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解決措施范文
時間:2023-08-01 17:40: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白色污染解決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白色污染;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0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09)014(c)-0144-01
我國“限塑令”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即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一、白色污染的現狀: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作為新型材料的塑料制品,因其具有成本低、質輕、防水、便利、生產技術成熟等特點而在全國廣泛應用,給人們帶來了不少方便,但由于人們對廢舊塑料造成的環境污染缺乏足夠的認識,將用過的廢舊塑料制品隨意丟棄,給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年產出量達一億噸,并且正以年增長率10%以上的速度遞增,其中塑料垃圾占相當大的比重。從地區范圍來看,白色污染也已經變的相當嚴重。據報道,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4萬噸;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9萬噸。天津市每年廢舊塑料包裝物也超過10萬噸。北京市每年廢棄在環境中的塑料袋約23億個,一次性塑料餐具約2.2億個,廢農膜約675萬平方米。總體來說,近年來由于塑料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淡薄,白色污染越來越嚴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環境。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一)塑料制品的難降解性對環境的危害。塑料制品的難降解性是它對環境所造成危害的主要方面,也是白色污染之所以比較難改善的根本原因。由于它本身的特性對環境造成的直接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侵略土地過多、污染空氣、污染水體、火災隱患、白色垃圾可能成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們能為老鼠、鳥類及蚊蠅提供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而其中的殘留物也常常是傳染疾病的根源。(二)資源利用率低,經濟損失很大。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因包裝廢物污染環境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40多億元,而因包裝廢物可以利用但未得到回收利用所造成的資源浪費損失每年高達100億元之多。在我國生產或銷售的包裝產品種,每年就有70%左右的包裝物是在一次性使用后即被隨意拋棄。
三、白色污染的環境經濟學分析:(一)外部性影響。假設一個塑料廠的一部分業務是生產一次性用具,而它生產的產品就地賣給當地居民使用。而當地居民由于使用這些一次性塑料,導致了白色垃圾過多,又恰好采用掩埋的方式解決這些垃圾。這種做法恰好傷害到了當地農民,導致當地農民收入下降,直接影響到了很多農民的切身利益。因為塑料廠生產的一次性用具越多,影響的農民就越多,對農民造成的影響也越大。(二)白色污染的負外部性分析。由于現階段塑料處理技術不高,再加上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低,白色污染難免會越來越嚴重。塑料制造商對于白色污染的現狀可能會采取兩種措施:一是廠商投入資金、提高技術水平,改變塑料制品本身的特性,使其對環境不再產生危害;二是放任自流,不予理睬,違法經營。受利潤最大化動機的支配,為了避免私人成本的增加,生產者一般會采取第二種做法。但是,這種做法將直接導致白色污染情況的加劇,污染加劇會使環境中的其他人受到傷害,增加了額外的社會損失,導致社會成本的提高。由于生產廠商自私的選擇,節省了私人成本,而導致社會和環境或者其他人付出了額外的社會成本,也就是說私人成本社會化。這種做法甚至導致引起的額外的社會成本遠遠大于私人成本,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帕累托最優標準。四、解決白色污染的對策(一)管制手段的實施。管制手段主要是指直接對其進行的一種金錢或者制度上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只要能夠不打折扣的實施,效果明顯。1.頒布法令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禁止可以采用罰款方式。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定一套嚴格的法令,明文規定不可使用一次性難降解塑料包裝物。現在國內已經有很多地方采取這類措施,像杭州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杭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2.頒布法令強制回收利用。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標本兼治的好辦法。(二)征稅和補貼。白色污染另一個好的解決辦法是對生產廠商征稅(或補貼)。從社會角度看,污染控制的目標是要達到能使社會收益最大化的控制水平,這也就是開發高新技術來防治污染的費用等于污染損失成本的地方。如果廠商選擇不予理睬的措施的話,政府可以考慮采取征稅(或補貼)的辦法。1.建立環境消費稅制度。白色污染有全民化的特點,以排污費制度或其他行政制度管理不易、低效。針對此情此景,國家稅務總局有關領導指出,只要每個一次性塑料袋加二分錢,一次性塑料袋的銷售量就會減少80%。現行稅法規定,消費稅是對特定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征收的一種稅。白色污染等生活污染問題主要由消費不當、過度引起,要減少白色污染,促成綠色消費、有度消費,消費稅就是現成的法寶。2.建立科技補貼制度。針對一些自愿增加私人成本進行科技水平創新的廠商,國家可以考慮適當的給予一些科技補貼,以刺激廠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科技補貼不可盲目,一定要謹記實現社會最優的大前提。(三)提高環保意識。政府應該多播放一些環保和禁止用一次性包裝物的公益廣告。只有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上面的手段和措施實施起來才能事半功倍達到預期的效果。
結語:實行“限塑令”之后,我國的白色污染狀況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一些技術或者執行中的一些問題,白色污染并沒有想象中改善的好,所以,如何真正的解決白色污染問題,達到社會最優,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作者單位: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白色污染 塑料 防治
所謂的“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是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廢棄量十分驚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顯、最令人頭痛、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頭的廢舊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據有關部門統計,僅以一次性塑膠泡沫快餐盒為例,我國全年消耗量達4億至7億個。
一、“白色污染”的現狀及其危害
塑料包裝材料在世界市場中的增長率高于其它包裝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裝材料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游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1)“視覺污染”。在城市、旅游區、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破壞市容、景觀,由此造成“視覺污染”。
(2)“潛在危害”。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環境后,由于其很難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第二,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在動物園、牧區和海洋中,此類情況已屢見不鮮);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將會長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于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
目前,人們反映強烈的主要是“視覺污染”問題,而對于廢舊塑料包裝物長期的、深層次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認識。
二、對于危害嚴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國的態度如何
世界各國已經被難纏的“白色污染”困擾多年,對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歐洲的很多國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購物袋的辦法控制購物袋的使用量,事實證明,運用經濟杠桿應對“白色污染”是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應對“白色污染”的官方舉措。美國的舊金山市是美國第一個封殺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國舊金山市議會通過一項法案,限令舊金山的超市、藥店等零售商分別在6個月和1年內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該法案規定,超市和藥店零售商只允許向顧客提供紙袋、布袋或以玉米副產品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嚴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罰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棄使用塑料袋。實施這項禁令后,每年將節省45萬加侖的石油,也省卻了1400噸垃圾填埋的麻煩。
韓國政府從1999年起要求全國商場超市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袋和紙質購物袋。為推行和宣傳這項措施,韓國政府當時在全國張貼了10萬張宣傳畫,分發了20萬份宣傳冊和6.5萬個環保購物袋。新加坡也從去年開始舉辦“自備購物袋日”活動,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國206家超市就會以非強制性的方式鼓勵消費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國家也醞釀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遏制“白色污染”。法國將從2010年元旦起,在全國范圍內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亞環境、遺產和藝術部長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亞的超級市場將分階段停止使用塑料購物袋,這項計劃將于2008年底前開始實施。
在我國,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護好城市生態環境呢?有關專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將“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目前,國家對此末專門立法,廣大群眾希望有關法規盡快出臺。
(2)制定中長期治理規劃。非降解塑料制品從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趨勢。這就要求人們應當有個緊迫觀念,為其做兩種準備,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時間表。有關部門要在根治污染、減經污染、預防污染三個層次上規定任務、明確責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驟、有目標、有期限地穩妥展開。
(3)重視“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綠色”替代產品的研制、生產、銷售和使用。
(4)增強全民環境衛生意識,把“白色污染”防治作為“兩個文明”建設和綜合整治城市環境的重點內容來抓。
(5)狠抓污染源頭治理,實行減量化、無害:化和省資源化、再資源化原則。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強調“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沖鋒號已經在全球吹響,公眾、商家、政府一個都不能少。
三、結語
隨著白色污染問題的不斷惡化和人類對其環境的重視,消除白色污染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產成本太高,用途難以進一步擴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殘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產物是否會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確。如何解決目前的環境問題,筆者認為首先應強調廢舊塑料的回收、分類、加工,使有限的資源循環利用;其次是強調全民行動起來,響應號召,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溫馨可愛結實耐用可長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白色污染物從我們身邊永遠消失不見……
參考文獻:
[1]長安,當代環境問題新特點[J].學科教育,1995,(06).
[2]方世南,環境問題: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兼與《該怎樣談論“環境問題”》一文商榷[J].學術月刊,2002,(02).
篇3
Abstract: To wipe out white pollution and form environment awareness, the society should limite the use of plastic bag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implementation"limiting the use of plastic bags is to cultivate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take actions in their daily life. It is believed thatthe "white pollution" will disappear from our life and the days that the white pollution is wiped out should not be too far away.
關鍵詞: 限塑;根治;時日
Key words: limiting the use of plastic bags;wipe out;time
中圖分類號:X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3-0239-02
0引言
面對大量的日益遞增的“白色污染”問題,中國政府于2008年6月1日下達了“限塑令”。至今,長達二年余時間的限塑令,已經極大地減少了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使用,并對人們改變環境意識做出了積極推動的作用。但是,“限塑令”實行后的生活中帶給人們的思考,仍然是多層面的,仍有“白色污染”的隱憂。符合“限塑”標準的塑料袋一定環保嗎?“限塑”究竟限住了多少“白色污染”?人們的環保意識是否從根本上得到提高和轉變?身邊還有哪些“白色污染”在危害著人類的生存環境?
筆者在“限塑令”實行后,一直關注著這一問題,并對某市多個農貿、小商品集市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剛實行時,由于政府查處力度大,各集市執行情況還是很有力度,商販們都不敢明目張膽使用和提供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超薄型塑料袋,因為查處后罰款是一回事,輿論的渲染可能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營銷收入,對于小攤販們也就著這股強勁東風為節省下幾只塑料袋的小錢而振振有辭了。可隨之而來的卻是大多數市民多年來的生活習慣養成了塑料工業蓬勃發展給他們帶來的方便,而并非是不愿花幾角錢去購買一只環保塑料袋或購物袋。因而在執行“限塑令”一階段后,各路商販們為招攬生意的需要,各色超薄型一次性塑料袋又卷土重來,大有與環保型塑料、購物袋一爭半壁江山之勢。
在日常生活中,廢棄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十分驚人。其中最令人頭痛、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頭巷尾的廢舊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快餐用具等。我國有關部門統計,僅以一次性塑膠泡沫快餐盒為例,全年消耗量就達四億至七億個,塑料袋的使用更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1“白色污染”的現狀及其危害
“白色污染”是廢棄塑料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是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主要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街頭、風景旅游景點、水體河道、不僅影響市容市貌,刺激人們的視覺,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潛在危害性。
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其次,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于堆肥處理,在焚燒時會產生有害氣體如(HCl、HF、NOX、SO2等),而且在燃燒含氯有機物時易產生二呃英(dioxin)毒性很強,對于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其質量問題,給回收利用造成很大的難度。
就目前人們的思維定式而言,主要還是“視覺污染”問題,對于那些廢舊塑料包裝物長期的、深層次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2面對“白色污染”世界各國的措施及其態度
面對大量 “白色污染”的困擾,世界各國在抵制中都采取了必要的應對措施和行動。在歐洲很多國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購物袋的辦法控制塑料購物袋的使用量,事實證明,運用經濟手段應對“白色污染”問題,起到了明顯的效果。
美國舊金山市是美國第一個封殺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國舊金山市議會通過一項法案,限令舊金山的超市、藥店等零售商分別在6個月和1年內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該法案規定,超市和藥店零售商只允許向顧客提供紙袋、布袋或以玉米副產品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嚴格禁止使用。官方采取的這一立法舉措,應對“白色污染”收效顯著。如果商家不想被處以經濟罰款,就只能乖乖地放棄使用塑料袋。實施這項禁令后,該市每年將節省45萬加侖的石油和由此而產生的大量垃圾填埋問題。
韓國政府從1999年起要求全國商場超市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袋和紙質購物袋。為推行和宣傳這項措施,韓國政府當時在全國張貼了10萬張宣傳畫,分發了20萬份宣傳冊和6.5萬個環保購物袋。新加坡從2007年4月開始舉辦每月的首個星期三“自備購物袋日”活動。
世界上其它的一些國家也相繼制定了有關的法律法規,用于制止“白色污染”的問題。如法國政府從2010年元旦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澳大利亞環境、遺產和藝術部長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亞的超級市場實施分階段停止使用塑料購物袋,這項計劃的實施,則是從2008年底前開始執行的。
在我國,自2008年6月1日頒布“限塑令”以來,針對如何治理“白色污染”問題,保護好城市的生態環境,有關專家提出以下建議及措施:①將“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目前,國家對此已有章可循,廣大群眾也希望盡早根治。②制定中長期治理規劃。非降解塑料制品從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趨勢。這就要求人們應當有個緊迫觀念,為其做兩種準備,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時間表。有關部門要在根治污染、減輕污染、預防污染三個層次上規定任務、明確責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驟、有目標、有期限地穩妥展開。③重視“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綠色”替代產品的研制、生產、銷售和使用。④增強全民環境衛生意識,把“白色污染”防治作為“兩個文明”建設和綜合整治城市環境的重點內容來抓。⑤狠抓污染源頭治理,強調再生資源化原則。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強調“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3全民行動,根治污染
保護環境沒有旁觀者,治理污染沒有局外人。隨著對白色污染根治力度的加大和人類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消除白色污染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產成本太高,有待于科技挖潛。而采用淀粉基降解塑料,在降解后殘余的碎片中,是否會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尚不明確。如何解決目前的環境問題,筆者認為首先應強調廢舊塑料的回收(如上海市曾對一次性廢塑料袋有償回收)、分類、加工,使有限的資源循環利用;其次是強調全民行動響應號召,明令禁止廠家生產厚度在0.025mm以下的超薄型塑料袋,從源頭抓起,實行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采取政府與民眾共同監管(生產―市場―消費)這一環節,抵制“白色污染”,公眾、商家、政府一個都不能少;第三繼續倡導3R運動,對廢塑料的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環(Recycle)。中國政府在下達“禁塑令”后,同時要求各超市不得再向購物者免費提供塑料袋的這一舉措,深受“綠色和平組織”“守望地球組織”以及其它環保組織的歡迎,借此之機,全國上下打一場根治“白色污染”的人民戰爭。
拒絕白色污染任重而道遠。一只塑料袋值不了幾個錢,當人們習慣于花小錢得方便后,塑料袋的使用率就很難降低。因此,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量,減少“白色污染”,關鍵在于人們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限塑”的最終目的在于培養人們的環保理念,把理念落實到實際行動之中,“白色污染”就會從我們身邊消失,根治時日將不會太遠!
參考文獻:
[1]劉富剛.環境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德州學院學報,2001,(04).
篇4
關鍵詞:白色污染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隨意拋棄的白色廢舊塑料包裝制品(如塑料袋、塑料薄膜、農用地膜、快餐盒、飲料瓶、包裝填充物等)飄掛在樹上、散落在路邊、草地、街頭、水面、農田及住宅周圍,這種隨處可見的污染現象,稱為“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正破壞著我們的生存環境,威脅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1、廢舊塑料包裝制品的危害
塑料制品的廣泛使用,確實給人們帶來了不少方便,但由于人們對廢舊塑料造成的環境污染缺乏足夠的認識,將用過的廢舊塑料制品隨意丟棄,給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這種危害主要有兩種: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所謂“視覺污染”,是指塑料袋、飯盒、杯、碗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散落在城市、旅游區和河流水面等,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的刺激,影響城市和風景點的整體美感。
所謂“潛在危害”,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結構非常穩定,很難被自然界的光和熱降解,并且自然界幾乎沒有能夠消化塑料的細菌和酶,難以對其生物降解,所以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會二三百年不腐爛。正是因為塑料降解時間長,潛在的危害才更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進入土壤里,會影響土壤內的物、熱的傳遞和微生物生長,改變土壤的特質。作為生活垃圾進入垃圾場填埋或散落在田野進入土壤后,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廢棄在地面和水上的廢塑料袋,容易被馬、牛、羊等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動物腸胃里消化不了,導致動物腸胃肌體損傷和死亡,在動物園、牧區、農村和海洋,這種現象屢見不鮮。目前大多數人對“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缺乏清醒的認識。
2、廢舊塑料包裝制品的治理對策
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理,如:城市環衛基礎設施拖欠帳多,垃圾收集容器、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垃圾未分類收集,能回收的未回收利用;垃圾的最終處置方式基本上停留在堆放或淺埋的水平;一些城鎮將江、河、湖岸作為天然垃圾場;在交通,旅游等窗口行業,除鐵路系統外,還沒有建立起與生產經營相配套的垃圾收集系統,對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垃圾放任自流;管理薄弱。
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缺乏相關法規,以及人們的環境意識比較淡薄,造成濫用和隨意亂扔亂倒和現象相當普遍所致,并非塑料材料本身的責任。
治理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通力合作,需要廣大群眾的積極配合。
一是利用各行政單位和組織、新聞媒介,學校教育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普及有關知識,大力宣傳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積極參與廢塑料的回收,提倡使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包裝材料,減少包裝,節約資源,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包裝產品。提供垃圾分類回收,制止隨手丟棄垃圾,減少垃圾產生量。
二是限制或禁止使用難以收集處置的一次性塑料包裝物。在形成污染的廢舊塑料中,幾乎全部為塑料包裝物,尤其是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一次性超薄塑料袋等。前者由于重量輕、體積龐大,清洗困難等原因造成回收成本高、難以有效利用。后者,由于使用面非常廣、很薄等原因造成環境中污染物隨處可見,回收困難。因此,限制或禁止使用難以收集、處置的一次性塑料包裝物,減少和控制使用塑料包裝材料。
三是政府部門可以出臺一些有關政策和措施限制生產和銷售,號召人們行動起來,用手中的布袋子代替用量很大的塑料袋,達到控制和減少“白色污染”的目的。
四是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大城市居民的環保觀念雖比前幾年有所提高,開始關注環境問題,但還沒有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上,隨手拋棄廢棄物,亂倒,亂扔生活垃圾的行為隨處可見。新聞媒介的報導應加強對居民日常行為的引導教育。產生塑料廢棄物的生產、經營單位要增強責任感,充分認識到自身應履行的義務。
3、廢舊塑料包裝制品的利用
在管理上一是要對塑料包裝廢棄物進行立法。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處理法》,其中對一次性塑料包裝材料和制品、塑料地膜等明確規定應當采用回收利用、易處置或在自然環境中易降解的產品。國家環保總的《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條例》,對有關包裝廢棄物的原則規定做了進一步的細化。二是強制生產者回收包裝廢棄物的試點。從1997年開始,國家選擇北京、天津兩市作為試點,要求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企業按一定比例回收使用后的餐具。具體收集、處理工作由回收公司承擔。生產企業根據各自的產量向回收公司交納收集處理費。十幾年來,此項工作進展比較順利,北京市的回收率已達60%,天津市已達50%。
在技術方面要運用科技手段,借鑒國外3RID,采用減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等措施,達到省資源化(減容、減量)、再資源化(回收利用)、無害化(可降解)的目的。
(1)省資源化(減容、減量)
省資源化即減容、減量,是減少或抑制塑料廢棄物的產生量,包括少用,即可用可不用的盡量不用或少用;或通過填充天然有機材料或無機材料,減少塑料用量,不僅節省有限資源,也可減少污染;或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功能,延長壽命,一物多用,減少一次性的塑料包裝的消費量;減薄,即在保證應用性能前提下,通過改變原材料配方和產品結構設計,使產品達到輕量化,薄壁化;減容,即通過壓實、溶解、消泡等方法減少塑料廢棄物的體積,以及開發適量包裝,抑制過剩包裝等。
(2)再資源化(回收利用)
再資源化即回收利用,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更重要的是包括從立法、回收、生產、檢驗、銷售等一整套系統工程問題,是各國積極開發,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經濟、資源、環境相互協調的有效方法,從塑料廢棄物總體而言,相當一部分是易回收利用的。但對一次性塑料廢棄物而言,必須根據各地廢棄物的種類、質量、數量、流向及處理方法,易回收又具有回收利用價值、經濟合算的應盡最大力度去回收、利用,包括材料、熱能、燃料油、化學品等,這不僅僅有利于保護環境,而且從節約地球有限資源,有效利用再生資源的角度均具有重大意義。但目前回收利用無論在廢棄物的分類、收集、回收體系的建立,高效回收技術和設備的研制開發以及回收料的產品方向等均會面臨許多技術經濟方面的難題,待于政府和民間加科技投入,能力合作作為重點問題研究解決。
(3)無害化(可降解)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一次性塑料廢棄物是很難收集的,如堆肥袋、垃圾袋、超市和早市用的輕型塑料包裝袋、中餐餐具、地膜等,這些領域可采用降解塑料就比較適宜。
篇5
關鍵詞:綜合實踐 活動 學習
所謂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課程標準由以知識為中心轉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上,強調學生多樣化發展與學生生活、社會實踐的聯系。因此,我們從適應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出發,以學生自主發展為目標,構建了開放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一、在實踐活動中,讓師生互動起來
在綜合實踐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我認為,應該是互動。它面向的不僅僅是學生,而是更為廣闊的大千世界。在紛雜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是學生,完全不同于常規課堂教學。因此,要想做好指導工作,那就只有放下教師的“架子”,和學生一起進行探討,讓師生關系真正地走向平等。教師也是邊學邊指導,作為一名指導老師,我覺得自己和學生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有比學生更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有更明晰的思考問題的方法,這正是我們在指導過程中應該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的東西。同樣,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應是這種互動關系,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如《家用電器》這一課時,同學在剛開始設計方案時只考慮到課題研究要調查家用電器的品種、使用方法以及人們使用家用電器的情況。在進行了幾次實地調查后,有同學認為,應該讓每位使用者學會使用家電,并且要注意安全;了解到家電的變化與發展,同時認識到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人們的生活不斷提高。老師充分吸收了這一意見,對活動方案作了補充修改。
如果把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當作一臺戲,教師的角色可以是編劇、顧問、配角、舞臺監督。綜合實踐活動這臺戲,歸根到底是要由學生自己去“演”,并逐步做到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去策劃、安排、展示,讓學生充分自主活動,讓綜合實踐活動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探究的舞臺,舞出他們的美麗,舞出他們的精彩。
二、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學會生活
綜合實踐活動必須以兒童生活世界為活動背景,使兒童能夠主動地將自己導入其中,按照自身的發展需要塑造自己、改變自己,在實際問題中獲得全面進步,最終形成適應未來生活所需要的各種素質,使兒童了解生活、熱愛生活、適應生活,形成創造新生活的能力,迎接未來,駕馭未來,創造未來。
我校處于城郊,大部分學生來自郊區的農民家庭,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開展了學農生活。在研究“植物的葉形”時,我們的課堂在空氣清新、鳥語花香的果園里。我們很快認識了:心形葉、掌形葉、條形葉、橢圓形葉、梭形葉。還找到相應的樹種,同時也認識了果樹;夜晚,我們在晴朗的夜空下,尋找牛郎星、織女星、明亮的北斗,了解北斗七星在一年中的位置變化;在拔草時,認識了蜘蛛、蚯蚓、甲蟲、水蛇、蟾蜍……親眼看到蟾蜍怎樣冬眠未醒;在參觀的路上,分清了西紅柿、豆角、茄子、倭瓜、小蔥……認識了許許多多農作物的生長特點和規律,提出許多感興趣的問題,從而認識到大自然中蘊涵無窮的科學知識。
在“我是媽媽的好幫手”活動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包包子的過程,我在活動前請一位同學進行講解,然后進行分工:揉面、搟皮、包包子、運輸、刷油、裝箱……最后,每人將自己親手做的包子,分送給一位“客人”。看似不起眼的疊被子、套被套也成為學習的一部分,別開生面的“疊被子”比賽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教育的意義不在于當時,延續到課外,服務于生活。在生活教育的過程中,學生的道德情感和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均獲得發展。
總之,踐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在做中學”。生活教育要求我們把現實生活作為教育的源泉,帶學生融進去。通過學生自己觀察、交流、調查、訪問等多種體現主體精神的學習方式,獲得對生活中許多問題的正解認識。
三、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獲取文本學習
綜合實踐活動最普遍的學習方式是實踐,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做”。但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其中必然包括一定的文本學習。文本學習是一種符號學習,是對前人積累下來的認識成果通過各種間接學習的方式來獲得。實踐學習與文本學習的關系實際上是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是教師講解與學生自主實踐活動的關系。同時教師一定要注重實踐的深度,要求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真正理解實踐的目的與意義,把握各種不同實踐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領,結合具體的活動情境,恰當地選擇和利用活動工具和相關手段,完成達到活動的具體任務和目的。
在《白色污染》這節活動課中,第一課時組織小分隊走向社會調查:了解“白色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性;到餐廳、酒家調查使用發泡飯盒情況,每天用量多少,每年用量多少;到菜市場、超市調查塑料包裝袋的使用情況;到河流、湖邊、路邊觀察“白色污染”的情況;記錄你的家庭一天產生多少白色污染物;問一問媽媽、爸爸和家里其他人對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有什么樣的想法。第二課時在電腦房,同學們上網探討,分析研究第一課時的結論,我們發現“白色污染”確實嚴重,它們對環境和人的身體健康都有哪些危害。第三課時,回到教室。寫出建議書,向有關部門提出治理“白色污染”的措施和建議;討論:“政府應不應該禁止使用塑料袋”,與同學寫出倡議書,號召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消滅“白色污染”;以小組為單位,對校園的“白色污染”進行清理;設計幾句治理消滅“白色污染”的公益廣告。
在開展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文本學習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實踐學習完全變成告訴式的文化學習過程。那么,綜合實踐活動也會名存實亡。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著學習的熱情,正是由于我們正確處理了實踐學習與文本學習的關系。從而使學生表現出了極強的求知欲望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主動探究,印象深刻,正是由于我們沒有只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讓學生去做,在寫建議書、倡議書和公益廣告時,學生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語文功底,把自己的切身體會寫得淋漓盡致,把號召大家消滅白色污染的渴望寫得深情感人,并且在實際行動中,以身作則,杜絕白色污染,個個成為“環保小衛士”。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產生,確實向老師提出了挑戰,要讓它成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徑,讓它真正成為服務于學生,讓學生喜歡的學科,老師們的意識及實際操作方法是必須講究的,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獲得真知,在“活動”中感受精彩。
參考文獻:
篇6
摘要:論述了固體廢物的性質和危害,對廣州市固體廢物污染的現狀做了較詳細的分析。針對污染的問題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廣州市;固體廢物;二次污染
1廣州市固體廢物污染現狀
1.1廣州市工業廢物污染現狀
近年來,廣州市工業生產產生的固體廢物急劇增加,組成成份日趨復雜。2005年全市固體廢物產生總量達2334萬噸,其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就占有1400萬噸,該市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總量雖接近1000萬噸,但現有的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施數量上遠遠不能滿足廢物處置需求,設施建設普遍簡陋,達不到“無害化”的標準,二次污染嚴重。
1.2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現狀
目前廣州市平均日產垃圾6300噸。生活垃圾,主要在位于黃埔區的大田山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理。但由于各種原因,這些生活垃圾在處理過程中又給當地的居民群眾造成了較為突出的二次污染。尤為令人吃驚的是,已開場10多年、并計劃將于年內關閉的大田山垃圾填埋場,其污水處理系統至今還處于調試階段,大量未經任何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涌里。
1.3廣州市有毒化學固體廢物污染現狀
目前廣州市每年的危險固體廢物產量約為2萬噸,廢舊電子電器12萬噸,廢塑料包裝物和農用薄膜32萬噸。其中醫療廢物進行集中處理處置的只有廣東生活環境無害化處理中心等3家,醫療廢物集中安全處置達標率只有40%;大量的危險廢物被不規范焚燒或傾入沒有采取防滲措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場,甚至直接排入環境中,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1.4廣州市白色污染現狀
廣州市目前使用的是EPS(俗稱白色)泡沫塑料快餐具,其年消耗量在20億~30億只,大量棄擲的泡沫塑料快餐具形成“白色污染”。21世紀廣州市的白色垃圾有300多萬噸。由于EPS泡沫塑料消耗的是無法再生的石油資源,用作發泡劑的氟利昂是對地球大氣臭氧層造成不可逆轉破壞的“元兇”,它埋在地里會使土壤劣化,焚燒處理又會產生10余種有毒氣體污染空氣,故而成為災難性的“白色污染”。它已同汽車尾氣、有磷洗滌劑一起被列為我國環保治理的三大重點。因為白色垃圾需要百年以上時間才可以在自然界自然降解,所以解決它的污染問題被稱做百年難題。
2廣州市固體廢物污染治理對策
2.1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的治理對策
(1)冶金廢渣的治理對策。
①高爐渣:高爐渣的產量隨冶煉技術及礦石的品位不同而變化。高爐渣屬于硅酸鹽材料。它化學性質穩定,并具有抗磨、吸水等特點,可供廣泛應有,國內對高爐渣的應用都很重視,美、英、法、日本等國高爐渣的利用率已達100%,甚至出現了很多專營高爐渣商品的公司和工廠。我國高爐渣的利用率已達85%以上。為了適應不同的用途,高爐渣可分別被加工成水渣、礦渣碎石和膨脹礦渣等幾類主要產品。
②鋼渣:鋼渣是煉鋼過程中排出的固體廢物,包括轉爐渣、電爐渣等。煉鋼過程中的排渣工藝,不僅影響到煉鋼技術的發展,也與鋼渣的綜合利用密切相關。目前,煉鋼過程的排渣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如下四種:冷棄法;熱潑碎石工藝;鋼渣水淬工藝;風淬法。
(2)化工固體廢物的治理對策。
①對硫鐵礦燒渣,應根據其含鐵量的不同確定其用途,鐵含量高的應回爐煉鐵;低鐵、高硅酸鹽的硫鐵礦燒渣宜做水泥配料。
②鉻渣可代替石灰石作煉鐵熔劑。在冶煉過程中鉻成為金屬進入鐵組分中,可徹底消除六價鉻浸出的危害;根據鉻渣在高溫下能還原成低價態無毒鉻的原理,可將鉻渣摻入煤中用于發電、用鉻渣作玻璃著色劑或鈣鎂磷肥和鑄石。還可利用碳對鉻渣進行干法還原除毒;用電解法處理鉻酸、生產鉻鹽精、回收原理含鉻硫酸氫鈉等。
③燒堿鹽泥可采用抽濾、沉淀過濾法進行處理,或用于制氧化鎂等;含汞鹽泥可用次氯酸鈉氧化法、氯化-硫化-熔燒法進行處理,并回收金屬汞。
④電石渣可制水泥或代替石灰作各種建筑材料、筑路材料等,還可用來生產氯酸鉀等化工產品。
⑤其它化工廢物,如,磷渣可燒制磷酸;甲醇廢觸媒可生產鋅-銅復合微肥;溶劑廠母液可生產二甲基甲酰胺等;染料廢渣制硫酸銅等產品;膠片廠的廢膠片和廢液可回收銀。
2.2生活垃圾污染的治理對策
(1)填埋法。
①垃圾填埋場的選址。選址時遵循的原則是:遠離生活區和水源地;避開上風口和水源地上游;自然地理條件不適宜飄浮擴散和滲漏。
②對填埋場需要進行嚴格的防滲漏處理,以免垃圾中的有害物在雨水或地表徑流的沖刷下隨水滲漏,污染地下水和相鄰土壤。
③垃圾場表面覆土和排氣管網設置。
(2)堆肥法.
堆肥生產的主要工藝過程是:生活垃圾-分類-破碎-發酵-烘干-磨粉-配料-造粒-干燥-包裝-出廠。如果是生產一般堆肥,則在發酵工藝完成后,即可直接使用;如果生產有機復合肥,則在配料工藝需要添加一定配比的化肥。有機復合肥的有效肥力是一般堆肥的4~5倍。目前廣州市的固體污染只有少量是用的堆肥法處理。
(3)焚燒法。
廣州市現在有1座大型垃圾焚燒廠——李坑垃圾焚燒廠。李坑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是廣州市重點工程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7.25億元。投入運行的一期工程設計日處理垃圾1040噸,占目前廣州市日產生活垃圾量的約1/7;該廠年發電1.3億度,能滿足10萬戶家庭生活所需,是符合廣州特點,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利用垃圾發電、“變廢為寶”是李坑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有別于垃圾填埋場的一大亮點。該項目還是國內第一個采用中溫次高壓參數的焚燒發電廠,通過提高蒸汽溫度和壓力有效提高蒸汽回收效率,使發電量增加20%以上。此外,與垃圾填埋場需大量占用土地不同,該廠在設計原則上盡可能節約用地,目前一期用地僅為3.2萬平方米,是興豐垃圾填埋場的1/10。
2.3白色污染處理方法
①實行垃圾分類,以利回收利用。清潔的廢塑料制品可重復使用、造粒、煉油、制漆、作建材等。而從垃圾場重新分揀廢塑料制品,則費時費力,且塑料的利用價值也很低。所以一定要在廢塑料制品進入垃圾流之前將其分類回收上來。目前,發達國家大都走回收利用的路子。我國城鎮盡快推行垃圾分類棄置已勢在必行。
②依靠科技進步,發展可降解塑料。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研制成功以植物淀粉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縮短了其可降解周期。廣州市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已經和正在開發出以淀粉、秸稈纖維、天然草漿等材料制成的“綠色”替代品。
③加強立法,強化管理,盡量減少或控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生活用品。以法規的形式明確生產者、各級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的義務。目前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廣州市也為此專門制定了地方性法規,扼制“白色污染”的污染源。
2.4廣州市垃圾二次污染的防治措施
(1)填埋場場底防滲。
為防止垃圾滲濾液污染地下水,必須在填埋場底采取有效的防滲措施。以前垃圾填埋場底部都鋪放一層防滲材料,主要有黏土、瀝青、塑料膜等合成橡膠等。近幾年國外開始采用人工合成防滲層,有的采用雙防滲層,效果明顯好于前者。垂直防滲可采用帷幕灌漿、不透水布等。各填埋場可根據具體工程和水文地質情況,采取相應的防滲措施。
(2)滲濾液的收集處理。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方法包括生物、物化及土地處理法。生物處理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厭氧-好氧處理。物化法主要有化學混凝沉淀、電解氧化、活性炭吸附、密度分離、化學氧化、化學還原、膜滲析、汽提、濕式氧化等多種方法。和生物法相比,物化法受水質水量影響小,出水水質穩定,尤其對BOD/COD較低而難以生物處理的垃圾滲濾液有較好的處理效果。由于物化法處理費用較高,一般用于滲濾液預處理或深度處理。滲濾液的土地處理包括慢速滲濾系統(SR)、快速滲濾系統(RI)、表面漫流快速滲濾處理系統(ARI)等多種土地處理系統。土地處理主要通過土壤顆粒的過濾,離子交換吸附和沉淀等作用去除滲濾液中懸浮顆粒和溶解成分。通過土壤中微生物作用使滲濾液中有機物和氮發生轉化,通過蒸發作用減少滲濾液量。
(3)填埋氣的處理和回收利用。
①填埋氣的收集。由于大部分沼氣在填埋場填埋過程中就已形成,所以沼氣采集應在填埋過程中就開始實施。在荷蘭,對正在使用的垃圾場,主要采用立式或水平式收集技術。立式采氣系統是在垃圾場的填埋過程逐步建造成的,其方法是在填埋場內均勻分布豎立大口徑鋼管,在每個鋼管外砌筑豎井,當填埋厚度達到2~5米時,將鋼管向上抽一部分,并繼續砌筑,直到填埋場達到設計高度,然后將鋼管移走。
②填埋氣的凈化。溶劑吸收法是目前較為成熟的沼氣凈化方法,如采用雙塔式溶劑吸收法提純垃圾沼氣,設備簡單、成本低、操作簡便,凈化效果好。
2.5廣州市固體廢物優化方法
篇7
關鍵詞:白色污染;限塑令;塑料袋;環保
收稿日期:2009-03-03
作者簡介:孫愛華(1977―),男,江蘇省泰州人,助教,主要從事環境治理專業的教學工作及廢水處理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X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69X(2009)03-0031-02
1 “白色污染”的危害
對于塑料袋這樣的白色垃圾,人們早已司空見慣,尤其在城郊地帶的垃圾儲存點和旅游景點,白色垃圾更是隨處可見。
由于回收價值低,塑料袋目前大多未回收,其對環境主要有2種危害: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塑料袋分解困難,其徹底分解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處理困難,掩埋不僅占用土地,影響農作物的吸收,還會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燒,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損害人體健康,且易攜帶細菌、傳播疾病等。
2 政策導向
無論是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美洲、歐洲,還是處于發展中的亞洲和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已出臺各種政策法規,限制使用塑料袋,以減少“白色污染”、減輕環境壓力。
德國大多數商店讓消費者自行選擇是使用塑料袋還是帆布或棉布購物袋。塑料袋根據大小來收費,從0.05歐元到0.5歐元不等;帆布袋或棉布袋售價不到1歐元。此外,所有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購物袋的商店都要繳納回收費。
2007年3月,美國舊金山市議會通過了禁止超市、藥店等零售商使用化工塑料袋法案,從而成
為通過此類環境法案的第一個美國城市。法案規定,當地零售商只允許向顧客提供紙袋、布袋或以玉米副產品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生物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嚴格禁止。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各類塑料袋的使用量驚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李靜表示,中國超市、百貨商店、菜場等零售場所每天使用大量的塑料購物袋,而生產這些塑料袋至少需要13 000多噸石油。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超市節能情況報告稿,每年中國超市塑料袋用量達40萬噸。中國塑料加工協會對超市以外的百貨商店、菜場、水果攤的統計也顯示,這些銷售場所塑料袋用量大概是超市的3倍。所以解決“白色污染”已成為中國保護環境的重點任務。
為加大環境監管力度,杜絕白色污染,國務院有關部門下發《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決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同時禁止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零售場所免費提供塑料袋。
《通知》希望通過有償使用,提高廣大市民百姓環保意識,讓廣大市民樹立“減少或不用”塑料購物袋的觀念,引導廣大市民改變購物習慣,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減少塑料購物袋使用總量,遏制“白色污染”,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
3 “限塑令”帶來的影響
3.1 “限塑令”對包裝物生產廠家的影響
(1)部分生產廠家清理倉庫、尋求轉型。“限塑令”對小型塑料生產廠家的影響是最大的,絕大部分小型生產廠家生產的塑料袋都不符合要求,只能清倉和轉型。如沈陽部分廠家利用廠房空地做廢物回收買賣等。
(2)加速塑料袋行業洗牌。在原料成本高和市場萎縮的雙重壓力下,估計有一半左右的塑料生產企業面臨轉產和倒閉。如全國最大的塑料袋生產企業――河南遂平華強宣布停產,這是“限塑令”的下達讓非環保塑料袋丟掉市場的一個典型事例。
(3)加劇部分替代品行業的競爭。“限塑令”為環保塑料袋、無紡布袋企業提供了有力支撐,但環保塑料袋、無紡布袋生產成本較高,隨著塑料生產企業向這些行業的轉移,會加劇行業競爭,使企業面臨較大競爭風險。
3.2 “限塑令”對商家的影響
(1)影響收銀速度。許多商家稱,實施“限塑令”后,賣場的收銀通道要比過去增加一道程序――詢問顧客是否購買塑料袋。為了不影響收銀速度,商家采取了各種措施。如沃爾瑪開辟了“無塑料袋快速通道”,顧客分流后加快流通速度;一些超市建議消費者事先打開自帶的購物袋,加快收銀速度;一些超市提供租用購物籃服務,方便購物后帶回;一些超市采取換購、免費贈送購物袋,方便消費者等。筆者通過半年來對常州大潤發、樂購、蘇果、好又多、易買得等超市觀察發現,由于無免費塑料袋的提供,收銀員一般在打條形碼過程中詢問顧客是否需要購買塑料袋,大部分顧客不需要購買,收銀員減少了裝袋的過程,一般將貨物放在旁邊的購物籃中,反而可以節省收銀時間。
(2)成本減輕。超市每年購買塑料袋需要花費很多費用,這些成本是打入超市成本內的,現在禁止免費提供塑料袋后,可以節省該部分費用。因此有人認為是否將所得用于支持環保相關公益活動。
(3)找零煩惱。有商場認為現在市場上零錢流通已經大大減少,今后如果消費者花幾毛錢買塑料袋,會使找零問題變得嚴重。
3.3 “限塑令”對消費者的影響
(1)不方便。這是百姓對“限塑令”實施的最大感觸。塑料袋已經成為市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現在突然讓生活離開塑料袋,很多人感到很不方便。如一些市民平時下班后到菜場買菜,回家都會提著好幾個塑料袋,如果現在塑料袋收費,他們一般不會支付這部分費用,但要是上班的時候帶著一些購物袋或其它的替代品,又會覺得很別扭。
(2)部分場合難找替代品。很多市民家庭使用的垃圾袋主要是購物所得,現在少了這個來源,如果以后垃圾袋也被放在禁止之列,那么很多垃圾就只能直接丟在垃圾桶內,需要每天清洗,增加水資源消耗和產生廢水。
(3)消費習慣出現分類。有人2008年底在濟南做過調查,發現中老年人漸漸習慣購物帶購物袋,而年輕人也習慣了花錢買塑料袋。
4 “限塑令”的盲區
4.1 餐飲行業的外拎塑料袋
目前“限塑令”未將餐飲行業外拎塑料袋納入有償使用的范圍,但隨著餐飲業的快速發展,餐飲行業產生的外拎塑料袋也會越來越多,從節能環保的角度來看,這類塑料袋也將逐步有償使用。
4.2 散裝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
根據商務部、發改委、工商總局頒發的《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塑料購物袋不包括用于盛裝散裝生鮮食品、熟食、面包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只要生鮮產品的包裝不是便攜式、拎袋式的,就不一定要收費。這類塑料袋的使用量也較大,它們對于“白色污染”的產生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4.3 農貿市場使用的塑料袋
農貿市場也是塑料袋使用大戶。由于市場人員流動大,交易金額低等原因,執行“限塑令”有困難。主要有:
(1)不清楚。部分農貿市場管理不嚴,攤主流動性很大,有些臨時攤主還不清楚“限塑令”之事,認為給顧客提供塑料袋很正常。
(2)難執行。有攤主認為,顧客買菜時三五毛都不愿給了,現在還跟他們收一兩毛的袋子錢,肯定不會給;也有攤主認為,顧客就來買幾毛錢的食品,現在再收幾毛錢的袋子錢,肯定食品要留給自己吃了;也有攤主說,因為塑料袋收費,失去了好幾筆生意,因為顧客說馬路邊的菜攤不收錢。
(3)操作難。農貿市場不可能像超市明碼標價對塑料袋收費,物價監管部門也不可能站在每個攤點查看。
(4)無力免費提供替代品等。攤主無力像超市一樣免費提供能重復使用的購物袋,即使能提供,攤主認為消費者也會像塑料袋一樣,只會被使用一次,用過后就被扔掉,不大可能會重復使用。
5 塑料袋替代品
(1)環保塑料袋。該類塑料袋主要由玉米淀粉、可降解助劑等制成,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且3、4個月就能完全降解,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但其成本較高,這是限制該產品推廣的一個原因。
(2)無紡布袋。該產品工藝流程短、產量高、品種變化快、原料來源廣泛、使用壽命長,具備自動降解等特點,被認作塑料袋的最佳替代品。目前市場比較常見。
(3)紙袋。一般人認為紙相對比較衛生,紙袋用來裝東西比較好。但紙袋容易破損,特別是裝濕的物品,其強度也不高。其實紙在生產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不是一個好的替代品。
(4)布袋。該產品使用壽命長,強度高,可以裝很多重物。但是布的價格相對也高,且易臟,特別是裝農貿市場的農產品等,需要常清洗,產生大量廢水。
(5)尼龍袋。該產品也有類似布袋的一些特點。
(6)菜籃。這是很早人們買東西時的工具,后因免費塑料袋的方便而退居二線,現在有機會重新登場。但其攜帶不方便,特別是對于廣大上班族。
(7)其它替代品。如草繩和尼龍繩等是以前買東西時常見的捆綁物,但草繩強度小,粗的草繩占的重量較大,消費者比較反感;消費者自帶尼龍繩也不現實,且很多物品捆綁也不方便。很多食品用繩子捆綁也易臟和污損消費者衣物等。
篇8
關鍵詞:廣州市;固體廢物;二次污染
1 廣州市固體廢物污染現狀
1.1 廣州市工業廢物污染現狀
近年來,廣州市工業生產產生的固體廢物急劇增加,組成成份日趨復雜。2005年全市固體廢物產生總量達2334萬噸,其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就占有1400萬噸,該市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總量雖接近1000萬噸,但現有的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施數量上遠遠不能滿足廢物處置需求,設施建設普遍簡陋,達不到“無害化”的標準,二次污染嚴重。
1.2 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現狀
目前廣州市平均日產垃圾6300噸。生活垃圾,主要在位于黃埔區的大田山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理。但由于各種原因,這些生活垃圾在處理過程中又給當地的居民群眾造成了較為突出的二次污染。尤為令人吃驚的是,已開場10多年、并計劃將于年內關閉的大田山垃圾填埋場,其污水處理系統至今還處于調試階段,大量未經任何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涌里。
1.3 廣州市有毒化學固體廢物污染現狀
目前廣州市每年的危險固體廢物產量約為2萬噸,廢舊電子電器12萬噸,廢塑料包裝物和農用薄膜32萬噸。其中醫療廢物進行集中處理處置的只有廣東生活環境無害化處理中心等3家,醫療廢物集中安全處置達標率只有40%;大量的危險廢物被不規范焚燒或傾入沒有采取防滲措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場,甚至直接排入環境中,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1.4 廣州市白色污染現狀
廣州市目前使用的是EPS(俗稱白色)泡沫塑料快餐具,其年消耗量在20億~30億只,大量棄擲的泡沫塑料快餐具形成“白色污染”。21世紀廣州市的白色垃圾有300多萬噸。由于EPS泡沫塑料消耗的是無法再生的石油資源,用作發泡劑的氟利昂是對地球大氣臭氧層造成不可逆轉破壞的“元兇”,它埋在地里會使土壤劣化,焚燒處理又會產生10余種有毒氣體污染空氣,故而成為災難性的“白色污染”。它已同汽車尾氣、有磷洗滌劑一起被列為我國環保治理的三大重點。因為白色垃圾需要百年以上時間才可以在自然界自然降解,所以解決它的污染問題被稱做百年難題。
2 廣州市固體廢物污染治理對策
2.1 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的治理對策
(1)冶金廢渣的治理對策。
①高爐渣:高爐渣的產量隨冶煉技術及礦石的品位不同而變化。高爐渣屬于硅酸鹽材料。它化學性質穩定,并具有抗磨、吸水等特點,可供廣泛應有,國內對高爐渣的應用都很重視,美、英、法、日本等國高爐渣的利用率已達100%,甚至出現了很多專營高爐渣商品的公司和工廠。我國高爐渣的利用率已達85%以上。為了適應不同的用途,高爐渣可分別被加工成水渣、礦渣碎石和膨脹礦渣等幾類主要產品。
②鋼渣:鋼渣是煉鋼過程中排出的固體廢物,包括轉爐渣、電爐渣等。煉鋼過程中的排渣工藝,不僅影響到煉鋼技術的發展,也與鋼渣的綜合利用密切相關。目前,煉鋼過程的排渣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如下四種:冷棄法;熱潑碎石工藝;鋼渣水淬工藝;風淬法。
(2)化工固體廢物的治理對策。
①對硫鐵礦燒渣,應根據其含鐵量的不同確定其用途,鐵含量高的應回爐煉鐵;低鐵、高硅酸鹽的硫鐵礦燒渣宜做水泥配料。
②鉻渣可代替石灰石作煉鐵熔劑。在冶煉過程中鉻成為金屬進入鐵組分中,可徹底消除六價鉻浸出的危害;根據鉻渣在高溫下能還原成低價態無毒鉻的原理,可將鉻渣摻入煤中用于發電、用鉻渣作玻璃著色劑或鈣鎂磷肥和鑄石。還可利用碳對鉻渣進行干法還原除毒;用電解法處理鉻酸、生產鉻鹽精、回收原理含鉻硫酸氫鈉等。
③燒堿鹽泥可采用抽濾、沉淀過濾法進行處理,或用于制氧化鎂等;含汞鹽泥可用次氯酸鈉氧化法、氯化-硫化-熔燒法進行處理,并回收金屬汞。
④電石渣可制水泥或代替石灰作各種建筑材料、筑路材料等,還可用來生產氯酸鉀等化工產品。
⑤其它化工廢物,如,磷渣可燒制磷酸;甲醇廢觸媒可生產鋅-銅復合微肥;溶劑廠母液可生產二甲基甲酰胺等;染料廢渣制硫酸銅等產品;膠片廠的廢膠片和廢液可回收銀。
2.2 生活垃圾污染的治理對策
(1)填埋法。
①垃圾填埋場的選址。選址時遵循的原則是:遠離生活區和水源地;避開上風口和水源地上游;自然地理條件不適宜飄浮擴散和滲漏。
②對填埋場需要進行嚴格的防滲漏處理,以免垃圾中的有害物在雨水或地表徑流的沖刷下隨水滲漏,污染地下水和相鄰土壤。
③垃圾場表面覆土和排氣管網設置。
(2)堆肥法.
堆肥生產的主要工藝過程是:生活垃圾-分類-破碎-發酵-烘干-磨粉-配料-造粒-干燥-包裝-出廠。如果是生產一般堆肥,則在發酵工藝完成后,即可直接使用;如果生產有機復合肥,則在配料工藝需要添加一定配比的化肥。有機復合肥的有效肥力是一般堆肥的4~5倍。目前廣州市的固體污染只有少量是用的堆肥法處理。
(3)焚燒法。
廣州市現在有1座大型垃圾焚燒廠――李坑垃圾焚燒廠。李坑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是廣州市重點工程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7.25億元。投入運行的一期工程設計日處理垃圾1040噸,占目前廣州市日產生活垃圾量的約1/7;該廠年發電1.3億度,能滿足10萬戶家庭生活所需,是符合廣州特點,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利用垃圾發電、“變廢為寶”是李坑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有別于垃圾填埋場的一大亮點。該項目還是國內第一個采用中溫次高壓參數的焚燒發電廠,通過提高蒸汽溫度和壓力有效提高蒸汽回收效率,使發電量增加20%以上。此外,與垃圾填埋場需大量占用土地不同,該廠在設計原則上盡可能節約用地,目前一期用地僅為3.2萬平方米,是興豐垃圾填埋場的1/10。
3.3 白色污染處理方法
①實行垃圾分類,以利回收利用。清潔的廢塑料制品可重復使用、造粒、煉油、制漆、作建材等。而從垃圾場重新分揀廢塑料制品,則費時費力,且塑料的利用價值也很低。所以一定要在廢塑料制品進入垃圾流之前將其分類回收上來。目前,發達國家大都走回收利用的路子。我國城鎮盡快推行垃圾分類棄置已勢在必行。
②依靠科技進步,發展可降解塑料。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研制成功以植物淀粉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縮短了其可降解周期。廣州市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已經和正在開發出以淀粉、秸稈纖維、天然草漿等材料制成的“綠色”替代品。
③加強立法,強化管理,盡量減少或控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生活用品。以法規的形式明確生產者、各級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的義務。目前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廣州市也為此專門制定了地方性法規,扼制“白色污染”的污染源。
2.4 廣州市垃圾二次污染的防治措施
(1)填埋場場底防滲。
為防止垃圾滲濾液污染地下水,必須在填埋場底采取有效的防滲措施。以前垃圾填埋場底部都鋪放一層防滲材料,主要有黏土、瀝青、塑料膜等合成橡膠等。近幾年國外開始采用人工合成防滲層,有的采用雙防滲層,效果明顯好于前者。垂直防滲可采用帷幕灌漿、不透水布等。各填埋場可根據具體工程和水文地質情況,采取相應的防滲措施。
(2)滲濾液的收集處理。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方法包括生物、物化及土地處理法。生物處理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厭氧 -好氧處理。物化法主要有化學混凝沉淀、電解氧化、活性炭吸附、密度分離、化學氧化、化學還原、膜滲析、汽提、濕式氧化等多種方法。和生物法相比,物化法受水質水量影響小,出水水質穩定,尤其對 BOD/COD 較低而難以生物處理的垃圾滲濾液有較好的處理效果。由于物化法處理費用較高,一般用于滲濾液預處理或深度處理。滲濾液的土地處理包括慢速滲濾系統( SR )、快速滲濾系統( RI )、表面漫流快速滲濾處理系統( ARI )等多種土地處理系統。土地處理主要通過土壤顆粒的過濾,離子交換吸附和沉淀等作用去除滲濾液中懸浮顆粒和溶解成分。通過土壤中微生物作用使滲濾液中有機物和氮發生轉化,通過蒸發作用減少滲濾液量。
(3)填埋氣的處理和回收利用。
①填埋氣的收集。由于大部分沼氣在填埋場填埋過程中就已形成,所以沼氣采集應在填埋過程中就開始實施。在荷蘭,對正在使用的垃圾場,主要采用立式或水平式收集技術。立式采氣系統是在垃圾場的填埋過程逐步建造成的,其方法是在填埋場內均勻分布豎立大口徑鋼管,在每個鋼管外砌筑豎井,當填埋厚度達到 2 ~ 5 米時,將鋼管向上抽一部分,并繼續砌筑,直到填埋場達到設計高度,然后將鋼管移走。
②填埋氣的凈化。溶劑吸收法是目前較為成熟的沼氣凈化方法,如采用雙塔式溶劑吸收法提純垃圾沼氣,設備簡單、成本低、操作簡便,凈化效果好。
2.5 廣州市固體廢物優化方法
1)用作生產建筑材料。許多工業廢渣的成分,性質類似于天然建筑材料或人工制成的建筑材料,如含有鈣、硅、鋁等氧化物并具有(或潛在有)水硬膠凝性的廢渣,可作水泥、磚瓦等墻體材料;具有一定強度、體積穩定的廢渣和廢石,可作混凝土骨料。目前,利用熱電廠的粉煤灰筑路,利用燃煤的灰渣做鋼廠鑄錠保護渣、巖棉制品、水泥原料等,不僅獲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也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2)回收資源和能源。許多廢石、尾礦、廢渣等都含有一定量的金屬元素或含有提煉金屬元素所需的輔助成分。若是用于冶金、化工生產,可收到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每年從廢物中回收利用的金屬在各種金屬產量中所占的比例為:鋁18%,銅50%,鉛50%,鋼鐵31%。回收垃圾中的廢紙可節約大量的造紙木材,還可以減少由木材造紙工藝中的一系列污染
參考文獻
[1]米歇爾.E.亨斯脫殼.城市固體廢物的處置與回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92.
[2]赫英臣,孟偉,鄭丙輝.固體廢物安全填埋場選址與勘察技術[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3]劉均科.塑料廢棄物的回收與利用技術[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0.
篇9
化學與環境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查。
一、 有關各種污染物的形成和危害的考查
常見的污染問題主要有: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電池、金屬材料、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酸雨、室內空氣受污染、實驗室內的污染等。全面認識這些污染物的來源和危害,認識處理各種污染物的必要性和原則,形成正確,合理地使用化學品的意識,認識化學在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
例1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下列說法能達到相應目的是( )
A. 推廣使用無氟冰箱有利于防止“臭氧空洞”
B. 工廠用高煙囪排放廢氣防止“酸雨”
C. 使用車用乙醇汽油防止“溫室效應”
D. 及時焚燒廢棄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解析 本題全面考查了污染物及污染源處理的相關知識。由于含氟物質能破壞臭氧層,推廣使用無氟冰箱能防止“臭氧空洞”;工廠用高煙囪排放廢氣,沒有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量,只能造成污染的面積增大,故B錯誤;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可以減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但仍然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不能防止“溫室效應”,故C錯誤;及時焚燒廢棄塑料雖減少了“白色污染”,但卻產生了大量有害氣體,反而增加了空氣污染,浪費資源,不可取,故D錯誤。
答案 A
例2 (2012·宿遷)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有關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隨意丟棄廢電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屬污染
B. 經常飲用蒸餾水對身體有益
C. 水中Ca2+、Mg2+增多導致水體富營養化
D. 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不會污染水
解析 本題重點考查水體污染,廢舊電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屬等污染物,隨意丟棄易造成水中重金屬污染,故A正確;蒸餾水中不含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長期飲用對健康不利,故B錯誤;水體的富營養化主要是由于水中氮、磷元素增多而造成的,故C錯誤;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是造成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故D錯誤。
答案 A
二、 新情境下的污染問題的考查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各種新的污染問題層出不窮,在新的環境下,學生要學會利用各種渠道去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拓展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在解答此類問題時要認真分析題目中的新信息,領會貫通,準確答題。
例3 (2012·煙臺)2012年2月29日,我國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新標準增加了PM2.5檢測指標。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揚塵,對人體健康和空氣質量的影響很大。
(1) 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中除了可吸入顆粒物外,還包括 (填序號)
① CO ② CO2
③ SO2 ④ NO2
(2) 以下不屬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序號)
① 天然氣 ② 石油
③ 酒精 ④ 煤
(3)我市從4月1號起所有機動車都要進行尾氣檢測,其中包括PM2.5的檢測。汽油燃燒產生的顆粒物主要是 ,這是汽油 燃燒產生的。
(4) 下列關于PM2.5的說法錯誤的是 (填序號)。
① 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PM2.5;
② PM2.5是造成灰霾天氣的“元兇”之一
(下轉第63頁)
(上接第64頁)
③ PM2.5的顆粒大小與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 PM2.5專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⑤ 除了對汽車尾氣的檢測,還有哪些措施對PM2.5的治理能起到積極作用,請舉兩例:
; 。
解析 本題容易出錯的地方是不知道PM 2.5是什么意思,通過閱讀認識PM 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是小型的可吸入顆粒物,對人體健康和空氣質量的影響很大。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減少揚塵污染源等手段有效控制。
答案 (1) ①③④ (2) ③ (3) 碳 不完全(4) ③ (5) 減少火力發電,提倡使用水能、太陽能發電;積極植樹造林,防治揚塵污染(從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使用清潔能源、植樹造林控制揚塵、工業廢氣處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
三、 有關綠色化學、節能減排、世界環境日等的考查
通過化學的學習不僅要能初步認識化學與環境的關系,同時逐步樹立科學發展觀,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增強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在實踐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其在面臨和處理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思考和判斷。
例4 “綠色化學”要求從根本上減少或杜絕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
A. 實驗中未說明藥品用量時,取用較多量藥品
進行實驗
B. 實驗室將廢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 對廢舊電池作深埋處理,消除其污染
D. 化工生產中使原料盡可能地轉化為產品
例題5 (2012·陜西)2012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這一主題旨在強調綠色消費,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下面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 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農作物產量
B. 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防止水體污染
C. 限制使用塑料購物袋,減少白色污染
D. 推廣利用太陽能、風能,緩解溫室效應
篇10
回顧福建省生態農業建設的主要進程,分析當前生態農業建設存在生態環境惡化,以及畜禽養殖、農藥化肥、白色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提出對策措施。
關鍵詞:
生態農業;農業污染;農村;環境保護
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福建省依據農業資源狀況,進行高效配置,著力構建生態農業建設模式,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推動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持續協調發展,在生態農業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大力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福建省生態農業建設的主要進程
20世紀80年代,福建省開始了生態農業試點工作,先后建立了百余個不同類型的生態農業試點,涵蓋山區、丘陵、平原、城郊等類型,實施面積100萬hm2,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和技術得到了有效推廣。1988年,首次召開的福建省生態農業交流研討會,證明福建省生態農業建設從實踐探索階段上升到理論與實踐共同發展階段。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福建省加大了生態農業的建設力度,特別是1993年,農業部等七部委局組織成立了全國生態農業試點縣建設領導小組,并在全國開展了50個生態農業示范縣建設,東山縣被列入國家生態農業試點縣,并以此為重點,全面推動全省生態農業的發展。1998年福建省政府批準了《福建省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綱要》,把連江、長樂等12個縣(市)作為首批省級生態農業建設試點縣。2000年以來,福建省生態農業的建設開始進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的穩步發展階段。2002年福建省正式提出了建設生態省的戰略目標,制定了《福建省建設生態省總體規劃綱要》,并專門印發了《福建省建設生態省生態農業發展專題報告》,通過不斷地修改完善,結合福建省實際,于同年10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了《福建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2003年福建省農業廳主持的《福建省生態農業建設模式的探討與推廣》項目,建立了12種類型的主要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并著力于以畜禽養殖污染為主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2014年以來,在推動福建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過程中,全省生態農業贏得了新的發展機遇。
2福建省生態農業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福建省生態農業的深入發展,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農業生態環境狀況整體向好,但是農業生產因不合理施用農藥、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以及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污染、局部地區土壤重金屬污染、農灌水質惡化污染等問題依然存在,所造成的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已成為制約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2.1資源狀況脆弱,生態環境形勢嚴峻2011年福建省水土流失面積達1.22萬km2,占土地總面積的9.95%。長汀、安溪、寧化、詔安等22個水土流失重點縣,水土流失面積達5691.76km2,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46.65%,流失率達12.58%,治理難度較大[1]。由于茶葉、柚子、柑橘、荔枝、龍眼、枇杷、香蕉等經濟作物是福建省的傳統主導產業,部分地區盲目追求大面積連片開發,不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不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壞植物資源多樣性,而且還形成新的低產量、負效益的茶果園,直接影響到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同時,福建省地處東南沿海,自然災害(如臺風、暴雨、酸雨、冰雹、干旱等)頻繁發生,對農業生態環境均能造成較為嚴重的破壞。
2.2畜禽養殖數量較大,污染問題亟待解決2014年福建省豬存欄數為1149.35萬頭,牛存欄數為67.79萬頭,家禽年末數為10580.46萬頭[2]。隨著福建省畜禽養殖數量及規模的擴大,畜禽養殖場廢棄物污染問題日益突顯,已成為農業面源污染的首要因子。目前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產生的大量畜禽糞便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處理,并且隨著養殖集約化和規模化程度的提高,種養分離成為普遍現象,使得畜禽養殖糞便由傳統農家肥變成了首要污染物。
2.3化學投入品增多,面源污染日趨嚴重2014年福建省化肥使用量達到122.61萬t,農藥使用量達到5.64萬t[2]。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福建省增產壓力增大,又因耕地面積不足的制約,化肥、農藥需求量不斷增加。但化肥、農藥利用率普遍較低,各地氮肥利用率平均值僅為30%~35%,農藥有效利用率約35%[3]。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導致多余的氮、磷元素直接流入周邊水體,造成局部地區污染風險加大,尤其是化肥、農藥施用強度大的設施農業等,極易引起地下水硝酸鹽含量超標。
2.4地膜回收利用率低,“白色污染”不容忽視據統計,2014年福建省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為6.09萬t,相比2000年增長了189%[2]。由于地膜等農用塑料薄膜回收利用率很低,長期在農田累積,造成“白色污染”日益加劇。地膜殘留不僅影響農田的土壤結構,導致農田的土壤質量降低;還會影響農機作業等問題,最后造成農作物減產。
2.5垃圾污水隨意排放,環境問題日趨嚴峻隨著福建省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快速發展,農民收入穩步提高,但農村生態環境污染的問題卻成為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特別是在部分經濟落后的偏遠山區,生活垃圾長期無人管理,造成生活垃圾腐臭、滋生細菌,滲出的污水直排,嚴重污染河道。農村生活污水大都沒有經過環保設施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流等水體中,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日益嚴重。
3福建省生態農業建設的主要對策措施
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要素組合、產業布局、技術運用到經營方式、管理機制、政策扶持等各方面采取綜合措施。針對福建省生態農業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如下對策措施。
3.1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著力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大力開展以水、肥、土、路、樹、草和綠色防控技術為重點的生態茶園建設,帶動縣級茶葉企業加大投入,輻射全省建設生態茶園。同時,全面實施以完善果園基礎設施、深施有機肥、推廣果園覆蓋、物化技術為重點的水果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通過生態果茶園建設,增加果茶園的生物多樣性,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產出率,改善果茶園的生態環境。此外,開展農業“三品一標”認證,全面落實企業年檢、質量抽檢、市場監察、風險預警、公告通報、淘汰退出等監管制度,從源頭上保證產品質量和規范用標;加大對外來入侵生物的防控,有效減少因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和經濟損失。
3.2注重推廣現代科技,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為切實解決福建省農業發展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應著力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依托科技進步發展資源節約型的現代農業。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方面,一是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通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解決由于長期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下降、肥料流失率高等問題,減少施用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二是實施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在部分地區重點推進紫云英、蠶(豌)豆等綠肥生產與發展,在糧食主產區推廣稻田秸稈還田腐熟技術。三是推廣新農藥和綠色防控技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藥品種,重點示范推廣粘蟲板、誘蟲燈等物理防控技術,大幅度減少農藥的濫用和亂用,以有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
3.3強化畜禽污染防治,積極推進資源化利用為切實解決農業生產過程自身帶來的污染問題,要突出重點、多措并舉、推進污染物資源化利用。一是開展生豬養殖面源污染防治。根據福建省政府生豬養殖污染治理相關政策,按照時限要求全面關閉禁養區生豬養殖場,積極推進可養區生豬養殖場的改造升級,推廣生態環保養殖模式,推進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二是實施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項目建設。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標準化改造建設項目,安排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實現糞污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標準化養殖,穩步推進生豬標準化建設與改造進程,全面促進和提高福建省畜禽養殖標準化建設水平。三是大力推廣使用有機肥。有機肥是畜禽糞便循環利用的有效手段,也是主要出路。加大對商品有機肥在生產與推廣環節的補助,引導企業充分利用畜禽糞便生產商品有機肥,鼓勵廣大農民使用商品有機肥。四是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發展農村沼氣是實現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繼續推進農村沼氣建設,加強建設戶用沼氣項目、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建設項目、大中型沼氣建設項目和農村沼氣鄉村服務網點項目。同時,推廣“豬—沼—果(糧、菜、漁等)”生態種養模式,實現種養結合,把廢棄物轉化成能源和肥料,減少農村燃料、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農民收入。
3.4加強試點示范引導,培育生態建設典型福建省生態農業發展還處于發展階段,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因此,在農業生產中,應注重拓展功能,加強試點示范引導,培育生態建設典型,為推進農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基礎。一是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因地制宜發展以農業產業為主導的休閑觀光農業,弘揚生態農業文化,有效促進農業第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開展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創建活動,評選推薦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點,引導福建省休閑農業規范化發展。二是開展“美麗鄉村”創建工作。按照2013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鄉村的要求,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圍繞產業發展、生活舒適、民生和諧、文化傳承等分類創建目標體系,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在產業發展、村莊整治、農民素質、文化建設等方面達到相應的目標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發展模式,進一步豐富和提升新農村建設內涵,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村社會治理現代化。
參考文獻:
[1]陳哲鋒.福建省水土流失地理國情監測研究與應用———以22個重點縣為例[J].環境保護科學,2014(5):45-50.
[2]福建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福建統計年鑒:2015[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 上一篇:了解自然災害的重要性
- 下一篇:初中地理課外活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