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影視中學到了語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00:28: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從影視中學到了語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天中午回到家,打開電視一看,法國正在拍賣掠走圓明園的物品,讓我想起了電影《》。他們不但搶了我們的東西還進行拍賣,從中賺錢。這時的我怎么不痛恨他們呢?那時八國聯軍都來侵略中國,他們燒,胡作非為,屠殺我們的同胞,掠走我們的財物,犯下了滔天罪行。這些他們還認為不夠,還分割中國的領土。我們作為中國人能容忍他們嗎?看到這些,我非常氣憤。總理說得好“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啊!我們要“一洗恥辱而讀書”。我們要為中華的長生而努力拼搏!
我不僅學會了語文,還學會許多語文道理。
在春節期間,黃金劇場熱播的電視劇《走西口》。這個電視劇講述了晉商為了發財而走西口。主人公田青和他的同伴,明知走西口的艱辛,但他不畏懼艱難,克服種種困難,最后來到大城市包頭,做皮革生意而發了財,用錢財支持中國革命武裝,讓中國人民得到自由。電視中的悲慘故事,讓人們慘不忍睹。電視劇最后一集的片尾有一個道理:“世界大同為仁;祖國山河為義;家國天下為禮;剛柔相濟為智;一諾千金為信”。讓人們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五個大字:仁義禮智信。這是中華美德,也是做人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好的品質。
篇2
的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用語言交流,這都是語文。
在報刊里,許許多多優美的詞句,新穎的字詞接象一個個天真、快樂的小精靈,圍著你團團轉,讓你感到語文所帶來的樂趣,那些小精靈也在你記憶中安了家。
童話中語文魅力無可挑剔,它往往把你帶如一個神秘美妙的童話世界中,與小矮人游戲,快樂無邊;看匹諾曹冒險,受益匪淺;看到皇帝為了虛榮,穿上那所謂的“新衣”,可笑至極……主人公傷心,我要為他加油打氣;主人公高興,我要為他歡呼,主人公身處困境,我要為他出謀劃策……我從童話中學到了語文。
影視中,主人公們的言談舉止都貫穿著語文,一些至理名言,優美的詩句都令我賞心悅目。我在影視中學到了語文。
在大街小巷里,店鋪為了吸引顧客,把一些成語創改了。比如那“東邪西毒”,被文具店改為“東寫西讀”,還有“默默無聞”,被蚊香店轉化為“默默無蚊”,“依依不舍”也成了服裝店的受害者,被包裝成“衣衣不舍” …… 這些“成語”如果被人們看見并記住,必定會被用錯、寫錯,從而鬧出大亂子。所以我們要杜絕這些假冒偽劣產品,讓語文正確的被大家學習與運用。
篇3
語文,是我們學科中較重要的一科。但它,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學習,也可以在課外、報刊、影視、游戲……中學到。我就在游戲中學到了不少的語文知識。
記得那是我上一、二年級的事了。一天,表哥到我家玩。晚上,表哥說要跟我玩個游戲,看著他那笑瞇瞇的臉,我猜那肯定是個很有趣的游戲。他首先神秘地坐在一旁想了一會兒,接著就在一張紙上寫下了這一句話:紙不要送給他。然后他說要我在這句話中加一個標點符號,使這個句子的意思改變了。一開始,我便專心致志地坐在那里,望著題目,左思右想。這道題對于現在的我來說非常簡單,但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卻難極了。我反復思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紙不送給他,反過來便是紙送給他。噢,我想到了,只要在“給”字前面加一個逗號,不就行了嗎?接著,我便在紙上寫了答案:紙不要送,給他。在一旁的表哥馬上鼓起了掌,同時還詫異地望著我,我不禁開心地笑了起來,見牙不見眼的,開心好像就要涌出來似的。接著,表哥又出了一道類似的題目:紙不要讓他亂畫。這次的題看上去比上一道深了,但是有了上次經驗,我很快就想出來了,便得意忘形地笑了笑,說起答案來:紙不要,讓他亂畫。在旁的表哥又是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我的成就感又大大增加了。這時,表哥湊進了我的耳朵說:“我們玩一個更有趣的游戲!”我好奇地望著表哥,笑盈盈地問道:“是什么游戲呀?”“是猜字游戲。”說起有關猜的問題,我就頭暈了,但我這人就愛新鮮、刺激,什么都要試試,便答應了。表哥思忖了一下,開始在紙上寫了:一對明月,毫不殘缺,躲在山下,左右分裂。一看這字謎,我便想都不想地說不懂了,只見表哥一副不滿意的神情,我又轉過了頭去想:你這表哥,就要逼我下死海了。但我想了半天,還是想不出來,只好帶著期待的目光望著表哥。表哥看我這般模樣,無可奈何地說了答案:“是‘崩’字。”又一會兒,表哥就想出了另外一道題目:手提包。這題目非常短,但是要想理解卻不容易,我本來不想思考的,但我一向好勝,一下子便沉入思考。我首先想:“手提包”就是手里拿著包子。噢,應該是個“抱”字吧!我喜氣洋洋地說:“是個‘抱’字。”只見表哥馬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漸漸對這個游戲有了興趣。然后,他又出了一道題目:半個人。噢,這可容易多了,我一看題目,就脫口而出:“‘伴’字。”“好。”在旁的表哥又鼓起掌來,我充滿了信心,開始把注意力放在游戲中。不到一兩秒,他又說了道題目:一劍穿心。不一會兒,我便開始思考:“一劍穿心”中必有一個‘心’字,那還有“一劍”去了哪里?難道……難道是“必”字。一說答案,又迎來了表哥的掌聲,我的信心大增,開始驕傲起來。最后,表哥“奸笑”起來:“現在我出一道最深的題,‘傻人’”。我“不禁被嚇了一跳”,我的動力好像有一股逆流在阻塞著似的,信心減少了。但我還是“一如既往”地想:“傻人”之中的字肯定有個單人旁,但“傻”字和單人旁又不能組成字。那么……是什么字?我想了好久,仍然沒有想出來。這時,表哥向我投來了鼓勵的目光。這仿佛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我決心要把它想出來。接著我就想:會不會用“傻”的同義字呢?噢,“傻”的同義字是“呆”,再加上個單人旁不就是個“保”字嗎?接下來的,就是表哥排山倒海的掌聲,我的心比吃了蜜糖還要甜。
從這次游戲中,我學到了許多語文知識,譬如:從第一個游戲中我學到了要注意領悟句子的深刻意義,還學會了符號在不同位置能起不同作用;從第二個游戲中,我學到了平時要留心觀察字的特點,還要動腦筋想問題,靈活地運用近義字、詞,將詞變成字或將字變成偏旁,此外還要多識字,這需要注意平時積累。這就是我從游戲中學到的一些語文知識。今后,我還要更加努力學習語文,爭取在每次測驗、考試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篇4
關鍵詞: 課程改革 語文教學 口語交際
“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重要素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的認識在不斷提高。傳統語文教學中重讀寫、輕聽說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現代語文教學的需要。對此,著名語文教學大家于漪老師就指出:“現今我們的語文教育中往往重讀、寫,少聽、說,書上很多聽、說訓練的要求往往是形同虛設,而且也沒有深入思考怎樣系統地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針對這種現狀,于老師強調:“口語交際是時代的需要,教改勢在必行。”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順應時代的要求,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口語交際”的目標要求,并在實施建議中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口語交際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通過有效的訓練,使學生達到“開口能言”“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目標,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闡述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練出膽子“敢說”
由于一直以來學生都習慣了“紙上談兵”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中普遍存在膽怯心理,不敢或不愿開口說話,語文課上學生站起來不發言,即使發言也講不清一件事、說不明一個道理的例子數見不鮮,能做到主動發言并完整、準確、流暢地表達的學生很少。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做到讓學生敢說。我采取“課前三分鐘”活動讓學生先“練”出膽子,讓每個學生克服當眾說話的畏懼心理。
我是從高一新生入學開始抓“課前三分鐘”活動的。通過觀察,我發現一些學生課上不說,并不是不愛說話,而是不好意思當眾說,其實每個學生內心深處都會有較強的表現欲,當他進入一個新環境時,這種表現欲無形中受到壓抑。因此教師應主動去激發他在這方面的潛能,使他主動地釋放出來。這樣學生的說話能力就可以由教師開發出來,讓他從怕說到敢說。當然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我安排每個學生按座位號輪流進行訓練,演講內容寬泛:可以講笑話,說成語故事,演讀美文,評論當今實事,等等,凡是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各種形式都可以搬上講臺,用這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活動剛開始時學生上臺會出現聲音小、表情不自然、扭捏不安等情況,即使開了口也只是機械地照本宣科,跟流利的口頭表達還相差很遠,此時關鍵在于積累和堅持。堅持一輪下來,學生從自己和其他同學身上總結出了當眾演講的最基本的經驗:用洪亮的普通話自然大方地去表達。學生開始敢面對觀眾開口說話了,并且在第二輪訓練中學生就敢于在演講中嘗試翻樣出新,學會運用一些技巧,比如說用不同的引入語巧妙入題:或講故事引發同學思考;或設懸念,扣人心弦。特別是演講中的互動,更給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講形式大大超出了我原先設定的范圍,大家主動加入了喜聞樂見的“猜謎語”、“繞口令”,甚至還有智力測驗。短短的三五分鐘內,學生敢于嘗試,大膽展示,再也不“怕說”了。
一年下來,學生感觸都很深,說在“課前三分鐘”的演講舞臺上,“一種豁出去了的感覺會油然而生,體會到的是勇氣,從本來吞吞吐吐到表達流暢,獲得的是能力”,“活動不僅豐富了語文生活,而且增添了一份難得的自信”,“大家都愿意把好東西帶來和同學們一起去分享”。我作為教師也真切地看到了學生的改變和成長,學生“敢”說了,說話能力也提高了。
二、創設情境“練說”
解決了“敢說”這一問題,第二步是在課堂中創設情境,進一步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即口語交際能力。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下產生的語言活動,口語交際離不開“特定的語言環境”,因此課堂上應盡量為學生創設更多的說話機會,讓學生提高說話能力。這就必須改變原來“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應該針對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新的教學方法,采用問答式、討論合作法教學,并想方設法,將研究性問題拓展開來。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的需要,促進學生口語交際目標的完成。
當然,有了情境,還得讓學生入境,只有如此才能達到練習的目的。我在教學中嘗試運用于漪老師的情感式教學理論,即教師先以情感去感染學生,把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感地帶,此時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去表達,以此來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例如我在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課文時,考慮到課文本身理論性較強的特點,將課文中的觀點拓展開來,如果單純讓學生去理解“成熟的人不依賴父母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這句話會很難,但拓展為問題“結合實際談談你們認為自己從父親、母親身上獲得了哪些有益的東西”之后,既讓學生理解了這句話,又為學生提供了情境進行口語訓練。然而學生雖然了解自己的父親、母親,卻沒有勇氣將內心世界袒露出來,不能入境。為了引其入境,我先談起了自己的父親、母親,以真實的故事述說了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母親身上的勤勞、善良,父親身上的堅強、果敢。最真實的往往就是最感人的,在聽完我的真情告白之后,學生也都若有所思、深有感觸。很快就有幾位學生站起來談了自己的感受:“記得當初奶奶中風臥床,姑姑叔叔們借故推托,只有父親守在奶奶身旁悉心照料,從他勞累的身影中,我學到了身為子女的一份責任心。”“當父親離開我們之后,從獨自支撐家庭的母親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堅強。”……發言的學生自己感動了,也感動了其他的同學,連我也被深深地感動了。學生不僅“敢”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說出來,而且在我的引導下能夠較完整地、流暢地表達出來了。我認為在“敢說”的基礎上進行這種強化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會得到大大提高。
三、自覺形成“要說”
在一段時間“練說”之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提高,說話積極性也增強了,但怎樣使學生說得準,說得有理有據、生動形象呢?這不僅僅是練習“嘴上功夫”了,還要加強聽、寫的相互滲透,為學生的口語表達儲存豐富的知識。因為在語文交際中,聽是吸收信息,說是傳達信息,沒有接收何來傳達?培養聽力也是訓練口語交際能力,當然讀寫更是吸收信息的重要途徑。
由此,我在抓“說”的同時也照顧學生“聽”“讀”“寫”的提高。我將這些工作落實在課余及自習課上,在自習課上,我為學生讀一些佳作美文,并把自己的感受說給他們聽,讓他們在感悟的同時受到心靈的熏陶。另外,“讀”“寫”方面我要求學生為了說自己去讀、去抄,平時養成讀書看報的好習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摘抄一些優美的句段,甚至是整篇文章,另外還積累一些優秀的古代詩文、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每位學生都要求有一本摘抄本,抄下來之后多讀多背,這樣在讀背的過程中,不但積累了“說”的內容,而且增強了語感,“說”起來自然更加有條理。
學生經過多方面的積累,不僅拓寬了視野,思維也變得更加開闊了;不僅“能說會道”了,而且善于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提出來,很多時候爭著“要說”,通過說把一個個問題引向更深處。比如我在上《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這篇課文時,當分析到作者帕思卡爾的重要觀點“思想形成人的偉大”時,提到作者這是從精神的角度闡述人的偉大及其與自然萬物的區別,人因有思想而比動物來得高貴,如果人沒有了思想,“那就成了一塊頑石或一頭畜生了”。此時就有幾個學生站起來表示不同意作者的觀點,如“人與動物是平等的,生命沒有高低貴賤”,“動物也有思想,而且它們的思想往往也是高貴的,狗的忠誠,鷹面對死亡的高傲,等等”。還有一位學生舉例說:“初中課本中的《斑羚飛渡》這篇課文中,我深深記得那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族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難的壯舉,這其中體現出的犧牲精神、團隊精神,難道我們能說它們的思想不高貴嗎?”我為學生能有這樣的認識而感到高興,這不能不說是學生積累之后的成績。
四、組織活動形成“演說”
學生“敢說”了,“要說”了,如何真正在實踐中去運用是重中之重。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中指出:“應重視指導學生在各種交際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交際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口語交際教學。”這里我將此建議總結為“口語教學貫穿在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中”,并依據此實施了以下幾種活動方式:指導學生編排課本劇,如《荊軻刺秦王》;觀看影視作品后進行影評,如《林黛玉進賈府》、《哈姆萊特》;組織學生參加演講比賽,如高一新學期的“知榮辱,樹新風”校際演講大賽。
這些活動不僅強化了平時的口語訓練,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得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深入到了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學生非常喜歡這種形式的教學,在課下交流中也向我透露,他們希望在語文課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鍛煉自己這方面的能力。這真是一種深得民心的教學方式。
綜上所述,從克服畏懼,做到“敢說”,并增加練習機會堅持“練說”,到下力氣抓“聽”、“讀”、“寫”,力爭使學生“要說”、“會說”,這是我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中的一個嘗試,我希望通過這種教育方式,使學生擁有一種能夠終身受益的能力,成為適應時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