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化學分析范文
時間:2023-06-26 16:42: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納米化學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分析化學;綜合實驗;納米材料;修飾電極;甲基對硫磷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3-0055-02
一、引言
開設綜合化學實驗的目的,是通過綜合實驗的訓練,使學生能完成一項完整的研究工作,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課程日益受到重視,各高校相繼開設綜合化學實驗課程。但在化學綜合性實驗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綜合實驗方案與實驗條件的匹配性、實驗內容與學生專業的匹配性、實驗考核辦法的科學合理性、激勵機制的完善性等。同時,化學綜合性實驗的內容涉及學科交叉、與相關科研課題結合、與現場實際問題相結合,因此,化學綜合實驗的內容設計及考核機制的開發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廣大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在實驗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采取多種措施,不斷探索和實踐,共同推進實驗教學改革,使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本綜合實驗以納米功能材料修飾電極為基礎,以有機磷農藥――甲基對硫磷的高靈敏檢測為研究目標,集納米材料制備、表征,納米材料修飾電極的制備,電化學檢測實驗條件優化及實際樣品分析以及實驗結果評價于一體,著重培養了學生文獻調研、實驗設計、結果討論、實驗結果表述及科研創新思維,為培養創新型高素質人才提供可行性途徑。
二、綜合實驗設計
1.實驗目的。①了解納米氧化鋯的制備及表征方法;②掌握碳糊修飾電極的制備方法;③了解電分析化學實驗條件的優化及實驗結果的處理;④熟悉電化學工作站的使用。
2.實驗原理。金屬納米氧化物,有小尺寸效應、高比表面效應、超導性、高化學活性等優越性能,在電化學、光學材料、發光材料、磁性材料、電池材料及催化劑等高科技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在碳糊中摻雜適量納米材料,可以制得化學修飾碳糊電極。該類納米材料修飾碳糊電極,不僅繼承碳糊電極無毒、制作簡單、壽命長、電位窗口寬、殘余電流小的優點,且在靈敏度上較碳糊電極有進一步的提高。甲基對硫磷(O,O-二甲基-O-(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是一種高毒有機磷類農藥,能抑制膽堿酯酶活性,造成神經生理功能紊亂,因此食品及環境樣品中甲基對硫磷的檢測至關重要。甲基對硫磷的苯硝基官能團具有電化學活性,在電極表面能發生如下反應:
在磷酸鹽緩沖溶液中,甲基對硫磷在納米氧化鋯修飾碳糊電極上于-0.8~+0.4V(vs.SCE)范圍內掃描,產生一個靈敏的不可逆氧化峰和一對準可逆的氧化-還原峰,不可逆氧化峰峰電流與甲基對硫磷的濃度呈線性關系。該方法取樣量少、體系簡單、靈敏度高,可用于樣品中對硫磷含量測定。
3.主要試劑和儀器。①試劑。氯化氧鋯(分析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分析純),NaOH(分析純),石墨粉(光譜純),石蠟油,KH2PO4,Na2HPO4,甲基對硫磷(分析純)。②儀器。水浴鍋,馬福爐,瑪瑙研缽,聚四氟乙烯電極管,飽和甘汞電極,鉑絲電極,磁力攪拌器,超聲波清洗器,分析天平,臺式離心機,電化學工作站,透射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
4.實驗步驟。①納米氧化鋯的制備。稱取2.72 gCTAB和4.83gZrOCl2?8H2O,分別溶于一定量的蒸餾水中,在攪拌條件下將ZrOCl2?8H2O溶液加入到CTAB溶液中。30min后,劇烈攪拌條件下逐滴加入氫氧化鈉,保持攪拌使其混合均勻,體系中反應的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CTAB∶ZrOCl2?8H2O∶NaOH∶H2O=0.5∶1∶24∶966。攪拌數分鐘,密封靜置于80。C水浴,加熱48小時。將所得白色絮狀沉淀過濾,并用蒸餾水洗滌,直至濾液中沒有氯離子(用AgNO3檢測)。將固體轉移至瓷坩堝中,在馬弗爐中500℃灼燒5小時,冷至室溫,于瑪瑙研缽中研磨即得納米氧化鋯粉體。②納米氧化鋯的表征。采用透射電子顯微鏡對獲得的納米氧化鋯分體進行形貌表征;x-射線衍射儀進行晶相結構分型。③碳糊電極及修飾碳糊電極的制備。石墨粉與石蠟油以3∶1比例混合研磨成糊狀,壓入電極管中,稱量紙上拋光即制得裸碳糊電極。稱取質量比為4∶1的石墨粉和納米氧化鋯粉末,研磨均勻,滴加與固體質量為1∶3的石蠟油,研磨成糊狀。將糊狀物壓入電極管中,在稱量紙上拋光即制得修飾碳糊電極。④實驗條件的選擇。①富集時間。移取10mL含1.0×10-6mol/L甲基對硫磷的磷酸鹽緩沖溶液至電解池中,通氮氣除氧后將三電極系統浸沒在電解池中,攪拌條件下開路富集10s,30s,50s,70s,90s,120s,150s,180s,用微分脈沖伏安法,在-0.8~0.4V電位窗口條件下,測定不可逆氧化峰的峰電流,以氧化峰峰電流對富集時間作圖,選擇最佳富集時間。②pH值。配制pH值在4.0-9.0范圍內的一系列的甲基對硫磷溶液,在所選定的富集時間下,測定不可逆氧化峰的峰電流,以氧化峰峰電流對pH值作圖,獲得最佳測定pH值;以氧化峰峰電位對pH作圖,獲得電極反應過程中電子、質子轉移信息。
5.甲基對硫磷測定。①標準曲線的制作。配制濃度在1.0×10-7-1.0×10-5mol/L范圍內的甲基對硫磷系列標準溶液,在最佳實驗條件下,測定各溶液的氧化峰峰電流。以氧化峰峰電流值為縱坐標,甲基對硫磷溶液濃度為橫坐標,用Origin軟件繪制標準曲線,獲得線性方程及線性相關系數。②水樣測定。取一定量污水樣品,離心,取上清液,加入適量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鈉作為支持電解質,并向水樣中分三次加入甲基對硫磷標準溶液,在最佳條件下測量其氧化峰峰電流,采用標準加入法計算水樣中甲基對硫磷含量。
6.實驗數據處理及分析。①結合透射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結果分析氧化鋯納米材料的形狀及晶面歸屬;②繪制富集時間影響曲線,獲取最佳富集時間;③繪制pH值影響曲線,獲取最佳測試pH值;④繪制標準曲線,獲取線性方程和線性相關系數。⑤分析水樣中甲基對硫磷濃度。
三、總結
本綜合實驗涉及無機化學、材料化學、分析化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應用了多種現代分析儀器,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實驗操作技能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了學生的科研素養。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加強引導學生查閱相關文獻,掌握實驗中涉及的理論知識和實驗儀器原理。
參考文獻:
[1]宗漢興,俞慶森,錢文漢.十年來化學實驗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大學化學,1994,9(2):9.
[2]高盤良,常文保,段連運.化學專業課程體系設計[J].大學化學,199914,(2):21.
[3]王伯康,王志林,孫爾康.開設綜合化學實驗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化學,2001,16(2):25.
[4]吳性良,陸靖.綜合化學實驗內容及課程體系的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1,18(2):108.
[5]Xiaohong Tan,Buhai Li,Guoqing Zhan,Chunya Li*,Sensitive 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Methyl Parathion Using a Carbon Paste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Mesoporous Zirconia[J].Electroanalysis,2010,22 (2):151.
篇2
【關鍵詞】哲學;雜化材料;吸附性能研究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統一的,物質是世界存在的唯一方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現象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人類對自然界的研究愈深入,認識就越深入。科學越發展,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各學科之間呈現出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滲透的關系, 但同時也應看到各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滲透的關系。從哲學的意義上來講,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技術研究和發展過程是唯物辯證法的思維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有效運用。
一、對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滲透了世界普遍聯系的觀點
對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需要多學科交叉和綜合現代科學的發展,要求各學科相互交叉、滲透。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必然會沖破各種學科之間傳統的專業壁壘,在相鄰甚至相距甚遠的學科領域內探索、發掘,使現代科學走上日益整體化的道路。科學知識的整體化既表現為各個科學領域內部成分之間的綜合、聯系及相互作用的加強(學科內部的綜合);又表現為不同科學知識領域之間同學科之間的綜合、聯系及相互作用的加強,認識方法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補充(學科之間的綜合)。這種整體化趨勢,改造了原有學科,發展了新學科,從而深化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
現代科學技術特點之一是任何學科都在吸收和運用其它學科的成果、原理、技術、方法來充實與發展本學科。這實質上也是在進行某種程度的綜合。我們可以看到,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今世界, 已為技術的綜合創造了物質條件。任何一個國家, 為了提高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都必須使本國高技術化。他們常常通過兩種以上不同領域的技術, 創造出全新的技術領域。
二、對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中需要注意結構和功能的辯證思維
唯物辯證法認為, 結構是物質形態的普遍屬性, 是事物的各種要素內在聯系與組織方式; 功能則是指特定結構的事物在內部與外部的聯系與關系中, 表現出來的特定能力。我們要研究的機械結構是處于宏觀層次上的人工結構, 這種結構是以一定的基本加工功能為目的的機械有機組合。
例如,在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的研究和開發過程中, 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正確處理工藝條件、材料結構和產品性能三者之間辯證關系。在哲學指導下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備層狀Ni-Ti-LDHs、Fe-Ti-LDHs,并利用剝離-組裝或插層的方法而制備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采用X射線衍射(XRD)、紅外光譜(FT-IR)、掃描電鏡(SEM)、透射電鏡(TEM)和熱重及差熱分析(TG-DTA)等方法對插層柱撐化合物及其焙燒產物結構進行表征。通過吸附染料廢水中的活性染料、Cd2+等重離子溶液,探討改性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有機物雜化材料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應用。
結構與性能是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存在的兩種基本屬性,是材料內部微觀分子運動方式和外部宏觀性能表現的充分反映。在自然界中,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總是不可分割的,它們之間的聯系是復雜的和多樣性的,同時又是相互制約的。一方面,結構決定性能,有什么樣的物質結構就有什么樣的與之相聯系的特定性能。研究結構與功能的目的,在于正確認識結構和功能之間的辯證關系,從而推動生產的發展,促進科學的進步。在探索結構與功能的過程中,應將理論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在把握結構與功能多重屬性的基礎上,發揮科學想象力與創造力。
三、對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中需要注意局部和整體的辯證關系
整體是指構成事物的諸要素和關系的全部總和,是事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功能及其多樣性的聯系與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局部是整體的各種要素和各種關系, 可以是某一要素, 也可以是某些要素的組合。局部是構成整體的基礎, 同時又受到整體的制約, 以整體為歸宿。整體是各個局部的綜合, 是多種關系的統一與協調, 而不是各局部的機械式線性組合。整體與局部不是絕對的, 而是相對的, 同時也是不斷地變化和發展的。
整體與局部之間的辯證關系, 在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和加工裝備設計領域里,主要表現在主要零部件與次要零部件之間的辯證關系。系統的主要特征是其整體性, 即以要素為基礎的綜合性整體。在復雜的機械系統中, 要素之間的關系必須明確。
四、對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中需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是認識論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辯證關系。在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過程中,也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關系。理論分析與實驗觀察是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中的兩種重要方法,它們是相互聯系、互相促進的,脫離或違背實驗事實的理論是不合實際的,無法對科研和生產活動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而離開理論指導的實驗是盲目的。理論總結實驗結果,實驗鑒別理論的真偽;理論在實驗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實驗又在理論的指導下更新設計;它們既是矛盾的、彼此起伏的,又是統一的、相輔相成的。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賦予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研究技術不斷發展的內在動力。
綜上所述, 認識和研究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運用哲學觀點(不管是自覺地還是不自覺地),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在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的科學研究和開發中,只有以哲學基本原理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所提供的理論和物質手段,正確分析加工條件、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和制品性能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整體與局部的辯證關系,結構與功能的辯證關系,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才能揭示成型加工技術發展的內在規律,預見其發展趨勢,從而從根本上為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的科學研究指明方向,這對促進我國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的發展,推動現代化建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余永亮 男 漢族(1975年8月---)安徽望江人 淮南聯合大學思政部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理論.
篇3
關鍵詞 碳納米管; 甲胎蛋白; 濾紙; 免疫傳感器
1 引 言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是一種分子量為69 kDa的糖蛋白,是原發性肝癌的標記物之一,血清中AFP的升高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2]。正常人的血清中AFP的含量一般低于20 ng/mL,若明顯升高則可能患有肝腫瘤。癌癥的早期診斷對于癌癥的成功治愈、患者成活率的提高至關重要。在癌癥早期階段,腫瘤標記物的含量非常低,而目前臨床檢測常用的大多數分析儀器所需的分析時間較長。為滿足日益增多的癌癥前期或癌癥早期惡性病變臨床篩查的需求,迫切需要發展可實現快速、高靈敏檢測的微型儀器。
納米技術的發展,以及隨之而發展起來的新的納米探針、納米傳感器和納米分析體系大大擴展了生物傳感技術在分子診斷中的應用。碳納米管具有的獨特的物理、化學、光學和電學性質,為光電信號傳導和新一代生物電子/生物傳感器件的設計提供了優良的平臺[3]。特別是經DNA、酶、抗體等生物分子功能化的碳納米管,既具有碳納米管本身的大比表面積效應和優良的電傳導性能,也具備生物分子的特異性識別能力,基于生物分子功能化的碳納米管構建的生物傳感器可以有效地加速信號傳導,實現信號放大,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選擇性,減少所需樣品和試劑的用量。因此,將碳納米管應用于免疫傳感器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4~6]。
目前,碳納米管的免疫傳感器研究主要是將其作為傳感器的電極修飾材料,制作高特異性、高靈敏度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7~9],然而,這類傳感器通常需要使用價格比較昂貴的玻碳或者鉑、金等貴金屬作為電極材料,限制了其進一步的推廣應用[10]。本研究采用廉價易得的標準化學分析濾紙為基底,利用碳納米管/抗體混合液對濾紙進行包覆制作紙傳感器,基于簡單的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的原理,通過檢測紙傳感器導電性的變化實現AFP含量的測定。制備的紙傳感器靈敏度和檢出限皆可媲美傳統的ELISA試劑盒,且分析時間大大縮短,只需5 min即可得到樣品的檢測結果,適用于常規的癌癥篩選。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KQ-500DE超聲清洗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HT7700透射電子顯微鏡與S-3400N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日立公司);Z-603S 3D打印機(深圳市極光爾沃科技有限公司);DT-5302四線低電阻測量儀(深圳華盛昌機械實業有限公司);
標準化學分析濾紙(杭州新華紙業有限公司);單壁碳納米管(SWCNTs,直徑1~2 nm,長度5~30 μm,純度>95%,中科院成都有機所);Pluronic F108(PEO136-PPO45-PEO136,Mw=14600,FLuka公司);AFP單克隆抗體及AFP(鄭州博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0.01 mol/L磷酸鹽緩沖溶液(PBS,pH 7.4);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超純水。
2.2 碳納米管-抗體溶液的制備
準確稱取適量SWCNTs與1% (w/w)的F108溶液混合,在40 kHz條件下超聲12 h使之分散,制備濃度為5 mg/mL的碳管分散液。在10 mL F108/SWCNTs分散液中直接加入AFP單抗1 μL,使抗體終濃度為1 μg/mL,于微量振蕩器上振蕩, 使抗體均勻分散在碳管液中,最終碳管與抗體質量比約為5000∶1。
2.3 免疫紙傳感器的制備
將濾紙裁成5 cm×0.5 cm的濾紙條,浸入碳納米管-抗體溶液中,使其與溶液充分接觸,靜置10 min后取出,低溫干燥30 min,以便最大限度減小抗體的變性失活。重復上述浸漬-干燥循環,直至濾紙條上沉積足量的碳管和抗體。將干燥好的傳感器置于4℃保存。利用掃描電鏡對紙傳感器進行表征。
2.4 甲胎蛋白的檢測方法
用CAD2014軟件設計濾紙夾持裝置3D模型,再利用3D打印機制作其實體結構。利用夾持裝置固定紙傳感器,采用DT-5302四線低電阻測量儀作為檢測儀器,檢測時調至電阻檔。測試時取1 μL樣品滴至紙傳感器上進行測定,樣品滴加在傳感器上會形成一個直徑約為0.5 cm的濃縮、飽和的區域,在這個區域放置兩個銅片電極,檢測電阻變化。記錄測量區域的起始電阻值與加樣5 min內的最大電阻值,兩者的差值記為ΔR,以此作為電阻對抗原濃度的信號響應的度量,衡量免疫反應前后紙傳感器導電性的變化。3 結果與討論
3.1 SWCNTs的電鏡表征
由于SWCNTs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在溶劑中的分散穩定性較差,常需要對SWCNTs進行生物功能化改性[11],在碳納米管表面包裹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是一種在碳管表面固定生物分子的一種有效手段[12]。F108是一種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不僅可以防止碳納米管的聚集,而且可以為進一步的生物分子功能化提供有效位點,保持抗體的生物構型及活性,對抗體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13]。
利用透射電鏡(TEM)觀察分散前后SWCNTs的微觀形貌。如圖1a所示,最初的碳管比較長且相互纏繞,表面存在金屬催化劑及無定形碳等雜質。從圖1b可見,SWCNTs在F108溶液中呈現單根或小管束的分散狀態,分散的碳管直徑約為5 nm,碳管均勻分散在懸浮液中, 并且不再呈現聚集狀,成為均勻、穩定的碳管分散液。
朱宇萍, 袁 若, 柴雅琴, 覃 松, 袁亞利. 分析化學, 2012, 40(3): 359-364
5 GAO Zuo-Ning, SUN Yu-Qin, YOU Wei. Chinese J. Anal. Chem., 2009, 37(4): 553-557
高作寧, 孫玉琴, 猶 衛 . 分析化學, 2009, 37(4): 553-557
6 Arribas A S, Bermejo E, Chicharro M, Zapardiel A. Talanta, 2007, 71(1): 430-436
7 Ran X Q, Yuan R, Chai Y Q, Hong C L, Qian X Q. J. Colloids Surf. B. 2010, 79(2): 421-426
8 WANG Li-Juan, JIA Cui-Juan. 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2012, 31(7): 843-847
王麗娟, 賈翠娟. 分析測試學報, 2012, 31(7): 843-847
9 Che X, Yuan R, Chai Y, Li J, Song Z, Wang J.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10, 345(2): 174-180
10 CHEN Xue-Mei, XIE Ai-Juan, KONG Yong, YANG Yan-Wei, DING Xiao-Feng, ZHOU Min. Chinese J. Anal. Chem., 2013, 41(8): 1199-1203
陳學梅, 謝愛娟, 孔 泳, 楊艷偉, 丁小峰, 周 民. 分析化學, 2013, 41(8): 1199-1203
11 Lee J U, Huh J, Kim K H, Park C, Jo W H. Carbon, 2007, 45(5): 1051-1057
12 Li J, Xiao L T, Zeng G M, Huang, G H, Shen G L, Yu R Q. Anal. Biochem., 2003, 321(1): 89-95
13 GONG Hou-Jian.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Different Structure Block Polyether and Dispersion Effect for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handong University Doctoral Thesis, 2011
篇4
(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
【摘要】本論文采用化學鍍層法制備了摻雜銀納米粒子類金剛石碳膜的SERS活性基底,并通過對探針分子4-ATP的檢測證實了所制備的基底具有較強的增強活性,該材料將在SERS光譜和電化學分析方法聯用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
關鍵詞 4-ATP;銀納米粒子;類金剛石碳膜
摻雜金屬納米粒子的碳薄膜材料是目前碳膜材料研究的熱點之一[1]。銀、金等金屬納米粒子除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外,也具有很好地SERS活性,因此研究金屬納米粒子摻雜的碳薄膜材料將在SERS光譜研究領域產生一些新的應用[2]。本文采用化學鍍層法在類金剛石薄膜上摻雜銀納米粒子并對其SERS活性進行了研究。
1 實驗部分
1.1 試劑與儀器
對氨基硫酚(4-aminothiophenol ,4-ATP) 購至Aldrich公司。硝酸銀、氨水、甲醛、無水乙醇均為分析純。所用玻璃儀器均經 H2SO4/K2Cr2O7 洗液充分浸泡處理,使用前用超純水洗凈并烘干。
制備碳薄膜的真空蒸鍍設備為瑞士 BAL-TEC 公司制造的 CED050 碳蒸鍍設備。Renishaw-2000 型共聚焦拉曼光譜儀。
1.2 類金剛石碳膜活性基底的制備
將1cm×1cm玻璃片放入 piranha 溶液(98% H2SO4:30% H2O2=7:3(V:V);(注意:Piranha 溶液是強氧化劑,使用時要倍加小心!)中煮沸30 min, 隨后用超純水沖洗干凈,再依次用無水乙醇、超純水超聲清洗各15 min,氮氣吹干。蒸鍍碳膜時,蒸鍍前在室溫條件下通入 Ar 氣,氣體流量為 0.5 mL/min,蒸鍍時真空優于10-2mbar, 碳線預熱時間為 30 s,靶基距為 55 mm。制備出類金剛石碳膜活性基底。
1.3 摻雜銀納米粒子的類金剛石薄膜活性基底的制備
采用化學沉積法制備銀化學鍍層[3]。獲得摻雜銀納米粒子的類金剛石碳膜活性基底及覆蓋在玻璃片上的銀鏡基底。
1.4 具有SERS活性的探針分子的自組裝
SERS 測量使用 4-ATP為探針分子。將摻雜銀納米粒子的類金剛石碳膜活性基底和覆蓋玻璃片上的銀鏡基底浸入到4-ATP溶液中,浸泡3 h后取出,在空氣中蒸干。
2 結果與討論
2.1 類金剛石碳膜的SERS活性探究
從類金剛石碳膜和吸附有4-ATP的類金剛石碳膜的拉曼譜圖(圖1)可以看到,兩個譜圖非常相似,都顯示出了類金剛石碳膜的1550 cm-1和1360 cm-1特征光譜,圖1b在1120cm-1處有一峰,源于含氫的C=C鍵的振動。
另外,從圖1b中并沒有觀察到4-ATP的拉曼特征譜線,可以推斷出類金剛石碳膜對探針分子4-ATP并不表現SERS活性,只有摻雜銀納米粒子的類金剛石碳膜活性基底才表現出探針分子的特征譜圖。
圖1 (a)類金剛石碳膜和(b)吸附有4-ATP(10-2 mol/L)的類金剛石碳膜的拉曼譜圖
激光功率為25mW,100%;積分時間為10s.
2.2 摻雜銀納米粒子的類金剛石碳膜活性基底的SERS活性探究
為了更好的說明摻雜銀納米粒子的類金剛石碳膜活性基底的SERS活性,將摻雜銀納米粒子的類金剛石碳膜活性基底和銀鏡基底上吸附的4-ATP譜圖進行對比分析(圖2)。從圖中很容易的發現摻雜銀納米粒子的類金剛石碳膜活性基底上在1582,1438,1145 cm-1(b2振動模式)和1078 cm-1(a1振動模式)處的拉曼信號要明顯的強于銀鏡基底上的拉曼信號,這說明增強很可能是由于納米結構薄膜中的Ag-C界面引起碳膜基底上銀沉積的形狀和堆積方式發生變化,使碳膜基底與銀鏡基底上的銀納米粒子形貌不同產生的。
(a)摻雜銀納米粒子的類金剛石碳膜活性基底,[4-ATP]= 10-5 M (b)銀鏡基底;(c)為(a)與(b)之間的差別圖;(激光功率為25 mW,1 %;累計時間為5 s).
另外,圖2a中也觀察到了一些新的信號峰,如1508 cm-1(C-C鍵的伸縮振動),1121 cm-1(含氫的C=C鍵的振動)等,這些峰的出現很有可能歸因于4-ATP吸附在裸的類金剛石碳膜的SERS活性。當然,這些性質也很可能是由于銀納米粒子摻雜到類金剛石碳膜表面,使得薄膜中的碳膜表面結構發生微小變化所引起的。
3 結論
本論文采用化學鍍層法制備了摻雜銀納米粒子類金剛石碳膜的SERS活性基底,并通過對探針分子4-ATP的檢測證實了所制備的基底具有較強的增強活性。通過活性基底和銀鏡基底上的拉曼信號強度的對比分析,發現4-ATP在摻雜銀納米粒子的類金剛石碳膜活性基底上的SERS活性要明顯強于其在銀鏡基底上的信號強度,并且出現一些新的特征峰,這些性質很可能是由納米結構薄膜中的Ag-C界面所引起的。
參考文獻
[1]You T Y, Niwa O, Chen Z, et al. [J].Anal. Chem.,2003, 75:5191-5196.
[2]武建勞,郁宜賢,傅克德,張鵬翔.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概述[J].光散射學報,1994, 6(1):52-62.
篇5
自從1960年發現導電聚合物以來,導電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受到了國內外研究者的極大關注[1]。聚苯胺一維納米材料由于具有導電性高、比表面積大、穩定性好等特點而受到關注,被認為在傳感器、儲氫材料、場發射材料、閃光電弧焊和數字記憶存儲領域有潛在的應用前景[2-5]。與聚苯胺納米纖維不同的是,聚苯胺納米棒與納米管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模板[6],典型的聚苯胺納米棒的直徑為100~200nm。聚苯胺納米棒/納米管通常在如醋酸、十二烷基水楊酸、水楊酸、磺基水楊酸和樟腦酸[6]等弱酸水溶液條件下產生。眾所周知,純的聚苯胺存在不可忽視的缺陷,如不易溶解、加工困難等,這給實驗和應用帶來了很多不便,而聚苯胺經有機磺酸摻雜后溶解和加工性能都得到較大的改善[7-12]。本文以磺基水楊酸為摻雜酸,以苯胺為單體,過硫酸銨為氧化劑,在水溶液中進行苯胺的單體氧化聚合,通過控制n(單體)/n(摻雜酸),得到形貌規整的納米棒材料,并通過多種表征方法研究納米棒的性質。
2實驗
2.1聚苯胺納米棒的制備
苯胺(aniline),分析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生產,二次蒸餾后使用;過硫酸銨(APS)、磺基水楊酸(SSA)均為分析純,廣東西隴化工試劑廠生產。5mmol苯胺單體與一定量的SSA(2.5、1、0.67、0.5mmol)用蒸餾水配成0.2mol/L的水溶液,20℃恒溫水浴攪拌30min;5mmolAPS用蒸餾水配成0.25mol/L的水溶液;將部分的APS水溶液加入到單體溶液中磁力攪拌1min,然后加入剩余的氧化劑,在無攪拌下反應12h;產物經過濾后,60℃真空干燥24h。其中苯胺單體與SSA的摩爾比分別為2、5、7.5、10,分別記為PANI-2、PANI-5、PANI-7.5和PANI-10。
2.2材料的表征
用美國尼高力公司的360智能型FT-IR紅外光譜儀進行紅外光譜分析,采用KBr壓片法,掃描范圍為400~4000cm-1;用荷蘭飛利浦X’PertproMPDXRD粉末衍射儀進行XRD分析;電化學測試在CHI660B上采用三電極體系,電解液為2mol/L的H2SO4;循環伏安法掃描電位為-0.2~1V,掃描速率為50mV/s;電化學阻抗測試頻率為0.01~10kHz,掃描電位為0.01V,交流振幅為5mV;用CN61M/KDY-4型四探針儀測試樣品的電導率,在壓片機上15MPa壓力下壓成直徑為2.5cm的圓形試樣;用FESEM(FEINovaSEM230),FETEM(FEITecnaiG2)分析樣品的形貌。
3結果與討論
3.1FT-IR分析
圖1為不同反應時間下獲得的PANI中間體的紅外譜圖。圖2為溶液的pH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從圖1可以看出在反應初期得到的前驅體具有類似吩嗪的結構,其中反應5和30min時紅外譜圖中1622cm-1對應于前驅體中類似吩嗪結構的CC吸收峰,1445、1414cm-1與類似吩嗪結構中的雜環有關,864和845cm-1則與吩嗪結構低聚物中1,2,4三取位有關。反應2h后1622cm-1吸收峰消失,1445、1414cm-1吸收峰強度減弱;1580、1500cm-1的吸收峰分別為NQN及N—B—N(Q為醌環,B為苯環)的CC吸收峰;1297及1148cm-1分別對應于N—B—N中C—N及NQN結構中的極化子CN+的特征峰;1040和1022cm-1為磺酸根離子中OSO的特征峰;1240及825cm-1分別為極子化C—N+及苯環對位取代C—H的面內振動吸收峰,表明聚合物鏈中結構單元主要以頭尾相接的方式形成聚合物[8,9]。圖2的pH值隨時間變化曲線分為3段:在0~25min(pH值>2.5),pH值迅速下降反應,這一階段主要生成低聚物,25~90min(pH值<2.5),pH值緩慢下降,這一階段部分低聚物質子化繼續鏈增長;1.5h后溶液的pH值基本不變,表明反應基本完成,因此2h的后外譜圖和12h的相似。Fig2pHvalueprofileversustimefordifferentPANI-SSA
3.2XRD及電導率分析
圖3為不同n(苯胺)/n(SSA)時聚苯胺的XRD衍射圖,當n(苯胺)/n(SSA)為2、5、7.5、10時,出現聚苯胺的兩個特征峰2θ=25.2、20.0°,分別對應于摻雜態晶態和非晶態特征峰。圖4為不同反應時間下PANI-5產物的XRD圖,反應5及30min時在2θ=6.3、18.5、19.7、23.4、25.7、26.6°出現吸收峰,結合FT-IR分析,這些吸收峰可能為吩嗪類結構低聚物的特征峰。反應初期苯胺單體先形成結晶性的吩嗪類低聚物,由于溶解度低而從溶液中沉淀出來并成為納米棒生長的模板[7]。反應12h后吩嗪類低聚物的吸收峰消失,同時在2θ=25.2、20.0°出現聚苯胺的特征吸收峰。圖4n(苯胺)/n(SSA)為5時不同反應時間產物的XRD圖Fig4XRDpatternsatdifferenttimeforPANI-SSAwithn(aniline)/n(SSA)=5圖5為PANI-SSA的導電率隨n(苯胺)/n(SSA)比的變化,當摩爾比為2、5、7.5、10時,導電率分別為1.43、8.13×10-1、1.20×10-1,5.71×10-2S/cm。表明PANI-SSA的導電率隨n(SSA)/n(苯胺)的增大而增大。Wei等研究表明這與摻雜度有關[10]。圖5不同n(苯胺)/n(SSA)時的聚苯胺的導電率Fig5ConductivityofPANI-SSAatdifferentn(aniline)/n(SSA)ratio
3.3電化學分析
圖6是不同n(苯胺)/n(SSA)的PANI-SSA的循環伏安曲線。在2mol/L的硫酸介質中采用三電極體系研究PANI-SSA的電化學性質,低電位處(0~0.3V)的A1/C1對應于全還原態/本征態的一對氧化還原峰;在高電位(0.7~0.9V)處的A3/C3則對應于本征態/全還原態的氧化還原峰;而A2/C2(0.5~0.6V)氧化還原峰一般認為與低聚物的氧化還原降解有關。PANI-SSA材料的氧化峰隨n(苯胺)/n(SSA)的增大向正電位方向移動,而還原電位向負電位方向移動,這可能與摻雜度有關,摻雜度高有利于鏈中電子的離域和傳遞,降低了PANI的氧化還原電位。各峰的強度的差別可能與材料的導電性的大小有關[11]。圖62mol/L硫酸中不同PANI-SSA的伏安曲線Fig6C-VcurvesofPANI-SSAin2mol/LH2SO4圖7為不同n(苯胺)/n(SSA)的PANI-SSA的Nyquist曲線。高頻區均由單一容抗弧組成,表明電極過程為電化學控制過程,曲率半徑隨n(苯胺)/n(SSA)的增大而增大,表明電化學阻抗隨n(苯胺)/n(SSA)的增大而增大,這可能與材料的導電性和摻雜度有關。
3.4PANI-SSA結構分析及納米棒形成機理
圖8為不同n(苯胺)/n(SSA)時的聚苯胺的SEM圖像。圖9為PANI-10((a)和(b))和PANI-5((c)和(d))的聚苯胺的TEM圖像。結合圖9可以看出所合成的PANI-SSA的形貌為納米棒狀結構,典型的納米棒的直徑為100~200nm,長度為400~700nm,圖9(d)表明聚苯胺納米棒表面粗糙,覆蓋了1層10~25nm厚的納米顆粒。Cosmin等[7]研究表明這層納米級的顆粒沉積發生在溶液的pH值<2.5時,并且能夠顯著地提高導電性。PANI-SSA納米棒的可能的形成機理是:當n(苯胺)/n(SSA)<1時形成苯胺磺酸鹽,n(苯胺)/n(SSA)為10、7.5、5、2時溶液的pH值分別為5.6、5.35、4.90、4.16,苯胺分子與苯胺陽離子的平衡常數為PKa為4.6,此時苯胺分子與苯胺陽離子共存。初始階段苯胺分子先氧化形成含吩嗪單元的低聚物(圖10),由于它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低形成針狀的結晶,當溶液的pH值<2.5時,低聚物質子化為成核中心,成為納米棒生長的模板。溶液pH值>2.5時納米棒的形成占主導,pH值<2.5時納米粒子大量形成,并沉積在納米棒表面上形成1層10~30nm厚的納米顆粒,從而提高了材料的導電性[12]。
篇6
關鍵詞:化學需氧量;環境監測;綜述
化學需氧量(COD)是評價水體污染的重要指標之一。COD測定的主要方法有高錳酸鹽指數法(GB11892-89)和重鉻酸鉀氧化法(GTB11914-89)。高錳酸鹽指數法適用于飲用水、水源水和地面水的測定。重鉻酸鉀氧化法(CODCr)適用于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測定,但此法要消耗昂貴的硫酸銀和毒性大的硫酸汞,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且加熱消解時間長、耗能大,缺點十分明顯,已不適應我國環境保護發展的需求。為此,人們從不同方面進行了改進。
1標準法的改進
1.1消解方法的改進
為縮短傳統的回流消解時間,早期進行的工作包括密封消解法、快速開管消解法、替代催化劑的選擇等;近期的工作主要包括采用微波消解法、聲化學消解法、光催化氧化法等新技術。
1.1.1替代催化劑的研究重鉻酸鉀法所用的催化劑Ag2SO4價格昂貴,分析成本高。因此,畢業論文研究Ag2SO4的替代物,以求降低分析費用有一定的實用性。如以MnSO4代替Ag2SO4是可行的,但回流時間仍較長。Ce(SO4)2與過渡金屬混合顯示出很好的協同催化效應,如以MnSO4-Ce(SO4)2復合催化劑代替Ag2SO4[1],測定廢水COD,不但可降低測定費用,還可降低溶液酸度和縮短分析時間,與重鉻酸鉀法無顯著差異。
1.1.2微波消解法如微波消解無汞鹽光度法測定COD;微波消解光度法快速測定COD;無需使用HgSO4和Ag2SO4測定COD的微波消解法;氧化鉺作催化劑微波消解測定生活污水COD等。Ramon[2]等采用聚焦微波加熱常壓下快速消解測定COD。
與標準回流法相比,微波消解時間從2h縮短到約10min,且消解時無需回流冷卻用水,耗電少,試劑用量大大降低,一次可完成12個樣品的消解,減輕了銀鹽、汞鹽、鉻鹽造成的二次污染[3]。專著[4]對此作了較全面的總結。
1.1.3聲化學消解法盡管微波消解時間短,但消解完后要等消解罐冷卻至室溫仍需一定時間。而超聲波消解方便,設備簡單,且不受污染物種類及濃度的限制,近年來已有一些應用研究[5]。鐘愛國[6]使用自制的聲化學反應器對不同水樣進行了聲化學消解試驗,提高了分析效率,減少了化學試劑用量,COD測定范圍150mg·L-1~2000mg·L-1,標準偏差≤615%,加標回收率96%~120%。超聲波消解時,超聲波輻射頻率和聲強是兩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試驗表明,超聲波輻射標準水樣30min時,低頻(20kHz)、適當高的聲強(80W·cm-2)有利于水樣的完全消化。
1.1.4光催化氧化法紫外光氧化快速、高效,在常溫常壓下進行,不產生二次污染,因此對水和廢水分析的優勢特別突出。近幾年來,半導體納米材料作為催化劑消除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方法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當用能量等于或大于半導體禁帶寬度(312eV)的光照射半導體時,可使半導體表面吸附的羥基或水氧化生成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OH),從而使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氧化分解。艾仕云等[7]提出納米ZnO和KMnO4協同氧化體系,并據此建立了測定COD的方法,所得結果的可靠性和重現性與標準法相當。他們還使用K2Cr2O7氧化劑、納米TiO2光催化劑測定COD[8]。通過光催化還原K2Cr2O7生成的Cr3+濃度變化,可以獲得樣品的COD值。但反應仍需恒溫攪拌,反應液需離心過濾。操作煩瑣,且不能在線快速分析。
1.2測定方法的改進
1.2.1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測定COD是在強酸性溶液中過量重鉻酸鉀氧化水中還原性物質,Cr6+還原為Cr3+,英語論文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Cr6+或Cr3+來實現COD值測定。Inaga等以Ce(SO4)2作氧化劑,加熱反應后測定吸光度,計算出COD值。Konno使用自制的比色計與PC機相聯測定COD,所得結果與標準法基本一致。光度法測得COD值快速、準確、成本低等。目前,國內外不少COD快速測定儀均是基于光度法原理。如美國HACH公司制造的COD測定儀是美國國家環保局認可的COD測量方法。
1.2.2電化學分析法
(1)庫侖法庫侖法是我國測定COD的推薦方法,該法利用電解產業的亞鐵離子作庫侖滴定劑進行庫侖滴定,根據消耗的電量求得剩余K2Cr2O7量,從而計算出COD。廣州怡文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制的EST22001COD在線自動監測儀,采用庫侖滴定原理,測量范圍5mg/L~1000mg/L;測量時間30min~60min,測量誤差≤±5%FS;重復誤差≤±3%FS,與手動分析具有很好的相關性。
(2)電解法此法既不外加氧化劑,也不加熱消解水樣,而是利用電化學原理直接測量水中有機物的含量,是COD測定方法的突破。方法原理基于特殊電極電解產生的羥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可同步迅速氧化水中有機物,較難氧化的物質(如煙酸、吡啶等)也均能被·OH氧化。羥基自由基被消耗的同時,工作電極上電流將產生變化。當工作電極電位恒定時,電流的變化與水中有機物的含量成正比關系,通過計算電流變化便可測量出COD值。作者在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工作,取得了初步的結果[9,10]。由于水樣不需消解,極大縮短了分析流程,還克服了傳統方法中“二次污染”的問題。目前,這類儀器代表產品是德國LAR公司的Elox100A型COD在線自動監測儀h[11]。儀器測量范圍從1mg/L~10000mg/L,最大可到100000mg/L,測量周期2min~6min。此儀器在歐美各國已得到較廣泛的應用,在我國也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
(3)其他電化學分析法Dugin[12]提出以Ce(SO4)2為氧化劑,利用pH電極和氧化還原電極直接測定電勢從而測定COD值的方法。Belius2tiu[13]以兩種不同的玻璃電極組成電池,通過直接測定電池電動勢,對水樣中COD值進行測定。趙亞乾[14]以一定比例的反應溶液回流10min后,冷卻稀釋,用示波器指示終點進行示波電位滴定測定COD。
Westbroek等[15]提出Pt-Pt/PbO2旋轉環形圓盤電極多脈沖電流分析法,通過電化學方法產生強氧化劑,碩士論文有機污染物在圓盤電極表面直接氧化或與產生的氧化物質反應而間接被轉化。伏安計時電流法和多脈沖計時電流法測COD,可在幾秒中獲得結果,而且可以在線監測。形成的強氧化媒介可使工作電極表面保持清潔。但方法檢測限較高,不適合地表水或輕度污染水的測定。但德忠等[16]提出混合酸消解和單掃描極譜法快速測COD的方法。該法基于用單掃描極譜法測定混合酸(H3PO4-H2SO4)消解體系中過量的Cr6+,從而間接測定COD。混合酸消解回流時間只需15min。Venkata等[17]使用示差脈沖陽極溶出伏安法(DPASV)進行電化學配位滴定確定有機金屬絡合物的絡合能力,從而測定COD。
.2.3化學發光法根據重鉻酸鉀消解廢水后其最終還原產物Cr3+濃度與COD值成正比關系,以及在堿性條件下,Luminol-H2O2-Cr3+體系產生很強的化學發光的原理,文獻[18,19]提出一種用光電二極管做檢測器測定水體化學需氧量的新方法。
1.2.4紫外吸收光譜法紫外吸收光譜法是通過測量水樣中有機物的紫外吸收光譜(一般用254nm波長),直接測定COD。已有工作表明,不少有機物在紫外光譜區有很強的吸收,在一定的條件下有機物的吸光度與COD有相關性,利用這種相關性可直接測定COD。這種方法不像COD、總有機碳(TOC)方法那樣明確,但在特定水體中有極高的相關性,也能真實反映有機物含量。基于紫外吸收原理測定COD的儀器已有生產。這類方法均不需添加任何試劑、無二次污染、快速簡單,但前提條件是水質組成必須相對穩定。此方法在日本已是標準方法,但在歐美各國尚未推廣應用,在我國尚需開展相關的研究。
2自動在線分析技術
流動分析(FA)用于水樣COD的測定可將樣品消解和測定實現一體化,留學生論文使整個過程實現在線化、自動化。Korinaga[20]提出以Ce(SO4)2為氧化劑,采用空氣整段間隔連續流動分析法對環境水樣中的COD進行測定,采樣頻率達90次/h,但需特制的閥,且管長達18m。陳曉青等[21]提出測定COD的流動注射停流法,系統以微機控制蠕動泵的啟停,并記錄分光光度計檢測到的信號。由于停流技術的引入,解決了慢反應中樣品的過度分散問題。
Cuesta等[22]提出COD的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流動注射分析法。用微波加熱消解樣品,未被樣品中有機物質還原的Cr6+保留在陰離子交換樹脂上,Cr6+經洗脫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這種方法在檢測中沒有基體效應的影響。
盡管流動注射分析的優勢突出,但仍免不了傳統加熱方式。為了提高在線消解效率,不得不加長反應管或采用停留技術,這又導致分析周期延長或低的采樣頻率。醫學論文微波在線消解效果雖好,但去除產生的氣泡使流路結構復雜化。但德忠等[23]將流動注射和紫外光氧化技術引入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中,建立了紫外光催化氧化分光光度法測定高錳酸鹽指數的流動分析體系,并對多種標準物質(葡萄糖、鄰苯二甲酸氫鉀、草酸鈉等)進行了研究,反應僅需約115min,回收率8310%~11110%,檢測限為016mg/L。用此方法成功測定了COD質控標準(QCSPEX-PEM-WP)和英格蘭普利茅斯Tamar河水樣品。
Yoon-Chang[24]將光催化劑二氧化鈦鋪助紫外光消解與流動分析技術聯用測定化學耗氧量,獲得了好的相關性。李保新等[25]把化學發光系統和流動分析法結合測定高錳酸鹽指數,有機物在室溫條件下發生化學氧化反應,KMnO4還原為Mn2+并吸附在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微型柱上,同時過量的MnO-
4通過微型柱廢棄。吸附在微型
柱上的Mn2+被洗脫出來使用H2O2發光體系檢測。若換用職稱論文重鉻酸鐘氧化劑,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還原生成的Cr(Ⅲ)催化Luminol-H2O2體系產生強的化學發光可測定COD。該方法已用于地表水樣COD的測定。
基于流動技術,綜合電化學技術、現代傳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現代光機電技術研制的COD在線監測儀,一般包括進樣系統、反應系統、檢測系統、控制系統四部分。進樣系統由輸液泵、定量管、電磁閥、管路、接口等組成,完成對水樣的采集、輸送、試劑混合、廢液排除及反應室清洗等功能;反應系統主要有加熱單元或(和)反應室,完成水樣的消解和的反應;檢測系統包括單片機(或工控機)、時序控制和數據處理軟件、鍵盤和顯示屏等,完成在線全過程的控制、數據采集與處理、顯示、儲存及打印輸
參考文獻:
[1]楊婭,艾仕云,李嘉慶等.用MnSO4-Ce(SO4)2協同催化快速測定COD的研究[J].重慶環境科學,2003,25(11):30-31.
[2]RamonRamon,FranciscoValero,Manueldelvalle.Rapiddeterminationofchemicaloxygendemand[J].AnalyticachimicaActa,2003,491:9-109.
[3]但德忠,楊先鋒,王方強,等.COD測定的新方法-微波消解法[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1997,33(3):135-136.
[4]但德忠,分析測試中的現代微波制樣技術[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
[5]AntonioCanals,M.delRemedioHernandez.Ultrasound-assistedmethodfordeterminationofchemicaloxygendemand[J].AnalyticalandBioanalyicalChemistry,2002,374(6):1132-1140
篇7
低壓電器用銅基觸點材料的研究進展
焊接型銀觸點的現狀與發展
擠壓型銀石墨觸點脫碳層分析及釬焊后剪切力研究
錳含量對無取向電工鋼組織性能的影響
鈦酸鉍鈣和稀土復合摻雜對BaTiO_3陶瓷微結構和介電性能的影響
熱處理對La0.7Ni2.65Mg0.3Co0.75Mn0.1合金貯氫性能的影響
鉚釘觸頭表面“白印”產生的原因及影響
粉末燒結鋁鎳鈷永磁合金的質量控制
輕型直流輸電及其應用研究
電觸頭材料
行業動態
新會員簡介
專利、文摘
射頻識別標簽用導電銀膠研究進展
“物聯網”
金屬霧化制粉技術現狀
氧壓對粉末預氧化法AgSnO_2電觸頭材料性能的影響
AgSn合金粉末氧化過程分析
銀石墨觸點焊接方法研究
機械合金化法制備CuW(85)電接觸材料工藝研究
退火溫度對Bi4Ti3O12Bi3TiNbO9復合薄膜鐵電性能的影響
AB_5型儲氫合金低溫氫擴散行為研究
GB/T24268-2009《銀氧化錫電觸頭材料化學分析方法》釋義
泄漏電流測試儀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
核主成分分析和粒子群優化支持向量機在電力機車籠型異步牽引電機故障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石油庫低壓配電及控制系統防雷技術
行業動態
專利文摘
“第七屆電工合金技術交流會”征文啟事
含微量Ni、Zr、RE的新型銅基電接觸材料組織與性能研究
模擬汽車繼電器條件下AgW、AgSnO_2觸頭材料的電弧侵蝕性能研究
化學包覆法AgNi(10)觸頭材料的電弧侵蝕特性
噴射沉積法Cu-9Ni-6Sn合金的組織與性能研究
鉍層狀結構陶瓷Bi2SrNdNb2FeO12鐵電性能及磁性能研究
上引連鑄工藝在銀基電觸頭材料生產中的應用
反向擠壓在銀合金材料加工中的應用
電熱合金術語
雙金屬在低壓電器的設計應用及常見問題分析
用于氣體擴散層的碳纖維材料的性能測試與分析
電工合金標準現狀及發展趨勢
多電機傳動在連軋管機組精整線上的應用
行業動態
新會員簡介
專利文摘
含CuO的AgZnO觸頭材料的制備與電性能分析
等離子電弧法制備納米SnO_2的試驗研究
銅包鋁線導電性能的計算研究
2%Si無取向電工鋼織構的演變
碳纖維復合材料與金屬的電偶腐蝕及防護
粘結劑含量對(Pr0.8Tb0.2)(Fe0.4Co0.6)1.88C0.05合金粘結樣品磁致伸縮的影響
AgSnO_2電觸頭材料制備技術綜述
熱雙金屬術語
微電機用環保復合金屬材料現狀及發展趨勢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應用
Bi4Ti3O12鐵電薄膜的制備及研究進展
基于虛擬儀器的繼電器觸點彈跳測試系統
《電工材料》投稿需知
篇8
關鍵詞:石墨烯; 金納米棒; 過氧化氫; 生物傳感器
1引言
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作為氧化劑、還原劑和催化劑在工業、環境、制藥、食品分析和臨床診斷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醫學上用雙氧水(3%左右或更低,wV)作消毒劑;在食品行業中,雙氧水作為生產加工助劑,應用于飲料、乳品、啤酒等生產過程中,但雙氧水的過量使用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1]。因此,構建簡單、靈敏的H2O2檢測方法,對H2O2含量的精確測量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檢測低含量雙氧水的主要方法有化學發光法[2]、熒光法[3]、分光光度法[4]及電化學分析法[5]等。電化學方法由于操作簡單、靈敏度較高、快速而廣泛受到重視。已有許多文獻報道辣根過氧化物酶(HRP)修飾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對H2O2的檢測[6,7]。另外也有報道一些蛋白質如過氧化物大豆酶、血色素、肌球素[8]用于H2O2的測定,而關于無酶的H2O2傳感器的報道甚少。
石墨烯是單層碳原子緊密堆積形成的二維蜂窩狀晶格結構的晶體,石墨晶體薄膜的厚度只有0.335 nm,其獨特的二維結構使其具有優異的電學、力學、熱學及化學性質[9],因其優異的電子轉移性能和大的比表面積而用于電化學生物傳感器[10]。但石墨烯片層間存在痧共軛和較大的范德華力,容易堆積和聚集,這給石墨烯的研究和應用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對其進行有效的功能化修飾尤其重要。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一種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膠體保護作用、成膜性、粘結性、吸濕性、增溶或凝聚作用,但其最具特色的是其優異的溶解性能及生理相容性。據文獻報道PVP保護的石墨烯納米片膠體溶液在水、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展現了高的溶解性和穩定性[11]。
納米金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優異的光學性能,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同時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有效提高電子傳輸速率[12]。金納米棒是納米金的一種形式,其具有比球形金納米粒子更好的性能。球形金納米粒子在520 nm處產生強烈的吸收帶,而金納米棒則出現兩個吸收帶:橫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520 nm)和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600 nm,從可見光區到近紅外光區),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對周圍介電性質的改變反應更加靈敏,并且靈敏度隨縱橫比的增大而增加[13]。目前,已經報道了多種金納米粒子修飾的石墨烯傳感器[14,15],但基于金納米棒修飾的石墨烯傳感器尚未見報道。本研究利用靜電引力自組裝,將帶正電荷的金納米棒(AuNRs)吸附負載在帶負電荷的PVP保護的石墨烯(PVPGNs)表面上,形成PVPGNsAuNRs復合物。基于PVPGNsAuNRs復合物,發展了一種新型的無酶型電化學傳感器用于H2O2的檢測。此傳感器制備簡單,對H2O2的電催化還原性能好,檢出限低,靈敏度高,抗干擾性好。2實驗部分
2.1儀器與試劑
3結果與討論
3.1PVPGNsAuNRs納米復合材料的表征
將所制得的PVPGNs和金納米棒(AuNRs)的形貌分別用透射電鏡(TEM)表征,如圖1所示。所得PVPGNs片層薄且比表面積較大,其極薄的尺寸引起形變,導致了其如皺褶一樣的形貌。所合成的金納米棒形狀和尺寸都比較均勻,長徑比為3.5。CTAB保護的金納米棒在水中分散性好而且非常穩定,未發生團聚現象,金納米棒任意地分布在銅網上。
[TS(][HT5”SS]圖1金納米棒和PVPGNs的TEM圖
Fig.1TEM images of goldnanorods (AuNRs) (a) and poly graphene (PVPGNs)(b)[HT5][TS)]
由于石墨烯和金納米棒在紫外可見光區都有特征吸收峰,因此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可用于監控該復合物的合成情況。將所得到的PVPGNs, AuNRs和PVPGNsAuNRs分別用紫外分光光度計表征,如圖2所示。石墨烯在260 nm左右有吸收峰(如圖2a所示),表明肼還原后石墨烯的電子共軛結構的恢復。金納米棒在紫外可見光譜有兩個吸收帶:橫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和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隨著縱橫比的增大,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會加強,且吸收波長也會發生紅移。如圖2b所示,合成的金納米棒在510和700 nm處有等離子體共振吸收峰,分別是金納米棒的橫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和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根據文獻[12]報道的方法,計算得到該金納米棒的長徑比是3.5。如圖2c所示,PVPGNsAuNRs復合物在270,520和700 nm處有紫外可見吸收峰,分別對應的是GNs,AuNRs的橫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和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這表明帶負電荷的PVP保護的石墨烯與帶正電荷的金納米棒能夠通過靜電作用結合。
如圖4所示,比較了AuNRsGCE、PVPGNsGCE和PVPGNsAuNRsGCE不同電極對H2O2的電催化性能。在未添加H2O2的條件下,3種修飾電極在N2飽和的中性磷酸鹽緩沖液中均沒有電催化性能;當電解質中加入相同濃度H2O2后,AuNRsGCE、PVPGNsGCE和PVPGNsAuNRsGCE均對H2O2表現出明顯的電催化還原,但PVPGNsAuNRs電極比AuNRs電極和PVPGNs電極均展現了更大的催化電流,從而證實了PVPGNsAuNRs對H2O2的催化還原效應是石墨烯和金納米棒的協同作用所引起的,表明PVPGNsAuNRs納米復合材料對H2O2有更好的電催化活性。負電荷的PVPGNs納米片,使得帶正電的CTAB保護的金納米棒通過靜電作用吸附負載在PVPGNs納米片。PVPGNs大的比表面積和高的電子傳遞效率,可以為H2O2在電極表面的還原提供電子傳遞的能力。由于電子導體金納米粒子均勻分散在傳感膜中,以及石墨烯與金棒的緊密接觸而形成了三維電子導電網絡,從而加速了膜中的電荷傳遞,使得H2O2在電極表面的還原得到增強。同時這些被吸附的金納米棒能夠進一步有效提供電子傳遞路徑,并在電極與分析物之間加速電子傳遞時起到納米微電極的作用,從而使得PVPGNsAuNRs修飾的電極上時,對H2O2的電催化還原能力比石墨烯和納米金棒本身顯著增大。
3.4干擾實驗和標準加入的回收率
為了證明PVPGNsAuNRs納米復合材料修飾的電極的選擇性,測試了干擾物尿酸(UA)和抗壞血酸(AA)對H2O2的干擾情況。圖6為PVPGNsAuNRsGCE在N2飽和的PBS(pH 7.0)中,對H2O2、UA和AA的電流響應曲線。在施加電位為_Symbolm@@_0.40 V時,該電極對H2O2有明顯的響應電流,加入UA和AA后,沒有顯示額外的信號或干擾電流,表明干擾物對H2O2的測定沒有影響,說明此傳感器具有較好的選擇性和抗干擾能力。
采用標準加入法對4份H2O2的實際樣品進行了加標回收測定,結果見表1。此傳感器對4份H2O2實際樣品的加標回收率在95.0%~111.3%之間,比鈀納米粒子碳納米管傳感器[25]測定H2O2實際樣品的加標回收率高。此傳感器與傳統的高錳酸鉀滴定法相比,檢測H2O2的結果基本一致,表明傳感器可用于實際樣品的分析。
3.5傳感器的重現性和穩定性
考察了此PVPGNsAuNRs修飾電極的重現性,相同條件下制備的6 支電極對20 mmolL H2O2進行檢測,電化學信號的相對標準偏差為4.1%。還考察了該多層膜修飾電極的長期穩定性。將修飾電極貯存于4 ℃冰箱內,每天取出進行測量,結果表明, 在2 個月后,電化學信號降低5.2%。
篇9
[關鍵詞] 免疫傳感器;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 氨基硅烷化-葡聚糖-四氧化三鐵納米復合物; 普魯士蘭-納米金; 納米金
[中圖分類號] R737.25;R730.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3-81-03
An Immunosensor for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Based on Aunano-PB,AEAPS-Dextran- Fe3O4 and Aunano
CHENG Ping LI Yan ZHENG Junsong HE Juan FANG Lichao HUANG Hui DENG Jun JIANG Lili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design a sensitive amperometric immuno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 based on Aunano-PB nanocomposites,AEAPS-Dextran-Fe3O4 nanocomposites and Aunano modified indium tin oxides(ITO) electrode. MethodsFirst the ITO electrode was modified with Aunano-PB nanocomposites. Then AEAPS-Dextran-Fe3O4 nanocomposite was dropped on the Aunano-PB modified-ITO electrode surface. Finally,Aunano was adsorbed onto the composite surface for immobilizing PSA antibodies. ResultsThe optimal Ph value was 7.0,and incubation time was 10 min. In the optimal conditions,the amperometric immunosensor showed a linear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intensity at two PSA concentrations of 0.8 to 20ng/mL and 20 to 170ng/m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0.6ng/mL. ConclusionThe amperometric immunosensor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simple and convenient in the detection of PSA,with low detection limit.
[Key words]Immunosensor;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AEAPS-Dextran-Fe3O4 nanocomposite; Aunano-PB; Aunano
人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一個32-33 KDa的單鏈糖蛋白,也是重要的前列腺腫瘤標志物。檢測PSA方法較多,以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最為常用。但RIA具有放射性危害,標記物放射性半衰期較短,操作過程繁瑣,且需要昂貴的射線檢測儀;ELISA操作步驟也顯冗長,還需用酶標儀。為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國外在幾年前研制出檢測PSA的免疫層析試條。近年來文獻報道了多種電化學免疫傳感器應用于檢測血清PSA濃度,其中電流型傳感器大多是用過氧化物酶、葡萄糖氧化酶標記的方法。
本研究擬建立一種簡便、快速、靈敏、低廉的血清PSA濃度的檢測方法,通過制備Aunano-PB、AEAPS-Dextran- Fe3O4納米復合物及Aunano納米顆粒協同修飾ITO電極表面固定PSA抗體,制得的電流型免疫傳感器具有靈敏度高、檢測下限低、穩定性好等優點。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和儀器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抗體(anti-PSA)(3.2mg/mL)購自天津天健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標準品購自上海實業科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ITO玻璃購自深圳元亨光電有限公司,葡聚糖T-10(相對分子質量10 000)購自BBI 公司,檸檬酸三鈉、AEAPS購自Alfa Aesar公司,小牛血清白蛋白(BSA)購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氯金酸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鐵氰化鉀、氯化亞鐵等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試劑,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
MEC-12B多功能微機電化學分析儀為江蘇江分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產品,TU-1901紫外分光光度計為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產品,TECNAI10透射電子顯微鏡為荷蘭飛利浦產品。
1.2 方法
1.2.1 ITO的預處理 將ITO玻璃切割成5mm×25mm的玻片[1],依次用丙酮、二氯甲烷超聲清洗10min,蒸餾水超聲清洗3次,每次2min。再將其置于H2O:H2O2(30%):NH3(25%)(5:1:1)混合液中,37℃ 攪拌1h,用蒸餾水沖洗后放100℃ 烘箱烘干。最后用白色膠布分割一工作窗區域(5mm×5mm),用記號筆做好標記。1.2.2 納米金的制備 用檸檬酸鈉還原氯金酸方法制得平均粒徑為16nm 的納米金(Aunano)溶膠。取100mL 氯金酸(0.01wt%)在沸騰后,邊攪拌邊迅速加入5mL 檸檬酸鈉(1wt%),保持沸騰10min 后室溫自然冷卻,然后用0.45μm 孔徑的纖維素薄膜過濾,4℃ 冰箱放置備用。
1.2.3 Aunano-PB納米復合物制備 將含有1.0mM FeCl3?6H2O、1.0 mM K3Fe(CN)6、0.1 M KCl 和0.025 M HCl 的混合水溶液迅速加入到10 mL的上述制備的Aunano溶液中,室溫強力攪拌24h(避免陽光直射),形成褐色復合物。Aunano-PB納米復合物用丙酮離心洗滌兩次,最終得到濃縮納米復合物。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1.2.4 AEAPS-Dextran- Fe3O4磁性納米顆粒的制備葡聚糖包被Fe3O4的制備[2] 通過共沉淀法制備外包葡聚糖的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Dextran-Fe3O4)。具體步驟:稱取FeCl3?6H2O 9.36g、FeCl2?4H2O 3.44g、葡聚糖T-10 10g,在通氮條件下溶于120mL三蒸水中,在60℃條件下1000r/min機械攪拌,恒流泵以1mL/min滴加28%氨水120mL,反應1h后得到黑色膠狀物。自然冷卻至室溫,10000r/min離心10min,棄去沉淀,收集上清液。將上清液用冰乙酸調pH值至8.0,0.22μm濾膜過濾,分裝后置于4℃備用。配制AEAPS溶液,取3.5mM AEAPS加入10mL甲苯/甲醇(甲苯∶甲醇=1∶1)溶液。向50mL Dextran-Fe3O4溶液中加入5mL AEAPS溶液,在60℃通氮條件下,1000r/min機械攪拌反應4h,得到AEAPS-Dextran-Fe3O4溶液,分裝后置于4℃備用。
1.2.5 傳感器的制備 按照He等[3]報道做少量修飾,將超聲分散后的10μL Aunano-PB納米復合物滴涂到干凈的ITO玻璃電極上,室溫下自然晾干。再將15μL 黑色AEAPS-Dextran- Fe3O4懸液滴加修飾后電極表面,待干燥后浸泡在納米金溶液中約6h,取出沖洗,再置于PSA抗體中4℃ 孵育過夜(約12h)。最后電極在0.25%小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中孵育1h,封閉電極表面的非特異性結合位點。
2 結果
2.1 電極修飾過程的電化學表征
測定電極制備過程的循環伏安特征(圖1)。圖1中曲線a為裸ITO電極的CV圖;當Aunano-PB納米復合物修飾電極后,圖中在E=0 V附近出現一對普魯士蘭特征氧化-還原峰(曲線b);將AEAPS-Dextran- Fe3O4磁性納米復合物固定到電極表面后,進一步提高了電子傳遞速率,使其峰電流顯著增大(曲線c)。當Aunano固定到AEAPS-Dextran-Fe3O4磁性納米復合物修飾的電極表面時,峰電流明顯降低(曲線d)。當anti-PSA吸附在Aunano表面時,峰電流降低(曲線e),這是由于anti-PSA是非導電物質,阻礙了電子的傳遞。用BSA封閉電極非特異結合位點后,峰電流進一步降低(曲線f);曲線g是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為1ng/mL由于抗原抗體結合形成的復合物阻礙電子的傳遞,與f比較g的氧化還原峰明顯降低。
2.2 實驗條件的優化
pH值的優化:當 pH7.0 時,峰電流隨pH值的增大而減小。因此,本實驗選定的PBS測試溶液的pH值為7.0。孵育時間的優化:實驗發現,反應10min時,抗原-抗體反應已基本達平衡,故實驗過程中選擇10min 為抗原和抗體的反應時間。
2.3 免疫傳感器的響應特性
從圖2中可以看出,PSA的濃度在(0.8~20)ng/mL及(20~170)ng/mL 的范圍內與單位面積峰電流保持良好的線性關系。兩線性方程分別為:y=0.322x-12.684,相關系數分別為0.9907;y=0.016x-6.599,相關系數分別為0.9906,檢測下限為 0.6ng/mL。
將制備好的3支平行電極置于4℃ 下放置,在四周內不同時間點測定其響應電流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9.98%、7.21%、8.20%,平均為8.46%,說明該傳感器有較好的穩定性。將4支平行電極放入30ng/mL AFP 溶液中孵育,在相同條件下重復測定峰電流值相對標準偏差為6.34%,說明傳感器重現性良好。
3 討論
近年來,文獻報道了多種電化學免疫傳感器應用于檢測血清PSA濃度,其中的電流型傳感器大多是用過氧化物酶、葡萄糖氧化酶標記的方法。最近磁性納米顆粒Fe3O4用于傳感器的研究引起了人們極大興趣。Ajeet Kaushik等利用殼聚糖作為穩定劑包被磁性納米顆粒Fe3O4,Ying Zhuo制備了以Fe3O4顆粒為核,依次在核外包裹納米普魯士蘭和納米金顆粒的具有三層核殼結構的納米復合物。這些納米復合物使其增加許多特殊性能:一方面可以減慢顆粒的聚沉,使顆粒長時間保持均一性;另一方面能顯著提高顆粒的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等。
另外納米金顆粒與普魯士蘭納米顆粒結合制備Aunano-PB納米復合物基于其在電化學方面優越的性能。
本文采用AEAPS-Dextran-Fe3O4磁性納米復合物、Aunano-PB納米復合物和Aunano為固定介質及響應增強物質,實現了無標記測定。實驗表明此傳感器制作過程簡單,檢測時間短,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重現性,檢測范圍為(0.8~20)ng/mL及(20~170)ng/mL,檢測下限為0.6ng/mL。有較低的檢測限、較快的檢測速度及適宜的線性范圍。本實驗研究了該方法對PSA的檢測,同時也可用于其他免疫物的檢測,在臨床診斷中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程平,鄭峻松,李艷,等. 基于MWNT、CS-PB和GNPs共修飾檢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電流型免疫傳感器的研究[J]. 免疫學雜志,2009,25(5):554-558.
[2] 賀娟,鄧均,鄭峻松. 氨基硅烷化超順磁納米顆粒的制備及其在小鼠體內的分布[J].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19(2):76-80.
[3] Xiulan He,Ruo Yuan,Yaqin Chai,et al. A new antibody immobil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electro-deposi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and Prussian Blue for label-free amperometric immunosensor[J]. Biotechnol Lett,2007, 29:149-155.
[4] Shihong Chen,Ruo Yuan,Yaqin Chai,et al. A new antibody immobiliz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organic polymers protected Prussian blue nano- particles and gold colloidal nanoparticles for amperometric immunosensors[J]. Sensors and Actuators B,2008,135:236-244.
篇10
實驗發現激動素對固定于碳納米管/nafion復合膜修飾電極上的吡啶釕弱電化學發光信號有強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種高靈敏的電化學發光直接測定激動素的新方法。在優化的實驗條件下,本方法測定激動素的線性范圍為5.0×10-8~4.0×10-5g/l;檢出限為2.0×10-8 g/l;相對標準偏差(rsd)為5.8% (n=11, c=5×10-6 g/l);方法操作簡單方便,靈敏度高。
【關鍵詞】 激動素 電化學發光 修飾電極 吡啶釕
1 引言
植物激素是一類對植物生長有顯著作用的微量有機分子。它們雖然分子量較小,結構較簡單,但其生理效應卻復雜多樣。從影響細胞的分裂、伸長、分化到影響植物的發芽、生根、開花、結果、性別決定、休眠和脫落等[1]。所以,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重要的調控作用。目前植物激素主要包括九類[2],分別是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油菜素內酯、茉莉酸類、水楊酸及多胺類。這些激素各自有著獨特的生理效應,或協調植物的生長發育,或調控植物應對各種逆境,而且九類激素還可以通過增效或拮抗的方式組成復雜的調控體系,使得對于植物生長發育或者應對外界環境的調控機制更加復雜和精細。激動素(又叫動力精),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細胞分裂素[3]。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很多科學家開始從生物組織中獲取化學物質并研究其各種性質。1954年,米勒發現青魚dna中有一種微量物質,可以促進細胞漿的移動[4],這種物質被稱為激動素。1955年,人們確定這種物質為6呋喃甲基腺嘌呤(分子式為c10h9n5o)。盡管激動素不是一種天然的細胞分裂素,但后來人們發現它和天然的細胞分裂素有類似的結構[5],即在c6位置都有一個取代的嘌呤環,改變該結構可以減弱或消除其細胞動力學活性。激動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同時 還具有延緩離體葉片衰老、誘導花芽分化和增加氣孔開度等作用[1,6]。此外,激動素對離體小麥葉片中蛋白質含量的下降有延緩作用[7];對的花期具有延遲作用[8];對鼠的實驗表明,它具有逆轉肝纖維化的作用[9]。由此可見,激動素在農業及生物研究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已報道的測定激動素的方法主要有離子交換法[10]、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法[11]、熒光[12]、電化學[13~15]等方法。這些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如儀器昂貴、操作復雜、靈敏度較低等。
電化學發光(ecl)是指通過電化學的方法在電極表面產生一些特殊的物質,這些物質之間或與體系中其它組分之間通過電子傳遞形成激發態,由激發態返回到基態產生發光現象,是電化學與化學發光方法相結合的產物。用光電倍增管等光學儀器測量電化學發光過程中發光光譜和強度,從而對痕量物質進行分析 [16]。該分析方法具有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發光信號易于檢測、易于控制和裝置簡單等特點。吡啶釕[ru(bpy)3]2+是發光效率較高的電化學發光活性物質,近年來它被廣泛應用于有機酸,氨基酸和藥物的測定[17]。但由于吡啶釕用于溶液相電化學發光體系時,昂貴試劑吡啶釕的不斷消耗帶來成本高、環境污染和實驗裝置復雜等問題,使它的應用受到限制。基于電化學發光反應中[ru(bpy)3]2+在電極表面循環使用的特點,把[ru(bpy)3]2+固定在電極表面不僅可以克服上述問題,還可以提高電化學發光強度[18]。 因此,人們提出了許多方法和材料,以將吡啶釕固定在電極表面。在所有的固定化方法中,nafion 是最常用的一種材料,基于nafion的離子交換特性,[ru(bpy)3]2+ 可以通過離子交換作用被固定于純的nafion膜中[19]。而將[ru(bpy)3]2+固定在碳納米管/nafion復合物膜修飾電極表面可以使[ru(bpy)3]2+在nafion膜上的電化學發光特性有較大的改善[20]。在這種固定化方法中,nafion充當膜材料、離子交換劑和碳納米管的溶劑;而碳納米管在nafion膜中起到吸附吡啶釕、改善膜結構及作為膜中的導電通道等作用。實驗發現,激動素對碳納米管/nafion[ru(bpy)3]2+修飾電極的電化學發光信號有強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種高靈敏度測定激動素的電化學發光新方法。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和試劑
rec100型電化學分析工作站,rfl1型超微弱化學發光/生物發光檢測儀,iffsa型多功能化學發光檢測器(以上儀器均為西安瑞邁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生產);采用三電極體系:碳納米管/nafion修飾的石墨電極為工作電極,纏繞鉑絲為對電極,ag/agcl電極作參比電極。
1.0 g/l的激動素儲備液:稱取激動素(北京鼎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5 mg,用0.1mol/l naoh溶解并用二次蒸餾水定容至25 ml棕色容量瓶中,于冰箱中4 ℃避光保存;吡啶釕(sigma 公司)儲備溶液(濃度約為1.0×10-3mol/l): 量取適量吡啶釕,用二次蒸餾水溶解后,儲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nafion(aldrich公司),用乙醇稀釋成5.0g/l備用;多壁碳納米管(深圳納米技術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水為二次蒸餾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試劑。
2.2 修飾電極的制備方法
將適量碳納米管粉末超聲分散在一定濃度的nafion溶液中,形成較穩定的懸濁液。移取10 μl上述懸濁液均勻滴涂在處理過的洗凈石墨電極表面,在室溫環境中放置電極至溶劑蒸發電極表面干燥,然后把該電極浸在1.0×10-4 mol/l吡啶釕溶液中約0.5 h,電極取出后用蒸餾水充分沖洗其表面,再在0.1 mol/l磷酸鹽緩沖溶液中循環伏安掃描至電流穩定。
以上述準備好的修飾電極為工作電極進行相關電化學及電化學發光測試。
3 結果與討論
3.1 吡啶釕的固定化
采用循環伏安法研究了固定在碳納米管/nafion復合物膜修飾電極表面的吡啶釕的電化學行為。分別測定了裸石墨電極、純nafion修飾電極和碳納米管/nafion復合物膜修飾電極在含有1.0×10-4mol/l吡啶釕的磷酸鹽緩沖溶液中的循環伏安行為。實驗表明,吡啶釕在此3種電極上的循環伏安響應在形狀上相似,這說明通過簡單的復合物膜修飾電極浸入吡啶釕溶液中可以有效固定吡啶釕,并且固定在電極上的吡啶釕能保持其良好的電化學行為。但吡啶釕在此3種電極上的氧化還原峰電流值明顯不同,裸電極上的電流強度最小,純nafion修飾電極次之,復合物修飾電極的電流強度最大。另外,固定吡啶釕的修飾電極在磷酸鹽緩沖溶液中連續多次掃描對吡啶釕的氧化還原電流值沒有明顯的影響,此結果表明,此修飾電極具有較高的穩定性。這些結果和文獻[18]報道一致。
3.2 激動素的電化學行為
實驗時,把裸石墨電極先后分別放入ph=9.0的磷酸鹽緩沖溶液和含有一定濃度激動素的相同ph的磷酸鹽緩沖溶液中,其循環伏安曲線如圖1所示。結果說明,在不含激動素的緩沖溶液中得到的循環伏安圖(a)上沒有出現氧化還原峰,而含有激動素時所得的循環伏安圖(b)在0.8~0.9 v位置處出現了明顯的氧化峰。這表明在適當條件下激動素可以發生電化學氧化反應。同時,激動素的循環伏安圖上只有氧化峰而無相應的還原峰,這說明激動素在石墨電極上的氧化反應為不可逆反應。此結果與文獻[15]報道類似。
3.3 激動素對吡啶釕氧化過程的催化作用
實驗考察了激動素對固定于碳納米管/nafion復合物膜中的吡啶釕電化學行為的催化作用。圖2表示碳納米管/nafion吡啶釕修飾電極分別在0.1 mol/l磷酸鹽緩沖溶液(ph=9)中的循環伏安曲線(b)和在含有一定濃度激動素的0.1 mol/l磷酸鹽緩沖溶液(ph=9)中的循環伏安曲線(a)。由圖2可以看出:加入激動素后所得的循環伏安曲線與沒加激動素所得曲線相比,吡啶釕的氧化峰電流大大增強,而還原峰電流明顯減小。這表明吡啶釕對激動素的電化學氧化反應有催化作用。此現象與三丙胺對吡啶釕電化學行為的催化作用類似,由此可知激動素對吡啶釕的電化學發光增敏作用與三丙胺一致。
圖1 裸石墨電極分別在ph=9的磷酸鹽緩沖溶液(a)和含有激動素的ph=9的磷酸鹽緩沖溶液(b)中的循環伏安曲線.(掃速為0.05 v/s)(略)
fig.1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bare graphite electrode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h=9) with (b) and without kinetin(a)(scan rate: 0.05 v/s)
圖2 碳納米管/nafion吡啶釕修飾電極在含有激動素的磷酸鹽緩沖溶液(a)和空白緩沖溶液(b)中的循環伏安曲線(ph=9)(略)
fig.2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carbon nanotube/nafionru(bpy)2+3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with (a) and without kinetin (b)(ph=9)
3.4 激動素對吡啶釕電化學發光的增敏作用
實驗分別測定了吡啶釕修飾電極在ph=9的磷酸鹽緩沖溶液和含有5×10-6g/l激動素的相同磷酸鹽緩沖溶液中的電化學發光信號。結果表明:激動素的加入使吡啶釕弱的電化學發光信號大大增強,而且隨著激動素加入量的增加,電化學發光信號持續增大,說明了激動素對吡啶釕的弱電化學發光具有明顯的增敏作用。
3.5 實驗條件的優化
3.5.1 ph的選擇 本實驗以0.1 mol/l k2hpo4/nah2po4緩沖溶液為介質,分別用裸石墨電極和固定有吡啶釕的修飾石墨電極考查了在各種ph時激動素自身的電化學行為、激動素對吡啶釕的電化學反應的催化程度、以及對吡啶釕電化學發光增敏程度的影響。結果發現,在酸性介質中時,幾乎看不出激動素的氧化峰,而在偏堿性介質中時,激動素有明顯的氧化峰(圖3)。這表明激動素在堿性介質中才易于被氧化,這與文獻 [15]報道一致。而此時吡啶釕的氧化峰電位也比酸性介質中的偏負,峰電流比酸性介質中大(圖4),即堿性介質中激動素對吡啶釕的催化效果也更好。
圖3 裸石墨電極在含相同濃度激動素的不同ph的磷酸鹽緩沖溶液中的循環伏安曲線(略)
fig.3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kinetin at bare graphite electrode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ph
掃速(scan rate): 0.05 v/s。
實驗中同時考察了不同ph的介質對激動素增敏的吡啶釕電化學發光信號的影響。結果發現,當ph較小時,隨著ph的增大,增敏的電化學發光信號逐漸增大;當ph=9.2時,激動素增敏的吡啶釕電化學發光信號達到最大;而隨后隨著ph的增大增敏的電化學信號開始下降(圖5)。上述實驗現象說明激動素對吡啶釕的電化學發光信號的增敏作用與其脫質子過程有關,這與文獻[21]報道的三丙胺和吲哚乙酸對吡啶釕電化學發光信號的增敏作用類似。本實驗選擇ph 9.2的0.1 mol/l k2hpo4/nah2po4緩沖溶液為介質。
圖4 碳納米管/nafion吡啶釕修飾的石墨電極在含相同濃度激動素的不同ph的磷酸鹽緩沖溶液中的循環伏安曲線(略)
fig.4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kinetin at carbon nanotube/nafion ru(bpy)2+3 modified graphite electrode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ph
掃速(scan rate): 0.05 v/s. 1. ph 9.1; 2. ph 8.7; 3. ph 6.7; 4. ph 4.7.
圖5 緩沖溶液質ph對電化學發光信噪比的影響(激動素: 5 ×10-6 g/l)(略)
fig.5 effect of ph on ecl signal/noise (kinetin: 5 ×10-6 g/l)
3.5.2 電解方式的選擇 電化學發光的分析特性與激發信號的施加方式關系極為密切,其主要原因是電化學發光物質的產生速度在擴散層中的動態分布以及電化學反應與電化學發光反應相匹配的程度等步驟受電化學激發方式的調控[22]。本實驗主要考察了循環伏安、線性掃描、恒電位和階躍脈沖等電解方式對激動素增敏的吡啶釕電化學發光行為,結果發現循環伏安法呈現出更好的電化學發光分析特性,穩定性好,且信噪比較高,所以實驗中采用循環伏安作為最佳電化學激發信號。
3.5.3 掃描速度的選擇及電極反應過程 將碳納米管/nafion吡啶釕修飾電極放入含5.0×10-6 g/l激動素的磷酸鹽緩沖溶液(ph=9.2)中,記錄不同掃描速率時的循環伏安曲線(圖6a)。實驗發現,隨著掃描速率的增加,吡啶釕峰電位正移,峰電流增大,并且峰電流與掃描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這些實驗結果表明:吡啶釕體系的電極反應為擴散控制過程。實驗同時考察了掃描速率分別為0.25、0.16、0.1、0.05和0.025 v/s時的電化學發光信號穩定性及信噪比(圖6b),發現掃描速率較小時電化學發光信號更穩定,信噪比也更高。所以本實驗選擇的掃描速率為0.05 v/s。
圖6 掃描速度對循環伏安曲線(a)和電化學發光信噪比(b)的影響(略)
fig.6 effect of scan rate on cyclic voltammograms at carbon nanotube/nafionru(bpy)2+3 (a) and signal/noise of ecl(b)
1. 0.09 v/s; 2. 0.04 v/s.
3.6 分析特性
在上述的最佳實驗條件下,激動素增敏的吡啶釕電化學發光強度值與激動素的濃度在5.0×10-8~4.0×10-5 g/l范圍內呈線性關系,線性回歸方程為i=28+0.142c(10-8 g/l),相關系數為0.9992,檢出限為2.0×10-8 g/l,對5.0 ×10-6 g/l的激動素平行測定11次,相對標準偏差rsd為5.8 %。此結果說明:本實驗所建立的電化學發光法測定激動素的方法具有高的靈敏度和穩定性。
3.7 干擾實驗
在最佳實驗條件下,考察了一些易與激動素共存的植物激素對激動素檢測的干擾。以1.0×10-6g/l激動素溶液為空白溶液,與加有不同濃度的可能干擾物 (如赤霉素,吲哚乙酸等)的溶液進行對比測定,記錄相應的發光信號和數據。如果加入某濃度干擾物質后,溶液的發光信號的改變程度大于或等于這種方法所允許的誤差(5%),就認為所加入的物質已經產生了干擾。
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實驗表明:對于1.0×10-6 g/l激動素,10倍的吲哚乙酸,100倍的6芐基腺嘌和等量的赤霉素,均不干擾其測定。結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測定激動素有較高的選擇性。本方法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操作簡便,有望幫助進一步了解激動素等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各個部分的作用方式,進而更好地利用它們。
表1 干擾實驗(略)
table 1 reference experiments
【參考文獻】
1 zhou shouxiang (周守詳). the applied technology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植物生長調節劑實用技術). beijing(北京):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press(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0: 163~164
2 wang chunzheng(王春政). life world(生命世界), 2008, (3): 62~65
3 salisbury f b, ross c w. plant physiology, wadsworth, 1992: 382~393
4 miller c o, skoog f, okumura f s, von saltza m h, strong f m. j. am. chem. soc., 1955, 77(9): 2662~2663
5 barcelo j, nicolas g, sabater b, sanchez r. fisiologa vegetal, piramide s a, 1988: 487~502
6 ye zixin(葉自新). plant hormone and chemical control of vegetable(植物激素與蔬菜化學控制). beijing(北京):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1988: 40~42
7 jin mingxian(金明現), li qiren(李啟任).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植物生理學通訊), 1994, 30(1):11~14
8 ding yifeng(丁義峰), liu ping(劉 萍), chang yunxia(常云霞), zhao le(趙 樂), han deguo(韓德果), xu kedong(徐克東).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河南農業科學), 2007, (1):80~83
9 zhang zhengang(張振綱), tian deying(田德英), zhou jian(周 健), ma xiaojun(馬小軍), xu dong(許 東), huang yuancheng(黃元成), song peihui(宋佩輝). herald of medicine(醫藥導報), 2007, 26(1): 11~14
10 brenner m l. ann. rev. plant. physiol., 1981, 32: 511~538
11 takahasi n. chemistry of plant hormones, crc press, boca raton, fl, 1986
12 jiang ziwei(江子偉), jiang tongbo(姜彤波), ju changqing(琚常青), zhang jie(張 杰). chem. j. 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1994, 15(3): 356~359
13 blanco m h, del carmen quintana m, hernández l. electroanalysis, 2000, 12 (2): 147~154
14 huskova r, pechova d, kotoucek m, lemr k, dolezal k. chemické listy, 2000, 94 (1): 1004~1009
15 ballesteros y, gonzalez de la huebra m j, quintana m c, hernandez p, hernandez l. microchemical journal, 2003, 74(2): 193~202
16 liu feng(劉 鋒), zhou tianxiang(周天翔), tu yifeng(屠一鋒). 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光譜實驗室), 2007, 24(4): 519~524
17 greenway g m, nelstrop l j, port s n. anal. chim. acta, 2000, 405(12): 43~50
18 song hongjie(宋紅杰), zhang zhujun(章竹君).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試驗室), 2007, 26(2): 1~5
19 downey t m, nieman t a. anal. chem., 1992, 64(3): 261~268
20 guo z h, dong s j. anal. chem., 2004, 76(10): 2683~2688
- 上一篇:公司整體經營情況分析
- 下一篇:保險資金運用管理辦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