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學與工程力學范文

時間:2023-12-06 18:01: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水力學與工程力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水力學與工程力學

篇1

英文名稱: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主管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陜西省楊陵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1144

國內刊號:61-1404/TV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1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篇2

關鍵詞:《水力學》課程;雙語教學;農業水利工程專業;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3-96-02

雙語教學是高校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嘗試。與傳統的英語教學相比,雙語教學更重視英語與學科的滲透,讓學生全方位地應用英語。雙語教學不僅僅讓學生以英語為工具獲取知識,更重要的在于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教學方法。2001年10月,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各高校在本科教育方面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這對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目前在我國各高等院校中,雙語教學已成為衡量本科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1-4]。我院于2011年起開展校級雙語教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工程建設工作,其中,對農業水利工程本科專業《水力學》課程實行雙語教學,這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和突破,是在教學實踐中值得不斷探索、實踐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水力學是力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水的客觀運動規律,以及水與其它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水力學廣泛應用于土木建筑、給排水、水文環境、機械、動力、動能、化工、石油等領域,也是本校農業水利工程本科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隨著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國家對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逐年加大,建設項目增多,任務繁重,而水利工程專業的人才卻十分緊缺;與此同時,對水利工程人才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高校培養人才的責任層面來說,作為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為此,在本科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不斷地開展相關的研究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水力學》雙語教學模式的探索是本校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本文將具體闡述該課程雙語教學的模式及實施情況與體會。

1 《水力學》雙語教學前的準備

雙語教學不同于純外語教學,不再是以前常說的“用外語上課”。純外語教學把外語當作一門課程,把語言學習作為教學目的,而在雙語教學中,外語教學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手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和教師的英語運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實施前,對學生們的英語水平進行摸底是非常必要的。《水力學》課程通常在本科二年級下學期開課,在此之前有部分同學已經通過了英語四級甚至英語六級考試,這部分同學無論是聽課能力還是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優勢。而對于農業院校的工科同學來說,英語水平不高是普遍現象,有部分沒有通過英語等級考試的同學在詞匯量、聽力等方面非常受限,因此,有必要在教學實施前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摸底。筆者對我院農業水利工程專業一年級和二年級本科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內容涉及3個方面,一是當前學生通過英語等級考試情況;二是學生學英語的主要渠道和時間保證情況;三是對《水力學》雙語教學的中英文學時分配比例的建議和雙語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困難預測。從調查結果分析來看,50%以上的同學還沒有通過英語四級,同學們學英語的方式比較單一,基本上以背單詞、看外文電影為主,每天學英語的時間基本保持在1h左右,對雙語教學的期望是30%英文,70%中文,普遍認為聽力是雙語課程教學中的最大困難。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初步掌握了學生的英語使用水平,為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實施具有本專業特色的雙語教學提供了依據,奠定了基礎。

同時,為了配合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我們為同學們準備了《水力學》教學中經常用到的專業詞匯表,便于同學們在課程教學前進行預習,以利于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促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材料。

教學前的英語水平摸底工作有利于教師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因材施教。

2 《水力學》雙語教學模式和教學組織

教材選擇和教學內容的選定是課程教學前需考慮的重要內容。經過廣泛調研和結合本專業的學生特點,我們使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水力學》雙語教材。該套教材比較適合于初次接觸《水力學》雙語教學的學生學習,中英文并重,先用英語闡述,后面緊跟漢語內容,能夠使學生循序漸進地逐步適應雙語學習模式。同時,在教學內容選擇方面,主要考慮《水力學》課程內容比較多,基礎部分使用雙語教學,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因為基礎部分的內容和大學物理的銜接比較緊密,學生對課程內容比較熟悉,而進展到課程教學的中后部分內容時,學生比較陌生,許多概念對他們來說都非常新,應用雙語教學,學生學起來會比較吃力,因此,在教學內容選定上,我們初選以前4部分章節作為雙語教學的重點內容。

在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和教學組織方面,采用多媒體教學十分必要。《水力學》課程涉及很多公式的演算,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板書是主要的教學方式,用英文推算公式,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精心制作能夠抓住學生眼球的多媒體課件非常必要,特別是在基本概念的講述中,適當穿插某些概念的趣味性應用或者是比較知名的歷史事件的介紹,輔以圖片或視頻資料,可增加課堂的新穎性,提高學生的接受程度,也可幫助學生加快適應雙語教學。

同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還有意識地在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師的科研工作,補充學生可以親眼目睹、親自參與的科研實例,使學生學習掌握的水力學專業知識不僅僅停留于書本。比如在教學中穿插介紹我院在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中獲獎的科研項目,通過學生們自己用英文介紹,教師輔以說明,激發同學們學習水力學的興趣,提高應用英語的能力,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3 《水力學》雙語教學考核方式

雙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既掌握專業知識又能提高語言能力。在《水力學》雙語教學中,根據本專業與課程要求,結合雙語教學的特點,采用開卷與閉卷、筆試與口試、理論考試與實踐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既要衡量基礎知識的接受程度,又要反映能力的提高程度,真正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在《水力學》課程考試中,采用了閉卷考試(占70%)與課堂考核(占30%)相結合的辦法。閉卷考試著重考核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基本理論與概念的考核為主;課堂考核著重考察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課堂發言為主,這樣學生就必須在認真學好水力學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英語交流水平,避免出現學生消極對待雙語教學的現象。

4 體會與建議

抓住校級教學質量工程建設的契機,筆者進行了《水力學》雙語教學實施方式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體會,并提出了相關建議如下。

雙語教學是教學改革的一種嘗試,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經過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學校層面應進一步加大雙語教學的支持力度,并積極加以引導,充分重視雙語教學專業創建工作,創造和完善雙語教育環境,成立校雙語教育實驗領導小組和教學研究小組,加強對開展雙語教學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教學指導,減少雙語教學的盲目性。其次,提升師資水平。雙語教學實施的關鍵在于有一支過硬的雙語教學師資隊伍。因此,要對雙語教學的教師進行培訓,包括組織到其他開展雙語教學比較好的學校觀摩學習,教師之間要開展相互聽課、相互督促和相互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水平。第三,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特別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對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數,而且應盡早讓他們接觸專業英語詞匯,這些都是促進雙語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舉措。因此,建議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就應該為雙語教學的開展打下基礎,加強專業詞匯、專業術語的學習。此外,在課堂教學中,還要避免采用枯燥的教學模式。本來學生接受工科知識就覺得難,而加入英語后更增加難度。為了避免學生產生厭學、棄學的情緒,最好能在課堂教學中輔以趣味性較強的教學視頻、圖片等以及實際科研項目,培養學生樂學的興趣,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雙語課程,提高雙語課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2001.

[2]李娜,栗海燕.高校雙語教學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1,23:159.

篇3

關鍵詞:水電;工程檔案;管理

作者簡介:張偉(1978-),男,甘肅靜寧人,華能碌曲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館員,工程師。(甘肅?碌曲?747200)王景龍(1972-),男,甘肅永靖人,華能文縣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工程師。(甘肅?文縣?746400)

中圖分類號:G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1-0122-02

我國水電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居世界首位。近年來,水電開發迅猛,2010年8月,全國投產裝機容量超過了2億kW。隨著水電項目投資的加快,對水電項目工程檔案的科學、規范管理也需要及時跟進。水電工程檔案作為基本建設工程檔案的重要組成,是企業檔案的工作主要內容,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完整、準確、系統[1]做好水電工程檔案,實現檔案能夠對水電項目真實有效記載,不僅是檔案服務于整個項目建設周期、規避諸多風險的要求,也是工程投產后安全經濟運行、維護各方權益的需要,更是積累社會發展成果財富的需要。

一、工程檔案的概念及水電項目工程檔案的特點

工程檔案是指建設項目從醞釀、決策到建成投產及項目后評價整個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各種載體的真實歷史記錄,又稱基建工程檔案或項目檔案。

水電項目工程檔案是基建工程檔案的重要構成和分支,除具有工程檔案的一般特性外,因其工程建設的長周期性、嚴格的建設程序性、多學科跨專業性,決定了水電工程檔案內容豐富、數量龐大等特性,具有綜合性強、形成周期差異大、形成時機性強、文書與科技檔案相互滲透等特點。[2]水電工程檔案在檔案體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水電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水電項目竣工驗收前必須完成的單項驗收工作之一。

二、水電工程檔案的九大板塊及其基本內容

水電項目工程檔案基本上分為項目專項評價檔案、設計成果檔案、招標投標及合同檔案、移民征地檔案、建安工程檔案、設備儀器檔案、工程財務檔案、往來文件以及其他檔案九大板塊。熟悉各板塊構成內容是管好水電工程檔案的前提。

1.項目專項評價檔案

按照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管理規定,項目前期和后期主要進行環保、水保、工業衛生、消防、地質災害、占壓礦藏、并網審查、取水、地震、安全評估及部分項目竣工單項驗收,按照項目屬地原則逐級上報和下批文件。上述專項報告和審批文件是項目合法性資料,須完整歸檔。

2.設計成果檔案

項目總體規劃、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報告及按項目規模審批權限的報批文件;施工圖、設計變更、專業模型試驗、地質、地形和地貌測繪報告等設計基礎成果資料。

3.招投標、合同檔案

招投標檔案是對從招標公告開始到中標通知發出整個招標活動過程的反映,主要由招標文件、投標文件、招評標組織機構、評標辦法、會議制度、會議記錄、澄清函、評標報告等組成。按照規定,投標文件一般只歸檔已中標單位的投標文件,對于未中標者的投標文件在項目竣工三年后自行銷毀。為全面反映招投標過程,應將未中標單位的投標報價附于開標記錄后進行永久歸檔。

合同檔案包括合同會簽單、談判紀要,補充協議及合同變更文件。非法人代表簽署的,必須出具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權書。

4.移民征地檔案

移民征地檔案主要有移民規劃、勘測、勘驗報告、報批文件、土地丈量、公告、合同協議、補償費發放表、土地使用證等。土地丈量表、合同協議、補償費發放表需寫明土地自然地理位置、土地“四至”,并按省、縣、鄉、村、社行政機構分別造冊,三者應相互對應,形成有效閉環,便于檔案檢索利用。

移民檔案記錄了移民工作的全過程,是移民工作驗收的基礎和憑據[3],是水電工程檔案管理的難點。

5.建筑安裝工程檔案

建筑安裝工程是水電工程檔案的重點,直接反映工程質量、進度、造價、安全、監理、階段驗收、竣工圖等內容。

(1)質量管理文件。工程質量文件是基本建設項目檔案的主體,案卷數量約占項目檔案的80%左右,歸檔需經施工、質量監督、監理三方對文件齊全、完整、準確情況和案卷質量進行會審。主要有三部分:

基礎部分——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包括技術負責人、三檢人員名單及資質的質量控制機構;測量成果;施工技術要求;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其監理人批復等資料。

原材料、建筑成果檢測檢驗——原材料(構配件)進場報驗(包括出廠試驗報告、合格證,工地復檢材料并報監理人審批后使用)、成品(半成品)現場檢測檢驗及其橫向檢驗;取芯試驗報告。

過程控制部分——分項質量驗收、單元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單項工程質量評定,單位(單項)工程移交申請及鑒定書。分項驗收是質量控制最底層環節,以土建砼工程為例,主要由基礎面或施工縫處理、模板、鋼筋、止水(伸縮縫、埋件)、混凝土澆筑等工序組成。過程控制資料按照從高到低的層次順序關系依次為:過程控制資料—單項工程評定資料—單位工程評定資料—分部工程評定資料—分項工程評定資料。

(2)進度控制文件。項目開工申請及開工令、依據合同文件編制的總進度計劃、階段進度計劃、進度分析資料及計劃調整資料,計劃在執行過程中的專題會議紀要。以上資料均需監理人審查批準。

篇4

關鍵詞:實習教學模式;生產實習;檢修實習;畢業實習

作者簡介:劉忠(1978-),男,湖北漢川人,長沙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講師;鄒淑云(1979-),女,福建漳州人,長沙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講師。(湖南 長沙 410114)

基金項目:本文系長沙理工大學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G1235)、長沙理工大學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G1307)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5-0153-02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化石燃料供應的日趨緊張,我國提出了“優先開發水電”的能源開發主張,一大批水電站項目不斷上馬,對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水動方向(以下簡稱“水動方向”)人才需求旺盛。從2008級水動方向學生的培養情況來看,在實習教學模式中存在若干不可忽視的問題,如實習環節與理論教學的銜接、實習內容與水電廠工作安排的一致、實習經費與現場實習時間的矛盾等。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實習教學效果和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提高。

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水電企業對水動人才的需求,全面地提高長沙理工大學水動方向畢業生的實踐能力,提升長沙理工大學水動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學校在水電行業的知名度,必須重新審視我校水動方向的實習教學模式,因地制宜地進行大膽改革和實踐。

一、傳統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水動方向實習教學模式的不足

長沙理工大學水動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能夠在水電廠、科研院所和水電裝備制造業從事運行、工程設計、研究開發、生產制造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除較為系統地開設專業理論課程外,長沙理工大學水動方向開設了如表1所示的四次專業實習。

表1 長沙理工大學水動方向實習安排

序號 實習名稱 內容 時間安排 地點

1 生產實習 了解并掌握水電生成過程及其涉及到的水、機、電、控系統及其設備(含結構和功能) 第五學期(11月),2周 水電廠

2 檢修實習 了解并掌握水電廠機電設備檢修相關的工藝過程 第六學期(4或5月),2周 水電廠

3 仿真實習 通過水電機組仿真系統的模擬操作了解并掌握水電廠內的控制、操作、調節,及水電廠事故、故障時的分析與處理 第七學期(11月),2周 水電廠

4 畢業實習 跟班實習,了解水電廠工作制度和流程,為今后進入水電企業工作奠定基礎 第八學期(2或3月),3周 水電廠

從表1可以看到,大三和大四每個學期都安排了一次專業實習,本應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并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但是從2008級水動學生的實習教學效果來看,結果卻不太理想,離預期目標還相距較遠。經水動方向專業課教師多次分析討論并召集學生座談,發現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實習內容設置與理論教學內容的銜接性問題

進行第五學期的生產實習時,學生僅僅學習了一部分專業基礎課,諸如“水輪機原理”、“水輪機調節”、“水力機組輔助設備”和“水電站自動化”等主干專業課的內容還未開始。缺乏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即使花費2周甚至更多的時間,學生們也是不可能達到實習預期目的的。這一實習環節只能是給學生增加若干水電生產過程和機電設備方面的感性認識,初步了解若干設備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實習時間設置與水電廠工作安排的同步性問題

第六學期檢修實習的安排照搬了火電集控方向的實習模式,安排在每年的4月至5月。火電廠多在這個時段安排機組檢修,而水電廠幾乎沒有安排機組設備檢修的。因為這個時段正值豐水期,是各水電廠全力生產增加效益的黃金時段。學生們在這個時段是無法看到水電廠機電設備內部結構和連接形式的。通過學校投資添置有關專業設備、建設水動方向檢修實驗室,再結合枯水季節去水電廠進行檢修實習,不失為一條建設之路。

3.實習場地的隨機性和仿真條件的缺失性問題

由于各種原因,長沙理工大學水動方向的校外實習只有為數不多相對固定的水電廠。這給實習指導老師的工作開展帶來了很大不便,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水動方向學生的迷茫。而且,隨機聯系的水電廠不一定配備有專門接待實習的工作人員,在水電廠實習的人員安排和工作銜接等方面都存在較大不足。因此,應該改變實習場地隨機性的局面,由學校學院出面聯系各方面條件較好的水電廠并掛牌為實習基地,能夠實現學校和水電企業的共贏。[1]

仿真實習在水電廠進行也無法實現預期的目標。水電廠雖有計算機監控系統,但是由于生產特點和工作制度的制約,學生們是無法在系統上操作體驗的。而且,水電廠現場不可能出現一系列多變或復雜的運行狀態,要想模擬、仿真水電廠事故、故障狀態及其處理也是不現實的。校內建設水動仿真實驗室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上述問題的存在,加之每次實習經費的嚴重不足,直接導致了學生們在水電廠現場的時間很短,與現場工程師交流溝通不夠,感覺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很少,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后續實習環節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二、實習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水動方向專業課教師和分管教學的領導通過梳理水動方向各實習環節中的實習目的、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結合校內、外實習場所的現有條件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調整優化。

1.調整“生產實習”的內容和形式

通過建立水動方向多媒體資料庫,改原來的“長時間在某一水電廠了解水電生產過程、認識水電生產系統及其設備”為“多媒體觀看+到不同機型水電廠參觀”的形式,以增長學生見識,增強專業感性認識,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習熱情。

2.調整“檢修實習”的形式和時間

通過聯系社會資源,低價購買一些水電廠報廢的水電機組設備,與之前購置的水輪機模型試驗系統共同組建水動檢修實驗室。改原來單一的“水電廠檢修現場實習”為“校內檢修實驗室+水電廠檢修現場雙重實習”,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親自動手,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另外,根據教學整理安排,將檢修時間調整到每年11~12月份。

3.增加“仿真實習”的內容和形式

通過添置水動方向運行仿真軟件建設“仿真實驗室”,改原來單一的“只能觀看,不能操作”的“水電廠中控室仿真實習”為“水電廠中控室觀看交流+校內仿真實驗室操作”,使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運行操作能力和處理各種復雜異常運行工況的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4.調整“畢業實習”的考核方式

允許并鼓勵學生結合就業開展分散實習。[2]傳統的實習教學模式只能由學校統一安排集中實習,但存在實習經費少、實習單位聯系難等問題。與此同時,很多已經簽約的學生,單位需要他們盡快去實習,以便較快較好地熟悉未來的工作;暫時沒有簽約的學生,很多已經聯系了工作單位,需要留在家鄉單位實習。鑒于此,學校允許并鼓勵學生自己聯系單位分散開展畢業實習。在分散實習期間,要求學生把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工作有機結合,在畢業實習時除了完成規定的學習內容外,還要根據畢業設計任務書的要求在實習單位收集相關資料,并將學生本人和實習單位現場專家的交流意見與看法在實習報告和畢業設計報告中予以體現。

5.積極推行產學研合作

“雙導師制”教學模式是將過去基本上由學校單一培養學生的教學模式轉變為由科研單位、實習單位和學校聯合共同指導培養學生的一種全新的全程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補充,是為了實現實踐教學的開放性和創新性、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3]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整合和充分利用各個方面的優質資源,實現校內外教學資源的雙向互補,更好地將理論教學與實際工程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而且還能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參與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是在新的經濟社會環境下產學研結合的一種新形式,是以學校和企業在教育培訓方面的共同利益作為結合點,實行雙向合作的一個途徑。[4]目前長沙理工大學已與鳳灘水電廠、江埡水電站、皂市水電站、洪江水電廠等省內水電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學生實習過程中,以現場工程師為主要指導教師,由學校與現場工程師共同提出對學生的實習要求,學生實踐結束后回學校答辯,以檢查能力培養的結果。電力企業可以結合人才需求情況擇優提前錄用。

三、結語

實踐證明,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制定適應新形勢發展的水動方向實習教學模式,堅持校企聯合,多形式多途徑建設校內專業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與實踐能力,更好地滿足水電企業對水動方向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林定元,潘紅忠.高校工科專業實習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25):162-163.

[2]蔣軍,師國平.航運管理專業實習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J].教改論壇,2011,(3):64-65.

[3]翟東海,化國瑞,張暇,等.校企合作“雙導師制”培養模式對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篇5

【摘要】在本文中,就目前我國獨立學院中的給排水專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以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為例,探討了在給排水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情況,尤其是針對現階段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素質教育欠缺、就業困難、實踐能力差等方面進行了重點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給排水;獨立學院;素質教育;就業;實踐能力

中國分類號:H319.1

我院的給排水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接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給水排水工程設計、施工與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1]。專業知識學習內容廣泛,涉及城市市政工程、建筑給排水工程、工業給排水工程、污水處理和水資源保護等領域。畢業生就業方向有市政供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給排水工程設計、施工、技術咨詢、環境保護及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的工作。

1 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培養模式不適應時代潮流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給排水工程的相關科學技術也得到了重大的發展。但是目前大多數的三本獨立院校中的給排水工程都是按照較為成舊的教學培養模式在進行培養,跟不上技術潮流,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技術在社會實際應用中都是已經被淘汰或者正趨于被淘汰的狀態。社會需求對我國的給排水的人才培養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各大獨立院校所使用的教學模式已經落后于時展。

1.2專業知識涉及內容相對狹窄

在近幾年來,新聞不斷的曝出“黑井水”、“無魚生存的死海”“癌癥村”等由于污水排放問題導致的重大水污染事故。傳統的給水排水工程已經不能夠適應現階段社會對于該方面的教學需求,而對“水”、“水工業”方面的相關人才需求較大,且該方面所涉及的內容除了傳統的給排水工程專業的知識還涉及到水資源、水環境的相關知識,在實際的教學中,所需要的實踐工期更長[2]。

2給排水工程專業教學與改革的相關措施

正是由于上述這些問題,我院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旨在增強大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并積極拓寬大學生的就業方向。

2.1全面落實素質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其具體的操作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從傳統的全程授課改為對學生引導式啟發式教學,老師在課堂上最為重要的作用是激發學生去探究相關的知識和應用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創新思考[3]。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方案規劃的時候,對于課程的安排的上面,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不是單一的只是注重工程型的專業教學。

2.2拓寬學生就業方向

我院在拓寬學生就業方向上,主要在傳統的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上增加了相關的水污染和污水排放方面的課程,其具體表現在針對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學生的教學上增加了化學、流體力學、水處理生物學、力學以及土建工程的相關的基礎課程。并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選修課學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必修課學習情況來進行相應的補充學習,增加了一系列以水的循環路線為主要的課程設置路線供學生自由選擇學習。這些新的課程的開設不僅豐富了學生對于給水排水工程的知識學習,還增長了學生的見識,能夠與時俱進,不再是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

2.3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我院在學生的教學實踐上面下了極大的功夫,不僅為學生們配備了完善的實驗教學器材,同時為同學們安排了充足的實驗課程。該課程的安排方向主要是從課程實驗、專業實習、畢業設計三個方向。在實習中,實習課程從最初淺顯的認識實習到投入到實際的生產工作單位進行參觀了解相關的生產實習、在課堂上進行模擬的教學實習以及在畢業設計時的全面的畢業實習[4]。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現階段的給排水工程在實際的生產工作單位的設計流程,要求學生們在自由時間里先利用計算機對相關工程進行設計優化并使用CAD繪制優化后的設計圖紙打印出圖,并根據圖紙進行相關的審核,盡可能的為學生爭取能夠應用到實際的工程項目中的機會,使得設計能夠在實際的生產應用中得到調試機會并根據其不足不斷的改進。這一經歷對于很對學生在畢業后投入工作也是極為有用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工作。

3總結

我院自初次開辦給排水工程專業便進行大膽的教學改革,勇于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現今迎來了一批大學畢業生,這不僅是本專業的首屆大學畢業生,更是對給排水工程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一次工程驗收。據相關統計,本專業首屆畢業生在畢業時不僅全部合格畢業獲得了畢業證和學位證,同時還獲得了測量員、施工員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就業率在95%以上。

參考文獻

[1] 李定龍. 給排水工程學科發展方向與人才培養[J]. 化工高等教育. 2004(01)

[2] 董斌. 新建本科院校城市水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J]. 學園. 2014(02)

篇6

環境工程專業主要課程

環境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科學技術和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噪聲控制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固體廢物處理技術、電廠水處理技術、電廠脫硫及除塵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測量實習、工程制圖、計算機應用及上機實習、水力學實驗、微生物實驗、環境監測實驗、水處理實驗、空氣污染控制實驗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環境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當前有不少環保企業人才缺乏,而且求賢若渴。但它們所需要的專業人才與學校提供的畢業生之間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學校不能全面滿足他們的需求。

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對口去向無外乎有三種:國家各級環保部門和科研單位,需要解決污染問題的工礦企業以及真正吃“環保飯”的環保公司。從當前對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市場需求情況來看,真正能進入政府環保部門、規劃部門、建設管理部門畢的竟是少數。受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人事制度的影響,這些單位在人事編制和指標控制等方面存在著重重障礙。所以,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和定位,高職環境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應主要面向:環境工程公司、環境監測部門、工礦企業、設計單位或部門從事環境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環保項目運行管理、環境監測等基礎性、技術性工作。

從形勢上看,高職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到環保公司具有一定的優勢,這些單位普遍都需要能在環保工程的設計、施工及運行調試等方面能迅速派上用場的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于工學類中的環境與安全類,其中環境與安全類共7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在環境與安全類專業中排名第3,在整個工學大類中排名第40位。

環境工程培養目標與要求

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和城鎮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和給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規劃和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科學技術和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

環境工程必備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氣污染控制工程、噪聲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監測和分析、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篇7

[關鍵詞] 血吸蟲病 水利工程 滅螺法

[中圖分類號] R532.21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7-323-1

血防又稱為血吸蟲病防治,血吸蟲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傳染病。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在實踐經驗中,發展了許多防治血吸蟲病的方法,其中水利血防工程逐漸發展為一種較為有效的防治手段。

1血吸蟲病的概括及防治歷史

血吸蟲病作為一種重大傳染病,其傳染載體是釘螺,也是唯一的載體。而血吸蟲病傳播的媒介則是水質,血吸蟲寄生于釘螺中,通過釘螺進入水質中,將尾蚴排到水中,而含有尾蚴的水與人體或動物接觸后,人或動物就會感染血吸蟲病,在水利建設過程中,很多員工因為接觸了被感染的水質后,而染上了血吸蟲病,因此如何保護這些前線的職工成為重大的問題。從這一角度出發,從消滅和控制釘螺的方向阻礙血吸蟲病的傳播成為防治的新手段。水利血防工程應運而生,其主要手段包括通過江湖治理、堤防工程、涵閘改建、渠系建設、人畜飲水和小流域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設,改善釘螺生存環境,防止釘螺孳生擴散,從而達到改善疫區水環境狀況、有效控制血吸蟲病蔓延的目的。

2血吸蟲病在我國的危害

血吸蟲病在我國12個省處蔓延,其中多數為了長江流域以南的省份,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血吸蟲病在我國逐漸得到控制,但是形式仍然很嚴峻。血吸蟲病容易引起區域內大量居民死亡,并且對人們的身體造成嚴重摧殘,十分痛苦。據統計,目前全國流行血吸蟲病的所有縣市中,約300個縣已達到血吸蟲病阻礙標準。廣東、上海、廣西、浙江和福建五個省已經多年未出現血吸蟲病。但是仍有將近79個縣市血吸蟲病未得到有效控制。

3水利工程對血吸蟲病的防治作用

血吸蟲病的唯一媒介是釘螺,如果在水利工程上結合滅螺法就可以從源頭上根除血吸蟲病,因此水利工程建設史防治血吸蟲病的重要環節。消滅了釘螺,血吸蟲病也就無從傳播了。研究血吸蟲的生長規律可以看出,釘螺是水陸兩棲型的淡水螺,以陸生為主,滅螺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工作,應根據水利工程的實際建設狀況,徹底消滅釘螺,消滅釘螺的重點區域應該是釘螺繁殖較多,人畜與水接觸較多的地方,通過改變生存環境而使釘螺無法生存。根據釘螺的寄生狀況分析,在釘螺中成功寄生之后,釘螺往往會繁殖出成千上萬條尾蚴,這些尾蚴再進入水質中,后果不堪設想。由此看出,在血吸蟲并傳播中,釘螺所起的作用甚至遠甚于血吸蟲本身,因此,在水利建設中結合滅螺法徹底消滅釘螺是根除血吸蟲病的最好方法。

4水利工程結合滅螺的主要方法

根據實際經驗總結,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滅螺法,這些方法都較為有效的消滅了釘螺,而阻礙了血吸蟲病的傳播,其中主要的方法如下:

4.1填土滅螺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提防加固的手段,將池塘或洼地填平或抬高,使其最高處遠遠高于無螺線,并且具有一定的坡度,使其利于排水。在填土過程中應該注意提防加固,選擇沒有釘螺賦存于其中的土壤進行填埋池塘或洼地,采用機械填土碾壓方法,也可以將釘螺大量聚集的池塘、洼地表層挖開,將有釘螺的土壤堆放于池塘或洼地底部,然后再利用機械填土碾壓方法將沒有釘螺的土壤覆蓋其上。填土之后,可以再噴灑滅螺藥物,起到更好的消滅釘螺的效果。在釘螺密集區,結合水利工程建設,通過疏通河道,加高加固圩堤,在岸堤上江有釘螺的土壤加蓋厚度較高的無螺土。填土滅螺法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水房工程滅螺法,成本低,見效快。

4.2降水滅螺法

在河流岸堤常常有釘螺密集,利用開閘排水降低水位之后,在平均水位線位置,挖溝將有釘螺的土壤全部埋入其中,用無釘螺的土壤覆蓋之后,再噴灑滅螺藥物,此法可根絕釘螺的存活。其次可以在建設提防設施時,建筑防螺帶,通過隔絕釘螺與外界交流傳播的途徑,抬高防螺帶的最高頂部之后,可以噴灑滅螺的藥物,之后要保持防螺帶常年干燥,從生長環境上徹底杜絕釘螺的復生。

4.3溝渠改造

釘螺密集生長區域包括溝渠,并且溝渠的排水頻率較高,釘螺的擴散更為快捷,溝渠又常常處于人群高度集聚的區域,因此血吸蟲病傳染的危險性更大。應該對土質溝渠進行徹底改造,釜底抽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水利工程建設,將舊溝渠徹底掩埋,再開發新溝渠,將釘螺密集的舊溝渠徹底填埋。此法的工程量較大,但是也是一種可以徹底杜絕血吸蟲病傳染的方法。

4.4渠道硬化法

通過渠道向外擴散釘螺容易造成血吸蟲病大范圍傳播的危險,因此應該從渠道周邊的潮濕環境入手,血吸蟲和釘螺在潮濕的環境都非常容易繁殖,因此破壞釘螺繁殖所需要的潮濕土質,對渠道邊坡面進行硬化處理,破壞釘螺孳生的環境,達到防止釘螺孳生、擴散的目的。

4.5抬高或降低洲灘

顧名思義,抬高洲攤法就是將有釘螺聚集的洲攤抬高,使其最頂部高于最高無螺高程線以上,而降低洲攤則是通過挖土或疏通水流的方法將有釘螺集聚的洲攤降低至當地最低無螺高程線以下,通過抬高或者降低洲攤的高度來創造出釘螺無法生存的環境。通過水利工程建設,在消滅洲攤外部的釘螺時,也能消滅塘壁內的釘螺,達到洲攤抬降與學習蟲防治良好結合的效果。

5小結

血吸蟲病防治是造福百姓和發展經濟的重大舉措,利用水利工程滅螺法防治血吸蟲病的傳播,在實踐經驗中取得不俗的效果。但是同樣有些方面的問題要注意:其一,要做到統籌兼顧,在實際操作中腰吸收各部門的人員共同參與滅螺工作,水利部門的規劃,血防部門的措施要提前做好調整結合工作,將血防的要求融入水利工程的各個細節中,做到緊密相扣,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其二,要因地適宜,選取最有效的水利工程滅螺方法,不是每一個地方都可以采取同樣的滅螺法的,應該根據不同的地理位置、土質情況、釘螺數量以及當地的水利工程技術水平,在不同的地區采用相對應的水利工程治理法,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血吸蟲病防治是一項不容懈怠的重要工作,做好水利工程與血防科學結合,從源頭上杜絕血吸蟲病。

參考文獻

[1]喬鑫位.黃榮宗.吳歡強.水利血防工程措施的探討[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篇8

關鍵詞:工程力學;工程建設;實踐應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091

在我國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基礎理論性研究占據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其中作為工程建設技術研究最為基礎與核心的技術理論,力學知識特別是工程力學基礎知識的應用,為我國的工程技術發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因此我們結合當前工程建設的實踐技術,以及工程力學的應用理論,開展了工程力學在工程建設中的實踐應用研究。

1 工程力學在當前工程建設中的實踐應用研究

工程力學是力學知識在工程建設中最為常用與基礎的學科知識,因此在當前我國的各類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我國的工程建設技術研究人員,結合工程建設中的力學應用特征,將工程力學知識在工程建設中的實踐利用進行了系統化研究。目前就實踐應用而言,工程力學知識在以下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高層與超高層工程建設。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開展,各類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建設數量,正在不斷地增加中。而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施工與使用過程中,工程力學的應用對于工程安全與質量保障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2)能源工程。能源工程建設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點工程,也是決定國計民生的重點工程。在能源工程應用中我們發現,無論是電力、石油、風力,甚至是核能工程建設中,工程力學知識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如核電廠工程施工中,工程力學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電廠反應堆外殼的穩定性與堅固性,進而很好地提高了核電廠工程安全性。(3)水利工程建設。水利工程在我國電力與農業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我國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技術研究中,工程力學也得到了有效應用。其中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中,就廣泛的應用了水工力W、通航水力學、河流動力學問題、巖基力學等各類力學與工程力學基礎知識,確保這一偉大工程的順利完成。(4)國防工程。在我國的國防工程建設中,無論是武器基地、機場等國防基礎建設,還是各類導彈、飛機、艦船等武器研究建設中,工程力學都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力學與工程力學知識基礎探究,將會為我國各類工程建設質量提升,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持,這也是我們此次研究開展的基礎。

2 工程建設中常用的工程力學內容

工程力學是一門歷史悠久、構成復雜的力學學科,其所包含的副學科理論對在工程建設中可以起到不同的技術支持作用。

(1)土力學與巖體力學。土力學與巖體力學是工程力學研究的兩個重要基礎學科。在工程建設實踐過程中,兩門學科主要應用于工程地基、鉆探、地下開挖以及地下交通等各類工程的應用中。如在當前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深基坑挖掘與支護過程中,土力學公式發揮著重要作用。技術人員需要根據不同土質力學特點,進行計算,進而確定挖掘與支護方案,確保深基坑穩定性。而在地下挖掘施工中,技術人員需要根據地下巖體結構特征,進行其力學特征分析,提高地下工程巖體穩定性,避免塌方、滲漏等事故的出現。特別是在地下軌道交通工程施工中,技術人員需要很好的結合土力學與巖體力學工程,在地下交通隧道、車站以及地下配套設施工程施工中,發揮其技術支持作用。

(2)連續體力學到理性力學的發展。連續體力學是研究工程中各結構物理力學特點的力學理論,如建筑中梁結構剛度與強度;柱結構力學穩定性;建筑各結構變形問題產生和力學的關系等,都是這一學科研究的重要內容。但是隨著連續體力學研究的推進,這一學科中各類結構模型與公式都出現了不自然的問題,影響了其技術理論作用。因此物理力學研究者以現代數學為基礎,在上世紀中頁提出了理性力學觀點,并將其與連續體力學進行結合,提出了理性連續體力學的新體系。這一體系對于建筑結構整體以及各結構間力學特性與穩定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作用。

(3)固體力學研究的發展。

固體力學是工程力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程建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力學知識體系。其主要組成包括了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復合材料力學以及斷裂力學等基礎學科。其中以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為基礎的建筑力學,是當前土木工程建設中應用最廣,研究最多的工程力學內容。如在工程建設技術研究中,材料力學的研究可以確保施工材料韌性、抗壓強度、穩定性等數據符合建筑設計方案與實際使用要求,進而保證建筑施工與使用的質量。而結構力學則是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利用力學原理確保建筑結構穩定安全。彈性力學則是在材料彈性基礎上,為建筑的抗震、抗壓性能提供保障。

(4)計算力學理論的提出與應用。計算力學是建立在計算機計算技術與工程力學基礎上的一門力學學科。其主要包括了基礎計算力學與工程計算力學兩個分支。其中后者是對于工程建設起到了主要的技術理論支持作用。其構架包括了建筑力學、離散化技術、數值分析和計算機軟件技術。其主要作用就是通過計算機軟件,使用離散化技術和數值分析方法,對建筑結構進行分析、檢測以及優化的技術手段。

(5)其他工程力學學科簡述。隨著力學研究以及工程技術研究的不斷進步,工程力學中還產生了一些其他的學科理論,如靜力學與動力學、可靠性力學、概率有限元法等分支理論,都在工程技術研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如在靜力學與動力學研究中,我們形成了靜結構力學與動結構力學概念,進而為建筑結構穩定研究提供了新的力學理論基礎。

(6)工程力學實驗室研究。工程力學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理論學科,其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與實驗室研究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如材料力學實驗室研究,可以驗證建筑材料是否達到建筑技術要求,進而確保建筑材料的使用質量。

參考文獻:

篇9

論文摘要:基于新時期我國水利事業的快速發展和對人才要求的提高,如何深化水利工程專業實訓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適應行業發展的變化要求,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容。通過以水利職教集團為依托,緊密聯系行業企業,穩定校外實習資源,改善校內實訓條件,建立仿真實訓,能夠取得較好實訓教學效果,更好地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我國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將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并將水利提升到關系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提出水利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新時期我國將著力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建設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水利建設事業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了更好地服務新時期水利事業,培養面向水利行業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1]水利工程專業應進一步加強實訓教學改革,使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一、高職水利工程專業實訓教學現存問題

高職水利工程專業是以培養掌握中小型水利工程設計能力、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應用能力、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能力為核心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實踐教學是實現水利高等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

由于水利工程的季節性、復雜性、建筑物材料多樣性以及水流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等,并且工程建設周期長,施工技術復雜,質最要求高,工期限制嚴格以及工作環境艱苦、不安全因素相對較多等特點,[2]給實訓教學帶來很多問題。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造成社會向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條件的概念淡化,而目前我國沒有法律或法規明確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必須向學校提供實習條件的義務。因此企業對接待在校大學生實習普遍持一種較為消極的態度,擔心實習會影響正常的生產、管理以及出現人身、設備等方面安全事故及生產技術等秘密外泄。[3]其次,校內實訓場所有限,經費投入不足,實訓場景不能滿足學生職業技能提高的需求。另外,學校實訓指導教師相對短缺,水利工程專業建設過程復雜,考慮到學生的安全與管理隱患,使校外實訓往往只能走馬觀花地參觀,實訓效果不能達到教學要求。但是,用人單位在挑選人才時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經驗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社會和企業卻未能夠給學校和學生提供相應的實習和積累工作經驗的條件,學生畢業時面臨著巨大的就業競爭壓力。

二、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職業教育應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因此深化水利工程專業實訓教學改革既符合高職教育的培養要求,也符合新時期水利行業發展的要求。

1.校外實訓改革

由于新時期水利建設將要著重解決河流治理、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水土保持、新農村供水安全等,涉及水利、農業、國土資源、市政等多個部門和行業,校外實訓只是學校一頭熱的狀況不能滿足學生提高職業能力的培養要求。因此,在由政府主導、行業指導和企業參與下,通過成立職業教育集團,加強校企合作,使校外實習有穩定資源和更多實訓場地,有效增強學生的實訓能力。例如2005年寧夏水利電力工程學校、2008年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等水利院校與行業企業和事業單位合作,分別成立了水利水電職業教育集團。職教集團成員包括省級、市級、縣級的水利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企事業單位,參與層次為“共享”、“共建”、“雙贏”的長效互動機制。從而使學生的校外實訓得到更好的保障,為學生在企事業單位的對口崗位提供更多的鍛煉實訓平臺,避免了以往實訓工地少學生人數多效果差的狀況,學生能夠更好地深入企業進行各種水利工程實訓和頂崗實習,并在實習過程中和合作企業建立良好的關系,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畢業生就業率。

2.校內實訓改革

由于加強河流治理以及水庫除險加固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是新時期水利工作的重點,而水利水電工程一般具有“工程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技術難度大、型式不重復”的特點,使學生到校外現場實習出現許多“盲點”,如看不到工程全部和一些施工過程、地下輪廓、多種水流現象及各種工程型式。而一些水工建筑物運行關鍵時間與學生到校外實習時間形成“時間差”,比如溢洪道泄洪和水閘蓄放水、泵站提水等是根據水利防洪除害興利的要求運行的。水利工程的校內實訓教學改革正是為了彌補工程現場實習的不足,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1)計算機虛擬仿真模擬實訓教學。計算機仿真模擬實訓是用實時運行的動態數學模型代替真實工程場景進行教學實訓,使學生不到現場就能了解復雜的水流運動形態、水工建筑物運行模式,是一種多通道綜合作用的實訓教學方法。特別是三維虛擬仿真實訓可以仿真再現工作流程和程序,讓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理順工作流程、規范工作程序。[4]如基于工程爆破施工的特殊性,采用開發模擬軟件,根據爆破的基本原理,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進行參數設計,通過設定不同的參數,模擬各種爆破。另外仿真能夠再現工作重點、難點,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崗位技能。例如水庫除險加固實訓中溢洪道的加固,根據來水情況進行溢洪道泄洪過程仿真,通過比較模擬的不同來水方案,使學生掌握選用溢洪道堰頂高程、消能建筑物型式方案的方法,有效提高實訓教學效果。同時虛擬仿真實訓能夠緊貼生產實際,比如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的高邊坡支護模擬實訓、河流演變模擬實訓、潰壩模擬實訓、噴灌、微灌等技術模擬實訓等,使實訓教學效果更加明顯,讓學生在就業之前已經具備了“工作經驗”,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2)仿真模型實訓教學。由于水利工程建筑物類型各異、地點分散,施工過程不可再現,建設周期長、學生現場實習看不到施工過程而且很難動手,同時水利工程的許多運行管理也不允許學生等外來人員實際操作。因此把水利工程搬進校園,按照“真實、可動、可測、綜合”的實訓標準,根據能力培養的要求,建成栩栩如生的仿真水工建筑物模型,如模擬水利樞紐、施工導截流、水閘或泵站的運行管理和農田水利工程中渠系建筑物涵洞、虹吸管、渡槽的布置實訓以及滲流觀測、泄流能力觀測、水文測驗、水力發電等實訓項目。并且與專業實訓內容相關的系列課程實施現場開放性教學,學生實訓時可以逐項重復進行訓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好地達到“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效果。

3.校外實訓教學模式改革

由于水利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等單位的實習場地有限,學生數量過多時容易造成擁擠,實習的效果往往不夠理想。為此,依托水利水電職教集團的平臺,采取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相結合的實訓方式,將實習的學生以實習小組的形式分散到多個企業,根據企業的生產場地大小安排相應數量的學生去實習,并由企業兼職教師與實訓教師共同指導,可取得較好的實習效果。

另外,水利工程大多是秋冬季開工,這時期生產單位急需大量的技術人員,為此,實訓教學計劃靈活性調整,與企業需求相匹配,使教學服務于生產。[5]比如在第1、3、5學期的寒假前兩周開始,至寒假后兩周至三周結束,這期間正是冬修水利工程,可以安排工程測量、工程制圖、小型渠道施工、水庫和堤防除險加固等實訓教學環節,而第2、4學期的暑假可安排防洪除澇、水泵站運行管理、灌區管理等實訓教學。通過這樣的調整,既鞏固和夯實學生對剛剛學習完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滿足了生產單位的用人要求,產生社會效益,達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 雙贏目的。

4.“雙師型”教師培養改革

水利工程專業的高職教育是以培養水利水電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為目標,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必須是理論扎實、教學出色、技能精湛的“雙師型”。為此有計劃地選送中青年教師到水利水電職教集團的知名企業、生產部門進行專項培訓或生產鍛煉,教師參與相關水電企業的科技研發項目,跟蹤最新技術發展,了解生產一線的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的實際情況,同時聘請合作企業的水利水電行業專家和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講授“建筑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等實踐性強的課程,用豐富的實踐經驗進行案例教學,指導學生的理論與技能學習,并與學生一起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對學生學習和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更為直接、有效。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使專業教師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實踐能力,有力提高“雙師型”教師的綜合素質。

三、結語

實訓教學是培養高級技能應用性人才的基本條件。新時期隨著水利事業的快速發展,水利工程專業的實訓教學改革必須與時俱進。綜上所述,通過依托水利行業的支持,深化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完善校內外實訓教學條件,營造仿真實訓場所模擬水利工程職業環境,運用現代技術虛擬仿真,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能夠較好地提高實訓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建英.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21):33-35.

[2]張玉福,等.高職水利類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0,12(5):18-20.

[3]林海濤,唐忠鋒,凌新龍[J].廣西輕工業,2009,(9):187-188.

篇10

關鍵詞:獨立學院;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培養方案;專業素質

作者簡介:喬娟(1979-),女,黑龍江綏化人,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土木水電學部,講師;張立仁(1979-),男,陜西宜君人,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土木水電學部,講師,工程師。(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2-0054-02

2004年2月,三峽大學科技學院經教育部批準確認為高校獨立學院,并于2005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的大專生,至今已有八屆,為水電行業輸送了近700名專業技術人才。但隨著水電行業的發展及其對專業技術人才質量要求的提高,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及培養模式也必須與時俱進地進行調整及改革,以實現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在水利、水電部門從事勘測、施工等工作的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本校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在結合社會需求及用人單位反饋意見的基礎上,本著注重綜合素質、強化操作技能的主旨已歷經了3次大的改革,現對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歷次改革的原因、方案及實施效果進行一系列總結,并對人才培養方案實施過程中幾個突顯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過程

學校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現行人才培養方案總的培養規格要求為通過學習英語、計算機、數學、力學、水電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受到工程勘測、施工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后,應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英語綜合能力;具有中小型水利水電樞紐、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測、施工的基本技能;具有測繪、制圖、運算、工程概預算的基本技能等。本專業培養方案由通識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實踐教學課程模塊及課外學分模塊組成,2005級至2012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置的對比情況見表1。

1.2.5+0.5培養模式

本專業最早的2005級及2006級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設置相同,均為2.5+0.5培養模式,即標準學制3年,校內教學為2.5年,校外實習為0.5年,課程設置參考的為本校相應專業本科的教學安排,其中通識教育課程包括政治理論、思想品德與法律基礎、大學英語、體育、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編程語言及大學語文;專業基礎課程包括高等數學、水利工程制圖、水利工程概論、工程力學、工程材料、工程測量、土力學、工程地質、水力學、鋼筋砼結構,其中工程力學、工程材料、工程測量、土力學、工程地質及水力學課程均配有8學時的實驗教學環節;專業課程包括水工建筑物、水電站、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施工水力學、工程概預算、施工機械;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軍事訓練與軍事理論、測量實習、認識實習、金工實習、鋼筋砼結構課程設計、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水利工程施工實習及畢業實習,其中畢業實習共18學時,安排在最后一學期完成。

2.2+1培養模式

由前兩屆在校生的教學及學習效果反饋及調查表明,因獨立學院專科生的錄取分數線相對較低,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學習能力相對較差,2.5+0.5的專業培養模式又為直接參照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而確定的,沒有與學生自身的素質科學地相關聯,相對重理論而輕實踐,不能理想地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與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即不能夠很好地實現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因此必須進行改革,故2+1培養模式相應而生。

2+1培養模式即校內教學為2年,校外實習為1年,結合專業培養目標與行業對人才專業技能的要求,與之前的培養方案相比改進之處為:

(1)在通識教育模塊中,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由12個學分壓縮為10個學分,刪除了部分與高中教學雷同的內容;根據實際教學及學習效果刪除了大學語文課程;模塊中增設了4學分的通識教育選修課程。

(2)在專業基礎課程模塊中,將工程地質課程與土力學課程合并為一門課程,去除了部分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刪除了水利工程概論課程,其中部分需交待給新生的教學內容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完成;新增了AUTOCAD電子繪圖課程,使學生的識圖、繪圖能力與行業發展相適應。[1]

(3)在專業課程模塊中刪除了施工水力學、工程項目管理課程,而將此二課程的教學內容影射在施工技術、監理概論與實務兩門課程中。

(4)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新增了各1.5個學分的AUTOCAD考證技能實訓及工程測量考證技能實訓,且考核成績以參加國家相應的證書考試成績為準,這樣既可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切實增強學生專業動腦、動手能力的培養,提高專業素質,又能促進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目前這一改革從學生的綜合考評、就業率、實習及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來看,成效明顯;另外,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在第五學期新增了12個學時的施工實習,旨在強化工程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并通過實習帶動就業。[1,2]

3.2+0.5+0.5培養模式

本校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科專業的2+1培養模式共執行了4年,即2007級至2010級四個年級,從四個年級的實際教學及學習效果來看,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及專業技能水平確實有所提高,但由實習單位及之前各屆畢業生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也可知,實際工程不僅要求大專生有專業技術操作能力,還要有一定的專業思維能力、設計能力及文件編寫能力等[1-5],故自2011級開始本專業的培養模式改為2+0.5+0.5培養模式。

2+0.5+0.5培養模式即校內教學為2年,校內畢業設計為0.5年,校外實習為0.5年。與2+1培養模式相比,通識教育模塊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均未變動,主要區別為:

(1)在專業課程模塊中取消了監理概論與實務課程,因該專業以往各屆畢業學的就業崗位分布幾乎無涉足監理行業的,故將此部分學分移至實踐教學環節。

(2)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取消了專業關聯性較小的金工實習,增設了壩工課程設計及水利工程施工課程設計,通過設計訓練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及靈活應用專業核心課程的知識內容,強化初步設計能力。

另外,該培養模式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將原第五學期的施工實習改為校內畢業設計,以培養學生正確、熟練地運用行業相關各種規范、手冊及參考資料的能力,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工作思路及方法,綜合訓練學生的計算技能、繪圖技巧、文件編寫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自主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以提高其專業綜合素質,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人才培養方案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經實踐檢驗,2+0.5+0.5培養模式是目前適應我校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的最合理、最有效的一套培養模式,但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除了與培養方案的科學性有關以外,還與其在現實教學工作中能否被切實有效地執行相關。目前該專業的日常教學工作需特別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現今高校學生的舞弊手段越來越“高明”,渠道越來越多,在作業、課程設計報告、實習報告、考試中均存在普遍的抄襲現象,這勢必影響學生的培養質量,因此學校的教務部門、任課教師和輔導員必須聯合起來,嚴肅考風,加大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監管力度,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

由該專業學生實習單位及就業單位的反饋信息可知,因水電行業相對為艱苦行業,工作及生活環境一般比較簡易、單調,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家庭條件較好,部分同學在工作中表現出極其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及奉獻精神,不能很好地遵守用人單位的紀律要求,責任感及使命感低下,因此在該專業學生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應注意其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的培養。[1,4,5]

另外,為了使學生適應以后的工作,學校也可以定期組織一些行業相關的專題報告,并為學生配備專業指導老師,當然這些也要求專業教師有較強的奉獻精神。

應注意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本專業培養方案中實習、實訓環節較多,故建立起一批專業對口、特點鮮明、合作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對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至關重要。校內實習、實訓基地主要是針對某些課程的實踐環節而設置,應有較強的針對性,但也要有一定的系統性,最好能使整個培養方案中的各個教學環節關聯統一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既要兼顧已建工程,同時也要兼顧在建工程,故除與水電開發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也要與行業相關的設計、監理、施工類的相關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應簽訂合作協議,規范操作。[1]

要鼓勵廣大同學在校期間獲取各類專業資格證書,這里所指的專業資格證書除了本專業要求必須獲取的AUTOCAD繪圖員、測量員證書外,還包括監理員、施工員、造價員等。考取各類專業相關資格證書可以使學生在備考過程中對某一專業領域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學習,也可以讓同學們對所學專業有更深入的了解與理解,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為今后的學習、工作指明方向,也可以獲取更多的就業機會。但個別資格證書的培訓及考試費用較高,故也應提醒學生不要盲目跟風,應結合自己的興趣及特點選擇。[1]

三、結語

獨立學院本質是民辦性質的,系三本院校,在招生層次上既有本科專業也有專科專業,在辦學上如何能將專科專業辦出特色,與高職高專院校相抗衡,關系著獨立學院的可持續性發展。

在我國,水利水電行業前景良好,但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一定要與時俱進地修訂培養方案,并注意落實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及時發現及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狠抓人才培養質量,為國家輸送更多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立仁,喬娟,姜袁.獨立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討[J].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12,(11):163-165.

[2],錢波,褚曉銳.基于就業導向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培養模式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3(2):126-131.

[3]鄭丹,許光祥.水利水電工程畢業設計指導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8):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