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地質災害防治范文
時間:2023-09-21 16:58: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崩塌地質災害防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字]西太平山崩塌 柔性防護 設計及應用
[中圖分類號] P5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2-67-1
1 前言
崩塌,即危巖體脫離母體下落的現象,是山區常見的一種不良地質現象。根據坡地物質組成可分為崩積物崩塌、表面風化物崩塌、沉積物崩塌和基巖崩塌。根據崩塌發生的形式分類:分為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鼓脹式崩塌、拉裂式崩塌和錯落式崩塌等。張家口市西太平山危巖主要發育于侏羅系上統張家口組凝灰巖、粗面巖、安山巖等火山巖巖體中,主要崩塌類型為風化物崩塌及崩塌物崩塌,危巖體破壞形式為滑移拉裂傾倒及兼有以上的復合型。
被動防護網是一種以鋼絲繩網為主要構成的柔性防護系統,它主要采用被動攔截形式來實現崩塌落石、坡面風化剝落等地質災害的防治。與傳統的攔截防護措施如護墻筑擋石墻、落石平臺、攔石柵欄等相比,其在對地形地貌的適應性、部件的工廠化生產和標準化安裝以及結構輕型化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良好施工安裝特性。
本文結合張家口市西太平山崩塌地質災害類型及特征,根據被動網防護系統的結構特征,對被動網用于崩塌落石防護時的設計選型和布置應用加以討論。
2被動網的選型及設計
被動網選型時應綜合考慮地形因素、崩塌危巖特征、邊坡穩定性、施工安裝維護及投資等綜合因素進行比選以確定最佳方案。
被動防護是由鋼絲繩網、環形網、(需攔截小塊落石時附加一層鐵絲格柵)、固定系統(錨桿、拉錨繩、基座和支撐繩)減壓環和鋼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圖1、圖2)。鋼柱和鋼絲繩網連接組合構成一個整體,對所防護的區域形成面防護,從而對崩塌演示起到阻擋防護作用。
目前國內被動網防護能力為40-3000kj。被動網系統的基本設計包括根據落石的動能和彈跳高度來選擇系統的防護能級和設置高度。不同型號被動防護系統設計選型的主要依據是落石彈跳高度和落石動能,這些參數可根據條件通過理論模擬計算、現場試驗或經驗確定,并由此選擇系統的防護能級和高度。由于崩塌落石的復雜性和隨擊性,所有方法確定的落石運動參數都不可能是精確的,在計算彈跳高度基礎上增加1m作為安全儲備較為合理,而在防護能級選擇上,能確保95%的落石動能在有效攔截范圍內即可,因為一方面系統本身的安全儲備能保證部分超能級落石被安全攔截。當現有系統的有效高度和防護能級在僅設置一道的情況下不能滿足防護要求時,應考慮在不同水平分級防護。
①落石運動速度計算公式:
為了計算方便,將上公式簡化如下:
式中:V-巖塊崩落運動速度 (m/s);
H-落石墜落高度(m);
g-重力加速度(m/s);
a-山坡坡度角(度);
K-石塊運動阻力特性系數,按取經驗值;
②落石騰越(運動彈跳)計算公式:
水平方向最大偏離計算公式為:
質點運動在垂直方向對斜坡面最大偏離計算公式為:
運動質點在最大偏離處有縱坐標和水平坐標為:
對于坡度角a在20°至60°hmax和hmin可由上述公式計算;
對于坡度角a大于60°lmax可采用墜落運程系數χ進行計算:
③動能計算公式:
④計算結果:根據計算出的Ei確定防護能級,彈跳高度加安全超高取1m后確定,被動網設置高度。
3被動網的布置
落石沖擊攔石網時,系統將向前發生明顯的橫向位移,若前方有需保護的建筑物或常有人員設備通行時,將可能造成危害,因此,需將該位移控制在不危及需保護的對象范圍內。最有效的措施是將系統的布置位置后移,當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通過減小鋼柱間距(一般為8~12m)來實現,根據經驗和試驗,可能發生的最大橫向位移為鋼柱間距的1/2左右。在不受此條件限制時,建議一般采用10m的標準間距。系統在坡面上的布置位置要綜合考慮前述落石運動參數的計算結果和施工條件確定,原則上應布置在落石的彈跳高度和動能都較小的位置上,但同時應考慮便于材料的搬運和作業人員的施工安裝。必要時,可在同一水平位置附近分段設置,但每段間應沿走向有一定長度(一般不應小于5m)的重疊,以避免落石從兩段間的空隙斜向穿過。系統的走向布置范圍一般應超過落石可能的危及范圍至少10m。
4 結論
相比傳統的防護方式,被動網系統具有施工快捷、方便、環保、美觀等優越性。在西太平上崩塌治理工程中起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達到了預期的治理目的。
參考文獻
[1]胡厚田 . 崩塌與落石 . 中國鐵道出版社,1989.
篇2
【關鍵詞】地質災害;形成條件;防治;易發區;重點防治區;淳安縣
1 前言
淳安縣位于浙江省西部,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18°20′24″~119°20′33″,北緯29°11′20″~30°02′08″。縣域北接臨安市,南連常山縣、衢州市,西南與開化縣相鄰,東與建德市、桐廬縣接壤,西與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毗連。全縣轄23個鄉鎮,總面積約4427km2,人口45.27萬人,為浙江省面積最大的一個縣。淳安縣交通較為便利,以公路、水路為主,全縣公路總里程達2200多公里,溝通千島湖鎮至全縣各鄉鎮,特別是環湖公路和杭千高速公路的建成后,淳安內、外往來更加便捷。
2 地質災害類型及其特征
2.1 地質災害類型
淳安縣是浙江省地質災害點最多的縣,全縣共調查地質災害及其隱患點609處,其類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四種。以滑坡最多,達369處,占災害點總數的60.6%;其次是崩塌156處,占災害點總數的25.6%;泥石流80處,占災害點總數的13.1%;地面塌陷4處,占災害點總數的0.7%。災害規模以小型為主,達590處,中型16處,大型3處。
2.2 地質災害主要特征
2.2.1 滑坡
淳安縣境內共有369處滑坡,是淳安縣主要的地質災害類型,占地質災害總數的60.6%。滑坡分布于全縣各鄉鎮,分布較為廣泛。
淳安縣滑坡按斜坡滑動與否,可分為現狀滑坡與潛在滑坡兩類,其中現狀滑坡210處、潛在滑坡159處;按力學性質劃分,以牽引式滑坡為主,推移式滑坡次之;按物質成分劃分以土質滑坡為主、碎塊石滑坡次之,少量巖質滑坡;按滑體厚度劃分,以厚度小于10m的中淺層滑坡為主,深層滑坡較少;按穩定性劃分,目前基本穩定的滑坡居多,不穩定的滑坡較少。
2.2.2 崩塌
淳安縣共有156處崩塌,占災害點總數的25.6%。其規模多為小型崩塌,按陡峻斜坡崩塌與否,可分為現狀崩塌與潛在崩塌兩類。
現狀崩塌分布較少,主要集中在富文鄉、千島湖鎮等地,常發育于人工開挖形成的陡峭斜坡上,基巖節理裂隙發育,巖石較破碎,個別巖塊處于臨空、半臨空狀態,坡面防護差,崩塌物以基巖碎塊為主。潛在崩塌主要分布于新開環湖公路兩側,多發育于人工開挖的陡峭斜坡上,特別是新建公路兩側邊坡,坡度大多在50°~80°,局部近直立,巖體節理裂隙發育,較破碎,局部巖塊臨空面大,頂部有張裂隙發育。縣域內潛在崩塌較發育,個別點規模較大,潛在危害較大。
2.2.3 泥石流
淳安縣共有80處泥石流,占災害點總數的13.1%,零星分布于全縣各地,其規模以中型、小型為主,其中,中型泥石流17處、小型泥石流63處。泥石流流域面積大多在0.15~3.0km2、個別可達10km2以上,相對高差120~500m,山坡坡度20°~45°,沖淤變幅0.3~3.0m,泥石流類型均為水石流,容重1.47~1.75,易發程度為輕微易發~中等易發。
2.2.4 地面塌陷
淳安縣僅有4處地面塌陷,分布于碳酸鹽巖巖溶地貌區。形狀為圓形、方形、長條形,深0.4~20m,為溶洞型地面塌陷,目前仍有發展趨勢。
3 地質災害形成條件
3.1 地形地貌條件
地形條件控制著地質災害產生的臨空條件和勢能,斜坡愈陡其穩定性愈差。經實地調查,縣域內地質災害的原始斜坡坡度普遍大雨30°。此外,在低山丘陵區,往往為風化剝蝕強烈地區,風化坡積層厚,人類工程活動頻繁,各種工程建設項目多,自然平衡遭受破壞,常成為地質災害多發區。
3.2 地層巖性條件
淳安縣地層發育比較完整,巖性變化大,巖體工程地質特性空間變化較復雜,以第四系松散地層及全、強風化巖層為代表的軟弱巖土體分布廣泛。軟弱巖土體,由于工程地質條件差,巖石易風化、破碎,抗剪能力弱,易發生地質災害。如下寒武統荷塘組、大陳嶺組發育地質災害點達90處,占地質災害點總數的14.8%;中下志留統康山組及上奧陶統長塢組,發育地質災害點為102處,占地質災害點總數的16.8%;上侏羅統勞村組發育地質災害點58處,占地質災害點總數的9.6%等;地質災害類型以現狀滑坡、潛在滑坡為主。以火山熔巖、熔結凝灰巖、塊狀碳酸鹽巖為主的地層,巖石較堅硬、完整性好,抗風化、抗剪性能強,較大規模的地質災害不易發生,其地質災害類型往往以中小型現狀崩塌-潛在崩塌為主。
3.3 構造地質條件
斷裂構造及褶皺構造的發育,直接影響巖體的完整程度,降低了巖石的抗壓、抗剪強度,如汾口鎮汪家橋-商界村一帶的地質災害點發育直接與北東向斷裂構造有關;石林鎮NE-SW一帶,地質災害點的發育主要與以文昌組(O3w)為核部的背斜構造有關。
3.4 人為因素
區內地質災害多與人工切坡、植被破壞、坡頂加載等有關。
人工切坡:淳安縣為一山區縣,道路、建房等工程建設均不可避免的需開挖山體,改變了斜坡的自然坡腳,破壞斜坡的原始平衡狀態,形成地下水位降落,軟弱結構面在邊坡上出露,使斜坡應力集中于斜坡前緣,從而使斜坡失去平衡而產生滑動等變形。
植被破壞:農業耕種、采伐森林、開荒造地等,破壞植被,改變斜坡結構,常誘發斜坡變形。
坡頂加載:在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斜坡體上建房,增加了斜坡的負荷,使斜坡勢能增大,從而導致斜坡失穩滑動。
4 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重點防治區
4.1 地質災害易發區
地質災害易發區是指具備發生地質災害的地質環境條件,容易或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地質災害易發區是相對而又歲時間變化的概念。考慮地質災害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形成條件和外部的誘發因素,因此,根據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氣象水文、人工工程活動等,結合縣域內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等成果資料,將全縣劃分為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中易發區、低易發區和不易發區。
全縣共劃分出11個高易發區,面積583.4km2,占全縣總面積的13.2%,區內有地質災害點330處,占全縣災害點總數的54.3%;7個中易發區,面積為2104.6km2,占全縣總面積的47.5%,區內有地質災害點228處,占全縣災害點總數的37.5%;7個低易發區,面積為1568.5km2,占全縣總面積的35.4%,區內有地質災害點50處,占全縣災害點總數的8.2%;2個不易發區,面積為170.5km2,占全縣總面積的3.9%。
4.2 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地質災害易發區劃分結果,綜合考慮淳安縣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及重要工程建設布局、旅游開發、人類工程活動等,劃分地質災害重點、次重點和一般防治區。
全縣共劃定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三片,總面積958.19km2,占全縣陸域面積的24.09%。該區共有主要地質災害點32處,占全縣現有主要地質災害點的26.45%,受主要地質災害點威脅的人數615人,威脅資產532.8萬元。
全縣共劃定7片地質災害次重點防治區,共計面積約671.79km2,占全縣陸域面積的16.89%。該區基本包括了重點防治區外的其它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主要集鎮和交通干線、人口較為集中、工業相對發達的地區。區內共有主要地質災害點43處,占全縣主要地質災害點35.54%,其中滑坡32處、崩塌7處、泥石流4處。區內總計受主要地質災害點威脅的人數1407人,財產1347.15萬元。
除地質災害重點、次重點防治區外的區域均為一般防治區,總面積約2347.38km2,占全縣陸域面積的59.02%。區內現有主要地質災害點46處,其中滑坡23處、崩塌8處、泥石流13處、地面塌陷2處。總計受主要地質災害點威脅的人數2425人,財產2690.1萬元。
5 防治措施建議
鑒于淳安縣地質災害點眾多的實際情況,在淳安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基礎上,應加強其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淳安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本著尊重科學的原則,從淳安縣地質災害的分布特征和發育情況出發,結合淳安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及生態建設、水土保持等相關專題規劃,本著“以人為本”和“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思想,在建立健全群測群防的地質災害監測系統和預警預報系統基礎上,采用工程治理、生物防治、搬遷避讓等多種手段,對縣域內發育的地質災害按輕重緩急分期分批進行防治。淳安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群測群防、監測和預警預報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國土行政主管部門進一步落實地質災害防治的工作中應特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層層落實責任,簽訂責任書,加強宣傳教育和培訓,落實地質災害的防治預案,加強地質災害的預警預報工作,做到縣、鄉(鎮)、村三級聯防。
(2)淳安縣屬浙江西部中低山丘陵區,山地丘陵的面積約占全縣總面積的80%,山高坡陡,地形地質條件復雜,沉積巖發育,地質災害易發面積大,自然形成和山區公路建設與建房等人類工程活動形成的各類不穩定斜坡、邊坡分布普遍,地質災害隱患點多。因此,要加強不穩定斜坡的調查評價、監測、勘查及綜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3)加強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管理。嚴格實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和資質管理,規范評估工作程序、內容和方法,提高評估工作質量,加強對評估成果審查的監督和備案,以及對“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和監督檢查。
(4)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進行地質災害防治過程中,應注意完善響應的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建立地質災害專項防治資金并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強資金的管理,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遠明,楊偉,郝紅兵.等.四川省南江縣地質災害分布、形成條件與防治.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5(2).
[2]王哲,易發成.我國地質災害區劃及其研究現狀.中國礦業,2006(10).
[3]斯小君,汪慶華.等.浙江省淳安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浙江省地質調查院,2001(12).
[4]唐小明,周富良.等.淳安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所,2008(3).
[5]翁其能,陳洪凱.等.涼山地區公路沿線滑坡、泥石流發育的基本特性及治理.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0(4).
篇3
[關鍵詞]地質災害 防治
[中圖分類號] P694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4)-8-36-1
0前言
隨著人們災害意識增強,就社會意義而言,對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的研究工作,是與科學技術穩步前進相互結合的,隨著工程技術進步,與社會經濟效益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也是緊密相連的。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并利用高科技手段,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帶入了新的研究領域。
1我國地質災害的成因
我國幅員遼闊,在很多地區呈現出地質構造復雜多變的狀況。加之全球生態環境不斷地發生變化,導致了各種自然災害發生。作為一個農民大國,中國在近些年來雖然社會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但是,處于自然災害易發地的經濟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各種自然災害,包括山體崩塌、泥石流的破壞等等,使這樣的地區成為了災情嚴重的地區,并因此而導致越加貧困。
2地質災害主要類型
2.1滑坡
滑坡的規模。滑坡按滑體的體積大小,分為巨型滑坡、大型滑坡、中型滑坡和小型滑坡。我國滑坡總體上以中小型為主,小型滑坡在全國各地所占比例極高,但相比較而言,東南丘陵山區和東部山地小型滑坡所占的比例更高。而西北、西南和黃土高原區相對中型滑坡的比例較高。青藏高原區大型和巨型滑坡所占比例相對較高。滑坡的類型:滑坡按物質成分可分為土質滑坡、巖質滑坡和碎塊石土滑坡。在以往的滑坡點中,以土質滑坡為主,除東部山區外,其他研究區土質滑坡所占比例極大。土質滑坡在各種規模的滑坡中,都占到60%以上,而巖質滑坡主要發生在巨型和大型滑坡中,且隨著滑坡規模的減小,巖質滑坡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滑坡誘發因素:滑坡的誘發因素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大氣降雨和地震等。人為因素主要是人類工程活動,包括坡腳開挖和植被破壞等。據統計,已調查的滑坡主要誘發因素是暴雨。暴雨誘發的滑坡占滑坡總數的90%。地震誘發的滑坡僅占滑坡總數的1%。一般為巨型滑坡、大型滑坡;人類工程活動誘發的滑坡占滑坡總數的9%,以小型滑坡為主。
2.2崩塌
崩塌規模。崩塌按崩塌體大小,分為巨型崩塌、大型崩塌、中型崩塌和小型崩塌。從調查數據資料中分析,崩塌總體上以小型為主。小型崩塌在全國務研究區所占比例極高。但相比較而言,西北、西南和黃土高原區相對中型崩塌比例較高。青藏高原區大型和巨型崩塌所占比例相對較高。崩塌類型。崩塌按物質成分可分為土質崩塌、巖質崩塌和碎塊石土崩塌。在已調查的崩塌點中,以土質崩塌為主。在東部、東南地區和黃土高原區土質崩塌所占比例依次為56.6%、70.73%和78.23%。西北、西南地區和青藏高原區以巖質崩塌為主,所占比例依次為80.36%、58.29%和47.62%。崩塌與地形坡度;同樣按5個等級(0~10°、10~25°、25~40°、40~60°、60~90°)進行統計。崩塌誘發因素,崩塌的誘發因素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大氣降雨和地震等。人為因素主要是人類工程活動,包括坡腳開挖和植被破壞等。據統計,已調查的崩塌的主要誘發因素是暴雨,暴雨誘發的崩塌占崩塌總數的81%。且在各種規模的崩塌中均為主要的崩塌誘發類型;地震誘發的崩塌僅占崩塌總數的1%,一般發生在巨型崩塌中;人類工程活動誘發的崩塌占崩塌總數的18%,以中小型崩塌為主。
2.3泥石流
3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
發生地質災害,要具備一定的條件,要具有受災體,也要具有災害體。那么,災害多發地進行災害防治,也要首先從這兩個方面考慮。為了將災害的活動降到最低的程度,要將可能性的災害源消除,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將災害體活動的能量降低,以使災害活動所發揮的能力減弱。我們都知道,自然災害一旦發生,是不可抗拒的。那么,如果有受災體存在,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使受災體提高防御能力,盡量避免遭到破壞。
3.1地質災害勘察
鑒于地質災害的發生,與地質狀況存在著直接的關系,那么就需要對災害多發地的地質勘測工作加大力度。成立專門的勘察小組和調查小組,對于地質災害的發育狀況進行調查,請有關專家進行分析,從地質的特點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可能造成的災害程度,都要進行評估,并定期地深入現場進行觀察。
3.2保護和治理區域自然環境
對于災害頻發地,可以采取積極的措施,調動各種力量進行自然保護。將這些地區的自然環境得以改善,在生態平衡的條件下,就會將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降低。
3.3建立災害預警系統
現在已經進入到信息時代,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災害預警系統,更為有利于災害的防止。將跟蹤技術應用到其中,建立災情檔案以及防止數據庫,一旦有相關的異常狀況發生,就會迅速地將信息出去,從而得到多方的支持。災情預警系統作為動態的系統平臺,可以為有關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便利,從而提高了災情防治水平。
4結束語
結合本文的分析,可以總結出對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工程是任重而道遠的過程,這種耗費較長時間的綜合治理項目,是具有社會深遠意義的。尤其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技術、方法以及材料方面都可以應用在地質災害防治施工之中,這必將帶動巖土工程地質防治工程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
參考文獻
篇4
1.1地形地貌漢臺區境秦嶺南麓316國道沿線為中低山地貌,褒河由北向南通過,主河及其支溝老丈溝、沙河溝、蔣家溝、潘家河、瀝水溝呈“V”字型溝谷,切割深度大,一般在200~400m,山坡陡峻,坡度角一般在35°~50°之間,山背狹長,陡坡處基巖,緩坡處殘坡積土覆蓋。區內植被較發育,但在人類活動強烈的地區,如316國道沿線或礦山開采區植被欠發育。
1.2地層巖性國道沿線出露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層,第四系地層廣布于地表。震旦系地層分布于老莊基—土罐子溝一帶,呈NEE向展布,巖性為絹云綠泥石片巖、千枚巖夾灰巖;其余大部分區域為寒武系地層,與震旦系呈沉積不整合接觸關系,受復式褶皺構造與震旦系呈南北向間隔出現,巖性主要為黑云母石英片巖、二母云石英片巖夾大理巖。分布于河道或溝道第四系物質為沖洪積物,斜坡體上為坡殘積碎石土;漢臺境萬年橋附近316國道沿線兩側有萬年橋花崗巖枝出露,屬印支期中粒花崗巖,巖石塊狀構造,侵入于寒武系地層中。
1.3地質構造國道沿線位于揚子板塊與秦嶺板塊結合帶之秦嶺板塊之上,屬康縣—略陽—勉縣華力西褶皺帶。褶皺、斷裂及次級節理裂隙構造發育。褶皺構造總體為軸向北東東的復式緊閉褶皺,可進一步分為沙河溝口次級向斜和老莊基次級背斜,地層傾角大,50°~80°,褶皺緊閉,軸面劈理發育。斷層主要為次級順層走向斷層,規模較大的老丈溝斷層展布于寒武系地層內部。
1.4巖土體類型地層巖性決定了區內巖土體類型。巖體主要為堅硬塊狀花崗巖類;較堅硬中厚層狀碳酸鹽類;較堅硬—較軟黑云母石英片巖類、較軟中淺變質巖類等;土體為坡殘積碎石土和沖洪積粘性土等。
1.5人類工程活動國道沿線與地質災害有關的人類工程活動主要有道路建設、礦產開發、削坡建房。(1)秦嶺南麓漢臺境316國道沿褒河左岸前行,工程建設對原始坡體進行了大面積的開挖、削坡,致使基巖邊坡穩定性較差。另外,區內近年來通村公路基本建成,開挖的邊坡大都沒有防護,不穩定邊坡在降水、自重作用下常常發生滑塌等。(2)漢臺區礦產豐富,目前沿線正在開采礦種有石英礦、磷礦,涉及6個礦權。礦產資源礦的開發利用破壞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同時形成大量的棄渣,部分棄渣沿溝道散布,前緣未做有效的攔擋,成為泥石流隱患,一方面威脅礦山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威脅下游耕地、國道的安全。(3)受地形條件的限制,北部中低山區削坡建房現象普遍存在,村民一般在屋后坡體前緣用石頭碼坎砌筑,不穩定邊坡大都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區內降水充沛,坡體臨時空失穩后,形成滑坡,威脅村民的安全。
2地質災害類型
2.1地質災害概況根據地質災害詳細調查,316國道沿線地質災害類型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圖1、表1),其中崩塌數量最多,為23處;其次為滑坡13處;泥石流隱患4處。威脅最嚴重的災害類型為崩塌。
2.2地質災害類型
2.2.1崩塌316國道工程建設過程中,對原始坡體進行了開挖,大部分地段未進行工程治理,形成不穩定邊坡,近乎直立或負坡,開挖地段植被覆蓋率低,在各類誘發因素的作用下,極易發生崩塌。(1)分布特征崩塌是指受重力作用的巖土體從高陡邊坡突然加速崩落或滾落(跳躍)的現象[3]。崩塌的往往突發性強、危害大,特別是在公路沿線頻發。漢臺境316國道沿線崩塌主要發育在褒河左岸斜坡體中上部,多因構造抬升、河流下切和人類工程活動相互作用形成陡崖,加之巖體節理裂隙發育,在暴雨等作用下易形成崩塌,對道路的安全暢通造成極大隱患。另外公路邊坡開挖形成的高陡斜坡,由于巖體差異風化,下部軟弱巖層抗風化能力弱,形成凹巖型,使上部堅硬巖石突然失去支撐,在重力作用下,也易形成崩塌。316國道沿線共發育23處崩塌,均為巖質崩塌。其中,中型崩塌居多,共16處,占崩塌總數的69.6%,其余7處均為小型崩塌,占崩塌總數的30.4%。按穩定狀態分,目前穩定性差的12處,其余11處為穩定性較差。(2)發育特征①斜坡類型通過調查分析,316國道沿線崩塌發育的坡面形態可分為三類:直立型、凹型和凸型,其中直立型和凸型屬于正向類,而凹型屬于負向類[4]。發育的23處崩塌中,直立型15處,占崩塌總數的65.2%;凹型5處,占21.7%;凸型3處,占崩塌總數的13.1%。②斜坡坡度斜坡的坡度是影響崩塌發育的一個重要的因子。23處崩塌坡度均大于60°(表2),隨道地形坡度的增大,崩塌的數量也隨之增多,當坡度達到80°~90°時,崩塌的數量達到10處,這主要是因為坡度變陡,臨空面變大,巖土體內的應力就越集中于坡腳或軟弱結構面部位,使邊坡的穩定性大大降低,容易產生邊坡變形破壞,崩塌發生的數量也就越多。③斜坡厚度崩塌厚度分布范圍為1~5m,主要集中在3m和5m(見圖2)。23處崩塌中有10處厚度約3m,8處厚度為5m,而厚度為1m和2m的崩塌個數分別為3處和2處。由此說明:漢臺境秦嶺南麓316國道沿線基巖理裂隙切割塊體深度或厚度介于3~5m間。④斜坡坡高斜坡坡高也是影響崩塌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坡高不能改變斜坡應力分布狀態,但隨著坡高的增大,坡體內應力大小將發生變化。對316國道沿線發育的崩塌的坡高進行統計(見圖3),由圖3可以看出:坡高在10~20m區間的僅發育1處崩塌,占崩塌總數4.34%;而20~30m和30~40m這兩個區間均發育崩塌9處,分別占崩塌總數39.13%,共占78.26%;40~50m區間內發育3處崩塌,占總數13.06%;坡高大于50m有崩塌1處,占崩塌總數4.34%。由此可知:崩塌主要發育在坡高為20~40m區間內,隨著坡高的增大,崩塌的數量有所減少。⑤斜坡寬度崩塌寬度分布于50~400m間。寬度在100~150m的崩塌最多,有10處,占崩塌總數43.50%(見圖4);其次是50~100m的有6處,占崩塌總數26.08%;200~250m的有4處,占崩塌總數17.40%;250~300m、300~350m和350~400m這三個區間內都僅發育崩塌災害1處,分別占崩塌總數4.34%。由此可知:該段發育的崩塌寬度主要在50~150m之間。崩塌的寬度受人類工程活動的影響,說明工程建設過程中邊坡開挖的長度集中分布于50~150m間。⑥斜坡坡向斜坡坡向也是影響崩塌發育的一個因素。通過對調查數據的統計(表3)可以看出:發育于0°~90°坡向的崩塌數量1處,占崩塌總數的4.35%;發育于90°~180°坡向的崩塌數量6處,占崩塌總數的26.08%;發育于180°~270°坡向的崩塌最多,為12處,占崩塌總數的52.17%,而發育在270°~360°坡向的崩塌數量為4處,占17.40%。這里把90°~270°坡向的坡稱為陽坡,把270°~90°坡向的坡稱為陰坡,可以看出陽坡發育的18處崩塌數量遠大于陰坡發育的5處崩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朝向的不同,山坡的氣候和溫差可能存在差異變化等。陽坡比陰坡受日照時間長,氣溫與巖土體溫度在白天的溫度比較高,所以在同等條件下,陽坡的晝夜溫差比陰坡大,同時陽坡一般都是人類居住地,工程活動比較強烈,這也是造成陽坡崩塌災害發育的原因。
2.2.2滑坡漢臺境秦嶺南麓316國道位于中低山區,第四系坡殘積層廣布,厚度一般3~5m,下伏寒武系和震旦系片巖灰巖,由于地形陡峻,汛期土巖接觸面含水量較大,在自重作用下發生滑動,個別地段由于國道或通村公路建設開挖,坡腳臨空失穩,上覆土體發生滑動。滑坡一般順坡向長20~50m,垂直于坡向寬度60~100m,厚度與坡積層等厚,一般3~5m,滑坡后壁周界不清,拉張裂縫大都斷續出露,長度、深度、寬度不等,滑體上常見粒徑不等的塊石散布,前緣剪出口附近可見地下水呈點滴狀滲出。316國道沿線共發育13處滑坡,均為殘坡積層滑坡。小型滑坡9處,中型滑坡4處;按穩定狀態分,穩定性差5處,其余8處穩定性較差。
2.2.3泥石流316國道沿線溝谷為褒河水系,其支溝為“V”字型溝谷,溝谷縱坡降大,兩岸谷坡坡度較陡,開采石英礦在溝腦形成大量廢渣,具備泥石流的形成物源和地形條件,在降水作用下發生泥石流災害,沖洪積物所到之處如有重要設施必致災,即對老316國道已造成影響。有些泥石流溝短,形成區、流通區、堆積區界線不清,沖洪積物沿整個溝道散布,最終堆積于褒河支溝潘家河內;而有些泥石流溝較長,形成區、流通區、堆積區界線可辨,如大東溝和小東溝泥石流隱患,形成區位于溝腦的礦區集中開采區,如圖4所示,廢渣規模較大,流通區位于溝的中游,狹窄且長,下游主溝與支溝交匯處為堆積區,對316國道和耕地形成威脅。綜上,316國道沿線地質災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崩塌以中型基巖為主,穩定性較差;滑坡以小型殘坡積層滑坡為主,穩定性較差;泥石流以小型中~低溝谷型泥石流為主。
3地質災害成因
漢臺區地質災害多分布在公路、居民區、礦山企業附近,而人口稀少的高山或深山處,地質災害的發生率相對較低。這種分布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為地質災害的發生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密不可分,人類活動往往使已經應力平衡的坡體發生應力集中和應力重分布現象,必然導致穩定的坡體向不穩定狀態發展,從而產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316國道沿線災害多發的原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3.1陡峻的地形地貌是地質災害發生的前提316國道地貌單元為中低山區,“V”字形溝谷發育,切割深度大,一般在200~400m,山坡陡峻,坡度角一般在35°~50°之間,山背狹長,陡坡處基巖,緩坡處殘坡積土覆蓋,植被較發育,一般在人類活動強的地區,地形坡度較大,植被欠發育,在降雨充沛時上覆松散層易沿下伏基巖面發生滑動;在坡腳遭開挖的中上部地段,因存在臨空面易發生崩塌災害;而在深切的溝谷中且上游有采礦活動的可能形成泥石流。316國道沿線地質災害均與這些地形地貌條件有關,因此陡峻的地形地貌是地質災害發生的前提。
3.2地層巖性及其巖土體是地質災害發生的物質基礎通過現場調查并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316國道地質災害多發生在構造活動強烈、巖性軟弱、巖體破碎的順向結構邊坡的千枚巖、片巖地層中。尤其在316國道沿線地質災害高發段,由于修路、人工開挖切坡形成具有一定高度差的臨空面,導致邊坡體內的應力差異及應力重分布,造成局部應力超過巖體自穩條件,發生邊坡失穩破壞。而這個區域出露的主要是寒武系和震旦系軟弱變質巖,變質巖體結構由于在巖漿巖和沉積巖,甚至是原有變質巖的基礎上經歷了高溫、高壓下的變質-變形過程[5],形成了定向的劈理結構,并且在形成后還不斷受構造活動改造,以至于巖體相對比較破碎,體內存在大量的節理裂隙,巖體內結構面極為發育,使其強度降低,表層巖體在雨水、溫度等影響下易發生風化,邊坡內、外巖體的風化程度和巖體力學性質也存在較大差異,當風化層不能滿足自身穩定時也會出現失穩,發生崩滑現象;而316國道沿線災害發生不僅具有發生數量多、范圍廣的特點,而且具有連帶性,如316國道周邊崩塌群,主要是由于一定范圍內的邊坡結構、地質條件、應力分布基本相同,加之已滑(崩)邊坡對相鄰邊坡不但起不到支撐作用,反而會產生向下拖拽等不良影響,所以地質災害易成群、成片發育。根據區內地質災害點的巖性分析,316國道沿線崩塌堆積體除有2處災點發生在萬年橋附近的花崗巖出露區外,其他多為堅硬—較軟黑云母石英片巖類。由此可見,地層巖性及其巖土體是地質災害發生的物質基礎。
3.3降水、地震和人類工程活動是地質災害發生的誘發因素降水是316國道沿線各類地質災害的主要誘發因素。大氣降水尤其連陰雨季,遇殘坡積層下滲在土巖接觸面形成浸潤面,進而產生滑坡;當遇暴雨時段時,雨水在地表形成匯水,對表層浸潤沖刷,在動水壓力的作用下產生崩滑,而深切溝谷中上游廢渣在遇暴雨后易形成集水盆地向下游傾瀉形成泥石流。因此每年汛期,316國道沿線地質災害頻發。地震本身是一種破壞性極強的災害,而且還可以誘發滑坡、崩塌等次生災害[6]。而地震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主要是[7]:①直接破壞公路設施;②地震的發生使得坡體裂隙增多,對災害的發生起到加速的作用。本次調查表明2008年汶川8.0級大地震對本區的影響較嚴重,導致本區域山體松動、巖體破碎[8],造成多處滑坡活動加劇,出現新的裂縫等現象,部分房屋開裂,地質災害易發。人類工程活動都不同程度地改變了(或正在改變)區域地質環境,已經成為地殼表面(含淺部)不可忽視的巨大營力,而各種地質災害是人為營力反饋效應的直接體現[9]。316國道沿線溝谷與兩側斜坡人類工程活動頻繁。如褒河左岸及其主要支溝老丈溝左岸、沙河溝右岸、蔣家溝左右岸、潘家河左岸、瀝水溝左岸等切坡建房、斬坡修路等人類活動強烈,削坡挖腳,一方面改變坡形和坡角,使斜坡應力重分布并出現應力集中;另一方面,坡腳開挖,使坡體前緣臨空,同時邊坡開挖時,采用不合理爆破方式,使得巖體結構破碎,地質環境惡化,從而導致斜坡的變形與破壞,易產生崩滑災害,另外公路上車輛運輸對坡體也起到一定的振動作用,也加劇了災害的發生;另外采礦活動為泥石流的了發生提供了豐富的物源。316國道沿線發育的地質災害皆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
4地質災害的發展趨勢和防治對策
4.1地質災害的發展趨勢研究316國道沿線地質災害類型、發育特征、成因型等,對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以便提前防范,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地質災害防治之根本[10]。316國道沿線地質災害的發展趨勢為:夏秋季節因降雨集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發生的概率增大,而冬春季節因降雨量較少,災害發生的概率較小;非雨季過往車輛較多,震動對沿線的危巖體有一定的影響,崩塌發生的概率較大;陽坡比陰坡發生地質災害的概率較大。公路沿線應禁止開挖、采礦等有人類工程活動,從誘發因素上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
4.2防治對策地質災害的防治應本著“以防為主、避讓與防治相結合”的原則,掌握時機,及早治理,強調災前以防為主,而不是等災害發生以后再治[11],目標是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通過采取各種措施,實現因災傷亡人數減少[12],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保證現行公路的安全運行等。316國道沿線地質災害的防治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預報、阻止地質災害作用與受災對象相遇,即避繞措施[13];致災地質作用的防治,即防止災害發生、減少其災害損失,進行工程治理。
4.2.1監測預警地質災害防治相關部門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1)對已經發現的地質災害點和不穩定邊坡,建立地質災害避險工作明白卡,落實監測人、責任人、監測方法及監測時間、防搶撤預案等,發現災險情即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2)對崩塌、滑坡災害重點監測后緣裂縫和前緣是否有小崩小落現象,如K2191km+800m處(河東店鎮麻坪寺村)麻坪寺崩塌目前后緣山體上仍有一條4m多長、30cm寬、2m深的裂縫,汛期雨水入滲貫通裂縫后,很有可能再次發生災險情。對類似的地質災害要落實“汛前排查、汛中檢查、汛后核查”制度;對沿線泥石流隱患的采礦活動應限制開采,已經形成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按相關的制度加強恢復治理[14],防患于未然,進一步開展氣象預警等[15]。(3)立警示牌對地質災害危險情大的區域,不能及時采取防治措施的,分段立警示牌,提醒過往行人及車輛注意安全。
4.2.2搬遷避讓[16]盡可能避免致災體與受災對象相遇,主要方法是搬遷與避讓。(1)對國道坡腳附近的村民,如平安村三組王二灣滑坡等坡腳的村民,應結合陜南移民搬遷政策[17]盡快實施搬遷避讓。(2)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尤其是在汛期,前期降水量充沛時,沿線坡腳如有規模不等的松散堆積體,應采取兩端禁止通行或繞行。
4.2.3工程治理沿線地質災害和工程地質問題類型多,成因復雜。針對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工程防治措施。(1)崩塌的防治措施對于表層巖體破碎且容易發生墜落的高陡邊坡地段,應對其表層破碎物質進行清理,邊坡削方減載后利于坡體的穩定;對節理裂隙發育且危巖體相對較大,或者存在負地形的高陡邊坡地段,應對坡面進行防護,坡面防護是保護坡體不受水軟化的重要措施[18],如安裝柔性防護網等。同時,應在危巖區域外側修建截排水溝,將地表水和地下水排出崩塌危巖區以外。(2)滑坡的防治措施在滑坡的后緣設置截水溝,在前緣和兩側設置排水溝,減小或者消除地表水誘發滑坡的可能;316國道沿線滑坡為殘坡積層滑坡,對于中小型滑坡實行削方減載,使坡體趨于穩定;對于滑動面積較大、危害較多的大型滑坡,先清理坡體的殘坡積層,然后設置抗滑樁、修筑擋墻、格構加植被防護等。(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316國道沿線4處泥石流均為采礦棄渣引發。建議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部門規范沿線的采礦活動,限制地表開采,已經形成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加強恢復治理;同時礦產開發應遵循“誰開發誰治理”的原則,對廢渣的堆放提出嚴格的治理要求;對已存在于溝內的廢渣必須進行有效的攔擋;從治理泥石流的長遠角度考慮,工程措施應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目前,316國道運行多年以來,地質災害頻發,公路管理門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在部分危險地段已經設立警示牌,不穩定的崩塌、滑坡邊坡已經采取了不同的治理工程。由于地質災害的動態變化,地質災害防治的壓力尤其汛期十分嚴峻,新近增加的隱患地段應盡快實施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保證過往車輛和行人的安全,確保316國道南北大通道時刻暢通,促進我國南北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5結論
篇5
關鍵詞:地質災害;成因;分析
1 自然因素
1.1 地形、地質條件
該地境內多為切割強烈的中山、低中山地形,大部分山勢陡峻、峽谷深切。區內有二疊系龍潭組砂頁巖、三疊系砂頁巖及第四系殘坡積物,為滑坡等形成提供了條件;區內碳酸鹽巖出露面積大,地形切割強烈,多為陡坡、陡崖,加之褶皺、斷裂構造、節理裂隙發育等,為崩塌、巖溶塌陷等地質災害形成提供了條件。
1.2 氣象、水文條件
據某地氣象局統計,區內近十年來的降雨強度有所增加,頻率加大,特別是災害性降水—暴雨有所增加;冬春季節氣溫變化較大,巖石遭受物理化學作用等自然因素的影響,為滑坡、崩塌、巖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質災害形成起了促進作用。
2 人為因素
2.1 植被破壞
植被大量砍伐,使地表水較易向下滲透是造成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人類工程活動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人類工程活動對環境(特別是15°~25°的斜坡)的改造(如耕種、修筑公路、建房、興修水利水電工程等)和破壞,地表爆破開山采石、開挖邊坡、地下不規范開采礦產資源、抽排地下水是造成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巖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質災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十年來,區內在上二疊統龍潭組含煤巖系中存在強烈的采煤活動,使地下采煤形成大面積采空區,礦柱留設不合理,或者把礦柱采掉而引發采空塌陷。
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已不亞于地震、火山等自然地質作用,人類活動已成為一種特殊類型的地質作用,由此而形成的地質災害已日漸危及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這個問題已引起全地人民的普遍重視。
2.3 人類活動和地表不合理排放水
許多滑坡的形成都是由于人類活動和在地表棄水無規范排放構成滑面軟化、抗剪能力下降而形成的。由于疏干排水及廢水廢渣的排放,使水環境發生變異甚至惡化,從而引發地質災害。綜上所述,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巖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質災害的發生雖與自然因素密切相關,但人為因素亦是造成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巖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質災害與環境條件關系。
在自然因素、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引發了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巖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質災害,使區內生態地質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較大的損失和嚴重危害。特別是近十年來,隨著全地的農業生產、水利水電工程、礦山開發、公路及城鎮建設的興建等不斷發展以及人口的不斷增長,對本來就脆弱的生態環境與地質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導致地質災害發生頻繁,給全地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帶來威脅和危害。
3 合理利用地質環境,防治地質災害的措施建議
根據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巖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質災害隱患點變形現狀,發展趨勢,確定該地地質災害的防治方針,即“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大力開展地質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的宣傳、教育和科技知識普及工作。開展群眾性的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盡快制定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的防治法規,加強政府的監督與管理,以避免和減少人為引發地質災害的產生。
切實保障地質災害的防治經費,積極籌建國家防治地質災害基金會,除了各級政府撥發大部分的經費外,采取“誰誘發,誰治理,誰受益”的辦法。以達到提高該地地質災害的防治能力和水平,盡可能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危害和損失。
3.1 技術措施
(1)科學規劃,科學施工。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對地質災害點或隱患點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避免或減少地質災害的產生及造成的損失。
(2)依靠科技進步,采用高新技術,研究災害的發生機制,建立災害的監測、預報和評估信息系統。開發建設以MAPGIS為平臺的地質環境動態管理系統的數據庫,可進行災害動態監測、即時預報。完善監測手段、加強監測,充分考慮地質災害的鏈群規律,做好綜合防治工作。
(3)根據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危險性和危害程度,及時制定和完善地、鄉(鎮)、村(組)三級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災預案。
(4)建立災害監測網絡和預警信息系統,完善群專結合的預報預警系統,由地國土資源局管理和指導群眾監測,并負責監測資料與信息反饋的收集匯總工作。建立GIS系統的地質災害信息庫,涉及災害的時空分布、強度與頻度、數據分析、災害預報及災情評估等,為災害防治提供有效服務。
(5)施工設計必須依據地質災害客觀實際,整治工程優質高效。工程治理的災害點,必須委托有資質的專業隊伍進行勘察、設計、監理,施工人員須按專業技術人員的設計實施,保證工程質量。
3.2 防治規劃建議
篇6
【關鍵詞】巖土工程;地質災害;實踐經驗;防治措施
1、巖土工程與地質災害的內涵
人類起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人類自產生以來就一直在利用和改造自然。從原始人利用天然洞穴到學會挖土造屋,時至今日,人類己能夠建造高達數百米的摩天大廈、高壩和巨塔。在此過程中,由于地基處理的需要,逐漸形成了一門學科技術——巖土工程。這種技術是基于地基改良、工程安全運行而發展起來的,它缺乏環境保護的觀念,缺乏減輕地質災害的觀念,說到底,缺乏地質的概念,僅從工程觀點出發,從而出現了許多不但沒有加固好工程地基或邊坡,反而誘發了深層的更大的地質災害的例證,如水電站、抽水蓄能電站、礦山等都有這方面的教訓。為了彌補巖土工程學這種先天不足,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產生了一個新的學科——地質工程學。
地質工程學,是研究與解決從規劃到竣工乃至工程運行后效的全過程的與地質有關的工程問題的科學。它把地質體乃至地質環境作為工程系統的組成部分來對待,這顯然符合大系統工程學的思想,它包含巖土工程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兩個方面,但以后者對其特點的反映更為深刻。巖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設中涉及巖土體的開挖與加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對自然或人為作用產生的有害地質現象進行防范與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對地質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與管理的思想。
地質災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或使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資源發生嚴重破壞的地質現象。《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地質災害包括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災害。
在我國,大多數地質災害現象都是人為因素引發的,據有關資料統計,近年來我國每年因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各種 自然災害的1/4~1/5,因此,減少或制止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及時采 取地質災害預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國當前減少損失的首要途徑。
2、我國幾處地質災害的特征與危害
由于我國地理位置獨特,地質構造復雜,地球生態環境多變,加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經濟較落后,承災能力弱,所有這些疊加在一起,形成災害類型多、分布廣、頻度高、強度大、影響面寬、損失嚴重的格局。據資料統計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種類的地質災害在我國十分發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圍約占國土面積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區最為嚴重。
據資料統計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種類的地質災害在我國十分發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圍約占國土面積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區最為嚴重。
地質災害的發生還導致破壞鐵路、公路、航運、水庫、堤壩和通信等工程設施,破壞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等。
地質災害可分兩大類:第一類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又稱第一環境問題,屬自然地質災害;這些災害不以人類歷史的發展為轉移;第二類主要是由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稱第二環境問題,屬人為地質災害。這些災害常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益增加,
據地質災害成因分析,全國50%以上的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人類行為,尤其是人類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造成滑坡的誘因有①地震;②降雨和融雪;③地表水的沖刷、浸泡;④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⑤開挖坡腳;⑥蓄水排水;⑦堆填加載;⑧劈山放炮,亂砍亂伐。
滑坡發生的規律:下列地帶是滑坡的易發和多發地區:①江、河、湖(水庫)、溝的岸坡地帶,地形高差大的峽谷地區,山區鐵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邊坡等。②地質構造帶之中,如斷裂帶、地震帶等。③易滑(坡)巖、土分布區。④暴雨多發區及異常的強降雨區。
崩塌:陡坡上被直立裂縫分割的巖土體,因根部空虛,折斷壓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穩定,突然脫離母體向下傾倒、翻滾,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稱為崩塌。
崩塌的誘因:①采掘礦產資源;②道路工程開挖邊坡;③水庫蓄水與渠道滲漏;④堆(棄)渣填土;⑤強烈振動。
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積雪融化水)產生在溝谷或 山坡上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高濃度的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流。
泥石流的誘因:①不合理開挖;②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棄石;③濫伐亂墾。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巖、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種動力地質現象。
地面變形 :地面變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與地裂縫。目前中國發生地面沉降活動的城鎮有70多個,明顯成災的有30余個,最大沉降量已將近3m。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連形成廣闊的地面沉降帶(區)。造成中國城鎮地面塌陷原因有三:①不合理地大量開采地下礦產資源引起的塌陷;②表面巖溶活動引起的塌陷;③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發生的規律:①巖溶強烈發育的純可溶巖分布地帶或沿其與非可溶巖的接觸地帶;②沿可溶巖中的斷裂帶或主要裂隙交匯破碎帶,巖層劇烈轉折、破碎的地帶;③松散蓋層較薄且以砂石為主,其底部粘性土層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m)的“天窗”地段;④巖溶地下水的主逕流帶或巖溶管道上:⑤具有潛水和巖溶水雙層含水層分布地帶;⑥巖溶地下水的排泄區;⑦巖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巖面上下頻繁波動的地帶,或受排水影響強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側地段;⑧臨近河、湖、塘地表水體的近岸地帶;⑨巖溶地下水位埋藏較淺的低洼地帶。
3、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術標準及防治措施
3.1主要的施工技術標準總結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點是隱蔽性(如抗滑樁)、復雜性(如抗滑樁+錨拉+擋板+冠梁)和多樣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樁,亦可采用擋土墻),以地下工程施工為工藝特點,因此與地基與基礎工程和巖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藝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主要有:
(1)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現行施工技術標準和規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DZ/T02 1 8—2006):
(2)各類工業與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的地基與基礎、深基坑、高切坡、地基處理、基礎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均可參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3)各類水利水電工程的土石方、地基與基礎和巖土工程所涉及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均可參考使用,如《水電水利工程預應力錨索施工規范》(DIJT5083—2004);
(4)各類交通建設中所涉及的邊坡、滑坡、危巖、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J042—94)。
3.2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實踐
3.2.1做好防治工程設計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必須根據崩塌、滑坡、不穩定斜坡的成因機制、運動模式、易發性及防治目標制定。
(1)根據致災的成因確定主要防治途徑;(2)根據災害的易發程度、防治目標確定防治工程的強度和工程量。
3.2.2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現行行業規范,(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技術標準及資料分析,國內防治地質災害的主要工程類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攔)擋工程、加固工程、護坡工程、減載與壓腳工程及搬遷和避讓等,設計分別采用了對應的防治工程措施,見下表1所示。
工程類型 設計措施 主要的地質災害類型
排(載)水工程 排(載)水溝 滑坡、塌岸、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排水盲溝 滑坡、塌岸
排水隧洞 滑坡
排水井(孔) 滑坡
支(攔)擋工程 混凝土灌注抗滑樁 滑坡、崩塌
錨拉抗滑樁 滑坡、崩塌
擋土墻 混凝土擋土墻 滑坡、危巖、崩塌、泥石流
漿砌擋墻 滑坡、危巖、崩塌、泥石流
加筋土擋墻 塌岸
防崩(落)石槽(臺) 危巖、泥石流
攔石壩(墻、堤) 危巖、泥石流
攔石網與攔石柱 危巖
支撐墩(柱) 危巖
加固工程 預應力錨索(桿)加固 危巖、滑坡
格構錨固 危巖、滑坡
注漿加固 危巖、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護坡工程 錨噴支護 危巖
砌石護坡 塌岸
石籠護坡 塌岸
錨桿與土釘墻護坡 危巖、水土流失
格構護坡 危巖、水土流失
植被護坡 塌岸、水土流失
減載與壓腳工程 削方減載 滑坡、塌岸
土石壓腳 滑坡、塌岸
搬遷和避讓 無 滑坡、危巖、泥石流
3.2.3地質災害工程實踐
(1)工程防治措施。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適用條件及方式:大多數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質滑坡,選用滑坡后緣地表排水、前緣支擋或削方減載護坡等工程措施較為適應;對于中型以上滑坡,應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選擇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樹造林,種草護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應用范圍廣、投資省,能促進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條件,防治作用持續時問長的特點,需較長時間才能發揮其效益。根據調查區地質災害特點和自然經濟條件,泥石流區,地面塌陷區及水土流失區應采取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防治措施,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和經濟損失。
(3)避讓措施。①雨天避讓措施。對災害隱患點和變形斜坡,采取雨天臨時避讓措施,各鎮在防災預案的基礎上編制安全轉移預案,雨天對受威脅戶一一作轉移地點安排。應根據就近原則、轉移地(接受戶)不受地質災害或其它災害威脅的原則進行操作。②搬遷避讓措施。對一些危險性大、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防治費用超過搬遷費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質災害威脅的,采用搬遷避讓措施。調查區需搬遷避讓或已搬遷的災點。
篇7
一、地質災害現狀與特征
截止明年3月底,全縣共調查核實地質災害點143處,分布于19個鄉鎮59個行政村。地質災害類型為滑坡、崩塌、泥石流,其中以滑坡為主,共85處,占災害點總數的59%;次為崩塌,共31處,占22%;再次為泥石流,共27處,占19%。滑坡、崩塌主要為淺表殘坡積層地質災害,泥石流主要為小型低易發溝谷。地質災害規模以小型為主,共135處,其余為中型7處,大型1處。地質災害危害程度為重大級的15處,較大級41處,一般級87處。地質災害共威脅837戶4621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威脅財產4233萬元。我縣地質災害點分布點多面廣,除古市鎮外,各鄉鎮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鎮、*鄉、*鎮、*鎮、*鄉和*鄉等,在空間分布上以海拔500-800米地段居多,300-500米次之。
二、地質災害防治總體要求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貫徹實施《*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為契機,按照“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要求,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落實各鄉鎮、各部門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切實加強地質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和鄉鎮政府防災能力建設;進一步強化地質災害隱患調查和監測預警預報;繼續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調查、治理和避讓搬遷,做到“不死人、少傷人”,最大限度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地質災害防治重點
(一)重點防范時段和災害類型
根據我縣地質環境條件,結合以往地質災害發生時段、類型分析、氣象趨勢預測等因素,預測今年我縣氣象災害偏重,發生地質災害的概率比較高。明年,我縣地質災害多發時段仍主要集中在5~6月梅汛期和7~9月臺汛期兩個階段,縣內大部分山區梅汛期、臺汛期地質災害的發生幾率比去年要高。梅汛期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連續大雨3天以上、過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時段,需重點防范的地質災害為滑坡、崩塌及泥石流。臺汛期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臺風降雨開始時至臺風降雨停止后48小時時段,需重點防范的地質災害為滑坡、崩塌、泥石流。近兩年來,春汛期持續強降雨天氣也容易引發地質災害,需引起重視,加強巡查監測工作。
(二)重點防治區域
一是地質災害多發區。主要集中在*鎮、*鄉、*鎮、*鎮、*鄉和*鄉等鄉鎮,是突發性地質災害易發區域;二是重要交通干線、山區公路和康莊公路。重要交通干線主要指50省道*線和44省道上松線,途徑地質災害易發區,需預防崩塌、滑坡地質災害。山區公路和康莊公路由于道路邊坡防護等級低,為滑坡、崩塌多發地段;三是山區農居點和中小學校舍。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山區農居點和中小學校舍一般緊鄰山坡建設,切坡建房、修路等工程活動形成的邊坡易引發和遭受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四是小流域泥石流區域。小流域泥石流往往危害范圍較大,威脅人口較多,為我縣重點防治區域。
(三)重點防治地質災害(隱患)點
根據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規模、穩定性和危害程度,今年我縣確定需重點防治的地質災害點18個,其中“A”類地質災害點2個、“B”類點8個、“C”類點8個。每個點由縣國土局統一安排監測員進行監測,汛期前必須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編制完善防災明白卡、應急預案,切實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四、地質災害防治主要任務
(一)切實抓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梅汛、臺汛期是我縣地質災害多發時段和重點防范時段。各鄉鎮政府以及國土、交通、水利、教育、建設、農業等部門要在主汛期來臨前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域及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一次現場檢查,提出并落實具體防治措施。A、B、C類地質災害點由縣國土部門統一安排監測員進行監測,D類災害點由各鄉鎮政府和部門備案在冊,定期組織巡查,發現險情及時上報。各鄉鎮政府和國土資源等有關部門要堅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強應急值守,嚴格執行險情巡查、災害預報和災情速報等制度。一旦出現災情,要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調查,組織防災搶險工作,同時按速報制度規定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出現較大級地質災害臨災險情或發生地質災害時,縣地質災害領導小組必須立即指派人員趕赴現場,組織應急調查,并視險情大小立即啟動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搶險救災工作。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分工,快速做好相關的應急救助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
群測群防是地質災害防治的一種有效手段,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在避讓地質災害、減少人民生命與財產損失中成效顯著。“十有縣”建設的內容是:有組織、有經費、有規劃、有預案、有制度、有宣傳、有預報、有監測、有手段、有警示。今年,省國土資源廳部署在全省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根據安排,我縣“十有縣”建設工作最遲2011年驗收,相關工作今年需開展起來。
為進一步加強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地質災害群測群防水平,根據省國土資源廳的要求,我縣今年要開展鄉(鎮)國土資源所地質災害防治“五到位”(評估、巡查、預案、宣傳和人員五個到位)建設工作,創建1~2個“五到位”國土資源所。在4~9月份,通過辦培訓班、發培訓書、上視頻錄像課等方式,對鄉(鎮)國土資源所人員、群測群防負責人、地質災害監測員和中小學師生進行一次宣傳培訓,計劃全縣參加培訓班人員達到200人次,觀看視頻錄像培訓到達1000人次。
(三)強化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預報
縣有關部門要結合氣象條件,及時當地地質災害預報(警)信息。要充分利用網絡、電話等載體,及時*市國土資源局的地質災害預報(警)信息,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地質災害監測員和可能受威脅的群眾能在第一時間收到預報(警)信息。要加強地質災害的現場查驗,及時反饋地質災害信息。加強對已建2處地質災害監測設施的運行和維護,及時掌握動態變化信息。
(四)加強新農村建設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高度重視和加強新農村建設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為全面開展農村山區地質災害隱患調查評價工作打好基礎。交通、農業、林業等部門要重視農村山區公路、機耕路和林區道路建設造成地質災害隱患的調查評價工作;水利、旅游等部門要加強對水利工程、旅游景區建設造成地質災害隱患的調查評價。
舊村改造、新村選址、移民遷建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盡量避開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并按相關規定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對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的村莊,有計劃地開展排險治理或搬遷避讓,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的威脅。國土、建設等部門和鄉鎮政府要加強對山區農民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分散建房的監管,指導農民因地制宜采取地質災害防治措施。交通、農業、林業、建設等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山區道路建設、切坡建房的指導、管理與服務,切實防治人為工程活動造成的地質災害隱患。
(五)做好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勘查治理與搬遷避讓
積極組織開展突發性地質災害點和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勘查治理與搬遷避讓。因自然因素造成的農村居民點地質災害隱患,要結合新農村建設、下山脫貧和舊村改造工程,通過治理、搬遷避讓等途徑妥善解決。繼續做好*鄉山乍口村田忠寮滑坡治理和*鄉大嶺頭滑坡應急排險工程。做好*鎮七村溪邊滑坡應急排險項目申報工作和*鄉后畬村新房后崩塌治理工程。做好*鎮白麻山村滑坡等7個整村搬遷避讓項目的申報工作,共計搬遷213戶782人。
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按“誰誘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負責治理。公路和其他道路建設造成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交通、農業、林業部門要在調查評價的基礎上建帳立冊,有針對性地加強防范和治理,以保障道路的營運安全。水利、旅游開發等工程建設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按照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落實地質災害勘查與治理任務。加強對施工、監理單位的資質審查以及治理工程、監理工作的管理力度,確保工程質量。
(六)做好山區中小學校舍場址的地質災害防治
我縣中小學校舍場址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已于去年完成,縣教育部門要對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校舍場址,組織編制治理規劃,按危害程度進行分類處置,落實各項防災措施。應急排險能消除危險的,應盡快實施應急排險工程;短期難以消除的,應劃定危險區并設立警示標志,編制防災預案,落實防災責任人及日常巡查、監測人員,并因地制宜地開展預案演練;需要工程治理的,按要求實施勘查治理工程。學校要加強對教職工和學生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教育,培養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地質災害防治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各鄉鎮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站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高度,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鄉鎮政府和部門主要領導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全縣要通過地質災害領導小組會議制度,實行統一管理、部門職責明確、分工協作、分級管理的工作機制,做到責任、投入和措施“三到位”。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把地質災害防治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加大投入力度,管好、用好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進一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長效機制。
(二)完善制度、強化監管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質災害調查、預報、資質管理、危險性評估和治理工程“三同時”等制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機構和能力建設,配備充實相關人員和裝備。要強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確保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得到及時的治理。嚴格按照“誰誘發、誰治理”的原則,落實地質災害治理責任人的治理責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引發的地質災害。國土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重點防治區域以及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的監督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反饋給相關責任部門。
篇8
全縣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崩塌、滑坡等突變型和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緩變型災害。經過多年的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截止年6月底,全縣共查明仍有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39處,災害類型均為崩塌、滑坡。其隱患點、危險點主要分布在的山、、及其它廢棄塘口,的北坡,鄉的山、,鎮山以及鄉、鄉的水庫開采關閉塘口。其中的山、、以及北坡共4處為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
二、地質災害威脅對象及范圍
我縣地質災害雖然大多數類型屬小型,但部分地段靠近居民區和在景區范圍內,對附近居民和游客造成安全威脅。北坡地質災害隱患點緊靠公路,在一定程度上對該段交通安全構成影響。
三、年地質災害防治任務
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是突發性強的地質災害災種,一旦發生,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重點防治地區
一是的山北坡、東坡,北坡,北坡、北坡共4處為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地災類型以滑坡、崩塌為主,直接受威脅人數為290人,潛在經濟損失800萬元,是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點。尤其是北坡地災隱患點險情還特別嚴重,旅游經濟區管委會要會同人民政府對景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定期進行監測,落實防災責任人,切實抓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北坡地質災害隱患點,縣交通運輸局要配合人民政府做好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定期進行監測工作。山周邊地區廢棄或在采的采石塘口,南坡,山南側,山西北側等地區地質災害以滑坡、崩塌為主,涉及鄉鎮人民政府要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和巡查工作,建立檔案,公布于眾,加強宣傳,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的群測群防責任制,將監測、預防措施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
二是西部崗嶺地區水庫開采關閉塘口,這些地區地質災害以崩塌為主。涉及鄉鎮應立即對存在的隱患以及防范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劃出地面塌陷危險區,加強監測,設立警示標志,加強防護設施的保護和維修,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人員傷亡,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是沿海地區的軟土地質災害。在汛期要防止軟土的不均勻沉降、側向滑動、蠕動塌陷等地質災害。
(二)重點防范期
根據我縣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發生規律,縣域降雨特點、趨勢和歷年地質災害調查、監測、發展情況分析,我縣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7、8、9三個月。涉及鄉鎮政府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及時進入重點防范工作狀態,確保安全度汛。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落實防治工作責任制
涉及鄉鎮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明確任務,責任到人,鄉鎮長對本行政區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國土資源及安全生產領導具體負責。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切實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項規章制度,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要進一步完善本行政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災害,能高效有序地組織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建立完善應急工作機制和應急隊伍,確保一旦發生災情或險情,及時有效處置。縣各有關部門要履行各自職責,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加強群測群防體系建設
涉及鄉鎮政府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點進行排查,對已發現的突發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要認真落實地質災害群測群防責任制,做好群測群防網絡的核實和補充工作,對責任人員已經發生變化的,要及時進行調整,新發現的隱患點要及時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和發放“兩卡”。要建立群測群防信息系統,按照國土資源部在全國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有組織、有經費、有規劃、有預案、有制度、有宣傳、有預報、有監測、有手段、有警示)及開展鄉鎮國土資源所地質災害防治“五到位”(評估、巡查、預案、宣傳、人員)活動內容要求,建立和完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落實地質災害監測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提高群測群防效率和水平。
(三)加強汛前險情巡查和汛期防災工作檢查
涉及鄉鎮政府在汛期對已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巡查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落實地質災害監測預防責任。縣國土資源部門將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的防治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并組織對重點鄉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檢查。認真落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汛期值班、災情速報等制度,接到險情或災情報告后,要按照應急預案要求,快速反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四)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我縣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汛期,集中強降雨為主要引發因素,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1.要加強地質災害隱患區域防護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年,北側山體出現嚴重地質災害險情,縣人民政府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了《灌云縣人民政府關于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范圍公告》,將山體底腳邊緣外延115米范圍劃為地質災害危險區域,禁止村民和游客進入;人民政府在危險區設置了320米安全隔離墻,山體上部設置了460米隔離網。由于該處險情仍然嚴重,人民政府要加強對該處安全設施的管理。另外,縣國土資源部門、涉及鄉鎮政府要在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鄉鎮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已建成的安全防護設施予以管理和維護,明確管理責任人,確保安全防護設施不受損壞。
2.要強化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工作。縣國土資源局會同縣氣象局要加強縣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進一步規范工作程序,建立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制度,提高預測預報水平。
篇9
關鍵詞:磁縣;地質災害;現狀;防治規劃
1、 引言
磁縣古稱磁州,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全縣地跨北緯36°15′—36°33′、東經113°54′—114°26′,總面積1031.8km2。磁縣轄9個鎮、10個鄉,18個居民委員會、358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61萬人,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縣之一。
由于磁縣所處地質環境條件較復雜,加之采礦活動強烈,產生了較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給國民經濟建設及社會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響。科學規劃磁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促進資源、環境、社會與人類協調發展,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磁縣地質環境
2.1氣象水文
本縣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溫差較大,多年平均氣溫13.2℃。據磁縣氣象站1959—2008年統計資料,多年平均降水量528mm,日最大降水量1198.1mm。本縣屬海河水系,流經本縣的河流主要有漳河、滏陽河,均為過境河流。
2.2地形地貌
磁縣位于太行山東麓,地勢總體趨勢西高東低,京廣鐵路以東為沖積平原,海拔60—90m,西部為山區占全縣總面積61.9%,境內最高峰有老爺山,海拔1088m。受地質構造、地層巖性等因素的控制,區內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地貌景觀。
2.3地質構造
磁縣位于中朝準地臺Ⅱ級構造單元山西斷隆與華北斷拗的過渡地帶,其主要部分處于山西斷隆構造單元內。兩構造單元以邢臺—安陽深斷裂為界,地理位置大體在邯鄲—光祿—雙廟一線上。
2.4地層
磁縣地層發育較齊全,出露地層自西向東依次為: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中生代三疊紀;新生代的第三紀、第四紀。
2.5人類工程經濟活動
縣內西部、南部人類工程經濟活動主要是圍繞著煤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進行的;東部平原區主要是進行農業活動。
3、 磁縣地質災害現狀
在磁縣西部中低山區主要發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主要集中在汛期等。截止到本次工作結束,磁縣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36處:泥石流2處,滑坡2處,崩塌6處,地面塌陷26處;險情等級為大型的8處、中型7處、小型21處。災害造成損失超過4000萬元。
4、 地質災害易發分區劃分
4.1易發分區劃分方法
磁縣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劃分采用單元網格劃分方法,運用柵格數據處理方法對縣行政區劃圖進行網格剖分,每個單元面積為2×2km2。
(1)單元信息的提取及數字化
在計算機上,將剖分網格與已數字化地質災害圖件進行單要素疊加,對各種地質災害易發區均按A、B、C、D四級分區并賦值(見表1)。將多種地質災害進行疊加,當有兩種以上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重疊時,取值為5。根據上述標準,對調查區所屬單元進行地質災害信息的提取和數字化。
(2)地質災害易發區評價
將區內主要的地質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災害數字化結果進行疊加分析,剖分單元信息疊加結果(G)滿足如下公式:
G=G塌UG崩UG滑UG泥
式中:G:剖分單元信息疊加結果;
G滑:災害值(滑:滑坡,崩:崩塌,泥:泥石流,塌:地面塌陷);
G=“A”,即單元屬于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G=“B”,即單元屬于地質災害中易發區;
G=“C”,即單元屬于地質災害低易發區,可不對低易發區的災種作進一步描述。
4.2易發分區的確定
將上述綜合信息疊加結果按1、2、3、4、5數值表示,并在計算機上生成等值線圖,定量化綜合反映工作區地質災害發育狀況(見表2)。
根據上述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劃分方法,將磁縣地質災害劃分為三個區,即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地質災害中易發區和地質災害低易發區。見圖1磁縣地質災害分布與易發程度分區圖。
(1)地質災害高易發區(A)
區內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面積205.62 km2,據地質災害發育情況可分為白土地面塌陷高易發區、中部地面塌陷高易發區和林壇鎮地面塌陷高易發區。發育地質災害23處。
(2)地質災害中易發區(B)
區內地質災害中易發區面積331.36km2,根據地質災害發育情況,分為磁縣—辛莊地裂縫中易發區。
(3)地質災害低易發區(C)
分布在縣域西部的中低山區和東部的丘陵區,主要包括陶泉鄉、北賈璧鄉、都黨鄉、觀臺鎮西部及東部的岳城鎮、路村營鄉、林壇鎮、時村營鄉,總面積494.78km2,占全縣部面積的48.0%。發育地質災害13處。
5、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5.1防治分區依據
地質災害防治分區是在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及危害性評價的基礎上進行的。地質災害防治分區,劃分為重點防治區、次重點防治區和一般防治區三個級別。防治分區主要依據四個方面因素綜合劃分:
a、地質災害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
b、地質災害發育的密度及強度,已產生的經濟損失及潛在的威脅;
c、人類工程活動強度及分布;
d、人口集中的居民點、重要工礦、交通干線及國民經濟區的分布與規劃。
5.2各區范圍及防治建議
5.2.1重點防治區
重點防治區分成黃沙鎮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觀臺鎮重點防治區、西固義鄉—路村營鄉重點防治區和陶泉鄉重點防治區,面積79.94km2,占總面積的7.75%,發育地質災害15處。
防治建議:1.加強行政管理,規范礦產開發秩序,合理規劃資源開采;2.圈定危險區范圍,建立地質災害警示標志;3.對危險性較大的村莊或住戶采取避讓措施。4.汛期要加強監測;5.對趨于穩定沉陷區進行平整,加強生態建設。
5.2.2次重點防治區
區內次重點防治區屬于地質災害低易發區,面積173.24km2,占總面積16.79%,零星分布有崩塌、小型泥石流及輕微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人類工程活動相對較弱,地質環境條件較好,地質災害成災規模小,沒有造成大的經濟損失。
防治建議:1.要加強監測,特別是汛期,經加強巡查;2.加強坡面防護,進行小流域治理,進行人工造林;3.對泥石流涉及村莊、公路等設防洪壩。4.圈定危險區范圍,建立地質災害警示標志。5.對趨于穩定塌陷區進行平整,進行多種經營。
5.2.3一般防治區
一般防治區屬于地質災害低易發區,面積778.58km2,占總面積的75.46%,發育地質災害3處。
防治建議:1.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地質災害知識的宣傳;2.加強行政管理職能,合理規劃土體;3.在地面塌陷地方,確定危險區范圍,建立警示標志。
詳見圖2 磁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圖。
參考文獻:
[1]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基本要求實施細則[R]。1983。
[2]河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河北省磁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M]。2004。
篇10
為認真做好我鎮2021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根據《貴州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依照《赤水市地質災害防災方案》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2019年地質災害災情簡介
復興鎮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有凱旋村榜上、桐梓圓滑坡,張家灣崩塌、轉石奇觀崩塌、風溪老村組崩塌。一般隱患點的有長江村上焦巖、凱旋村水壩,涼江村大營盤,較小的隱患是各村突發性的分散性的小面積的垮塌,誘發因素主要是自然災害降雨,其次是人類工程活動。2020年,較大型和中型地質災害未發生,較小的突發性分散性的崩塌各村均有發生。
二、2021年地質災害預測預報
2020年我鎮地質災害的易發區主要分布凱旋村榜上、桐梓圓和張家灣片區及新建通村公路通組公路邊和其他重點工程修建地區等地質環境脆弱及人類活動頻繁的部分地區。其中,今年地質災害隱患嚴重的點是:凱旋村榜上、桐梓圓——滑坡和風溪村老村組沿赤習路崩塌。
三、2021年度地質災害防治重點
根據2020年冬季以來地質災害巡查和排查的情況,一是凱旋村榜上桐梓圓地質災害隱患點。二是風溪村老村組沿赤習路危巖崩塌。三是在新建通組公路旁和一些地方高位隱蔽性地災和高切坡建房作為2021年度我鎮重點監測區域。同時按程序完成轉石奇觀崩塌、風溪二期等地災項目的治理徹底消除隱患。加大受地災威脅避險移民的搬遷工作,力爭應搬盡搬。
四、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措施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省政府《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暫行辦法》等規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在具體管理工作中,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抓好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地質災害管理工作;堅持地質災害“誰誘發誰治理”的原則,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的治理費用,由責任單位承擔。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的防治經費,列入當地人民政府的財政預算,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或單位進行治理。我鎮地質災害點多、分布面廣、危害性大,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堅持“以人為本、防治結合、群測群防”原則,實行鎮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具體管理,單位為主負責的管理辦法,力爭把地質災害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及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一)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省政府《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暫行辦法》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的通知》的要求,要充分認識地質災害特殊性、危險性和危害性,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政府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編制和及時轄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落實領導責任制,做到層層負責,分級管理;積極籌措資金,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納入政府預算;督促各相關部門展開地質災害的檢查工作,切實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到實處;一旦發生地質災害,迅速組織有關部門趕赴現場,采取緊急防災和應急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
(二)明確責任,加強配合,共同做好防治工作
1.自然資源所職責
自然資源所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統一監管部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巡查監督工作;參與地質災害發生后的災情調查,了解災害發生原因、發展趨勢,及時匯總統計上報地質災害情況,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負責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等的編制起草。
2.村鎮建設服務中心和交管站職責
(1)因工程建設活動所造成的地質災害及隱患的防治工作,落實防范措施,在危險區設立警示標志、臨災預警信號,一旦發生險情,及時趕赴現場,對隱患點采取措施,排除險情;負責及時對地質災害危險區居民危房的鑒定工作,安置房規劃起草,質量監管工作;負責本系統、本單位地質災害事件的報告,協助、配合自然資源所進行地質災害的調查處理工作。
(2)交通沿線地質災害險情巡查、排查工作,編制公路沿線重要隱患點防災預案,對其災情發展情況進行監測、監管、群防群測;施工單位落實防治責任人、監測責任人、以及臨災預警信號,必要時采取關閉危險路段的措施;負責管理公路建設工程中誘發的地質災害隱患監督治理,負責公路沿線發生的地質災害事件的報告與調查處理工作。
3.農業服務中心、水務站職責
開展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及險情的巡查和排查,組織開展發生在江河岸坡、水利工程、水電站大壩等的地質災害隱患的群測群防工作,督促落實防治責任人、監測責任人,設立警示標志,以及臨災預警信號;負責管理水利工程施工中誘發地質災害隱患監督治理;負責江河岸坡、水利工程、水電站大壩等發生的地質災害事件的報告與調查處理工作。
4.學校職責
開展學校教育活動區地質災害隱患及險情的巡查和排查,編制中、小學校等管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組織檢查在學校范圍內所發生的地質災害隱患的群測群防工作,設立警示標志,制定撤離路線,落實防災責任人和監測責任人,并在師生中廣泛宣傳《地質災害條例》、地質災害的危險性,提高師生的防災意識;負責管理學校工程施工中誘發地質災害隱患監督治理;負責學校范圍內的地質災害事件的報告、調查處理工作。
5.林業站職責
負責生態林區、經濟林區、防護林區的地質災害進行巡查和排查工作,設立隱患點警示標志,督促落實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以及臨災預警信號和人員財產撤離的組織實施;積極開展監測系統和監測網絡的建立,督促監測措施的落實;負責解決落實受災害群眾重建家圓所需的木材計劃報批。
6.財政所職責
負責調撥、籌措地質災害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對用于地質災害的應急調查及工程治理等的專項經費使用進行財政監督。
7.社事辦職責
負責對遭受地質災害的災民救濟和安置,做好地質災害救濟經費項目的申報工作。
8.派出所職責
負責組織公安干警及時趕赴地質災害現場維護災區社會治安,保護災區人民群眾財產不受損失。
9.衛生院職責
負責組織醫務人員及時趕赴地質災害現場,了解醫療災害造成的受傷群眾,使受傷群眾及時得到醫治,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并做好災區傳染疫情的防治工作。
10.科教中心職責
負責在鎮轄區內宣傳《地質災害條例》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增強廣大群眾的防災意識、群測群防、避讓與治理相結合,使地質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11.各村(社區)職責
各村(社區)要在本區域內宣傳《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暫行辦法》和鎮2021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配合政府開展組織地災應急演練特別是加大對列入市級地災隱患臺帳的風溪村和凱旋村的檢查、排查,并定期在區域范圍內開展地質災害巡排查工作,分析地質災害易發生的地方及時上報,對隱患點必須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監控制度,凱旋村配合今年實施的轉石奇觀片區崩塌治理工程。提高廣大群眾的群測群防和防災意識,降低或避免災害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
特別汛期(4月到9月底)是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時期,上述各部門各單位要根據自己的職責,按責任包保的要求,“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早布置、早行動,務必使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到位、工作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