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就業狀況范文
時間:2023-07-04 17:23: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土木工程就業狀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新形勢;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就業
一、前言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經濟迅速發展、信息技術發達的社會。在這個經濟繁榮的大背景下,教育水平也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土木工程專業所培養的都是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這些人才不僅要熟練掌握各類土木工程學科的理論知識,還要熟練掌握相關知識技能,比如說,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要能夠對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礦井建筑)、道路、隧道、橋梁建筑、水電站、港口及近海結構與設施、給水排水和地基處理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研究[1]。本文主要探討在新形勢下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前景和發展方向。
二、土木工程專業的解析
土木工程雖然是很古老的一個專業,但是仍然適用于當今的社會。在我國古代,土木工程的建筑材料都是石頭和木材,而現今的土木工程建筑材料更多的是鋼筋和混凝土,土木工程的得名也就是從此出而來。我們的祖先們能夠利用樸素的木頭和石頭等簡單的材料,創造出了許許多多不朽的建筑,比如我國的故宮建筑群、長城和古希臘的各種神廟教堂等。這些不朽的著作就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典范代表。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隨著前輩經驗的積累,土木工程專業的理念已經煥然一新,現今已經有很多舉世矚目的作品。比如舉世矚目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2008北京奧運會的主場館鳥巢宏偉的鋼結構和游泳場館水立方的薄膜結構等,都代表土木工程這個古老專業的現代化方向。
三、新形勢下土木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質量直接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建設與發展,土木工程專業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如果沒有土木工程,我們日常生活就不能夠正常進行,可想而知土木工程專業的重要性。我們居住的房子,乘坐的地鐵,城市軌道的交通,南水北調等重要項目都是與土木工程專業掛鉤的,這些建筑設施的實施,都需要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來完成。
根據以往的就業情況研究結果來看,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就業的時候,80%的學生都會選擇本專業進行工作,就業方向很好[3]。并且隨著我國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土木工程專業的就業方向就更加寬廣,屬于樂觀型的就業專業[2]。總體來說,土木工程專業的主要就業方向,有工程技術方向,設計、規劃及預算方向,質量監督及工程監理方向,公務員、教學及科研方向。其中所涉及的行業也是多種多樣,比如說建筑業、房地產開發業、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和科研院所等。就我國目前的發展形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城市化發展速度非???,需要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也就越來越多,因此,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學生在未來幾年里的就業形式非常樂觀,這是不容置疑的。
四、新形勢下土木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探討
(一)新形勢下老師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潛能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老師所傳授的內容就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還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和書本以外的內容,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寬闊。通過老師對土木工程知識的提煉和改進,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補充和拓展更多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能了解和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能夠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可以說是非常好的,這個與經濟直接掛鉤的行業確實給畢業生就業做了很高的保障。如果國家經濟不景氣,就會影響大量工程項目的開發和實施,就會直接使我國的經濟出現下滑。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使得我國很多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不樂觀。但是依據我國現今的發展情形來看,我國的土木工程專業就業方向還是很好的。在這么好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一定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二) 將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于土木工程專業課堂教學
這種應用形式大大的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直接的替代了傳統的粉筆和黑板的教學工具。以往的教學當中,老師都是利用僅有的課本和教案,給學生傳授書本知識,這種口頭教學是最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和老套,教學條件也有一定的限制,這種枯燥的講解教學方式,嚴重的挫敗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3]。雖然專業課老師也在努力的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的興趣,但是由于教學條件和教學技術有限,并沒有產生一定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中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老師進行的,學生只是出于被動接受式學習的地位,沒有考慮過學生的感受,學生對土木工程學習就更沒有了興趣和激情,甚至會對其產生厭惡感。但是當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應用到教學當中,這些不良的現象和狀況也就大大的改變了,老師的教學技術不僅提高了,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也明顯的提高了,有利于學生日后就業。
(三)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改進
在這個網絡和信息技術發達的大背景下,多媒體教學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濃烈興趣,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有利于老師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因為多媒體教學,可以呈現出大量的信息,基本上就取代了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給老師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這些時間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進行消化和記憶。通過多媒體教學,老師從傳統的學習主體轉變成了學習的指導者,讓學生融入到課堂當中,做學習的主人。老師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增加了師生的互動,幫助學習思考問題,與學生一起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的改變,大大的促進了學生學習土木工程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四)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對策
1.轉變學生自身的想法,打造科學就業觀 。畢業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就業方向。在校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習好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能,畢業以后才能更好的選擇工作,能夠理智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能夠以最好的狀態進入工作崗位當中。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就業方向上浪費的時間與精力,能夠讓畢業生對自己日后的工作,有一個大的方向上的把握,以及宏觀上的掌控。還有利于給畢業生提供自己發揮能力的一個空間。
2.增強學校教育和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復合型社會人才。根據我國目前的大多土木工程院校的教育情況來看,培養出來的人才遠遠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不能夠滿足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狀況。因此,學校應該改變教學模式,給學生打造一款全新的教學環境,讓畢業生能夠學有所用,讓教育能夠教有所用,真正發揮出教育的意義。土木工程專業,可以說其就業前景是非常廣闊的,那么,就需要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學校要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學生也不要僅僅局限在學校原有的教育體制當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給學校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意見,加強自身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
3.擺正自己的心態,培養良好品質 。畢業生最大的就業市場就是施工單位,雖然施工單位的h境很艱苦,要求技能高,使得很多畢業生不敢進行嘗試。但是,只要在施工單位堅持下來,可以看出畢業前景非常廣闊。因為在施工單位實習過后,能夠加深畢業生對土木工程的理解,能夠讓畢業生熟練掌握各個工程的環節,讓畢業生迅速適應工作崗位,能夠讓畢業生將自己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應用在施工當中。畢業生一定要有好的心態,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夠在土木工程專業中,有一個好的發展方向。
五、結束語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提高,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而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方向前景廣闊,依據我國現今的發展情形來看,我國的土木工程專業就業方向還是很好的。在這么好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一定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通過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在新形勢下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市場占得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葉凌翰.淺談我國土木工程就業現狀和可持續發展[J].商,2014(52):28-29.
[2]李思揚.淺談土木工程就業前景[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6):71-72.
篇2
一、畢業生就業基本特點
1.畢業生就業分布情況:*年我系畢業生就業表現分布廣、涉及面大、受就業單位歡迎的特點。*屆畢業生就業分布在21個省市,其中在北京、天津、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有44名畢業生,占畢業生總數的20.47%。在國有大型企業就業有62名畢業生,占畢業生總數的28.84%。如中國第九冶金建設集團公司、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集團公司、中鐵二十局集團、中鐵十二局集團等。
2.考取碩士研究生、專升本效果明顯。*年211人畢業生中,
僅有3人考取碩士研究生、1人專升被錄取、考取公務員2人,合計6人;而在*年有3人考取碩士研究生、13人專升本被錄取、考取公務員1人,,合計17人,占畢業生總數的7.91%。比例及人數明顯提高。
3.宣傳和激勵畢業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屆畢業生赴邊疆、基層單位就業的畢業生增多,今年赴青海、新疆等西北五省就業畢業生共有9人,這為前三屆畢業生的總和。
二、特色和創新工作
1.領導機構健全:成立了系黨政領導掛帥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并在學院干部調整后,及時調整領導小組,確保*屆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
2.開展專場就業講座,做到早動員、早準備、早就業;畢業生實習回來系黨總支書記組織了學生分別做了“正確認識自己,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就業政策和注意事項”、“就業狀況分析及技巧”的專場就業講座(*年11月),并要求畢業班班主任結合主題班會的形式先后開展就業指導。
3.在推薦畢業生就業的過程中,系部堅持做到“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以用人單位選人的標準為主,根據綜合測評成績高低依次推薦。為了準確掌握學生就業信息,我們對畢業生的基本情況分別以班為單位,把學號、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民族、政治面貌、生源地、綜合測評分、專業分、名次、計算機過級、外語過級、獲獎情況、聯系方式等近20項學生情況進行分類,方便了推薦工作和用人單位選拔畢業生的需要。
4.為了及時傳遞就業信息,系部專門設立了就業信息公告欄,要求每個畢業班由負責任學生擔任聯絡員,分別收集記錄學院和系部公布的就業信息,同時上網查詢有關碩士研究生、專升本考試、報名,供需見面會等信息,準確、及時傳達到每一位同學。
5.對少數在就業過程中有困難的同學,我們充分發揮學院班主任、教師的積極作用,主動聯系用人單位,并從業務上給予學生指導,千方百計為畢業生就業創造條件。
6.積極主動聯系用人單位到學院來選拔畢業生:如陜西省中航建筑設計院,系領導積極邀請設計院到學院來,推薦畢業生,經過雙向選擇,先后有5位畢業升與中航建筑設計院簽訂了就業協議,為今后的就業工作奠定基礎。由于系部的熱情接待和服務,收到了良好的社會信譽和推薦效果。比如漢中安信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燎原航空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陜西中航工程承包公司等多家用人單位面向全校的招聘工作也選在土建系進行。
7.全面了解、關心畢業生,向用人單位反饋畢業生的情況,分管畢業生就業的老師,能深入了解畢業生情況,至少面向全體畢業生談話一輪,掌握畢業生綜合情況,就業意向以及能否順利取得畢業證、學位證等情況。用人單位需要進一步了解時,能提供真實信息,在這方面,學院全面、準確的推薦工作受到了用人單位的肯定。
8.適時召開全系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會,向班主任、畢業生傳達學院、系部簽約情況,新的就業動向、政策等。特別是對那些在就業過程中目標過高、期望值較高、就業表現不積極或信心不足、與多家用人單位有過面試而久拖不定、輕易解除就業協議等同學要分別談話,幫助畢業生樹立“先就業,再擇業,后創業”的思想和意識。
四、就業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通過*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完成,我們認識到,盡管我系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社會需求較大,但在今后畢業生就業工作還要加強以下方面的工作。
1.社會需求市場影響畢業生就業;
2.畢業生擇業觀念和志向影響就業工作;
3.加強就業工作隊伍的專業化和信息化建設;
篇3
關鍵詞:會計專業;就業;能力素質模型;挑戰杯;就業競爭力
注:本文由第九期大學生校長基金項目資助(立項號:2014047)
一、課題研究背景
雖說2014年麥可思組織編寫的《大學生就業藍皮書》顯示,從2013屆畢業生半年后的就業率來看,會計學和土木工程專業較高,但各地區情況并不相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企業對會計類人才的需要與日俱增。據調查顯示,九成以上的企業對會計電算化的人才需求是非常大的,基本上都有長期招聘的需求。但是會計人才的需求結構中,中高級會計人才最為稀缺,初級會計已經相對處于飽和狀態。另一方面,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又逐漸增加,造成就業壓力增大。
為此,學校教育應從培養學生實際能力入手,構建學生能力培養素質模型,以提升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能力,改善學生的就業狀況。正當我們思考這一選題時,恰逢“挑戰杯”賽事報名參賽。所以,我們決定將“挑戰杯對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模型影響研究”作為我們的課題。
二、課題研究內容
1.會計專業大學生就業狀況
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660 萬人,2012年為 680 萬人,2013年為699萬人,2014年727萬人,2015年749萬人,畢業生數量逐年攀升。然而,會計專業學生較難以適應市場需求,學生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弱。企事業單位現在都傾向于招聘有經驗的會計人才,而剛出學校的大學生由于沒有充分的經驗,實踐能力較弱而被拒之門外。高校對學生進行統一性的專業知識教育,往往忽視了現實當中的實際操作性。
2.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調查
本課題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以實地調查結果和網絡招聘信息為輔助,如在大學生招聘地點進行實地調查(如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科技會展中心、洪山體育館、光谷體育館等),也通過智聯招聘、前程無憂、中華英才網等進行網上調查,總結出招聘單位對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要求,從而構建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模型。隨后走訪曾是“挑戰杯”獲獎選手的會計行業人士,完成數據的收集工作,并進行數據的分析與挖掘,找到“挑戰杯”與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模型之間的關系。
3.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模型研究
目前對會計專業學生能力素質模型研究主要從就業角度,研究會計專業大學生所應具備的專業基礎素質、專業應用素質、溝通與團隊素質、適應與拓展素質。但對各項素質的重要性未給出相應的權重。也有人提出利用統計軟件對基本素質、基本能力和專業素質這 3 個維度進行權重設置,對于會計人員來說,最為重要的是專業素質,特別是其專業知識,然而也未有具體的說明。還有人描述出各種能力素質的分值數據,可是沒有研究哪些能力素質分值高,哪些能力素質分值低。總之,對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模型研究不夠深入,不夠細致。
本課題根據崗位群中崗位所需的能力素質構建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模型,找出哪些能力素質所占分值更高,“挑戰杯”對這些能力素質是如何影響的,以及對哪些素質能力加強的程度更深。
三、課題研究成果
a)設計調查問卷,收集分析數據。通過權威新聞媒體、調查咨詢機構等途徑查找有關會計專業大學生就業狀況的基礎數據資料。查閱相關數據庫(如中國知網、萬方、維普,高校圖書館等),得到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情況。同時,專門設計調查問題(關于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和“挑戰杯”的調查問卷),直面調查研究主體,獲取第一手數據資料。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包括網上500份,回收436份,其中有效問卷423份。武漢地區高校眾多,每年大學生畢業數量據全國首位,招聘單位自然也是很多的。我們在大學生應聘地點與招聘單位及大學生交流,進行實地調研,與相關人員深入探討分析以獲得更為直接、實際的數據資料和信息。通過制定并發放調查問卷,對身邊同學進行調查分析,也利用網絡與外地大學生溝通,特別關注了“挑戰杯”獲獎選手畢業去向。
b)建立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模型。通過我們的調查和研究,主要是問卷的統計分析和走訪,結合數據庫資料,形成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模型(見表1)。
c)“挑戰杯”對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模型影響
根據對參加過“挑戰杯”大學生的采訪,特別是自身組織參加“挑戰杯”情況,研究“挑戰杯”對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模型的影響(見表2)。研究發現,“挑戰杯”是一項科技創新、創業活動,它可以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和提高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知識物化的能力、文獻檢索能力、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進而鍛煉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挑戰杯”競賽,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鍛煉與提高。在創業計劃大賽中,由于各學科知識的交叉運用日益廣泛,會計專業學生的參與當然就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通過戰略管理、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管理會計等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來進行公司戰略及市場分析、投資分析、財務分析,從而判定項目的可行性,這對該項目最終的順利實施與可持續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專業技能方面,“挑戰杯”對會計核算能力、稅務處理能力、資本運營能力、審核能力等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挑戰杯”能提高會計專業大學生的專業素質、創新能力和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
結束語
通過調查問卷和相關數據信息分析得出“挑戰杯”對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素質模型影響的研究結果,經過發表調查報告及相關論文等形式,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擇業觀和就業觀,鼓勵會計專業大學生積極參加“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增強他們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挑戰杯”涉及面廣,影響大,它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要求高。大學生可借助參加“挑戰杯”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專業水平,特別是會計專業學生通過整個方案的設計和創業計劃書的撰寫,分析整個項目的投資價值和財務信息,可提高自身專業學習的應用能力以及其他如溝通、組織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大學生就業水平和就業質量,他們也可就此自己創業。因此,此課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曾玉娟.會計人員素質模型構成簡論.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04):53.
[2]董莉平,劉勝達,宋海濤.服務外包人員產業會計信息化人才能力素質模型構建.財會通訊,2011(02):42-43.
篇4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comprehensive hands-on training;teaching system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19-0254-03
0 引言
建筑業的發展和建筑市場的激烈競爭,給我國土建類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人才是建筑企業發展的必要保證。截止2014年,全國開設工程管理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有四百多所,對于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能夠滿足數量和規模上的要求,但畢業生往往由于缺少實踐經驗而得不到企業的認可。當前,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工作中實際技術能力較弱的情況普遍存在[1]。從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狀況和實際工作中的表現來看,存在著就業崗位分布過度分散,實踐和技術能力偏弱,工程項目管理專業優勢不明顯的特點,實際工作中無法運用所學的工程技術知識,現場技術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差。究其原因,高校在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培養中“注重理論知識、忽略理論向工程實際轉化而造成專業知識與工程實際脫節”的落后培養方式和綜合實務實訓教學體系的缺失是其重要的原因。
作為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相結合的新興學科,工程管理專業需要培養具備土木工程技術及與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知識和能力的畢業生,需特別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突出實踐技能,解決理論知識與需求脫節的問題,強化實踐教育,彰顯工程管理專業核心能力和競爭能力,使學生成為兼備理論基礎和實踐創新能力的綜合型高級人才[2]。因此,提高工程管理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的綜合表現能力是教學工作者必須正視的問題。對土建類高校來說,土建行業可以提供給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資源有限,主要是因為學生實踐實習安排過于集中,學生數量較多,學習內容不系統不完整,且工地實習對學生的安全要求特別高,再加上實習單位會因學生在工地實習影響施工以及生產管理的不便而很難帶領學生深入生產實際,因此很難達到實習效果[3,4]。對學生而言,脫離施工現場的課堂教學使他們難以在整個課堂中集中精神、學習的趣味性大大折扣,對課堂上的內容難以消化吸收,更無法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的工程項目。在難以通過工地實習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情況下,專業的綜合實務實訓則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于是,構建較為完備的校內綜合實訓教學體系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保證。針對普通本科院校工程管理專業綜合實務實訓教學體系建設尚不完善的現狀,本文從實訓實驗室平臺建設、實訓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革新、實訓效果考核機制、實驗室管理制度、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來構建土建類工程管理專業綜合實訓教學體系。并結合安徽工業大學建設工程管理專業綜合實訓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過程來實踐土建類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綜合實訓教學體系。
1 綜合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
專業的綜合實驗實訓教學是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探索精神、科學思維、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主要途徑和手段。基于土木工程技術背景下培養工程管理專業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本科院校工程管理專業綜合實訓教學體系至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構建。
1.1 以學生為主體的綜合實務實訓教學體系建設
探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實際水平的實訓教學方法,結合專業學科的特點和實驗內容特點,建立以學生為中心、實現以學生自我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提升綜合實訓的綜合性、創新性。綜合實訓中心開發具有綜合型,設計型和模擬現場型實驗,運用工程案例素材,使學生在實訓中綜合運用課堂理論知識,思考并嘗試處理解決工程項目管理中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對實訓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實踐培養體系的建設,建立“以實訓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學習方式。
1.1.1 建立以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主導的、基于工程管理專業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論綜合應用、設計與創新互動的新型實驗課程體系;構建更適應土建類工程管理專業發展的綜合實訓教學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課程體系、教學大綱和教學質量考評體系,建成符合“基于土木工程技術背景,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綜合實驗實訓教學體系; 例如走課程計劃與工程項目案例相結合的培養道路,大量使用現有實際工程案例教學加深學生對實訓項目的工程實用性的理解,使學生領會到理論知識對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意義,增進學生學習動力。
1.1.2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強化科技進步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的作用。如: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計算機模擬仿真等教學方式,組織制作實驗課程的CAI課件,配備多媒體設備和實踐教學軟件等,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再生,提高設計型實驗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1.1.3 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新科研訓練平臺建設,培育創新及競賽項目。開發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訓項目,減少演示性實驗,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使教學不僅是傳授科學知識,驗證學科理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設計思想,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具有工程管理自身學科特點的綜合實訓課程體系,體現出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和自主性創新學習的特色。
1.2 具有專業特色的實驗室平臺建設
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與提高需要相應的教學實訓實驗室作為配套。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工程管理專業綜合實訓實驗室要依據全國工程管理專業本科培養指導方案編制實驗實訓教學任務和內容,完善有關工程技術平臺課程試驗設備設施,建設創新科研平臺,購置一批能夠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實訓設施,滿足工程管理及相關專業的工程造價、項目管理、施工過程管理等模擬實訓教學需要、滿足工程建設全過程管理實訓教學需要,實施實踐性和情景式教學。同時,實訓設備管理嚴格按照學校制定的儀器設備管理制度的要求進行,對實訓儀器設備由專職人員管理。制定實驗室設備維護的制度,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和保養。
土建類工程管理專業綜合實訓可圍繞工程施工建造、工程經濟、施工管理等特色課程,重點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綜合實訓實驗室、施工建造管理教學實訓實驗室,建筑信息模型綜合實驗室。例如,利用廣聯達公司開發的情景模擬與仿真道具建立了沙盤模擬實訓室。學生通過模擬工程建設項目部的工程流程和內容,進行不同的崗位的角色扮演,親身感受工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將工程軟件和工程道具的演示功能引入課堂有助于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便于學生理解復雜的工程施工過程。
1.3 形成一支穩定的、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師隊伍
教師隊伍是綜合實訓培養體系建設的關鍵因素,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本科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綜合實訓需要一支人員組成層次、結構、數量合理,滿足綜合實訓教學高質量運轉需求,教育理念先進,勇于創新的教學隊伍。安徽工業大學綜合實訓實驗室教師隊伍建設的具體措施有:
1.3.1 采取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相結合的教學隊伍建設策略,培養和選拔治學嚴謹、具有創新思想、有服務意識的學術帶頭人擔任實驗室主任,帶動教學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實訓實驗教學課程由經驗豐富的教師主講,專職實訓人員輔導,形成一支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穩定的專兼相結合的高水平實驗教學隊伍,特別充分發揮實驗室專職教師在實驗室規劃、建設、管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1.3.2 加強現有隊伍中青年教師和技術人員的培養和培訓,鼓勵符合條件的青年教師和技術人員在職進修學習或到公司企業進行實踐、調研,加速知識更新,提高執教能力,特別是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實驗室教師應有的基本素質。通過引進、內部培養和進修、培訓等多個渠道,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形成人員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動手能力強,指導水平高,能緊密結合產、學、研知識結構的師資隊伍。
1.4 建立綜合實訓效果考核機制
結合實訓模式多樣化的特點,提出多元實訓實驗考核辦法及學生成績評定辦法。采用理論考試、實際現場操作、實訓報告撰寫三步法,綜合評價每一個學生實訓實驗的成績。注重專業實務實訓操作內容的典型性和實用性,實訓過程中鼓勵多學科交叉創新,盡可能多地運用所學理論和鞏固已有知識。重點考核學生對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計算技能的掌握;考核學生對綜合實訓結果與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能力;考核學生在自主設計的綜合實驗中綜合應用理論與方法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教學與實驗室管理人員崗位職責考核制度,采取個人自評,民主評議及中心主任復議的三級考評制度。根據學校相關規章制度和考核辦法,對實驗教師教學質量及專職實驗人員教學服務質量進行適時監督與檢查。
1.5 創新綜合實訓實驗室管理制度
實行獨立運行的實訓教學體制和科學、規范的開放管理機制。工程管理綜合實訓教學中心可采取主任負責制,全面負責中心的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和管理工作。所有實訓教學工作由綜合實訓教學中心統一安排,實現資源共享,為開放性設計實驗提供工作場所。根據實訓課程的設置情況下設若干實訓室與辦公室,各實訓室管理人員負責該實訓室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所承擔實訓課的準備以及開放實驗等工作,辦公室負責中心的日常運作與管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不斷提高中心的管理效率。堅持“安全第一,防范為主”的安全責任制原則,制訂適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綜合實訓實驗室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實施辦法,形成定期安全匯報和安全檢查制度。
1.6 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及教學與社會應用實踐相結合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聯系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大工程,進行校企合作,建立相對固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借助企業的人才、技術和設備資源優勢,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提供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的實踐場所。注重教學、科研和工程與社會實踐的結合,與工程企業界建立穩定的教學科研實習、實訓基地的合作關系,實現雙贏。利用現有綜合實訓實驗室設備積極開展社會服務,解決建設工程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提升相關任課教師執教水平。另一個方面,以實際中的工程問題作為實訓素材以輔助實訓教學,充實相關實訓模塊的教學內容。同時,與相關兄弟院校建立實驗室建設、教學交流、師資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
2 案例實踐與分析
以作者所在的安徽工業大學建設工程管理綜合實訓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為例,該中心建設過程中首先從實驗室平臺設備購置著手,根據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必備應用技能和核心課程設置,重點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綜合實訓實驗室、施工建造管理教學實訓實驗室,建筑信息模型綜合實驗室。針對高年級學生所反映的部分課程內容設置重復問題,通過增加實驗實訓學時和設計綜合性實務實訓內容來提高在校學生的時間利用率。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加速其知識更新,專任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必須接受現代工程管理專業相關系列軟件和新教學設施使用的培訓,以期更好地適應綜合實訓教學的需要。實驗室管理方面,實訓教學工作由教學中心統一安排,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建立開放式的教學環境,實現資源共享。鼓勵學生利用實驗室設備參加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競賽項目。同時,該中心已在數家企業單位建立了校企實習基地,定時聘請校外企業人士為學生講學。
通過從實訓實驗室平臺建設、實訓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革新、實訓效果考核機制、實驗室管理制度、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教學體系建設,安徽工業大學建筑工程綜合實訓教學示范中心初步形成了運行高效有序、管理科學、具有一定特色的開放式現代化綜合實驗實訓教學中心。
3 結語
篇5
高考志愿填報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掌握好正確的填報方法對考生順利牽手心儀的大學和專業極其重要。近年來,全國絕大部分省份普通文理類專業都開始實施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報的難度,提高了錄取率和志愿滿意度。那么在平行志愿背景下,如何打好高考最后一戰,更好地選擇心儀的學校和專業呢?6月12日,省教育考試院專家高輝結合工作實踐,認為做好“五看五找”對高考志愿填報大有裨益。
1看分數,找定位
對高考錄取來說,成績依然是“硬道理”。選擇什么樣的學校,報考什么樣的專業,首先還是得看考生的考試成績。
目前,大多數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省份都采取考后“知分知位知線”(知道高考成績、位次、各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填報志愿,加上許多高校也公開每年的錄取分數、對應的考生位次等信息,這些信息成為很多大學錄取的價值標簽,具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考生和家長就可以根據成績及位次對院校進行初篩,重點關注初選出來的院校相關信息,對于那些錄取層次同考生分數相差甚遠的學校大可不必關注。省教育考試院編輯出版的《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填報志愿指導》一書中,數據統計部分對在甘招生院校近三年的錄取情況做了公布,主要包括錄取數、征集數、分、最低分、平均分、最低分位次、平均分線差值均值,其中最低分位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比如2018年甘肅理科考生李某考試成績為590分,排名3851名,那就要找三年來錄取位次在3800名左右的學校,比如北京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吉林大學等,此時再結合平均分線差值均值,在3800名上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確保有“沖”、有“穩”、有“?!钡膶W校,當然適當選擇錄取名次低于自己成績名次的院校,可提高錄取幾率。
2看地方,找學校
由于歷史、地域等原因,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存在區域不平衡性。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名單,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共有2631所(含獨立學院265所),其中直屬于中央部門有119所,本科院校1243所,高職(專科)院校1388所。由此可見我國當前高等教育水平在總體上取得了較好成績,但是本科院校數量仍然略微低于高職(專科)院校,高職(專科)學生仍然占據著國內大學生的“半邊天”。
從各省分布的高校數量來看,排在前五位的是江蘇省、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北京市、上海市雖然高校數量低于前五個省份,但高校質量相對較高。
甘肅省共有普通高校49所,直屬于中央部門的高校兩所;本科院校22所(含獨立學院),其中“985”“211”高校僅蘭州大學一所,高職(??疲┰盒?7所。可見,我國高??倲导案咝K皆诘赜蛏系姆植即嬖诿黠@的差異。
從近年錄取情況來看,甘肅學子比較熱衷于“北上廣”、東南、西南高校,當然這與考生成績也有直接關系。比如理工類成績在4000名以前的考生基本上首選“北上廣”高校,其次是天津、廈門、濟南、成都、武漢、長沙、西安等地的高校,東北、西北地區的院校一般放在第二或第三梯隊考慮,這與各地的高等教育資源質量高低密不可分。
高輝說,一些東北、西北的高校其辦學實力也不容小覷,比如吉林大學、蘭州大學等。為了提高志愿填報的效率,一般先確定地方,然后根據成績排位情況選擇適合的院校,往往可以由繁入簡、事半功倍。
3看興趣,找專業
高校的專業是根據學科知識和社會分工需要劃分的具有明確培養目標的教育組織形式,選擇專業就是選擇與自己的能力興趣相匹配的學習和發展方向,這與未來職業以及長遠的人生規劃直接相關。
那么怎么選擇專業呢?興趣是的老師,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才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用。那如何識別自己的興趣呢?
高輝認為,不少考生往往認為高中時成績較好的科目就是興趣所在,但這些科目對應的一般是大學基礎學科的專業,相對較為宏觀。還有一部分考生受網絡新媒體等影響,認為“高大上”專業名稱就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比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專業,但本科教育在學科層面基本上是基礎教學、通識教育,高科技產品應用層面往往需要多學科交叉學習,一般在研究生階段可能會有更大發展。
高輝說,按興趣選專業首先要能夠準確識別自己的興趣所在。第一要找到你的興趣,即你的興趣中與本科專業直接相關的內容;第二應考慮科類較為齊全的綜合性大學,選擇潛力大的基礎學科專業,為未來進一步發展做好準備;第三咨詢專業的職業規劃師或使用職業、性格分析工具,認清自身特點和需求。
從甘肅近年招生情況來看,理工類在會計學、金融學、財務管理、臨床醫學、建筑學、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等專業,文史類在法學、英語、漢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類、經濟學類、管理學類以及小語種等專業報考火爆,但要注意熱門專業不能與“好前程”劃等號,也并不完全等同于自己喜歡的專業。
篇6
【關鍵詞】獨立學院;swot;建筑類畢業生;就業
近年來,我國獨立學院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在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相當嚴峻的情況下,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的質量高低,不僅是家長和學生所關心的問題,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獨立學院的畢業生能否為社會所認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獨立學院能否健康發展能否得到社會的認可及肯定。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建筑類專業為例,應用swot分析法,對當前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進行分析,提出對獨立學院畢業就業的思考和對策。
1.廣立學院畢業生就業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用來確定組織本身的競爭優勢(strength),競爭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從而將組織的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因此,清楚的確定獨立學院的資源優勢和缺陷,了解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對于提高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1.1競爭優勢分析
1.1.1專業設置合理,面向市場需求
廣西的獨立學院多定位于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所以設置的專業都是近年來就業市場上非常熱門的專業,可以根據市場需要求的變化隨時調整專業設置和改變各業招生人數的比例。例如:現我院大力發展符合地方經濟發展急需的新專業,我院建筑工程系有土木工程、建筑學、勘查技術工程、測繪工程、工程管理、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七個專業,其中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為新增的兩個專業,且都是社會上急需的熱門專業。
1.1.2人才培養定位優勢
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將直接影響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這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層次、就業去向和就業能力都會產生重要影響。獨立學院基本上以教學型為主,培養的學生大多數是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這一類的人才培養要求是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二次開發能力,并且在把握好從事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基礎上,突出應用性特色,這一類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基本介于一般本科和專科學生之間,既可以占據原來優秀??茖W生的就業市場,又可以填補本科和??凭蜆I市場的間隙地帶,同時還可以使一些學生向較高層次的就業市場進軍。在就業定位上顯示出就業層次的多樣性和就業面的寬泛性的優勢。
1.1.3辦學母校品牌與區位優勢
舉辦獨立學院的母體高校一般是辦學歷史悠久,具有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具有在人才培養質量、學術科研水平、教育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經驗和優勢,其人才培養質量已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社會效益良好。獨立學院依托母體學校形成的“品牌”效應,為畢業生創造了良好的就業的基礎。我院師資主要以桂林理工大學引進為主,聘請為輔。專業設置方面,與母體學校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充分共享。就業信息方面,利用母體學校優勢資源,拓寬信息渠道,擴展就業市場。借助其已有的較為成熟的就業渠道網絡和就業信息平臺向企業推薦畢業。大學生就業工作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各方力量的共同參與,獨立學院更要主動出擊,與政府人才機構聯手,充分利用政府資源,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平臺,拓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實現就業指導信息化。
1.1.4家庭背景好,社會關系優越
首先,獨立學院相對于一般本科學生而言,根據國家的政策,收費較高,因而城鎮學生的比例較高,這些學生家庭相對富裕,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相對優越。由于家庭經濟條件較好,許多學生畢業后暫不就業,繼續求學以待發展。其次,獨立學院學生家長擔任領導職位和企業負責人的比例較高,這些學生相對來說就業的社會基礎好,就業渠道較暢通,就業壓力小。
1.2競爭劣勢分析
1.2.1自身品牌尚未建立,社會認
知度不高
由于辦學時間短,獨立學院自身的品牌尚未建立,社會和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的辦學狀況尚不完全了解,對畢業生各方面素質和能力缺乏合理的評價和客觀的了解,這在畢業生人才市場處于供大于求失衡的狀態下,將會直接影響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畢業生的選用。
1.2.2實踐課程缺乏,影響求職能力
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應滿足地方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要努力創造條件加快發展社會和人力資源市場急需的短線專業。雖然我院設置的專業都是社會上的熱門專業,但從課程設置這個方面來看,部分課程一定程度上存在與社會脫節的情況,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少,雖然會有專業實習課程的編排,但由于缺乏業界人士和更多專業老師的指導,對專業實踐的意義并不凸顯。
1.2.3就業指導工作薄弱
獨立學院發展快,規模逐年快速增大,但就業指導工作起步遲,缺乏專業人員。目前獨立學院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一線主體是招就辦工作人員、院系主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和專職輔導員,大多數并不是專業的就業指導老師,平時事務繁雜,缺乏系統的就業指導工作培訓,在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工作時難度大?,F有的就業指導課程又缺乏適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的就業指導教材,再加上就業指導工作隊伍流動性大,所以獨立學院的就業指導工作總是點到即止,缺乏系統性、專業性和有效性。
1.2.4學生學習能力不強,競爭力弱
進入獨立學院就讀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本身并不是很優秀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自控能力以及理想抱負水平和重點以及二本院校的學生的差距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已經客觀存在。而在上大學后,他們對三本院校的認同感或者專業的認同感不是很強,半數學生在學習中缺乏目標性和計劃性,不清楚如何將自身和社會的價值結合起來,忽視對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鍛煉。此外,獨立學院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缺乏對社會的深入了解。就業觀念不強,在校期間不愿刻苦鉆研,不愿承擔責任,他們一般對艱苦條件準備不足,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過分依賴父母親朋或學校,難以把握推銷自我的機遇,以至于在就業時競爭力弱。
1.3機會
1.3.1繼續深造的需求增大,考研擴招
盡管獨立學院的學生入學時成績并不理想,但隨著考研的擴招,獨立學院的部分學生希望通過考研擺脫“三本”的身份,所以獨立學院的學生也希望抓住考研擴招的機遇,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研究生。以我院建筑類畢業生為例,近三年來,畢業生報考研究生的人數上逐年上升,學生被錄取率也穩步增長,同時居全院前列。雖然獨立學院的學生考研難度要比二本院校的學生要大得多,但是對于考研的學生,獨立學院還是應多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在平常學習生活中多加以引導。
1.3.2家庭環境影響較大,民營企業為就業重點
獨立學院的學生家庭環境較好,就我院2012屆建筑類畢業生目前已簽訂就業協議的學生分析,家里幫忙聯系工作的約占48.1%,其中,民營約占43.5%。同時,選擇建筑類專業的學生家庭成員中大多數從事建筑行業,早在入學前就已基本確定工作單位或方向??梢?,獨立學院學生良好的家境狀況會給就業帶來優勢。
1.4威脅
1.4.1就業面臨多方競爭
一本、二本以及各類的專科學院的畢業生、研究生都是獨立學院畢業生在就業中遇到的強勁對手。??圃盒a槍δ壳坝萌藛挝坏男枨笤趯W生培養方面多采用訂單式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素質和動手能力都比本科生強,對工資、待遇等期望值不高,所以就業率相對較高。而一本、二本及研究生在基礎知識和個人綜合能力方面也要比普遍的三本院校畢業生強,且企業的認可度也較高。
1.4.2社會偏見
獨立學院一般招收“三本”類學生,這部分學生相對于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本科學生而言,入學成績相對較低,這導致市場形成對獨立學院畢業生的統計性歧視,使得他們在就業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如果在獨立學院最初幾屆畢業生質量以及在工作中的實際水平沒有得到認可,這種統計性歧視還可能強化人們的成見。
2.對策
2.1創建學院品牌特色,增強社會影響力
獨立學院學生就業競爭力是獨立學院辦學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要招特色師資、建立特色學科、培養特色人才、明確學院辦學定位。獨立學院要利用母體高校優質資源的
基礎上,注重因材施教,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學科知識的融合,加強綜合性知識的教學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把基礎理論知識同生產實踐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突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逐步形成結構合理,優勢明顯的學科專業體系和注重實踐、注重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不斷提高辦學水平。我院以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為目標,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資格證考試,專門成立培訓中心,與各類資格認證單位建立聯系,并不定期邀請各考證機關來校開展各類資格證講座,為學生提高自身競爭力提供平臺。同時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并獲得較好成績。
2.2加強專業特色建設和實踐環節教育,提高學生培養質量
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綜合素質能力是順利就業的基礎,所以,一方面要經常性的加強市場調研,了解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完善課程體系,突出實踐環節教育,改善教育質量,努力使專業培養方向與市場緊密結合;另一方面,要深入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目標,改進學習方法,多參與社會的見習、實習和實踐,鍛煉實際工作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2.3健全就業指導人員隊伍,建立全程就業指導體系
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和服務機構,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的學生就業指導專職隊伍,這是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的組織保證。要通過內培外引,把綜合具備心理學、經濟學、教育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等方面知識,并具有較好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的人才吸引到就業指導服務工作中來。要對現有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提供教育進修的機會。要走出去,進行對外就業工作經驗交流和學術探討。同時,就業指導工作不僅僅只是在學生臨近畢業時進行,應對學生從入學起就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全程就業指導教育,營造全員就業的氛圍。積極調動就業指導隊伍的工作,就業工作負責人要經常性的與班主任、畢業論文指導老師交流,增強他們的就業指導意識,促使他們主動了解和掌握所帶班級和學生的就業狀況,多層面對學生的職業規劃、就業知識、就業心理等方面進行指導。
2.4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理想抱負
要將就業與成才的理念培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學生綜合素質、抱負層次與創新意識才能不斷提升。加強對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實踐技能、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培養。第一,通過主題班會、社團或校園活動的形式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和自我肯定、相互理解、合作、誠信等健康的人格魅力。二是加強對新生入學教育的引導,幫助其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努力方向,指導學生完成學業目標,獲得成就感和認知感。其三,加強基礎競爭力鍛煉,不斷提升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等。打造良好的身心素質,全面發展,以便更好的適應社會。
總而言之,獨立學院的畢業生雖然在就業是與普通高等院校存在差距,但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獨立學院的畢業生工作不僅要吸取普通高等院校就業工作的經驗與教訓,更要開創本學院的特色,結合自身特點,樹立學院就業品牌,突出優勢,切實加強和改進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參考文獻:
[1]于洋,孟繁星.給予swot分析下的獨立學院學生就業的思考[j].現代企業文化,2008,(29).
[2]董斌彬.福建省獨立學院就業工作現狀及對策淺析[j].管理觀察,2009(05).
篇7
關鍵詞:河南?。淮髮W生;就業現狀;就業趨勢
中圖分類號:F24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4-0115-03
河南是我國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我國第一教育人口大省。近年來,河南省的高等教育規模逐步擴大,高校畢業生數量也逐年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也成為河南省各級組織和各界人士普遍關心的問題。本文就河南省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就業發展趨勢做出分析,力圖尋找大學生就業的最佳路徑,以破解河南省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問題。
一、河南省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一)河南省勞動力市場存在的問題
1.勞動力市場總體供大于求
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將會長期并存,從當前狀況以及“十二五”期間中國的就業市場來看,主要的矛盾仍然是勞動力供大于求。據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介紹,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每年需要安排大約2 500萬人的勞動力,在2 500萬人左右勞動力中,青年學生大約占了1 400萬人。每年實際上城鎮能夠安排的勞動力大約在1 200萬人左右,大約還有上千萬人的就業缺口。在這樣的整體形勢下,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式相當嚴峻。由于高校擴招和教育產業化政策推行,大學生人數的增幅遠遠超過經濟增長所需要的人才增長,2013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規模達700萬人,2014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規模達727萬人。眾所周知,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全球經濟低迷,很多外企的全球市場不好,經濟增長速度持續放緩,企業招聘量自然縮水。由于我國宏觀就業形勢面臨經濟放緩、就業總量持續增加和結構性矛盾突出三重壓力,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趨勢。據今年2月初對近500家用人單位的統計,這些單位2013年計劃招聘崗位數同比平均降幅約為15%。從行業情況看,醫療衛生、咨詢、電子商務、旅游、文化體育等行業用人需求略有增加,但鋼鐵、機械、采礦、能源、建筑等行業用工需求不同程度減少。同時,公招性(含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崗位招聘量大幅減少。由于近幾年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包括鄉鎮基層工作崗位因大量公招均已得到持續補充,“鄉鎮人才計劃”實施5年到2012年上半年已結束,因此,這些公招性工作崗位招聘量大幅減少,給那些只想迷念于走公招就業路子的畢業生筑起了一道巨大的屏障。河南省勞動力市場在大環境下也不例外,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
2.勞動力市場分割尚未消除
勞動力市場分割指由于政治、經濟等外在制度因素或經濟內生因素的制約,勞動力市場劃分為兩個或多個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運行規則的領域。不同領域在工資決定機制、工作穩定性、勞動者獲得提升的機會等方面有明顯區別,使勞動力市場出現分塊現象,而且勞動者很難在不同塊的市場間流動。在不同塊勞動力市場中的供求雙方,尤其是勞動動力供給方的選擇自由度并不相同。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勞動力市場的分割。我們國家成立后,國家在勞動力流動上制定了嚴格的城鄉隔絕措施,通過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限制了農村勞動力向城鎮的自由流動,這些制度安排促成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城鄉分割。改革開放后,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但并未完全消除。現階段主要表現為城鄉之間的勞動力市場分割;地區之間的勞動力市場分割;行業之間的勞動力市場分割。勞動力市場的多重分割,帶來了負面的影響。由于在優勢的勞動力市場中工資差別大于勞動力素質差別,導致勞動力供求行為發生扭曲,大學畢業生不愿意到中小城市就業等情況的發生。
3.勞動力市場秩序還不規范,缺乏流動與無序流動并存的現象
勞動力市場秩序還不規范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勞動力市場相關法律制度缺失,各種勞動法規不是很健全,包括:勞動平等法律制度缺失、勞動法律責任制度不完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不合理。另一方面是勞動力市場的執法不嚴,包括:勞動行政執法不力、勞動行政執法不公、勞動司法不力。勞動力流動不規范表現為兩個方面:一為缺乏流動,二為無序流動。無序流動又變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勞動者在不同用人單位之間的無序流動;二是勞動者在就業狀態之間的流動無序。
4.工會還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工會作為勞動者為維護自身利益而自主結合的組織,其根本宗旨在于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權益。正是這一宗旨推動了工會成為現代勞動關系體制的基本構成要素,在協調勞動關系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隨著勞動力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作為勞動者的代表,工會成為勞動力市場運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雇員為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而設立的組織,應該代表和維護勞動者權益。但是,我國的工會卻沒有發揮出其在勞動力市場中應有的功能,一方面,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工會尚未改變附屬于企業行政的狀況,而一些非公有制企業還未建立工會,已成立工會的還幾乎全部被老板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工會難以真正代表勞動力供給方――勞動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從事的是日常利工作,很少涉及其應該注重的保護工人合法權益的問題。正是由于我國的工會還不能夠充分發揮出其在勞動力市場中應有的代表和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功能,這就大大削弱了工會在協調勞動關系中的作用。其后果就是勞動關系的不穩定和勞動關系的惡化。
(二)河南省大學生就業情況
正是因為河南省同樣存在著我國勞動力市場存在的共性問題,導致了該省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率、專業對口率和就業分布的區域和行業受到影響,出現了新的情況。
1.就業率雖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上升的比值較低,離期望值還有一定的距離
近3年大部分專業就業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根據《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的數據,2011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為90.2%,比2010屆(89.6%)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2011屆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為90.8%,與2010屆(91.2%)基本持平;高職高專院校2011屆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為89.6%,比2010屆上升了1.5個百分點。但從這些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出,就業率雖呈上升的趨勢,但是上升的比值較低,離期望值還有一定的距離。
2.專業對口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近些年來,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面對這樣的就業壓力,很多大學畢業生不得不選擇不對口的行業謀求生計,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對口率連年下降。教育數據咨詢和評估機構麥可思公司《2012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1屆受雇全職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4%。其中,本科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7%,比2010屆下降了2個百分點。2013年我們課題組做了專項調查,從中發現,大學畢業生就業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廣泛存在于本科及高職院校之中,我們課題組重點對河南省五所本科及高職院校進行了調查,調查后得出了這樣的結果:大學生初次就業專業“不對口”率超過了1/3。
3.就業地區以沿海地區以及內陸一線城市居多
收入水平是畢業生擇業考慮的重要經濟因素。一線城市享受了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長期居于產業中心的地位,薪酬水平較高,對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而近些年來,東部沿海地區的平均工資已達到較高水平,同時在一線城市和沿海地區就業機會較多?;谶@些因素的考慮,許多大學畢業生選擇去內陸一線城市和沿海地區就業。根據麥可思的中國2008―2010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發現,東部和沿海地區對本科畢業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數為67.3%,其中深圳、上海、北京、廈門、廣州是最吸引本科畢業生的五大城市,“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長期成為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主要聚集地。去年,北京大學的《2013年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顯示,大學生在京津滬地區就業的滿意度最高,在中部地區就業的滿意度最低。城市越大滿意度越高,在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就業的滿意度最高,其次是地級市,第三是縣級市或縣城,第四是鄉鎮,在農村就業的滿意度最低。這表明,大學生不愿意“低就”,更加鐘情大城市。從這些數據和事例中可以看出,東部沿海和內陸一線城市成為大學畢業生首選之地。河南省大學畢業生也不例外,許多人愿意去內陸一線城市和東部沿海城市,省內的地市,除了省會鄭州外,許多大學生不愿去中小城市、城鎮等條件相對艱苦的地方。
4.就業行業以新型行業為多
由著名第三方調查機構麥可思的《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稱,昔日被看作“冷僻”的專業如土木工程、氣象、園林、印刷、針灸、物流、中醫按摩等,則出現了畢業生供不應求狀況。河南省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河南省就業促進辦公室副主任孫銀正說我省大學生中語言類、藝術類、法學類、教育類、行政管理類傳統學科占比過大,2013年達23%,但這些學科的市場需求基本飽和。而一些新型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從2013年5月中旬畢業生行業就業情況來看,制造業、服務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五大行業是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其中,制造業是目前吸納畢業生最多的行業。師范類院校也出現了新型專業好就業的情況 ,一些緊缺專業如計算機、通訊、電子、土建、自動化、機械、醫藥和師范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旺盛,畢業生供不應求。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張全國說,河南農業大學這幾年開設的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的本科專業,包括農村社區管理、農村能源工程等,著重培養新農村建設急需的規劃設計、管理服務等應用型人才,短短幾年,招生規模就達1700余人。這樣新型專業就業前景很是光明。
二、河南省大學生就業發展趨勢分析
1.中原經濟區的持續快速增長有助于增加河南省新的就業崗位
2011年十一國慶前夕,國務院正式出臺《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建設中原經濟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自此,中原經濟區的建設就與河南省數十萬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我們知道,中原經濟區是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為基礎、中原城市群為支撐、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地理位置重要,糧食優勢突出,市場潛力巨大,文化底蘊深厚,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具有重大戰略地位。
中原經濟區建設帶來巨大的就業潛力。就業潛力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勞動力。現在河南省經濟增長很快,GDP占全國第五位,人口全國第一,中原地區具有巨大的勞動力資源。二是中原具有發展工業的前提。中原是主要的糧食產區,河南省應該大力發展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產業。特別是中原地區高校林立,可以培養大量的高科技型人才,向研發、生產、制造等產業發展,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還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運輸發展相關產業,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中原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也可以為大學生提供相應的就業崗位。再加上河南省及周邊各省府大力招商引資的開展,如深圳富士康、格力空調、可口可樂等相繼在中原落戶,標志著中原地區已經逐步的從農業區積極地向工業區前進,這些也定當為大量的中原人提供就業的崗位。中原地區要由農業取代工業必將需要大量的科技型人才,這就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空間。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則更應把握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因勢而為,切實增強責任感,自覺把個人追求轉化為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實際行動,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設中原經濟區上來,努力成為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領頭兵和先行者。
2.調整優化專業設置,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提高就業質量
大學生就業能力是一種與職業相關的綜合能力,是個人基本素質、專業知識和就業技能等因素的綜合。其中動手能力是一個關鍵環節。針對加強大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我們認為高校必須做自己應該做到的。高校應針對學生的需求,調整優化專業設置,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而動手能力的培養需要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實現,實踐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對實踐對象的認識,使知識與能力、基礎與專業、理論與實踐得到和諧的統一。因此,高校要在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中應起到主導的作用,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人才的培養要與社會需求對口,優化專業結構,加強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強化實踐教學,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推動畢業生順利就業。學校應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力度和實習基地的建設力度,重視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采取多種形式為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創造條件。教師除了鉆研教材,搞好教學以外,也應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使理論和實踐首先在教師身上實現真正有效的結合,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就業質量。
3.全社會正在努力建立一個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社會支持體系
幫助大學生解決就業難題,涉及到全社會的各個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個強大有力的社會支持體系,由家庭、學校、社會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社會支持體系包括:在大學畢業生就業前為他們提供就業指導、畢業學校和用人單位之間進行有效溝通、畢業生及時掌握人才市場信息、促進就業機構改變就業歧視現象等。另外,還要調整大學生自身的就業觀念,避免現在大學生擇業時普遍存在的個人主觀化、理想化的傾向,適當調整就業預期目標,以適應社會現實的要求。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全社會正在努力建立一個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社會支持體系。比如進一步完善中國的就業市場和就業服務等措施。
4.各級政府正在進一步制定與完善大學生就業的社會政策
我們知道,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社會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必須更多地依賴于社會政策層面的途徑來加以實現。換句話說,有關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社會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應更進一步地提上政府的議事日程,并將其納入到國家發展戰略規劃的制定當中,從而最終從消除社會問題的基礎層面來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當前,各級政府正從戰略的高度來認識到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性,采取相關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力的政策導向體系,做好高校培養人才和社會使用人才的相關工作。首先是完善大學生就業的相關政策。比如進一步改革戶籍管理制度,調整勞動人事關系,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更多的支持。其次,正在統籌相關行政和政策資源,建立完善的就業市場機制。最后,正在完善大學生自主創業制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