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者范文

時間:2023-04-06 14:57: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說服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個新作品亮相,我不會貿然選擇一個陌生的環境。”魔術師秦鳴曉說,這并不完全是缺乏信心,“再優秀的魔術師也需要‘場’的力量,這就是環境的因素。熟悉的環境會帶來一種心理優勢。”

身處熟悉的環境,會比在其他場合更有說服力。因為你會占據心理優勢,意見表達可以很充分,易占據上風。相反,被說服的對象在陌生的環境中,其“客人”身份讓他易于尊重和聽從“主人”的意見。

嗯,那么進行商業談判或者調節糾紛的時候,建議你選個自己比較熟悉的地方,這樣你就不會太緊張,有利于你的發揮哦。

2 越平靜越好

雅克說:“一個初學者總以為他的動作越快,就越能讓觀眾驚奇。但效果恰恰相反。如果動作又快又緊張。就會觸動觀眾的批判神經,引起他們對魔術的懷疑,也包括對魔術師能力的懷疑。”所以,在說服別人的時候,可以刻意放慢動作,同時降低音量。你的動作越舒緩,音量越低,你的言論就更能說服對方。

另外,你的平靜還要盡量在一開始就表現出來,而不是慢慢地鋪墊。比如一個演講者,雖然他走上講臺只有幾步路的時間,但已經給聽眾留下了印象:是從容鎮定,還是游移膽怯?研究表明“狡猾”的聽眾在見到演講者短短七秒鐘內,就已經能對其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了。

仔細想一想,如果別人在說服你的時候緊張地發抖或者激動地面紅耳赤,你一定會對他說的話產生質疑,甚至對他不屑一顧。平靜地展開一場說服,首先表露出的就是你的胸有成竹,大家都會為你的個人氣場所折服,也會更好地去聆聽你的說服。

3 抬起你的頭

當我們害怕自己的錯誤被發現時,會本能地低下頭,好像是在博取對方的同情。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場合,比如面試或者論文答辯的時候,可一定要記住抬起頭來啊!抬著頭,就表明你對自己的話很有信心,否則,你會顯得缺乏自信,對方就會認為沒有必要繼續難為你,繼續對你提問,于是你也失去了說服對方的機會。

另外,我們可能還會遇到這樣的情景:當你和一個成功者在一起的時候,他無須開口講話,我們就能從他身上感受到一種力量,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這就是說服者自信的能量。

萬一信心不足怎么辦?

你不妨利用一下“獲取支持能量”的技巧。“比如,”雅克說,“靠著桌邊、扶手、櫥柜等所有能夠給你平衡感、支撐感、安穩感的東西。這些物品能夠提供看不見的心理能量,讓你在被人懷疑的時候,重新穩定。結果是,你的聲音會大幅度降低,你的話也會變得更有說服力。”

4 保持沉默

“如今,魔術師的做派已經開始變化,變得更加安靜。不像從前,這里出個動靜,那里添些音效,或者魔術師自己就在那里鬧場。”秦鳴曉說。現在魔術師第一大準則就是:保持沉默。

雅克也說:“與通常的想法相反,強勢的一方并非擁有話語權的人,而是沉默時間較長的人。沒有經驗、心態緊張的人,總是試圖通過不停地說話,來避免冷場和露怯。但喋喋不休的語言,會立即引起對方的批判精神。”

一個沉靜而有內涵的人,只需要用眼睛與你說話,那種無聲勝過許多美妙的嗓音。正如作家史鐵生所言“沉默常常是必要的。沉默可以通向有聲有形的語言所不能到達的地方。”

所以并不是說得越多就越有說服力,你需要做的是言簡意賅,把你要表述的觀點陳列出來就好。人們注重的是你話語的條理性,而不是你說了多少話。濃縮的就是精華,切記言多必失。

5 不要用“我”作主語

做個小測驗:在說服他人時,你經常使用第二人稱(你,你的,你們),還是經常使用第一人稱(我,我的,我們)?

如果你選擇的是前者,恭喜你,你和魔術師的經驗不謀而合。

雅克說:“如果你希望對方承認自己的觀點是錯的,你就必須通過邏輯嚴謹、無法反駁的發言來實現。同時,你的語氣應該是中性的,而且要盡可能地尊重客觀事實。”如果你總在談“我”,如“我這么看”,“我的經驗是”,“我覺得”,“我的工作性質改變了,我要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多,我的工資看起來和我的工作不相符”這類話,就會讓人感到你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地在看待和解決問題,缺乏客觀、公正、全面的立場,自然不能達到說服的效果。

說服對方的關鍵就是要讓對方對你的觀點產生共鳴。用第二人稱說服對方,能讓對方覺得你是在設身處地為他著想,也更容易讓他進入你設定的情境之中,便于他快速對你的話產生共鳴。

6 保持嚴肅與冷漠

篇2

舊情人

明月是名副其實的太太,家里有保姆,有司機。每天,大家都會請示她的意見,太太今天吃什么,太太你想去哪里。連她老公,在外人面前也稱呼她為“太太”。但是“太太”知道自己還有一個名字叫明月,只不過現在喊的人少了。

那天就是在街上,聽見有人在背后喊她的名字,“明月。”一回頭,看見一個高大挺拔的男人,眼帶桃花地對著她微笑。是奕鈞。她的舊情人。

舊情人這玩意兒,有人說就像是一把雨傘。天氣晴朗的時候把它扔在一邊,可是一旦雨雪交加,它就變成了你的必需品。

明月這幾年過得還算風和日麗,嫁得不錯,雖然老公比她大20歲,但是她戀父,小男人不能給她的東西,老公這個老男人都可以給她。若不是在街上邂逅,她是怎么都不會想起這把曾經的“雨傘”了。那些年少時的心跳、親吻、生澀身體之間的碰撞,現在想起,遠隔千山萬水。不過他現在還是那么好看。明月在心里暗暗稱贊。

明月做太太后,依然每天上班,老公給她找了一個清閑單位,錢少,只求天天有個去處。明月只讓奕鈞打她辦公室的電話,舊情人么,怎可登堂入室?不過她也承認,自從舊情人隔三差五地和她電話聊天,她白天的日子變短了,有趣了。

女人都喜歡調情。特別是高層次的,兜來轉去的高級調情,勝過身體的交歡。

有天中午奕鈞請明月去吃午飯,飯后乘了餐廳的電梯,恰好電梯里沒外人,奕鈞忽然緊緊地摟住她,然后迅速地吻她的耳垂,第一下是吻,然后就是舔,舔得明月的耳朵濕濕的,轟轟作響。

“我愛你。”他在明月耳畔熱烈地說。一直到晚上回家,明月依然有點神思恍惚。

過了幾天,奕鈞打電話給她,一看來電顯示,是個外地的。明月想,這幾天他都沒露面,原來是出差去了。

重逢后明月問過奕鈞,這些年都在忙什么。奕鈞說,做點小生意,比如五金買賣、經銷建筑材料、炒點書畫,甚至準備和人做本雜志玩玩。明月心想,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啊。不過他出手很闊綽,身上穿的衣服鞋子也挺有品位,明月相信他多少賺了點錢。

和一個富有的、知根知底的男人調調情,明月不反對。要知道,她可不是出去貼錢泡小白臉兒,這點分寸她有。

只差臨門一腳

但是不久后,奕鈞在電話里問明月借5萬塊錢。5萬塊她有。不要說5萬,50萬她也拿得出來。她有私房錢。不過她不借。

明月記得前幾天他剛對她說過“我愛你”,今天就來問她借錢了,倒也不是生性多疑,只是她也會想,這是不是一個連貫的局?是,奕鈞確實是她的初戀情人,而且還是她的第一個男人,難道他覺得光憑這些,就值5萬?

“最近周轉不靈,一個星期后就還你。”奕鈞說。

明月曾經窮過,懂得人情世故,知道“一星期后還”之類的誓言,幾乎就相當于童話。還有,奕鈞既然聲稱自己這幾年做了那么開闊的事業,那么,他怎么連5萬都搞不定?去辦張高額透支卡不就得了嗎?

明月想了想,對奕鈞說,“你也知道,我每個月只賺1500,連我家保姆掙錢都比我多,我用的是他的卡,每花一筆,他那里馬上就有短信提示,5萬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我總得和他商量一下。”

奕鈞連連說,“好,應該的應該的。”

兩天后,奕鈞再打電話來時,明月說,“不好意思,他不同意借,說沒有賺頭。”輕輕把球推給了“他”。

“他好小氣。”奕鈞半真半假地說,“對于他這樣的人物,5萬只是小數目。”

明月在心里說,不借給你就是小氣?他哪怕有100億,又與你何干?

之后奕鈞就沒說話了。此后也像消失了一般,再沒有半點信息。

明月以為奕鈞不會再找她了。假如他是真借錢,那么,錢沒借到,又失了面子,還好意思來?假如他不是真心借錢,便是在試探她是否還戀舊情,現在試驗結果出來了,她是如此的鐵石心腸,他豈會還來找她?

但是事情就是那么的怪,3個月后,奕鈞又來找她了。穿一件范思哲的皮衣,帥得令每一個經過他身邊的女人都心動。還送給明月一條藍寶石項鏈,說自己最近去了趟斯里蘭卡。明月是識貨的,知道這是真藍寶石,雖然小點。成色差點,但絕對不是玻璃的。

奕鈞給她戴在脖子上,然后輕聲在她耳邊說:“你真美!”

這兩個歷練過世面的男女,兩人默契得對前事只字不提,在一起愉快地吃了頓飯,喝了點酒,奕鈞就請明月到他的公寓里去坐坐。明月已經微醺。知道那里多半去不得,但是她去了。

果然,到了家,奕鈞就把她抱到大床上,一邊親吻一邊用手解開她的衣服,握住她的胸部,在她那團柔軟的肉上用力揉捏著,揉捏完這團又緊接著揉捏另一團。明月感覺自己就像一團柔軟的雪花,在他熾熱的懷抱和手掌里都快融化了。只是,當奕鈞正要進入正題時,明月忽然推開了他。

她的手機響了。“太太,我明天想請半天假,可以嗎?”是她家保姆的聲音。

“可以。”明月慢悠悠地回答道,神情黯然得像從夢里醒過來,對,她是太太。她是另一個男人的太太。那她還能和這個俊男繼續翻云覆雨嗎?

奕鈞不讓她走,她都已然半裸了,就差臨門一腳。“大妹。”他抱住她喊。

大妹是明月的小名。他們從前不僅是一對初戀小情人,而且,還是鄰居。

“大妹。”他把她抱得更緊,貼得更深,藉著往事,他想把自己很快地融進她的體內。

可是一切適得其反。

刻骨銘心的傷害

如果奕鈞不喊她“大妹”,也許事情還會有轉機。但是一喊了這個名字,明月驀地像被人撕開了一條很深很深的傷痕,有段血肉模糊的記憶就浮了上來。

當年奕鈞媽媽很是嫌棄她,她家窮,底下還有一個小妹妹,而且是單親家庭。他媽媽說,大妹雖然長得清秀,可是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脾氣古怪,沒教養。老鴉窩里飛不出金鳳凰,真是活活高攀了他們家那個玉樹臨風的兒子。

明月17歲那年,和奕鈞偷吃了幾回禁果懷孕了,當時奕鈞住在一個僻靜地方復習功課準備考大學,明月去找他,被他媽媽罵了出來,還說不要把野種栽在她兒子頭上。最后鬧得左鄰右舍都知道了,明月媽媽只好帶著她們搬家。

奕鈞媽媽說過的那些話,明月記得牢牢的,一個字都沒敢忘。那時她就暗暗對自己說,總有一天,她要像電視里演的那樣,在那個老太婆面前撇下一大把鈔票,然后看著她彎腰低下頭去,一張一張地揀起來。

真可笑。明月現在覺得當初的發誓很是幼稚。憑什么要那么便宜她呢,還給錢?她就是跪著來求也不給,你是你,我是我,涇渭分明。

是。奕鈞是她曾經深愛過的,可是說到底,愛情又算什么玩意兒呢,一不能果腹,二不能御寒。就憑他那一點所謂的愛情,處在明月現在這個環境里,就只和他調調情罷了,至于別的,她什么都不會給他。

她只求保住她的錢,保住她的身體。只因為,她刻骨銘心地窮過,刻骨銘心地被傷害過。

回到家已是深夜。老公洗完澡出來,給了她一個大信封,說下月是她生日,他給她買了一個公寓做禮物,地段很好,裝修也高檔,出租的話光每個月租金就有5000呢。

老公常常給她這樣出人意料的禮物。去年是幾萬績優股,一只鉆戒。今年又是房子。他漸漸老啦。明月在心底嘆息道。他也知道自己老了,對我真的就像是父親一樣,在給我安排未來呢。

想到這里,她上去抱住他的腰,他的肌膚軟軟的,已經開始劇烈地松弛,就像他的愛一樣,有種末路的悲涼。

走了又來,來了又走

奕鈞還和明月來往著,時斷時續地交往著,舊情人重逢,哪能一下子就能撇得干凈。

明月卻有些看不明白奕鈞了。她不知道他到底圖的是什么。有一天,她突發奇想,想出了一個主意,她對奕鈞說,自己和老公相差20歲,實在有代溝,這日子過不下去,她想離婚,但是老公說,他曾經給她媽媽看病花了50多萬,只要把那筆錢還給他,她就可以自由。

“你能借我50萬嗎?”明月在電話里說。

奕鈞沉默。過了半晌,他才緩緩地說道:“你讓我考慮一下。”

從此,奕鈞再也沒有任何消息。

其實都在意料之中。明月想,他肯定不會再出現了,永遠都不會再出現了。他怎么會為她花50萬呢?當年為他墮胎的500塊都是她自己掏的。

時間過得不快不慢。兩年后,一個聚會上,明月遇見奕鈞的老同學。寒暄過后,那哥們神秘地說,“知道嗎,奕鈞現在在被通緝呢。”

迎著明月訝異的眼神,哥們低聲道:“奕鈞這個人運氣不好。做生意都賠了,做投資也是血本無歸,以前還找我借過錢,就5萬塊,被高利貸逼得緊,不借他就死路一條了。他一直過得很不順,倒不是犯了多大的事,只是涉及商業詐騙,有幾十萬上下……”

明月像聽聊齋志異一樣聽完了這個故事,心底有一種很淤塞很荒涼的感覺。

半個月后,明月收到一張匯款單,金額是50萬,上面還有一行留言,只有五個字:“大妹,我愛你。”明月的眼涸一下就涌了出來。

明月依然做她的太太。只是下雨的時候她出去散步,司機在后面喊她撐傘,她莫名其妙地想起了“舊情人是一把雨傘”這樣的句子,她就回頭說不要。

篇3

說它是唯一,就要從它的出生開始說了。那是開學后不久,我放學走在星期四的白云下,心情爽朗得像只小鳥,仿佛被灌滿了蜜,甜甜的。回到家,我更是特別的自覺,立刻做起了作業,好象空氣在為我伴奏,陽光在為我加油,勁十足。時間在滑滑梯上呼~~一晃而過。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我從思考中拉回來,伴隨著這響聲,突然一股特殊的感覺涌上心頭,剎那間沖到了身上每一處血脈,我仿佛被施了魔法,變得煥然一新。我徑直奔到門口,猜定是媽媽,便輕松得開了門,果真不假,媽媽那淡淡地微笑又出現在了我的面前。我一眼就看到了媽媽手中沉甸甸的蔬菜,那菜似乎在對我說:“你媽媽多累呀,幫著提點。”我毫不猶豫,順手便接過幾樣,用力放在桌子上就又去幫媽媽提別的東西。媽媽正在換鞋,無意間,我看到有晶亮的東西在閃,是一顆顆豆大的汗珠,它們正在成群結隊地東奔西走,一個個小精靈急著要到“凡間”。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剛才那感覺是什么,是:感恩。我走上前,關切地問:“媽媽,您熱嗎?”媽媽又沖我地笑了,脫口而出:“謝了,不熱。”媽媽可真會撒謊,可這逃不過我的“火眼金睛”我跨到冰箱門前,順手撈起一支冰棍,就朝媽媽扔去,不知是我技術高,還是媽媽眼神好,那冰棍不偏不倚,剛好落在媽媽手里。媽媽吃冰棍了,那樣子像個孩子,那雪白的冰棍代表了我那顆潔白的心。媽媽越吃越美,越吃越甜,最后還回味地說了句:“就是與別的冰棍味道不同……”見媽媽如此會心地吃冰棍,我撲了上去,與媽媽相擁在一起,那一刻,似乎永遠被生活的照相機定格了。

那天晚上,媽媽在我的小結本上(每日自我小結的本子)簽下了120個字的真心感慨,其中有一句話在我心里遲遲回蕩,“孩子從只知道接受父母的愛變為主動關心父母了,是一大進步。”媽媽把這些字寫得格外有力,因為在媽媽心里,那一刻是她心中永遠的彩虹,赤、橙、黃、綠、青、藍、紫,閃爍著不同奇異的光彩。

第二天,就是“感動人物”(每周評一次,班級獎)的誕生日,我雖沒有大的奢望,但我還是希望有我,班主任劉老師正在說下一位感動人物的感動理由,老師的一句話點亮了我心中的燈,我一下子精神抖擻。“下面這位同學銘記了老師的話,記住了感恩。”同學們相互猜測著,也許沒有人注意到我。劉老師要發話了,教室里立刻鴉雀無聲,“這位同學是~~~~張欣怡!”我還沒反應過來,小隊的同學已經為我的進步而歡躍了起來,整個教室響起了排山倒海的掌聲,我看了看劉老師,從他那“嚴厲”(老師平常很嚴)的臉上品出一絲微笑。仿佛所有的事物前都加了兩個字:感動。這時,媽媽那甜蜜的微笑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她向我點頭了,此刻,媽媽是幸福的,而我,早已沉浸在這幸福的時光里,在快樂的海洋中沉沉地睡了,睡了…… 不愿醒來,不愿醒來……

篇4

關鍵詞:類似剩女、女女關系、兩性互動、女人幸福

阿袁是活躍于當代小說界的一顆新星,自2001年起,發表了《長門賦》、《鄭袖的梨園》、《湯梨的革命》、《俞麗的江山》、《小顏的婚姻大事》、《虞美人》等一系列頗受好評的作品,處女作《長門賦》還獲得了中國最佳短篇小說的殊榮。阿袁小說彰顯出來的古典文化意蘊廣受好評,許多人在她的小說中讀出了張愛玲的味道,在筆者看來,她小說中關于女人的幸福哲學,倒是頗為令人玩味。阿袁曾經在創作談中提到:“我一直在思考女人與幸福人生的問題。什么樣的女人,可能獲得一種幸福人生。”①讀她的作品也許我們能找到些許答案。

一、阿袁筆下的“剩女”問題探討

阿袁小說傾向于關注所謂的“類似剩女”族群,并試圖解釋她們在純潔的校園環境下扭曲的人性,善于刻畫在道貌岸然外表下彌漫著的猜忌、防備、爭奪,引導人們思考女性幸福問題,關注高知剩女族群的幸福問題。

剩女一詞于2000年后在內地出現,在2007年被中國教育部收錄為新詞匯并做出官方解釋:大齡未婚女性群體。阿袁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又于此略有不同,所謂類似,是指阿袁筆下的這些剩女并非都是未婚,但她們大都年齡偏大,被生活和愛情“剩下了”,感情偏離了正常的生活軌道。

在《小顏的婚事》中姐姐的一段內心獨白提到 “小顏29歲了,一個待嫁的二十九歲的老姑娘,有什么理由拒絕這樣的婚姻呢?體面的家庭,體面的工作,體面的吳其,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哇!二十九歲呀,若在家里是真沒人嫁啦,嫁誰呢?小鎮向來是窮家無大女,富家無大郎,家境好一點的二十出頭就娶妻生子了,剩下的都是不務正業的二流子,或者死了老婆的鰥夫,或者老婆跟人跑了的失意潦倒的男人。也只有在城里,還能遇上像吳其那樣的男人,小顏應當受寵若驚,還挑剔什么呢?”②姐姐在明知道吳其的種種劣跡之后,礙于小顏二十九歲的年紀,她對自己和對小顏的一種自我安慰,這也最好的證明了剩女這一族群的尷尬和無奈,為后文中小顏的掙扎和悲劇展開進行了很好的背景預設。

在《俞麗的江山》中,這樣描寫俞麗眼中的朱小七“俞麗當時以為朱小七是一心想搞學問呢,有些不理解――一個二十九的老姑娘了,又長成那個樣子,有男人追,還不趕快順坡下驢,嫁了算了,一個女人為了學問耽擱自己的人生,至于嗎?”③由此可見,俞麗一開始對朱小七對這樣的一個剩女是輕視的,所以她輕敵,以致給老公陳安和朱小七之間制造了很多可能性。阿袁對朱小七這個剩女形象的人物刻畫又是通過俞麗的內心猜疑掙扎表現出來。

《米青》中,米青二十七了,雖算不上老姑娘,但也算個剩女了,這樣的人物角色充滿了自我內心沖突,對湯亥生的若即若離,對丈夫和米紅的曖昧的糾結,也恰恰照應了人物的年齡特征。

總之,阿袁對女性角色年齡的設定有助于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但是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剩女與幸福之間必然性問題,在筆者看來,只要調整好心態,女人幸福與年齡無關。

二、阿袁式的女女關系

阿袁的小說創作,始終圍繞的都是女女關系展開故事沖突。阿袁的小說里也有很多愛情故事,但其實卻醉翁之意不在酒,小說里面男女之情通常都只是描寫女女關系中的一絲點綴,如她自己所說她真正寫的是女人之間的關系阿袁的敘事對象始終圍繞女人,但不是溫情,而是女人之間裸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戰爭里頭,只有猜忌,手段和嘲諷。下面舉例說明:

《米青》看似寫的是米青和湯亥生愛情,可是真正寫它們之間愛的筆墨其實并不多,一開始和湯亥生的相識,是有姚老太太介紹,阿袁著力描寫了姚老太太這個世俗愛八卦的形象,引出米青一開始對湯的反感,再到后來的情感變化,小說的后半段就圍繞著米紅和米青兩姐妹之間的微妙關系來間接表現米青和湯亥生的摩擦和沖突。看似寫愛情,實則還是在寫女人之間的勾心斗角。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鄭袖的梨園》中,提到鄭袖知道葉青死后的一段獨白:“怎么能這樣呢?怎么能這樣呢?所謂曲終人散,可曲還未終呢!葉青還在用珠圓玉潤的嗓子,唱她的三千寵愛于一身呢,還沒有唱到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怎么能說不唱就不唱了?她是主角,還要接過玄宗親手賜的丈二白綾,還要唱宛轉蛾眉馬前死。哪能嘎然而止呢?任她鄭袖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這燈火闌珊的戲臺上。”④她要的不是沈俞的愛情,她要的是從葉青手上搶來的。再回過頭去看,鄭袖對沈俞的勾引過程倒不如說與葉青搶奪的過程,以致于到最后得知葉青的死訊,她突然覺得這場愛情索然無味。故事的結束也是隨著葉青的死結束。

廈門大學女性研究中心主任葉文振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說到:“不論女性主義還是男性主義都是把性別意識極端化,它會加重它們之間的對立,不利于性別之間的握手言歡,從失衡的性別關系走向和諧的性別互動和合作。比較合適的提法或者作為一個新的研究視野,我想,應該是“性別主義”或者兩性互動,即強調兩性之間的依存關系,突出男女休戚與共的自然和社會意義,以及明確實現兩性和諧的共同責任和合作方式。我們常常容易把性別關系看成單向的關系,而不是雙向的關系。單一的性別孤立的分析總是有失偏頗的,今后應從單向思維中擺脫出來,盡量從兩性互動這樣的視野來觀察和分析我國的兩性關系和女性發展。”⑤女人的幸福顯然也是具有人類普遍性質的幸福,需要結合男女兩性之間的互動來談論女人的幸福,這樣的幸福才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它不僅是理論上的,也是日常生活上的。

戀愛應該是一種兩性互相愛慕的行動表現。這就應當強調兩性之間的互動,女人在戀愛婚姻中的幸福滿足感大都應該表現與對方產生的各種情感體驗。阿袁的小說卻恰恰淡化了這一點,亦如米青在愛情中怒笑嗔癡應與湯亥生的互動有關,而并非在與米紅之間攻防有直接聯系,這種三角關系只是感情的調劑品而已。阿袁卻把這種三角關系當成了敘述的核心,這其中的合理性我們可想而知。

所以我們必須尋求更為廣闊的性別空間也許為女人的真正幸福創造的某些必要條件,換言之,我們在真正探討女人幸福問題時,應該突破狹隘的性別視角,強調兩性的依存關系,辯證地看待女人幸福。(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注解:

①阿袁.米青[J].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2013,(2)

②阿袁.小顏的婚事[J].百花洲,2010,(4)

③阿袁.俞麗的江山[J].小說月報.2007,(6)

篇5

2、《超級附身》 作者: 上帝是小宅;

3、《暗影街》作者:暗黑茄子;

4、《穿越到綜武俠世界做皇帝》作者: 西門不吹雪;

5、《無限武俠新世界》 作者: 三江水;

6、《武俠世界逍遙行》作者: 微笑啊微笑;

7、《黑暗武俠登陸器》作者: 冬雪華陽;

8、《網游之鏢局》 作者: 云東流;

9、《武布天下》作者:十年雪落;

篇6

一、信源的可信度分析

信源的可信度是說服傳播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信源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指說服者本身,他是影響說服效果的首要因素。說服者本身的幾個條件構成了可信度。首先是說服者的信譽,如誠實、客觀、公正等品德;其次是說服者的權威,即說服者對特定的事物是否具有話語權。這兩者構成了可信性的基礎。霍夫蘭證明了信源可信性與說服效果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并提出了“可信性效果”的概念:一般來說,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說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說服效果越小。

在鄒忌的案例中,鄒忌是在多年前通過“說琴諫齊王”這個案例樹立自己可信性的[2]。鄒忌的見識和人品,已經為齊王所熟知。這是他最終能夠諷諫成功的基礎。在諷諫過程中,鄒忌又是通過權威性強而又客觀的資料進行的。他以自己為例,并以其身邊的妻、妾、客分別比作君王身邊的宮婦、大臣及四境之內之人士,提醒威王勿以阿諛為重,應以諫言為要。正因為鄒忌自身的經驗,具有權威性,且以主觀的結論作補充,因此效果是得到了君王的肯定。在觸龍的案例中,觸龍的可信性則源于他作為元老的身份,他年老體衰,身居“左師”這樣一個閑職[3],本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在為了國家大業出來進諫,這樣的行為能夠贏得趙太后的信任。

二、一面提示和正反兩方面提示的分析

單一信息和正反兩面信息,就是在傳播同樣的信息時,以不同的方法來制作,其不同點僅在一個變量上,即給予單方面信息或者正反兩方面信息。其中,單方面信息是指說服者僅僅傳播正方信息或反方信息,只提供一種觀點給被說服者,以爭取他們的認同。正反兩面信息則同時展示對己方有利和不利的觀點,讓被說服者進行選擇。霍夫蘭認為,單一信息對初始態度為贊成的人效果最佳。正反面信息則對初始態度為反對的人效果最好。

從鄒忌的案例看,由于“納諫”是賢明君王的重要美德之一,鄒忌諷諫的內容其實是威王內心十分認可的價值觀,他直接說“王之蔽甚矣”,通過采取一面提示取得了效果。而觸龍的情況正好相反,趙太后已經明確表示,“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所以觸龍用了兩面提示,他首先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并舉趙太后送燕后的例子為證,然后用反面提示,指出諸侯中國君的子孫,由于沒有功業,后代不能繼承爵位的事實,讓趙太后聽從了他的建議,最終達到了諷諫的效果。

三、訴諸理性與訴諸感性

在說服活動中,說服者通常以兩種做法:一是“訴諸理性”;二是“訴諸感性”。通常,在闡明重大問題、謀求巨大利益時,運用訴諸理性;而在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時,利用訴諸感性則比較合適。對于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動,將兩者結合起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鄒忌案例中,鄒忌是利用一個“譬喻”來闡述道理的。鄒忌說,“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從個人而至于國家,讓齊威王更容易接受他的觀點。不過鄒忌的“曉之以理”,卻是以“動之以情”開始的,講的是鄒忌夫人因為愛他而說他“美”這樣一個事實。達到了相當不錯的諷諫效果。在觸龍的案例中,觸龍在趙太后盛怒、堅決拒諫的情況下,通過避開矛盾,以“愛”為主線,談到自己對小兒子的愛,趙太后對燕后的愛,也談到了趙太后對長安君的愛,最后委婉地指出太后對幼子的愛,其實并不是真正的愛,使趙太后改變了原來的固執態度。

四、明示結論與寓觀點于材料之中

傳播過程包括明示結論與寓觀點于材料之中兩種方式。霍夫蘭認為,明示結論的優點是觀點鮮明,易于讓被傳播者領會傳播者的意圖立場,缺點是容易引起被傳播者的反感;不做明確結論,將觀點寓于材料之中的做法,可使被傳播者不知不覺中接受傳播者的意圖。在諷諫傳播中,由于君主身份的特殊性,從君主所明了的事實進行諷諫,多能讓對方豁然開朗,接受意見。所以,一般都采取寓觀點于材料之中的方式進行。鄒忌在進諫過程中,以“美貌”這種感性的話題入手,通過第一人稱敘述自己的故事,用五個身份角色不同人的視角,來講一個“一粒沙窺世界”的道理。觸龍則從“愛”入手,來講述一個關于“真愛”的道理。這諷諫過程中,君主們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被重視,自然就會接受臣子們的觀點,讓臣子們達到了諷諫的效果。

注釋:

[1]Herbert■Simons.Persuasion in society.Thousand Oaks,London.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 2001.P8轉引自申蓓《論政府公共關系中的說服傳播—以兩個個案為例》。

[2]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篇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項重要任務,就是改變、鞏固和加強大學生對某種事物、觀念及行為的態度。態度屬于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是指個體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對待特定對象的認知、評價、判斷以及行為的準備狀態與心理傾向。人的態度具有社會性、針對性、穩定性、階段性等特點。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態度的轉變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研究的重要內容。借鑒態度改變理論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目標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一、態度改變研究的主要理論

在有關態度改變的理論中,影響和應用較為深刻、廣泛的是霍夫蘭德的說服模型和費斯汀格的認知失調理論。

傳播學家霍夫蘭德把說服看作信息傳播交流的過程,提出了說服模型。說服過程,即通過給予一定訴求,引導說服對象的態度和行為趨向于說服者預定方向的活動。在霍夫蘭德的說服模型中,說服者、說服對象、說服信息和說服情境構成態度改變相關聯的四個基本要素。

根據說服模型,在態度改變的作用機制中,說服對象首先要學習信息的內容,在學習基礎上發生情感轉移,把對一個事物的情感轉移到與該事物有關的其他事物之上。當接收到的信息與原有的態度不一致時,便會產生心理上的緊張,一致性機制便開始起作用。但說服的效果主要取決于信息引發的反駁數量和性質,如果反駁過程受到干擾,則產生說明作用,要么改變態度,要么對抗說明包括貶低信息來源、故意扭曲說服信息和對信息加以拒絕掩蓋。

認知失調理論最早是由費斯汀格提出,是當代西方主要的態度改變理論之一。所謂認知失調是指個體所持有的認知彼此矛盾沖突,處于相互對立的狀態。這里的認知包括思想、態度、信念以及人們認知上所感到的行為。該理論提出,有相互聯系關系的認知因素可能會呈現出兩種狀況:一是二者處于協調狀態,一是呈現出不協調狀態,即失調。認知的失調有程度上的大小之分,這取決于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失調的認知數量與協調的認知數量的相對比例;二是每一種認知對個體具有的重要性。這兩個條件與認知失調程度之間的關系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如果認知因素之間出現失調,就會使心理上發生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感覺。它會迫使人們想方設法去減輕或解除不協調狀況,使認知結構平衡協調。通常消除失調狀態的方法有以下三種:一是改變認知,使之與自己持有的其他認知保持一致;二是改變行為,使對行為的認知與其他認知保持一致;三是增加新的認知,改變失調的狀況,使原有認知之間的矛盾得到合理地解決。費斯汀格的認知失調理論強調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我調節,個^態度發生改變,實現認知平衡。

二、影響教育對象態度改變的要素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據說服模型和認知失調理論,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情境構成影響教育對象態度改變的三個基本要素。

1、思想政治教育者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最主要的信息源。研究表明,人們越是積極地評價信息源,便越可能改變自己的態度。教育者的權威性與專業性、公正性與可信性、人格魅力等因素都會影響態度改變的效果。

2、教育信息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內容和被說服者原有態度的差距、信息內容的重復性和新穎性、信息內容的情緒特征(恐懼的喚醒)、信息的單方面呈現或雙方面呈現是影響態度改變效果的重要因素。適宜性原則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

3、教育情境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之間進行的說服過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背景條件和特定的情境中進行的,這些背景或情境因素構成了教育情境。教育情境對教育效果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態度改變理論提出了兩種可能會影響說服效果的情境――預警和分心。

三、態度改變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主要從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和教育情境三個角度的九個方面分析和研究態度改變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目標。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權威性和專業性

人們容易信服專業領域的權威,其宣講的內容和觀點也較一般人更有說服力。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來說,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文化修養,還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備自身的知識體系,努力成為專業領域的權威。

2、維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公正性和可信性

教育者的公正性和可信性與教育者的專業知識無關卻直接影響被說服者信服程度。教育者是否公正、是否言行一致,說服動機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受教育者對其的信賴程度。即便是公認的專家和權威,如果缺乏公正、說服動機不正確,其權威性的作用也就很有限了。

3、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不僅是指教育者的外在相貌、風度和氣質等,還包括內在修養和品格。教育者整潔大方的外表、端正得體的舉止、積極健康的情感、高尚的人格會對受教育者產生積極的影響力,引起受教育者心理上的心悅誠服和行為上的效仿。

4、選擇適度壓力的教育信息

在說服過程中說服者提供的信息內容與說服對象原有的態度總會有一定的差距。根據期費斯汀格的認知失調理論,當說服者在溝通說服中提供的信息和說服對象原有的態度存在差異時,造成被說服者的認知失調,形成心理緊張,產生改變態度的主動性,重新建立新的認知協調系統。根據態度改變理論,差距和態度改變之間呈倒“U”型曲線關系。當信息內容和說服對象原有態度的差距不大時,說服對象產生的認知失調壓力不足以產生轉變態度的動力;當兩者的差距過大、超出說服對象的認知承受范圍時,說服對象就會傾向于拒絕改變,懷疑和貶低信息源,維持其原有認知的協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了解教育對象原有的態度及其與教育信息的差距,根據教育對象和教育目的選擇適宜的信息,實現教育對象的態度改變。比外,信息內容和被說服者原有態度的差距也與信息源的可信性有關,一般來說,說服者的可信性越大,越可能以大的差距使說服對象發生態度改變。

5、把握教育信息內容的重復性和新穎性

一個人很難在初次接觸某種觀點時就被說服,適當重復信 息內容以增加生動有助于提高說服對象對其的接受程度。根據態度改變理論,在溝通說服中反復呈現觀點,不論呈現的觀點是說服對象希望聽到的,還是不希望聽到的,其效果也都呈倒“U”型曲線。信息的重復呈現超過限度,會使說服對象產生逆壓乏情緒,引起防御性的反抗,從而降低說服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增加教育信息內容的新穎性是提高溝通說服效果的―個有效策略,因為對許多學生來說,“新穎”包含有“更好”、“更有趣”等含義的理暗示。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來說,要與時俱進,理論緊密聯系實際,避免思想僵化,實現重復性與新穎性相統一。

6、教育信息內容適度的情緒特征(恐懼的喚醒)

根據態度改變理論,增加恐懼感將有助于增加說服力,提供消除恐懼方法的信息將引起說服對象更多的重視。有研究表明,說服者喚醒說服對象的恐懼感并提出預防辦法容易引起說服對象的態度改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在教育信息的情緒特征把握上也應遵循適宜的原則。在形式政策、職業規劃、安全等教育中,適當的引起教育對象的恐懼感,并提供消除恐懼方法的信息,會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如果引起的恐懼感過大目無消除恐懼方法的信息提供,則容易使說服對象驚嚇得不能采取有效行動克服恐懼,消極絕望,甚至否認危險。

7、根據教育對象選擇教育信息的單方面呈現和雙方面呈現

根據態度改變理論,決定教育者對教育信息采用單方面呈現或雙方面呈現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教育對象的受教育程度。對于教育水平較高的對象,同時提供正反兩個方面的信息,然后通過辯駁,接受者自己做出結論,可以更好地引發個體態度改變,說服效果較好。由命令式的給定結論的方式,容易引起說服對象防御性的反抗,使態度改變出現困難。二是教育信息與教育對象原有態度的方向是否―致。二者―致時,單方面信息傳遞更有效,可以支持和鞏固其原有態度。但單方面信息傳遞的不足在于容易給說服對象以主觀、不公正的印象,容易使說服對象懷疑說服動機,產生抵觸情緒。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根據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和實際說服目的靈活運用單面論述和雙面論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對象是大學生,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因此在溝通說服過程中教育者呈現正、反兩方面的信息,采用雙面論述方式對說服對象的態度改變比較好的效果。根據態度改變研究中的預防接種理論,讓教育對象接觸用適量、輕度的反面論述信息,再幫助、引導教育對象對反面信息進行分析、批判,使說服對象對于類似反面信息產生免疫,如同醫學中的“接種疫苗”。該方法對于提高說服對象辨別是非和抵御不良觀念影響的能力有良好的效果。

8、教育者的預警

預警是指說服對象在遭受某一與之相反的觀點說服前,預先知道將會發生的情況。預警會促使被說服對象產生防御心理,降低說服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預警可以認為是教育者在進行教育前對教育對象透露相關的教育信息。如果教育對象原有態度較穩固,教育對象與信息關聯性強,即教育對象對教育信息內容處于高卷入狀態時,預警會使教育對象產生防御心理,有準備地做出抵觸。如果教育對象原有意見不穩固,教育對象與信息關聯性不強,即教育對象對教育信息內容處于低卷入狀態時,預警可產生相反的效果,促進其態度改變。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否做出預警,教育者要根據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和具體教育目的來確定。

9、教育對象的分心

分心是指在說服過程中,情景中的某些刺激因素使說服對象難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接受的信息上。分心的作用主要是干擾目標對象對信息傳遞的注意程度,從而削弱他對說服的防御和抵制,提高說服效果。

篇8

一、破譯考試說明密碼

將浙江省2012年考試說明與2011年考試說明仔細對照可以發現:2012年高考文科綜合政治部分在試卷結構和題型上基本沒有變化,在考核目標和要求上也與往年基本相同,但在考試范圍上做了一些調整。具體的變化有:

1 共刪除了6個考點: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②世界貿易組織;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的影響;④國際組織;⑤聯合國;⑥哲學與時代精神。

2 共增加了9個考點: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②中國與國際組織;③聯合國倡導的國際關系基本原則;④聯合國主要機構;⑤聯合國的作用;⑥中國與聯合國;⑦世貿組織及其宗旨;⑧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和職能;⑨中國與世貿組織。

3 調整和改寫了約18個考點(略)。調整和改寫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經濟生活》、《生活與哲學》、《國家與國際組織》中,《政治生活》與《文化生活》沒有變動。

說明:調整和改寫后的考點文字表達更加簡潔,意思表達相對準確,且根據教考一致的原則,在表述上與本屆考生所學的教學內容一致。

二、備考策略

1 全面梳理考點,提高復習的全面性。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其選拔的功能一直不變,對學生的知識考核要求較高且全面。為此,在高考復習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全面梳理考點,防止在知識構建過程中出現盲點和漏洞,以提高復習的全面性。

首先,要求學生按照考試大綱規定的考試范圍,復習所有的考點,不能挑挑揀揀,防止出現知識死角。其次,要求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復習每個考點,包括含義、性質、地位、作用(或意義)、途徑(或措施),以及每個考點與一些相似、相關知識點的區別和聯系。再次,要求學生認識每一個知識點在學科中的位置及其與其他知識點的關系,做到心中有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使基礎知識系統化、網絡化,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2 整合主干考點,提高復習的有效性。高考命題的主干性原則,要求學生在復習中把握命題規律,突出主干知識,善于構建主干知識網絡,切實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學科指導意見,結合教材中的重難點,并根據與時展趨勢相結合的社會熱點、時代特征,關注社會生產和科技發展的狀況、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圍繞學生關注的社會生活和經驗確定復習的主干知識。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圍繞確定的主干知識,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層面構建主干知識網絡,使零碎的知識系統化、混亂的思維條理化。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某個時政熱點嘗試構建專題的知識體系,大膽整合各主干知識要點,運用所儲備的主干知識多層次、多角度地分析時政熱點,做到分析全面透徹,力求綜觀全局、高屋建瓴。

篇9

一直以來在歷史的課堂上,教師的職責就是教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知識淵博,是課堂上的自然權威,慣于以道德高位者的姿態來教導學生,熱衷于諄諄教誨的方式。同時一種錯誤的認識隨之產生:教師認為只要講授了愛國內容知識,就能使學生在價值觀上有所提升,達到塑造愛國情感的目的。實際上,如果依此法教學,愛國主義教育可能收效甚微。因為一個不愛國的人完全可以正確地回答什么是愛國,但知道是一回事,有這種情感并付諸行動卻又是另一回事。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真諦不是讓學生在某些問題上具備什么樣的知識,而是讓他們擁有某種立場和態度。態度、立場才真正涉及學生內在的品性。

在愛國主義教育上,傳統歷史課堂上教師們經常采用的一種方式是控制性的說服教育:說服者未全面準確地向被說服者展示各種相關信息,僅靠某些“道理”來主觀誘導對方,達到改變對方行為抉擇的預期目標,被說服者往往把愛國主義教育視為一種教義、口號,死記硬背。不容學生提問,更不容置疑,這樣與培養公民主體意識、自愿選擇和獨立判斷的教育目的根本背道而馳,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2.區域差也造成中學歷史教學中愛國主義教育的不足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很不平衡,東部沿海和開放地區的經濟文化比西部地區相對發達。發達地區在師資力量、課時的按排、教學的質量等各個方面都比相對落后的地區要好得多,這部分地區由于教師素質較高、時間上有保證,加上執行國家有關文件精神的堅決性較強,因此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情況稍好一些。而相對落后的地區,除了師資方面的原因外,還得考慮學校的生存,特別是在相對落后農村地區的中學更為突出。學校的生存,在現階段

除了“升學率”作為最主要的尺度之外,還很難找得到其它衡量的標準,在追求升學目標的前提下,歷史課就成為其他課程的輔助或升學的工具了。這樣的情況,要在歷史課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談何容易。

3.應試教育的要求限制了廣大歷史教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發揮

4.部分歷史教師自身原因導致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不足

篇10

因此,在推銷過程中,我們經常需要配合一定的暗示性語言來進行。這些語言會不自覺地在被說服者的心中產生影響力,在被說服者的意識中留下印記。暗示性語言不僅使得說服的效果更為顯著,也更能強化被說服者對說服過程的信任和接受。

記得我在一家公司中剛上任做營銷總經理那個時候,整個公司的產品都滯銷,產品堆積在遠動場上、走廊上,還要外租倉庫來放置產品。公司150多個經銷商也知曉這種實情,經營了十幾二十年的經銷商與廠家很多人員也建立了很好的合作關系,特別是一些直接跟經銷商聯系的人員,所以,經銷商對廠家的一舉一動一目了然。我可謂是在內外交困的境況下走馬上任這一職位,況且我還是一位空降兵,有過同樣經歷的職業經理人我相信才能了解我當時的尷尬處境。當時,我經過幾天躺在床上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依靠誰,誰能為我解這個圍?依靠業務員?很多業務員與原任營銷總經理都建立了十分良好的利益關系,原任營銷總經理也很想讓出這個“位”,接任后,我就聽到有些業務員說原任總經理要用一個月的時間把我趕走。經過思考我得出一個結論:依靠自己!首先,我從我的助理那里拿到一份經銷商名單,一看,我心中有數了,其中有十來個經銷商是我在另一個單位里就建立了比較熟絡的關系戶。接著,我一個一個地給他們打電話:“喂,你好,是某某老板嗎?,我是某某公司新上任的營銷老總XXX,不好意思,我剛上任3天,還沒有來得及拜訪您,等我把工作一理順馬上就去拜訪您。你是知道的哦,公司現在貨堆得很滿,希望您能幫一下我,我估計以后能幫到您的。謝謝您,老板!”就是這么寥寥幾句話,果然不出我的所料,經銷商們都紛紛下訂單,經過十天左右,倉庫的貨基本已被經銷商拉完。在里面,我就是用了一句暗示性語言“我相信以后能幫到您的!”對經銷商來說,這是一句很有效果的暗示性語言,我相信每一個有頭腦的經銷商聽完這樣一句話,他們都會權衡:假如今天我不幫他,以后他肯定不幫我;假如今天我幫了他,說不定日后他會欠我一個人情!況且,貨總是要賣的,何樂而不為?一旦有幾十個經銷商都同樣思考、統一思維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公司的產品還愁賣嗎?就這樣,我像變戲法一樣還不用一個月的時間就把庫存產品給消化掉了,很多不明就里的人都說是我運氣好,我笑著回答他們“也許吧?我也相信我的運氣很好!”

其實,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無意識的自我保護能力,它是人的一種本能。人們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會不自覺地使用各種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難臨頭時,人們會安慰自己或他人:“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從而減少自己忍耐的痛苦。又比如你掉丟掉了財物,可能會自我暗示“破財擋災嘛!”人們在追求成功時,常常會鼓勵自己說:“堅持一下,我一定可以的!”這些簡單的語言都給了人們強烈的暗示,讓人們在無形中有了強大的抵抗困難或勇于進取的動力。幼兒園老師對著初學跑步的小孩在跌倒的時候豎起大拇指,說“你是最棒的!爬起來繼續。”小孩立馬爬起來忍著痛繼續奔跑。

暗示語言的神奇力量在于,它是通過給人施加一定的激勵或者啟發,來增加人們心靈的力量,喚起人們潛在的欲望。

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來自暗示語言的作用,比如,IT界常說360的營銷策略就是建立在暗示性語言的。如:360時不時地跳出來暗示性語言給用戶,說你的系統“有漏洞”。這樣就能不斷地提示用戶說明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即使是360沒有聽說過的軟件,360也一概以“惡意”軟件標示。這種暗示性語言就是要告知你要相信360 的判斷,否則你的電腦將受到侵害。

我們也經常看見一些廣告語對顧客的暗示作用,很多時候,我們可能記不住這個廣告的影像和場景,但卻會因為一些很有暗示性說服力的廣告語而對該產品產生極大的注意,這些注意都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是語言暗示的結果。一遍遍的宣傳在人的潛意識中積累下來,當人們購物時,人的意識就受到潛意識中這些廣告信息的影響,左右人的購買傾向,讓人自覺不自覺地去購買這個產品。例如,“怕上火喝王老吉。”暗示我們吃上火的物品時別忘記先喝王老吉,甚至平常也應該喝王老吉來預防上火。“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暗示其它牛奶就不是特侖蘇,至于什么是特侖蘇很多消費者并不知情,起到什么作用更是不甚了解,這個暗示好像告訴我們:反正特侖蘇應該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