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鄉土文化的理解范文
時間:2023-11-15 17:46: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于鄉土文化的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B-0029-02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長期以來,我們都使用國家課程,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科技文化的發展,國家課程常常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新課標指出:“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通過開發利用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開展鄉土地理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鄉土地理是指我們出生地和成長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社會、科技、經濟和人文等方面反映本地區群眾文化的一系列的內容,具體包括具有本地區特色的自然景觀、物產資源、語言文化、民間藝術、民俗民情等資源。橫縣享有“中國茉莉之鄉”的美譽,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沿江近海靠城的重點縣域。其地形四周群山環抱,中部平緩開闊,形似一個盆地。郁江自西向東橫貫縣境中部流去,地勢亦是由西向東傾斜。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最適宜于喜溫作物的生長,礦植物資源豐富。同時,橫縣具有2100多年的歷史,其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自然地理文化、人文文化、民俗文化等內容對于橫縣高中的地理教學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把橫縣的鄉土地理資源引進高中地理課堂,并加以實踐的結合,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意義巨大的。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意義
(一)促進學生對家鄉地理環境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鄉土地理課程所講授的是學生們熟悉的家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但是畢竟學生的認識只是感性認識,并沒有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層次。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是把學生的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地理解家鄉的地理環境。而且目前進行的新課改是非常重視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的,“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鄉土地理課程資源中存在著許多學生所熟稔的事物,通過對這些事物的研究學習,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
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在教學中的開發利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其所生活的地理環境,而且可以促進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我們經常教育學生要對祖國、家鄉懷有一顆熱愛之心,但是這往往難以觸及學生內心真正的情感,須知人的強烈的情感是要基于了解和熟悉的基礎之上的。只有當學生去了解了家鄉的環境,才能熱愛家鄉。存在決定意識,人的實踐來源實踐。生動的鄉土地理課程教學,可以把家鄉鮮活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留在學生的記憶中,可以轉化為學生熱愛家鄉情感。
(二)鄉土地理課程可以將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傳統的地理教學中,僅僅是講授課本上的知識和理論,往往流于空洞,學生也覺得部分知識晦澀難以理解,再加上缺乏實踐的鍛煉,更加劇了學生學習地理的困難。要想讓學生準確掌握地理知識,很重要的途徑就是借助鄉土地理課程教學加強地理實踐。在鄉土地理課程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帶到附近的山地去觀察、體驗,看一看、比一比,自然就會一目了然。通過地理實踐將感性的知識和理性的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既讓學生理解了概念,又進一步地加深了印象,從而把學生難以理解的地理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突破了地圖和書本的局限性。
鄉土地理課程中開放的鄉土地理環境、豐富的鄉土素材、開放的學生親身實踐研究的系統,都有利于學生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結合鄉土地理資源,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從身邊、本土的現象中發現問題,運用相關的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方式,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構建了平臺。除此之外,在鄉土地理課程的實踐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所以,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是只向學生傳授鄉土地理知識,還能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
(三)更好地為家鄉的建設服務。一般來說,許多的高中生在將來會是家鄉建設的直接參與者。高中地理教學中結合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可以使學生的鄉土地理知識更加地完善,這無疑對將來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教育應該是學以致用的,做到“教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意味著要把本土的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甚至是發展理念等多方面的內容融合起來,提升學生對家鄉的自然環境、經濟發展、人文環境、資源的開發等內容的理解和運用,讓學生對家鄉的建設和發展進行理解和反思,為學生在將來參加家鄉發展建設做出充分的準備,為家鄉的鄉土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更好地促進家鄉的發展。
(四)給地理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教師作為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的中流砥柱,把本土的地理知識進行總結概括,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選擇地加入鄉土地理素材進行說明,理論結合實際,再加以社會實踐,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為其他的地理教師進行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提供參考,為其他的地理教師更好地運用形象的鄉土地理素材做出說明,利于地理教師的專業素質的發展完善。地理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和素質進行恰當的選擇,同時也給其他的地理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上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對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
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要在地理教學中突出實踐性,在內容上要體現出本地的地方性和時代性,在教學方式上要靈活多樣,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升學壓力,怎樣在地理教學中更好地融合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地理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對學生具有導向性,所以教師的專業素質的提升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首先,地理教師在平時中要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包括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素養的培養,既要博學又要精通。在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中,要及時地了解橫縣的地理等相關知識。例如,要熟悉橫縣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橫縣“古八景”等相關內容,做到在教學中巧妙地融合起來,等等。其次,學校等相關機構應該定期舉行地理教師的培訓學習,緊跟時代的步伐,又要具有針對性。強化地理教師的鄉土地理課程意識,幫助地理教師樹立新的鄉土地理課程資源觀。同時,要定期舉辦地理教師的鄉土課程開發交流會,讓更多的地理教師進行有效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總之,在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要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地理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水平。
(二)逐步完善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開發條件。目前,橫縣的大部分高中在鄉土地理課程開發的條件上還存在一些不足,而且部分高中的地理教師在對已有的教學設備等課程資源的利用還是較低。學校、教師應該盡可能地逐步完善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條件,例如教學設備的裝置、地理園的建設、有關資料的存貯等方面應該做到逐步完善。地理教師也可根據鄉土地理課程的教學合理地運用板圖、板畫等教學用具,或者自行動手制作一些簡易的鄉土地理教具。在完善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條件方面,要做到學校和教師相合作,逐步完善,為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進行鄉土地理實踐活動。鄉土地理課程更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融入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內容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踐活動。例如,在講到“河流地貌的發育”中的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時,可以有計劃有組織地帶領學生到橫縣的郁江邊進行實地的考察。又如,在講到地形地貌和等高線中的鞍部、山谷、山脊等內容時,可以帶領學生到橫縣縣郊的太平山或者娘娘山等山地進行查看,讓學生比一比,看一看,自然會一目了然。總之,地理教師要學會合理地利用聯系鄉土地理的實際活動,做到心中有數,更好地利用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篇2
關鍵詞:鄉土資源;教學有效性;學生能力
一、開發利用鄉土資源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由于鄉土資源往往取材于我們身邊的事物,生動有趣,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對學科知識具體生動的感性認識,加深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觀點的理解,而且還具有情感教育的價值,使學生深刻感受到知識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從而提高參與課堂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參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覺養成從生活中探究知識的愿望和態度。
例如:筆者在教學《體味文化》這一框題時,先用多媒體展示臨泉的雜技、肘閣抬歌、花樣子剪紙、柳家荷花等,學生看到熟悉的文化現象,興趣高漲,參與性極高,最大限度地開發了學生的潛能。學生感到知識不再是抽象的,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二、開發利用鄉土資源使教學內容更有說服力
“生活教育理論”是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基石。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而“從生活走向知識,使知識走向社會”也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舉例,能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知識的真實性。鄉土資源往往取材于本地,為學生所熟知,可以使學生對本地某個方面的情況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使得事例材料更具有真實性。作為一門理論性極強的學科,政治教學若能把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不僅能夠使枯燥的理論知識更加生活化而被學生接受,而且能夠使課堂更加具有說服力。
比如:在教學《文化生活中選擇》這一框題時,我采用了課題活動《小城傷痕》和《小城晨光》中學生收集的素材。這些學生設身處地地感悟和獲得的身邊資源,比任何一本教材及教輔都更生動,更貼近學生,更能讓學生信服并引起學生思考,從而在多樣的文化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三、開發利用鄉土資源使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更透徹
任何一門學科都是對生活的概括與抽象,總結人類思維的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學習的過程就是把抽象的理論與生活結合,并運用于生活的過程。鄉土資源的生活性和現實性比其他材料更能讓學生深刻理解教材內容。
比如:在教學《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作用》這一框題時,我結合《高塘剪紙》的活動材料,進行設問和材料展示,使學生對文化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以及對于社會和文化本身的作用有了直觀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教材內容。正像學生的反饋中所說的:“對于剛學的內容,由于知識、思維還不能較全面的展開,把較集中的鄉土資源用于教學,使我們的思維更加集中,理解更容易。還能形成整節課完整的知識體系,掌握更透徹”。
四、開發利用鄉土資源更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人的認識的發展過程是:在理論指導下實踐,在實踐的基礎產生認識,再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認識。開發利用鄉土資源注重實踐,使課堂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更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校內校外是一個雙向互動的課堂。一方面在校內課堂上,按照教材體系有計劃有步驟、系統地學習教材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與課堂小探究活動結合,利用校外課堂中的情景,對校外課堂的情景進行再現,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解釋培養學生對一個問題或某個方面的創新能力;與綜合探究活動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在校外課堂上,學生通過眼口鼻耳等身體的感官獲得大量的信息,看到的,聽說的,聞到的,當時想到的等等極為豐富的信息。活動結束后,學生很快回到校內課堂,坐下來冷靜地利用教材知識對校外課堂進行情景回顧、理性地分析。 學習《文化生活》的過程中,學生積極地把理論和實際結合,既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綜合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產生了一些“思想的火花”如:《校園文化建設之我見》、《柳家花園的“文化”多》等。
筆者發現,目前網絡上的資源雖然很多,但并不一定能找到適合教學需要的一切資源,尤其是鄉土資源。當教學需要能夠更清楚地說明問題的材料時,鄉土資源就能夠彌補這個缺陷,從而使政治教學的課程資源得到豐富和完善。運用鄉土資源為政治教學服務,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一點嘗試,效果非常不錯,但還需摸索。在探索實踐中有幾點還需要與同行共同探討:
首先,必須注意資源的積累。也就是說不要在教學需要的時候才去收集,而是要經常注意利用課題活動、郊游、散步以及上下班等機會,運用各種手段收集有價值的、能夠說明某個問題的鄉土資源。當然判斷它們是否具有價值、能否說明某個問題,需要自己對教材內容有比較高的熟悉程度。
其次,要把鄉土資源和其他資源有機結合。思想政治課的性質要求我們要關注當前國家和社會的時事形勢,并運用知識進行分析和探討。另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不能單打一。筆者采取的原則是,以鄉土資源為主,兼顧其他資源,使用鄉土資源更能夠說明問題的,就采用鄉土資源。
篇3
[關鍵詞]鄉土建筑;視覺形象設計;教學模式;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文化積淀深厚,甌越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其建筑歷史文化久遠。楠溪江兩百多座古村落具有顯著的文化特征,也是楠溪江鄉土建筑文化的代表。可利用這些鄉土建筑群進行大膽的創新提煉,將豐富的鄉土建筑元素應用在鄉村視覺形象設計教學中,來體現鄉村文化,使鄉村視覺形象設計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使鄉土建筑文化在學生的設計中落地生根,傳承鄉土文化的觀念思想。并通過對典型教學案例進行分析,探討鄉土建筑視覺元素創新應用方法,最后通過鄉村視覺形象的設計教學分析,實現理論和實踐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楠溪江鄉土建筑特征
楠溪江鄉土建筑的基本單元是一個個完整的聚落,與村落自然、文化緊密聯系。全面了解鄉土建筑要從聚落系統的整體以及它和外在環境、環境中的地理、歷史、文化、社會等因素開始。村落中的地面格局、山水圍繞的建筑布局錯落變化,雕飾精美別致,色調素雅怡人,從大局到細微之處無不滲透著鄉村生活的美好感受和鄉土文化的真實體現。如今楠溪江流域仍保留大量的古塔、古橋、古亭、古牌等名勝古跡,沿岸的蒼坡、芙蓉、嶼北等古村落,選址講究、規劃嚴謹、風格古樸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融。人們結合各自的生活經驗與感性認識,醞釀鄉村意境,創造出豐富的地域建筑特色。1.耕讀生活、山水情懷的人文特征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孕育一方鄉土建筑,楠溪江的耕讀生活和山水情懷影響著楠溪江人們對建筑的理解。“耕”為生存之本,“讀”是遷升之路,隨著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的變遷,楠溪江村落的各氏族都崇尚“以耕讀為業”“耕以務本,讀以明教”,這樣有耕有讀、自然安閑的生活,形成了一種純樸的自然山水文化根基,相繼文明,傳承至今。例如楠溪江上游的蒼坡古村,村落布局按照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形象規劃,除此之外,村落建筑中也有不少表現文化特色的琴棋書畫、魚樵耕讀的裝飾圖案,雕刻在建筑中啟發村民“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追求。游走于這些極具人文氣息的村落,發現現存清代后期的民居建筑中,大部分房屋是不設圍墻的開放式建筑,房屋造型自然地敞開,院落內外勞作、農耕、嬉戲、讀書、自由穿梭,還引用自然物來把房舍裝飾點綴成樸實自然的風格。山水景象與村民的耕讀農作自然融為一體,抒發著楠溪江人們的鄉土文化情懷。2.宗祠建筑、崇祀文化的形象特征禮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禮制建筑上主要表現為宗祠建筑。宗祠不僅是村落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公共建筑,還是村中最宏大、最精致的建筑形象。宗祠選址和朝向要依據堪與風水。例如芙蓉村現存14座大小宗祠,一律朝東,這與“前橫腰帶水,后枕紗帽河巖”的風水理論相匹配。同屬禮制建筑相近的崇祀雜神的廟宇普遍具有人文性、實用性。崇祀祈求的是現實生活中的福祉,而不是關心某種純精神性、抽象的哲理,或者某種玄遠的、難以琢磨的空幻。所以作為禮制建筑的宗祠、廟宇形制和外形比較保守、定型、封閉;同時受到楠溪江鄉土文化中人文氣息濃郁、自然明朗的世俗性鄉土文化的影響,建筑形制排除了封閉和呆板,能在整個楠溪江流域的鄉土建筑系統中以樸素的形象和諧融洽地相處。
二、楠溪江鄉土建筑的融入
1.精神行為的融入楠溪江鄉土建筑中存有大量手工藝人的精心雕刻之作,這些精湛的作品傳載著世代手工藝者的精神,映射著人們的生活態度和技藝行為,經歷漫長的歷史積淀而保留。其通過精神的傳遞,行為的融入,承續著建筑精神文明,不同程度地體現了楠溪江流域鄉土建筑不同形態、豐厚內涵的工匠精神,成為一種文化行為的符號。在鄉村視覺形象設計教學的過程中,秉承手工藝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將其應用于教學設計行為過程之中,詮釋鄉村視覺形象的理念及主題,可更進一步地豐富鄉村視覺形象,傳承手工藝者之精神內涵。2.建筑元素的融入楠溪江鄉土建筑形象各村有各自的特征表現,最直觀的建筑形象是指客觀存在的建筑外形、建筑構造、建筑裝飾以及建筑整體空間形態。這些可視物體往往作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融入設計中。對建筑形象分析、對比、提取的過程,可以是對局部形象的截取,也可以是建筑整體形象的運用。例如以楠溪江嶼北古村為設計案例,分析嶼北村整體建筑聚落,提煉蓮花造型的設計元素。設計教學中引導注入了楠溪江嶼北村鄉土建筑的布局元素,在標志形象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精神,將蓮花元素應用到該村的視覺形象中,設計出符合鄉土建筑特質的標志形象,以此將人為的空間與自然的秩序疊加,表達人們對人倫、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也讓學生感受嶼北鄉土建筑所帶給人的寧靜、清雅,體現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內涵。
三、鄉村視覺形象設計教學實踐
鄉村視覺形象是對鄉村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鄉土建筑、民風民俗等鄉村綜合要素的概括歸納。本文中的教學實踐過程以鄉土建筑要素與課程內容進行結合,用現代教學技術對這些要素設計實施,最終將教學成果盡可能廣泛地傳播給公眾,突出課程教學對于鄉村獨特文化的詮釋與理解,更好地服務鄉村形象設計,營造出一個美好的鄉村形象。1.教學實踐應用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對楠溪江古村落的建筑進行分析與研究,從整體到局部探索古村落鄉土建筑鮮明的視覺語言,提煉出當地文化資源。與鄉土建筑元素相結合的設計理念與形式,為鄉村的視覺形象設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如可提取民居建筑中的大門、屋脊等造型裝飾元素,將元素進行程式化、重復構成,使視覺形象更具有個性化和現代化,更能概括信息,主題突出。為鄉村視覺形象識別系統設計課程教學所用,使其融入鮮明鄉土建筑特色教育實踐,促進鄉村品牌形象的設計,體現楠溪江古村落獨特的品牌形象特色。2.教學實踐模式作為一個多領域交叉的綜合性設計教學,其要求強化審美上的藝術性、實踐操作上的工程性、設計意識的綜合性、設計思維的系統性之間的互通融合,日益成為一種多元手法的創造性活動。教學采用理論演繹與個案調研相結合的思路。理論部分主要以楠溪江古村落的鄉土建筑研究成果的梳理為主;個案調研是基于鄉土建筑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以實地調研、文獻調查和古村落村民的訪談內容,構建起鄉土建筑文化特征研究思路。最后將鄉土建筑融入鄉村視覺形象設計中的教學模式研究。(1)模式一:教學“分層式”該模式將課程中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外層是全體參與課程學習的學生,中間層是研究楠溪江鄉土建筑的研討會學生成員,核心層是教學內容的傳承者。針對外層學生結合橫向和縱向知識結構的梳理,實行全面理論知識的教學,如楠溪江歷史、文化、藝術、宗教、民俗等鄉土建筑文化知識。使學生全面了解楠溪江鄉土建筑文化。對于中間層的學生開設實踐性的楠溪江鄉土建筑文化訓練,組織成立“楠溪江鄉土建筑社”。社中老師只是負責指導作用,社員的主體是學生,讓各個社員都能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一些自我調研、社員參與、實踐探索活動,促進該層次學生的技藝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對楠溪江各村鄉土建筑文化的了解。除此以外,還可以設立另外一些相關社團,讓外層學生有更多方向的選擇,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中間層社團。面對核心層的學生,旨在讓該層次學生成為整個課程實踐設計中的傳承與實施者,開設課程教學以外的更有針對性的社團進行鄉土建筑的深入探索分析。(2)模式二:體系“連貫式”“連貫式”體系模式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整體性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在大一階段開設的構成、圖形設計、字體設計等課程中導入“鄉土建筑文化”,幫助初學設計的學生打破原有的知識結構,激發他們學習鄉土文化新知識的愿望和興趣,促使培養學生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和向深層次發展。其次,在大二階段,將大一學習的相關鄉土建筑文化課題研究延續到楠溪江鄉村視覺形象設計的項目中,以及將前期階段學習過的課程包括廣告設計、標識設計、包裝設計、VI設計等教學內容結合楠溪江鄉土建筑要素,建立楠溪江鄉村視覺形象系統,設計教學思想的連續性、統一性,使學生對鄉土建筑元素更全面地把握。最后,在大三畢業設計階段對該課題做深入分析,更有創作性地運用鄉土建筑元素,使得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緊扣楠溪江鄉村視覺形象設計。(3)模式三:考察“駐場式”通過駐場考察的模式,結合專業知識,挖掘楠溪江的鄉土建筑資源。首先,實地考察調查活動,讓每層次學生了解到楠溪江鄉村歷史文化,并參與古跡遺址的調研。真切了解建筑結構、構件、裝飾等,感受歷史古村鄉土建筑的文化創造力。其次,建立“駐場式”的基地,收集相關資料與素材,組織各個層次的學生開展民間文化采風,尋找資深老人進行訪談,搜集當地的民間故事、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培養對鄉土文化的熱愛;并查閱鄉村族譜名志、匯編成冊的古籍文獻,積極參與駐場地的文化研究,完善學生構建鄉土建筑資料系統。通過資料系統的深入分析,創作出符合楠溪江古村落的視覺形象系統。
四、教學模式的價值體現
第一,鄉土文化豐富教學資源。鄉土建筑文化的傳承和融入,是一個持續、遞進的過程。我國鄉土建筑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表現出獨特的造型形式,具有濃郁的鄉土文化特色。楠溪江古村落的鄉土建筑元素可以為鄉村視覺形象設計教學提供豐富的設計素材,而視覺形象設計為鄉土建筑提供了一個展現鄉土文化的舞臺。教學以楠溪江古村落的鄉土建筑為載體,通過專業教學渠道實現元素改造與再設計培養,充分詮釋以鄉土建筑文化為基點的內在精神,引領中國鄉土文化,更是鄉村形象價值的集中體現。第二,教學實踐提升應用價值。鄉村形象是鄉村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鄉村文化的凝聚與體現,核心意義就在于給人以直觀的鄉村形象和對鄉村的肯定。建立鄉土建筑調研的常態機制,實施專業教學實踐,發掘楠溪江鄉土文化,傳遞文化精神,打造鄉村視覺形象,幫助美麗鄉村形象建設。用合理的教學模式,感受民俗民風、宣傳踐行鄉土建筑文化的價值觀。楠溪江鄉村形象是對楠溪江多種歷史文化的表現,是突出體現個性的建筑形象,鄉村文化決定著鄉村形象。如何讓這些傳統的歷史文脈繼續傳承發展下去,我們需要思考找出可行性的模式與方法,確保文化的傳遞展示,探索出符合鄉村健康發展的教學模式,支撐鄉村發展。
結語
篇4
關鍵詞:文化沖突;鄉村教師;身份認同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2-0088-03
在我國逐步實現現代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中,由于外來文化的強勢介入,鄉村文化沒能堅守自身的文化特質,在時代洪流中逐漸衰落,鄉村社會正面臨著嚴重的文化沖突。在這樣一個文化語境中,鄉村教師作為鄉村社會中為數不多的文化人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身份認同危機。
一、鄉村教師身份認同危機的表現
鄉村教師作為一個“身份”的標記,“包含了制度性的‘權利’(rights)和心理性的‘認同’(identity)兩個組成要 素”[1],它既是個人認同的身份,又是制度賦予的身份,也是社會認可的身份,是個性和社會性的有機統一。具體來講,鄉村教師身份認同危機體現在其專業身份、文化身份、社會身份和個體身份上。
1.作為教師的專業身份
在過去相對靜止的社會中,知識更新換代速度較慢,鄉村教師憑著自己上學期間所學的知識尚能應付日常的教育教學。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課程改革的實施,鄉村教師在教學觀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越來越難適應形勢的需要。在多數農村學校,自然環境惡劣、信息閉塞、工作壓力大,鄉村教師特別是一些年輕教師對于教書育人的信心不足,出現了“懶教”和“厭教”的現象。于是,很多家長不再相信鄉村教育和鄉村教師,紛紛將自己的孩子送到條件較好的城鎮里學習,鄉村教師陷入了理想與現實矛盾的專業發展困境。
2.作為知識分子的文化身份
鄉村教師除了具有教師的身份以外,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文化人,是鄉村社會中唯一以知識為職業的知識分子。所謂鄉村教師的知識分子的文化身份就是指鄉村教師代表的文化性和公共性。除了教書育人,他們還應具有敏銳的社會意識和為公眾服務的精神。可是,當前的鄉村教師卻嚴重缺乏這種社會意識和公共責任,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放棄了應有的文化擔當,面對著代表主流形態的城市文化,逐漸迷失自我,陷入尷尬的文化困境中。“下課的鐘聲已經敲響,知識分子的‘導師’身份已經自行消解”[2]。作為身處鄉村社會中的知識分子,鄉村教師們公共精神在日益狹窄的科學化和專業化教育的擠壓下,在城市化、工業化和市場化浪潮的壓抑下,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相當一部分鄉村教師甚至已經喪失了文化想象力和價值認同的能力。
3.作為鄉村人的社會身份
我國多數的年輕鄉村教師是在“離農教育”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接受的是城市教育,最后大多是無奈地回歸到鄉村中去的。他們普遍具有“學歷高、追求多、住得遠、跑得快”的特點。鄉村教師居于鄉村,卻一直想逃離鄉村,對城市充滿著向往,他們不愿參與鄉村事務,不跟鄉村人交流,對鄉土人情缺乏了解,對鄉土文化選擇漠視。在鄉村公共事務的活動中,鄉村教師不自覺地蛻變為“他者”身份,成為鄉村社會中最熟悉的陌生人。梁漱溟曾經指出:“如果政治家或教育家,站在鄉村外頭說,‘我給你們辦個小學吧’,一上手即與其本身隔離,一定是辦不好的。”[3]
4.作為世俗人的個體身份
鄉村教師的身份認同其中就包括個體的自我認同,即對自我身份、地位、利益和歸屬的主動體認。與公務員和城市教師相比,鄉村教師在經濟待遇和政治地位等方面明顯處于弱勢地位,成為了生活中的貧窮者和農村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有學者經過調研發現,“95.7%的鄉村教師表示對當前經濟地位‘非常不滿意’,其中91%的30歲以下農村教師表示對當前經濟地位‘非常不滿意’;3.2%的農村教師表示對當前經濟地位‘不滿意’;1.1%農村教師表示對當前經濟地位‘一般滿意’”[4]。在這種情況下,鄉村教師承擔著沉重的生活和工作的雙重負擔,在“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道德旗子指揮下,他們成為了這個社會中最忠實的“安貧樂道”的守衛者。
二、文化沖突下的鄉村教師身份認同危機
鄉村教師的身份認同是結構性和建構性的有機統一。所謂結構性的身份認同指的是制度文化、傳統文化和社會文化對鄉村教師身份的形塑;所謂建構性的身份認同指的是個體自我價值和地位的主動確認和選擇。教育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文化的一種生命機制。鄉村教師出現的身份認同危機實際上是文化認同危機。從文化沖突的角度分析鄉村教師身份認同危機對于我們從根本上理解鄉村教師的處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1.物態文化的沖突
物態文化以知識觀為主要表征。對于鄉村學校和鄉村教師來講,徹底轉變知識觀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由于知識觀的錯位,或者是知識類型的相互沖突,許多鄉村教師陷入了文化困境,出現了專業身份的焦慮和迷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鄉村教師面臨的難題是,到底選擇普世知識(城市知識)還是地方知識;是選擇科學知識還是人文知識;是選擇專家知識還是個體知識;是選擇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性知識。雖然這并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戲,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卻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兩難選擇。運行十多年的新課程改革,以及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的“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基本上是在政策的指引下,根據教育專家的指導,面向城市進行的。傳統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已經不再適用,對這樣新的知識觀又比較陌生,很多鄉村教師因此茫然不知所措。以小見大,這反映的是一個共性問題。我們的教育改革并沒有在起點階段與知識的轉型同步,這種知識觀的脫節就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鄉村教師的地方知識、個體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嚴重缺失。
2.行為文化的沖突
在一個相對穩定靜止的社會中,大家彼此相互了解。可以說,一個村落就是一個世界,基本上能自給自足,村與村之間來往并不多。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彼此信任是凝集鄉土人情世故的通行證。伴隨著行為文化的變遷、社會的轉型,原來由彼此默契和信任構成的“熟人社會”慢慢地向由規則和制度構成的“陌生人社會”轉變。這樣一個看似具有進步意義的文化變遷卻是以鄉土文化的集體性失落為代價的。作為生活在鄉間的知識分子,鄉村教師最能感受到由于鄉土文化的破壞所帶來的文化陣痛和價值觀的迷失。在傳統社會中,鄉村教師是鄉村中的熟人。如今年長的教師已慢慢老去。接受現代文明洗禮、來自四面八方的年輕教師以純粹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出現,他們已不再熟悉鄉土社會,不再熟悉鄉土人情。他們除了上課的時候接觸鄉村的孩子以外,不再與鄉村社會發生任何聯系。
3.制度文化的沖突
從現實情況看,對鄉村教師影響最直接的莫過于制度文化。它突出表現為國家為了加強對鄉村教育和教師的影響而推行的政策、管理體制等國家權力因素。鄉村教師出現的身份認同危機就與國家權力下沉和上移的矛盾密不可分。在傳統社會,“皇權止于縣政”,我國的鄉村社會游離于國家權力之外,鄉紳而不是皇帝是鄉土社會的主宰。近代以來,國家權力不斷下沉,鄉村學校越來越成為“村落中的國家”[5]。國家從資格認證、任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等各個方面將鄉村教師納入國家的權力體系中,鄉村教師越來越依賴于國家體系,并漸漸在制度上與鄉村社會疏離。不過,最近十幾年,在國家權力不斷下移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權力不斷上移的現象。這主要表現為兩點,其一,在管理體制上,將鄉村學校管理從以村為主上移到以縣為主,這從經費等方面確實能保障鄉村教育的運行。不過,由于權力的上移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鄉村學校出現管理空白,比如縣里把主要精力放在城鎮學校上,無暇顧及鄉村學校,尤其是鄉村小學。同時,村里對學校也不承擔管理責任。其二,國家為了優化配置教育資源,“撤點并校”。民進中央在2012年召開的“兩會”期間提交的提案顯示,“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我國農村的小學減少了一半,平均每天消失56所農村小學”[6]。優點姑且不論,“撤點并校”的不為人知的危害就是加速了農村的解體和鄉土文化的凋零,并切割了文化與鄉土之間的聯系。作為鄉土文化最后的守夜人,鄉村教師面臨的只是一個資源日益枯竭的文化圖景。
4.觀念文化的沖突
從根本上動搖鄉村教師身份認同的當屬觀念文化。觀念文化是以消費文化、傳媒文化和貧困文化等為主要表現形態的,在鄉村教師身上,它們之間存在著矛盾沖突。消費文化和傳媒文化都屬于大眾文化的范疇,具有較強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和娛樂性,并伴隨著強烈的示范效應。它們都以城市生活為藍本,以圖像化的標志引導著廣大鄉村教師對城市生活的想象,將人們的消費興趣轉移到了商品的符號意義方面。同時也在解構著鄉村文化,強化了鄉村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脫離鄉村生活的渴望。而根深蒂固的貧困文化就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使他們有一種強烈的宿命感、無助感和自卑感。他們就如一群自我放逐的“文化邊緣人”,一個個地游走在城市與農村的中間,向往城市又無法融入城市,回歸鄉土又不甘于現狀。
三、鄉村教師身份認同的文化建構
我們應以鄉村文化一體化和鄉村教育一體化的思想為指導,沖破文化沖突的羈絆,立足于平等原則、差異原則和補償原則,加快完善教師身份制度建設,從“他者”建構和自我建構入手,重塑鄉村教師身份認同的信心。對鄉村教師來講,他者建構指的是制度保障和課程安排;自我建構指的是個體專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主動體認。
1.加大提高鄉村教師待遇的制度建設
立足平等原則和補償原則,加快進行城鄉統一的學校標準化建設,建立城鄉統一的教育質量保障制度,加強縣域內教師資源的統籌管理和合理配置,建立合理的教師流動制度。同時,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在工資方面對長期工作在鄉村的教師實行傾斜政策,完善津貼補助標準。從制度層面對農村基礎教育的落后局面進行補償,提高鄉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和鄉村教師的生活和工作待遇,讓鄉村教師能“招得來、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動”,以提高他們的職業滿意度和教師身份認同度。在此過程中,政府在強化教育的督導和監控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深鄉村教師對鄉土文化的理解
鄉村教師應該立足于“回歸鄉土”,重建和弘揚鄉村文化,自覺摒棄文化進化論,重新樹立文化自尊心和鄉土自覺意識,不再將城市文化當做現代化的唯一標桿。鄉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是不同的,鄉土需求與城市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鄉村教育自然有別于城市教育。鄉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本地發展優勢,因地制宜,整合優勢將其變為育人資源,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把鄉土文化引入校園、引入課堂,引導鄉村孩子理解鄉村世界,填補由于鄉村文化衰落而導致的鄉村少年精神的空白。“營造鄉村教育的文化想象空間,需要真正理解鄉村、理解鄉村少年的境遇的教師”[7]。同時要改革目前的教師考核機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將鄉村文化有機地融入評價內容之中,考察鄉村教師對鄉土文化的理解,考察教師能否讓學生獲得發展的同時熱愛鄉土文化。在此過程當中,鄉村教師應該是鄉土文化身體力行的知情者和參與者,而不是“邊緣人”和“局外人”。
3.加大鄉村教師對課程改革的參與力度和個人實踐性知識的研究
教師的個人實踐性知識是一種特別的知識,是教師以其個人的信念、情意、態度等來統整他所有的專業理論知識,并且依照實際情境為導向的知識。“它存在于教師以往的經驗中,存在于教師現時的身心中,存在于未來的計劃和行動中。個人實踐知識貫穿于教師的實踐過程”[8]。它具備三個基本特征:主體性、實踐性和情感性。對此,應該鼓勵鄉村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增強鄉村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主體意識。教師在學習和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能適時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個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機的融合。“關注教師個人基于教育情境和生活史的實踐性知識,強調教師個人的專業自主選擇性,則正是對身份認同的建構與確認”[9]。因此,鄉村教師實現身份認同,就必須對個人實踐性知識進行深入研究,關注知識的實踐性、個體性和建構性,關注知識產生的具體情境和價值取向的涉入。
4.加大鄉村教師公共精神的培育
加大鄉村教師公共精神的培育,要求作為知識分子身份或者文化人身份的鄉村教師具備一定的社會意識和公共責任,具有“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的濟世情懷。具體來講,鄉村教師不但要了解教書育人的專業領域的事情,而且還要關心專業領域以外的農村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問題,要成為改造鄉村生活的靈魂。“鄉村教師怎樣才算好……他足跡所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學校氣象生動,二年能使社會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學農業著效,四年能使鄉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廢人生利”[10]。據此,鄉村教師應該積極地走出課堂,融入鄉村,參與改造鄉村生活,利用校園、教室、圖書館和運動場等現有資源為鄉村服務,進行技術培訓,宣傳新思想、新道德和新文化。在鄉村文化日益荒漠化的今天,鄉村教師可以凝聚本土文化資源,重建鄉村文化秩序,幫助樹立鄉村文化的權威格局。這對于營造鄉村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激活整個鄉村社會的文化想象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曲正偉. 教師的“身份”與“身份認同”[J]. 教育發展研究,2007 (4):34-38.
[2]許紀霖. 知識分子論叢(第一輯)[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58.
[3]馬千帆. 梁漱溟教育論著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98.
[4]李金奇. 農村教師的身份認同狀況及其思考[J]. 教育研究, 2011(11):34-38.
[5]李書磊. 村落中的“國家”——文化變遷中的鄉村學校[M]. 杭 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
[6]雷輝. 民進中央:應明確農村學校撤并底線[N]. 南方日報,2012-03-13(04).
[7]劉鐵芳. 鄉村的終結與鄉村教育的文化缺失[J]. 書屋,2006 (10):45-49.
[8]郭曉燕. 職前教師實踐性知識獲取路徑探析[J]. 基礎教育研 究,2011(8):23-24.
篇5
關鍵詞:鄉土社會 禮治 儀治 法治
在《禮治秩序》一文中根據維持社會秩序力量的不同,提出了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的看法。在他看來,鄉土社會維持秩序的方法還不同于現代社會。鄉土社會并不是沒有秩序的社會,假如我們把法律限于以國家權力所維持的規則,我們可以說這是個“無法”的社會,但是“無法”并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由于這里“禮”的概念有些模糊,我們需要從“禮”的起源、發展入手來對“禮”的含義做出明確界定,進而對的相關思想做出進一步分析。
一、古代之“禮”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禮”字包含著多種意義,概括說來,體現于行為活動或儀容態度的多稱為“禮儀”,體現于名物制度或者典章條文的多稱為“禮制”,體現于理性活動或思想觀念的多稱為“禮義”。所以中國古代的“禮”就常被區分為行為之禮,制度之禮和觀念之禮三個方面。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禮起源于宗教。在早期的人類生活中,對于神靈的畏懼和崇拜主要體現于對神靈的祭祀,一方面希望和所謂的神靈取得溝通,獲得神靈的保佑,另一方面也希望獲得神靈的賜福,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方面的獲得都是先民希望神靈給予的好處,由此產生了愈發虔誠的精神和愈發繁瑣的宗教的禮數,先民借此來確立信仰神靈的原則,以信仰產生的恐懼和敬畏來規范和約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確立人和自然相互協調的法則,用以維系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殷商時期,禮是帶有宗教性質的祭祀神靈、祖先的儀式,有其神圣性;到了西周,禮雖然還有祭祀的一面,但人們把更多的對禮的應用轉向了人事,因此,禮的宗教性和神圣性逐漸淡化,人文性日益彰顯。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在維護周禮的努力中對禮之深層的精神內核進行挖掘和創新,使之成為衡量人的道德行為與人倫關系的價值標準。從而使禮成為倫理關系的理想模式,進而發展成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倫理范疇之一。由此往后,隨著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向前,借前人以宗教形式確立下來的這種現成的秩序沿襲下來并遵守的行動逐漸被培養成體現于道德的要求,無論是集團還是個人的行動均以遵守其為前提,對與遵守秩序的要求變成了道德化的要求,社會秩序的維系方式更加有了道德的成份。在這樣一個公認道德已經成為維持社會秩序的背景中,公認的道德倫理被確立為法律,律法在社會中客觀承擔了“他律”的作用。
在禮的發展過程中,禮的概念和意義是不斷內化的。隨著禮的規范化,人們逐漸地自覺地遵從著這種沿襲下來的秩序,最終內化成人的道德理性。宗教形式和道德要求被考慮入維持秩序的法律,這個過程中,“禮”日益清晰地體現出其宗教、道德和法律三方面的屬性。
二、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范
在的《禮治秩序》中認為:“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范,合于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為是做的對的,對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單從行為規范這一點說,本和法律無異,法律也是一種行為規范。”在這里,禮是判斷行為規范是否合式的標準,甚至其本身就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行為規范,這種規范是維持禮這種規范的是傳統,即社會所積累的經驗。約束人們的信念是“禮”,指導人們行動的是“傳統”。于是,禮和傳統的關系便成為了鄉土社會行為規范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兩個方面,在這兩個方面的協同作用下,鄉土社會的行為規范得以認可和執行,鄉土社會的秩序因此得以保證。
宏觀上,“禮”是存在于人的觀念中的看不見的手,微觀上,這個“禮”存在于鄉土生活的時時刻刻,甚至方方面面都約束著這個鄉土社會的行為和心思。在行為方面,“在這種不分秦漢,代代如是的環境里,個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經驗,而且同樣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經驗。一個人在鄉土社會里種田的老農所遇著的只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的變更。一年一度,周而復始。前人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盡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這些看似亙古不變的行動真理就是由祖輩沿襲下來的“傳統行為”,更是具體的做法,也是對于合適而平穩的生活的追求,“照做”并“合式”固然是最好的做法,然而這更符合“儀”最初的含義。在清代段玉裁『f文解字注中對“儀”的含義進行了以下的注解:
度也。度,法制也。毛髟弧x,善也。又曰。x,宜也。又曰。x,匹也。
儀在這里,是標準,是符合時宜的行為,是匹配合適的行為。這恰恰是傳統行為的要求,內在符合其社會環境的結構秩序,甚至利于國家,行動中又符合了當下生活的需求,符合時宜,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傳統行為都是“匹配合適”的。在這里,“儀”確立了“禮”的合法性,人們遵循的傳統行為,便可以理解為是踐行“儀”的行為,“禮治”的形而下層面的意義,便可以理解為“儀治”。因此,在“禮治秩序”一文中的禮治的形而下可以認為是“儀治”:由一套公認的行為方式來主導其生活,這一套方式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既是能夠滿足克服生活困難所需傳統的經驗,也維持著人與人之間的心理秩序,更契合了鄉土社會的對于秩序的追求。儀治可以表達的意義不僅僅是“按照儀式”來做,它也表達出一種對所做行為是“合式”“符合時宜”的肯定的感情,這種感情恰好配合了“靈驗”的心理活動:不知名的魔力在規定著這套行為,而這套行為又“符合”了魔力的預期,給予鄉土社會中的人以迷信式,卻又有著確定性的安全感。
作為鄉土社會的行為規范,在形而上的方面,“禮”在這里起到的作用是使人有了“對于規定的方法帶著不這樣做就會有不幸的信念”,“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在形而下方面,則是“儀”,是“傳統的行欏彼給予人的具體的做事方法。它不但解決了鄉土生活中實際遇到的問題,也強化了“服于儀”在人心中的地位,“服于儀”的這套行為是成了普通所謂的“儀式”,而“禮是按照儀式做的意思”。在這樣的遇到問題――服于儀――強化認知的系統在鄉土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解決了現實問題,并使人免于不幸,“禮”的形而上的地位就被逐漸鞏固了。在這里,合式的概念被不斷強化。
三、禮治與法治的區別
確立“禮”在維持鄉土社會秩序的形而上意義上的地位之后,強調,人治和法治的區別并不在于字面意義,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據規范的性質。鄉土社會之所以是“禮治”的社會的原因也盡在對于其形而上意x的肯定之中。因為在鄉土社會中,維持秩序的力量是“禮”,“禮”在自古以來便是為了維持秩序的觀念分散在宗教、道德和法律中,集中體現在政治中,如果沒有了維持秩序這個重要的目標,“禮”的眾多觀念和學說也不會得以發展。而在維持秩序這個特定的條件之下,“禮”也充分發揮了其希望被賦予的作用,從最初的具體的祭祀活動,逐漸擁有了道德、法律等的文化內涵,具有了文化的內涵,是“禮”內化于人心而維持“無法”的社會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君子慎獨”便是內化的文化對于人的約束的典型例子。
在文中關于“服禮”的討論中,人們服從或者遵循也很值得探究。“禮”在這里具有了法律的屬性,盡管人們執行的是傳統而來的行為,但是正如“體”和“用”的關系一般,“禮”的法律屬性和存于人心中的法律效力才是維持著鄉土社會秩序的關鍵的“體”,這也是“禮治”如何成為可能的根本原因。而“儀”就是鄉土生活中的“用”,按照古老的路子生存,繁衍,連這種行為本身,也充滿了“好古”的味道。也因其好古的特點,“禮治”和“儀治”才能在形而上和形而下兩方面維持著千百年來鄉土社會的秩序,在心中的對“禮”的遵從和在手中對“儀”的應用確保了鄉土生活有條不紊地進行。
在鄉土社會之外,法律是與“人主動服禮”不同的約束方式,是與“禮治”和“儀治”相對的路子。與法律強調從外對人的限制,告訴人們“不該”怎樣做不同,禮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做,但他們又同時效力于一個目標:維持社會秩序。在客觀上,這種和法律“無異”的本質的特征起到了維持鄉土社會的秩序,宏觀上起到了安定鄉土社會的作用。在鄉土社會還沒有發生劇變時,持有法律意識的權杖的人顯然是鄉土社會的局外人,因此對“人治”的理解產生字面上的誤解,這不僅是文化的差異,而是因為沒有置身于鄉土社會所產生的不了解。
四、結語
《禮治秩序》距今也已近百年,“法治”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這也確實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利器。但我們無法否認的是,傳統社會的行為方式并不可能完全顛覆或者徹底消失。現代人的行動,所講的禮治社會中的人心秩序,仍然在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悄然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在進行社會治理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
參考文獻:
1..鄉土中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85
2.王銘銘. 從“禮治秩序”看法律人類學及其問題.[J].西北民族研究,2009,(1).
篇6
關鍵詞:鄉土教育;中學生;現狀;對策
一、中學生鄉土歷史教育的現狀
1.歷史課程中忽略了鄉土歷史
在很多中學生目前所使用的歷史課本中,對于鄉土歷史并沒有進行教學方面的相關規定。在以前中學歷史的教學大綱當中,對于鄉土歷史曾經進行過教學時間上的規定,規定鄉土歷史的教學時間應該在八個課時左右,但是新課程改革以后,則是對鄉土歷史相關教學時間不作規定,這樣一來就導致本來就少的鄉土歷史教學時間更加少了。在中學歷史當中,學生所使用的課本中往往是對我國整體的歷史進程進行了介紹,對于鄉土歷史的介紹基本上沒有,教材上對鄉土歷史也不作要求。一些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往往嚴格根據課程標準執行,課程標準中少了對鄉土歷史的規定,老師就不會在課上對鄉土歷史進行介紹。
2.課程標準中“教學活動”難以得到實現
課程標準中與鄉土歷史有關的部分往往是在章節末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學活動”往往是要求以實踐的方式來對鄉土歷史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考查。比如,在某個教學活動中,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家鄉附近的歷史進行考查。但是這些教學活動往往很難實現,這些教學活動難以實現的原因如下:首先,在課程標準中對教學活動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比如教學活動中往往會有這樣的前提,即有條件的同學可對其進行考查,但是很多地區中歷史遺跡都與學生所居住或者是上學的地方有一定的距離,出于安全考慮或者是其他原因,學生可能不會對其進行實地考察;其次,學校并不會組織統一進行教學活動,由于在課程標準中對于教學活動并沒有強制要求,而很多學校考慮到組織學生對實地進行考察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精力,還需要花費一定的財力,因此,學校并不統一組織教學活動。
二、中學生鄉土歷史教育的對策研究
1.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對鄉土歷史進行滲透
要各個環節中對鄉土歷史進行滲透,首先就需要制定一個比較系統的教學計劃。將國家要求的教材與鄉土歷史進行結合,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傳授,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1)在導入新課時進行滲透。我們在課堂上進行新知識的學習的時候,往往需要借助某些情境或者是某些話題來將學生引入新知識的學習當中。我們可以對鄉土歷史加以利用,在新課導入的時候進行鄉土歷史的滲透,學生往往對新的知識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樣地,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滲透鄉土歷史勢必也會引起學生的興趣。(2)在講授教材時對鄉土歷史進行引用。在歷史課程的學習當中,主要是對歷史發展的整體進行系統地學習,對于鄉土歷史不能詳細地進行學習,但是在歷史教材中勢必會對不同地域的歷史都有所涉及,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及時地引用鄉土歷史,教材上所涉及的某個與鄉土歷史相關的點都能夠從中引出對鄉土歷史的學習以及認識。(3)在考試中設置一些與鄉土歷史相關的題目。學校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往往會對學生進行一些測試,而這些測試的命題往往都是學校自己進行命題的,學校可以在對試卷進行命題的時候對鄉土歷史的相關題目進行設置。學生也會由此對鄉土歷史有一定的重視,進而對鄉土歷史有更加重視的態度。
2.在課外活動當中開展鄉土歷史教育
很多學校都會進行課外教學活動,這些活動往往都是實踐形式的,不拘束于課堂的。學校在組織歷史課外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對一些充滿地域色彩的,有著濃厚地域文化的一些遺址遺跡或者是博物館進行參觀。這樣學生對于鄉土歷史的了解就不僅僅是局限于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或者是書本上抽象的內容的,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對鄉土歷史進行了解,也能夠加深對鄉土歷史的印象。通過課外活動的形式來展開歷史教育活動是學生對鄉土歷史進行了解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
鄉土歷史教育在目前的教學當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遭到忽視。鄉土歷史是我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地方發展的印記,鄉土歷史不應該被忽視。我們要提高對鄉土歷史教育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在中學當中,中學生對鄉土歷史的理解有利于培養中學生對鄉土產生深厚的感情。在中學歷史教育中要不斷調整教學方式和理念,加強鄉土歷史教育的
滲透。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鄉土素材;地理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6-0-01
地理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鄉土地理素材在地理教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理新課改大潮下,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發揮鄉土地理素材的作用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鄉土素材在地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鄉土素材能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識
高中教材必修①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的‘地球運動’這部分內容,給剛剛進入高中地理學習的學生來說無異于當頭一棒,因為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對于剛進入高中------初中地理知識薄弱且空間想象能力有限的學生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會使他們對地理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我們就要想辦法利用鄉土地理素材,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感性化,以便于學生理解。比如,我們在學習太陽輻射及太陽高度角時,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在白天時影子的變化來理解這一概念;再結合本地廣泛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太陽能交通信號燈的例子,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除了太陽高度角外,還有氣候、地貌等因素。這樣既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了,同時也讓同學們意識到地理就在我們身邊,在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二)鄉土素材可以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
地理教材中的某些素材對于我們邊遠地區的學生來說的確有點遙不可及,這時如果將其換成本地的地理素材效果就會大不相同。比如必修②中農業地域類型中的農業區位選擇因素及其變化時,如果只用教材上的素材就會讓學生覺得乏味,而結合本地農業的發展和變化,尤其近年來兵團經濟的快速發展,農三師各農牧團場的巨大變化來講,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分析其中的原因,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強烈的求知欲、好奇心,事實證明,最終的教學效果要比其他形式的課堂效果要好。
(三)鄉土素材可以增強學生珍愛家鄉的情感
由于現在大多數的高中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她)們做事情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大多漠不關心,更不用說對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有多么了解,有多么熱愛了,地理教學尤其是其中的鄉土地理知識剛好可以填補這塊空白。我們可以利用本地(南疆)近幾年的一些現象:比如冬天越來越暖和、降水的變率越來越大,夏天越來越炎熱,以及2009年以來喀什地區和和田地區的洪水和干旱等極端氣候事件越來越頻繁等事例,讓學生感受到氣候的變化及其影響就在我們身邊,明了這些是由全球氣候變暖引發的,使學生們樹立起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以減弱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展開“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討論會;利用本地由于隨著人口的增多、工農業經濟的發展,水資源日益短缺的事實,讓學生們懂得節約、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的重要意義,使同學們逐步形成保護家鄉乃至全球環境的觀念。
二、鄉土素材的運用
鄉土素材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新課改形勢下,我們該如何利用好本地的鄉土素材呢?這無疑是我們每一個地理教師都非常關心的問題,而且要想真正讓鄉土素材在地理教學中發揮優勢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南疆鄉土素材及其運用
在南疆這片廣袤并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土地上,有著豐富的地理素材,比如戈壁、綠洲、荒漠、原始胡楊林、唐王城古跡、化石溝、圖木舒克歷史博物館等,在講述相關知識時便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也可以在學過后讓學生自己去看看。還有代表著新疆維吾爾族風情的特色民居、清真寺等等。把相關素材在人教版必修③第二章《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一節的教學中有機結合進去效果非常好,在學習選修模塊《旅游地理》時,可以巧妙地將一些有代表性的鄉土地理素材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講述、去討論、去分析,通過親身體驗得出結論,再舉一反三,以此類推,效果明顯。
(二)南疆特色鄉土地理素材的運用
其實南疆有著很豐富的鄉土地理素材,以本學校所在的喀什地區農三師小海子墾區為例,小海子墾區是一個特色農業非常有名的地方:棉花、西瓜種植、蘋果、梨、油桃、紅棗、巴達木栽培、葡萄種植等并在形成其獨特的文化積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農三師的棉花品牌,聞名國內,本地的學校完全可以利用這些素材,以這一典型的特色農業優勢,去分析其發展的各方面影響因素,成為學生學習農業區位因素的優秀素材。在這方面我們試著組織學生在假期對棉花生產等特色鄉土素材進行了調查,學生最后以小論文的形式提交調查成果,并且還請農業技術方面專家就棉花生產方面做過一次報告,都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這樣的教學過程肯定要比老師在課堂上干巴巴地講其他地區的農業模式效果要好,而且學生們對此也非常感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和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實際上,任何一個地區可以挖掘的有價值的鄉土素材都是很豐富的,對于高中地理教學,尤其是新課改后的地理教學來說重要的并不是資源的數量,而在于我們如何把有限的最具代表性的鄉土素材用得精、用得巧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挖掘并發揮好鄉土素材對于充實中學地理教材、活躍地理教學以及在新課改的形式下,體現課改理念、實現素質教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教材的靈活性也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遇,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契機,把本地區豐富的有特色的鄉土素材有效地應用在地理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地理教學更具自主性、開放性和探究性,使地理教學更加生機盎然,為新課改的推進做出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鄉土文化;文化轉型;文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02(2014)01-0066-06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1&ZD070;安徽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計劃(2012-2020)重點項目“社會風險中的公共安全治理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FRZD201305。
作者簡介:劉曉峰,男,安徽師范大學法學院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講師,管理學博士。郵編:241003
近幾年,有關文化的研究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實踐層面上,一系列旨在推進文化發展的公共政策相繼出臺,在理論層面上,學者們也從多個角度對當代中國的文化現象給予了深入而廣泛的解讀。然而,就有關文化發展的已有研究成果來看,在研究視角上,較多地從產業經濟學角度研究文化產業發展問題,而忽視了文化的人文內涵及其動態性特質;在比較視野下,更多地關注東西方文化、區域文化以及不同行業文化的發展議題,而較少關注到城鄉文化這一界域層次;在研究方法上,較多地將文化作為一種因變量,并試圖用定量方法來加以描述,而缺乏科學定性方法的運用。基于此,為了推進有關文化發展的理論研究及實踐,本文試圖在理清鄉土文化這一重要界域概念內涵及主要特征基礎上,結合筆者對S省荃鎮政府所做的為期9個月的田野調查,分析當代中國鄉土文化的轉型及其表現問題。
一、文化及其動態性
盡管文化研究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科學領域的顯學之一,但學界至今都未能對“文化”這一概念達成共識,瑪格麗特·阿切爾就曾指出,文化“是社會學史中對關鍵概念的分析發展中最弱的一個,它使文化概念在社會學理論中被最為籠統化地通用了。”[1]比如,沃勒斯坦僅僅將文化作為世界體系論中的一個關鍵變量,認為“文化是作為一種意識形態障礙物出現的”,并“將各種文明的文化視為反對核心社會的文化前提的潛在物資”,“將文化看作是一種體系瓦解的障礙”。[2]在對待文化與行為這一問題時,帕森斯提出了“文化重組”(Cultural Reorganization)的概念,他將價值觀(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視作行為的目的和規范調節因素,強調文化之于行為的決定作用。在此后的幾十年里,盡管社會學領域對此理論也多有挑戰之聲,但并未從根本上動搖它,于是社會科學領域基本上認同了“社會秩序的中心要素是文化價值(和信仰、象征)的制度化和/或內部化”[2](63)這一命題。在這個前提下,文化生產學派將文化視為一種因變量,認為文化要由組織上、經濟上及其他的“過硬”自變量來加以描述,或謹慎小心地加以解釋。斯維德勒甚至認為,文化就是一個“工具包”,人們可以從這個“工具包”里挑選適合自己目的的行動謀略。這一觀點看起來似乎要把文化分析縮減成理性選擇論的一點補充。[3]
筆者認為,文化應該是一個動態過程,應該在行為過程意義上對其加以理解,在對待文化與行為關系這一問題時,筆者并不贊同“文化決定論”,而認為兩者之間應是相互包涵和依賴的關系,行為受文化影響,同時也是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因此,筆者認為“文化不僅是一種在人本身自然和身外自然基礎上不斷創造的過程,而且也是一種對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自然不斷加以改造,使人不斷從動物狀態中提升出來的過程。”[4]因此,當前我國所進行的文化體制改革,說到底也是人與文化互動過程的外在表現。本文對鄉土文化轉型的討論,即是建立在這種動態性視角之上的。
二、 鄉土文化及其主要特征
鄉土文化本質上是一個界域概念,它蘊含了兩個前提假設:一是承認鄉土這一“社區”(Field)類型的存在,即認為在鄉土這個區域范圍內,存在一個自治的、自給自足的群體共享同一個文化類型;二是認為鄉土文化是一種區別于現代(城市)社區文化甚至與現代(城市)社區文化截然相反的文化類型,有一種所謂“傳統”的東西在里面,因此本文所說的鄉土文化與“傳統(鄉土)文化”并沒有本質區別。
鄉土文化是具有“鄉土性”的文化,認為:“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說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那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鄉土基層不完全鄉土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分析方法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5]如果從最表層的涵義上去理解,“鄉土性”所指涉的是鄉村社會中以農業為主的一種生產方式,是一種完全不同于現代西方或現代城市以工業或城市商業為主的生產方式。在更深意義上,它則代表了一種社會結構的屬性特征。筆者不主張從抽象意義上理解鄉土文化,而應當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認識:
(一)鄉土文化的空間特征
按照的分析,社會結構“鄉土性”最根本的表現在人與空間關系的不流動性上,這是因為,在傳統鄉村社會中人們謀生的方式非常單一,除了“直接取資于土地”之外,缺乏其他的生產方式。由于農業生產所特有的穩定性,傳統鄉村社會中的人幾乎將身子“插入了土里”,所以,對于傳統鄉村社會中的人而言,“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則是變態”,他們就像“從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找到合適的土地就定居下來,很快就會開辟出一個新的家族殖民地”。從根本上說,也正是這種人與土地的“鄉土性”關系決定了一種適應土地、面對土地的特殊文化形態,即鄉土文化。
(二)鄉土文化中的人際關系特征
鄉土文化的首要表現是一種人際關系形態,這種人際關系是以“親緣”“地緣”關系為基礎的,并以這種初級社會關系構造他們交往與互動的“差序格局”,這種親緣與地緣關系所形成的樸素道義和情感義務,支撐著鄉土文化和社會的持續。正如羅伯特·埃杰頓所說:“鄉間社會的特點就是道義和情感義務、人與人之間親密無間、社會凝聚和持久的連續性。這都是鄉間社會的特點,而人們轉向城市生活以后就不復存在了。”[6] 其次,這種人際關系還是一種孤立的或者說具有相對隔絕性的人際形態,鄉土文化中的人際關系形態以農民的長期聚居為基礎。我們知道,在中國傳統鄉村中,其基本單位是村落,大多數農民都是聚村而居的,由于農業生產對分工的要求較低,基本上不需要更大規模的、更多社區范圍內的分工協作,因此也就沒有“聚集許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各社區之間也因無需溝通而變得孤立和相對隔絕起來,當然這種孤立或相對隔絕并不代表鄉村成員的不流動,只是這種流動極其有限罷了。
(三)鄉土文化中的個體理性特征
農民的個體決策行為特征是鄉土文化最為直接的外在表現。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中的個體更多地被描述為“理性經濟人”,那么鄉土文化中的個體行為是否也能用“理性經濟人”來解釋呢?可以將這個問題分解開來回答,即:鄉土文化中的個體是否是“理性”的?如果是理性的,那么它是否是一種“經濟理性”?對于第一個問題,學術界也頗有爭論,韋伯就曾認為,處于“傳統主義”下的農民,只追求代價的最小化,其行為是一種非理性的。但許多學者又從理論和經驗兩個方面證明,農民其實也像其他人一樣具有理性。[7]他們的行動是一種具有目的性的理性行動,“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通過人際交往或社會交換所表現出來的社會性行動,這種行動需要理性地考慮(或計算)對其目的有影響的各種因素。”[8]當然,這牽涉到對“理性”這一概念的界定問題,筆者主張在寬泛的意義上去理解“理性”這一概念,即認為“理性”僅僅是一種“趨利避害”的行為特征而已,而且這里的“利”不僅僅是經濟利益,還包括“情感滿足”等,因此,我們支持認為鄉土社會中的農民是“理性”的觀點。但是,那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經濟理性”卻不適合解釋鄉土社會中的農民行為,我們認為鄉土社會中農民的理性實際上是一種“生存理性”,這種理性思維所考慮的首要因素是“生存第一”,而不是“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說,對于廣大農民來說,為了維持整個家庭的生存而選擇“并非最次的行為方式”而非選擇“并非最優的行為方式”,這才是傳統農民更為真實的內驅力。這一點也不難理解,在中國歷史上,雖然長期存在著人多地少的壓力,但由于安土重遷的鄉土文化傳統,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了,鄉民一般是不愿意背井離鄉的,因此,只要整個家庭的生計還能維持下去,他們“就寧愿守著這收益明顯降低、邊際收益不斷遞減的土地,被迫忍受著一種過密化的農業經營”。[9]因此,中國農民的行為選擇,是無法完全用“理性經濟人”解釋的。也正如黃宗智所說,“幾個世紀以來中國農民在人口—土地壓力下不是遵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經濟理性’原則,而是為了維持整個家庭的生存而投入到哪怕是邊際報酬遞減的過密化農業生產活動中去。”[9]
(四)鄉土文化的倫理本位特征
鄉土文化是中國傳統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是在中國傳統社會土壤上產生的,因此它對中國傳統社會具有依附性。梁漱溟認為中國社會不是個人本位的,也不是社會本位的,而是“倫理本位的社會”。中國人“實存在于各種關系之上。各種關系,即是種種倫理。倫者,倫偶;正指人們彼此之間相與。相與之間,關系隨生。家人父子,是其天然基本關系;故倫理首重家庭。……隨著一個人年齡和生活之展開,而漸有四面八方若近若遠數不盡的關系。是關系,皆是倫理;倫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10]鄉土文化將農民形塑成“倫理本位”的個體,并且這種“倫理本位”也建構了一套獨特的權利義務關系,以達成社會在道德意義上的整合。“倫理本位”也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說,它嚴格地限定著鄉土社會中人們的行為方式。
三、鄉土文化轉型及其表現
美國學者克拉克主張以一種更為世俗的眼光看待文化問題,他認為,“文化其實并沒能讓所有的人都獲得健康和幸福,從更長遠的角度看,文化也不能確保所有社會都獲得發展或生存,因為那些獲得成功的社會都不是無限期地原封保存著它們的文化,而是必須使它們發生改變。”[11]盡管我們并不贊同克拉克上述帶有“經濟發展目的論”色彩的觀點,[12]但他卻啟發我們關注文化形態的動態性,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文化現象。筆者認為,當前鄉土文化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遷過程,這一變遷是隨著整個中國社會的轉型而發生的。因此,要研究鄉土文化變遷,就要將鄉土文化放在中國社會轉型的框架中去分析。
眾所周知,自現代工業文明以來,“社會轉型”(social transformation)這一概念便成為理論家們用來描述和解釋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用語。它最早出現在西方發展社會學理論和現代化理論中。“轉型”本來是生物學中的一個概念,被社會學家借用來描述社會結構某些具有進化意義的轉變。哈利生在論述現代化和社會發展時,就多次運用社會轉型一詞來予以說明。[13]蔡明哲則直接把“social transformation”翻譯成“社會轉型”,并認為“發展”就是由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一種社會轉型與成長的過程。[14]
如今,“社會轉型”已成為中國社會科學界一個熱門術語,其基本內涵是指社會的整體性變動。有人認為社會轉型就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轉變,[15]這是從當代中國社會的獨特性視角來解釋的;有人則從社會類型的視角加以說明,認為社會轉型是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和后工業社會的轉型;[16]有人還從不同的社會維度加以考慮,認為社會轉型包括文明轉型、形態轉型、制度轉型和體制轉型四個方面。[17]筆者認為,社會轉型是在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向現代文明轉變過程中出現的概念。從某種意義上說,它與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現代化”有一定的聯系。本文所說的社會轉型不是指社會某個領域的變化,更不是指某項制度的變化,而是指社會生活具體結構形式和發展形式的整體性變遷,尤其是指當代中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從鄉村社會向城鎮社會的社會變遷和發展過程。
中國社會的這一社會轉型打破了傳統的、舊的生活方式,“傳統形式的共同體和文化的‘原生’屬性不得不大大削弱。”[2](90,92)也就是說,文化轉型既是社會轉型的一種表現,又是由社會轉型所根本推動的。當前所謂的鄉土文化轉型即是指鄉土文化從傳統形態向當代形態轉變的歷史過程,是其文化本質屬性的“漸變”過程,筆者通過在S省荃鎮政府的實證調研發現,在當下的鄉村社會中,傳統鄉土文化的影子并沒有完全消失,而呈現出一種與現代性、多樣性、市場性相互交融的特點。下面將結合實地調研的材料來談一下當前鄉土文化轉型的主要表現。
(一)從封閉同質到開放異質
傳統鄉土文化的首要特征在于其封閉性和同質性,但現在這種特征正在被打破。鄉土文化的本質特征來源于傳統農業這一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即傳統農業那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模式造就了傳統鄉土文化中求穩怕亂、封閉守舊的同質文化形態,農民形成自我滿足,盲目排外,因循守舊,拒絕交流與合作,求穩求安的價值觀念。在這種價值觀念影響下,農民將一種同質化的帶有強烈儒家色彩的行為規范視為不可逾越的處事原則,這種原則要求墨守陳規,反對開放。但是現在,市場經濟的觸角已經延伸到鄉村,市場經濟所要求的資源開放性,極大地沖擊了傳統鄉土文化,使鄉土文化逐漸具有了開放性。另外,隨著鄉土社會的開放,鄉土文化也不再是同質的了,正呈現多元化的傾向。[18]
人口流動性的增加是導致文化多元和開放的動力之一,最近幾年,荃鎮的青壯勞力有不少都選擇外出務工,只有在農忙或年底的時候才返回家鄉。由表1可以看出,近十年來荃鎮的外出務工人員是逐年增加的,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鄉土”對他們而言成了一個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地方,一方面他們骨子里繼承了父輩們傳統保守的一面,生活并沒有過分的奢望,也沒有比較明確和理性的生活目標;但另一方面,在文化心理上,對城市生活和現代文明已經產生了某種向往和依賴,對傳統鄉土文化和鄉土社會卻也產生了一種排斥心理,這種心理變化在年輕一代農民工中尤為明顯。采訪對象Z是筆者接觸的一位典型的新生代農民工,盡管只有23歲,但已在外務工六年,他覺得“出去到大城市里能開開眼界……在外邊能多呆一天是一天,外邊總比家里好,在老家呆段時間就變‘土’了,跟不上形勢了。”(荃鎮訪談資料:20091202ZCL)這種想法在年輕一代農民中頗具代表性。
(二)從“生存理性”到“經濟理性”
傳統鄉土文化下的個體行為遵循的是“生存理性”原則,也就是說,在傳統社會中,“在人多地少的壓力下學會了一分一厘地計算,一得一失地權衡,從而發現了尋求并維持生存甚至糊口而非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在現實面前做出種種選擇的首要策略。”[19]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民的生存壓力得到了緩解,他們具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他們的“意愿”里不僅有“生存理性”,而且還存在“經濟理性”。[20]荃鎮勞動保障所所長曾對筆者說過下面一段話:
現在年輕人都想往外邊打工,不像原來村里的老人,守著家里的一畝二分地不想動,一方面出去打工確實能比在家里種地賺得多,這幾年不少戶里買電視、蓋房子都是靠打工;另一方面,年輕人也喜歡熱鬧,大城市里就比農村熱鬧,玩的也多,誰還愿意呆在農村啊……一出去就更不想回來了,看看城里人過的日子,就會越來越覺得城市好農村孬……特別是年底那些打工回來的都穿得很鮮亮趕潮流,這對沒出去過的小青年也影響很大。(荃鎮訪談資料:201039 FDJ)
可見他們已經意識到,進城打工所得到的好處 “完全可能超過掙點錢來修房子、討媳婦、看病吃藥、還賬還款”。對他們來說,傳統“鄉土”觀念的文化意義已經不再像原來那樣被給予強烈的認同了,他們有了在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上更多的橫向比較,再加上城市化為他們提供了大量可供選擇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在日益松弛的結構性條件下,為追求生存和滿足生存以外的需求,他們成為游離于傳統鄉土之外同時又游離于現代城市之外的群體。[19](52)
(三)從倫理本位到利益本位
從“生存理性”到“經濟理性”說明農民行為的目的更加多元,不再僅僅為了滿足溫飽,而筆者在這里用“倫理本位”到“利益本位”的變化試圖表明農民行為動機的重心發生了轉移,由過去主要考慮道德倫理,到現在考慮了更多的經濟因素。有學者認為傳統“熟人社會”中的鄉土邏輯正在喪失。特別是“最近十幾年以來,市場經濟原則的滲透和沖擊使得農村社會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鄉土中國”,原先具有血親關系的“自己人”關系不斷“外化”,村莊層面的“熟人社會”日益“陌生化”;其結果導致鄉村生活的倫理色彩越來越淡化,村莊的交往規則將最終擺脫“血親友誼”和“人情面子”的束縛,轉向以利益計算為旨歸的共識規則體系。筆者曾經訪談了某村支部書記,他對當下的這種情境感到痛心和無奈。
現在人心都變了,除了我這個年齡的(筆者注:51歲),還有再上年紀的人,現在小年輕的都注重錢,動不動就拿錢來說話,以為什么事都能用錢擺平……村里有些人也是為了錢不顧面子,有的為了錢連親戚朋友都騙。(問:有這方面的例子嗎?)前兩年,老張家的二小子去廣東那邊打工,后來給家里打電話來說有個行當很來錢,就把他堂叔家的幾個兄弟還有外村的幾個同學拉過去了,后來才知道是搞傳銷……你說為了錢他什么不敢做?(荃鎮訪談資料:20091128WSC)
不少學者也看到了當下農民越來越理性化和血緣倫理意義衰退所產生的影響,并對這種現象表現出悲觀情緒,認為“這一正在發生著的變化影響將極其巨大而深遠。它不僅會改寫家庭的結構和意義,重塑社會的聯結模式,還將造就一大批信仰缺失的農民,導致他們的生活無意義化與自利化,并對鄉村社會乃至整個社會的道德與秩序產生重大影響。”[21]但另一方面,傳統鄉土文化的“倫理意識”仍然在起作用,當前的鄉土文化只能說處于倫理本位和利益本位相互交融的狀態之中。
四、結束語
當前我國鄉土社會正面臨著文化轉型,文化轉型是我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和后工業社會轉型的重要表現。因此,在筆者看來有關“三農”的一切改革都不能脫離鄉土文化轉型這一重要社會背景,而就未來一段時期鄉土社會文化建設而言,首要任務應當是科學認識當前我國鄉土文化的階段性特征。從上述對鄉土文化轉型特征之分析可以發現,鄉土文化正處于一個從傳統鄉土文化向現代都市文化過渡階段,一方面傳統鄉土文化的影子并沒有完全消失,另一方面又具有了某些都市文化的特征,呈現出一種傳統性與現代性、多樣性、市場性相互交融的特點,這是對當前鄉土文化的一個基本判斷。
因此,當前倡導文化建設有必要將鄉土文化建設和城市(鎮)文化建設區別對待并有所側重,正如黨的十報告所強調的,要“加大對農村和欠發達地區文化建設的幫扶力度”。結合本文對鄉土文化轉型基本特征的分析,具體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快推進鄉土文化轉型:首先,構建鄉土文化包容性機制,加強城鄉文化之間的交流。重點應當是創建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城鄉一體化的文化互動機制。比如建立起城鄉一體的文化資源網絡管理體系,使城市文化資源能夠對農村形成有效的集聚和輻射,同時建設一批設備齊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中心鎮文化基礎設施,最大程度地實現區域文化共享,城鄉文化和諧交融。其次,建立農民文化參與機制,保障文化產品的多元化。從“生存理性”到“經濟理性”的變化說明農民在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上更多地橫向比較,他們的行為的目的變得更加多元,而滿足農民多元化文化需求的前提則是建立合適的參與表達機制,即主要涉及農民需求的表達、參與以及政府如何吸納民意并轉換成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制度安排。目前這一環節的制度建設還比較薄弱,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農民很少有話語權,其主體性地位和作用還有待提升,這是導致農村文化產品供給結構性失衡的根源。因此,改變現有的自上而下、單向的文化供給機制是必要的。再次,探索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機制。從“倫理本位”到“利益本位”的變化表明農民行為動機重心發生了轉移,由過去的主要考慮道德倫理,到現在更多地考慮經濟因素,這同時也表明鄉土文化在轉型過程中容易造成農民精神信仰層面的迷茫,進而淡化主流意識形態,難以形成統一的道德倫理和社會規范。因此,鄉土文化建設要處理好鄉土文化多元化趨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應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鄉土文化的主導,通過它來實現多元文化的整合,增強轉型期鄉土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這方面需要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文化工作者勇于創新、大膽探索,促進鄉土多元文化和主導文化的和諧統一,形成文化合力。
參考文獻:
[1]費瑟斯通,邁克.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M].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188.
[2]羅伯森·羅蘭.全球化——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M].梁光嚴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8,63.
[3]奧爾蘭多·帕特森.認真對待文化:框架及非洲裔美國人實例[A].塞繆爾·亨廷頓,勞倫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性——價值觀如何影響人類進步[C].程克雄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299.
[4]張岱年,程宜山.中國文化與文化爭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28.
[5].鄉土中國:生育制度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7.
[6]羅伯特·埃杰頓.傳統信念與習俗:是否一些比另一些好?[A].塞繆爾·亨廷頓,勞倫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價值觀如何影響人類進步[C].程克雄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194.
[7]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M].梁小民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122.
[8]科爾曼.社會理論的基礎[M].鄧方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20.
[9]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農村發展[M].北京:中華書局,2000.306,58.
[10]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80.
[11]托馬斯·維斯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兒童及進步[A].塞繆爾·亨廷頓,勞倫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性——價值觀如何影響人類進步[C].程克雄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219.
[12]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M].李明軒,邱如美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63.
[13]David Harrison.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M].Unwin Hyman Ltd,1988.56.
[14]蔡明哲.社會發展理論——人性與鄉村發展取向[M].臺北:臺灣巨流圖書公司,1987.66,189.
[15]王宏維.經濟轉型與社會價值規范調整[J].中國社會科學,1994,(3).
[16]施雪華.論社會轉型與政府職能轉變[J].天津社會科學,1995,(2).
[17]劉玲玲.對社會轉型范疇的哲學思考[J].北方論叢,1996,(5).
[18]劉建榮.社會轉型時期農民價值觀念的沖突[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3):30.
[19]黃平.尋求生存——當代農村外出人口的社會學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48.
[20]文軍.從分治到融合:近50年來我國勞動力移民制度的演變及其影響[J].學術研究,2004,(7).
[21]董磊明,陳柏峰,聶良波.結構混亂與迎法下鄉——河南宋村法律實踐的解讀[J].中國社會科學,2008,(5).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Rural Culture
Liu Xiaofeng
篇9
網友“一笑了之”過后說:寫下“萬言書”的目的――“因為沒有功利目的,所以也就沒有包袱。要問這樣瞎忙為的是什么,因為我愛您――海南”。
但是,筆者參與到“國際旅游島”與“海南鄉土文化”這個話題探討,絕對沒有網友“一笑了之”那么純潔。對于我們平民百姓來講,或許我們沒有網友“一笑了之”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心態,所以不能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做沒有回報的事;或許我們沒有網友“一笑了之”知識之淵博,所以不能旁征博引侃侃而談,或許……所以對于筆者來講,討論這個問題,有強烈的“功利”目的――就怕“功利”目標不能實現!即:
一、參與到“國際旅游島”與“海南鄉土文化”這個話題的探討,不是為了激揚文字指點江山,而是在討論交流中增長自己的智慧;不是為了“挑別人的刺”,而是為了戰勝自我。
我們知道,如果達沃斯僅僅是一個旅游勝地,達沃斯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影響力。達沃斯能輻射出強大的影響力,因為達沃斯的魅力在于――這個世界上所謂最有影響力的人,最有權力的人,或者最有意思的人,私下的見面,單獨的會晤和這種一個一個團體的見面會。反過來講,每個參與其中的人肯定有不少收獲,否則他們不會浪費如此的精力和金錢來到達沃斯。
同樣,對海南各市縣的實權人物來講,2007年在昌江霸王嶺的“頭腦風暴”,以及08年初在省委座談會上要求講述2007年一件最得意的事和一件最苦惱的事。相對于冗長的會議來講,這種別開生面的互動式的交流探討,肯定能激活每個人的潛能。
那么,對于我們平民百姓來講,更沒有必要去指點江山。通過參與這個話題的探討,我們可以發現自己思維的局限性,可以吸收別人的長處,這對于我們的人生肯定有積極作用。
二、參與到“國際旅游島”與“海南鄉土文化”這個話題的探討,不是為了冷嘲熱諷,而是為了前瞻性發現潛在的機會;不是擊敗別人,而是為了“互利共贏”。
“打工皇帝”唐駿說:“我做過公司老板,知道當老板的管只會提建議的人叫挑刺的人,這類人往往會讓老板討厭。老板對既能提出問題又能提出解決方案的人會有好感,但一般不會重用。而老板最信任的則是,除了做到前面兩點,還能論證出方案可行性的人。”當年唐駿在剛進入微軟時發現Windows在多語言開發模式上存在錯誤,唐駿同時發現當時有很多人都發現了這個問題,甚至還有不少人向經理提交了解決方案,但管理層反應甚微。于是唐駿開始利用晚上和周末時間對自己關于這個問題的解決模式進行實驗論證,得到了完全可行的結果后,他給上司寫了一份書面報告,把自己編的程序都放在了報告中。他的老板說:“Jun(唐駿的英文名),你不是第一個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也不是第一個帶來解決方案的人,但你是唯一一個對解決方案找到論證辦法的人。”于是,名不見經傳的程序員唐駿,一躍成為了微軟總部Windows NT開發部門的高級經理。
我們無意成為一名“旅游方面的專家”,無須得到更權威專家的認可。但畢竟“國際旅游島”的推進是大勢所趨,這種有政策支持、有資金流入的環境變化,蘊含著很多機會。作為企業領導或員工,我們應該在這種變化中尋求商業機會;作為公務員特別是與旅游業相關的公務員,正如網友“一笑了之”所說:“國際旅游島面臨的這種前無古人的挑戰難度,需要國際旅游島的‘掌門人’運用天人合一的大成智慧去化解。”我想,網友“一笑了之”所說這句話,對于其他公務員同樣適用,其他公務員也應該從這種變化中承擔利人利己的責任――當然包括晉升的機會。
三、參與到“國際旅游島”與“海南鄉土文化”話題的探討,不是為了好高騖遠地把“鄉土文化”說得更抽象,而是為了還原鄉土文化的真實、原始,不是為了商業利益而刻意包裝“鄉土文化”,而是把我們自己因“鄉土”的“文”而“化解疑惑、化解煩惱、化解矛盾”的真實感受記錄下來,在自我感動的同時,感動異鄉游客――商業利益僅僅是這份“感動”的副產品,同時也必須有這份“感動”,“商業利益”才可能給游客帶來“利”給旅游島帶來“益”。
“文化”這個詞用得太多,對于我們這些“下里巴人”來講,我們往往難以體會“文化”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獲。于是“文化”似乎成為裝裱門面的抽象詞藻,或是借以叫賣吆喝的借口。那么什么是實實在在的“文化”?什么才是跟我們老百姓貼近的“鄉土文化”呢?
如果我們把“文化”理解成書本的知識和所謂文人的學問,這確實離我們百姓有相當大的距離。但真的如此嗎?如果“文化”是高高在上的文化人專利,那么這只能成為“文字”和“文物”而不能成為“文化”。畢竟“文化”兩字中,“文以載道”是手段,“化解疑惑、化解煩惱、化解矛盾”才是目的。如果我們不能做到因“鄉土”的“文”而“化疑惑增長正見”,因“鄉土”的“文”而“化煩惱增長智慧”,因“鄉土”的“文”而“化矛盾增進和諧”,那么“國際旅游島”不但可能成為無源之水,“陽光和空氣、青山和綠水”也可能被浮躁的利益所吞噬!
篇10
【關鍵詞】信息技術 鄉土生活 素材 情景 興趣小組 作品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59-01
鄉土生活展示著豐富地域特色、自然景觀以及民俗風情等。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指出:“立足地方現實,體現地方特色,反哺地區經濟,融合地域文化。”信息技術已經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生活需要信息技術,信息技術也需要在社會生活中得以發展。信息技術只有與實際的社會生活緊密結合,才能呈現出其巨大的價值。
陶行知先生說過:“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我們當地處在泰山至孔子故里、東平湖、梁山的旅游熱線上,擁有豐富的鄉土資源特產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境內有目前世界上罕見的最大石鐵隕石堆;有使汶水揚波成瀑傳說是大禹治水遺跡的罡城壩;有風光旖旎的神童山,四歲讓梨的東漢神童孔融,五歲能詩,十歲能文,被稱作“建安七子” 之一的劉幀,均生于神童山下;世傳晉劉伶飲酒醉死葬地劉伶墓;有千畝梨園、萬頃棗林,浩瀚如海,蔚為壯觀;轟動全國考古界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源于寧陽;素有“寧陽種子種天下,寧陽大棗譽四方,寧陽蟋蟀霸五洲”之盛名的三大特產。在學習信息技術的同時,了解名人的事跡,家鄉的風采,有利于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為信息技術的學習提供精神,并從中領悟信息技術的實用價值。
一、在生活中尋求素材
在備課時選用學生熟悉的鄉土資源素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審美對象,促進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習內容。
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自然人文景觀豐富信息課的內容,讓學生置身于社會信息中,能讓學生更直觀地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體驗到生活的情趣,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這樣的操作更接近生活,也擴大了眼界,激起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利用鄉土素材創設情景
在教學中,我發現一些專業的概念和一些復雜的操作步驟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這對于以具體形象為主、生活經驗匱乏的小學生來說,難以透徹理解。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如果研究的是生活中熟悉的對象,那么學生就會感到親切,容易理解。通過對學生生活及興趣的了解,以學生經驗為依據,選擇合適的鄉土素材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組織學習材料,使新知識呈現形式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對生活情境的體驗中產生問題意識,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與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活動。
在學習《網上世界真奇妙》一課時,我利用附近著名的旅游景區神童山森林公園,引導學生:怎樣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去這個地方?你有什么辦法?自然地引入IE游覽器的使用。當學生找到自己特別喜歡的網頁時,引出收藏夾和歷史記錄在瀏覽網頁時的使用。引導學生用網絡搜索引擎游覽搜索家鄉更多的名勝古跡,感受家鄉的自然風光。學生興趣盎然,學生的信息意識得到了增強,信息技能得到了鍛煉。
情境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就越強。讓身邊的生活走進課堂,學生能夠切實體會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感受到信息技術的趣味和作用,學習的積極性能夠真正被激發。
三、制作有生活氣息的作品
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理念包涵信息技術課程應與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結合,鼓勵學生將所學的信息技術積極地應用到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去,讓學生在學科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掌握并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
當學生完成《我的課表我來做——制作特殊表格》后,我讓學生在課下調查學校食堂的菜單,然后在練習課上要求學生幫食堂設計一張能吸引人的菜單。能為學校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學生的興趣非常高。
前面提到的制作幻燈片《家鄉的景觀名勝》、Word文字處理《讓文檔圖文并茂》和網頁制作《讓網頁“靚”起來》,雖然教材中的例子內容很簡單,學生也很容易完成,但較乏味。用學生收集的身邊的素材來制作有關家鄉的內容,學生接到任務后,興趣十足,開始認真地制作自己的作品,最后交上來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尤其是學生天天路過的田園風光,平時并不是太注意。當有的學生把它們搬到電腦設計的作品上后,許多學生才發現身邊也有這么漂亮的風景。最后,我讓學生把這3幅內容相似但設計形式不同的作品合并在一個名為 “我愛我的家鄉”的文件夾中,還專門安排了一節“我愛我的家鄉”作品欣賞課。學生不僅順利的完成了任務,還增進了對家鄉的熱愛。
信息技術的作品創作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創造等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四、開設興趣小組
健康豐富的課外活動能夠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農村孩子與城里的孩子一樣,求知欲強,多數學生不滿足于單調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課堂生活,向往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然而,由于在農村學校和家庭,信息技術課外活動缺乏條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農村學生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在素質教育的今天,信息技術課外活動能加深和拓寬學生信息技術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是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拓展,使信息技術成為學校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力工具。
開展豐富的信息技術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提高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學習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課堂是個小空間,生活是個大舞臺。把學生的學習活動融入到豐富多彩的鄉土生活中去,讓他們經歷鮮活而具體的生活體驗,去感受生活的情趣。這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人生態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2]溫智玲 《鄉土資源的類型與價值》 《學前教育》 2008
- 上一篇:蒙氏思維訓練的好處
- 下一篇:校園文化建設經費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