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13 16:56: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內向孩子的教育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內向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1

1、多表揚孩子,首先要發現孩子的優點,肯定他的點滴進步,常在集體面前表揚他,幫助他建立自信心;其次,在生活中要給他更多的關愛和照顧,讓他感到集體的溫暖,喜歡這個集體。內向的孩子在熟悉的地方比較放得開,我想這不僅與情緒有關,也與經驗有關。經驗豐富了,知道怎樣去應付各種問題,孩子主動性和自信心就增強了,交往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所以,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給孩子提供各種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從中得到鍛煉。

2、讓他多與同伴交流,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這樣可以讓孩子進入一個兒童世界,讓他在集體生活中學會與同伴交往,在交往中會學到原來不懂的新知識,并享受到和同伴在一起的樂趣。為孩子選擇一兩個性格開朗、身體健康、年齡比他略小一點的小伙伴一起玩耍,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而且還可以相互幫助。

3、讓孩子自由玩耍,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整潔、衛生、安全等顧慮較多,因而總是限制孩子不準這樣,不準那樣,這樣會束縛孩子的個性發展。應鼓勵孩子去玩沙、玩泥巴,踩雨后的積水,爬石子堆、黃沙堆等,其實只需穿上合適的衣服,注意安全即可讓他盡情地玩。這樣無拘無束的自由玩耍,會使孩子的性格開朗起來。

4、耐心對待孩子,不要對他提出過高的要求。對于孩子的畏縮行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不敢大聲說話等,家長也要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作出太強烈的反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為什么書上給出的方法多如牛毛,我們還是經常無計可施?這是因為我們教育的對象——孩子,是鮮活的生命體。生命有兩個特征:獨一無二,發展變化。正因為獨一無二,所以別人的教育方法是無法照搬的,只能借鑒。所以說,我們并不缺乏教育的方法,我們缺乏的是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我經常看到諸如《怎樣與孩子說話100句》之類的書,通常翻過之后一句都記不住,因為那是作者對自己孩子說的話,體現著他的價值觀、教育觀和生活智慧。我們每天要對孩子說的話不知有多少,即使學了100句,遇到其它的問題說的還是自己的話。而且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延續的教育套路,突然學了別人的招數,用起來也未必能得心應手。

這并不是說家庭教育書籍有什么問題,書上的道理沒錯,但真正實施起來卻不容易。比如,一本書上這么教家長:如果你今天在單位工作不太順心,下班回到家又有一大堆家務等著你,你看到15歲的女兒在玩手機,應該這么說:“媽媽今天上班有些不開心,很累,我到房間里休息一會,你先幫媽媽洗一下菜。”書上的方法肯定是正確的,但我們做得到嗎?我們可能會發一大通牢騷:你知道我上班多辛苦嗎?養你這么大也不會幫我做一點事,整天就知道玩手機,也不好好學習……這就是問題所在。很多教育書籍比較適合理想的生活狀態,就是家長衣食無憂,心理健康,夫妻關系好,足夠重視教育,并有時間和耐心陪孩子。而現實中大部分家長要面臨生存的壓力,帶著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和烙印,很難照搬那些正確的書上教的方法去面對孩子的問題。所以看書看什么?要看書里的教育理論,然后與實際結合,力爭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個性化解決之道。

在看書學習的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家長要先審視自己的心態。在實際的家庭教育研究中我發現,很多家長提出的孩子的問題并非來自于孩子本身,而恰恰是來自家長的心態。從家長心態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問題可以分為下面三類:

屬于成長中的正常過程。比如小學低年級孩子的學習問題很多,是因為孩子的心智發展還沒跟上,長大了會自然消失。青春期的某些問題也是暫時的,那些成長的煩惱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消失。

實質上體現了家長的焦慮。家長的焦慮來自幾個方面:社會不公帶來的不安全感(覺得讀書是孩子唯一的出路)、與別人孩子比較造成的壓力(自己孩子不如別人就覺得是問題)、生存的壓力和原生家庭帶來的性格問題導致的心理緊張(把孩子正常的事都當成問題)。

孩子的確有些“與眾不同”。其中還分兩個情況:有些只是個性的問題,比如孩子內向,內向是個性而不算問題;有些確實是問題,這就要分析相對于孩子目前的年齡,這個問題可以改變嗎?比如一個19歲女孩的家長跟我說孩子生活中很馬虎。我說:你應該也做過很多努力去改變她了吧?她承認,并說沒有效果。我說:19年養成的習慣是比較難改變的,除非她自愿地改變,你就留待今后的生活去改變她吧。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長的許多困惑就來自于努力改變無法改變的問題,導致自己和孩子都很焦慮。我認為解決問題不外乎兩點:接受難以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而對于那些可以改變的問題,找到方法不會太困難。

篇3

父母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

很多時候,我們在無意中侵犯了孩子的權利,但自己卻不自知。

給孩子報了很多課外班

家長為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比如英語、表演、跆拳道、圍棋等。可孩子越來越喜歡擺弄機器人,不喜歡上學校的課,時不時就耍賴或裝病。其實孩子“被動玩”的時間占據了“主動玩”的時間,導致孩子渴望利用學習時間來“玩”。

給孩子看的書太少

一次對學生閱讀圖書情況統計發現,63.3% 的學生平時經常閱讀的是“作文類”書籍,且數量排在首位,其次是童話寓言類圖書。事實上,數據顯示,家庭圖書擁有量在100本以上的學生比家庭圖書擁有量20本以內的學生語文學習成績高。

武斷地告訴孩子“你錯了”

孩子想喝果汁,可是媽媽偏偏給她倒了白開水。于是孩子一生氣,把杯子從桌上推掉!媽媽強壓怒火,冷著臉開始收拾殘局。媽媽生氣的表現和行為,等于直接武斷地評定:孩子不過是在無理取鬧。許多壞脾氣的倔強孩子,就是這樣養出來的。

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法定職責

《意見》指出,廣大家長要及時了解并掌握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表現和成長特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要始終堅持兒童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個性,創設適合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和生活情境,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規律性;要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積極發揮榜樣作用,與學校、社會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缺教少護、教而不當,切實增強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父母要等待孩子按規律慢慢成長

教育是一件慢成長的事情,但在實際中,我們對孩子的成長并沒有足夠的耐心。我們總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好,走得快些,再快些。

否定孩子的個性

“我的孩子非常內向,我該怎么改變他的個性?”其實,不妨肯定孩子的個性,把所謂的“外向”當作一種技術來學習,不管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

不給孩子留犯錯的空間

蕭蕭上幼兒園時,蕭蕭爸爸給兒子列了66條不許犯的錯誤清單。上面包括不許打破杯子、不許跳得太高……每天臨睡前,都會讓孩子反省今天是否有犯過以上的錯誤。但就是這么一個乖孩子,上中學后,卻成了讓老師頭疼的叛逆孩子,最后他的媽媽不得不辭職在家管孩子。

習慣給孩子做決定

有位著名企業家曾經驚訝于現在大學生找工作還要靠家長,他認為“如果家長幫孩子做了太多的決定,會讓孩子形成一種心理:反正有父母幫我做決定,這不是我的責任。當有一天他面對獨立,他的路反而會走得非常艱難。”

要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律

《意見》指出,學齡前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健康的生活和活動環境,培養孩子擁有健康體魄、良好生活習慣和品德行為,讓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小學生家長要督促孩子堅持體育鍛煉,增長自我保護知識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勵孩子參與勞動,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和學習習慣,并引導孩子學會感恩父母、誠實為人、誠實做事。

中學生家長應該對孩子開展性別教育、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孩子積極的學業態度,與學校配合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指導孩子學會自主選擇。

父母要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

我們每天都盯著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每天進步一點兒。但我們也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

應會反思、善學習

康康一提到數學就頭疼乃至厭學。經過交流發現,康康的父母對孩子太過嚴厲;父母對孩子沒有任何指導,陪伴孩子的就是命令。所以,孩子做錯事后不要總是責怪孩子,要反思我們的教育方法。

應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有多少家長不讓孩子看電視、玩電腦,把孩子催進房間做作業,自己卻一直看一直玩;又有多少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做人要誠信的同時,自己卻在答應孩子的某些事上沒有說到做到!

應鼓勵孩子參與社會實踐

有些爸爸媽媽總是過于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而阻止孩子參加各種適合的社會實踐。殊不知孩子的交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信心正是在這當中培養的。

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意見》指出,要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應該系統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增強家庭教育本領;用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正確行動教育引導孩子。

要不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應該堅持立德樹人導向,以端正的育兒觀、成才觀、成人觀引導孩子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篇4

“人生之始于孩子”如果把人生比作太陽,那么,學生時代就是噴薄而出的太陽。可是,內向、孤僻、自私、厭學的“心理狀態”卻給絢麗的朝陽罩上了一層陰影,遮掩了人生的輝煌。這種現象在體育教學中也經常出現。因此,糾正一些學生中存在的內向、孤僻、自私、厭學的“心理狀態”是體育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視的問題。在我從事體育教育工作,發現在每個班中,都有一兩名性格內向、孤僻、自私、厭學的學生,其表現是:

1.感情不易外露,冷漠、孤獨、呆若木雞,整天“冥思苦想”中,他們回答別人的問題只是簡單的點頭或搖頭。這種學生沒有明顯的喜怒哀樂,在別人看來,他們充滿憂愁。

2.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漠不關心,觀念陳舊,他們認為自己沒讀過多少書不也生活的很好嗎。導致學生對學習無興趣。討厭學習,根本不愿意參加任何體育運動。

以上列舉了一些學生中內向、孤僻、自私、厭學“心態”的現象。那么,導致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大致有一下幾種:

1.封閉式的家庭,隔絕了學生與社會的交往。現在三、四口小家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即使不是獨生子,二胎指標間隔的時間也比較長,兒童在家中沒有與年齡相仿的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機會。父母又必須沿襲幾千年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再加上農村居住又比較分散,幼兒教育和學前教育較少,加之為了安全,整天把孩子禁錮在家里。這樣就使孩子真正的成為“井底之蛙”。

2.家長的溺愛和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了兒童心理上的壓抑。我們農村的家長本來就沒受過太多的教育,怎么會有科學的教育方法?因此,他們對子女的教育純粹是隨心所欲。高興就是兒子長,兒子短的。什么“寶貝”“心肝”遇見干活累了,不順心了,就大動肝火,甚至拳腳相加。對待這樣的“精神不好”孩子真是無法適從,只好沉默不語,免得惹是非,長期下來,孩子就形成了內向、孤僻的性格。

造成學生性格內向、孤僻、自私、厭學的心理狀態和原因是多方面的,這種不良的性格也只是表現在少數學生身上,但它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

首先,不愿意與其他學生交往,受不到良好的影響,學生之間的交往,對于他們的健康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些學生在家很不聽話,家長管不了,到了學校,非常聽老師的話,這里面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收到了其他孩子的影響。在集體的活動中,同學們易于溝通彼此的感情,找到了發揮特長的天地。有助于自我意識的形成,認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能與其他同伴相協調。反之,那些與其他學生不交往的學生,就收不到這樣良好的影響,得不到多方面的鍛煉,而成為一個冷漠、自私、退縮的“吝嗇鬼”“膽小鬼”由于這種人不愿與多數人交往,時間久了,其他學生對他也產生了反感,不愿意接近他了。這樣惡性循環一經形成,就越發不可轉變。

其次,對學習無興趣,厭學的心態,對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有巨大的影響,二十一世紀是高科技時代,設想,沒有一個好素質怎能適應社會需求,怎么立足于世界呢?具有這種心態的原因,一是家長觀念淡薄,他們認為沒文化也照樣生存,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不聞不問,隨其自然,久而久之,孩子也潛移默化的受到了影響。其二是受社會一些讀書無用,金錢第一的負面影響。這些都助長了學生對學習無興趣,厭學的情形。

看來及時糾正學生內向、孤僻、自私厭學的心理狀態勢在必行,在實際教學中,我采用了下面的方式:

首先,注重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性格標志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才會形成良好的性格,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人,道德都是高尚的,品德都是良好的,范仲淹從小以天下為己任,長大了也能“先天下憂而憂,后天下樂而樂”從小就樹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他為中國以及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正是他偉大人格的寫照,可見,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愛勞動、愛人民、守紀律、誠實守信等品德,對于糾正學生不良的心理狀態是行之有效的。

篇5

【關鍵詞】自卑心理;自信心;心理輔導

一、案例基本情況

輔導對象:喬某 性別:男 年齡:11歲 年級:五年級 父母文化水平:初中。

二、案例主要問題

性格非常內向、有較強的自卑心理、不合群。

三、案例分析與診斷

喬某現就讀于小學五年級,因其父母是在外地開水果店,所以寄宿在一位親戚家里。平時和親戚缺乏溝通,父母因離他很遠的緣故,關愛的也就很少了。他放學回家后,就獨自呆在親戚家里做作業,看看電視,沒有太多的和小伙伴交往,因而使得他的性格內向,獨自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這只是其一,外界環境因素對他的影響,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他來自父母的遺傳因素,通過和他的交流接觸,我了解到她的母親也是性格內向的人,這個遺傳因素是先天的,但可以通過外界環境等因素來改變他,因為環境因素對人的影響肯定是主要的,而遺傳因素是次要的。

喬某的學習成績在班上只是中等水平,而父母對他的期望卻又很高,導致他的自信心不足,從而產生自卑感,不合群。

四、案例輔導過程

找出了病因,就可對癥下藥。針對喬某的性格內向,有自卑感,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措施,雖然性格內向和外向的人都各有優、缺點,但性格太內向對他和人們交往帶來障礙,對今后的發展不利。我們現正處在開放、競爭的時代。性格外向一點對他的成長肯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我想盡辦法使他性格外向、活潑些。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個性的發展,在孤獨和隔絕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兒童集體的內容豐富而形成多樣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因此,考慮到喬某父母不在身邊,就要求他的親戚平時多關心他,多和他交流,多鼓勵他:相信自己,你能行。多說說在學校里發生的學習和生活的事,要認真聆聽孩子的表達,使他漸漸的敢于表現自己。另外要讓他感到老師可近可親。因為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性格內向的學生都不愿,也不敢跟老師接近,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就更應接近他。蹲下身體和他做朋友。在上課時不斷地用鼓勵,贊許的語言表揚他的點滴進步,只要有進步就給予肯定。課下多與他談心交流,讓他能感到老師的溫暖和深深的愛。還引導他多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要求他和學校里的同學多交往,在和同學的交往過程中,讓性格外向的同學帶動他活潑起來,經過幾次的這種交往,我發現他愿意和同學玩了,也許是同學的熱情與快樂感染了他吧,讓他的情緒得到調節,心理達到平衡,保持了良好的心態,從而逐漸的使他性格外向起來,這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積極的配合下,循序漸進歷程。

通過老師和他做朋友,讓他與同學交往,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悅和克服困難的煩惱,給她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他比以前活潑多了,也變得自信了些,自卑感少了許多。也愿意與大家交流了。綜上所述針對學生的自卑的行為和情緒,應重點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教育:1、多一些理解溝通的談話;2、關愛學生,樹立戰勝自我的信心;有人這樣說過:“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喚醒人,喚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因此教育這樣的學生。首先要幫助他樹立自信,再指出他的缺點,因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與交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誠的言語激勵他,及時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師生關系,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3、家校結合,改善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均可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通過與家長配合,經常互相溝通,對該生在學校或家里表現好的閃光點都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為孩子形成正常的心態和增強心理承受奠定堅實的基礎。4、激勵性賞識,轉移注意力;心理學研究表明:發現孩子的長處并不難,關鍵在于能否及時而恰當地給予激發和促進,而激發與促進的關鍵又在于賞識,對于自卑的學生,及時地予以激勵性的賞識,是非常有利于教育的。5、多一些寬厚真誠的愛心;所謂的自卑的學生大多有點“怪”,教師千萬不能因此而嫌棄他們,教師如果能以一顆寬厚真誠的愛心去教育他們,必能使他們走出不良的束縛,而步入人生燦爛的陽光地帶。

五.案例輔導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我忽然發現喬某自信的神情,他比以前開朗多了,現在和我們在一起也活潑多了,特別是通過與同學交住,進步非常明顯,他在平等,自由地發表各自的見解的伙伴交往中,他的交往能力,自我理解,評價能力和集體觀念,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學習中找到了自我,學會了和同學相互合作,一起完成作業等,通過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不看低他。有進步就給予鼓勵,這樣他的性格慢慢發生改變。使他變得自信,變得聰明了,成績也進步了。

只要我們給他積極的心理輔導,鼓勵他多和同學交往,在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我們相信他會有更大進步;使他人格得到和諧發展,為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準備。

六、案例反思

篇6

【實錄一】:

晨間區域活動時間,強強在老師的帶領下坐在冉冉旁邊,沒等一會兒,冉冉就哭了起來,我連忙走過去問:“為什么哭啊?”冉冉委屈地說:“強強不玩游戲,總是抱著我,還拉我的辮子。”我安慰了冉冉,對強強說:“你是不是很喜歡冉冉?那就和她一起好好地玩,你拼一塊,我拼一塊,不會就問冉冉怎拼,不要抱著她,這樣就不能玩游戲了,而且還會弄疼冉冉,知道嗎?”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他進行拼圖。剛等我走開,冉冉又叫了,強強又抱著她,把冉冉嚇到了。我批評了強強,他低著頭一動也不動,突然冒出一句:“我是大灰狼!”

【實錄二】:

正在上語言活動《小蛋殼》,我提出問題:“小雞寶寶離開了蛋殼,小蛋殼想去找誰做它的新家?”小朋友有的說螞蟻、有的說蝸牛、有的說毛毛蟲……正當大家回答熱烈時,強強突然大聲叫著說:“大灰狼!”先是震得全班一愣,隨后引來哄堂大笑。我示意小朋友們安靜,然后問強強:“為什么找大灰狼?”小朋友也紛紛反駁說:“大灰狼很兇狠,小蛋殼不會找它。”“大灰狼太大,小蛋殼太小。”……“強強,你來說說你的理由。”他振振有詞大聲地說:“我是大灰狼!”邊說還邊做大灰狼的動作,根本就陶醉在他的世界里,小朋友們的情緒也被他搞亂了。

【實錄三】:

戶外自由活動時間,瑤瑤、嘉嘉等幾個女孩子正拿著玩具嬉笑著飛跑,原來后面跟著強強正在追。追不上,強強停下來,氣喘吁吁地握著拳頭在空中使勁敲,還用力地跺著腳,“嗯!我是大灰狼!嗯!我是大灰狼!……”滿臉通紅地發起倔脾氣。我馬上走過去,問:“強強,怎么了?”他不說話,我握住他的拳頭讓他安靜下來,“不要著急,怎么了?告訴老師,老師幫助你。”他還是不說話,我蹲下來把他抱在懷里,安慰他說:“有什么事情要說出來,這樣別人才會知道,才能幫助你,這樣吧,我來猜猜發生什么事了,如果我猜對了,你就點點頭,猜錯就搖搖頭,好嗎?”他點點頭。“是不是你想和瑤瑤她們一起玩,可是她們不和你玩,你找不到朋友,很生氣?”他又點點頭。強強的兩次點頭,深深觸動了我,我把他抱的更緊,說:“你是大灰狼,小朋友們當然怕被你追到了,沒關系,我們不做大灰狼,老師和你一起玩。”我找來一個皮球,和他玩拋接球的游戲,故意做出一些滑稽的動作,終于把他逗笑了。后來我又宣告說:“孩子們快過來呀,強強不做大灰狼了,我們一起玩吧!”我站在強強后面,教他拋球接球的方法,因為有了老師的參與,越來越多的孩子聚集過來一起玩,強強玩得很開心。

一、個案分析

針對他的表現,我們對強強進行了一次家訪,與他父母親一起分析孩子的行為,找出原因,對癥下藥。

1.保護過度,沒有自信。孩子是2005年8月份出生的,相對同班的孩子年齡偏小,加之父母年齡較大,得到這個孩子不容易,所以對這個孩子更是溺愛有加。父母工作忙,大部分時間由奶奶照顧,奶奶的宗旨就是讓孩子在家吃飽、穿暖,不磕著碰著,一心一意保護著寶貝獨苗,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造成生活自理能力極差。到了幼兒園,完全脫離家人,他就無法適應,什么事情都不會做、不敢做,與同伴的差距就越來越大,從而產生不自信心理。

2.缺少交往、不懂相處。奶奶很少帶孩子到小區里走動,入園前社會交往能力也幾乎為零。看到幼兒園里那么多小朋友,有一種害怕心理,無所適從,從而采用躲避方法,生怕被同伴弄疼,這也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或者他想和同伴一起玩時,卻不知道怎么和同伴相處、交往,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所以只能用一些直接的行為動作,如抱、追、拉等。

3.性格內向、缺乏勇氣。當孩子與外界交往受到阻礙或挫折時,本能的反應就是:停止,而由于性格的內向、膽小,無法沖破內心的屏障,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不敢去嘗試,無法進入周圍世界時,對周圍的事物就變得逐漸淡漠,慢慢地大腦“停止”的信號就轉變為“后退”,后退到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中。

4.渴望關愛、方法消極。孩子常說“我是大灰狼”,在他心中大灰狼不是同伴們認為的反面角色,而是很厲害的形象,小動物都怕他,如果他是大灰狼,小動物們就會聽他的。從另一個的角度看,在孩子單純的心靈中出現了極度的渴望,渴望與同伴一起游戲,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這種渴望讓他失去了判斷,也因為他能力較弱,缺少自信和勇氣,不懂交往相處的方法,就只會用一些消極的方法。

二、教育措施

對于這樣一個內心極度渴望關愛和友愛的孩子來說,老師的空洞說教,常規的啟發引導都是不起作用的,不能從根本上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心病需要心藥醫,要先打開孩子的心門,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給孩子的心田注入甘露,用愛去滋潤他。

1.用目光給予心靈溫暖的陽光。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最有效的顯露個體內心世界的途徑。性格孤僻的孩子,內心非常敏感,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追尋著教師的目光,希望從教師的目光中尋找到教師對自己的態度。他們雖然表面上對周圍的一切顯得漠不關心,其實脆弱的內心比誰都在乎自己在教師心目中的形象里,從他們的眼神。我們更是可以發現他們純真的心靈里有著對孤獨的恐懼和被關注的渴望。

2.用微笑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微笑是最美的語言,是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微笑是一縷柔和的燈光,溫暖別人,照亮自己;微笑是一曲無聲流淌的音樂,能調節緊張的氣氛。英國詩人雪萊說過:“微笑,實在是仁愛的象征、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媒介。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孩子需要微笑的教師,尤其是那些性格孤僻的孩子,他們因害怕被拒絕而遠離人群,因缺乏自信而畏首畏尾,對他們而言,教師的微笑勝過任何華麗的語言,在教師慈愛的笑容里會獲得理解、寬容和信任,在教師微笑的語言里更多幾分愜意和陽光。

3.用表揚樹立心靈自信的勇氣。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明人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表揚和鼓勵會使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更加健康地成長;而批評打擊的一句話,會讓孩子變得畏縮猶豫,甚至一蹶不振。因為“好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而“壞孩子”都是批評出來的。

4.用交流消除心靈潛在的消極。性格特殊的孩子,他們表面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往往不是真正的內心,他們不善表達,潛在著消極的心態。而談心,就是一碗很好的滋養心靈的“雞湯”,是一種雙向交流的活動。老師教育孩子的實質是師生兩顆心愉快地碰撞,實現情感的交流、融洽、升華。

三、教育反思

篇7

【關鍵詞】留守兒童;關愛;教育

Discussed shallowly to defends the child to show loving concern remains

Huang Lianhua

【Abstract】Immediately, the remaining behind to take care of things child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but the remaining behind to take care of things child’s education question is also gett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should bring to the general educator’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reason which the remaining behind to take care of things child question produces, and proposed the solution remains behind to take care of things education for children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pointed out that should show loving concern the remaining behind to take care of things child,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campus.

【Key words】Remaining behind to take care of things child; Showing loving concern; Education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起點,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人類一切教育的基礎,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而留守兒童由于第一監護人出現缺位,而孩子對家長依賴性都較強和較易接受家長的教育,可親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我們的孩子養成了不少的不良習慣,甚至出現了嚴重的違紀違法事件。例如我校柴**同學,作業不按時完成,成績很差,甚至在上學途中突然走失,和其他同學相邀一起打牌,家人以為在校讀書,學校以為生病在家,影響非常惡劣。找到他爺爺和奶奶協調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們說:“教育孩子我們也不懂,我們給他吃飽穿暖就盡到責任了,全靠老師幫忙教育。”對此我們有何話可說呢。

雖然我們在生活上對孩子給予了足夠的關心,但是我們在孩子的學習,心理、生理、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面,又給予了多少關心和關注呢?比如孩子在校干什么?表現如何?及時回家嗎?……這些我們關心了嗎?雖然孩子父母的親情缺位了,但關愛不能缺位,為了讓留守兒童“離開不離愛”,為了提高大家的教育方法與管理的有效性,我想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解決生活的后顧之憂

留守兒童在家,生活成了孩子的主要顧慮的問題。那么,我們就要像新娘一樣對待孩子,解決孩子的生活問題。大家都知道親娘對子女的愛,是不講代價,不計得失,不圖回報,含親茹苦,只求孩子成材,將來過得比自己更好,我們這樣做不是為了貪圖將來他們對我們的報答,因為這些無私的付出會密切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種慈母般的愛,將是推動孩子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

2 關愛孩子的精神成長

把孩子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動、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孩子溝通交流情感,彌補留守孩子親情的缺失。心理健康問題已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為隱性,是不容易發覺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2.1 性格孤僻內向。留守兒童年齡幼小,離開父母盡管有的是爺爺奶奶和其他親戚監管,但是畢竟與父母是親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煩事情會顯得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孤僻內向,不開朗。

2.2 有自卑心理情緒。兒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留守兒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邊,自己沒有依靠和堅強的保護,因此,與父母全在身邊的兒童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上降低要求,上進心不強。

2.3 產生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他,一點小事就計較當真,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敵意。對老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容易激進沖動,干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如:與家人頂撞,不聽親人勸告;不聽老師的教導,與教師對著干。

2.4 產生怨恨父母心理。有少數孩子認為家里窮,父母無能耐,才會出去打工掙錢。對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理解,由此而產生怨恨情緒。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遠父母,產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無情。

大多數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現出一些異常心理問題,其中年越小的孩子表現比較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所以我們對待這些問題要認真謹慎。

我們老師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溝通”。“三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并采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

3 正確的教育孩子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狹隘、偏執性格缺陷,使我們的工作就更是復雜了,那么針對孩子的不同情況,我們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嚴禁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孩子,正確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比如:

(1)我們懷疑孩子說謊時,怎么辦?千萬不要當面表現出對孩子的不信任,要通過多方調查,證實孩子確實在說謊,再進行交流溝通指導。

(2)當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糾紛,怎么辦?要教育孩子主動承擔責任,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千萬不要支持孩子說謊,推責任。

(3)當孩子與我們對著干,怎么辦?我們要充分冷靜,等雙方都冷靜后,我們再像朋友一樣與孩子親切交談溝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錯誤和缺點,并說:“孩子,跌倒了再爬起來,知錯能改,就是好樣的。”)

(4)當孩子缺乏自信的時候,怎么辦?我們要熱情鼓勵并告訴他(她):“孩子,把頭抬起來,我相信你能行!”

(5)當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我們可以幫他們擦去眼淚,并安慰他們說:“孩子,沒有關系,任何人都會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堅強,以后別人會理解你的。”

篇8

關鍵詞:科學歌唱;教學方法;歌唱藝術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0-0241-01

一、科學的歌唱教學

(一)發聲練習與唱歌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少兒剛開始學習唱歌時,先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曲進行演唱,然后要給予適當的肯定并提出希望,這樣容易激發少兒對歌唱學習的興趣,同時鼓勵少兒繼續學習的愿望。在進行歌唱教學時,先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喜愛的歌曲,再根據少兒的音色、音域條件選歌,唱歌時有進步及時進行鼓勵,讓他們的自信心一步步增長起來。歌唱訓練中,枯燥的歌唱姿勢、呼吸練習、共鳴練習、連音與跳音的練習要盡量使這些基本練習更具趣味性、直觀性,從而使少兒時刻保持歌唱的積極性。在愉快中學習,是建立在興趣學習基礎之上的。

(二)歌唱與表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聲樂基礎教育中,為了使孩子形成正確的發聲方法,除了采取給予孩子們不斷地鼓勵和表揚外,還要參加各類演出活動。例如:學校、社會舉辦的各種表演活動及歌唱比賽,都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鍛煉自己,在比賽過程中學生若有問題,老師要熱心幫助其解決,進行積極引導,如果取得了好的成績要進行嘉獎,給予肯定。通過舞臺實踐,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們就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因此通過歌唱及藝術實踐激起孩子學習歌唱的興趣。

二、藝術性的歌唱教學

(一)交流藝術

(1)不要過早的、給孩子加以“定位”。實際上少年兒童可塑性非常強,他對自己不一定有正確的評價,而老師不恰當的評價會使上述行為變得更嚴重,發展下去也可能會影響到他們以后的成長路線。

(2)眼神和語言的贊賞。從學習歌唱的第一天開始,要求老師對孩子多用鼓勵性語言,找出孩子的優點進行稱贊,當孩子在課堂上發言、演唱、表演或做游戲時,老師用鼓勵和欣賞的眼光來觀看,這樣孩子既得到老師的贊許又得到同學們的掌聲,有了成功的喜悅和戰勝一切的勇氣,當孩子有一點進步時,要給予肯定。比如,孩子在練聲中,可能位置控制的不是很穩定,我們可以夸獎說:“對,很好,位置不錯,聲音很好”等一系列帶有獎勵性的語言和眼神。

(3)保護少年兒童的優點。要求教師注意保護和對少兒優點的及時肯定,少兒都會有希望被他人評價或表揚的期望,孩子的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自己長處的基礎上,如果不注意保護孩子自己認定的優點,甚至輕易地加以否定,那么就有可能從根本上動搖孩子的自信心。

(二)激勵藝術

所謂激勵就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和鼓勵。教師的語言手段是否科學,就是看他的教學語言是否觸及了少兒的心理,產生激勵作用使他們發揮最大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出超乎尋常的藝術力。對于那些較為內向的兒童,教師要使用激勵鼓舞的語言,營造熱烈向上的氛圍,使內向的少兒勇于舉手回答問題,當其回答完問題或演唱完時要及時給予肯定,進行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強烈的自信心。

(三)游戲藝術

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游戲是孩子的生命。”少兒具有好奇心理、好動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準備講的知識、歌曲內容編在游戲里,讓少兒在游戲的過程里學習到要掌握的知識。如:邊唱邊做開火車的游戲,邊唱邊玩拍皮球的游戲,邊唱邊做紅燈、綠燈的游戲,這樣不僅能減輕學生唱歌時的心理壓力,而且能體驗唱歌的樂趣。

(四)情感藝術

情感是藝術的靈魂,藝術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沒有情感,藝術就沒有生命。室外教育是一種區別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種特殊教育,在這種環境里就要讓孩子感到這里像學校又不像學校,既像兒童樂園,又不單純是游玩場所,教師是老師又是好朋友,關鍵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對每一個學員都要付出愛,對他們進行細致的了解、研究、分析,掌握他們的心理,挖掘他們的潛能。在課堂上教師如果冷漠無情,經常發火,使少兒害怕、緊張、焦慮,這樣心理影響生理,神情緊張、反應遲鈍,導致聲帶肌肉僵硬,自然不能很好地歌唱,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去感動少兒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興趣,挖掘他們的潛質,這樣不僅使少兒在歡樂中掌握歌唱的正確方法,而且還體驗到快樂的學習生活。但是在教學中必須嚴中有情,不能單方面強調情感性而失去教學的嚴謹性。

參考文獻:

[1]周小燕.聲樂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

[2]李凌.歌唱藝術漫談.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5月.

篇9

關鍵詞: “留守兒童” 現狀 品德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遠離故土,加入到打工的潮流中,還有許多人走出國門,遠赴重洋尋找“出路”。于是,在永春這個小縣城里,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打工族”家庭子女,也就是“留守兒童”。我是一個農村幼兒園教育工作者,在我們的幼兒園里,也有“留守兒童”,而且人數不少。因此,了解“留守兒童”心理,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并適時進行品德教育,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一、幼兒園“留守兒童”品德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父母一方外出務工,形成所謂的“單親孩子”;一類是父母雙方外出務工,孩子托付給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其他親屬、鄰里代管,形成“孤兒”。由于長時間失去必要的親情,有的甚至沒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就出現心理不健全狀態。具體有如下表現:

1.缺乏良好的學習榜樣。

“留守兒童”的年齡階段正處于一個需求父母為其做出各方面的行為榜樣的階段,比如性別角色化、個性等方面的發展和形成。而當這種必需的父母教育缺失的話,就會給孩子留下不良的心理陰影。再加上農村父母本身可能就沒有對幼兒進行早期教育必要性的認識,更是造成幼兒的家庭教育嚴重不足。

2.性格內向不合群。

心理孤獨是“留守兒童”的通病。由于長時間處于無限制或過多限制的情況下,多數幼兒嚴重缺乏社交行為能力。他們有的欠缺熱情,不合群,表現冷漠;有的性情孤僻,寡言少語,獨來獨往。例如我班的小如小朋友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小女孩,由于父母長時間出門在外,不能與之溝通,再加上代管的祖父母忽略了與幼兒交流的重要性,因此小如的性格很內向、不和群。

3.逆反心理嚴重。

“留守兒童”逆反心理極強,對抗情緒嚴重,不懂遵守幼兒園的活動常規,喜歡與同伴爭吵,爭搶玩具,胡作非為;不聽代管人的話,我行我素。如我班的林楠小朋友,由叔叔嬸嬸代管。由于代管人教育失當,林楠平時調皮,愛搞惡作劇,遇到不順心的事喜歡哭鬧,久而久之便形成獨霸專橫,以自我為中心的極端性格。這些行為使代管人乃至教師感到難以對其教育和管束,要么采取高壓政策,要么放任,但均無實質性效果。

二、如何對幼兒園“留守兒童”進行品德教育

1.師幼互動,營造和諧、快樂的集體氣氛。

在幼兒園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或娛樂活動,多創造機會讓“留守兒童”與同伴交流,讓他們一起游戲,一起活動,使他們逐步學會與同伴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充分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在各種活動的交流和溝通中尋找溫暖和友誼。例如鼓勵像林楠這樣的幼兒多與愛動腦筋、守紀律、行為習慣良好的幼兒交朋友,也可和老師交朋友,說說心里話,悄悄話,使其逐步克服獨霸專橫、一意孤行的性格,學會與同伴相處,用愛心彌合他們殘缺的心靈。

2.增強“留守兒童”的自信心。

幼兒園應該多為“留守兒童”提供活動和展示的空間,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的成績或勞動成果得到別人的肯定。例如鼓勵像小如這種性格內向孤僻的幼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展示她的作品,以引起其他幼兒的關注,并提醒其他幼兒多與之交往,讓小如小朋友感到自己也很棒,大家都喜歡她,從而感到集體生活的樂趣,使其逐步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3.適時教育,穩步提高“留守兒童”的能力和意志。

適時向“留守兒童”提出發展要求和發展方向,以促進“留守兒童”能力和意志力的發展,彌補隔代監護人因溺愛對“留守兒童”造成的不足。例如采用輪流當“小老師”的方法,鼓勵在不同方面有進步的“留守兒童”來當“小老師”。這樣既能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又能提高他們不同方面的能力,讓他們受到更多的監督、照顧與關愛,降低他們因受教育斷層而帶來的不良影響。

4.建立“留守兒童”跟蹤管理檔案。

幼兒園應及時建立“留守兒童”跟蹤管理檔案,隨時進行觀察記錄,并分類區別對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如小如和林楠兩個小朋友就是兩個不同典型的“留守兒童”性格特征,對他們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指導方式,及時糾正“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誤區,使幼兒園教育功能得到更有效的發揮。

5.做好家園聯系,強化家庭教育責任。

加強家園聯系,建立家長學校,經常下鄉家訪,使家長端正教育觀念,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探討并推廣先進的家庭教育經驗。例如經常與小如、林楠小朋友的監護人取得聯系,讓監護人了解他們在園的狀況,以及他們在家中的表現;家園共同配合,采取最佳的教育方式。同時充分利用他們外出打工父母回家的時間(春節)召開家長會,與父母交流溝通,全面掌握孩子的情況,共同探討促進其健康成長的方法;保持幼兒園與家長、臨時監護人的密切聯系,特別是在出現特殊情況時能夠第一時間與家長和臨時監護人溝通。

轉變“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錯誤的教育觀念。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人身安全和吃飽穿暖上,還要特別重視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孩子意志,高度關注孩子的學習生活態度、行為習慣的養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使孩子全面發展。

總之,“留守兒童”的品德教育是當前農村和城市義務教育中的難點之一。我們應為農民工子女創設教育條件,對他們應該有耐心、愛心、細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得失,積極思考,勇于創新,讓他們得到平等的教育和關愛,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資料:

篇10

一、課內篇。

課內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小至上課的一個坐勢,大至學習某類固定課型的學習方法,智新超越都要求貫穿于每一堂課的教學之中。

二、課外篇。

課外注重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課外多開展一些活動,在活動中,鍛煉孩子能力,提升孩子感悟力,培養孩子好習慣。

三、家庭篇。

家庭教育不僅是孩子的教育,也是父母的教育。好家長成就好孩子。

四、改變篇。

21天為一個周期的訓練,孩子們有收獲、有改變、有感悟。

內向小男孩謝晨陽:我性格比較倔強,不太積極。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提問也會思考,但是很少發言。還有就是在班級里,我背書可以說是最快的,但都是死記硬背。現在學了方法,以前可能2個月才能背下來的百家姓,現在短短兩三天就可以背下來。

并且和同學的互動也增加了,課間不僅唱歌,還有跳舞。回去之后也要積極主動發言,在學習上要用思維導圖。

小大人拓淼苗:第一.我學會了怎樣和人溝通,還會安慰人了。

第二.在感恩課上,讓我學會了感恩。

第三.這些學習方法的掌握,我做作業的效率肯定會提高,以前我就是特別拖拉。并且思維導圖讓學習會更輕松,一本書畫成一張思維導圖,想看哪一個,拎出來就是一串兒!

大胖程培棟:經過這21天的洗禮,自信了很多,敢上臺講話了。背東西比以前快了很多,想象一幅圖畫,遠比純文字的記憶要快。

特別是當選了連長,剛開始的時候,隊伍很不好管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自己的組織管理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

在這里很開心,現在也不是特別的內向了,覺得自己的狀態很陽光。回去之后,要保持這種心態,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也要堅持下來,多參加活動。

五、感恩篇

趙士倫對爸媽說:我在智新超越過的很好,在這里不只是我一個人在努力,還有我的戰友。感謝你們對我十年來的養育之恩,謝謝你們對我一次次的原諒。

在這里我懂得了什么是珍惜,什么是失去。爸,我愛你!媽,我愛你!21天結束后,我會讓你們看到不一樣的兒子,以前的每一件錯事,對不起。我愛你們。

美麗的小女孩丁璇想對所有教官說:“你們辛苦了!”

在這21天里,晚睡早起的是你們,挨罵受罰的是你們!當我們心情不好時,是你們開導我們;當我們互相抱怨時你們指出問題;當我們任務完不成時,你們及時鼓勵。

總而言之,在這短短21天里,我收獲了太多太多,寬容、理解、學習方法,為人處事的方式……在21天后,你們看到的將是一個不一樣的我,一個全新的我,自信的我,陽光充滿活力的我。

我一定會讓你們為我驕傲和自豪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你們對的嚴格要求,對我深深的愛!

我絕不會讓你們失望的,我也不會讓愛我的人傷心、流淚!再次道一聲: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六、結營篇。

8月25日在北京清華科技館內舉行了智新超越快樂的好習慣播種營的結營儀式,他見證了近百名孩子的成長蛻變。這個儀式,不僅僅是孩子們的狂歡,也是家長們的盛宴。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認為中小學教育即好習慣養成教育+初步的智力培養。這既是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得以全面發展的具體體現,也是對中小學生進行“兩全”教育的具體措施和手段。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液晶教學樓4200廳 郵編:100084

熱線:4006-198-001

010-51295007 82866557

傳真:010-82866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