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健康管理師職業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0-16 17:36: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健康管理師職業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近業競爭日益激烈,并呈現出專業化、復雜化、國際化的趨勢,這使
得中國企業更加意識到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在企業內部,承擔知識產權管理這一重任的正是知識產權經理人。
作為企業技術創新和無形資產管理的中堅力量,知識產權經理人所承受的責任之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受到企業規模、高管意識、部門地位、自身經驗和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等條件的限制,許多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經理人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能力和價值,中國知識產權經理人作為一個群體的地位和作用還沒有被企業和社會完全認識。
知識產權部門在企業中的地位究竟如何?知識產權經理人在企業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職業角色?國外與國內、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經理人有何職業差別?知識產權經理人在職業發展中又遇到哪些問題和挑戰?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在哪里?發展空間到底有多大?
為了更加全面真實地了解中國知識產權經理人的生存現狀和發展趨勢,也為了使中國知識產權經理人進一步得到社會的清晰認知,《中國知識產權》雜志于2012年8月至12月,發起了為期近半年的“中國知識產權經理人職業狀況調查”活動,通過廣泛的問卷調查和數據統計,并結合對部分經理人的面對面專訪,最終形成了這份《中國知識產權經理人職業狀況調查報告》,這將成為中國國內首份全面真實反映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生存與發展狀況的寶貴資料。
的學術研究項目,而是一次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調查摸底活動。基于樣本數量有限等因素,調查結果可能缺乏全面性和科學性,但至少可以從一個側面透視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這一職業群體的生存與發展狀態。的專訪和填寫調查問卷的知識產權經理人,沒有他們的積極參與和配合,我們的報告將無法如期順利完成。借此機會,我們也向全國的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職業現狀調查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活動共發出書面調查問卷200份,收回180份,另以網絡形式回收電子調查問卷62份,總計收回調查問卷242份。經過對收回問卷內容進行有效性和完整性復核,剔除了不完整或無效的調查問卷39份,最后確定了203份為基礎統計樣本。
為使調查結果盡可能的客觀全面,在調查對象的選取上,將不同性質、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各類企業均納入調查范圍。
(一)企業性質和類型分布
經統計,本次調查對象來自203家企業,其中內資企業占調查總數的77.35%;外資企業占12.32%;港、澳、臺資企業占8.37%;未對此問題進行回答的企業占調查總數的1.97%。
(二)行業分布狀況
為使調查活動更具針對性,本次調查對象主
(三)企業規模情況
在本次調查對象當中,企業員工數量在1000人以上83家,占40.89%;501-1000人24家,占
11.82%;100-500人43家,占21.18%;100人以下的49家,占24.14% 。
二、知識產權部門設置情況
(一)機構設置與隸屬關系
在被調查企業當中,設置獨立知識產權部門的有99家,占48.77%;隸屬于技術研發部門的有37家,占18.23%;隸屬于法律事務部門的有21家,占10.34%;隸屬于市場運營部門的有14家,占6.90%;隸屬于行政管理部門的有7家,占3.45%;隸屬于品牌管理部門的有4家,占
1.97%;隸屬于其他部門的有17家,占8.37%;未作答的4家,占1.97%。(見圖1)
(二)員工數量
在被調查的企業中,知識產權部門的員工數量普遍較少,其中10人以下的有85 家,占41.87%;10-50人的有48家,占23.65 %;51-100人的有11家,占5.42%;100人以上的有5家,占2.46%;未作答(即企業內部沒有單獨的知識產權部門)的共54家,占26.60%。(見圖2)
三、職業稱謂
與知識產權部門類型相對應的是,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的職位名稱亦各有不同。在本次調查對象當中,稱為首席知識產權官的有4人,占
1.97%;稱為知識產權總監(或經理、部長)的有44人,占21.67%;稱為法務總監(或經理、部長)的有4人,占1.97%;稱為知識產權顧問的有28人,占13.79%;稱為知識產權專員的有79人,占38.92%;其他稱謂的有44人,占21.67%;未作
答的4家,占1.97%。(見圖3)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既包括技術層面的內容,也包括法律方面的內容。尤其是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加傾向于法律方面的內容。而長期以來,社會上對于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尤其是專利領域的工作,多數都誤以為是一項專門從事科學技術研究性質的工作。
本次調查的受訪者普遍表示,作為一個目前社會認知度本來就不高的職業,其從業人員的稱謂卻如此之多,這無疑更加弱化了該職業的知曉程度,使外界無法真正了解該項工作的性質與內容。況且,其中部分稱謂不能夠全面地反映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工作的特點,不能夠增強從業人員的認同感,更無法提升專業人員的社會地位、增強該種職業的影響力和榮譽感。因此,有業內人士呼吁,國家有關部門盡早給予該職業一個相對權威的統一稱謂。同時,知識產權經理人亦應加強對自身價值和職能的認知,盡快形成一個業界普遍認可并予以接受的稱謂。
四、工作匯報對象(略)
五、部門地位
與國外大公司相比,國內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方面還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知識產權部門在企業內部的地位還不夠高,多數為二級部門或三級部門。一般認為,部門地位的高低取決于該部門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如果一個部門多年下來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其地位很難獲得提升。因此,知識產權部門要想在企業中獲得較高的地位,必須首先做到部門角色從企業的“成本中心”轉變為“利潤中心”。
調查中得知,國內企業中多數的知識產權部門負責人,即使是職位達到“總監”級別的經理人,其在企業中的地位也遠低于財務總監、總工程師,甚至不敵人力資源總監。許多知識產權經理(部長)甚至沒有自己獨立的辦公空間。
六、工作內容
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所從事的工作內容,概而言之就是與企業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運用與保護有關的各類事項。
值得關注的是,近半數的被調查者選擇了“專利許可”,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選擇了“知識產權交易談判”,這表明在基礎的專利創造環節之外,大量的中國企業開始在專利的運用和轉化方面投入精力。另外選擇 “法律維權與訴訟”和“知識產權危機公關”的被調查者分別占到總數的38%和22%,與之相呼應,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近年來持續大幅增加。2011年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共新收和審結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59612件和58201件,分別較上年的42931件和41718件增長了38.86%和39.51%。這些數據表明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意識不斷提高,企業運用知識產權維護和贏得市場利益的行為越來越頻繁。
七、工作條件
良好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需要哪些主要條件?在被調查對象當中,83.74%選擇“良好的企業知識產權意識及戰略”;45.81%選擇“正確的決策程序和組織機構”;42.86%選擇“公司各相關部門的有效參與”;59.11%選擇“知識產權管理與企業的業務目標有效結合”;40.39%選擇“有效的獎勵和績效評估制度”;15.76%選擇“健康的人事管理制度,如聘用、培訓、監督機制等”。(見圖5)
調查結果表明,良好的企業知識產權意識和戰略仍然被認為是目前知識產權經理人工作首要的支撐條件,近年來伴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及不斷推進,多數企業內部雖然建立了相應的知識產權部門并配備了專門人員,但是知識產權與企業決策和發展目標的結合深度仍然不足。因此未來知識產權的運用和管理被企業管理層面深度認知并與企業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將成為提升知識產權在企業中的管理地位并實現知識產權經理人職業價值的關鍵所在。
八、內部關系與外部協作(略)
職業發展調查
一、專業素質狀況分析
(一)年齡結構
在被調查對象當中,有48%的知識產權經理人的年齡為31-40歲,年齡在20-30歲的占44%;41-50歲的占5.91%;51歲以上的僅占0.49%;未作答的占1.97%。(見圖6)
統計顯示,調查對象中年齡在40歲以下的占到總數的91.62%。該項調查結果表明,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是一支非常年輕的隊伍。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也處在剛剛起步
或探索發展時期,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知識產權經理人職業正處于活躍期和上升期,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
(二)學歷狀況
根據對調查對象的學歷狀況所做的統計表明,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較高,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調查總數的4%;具有碩士及雙碩士學位的占總數的46%;具有學士及雙學士學位的占總數的45%;而大專及以下學歷的僅占總數的3%。(見圖7-a)
進一步統計可以得出,在被調查的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當中,擁有本科以上學歷的高達194人,占調查對象總數的96%;其中碩士及雙學士以上學歷的有115人,占調查對象總數的57%。這一點充分說明了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這一隊伍的文化素質水平明顯高于其它行業。
另據調查,在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當中,特別是在中、高級職位的知識產權經理人當中,有17%具有海外留學背景或海外工作經歷。(見圖7-b)
目前,國內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和業務水準基本上還處在相對較低的層次,因此,學習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管理思維方式和業務技能對大多數國內從業者來說都具有普適性。從這一意義上講,擁有海外相關專業留學背景,加上跨國公司相關領域工作經歷的人才無疑是具有較強競爭力。(三)專業背景
調查顯示,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的專業背景十分復雜,其中,具有理工科專業背景的有168人,占總數的82.75%;法律專業背景的43人,占21.18%;財經類專業背景的9人,占4.43%;管理類專業背景的17人,占8.37%;其他專業背景的有4人,占1.97%。(見圖8)
調查表明,目前在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中,同時具有技術和法律雙重背景的復合型人才數量有限,并且多為主管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
在我國,由于知識產權相關專業開設時間較晚,開設此類專業的院校數量不多,迄今為止,培養出的畢業生人數很少,且知識產權專業多設置于法學院之下,作為法學的專業方向之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術型人才的進入,在調查訪問過程中發現,多數知識產權經理人都是在工作期間通過自學或者參加在職教育來補充相應的法律
知識。因此,在目前國內企業中從事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半路出家”,大都是邊工作、邊學習,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專業知識與技能。
(四)職業背景
在被調查對象當中,在成為知識產權經理人之前的曾從事過的職業多種多樣,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技術研發(33%)、專利(22.66%)和企業管理(22.17%)。
值得關注的是,在知識產權經理人中有近20%曾經從事過專利審查及相關行政工作,其中,曾從事專利審查的被調查者占9.85%;曾從事機關事業單位相關管理工作的占9.36%。(見圖9)從以上統計結果不難看出,在我國企業里從事知識產權工作的人當中,尤其是在從事專利事務的人當中,具有技術研發背景的人員明顯占據主力。這也與前項調查結果相匹配,即具有理工科專業背景的人員在我國的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當中占有絕對多數。
另外,通過對被調查者的詳細了解,大部分被調查者曾在本企業從事研發工作,對本企業的技術發展思路及研發方向具備更高的掌握程度。還有
22.17%的被調查者曾經從事企業管理工作,對公司管理層具有更高的影響能力。
(五)職業資格
在接受調查的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當中,所取得的職業資格可謂“五花八門”。其中,具有專利人職業資格的占43.35%;具有律師職業資格的占15.27%;具有版權經紀人職業資格的占
1.48%;具有知識產權(專利)工程師職業資格的占12.81%;具有知識產權(專利)管理師職業資格的占4.43%;具有資產評估師職業資格的占1.48%;具有其他職業資格的占6.90%;無任何職業資格的占34.48%。(見圖10)
二、職業滿意度調查
(一)收入狀況
在被調查對象當中,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共88人,占調查總數的43.35%;10-20萬元的共計71人,占34.98%;20-30萬元的共18人,占8.87%;30-40萬元的有12人,占5.91%;40-50萬元的有3人,占1.48%;50萬元以上的有7人,占3.45%;未作答的4人,占1.97%。(見圖11)收入狀況向來是衡量一種職業認可度與滿意度的最有力指標。調查結果顯示,與學歷狀況等背景條件不甚相襯的是,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的收入狀況與同企業的研發、市場及管理人員相比并不理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們對于所從事職業的滿意度和榮譽感。
(二)收入滿意度
在被調查對象當中,對目前收入狀況表示很滿意的有8人,占3.94%;基本滿意的有85人,占41.87%;不太滿意的89人,占43.84%;很不滿意的17人,占
8.37%;未作答的4人,占1.97%。(見圖12)
結果表明,表示對收入情況“不太滿意”、“很不滿意”的人數超過總調查樣本數的一半,而表示“很滿意”的被調查者僅占3.94%。
(三)工作環境
在回答“目前的工作環境存在哪些不利因素”的問題時,認為收入偏低的占50.74%;認為獎勵機制不合理的占42.86%;認為培訓體系不完善的占38.92%;認為任務分工不明確的占31.03%;認為工作內容無挑戰性的占22.17%;認為工作時間不靈活的占26.11%;認為交通條件不便利的占13.3%;認為辦公環境不舒適的占8.37%;認為人際關系不和諧的占5.91%。
從該項調查中我們發現,超過半數的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認為自己的收入水平偏低,企業對知識產權經理人能力的要求與企業可以支付的薪酬水平不匹配;獎勵機制問題被認為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者職業發展中的主要阻礙因素之一,如何對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的工作進行有效考核并設置適當的獎勵機制是目前普遍難以解決的困境;另外,近四成的被調查對象表現出對培訓體系的關注,這也側面反映了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對于職業發展與上升空間的渴望。(四)工作年限
在被調查對象當中,在目前所在企業的工作年限少于1年的有33人,占16.26%;1-5年的有104人,占
考慮到調查對象的年齡結構和學歷背景等因素,其中許多人參加工作的時間本身都不算長,但從該項調查結果仍然可以看出,我國的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在同一企業工作的年限相對較短,在工作經驗、業務能力和資源積累方面尚有欠缺,而這些因素都不利于職業的穩定性。(五)職業穩定性
在回答“近一兩年內是否有換工作的計劃?”這一問題時,回答“沒有”的共計78人,占38.42%;回答“有”的50人,占24.63%;回答“保密”的71人,占34%
基于心理學的一般規律,在面對此類問題時選擇“保密”作答的人,其真實意圖多為肯定。如此推定,根據調查顯示,對于跳槽計劃給出肯定答案的則高達61%。而在這些人當中,又有超過七成的被調查者
表示,如果換工作的話,不會考慮離開知識產權行業。(見圖15)
我國企業的各類知識產權人才嚴重不足,且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并未得到有效重視,極大地浪費了已有知識產權人才資源。以上調查反映出的結果不免會引起人們對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人才流失的擔憂。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同時參考對調查對象的面訪所得信息,可以基本上得出這樣的結論,即目前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的工作穩定性較弱,這也是值得有關部門引起注意的問題。
三、服務需求調查(略)
四、職業發展趨勢調查
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未來的職業發展趨勢目前尚不明朗,對此亦有不同的判斷。認為“會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地位有所提升”的占66%;認為“短期內不會有明顯變化”的占29%;認為“在企業中的地位下降,逐步被專業機構的職能所取代”的僅占1%。(見圖16)
可以看出,大多數被調查者對未來知識產權經理人的職業發展持樂觀態度。但這一職業目前的發展仍然受到很多客觀環境及條件的制約,因此仍有三成被調查者表示出對短期之內發展變化的擔憂。
目前,國內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其中高端人才的缺乏是一大制約因素。而真正的高級知識產權管理人才,不僅要了解技術研發,還要熟悉不同國家的法律政策和知識產權環境,更需要了解本企業的發展戰略及未來方向。
必須承認的一個客觀事實是,與財務、研發、營銷、人力資源等企業職能部門相比,目前國內社會對于知識產權經理人的職業認可度還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