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的栽培技術范文

時間:2023-09-28 18:08: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多肉植物的栽培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多肉植物的栽培技術

篇1

關鍵詞 石榴;新優品種;特性特征;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3-0121-01

石榴為石榴屬石榴科植物,以果皮、莖皮、根、葉、花入藥。性溫、味酸澀,有澀腸止瀉、止血驅蟲的功能,主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崩漏、白帶、蟲積腹痛等癥。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石榴為藥、食兼用植物,營養價值很高。除可加工成飲料外,其果皮可作鞣皮工業原料和制成天然染料,果樹可作園林綠化、盆栽觀賞樹種。因此,栽培石榴,經濟效益好,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1 特征特性

1.1 瑪瑙籽

該品種系安徽懷遠產區優良品種。樹勢中庸,樹姿開張,枝粗壯,莖刺少。果實大,球形,多偏斜。平均單果重250g,最大果重達500g。果皮薄而稍軟,橙黃色,陽面鮮紅。籽粒大,淺紅色,百粒重60g,核軟可食。汁液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6%,總糖量13.97%,酸0.58%,維生素C 3.4 mg/100g果肉,可食率64%。因籽粒中心有一紅點,發出放射狀“針芒”,故稱“瑪瑙籽”。在當地,其果實于9月底成熟,耐貯運。適應性強,多在淮河平原靠荊山、涂山的山麓土壤深厚肥沃的淺丘臺地種植,適應于懷遠、濉溪、橋區、蕭縣等淮北地區種植。成年樹一般平均株產果40~60kg。

1.2 玉石籽

該品種系安徽省懷遠產區良種。樹勢較弱,樹姿開張。果實較大,圓球形,平均單果重250g,最大果重550g。果皮光滑,為白色,陽面鮮紅色,皮較薄。籽粒大,青白微紅色,百粒重60g,核軟可食。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6.5%,總糖13.26%,酸0.59%,維生素C 12.9mg/100g果肉,可食率為59%。在當地果實于9月上中旬成熟,但易裂果,不耐貯運。適宜在淮河平原靠荊山、涂山的山麓土壤和深厚肥沃的淺丘臺地種植,適應于懷遠、濉溪、橋區、蕭縣等淮北地區種植。

1.3 濉溪軟籽

該品種系安徽省濉溪縣著名品種。樹勢中庸,萌蘗力強。葉小而窄,披針形。果實扁圓形,中大,有明顯的4~5條棱,果梗極短。果皮極薄,青黃色,向陽面淺紅色,果底黃銅色有小紅點,果面光滑無銹。籽粒晶瑩,青白色或淡黃色,籽粒大,核小而綿軟,食用無墊牙感,汁多味濃甜。果實于8月底至9月初成熟,耐貯藏,但因果皮薄不抗擠壓,故不耐運輸。平均單果重165g,最大果重350g。籽粒百粒重61.4g,含可溶性固形物17.4%、糖13.79%、酸0.43%、維生素C 12.9mg/100g果肉,可食部分占63%。抗病蟲能力弱,雨后易裂果,適應性稍差。適宜在淮北地區種植。

2 栽培技術

2.1 精細建園

采取大穴建園,穴徑1m見方,穴施優質圈肥550kg,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苗木。合理密植,株行距以2m×3m為宜。

2.2 土肥水管理

以基肥為主,于落葉后或2月中旬施入腐熟農家肥和適量無機化肥。追肥可分為3次實施。第1次于4月底花前進行,株施尿素或磷酸二銨0.2~0.5kg,可提高坐果率。第2次在6月下旬果實縱徑迅速生長期進行,株施氮、磷、鉀復合肥0.3~0.6kg,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采果后株施復合肥(可結合基肥施入)0.5~2.0kg,促進花芽進一步分化和提高貯備營養。追肥的數量和次數視其生長、結果和土壤情況而定。遇旱澆水,采果前15~20d停止澆水。

2.3 整形修剪

該品種適宜樹形主要采用三主干叢狀形和三主干枝開心形。石榴栽后任其自然生長,除去多余萌枝,即可形成三主干叢狀形。主干高50~60cm,每主干上培養3~4個主枝,每一主枝再選配2~3個側枝,可使樹冠呈自然半圓形或圓頭形,冠高2.5m左右,此樹形成型快,結果早,造型簡單,果農多喜用。三主枝開心形,干高60~70cm,無中心干,三主枝傾斜角度為45°左右。每一主枝上選配3~4個側枝。此樹形骨架牢固,通風透光。修剪以冬剪為主、夏剪為輔。

2.4 綜合防治病蟲害

休眠期清除病枝、蟲枝、落葉和僵果,人工殺滅黃刺蛾、龜蠟蚧和大蓑蛾等害蟲。發芽前對枝干噴3~5°Bé石硫合劑或5%礦物油乳劑,防治龜蠟蚧等。在發芽期和5月中旬各噴1次1∶1∶200波爾多液,防治干腐病等。花果期噴殺蟲劑,連噴2~3次,相鄰2次間隔12d左右,主防桃蛀螟、桃小食心蟲等。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防黃刺蛾、莖窗蛾。

3 參考文獻

[1] 孫俊杰,韓璐.優質無公害石榴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7):29.

[2] 許夕之,張始臻,張艷,等.石榴豐產優質栽培技術[J].落葉果樹,2009(1):58-59.

[3] 王超然,魏耀遠,郭朋,等.突尼斯軟籽石榴豐產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07(11):21-22.

篇2

來自山野的烏頭葉蛇葡萄

多謝花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芍藥栽培管理注意事項

從水到仙的“奈悉索斯”——記天津多肉植物資深愛好者張旭

仙人掌也能長成大樹

皖蘭精品——‘晶亮天堂'

一筆蘭花交易的啟示

盛夏養蘭看五點

逗人喜愛的金毛狗

兩種我國原生的鐵線蓮

金棒的有性繁殖

碧波仙子——睡蓮

郁金香促成栽培技術

紅粉撲花

熱帶雨林奇特生物現象靜悄悄的絞殺

紫枝玫瑰的扦插

樸小毛和她的SINGINGGARDEN

荷花品種圖片的拍攝技巧

西安世園會國際展區賞析

第七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在武漢舉行

龜峰競秀映山紅——第二屆中國·麻城杜鵑文化旅游節成功舉辦

來自澳洲的最新移民——尤加利‘藍夢’

龍船花開百日紅

生態旅游觀光新秀——柿樹的栽培管理技術

仙客來栽培技術及四季養護管理

巴西木的室內栽培

曇花多次開花技術探討

怎樣使鶴望蘭多開花

陽臺香草之百里香

家居盆梅選購及養護管理

梔子花開

江蘇省第五屆蕙蘭展在太倉圓滿舉行

雅致清香的漢中蘭花

河南信陽舉辦首屆“百年新天地杯”蘭花展

玲瓏雅致的王妃雷神錦

花草醫院之七月篇

答讀者問

溫室牡丹病害的發生與綜合防治

好花年年展,年年有好蘭——記中國第十六屆蘭花博覽會

彩色馬蹄蓮種球在甘誕生現已出口花卉強國荷蘭

無錫梅園11種梅花獲國際登錄

世界園藝博覽會組委會在京舉行新聞會

金華市第十四屆茶花展開幕

奧運景觀花卉——宿根福祿考

兜蘭的雜交和無菌播種技術

5月花事

迎春花的扦插繁殖

梭魚草與再力花

花園內,月季在唱主角……

盆梅的上盆與換盆

春季花卉水肥土篇

陽臺巧種牽牛花

梔子花水插繁殖技術

可賞可玩的觀賞葫蘆

篇3

關鍵詞:河曲海紅果;特征;利用價值;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1.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2910(2007)05-0031-02

曲海紅果屬薔薇科蘋果屬楸子(Malus prunifolia)的一個類型,為喬木落葉果樹,主要分布于山西省的河曲、保德、偏關;陜西省府谷、神木和內蒙古準噶爾旗等黃河中游的黃土丘陵地帶。以河曲縣栽培最多,現有海紅果3300hm2,年產300萬kg,故有“海紅果之鄉”的美稱。河曲海紅抗寒、抗旱、抗病性較強,適應性較廣,在當地十年九旱、降水很少、土壤貧瘠、管理粗放的情況下,仍能正常生長結果。腐爛病很少發生,即使是衰老樹,病株率也很低。從未發生過凍害和抽條現象,是一種珍貴的地方果樹種質資源。

1主要性狀

1.1植物學特征

河曲海紅樹體高大,樹勢強健,樹冠開張,多呈自然半圓形或圓錐形。干性較弱,萌芽力強,成枝力弱,枝條細而硬,紅褐色。葉片多為橢圓形或倒卵圓形,少數近圓形。葉尖漸尖,單鋸齒或復鋸齒。葉背具有稀疏茸毛。花為傘房花序,每序有花5~7朵,花蕾粉紅色,花瓣白色。果實近圓形,縱徑2.57cm,橫徑2.99cm,平均單果重15~20g。萼片基部有瘤狀突起,無萼洼,梗洼淺或無梗洼。果皮紫紅色或深紅色。果肉棕黃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 ,可滴定酸1.04%,每百克果肉含維生素C 2.83mg。

1.2物候期及結果表現

在河曲,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芽,4月下旬開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實成熟,10月下旬至11上旬落葉。

河曲海紅成花容易,自花結實率高,平均每序可結果3.3個,不須配置授粉樹。栽后管理較好時,3~4年可結果,一般15年后進入盛果期,株產可達200~300kg。幼樹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盛果期樹以短果枝和腋花芽結果為主。可用山定子做砧木繁育苗木,也可利用根蘗苗進行分株繁殖。

2開發利用價值

2.1主要用于加工

制成的果干、果丹皮,色澤鮮艷,質地柔韌,酸甜適口;制成的罐頭、果脯,芳香可口,色味俱佳;制成的飲料,香氣濃郁,酸甜宜人。目前,河曲、保德、偏關等縣已建起海紅果加工廠7座,已開發出果丹皮、果醬、蜜餞、果酒、果粉等系列產品10余種,還有仙翁牌海紅蜜、可樂和果汁等系列飲料,年產5萬余t。海紅果也可生食。但果實應適當推遲采收,果實在樹上經1~2次輕霜凍、果色變褐紅后采收,果實色澤更加鮮艷,酸度降低,糖度增加,酸甜可口。采摘時要輕拿輕放勿碰傷,摘后置于冷涼處,經7~10天預冷后再入窖貯藏。也可不入窖而進行凍貯,凍貯后的海紅果酸甜可口,別具風味。

2.2做綠化和美化樹種

河曲海紅抗旱、抗寒、耐瘠薄,在冬季寒冷、干旱少雨和土壤貧瘠地區能夠正常生長結果。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發展海紅可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綠化荒山荒坡、美化和改善環境。

2.3做蘋果的砧木和育種材料

用海紅做砧木嫁接蘋果,親和力強,植株生長迅速,長勢健壯,抗腐爛病能力較強。海紅是很好的育種材料。用作雜交親本,可望獲得抗旱、抗寒、抗病、耐瘠薄、管理粗放也能正常結果的新品種。

篇4

關鍵詞:茭白;品種與種苗選擇;繁育栽植;田間管理;浙江臺州;黃巖區

茭白,別名茭瓜、茭筍、蔬子,南方地區又名水筍,系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其蔬菜食用的部分為肥嫩的肉質莖。我國栽培茭白較廣,以長江流域以南水澤地區栽培較多,南方地區在湖邊、溝邊及水田有少量栽培。茭白肉白質嫩,清甜可口,品質優良,是營養價值較高的特種水生蔬菜。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菜籃子工程的建設發展,黃巖區一年雙熟菱白栽培面積迅速擴大。特別是1991年以來,采用棚膜覆蓋栽培后,形成了地方特色栽培技術,以夏季茭白為主的兩熟茭白栽培方式成效顯著[1]。現將黃巖區茭白兩熟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選地整地

雙季茭白對土地要求不嚴格,但為了優質高產,應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多、不漏水的黏質土壤。因茭白一生都在淺水中生長,對水源、水質要求較高,要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質無污染的田塊種植。整地要求田平、泥爛、田埂不漏水,并加固加高至25~30cm,施肥后土壤深翻20cm左右,耙細,整平。整地后灌水3~5cm待種。

2品種與種株選擇

棚栽茭白宜選擇耐低溫弱光、適宜設施栽培的早熟品種,要求該品種抗病性強、孕茭穩定,茭肉粗長、白凈、糯口、味鮮,以夏茭為主的高產品種。黃巖地區主栽品種有黃巖雙季茭白、浙茭2號、浙茭3號等。黃巖雙季茭白品種一般在夏茭采收中后期,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田間選擇留種植株。要求種株外表必須與所選品種的典型特征相符合,同一墩分蘗生長較整齊,薹管短,結茭部位低,孕茭早,茭肉白嫩、光潔、粗壯,成熟度較一致。

3繁育栽植

選已孕茭(拇指般大小)且茭殼白凈、飽滿的茭株作留種株。選定留種株后挖開植株四周的泥土,以剛露出植株底部薹節為宜,以促使植株基部抽發新的分蘗。待已孕茭白未老時在葉枕上方約5cm處割葉,促進分蘗,過10d左右待新抽苗5cm時再齊茭頭割第2刀,新抽的苗長到30~40cm時即可移栽種植。浙茭系列品種需寄秧露地育苗,冬季露地生長,清明前苗長15cm左右時第1次分株繁育種苗,分株時一定要整墩挖出用刀劈開,3~6株一把,不能用手掰。一般過20d再進行第2次分苗,分苗后根據分蘗多少可進行第3次分墩。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定植,黃巖雙季茭白品種株距35~40cm,行距80~100cm,寬窄行種植,栽3.0~3.3萬穴/hm2,定植種苗1~2株/穴(視種苗分蘗數多少而定)。浙茭品種株距35~40cm,行距100cm,栽2.7~3.0萬穴/hm2,定植種苗3株/穴左右。定植時選用生長健壯、根系白盛的植株作種苗。過長的種苗要截去上部葉片,保持35cm左右,以減少葉面水分揮發,有利于種苗還苗成活[2,3]。

4大棚建造與管理

在12月底至翌年1月上旬,齊泥割除茭白地上部枯萎植株后,霜凍之前搭棚蓋膜。采用簡易鋼架大棚或毛竹搭架棚,大棚、中棚、小棚3種長度依田塊而定,但不宜超過60m,以利兩頭揭膜通風。天氣溫和時棚架兩頭通風;天氣晴好、棚內溫度超過30℃時應揭邊膜和兩頭通風;低于15℃時需蓋膜保溫。遇連續陰雨天氣應加強通風煉苗,培育壯苗,減少小苗孕茭率。小棚一般在3月下旬揭膜,大棚清明以后全部揭膜。

5肥水管理

茭白植株高大,生長期長,需肥量大,施足基肥,整地時施腐熟有機肥15~25t/hm2、復合肥375kg/hm2。蓋膜后施腐熟欄肥或人糞尿15t/hm2、氯化鉀225kg/hm2,或優質三元復合肥375~450kg/hm2、氯化鉀225kg/hm2作基肥。追肥掌握“促—控—促”原則,全期追肥4~5次,第1次在苗高10~20cm時,施優質三元復合肥300~375kg/hm2;15~20d后進行第2次追肥,施優質三元復合肥300~375kg/hm2、氯化鉀150kg/hm2;以后視植株長勢的強弱,每隔10~15d再施1~2次,每次施尿素75.0~112.5kg/hm2。孕茭前7d左右停施,即大棚在3月下旬、小棚在清明前7d停施,否則延遲孕茭或不孕茭。待50%左右植株孕茭后,追施碳銨375~450kg/hm2、過磷酸鈣150kg/hm2,可促使茭白粗壯,明顯提高產量。注意碳銨不要施在茭墩上,以防止肥害。茭田施基肥后即可灌水,除孕茭期水位稍高些外,其他時期保持水位3~5cm即可[4,5]。

6田間管理

當苗高20~30cm時疏苗定株,分次疏去弱苗、病苗及過密處的苗,個別過密的壯苗可在茭墩根際壓泥壅根,最后留疏密均勻的粗壯苗14~16根/墩定株。一般在株高20~30cm時開始耘田,隔7d進行1次,連續耘田2~3次,對硬的田塊要進行松土。培土可阻隔陽光對茭白的直射,提高品質和產量。當茭白開始孕茭,即植株莖部發扁、同水面交界處開始膨大時即可培土。培土要分次進行,孕茭1株培1株,隨著茭白的膨大伸長不斷培土,但培土高度不能超過茭白眼。由于植株孕茭有先后,在采收期還要邊采收邊培土。結合耘田,及時剝去黃葉、老葉、病葉,剪去葉尖曬干部分,以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促進分蘗。注意剝老黃葉時不要連葉鞘一起剝離,否則影響根系及新芽的萌發,造成植株矮化。另外,應及時補缺,確保足苗。在茭白孕茭初期,選晴天16時后噴施極多產400倍液,隔天噴施極多菁400倍液,或極多產、極多菁400倍液混合噴施處理,增產效果顯著。

7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病害有胡麻斑病、銹病、紋枯病等。病害防治重在預防,在苗高10~20cm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防1~2次。以后根據病情于發病初期分別用藥,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噴藥要求用彌霧機或小噴頭的噴霧器,以葉面凝結小水珠而不流淌為宜。胡麻斑病可選用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防治;銹病可選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12%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或25%火把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5%敵速凈乳油3000倍液等防治;紋枯病可用5%井岡霉素水劑800~1000倍液噴治。常見的害蟲是螟蟲,在12月齊泥割去過冬的殘株并清理田園后,立即用稻康或三唑磷乳油噴施根際部及土表,殺死越冬螟蟲,減少蟲口基數,當苗高20cm左右時(即2月)再噴1次殺蟲劑,以后根據蟲情,大螟在卵孵高峰期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治,二化螟在卵孵高峰期用48%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噴治。長綠飛虱在低齡若蟲高峰期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絕虱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治。

8采收

當茭株心葉短縮,基部膨大呈塔形,地上部左右2片外葉的葉枕(茭白眼)收縮到基本相平時即可采收。發現雄茭、灰茭及短縮株時應及時拔除。

9參考文獻

[1]李挺,陳可可.茭白塑料棚覆蓋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01(2):42-43.

[2]徐洪根.蔬菜大棚栽培茭白技術[J].廣西蠶業,2006,43(1):46-47.

[3]梁景玉.雙季茭白的生物學特性及無公害優質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7(1):27-29.

篇5

【論文關鍵詞】茭白  無公害  栽培技術

茭白又稱茭筍、禾筍等,系禾本科菰屬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沼澤多濕環境。茭白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其肉質細嫩、入口輕韻、纖維素少、風味佳、無口滯感,并具有降血糖、去煩熱、止渴、利大小便、促消化等功效[1];食用上可燜、炒、煸、燒、涼拌等。我國許多地區都有零星種植,但生產規模小,多沿用傳統耕作技術,效益差。因此,實行無公害栽培,提高茭白質量和產值,做到規模化生產,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1產地環境選擇

選擇生態環境好的田塊建生產基地,其周圍不能有工礦企業,并遠離城市、公路,以避免有害物質污染。產地無污染或污染物限量控制在國家標準gb/t18407—2001范圍內。宜用無污染源的淺水洼地、稻田、溝塘、河坎邊種植,水位不宜超過25 cm,最好選擇土層深厚、肥力較高、富含有機質和保水保肥力強的黏壤土。土壤ph值5.0~7.2,無污染(達到gb 15618規定標準),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灌溉水中各項污染物限量達到gb 5084規定標準。

2品種選擇

根據收獲季節的不同,茭白品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雙季茭白,夏、秋季采收,采收期長達5個月;另一類為單季茭白,秋季采收,采收期只有1個月。選擇采收期長、品質好、分蘗力強、耐熱、抗逆性強、早熟、產量高的優良品種[2-3]。目前生產上使用的單季品種主要有一點紅、美人茭、象牙茭、吳嶺茭等,雙季品種主要有小蠟臺、浙茭991、浙茭911、中介茭等。

3培育壯苗

茭白一般不能開花結實,因此多采用無性繁殖,方法有育苗移栽和分蘗苗種植2種。在無性繁殖過程中,易發生灰茭和雄茭,故選種工作十分重要。選擇植株生長整齊、長勢中等或偏弱、分蘗性強、所有分蘗都被黑粉菌感染而成茭則孕茭率高、茭形整齊、茭肉肥壯潔白柔嫩、無雄茭和灰茭、無病蟲害等的種茭。一是育苗移栽,選出的種株在本田內越冬或另植它處,冬季淹水越冬。春季茭苗萌發,苗高30 cm左右,于3月上中旬用刀割斷根莖,進行分株,按株行距20 cm×30 cm、1穴1株栽植。當幼苗長到60 cm高時,選大小一致、葉鞘扁平的植株進行定植。二是分蘗苗移植。將入選種株老墩連泥挖起,用刀順著分蘗著生方向,分成7~12個小墩,每個小墩要求帶著老莖及匍匐莖,并有健全的分蘗苗3~5個,隨挖、隨分、隨栽。

4整地定植

選擇空閑田,深耕。若連作,挖除所有茭墩,挑出田外,集中燒毀。一般施有機肥45 t/hm2、復合肥750~1 125 kg/hm2,施肥后耕翻、耕細,整平土地,做到田平、泥爛、肥足。茭白的栽植分春栽和秋栽2個栽植時期。春栽在4月上中旬進行。適于一熟茭及兩熟茭的晚熟品種,一般用分蘗苗移植,株行距70 cm×80 cm,每穴栽3~5株,栽植深度6~7 cm,栽1.95萬~2.25萬穴/hm2。

秋栽在8月中下旬至9月初進行,多用育苗移栽法,此時苗高已達150 cm左右,并有較多的分蘗。栽前先打去基部老葉,再將苗墩的分蘗用手順勢一一扒開,每株帶1~2苗,剪去葉梢45 cm。夏秋高溫,應選陰天栽植。采用寬窄行栽植,寬行為90 cm,窄行為65 cm,株距30 cm,栽植深度15 cm,以栽沒薹管為宜,栽3.75萬穴/hm2。

5 水肥管理

茭白是水生植物,耐澇不耐旱,水層遵循“淺水栽插、深水返青、淺水分蘗、中后期加深水層、濕潤越冬”的原則。移栽時和分蘗期均保持3~4 cm水位,以利于返青和分蘗;長粗期和孕茭期保持12~15 cm水位,以控制無效分蘗,促進孕茭[4-5]。茭白的生長期長,需肥量較多,故追肥要與基肥并重,才能保證茭白生長的需要。4月種植的新茭,當年一般追肥2~3次。在種植后10 d左右施提苗肥,施尿素60~90 kg/hm2;隔10~15 d施催苗肥,施尿素75.0~112.5 kg/hm2,以促進生長和分蘗;孕茭期追施1次重肥,施尿素150~225 kg/hm2。

6病蟲害防治

茭白主要病害有紋枯病、胡麻斑病、銹病、茭白瘟病等,主要蟲害有大螟、二化螟、長綠飛虱、黑尾葉蟬和稻薊馬等。病蟲害防治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化學防治要符合gb 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采收期盡量做到不進行病蟲害防治。應選用無病茭種,實行輪作制度,測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少施化肥,清潔田園。茭田養鴨可達到除草除蟲的作用,在茭白苗30~50 cm時先圍網,后將鴨放下,可放養鴨300羽/hm2左右。銹病發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紋枯病于發病初期用5%井岡霉素水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胡麻斑病于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大螟、二化螟在幼蟲孵化期,用5%氟蟲腈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長綠飛虱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300 g/hm2對水750 kg噴霧防治。

7適時采收

新茭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始收,老茭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始收。在3片外葉長齊、心葉短縮、孕茭部位顯著膨大、葉鞘一側掀開、略露茭肉(稱為露白)時立即采收。采收時,新茭要在薹管中部擰斷,不能傷及根株,以免影響第2年的生長。采收老茭時,可扭住植株,用力折斷。新茭9月底始收后,每隔5~7 d采收1次,旺產期可2~3 d采收1次;老茭5月底始收后,每隔3~5 d采收1次,旺產期可隔天采收。

8參考文獻

[1] 劉相根,葉日敏,謝建波,等.高山茭白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24):67-68.

[2] 周安尼.杭州茭白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9(4):34-35.

[3] 魏玉翔,杜鳳珍,李明華,等.有機食品茭白栽培技術[j].蔬菜,2008(7):36-37.

[4] 姚岳良,周楊.高海拔地區單季茭白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9(1):41-42.

篇6

球蘭是不錯的用作圖騰柱式栽培的藤本多肉植物

第一,球蘭生長速度較快,新蔓年生長量可達2 m,也就是說,如果栽培措施到位,可以在一年內生產出商品盆花;第二,球蘭最大葉長為6 cm,屬中小型葉,葉色深綠有光澤或帶有彩色,葉形豐富,符合圖騰柱式栽培對葉片的要求;第三,球蘭無論是節間或是節部,都具備生根能力,如果環境濕度足夠大,可以在節間形成白色凸起,進而形成氣生根,加上人工綁縛,能在圖騰柱上攀附生長。第四,球蘭在白天吸收CO2,夜間放出O2,這是普通觀葉植物所不具備的功能。最后,球蘭具有獨具魅力的花朵和誘人的香氣,使得圖騰柱栽培的同時具有了觀花、觀葉和聞香功能。所以,球蘭是很有潛力的制作圖騰柱式盆栽的藤本多肉植物。

球蘭圖藤株式快速成型栽培技術

實施快速成形技術,最大限度的縮短生產時間,是降低生產成本,挖掘盆花利潤空間的有效途徑。球蘭的圖藤株式快速成型栽培技術就是在此前提下提出來的,它包括:準基質備、準備設施、選盆、制作圖騰柱、專用花苗培育、上盆、土、肥、水、溫、光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環節,其中,和普通盆花栽培不同的關鍵性技術環節是選盆、制作圖騰柱、專用花苗培育、綁縛等技術。

選盆

選盆要考慮圖騰柱的大小,成形植株的大小和形狀,擺放位置,擺放地的空間等因素。如果在客廳等空間較大的地方擺放,要選口徑30 cm以上的深筒盆;如果擺放在臥室的窗臺上,可選擇最大直徑不超過40 cm的橢圓形盆或長方形盆;如果擺放在餐桌上,盆的大小和形狀要考慮餐桌的面積和形狀,一般長方形餐桌可考慮30 cm以內的圓形淺盆;電腦桌上則考慮選用小巧的橢圓形盆或卡通盆。

基地生產,一般不考慮花盆的質地,要進入家庭則要綜合考慮花盆的質地,可根據盆花的價位選擇花盆的檔次,對于高價位滿足高端消費人群的盆栽,要選擇高檔的盆景盆;對于中等檔次以滿足中等消費需求的盆栽,要選擇紫砂盆或高檔次的瓷盆;一般消費,選擇顏色較好、做工精細的塑料或較低檔次的陶瓷盆就可以了。

制作圖騰柱

圖騰柱是由支撐柱和外包皮組成,支撐柱有竹、木棍、PVC管等材料, 外包皮有棕皮、海綿等吸水耐腐的材料組成。下面以PVC材料為例,介紹圖騰柱的制作技術。

選擇PVC管的口徑

根據盆的大小選擇PVC管的口徑。在實際應用中,每盆放1~3 根柱,放單根的可適當粗一些,放三根的要細一些,口徑30 cm的盆,選用口徑10~20 cm的管,柱子高要選粗一些,柱子矮要細一些,大口徑的淺盆實施單株栽培的可選用粗短的大口徑管,管徑可以超過20 cm,就好比加高的花盆。

鋸截PVC管

鋸截PVC管要考慮栽培需要的高度,一盆一柱的要高,最長可長到1.8 m,最短不少于1 m(包括埋入盆中的部分);實施三柱組合栽培的要一高一中一矮,要考慮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例如,最長1 m,中間則為60 cm,最短的為30~35 cm比較合適。定好尺寸后,用手鋸將管鋸開,注意鋸口要平,不要鋸成馬蹄形,否則,不利于固定。

在PVC管上打孔

選擇PVC管的好處是,管材中空,可以放栽培基質,這對藤本作物的發育十分有利,為了方便固定管子,方便氣生根扎入或直接扦插,需要在PVC管上打孔,孔徑1 cm 左右,每圈打5 個,每兩圈之間的距離不少于30 cm。

孔打好后,可根據需要在PVC管的外部包一些棕或其它材料,并捆好。要注意記好要扦插部位的位置,或設法將扦插孔留出來,這些部位不要有捆綁繩,孔最好留在兩道繩子的中間位置。包好棕皮,柱的制作就完成了。

培育大苗

實施大苗合栽是實現圖騰柱式栽培快速成形的中心環節。在生產中要重視培育大苗,最好有專門的育苗環節和專業的育苗設施。為了讓球蘭的藤蔓快速布滿圖騰柱,需要采用兩穗或三穗合插,即將2~3 個插穗綁到一起,插到插床上或直接插到口徑5 cm的營養缽中,選擇插穗要注意插穗莖的粗細、節間長短、所留葉片的厚度和葉面積盡量保持一致,不能相差太大,以免芽子萌發后,苗的長勢不一致。至于扦插技術,可參考球蘭的商品化標準化扦插育苗技術,這里不再重復。

上盆

圖騰柱式栽培的上盆包括:選盆、盆的處理、PVC管材的固定、填排水層、填基質、放苗、再填基質至合適位置、蹲盆、澆水等步驟。現將和普通上盆不同的部分作如下說明。

PVC管材的固定 固定管材是必不可少又容易被忽略的步驟,它關系到植株成形后植株的穩定性,所以,必須將管材固定好。固定時,選用8號鐵絲作固定材料,先將鐵絲按四個方位穿過PVC管底部一排的孔,然后從花盆底部的排水孔穿出,固定在花盆上。

填基質 和普通栽培不同,PVC管里必須裝輕型基質,不能用土,以免增加盆的總重量。基質要求,疏松、透氣、潔凈、保水保肥,最好經過嚴格的消毒。例如:經過嚴格消毒發酵好的以棉籽殼(棉籽殼最好種過一次蘑菇)為主要材料的基質。上盆前,對基質預先濕潤,填裝管材時要仔細,邊裝邊蹲實,要求澆透水后,基質不能出現明顯下沉。上盆時,要先上盆再向管內填基質。

篇7

陽春春砂仁的生長發育和它的周圍的生態環境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陽春春砂仁在系統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較嚴格,只有在適宜的溫度、光照、濕度、土壤、地形地勢等條件下,才能生長發育良好,產量較高。因此要了解生態環境中各種因子如溫度、濕度、光照、地形地勢、動植物等與陽春春砂仁的關系,并從中找出其主要矛盾,掌握其規律,創造適宜的條件,以滿足陽春春砂仁生長發育的需要,人為地控制生態條件來提高陽春春砂仁的產量。

1.溫度。陽春春砂仁是熱帶亞熱帶植物,喜溫暖,怕高溫和霜凍。生長適溫為24-28℃。如氣溫高于35℃,又處于強光暴曬中,則葉片出現失水與熱灼病,生長緩慢;氣溫低于2℃則幼苗出現死亡,如冬季出現反復霜凍,則花芽分化緩慢,開花期比正常年景要推遲20-30天。

2.光照。陽春春砂仁是半陰生植物,喜歡蔭涼環境,在整個生長發育中都要求有一定的蔭蔽。最適宜的蔭蔽條件是:幼苗期間蔭蔽度為70-80%,大田生長至形成群后蔭蔽度為50-60%。幼苗期間當蔭蔽度少于40%,或在直射光的照射下,幼苗葉片出現斑點,葉緣向上卷曲枯萎,發生葉枯病,甚至由上而下枯萎死亡。春砂仁群體長在蔭蔽度30%以下,或無蔭蔽條件下,植株對強光照反應非常敏感,在長時間強光照射下,葉片燒傷嚴重,植株開花結果很少甚至不能開花結果,壽命大大縮短。而生長在50-60%的蔭蔽范圍內,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則促進分株和花芽分化,增加花量,壽命延長。而當春砂仁生在80%以上的蔭蔽度條件下則植株徒長,苗弱,分株減少,花數減少5-9成。

3.濕度。陽春春砂仁是介于旱生形態和濕生形態之間的中生植物類型,對環境的空氣相對濕度和土壤含水量要求比較嚴格。一般在空氣相對濕度75-90%以上、土壤含水量20-35%、排水良好條件下,土壤和大氣濕潤,植株才能正常生長發育。當外界環境干燥(空氣濕度少于50%),土壤缺水(含水量少于10%)時則植株干黃、葉片短小、老株提早枯萎;而當陽春春砂仁生長在終年積水的環境中,土壤含水量超過30%以上時,則對植株的危害極大;如雨多又兼高溫,則易發生病害或造成爛花、爛果等。

二、高產穩產栽培技術

任何作物的栽培都要求達到高產、穩產、優質、低耗的目的。而目前陽春春砂仁的生產遠沒有達到這一目的,畝產只有幾公斤到二十幾公斤,經濟產量只占生物產量的百分之零點幾到百分之二,最高產的也不到5%(可水稻的經濟產量占生物產量的50%),經濟產量占生物產量的比例太少,也就是說,光合作用的產物未能很好地轉化為經濟產量。因此,只要對品種和栽培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增產的潛力仍很大。要提高陽春春砂仁的產量,奪取高產、穩產,應把握好如下幾方面技術。

1.選擇適宜種植地

高產砂仁地宜選擇兩山間山坡上生長有林木、山坡以下有疏雜林木的平緩坡地、臺地、地旁有長流水溪的糞箕地,光照約6小時,土壤為磚紅壤、紅壤及富含腐殖質、自然肥力高、疏松濕潤的黑砂壤土。兩山間的平緩坡地、臺地、糞箕地,由于每年山坡上被兩水沖刷下來的大量有機質積累,土壤肥力高,春砂仁植株群體能保持較長時間旺盛生長,種植后第3-6年產量較高。而林間坡地表土被雨水沖刷流失,肥力下降,植株群體長勢出現早衰,且產量比山間的平緩地、臺地、糞箕地低。2.適時種植,合理密植

陽春春砂仁一年四季都可種植,但以4-5月為最好,這時天氣溫暖、雨水多、濕度大,種后成活率高,植株生長快。種植密度可根據肥地宜疏、瘠地宜密、平地宜疏、坡地宜密的原則,一般種植1米×1米、每畝600株或0.7米×0.4米-0.6米,畝種1500-2000棵。

3.控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在有了壯旺苗群的前提下適當控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與發育,也是陽春春砂仁高產、穩產栽培技術的重要一環。生產實踐證明,陽春春砂仁苗多還必須花多,如果光長苗而不發花芽、不開花則根本無產量。陽春春砂仁高產栽培則要求每株砂仁苗平均能分化發育1.5-2個花芽,而陽春砂仁花芽的大量分化和發育,有賴于冬季抑制砂仁群體營養生長、提高植株碳氮比例,在冬季施用火燒土、草木灰、石灰,不僅能提高春砂仁苗的抗寒性,還能降低植株的含氮量,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即提高碳氮比),抑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4.提高陽春砂仁結實率和成果率

陽春春砂仁有了苗多、苗壯、花多的基礎后,最主要的環節就是提高結實率和成果率。結實率和成果率高就意味著單位面積內果實粒數多,意味著有利于春砂仁群體的生長中心轉到果實的發育上。這樣,光合產物就會源源不斷地輸入發育中的果實,使果重增加,即經濟產量增多,質量上乘。據有關試驗表明,全部人工授粉結實率可達75.3%,而自然授粉的只有12.2%,全部人工授粉比自然授粉結實率增加63.1%。

因此,采取人工輔助授粉與保護和引誘傳粉昆蟲進行授粉是提高陽春砂仁結實率和成果率的關鍵。

5.預防落果

據調查,陽春春砂仁經授粉后11天,果實大小在1厘米以下時就會產生落果現象,持續時間可達15天,初期形成的幼果較少脫落,盛花期、末花期形成的幼果脫落嚴重(約脫落50%)。

6.及時補苗、割苗,更新衰退苗

定植后,發現缺苗及時補種,以保證群體有足夠數量。為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保證植株生長健壯,防止或減少爛花爛果,提高坐果率,應視整個群體的生勢,適時割苗。在每年的2月、8-9月(分兩次)割去枯苗、病苗、弱苗和只有6-8片葉的老苗。種植7-8年后造成苗群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地力下降或蔭蔽樹逐年高大抑制了春砂仁的生長,要使春砂仁恢復高產,必須及時更新衰退苗群,采取隔年隔帶挖除更新。先選出生長最差的地段進行更新,同時把過密過高大的蔭蔽樹砍掉。這樣經二三年后即可恢復高產。

7.及時防治病蟲、鼠害

春砂仁的病蟲害主要有苗疫病、葉斑病、果疫病、黃潛蠅(又名鉆心蟲)和老鼠。

8.適時采收

當果實由鮮紅變為紫紅色,果肉呈荔枝肉狀,種子由白色變為褐色和黑色而堅硬,有濃烈辛辣味時,即為成熟果實,此時即可采收。

篇8

(兵團第十三師淖毛湖農場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 哈密 839113)

摘要:隨著兵團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設施農業已成為職工多元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淖毛湖農場設施地塊連種哈密瓜多年,土壤中遺存著大量土壤有害病菌,嚴重影響了設施哈密瓜的種植條件和品質。為有效防止枯萎病等土傳疫病的危害,淖毛湖農場通過研究配制合理的富含有機質、通透性好的沙質土壤做基質,采用壟式限根栽培技術,使用一定設備將哈密瓜根域限制在已配制好的營養土中,通過控制根系生長來調節植物地上部與地下部的生殖營養生長關系,根據作物成長營養需求,精確控制水、肥等,降低成本,提高肥水利用率。

關鍵詞 :基質配比; 限根技術;降低成本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試品種:西州蜜二十五號;參試肥料:腐熟羊糞、重過磷酸鈣、硫酸鉀、磷酸二氫鉀;參試材料:基質盒、隔離膜。

1.2 移栽方法

將參試哈密瓜品種西州蜜二十五號種子播種在基質營養杯中,一般7 d后露土出苗,當幼苗長至2葉1心時,選1連B - 8大棚,采用壟式法進行移栽育苗。首先,提前挖寬40 cm、深40 cm的地溝,在溝里鋪墊隔離膜,根據哈密瓜的營養需求,在隔離膜上堆積配制混勻的營養土(腐熟羊糞3 000 kg/667 m2、重過磷酸鈣50 kg/667 m2、硫酸鉀30 kg/667 m2、床土90%),呈土壟狀后攤平鋪膜保墑,保持株距40 cm,行距30 cm,瓜床寬120 cm,基質厚度20 cm。在壟上打孔后,將帶有基質的種苗栽入孔中后封土,控制根系在壟內生長。

1.3 栽培管理措施

1.3.1 上架

幼苗移栽后,保持棚內相對的濕度,溫度維持在25 ~ 30 ℃,根據哈密瓜的生長營養需求,運用滴灌節水配套技術,適時適量補充肥水。當移栽哈密瓜苗長出第5片真葉時綁蔓上架。

1.3.2 整枝、授粉、留果

采用單蔓整枝:植株留1條主蔓,選取10 ~ 12節子蔓作結瓜蔓,側蔓摘除,留果子蔓于雌花后留1 ~ 2片葉摘心。主蔓27 ~ 30片葉時摘心,以停止植株向上生長。

當留瓜子蔓上開出第1朵雌花時進行人工授粉。授粉要在每天上午09:00前完成。授粉時,選擇同品種哈密瓜在不同植株上開放良好的雄花,摘去花瓣,將花蕊與雌花的柱頭均勻摩擦,保證授粉徹底。授粉雌花3 d可結果,1周后果實長到雞蛋大小時,根據果實的長勢選留1蔓1果。

1.3.3 肥水

大棚栽培哈密瓜在基肥施足的情況下,在坐果之前不用追肥。疏果之后,哈密瓜進入果實膨大期,對肥水的需求逐步增強,應保證8 ~ 10 d滴1水,每水可適當隨水施入磷、鉀滴灌復合肥2 ~ 3 kg/667 m2。另外,葉面噴施0.3%的鉀肥,可促進植株健壯和果實發育,增加糖度。果實采收前15 d停止肥水。

1.3.4 病蟲害防治

哈密瓜緩苗后易發生白粉虱。白粉虱不僅造成減產還可傳播病毒病,白粉虱成蟲可用黃板誘殺。另外,通過通風、降低棚內濕度、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等措施可預防瓜苗病害的發生。

1.4 田間調查方法

瓜苗于2月17日移栽定植,10 d后隨機選定限根栽培與不限根栽培連續8株移栽苗進行苗情調查,6月初采收后,對移栽苗的成活率、長勢、主莖長、莖粗、倒4葉寬、果實成熟單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心糖分等指標進行調查和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苗期

從表1可以看出,限根栽培的瓜苗明顯弱于不限根栽培。限根栽培移苗成活率低于不限根栽培22%,出苗不齊主莖長勢細弱,高低不勻,葉數較不限根栽培少2片,主莖長較不限根栽培短8.2 cm(見表1)。

2.2 盛花期

進入盛花期,西州蜜二十五號品種凸顯中期長勢較旺的優勢,主莖翠綠,葉茂封行。2種栽培模式下相比,不限根栽培主莖長高于限根栽培70 cm,主莖粗高于限根栽培0.13 cm,葉片多3片,倒四葉寬高5.5 cm,見表2。

2.3 產量

果品外觀表現網紋均全面、細密,中心糖分百分含量相等,但限根栽培單果重低于不限根栽培單果重0.13 kg,單產低于不限根栽培600 kg/667 m2,口感不限根栽培明顯好于限根栽培,果肉脆、爽口,風味佳,見表3。

3 小結

哈密瓜西州蜜二十五號在同等栽培和管理條件下,限根栽培整個生育期明顯劣于未限根栽培,特別是進入采收階段時,限根栽培主莖出現早衰,葉片萎蔫,而未限根栽培植株生命力仍然很旺盛,葉片茂密。調查結果顯示,未限根栽培單產可達1.6 t/667 m2,果實品質好,色味具佳,銷路暢;而限根后單產低,口感差,收益低。

分析其原因,壟式限根栽培選用的隔離材料是關鍵,透氣效果差是造成限根失敗的主要原因。試驗雖沒達到預期效果,但從設施發展前景看,限根栽培技術可有效遏制病害的侵入和滋生,生產成本明顯降低,果實外觀品質得到提高。設施哈密瓜1年可種春秋兩季,如果按單季純收益4 000元/667 m2計算,1年可純收益8 000元/667 m2,為大田收益的2倍。但連作易發生土傳病害,改善和加強基質根域環境的透氣質量是實現根域栽培技術的保障。推廣設施限根栽培技術勢在必行,限根栽培技術還需進一步研究、探討和完善。

參考文獻

篇9

1保濕防寒處理

苗木聚合后有較長一段時間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健康欠佳,整體生長呈弱勢。用布條從根莖開始纏裹樹干,螺旋式纏裹到分枝點,綁緊不脫落。在棉布條外用塑料布包裹嚴緊,防止水分散失和寒風侵襲。用3根木桿支撐樹干,綁縛成三角支架,防止風吹樹體晃動。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濃度6-BA對苗木愈合的影響苗木傷口愈合是聚合栽培的重要階段,是小樹們連成一個整體的過程,樹干韌皮部組織生長嵌合,組成1株大樹,韌皮部細胞生長越快,聚合效果越好[1]。細胞分裂素濃度影響愈合進程,進而影響聚合效果[2]。從表2看出,6-BA對各樹種的愈合率影響較大。當6-BA為50、80mg•L-1時,銀杏、白樺和梓樹的愈合率均達到90%以上,光輝海棠、紅肉蘋果均達到80%以上。當細胞分裂素為120mg•L-1時,各樹種的愈合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2.2不同濃度多菌靈的防腐效果聚合小樹樹干削皮造成較大創面,極易受到病菌入侵而腐爛,故需要進行防腐處理。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濃度多菌靈對各樹種的滅菌效果相似,800倍和1200倍的滅菌率為85%~94%,≤500倍時,滅菌率均為100%。防菌劑濃度越高防腐效果越好,但濃度過高對植株產生藥害,不利于植物生長。所以,生產中采用500倍的多菌靈。

2.3保濕防寒措施對苗木的影響與普通苗木相比,聚合苗木的樹干相對薄弱,極易受病蟲害侵襲,風吹失水及寒冷凍害。從表4可知,實施保濕防寒措施對苗木高生長的促進效果較明顯,各樹種的樹高生長量較對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樹種的越冬表現也比對照好,尤其光輝海棠、銀杏、紅肉蘋果較明顯。

2.4不同栽培季節對聚合苗木成活率的影響從表5看出,不同栽培季節聚合苗木成活率差異明顯,春季明顯好于夏季。這是由于春季蒸發較少和日照較弱,樹木的地上部分生理代謝緩慢,聚合苗木韌皮部和根系傷口愈合較快。而夏季光照強,蒸發量大,使本已虛弱的聚合苗木水分失衡,從而導致樹木失水而枯死,降低移栽成活率。

3結論與討論

篇10

[關鍵詞]藍莓;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0-0292-01

藍莓果肉細膩,種子極小,甜酸適口,并具有清爽怡人的香氣。其中大果類型為鮮食佳品,小果類型適宜加工成果汁飲料、果酒飲品、果醬等食品。藍莓有很好保健作用,具有防止腦神經老化、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免疫力、治療泌尿系統感染等功能,聯合國糧農組織將藍莓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藍莓是我國國家林業局認定的退耕還林主要樹種之一,在我國藍莓產業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前景。

1選種和整地定值

1.1品種選擇

藍莓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品種對氣候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所以選擇種植藍莓時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的品種。藍莓主要有三大種類:高叢藍莓、矮叢藍莓和兔眼藍莓。其中高叢藍莓又可分為北高叢、南高叢和半高叢藍莓3類。矮叢和半高叢藍莓適宜在溫帶寒冷的地區種植,北高叢和一些半高叢藍莓只適宜在暖溫帶地區種植,眼藍莓和南高叢藍莓適宜長江以南地區、亞熱帶地區種植,喜濕潤、溫暖的氣候條件。

1.2地塊選擇和整理

藍莓品種多,栽培范圍廣,但根據南高叢、兔眼藍莓喜酸性和濕潤的特點,最好選擇坡度小于25度,pH值4.5到5.5的地塊。定植前一年,結合壓綠肥深翻土地,深度一般以20~25 厘米為宜,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1.3定植

春秋季定植均可,但春季定植宜早不宜遲,以秋季定植為佳,有利于種苗成活率。以2年苗齡的苗為佳。一般在較貧瘠的地塊上種植,株距可適當少些,在較肥沃的地塊株距可適當大些,一般兔眼藍莓株行距采用1.5 m×2.0 m或1.2 m×2.0 m為宜,南高叢藍莓采用1.2 m×2.0 m。一般定植4 500株/hm2左右。種苗定植前需在事先準備的地塊挖深度為10~15 cm、直徑20~30 cm的小坑,具體視苗的大小而定,定植后有條件的可以就地取材在栽植穴的表面覆蓋土層、稻草、腐葉土、樹皮、木屑、鋸末等有機物,覆蓋厚度一般以10 cm左右為宜。另外,由于藍莓自花授粉結實不良,異花授粉可明顯提高藍莓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在定植園中除主栽品種外,還要選用1~2個品種作授粉樹,以增加產量。

2田間管理

2.1施肥

藍莓對肥料需求相對較低,在土壤較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盡量不施、少施化肥;如果土壤較貧瘠,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比例一般為1∶2∶1。中等肥力的土壤,幼年果園施氮肥60 kg/hm2、磷肥120 kg/hm2、鉀肥60 kg/hm2,以后根據生長情況逐年適當增加。全年施肥一般分2次進行,第1次宜在早春萌芽前進行,醬果轉熟期再施1次。

2.2水分管理

藍莓根系分布比較淺,而且纖細、沒有根毛,因而要求土壤疏松、通透性良好。藍莓對水分要求比較敏感,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但又不積水。藍莓在不同生長季節對水分的要求有區別,在營養生長階段可以始終保持最適宜的水分條件而促進植株強壯,而在果實發育時期和果實成熟前應適當減少水分供給,以防止過快的營養生長與果實爭奪養分,果實采收后恢復最適宜的水分供應促進營養生長,中秋至晚秋應減少水分供給,以利于及時進入休眠期。在干旱少雨地區栽培時,如果碰到連續超過15天35 ℃以上高溫,那么藍莓的光合作用就會停止,呼吸作用會增強,樹體的營養消耗加快,這就需要及時進行噴灌降溫。

2.3修剪

全年一般修剪2次,夏季和冬季、冬季和春季可互相結合進行。春季修剪有更新樹勢的作用,并使第2年結果面積增多;冬季修剪主要是減少花量防止第2年結果過多。植株生長勢越弱,要剪去的結果枝量越多,生長勢好的樹可以不進行冬季修剪或只進行適當回縮,以免樹勢過高,有春霜的地塊冬季修剪可以在回暖以后進行。幼齡樹的修剪主要以去除花芽為主不使其結果,目的是盡早擴大樹冠,增加枝量,促進根系發育,定植后第2、3年以春疏除弱小枝條,第3、4年以擴大樹冠為主,留適量的結果母枝,一般第3年株產應該控制在1 kg以內,第4年株產控制在2~3 kg,要以壯枝為主。成齡樹的修剪應控制樹高,改善光照條件,以疏枝為主。修剪一些過密、細弱、帶病蟲的枝條。樹勢較開張的,疏枝時應去弱留強,直立品種可以中間開天窗,有5~6年結果樹齡的樹要及時回縮更新,增強透光并抹掉弱小枝條上的花芽,使其轉壯。成年樹的花量很大,要剪去一部分花芽,一般每個壯枝留2~3個花芽,不用刻意剪掉結果枝,但要剪掉過密的基生枝、短縮生長旺盛的枝條,以控制樹高,應剪掉密集的結果枝,保留全株花芽的50%左右。修剪要在休眠期結束前進行。

3如何做好藍莓技術栽培的推廣工作

3.1強化選育和推廣

近幾年西南地區藍莓生產能力有所提高,栽培技術平也不斷提高,但總產量和生產面積與黑龍江等生產地仍有一定的差距。應該加大優質藍莓品種的選育和推廣,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藍莓的產量。盡量預防品種單一現象的出現,品種單一會造成藍莓資源數量急劇下降,而且單一品種的遺傳性較強,對突如其來的干旱或者病蟲害的抵御能力較差。同時也要注意高質優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做好先進生產技術的優化配置,推廣先進藍莓生產技術。合理利用政府對良種補貼,強化農民的科學知識,增加對優良品種的認識,提高生產力。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品種生長所需的環境也不同,農民應該根據清楚的了解此類知識,熟悉不同品種藍莓適宜的生長區域。

3.2藍莓栽培技術推廣需要理念創新

藍莓栽培技術推廣必須在理念上進行創新,要按照農民的需要、市場的需求、產業的要求,破除以技術抓推廣、各自為政單打一的傳統,樹立為產業發展全面推廣與全程服務的新思維觀念,圍繞當地的重點產業,搞好相應的科技創新與服務創新。同時,要大力推行基層藍莓栽培技術人員包村聯戶,逐步形成藍莓栽培技術人員抓科技示范戶、科技示范戶帶動普通農戶的技術推廣模式。還應加大組織農民參與推廣的全過程,不斷的組織專家培訓藍莓栽培技術員和農民,并利用實施重大項目或企業參與帶動社會化服務、建立展示示范區、科技示范場等新型藍莓栽培技術推廣方式方法的應用力度,引導農民自覺學習和交流農業新技術。

4結束語

藍莓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藍莓果醬、果凍、糖果、蜜餞、果汁和冰琪淋等,加工保健品有眼保健品、老年保健品和藍莓花青素等。也常與其他水果加工成復合飲料,如藍莓桔子汁、藍莓葡萄汁和藍莓蘋果汁等。藍莓營養保健品在國際市場上需求量極大,且售價昂貴。日本每年藍莓需求量4~5萬噸。目前中國民眾對藍莓還沒有充分的認識,市場上只有少量藍莓及其制品出售,只在一些大城市的超市、高級酒店內有藍莓鮮果和制品出售,也多數是從歐美進口,價格高達每千克400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保健意識的增強以及藍莓栽培技術的不斷推廣,相信不遠的將來藍莓及其產品一定會走進普通百姓家。

參考文獻

[1] 李亞東,兔眼藍莓栽培技術[J].北方果樹,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