,施尿素75~120 kg/hm2、硫酸鉀75~90 kg/hm2。孕穗期可用鋅硒葆300 g/hm2兌水750 kg/hm2噴霧稻葉,以確保粳米達富硒標準(0.15~0.40 mg/kg)。

2.5 科學管水

按粳稻生長需水特性進行大田水分管理。淺水拋栽、返青;薄水分蘗;封行夠苗時露曬田,保持根系活力;孕穗期回淺水,濕潤壯籽粒;落干成熟。對較低的山沖田塊,要注意開溝排潛,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溫、水溫,減少有毒物質危害[2]。

2.6 病蟲害防治

紅芒香粳生長中后期易發生稻紋枯病、穗頸瘟等。發生紋枯病用20%井岡霉素1.5 kg/hm2兌水900 kg/hm2均勻噴霧防治;穗頸瘟可在破苞及齊穗期用75%三環唑900 g/hm2兌水750 kg/hm2均勻噴霧防治。蟲害主要是稻飛虱,多發生在6月中下旬,可用70%吡蟲啉45~75 g/hm2兌水675~750 kg/hm2噴霧防治。

2.7 適時收獲與風干保存

從紅芒香粳穗部形態觀察,當谷粒全部變硬、呈金黃色,穗軸上干下黃,80%枝梗已干枯時,及時趁晴收割。采用機收的田塊稻草要全部粉碎還田,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后作產量。收獲后的谷子采用機械風干或常溫風干保存,不宜在曬場高溫曝曬,以免米粒斷裂而影響加工質量[3]。

3 青麻葉大白菜優質栽培技術

青麻~大白菜是產于津冀沿海地區的一個大白菜品種,其中津青系列、秋綠系列、津白系列青麻葉大白菜品種由天津科潤蔬菜研究所培育而成。該系列品種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對大白菜干燒心抗性尤其突出,在大化縣的低溫、干旱等不良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下適應能力較強。青麻葉大白菜葉面皺縮呈核桃紋狀,增加了光合面積;葉色濃綠,葉綠素含量高,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菜幫薄,呈翡翠色,葉球美觀,商品性好,深受市場歡迎。

3.1 選用中晚熟良種

在大化縣種植青麻葉大白菜宜選用津秋78、津秋1號、秋綠75和秋綠80等品種,作秋播栽培全生育期85~95 d,具有上市早、耐貯運的特點,可作冬貯菜、調運菜用,適于各大市場訂單生產和批發營銷。

3.2 安排適宜播期

秋播大白菜的整個生育期對氣溫的要求是由高到低呈逐漸下降的趨勢。適期播種是秋播大白菜高產的一個重要環節。前期溫度較高,有利于發芽出苗并形成壯苗;蓮座期溫度稍有下降,有利于蓮座葉的形成;結球期則需要較涼爽的溫度,而且要求有一定的晝夜溫差,有利于葉球的膨大和緊實。如播種過早,高溫期結球,易出現畸形、散棵、包心不實等現象,而且高溫利于病蟲害發生,影響產量和質量。播種過晚則會因積溫不足,生長速度慢,不能正常結球。因此,青麻葉大白菜在大化縣以9月下旬播種為宜。

3.3 選地整地起畦

宜選用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強、便于排水的田塊種植。整地前施足基肥,尤其是大株型的中晚熟品種,生長期較長,需肥量大,應重視基肥的施用。一般用有機肥15~18 t/hm2、過磷酸鈣2 250 kg/hm2混合均勻作為基肥施入土壤。在整地時,要深耕20~25 cm,翻曬10~15 d,然后耙碎土地起畦,畦寬1.3~1.5 m。廂溝、腰溝寬25 cm,圍溝寬27~30 cm,做到溝溝相通。可采用平畦或小高壟于壟畦上播種,既便于排水,又可預防軟腐病發生。

3.4 分廂直播

大白菜播種采用直播法,操作簡便,省工省力。直播分為條播和穴播,其中穴播較節省種子,且苗期間苗和定棵的工作量較小;但穴播時要特別細心,需按照定棵時的株距播種,每穴播種4~5粒,用種量3.0 kg/hm2左右。因此,在種子充足的情況下,菜農多采用條播法。

3.5 間苗和定苗

播種后出苗一般比較密集,小苗擁擠容易造成徒長、細弱,影響后期長勢及產量[4]。因此,要及時間苗和定苗。在拉十字期和4~5片真葉期間苗2次,七至八葉期定苗。株距大小因品種而異,晚熟大棵品種株距為40 cm左右,留苗約3萬株/hm2;早熟小棵品種株距為35 cm左右,留苗約3.45萬株/hm2。定苗時應注意留健壯苗,拔除病弱苗和雜苗,并及時補苗杜絕缺苗斷壟現象。定苗后立即進行中耕除草。

3.6 菜田肥水管理

3.6.1 施肥。蓮座期追施速效肥225~300 kg/hm2(以尿素、硫銨或磷酸二銨為主),以促進功能葉快速生長;結球期分別在結球初期和結球中期追施速效肥氮肥(尿素或硫銨)300 kg/hm2,以保證葉球生長需肥。每次施肥后及時澆水,以促進根系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

3.6.2 澆水。播種前澆足底水,以保證出苗整齊和幼苗生長;苗期小水勤澆,培育壯苗;蓮座期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縱深發展;結球期要水分充足,以利葉球快速生長。對于冬貯菜要在收獲前10 d停止澆水,控制菜體水分含量,延長保貯期[5]。

3.7 病蟲害防治

大化縣大白菜種植區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及褐腐病,主要蟲害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由于青麻葉大白菜具有較強的抗病性,若采用適期晚播的避病栽培模式,并加強生育期肥水管理,培育壯苗、壯株,病害則極少發生甚至不發生。因此,選擇適宜播種期、加強各生育階段的栽培管理是大白菜防病的關鍵。此外,要經常觀察大白菜的田間長相,發現病情、蟲情及時處理,把病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將病蟲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時達到減少農藥用量、降低生產成本、確保質量安全的目標。對軟腐病的防治,除實行輪作、高畦栽培、合理灌水、科學施肥外,發病時要及時拔除病株,減少病菌蔓延;特別是在灌水前應及時檢查處理,在病穴內撒上石灰進行滅菌處理;藥劑防治可選用農用鏈霉素每小包兌水100 kg或70%敵克松600倍液灌根。對斜紋夜蛾的防治應狠抓殺蛾滅蛹,摘除卵塊,對1~2齡幼蟲防治,可用90%敵百蟲1 000倍液噴灑,效果良好[6]。

4 參考文獻

[1] 宋世枝,崔滿星,扶定,等.豫南粳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2000(10):56-57.

[2] 劉占林,劉占仿.優質粳稻五稻3號高產栽培技術[J].種子世界,1994(10):32-33.

[3] 鄧建平,杜永林.江蘇粳稻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稻米,2006(4):61-62.

[4] 金梅香.春播大白菜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1(6):25-26.

篇4

關鍵詞 蔬菜;露地栽培;2013年;寧夏隆德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24-0124-01

2013年隆德縣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充分利用隆德縣冷涼氣候特點,發揮當地菜農多年種植蔬菜的優勢,發展露地瓜果蔬菜標準化生產種植,提高土地的產值,增加農民收入[1-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蔬菜需求量在不斷擴大,對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蔬菜產業已成為隆德縣農業產業化戰略性主導產業之一,現就2013年隆德縣露地蔬菜高產高效栽培探討如下。

1 種植情況

2013年全縣露地蔬菜栽培面積3.718 8 hm2,平均產量47 445 kg/hm2,平均產值76 500元/hm2,總產值1.9億元,其中露地春夏菜1.611 1 hm2,平均產量33 000 kg/hm2,平均產值84 000元/hm2;露地秋菜2.107 7 hm2,平均產量58 500 kg/hm2,平均產值72 000元/hm2。

辣椒、芹菜栽培季節為4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即當地晚霜過后定植,早霜來臨后15 d收獲結束。上市時間辣椒為7月中旬,芹菜為7月下旬,田間生長期為160 d左右。均為溫室或陽畦育苗移栽,辣椒2月中旬育苗,苗齡80 d左右;芹菜2月下旬溫室或陽畦育苗,苗齡60~70 d。大白菜栽培季節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直播,10月上旬開始上市,生育期100~110 d,栽培方式有單種和麥后復種2種,其中麥后復種主要為聯財鎮、溫堡鄉、神林鄉以及沙塘鎮部分村。娃娃菜、菜心、胡蘿卜栽培季節為4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其中娃娃菜、菜心為2茬次生產。甘藍早熟種多為2茬次生產,2月上旬溫室育苗,4月上旬定植,6月上中旬收獲,第2茬5月下旬育苗,6月下旬至7月上旬定植,9月上中旬收獲;中晚熟種栽培季節為5月中旬至10上旬,生育期約125 d。

辣椒主栽品種為亨椒王、亨椒1號,搭配品種為富力卡1 號,均為中早熟品種;大白菜種植品種主要以魯白系列品種為主;芹菜品種為高優它52~70、意大利夏芹;甘藍早熟種以黑白早、抗裂黑白早、綠玉為主,搭配品種有中甘11、8398,中晚熟種種植品種為慶豐、晚豐等;胡蘿卜品種為五寸人參、七寸人參,種植面積較分散;娃娃菜品種為碧玉;菜心品種為雪斗白菜、芥藍。

2 采取的措施

2.1 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實施目標

年初按照區總站方案要求,結合隆德縣實際情況,制定《隆德縣2013年露地蔬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示范推廣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實施目標和措施。

2.2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成立實施小組,負責制定實施方案、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收集整理示范數據資料,建檔立卡并總結。實行全程技術培訓、指導,各項技術落實到位,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所栽培品種按照方案提供的品種選定,栽培技術按照栽培作物無公害生產技術要求操作[3-5]。

2.3 制定限時責任制和主推技術

為了不誤農時季節,按時按期搞好2013年露地蔬菜高產高效益栽培,縣農牧局制定了限時責任制,農技中心確定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從而使2013年的露地蔬菜生產主推技術明確,主推品種優良,適宜隆德縣自然氣候條件;技術人員按照限時責任制要求,各個技術環節做到不誤農時。

2.4 注重科技培訓,強化技術服務

以舉辦培訓班、送科技下鄉、現場咨詢、示范展示為主要手段,全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67場次,培訓人數0.82萬人次;召開現場會4場次,觀摩人數0.09萬人次;發放各種技術資料0.5萬余份;進行技術咨詢服務1 000余人次。圍繞“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技推廣“三要領”,以“新型農民培訓”、“ 陽光工程培訓”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示范縣建設”等項目為載體,狠抓技術人員進村入戶、跟蹤指導服務工作,在蔬菜定植及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技術干部住在基地、干在基地、吃在基地,主動入戶,深入菜地,手把 手、面對面地幫助農戶規范操作,適時開展病蟲害防治,加強田間管理,切實解決菜農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為2013年的露地蔬菜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 取得的效益

以西芹、大白菜、辣椒、甘藍等為主的露地蔬菜高產高效栽培,示范推廣辣椒高壟覆膜一穴單株稀植栽培、西芹露地越夏標準化栽培、大白菜髙壟覆膜延秋栽培、菜心和娃娃菜等多茬次栽培,品種選用適宜隆德縣露地栽培的優良品種,建立起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為中心的產業技術體系,優良品種、優新技術應用率達到了90%以上;全縣露地蔬菜優良品種、優新技術覆蓋率達到70%以上,平均產量提高10%,產品質量全部達到無公害標準[6]。

通過推廣實施露地蔬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示范推廣,種植辣椒產量達48 000 kg/hm2,產值達到134 400元/hm2;西芹產量達到82 500 kg/hm2,產值達到82 500元/hm2;大白菜產量達到90 000 kg/hm2,產值達到90 000元/hm2;甘藍產量69 000 kg/hm2,產值達到82 800元/hm2,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充分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4 參考文獻

[1] 陳金安.大棚蔬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規程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6(1):35-36.

[2] 齊波,陳道群.露地蔬菜無害化高效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06(12):10-11.

[3] 閔召柱,朱燕,王玉建,等.露地蔬菜一年四茬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7(2):63-65.

[4] 張福興,韓玉萍,馮潤花,等.高寒地區露地蔬菜間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蔬菜,2012(4):9-10.

篇5

淺談縣鄉農技推廣人員再教育

淺談基層農技推廣服務中的經驗與問題

淺析景寧縣煙葉生產現狀、不足及應對措施

舒洪鎮楊梅低產原因的分析及對策

試論龍泉市大棚蔬菜產業發展的對策

10%世高防治菜炭疽病田間藥效試驗

高山單季稻減農藥栽培試驗

水稻強化栽培與常規栽培對比試驗

浙西南茶樹病蟲害及防治技術研究

電功能水在果樹上的運用

慶元縣高山苦瓜栽培技術

甜桔柚在麗水的種植表現

長豇豆水稻新模式新技術

紅葉石楠的水生誘變技術

無籽甌柑早春枝段雙芽貼腹接技術探討

大棚薄皮甜瓜高產栽培技術

梨無公害栽培技術

高山黃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天麻栽培管理技術

長豇豆早春育苗高效栽培技術

秋茄專用品種“紫秋”無公害栽培技術

山區山羊圈養技術

水南村春茄高效栽培技術

中薯3號免耕稻草覆蓋高產栽培技術

秀珍菇反季節栽培技術

高山四季豆再生栽培技術

大五星枇杷速生豐產栽培技術

茶樹缺鋅癥及防治技術

凹葉厚樸栽培管理技術景寧縣生態資源開發利用與對策探討

慶元縣發展高山蔬菜訂單農業的現狀及對策

景寧縣鄉鎮獸醫隊伍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

淺議遂昌山區山椏皮發展現狀及對策

關于加快慶元農業結構調整的幾點思考

朱村鄉茶葉產業發展調查

淺析加快貧困山區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之路

加快象溪鎮茶葉產業化發展進程的思考

山區小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的實踐與探索

秋季茄子品種比較試驗

不同藥劑防治美洲斑潛蠅對比試驗

疏6”在楊梅樹上應用效果初報

單季晚稻免耕栽培使用免深耕、腐稈靈試驗報告

慶元縣低山單季雜交稻新組合大區對比試驗初報

夏秋季高山西蘭花栽培試驗

有機肥不同施用量對蔬菜產量和硝酸鹽含量影響的試驗初報

新組合“中浙優1號”不同栽培密度試驗簡報

一個適宜南方秋季種植的大白菜新品種“中白66”

黃脊竹蝗的發生與防治

花生——水稻 輪作高效栽培技術

超甜玉米“穗甜一號”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席草-晚稻”高產高效生產技術

購買種子應注意的幾個環節

黃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天達2116”生物劑制在楊梅上的應用

番鴨曲霉病的診治體會

南方紅豆杉高效育苗技術

桑地放養肉雞模式效益的探討

無黃龍病柑桔苗木培育技術

白術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稻—魚共育農藥施用技術

石榴的非試管快繁技術要點

云和縣早熟梨優質生產管理技術

雜交粳稻“甬優6號”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早雜優新組合“威優402”、“汕優晚三”試種初報

“粵優938”新組合在麗新鄉示范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云和縣石塘鎮板栗整形修剪技術

麗新鄉鮮食春大豆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蛋雞頑固性腹瀉的診治體會

幼齡錐栗園套種西瓜高產栽培技術

夏季小辣椒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象山紅品種特性及其栽培技術

淺析煙—稻高效栽培技術

雞球蟲病的診治

篇6

關鍵詞:伏缺期;設施蔬菜;抗逆栽培;示范展示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8-49-04

每年7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天氣持續高溫,病蟲害易發,加之雷雨、臺風等天氣給蔬菜生產、運輸等帶來的影響,使蔬菜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長期以來,貴池區伏缺期蔬菜栽培以速效葉菜類品種為主,茄果類蔬菜品種極少,導致秋季蔬菜市場供應量不足,品種不豐富,經濟效益不高,降低了菜農種植伏缺期蔬菜的積極性。通過伏缺期設施蔬菜特別是茄果類蔬菜的抗逆栽培示范,從中篩選適宜本地區夏秋季節種植的葉菜、果菜類新品種及高效抗逆栽培技術,帶動廣大蔬菜種植戶種植伏缺菜尤其是茄果類蔬菜的積極性,提高其種植水平,可有效保障池州市伏缺期蔬菜市場供應,豐富市民菜籃子,同時極大地提高菜農的經濟效益。根據池州市菜籃子工程辦公室安排,筆者于2012-2015年連續4a在貴池區烏沙鎮紅莊蔬菜標準園內開展了葉菜、果菜類蔬菜品種篩選及抗逆栽培技術展示示范。

1 展示基本情況

1.1 展示地點 展示地點在烏沙鎮紅莊村池州市紅莊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品種試驗示范基地。該試驗示范基地為池州市紅莊蔬菜專業合作社核心主產區,交通便捷,排灌方便,“三溝”配套完善;土壤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分布均勻;選擇8m×54m拱形鋼管塑料大棚10個作為示范栽培展示地塊,果菜類展示棚每棚設6個栽培畦,即每棚中間(東西向)留1m寬的人行道,人行道兩側分別做2個1.4m寬和1個0.6m寬(含溝)栽培畦;葉菜類展示棚每棚設2個栽培畦,畦寬3.5m,2畦中間留1m寬人行道。果菜類展示棚每畦鋪設1條滴灌帶,葉菜類展示棚除甘藍展示棚每畦鋪設1條滴灌帶外其余每棚僅設2個微噴灌帶。要求畦面平整,邊角分明,噴滴灌帶理直,蓋頂棚,棚膜選擇白色透光無滴膜,棚內有遮陽網,圍裙與頂棚連接處及棚口設防蟲網。

1.2 展示品種 展示品種共4種作物、11個品種。

1.2.1 茄子 白茄2號、豐秀(安徽省農科院園藝所提供)、臺灣綠長茄(西安新世紀綠色種子研究所生產,池州市嘉樂蔬菜專業合作社提供)。

1.2.2 辣椒 鎮辣1號、鎮研13號(江蘇省鎮江鎮研辣椒種業有限公司生產,池州市嘉樂蔬菜專業合作社提供)。

1.2.3 甘藍 春夏王F1、夏陽50(南京蔬菜研究所生產,池州市嘉樂蔬菜專業合作社提供)。

1.2.4 小白菜 矮將軍、青碩快菜、華王青梗菜、高梗白(池州市嘉樂蔬菜專業合作社提供)。

1.3 主要栽培技術展示 主要展示了夏季大棚遮陰防雨防蟲栽培技術、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高溫悶棚技術、粘蟲黃板、籃板使用技術、棚室蜜蜂傳粉及人工噴花授粉技術,其中1號棚采用常規授粉方式,2號棚采用人工噴花授粉技術,3號棚不使用高溫悶棚及物理防治病蟲害技術,4號棚使用蜜蜂授粉技術,5號棚不使用遮陰防雨栽培技術,6號棚使用蜜蜂授粉技術,7號棚不使用物理防治病蟲害技術,8號棚不使用高溫悶棚技術,7、8、9、10號棚均不使用蜜蜂及人工噴花授粉技術。各棚栽培品種及栽培技術展示安排見表1。

2 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2.1 高溫悶棚 各棚于2015年6月20日開始清理殘茬進行高溫悶棚,悶棚時間18d。主要方法:果菜類生產展示棚每棚施充分腐熟畜禽糞便1 500kg、餅肥100kg、石灰粉50kg、優質硼肥1kg、甲基立枯磷150g、敵克松150g,深翻20cm,南北向開溝,蓋上地膜,灌水后閉棚升溫18d;葉菜類生產展示棚每棚施充分腐熟畜禽糞便1 000kg、餅肥50kg、石灰粉50kg、優質硼肥1kg、甲基立枯磷150g、敵克松150g,深翻20cm,南北向開溝,蓋上地膜,灌水后閉棚升溫18d。各棚高溫悶棚結束后根據展示安排蓋頂棚建防蟲網與遮陽網并通風排濕,按展示要求整地做畦并鋪設微噴滴灌帶,同時果菜類生產展示棚每棚施生物有機肥40kg、45%(15-15-15)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50kg作基肥,葉菜類蔬菜展示棚除甘藍品種每棚施45%(15-15-15)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50kg作基肥外,其余各棚均不施任何化學肥料作底肥。

2.2 播種育苗及移栽 茄果類品種均于2015年6月26日采用遮陰防雨防蟲穴盤育苗,1.5葉期多效唑處理,2015年7月24~29日移栽,寬畦雙行定植,窄畦單行定植,茄子株距65cm,辣椒50cm,移栽時大小苗分開定植,澆透定根水,及時查苗補苗;甘藍品種于2015年7月6日采用遮陰防雨防蟲穴盤育苗,2015年7月28~31日移栽,株行距40cm×50cm,每667m2栽3 200株,移栽時大小苗分開定植,澆透定根水,及時查苗補苗;小白菜類品種于2015年7月22~24日撒直播于畦面,覆土1cm后啟用微噴灌系統澆透水,促進出苗。

2.3 定植及齊苗后管理

2.3.1 溫光管理 棚兩側開敞,實施大通風管理,通過遮陽網調節,使大棚內白天氣溫力爭在30℃以下,高于30℃時,通過在棚內噴水或加大遮陽網覆蓋率降溫;夜晚氣溫力爭調節在20℃以下,無風無雨的晚上將膜網推折于棚頂,使植株充分感受夜涼;結合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的調節,統籌調節光照條件,盡量確保每天必要的光照時間,適時適當遮陰,防止光合效率的降低和日灼果的發生。

2.3.2 植株調整 茄子、辣椒雙桿整枝,及時摘除側枝,晴天操作,殘枝帶出棚外集中處理,保持棚內清潔;葉菜類做好間苗工作。

2.3.3 肥水管理 根據土壤濕度和植株長勢,結合灌水適時追肥,茄果類果實開始膨大時,追施45%硫酸鉀復合肥20kg/667m2,生長中后期每15~20d,追施45%硫酸鉀復合肥30kg/667m21次,共追2~3次,開花坐果期后,每7~10d噴施1次葉面肥料,活性氨基酸葉面肥和磷酸二氫鉀交替噴施,共噴2~3次;甘藍蓮座期追施45%硫酸鉀復合肥30kg/667m21次,15d后再追施1次,追肥后及時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小白菜分別在1.5葉期、2.5葉期葉面噴施活性氨基酸葉面肥各1次,土壤保持干濕交替。

2.3.4 人工及蜜蜂授粉 根據展示安排,在有關棚室進行人工授粉或施放熊蜂傳粉。人工輔助噴花授粉主要方法:在上午8:00后初花期用15mg/kg、盛花期用20mg/kg防落素液均勻噴花序;蜜蜂傳粉主要方法:在初花期開始放熊蜂,每棚1箱。

2.3.5 病蟲害防治 棚室懸掛藍板、黃板,1片/10m2,同時做好蚜蟲、紅蜘蛛、茶黃螨、棉鈴蟲、甜菜夜蛾、小菜蛾、斜紋夜蛾等蟲害以及立枯病、病毒病、灰霉病、綿疫病、霜霉病和枯黃萎病等病害的查治工作。

3 展示品種及綜合表現與分析

各展示品種定植活棵或播種齊苗后,在每畦中間一行去頭5株后按順序選擇5株作定點調查株,每隔7d調查各品種植物學特性、產量結構等。

3.1 展示品種病蟲危害情況 展示品種病蟲害危害情況詳見表2、表3。由表2、表3可知,從不同栽培方式方面來看,3號、5號、7號、8號棚各主要病蟲害的發病率、蟲口密度及死株率均高于其它各棚,表明高溫悶棚及遮陰防雨防蟲栽培技術對夏秋季蔬菜生產中的病蟲害具有較好的預防控制作用;從品種抗性方面來看,同一大棚相同栽培方式內,白茄2號、鎮辣1號、華王青梗王、矮將軍、慶陽50幾個品種綜合抗性明顯優于其它品種。

3.2 展示品種產量性狀表現 展示品種產量性狀表現情況詳見表4、表5、表6。由表4、表5、表6可知,相同品種通過不同栽培方式,其植物學性狀未見明顯差異,但其產量水平變化較為明顯。2號棚與1號棚、5號棚與6號棚相比較,由于2、6號棚分別采用了人工噴花、蜜蜂授粉技術,2號、6號棚所栽品種單株結果數均高于1號、5號棚所栽品種,表明棚室內采用人工噴花、放蜂傳粉相對于自然授粉而言,其對提高茄果類蔬菜座果率有明顯影響,在增加產量方面有積極效果,由于棚室放蜂相對于人工噴花授粉,要省工省時且安全環保,生產實踐中應采取以棚室施放熊蜂為主,人工噴花授粉為輔、逐漸取消人工噴花授粉技術,以利節本增效,確保蔬菜質量安全;3號、8號棚與4號、9號棚相比較,由于4號、9號棚采用了高溫悶棚技術,降低了株死亡率,其所栽培品種實際產量均高于8號棚,表明高溫悶棚技術減輕了病蟲害的危害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株死亡率,對于提高果蔬產量有積極效果。

4 結論與討論

(1)貴池區在伏缺期蔬菜生產中應逐步增加果菜類蔬菜栽培比例,適當減少葉菜類蔬菜栽培比例,以期更好地調節市場,增加市場蔬菜供應量。

(2)伏缺期蔬菜栽培應選擇高產優質抗逆品種及高效栽培技術模式,建議辣椒品種以鎮辣1號為主,茄子品種以白茄2號為主,豐秀為輔,甘藍品種以慶陽50為主,小白菜品種以華王青梗王、矮將軍為主,高梗白為輔。栽培方式上以遮陰防雨防蟲無公害高效栽培技術模式為主,充分利用高溫悶棚、農業與物理防治病蟲草害、水肥一體化、棚室熊蜂傳粉等技術來提高產量和品質。是否還有其它高產優質抗逆品種及高產高效無公害栽培技術,建議來年繼續進行相同試驗示范,以期獲得更多品種源和技術措施,進一步擴大本地伏缺期蔬菜生產規模,提高其品質與效益。

(3)由于客觀原因,2015年果菜類蔬菜播種時間稍晚且苗齡過長,導致上市時間偏遲,對產量有消極影響。根據本區氣象條件分析,建議播種時間可提前至5月下旬,適時苗宜移栽,以利提高產量,增加秋淡蔬菜供應量及菜農經濟效益。

篇7

關鍵詞 大白菜;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4.1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1-0136-01

1 特征特性

1.1 植物學特征

大白菜又稱結球白菜,十字科蕓薹屬,為能形成葉球的草本植物。它根系發達,有肥大的肉質直根和發達的側根。莖粗大短縮,進入生殖生長期抽生花莖,花莖上端有分枝,花莖淡綠色,有蠟粉。葉片主要是中生葉,葉呈倒披針形,互生在短縮莖上有葉翅而無葉炳,有果柄,成熟時縱裂。種子為紫褐色圓球形,千粒重2.5~4.2 g。

1.2 生長特性

大白菜為半耐寒性植物,不同品種和類型之間差異很大。生長的適宜溫度為5~30 ℃,最適溫度為15~23 ℃,在發芽和幼苗期要求溫度稍高。對濕度條件的要求是營養生長期需要水分較多,要求土壤潮濕,苗期較耐旱,開花結莢期喜空氣干燥的晴天。在不同品種及不同生育階段,要求光照條件不同,日照時間長有利于葉片展開,日照時間短有利于葉片直立抱球。大白菜對氮素敏感,對氮、磷、鉀吸收的比例為1.00∶0.47∶1.33。為防止生理病害,在營養生長時期,還要施些硼和鈣、錳等微肥。每生產1 000 kg大白菜需要純氮1.5 kg、純磷0.7 kg、純鉀2.0 kg。大白菜對土壤的要求較嚴,最適宜土層深厚肥沃、易保水保肥的土壤或輕黏土壤,土壤酸堿度以中性為好。

2 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大白菜的品種較多,如早熟5號、改良3號、青雜一號、青華一號、87-114、德高一號等。大白菜早熟品種有春時極早生、春翠、韓國白菜、熱抗百45、四季王白菜、春秋54、韓國快白菜、小雜55與56、魯白一號、連早等,中熟品種有魯白2號、遼豐等;中晚熟品種有核桃紋、冀雜一號、冀菜3號、晉菜2號、玉青、麻葉、二包頭等。應根據需要選擇適宜品種,播種量在1.5 kg/hm2左右。

2.2 苗床準備

因結球白菜育苗期短、生長快,所以多采用做畦法育苗。每定植1 hm2生產田,需用秧苗畦450 m2。可以在生產田內就地做高畦,并在450 m2的秧苗畦內施用腐熟廄肥750 kg、過磷酸鈣15 kg、尿素7.5 kg,再適當摻些細沙或草木灰。肥料普撒均勻后,耕翻菜地深15 cm,耙平后做出的畦面應高出地面10 cm左右,以防積水瀝澇。

2.3 播種育苗

大白菜一般在立秋前5~7 d播種,如露地直播育苗需提早5~6 d。播種前先輕輕鎮壓床面,按10 cm行距劃1 cm深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播種在溝內,然后覆土蓋勻,保持土壤潮濕,經3~4 d即可出苗。也可在播前澆底水,水滲下后,按畦撒播種子,隨后蓋上1 cm厚的細土,保持土壤濕潤(平時可噴水),經3~4 d即可出苗。為防止曝曬和大雨沖刷,應采取遮陽及防雨措施,如搭塑料棚和遮陽網等,為了兼治蚜蟲,最好覆蓋銀灰色遮陽網。發現土表干裂,要及時噴水降溫,保持潮濕。當幼苗長到2片真葉時,進行第1次間苗,株距3~4 cm。當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進行第2次間苗,株距10 cm左右。同時要中耕除草,以蹲苗促根,及時防治蟲害。在幼苗長到5~6片葉時,即可定苗或定植。壯苗標準為:株高10~15 cm,葉色深綠,5~6片葉輪生并勻稱,根系發達,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品種無混雜現象。

2.4 選地整地

大白菜的前茬以蔥蒜和豆類為好,切忌以十字花科蔬菜為前茬。定植或播種前,大田施腐熟優質粗肥75 t/hm2、磷鉀復合肥450 kg/hm2,肥料普撒后耕翻菜地深20 cm,然后做壟,壟距60 cm、壟高20 cm,并將壟背推平,以備定植或直接播種。

2.5 定植

秋大白菜一般在8月上旬直播,如果育苗可提前5~6 d播種。要造墑播種,直播和定植的株穴距為40 cm,每穴播3~5粒種子,播后經3~4 d即可出苗,在7~8 d后進行間苗[1]。在四葉期進行第2次間苗,每穴留2株。在六至八葉期(團棵前期)即可定苗,每穴留1株壯苗。如育苗移栽,每穴栽1株壯苗,栽后澆水封埯,一般經5~6 d可緩苗。如果在陰天移栽或栽后有小雨,則1~2 d即緩苗。緩苗后要及時中耕松土,以促根系生長和蹲苗。進入團棵期,可施尿素150 kg/hm2、過磷酸鈣150 kg/hm2,封埯后澆水促團棵,澆水以能洇濕壟背為準,不可大水漫灌[2]。下雨過后,必須及時排水。

2.6 大田管理

大白菜蓮座期26~28 d,是大白菜增加葉片數的關鍵時期,其后期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尤其土壤不可干旱。結球期經35~45 d,是需水肥的盛期。從抽薹期開始就要追施灌心肥,可施尿素225 kg/hm2或人糞尿15 t/hm2。結球初期應追結球肥,可施尿素225 kg/hm2,同時還應對葉面噴肥,比如可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和0.2%的尿素等,以促大白菜抱心。為了防止干燒心,除要增施氮、磷肥外,在蓮座期和包心期還應噴施0.7%的氯化鈣[3]。在田間作業時,切忌損傷葉片,(下轉第142頁)

(上接第136頁)

中耕時不可損傷根部,澆水時不可大水漫灌,以防軟腐病,在霜降前可以人工捆菜,以助包心。收獲期一般在11月中下旬,氣溫低于5 ℃時,則應及時收獲,以防霜凍。

2.7 病蟲害防治

大白菜主要病蟲害有霜霉病、黑斑病、炭疽病、葉腐病、根腫病、軟腐病、角斑病、病毒病、燒心病[4]、菜青蟲、棉鈴蟲、蚜蟲及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5]。病害防治上,實行輪作,選用抗病品種,防治霜霉病、黑斑病可選用津青9號和晉菜3號;播前進行種子處理,用50 ℃溫水浸種20 min,用干種子重量0.2%的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拌種或用種子重量0.3%的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霜霉病可噴95%霜霉靈500倍液。防治黑斑病可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炭疽病可噴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葉腐病可噴14%鉻銅水劑350倍液。防治角斑病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液灌根,或噴72%農用鏈霉素3 000倍液。防治軟腐病可用種子重量的1.5%的農抗751拌種。防治病毒病可噴1.5%植病靈乳劑1 000倍液。防治燒心病可噴0.7%氯化鈣和50 mg/kg萘乙酸混合液。蟲害主要應用胃毒劑或內吸劑防治。防治菜青蟲可用青蟲菌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5 000倍液,可兼治棉鈴蟲、蚜蟲,還可應用樂果、敵百蟲防治;應用毒餌、毒土防治地下害蟲。

3 參考文獻

[1] 劉衛紅,路翠玲,張舜.秋早熟大白菜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J].河南農業科學,2008(11):116-117.

[2] 呂霞,魏瀾濤,張淵,等.大白菜無公害生產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4(3):40,44.

[3] 張慕華,王蘭英.春季大白菜栽培技術要點[J].種業導刊,2007(4):33.

篇8

關鍵詞:油菜;育苗移栽;栽培技術管理

引言

油菜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作物,它是油料作物、蛋白質作物,也是工業原料作物和能源作物。世界油菜種植面積約1500萬hm2,總產約2300萬t。我國油菜種植面積約700萬hm2,總產約1100萬t。種植面積和總產均居世界第1位,但人均油脂占有量和餅粕占有量仍不高,自行解決食用油需求仍需一定時間。隨著人口增長對食物的需求增加,油菜產品的綜合開發以及石化能源緊缺,利用菜籽油生產生物柴油等因素,將促使油菜生產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發展油菜生產既要不斷提高單產、保證優良品質,又要有計劃地擴大種植面積。現將油菜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油菜的生育特點

白菜型油菜生育期變幅較大。北方春小油菜的生育期60―130天;冬小油菜130―290天。油菜的階段發育比較明顯,冬性型油菜,春化階段要求0―10℃,需經過15―30天;春性型介于春、冬型之間,對溫度要求不甚明顯。油菜為長日照植物,每天日照時數為 12―14小時,能滿足日照要求,開花結實小增加日照,可以提前開花結實。反之,則延緩發育。油菜依生育特點和栽培管理不同,可分為苗期、蕾苔期、開花期和角果發育成熟期。苗期時間長,一般為60―90 天。春性強的油菜,苗期較短。這個時期主要是葉片生長和根系建成。蕾苔期是從植株露出花蕾到第一朵花開放為止。這個時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階段。應適時噴灑壯穗靈強化油菜生長機能,使營養生長較快,每天植株增高2―3cm,葉片面積增大,莖生葉生長并開始分枝。

2 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選用抗(耐)病性品種。二熟制應選擇生育期較長的高產、穩產、純度好的雜交油菜品種;三熟制應選擇生育期較短(其生育期的長短以不影響二茬、三茬作物的生長為宜)的雜交油菜品種或普通的白菜型油菜品種。播前將種子進行鹽水消毒和除雜。鹽水選種可以淘汰菌核和雜物、秕粒,從而提高可用種子質量,其方法是用10%的鹽水浸種并攪拌5min,除去漂于水面的異物,然后撈出用清水沖洗數次,晾干即可播種。

3 苗床準備

苗床要選擇土質肥沃、疏松、通氣、排水良好、灌溉方便且2~3年內未種過油菜的砂質土壤,并按1∶(5~6)的比例留足苗床面積。留足苗床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條件之一,苗床面積小、播量過大,就會發生苗擠苗,形成大量的高腳、彎腳、長柄弱苗,導致幼苗生長發育不良,甚至苗床內出現抽薹現蕾等現象。苗床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硼相結合,一般施腐熟有機肥30t/hm2、磷酸鈣450kg/hm2、硼砂15kg/hm2。硼砂與有機肥施于耕作層,磷肥施于苗床表面并與表土混合,播種前可用人畜糞水或沼液潑澆表面,使苗床充分濕潤。苗床施肥翻耕后,要開好邊溝、圍溝,邊溝寬25cm,圍溝寬30cm,溝深均為30cm,然后整墑做畦,畦寬1.5m左右。

4 育苗移栽

油菜的播期應根據溫光條件、品種特性、栽培方法等因素綜合考慮。油菜適宜播期以能保證油菜在早霜前后成熟為宜。播種過早,會影響播前的淺耕整地,發生凍害;播種過遲,則霜前不能充分成熟,而且授粉期遇高溫多雨,影響正常的授粉,從而影響產量。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特點,適時早播,可延長油菜生產期,提高產量。播量不超過7.5 kg/hm2,拌過篩土雜肥播種。油菜的種植方式分為育苗移栽和直播2種,育苗移栽可緩解前后茬口矛盾,有利于充分利用生長季節,便于苗期的集中管理而培育壯苗,比直播一般增產30%左右,是油菜奪取高產的關鍵性措施。直播油菜一般在10月10日前播種。油菜移栽的最佳時期是六至七葉期,苗齡35d左右,移栽時要栽大苗、壯苗,剔除小苗、弱苗和異型苗。一般肥力的田塊栽12萬株/hm2左右,肥力差的田塊栽13.5萬~15.0萬株/hm2,直播田留15萬~18萬株/hm2。5冬前管理

早施追肥,特別是移栽苗活棵后,要及時追施活棵肥,用尿素對清糞水澆施。11月上旬施苗肥,施尿素120kg/hm2。油菜年前抽薹開花與品種特性、播種期、秋冬干旱以及栽培條件關系密切。冬性品種一般要經過20d的0~5℃低溫春化階段,所以一般不會發生早薹早花。而春性品種只需經過5~15d的5~20℃溫度就可以通過春化階段,所以春性品種或半冬性品種如果播種過早,又遇上秋冬氣溫高及天氣干旱,就會導致花芽分化期提早,出現早薹早花。對年前已抽薹開花的油菜,及時選晴天摘薹,摘時要求用利剪進行,盡量減少傷口面積,摘后立即追施適量速效肥料,噴施1%~2%的硼肥,或施尿素150~225kg/hm2,補償植株體內養分,促進生長;中耕松土,以損傷部分根系,延緩早薹早花現象的發生。

6冬后管理

當氣溫上升到10℃以上時,油菜陸續現蕾抽薹,這是油菜一生中生長最快、吸肥最多的旺盛生育時期。薹肥應做到“速”和“早”,可施尿素112.5~150.0kg/hm2或碳銨375kg/hm2。長勢差的應在2月20日左右早施、多施,長勢好的可在2月底至3月上旬、抽薹10%~20%時施下。油菜是無限花序,開花期較長,邊開花、邊結角、邊成熟,因此在開花前或始花期看苗追施臨花肥,以提高結角率,減少脫落。一般在初花期酌施尿素30~45kg/hm2或碳銨105~120kg/hm2。前期肥力足和長勢好的可不施,嚴防花肥施得過遲和過多,以免造成貪青遲熟。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一般應在油菜生長處于盛花期、葉病株率發生達到10%以上,莖病株率發生在1%以上時開始防治。一般可用克菌靈2.25kg/hm2,或紋霉星1.05kg/hm2對水1125kg噴霧,施藥后7~10d,再防治1次。

7適時收獲

在油菜盛花期末30d左右,約有2/3的角果呈黃色,角果內的種子大部分由綠色變為黃、紅色時即可收獲,收割攤曬1d即進行脫粒,并及時晾曬,及時加工。

結束語

合理安排、科學技術奪高產。如油菜育苗移栽能夠適時早播,彌補大田生長期不足,達到足夠的營養生長,以發揮增產作用;苗床育苗面積較小,便于管理,有利于培育壯苗,為高產打下基礎;移栽時,可精選壯苗,大小苗分開栽,保證菜苗生長平衡,有利于增產;栽插時,可以人為地確定株、行距,合理密植;缺棵時,可以補栽,確保密度,這就為奪高產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 龔金才.長江中下游油菜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7(18):116,118.

篇9

關鍵詞棉;瓜;菜;套種

中圖分類號S63;S3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02-0116-01

20世紀80年代,江西省不少棉區在棉地推廣套種麥、豆等作物,90年代初開始積極推廣套種蔬菜,取得較好的成效,但存在蔬菜播期較早、與棉花共生期較長、田間操作管理不便、產品農藥殘留量超標、勞力不足等問題,因而套種面積逐年減少。2005年引進棉地套種一茬多熟西瓜技術,平均收入達12萬元/hm2。當年,恰遭遇百年不遇的“泰利”強臺風災害,棉花絕產,在棉地接種蔬菜開始生產自救,平均收入達3.75萬元/hm2,遠高于正常年份棉花的收入。受此啟發,在2006―2007年組織示范棉、瓜、菜種植模式8.5 hm2,平均收入達7.5萬元/hm2左右,是油菜與棉花連作制收入的3.5倍。為此,全縣掀起了棉―瓜―菜套種種植的熱潮,2009年推廣面積達580 hm2,西瓜收入達7.5萬元/hm2左右,效益十分可觀。

1棉―瓜―菜套種的優勢

常規實行的油菜與棉花連作制收益較差,且耕地常年難以翻耕,易使土壤板結而影響棉花正常的生長發育,并由此造成肥料投入增大,在油菜收獲和棉花移栽季節出現嚴重的爭勞力、爭時間、爭耕地的情況。而實行棉―瓜―菜套種栽培,可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棉地效益。其優點:一是解決棉地冬耕問題,以利于改良土壤,增強通透性,提高地力,并有利于除草和殺滅越冬害蟲。二是有利于充分利用地力和光照,提高棉地經濟效益,收入是油、棉連作栽培方式收入的4倍多。三是減少農藥污染,棉花生長前期西瓜有小棚和地膜保護不會著藥,7月中旬以前棉花用藥較少,不易受到農藥污染,而在7月中旬至9月底的棉花噴藥高峰期內棉行中空閑,不存在產品農藥污染,9月底移栽大白菜后棉花又較少噴藥,且棉花行距大,不易造成農藥污染。四是有利于調節勞力,可緩解作物爭季節、爭勞力、爭耕地的矛盾,棉花、西瓜、蔬菜的田間栽培管理及其生長均互不受影響。

2棉―瓜―菜套種方法

種植方式是按植棉面積的1/3進行棉、瓜、菜輪作。而在冬閑季節進行翻耕,春季整成380 cm寬的廂,畦中移栽一行西瓜,采取地膜和小棚覆蓋栽培,西瓜兩邊移栽棉花,寬行300 cm,窄行80 cm,西瓜收獲后移栽大白菜等作物。

2.1西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1)選擇適宜的優質品種。品種選擇新疆培育的優質新品種“新優3號84-24”(含糖量在11%以上)。

(2)培育壯苗。2月底大棚保溫育苗。壯苗標準是苗齡30 d左右,葉齡3.0~3.5葉,苗身9.5~10.0 cm,莖粗0.35~0.40 cm,真葉展開度12~14 cm。

(3)適時移栽。在3月中旬移栽,密度為7 500~9 000株/hm2,地膜加小棚覆蓋栽培,4月中旬破膜通風,5月初揭膜。

(4)大田施肥。可采用以下幾種施肥方法:①施已充分腐熟的純干雞糞2 250~3 000 kg/hm2、普利生物肥750 kg/hm2、西瓜專用肥750 kg/hm2、磷肥375 kg/hm2。②施餅肥2 250 kg/hm2、普利生物肥750 kg/hm2、西瓜專用肥750 kg/hm2、磷肥375 kg/hm2。③施腐熟豬糞22.5 t/hm2、45%進口三元復合肥750 kg/hm2(不含氯成分)、磷肥750 kg/hm2。為達到西瓜標準化生產,禁止使用城市廢棄物、泥肥和磁化肥料。

(5)收獲。6月初第1批西瓜上市,以后分別在6月下旬和7月中旬收獲第2、3批。

2.2棉花高產栽培技術

(1)適期播種,適期移栽。棉花應在4月初營養缽育苗,苗床應在棉花制缽前1個月用鐵鍬翻耕,然后施腐熟人糞尿(或床苗生根育苗肥),于制缽前將苗床土整細拌勻,制缽播種,用農膜平鋪覆蓋,苗齊后用小竹拱起,注意苗床防病保苗,培育壯苗。4月底移栽,密度為1.5萬株/hm2左右。

(2)增施有機肥,重施磷、鉀肥。一般施尿素600~675 kg/hm2、磷肥750~900 kg/hm2、氯化鉀375~450 kg/hm2、餅肥1 125~1 500 kg/hm2,其中苗肥占總化肥量的20%,蕾肥(當家肥)用餅肥混30%化肥埋施,花鈴肥占總化肥量的50%;后期依棉花長勢及時噴施葉面肥,一般7~10 d噴1次。若花鈴期遇旱,應及時抗旱補充水分。

(3)適時輕度化調。對正常生長的棉花,應培育理想株型,一般不提倡化控。但長勢過旺、前期結鈴偏少的,應酌情應用助壯素等化學藥劑化調。

(4)提倡剪除棉株底部果樹或摘早蕾。即在6月下旬剪去棉株下部1~2個果枝,或摘去下部1~3個果枝上的內圍早蕾。

(5)病蟲害防治。適時噴藥防治棉鈴蟲、紅鈴蟲、棉蚜、紅蜘蛛、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蟲。

2.3大白菜栽培技術

西瓜謝市后在行中移栽大白菜等作物,密度為3.75萬株/hm2左右,一般在8月中旬育苗,9月中旬移霜,11月底收獲完畢。

3參考文獻

[1] 李金銳.棉花高產栽培管理技術要點[J].現代農村科技,2010(13):12.

[2] 韓發珍.小拱棚西瓜套種蔬菜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J].寧夏農林科技,2010(1):84-85.

[3] 王秀云.西瓜與蔬菜間作套種增產增收[J].吉林蔬菜,2007(6):10.

篇10

關鍵詞油菜;田間管理;春后

中圖分類號S565.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02-0088-01

自國家實施糧食和油料作物補貼政策以來,油料作物經濟生產效益高,提高了農民種植積極性,長江流域“雙低”(低芥酸,低硫苷)優質油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目前,農技部門大力推廣省工、節本、增效的油菜免耕直播輕型栽培技術,油菜的產量和品質逐步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突出,油菜免耕直播技術也逐漸被農民接受和應用。油菜是越冬油料作物,生長過程經歷長時間的嚴寒低溫。開春后天氣轉暖,溫度升高,油菜生長加快,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旺盛時期,此時油菜主莖迅速生長,分枝大量形成,根系迅速擴大,葉面積成倍增加,花芽分化加快,并逐步轉入籽粒形成和油分轉化階段。為了防止油菜低溫后,主莖不長,有效分枝少,矮化枯黃,產生弱苗且病害多,造成產量低、品質差,現將油菜春后田間生產管理措施介紹如下。

1合理施肥

1.1油菜的需肥規律

井岡山市栽種的油菜類型分甘藍型和白菜型兩大類,不同類型油菜對氮(N)、磷(P2O5)、鉀(K2O)的吸收比例不同。一般甘藍型為1∶0.42∶1.4,白菜型為1∶0.44∶1.1。甘藍型吸肥量比一般白菜型高30%以上,產量高50%以上,且甘藍型油菜需鉀肥明顯比白菜型高。在井岡山市甘藍型油菜不同生育時期對氮、磷、鉀吸收有較大的差異,播種―苗期分別占總吸收量13.4%、6.4%、12.3%;苗期―抽薹期分別占總吸收量34.4%、28.0%、37.6%;抽薹期―初莢期分別占總吸收量27.2%、24.8%、28.9%;初莢期―成熟期分別占總吸收量25%、40.8%、21.2%。甘藍型油菜需鉀肥明顯比白菜型高,在油菜不同生育期施肥要首先掌握其需肥規律。

1.2春肥施用

對油菜早春施肥能補救油菜冬季生長不足,促進多分枝,早現蕾。對前期基肥少、未施好臘肥的油菜巧施追肥是奪取高產的關鍵。一般施尿素90~105 kg/hm2、氯化鉀60~75 kg/hm2。結合中耕進行土施,若不進行中耕,可在行間開10 cm深的水溝,將2種肥料混均勻后施入,在施肥后覆土。也可施碳銨225~300 kg/hm2或尿素90~105 kg/hm2對稀薄糞水施用。

1.3巧施薹肥

油菜蕾薹期是油菜春發搭架子的關鍵時期,此時需肥量大,約占總量一半左右。在薹長3~5 cm時,施尿素60~90 kg/hm2、氯化鉀60~75 kg/hm2,由于此時油菜已封行,操作不方便,只能表面撒施。最好選擇在下雨天前撒施,施肥要均勻。對基肥和臘肥施用不足、苗勢較弱、長勢較差的田塊,要早施和重施;油菜在此生長階段,也可施稀薄人糞尿11.25~15.00 t/hm2、尿素60~90 kg/hm2,或碳銨300 kg/hm2對水澆施。對苗勢旺盛的田塊,薹肥要遲施,輕施,一般在薹高15 cm以上時施肥,用稀薄人糞尿2.25~3.00 t/hm2,加碳銨45~60 kg/hm2對水潑施,對于“秋冬雙發型”油菜,應控制氮肥施用量,少施或不施。

1.4葉面肥施用

油菜二盛花期后,出現”花而不實”現象,是缺硼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施硼肥時,結合磷肥和鉀肥進行葉面噴施,及時噴施葉面肥能促進功能葉的光合作用。也可結合打藥,每隔1周噴施1次0.2%磷酸二氫鉀和1%~2%尿素液共2次。施基肥時,未施用硼肥、鋅肥的田塊,可用2%硼砂和0.2%硫酸鋅溶液結合葉面肥一次噴施,或在薹期和初花期用硼砂750~1 500 g/hm2,先用熱水溶解,再對水750~1 500 kg/hm2葉面噴施。

1.5補施花肥

適量補施花肥,可使油菜結實多,粒重增加,花肥采取葉面噴施。在薹高60~70 cm時,選擇晴天下午無風天氣進行噴施,對長勢較差的,可在配好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中加入尿素混合噴施。

1.6增施鉀肥

由于缺鉀油菜比正常植株小,葉片變褐色枯死,植株較柔弱,易感染病蟲害,油菜春季增施鉀肥,其抗倒、抗病、抗蟲、抗漬的能力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增施鉀肥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進行,用氯化鉀225 kg/hm2,或草木灰2 250~3 000 kg/hm2。

2春后大田管理

春后對冬前旺長田塊,可采用深鋤斷根,摘老葉、病葉控制旺長;對僵苗弱苗可適當補施肥料,促進生長;雨后要合墑,淺鋤保墑[1-2];開春后雨水多,應及時清溝排水,保證“三溝”暢通,雨停田干,降低田間濕度。稻田油菜容易發生漬害。因此,在水稻收割前7~10 d斷水。

3化學除草

油菜直播栽培要做好除草工作,采用“一殺、二封、三補”技術除草效果最好,可減輕草害和用工,降低生產成本。春后也要根據草情合理選用除草劑進行化除。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油菜田,可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300~450 mL/hm2,或5%精喹禾靈750 mL/hm2對水750 kg/hm2,在雜草三至五葉期噴霧;以闊葉雜草為主的,用高特克375~450 mL/hm2對水750 kg/hm2噴霧防治;闊葉雜草與禾本科雜草混合發生的田塊,須在直播油菜田,用17.5%草除精喹乳油1 500~2 100 mL/hm2對水600 kg/hm2,在雜草二至四葉期噴霧防除[3-4]。

4病蟲害防治

油菜蟲害主要是蚜蟲和菜青蟲。可在其危害期用甲維鹽、吡蟲啉、敵敵畏和銳勁特等農藥防治。病害主要是菌核病和霜霉病。農業防治方法:搞好田間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藥劑防治方法:在初花至盛花期,用50%多菌靈1 500 g/hm2,或70%代森錳鋅1 500 g/hm2,對水750 kg/hm2均勻噴霧,同時混用硼砂1 500 g/hm2防治花而不實。

5參考文獻

[1] 洪安喜,楊平,謝世學.油菜高產綜合栽培技術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10(5):210-212,224.

[2] 陳世林,楊建太.泰州區雙低油菜豐產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2010(9):84-85.

[3] 李春,溫美珍,廖敏.優質油菜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18):8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