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動物生存現狀范文
時間:2023-12-25 17:37: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流浪動物生存現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主辦單位:
承辦單位: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團委青年志愿者協會
一、活動名稱
敬畏生命 關愛動物
二、活動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就在前幾年,人們開始大量飼養寵物,但是大多人只是跟風,并不是真正喜歡寵物.因此,導致了大量的流浪狗狗出現在城市中,這也成為時下的一個管理難題.冬天來了,當我們躲在暖和的被窩中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有許多小動物正在受凍.作為一名大學生,獻出我們的愛心,給它們一個溫暖的冬天。
三、活動目的
1、倡議大學生關注流浪動物,加入到關愛流浪動物的志愿活動中來,為它們送來愛心。
2、改善流浪動物的生存現狀,引起社會人士對流浪動物更多的關注,減少流浪貓狗的數量。
3、讓人們重視與流浪動物的關系,增進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
四、活動地點:
五、活動形式
1、愛心募捐在全校范圍內展開;
2、在全校招募志愿者參與打掃流浪基地。
六、活動安排:
活動總負責人:
活動具體負責人:
(一)活動前期準備(11.20-11.25)
1、向指導老師匯報活動安排詳情,獲得老師批準;
2、開展前期宣傳活準備活動:
(1) 由一到兩人制作宣傳單;
(2) 動科青協制作關愛流浪動物橫幅.
3、與流浪動物基地聯系,了解基本情況。
4、準備購買一些賀卡、明信片或精美禮品作為給捐贈人士的回饋禮物。
(二)活動實施階段(11.29-12.2)
1、正式宣傳
11月29日-11月30日上午八點到下午六點半在食堂小廣場搭設帳篷設立宣傳點宣傳,發放宣傳單,并招募登記要參與活動的志愿者;
2、愛心募捐
12月1日上午在指定地點回收愛心捐贈物品,并在下午對志愿者加以培訓;
3、打掃流浪基地
12月2日上午八點半組織人員到流浪動物基地,九點到達目的地,打掃基地并與小動物合照留念,十二點返回。
(三) 活動后期
1、12月3號進行財務整理,核對購買賀卡、明信片及禮品的資金;
2、12月4日運送愛心捐贈物資到流浪動物基地;
4、活動負責人進行活動總結;
5、整理好照片等活動材料;
6、撰寫新聞稿以及心得感悟。
七、經費預算
名稱 數目 單價 總計
明信片賀卡
宣傳單
動物科技學院團委
篇2
假如蝸牛沒有了殼,他的腳一定會重新長出,如蜥蜴和青蛙一般強健,善于彈跳和奔跑。它會敏捷地奔跑和覓食,追逐所愛所求,甚或長出翅膀如飛蟲、小鳥般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翔。它的視覺、觸覺、聽覺、嗅覺也會變得敏捷、機靈,捕食美味佳肴,品嘗生活的香甜,而不在生生世世啃噬單調乏味的泥土。它就一定不再是丑蝸?;虮课伵#鴷瑛P凰涅及丑小鴨變白天鵝般放射出神奇的生命之光。
假如蝸牛沒有了殼,它的膚表也許能如甲蟲一樣加固,不畏懼一切坎坷磨難,也不害怕任何風霜雨雪,更不逃避任何搏擊與碰撞。也許它還會擁有鉆山打洞的本事,而不至于一輩子做一個永無棲身之所的漂泊者,一個永遠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它也一定能上下求索,尋覓理應屬于自己的幸福,而不至于平淡平庸地度過毫無奇崛奇跡的一生。
可憐的蝸牛一定是因為有了殼才變成軟體動物的,才變成可憐萬端的蠕蟲,安于現狀不求上進。假如蝸牛沒有了殼,它一定能重新贏得陽光和歡樂。贏得自由及輕盈,贏得堅強與自在,贏來速度也贏來一個充滿欣然的一生。但可憐的蝸牛因為擁有了那沉重的殼而永遠不可能有這樣的只覺意識了。它永遠都給自己規定了一種保全的觀念,然后就生存在那種觀念之中不能自拔、昏睡千年。
蝸牛原來一定是沒有殼的,后來也許的因為擔憂與害怕,也許是為了生存與自衛,就長出了殼,身體就發生了畸變,整個身體縮進殼中,變為一堆贅肉。腳和視覺、聽覺、觸覺都退化了。殼就是它的一切,殼就是它生存的依憑,它的家和城堡。安全了但也蛻化了,丑陋了。安全而無天敵其實是一種卑微可憐的生存狀態。蝸牛自從艱苦地長出了殼以后,就高枕無憂了。其實缺乏憂患的生存是一種墮落,一種悲劇。它卸下了憂患的重負,卻迎來了永恒的孤獨與寂寞,贏來了一切生存功能與器官的蛻化,贏來了平庸與悲劇的一生。
對于蝸牛來說,殼就是它的生命和一切,殼也讓它失去了一切,脫離了一切,讓它擁有了一種虛妄不實的安全,然而僅僅因為這虛妄的安全,竟令它輕易地放棄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廣大的空間。它給自己套上了一個套子,之后就永遠都不能跳出來了。所謂畫地為牢、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都不足以形容它的卑微與可憐。
篇3
一、阿爾比與荒誕派在存在主義影響下的關聯性
在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下,荒誕派戲劇和阿爾比戲劇都和存在主義文學一樣,給人以深刻的哲學思考?;恼Q派戲劇一詞最早是由英國評論家馬丁?艾斯林在1962年提出的,融會了存在主義文學的觀念及敘事特點?;恼Q派戲劇的敘事是非理性的、無序的、雜亂無章的,并用晦澀或光怪陸離的情節來表達一個嚴肅的主題。愛德華?阿爾比作為美國劇作家,他的一些早期作品也在存在主義的影響下與荒誕派戲劇有著很強的相似性。阿爾比在《美國夢》的第一場,就讓兩夫妻倆胡亂的閑聊,這與法國作家尤涅斯庫《禿頭歌女》以另一對夫妻無序荒誕的對話開場極為相似。這種以人物無主題對話開場的情節我們也可在其他的例如《等待戈多》的作品中看到。存在主義哲學認為個體是孤寂、混亂、無奈的,人的本身存在毫無意義,唯一明晰的就是死亡,這種死亡感也很明顯的體現在荒誕派戲劇和阿爾比戲劇之中。例如:阿爾比的《動物園的故事》,杰利和彼得的爭執到最終的兇殺;《國王死去》里從出生就知道自己要死的國王,終在末日來臨時走向永恒和虛無;等等。幻想與現實也是在荒誕派戲劇和阿爾比戲劇里常見的戲劇沖突?!兑巫印访鑼懙氖窃谝粋€荒涼的小島上,住著與世隔絕的一對老夫妻,他們度過了漫長的75年,一切的欲望、遺憾都在苦悶、無奈中變得扭曲荒謬。他們幻想雇傭了一名聾啞演講家來發表他們用一生“自由”所換來的“人生秘密的消息”,這個本就虛無的演講讓他們的朋友們紛至沓來。然而這一切都是老兩口為了排解遺憾、表達內疚而幻想出來的,不存在的,最終二人投海自盡。這種幻想的精神異化與現實的沖突也在阿爾比的《美國夢》中有所體現。阿爾比本人也在此劇的前言中寫到“《美國夢》中的什么內容激怒了那些公共道德的衛道士們呢?該劇寫的是美國的故事,攻擊了我們在這個社會里的虛假的價值代替了真實價值的現象……”。他用現實狠狠地撕下了幻想的外衣。與此同時,荒誕派戲劇和阿爾比戲劇都不約而同的利用恐懼與禁錮來烘托故事氛圍。品特在《房間》、《送菜升降機》中刻畫的人物總是讓人感到其一直處在某種不明緣由的恐懼威脅之中,具有威脅戲劇之稱。阿爾比更是在《微妙的平衡》中將這種恐懼擴大化、荒誕化。劇中描寫一對突然造訪的年邁夫妻,他們沒來由的異??謶制仁顾麄儭疤与y”到主人家,一上來就與主人家借酒消愁,他們喝得酒氣熏天,并混沌地唱著歌。最終又似乎是在另一種恐懼的威脅壓迫下匆忙離開。
二、從荒誕派戲劇中出走的阿爾比戲劇
愛德華?阿爾比把品特的存在主義貫徹始終。他作品下的人物雖然荒誕不羈,但卻通過自己的行為在幻想中努力地抗爭著。這種主觀抗爭性和品特的自由選擇思想是一致的,也正是這一點讓阿爾比的戲劇可以揭下荒誕派戲劇的標簽。我們知道,荒誕派作家并不是全面按照薩特存在主義的哲學來進行創作的,他們只是認同人的心靈是荒誕的,并把這種荒謬、荒誕夸張化。這種讓人窒息的消極悲觀讓人從頭到尾都籠罩在悲傷之中。同時,阿爾比后期的作品是寫實的、存在主義的,因此不同于荒誕派戲劇。阿爾比曾在他那篇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哪家戲劇是荒誕派戲劇》中,極力為自己的劇作辯解。這些辯解并不是沒有原因的,也進一步證明了他闡述的創作非荒誕的觀點。《等待戈多》、《陽臺》、《結局》等荒誕派戲劇處處表現出沒有作為,對未知沒有探索,虛無而又雜亂無章的生存模式,根本看不出生存的目的和意義,傳達一種無奈悲苦。相比之下,阿爾比筆下人物的主觀意識就顯得強烈明確多了,更具有抗爭精神。例如在《微妙的平衡》中,老兩口的大女兒茱莉亞,有過四次失敗的婚姻,在無奈與恐懼的折磨下搬到父母家中。但是突來的訪客夫婦,占據了原本該是她的房間。茱莉亞在眾人的不理解和錯愕中堅決要求客人把房間讓出來,甚至不惜拿出父親的槍來威脅他人。從《動物園的故事》中杰瑞的行為,也可看出其主觀意識的抗爭性。作為流浪漢的杰瑞在中央公園遇見了供職于某出版社的彼得,彼得沉默寡言,杰瑞一直試圖讓彼得和自己聊天,甚至不惜做出撓彼得癢的荒誕舉動以換取其的注意。通過杰瑞喋喋不休的敘述我們得知,杰瑞根本找不到一個可以和他溝通的人,其他人不能,房東太太不能,甚至就連房東太太的狗也“背棄”他。期間他還告訴彼得他來動物園就是為了了解到底動物之間是怎樣交流的。他這樣看似荒誕的探尋,其實是其對人與人之間冷漠隔閡相處模式的抗爭。從以上的論述不難看出,阿爾比戲劇和荒誕派戲劇在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下,在敘事的無序性、死亡感、幻想與現實的沖突、威脅與恐懼等幾個方面存在關聯,但又因為阿爾比對存在主義哲學的全面肯定與堅持,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盡管荒謬無奈但也從未安于現狀,具有明顯的獨特抗爭性。這也使得阿爾比戲劇從荒誕派戲劇中剝離出來。虛無的靈魂,荒誕的外衣,阿爾比不斷地用作品中人物的悲劇警醒著世人。
篇4
【關鍵詞】表現主義 存在主義 荒誕 困境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075-02
作為一種文學藝術流派,表現主義運動是在反對自然主義和印象主義中誕生的。表現主義者大都否定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他們認為社會對現代化的追求是造成人欲橫流、戰爭四起、人性異化的原因,機器文明給人類帶來了混亂和不安?!睹场肥菉W尼爾的表現主義戲劇代表作。
存在主義哲學兼容了胡塞爾的現象學的方法論和海德格爾的本體論思想。存在主義者強調“存在先于本質”“自由選擇”“存在即虛無”。認為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痛苦的?!兜却甓唷肥秦惪颂匾源嬖谥髁x哲學為基礎創作的荒誕戲劇。它關注的是人類生存狀態這一嚴肅的問題,其作品深處往往彌漫著濃郁的悲涼之霧。
《毛猿》是用表現主義手法創作的一出象征戲。全戲共八場,不分幕。主人公揚克是一艘遠洋輪船上的司爐工,他身強力壯,精神飽滿,自認為是世界的動力。但自從上流社會的闊小姐米爾德里德到船艙觀光時,被袒胸露臂滿身煤黑的揚克嚇昏過去,并大叫“這骯臟的畜生”以后,揚克內心的平衡、樂觀、自信從此被打破。他怒不可遏,決心報復,跑到紐約的五馬路尋找那些有錢的太太紳士們挑釁。挑釁未成,反被抓進監獄。在獄中,他突然意識到是自己和工人們造就了資產者,資產者“把我們壓在下面,他坐在我頭上!但是我要沖過去!”出獄后他跑到工人組織世界產聯,自告奮勇愿去炸工廠監獄對付資產者。不料被認作資方密探,被四腳朝天扔到大街上。揚克走投無路,最后來到動物園,向籠子里的大猩猩傾吐衷腸,并打開牢籠試圖與大猩猩握手,卻被大猩猩猛力一抱,折斷肋骨死在籠子里。揚克作為一名產業工人,一直認為自己很重要,是力量、速度、運動的代表,能夠駕馭世界,是世界的主人。這也是現代人曾經擁有過的自信。但當自己用雙手創造的世界反過來成為主人,將自己變成機器的齒輪時,人的失落便開始了。這種異化讓揚克難以適應。遭遇闊小姐的否定是他在世界主人的夢幻中遭遇的第一記耳光。這使他震驚、憤怒、狂躁地要找回以前的感覺、自信和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后來在富人區和世界產聯的遭遇更使這個小人物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地位。揚克一次次試圖找回自信,然而又一次次被無情的社會撞得頭破血流。
貝克特的《等待戈多》被認為是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這是一出兩幕戲,出場人物共有五個:兩個老流浪漢――戈戈和狄狄,奴隸主波卓和他的奴隸“幸運兒”,還有一個報信的小男孩。劇情發生在一條光禿禿的小路上,道具只有一棵僅有四五片葉子的矮樹。這棵幾乎枯萎的矮樹如同是對春天的莫大諷刺,它與其說是春天的象征,不如說是荒原的隱喻。全劇沒有什么故事情節:黃昏,在一條鄉間小路上,兩個流浪漢在荒野路旁相遇。他們從何處來不知道,唯一清楚的是他們來這里等待戈多。至于戈多是什么人,他們為什么等他,不知道。在等待中,他們無事可做,沒事找事,無話可說,沒話找話。他們嗅靴子,聞帽子,想上吊,啃胡蘿卜。波卓的出現使他們一陣驚喜,誤以為是戈多蒞臨,然而波卓主仆做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之后,旋即退場。一天過去了,戈多沒有來。不久,一個男孩上場報告說,今天戈多不來了,明天準來。第二天又來等戈多,戈多仍未出現。第三天他們還將等待……“幸運兒”背負著沉重的沙袋前行,象征著人類漫漫旅程的艱難和無意義;而穿靴子的痛苦,則象征著整個人類生存的痛苦。
在機器大生產的現代文明中,《毛猿》中的揚克同樣背負著人類的痛苦。船艙、監獄、動物園――顯性籠子;產聯辦公室、紐約大街――隱性籠子,這些地方是揚克的活動場所,同時意味著一種生存空間、一種秩序,在這種現代人的生活環境里,主人公左沖右突,思考著,感受著,迷茫著,與現代秩序抗爭著,努力尋找自我的歸屬,但最終也沒有找到。物質世界往往成為人類生存危機的制造者,物質文明造成了人類精神的虛無感、恐懼感。我們要行動,要發揮作用,要改變現狀,怎么著手呢?只有一件事!我們只能吶喊,竭盡全力地用我們那可憐的、窒息得要死的人聲吶喊,喊的聲音蓋過正在發生的事件的可怕的喧囂聲,喊得讓人們、讓上帝聽到我們的聲音。但這不是一般的喊叫,而是大難臨頭時的垂死掙扎。在當代社會中,人不僅面對一個巨大的、作為異己力量而存在的商品的世界,而且僵硬、機械、冷漠的社會也已經成為另外一個巨大的異己存在?,F代人每天以極其忙碌的方式生活在各式各樣的人群當中,然而內心卻充滿孤獨與寂寞,心靈處在無所歸依的漂泊狀態中。與他人溝通的努力,往往會成為沮喪而又絕望的四處碰壁。奧尼爾在他的《毛猿》這部戲劇中,揭示的正是人類的這種生存處境。
貝克特曾說:“只有沒有情節,沒有動作的藝術才算得上純正的藝術。”《等待戈多》沒有劇情發展,結尾是開頭的重復;沒有戲劇沖突,只有亂無頭緒的對話和荒誕的插曲。人物沒有正常的思維能力,也就很難談得上性格描繪。地點含糊不清,時間脫離常規。但這正是作家為表達作品的主題思想而精心構思出來的。舞臺上出現的一切是那樣骯臟、丑陋,是那樣的荒涼、凄慘、黑暗,舞臺被絕望的氣氛所籠罩,令人窒息。正是這種噩夢般的境界,使人們同自己的現實處境發生自然的聯想,產生強烈的共鳴――人在現實世界中處境的悲哀,現實世界的混亂、丑陋和可怕,人的希望是那樣難以實現。戈多究竟是何物,難以做出確切的解釋,而對戈多的等待又是貫穿全劇的最大懸案。這部劇作的主題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為人的存在的一種本質特征的等待。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我們始終在等待什么;戈多則體現了我們的等待之物――它也許是某個事件、某個事物、某個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等待中純粹而直接體驗著時光的流逝。當我們處于主動狀態時,我們可能忘記時光的流逝,于是我們超越了時間;而當我們純粹被動地等待時,我們將面對時間流逝本身。只有痛苦達到極限才會失去同情而產生絕望,正因如此,《等待戈多》中表現出近乎絕望的心情,表明全人類的不幸,但在它凄婉如歌的語調中,回響著拯救受難者和安慰受難靈魂的聲音。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們的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意識到歷史那些實實在在的事物和不可動搖的基本觀念已被一掃而光;經過檢驗,它們被視為虛無,它們被貶得一文不值,甚至被看成是幼稚的幻想。在這樣一個虛假的世界里,一切人類的行為都表明荒謬,一切歷史都表明絕對無用,一切現實和語言都似乎失去了彼此之間的聯系,解體了,崩潰了。世界使人感到沉重,宇宙在壓著“我”。一道帷幕,或者說一道并不存在的墻矗立在我和世界之間;物質塞滿每個角落,充塞著所有空間,在它的重壓之下,一切自由全都喪失;世界變成了令人窒息的土牢。兩部作品發自近乎絕望的心情,似已表現了全人類的不幸。
資本主義現代文明對人性的毀滅、對生命的扼殺是人的困境的社會根源,而人類對自身命運的無知更是人自身的悲劇。這外在的和人類自身內在的雙重根源,注定了人類悲劇的必然。現代人失去了舊的信仰與竭力尋找又無法找到新的信仰。現代人脫離了過去的世界卻又無法與現存世界融合,人以為自己能支配世界卻發現自己難以擺脫被世界支配的命運,人在茫茫宇宙中尋找自我而又再度迷惘,最后也不知該歸向何方。因此,尋找歸宿也就成為必然。這深刻地揭示了現代人精神上的迷惘與無所依托。上帝已經遠去,現代工業文明給人們帶來的只是物質的海洋與精神的荒漠,人該何去何從?對此,卡爾?雅斯貝爾曾說:“人從穩固的庇護所里被拉了出來,拋入了現代生活之中;……萬物所依賴的上帝不再是至上的了,存在于我們周圍的世界也不再是至上的了。真正至上的是人自身,人作為一種存在不能安于現狀,而要努力超越自身。”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迷失了自我的人尋找上帝、求助上帝已不可能,唯一的出路是致力于尋找自我,才能建立真正的人的王國。薩特也說:“只有在自身之中尋找一個解放自己的或者體現某種特殊理解的目標,人才能體現自己真正是人。”
人生是苦痛的,人類永遠無法真正逃離困境;但每個人都應努力突破桎梏,維護人的獨立與尊嚴,用自身的犧牲去換取可貴的尊嚴,這是劇作的深層意蘊??梢?,兩位作者給在西方社會中失去自我、身心千瘡百孔的現代人指出的是精神上的出路,賦予他們一種對理想生存的向往和追尋,一種精神上的鼓勵和慰藉。
篇5
如何處理圓明園具有標本意義
學者俞可平在《增量民主與善治》中推出了“增量民主”的概念,指出民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裹足不前,應一點一滴向前拱進。我們相信,為了更好地理解歷史,我們更有必要樹立一種新的觀念,即“增量歷史”觀。圓明園承載了中國人記憶深處的隱秘,從這方面說,只要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遵從市場規律與正常的權力運行,類似圓明園的建筑并非不可重建。需要指出的是,圓明園最終如何處理,具有標本意義。
(摘自2007年11月15日《第一財經日報》)
馮永鋒(環?;顒蛹遥?/p>
圓明園最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圓明園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三個。一是“圓明園管理處”的行為方式改良問題,別讓管理者、建設者成為圓明園最大的破壞者;二是圓明園開放的問題,圓明園不應該只開放某一部分,更不應該把一部分租給某些單位或個人;三是應當強化自然的問題,現在不管是“復建”還是“整修”,都在持續不斷地破壞圓明園的自然本底,因此,應當盡快改變老想依靠“建筑物”來“保護”圓明園的思路。
在圓明園這塊地方,有一類龐大的“自然遺產”,那就是頑強生存的各類生物種所構成的生物多樣性。這些堅韌異常的樹、草、花,才是真正的中國人精神的體現;這些動物植物石頭泥土流水空氣,這種物種之間相依為命的情感,才是中國園林的源泉所在。很難想象,一個號稱熱愛圓明園、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居然看不到這些珍貴的“自然創作物”。
從文物的角度來說,圓明園需要保留現狀,因為它記錄了一段恥辱的歷史,也記錄了中國人以各種各樣的手段進行持續破壞的愚昧行為;從自然的角度來說,更是不能再對圓明園動刀動斧。應當強化圓明園里自然細節的美,圓明園除了“山形水系”,還有一百多種鳥類、三百多種植物以及與這些動植物相伴的土壤、空氣及空氣中流動的自然芳香。
(摘自2007年12月13日《廣州日報》)
王達三(學者):
莫把悲劇變喜劇
不妨看看猶太人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歷史廢墟的。古猶太人在今耶路撒冷老城區有個宗教和政治中心――所羅門圣殿,后毀于巴比倫人之手,只剩下一段殘垣斷壁。后來猶太人被驅趕流浪至世界各地,但千百年來不時有人來此殘垣斷壁哭泣以寄托故國之思,因此該墻名曰“哭墻”。如今,“哭墻”破敗依舊,但仍被猶太人視為團結和奮斗的象征,并依舊作為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但卻不曾重建所羅門圣殿。這絕不是因為以色列沒有財力和能力,而是因為猶太人認為歷史廢墟本身就是一種精神和信仰。
“復古重修派”何不也借鑒一下猶太人對待“哭墻”的做法呢?重修圓明園不但會使歷史遺跡遭到保護性破壞,更有可能使精神枯萎和信仰失落,把悲劇變成喜劇,把價值變成虛無。
(摘自2007年11月29日《環球時報》)
陳立群(企業家):
用企業行為重修圓明園
遺址公園現在的修復,太粗糙,但廢墟未修復的部分,更加令人失望和痛苦。廢墟的相當部分已經變成了垃圾場。英法聯軍搶掠、焚燒了萬園之園,這是中國人的國恥,100多年后,廢墟又在我們自己手里繼續“毀滅”,這算不算更大的國恥?不忘國恥是正確的,但是,中國不能奮發圖強,才是最大國恥。今日圓明園里的垃圾,可不是英法聯軍放進去的。
我們主張用企業行為重修圓明園,主要是擔心一味等待國家財政投入,大概需要再等50年,可是,圓明園恐怕等不及了,再過50年,圓明園不知會“淪落”、“破敗”成什么樣子。還有,一個不經修復的圓明園留下來放在那里,人們能夠見到她的原貌嗎?中國古建筑多為磚木結構,如果不加修葺,很難完好保存幾百年。天安門、故宮、頤和園、黃鶴樓、萬里長城,哪座現存的古建筑離得開不斷地修葺和加固?
(摘自2007年11月15日《第一財經日報》)
樊夫(媒體從業者):
修復圓明園,不能“在爭議中動工”
2000年,《圓明園遺址公園規劃》公布,其中明確要“恢復部分古建”,然而7年過去,復建工程均未啟動。因為,這個《規劃》只是確定了圓明園整修的原則,具體實施“要進一步編制詳細規劃和相應的專業規劃”,但詳細的專業規劃遲遲沒有出臺。這樣,沒有啟動看起來原因是對如何復建沒有形成共識,但在我看來,恰恰是一些理念的進步和時代背景的變化對原來的規劃提出了挑戰。
想想看,7年前人們的環保觀念、文物觀念、法制觀念、欣賞水平、政府財力是怎樣的,7年后,這些領域的理念又有了多大的變化。就說政府決策吧,“拍腦袋”決策正在被公開征求專家和公眾意見的模式所取代。在這樣的新理念之下,充分討論,卻沒有共識,圓明園專業規劃的出臺當然就會延后。
當然,這個討論的過程可能是漫長的,但圓明園的保護不能等到爭論結束。所以,圓明園應該在“保護中爭議”,一邊保護,一邊爭議。
篇6
碎紙和塵囂。想到這兩個詞的時候,我正在走路。我一邊走,一邊抬眼張望。大街上刮著風,很多的碎紙飛揚起來,還有似有似無的塵囂在眼前晃來晃去。碎紙和塵囂,它們淹沒了我的思維。于是我有很長時間無法把握自己的思維狀態。我腦子里很空,又很滿。這個情形很奇怪。這樣的狀態讓我停下了腳步,若有所思。在別人看來,我這個樣子肯定是非正常的。但是我自己并沒有意識到腳步的停下。那些滿腦子跑的東西張牙舞爪,極像是越獄的犯人毫無章法地沖來突去,企圖逃亡成功。我微微瞇上了眼睛。這時候,一輛電動車幾乎擦著我的肩膀,飛快地駛過去。很奇怪,我并沒被嚇一跳。相反的是,騎車的小伙子卻扭頭狠狠地盯了我一眼。這一眼,讓我打了個激靈。我清醒過來。
我把目光投向遠處。遠處,是蒼茫的大街,還有匆匆而過的各色人等。車流浪潮一樣駛來,又駛去。我冷漠地注視著這一切,眼前忽然一片模糊。
人和人之間,是一種奇怪的關系。太近了不行,太遠了也不行。這個適度,需要把握。從多年的生活經驗里,我知道了人與人之間必須保持相應的距離。在我們處心積慮斡旋于世事人情中時,這距離的把握,就成為一種界定人能力大小、人際關系如何的標尺。我想起圈子一詞。形形的圈子,成為人類社會特有的狀態。我們各各置身不同的圈子,相互交叉,兼容,并列……于是就產生了不同的生活面貌。尋找各自適合的圈子,這純粹是一種本能。而且,這很重要。這是正常的,必要的,并且,需要耐心和技巧。
就像此刻。我的目的地十分明顯,它在我心里蟄伏。但這是不夠的。你單方面的胸有成竹不能決定事情的圓滿完成。你要去哪里,去找誰,說什么話,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需要選擇什么樣的場所、選擇什么樣的語氣說話,如何把握交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偶然情況——比如,對方要接電話了,要見個人了,要喝水了,要解手了……還有,他今天的心情如何,他是心事重重愁眉不展還是心情舒暢談笑風生,這些都直接左右著、決定著你的目的能否達到。對此你毫無把握。你只能按部就班,隨機應變,做好可能出現各種結局的心理準備。
人在不同時段,肯定存在著不同的心理狀態以及外現狀態。根本不固定,不單一。很多情形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努力去琢磨,總是陷入大海,找不到一絲一毫的頭緒。人所具有的多重性、豐富性、陌生性,讓人的內涵具有了可研性。人是具有多變性的一種動物。人的復雜與微妙,連自身也無法明晰體察。往往處于一種模糊境地。與別人的交往,就更加有了值得探究的意味。人跟人建立團結,相互幫助;人也對人有所防范,保持警惕。這便是距離。距離之遠近,與所處圈子有關。我們在這樣的情形之中,適應著,把握著,權衡著,走向自以為成功的彼岸,建構屬于自己的世界,體驗艱辛的同時,安享人生賜予的佳釀。
現代社會往往有更多的陌生感。這是一定的。其實這應該是時代復雜化的反映。在遠古時期,比如原始社會,個體之間的秘密可能要少些——人與人之間呈現一種單純的狀態,這便構成很具特色的社會形態。
而現今就不同。我們誰都不會讓自己脫離這種復雜化。你試試脫離一下看?,F實生活會讓你主動投懷送抱,委曲求全。你會竭盡能事,機關算盡,努力在現實里為自己,為家人,撲騰出一片天地。這是你的選擇,也是更多人的選擇。你心里所想的,跟現實,總是兩回事。你常常感嘆,常常惆悵,又常常沒時間感嘆惆悵,就轉身陷入現實中。而現實的復雜與多面,總是讓你望洋興嘆,自愧莫如。是的。你的渾身本領,根本不夠用。你恨不得三頭六臂,你恨不得不吃不睡。當我們置身人群里,那么多人跟你互不相識,各自走著各自的路,各自想著各自的心思。摩肩接踵,看去那么接近,但是,距離很遠。你無法丈量這種遠。盡管如此,你明白,大家都一樣,都不容易。人人有一本難念的經。為了生存,為了家庭,人人不得不掙命。這便是最真實的現實了。可是,僅僅有物質層面的收獲,并不能讓我們滿足。我們渴望心靈的豐盈與營養,渴望陽光與溫暖,渴望精神層次的拓展和開掘。而心靈,精神,我們又把它們放在了什么樣的位置上呢?我們能否給自己的心靈空間留有一方清純之地,讓其陽光燦爛,春光明媚?很值得懷疑。
很多時候,我們讓位于物質的追求,心靈的層面無暇顧及。其實大錯特錯。你總能夠感到這種心靈滋養缺失所帶來的遺憾和無奈。你面對這個斑斕多變的社會,常常心力交瘁,痛苦不堪,這并非源于物質層面的貧瘠。意識到這一點與意識不到是不一樣的。生命的質量因此得以保障。所以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們是不是善待了自己的心靈?
喜歡寫作的人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釋放途徑。精神層次的追求總會作為重要的一方面,幾乎會不加掩飾地列入議事日程。相信很多朋友能感受到這個。這一點是令人驚奇的。很多人不會理解這個,總覺得這種生存狀態下的人腦子是不是有些異常。面對種種怪異的眼神,你能否安心,自在,專一,自信,堅持,就是必須的了。
篇7
《人生地理學》是牧口常三郎的第一本個人著作。在標題中,“人生”一詞指人的有生之年及其一生的活動。該書從人的生活或人與自然的關系來詮釋地理學知識,其中蘊涵的教育思想是和他的創價教育學理論一致的。更為重要的是,它為地理教學以及整個地理學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一、《人生地理學》的寫作初衷
作為一個致力于教育事業的人,為什么要寫一部地理方面的著作呢?牧口常三郎在他的書中作了解釋。牧口常三郎曾教過幾年地理,他發現地理“往往被視為學校課程中不重要的、次要的部分,即使它所涉及的觀點與原則對孩子們和青年人的生活、成長極其重要”。他認為,在學校課程中,地理課應該被賦予一個顯著的地位。他甚至認為:“如果能創造出更有意義、更具有成效的地理教學方法,我們社會所面臨的許多教育難題都會迎刃而解?!蹦量诔H芍詫⒌乩斫逃龜[在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他懷有要讓學生過幸福生活的教育理念,這就要關注孩子們的生存環境。在牧口常三郎看來,供人類生存和居住的地球的重要性,就像構成教育的基本概念一樣重要。
二、《人生地理學》對地理教學的借鑒意義
雖然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人生地理學》中的一些觀點對我國的中學地理教育仍然有啟示。書中涉及的一些觀點至今看來仍然是新穎的、發人深思的,筆者從中摘錄出來一些,以饗讀者。
1.從人生與地球關系把握地理學
在人類知識領域里出現地理學,恰恰是因為我們有必要理解人生與地球的關系。但是,傳統地理學科已經變得如此零散和過分專業化,對我們認識與地球關系的重要性毫無用處。(摘自《人生地理學》,第5頁。)
我們周圍充滿了豐富的事例和信息,但令人震驚的是,如此多的人特別是教師,忽略了這種基本又意義深遠的觀察法,而堅持死記書本知識。他們閱讀,然后忘記,再讀再忘,讀了又忘,忘了又讀……如此循環。最后他們厭倦了這種閱讀、死記和遺忘的循環學習法――或許開始意識到這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把責任推到地理學本身。(摘自《人生地理學》,第9頁。)
記得一位老師講到,有人將地理學比喻為“會下蛋的母雞”,地質學、水文學、氣象學等都源于地理學。這就是牧口常三郎所說的“零散和過分專業化”,隨著分支學科的研究日益深化,地理學本身的地位似乎越來越不重要了。這是部分人對地理學科的誤解,“地域性”和“綜合性”是地理學科的兩大特征,這表明,地理學從整體上把握地理現象,將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緊密相連。正因為如此,牧口常三郎認為在我們學校課程中,地理應該被賦予一個顯著地位。而傳統的地理教學僅僅是山川、湖海、人口、礦藏等知識的簡單拼湊和羅列,將學生關在教室中,死記硬背這些地理知識,這導致了學生的身心受到壓抑,也導致了學生對地理學這門學科的排斥。而實際上,地理學本身是沒有錯的,學生對地理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在于,傳統的地理教學是與人相隔離的,忽視了人的存在。為了改變“無人”的知識堆砌和灌輸,在各章的闡述中,牧口常三郎都繞著人生與地球的關系來介紹地理知識,如“月亮、星辰與人生”、“島的種類的人生”、“海洋與心情”、“海峽的人生”等,這樣就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地理知識不再是僵化的知識拼湊,地理教學也不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這些僵化的知識。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許多老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改變學生不喜歡學習地理現狀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因此我們要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讓地理學的魅力凸現出來。
2.我們必須對周圍無窮的財富敏感
我們絕大多數人只看事物的表面,我們放棄與自然現象的直接密切聯系,卻淪落為書本的奴隸。(摘自《人生地理學》,第9~10頁。)
在一個狹小而有限的家鄉范圍能觀察整個宇宙的方方面面。然而,我們必須對周圍無窮的財富敏感,并學會如何使觀察富有效率。(摘自《人生地理學》,第10頁。)
全世界和整個地球自身的任何方面,都能在孩子們身邊的小世界里得到反映,無論它位于何處。(摘自《人生地理學》,第11~12頁。)
也許每位地理教師都能認識到地理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問題是,我們該如何聯系實際地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會有這樣的困惑:書本知識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太遙遠,沒有辦法從學生的經驗入手進行教學。在我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之后,只能回到原點,依舊是照本宣科。這個時候,教師不妨反思自己是否“對周圍無窮的財富敏感”。在我們身邊,有著豐富的課程資源,而教師往往視而不見。一位美國地理教師看到學生津津有味地吃著牛肉漢堡,于是便問道:“你知不知道,在中美,已有將近一半的雨林被砍伐掉了?你可知道中美的雨林為什么被破壞、被燒掉了呢?”原來,這位老師是想引導學生發現雨林破壞與他所吃的牛肉漢堡之間的關系。毀掉這些雨林,主要目的是為了騰出更多的空間用來放牧養牛。這些牧場所生產的牛肉被出售到了美國,為做牛肉漢堡、熱狗和寵物食品提供廉價的原料。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就能意識到自己有可能在無意識地破壞環境,保護環境責任意識也會更強。
那么,該怎樣培養這種“敏感性”呢?牧口常三郎在書中講到了天才的培養,他認為“天才并不是生來就是天才”,而是發展了“觀察”的方法,要用敏銳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去把握身邊真實的自然界,不能只停留在“觀察”表面。地理教師自身要拓展自己的閱讀面,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勤于思考,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才能引領學生去細致入微地觀察。
3.人與外界的同情關系
因為與外界具有同情關系,我們應該把人類、動物、樹木、河流和巖石等當作我們自己,并認識到我們與這一切存在很多相同之處。這樣的關系會引起我們下意識地思考,“如果我處在他們的位置,我會有什么感覺……或者做點什么?”(摘自《人生地理學》,第16頁。)
盡管高山、田野、河流等本身沒有感情,但人類有感情,同時人類會將自己的感情遷移在這些沒有感情的事物身上,這就是人與外界的同情關系。為什么我們會有思鄉之情?為什么我們會對流浪的小狗心存憐憫?就像著名的童話《小王子》中所說的那樣,從表面上看,他的玫瑰花和地球上眾多的玫瑰花毫無差別,但小王子知道,他的玫瑰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那支玫瑰曾經被他“馴養”過,一經“馴養”,這支玫瑰在小王子眼中就成了與眾不同的花。同樣的,家鄉的河流在外人看來,或許和其他同類河流沒什么兩樣,但人們往往會認為,自己家鄉的河流是那么與眾不同,因為這里面藏著他們美好的回憶。那么,在我們的地理教學過程中,就不能忽視人與自然界的這種“同情的關系”。如果將學生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動物、樹木、河流等地理事物當中,他們也將珍惜自己所處的環境,進而也會產生愛護整個人類家園的情懷。豐富生動的地理課堂,應該是具有人情味的,而并非僅有干澀枯燥的知識和規律陳述,地理教學中情感的融入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結束語
篇8
在這個充滿無限誘惑、繽紛多彩。卻飽含著幾許辛酸、無奈的時代里,我們將從不同的視角,向你講述關于男人們“囧途人生”故事。
我們期待讓你更深刻地了解并感受到你身邊的男人、你周圍的男人,于你而言,也許是以前不曾知道的另—個男人的“囧途人生”!
如果你愛他,就要深度關心他;如果你愛他,就要用心感受他;如果你愛他,就要真正懂得他……
活在21世紀生活重壓下的男人們
在高物價低收入面前,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下,在婚姻的包裹中,在妻子的虛榮心和攀比心下,在老板的擠壓中,男人們終于被擠壓得變了形。他們逐漸變得沒有自尊,沒有棱角,沒有原則,變得唯唯諾諾,萎靡不振,變得男不男女不女陰不陰陽不陽,失去了男人應有的模樣。用一個“囧”字完全可以形象地描述現代男人的形象及精神內涵。
不是嗎?讓我們來看看——
上篇:活在囧途
男人的“生存囧途”
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時代,在城市里為了夢想艱辛努力地打拼,卻在夾縫中求生存,在美好理想與殘酷現實里,飽受生活的煎熬和洗禮——他們,也許就是你身邊的男人,抑或是你生活周圍的男人群!
第一室:失業之痛
男子身陷生活窘境,吞酒瓶蓋和電池欲自殺
據報道,一個25歲的年輕男子,因身陷生活困境,竟然用手卡著自己的喉嚨,硬生生地吞下兩節7號電池和一個啤酒瓶蓋企圖自殺。后被送往醫院及時搶救,最終脫離生命危險……年輕的生命在瞬間和死神擦肩而過,其生活之囧,令人揪心落淚。
報道稱,兩年前,他和母親、弟弟從內蒙古去到北京,因為暫時沒有經濟來源,三人只能蝸居在月租200元的簡陋小屋里過著十分拮據的生活。
從敬老院護工到賓館服務生,他不停地打著小工。半個月前,他又辭去工作,而新工作還沒著落。最倒霉的是,失業半年的弟弟在一周前,又無辜被人連捅兩刀傷及肝臟,兇手在逃,他為此背上了沉重的醫療費債務……想著那些令人心酸的生活囧境,心灰意冷的他最終做出了“生吞酒瓶蓋和電池”的非常之舉!
第二章:包袱之累
房奴生活:男人一生的“毒藥”
2006年,一段叫《包袱》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它被稱為是最早關注“房奴生活”的行為藝術作品,由楊葉創作表演,其情其景令人為之動容?!栋ぁ芳仁菍Ξ斀癯鞘心行匀巳荷鏍顟B的具象描述,更是男人對物欲追求、內心厭離、人生幻滅等諸多無奈現實囧狀的一種真實寫照。
視頻中,一個代表廣大房奴的男子,最先背著一座超大模型的“房子”,看上去那房子氣勢雄偉,規模豪華,應該是一棟很有派頭的“別墅洋房”。隨后,他又扛起了一輛紅色的超大模型“小轎車”,在時尚漂亮的小轎車上,這個多情的男人,還不忘給車里添加了一個美麗的“女人”模具。
為了盡快把房子、車子和女人“背回”家,之后,這個男人便開始了一段“無比艱難的人生囧途”——他時而滿頭汗水地擠入人滿為患的地鐵和公交;時而忙碌艱辛地穿梭在人群熙攘的公路上;時而步履蹣跚地走在大街小巷中;時而尷尬無助地遭遇路人投來嘲諷、不解和怪異的目光……
然而,令人心酸和可悲的是,他為了房子、車子和女人而最終辛苦勞累得倒下了,他倒在尚未實現人生夢想的、無限悲催的“人生囧途”中——因為,視頻中我們看到,男主人公苦苦追尋的房子、車子和女人,最后的悲慘結局,卻是在一場熊熊燃燒的火焰中,一切都被化為了烏有!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這個處于無比悲哀、蒼涼、無奈、可憐、無助、孤獨、囧境中的男人,無疑震撼了所有看客的心靈,觸動著每一個觀眾靈魂深處的那根心弦,共同為男人窘迫的處境和令人心酸的結局而掬一泓同情之淚!
中篇:愛在囧途
男人的“情感囧途”
某則“關于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愛的旁白”對話,令網友玩味不已的同時,也讓人大跌眼鏡:
男:在茫茫人海中,我放棄選擇美女,卻選擇了外表并不出眾的你,是因為我真的愛你!
女:你什么意思,我有那么丑嗎?
男:你們女人聽話永遠聽不出重點,我的重點是我選擇了你,你應該高興啊!
女:你的JJ并不長,我卻選擇了你……你高興嗎?
這則被廣大網友喻為“腦殘對話”的旁白,一個女看客讀后,不僅沒有同情男人近乎悲催無奈的“囧境”,反而以嘲諷的口吻調侃道:哎,看來,男人說“甜言蜜語”的功力還太差耶,簡直就是負分哦!
第三章:戀愛之殤
你“如此昂貴”:我的愛,情何以堪?
2013年春節剛過不久,一份《2012—2013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新鮮出爐,文中提出的“戀愛起步價”,一時間成了網絡上被眾多男網友熱議的焦點。
該調研對全國77045人次進行了調查,報告中出現了一個新名詞——戀愛起步價。所謂戀愛起步價是指:單身女性對理想男友收入的最低要求。
報告顯示,80后單身女性心中的戀愛“起步價”分別是:上海9964元,深圳8437元,北京8149元,西安5104元。此報告一出,無疑把眾多未婚的男性朋友推向了“戀愛悲催”的囧境!
以西安為例,城市樣本數據顯示,90后、80后、70后男性理想女友最低收入要求分別為1852元、1984元、2247元;然而,令他們無比悲哀的是——女性對理想男友的最低收入要求則是翻倍增加,分別是4466元、5104元、5095元。
這個“高標準、高要求”的“戀愛起步價”,無疑讓眾多男性大跌眼鏡的同時,倍感悲催無奈,直嘆“親愛的,你太昂貴啦,本人實在愛不起,更是傷不起呀,嗚呼哀哉!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和你討價還價喲……”
唉,那些可憐的男人們哪!你們遭遇的戀愛囧途,善良的女人們何時才能為你們網開一面呢?
旁白:你為何沒有進入他的“千百度”?
據說,2009年的剩女宣言是:發誓要找一個集黃世仁(有錢)、宋思明(浪漫、癡情)、灰太狼(對老婆百依百順)于一體的男人告別單身。
可是親愛的,你知道么?這樣的“哥”只是個傳說。他的出現比楊貴妃的集三千寵愛于一身還要難喲!
不,或許不難,但他已人到中年且結婚生子。他可能會泡咖啡館,就是不泡妞;或許泡妞,但,你可要清醒地知道——剩女卻沒有進入他的“千百度”。喲!
第四章:愛情之苦
“無****”與“忠誠男”的離婚囧事
幾年前,有4個男性朋友合資做事業,結果發達了,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盡管很有錢,卻從不在外面亂來,對老婆也非常好,而且很忠誠。
不幸的是,后來企業破產了,落魄了,結果2年不到的光陰,4個男人的老婆都離婚跑了……這4個女人,提出的離婚的理由各有各的說法:什么性格不合,什么沒責任心,什么對她關心不夠……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就是沒有一個說是經濟原因!
后來,4個男人又東山再起了,卻再也找不回對女人的信任了,他們經常在酒吧討論:情義,情義,男人無情了還有義,女人無愛情了連個義字都沒有。
他們說:“老婆真的沒有錢靠得住,哪天要是又遇見人生重要關口了,或者說自己重病抑或再次落魄了,指不準老婆又會跑,不管你曾經對她有多好?!?/p>
有時候,他們也客觀地想,大概是自己遇人不淑,倒霉罷了。天下女人不會都這樣的呀!可看看自己的另外3個伙伴全都這樣,想想就害怕了!
從此,4個男人就沒了再婚的心思。他們不再相信愛情,打算獨身一硅……
畫外音:女人是“藝術家”?
泰戈爾曾經說過,上帝創造男人的時候,只是一位教師,在他的包里只有理論課本和講義;在創造女人的時候,他卻變成了一位藝術家,在他的包里裝著畫筆和調色盒,所以女人才會那么美麗而多變。然而,藝術家的心情卻如夏天的天空,陰晴不定,此時的女人,時而溫婉可人,時而冷酷苛刻……
如此看來,這位世界級的文學泰斗所言極是呀!女同胞們,在愛情婚姻乃至生活上,你可曾理解包容過你身邊的男人?
第五章:婚姻之沮
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心底有傷,真的可以遺忘?
我一直付出/直到感情起了沖突/才有所領悟
愛情的起伏反反復復/來得唐突/什么都會變得不清楚
愛情的岔路走得好苦/回到最初/曾經的承諾已不算數
我背負你給我的無辜/我承受你給我的痛楚/你只在乎你的付出/卻忘了我的在乎
曾幾何時,一曲《包袱》唱出了無數人對感情的哀怨之聲,而對于35歲的阿奕來說,感情上帶給他的無奈,豈止是一泓悲傷之淚所能詮釋得了的。
阿奕和小鵑相識于網絡,因為彼此有相同的愛好而結合,可兩人的性格迥然不同,性情脾氣天壤之別,加之人生觀和生活理念存在很大差異。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小生長在南方的阿奕,性格溫和細膩,而在北方長大的小娟,總是大大咧咧的樣子。
小娟的蠻橫無理、邋遢俗氣、世俗物欲的觀念,讓阿奕常常忍無可忍,兩人從最初偶爾的爭執,到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鬧,乃至發展到最后,離婚協議都寫幾回了!
即便如此糟糕的家庭回境,身為男人,始終讓阿奕糾結和無奈的是——如果一旦離婚,不滿7歲的女兒怎么辦?她將來要面臨怎樣的人生缺憾?不完整的家庭生活,會給她帶去多大的心靈傷害?阿奕無法預測,他更是于心不忍……
爸爸,我知道您很委屈,因為有我的存在,您在乎我這個女兒……我不想成為一個沒有爸爸的孩子,您是我唯一的親爸爸,我也是您唯一的親女兒……我們為什么要把骨肉分開呢?您的心我了解,但不要再和媽媽吵架了,如果您有氣就朝我發火吧!這樣,您的心情就會好受一些……請您為了我,為了我們這個完整的家,就忍一忍吧,就算是女兒跪下求您了……
每每夜深人靜之際,阿奕捧著6歲半的女兒寫給他的“祈求信”,面對令他悲催無奈的婚姻現實,不禁潸然淚下!
旁白:男人天生給女人“當牛做馬”?
一則很搞笑的調侃,令人玩味不已。說的是,當女人過足了溫馨浪漫的“情人節”之癮后,很快便迎來了燦爛偉大的“婦女節”,從這天開始,女人的人生地位被空前抬高。
爾后,就是玩弄男人的“愚人節”,她可以隨心所欲地欺騙愚弄男人,想咋整就咋整;而尾隨其后的“勞動節”,則意味著女人可以隨便指使男人干活,她讓你干啥你就得干啥,不能有半個“不”字!
更悲催的是,后來的“兒童節”,意思再明顯不過了——男人還要無條件地給女人生孩子,這樣女人就可以天天和小寶寶一起玩耍享樂,而男人干嗎?只有給女人和孩子當牛做馬的份兒了……
下篇:困在囧途
男人的“物欲囧途”
有個笑話一說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最讓女人感興趣的五大神器排名分別是:1,身價高;2,很霸氣;3,有安全感;4,能保護人;5,對你專一。然而,可悲的是,也許女人并不知道,唯一符合這5個條件的“雄性動物”只有一個,那就是:飼養在家的藏獒!
第六章:物質之困
做一個賺大錢的男人,真的很容易嗎?
一個大學即將畢業的男生,對自己未來人生目標的要求是:做一個會賺大錢的男人!
他認為,賺大錢不僅是一種謀生手段,作為男人,賺大錢除了是對女人負責的表現,更是對男人能力的肯定。男人有錢是事業成功的一種標志,因為有了錢,男人才能為女人和家庭提供良好的經濟條件,更容易獲得幸福的人生……
殊不知,在競爭殘酷激烈的現實社會,想要成為一個會賺大錢的男人,要想獲得成功,又有多少艱辛和不易?!
美國著名詩人、歌手鮑勃·迪倫曾在他的《隨風而逝》中無奈地寫道:
一個人究竟要經歷多長的旅途/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鴿子要飛躍幾重大海/才能在沙灘上安眠腰多少炮火/才能換來和平/答案隨風而逝
山峰要屹立多久/才是滄海桑田/人們要等待多久/才能得到自由/一個人要幾度回首/才能視而不見/答案隨風而逝
一個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見蒼穹/一個人要多么善聽/才能聽見他人的吶喊/多少生命要隕滅/才知道那已故的眾生/答案隨風而逝
詩中所表現出入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對夢想的渴望、對人生的迷茫、對生命的蒼涼和無助感,曾深深地觸動了全球無數顆渴望自由、理想和幸福生活,卻又無力面對殘酷現實、萬般無奈的靈魂與之共鳴!
第七章:欲望之惑
一個男人對悲催現狀的無奈訴說
有房不夠住,有錢不夠花;有才干不夠成名,有事業不夠偉大;有老婆不夠善解人意,有孩子不夠聰明伶俐;有精力不夠用,有牢騷不夠成為理由。一個平庸的中年男人,總是處境樣樣尷尬窘難。
以前面臨的機會現在都少了;以前喜歡的女人現在都老了;以前許下的諾言現在都忘了;以前種種的抱負都被現實淹沒了;以前讀過的書不少都過時了;以前寫過的詩現在讀都臉紅了;以前流過的淚現在都擠不出來了;以前跌過的跟頭現在傷疤都好了;以前走過的路現在都走不回去了。
眼看著世道說變就變了;眼看著錢包只出沒進就癟了;眼看著朋友一個一個地少了;眼看著自己想不到的別人都做成了;眼看著自己四十就五十就六十了。世界大著呢,孩子小著呢,鈔票多著呢,日子長著呢,一個不愿平庸的中年男人,為了生計,依然還在一直忙著呢!
這段早在2007年就在網絡上被瘋狂點擊瀏覽的帖子,真實、深刻、全面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中年男人面對平庸現狀而倍感悲催無奈的人生囧途,曾一度引起了很多男人的強烈共鳴,一時間被人們爭相傳看,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焦點。6年過去了,現在讀來,依然頗有感觸,令人感同身受!
第八章:70后之悲
70后男人的“千萬別”:不看則已,看了“淚奔”
1 千萬別見面就說我的QQ是多少,這年頭還在QQ聊天的男人多半都是上班沒事做,下班沒女人愛的失敗男人。
2 千萬別崇拜偶像,因為你已經沒有偶像了,只有“嘔吐的對象”!
3 千萬別用手絹,這比當街裸奔還丟人。有汗就往身上擦,動作要特飄逸。我們的口號就是:不求最NB,只要更NB!
4 千萬別提著手提電腦到處現眼。這年頭,知道電腦的越來越多,除了蓋茨外,誰拿手提出門都得被認成,而蓋茨,他就是提著飯盒出去都被當成是“電子新概念”!
5 千萬別在人多的時候掏出你的快譯通。如果遇到不識相的人問為什么不用快譯通,你就只用右眼掃他一下然后一聲冷笑揚長而去,冷笑一定要到位,讓人明白你不是用不起而是不屑一用?,F在流行返璞歸真,拿著根小棍亂點的時代過去了!
6 千萬別用錢包,兜里就那么幾塊錢根本不需要買錢包,否則付賬的時候左掏右掏掏出個破錢包,前翻后翻才翻出10塊錢,不然絕對夠寒磣!
7 千萬別張口閉口“我老婆如何如何”,雖然你在家是怕老婆滴,但是不要在外面還帶在嘴上。老婆是要怕滴,但只能在心里怕!
結束語:
做一個成功而不團的男人,不容易擔,成功和財富都是奢侈品,并非每個人都能輕易獲得?,F實很殘酷,大多數男人注定要讓自己的女人失望,因為他們并沒有成為女人心目中“事業有成,功成名就”的成功男人。相反,絕大多數男人,卻成了一個平凡、普通,甚至是平庸的人,一個走在囧途的男人,一個囧人。
然而,無論如何,你對男人的希望都不能丟棄,只要你對他的精神動力和希望還在,那就是給予了他一種博愛、理解和包容。在每一個被稱之為男人囧途的人生旅程中,你對他的希望和愛就是他生活和前進的動力,更是他對未來夢想孜孜以求的美好期盼。
篇9
對手指的小說解讀,有三個關鍵詞:第一是我們這代人;第二,遭遇城市;第三,關聯歷史。既有對手指的定位,是先鋒的小說作者。那么,我似乎還要從先鋒說起,但是我又試圖終結先鋒。我們如何“現代”,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了現當代文學學科的基本爭鳴問題,記得當年在汪暉《我們如何成為“現代的”》中認為,文學中的現代性問題并不是指文學如何獲得現代敘事技巧,更重要的是考察:“現代性作為一種敘事如何進入歷史。”因此,以下筆者也試圖追溯手指的創作元素,描述那個城市的一種面影,描述 80后如何用敘事觸摸當代歷史。作為 80后,無論是作家還是學者,我們在各自遭遇文學的時候都會產生這樣的困惑和突破緊迫感。這個小小的讀后感被我命名為城市的一種“面影”,是有感于馬泰?卡林內斯庫的名著《現代性的五副面孔》,作者認為美國現代性的三重對立終將走向危機:對立于傳統,對立于資本主義文明,最后對立于其自身。我們這代人沖破了“土地”,在城市軸心思想的邊緣晃動、焦躁、進而突圍,就是在這種不穩定性里,先鋒的面影出現了,如畢加索的畫像。我想,手指在有意無意間觸及到了現代的面影,那也是逐漸趨近于城市之心的痛的邊緣的東西。
一、尋找“父親”
遭遇先鋒之前,一代人到底發生了什么?追溯著手指創作的軌跡,發現一種自鄉村書寫時的出走,皆有一個復雜的父親的身影,并伴隨有歸去來般的尋找和遠行。文學中的尋父是一個經典的母題和常談常新的話題,但是“80后”作品的尋父絕對不同于厄勒克特拉情結,概括而來,可能是自韓寒的《三重門》、《像少年啦飛馳》等作品開始就彰顯出的一種既反抗又皈依的復雜情感。這種對父親的復雜情感,同時概括了一代人對時代的情感。
手指小說里的父親有權威,有時候那權威在溫暖親情的籠罩下還分外地溫暖。例如:在《我們為什么不吃魚》當中,父親總是一聲不吭地找回丟失的姐姐:“我看著他一步步慢騰騰地走出了大門。等他一步步慢騰騰地走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年后的事情了。”姐姐總是莫名其妙地失蹤,每次失蹤后都會有男人從家中順走一樣物品。面對姐姐的叛逆,父親的唯一態度就是尋找。后來,我也開始跟著父親尋找,尋找途中,我終于吃到了村里人從來不吃的魚。小說中沒有說明為什么不吃魚,只彌漫著如血腥的刺激體驗。我不斷地追問父親為什么,父親只回答沒什么。我學著父親的樣子吃下了魚,我看到父親的嘴角流下了血水。然而,小說最終卻轉起一筆,人們大辦酒席似乎在迎接“我”的歸來,這個敘事的圈套一下子變成了雙向圓圈的找尋,而父親成為了這個圓的圓心――父親尋找姐姐,我跟隨父親,大家尋找我和父親。手指的小說從來都是一段旅程,沒有結局,沒有開始。小說中的父親也是旅行中人,沒有方向,卻可帶動向前?!动偪竦穆眯小分械母赣H發誓不和不務正業的八叔來往,但是當八叔生命垂危之時卻來到醫院門口:“我爸蹲在醫院外邊的臺階上抽了兩支煙,后來他說他看到了一個被抱在懷里的長尾巴的毛孩,父母像是木偶似的,動作緩慢。他還說他看到了一個足足有三百多斤重的胖子,人們不得不把急救車的車門給摘掉,好多人一起喊著號子,才把胖子抬了下來。就在那個不起眼的下午,我八叔死掉了。人們剛到病房門口,就聽到了我嬸嬸突然發出的號啕大哭。猶豫了好一會,這幫臉色發黑,雙手粗糙的親戚們,還是下定決心走了進去。”與八叔的“瘋狂”相比,父親是穩定人生價值觀念的代表,但是父親卻能給予八叔最大的支持。回顧在個性解放的五四時代,對父親的背離不構成問題,封建的枷鎖常被有力地沖擊。在革命成長小說里,“父親”的尋找與意識形態的皈依緊密相連。父系人物,在兩種小說敘事中,不論是反向出走,還是正向引導,都具有強烈的在場意義。大約從 20世紀 80年代開始,特別是到了 90年代,“父親”在小說中逐漸離場,用陳思和的話來說就是“無名”寫作時代的來臨。手指小說中“父親”的重新出場,不能不讓人聯想到新世紀以來,一種新的文化形態的呼之欲出。一方面,這一新的文化形態繼續對啟蒙話語消解進而對私生活視角重視;另一方面,父親的隱在場,甚至是前在場,構成了對價值關懷的持續追求。80后生人漸次從集體話語中退場,退守個人話語的表達。其背后固然是宏大社會分解后,集體主義的分崩,社會結構越來越以小家庭為穩固單位。對父親的親情依賴,無疑表征了對穩定結構的追求。但也因為“父親”體系的縮小,“80后”可能在尋找和退守中走向迷惘。
在另外的小說中,父親是經常被挑戰的。例如《暴力系列?十八掌》展示的是一種更為怪異的父子關系:父子挑戰,兒子出走,難道這是我們這代人的宿命?“爸,你能不能不要再非議十八掌了?我說,你什么意思?我覺得這家伙可能是欠揍了。在他小的時候,我是經常用耳光教訓他的,但是隨著他慢慢變壯,突然有一天,我就感到心虛了?!备赣H不能接受兒子的成長,換句話說,父親不足以提供成長小說中的成人儀式。父親面對后代的壯實,只能感到心虛。在《齊聲大喝》里,“我”成為父親的焦慮,因為我與大俠般的爺爺極其相似:“照我爸的說法,我剛生下來就像我爺爺。這讓他感到害怕。因為我爺爺剛死,并且死的很不光彩。不過,他和我媽商量了一番,還是決定養我。就是這樣,他倆這么說,天注定的,沒辦法。”“我”于是從小就開始探尋,爺爺到底是英雄還是癟三。我在找尋一個關于英雄主義的身份認同,但是我卻成為父輩的隱憂。在手指所有的小說里,“我”對父親的挑戰是潛在運行的,甚至包含有對父親力量退卻的同情之意。前文提到,在 50后、60后的生命體驗中,父權的挑戰伴隨著的是更廣大集體主義的投入,是家庭小結構的不穩定性。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也許是王朔,在其小說中描述的紅色大院中的流浪兒童是新時期文學以來第一批痞子形象系列?!段沂悄惆职帧贰ⅰ秳游飪疵汀返刃≌f里,因之也出現父子關系的緊張狀態,王朔以調侃的姿態,運用戲謔的方式完成了 90年代的成長史。而手指卻以迷離的姿態,運用解構 /重建親情的方式完成了 21世紀的成長史。
和王朔的小說一樣,手指的成長小說不具備典型的完成性,更加迷惑的是,成長小說還具有不徹底性。論述到了這里,手指小說中所謂先鋒的敘事形式只能是思想處于總結期間的不自然表達,而并非作家對現代主義或敘事學的主動經營。作家在創作之時,也許并不可能完整推論一代人的生命軌跡,但是歷史和社會的包袱卻如影隨形。在手指小說的父親形象中,可以找到作家背后的一個群體怎樣與歷史發生了關聯,又怎樣在主動地“脫歷史”?,F代文明的發展將人性置于前景,但這個生存的前景卻是忙亂的。上一代人經歷了,經歷了上山下鄉,經歷了反思精神宗教神話般的皈依。但我們這代人沒有完成成人禮,然后就身負重擔。王朔們起碼還經歷了沉寂空洞的 70年代,他起碼還能有戲謔的對象,但是我們呢?父親關乎信仰,當“親情”就成為一切成長史的支柱嘛?手指小說里的“我們”也許只能繼續默默前行――尋找。
二、“我們”的搖滾
始終覺得手指小說的名字像搖滾歌曲名,充滿了即將撕裂的質問,更確切地說是一種欲破不破時的創作靈感中介點。如果說,一個小說的開頭就決定了小說的一半成敗,那么篇名起碼占到了四分之一小說的成敗。手指小說的名稱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我們為什么沒老婆》、《瘋狂的旅行》、《我們干點什么吧》、《我們為什么不吃魚》、《吃火鍋》、《去張城》等等。這些名字全部都是懸疑的,更多時候是直接疑問句,而整個小說就成為了婉轉回環的敘事解答或者說圈套。《我們干點什么吧》、《我們為什么沒老婆》都是以飯局始,以飯局終,插敘前事,而展現暴虐的當前事,讀者甚至經常忘記這個小說是在一個設問句之下的創作?!度埑恰防锏闹魅斯罱K也沒有到達張城,這不是王子猷的“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從出發的被動目的,到主動的歸來,一切都籠罩在灰蒙蒙的搖滾色彩中。在小說題目的提醒下,那種似乎吶喊但并不通透的“80后”代際創作特色已浮出水面。
另外,最為明顯的,手指的發問通常都采用集體性質的敘事人稱:“我們”。第一人稱復數的在蘇珊 S.蘭瑟那里被稱作集體敘述,就是“以字面的‘我們’為形式的第一人稱復數敘事,各種不同的聲音統一發出一個聲音?!?1她又進一步將這種敘述形式劃分為,同時型集體敘述,順時性集體敘述。在筆者的觀察里,中國采用“我們”敘事的小說作品數量不是很多,而且手指這種類型更是稀有。像王安憶的《紀實與虛構》里采用我們敘事,那可以說是同時型集體敘述,是“我”的代替品,更進一步是 69屆初中生的代言人。而手指小說里的“我們”通常是指老鳥、麻子、李東、老正等朋友的聚合,作者不但在小說的開頭就指出這一聚合體的類型,而且還彰顯他們的分野,更是讓他們的聲音產生暴力的張力,然后走向瀕臨毀滅的迷醉、陣痛和無奈。如此的“我們”的組合是不同于王安憶那種代言式的 50后作家的集體主義影響,而同時具有了順時型集體敘述的特點,即讓“我們”在一系列互相協作的“我”中誕生并發言。需要知道,這在小說的敘述構型中是非常艱難的,它將會對個人的敘述權威構成威脅,可能是因為“80后”作家那種與生俱來的孤獨 /獨立并行的文學經驗,能大膽挑戰這種方式的小說是難能可貴的。
與撕裂的“我們”相對應的是,配合以第二、第三人稱的詰問、又一次像搖滾副歌部分那樣的此起彼伏、新潮難平。例如《我們干點什么吧》里有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的連續質問:“我們都干了點什么呢?”“干球什么呢?啥球也沒干。打麻將?”“你想干啥?”“啥也不想干,你說干啥?我們總得干點什么吧?”這是多聲部的順時集體敘述,完全展現了成長的迷亂狀態,而在《尋找建新》中的一系列反問,則充滿了方向歸屬感,敘述力量開始大得驚人。小時候,建新是少年心目中那個反傳統,張個性,具有親和力的引領非主流的教師。通過一系列“你能想到嗎”表達:
你能想到么?當你老師聽說了那些被開除了的家伙把你逼在墻角落里,讓你交出了零花錢時,他在講臺上暴跳如雷,居然鼓動你們說,下次不論什么人敢這么做,就拿起磚頭砸上去吧!教室里到處都是磚頭,用來墊桌子的,用來暖手的。如果你做不到這點,盡管磚頭就在手邊,你還是不敢,低頭流下眼淚,建新就會出現,盡管他身材和我們差不多,盡管他瘦得跟玉米棒子似的,但是他沒有絲毫猶豫,就沖上去了,當然,手里真的拿著磚頭。
你能想象到,一個你的老師,和你們躲在宿舍里賭博么?當望風的人打起事先約好的暗號,告訴你有別的老師來查房了的時候,建新就會走出去,裝作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似的,跟那個人聊上半天。當然,不得不承認,建新打撲克實在是太爛了,我們從來不記得他有贏過。輸到后來,他的臉色就會變得很難看,憤怒地把撲克扔在地上,發誓再也不會賭錢了??上У氖?,這樣的誓言從來一點作用也沒有。沒幾天他就癢癢起來,在宿舍里圍觀了半天后,還是坐到了牌局中間。
你絕對想不到,建新在我們初二時做的那件事,他在我們那里見到了一個美國人,這個美國人剛下車,建新就撲了上去,不一會,他又返了回來,跟我們要了紙和筆,然后我們就看見他跟美國人鉆進了轎車,然后就失蹤了。過了一個星期建新才回來,他告訴我們,美國人是去旅游的,建新自作主張給他做了導游,并且不收錢。建新拿出紙,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滿英文字母。他對我們說,跟美國人聊了一番,他才知道自己的英語多么可笑。
后來在離開學校踏入社會后,建新成為迷惘的代言,建新的頭領式的地位受到質疑,也是用一系列排比來表達的:
你敢說建新不是那個吊在二十層大樓外面清潔玻璃的工人?你敢說建新一定不會成為拉著平車收垃圾的男人?你敢說建新的頭像不會被貼到商場門口,以提醒人們,當他過來的時候,你就得捂緊自己的錢包?你敢說建新不會是昨天那個被人暴打的穿著劣質西裝的出租車司機?你敢說建新不會坐在火車站門外的臺階上抽兩塊錢一包的香煙?你敢說建新沒有一張平常的臉?一張麻木的沒有自尊的臉?你敢說建新不會在身后的喇叭尖銳地響起時,嚇得茫然失措臉色發白?你敢說建新不會在人才市場里失聲痛哭?你敢說建新走過時,不會有漂亮的衣著光鮮的女人厭惡地皺起眉頭?你敢說建新不是電視里出現的那張犯的臉、搶劫犯的臉?
我們不敢。城市和我們小時候設想的不一樣,它和夢想無關。我們甚至發現每一個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看上去都那么的像建新,為此我們每次都擔心得要命。如果現在建新像眼前這個頭發亂糟糟的男人一樣走過來,像他一樣對我們說,他已經好幾天沒吃飯了,他來找朋友,卻和朋友聯系不上時,他需要我們給他點錢,我們該怎么辦?如果建新跟昨天那個蹲在地上的男人一樣,叫住我們,給我們推銷他的安利時,我們該怎么辦?
請容許我在這里長篇引用小說文本,因為這九個“你敢說”和一個“我們不敢”,第二人稱和第一人稱復數的回答,彰顯了“我們”的成長史,可以講,正因為 80后生人在建新這樣的目標下,每一個人都曾走過情感沖動和認知混亂的少年時代,并且在來不及收拾心情時,就過于急速地卷入到了社會的媚顏鬼色、唏噓積郁的洪流。如今看來,《尋找建新》不單為手指個人的代表作,它還為“80后”寫作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敘事方式?!拔覀儭睌⑹抡蔑@出的是強烈的責任感敘事,責任感來源于小說的語言力量。“我們”與“你”的對立分野,一目了然。以搖滾姿態吶喊而出的代言和質問,完全不同于目前絕大多數的“80后”寫作者的敘事視角――以“我”以及第一人稱的各種變體表達的個人故事和悲傷。手指指向何方?這本身是一個時代的問題,也是“我們怎么辦”這個問題的回答――“城市和夢想無關。”城市必然和“我們”有關,但與夢想無關。不得不承認,手指的小說其實點明了目前“80后”城市書寫的現狀,但是在其他“非質問”型的描述類小說當中,或者是男性主人公困窘于城市激情,或者是女性主人公困窘于情感欲望,批評家發現小說敘事主人公和寫作的抒情主人公們一起在沉陷!
三、偶遇城市的一種面影
在“我們”的吶喊和周而復始的“父親”尋找中,讀者逐漸接近了手指小說所提供的一種新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就是城市之心的一種面影,也是先鋒現代性終結之處的一副面孔。城市,顯然是手指小說中意義的負載體,自我在城市混亂的重負下生存。如果說,鄉土的生存,是緊貼“地氣”的人性追慕,而城市的生存卻是高空探險和人性的懸浮。手指小說里的“我們”遭遇了城市,城市類于魔影。尋找城市之心與尋找父親是我們這代人同源的主題,正如手指所言的那樣,“城市給你一種幻覺”,但這終歸是“嘈雜而煩亂的”。在手指的筆下,城市沒有提供一種新耶路撒冷或杰斐遜式的烏托邦,他的描寫是極端的,在他的筆下認定了城市具有一種破壞的力量,這種力量使得人性持續的毀滅?!拔覀儭边@群人于是垮垮登場,在喧囂中暴力,在蝸居中迷醉。
“火鍋”是手指經常使用的城市象征物,沸騰的熱氣蒸騰著欲望,沸騰的欲望又宣示著精神之舟沉沒。在《吃火鍋》里,“我”是從農村來到城市的青年,“我”與女朋友經常吃火鍋而開始迷戀那種刺激的口感,甚至偏執到了每頓必吃的狀態:“每天一到晚餐的時候,我的嘴巴就開始發癢,我甚至都不能輕易地把它合上,它急需辣得讓人流淚的火鍋來滿足自己。”小說中有段我回家后給父母推薦火鍋的描寫,讀來讓人唏噓:
我們圍著放在地上的電飯鍋,各人拿著各人的筷子,從遠處看我們大概像是大便似的。事實上我們是在吃火鍋。我爸我媽人生中的第一次吃火鍋。不一會,我就開始流汗,我媽也開始流汗,我爸也開始流汗。汗流成河,房子里被汗給淹住了。好吃么?我伸手在汗水里翻了個跟斗,問一旁仰泳的我爸。好吃! ……
如你所知,火鍋現在在我們那里已經非常流行了。幾乎全縣城的人都成了狂熱的火鍋愛好者,大家可以早上吃火鍋,中午吃火鍋,晚上再吃火鍋。為了滿足自己吃火鍋的欲望,又不花太多的錢,每家都開始學著做火鍋。甚至有官員提議把我們那里叫做“發明火鍋城”,還好一個有識之士告訴他,火鍋是早就有了的東西,并不是我們那里的專利,他才作罷。
就是“火鍋”這個極其簡單的物什兒,在手指筆下承載了巨大的能量。首先,它作為新奇的口福成為親情的慰藉,接著它作為渴望激情的寄托物,構成了我和女朋友之間的紐帶,最后它竟然成為縣城文明的荒誕代表物。這種貼肉的感觸,恐怕只有作家深度的文學經驗可以獲得。這不禁讓筆者想起本雅明的一句話:“任何所憶所思,任何心領神會之事,都成為他財產的基座、畫框、基礎和閉鎖?!?2火鍋是手指腦中珍藏的寫作財產,同時,火鍋的描寫經驗無疑使得心靈體驗閉鎖于城市的幽靈塔中。因此,每每閱讀到這種文學體驗,筆者都在渴求手指的突圍之處,在尋找城市之塔的出口。而非簡單讓城市成為“火鍋”樣的蒸騰幻滅的情感寄托。
手指小說中的突圍之處已經出現,如果你踏入太原的北張村、后北屯的時候,在看似城市的背陰處,卻遭遇到了這種面影。這是城市之花中一個微小的花心,被緊緊包裹在盛開的花瓣之下,但它沒有枯萎,還將結出新的果實。從農村來的打工者,大學畢業的外地學生,他們全部居住在城中村,城中村是城市中獨特的景觀。在手指的小說《租碟》、《吃火鍋》、《尋找建新》等篇里展示的場景給筆者一種很深的轟炸的感覺。“租碟”是城中村的居民精神饗宴,租碟鋪的小姑娘是“我”的夢中情人,“我”因為夢中情人的“墮落”傷心打架,因為傷痕累累退守蝸居。城中村里充斥著污垢、閉鎖、慌亂,同時也包含著成長的心情和夢幻。《尋找建新》中的建新老師讓“我們”這群城中村里的蝸居小孩見識了城市的新貌,帶領我們走出蝸居,“我們”卻還在始終尋找目標。手指的尋找意義非凡,這個時代的文學,特別是 80后的寫作已經提供了過于泛濫的中產階級想象,以至于作品中一點點潘磕嫦的蹤影都會掀起軒然大波,掀起媒體的廣泛討論。手指小說里的逆襲沒有出現,但是因為有了與城市面影的偶遇而彌足珍貴。城中村里有最原始的生命形態,最原始的也是最富有爆發力的一代人的歷史動輪。到了這里,城市的面影入地為泥,它不再是先鋒的破碎面孔,而蘊含了底層生存的哲學之思。
回到讀手指小說的三個關鍵詞,“我們”、“城市”、“歷史”,這是給當下的青春寫作上了一課:過分抒情和自我宣泄的年代終將過去,幽閉的自我圈子等待著突圍。城市恢宏的變革是文學的不竭動力,特別是人性與城市現代性的緊密結合書寫。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大膽接近城市之心的偉大作品,在恢弘的巴黎圣母院一角,還擁有著吉普賽人艾絲美拉達生存的雖然骯臟但卻張力十足的社區。手指的小說還沒有自覺性的恢宏敘事,僅僅是小說的現代敘述偶遇城市先鋒的面影,但是作品中的面影無意間參與了 80后的歷史敘事。從西方的城市史中可見,每一次革命將引起城市的重新表達。城市生存與鄉村相比,其更具有不穩定性,而“我們”這代人獨特的城市心路史正是時代歷史的最好表征。城市書寫,這種死火重溫的種子,到了該復蘇的時刻。唯有大膽接近城市真實生存的面影,才可能給“我們”這代人的歷史以真正的表達和賦意。
篇10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6月
作者簡介
周云蓬,詩人、民謠歌手。1970年出生于遼寧。9歲失明,留在視覺中的最后印象是動物園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15歲彈吉他,23歲大學畢業。
出版有詩文集《春天責備》,發行唱片有《沉默如謎的呼吸》《中國孩子》《牛羊下山》,2009年策劃民謠合輯《紅色推土機》,銷售所得用于幫助貧困盲童。其《綠皮火車》一文曾作為《獨唱團》開篇文章。2011年11月3日,周云蓬的詩歌《不會說話的愛情》獲得2011年度人民文學獎詩歌獎。同年,憑借專輯《牛羊下山》獲得華語傳媒音樂大獎“最佳民謠藝人”獎項。
內容簡介
《綠皮火車》是周云蓬2011年至2012年初的游記合集。包括“路”“歌”“人”三個部分。這其中有不少文字出自他在《南方都市報》開的“首如飛蓬”的專欄。周云蓬天南海北地游唱自己的歌,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把自己天涯海角的“行路,歌唱,遇人”經歷寫成文字,為自己過去的歲月作個見證。仿佛嬉皮士一般,除了寫在各個城市生活、演出的經歷,周云蓬還在書中不斷流露出對音樂產業及整個民族和社會現狀的思考,如他對全國各地音樂節井噴現象的反思,以自身為例對租房子的“蟻族”的描述,談音樂人如何通過微博、豆瓣做媒體的推廣,談民營書店的衰敗,甚至還大談劉慈欣的《三體》觀后感。在觸及人心之陰暗面的時候,他并沒有做苦大仇深的控訴,倒是用俏皮話一笑而過。他關心很多事情,關心很多人,這位盲人歌者內心廣闊的世界,會令“身體健康的正常人”感覺羞愧。
推介評論
“保佑我暫時成為小孩子,專注地寫下去,別長成個面目可憎疲于應酬的傻大人。”這是《綠皮火車》文集封面的一句話,見過他的人聽過他的歌,看著這行字,就像看到老朋友的QQ個性簽名一樣心有靈犀,不由得發笑。
這本分為“路、歌、人”三部分的散文、雜文集,不管你是初讀周文者還是老讀者,都能享受到一個盲人才子的正面能量和童趣幽默帶給你的爽快體會。讀起來不累又能讓你有所思或大笑,有些文人得刻意為之,周云蓬卻落筆生花,朵朵都是藍蓮花。
這種文字的干凈,是眼盲、耳明、心敞亮、口直言的周云蓬才能寫的。都說用心寫作,但因我們每天放眼萬花世界,寫的時候總是不停地被畫面干擾。周云蓬的“畫面”,從9歲失明開始都是純粹的想象和體驗,但無論是他憑著“畫面”寫的歌還是文章,都讓我更加肯定老天爺對盲人藝術家有特殊的眷顧。
――《臺州晚報》林立
這本書里大多是他到處亂跑的記錄:翻跟頭的手風琴者,大熊一樣的胡德夫的手,一玻璃杯黃金一樣的陽光,香港的兩只牛蛙像老頭兒一樣咳嗽著聊天,海南每棵植物下各自“噼噼啪啪”的雨,一個人的春節――臘肉白米飯老熟的陳香。
――柴靜
我也想學別人喊他一聲“老周”,雖然還沒見過面。素來欣賞以命撞墻的秉性,他又是這群中最不退避的一個,這撞擊讓他透了亮,有了痛感,于是有文字,有詩歌,有旋律,有新書,有洞見。
――王小妮
作品節選
北京之勝利逃亡
我在北京住了十五年。但我知道,即使住上一百年,我還是個外鄉人,北京太大太驕傲了。2010年,我決定嘗試著離開那里,來到紹興,這個比天通苑大不了幾倍的城市。紹興古稱會稽,它出過的影響歷史的人,會讓北京感到大大地不好意思。光是一百年前的,就有秋瑾、、徐錫麟、陶成章。當然,現在這里只剩下他們被冷落的故居。
我住在戒珠寺的旁邊,那曾是王羲之的老宅子。這一帶的地名很利于寫作,有筆飛弄、筆架橋、筆飛塔、蕺山書院。
出門走上一百米,題扇橋對面,相當于北京的后海或者景山后街,有個小酒館,老板早上把菜都做好,把埋在地下的酒缸裝滿醇香的老酒,然后就開始一天的生意。什么時候把做好的菜賣光了,就立馬關門。哪怕早上賣完了,也不會等到中午,立刻打烊。我們去他家吃飯,一盤油豆腐燒肉、一盤茭白,還有一盤芋艿、兩碗米飯、一碗黃酒,結賬二十五元,不是美元。然后爬一百米之外的蕺山,那山是王羲之家的后花園,不要門票的。山上很香,種滿了桂花樹,還有蒼耳,這算是飯后散步。如要出遠門去火車站,頂多提前半個小時離開家,坐三輪車,花五六元,到車站時間還富余。
在我住處不遠,是老師的故居,門票五元,院子里整天都沒人。戴上眼鏡的張瑋瑋長相很像,所以張瑋瑋那天來紹興,在的銅像下拍照,自稱是蔡老師的轉世。
在秋瑾故居對面,新開了個書店,名字叫“新青年”。那里的書都是五點五折,我們買了一套《醒世姻緣傳》、一本《迪金森詩選》、一本《古希臘悲劇選》,一共才花了四十八元。
前一陣子,有事回北京,和朋友聚會,每個人都充滿焦慮,無論有錢沒錢,有名無名,臉上統統寫著“北京病人”。不小心,傍晚時被堵在了三環上,那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呀,把你活活地堵成個高僧或者哲學家。
趕快再次逃離北京。恰好,京城推出了幾項政策,限制外地人買房買車。房價上漲,瘋狂堵車,似乎找到了元兇。暗自慶幸,自己看主人臉色不好就提前溜了。等人下逐客令,那就不好了。
吉他的故事
吉他之于我,好比戰馬之于戰士。有時候,音樂節彩排結束,空空的臺上只剩下一排排高矮胖瘦的吉他,好像沖鋒前躁動不安的吃草的馬群。吉他有生命,有它自己的故事。
20世紀80年代,我參加過沈陽街頭的碴琴運動。就是兩撥人,輪流彈唱,技不如人者,或者請客吃飯,或者當場砸琴。一次,決戰中我們這邊擲出了一枚重磅炸彈,十幾個人各抱一把吉他,站成一排,狂吼:“成,成,成吉思汗,有多少美麗的少女都想嫁給他,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家。”聲勢太大了,一下子就擊垮了對方的信心。后來,我獨自來北京,還是一把吉他陪伴,唱街頭,下地鐵,跑酒吧。保安來了,先抱上吉他跑;搬家時,先把吉他放進車。那是真的患難與共的生死交情。
記得徒步走的時候,在山南露宿,睡覺時吉他就躺在身邊,但有一天走得太累了,睡得有點兒沉,醒來突然發現吉他沒了。天塌了,因為前面的路,謀生全依靠它呢。我想,肯定是給小偷偷了,就趕快報警,可由于吉他估價太低,警察破案的興趣不大,所以找了幾天都沒下落。
后來,聰明的我想了個招,我的吉他是個電箱琴,對于小偷沒什么具體價值,我就找人寫了個告示,大意是只要把琴還給我,可當場酬謝二百元,還有一盒紅塔山。結果,果然奏效了,一人來找我,聲稱他朋友撿到了,然后成交,琴回來了,錢拿走了。我撫摸著失而復得的它,在心里默默地祝告:老伙計,一場虛驚,只要你在,未來的路就有希望。
后來,這把琴老了,面板有了裂紋,琴軸也生了銹,我就把它掛在墻上。我去香港買了個國外產的新琴。演出基本不用它了,偶爾撥弄幾下,嗅一嗅它身上千山萬水的味道。
2005年,深圳電臺發起了一個扶助貧困家庭的活動,他們邀請我拿出一樣珍貴的東西拍賣,用作幫助的資金。我就想起了那把吉他,我心里說,老伙計,給你找了個返聘的工作,像我爸退休后老躺在床上,就容易生病,所以繼續你的流浪旅程,發揮你的余熱去吧。并且偷偷囑咐它:你私下里見證過的我的那些愛情故事,可別亂說出去。最后這把琴拍賣了五千多元,換得了柴米油鹽和一戶人家幾個月的溫飽。
《冬牧場》
作者:李娟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5月
作者簡介
李娟,散文作家,詩人。1979年生于新疆。高中畢業后一度跟隨家庭進入阿勒泰深山牧場,經營一家雜貨店和裁縫鋪,與逐水草而居的哈薩克牧民共同生活。1999年開始寫作。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在讀者中產生巨大回響,被譽為“文壇清新之風”“來自阿勒泰的精靈吟唱”。李娟的文字都來源于她的生活感悟:養雞、賣雜貨、做裁縫、種葵花、剪羊毛、去森林采木耳,以及哈薩克形形有趣的人物。許多文壇大家認為,她的散文為災難病痛提供了一種全新解讀,她筆下的人物盡管貧窮,卻懷抱善心與向上的快樂,“這個普通牧民女子讓人們發現,被各種‘陰謀論’、‘末日說’充斥的人心,有多渴望一種脈脈溫情、撫慰內心的文學”。
內容簡介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隨一家熟識的哈薩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場、沙漠,度過了一段艱辛迥異的荒野生活。作為少有的描寫哈薩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漢族作家,她以飽含深情又不失節制的文字,呈現出阿勒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轉場時的獨特生存景觀――“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種,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這綿延千里的家園,這些大地最隱秘微小的褶皺,這每一處最狹小脆弱的棲身之地……青春啊,財富啊,愛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無聲。”
推介評論
《冬牧場》讓我想起了我的家鄉呼倫貝爾和那里牧民的生活。那里的蒙古人雖然大部分都已定居放牧,但依然要承受來自大自然和內心的種種考驗。在呼倫貝爾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寒冷中,他們和《冬牧場》中的哈薩克牧民一樣,用最簡單的方式尋找著生活的深度意義和艱苦環境下的生命出口。
――《河北青年報》
微博或豆瓣上的關于《冬牧場》的評點,大多止于“文字清新”、“不做作”等欣賞文本層面;也有人以為《冬牧場》中居麻一家的生存,并不極致,沉默的土地褶皺里,深藏著更不為世人所知的艱難與苦痛……李娟的聰穎在于她的笨拙自討:一而再,再而三,她寫自己與他們的隔膜,她坦言對他們的可望而不可即,可知而不可比肩,已然融入但是猶在兩岸?!抖翀觥凡幌瘛栋⒗仗┑慕锹洹返惹白髂前阃疝D自如,但卻滿溢力量――也許,你將在旅游文化宣傳的背面,感悟到她柔韌的嘆息;也許,你在某個街口,能體會到冬牧場式的生存之重;也許,你在深夜的夢境中,尋找到一個藍天般豁然的出口,那是回歸內心的酣然時刻,是居麻們寵溺自己或家人、小貓、病羊的本初歡喜,也是每個人生命最初的天真與自然。
――《新金融觀察報》于雪飛
我為讀到這樣的散文感到幸福,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已經很難寫出這種東西了。那些會寫文章的人,幾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學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潛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們又不會或不屑于文字。文學就這樣一百年一百年地與真實背道而馳。只有像李娟這樣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著裁縫、賣著小百貨,懷著對生存本能的感激與新奇,一個人面對整個的山野草原,才能寫出不一樣的天才般的鮮活文字。
――劉亮程
作品節選
冬牧場(節選)
傳說中最好的牧場是這樣的:那里“奶水像河一樣流淌,云雀在綿羊身上筑巢孵卵”――充分的和平與豐饒。而現實中更多的卻是荒涼和貧瘠,寂寞和無助。現實中,大家還是得年復一年地服從自然的意志,南北折返不已。春天,牧人們追逐著融化的雪線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驅逐著漸次南下。不停地出發,不停地告別。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種,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這綿延千里的家園,這些大地最隱秘微小的褶皺,這每一處最狹小脆弱的棲身之地……青春啊,財富啊,愛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無聲。
前來收購馬匹的一位生意人告訴我:再過兩年――頂多只有兩年時間,就再也看不到這樣搬家游牧的情景了!從明年開始,南下的羊群到了烏倫古河畔就停下,再也不會繼續往南深入。
我大吃一驚:“也太快了吧?”我的反應很令他生氣。他放下茶碗,莊重地面朝我說:“你覺得我們哈薩克受的罪還不夠嗎?”
我噤聲。其實我的意思是,雖說這種古老的傳統生產方式本身正在萎縮,但這么突然的大動作,對人們的生活和心理該是多大的沖擊和搖撼啊。
荒野終將被放棄。牧人不再是這片大地的主人。牛羊不再踩踏這片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秋天的草籽輕飄飄地浮在土壤上,使之深入泥土的力量再也沒有了,作為它們生長養料的大量牲畜糞便再也沒有了,荒野徹底停留在廣闊無助的岑寂之中……荒野終將被放棄。
而在北方,在烏倫古河兩岸,大量的荒地將被開墾成農田,饑渴地吮吸唯一的河流。化肥將催生出肥大的草料,綽綽有余地維持畜群度過漫長的寒冬。這有什么可說的呢?
居麻一喝醉了就罵我滾。我要是有志氣,應該甩開門就滾??伤﹂_門能滾到哪里去呢?門外黃沙漫漫,風雪交加,無論朝著哪個方向,走一個禮拜也走不到公路上去。況且還得拖個比我還大的行李。況且還有狼。只好忍氣吞聲。
我剛進入這片荒野的時候,每天下午干完自己的活兒,趁天氣好,總會一個人出去走很遠很遠。我曾以我們的黑色沙窩子為中心,朝著四面八方各走過好幾公里。每當我穿過一片曠野,爬上曠野盡頭最高的沙丘,看到的仍是另一片曠野,以及這曠野盡頭的另一道沙梁,無窮無盡。當我又一次爬上一個高處,多么希望能突然看到遠處的人居炊煙啊!可什么也沒有,連一個騎馬而來的影子都沒有。天空永遠嚴絲合縫地扣在大地上,深藍,單調,一成不變。黃昏斜陽橫掃,草地異常放光。那時最美的草是一種纖細的白草,一根一根筆直地立在暮色中,通體明亮。它們的黑暗全給了它們的陰影。它們的陰影長長地拖往東方,像魚汛時節的魚群一樣整齊有序地行進在大地上,力量深沉。
走了很久很久,很靜很靜。一回頭,我們的羊群陡然出現在身后幾十米遠處(剛到的頭幾天,無人管理羊群,任它們自己在附近移動),默默埋首大地,啃食枯草。這么安靜。記得不久之前身后還是一片空茫的。它們是從哪里出現的?它們為何要如此耐心地、小心地靠近我?我這樣一個軟弱單薄的人,有什么可依賴的呢?
在這無可憑附的荒野,人又能依賴什么呢?我們安定下來的第二天,就在沙窩子附近的沙丘最高處插了一把鐵锨,掛了一件舊大衣。遠遠看去,像是站了個人在那里――用以嚇唬狼。剛駐扎下來時,有尋找駱駝的牧人前來提醒:前幾日,兩只狼在大白天里襲擊了羊群,咬死了四只羊。
從此,這個假人成為我們的地標,無論走多遠,只要回頭看到它還好端端地站在那里,心里便踏實。反之則心慌意亂,東南西北一下子全亂套了。尤其是陰天里。
懂漢話的居麻對“迷路”一詞的說法是“忘了”。說:“今天下午嘛,我又‘忘了’。羊在哪個地方,我在哪個地方,這邊那邊,不知道了嘛!”
我試著打聽過我們待的這個地方叫什么地名,但這么簡單的問題,居麻卻怎么也領會不了。于是直到現在我都沒弄清自己到底在茫茫大地的哪一個角落度過了一整個冬天……只知道那里位于阿克哈拉的西南方向,行程不到二百公里,騎馬三天,緊挨著杜熱鄉的牧地,地勢東高西低。
放下茶碗,起身告辭的人,門一打開,投入寒冷與廣闊;門一合上,就傳來了他的歌聲。就連我,每當走出地窩子不到三步遠,也總忍不住放聲唱歌呢!大約因為,一進入荒野,當你微弱得只剩呼吸時,感到什么也無法填滿眼前的空曠與闊大時,就只好唱起歌來,只好用歌聲去放大自己的氣息,用歌聲去占據廣闊的安靜。
加瑪一直戴著一對廉價又粗糙的紅色假水鉆的耳環,剛開始我覺得俗氣極了。很快卻發現,它們的紅色和它們的亮閃閃在這荒野中簡直如同另外的太陽和月亮那樣光華動人!
另外她還有一枚鑲有粉紅色碧璽的銀戒指,這個可是貨真價實的值錢貨,便更顯得她雙手的一舉一動都美好又矜持。
我還見過許多年邁的、辛勞一生的哈薩克婦人,她們枯老而扭曲的雙手上戴滿碩大耀眼的寶石戒指,這些夸張的飾物令她們黯淡的生命充滿尊嚴,閃耀著她們樸素一生里全部的榮耀與傲慢。――這里畢竟是荒野啊,單調、空曠、沉寂、艱辛,再微小的裝飾物出現在這里,都忍不住用心濃烈、大放光彩。
有一天,加瑪在一件舊衣服的口袋深處摸到了一枚假金戒指。當時已經擠得皺皺巴巴,擰成一團了。居麻把它掰直了,再套在一根細鐵棍上敲敲砸砸一番,使之恢復了原狀。為表示友誼,加瑪把它送給了我。我非常喜歡,因為它看上去和真的金子一模一樣。若是以前,我是說什么也不會把這樣的假東西戴在手上的??扇缃瘢诨囊吧钐庍@個儉樸甚至寒磣的家庭里,在僅備最基本日常用具的生活里,在空無一物的天地間,它是我唯一的修飾,是我莫大的安慰。它提醒自己是女性,并且是有希望和熱情的……每當我趕著小牛向荒野深處走去,總是忍不住不時用右手去撫摸左手的手指,好像那枚戒指是我身體上唯一的觸角,唯一的秉持,唯一的開啟之處。在藍天下,它總是那么明亮而意味深長。
十二月初,每隔兩天,就會有南遷的披紅掛彩的駝隊和羊群遙遠地經過我們的牧地。我和加瑪高高站在沙丘上,長時間目送他們遠去,默數他們的駱駝數量,判斷他們的財富。什么也不為,什么也不說。他們的行進真是驕傲又孤獨。在荒野中他們最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