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的防治措施范文

時間:2024-03-30 17:26: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塑料污染的防治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塑料污染的防治措施

篇1

關鍵詞 耕地;土壤污染;現狀;防治措施;黑龍江安達

中圖分類號 X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1-0178-01

土壤污染是農產品安全問題的源頭,包括重金屬污染、農藥和持久性有機化合物污染、化肥施用污染等多方面。為了全面、系統、準確地掌握安達市耕地土壤污染狀況,有效防治土壤污染,發展生態農業,此次調查以2012年全國重金屬污染普查為依據和樣本,對全市耕地進行污染狀況調查,并據調查情況提出了防治措施,現將調查分析情況報告如下。

1 調查方法及項目

1.1 點位布設

點位布設是調查成敗的關鍵,以科學性、可行性、代表性為前提,按2012年全國重金屬污染普查點位分布進行點位布設,選擇典型區域、典型地塊和典型作物布設調查點,布點密度按照平均每226.67 hm2 1個點位,原則上采用均勻布點法,在相對較大的農產品產地地塊布點,力求覆蓋所有鄉鎮,不留死角。覆蓋安達市14個鄉鎮67個村。

1.2 調查項目及方法

據安達市實際情況,設定9個調查項目,包括調查點位置、農產品種類及產量、耕作制度、化肥種類及使用量、有機肥使用量、除草劑使用量及種類、農藥使用情況及種類、農業生產管理措施、周圍環境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處理情況。成立了3個調查小組,確定調查人、記錄人等工作人員,做好調查工作的分工。優化采樣路線,并采用由遠及近逐個調查的方法。

2 耕地土壤污染現狀

2.1 以化肥、農藥污染為主

安達市以農牧業為主,工業污染相對較少。2012年全國重金屬污染普查結果表明,安達市耕地無重金屬污染,但是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安達市耕地普遍受肥、藥污染嚴重,主要是過度施用和使用方法不當造成的。

2.2 部分土壤白色垃圾污染嚴重

雖然塑料農膜的推廣在農業增收方面效果顯著,但農膜污染對農業生產具有潛在威脅。塑料農膜殘留在耕作層,在土壤中會形成隔離層,破壞土壤通透性,惡化土壤結構,減少農作物產量,破壞環境和自然景觀。目前安達市3個蔬菜主產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農膜污染問題。

3 防治措施

3.1 預防措施

3.1.1 合理使用農藥,積極發展高效低殘留農藥[1-3]。依托“玉米螟綠色防控項目”,推廣赤眼蜂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控措施,減少殺蟲劑使用量;加強對標準施藥機械的推廣,提倡農民使用標準化的藥罐和霧化效果好的噴頭噴施除草劑和殺蟲劑,有效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使用量[4]。

3.1.2 正確引導農民合理施肥。加大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使農民做到因地施肥,減少肥料浪費;推進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從種植技術、配方施肥到秸稈還田、秸桿綜合利用等進行直觀展示,推廣農業標準化種植,以達到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和提高秸桿綜合利用率的效果,保證各項節能減排環保技術得到有效推廣,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環保水平。

3.1.3 廣泛宣傳,增強農民的環保意識[5]。通過電視專題宣傳、發放宣傳材料、科技趕集等形式,大力宣傳農業環境保o的重要性,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3.2 治理措施

具體包括:①生物修復。積極推廣使用農藥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劑,以減少農藥殘留量[6]。同時可利用植物吸收去除污染。②化學方法。對于硝態氮積累過多并已流入地下水體的土壤,一是大幅度減少氮肥施用量,二是配施脲酶抑制劑、硝化抑制劑等化學抑制劑,以控制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大量累積。③增施有機肥。增施有機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特別是土壤膠體性質,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凈化能力[7]。④改變輪作制度。實行水旱輪作,減輕和消除農藥污染。⑤換土和翻土。若土壤受輕度污染,可對土壤進行深翻或換無污染的客土;若土壤污染嚴重,可鏟除表土或換客土。⑥實施針對性措施。對于有機污染物的防治,通過增施有機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劑、調控土壤pH值等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

4 參考文獻

[1] 趙新雙.土壤污染現狀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09(12):37-39.

[2] 葉靜茹,肆濤.我國土壤環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7(4):26-29.

[3] 袁培博,袁若韞,吳現力,等.土壤污染因素分析及改良方法探討[J].山東化工,2017(2):115-117.

[4] 莊建玲,陳芹,陸其通.東海縣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4):47.

[5] 倪正紅.逐步實現農機購置補貼鄉鎮錄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4):46-47.

篇2

【關鍵詞】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TE99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1)06-0001-01

土壤污染屬環境污染的范疇。環境污染指的是人類活動所引起的環境質量下降而有害于人類或生物正常生存和發展的現象。環境污染的產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當某種能造成污染的物質的濃度或總量超過環境自凈能力,便可能產生危害。環境污染根據環境要素可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土壤污染是指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進人土壤并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中某些或某種有害物質含量過高,致使健全的土壤功能受到損害,理化性質改變,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受到破壞,肥力下降,導致農作物生長發育不良,造成減產;對生物、水體、空氣或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現象。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分析:

一、工業污染源的防治措施

工業點源污染物主要有廢水、廢氣、廢渣、粉塵、噪音等。

(一)推行清潔生產,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嚴格執行國家工業三廢排放標準,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技術進步,加強監督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物的產生和排放,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將過去的“資源――產品――廢物”的生產過程轉變為“資源――產品――再資源”的生產過程。包括征收污染稅和排污費等懲罰性政策,以及政府對環保型產業的財政補貼和信貸支持等鼓勵性政策。最后從側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轉變為工業生產全過程控制;由重濃度控制轉變為濃度與總量控制相結合;由重分散的點源治理轉變為集中控制與分散治理相結合。

(二)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推進技術改造,推行清潔生產。在化工、冶金、輕工、機械、電力、建材等行業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速技術改造,加快生產設施和工藝流程的更新及改造,減少和控制“三廢”的排放量,強制淘汰污染重、能耗物耗高的設備和產品。

(三)編制城市總體規劃,調整城市功能布局。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把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環境保護內容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按照城市功能分區,調整工業布局,加大工業污染防治力度,改變工廠和居民混雜狀況,從生產和生活兩個方面控制城市環境污染。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增強工業和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能力,提高城市垃圾糞便無害化處理水平。

(五)構建森林過濾器作用帶和森林緩沖帶。在工業污染集中的區域,通過構建森林過濾器作用帶減緩污染物進入土壤的速度,營建森林緩沖帶減小污染物在風力和水力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對其他地區的影響。具體地:

1.在粉塵沉降嚴重的地段,種植闊葉的泡桐、女貞、夾竹桃、毛白楊、大葉楊等滯塵樹種。

2.在工礦企業周圍選擇種植抗二氧化硫的樹種臭椿、香椿、苦楝、垂柳、桑樹、側柏、杜英、夾竹桃、法國冬青; 抗氯、氯化氫的樹種合歡、榆樹、木槿、構樹、紫荊、槐樹、紫藤、梧桐、刺槐、紫穗槐、胡枝子;防火樹種廣玉蘭、法國冬青、女貞、木荷、油茶、白櫟。

3.在鉛汞污染地區栽植有吸鉛塵本領的青楊、桑樹;有吸汞能力的桂花、棕櫚、臘梅。

二、土壤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

農業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化肥、農藥的大量施用,畜禽廢棄物的隨意排放,廢棄的農用地膜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區,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標準化施用化肥、無公害農藥,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從源頭上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加強對農藥、化肥、塑料薄膜的使用管理,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施用有關規定,控制氮素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機肥施用量。

(二)對病蟲害進行綜合防治,推廣生物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施用次數和施用量,同時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

(三)選擇種植抗性較強的品種,如種植轉基因水稻可以減少農藥的用量。

(四)嚴格控制畜禽養殖污染,大力推廣生態養殖。在畜禽養殖區用畜禽廢棄物充當沼氣底料生產清潔能源,發酵后的剩余物又是高效的有機肥料,既解決了畜禽廢棄物的污染難題,還可以減少化學肥料的施用,大力開展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不斷提高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率。

(五)對于已經污染的地區,通過增施有機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劑、調控土壤pH和Eh等生態、生物修復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從而消除污染。此外在面源污染區構建水土保持林,防治水土流失,防止污染物進入水體,進而遷移到其他地區造成危害。

三、工農業復合污染的防治

在工農業復合污染區,要采取分類治理的措施,對于已經污染嚴重的地區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采用農業生態修復措施,因地制宜地改變一些耕作管理制度來減輕危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 改變耕作制度,選種抗污染作物品種,或篩選出在食用部位累積污染物少的品種;種植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如種植樹木、花草等觀賞或經濟作物;

(二) 采用農藝修復措施。通過增施有機肥或深耕土地等手段調節諸如土壤水分、土壤養分、土壤pH值和土壤氧化還原狀況等土壤理化性質,實現對污染物所處環境介質的調控。

篇3

[關鍵詞]土壤污染;危害;防治重要性;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TE9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30-0134-01

在環境問題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一般是指人類自身生產活動產生的各種污染源進入土壤后,土壤在短時間內很難對其進行凈化,以至于污染物積累越來越多,會極大的破壞土壤的生態平衡,從而土壤質量會逐漸降低。在土壤污染中,土壤的生產力狀況是最明顯的標志之一。土壤污染物標志有兩個:一是使土壤正常功能遭受破壞;二是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加強對土壤的保護措施,不僅會使地下水和地表水變得更加安全,而且還會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我國的土壤污染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不合理的生活以及工業污水排放,過度使用農藥和化肥以及固體廢棄物不合理丟棄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壤污染問題變得更為嚴重,本文就此問題展開分析,并給出了具體對策。

一、土壤污染的簡單含義

土壤污染物主要分為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其次,從有機污染物來說,土壤污染物主要是指化學農藥;從無機污染物來說,土壤污染物主要分為重金屬污染、“工業三廢”以及放射性污染物。土壤污染的特點表現如下:a.較強的隱蔽性和滯后性,土壤污染很難去辨別,同時一般是污染問題出現后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b.會不斷的累積,當土壤污染后,土壤中存在的有毒物質并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消散,而是不斷的進行累積;c.無法逆轉程度比較高,若土壤被重金屬污染后,則土壤很難恢復原貌;d.治理難度比較高,由于土壤污染受多種因素影響,因而土壤治理難度變得更高。土壤污染物的來源大體上可以分為四種:一是來自農業的污染,它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根本原因;二是來自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比如最突出的現象就是“白色塑料污染”;三是來自大氣污染,比如土壤酸化主要是由SO2導致的酸雨形成的;四是來自水污染,比如工業以及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污染。

二、土壤污染的危害

1.不合理的生活以及工業污水灌溉

通過觀察數據,能夠發現人們對生活以及工業污水灌溉的忽視程度占九成以上,他們認為污水灌溉工作沒有那么重要,導致常常會出現生活以及工業污水排放不合理現象。有些人們認為生活污水中含有很多的植物養分,因而將生活污水運用到農田灌溉中,短時間內確實會促進植物的生長,但是他們卻忽視了生活污水中可能還會含有其他有毒物質,從長期的角度來看,有可能會引起農田土地的酸化、堿化以及鹽化。同時,還有一些工廠往往不對工業廢水進行必要的處理措施,直接將其隨意排放,導致會使受污染土壤內的重金屬物質大大增加,若人們使用本土壤種植的作物,會導致關節痛、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病,甚至孕婦在食用后還會導致嬰兒畸形。

2.過度使用農藥和化肥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我國土壤污染的主要制約因素就是農藥和化肥的過度使用,導致土壤污染物的化學成分增多,土壤土壤變得難以治理。在農業生產中,人們為了提高自己的糧食作物產量,大多都是使用農藥和化肥。對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適度,則會促進糧食作物產量的提高,但是現如今人們在農業生產中農藥和化肥存在著過度使用的現象,不僅糧食作物產量得不到很大的提高,而且還會對土壤造成污染。農藥本身就具備很大的危險性,由于農民灌溉農藥技術水平較低,導致一大部分農藥會直接滲入土壤,它會在土壤中不斷的累積,從而對人體以及牲畜健康造成影響。同時,農藥的使用殺死了各種蟲類、微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農作物的損失。化肥中含有大量的化學元素,過度使用氮肥的話,會使土壤結構受到破壞,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土壤板結”現象。

3.固體廢棄物不合理丟棄

根據研究調查顯示,我國人們自身保護環境的意識比較薄弱,導致固體廢棄物不合理丟棄現象屢見不鮮。土壤污染物的固體廢棄物的主要來源是人們生產生活所產生的工業廢物和城市垃圾,有些人們將城市垃圾隨意丟棄或者丟棄到錯誤的地方,則會極大的造成土壤污染。比如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使用比較廣泛,不僅食物的保鮮會應用到塑料制品,而且因其便攜常常被當做購物袋,但是這種塑料制品本身難以揮發以及具有很強的難以降解性,如果人們在使用完塑料制品后,將其隨意丟棄或者不合理丟棄,則會對土壤造成“白色污染”,從而間接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三、土壤污染防治的具體措施

做好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有關部門必須要堅持以預防為主,對已經遭受污染的土地采取應對措施,同時還要不斷改進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來使土壤環境質量不斷提高,從而為人體健康提供一個良好的保證。

1.污水灌溉要注重科學合理

首先,有關部門要制定出有關農業灌溉用水標準,污水經檢測后看是否可以排放,來降低生活以及生產用水對農田的污染;其次,工廠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不斷加強工業污水的處理和綜合利用;最后,國家要積極推廣并研究生活污水的無害化處理技術。

2.適度使用農藥和化肥

首先,國家要注重農藥的研究工作,要研究出效果大污染低的農藥;其次,要不斷提高農藥噴灑技術,對農藥使用劑量、時間以及范圍要進行嚴格的控制;最后,要在農業生產中積極推廣有機肥,來不斷增加土壤的肥沃程度。

3.大力宣傳環保知識,加強對土壤污染工作的監督

首先,要不斷加強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工作,來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有利于人們自覺的愛護環境;其次,政府要不斷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并加大對其監督和管理工作;最后,要為環保科研出臺優惠政策,來鼓勵人們參與環保科研設計。

做好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必須要堅持以預防為主,對已經遭受污染的土地采取相應的具體措施,同時還要不斷改進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來使土壤環境質量不斷提高,從而為人體健康提供一個良好的保證。

參考文獻

1、王艷娟,土壤污染的危害與污染防治[J];民營科技;2012年10期

篇4

【關鍵詞】農業;面源污染;農藥;化肥;措施

0.前言

我國是農業大國,人們對于糧食的產量歷來十分關注,然而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農業糧食產量的增加都是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的,為了達到增產的目的,人們對農田大量施用化肥、農藥等,而且由于環境保護意識的缺失,大量的農業垃圾被隨意丟棄,導致大片土地和水體、空氣被嚴重污染,而且這種面源污染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給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帶來極大的威脅,可見對農業面源污染采取防治措施,以免這種污染進一步惡化,是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的。

1.農業面源污染的原因

1.1農藥的大面積過度施用

為防治各種草病蟲害,在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種類繁多的農藥被越來越多的使用,而且隨著草和害蟲自身抗藥性的不斷增加,為達到殺滅的效果就必須不斷增加農藥的使用量,其中大多數的農藥具有高毒、殘留性強、不易分解的特點,在農藥的使用過程中,大量的非標靶生物遭到殺滅,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農田生態系統的平衡,另外,農藥的噴灑導致大片土壤受到污染,土壤中的生物多樣性被大大降低,因此土壤中的腐殖質含量不斷減少,農藥的富集使土壤的污染程度越來越惡化,同時糧食、果蔬等上面殘留的農藥也給人們的健康帶去威脅。

1.2化肥的大量使用

氮、磷、鉀等元素是農作物賴以生長的重要元素,為促進農作物的生長,提高產量,在我國大部分農業主產區均長期使用化肥,這些化學肥料在促進農作物生長的同時也給環境污染帶來隱患,主要是由于我國農業生產中化肥利用率低下,導致僅有少量化肥被農作物利用吸收,而大多數的化肥則流失到土壤中,由于其與土壤中的成分不協調,導致土壤的酸化和面層板結等現象,造成土壤肥力的不斷消失,在土壤肥力下降的情況下,要想達到預期的產量,就需要使用更多的化肥,造成越使用越污染、越污染越使用的惡性循環,大片農田因此不再適合耕種。除了對土壤的污染外,由于雨水形成的地表徑流以及通過土壤縫隙的擴散作用導致對地下水和地表水產生污染,在飲用水水源地容易造成飲用水中氮、磷、鉀等成分的指標嚴重超標。

1.3農業垃圾的無組織排放

為保持土壤水分、抵抗干旱以及提高地溫,地膜覆蓋技術和塑料大棚栽培技術在我國很多地區得以不斷發展,據調查,在1985年我國的地膜覆蓋面積就已經躍居世界第一位,為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這些地膜或塑料大棚的材料均是高分子材料,難以降解,由于農民環保意識的薄弱,在農作物收獲后這些地膜被留置在土壤中,殘破的大棚塑料被隨意丟棄,造成“白色污染”,嚴重影響土壤的通透性,破壞土壤環境,而且塑料薄膜埋置在土壤中會否造成土壤中塑化劑超標至今仍沒有確切的答案。

除了農業種植中的垃圾污染外,在農業養殖過程中垃圾的無組織排放現象也普遍存在。隨著農業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養殖場中禽畜糞便、養殖污水、屠宰廢水等的排放量正在不斷增加,由于農民環保意識的淡薄,重產出輕治理的思想使得大量的污染物隨意排放,造成大量土地、水體的污染,據調查,農業養殖是導致水體中氨氮和總氮的含量超標的最主要原因。

2.我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對策

2.1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鑒于當前我國農業從業者的環境保護意識過于薄弱的現實,為降低農業面源污染,提高從業者環保意識首當其沖。首先,加強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建設,將法制觀念通過媒體宣傳、專題講座等方式傳遞給農民,提高其法律意識;其次,加強環保執法力度,對于農業面源污染要查源頭,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再次,要改變農業發展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思想,力求做到“預防為主、治理為輔”,并且“誰污染、誰治理”,使農業從業者充分種植農業生產帶來的污染問題。

2.1加強對農藥、化肥使用的監管

適當的對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有助于農作物的生長,因此,無論是對農藥還是化肥來說使用都應當適量化、科學化,加強對使用的監管力度,使農藥化肥在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環境造成的面源污染。

首先,應當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品種,用低毒、殘留率低的無公害農藥取而代之,提倡發展和使用生物農藥,并制定科學的施藥計劃,為降低雜草和害蟲的抗藥性,應當以幾種不同成分的藥交替使用。做好農藥市場的監管,嚴禁違禁藥物流入市場。

其次,科學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在施肥之前首先應當對土壤成分進行檢驗,作為施肥的參考,提倡以有機肥料為主,無機肥料為輔,多施農家肥,少施化學肥料,以充分保證土壤自身的肥力,要嚴格控制化學肥料用量,最多不超過每公頃400kg,施肥應當深施,防止土壤出現板結酸化,并采用底肥、口肥、葉面肥相結合的方式,充分提高農作物對肥料的吸收效率。

2.2發展生態農業

傳統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只能盡可能降低面源污染的影響,很難完全做到無污染,因此發展生態農業,利用科技手段,并最大化地利用生態系統自身的功能,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與農業發展相結合,例如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利用科技手段來替代噴施農藥,目前已經研究可行的措施有:采用超聲波技術模仿雄性害蟲的聲音,吸引雌性害蟲實施誘捕;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對害蟲進行誘捕和消滅;保護并充分利用害蟲的天敵達到消滅害蟲的目的。目前發展生態農業的成本還較高,尚且不具備大范圍推廣的優勢,因此后續工作就是要降低成本,實現生態農業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消除由于農藥帶來的面源污染。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的問題較為嚴重,這與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相悖的,因此一定要認清現狀,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農業面源污染的不斷擴大,將污染帶來的危害降為最低,導致農業面源污染的因素很多,因此實際工作中需要不斷探索,將農業發展與科學技術緊密結合,促進農業又快又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饒靜,許翔宇,紀曉婷.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現狀、發生機制和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1,(8):81-87.

篇5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鞏固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成效,及時排查整治鎮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排查內容

圍繞污染排放、生態破壞、環境風險隱患等問題,重點排查以下11個方面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對縣域內的重點生態環境問題全面排查全面檢視。

(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

是否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是否按要求設置保護區標識標牌,并建設隔離設施;一、二級保護區內是否存在影響飲用水源地環境安全的生態環境問題,是否存在排污口等問題。

(二)自然保護區。

是否存在違規違法開發建設活動,是否存在違規違法的旅游和基礎設施項目,是否存在產污排污企業等問題。

(三)非煤礦山、煤礦和尾礦庫。

是否辦理環評手續,是否通過環保驗收;是否完善污染治理設施,并落實“三防”等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按要求及時開展生態修復;是否位于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區域;是否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非煤礦山、煤礦是否存在不按開發利用方案進行開采、非法開采、以探代采。尾礦庫是否編制污染防治方案和風險評估報告;是否定期開展土壤及地下水監測等問題。

(四)城鎮污水、垃圾處理。

是否存在城市污水直排口;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站)是否正常運行,是否完成配套管網建設,是否存在“清水進清水出”“污水進污水出”“無水進無水出”現象;污水處理廠(站)污泥是否規范處置,并嚴格登記聯單管理;各村(社區)生活垃圾是否有規范暫存設施,是否存在滲濾液污染;是否存在生活垃圾違規填埋(焚燒)處置;垃圾填埋場、垃圾焚燒設施是否規范運行,廢水、廢氣是否達標排放,是否規范設置地下水監測井;在線監測設施是否正常運行;廢液是否規范處置等問題。

(五)規模化畜禽養殖。

畜禽養殖企業是否位于禁養區;是否辦理環評手續;是否建設有畜禽糞污處置設施,并配套消納土地;是否存在滲坑存放養殖廢水;是否存在廢水直排或養殖糞便隨意傾倒等問題。

(六)醫療廢物收集處置。

是否規范建設有相對獨立醫廢暫存間,并規范設置標識標牌;醫療廢物收集、儲存、處置是否規范,產生、轉移是否嚴格登記管理;涉疫定點醫療機構、隔離點是否建設有污水處理設施并正常運行、是否存在其他危險固體廢物違.法收集、儲存、轉運和處置等問題。

(七)黑臭水體。

城鎮建成區、聚居點是否存在黑臭水體。

(八)“散亂污”企業。

重點排查城鄉結合部各村(社區)轄區內的化工、機動車維修、磚瓦窯、廢塑料加工、砂石加工及轉運、采石、石粉加工、石材(含墓碑)加工、榨油、棉麻加工、耐火材料、攪拌站、水泥制品、造紙小作坊、煤球加工、印刷、家具制造以及板材加工等企業是否符合產業政策、產業布局規劃;是否辦理產能、環評、立項備案、用地、生產許可、林地征占用等手續;污染物是否規范處理,是否達標排放等問題。

(九)重點工程項目。

是否辦理環評手續;是否建設污染防治設施,是否落實大氣、水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存在超環評許可建設混凝土攪拌站;是否在指定地點傾倒土石方;是否非法占用林地;是否造成生態破壞、河道堵塞等問題。

(十)工業企業。

是否辦理環評手續,并通過環保驗收;是否未批先建,未驗先投;是否完善污染治理設施,并落實污染防治措施;廢水、廢氣、固廢等是否規范處置,并達標排放;是否屬于國家落后產能項目等問題。

二、時間安排

(一)集中排查階段(2021年1月18日至2月23日)

各村(社區)結合本領域實際情況,開展集中排查,1月27日上報第一批問題清單,2月23日前完成全面排查,并上報排查情況報告和全部問題清單。對日常巡查監管中新發現的問題,于每月底上報1次新增問題清單。

(二)方案編制階段(2021年2月26日至3月8日)

各村(社區)對照問題清單,逐一明確整改措施、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形成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責任清單及整改方案,于3月8日前報送至鎮環保辦備案。

(三)集中整治階段(2021年3月10日至12月18日)

各村(社區)強化調度研判,落實要素保障,按照整改方案,推動各項問題按期完成整改。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村(社區)要堅持落實屬地和轄區責任,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及時安排部署,全面深入排查,成立排查整治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專人負責該項工作。

(二)嚴格整治標準。

對此次排查發現的問題,各村(社區)要科學制定整改方案,確保措施精準可行、能落地落實,時限設置合理、能按期完成。整治過程中,要將高標準、嚴要求貫穿始終,絕不打折扣、搞變通,確保整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不得反彈。

篇6

化學教學中實施有效環境教育是每一個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學化學教材中包含著極其廣泛和重要的環境教育思想與內容,通過化學教學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樹立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信念。

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環保教育

中學化學教材中潛在環境教育的因素很多,教學過程要把它科學地、巧妙地滲透到各章節的教學之中。介紹一些化學與環境污染關系密切的實例,讓學生深刻了解環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這樣做既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從而樹立起強烈的保護環境意識。

例如,在學習氧族元素時介紹“酸雨”污染問題。酸雨被科學家稱之為“看不見的殺手”、“空中死神”。它給地球的生態環境、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已經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和影響,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1)它使土壤酸化,導致生物的生產量下降。(2)使河、湖水酸化,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繁殖。(3)使森林衰亡;(4)腐蝕建筑物和文物古跡;(5)對人體健康危害也很嚴重。酸雨可誘發癌癥、老年癡呆癥,可使動脈硬化、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病率增加等。目前我國已成為與歐洲、北美洲并列的三大酸雨區之一。為防治酸雨,中學生應做到:支持公共交通,少乘小汽車、出租車;遵守交通規則,保證交通順暢;購買包裝簡單的商品;支持廢物回收再生等。

二、在化學實驗中滲透環保教育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中學需做的化學實驗比較多,其中有毒的實驗占一半,而多數學校設備不完全,安全教育、環保教育顯得優為重要。

學生剛接觸化學時,興趣很濃,做實驗時必須指導學生要嚴格按照實驗操作的程序,正確地聞氣體、取藥品。雖然所做實驗毒性不大,但為了加深學生的環保意識,在沒有廢水回收流程這一前提下,每次學生實驗都提供一個回收塑料桶,對收集的廢液稍作處理后再行排放。實驗結束后把儀器洗滌干凈放回原處,擦洗干凈實驗臺面。從一開始就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受到直觀的環境保護的教育。教材在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教育的同時,也注意實驗裝置的改進,采用微型化實驗,減少藥品用量,降低污染,以改善學生實驗的外部環境,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例如,銅片與硝酸反應的實驗,改銅片為銅絲。

三、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

在中學教材中有不少學生實踐活動內容,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比如,讓學生調查本地“白色污染”物種類、危害及防治措施等。學生通過自身活動認識白色污染物主要有:各種塑料袋、塑料杯、塑料外包裝、一次性飯盒、農用地膜等等。

“白色污染”的危害很多:(1)破壞市容環境。(2)危害人體健康。遺棄的塑料制品如沾有污染物,會成為蚊蠅和細菌生存、繁殖的溫床,危害人體健康。(3)危害動物安全。拋棄在地面、水體中的廢塑料制品,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死亡。(4)影響農作物生長。塑料垃圾若被填埋,直接占用土地,且百年難以降解,影響土質結構,影響農作物生長。(5)污染大氣環境。

為減少“白色污染”應讓學生做到:不亂扔塑料垃圾,提高塑料制品的利用率;堅持每天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飯盒、塑料袋;購物自帶購物袋,勸說家人、朋友購物自帶購物袋等。

四、在問題的討論和解決中滲透環保教育

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激活學生主體意識,把問題交給學生;注重開發課程資源,充分挖掘教學環節中的環境教育因素;通過事例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

例如,某縣井噴事件:2003年12月23日22時許,某縣境內16號井發生天然氣井噴事故,243人遇難。請同學們討論思考下列問題:

(1)井噴事故中造成大量人員遇難的原因是什么?

(2)進行科技創新,完全可將石油、天然氣中含有的有毒氣體在地下就消除掉,不讓它跑到地面上來。請設計一個合理、大膽的不讓含硫有毒氣體從天然氣中跑到地面來的方案。

學生設想的方案也許十分可笑或有科學性錯誤,但也不排除某位學生設想的方案會帶來一場采油方式的革命。

五、利用環保節日,開展宣傳環保教育活動

每年“6?5”國際環境日,正值農村夏收時節,秸稈焚燒現象隨處可見,空氣污染指數普遍增高。教師宣傳秸稈還田、秸稈速腐的好處,倡議所有家庭立即行動起來,禁止焚燒秸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7

關鍵詞:洗煤廠,振動污染,危害,防治

在煤炭洗選加工生產中存在較多的環境污染源,如廢水、粉塵、噪聲和振動污染,特別是廢水與噪聲污染影響選煤廠周邊居民生活的現象較為突出。近幾年,隨著洗煤技術的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的更高要求,新建、擴建、技改的大中型洗煤廠在設計和施工中,都有較完善的污染物防治技術措施,煤炭洗選廢水實現廠內閉路循環利用,技術上可以做到零排放。

物體的運動狀態隨時間在極大值和極小值之間交替變化的過程稱為振動。過量的振動會使人不舒適、疲勞,甚至導致人體損傷。其次,振動將形成噪聲源,以噪聲的形式影響或污染環境。洗煤廠生產過程中振動和噪聲污染常常同時存在,有時以噪聲污染為主,有時以振動污染為主,但振動又不同于噪聲,有其相對獨立的特性。對于洗煤廠振動污染源,主要是那些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大的低頻率大振幅振動。同煤鄂爾多斯礦業投資有限公司選煤廠為新建的大型礦井型動力煤選煤廠,年處理原煤5.00Mt/a,并留有10.00Mt/a的接口。從2010年10月開工建設,到2013年3月15日開始聯合調試。在選煤廠的建設過程中,通過積極與設計部門溝通、對設備安裝和生產管理中采取針對性控制和預防技術措施,對洗煤廠振動源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從而保障現場操作工人的身心健康,促進安全生產。

1.洗煤廠主要振動污染源及特性

洗煤廠生產具有各類機電設備集中、作業空間狹小、需要工人值守的特點,產生低頻振動源的設備較多。利用振動進行脫水分級的振動篩,產生振動頻率低(15~18Hz)、振幅大(7~9mm)、振動強度高的機械振動源,座式安裝的振動篩均采用彈簧或橡膠隔振支座,減弱了其振動傳遞強度,當與周邊物體如入料箱、接水漏斗、出料槽剛性接觸時,振動傳遞加強,且振動篩設計布置大多集中在鋼結構設計的主廠房中,容易產生振動的疊加或共振現象,振動幅度明顯增加;高速運轉類設備如風機、水泵、破碎機、電動機、齒輪傳動箱等穩定運行時,產生的最低振動頻率為設備的驅動頻率,其振動特點是振動頻率不高、振幅和振動強度級小,當轉動部件運轉不平衡時,易產生振幅較大、振動強度較高的不穩定振動源,其影響更大;電磁振動給料機、變壓器等設備易產生高頻率低振幅的電磁振動源。

另外,如溜煤槽、破碎機類設備生產中還易產生極低頻率的沖擊振動;膠帶和刮板類運輸設備因磨擦和碰撞產生的低頻振動;在生產中還有因設備質量問題,如齒輪、軸承間隙過大,也會產生不同頻率振幅的振動。總之,洗煤廠幾乎所有的機電設備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振動,且以低頻率大振幅的振動源為主。可以說洗煤廠的操作工人在作業時間內都處在振動作業環境之中。

2.振動的主要危害

洗煤廠現場操作工人接觸振動影響的途徑主要有:一是人體沉浸在振動的介質中;二是從支持人體的物體表面向人體傳遞的振動(全身振動)。直接接觸作用于人體局部的振動機率較少,常見于全身振動的影響。長期受到低頻大振幅的全身振動影響,易導致人體足部周圍神經和血管的改變,主要表現為腳痛、易疲勞、皮膚溫度降低等癥狀;由于振動的加速度引起內耳調節人體的平衡功能失調,還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體溫下降等一系列臨床表現。與噪聲一樣也會對人產生心理影響,主要表現是令人煩躁不安、易于疲勞、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

洗煤廠振動對建筑物的影響, 選煤廠主廠房大都采用土建框架結構,機械振動通過設備基礎傳遞給廠房的承重梁產生一定頻率的振動,當其振動頻率與主廠房框架梁(柱)固有頻率相等時,便會產生共振現象,使廠房出現較大幅度的振動而危及廠房安全。隨著選煤廠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大量使用了高精密度的現場監測儀器儀表和自動控制設備,而這些儀器設備對振動都有較高的限制要求,由于振動的影響,容易造成這些儀器設備的失靈,甚至損壞。

3.防治措施

防治振動的危害,主要從振動源、傳播途徑和受振體三個方面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常用的方法有:減輕機械激振力或改變機械振動方向,加重機械設備基礎,增設隔振裝置或隔振墊,加大振動源距離或設置隔振溝,穿帶個人防護品等。針對洗煤廠生產特點,應積極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降低振動污染的危害。

3.1.設計中合理工藝布局

工藝設計時已將機械振動源較集中的主廠房遠離周邊居民房、廠區辦公樓布置。當主廠房同一層面需布置多臺機械設備時,在滿足生產工藝要求的條件下,采取激振力相互抵消的對稱布置,降低機械振動強度級。對于受振動影響較大的精密儀器室如計算機控制室,設置在遠離主廠房的選煤廠辦公樓。

3.2.加強設備維護保養

洗煤廠機械高速運轉類設備較多,磨損嚴重,容易因嚴重磨損造成間隙過大而產生碰撞、沖擊性不穩定振動,如機械基礎的固定螺栓松動,機械本體的振動受到明顯加強,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注意設備振動情況,及時更換磨損嚴重的設備部件。及時處理和解決水泵、風機的葉輪,離心機的篩籃、刮刀等部件因生產質量造成的靜態不平衡,或在設備運行中因磨損、平衡配重塊脫落造成的動態不平衡,而產生振動強度級放大現象。

3.3.采用隔振、吸振、阻尼等減振技術措施

根據洗煤廠機械設備使用性能及特點,采用隔振裝置(墊)的減振技術措施,簡單易行,減振效果顯著(一般可降低10dB以上)。所謂隔振,就是將振動源與承載物或地基之間的剛性連接改為彈性連接,利用彈性裝置的隔振作用,減弱振動源與承載物或地基之間的能量傳遞,達到降低振動影響的目的。對于洗煤廠主廠房內機械設備基礎均安裝隔振裝置(墊)進行積極隔振,振動強度級較高的振動篩類設備在滿足工藝性能要求下盡可能采用減振效果好的橡膠彈簧支座;對需要避免外來振動影響的精密儀器設備敷設隔振墊進行消極隔振。隔振裝置通常采用隔振器、隔振元件和填充各種隔振材料,如玻璃纖維板、橡皮、軟木、毛氈等。

3.4.做好個人防護

洗煤廠現場操作工人長期處在振動環境下作業,為了降低振動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應嚴格要求工人工作時穿具有良好減振效果的橡膠底防砸勞保鞋,嚴禁穿傳振系數較大的硬質底鞋,如皮鞋、硬質塑料鞋等。不斷提高洗煤廠自動化水平,采取巡視檢查或監視設備運行的生產組織形式代替現行設備定崗的傳統操作方式,以減少工人的振動接觸時間,達到降低振動影響的目的。

4.結束語

在工業生產中,造成嚴重后果的振動較為少見,但洗煤廠工人長期接觸低頻的全身振動,對工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不良影響是肯定的,應引起洗煤廠生產管理責任者的重視,積極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振動污染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日]守田榮等著.振動—被忽視的環境公害,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篇8

關鍵詞:香菇常見雜茵常見蟲害常見病害

一、常見雜菌防治

1、木霉:木霉又稱為綠霉菌,廣泛分布于各種植物殘體、土壤和空氣中。木霉靠孢子傳播,常借助氣流、水滴、昆蟲、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員的手、衣服等為媒介,侵入培養基內,一旦條件適宜就萌發繁殖為害。當生產環境不清潔、培養料滅菌不徹底、接種操作不嚴格,且處于高溫高濕條件時,就給木霉侵染造成良機,尤其是多年的菇場和老菇房,常是木霉猖獗危害的場所。

危害香菇生長的所有雜菌中,木霉威脅最大。木霉適應性強,繁殖速度快,它本身能分泌毒素,抑制香菇菌絲生長。木霉能生長在生長勢減弱的香菇菌絲體上,使香菇組織細胞溶解死亡。

木霉至今沒有理想的根治性藥物,常用的殺菌藥,對木霉只是抑制,而不是殺死,加大藥量,只能同時殺死木霉和香菇菌絲。因此,創造適合香菇菌絲生長而不利于木霉繁殖的生態環境,是控制危害的根本措施。

一旦發生木霉為害,要立即通風降濕,以抑制木霉菌的擴展,處于發菌階段的培養料感病以后,可采用注射藥液的方法抑制木霉擴張,常用的藥液有5%的石碳酸、2%的甲醛、1:200倍的50%多菌靈、75%甲基托布津、pH值為10的石灰水,此外,往污染處撒白灰面,防治效果也很好。

2、鏈孢霉:俗稱紅色面包霉,是最常見的一種雜菌,初為白色、粉粒狀后為絨毛狀,由淡黃色轉為桔紅色。鏈孢霉是土壤微生物,25-30℃時遇濕度萌發,蔓延迅速,是接種和發菌期主要有害菌,傳播力極強。大量分生孢子堆集成團時,外觀與猴頭菌子實體相似,鏈孢霉主要以分生孢子傳播為害,是高溫季節發生的最重要雜菌。鏈孢霉菌絲頑強有力,有快速繁殖的特性,一旦大發生,便是滅頂之災,其后果是菌種、培養袋或培養塊成批報廢。

防治方法:嚴格控制污染源。原材料要選擇新鮮的木屑、麥麩等;塑料袋要挑除微孔袋;清除四周垃圾;配料時加入50%多菌靈,按0.1-0.2%摻入拌勻;培養基滅菌要徹底,接種用酒精拌多菌靈擦袋消毒;發菌場所要干燥清潔;脫袋出菇期防止噴水過量,注意通風。

3、毛霉:毛霉又叫黑霉,長毛霉,菌絲初期白色,后灰白色至黑色,說明孢子囊大量成熟。該菌在土壤、糞便、禾草及空氣中到處存在。毛霉在香菇菌絲體培養期間侵染時,蔓延速度快,數日內便能布滿基質,而受害的香菇菌絲則生長緩慢,步履艱難,盡管最終仍能伸達基質各處,但香菇菌絲已無正常濃白色,而是呈灰黃色。

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基質中使用了霉變的原料,接種環境含毛霉孢子多,在悶濕環境中進行菌絲培養等等。防治方法同木霉。

二、常見蟲害防治

1、跳蟲:進入五月高溫高濕季節后,出菇最大的害蟲是跳蟲直接影響出口。跳蟲黑灰色,發生于25℃以上高溫和85%以上濕度環境下,不易清除。

防治措施是:降低棚溫,減少濕度(菌棒筒內含水量40%左右為宜);地面放80%敵敵畏1000倍液摻入數滴蜂蜜誘殺;50%辛硫磷稀釋成500倍液噴霧毒殺;0.1%魚藤精或200倍液除蟲菊脂溶液噴殺(敵殺死也可);地面墻面撒石灰粉;棚內雜草枝條部分噴藥除殺。

2、線蟲:危害香菇的線蟲主要是小桿線蟲,呈粉紅色,似蚯蚓,體長1毫米左右,主要從培養料和水源帶入。

防治方法:培養基滅菌要徹底,水源要干凈,噴水不宜過濕,常通風,發生線蟲時,用5%石灰水或1%食鹽水噴灑幾次,同時往地面上撒石灰粉消毒。

3、螨類:螨類包括紅蜘蛛、菌虱。其發生環境主要潛藏在廄肥、飼料和培養料內,雞窩畜舍,谷物倉庫或環境條件差,腐殖質豐富的場所,往往有大量的螨類存在。螨類非常微小,發生初期常被忽視,一旦爆發易釀成大災。螨類在香菇生產的各個階段均可能造成為害,取食香菇菌絲體及子實體。

搞好培菌場所的環境衛生,可有效地杜絕螨害的發生。對發生螨害的培菌室,在重新使用前用敵敵畏等藥物熏蒸殺螨。菌絲體培養期間可噴灑1000倍液的三氯殺螨醇或500倍液的克螨特效果較好。子實體培育期間不宜用藥,否則菇體易產生藥害,食用后危害人體健康。

三、常見病害防治

1、畸形菇:大腳菇-菌柄粗而短,菌蓋肥厚,原因主要是高溫品種制棒較遲,出菇時遇低溫影響而形成,防治措施主要是選用的品種要符合對溫度的要求,合理安排生產季節。

空心柄菇-菌柄空心柔軟,菌蓋小,出菇密而成叢,原因菌筒失水嚴重,空氣濕度偏低,氣溫偏高而導致幼菇脫水空心。防治措施主要是每采完一潮菇后及時補水處理,以搬動驚蕾補充水分。

篇9

關鍵詞:無公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

一、農業防治措施

1.1品種選擇

對尚無有效防治方法的病害發生較嚴重的蔬菜種類,必須選用抗病品種;在育種方向上,培育高產優質抗病蟲品種,增強植物的抗性,從而減少施藥次數,降低成本,減少污染。

1.2種子處理,苗床消毒

1.2.1溫湯浸種。將種子放入50~55℃(即2份開水對1份冷水)的水中浸種,邊浸邊攪拌,隨時補充熱水保持溫度10~15min,然后加水降低溫度。

1.2.2藥劑處理。①用40%福爾馬林50~100倍液浸種20~30mm,取出種子密閉熏蒸2~3h,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可預防炭疽病和枯萎病;②用硫酸銅100倍液浸種10~15min,取出用清水沖干凈藥液,可預防炭疽病;③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然后用水沖洗到中心為止,可預防番茄病毒病。

1.2.3苗床消毒。用40%福爾馬林50~100倍液于播種前3周用噴霧器均勻噴灑苗床土,用塑料薄膜蓋嚴密閉5d,然后除去薄膜2周,待藥性揮發后播種。

1.3適時播種

合理掌握播種期,以避開害蟲為害的高峰期,實行輪作,避免同科蔬菜連作,減少殘留的病菌及蟲卵。合理輪作、間作,采用植物親緣關系較遠的菜種實行輪作換茬,蔥蒜類與十字花科蔬菜間作,以減輕害蟲種群數量。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病蟲害植株、病殘株,以避免病蟲害的發生。

1.4精耕細作

進行深耕,加厚耕作層,深溝高畦,利于灌排水,灌水最好采用噴灌或滴灌,雨天要防積水。

1.5測土配方,科學施肥

合理施肥能改善植物的營養條件,要重視有機肥的合理施用,實行不同作物氮磷鉀的合理搭配,降低土壤中硝酸鹽的濃度。

二、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的天敵、昆蟲致病菌、農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劑等控制蔬菜病蟲的有效措施,是無公害蔬菜生產中重要的防治手段,可以取代部分化學農藥的應用,減少化學農藥用量,且不污染蔬菜和環境,有利于保持生態平衡。

2.1保護利用天敵

利用菜田害蟲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控制蔬菜害蟲。創造有利于天敵繁育、生存的環境,充分發掘利用自然資源的控害作用防治蔬菜害蟲,是一種最經濟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徑。寄生性天敵有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和赤眼蜂(防治菜青蟲、棉鈴蟲);捕食性天敵有瓢蟲、草蛉、蜘蛛、捕食螨等。

篇10

一、場址選擇

場址選擇在座北朝南坡地、果園、林中空地上,最好能與農作物有一距離,以免雞損壞農作物。場地的植被、樹木、雜草可以供雞采食,也可以遮蔭用。場地以輪養為主,以減少疫病的發生,并有利于植被、雜草的生長和l恢復。雞舍可在山坡地上開辟一塊平整的地方,用竹、木、油氈紙搭建成簡易雞棚,主要是提供雞晚上休息、避風雨用,冬天時,雞棚周圍可用塑料薄膜圍起來以保溫。

二、品種選擇

一般以當地有名的土雞品種或石岐雜等慢速的優質黃雞品種為主,要求飼養期90~120d左右,母雞重1.5~2kg,公雞重2~2.5kg,抗病力強,耐粗詞,具有黃羽、黃皮、黃腳、肉厚、肉味香的特點。當前廣東黃雞市場上推出的新品種或雜交改良種有粵黃102、粵黃882、短腳黃、圩崗黃、改良石岐雜、嶺南黃等,它們保持了黃羽肉雞肉質較好、雞味較濃、適應性較強等優點,同時生長速度加快、飼養期縮短、飼料報酬較高,既受到生產者的歡迎,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也可選作山地果園養雞。

三、飼料調制

前期保溫要求舍內圈養,應用全價飼料;脫溫后放養,可以雜草、蟲蟻為食,以及攝食自然界中礦物質,因此可減少部分飼料投入,但也必須滿足其蛋白質、能量等營養需要,用玉米、麥皮、米糠、豆餅、木薯等按科學方法配制,注意掌握前期多喂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全價飼料,后期則多喂能量飼料為原則。

四、飼養管理

1.育雛

山地雞在脫溫前(1~25d齡)應在育雛舍內圈養,應做好如下幾個環節

(1)保溫。

(2)飲水。雛雞出殼后12h內要飲水。

(3)開食。出殼后24~36h開食。

(4)飼喂。雛雞階段喂飼次數應較多。

(5)密度。一般0~3周齡雛雞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0~30只。

2.山地果園放養

25d齡脫溫后,移至果園、山林中放養,保證足夠的運動量,讓其自由采食雜草、飲水等。可采用自配飼料或全價飼料,也可適當增加谷物、玉米、木薯等進行飼養,分早晚各喂一次。保證充足的飲水。公母分養,強弱分群,弱群加強管理,有利雞只平衡生長。公雞在2月齡時進行育肥。閹雞約120~150d齡出售,項雞90~120d齡左右、雞冠變鮮紅時即可出售。

五、雞病防制

1.做好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加強飼養管理,增強雞只的抗病能力。二是輪養場地間距要遠,間隔時間要長,減少疫病感染機會。三是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可參考如下免疫程序:1天齡用馬立克氏疫苗頸部皮下、雞瘟Ⅱ系和傳支苗滴眼鼻接種,雞痘翼膜刺種;7d齡用傳染性囊病苗飲水、禽流感苗接種;20d齡用雞瘟1系苗肌注接種,囊病苗飲水;30d齡傳支苗接種;45d齡禽流感苗接種;60d齡接種雞瘟1系苗及禽出敗苗。四是搞好衛生消毒工作。養雞前場地、欄舍、用具進行全面清潔、消毒;養雞后要定期消毒和殺蟲、滅鼠,糞便作無害化處理。五是及時發現診斷疾病,迅速隔離病雞,對病雞進行治療,無害化處理病死雞只,消毒污染場地;必要時進行緊急疫苗接種。

2.山地果園雞常見病

有雞新城疫、馬立克氏病、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病毒病,有雞白痢、禽出敗等細菌病及球蟲病等原蟲病。對病毒病重點做好綜合防治措施和預防接種工作,對雞白痢、禽出敗等細菌病用復方禽菌靈、痢菌凈等抗菌藥物治療,對球蟲病用抗球蟲藥治療。

(1)禽流感(真性雞瘟、歐洲雞瘟)防治措施:

①免疫接種:肉雞10日齡左右頸皮下注射0.3mL首免,45d齡肌注0.5mL二免,產蛋雞、種雞于12周齡時首免,20周齡時二免。

②防止雞和水禽混養,防止家禽接觸野禽及其排泄物。

③加強飼養管理,做好消毒和滅蟲、滅鼠工作。

④嚴禁從疫區或疑似疫區調進家禽及家禽產品。

⑤家禽出欄時應報當地畜牧獸醫檢疫部門檢疫,家禽及其產品必須憑《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進入市場銷售。

⑥一旦發生疫情或疑似疫情要及時上報,并按“早、快、嚴、小”的原則撥點滅源。同時要做好密切接觸人員的防護工作。

(2)雞新城疫(雞瘟)防治措施

①免疫接種:Id齡用雞瘟Ⅱ系或Ⅳ系苗滴眼鼻接種,20d齡、60d齡、種雞和蛋雞在開產前2~4周用雞瘟1系苗肌注接種。

②做好綜合防治工作,當疫病發生時,要作嚴密隔離、封鎖、消毒及進行緊急預防接種。

(3)馬立克氏病防治措施

1d齡時用馬立克氏病凍干苗頸部皮下接種預防。

(4)傳染性法氏囊炎防治措施

①高免蛋黃液每雞1mL肌注,治療效果好。

②免疫接種:7d齡和20d齡用囊病苗飲水接種。

(5)禽霍亂(禽巴氏桿菌病)防治措施

①預防注射。禽霍亂菌苗皮下注射接種。

②藥物治療:青霉素10萬單位肌注,每日2次,連3d;土霉素按每千克體重用40rag的比例口服,每日2次,連3d。

(6)雞白痢治療措施

①土霉素或四環素0.06%~0.1%拌料。

②一份搗爛的大蒜加5份水,每次口服0.5~1mL,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