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10-13 16:54: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樂器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樂器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篇1

【關鍵詞】器樂教學 興趣 多樣

1. 器樂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1.1 音樂教學的傳統模式就是將傳授知識、訓練技能放在首位,單純地訓練學生識譜、視唱和唱歌,教學內容單調,方法也比較簡單。器樂教學只是在課外進行,學校組織少數學生學習器樂演奏,其目的也只是為了演出比賽。而現代的教育觀念,尤其是素質教育認為,音樂教學是以審美為核心的普及性的藝術教育,可全面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其中會演奏樂器是感受、理解、欣賞、表現音樂的一種能力。所以現在要求樂器進課堂,每位學生都會演奏一種樂器。通過器樂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1.2 器樂教學在音樂教育體系中,既是學生學習音樂和表現音樂的重要手段,又是開發其智力的重要途徑。人的大腦是由左、右半球所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創造性的區域。當學生學習彈琴與繪畫時,雙手必須做精細、靈巧的動作,這就使這些區域的活動力被激發出來,處于“興奮”狀態。許多科研成果表明,當學生學習與演奏樂器時,由于左右手指經常運動,使得反應更加靈敏,智力得到開發,而且對左半球與右半球的協調、平衡、和諧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與影響。這種智力的促進與開發,既表現在反應靈敏、思想開闊上,也表現在觀察力敏銳、想象力和創造力豐富等方面。從生理上分析,學生在演奏器樂時,美妙音樂影響其情緒,情緒又影響著荷爾蒙的分泌,進而影響大腦分析能力和記憶能力,由此可見通過演奏美的音樂不但能影響和激發學生的情緒,促進智力的開發,還能陶治情操,美化心靈。

2. 精選樂器,激發學生學習樂器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源泉,也是學習樂器的源泉。在學生學習興趣的開始,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誘發其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們一定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樂器以及樂器的普及性。由于小學音樂課是綜合性的審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級課堂教學形式,因此,選用的樂器應該是簡易型的樂器。但是簡易不等于簡單,它既要易學易奏,又必須有一定的質量保證,符合音樂審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優美動聽、在音質上要純凈悅耳、在發音上要絕對準確。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藝精細,能夠給學生一個美好的視覺形象。在器樂教學中,必須根據小學的實際情況來選用樂器,才能保證器樂的順利進行。我們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學生家庭經濟的情況,讓學生學習簡易樂器的演奏。易教易學是符合小學生認知規律,貼近學生生活,所以我們分別在音樂課中引入竹笛、豎笛和口風琴,因為這些攜帶方便,經濟實惠,考慮到學生的購買能力,從培養學生能力出發,我們還提倡讓學生自制簡易樂器,以達到樂器的普及。

3. 教學方法多樣化,讓器樂教學有聲有色

器樂教學中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把器樂教學作為一種音樂美的探索、表現和鑒賞過程,在指導學生學習樂器技能時,盡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純技術訓練,將器樂技巧融于音樂作品之中,通過樂器和樂曲所蘊涵的美感來激發他們學習器樂的信心。所以在教學方法上我歸納了以下幾點:

3.1 器樂講解示范法:這是器樂教學新授課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是教師結合樂曲,簡介樂器的特點和基本演奏的方法。主要通過教師本人對器樂演奏的姿勢、指法、呼吸等要點進行規范性的操作表演,使學生能夠通過看和聽直觀性的了解該樂器又能及時糾正學生錯誤;既方便、靈巧、有趣,又能立竿見影獲得器樂教學實效。

篇2

電子琴是高科技在音樂領域的一個代表。它不但可以幫助我們的音樂老師更好的進行傳統音樂文化的教育教學工作,而且能夠為教師在進行現代音樂、電子音樂、電腦音樂的教學時,提供更為快捷、簡便、有效的教學手段。特別是當它走入課堂后,對于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學習興趣、參與意識及素質方面的訓練和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相信電子琴在學校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會受到廣泛重視。

關鍵詞: 電子琴、教學、作用。

當前中小學正在全面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做為學校素質教育內容之一的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學,其主要的教學目的是挖掘和發展人自身潛在的音樂素質和能力,促進學生智力、創造力及個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以提高學生的素質。鍵盤樂器通常是指我們學校音樂教學中所使用的鋼琴、手風琴、風琴、電子琴等樂器。它是音樂表現力最強的樂器之一。它可以立體地、多層次地表現音樂。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欣賞能力等音樂素質極為有效。我們的音樂教學工作,應該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能力這個主題,充分利用好“鍵盤樂器”這一重要的教學工具,研究、探索和發揮其在音樂教學中的各種作用。使我們的音樂課教學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多形式、多手段等方面,更為形象、更為全面的對學生加強藝術教育;更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藝術審美能力;更好地配合學校的素質教育工作。

樂器的出現是人類音樂史上的一次偉大的革命,音樂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因之而無法想象地變得豐富和深遠。進入近現代,隨著工業革命洶涌浪潮的席卷和高科技、信息產業的迅猛高速發展,社會生產的巨大變革與發展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精神世界。在音樂領域,人們開始尋找新的表現手法和途徑。電子琴正是順應這一潮流,并迅速普及和影響到人們的音樂生活的各個方面,普及影響到我們的學校音樂教育教學中。電子琴屬于鍵盤樂器,但與傳統鍵盤樂器鋼琴、手風琴、風琴相比,它具有包融各音樂歷史風格和多民族音樂風格的節奏類型,豐富多彩、變化奇妙的包羅大自然音色和人類對宇宙世界富于想象的夢幻音色,以及單人就可演奏出的、極具魅力的、樂隊音響效果般的音樂等突出特點,它的音樂表現手段更豐富,音樂表現力更強。它在音樂教學中的獨特作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學校音樂工作者的重視,研究它在教學中的作用,發揮它在教學中的作用,成為我們大家音樂教學實踐活動的一個探索焦點。

一、節奏功能的作用

節奏訓練、律動練習是學校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由于傳統樂器自身的條件所限,我們的音樂教學只能側重其基本內容的學習和訓練,而在進行較為復雜的節奏及節奏類型的學習與訓練時,就得通過課前大量準備工作,比如收集、整理各種不同音樂風格的節奏型(如波爾卡、進行曲、圓舞曲、探戈、倫巴等)音樂,在課堂利用錄音機及其它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即費時又不方便。電子琴它自身儲存有一百多種不同音樂風格的節奏音型。既有古典風格的節奏音型又有現代風味的節奏音型;既可以表現外國音樂的節奏特點又能表現我們自己民族的節奏音型,效果豐富、音響動聽、使用簡便。電子琴還儲存有幾十種不同的中外打擊樂器,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練習和學習外國和我們本民族的音樂節奏節拍。它的節拍提示燈,讓學習者隨時通過觀察提示燈的閃爍,更準確的掌握各種節拍的強弱規律。它的速度設置器可以滿足所有樂曲的速度要求。便于學生準確掌握樂曲速度。它的自動使用功能,讓教師擺脫樂器的束縛,根據教學需要改革課堂教學形式,帶領學生一起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二、音色變換、疊加功能的作用

電子琴可以演奏出上百種、上千種的音色。這些音色有各種樂器的音色;有人的合唱聲;動物、機器、雷雨、槍炮、車船等大自然以及人們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效果;還有超出大自然范圍的極具夢幻色彩、體現人類豐富想象力的各種音響效果。傳統樂器的單一或幾種音色表達能力,與之相比則顯得十分的脆弱和有限。音色的運用對塑造和表達音樂形象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弦樂音色在音樂作品中的出現,常常表現抒情的音樂形象,銅管樂器的出現往往表現堅定有力、氣勢磅礴的音樂形象,而木琴類的敲擊音色則更多被用來表現兒童情趣的音樂形象。音色的聽辯訓練是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對音樂形象的理解能力的一個主要內容。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只需使用一臺電子琴,就能讓學生認識、了解和學習各種音色,體會不同的音樂形象。而且它的以假亂真的音色模擬效果,在音樂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完全替代教學中短缺的任何樂器。它的二胡、竹笛等民族樂器音色,使我們的只會使用鍵盤樂器的教師,擺脫不會演奏民族樂器的尷尬,通過演奏電子琴就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學習和掌握我們的本民族音樂風格。電子琴的音色疊加功能,能同時演奏出四種不同的音色,它可以讓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課教學時,方便的演示器樂作品中不同樂器組合在一起表現的各種音樂形象。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它還可以增強樂隊的音樂表現能力。

三、自動和弦功能的作用

我們知道旋律是音樂作品塑造音樂形象、表達音樂情感的一個主要表現形式。在主調音樂中,對主旋律的烘托和陪襯主要是通過和弦的運用來實現的。而和聲就是和弦的進行即運用。當我們聆聽一首氣勢恢宏的大合唱或交響樂時,常常會被那渾厚飽滿的音響撼動心扉。我們不禁會問:那么多聲部交織進行,那么多樂器同時鳴響,是什么力量讓他們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和聲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習音樂就必須了解和聲。要理解和聲的作用,首先需要培養認識和弦、識別和弦的能力。傳統鍵盤樂器在進行這一內容的教學時,要求教師要具備較高程度的演奏技巧,而且和聲的表現形式也較為單一和有限,有很大的教學局限性。電子琴的自動和弦功能,具備音樂作品中使用到的幾乎所有的和弦。由于它的演奏技巧簡單易學,還可以隨你所需要的各種音樂織體、音樂節奏一起,輕松演奏出不同的和聲效果。因而,在學校音樂教學中,它可使鍵盤演奏技巧水平不高的教師,完全勝任教學工作,并通過動聽、美妙的音響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四、音序功能、錄音功能的作用

復調音樂是多聲部音樂。學習復調音樂對理解音樂作品、理解和欣賞音樂極有幫助。由于復調音樂結構復雜,使用傳統教學方法,使用傳統樂器教學,費事費力、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難度比較大。電子琴的音序功能可以簡化教師的演奏技法,讓教師把復雜的多聲部音樂,一個聲部一個聲部的錄入合成。降低了教師的演奏難度,同時,在教學中把立體結構特點的復調音樂,按照從簡到繁的順序,讓學生一步一步地了解、認識和學習復調音樂作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電子琴的錄音功能可以讓教師把每次在電子琴上進行的教學內容儲存在磁盤上,做為教學資料保存或與別人進行教學交流活動。同時,它又是一個非常方便實用的卡拉OK機,教師可事先把教學或演出需要的內容錄制在磁盤上,到時打開電子琴電源開關就能使用。并且能隨時根椐不同的需要,進行移調、音色變換、節奏變換、速度變換等,完全不用教師自己演奏樂器,就能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各種音樂教學活動。

五、MIDI功能的作用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使人類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音樂領域,人們已不滿足于傳統樂器對音樂的表現,高科技不可阻擋地占領了音樂的殿堂。電子音樂、電腦音樂已廣泛影響到人們的音樂活動中,電影電視、街頭巷尾、商店學校處處讓我們感受到它存在、它的影響。二十世紀即將結束,電腦時代已經來臨,科學技術在飛速地發展,電子音樂、電腦音樂雖不會成為今后音樂的主流,但它在整個人類音樂史上的地位已經確立,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對音樂的理解和詮釋。理解它、掌握它已經成為音樂領域中的一件不容忽視的事情。我們的音樂教學必須正視這一現實。我們必須拓寬教學內容,使我們的學校音樂教學跟上時代的步伐。

篇3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音樂;欣賞能力

一、初中音樂教學目標和內容

根據九年制義務教育音樂教學大綱規定,初中音樂教學,要求初中三年內,在唱歌方面每年都要學習一些不同風格的歌曲,要學會輪唱、二聲部合唱,領會指揮的意圖;學會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斷音演唱方法,要學會保護變聲期的嗓音;能夠獨立、自信、充滿感情地演唱歌曲,還要了解音調、音階和歌曲結構常識。在音樂欣賞方面,要學會欣賞我國的民歌、民族舞蹈、說唱、民族器樂,戲曲,重點是了解民族音樂的一般常識;還要學會欣賞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了解常見的音樂體裁,以及中外著名的歌劇、舞劇片段,了解歌劇、舞劇的基本常識,認識中外著名的音樂家,知道他們的成名作品;要了解人聲演唱的分類,演唱形式,能夠辨別器樂的音色,感受音樂不同的表現手段在不同音樂中的作用;能夠聆聽音樂,記住主要旋律。在器樂方面,要能利用自己所選的樂器,學會演奏方法,爭取每個學年能演奏三四首曲子,同時能提高合奏、伴奏、啟奏的能力。在識譜方面,要鞏固小學學會的簡譜知識,同時還要學會保持音、切分音、三連音、裝飾音等符號,認識調號,知道唱名在鍵盤上的位置,進一步提高識譜能力,并能編寫節奏和旋律短句。從教學目標可以看出,初中音樂教學的重點在于掌握音樂常識,學會欣賞民族音樂,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同時奠定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

二、多媒體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優勢

音樂教學和其他科目不同,必須要有音響設備,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到各種聲音。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出現,彌補了傳統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多媒體教學工具的資源來源于互聯網,它不僅有豐富的音樂資料,還有大量的視頻資料,甚至各種文獻,這些圖文音像都是音樂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材料。這些材料被用在教學中,可以使教學立體化,學生更容易接受,能更快地增強音樂第一印象,為以后學習音樂打下良好開端。多媒體另一個優勢是在教學民間歌曲、舞蹈和戲曲時,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些音樂的民族特色,同樣,世界著名的歌劇和舞劇也能直觀感受,包括各種樂器,都可以在多媒體上認識它們,感受它們不同的音色。在認識和了解外國音樂家方面,多媒體的直觀性也能使學生很快將作者與他們的代表作聯系在一起。在學習樂器方面,多媒體可以通過視頻將正確的手法傳輸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演奏要領。

三、多媒體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使用原則

目前,多媒體教學工具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被廣泛使用,但有些教師用它代替了粉筆和黑板,用課件代替了備課,少了自己的個性和創新,在課堂上就成為多媒體的使用者。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可取,教出來的學生也是千人一面。因此使用多媒體,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輔原則。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要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功能和學生主動學習的功能。因為只有教師傳授,才能使音樂知識從簡單到復雜,逐步影響學生。而多媒體工具只有在教師需要向學生介紹音樂知識時,才能作為工具播放相關內容。像民歌演唱、樂器演奏,它們的聲音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只能借助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親自感受。

(二)視聽統一原則。音樂教學和語文教學不同,在語文教學中,一些美好的畫面,可以通過文字的描述,讓人產生聯想,在頭腦中勾勒。但音樂的每一個音準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是其他聲音不能替代的,也無法描摹。例如在教學我國的民族樂器時,不僅要讓學生用耳朵分辨這些樂器的音質,還要認識這些樂器的形狀,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做到視聽統一。教師正好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使學生很快記住民族樂器各自的特征。

(三)信息適度原則。在多媒體教學中,如果過分依賴多媒體工具,在課堂上反復播放音樂視頻,缺少講解,學生雖看得眼花繚亂,但沒有吸收到音樂知識。因此,多媒體工具在教學中要遵循信息適度原則,要針對教學內容,適當播放音樂資料,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張秋 單位: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鐵廠鄉孔抗小學

參考文獻:

[1]楊秀麗.略論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

篇4

    為適應時展需要,廣東、山東、海南、寧夏等省區于2004年9月率先走進了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此舉為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引導創新與實踐,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創了嶄新的學習局面。作為學校素質教育內容之一的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學,其主要的教學目的是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挖掘和發展人自身潛在的音樂素質和能力,促進學生智力、創造本論文由lunwen.1kejian.com整理提供力及個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以提高學生的素質。

    我校現有雅馬哈KB—320型號的電子琴30余臺,這一型號的電子琴首次在雅馬哈電子琴中使用的“記憶卡”。利用此項功能可以將用戶樂曲存儲在卡中,并長時間保存。在需要時反復傾聽,更利于學習。雅馬哈KB—320電子琴它擁有124種由自然樂器數字錄制而成的AWM音色,更有多種GM音色與聲音效果。 雅馬哈KB—320還有多達103種動感的伴奏型,每種都包括不同的前奏、主奏(A/B)、自動插入及結尾。特別是它帶有大型的多功能LCD顯示器,顯示電子琴全部的設置信息,操作方便快捷。

    高中學生由原來在小學與初中的依賴老師,慢慢步向成熟,變得慢慢開始有自己的思想,開始對老師講的知識變得不感興趣,有些學生更可能質疑老師。學生有了所謂的“理性”分析能力,或者說有了個性的思維方式。所以,在音樂教學的時候,如果不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或者學生不愿意接受老師的講解時,就更必須要由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由于電子琴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它不但具備其他樂器的教學功能,而且作為課堂音樂教學工具它還集多種節拍、節奏,多種樂器、音響為一體,并豐富于其他樂器、優于其他樂器。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和學校電子琴社團活動,談一談電子琴教學在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上,我的幾點看法。

    一、通過電子琴進行樂理學習

    從教育現狀來看,音樂教育由于沒有升學考試的外力推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就成了一種十分重要的內驅力,所以,音樂教育應該讓學生帶著濃郁興趣走進課堂,并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興趣品質,這一點,對音樂教學中的樂理教學來說,顯得尤為重要。許多音樂教師對樂理教學大傷腦筋,往往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講解,而學生卻難以掌握。據調查,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課,尤其是在他們看來枯燥無味的樂理學習。但是樂理教學對于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電子琴是鍵盤樂器,在樂理教學方面形象、直觀。通過彈奏、講解,讓學生形象、生動而又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學習其他樂器,一般只學習樂器的演奏技能和技巧,極少涉及其他方面的知識;而電子琴的學習,除了能學本論文由lunwen.1kejian.com整理提供習演奏的技能技巧,還能學習和培養編曲、發展樂曲、創作樂曲的能力。鍵盤是依照樂理的十二平均律所制定的,它的各個音之間的位置與五線譜上各個音的位置是相對固定不變的。如五線譜上的基本音,變化音、同音異名、二十四個大小調及各個調式音階、五聲調式音階、和弦、和聲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鍵盤可以形象、直觀的展示給學生,而且還可以邊彈奏邊視唱,邊聽音響效果加深印象。提高了識譜、視唱、視奏的能力,反復不斷的將音程、和弦轉位、轉調等音樂知識進行實踐與鞏固,反復不斷的將關系大小調、同名大小調、首調與固定調等知識,在鍵盤與五線譜上的位置進行對照和比較,并對豐富的節奏和音值組合等方面的訓練有一個非常好的效果。

    二、通過電子琴音色變換、疊加功能進行音樂實踐活動

    我們都知道,旋律、節奏、和聲、音色是音樂的四大特質,而電子琴正是以感性的方式把音樂的這些本質呈現給學生。電子琴可以演奏出上百種的音色。這些音色有各種樂器的音色;有人的合唱聲;動物、機器、雷雨、槍炮、車船等大自然以及人們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效果;還有超出大自然范圍的極具夢幻色彩、體現人類豐富想象力的各種音響效果。傳統樂器的單一或幾種音色表達能力,與之相比則顯得十分的脆弱和有限。音色的運用對塑造和表達音樂形象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弦樂器音色在音樂作品中的出現,常常表現抒情的音樂形象,銅管樂器的出現往往表現堅定有力、氣勢磅礴的音樂形象,而木琴類的敲擊音色則更多被用來表現兒童情趣的音樂形象。音色的聽辨訓練是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對音樂形象的理解能力的一個主要內容。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只需使用一臺電子琴,就能讓學生認識、了解和學習各種音色,體會不同的音樂形象。而且它的以假亂真的音色模擬效果,在音樂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完全替代教學中短缺的任何樂器。它的二胡、竹笛等民族樂器音色,通過演奏電子琴就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學習和掌握我們的本民族音樂風格。電子琴的音色疊加功能,能同時演奏出兩種以上不同的音色,它可以讓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課教學時,方便的演示器樂作品中不同樂器組合在一起表現的各種音樂形象。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它還可以增強樂隊的音樂表現能力。

篇5

關鍵詞:優化;小學;音樂教學;樂器課堂;若干思考

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隨之而來,人們就會要求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為此,教師教學中要能夠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不斷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高孩子對音樂的理解、表達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這是新形勢下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得不重視的話題。

一、重新認識樂器教學的顯著地位

傳統音樂教學模式下,教師使用最廣泛的方法就是教導學生進行視唱,單純將視唱作為教學的重點,而沒有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就會讓學生覺得教師課堂是枯燥乏味的。樂器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一種嶄新模式。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得到了教師的普遍認可,既有利于展開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的溝通,也有利于教師課堂教學的豐富多彩,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高度重視提高學生對樂器課堂的認識,要讓學生感受到樂器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二、有效開展課外樂器實踐活動

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局限于課堂上的實踐,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它要求教師能夠開展有效的課外樂器

實踐活動,不斷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或者課外時間,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課外實踐機會。比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樂器演奏比賽,當然,只能是要求同一個年級的進行比賽,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優勢以及特長。在比賽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這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對樂器知識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審美情緒,引導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綜上所述,優化小學音樂教學樂器課堂的措施有很多,教師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和學生能夠不斷認識到樂器教學的重要性,特別是小學音樂教師,要能夠高度重視樂器教學,全方位、多角度地優化并改進教學方法,在尊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實踐;流行音樂;引入

引言

初中音樂教學對提升初中生音樂審美具有重要的意義,音樂教學的質量不僅影響著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對學生以后學習音樂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對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是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

一、初中音樂教學現狀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推進,音樂課作為初中素質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其在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音樂審美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目前我國初中音樂課程的教學現狀來看,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一、音樂教材內容相對局限,如許多音樂教材多年來都延續著傳統的教授曲目,缺乏流行音樂等新鮮血液的注入,從而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教學理念過于僵化,許多初中音樂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樂理知識的學習和音樂藝術的體驗上,而且他們在對待流行音樂的態度上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偏見,從而使學生失去了欣賞多元化音樂的機會;三、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由于音樂教學內容的僵化,以及學習的壓力,使得一些學生片面地認為音樂只是可有可無的學科,從而影響了其參與學習的熱情。

二、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

1.選擇內容積極、情感深入的曲子

音樂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其不僅能夠起到提高學生音樂審美的作用,還擔負著落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能夠體現愛國情懷、奉獻精神等正能量的流行音樂,讓學生在旋律與歌詞中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某教師針對愛國主義教育為學生選擇了一首《龍的傳人》,該歌曲節奏輕快律動,歌詞瑯瑯上口,學生可以在“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等歌詞中激發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進而形成愛國主義情懷。

2.流行音樂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開始對一些復雜的情感產生共鳴,并且了自我意識的覺醒,因此教師在選擇流行曲目的時候,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初中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選擇恰當的音樂曲目,例如針對初中生情感意識的覺醒,教師可以選擇《梔子花開》、《同桌的你》等歌詞簡單、旋律清新的流行歌曲,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其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初中生也正處于思想的徘徊期,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對青春、未來的迷茫等矛盾的情緒會在他們身上初步體現,基于此,教師還可以利用《揮著翅膀的女孩》、《明天會更好》等充滿鼓勵性的歌曲,為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指明方向,以促使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3.注重流行音樂在樂器教學中的應用

樂器是音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恰當地使用樂器不僅可以增強音樂的節奏感,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還可以讓學生真實地體會不同的樂器的特點以及風格,進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初中音樂教師在引入流行音樂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樂器的作用,即一方面利用樂器增加流行音樂的表現力,并讓學生在演奏中感受流行音樂的藝術性,學習其中的樂理知識;另一方面利用不同的音樂對相同的曲目進行表達,讓學生體會不同樂器的音樂風格,以及流行音樂在演繹中所呈現出來的不同曲風。

4.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功能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初中音樂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利用這一教學資源,以增加流行音樂在課堂教學中的吸引力,例如《青花瓷》是一首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的歌曲,而教師在引入之前,可以讓學生通過欣賞青花瓷的圖片、視頻以及文字介紹來了解這一中國特色工藝,進而增強其對歌詞意境的理解能力;而《貝加爾湖畔》則是一首具有俄羅斯風情的歌曲,它的旋律悠遠清澈,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營造教學氛圍,從而引導學生能夠更快地融入其中。

5.積極開展多樣化的課外活動

要想讓音樂真正起到陶冶情操,撫慰心靈的作用,單純地利用課上有限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還應該積極開展多樣化的課外實踐活動,并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音樂的魅力,例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組成音樂興趣小組,并通過適當的指導讓小組成員發揮在校園中傳播流行音樂的作用;教師也可以與學校相協調,舉辦校園流行歌手比賽,讓學生在課堂上的所學的知識能夠有用武之地,在實踐中感受流行音樂的力量,進而挖掘學生的音樂潛力。

三、結論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已經成為推動音樂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趨勢。在傳統教學中融入流行音樂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理論的熱情,還可以優化音樂教學的過程,因此初中音樂教師應該端正態度,消除對流行音樂的偏見,合理選擇那些有情感深度,有教育意義的曲目,并有效利用樂器和多媒體設備,以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

【參考文獻】

[1]楊曉琴.初中音樂教學引入流行音樂的探究[J].音樂時空,2015.24:181-182

篇7

一、靈活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大都處于孩童時期,具有好動性及較強的好奇心,如果老師上課的方式較為呆板,那么即使是陶冶情操的音樂課也會遭到學生的不待見。根據相關研究結果,學生只有處于自己喜歡的教學方式中、并且自己能親身參與的教學活動中時,教學效率才能夠最高化,學生也能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從音樂教材中可以知道,小學音樂中節奏教學的任務相對簡單,而且更加貼近生活,整個音樂的節奏充滿律動感。因此,只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及教材中的任務,讓教學方法更加貼合生活場景、吸引學生,讓音樂中節奏教學變成是與小學生在玩游戲,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去學習節奏并親身參與,節奏教學效率勢必會達到最高化。

例如,老師在開展節奏教學時可以帶領孩子們組織一些與律動相關的游戲,讓學生在玩樂中掌握自己肢體的節奏,這樣不僅滿足了孩子的好動性,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節奏教學中來,對提高節奏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以詩詞的形式加強學生的節奏感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都在注重詩歌的教學,不僅因為詩詞句型優美,而且它還富含深刻的感情,對學生高尚情操的培養具有促進作用。詩詞大多具有很強的節奏感,所以在音樂節奏教學中可以以朗誦詩詞的形式來加強學生的節奏感。音樂老師在開展節奏教學時可以結合語文教材中的一些詩詞,帶領學生富有感性并適當加重節奏感的進行朗誦,當然在學生朗誦詩詞時老師也可以用手打出節拍,讓學生以更形象的方式去感受到詩詞中的節奏感。

例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首詩是小學生都比較熟悉的一首,而且朗誦起來也具有較強的節奏感,老師可以在帶領學生朗誦時雙手拍打,讓學生跟著節奏朗誦,讓學生逐漸熟悉節奏的意義。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各門功課之間的相互交叉,同時對于其他課程及學生的想象力培養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將節奏教學更加貼近生活化

小學生在各門功課學習時總是愿意在更加熟悉的環境中,而音樂創作人在創作音樂時也大豆在生活中尋找靈感。因此老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更是要充分了解音樂的創作背景及每首音樂的節奏,發揮老師的特長將音樂中的節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尋找一種更加適合小學學生的節奏教學。例如,老師在節奏教學時可以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讓全班學生進行場景模擬,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都參與教學中,讓學生更形象的加強節奏的知識。因為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相接近,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

例如:“咚咚咚”一聽便知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敲門聲,老師在初教學生一些較為簡單的節奏時就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敲門聲進行模擬;像類似的還有鐘表走動的聲音也比較具有節奏感,老師可以讓學生對此進行模擬:因為鐘表走動聲音比較小,老師可以以雙手拍打模擬表針走動聲音,讓學生以走路的形式來對此節奏進行模擬,老師拍一下(鐘表走一下)學生的腳步就動一下,與此同時老師可以教學生在行走時每行走以下就頓一下以加強節奏感。如此等等,老師可以尋找不同生活場景進行模擬,讓學生了解原來音樂節奏與我們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自然就會產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并積極參與進來。

四、將教學與實訓相結合

音樂器材在音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老師在開展節奏教學時,不僅可以以場景模擬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節奏感,而且樂器訓練也是加強節奏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當然,在初次讓學生接觸樂器時一定要認真介紹,讓學生先了解樂器的組成及特點,以便于以后對音樂的練習。在節奏教學時,老師可以讓學生以不同類型的樂器讓學生演奏相同的節奏。在樂器練習時老師也可以讓學生以比賽或者游戲的方式進行,例如,老師先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樂器練習,當某組學生在使用樂器練習時,另選一組學生站在對面一雙手拍打出對組演奏出的節奏。為了不讓課堂變得死氣沉沉,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即興演出不同的節奏,通過練習之后再演奏給其他學生聽,最終老師可以給予合理評價,并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逐漸提高音樂教學中節奏教學的效率。

小學生正處于孩童時期,是良好性格與健全人格培養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孩童具有較強的知識接受能力,而音樂是一門能夠豐富人想象力的課程,所以在小學音樂節奏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采用靈活適用的教學方法。讓孩子以不同形式對音樂節奏進行接觸、熟悉并逐漸牢記。老師更要采取不同的節奏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上課注意力、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玩樂中掌握節奏的相關知識,并以親身體驗的形式來加深對這些知識的印象,如上文中提到的游戲、場景模擬、樂器練習等方式,爭取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老師的課堂教學中。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 幼兒音樂教學 重要性

奧爾夫音樂教學講求寓教于樂,通過游戲讓學生掌握音樂的節奏,然后根據律動,結合樂器等進行即興創作。音樂游戲可以極大地吸引幼兒的關注度,并能夠通過豐富的游戲活動調動起孩子參與的熱情,這對于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奧爾夫教學的內容和特點

對于初學音樂的幼兒來說,奧爾夫教學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設立教學內容,不需要學生必須學會讀譜,只是通過簡單的聽唱,讓幼兒對樂理有基本的了解,以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為主,從而為后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教學內容

奧爾夫教學講求的是學習者對音樂秉持的思想和態度,而不受教學理論和技巧的束縛,激勵人們不斷地發現音樂和創造音樂,從而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奧爾夫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與語言結合教學、與動作結合教學以及與奧爾夫樂器結合教學。在教學中,奧爾夫教學提倡與本地文化相融合,這不僅有利于傳承傳統文化,同時還能借助現代音樂教育體系,讓音樂教學可以更好地為民族文化的發展服務。將語言結合到奧爾夫音樂節奏練習中,要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名稱,以縮短教學的解說時間,但要注意,這些名稱要有一定的音樂意味,以拼湊成具有音樂感覺的節奏單元。在實際教學中,這種簡單的教學方法可以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反應能力。

在音樂教學中,奧爾夫教學將聲勢、形體表演以及民族舞蹈等結合到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形體動作對音樂有更為真切的感受,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為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在奧爾夫教學中,奧爾夫樂器作為教學的重要工具,對培養學生的樂感以及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具有重要的作用[1]。奧爾夫音樂教學通常選用的都是簡單易操作的樂器,這主要是由于幼兒動手能力有限,教學樂器就如同孩子們的玩具一樣,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的快樂最重要。

(二)教學特點

從奧爾夫音樂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教學體現出了原本性、民族性、即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奧爾夫教學追求的是音樂的原本性,符合幼兒的欣賞特征。在傳統教學中,注重教學結果,卻忽視學生的教學感受;而奧爾夫教學強調的是學生在教學中的感受,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到主動發現,這是一個極大的轉變過程,對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奧爾夫音樂教學強調結合本土文化,所以在教學中會有展現民族文化的環節,而以游戲作為教學入門的奧爾夫教學,更是強化了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效性。奧爾夫教學的游戲性擺脫了傳統教學的呆板,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進行即興表演,這也是奧爾夫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

奧爾夫教學將語言、動作和樂器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學生在教學中可以獲得更多展現的機會,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奧爾夫教學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我國對奧爾夫教學方法的借鑒和應用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教育工作者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并結合實際教學效果,以使奧爾夫音樂教學與我國傳統文化進行良好的融合,從而為我國的音樂教學尋找到健康、快速的發展道路。

(一)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從藝術角度來看,音樂、語言和形體動作是分不開的,因此,學習音樂也就是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一種綜合培養。幼兒因生理和心理特點,對音樂的理解還很狹隘,但奧爾夫音樂教學因結合了語言、動作和樂器,給幼兒提供了多種感知音樂的方式,這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是十分有幫助的[2]。在教學實踐上,奧爾夫教學不僅結合了本土文化,同時不拘泥于音樂教學范圍,讓學生有機會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如即興表演,在結合自由朗誦的基礎上,通過對韻律的理解,創造出一種藝術展現形式,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奧爾夫音樂教學以游戲的方式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也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進而使教學活動順利地開展下去。在教學課堂上,奧爾夫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尋找方法,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奧爾夫音樂教學秉承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積極的引導,讓學生自主地感知音樂的魅力,以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師生之間良好的關系也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綜述

幼兒音樂啟蒙教育對幼兒的整個音樂教育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奧爾夫音樂教學得到廣泛關注的情況下,幼兒音樂教學也要充分地借助該種教學方法,以使幼兒音樂啟蒙教育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奧爾夫音樂教學充分地考慮到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利用游戲吸引孩子們的興趣,進而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這種寓教于樂的方法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并積極地推廣,以使孩子們的音樂夢想得以激發。

【參考文獻】

篇9

一、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多媒體技術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能夠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教師應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投入到音樂知識的學習中。首先,多媒體技術可以使音樂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從視覺、聽覺各個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多媒體技術豐富了教學手段。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一般是根據教材設置,先講解樂理知識,然后帶領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歌曲。這樣的教學手段太過單一,效果不好。而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根據需求采取多種教學方式,達到聲、像、圖并茂,提高教學效果。再次,多媒體技術豐富了課外音樂教學活動。在中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還需要舉行一些課外音樂活動,如文藝匯演等。為了提升文藝匯演表演效果,必須對一些音樂進行適當的剪輯和創新,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一)在歌曲教學中的應用。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教學中,可以將歌曲中的歌詞、圖片以及歌曲的韻律直接展示出來,為學生創設出色彩繽紛的歌曲情境,調動身體各個感覺器官,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歌曲意境之中,激發學習興趣。如教學《沂蒙山小調》時,可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讓學生感受沂蒙山小調的獨特魅力。然后將沂蒙山區的風土人情以及自然景觀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樂曲聲中感受到沂蒙山區的特點,加深對《沂蒙山小調》的體會。其次,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在課上輔助教學。通過暫停、倒退、重放等功能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難點知識。又如,教唱歌曲《春天在哪里》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春天里大地復蘇、小草發芽、一片生機盎然的情景,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視覺、聽覺沖突,感受春天的魅力,激發他們學習歌曲的興趣。(二)在欣賞教學中的應用。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同樣起著重要作用。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相關樂器。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往往會涉及到許多樂器的認識,但因教學條件有限,教師不可能向學生展示所有的樂器,學生只能根據書本上的圖片了解其基本構造。借助多媒體技術,學生不僅可以看到相關樂器的圖片,還可以通過一些視頻了解樂器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聆聽這些樂器的音色特點。其次,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音樂中的場景。如在欣賞《歡慶的日子》時,教師可以將陜北人民打腰鼓、扭秧歌歡慶豐收的喜悅場面展示出來,讓學生感受陜北的風土人情,更加深刻地理解樂曲的情感內涵。(三)在樂理教學中的應用。音樂教學過程中樂理知識的講解是最為復雜的,樂理知識往往顯得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樂理知識學習的趣味性。如《沂蒙山小調》的學習,涉及到許多樂理知識,學生很難掌握。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其音節特點,同時與相類似的曲調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在體會不同的同時,能夠掌握這種小調的哼唱特點,將枯燥的樂理知識變得趣味性十足,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需要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應用過程中還需注意一些問題。首先,要注意與傳統教學相結合。雖然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但是傳統教學手段依然在音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合理把控,才能更好地促進音樂教學的發展。其次,多媒體技術必須與課堂教學規律及教學內容的特點相適應,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為了使用而使用,而是要根據教學內容靈活應用,要注意師生之間的互動,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輔助工具,切不可將其視為教學手段的主體。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控,要注重與課堂內容的結合,從而實現中小學音樂教學的最優化。

作者:李曉芬 單位:互助縣教育局

參考文獻:

[1]徐麗丹.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3(1):247-248.

篇10

摘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對于學生的音樂能力提升,音樂價值增強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傳承我國文化的優秀民族文化,提升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進而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民族音樂;教學實踐

一、民族音樂的主要概念與相關特定

(一)民族音樂概念

在概念中的“具有古老特征與現代氣息”“就是我國民族音樂在社會各個民族社會與歷史繁衍中,其主要題材涵蓋了民間歌曲與舞蹈、民間器樂、戲曲音樂以及說唱等幾個類別。可以說,民族音樂在我國民族音樂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

(二)民族音樂的基本特點

第一,具有較強的形象性,民俗韻味濃郁

在民族音樂的創作中,民間歌舞作為一種主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各種形象化、藝術化的道具應用,彰顯內在的價值與意義,例如,在舞獅中應用的獅子、繡球等。這些具有形象化意義的道具,凸顯了民俗特征,具有大俗的美感。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百姓對于生活的熱情與熱愛,此種具有濃郁民俗性質的音樂形式,通過夸張擬人的手法彰顯了民間藝術的內涵。第二,生動活潑,具有一定的生活因素。

二、民族音樂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滲透民族精神,提升學生德育教育

民族精神對于國家精神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對此在小學教學中要提升對德育教育的重視,要弘揚民族精神,通過民族文化的傳承與滲透提升學生的民族精神。在民族音樂中蘊含了大量的民族精神,彰顯了民族獨特的風土人情與審美情趣,具有顯著的民族價值,對此教師要靈活應用此種資源,通過音樂教學的教育進行民族教育的傳承。

(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為了在音樂教學基礎上提升學生的音樂應用以及理解能力,進而陶冶學生情操,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力。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認識到學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重要性,避免在教育中學生出現對于自身價值過于追求的問題。而民族音樂在教學中可以在深層次的優化學生的內在品德與素質能力,進而達到優化學生道德品質與思想的目的。音樂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而是一種品德素質的養成模式,在音樂的學習與欣賞中可以優化人們內在的素質與能力。

三、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民族音樂現狀

雖然在現階段我國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一直較為重視,但是實踐中還要努力加強工作。其中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的民族音樂,在傳承中也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其具體表現如下:

(一)民族音樂教育系統尚待完善

現階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模式缺乏獨立的民族音樂教學系統,其主要還是應用西方音樂教學系統,與我國的實際發展并不契合。在小學階段的民族音樂教學還是主要利用西方音樂教學模式開展,缺乏中國特色;同時,一些小學音樂較長在編制過程中,主要就是基于音樂樂理相關知識為主,民族音樂主要為輔導地位,其整體布局缺乏合理性;在整個小學音樂教學中,傳統地民族樂器占有比例相對較小,這種配置模式o法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重視。

(二)民族音樂文化在小學教學中出現斷層問題

我國的時展逐漸呈現在多元化的趨勢,學生接觸到各種不同內容的音樂文化,對而在對音樂選擇與甄選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引導作用,導致小學生在進行民族音樂文化的學習過程中缺乏系統性,甚至存在著認為民族音樂“接地氣”、“土氣”。對此在我國的傳統民族音樂的傳承上面出現斷層的問題。民族音樂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必要在小學生抓起,要想弘揚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就要提升對小學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重視。

四、小學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實踐模式

(一)基于民族音樂為主體,構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說過,中國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我國民族音樂形式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在不同的區域范圍內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對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民族音樂實踐的時候,要充分的展示此種優勢,讓學生在不同內容與形式的民族音樂中增強對民族音樂的感知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內在的音樂審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對此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各種區域、民族色民族音樂開展教學。當然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的應用各種教學模式,避免基于西方音樂教育模式開展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與民族音樂教學不契合,并不利于音樂的教學開展,無法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內在素質能力。

(二)基于獨特的民族器樂提升學生的吸引力

教師在開展民族音樂教學中,可以充分的應用各種民族樂器開展教學,對此,小學音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同時要具備一定的樂器演奏方式。教師在進行民族音樂的展示過程中,充分的應用民族樂器,可以讓學生自主的選擇各種民族樂器的演奏,這樣才可以提升學生的民族音樂學習興趣。

(三)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理解與認知

民族音樂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自身的獨特美感,但是小學生對于這種韻味無法深入理解,對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與手段經抽象的知識進行理性的闡述,使學生直觀的了解各種音樂文化與知識。

結束語:

我國的民族音樂在教學實踐中還是存在一定的限制的,但是這種彰顯勞動人們內心的藝術形式,是人們精神面貌的展示手段與方式之一,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承有著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對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提升對民族音樂重視,只有這樣才可以提升當代小學生自身的道德品質與德語素質,進而為其今后的人成長奠定基礎,也為我國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周麗君. 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264.

[2]張卉茹.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民族文化傳承[J]. 大眾文藝,2016,11:216.

[3]鄭蕭然.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民族文化傳承探索[J]. 黃河之聲,2016,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