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栽培技術要點范文

時間:2024-04-11 18:14: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草菇栽培技術要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草菇栽培技術要點

篇1

1.沼渣準備:沼渣須在9 月中下旬出池瀝干,趁天晴將沼渣攤薄曝曬,去除未腐熟好的長殘渣,曝曬時間應掌握沼渣濕度,以手緊捏指縫有水而不下滴為宜。經處理的沼渣,按其重量加入1%熟石膏粉、1%磷酸鈣及0.5%尿素備用。

2.床架準備:菇房一般可選用對開門窗的空房。菇床可用竹、木、鐵搭成多層床架,第一層距地不低于25厘米,以上各層相距60 厘米,以秸稈、樹枝鋪平。菇房用20 倍福爾馬林溶液熏蒸或50 倍液噴灑,也可用50倍石硫合劑全面噴灑墻壁、地面和菇床、關閉菇房1~2天。然后將沼渣平鋪在菇床上,保持自然疏松,厚度12~14 厘米。然后在培養料面上、菇床反面、菇房及四周墻壁噴一次0.5%的敵敵畏或0.3%樂果,以防螨類及其它害蟲,隔夜即可播種。

3.選擇純潔菌種:按10×10 厘米的間距,用手指均勻打2 厘米深的播種穴,將菌種掏出按每穴母指大一塊放入,蓋一薄層培養料,以利菌絲生長。播種后,把料面整平稍拍一下,讓培養料和菌種接觸緊密,但不能用力拍實,以免密不透氣,然后用清水浸濕的干凈報紙覆蓋,關好門窗,保持房內溫度30℃以下,空氣濕度65%~70%,以利菌絲早日定植。

4.覆土前的管理:從播種到覆土約需20 天,這段時間主要是促菌絲生長,管理重點是防高溫,盡量使室溫維持在22~25℃,濕度65%。播后的10 天內,每天需揭動報紙1~2 次,以通風換氣,10 天后可揭去報紙,早晚開門窗,并逐步增加通風次數,注意防雜菌。

5.覆土:覆土就是在長滿菌絲的料面上覆蓋一層土粒。覆土的土質最好選用水田底層以下略帶砂性的土壤或池塘底層泥土。覆土先覆大粒(直徑2~3 厘米),做到料面不外露,土粒不重疊。然后覆蓋小粒(如蠶豆大小)。土粒含水量20%左右,pH7~8 為宜,如過酸,可用0.5%石灰水噴霧調節。

6.出菇前的管理:覆土后,若溫度、濕度及通風條件適宜,約20 天即可出菇。覆土后的2~3 天內,每天輕噴水2~3 次;10~15 天內,早晚各噴水1~2 次,并注意通風,適當降低空氣濕度,使土粒表面略顯干燥,以促進絨毛狀菌絲在土粒間橫向生長,為出菇打下良好基礎。覆土15 天前后,即可見菌蕾,這時要噴“出菇水”,每天一次,水量略有增加,連續2~3 天,使土濕潤,達到手捏粘手程度。每噴一次出菇水,菇房要通風一次。7 天左右,蘑菇子實體可長到黃豆大小,連續兩天各噴一次重水(但不能讓水滲到培養料表層),增加土粒濕度,讓小菇及時得到足夠水分,迅速膨大。

二、沼渣地床培育磨菇技術要點

1.配料:沼渣瀝干,播種前半個月開始堆料,每100公斤沼渣加石膏粉1.5 公斤,尿素0.8 公斤,堆成一長堆,龜背形,7 天后翻堆,翻堆時,每100 公斤沼渣加磷肥3 公斤,并用1%敵敵畏消毒,5 天后翻第二次堆,準備做床。

2.做床:床長約15 米,寬1.5 米,中間挖一條16 厘米深23 厘米寬的溝,使之成畦面,畦寬0.4 米,畦四周挖排水溝,堆起15 厘米寬10 厘米高的土埂(以便畦面鋪入培養料),再在地床兩邊挖0.3 米深、0.4 米寬的畦溝作人行道,挖好后,用農藥噴灑床面、消毒。沼渣地床栽培蘑菇,菌絲早出2 天,出菇早4 天,產量略低一點,但一級菇高5%,原料費降低36%,綠霉菌、白霉菌少,雜菇少。

三、沼渣拌料栽培草菇

1.草菇的特性:草菇為草腐菌,屬高溫高濕型的傘菌。孢子萌發溫度以40℃為宜,菌絲生長以33~38℃為宜。空間濕度85%~95%,培養原料一般為稻草、玉米秸稈,原料含水量75%~85%,酸堿度:孢子萌發期pH7.4~7.5,菌絲體生長期pH7.8~8;子實體pH5~7。

2.技術要點:

①備料:沼渣出池后,堆放在地勢較高地方,塑膜密封,以防害蟲產卵,自然瀝干,新鮮無霉爛稻草或玉米稈,扭成繩子樣的草把,每個草把重約0.7 公斤,栽培前一天用清水浸泡10 小時,充分吸足水分。

②播種時間:在山西省晉中市選擇5 月上中旬栽培。露天栽培:選擇陽光充足,通風涼爽,靠近水源的地方,選用疏松而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與沼渣拌勻作種草菇畦面,一般畦寬1 米、長10 米,晴天將土掘起,曬白后敲碎,同時噴灑10%的石灰水和沼液,驅除土中蚯蚓及其它害蟲,2 天后,畦與畦之間開一條寬1 米、深30厘米的溝,作過道和排水用。然后將吸足水分的稻草把依次橫排在畦面上,穗頭朝里,基端向外,緊密靠攏排齊。排好一層就用腳踩,并用1%硫酸銨噴灑,接著撒一層沼渣,擺一層菌種,第一層用種3 瓶,依次重疊2~3 層,每層向里收縮6~7 厘米,形成梯形,疊完第三層后再撒滿菌種。一堆草共用菌種10 瓶左右,所用沼渣占25%左右,最后在草堆的上面和四周蓋上草簾或塑膜,以防風雨,保溫、保濕、避免強光直射。4 天后,要踩踏澆重水,并在頂部蓋上泥土,室外栽培在24℃的自然氣溫和80%以上的空氣濕度,以及30℃以上的堆溫,草堆含水60%以上條件下,10~15 天就可見菇。室內栽培,其堆料播種覆膜等如室外,管理方面要注意室溫保持在25℃以上,草堆內的溫度經歷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過程。堆溫在踩堆后4~5 天可上升到50~60℃,經過2~3 天開始下降,當下降到42℃時,就開始出菇。如果堆溫上升很慢,到第四、第五天,還達不到50℃以上,就要進行踩結澆水,同時加厚草簾或用塑膜覆蓋,如果堆溫太高,則應掀開草簾,通風散熱。室內栽培的濕度應控制在90%左右,若氣候干燥可在草堆覆蓋物上澆水,或用噴霧器向室內噴水,并使草堆的含水量保持在65%~70%。若遇連續高溫晴天,在作堆后的第四天再踩踏澆水一次。當堆面出現小白點時,以保濕為主,輕噴或少噴水。隨著菌蕾增大,逐漸加在噴水量,采收后,應再增加草堆的含水量。

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