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場經濟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06-12 16:38: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市場經濟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市場經濟指的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它只是資源配置的一種方法,本身并不存在階級性。所以市場經濟并不存在姓“資”姓“社”的問題。它可以適用于任何經濟制度。而財政作為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手段,它不能脫離市場經濟,也不排斥市場經濟。對于市場經濟下的財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一.財政的本質
既然不同社會制度下市場經濟的運行方式有相同之處,那么,從國家對市場經濟的角度看,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國情、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的財政也是具有共性的。西方經濟學中的財政是"public finance",finance本身的含義有許多,可以譯為金融、財務、資金,公共的資金即為財政。只是為了與我國的財政作出區別,才將其譯為“公共財政”。所以公共財政和國家財政二者之間并沒有本質的區別。至于社會主義財政支出以前以生產型為主,主要是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以及當時的經濟體制所決定的。而“public finance”作為一種現代財政學也是經歷過不同經濟階段的發展而形成的。在早期的資本主義經濟中,財政支出占國民收入的比重是較小的,這與那時提倡國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是密切相關的。隨著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和激化,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維持經濟發展和克服日益頻繁的經濟危機,同時為了防止社會動蕩愈演愈烈,才不得不設法提高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由此而導致財政支出的日益膨脹。應當看到從生產型過渡到現代財政學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正符合19世紀德國經濟學家阿道夫·瓦格納著名的“瓦格納法則”,即,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門的相對規模也會提高。
西方經濟學家將財政學視為一門關于公共部門的政治經濟學,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門的經濟活動。他們所說的“公共部門”,指的是與私人部門相區別的另一個經濟部門。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這對于我們很有借鑒意義。將政府作為一個經濟部門,有利于提高政府各項經濟行為的效率,按照市場規則來規范政府,同時又加強了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所以研究市場經濟下規范的財政理論不必冠以中國兩個字,也無須加上社會主義的定語。因為財政是為國家服務的,而經濟體制又制約著財政的存在形式,所以不論是任何國家、任何經濟體制,它必然要經歷市場經濟下的財政這一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
二.財政存在的必要性
1. 從政治、經濟的角度認識財政存在的必要性
財政的發展與政治經濟的發展是緊密聯系的。財政是國家憑借其政治權力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只要國家還存在,財政就必然存在,即使說法可能會有改變,其含義仍然是相同的。 政府掌握著一系列可使用的政策工具,財政是其中的一種,它具有其它政策工具如直接控制、管制、控制企業、貨幣和債務政策等無法比擬的優勢。另外,財政作為一種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手段,必然要受到經濟發展階段的制約。所以財政一端與經濟聯系,一端與政治聯系。
2. 市場經濟下財政存在的必要性
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主導作用。市場上的一切經濟行為按照價格機制運作。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可以通過供求雙方的自發調節,使資源配置達到最佳狀態,即所謂的“帕累托效率”。問題在于,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畢竟只是一種理論上的狀態,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競爭市場所需的必要條件不可能同時完全具備。而只要缺少一個條件,市場機制在實現資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現運轉失靈。導致市場運轉失靈的基本原因在于價格信號并非總是能充分地反映社會邊際效益和社會邊際成本。尤其是共用品的價格市場不能決定,所以只能由政府來為其定價。此外市場還存在著其它一些失靈情況。下面首先來看共用品理論。
(1)共用品理論
共用品是市場機制發生失靈的一個重要領域。西方經濟學認為經濟分為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私人部門提供的產品叫做私用品,公共部門提供的產品叫做共用品。共用品不限于物質產品,更主要的是指各種公共服務,既包括無形資產也包括精神產品。由于私人部門只追求利益及大化,這些產品的公益性較強,所以私人部門一般情況下是無法提供的。
共用品理論對于市場經濟下如何提高政府的效率有很重要的意義。它賦予政府提供的共用品以價格。使得等價交換的原則最終適用于共用品,將公共服務與個人納稅等價起來。使得有效利用資源這樣一個私人經濟原則運用于共用品經濟中。
(2)市場失靈的其它方面
微觀經濟領域的失靈
一是外部效應。即某些個人或廠商的經濟行為影響了他人或廠商。卻沒有為之承擔應有的成本費用或沒有獲得應有的報酬。由于市場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所以對于帶來外部效應的物品或勞務的供給不是過多就是不足。其原因在于私人邊際效益同社會邊際效益或成本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應當對外部效應進行矯正。二是不完全競爭的存在。不完全競爭是指某些壟斷行業的存在阻礙著競爭。當一個企業可以通過減少其所出售的物品的供給量,從而使的物品的出售價格高于該種物品的邊際生產成本時,就發生了所謂“壟斷”。壟斷者實現利潤最大化的辦法是將其產量確定在邊際效益等于其私人邊際成本的水平上。這會造成社會凈效益的損失。如果能通過政府部門的干預,強迫壟斷者增加產量,使價格降至同社會邊際成本相等的水平,便可因此獲得失去的那部分損失。所以政府有責任通過法律和經濟手段保護有效競爭,排除壟斷對資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宏觀經濟領域的失靈
市場機制在實現資源配置方面的失靈,不僅表現在微觀經濟領域,宏觀經濟領域同樣存在著市場失靈的現象。從微觀上考察,資源配置的效率是可以運用帕累托效率準則來評判的。但是,若將該準則推廣到宏觀,則有些不夠用了。宏觀經濟領域資源配置效率即宏觀經濟效率的評判,還需要借助于其它的指標。這就是就業、物價水平和經濟增長。而自發的市場機制并不能自行趨向于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適度的經濟增長。市場機制在實現宏觀經濟水平方面的失靈主要表現在收入分配的不公和經濟的波動與失衡。為此,唯有政府擔負起對宏觀經濟的管理職能,經濟才有可能獲得穩定的增長。
三.市場經濟下財政職能的界定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首先應以市場對經濟的調節為主,以達到資源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市場機制能夠完全解決好的領域,政府就沒必要再介入。只有當市場發生失靈時政府才應該介入其中,不過政府介入的最終目標仍是為了維護或確保市場的正常運作,使經濟中資源配置的效率達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預市場最有效的一種手段便是財政。那么財政的職能也應該界定在市場機制失靈的范圍內。財政的收支范圍是根據政府職能范圍而確定的。因此這里實質上界定財政的職能就是確定政府職能范圍的大小。它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 資源配置職能。也可以稱其為提供共用品的職能。因為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主要是體現在共用品的提供上。共用品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決定了它不能由私人部門通過市場提供。否則就會發生休謨早在1740年就指出過的所謂“公共的悲劇”。其次財政履行資源配置的職能是由于外部效應的存在。此外還有不完全競爭狀態的存在。當發生這些情況時也有必要通過政府的財政手段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使其實現最大價值和最有效的利用。
篇2
[關鍵詞] 市場經濟 獵頭公司 雙向選擇 合理配置
近一兩年來,一種新的行業興起了,這就是所謂“獵頭公司”。獵頭公司是采取特殊的手段,為企業招募人才。它不同于以往的人才招聘和人才市場,它不登廣告,不接收應征信,而是根據企業的需要,直接與目標人物接觸。換言之,是用人單位要什么,它去挑什么,而不是以往人才招聘中的來什么,挑什么。華南第一個獵頭公司———天馬獵頭公司,在廣州一掛牌,顧客就蜂擁而至,其不乏像太陽神、南源永芳這樣的大集團。獵頭公司的興起,表現出的是企業界對于人才的渴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人才匱乏的企業是不可能獲得長足發展的,而每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一支強有力的人才隊伍。歸根結底,企業的競爭即是人才的競爭。企業以什么樣的資本吸引人才已成為一個課題,筆者從此談點粗淺的見解。
一、吸引人才機制的建立
雖然企業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困擾較多,而且有些是企業不能避免的,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在企業的發展的機會較多,容易發揮個人的特長,體現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說在吸引人才方面也具有自己的優勢。所以,企業應揚長避短,建立一個有效的吸引人才的機制,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建立正確的觀念
(1)從狹隘的人才觀到全面的人才觀,即從單純的技術人才觀到多樣性、多層次性的全面人才觀
由于歷史與社會的原因,很多企業普遍認為人才就是指技術人才。他們將企業經營中的諸多問題歸根于缺乏技術人才。這種狹隘的人才觀,使一些企業形成一種對技術人才的依賴性,難以發現自身面臨的真實問題,也不重視人才管理體制的系統建設,從而使企業難以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
技術人才對企業經營的成敗當然很關鍵,我們也確實看到這樣的情況:一個技術上的突破,使企業面貌煥然一新。但這種情況是有條件的,它并不發生于大多數企業中。多數的情況是企業在有序的運作中推進技術進步和創新,技術人才也只是企業經營中一個重要的方面。
建立全面的人才觀是企業吸引人才的基本前提,主要應建立如下人才觀:
人才是多樣性的:企業經營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不同的各種各樣的人才。除技術人才外,還有管理人才、市場營銷人才、公關人才等等。應該說,一切具有可為企業發展所用的特殊技能或才干的人都是企業的人才。
人才是多層次性的:企業經營中,各種人才居于企業組織的不同層次。他們可以是高層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生產經營第一線的員工;可以是高級的技術開發的專家,也可以是技能嫻熟的工人。
全面的人才觀可以克服狹隘人才觀的弊端,使企業全面分析人力資源方面所面臨的問題和機遇,從制度上建立起完整的人才體系,有針對性地招攬切實需要的適用人才。
(2)從“人才完美”到“人才不完美”
由于各種原因,企業有一種人才完美的錯覺,甚至對人才有一種神秘感,認為人才應是全能的完人,把企業的發展寄托于個別的“完人”或“能人”身上,形成了一種對人才的依賴心理。
如前所述,對企業而言,人才就是具有能為企業所用的一技之長的人。他也許在某些方面能力突出,但在其它方面表現平平,他也會有他的弱點。
只有打破人才完美的觀點,企業才能自覺地完善管理體制和建立人才流動的機制,而不是把企業的發展寄托于個別的“完人” 或“能人”身上。同時,它還有助于企業形成系統管理的觀念。
(3)轉變片面的“人才的需求”觀,從人才“需要事業”到人才“要事業,也要生活”
很多企業認為人才追求的是成功的事業,他們不在乎物質需求。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這或許是正確的:因為一切均在計劃安排中,追求是沒有用處的。然而,市場經濟體制下,個人的價值觀,以及社會對個人價值的判斷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每個個體的生活質量高低已成為社會衡量其個人價值的重要方面,在這種情況下,“要事業,也要生活”成為人才的普遍需要。由于社會觀念的偏見和企業財力有限,在企業吸引人才的難度本來就很大的情況下,企業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吸引適用的人才具有特別的意義。正確的認識人才的需要,有助于企業制定正確的引進人才的戰略和政策。
(4)轉變使用人才的觀念
雖然一直以來,社會廣泛地批評“任人唯親””,但仍有不少企業 “唯親近者是用”、“唯家族成員是用”,使企業發展受到嚴重的制約。這種情況必須糾正,但與此同時,也不可走向另一個誤區“親者不任”;現在有的企業竭力回避從企業內部培養、選拔人才,甚至認為企業內部沒有人才,總希望弄個外來和尚。其實,真正的“任人唯賢”是不論親疏的,內部選拔人才也是一條有效、便捷的用人途徑。由內部選的人才對本企業比較了解包括企業發展戰略、企業文化、產品特性等;個人的價值觀念與企業的理念較為一致,能夠較好的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可能更有助于企業的發展。而且,企業和人才之間相互了解,容易形成一種信任機制,有利于企業的經營管理,減少不必要的阻力和管理成本。
2.創造吸引人才的各種條件
企業要善于發揮自己的優勢,抓住新一輪企業改革的時機,有效地利用企業有限的資源,以各種方式努力創造吸引人才的條件。
篇3
流動人口的流動往往是無序的,大規模無序人口流動往往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對社會治安和穩定造成很大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治安管理問題相較于常住人口,流動人口有著更高的犯罪率,這就造成了較大的治安管理問題。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狀況主要是因為流動人口品流復雜,受到的約束比較少,在這個特殊的社會環境中,違法犯罪很容易被觸發。一些社會的丑惡現象比較在流動人口群體中蔓延,諸如黃賭毒在流動人口中比較高發。
2、城市管理困難我國的城市化建設并非十分完善,現在的城市的基礎設施往往并不是十分完善,大量的流動人口使城市超負荷運轉,無論是供電供水、交通運輸,還是物資供應、優生優育、環境保護等諸多問題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形成了“城市病”。
3、勞資矛盾突出從事經濟活動的流動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早期在對流動人口進行管理的時候往往會將其看作是包袱,對其態度也十分惡劣,常常以管、卡、壓的措施來對其限制,相關的培訓和保護措施則十分不到位,隨著流動人口管理的逐漸完善,流動人口才得到了正確的審視,作為城市的建設者、工人等身份,其逐漸受到人們的認可。然而,我們需要看到的是雖然很多企業對于流動人口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流動人口的待遇和福利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仍舊有一些外資企業處于經濟利益的考慮對流動人口打工者的合法權益置之不顧,且屢禁不止。
4、盲流現象嚴重有序化對流動人口進行管理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然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無序的人口流動仍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所謂的盲流,這里所說的盲流也就是所謂的“三無”人員,他們沒有合法證件、固定經濟來源以及住所,為了生存期往往做臨時散工或是撿破爛。大量這種盲流的存在,使得城鄉社會秩序被擾亂,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社會建設和治安管理也遇到了很大難度,只有不斷加強對這些“三無”人員的管理,提出相關的治安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維系穩定的市場經濟發展環境。
二、對策和建議
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是當前一項艱巨復雜的工作,應嚴格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工作方針,完善體系,健全制度,創新方法,加強管理,優化服務,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助推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思想理念同城化。要牢固樹立“流動人口都是新居民”的全新理念,以開放的心態與包容的胸襟,實現由排斥向接納的轉變,不斷提高本地居民對流動人口的認同感,努力使他們享有與本地居民同城待遇。
2.一是加強法制教育。要把流動人口群體的法制宣傳教育納入“六五”普法規劃,依托基層司法所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所(站)等,建立法律培訓點,大力宣傳與流動人口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其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二是強化技能培訓。要建立完善政府主導、企業支持、個人自愿、社會參與的培訓機制,探索訂單式培訓、集中式培訓和上門培訓、就地鑒定等多種培訓方式,創新利用廣播電視和遠程教育等現代手段,向流動人口傳授就業知識,提高其就業競爭力和生存本領。
3.公共服務均等化。要著重抓好《流動人口居住登記暫行規定》等相關政策待遇的落實,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如:居住服務方面,要建設一批流動人口集中居住點,鼓勵多渠道籌集公共租賃住房房源,逐步將有穩定職業并在當地居住一定年限的流動人口納入供應范圍,積極探索市場化路子,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流動人口公寓建設領域。就業服務方面,要完善就業服務平臺,實施與本地居民統一的就業政策,通過舉辦綜合性、專題性和網上招聘會等方式,實施勞動力交流周市、月市、季市等形式,為流動人口提供優質便捷和平等的公共就業服務。
4.權益保障制度化。要暢通訴求渠道,切實保障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一是加強法律援助。健法律援助網絡建設,根據需要在流動人口集居區設立法律援助服務站,就近為流動人口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法律援助。二是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做好流動人口黨、團員的信息采集工作,及時把流動人口中的黨團員納入企業和社區黨、團組織中。
篇4
【關鍵詞】 人力資源 公路施工企業 開發 管理
Abstract : In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the human resource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the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aiming at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mode of enterprises, and some aspects about som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centive measur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在市場經濟中,人力資源成為了企業中最主要的發展資源,具有獨特人力資源的優勢企業,市場競爭的優勢就會很大,就能過吸納并留住所需求的一流人才。公路施工行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建筑產業,聚集著大量的生產人員及勞動者,由于其工作人員的流動性,其人力資源的管理相對來說是繁雜的,對人力資源有效管理及創新是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1.公路施工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1.1公路施工在人力資源的管理是企業在市場中競爭的需要
企業間的競爭就是人才的較量。同志深刻地指明,人才競爭是我國面臨的一個十分嚴峻的挑戰,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由于一些優秀的公路施工企業憑借著良好的工作待遇、條件及有發展的職業生涯設計,對技術人才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也對公路施工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1.2公路施工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營銷戰略的需要
企業在改制后,從農民轉化為國有企業的施工工人,由于施工份額的逐年減少及激烈的市場競爭,施工企業如何才能從激烈的建設市場上得到一定的份額,是施工企業首要考慮的問題。并且,因工程建設工期的縮短及較低的利潤,公路施工企業每年的工程量必須達到億元以上,才能保證企業的有序發展及積累。因此,加大經營及開發的力度是很重要的。由于不斷增長的施工任務量,及不斷增大要求的各種資源要素及相對稀缺的人才資源,就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1.3公路施工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在改制后建立系統化的人才培養及管理模式的需求。企業在改制后,需打破剛性結構,把人才培養做為企業項目的基礎。由于其具有的短期性及臨時性的特點,使人力資源的管理上出現了不同以往的情況。對責任成本的管理,部分項目經理部由于不能有效貫徹以待遇、事業、感情這三個留人的思想來留住、穩定、用好人才。因此,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出現的新情況需要盡快的解決。
2.有效的管理及開發人力資源
經濟市場化所帶來的公路施工企業的人才國際化的影響下,公路施工企業應盡快的更新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應更注重于靈活的用人、分配和激勵的管理機制的形成,用來吸引出類拔萃的技術及管理人才,這就需要企業去創造具有豐富企業文化的來管理人力資源。
2.1對現有的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和管理
為了應對公路施工企業在市場經濟下的競爭,應對所屬的人力資源進行認真的盤點,可將人力資源向人才資源的優勢轉化。現有的工作人員工齡一般都較長,具備了一定量的工作經驗,是熟練型的人才,企業的財富就是現有員工中的優秀分子所創造的,他們發揮作用,可為企業除去招聘人才所產生的一定成本。
為了合理開發利用現有人力資源,可以嘗試引人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使人才在競爭中激發前進的動力,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有一種“鲇魚效應”,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引進一匹狼,激活一群羊,帶出一群狼”,這種實踐可以有效地激活現有人力資源的潛力。
2.2創造吸納賢才的條件
2.2.1對企業的人才使用新觀念
公路施工企業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雖然管理制度及用人機制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特色,卻依舊在觀念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滯后性。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對相關的政策進行深入的研究,采取靈活多變的用人機制,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應改變墨守成規的引進、選拔及使用人才,建立新的“大人才觀”。在全球化的市場經濟影響下,人才開始向全世界范圍流動,而各企業不僅要吸收中國本地的優秀人才,還需要打破傳統的用人機制,引進其他地區和國家的優秀人才,著力去營造我們的跨國公司。
在招聘人才的過程中,需建立科學的考核及管理機制,采用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等方法,盡可能的為企業招賢納才。制度改革后,企業采取“招聘公開,考核科學,擇優錄用,競爭上崗”的靈活的招聘方式,為企業的崗位與部門提供了最優質的人才,讓個人與企業都感受新的使用人才理念體現出的好處。
要信任與尊重人才的價值,人才應該作為有生命的資源,不能等同于物力資源的管理,企業應具備容人的特質,最近“人才回流”的現象經常出現,有些曾經離開單位的人回來繼續工作,他們的重歸不僅帶來了外面優秀的管理經驗,客觀上穩定那些有跳槽想法的員工。
2.2.2職工職業生涯的設計
職業生涯設計是企業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手段。人力資源的管理部門改變時應盡可能地把程序化、單純的被動管理改變為創新的、主動管理,拋棄以往只注重工資、職稱等行政類的管理方法,把企業的戰略發展及組織目標作為首要的目標,適時的了解人才對其自身的職業設計方向及需求,以人為本,幫助企業各類人才合理規劃職業生涯,使其能夠了解在企業的5至10年中自己能得到什么樣的發展條件,并及時地了解其在工作所表現的各項綜合素質與工作中的表現,及時調整其職業生涯的設計。對職業生涯沒有得到實現的,可用如輪崗等不同的方式解決,主要是使他們感到企業對他們的關懷,這樣才能有效的增加其工作目標性及對企業歸屬感。
2.2.3建立多樣化的薪酬模式
如何使員工感到自身職業的發展空間及前進的動力,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的分配機制,拉開不同員工的收入檔次。還可以嘗試把核心員工的薪酬合理的提高,使崗位定薪向貢獻定薪轉化。把股份、期權、績效工資、福利補貼等作為薪酬的組成部分。住房、交通工具、通訊工具、子女就業等都可以廣泛地作為分配的一部分,也可以把生活后勤的保障措施納入到分配機制,這也體現了企業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2.2.4創造豐富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的凝聚力
豐富的企業文化所產生的凝聚力,是吸引、留住人才重要途徑之一。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和文化積淀,企業形成了優良的傳統,應對其進行積極的挖掘和總結,鑄造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戰略。第一,奮進、樸素的生活作風,是企業成功的必備條件;第二,肯吃苦、勇敢、攻堅的工作作風,是企業成功的關鍵條件;第三,團結、統一的思想作風,是企業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企業在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要繼續發揚優良的傳統,也要賦予企業文化新的內容。培養公平的觀念,把有智慧、有思想的各種觀念引進我們的經營理念。優良的、豐富的、獨特的企業文化是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及利用重要保障。
2.3堅持各種技能、崗位的培訓
培訓是企業對穩定人才所做的長期的系統工程,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使企業在市場經濟下有了更好的競爭力。如何抓好員工的培訓,是衡量一個企業從傳統管理轉化為科學管理的重要指標,是人力資源開發及利用的重要環節。
2.3.1實行崗前培訓,可使企業的規章制度、單位的性質、企業文化等被員工及時的了解,明確自身的權利及義務,可使員工迅速地進入工作崗位,更好的成才。我們的企業實行的人才崗前培訓,如對大中專應屆生的崗前培訓、對見習生安排一對一的輔導老師等,都對員工的指引成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2在生產進入低潮時,及時的開展培訓,可起到團結及穩定軍心的作用。在施工項目的生產進入低潮后,就閑置了大部分員工,充分利用生產時間的間隙開展培訓工作,不僅可以補充知識,提高技能,還可以有條理的休整隊伍,能起到穩定軍心,減少離職的作用。企業對優秀員工制定崗位培訓的措施,已完工項目中的優秀人員可安排到公司的總部進行有關崗位培訓。可對冬休人員進行崗位及技能培訓,保障了下一步施工技術的順利開展。
2.3.3及時更新和拓寬員工的知識與技能的深度與廣度。員工的知識體系在工作中需進行隨時更新,以跟上時代的腳步。可以有選擇性的對其進行學歷培訓、進修,以及新知識、新材料、新技術的培訓。培訓雖然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但人力資源的投資收益率是高于一切其他形態的資本投資,培訓所帶來的收益將大于培訓的成本。為了保障培訓的收益,企業可以制定相關的政策予以相當鼓勵和約束。比如公司為了開拓市場、完成技術含量較高工程等需要,選派一部分人去學習先進的施工技術,也是企業對新技術培訓的一個很好的例證。
2.3.4為了滿足員工掌握多種技能的需要,可在企業內相關的部門之間進行輪崗。一般來說,員工多了解一些企業,多掌握一種技能,就會多增加管理好企業的責任心和能力。現代企業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簡單地說,需要員工做技術工作,也會做思想政治工作,會科研攻關,也會市場營銷。
2.4合理運用多種激勵機制,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一般來說,激勵有兩種模式:物質激勵和感情激式。物質激勵可以是工資、獎金、期權、股權、住房、轎車等物質上的激勵,精神激勵可以是榮譽、褒獎、口頭鼓勵等,即通過溝通使員工產生對企業的認同感。當某一種激勵方法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時,應視具體情況,綜合應用各種激勵手段。另外,值得探討的是,職位晉升作為一種激勵手段,適時應用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我們可以在企業內部實行“在工程和營銷人員中實行崗位貢獻特殊津貼”的辦法,給予一定比例的工程和營銷人員適當的特殊津貼,并適當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津貼,對于激勵工程和營銷類中的優秀人才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總之,在機遇和挑戰面前,企業應揚長避短,注重吸取成功企業的先進經驗,結合實際制定富有特色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科學開發利用和管理,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一樣能得到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譚福.淺析公路施工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與創新[J].現代企業文化2008(24).
[2]彭應英.企業家人力資本價值及相關激勵機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6.
[3]劉明基.公路施工企業人力資源的重新配置和技能開發[J].公路與汽運2003(06).
篇5
【關鍵詞】人口因素 實證分析 方差分析
一、人口規模
2000年,江蘇長三角地區總人口為4130.39萬人,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別為2070.79萬人、2239.6萬人,性別比為92.5。截止到 2010年末,江蘇長三角地區總人口已達到4890.72萬人,占全省的62.2%,其中男性人口2466.87萬人、女性人口2423.85萬人,性別比為101.8。與2000年相比,10年之間,江蘇長三角地區總人口增長了739.39萬人,年均增長率為1.7%,比全省高出0.9個百分點。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江蘇長三角地區8個市人口數量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數據分析人口數量對經濟水平的影響。在以下分析中,將人口數量分為三個水平,即5000000以下、5000000~7500000、7500000以上,部分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查表得 (2,5)=5.79
表1 人口規模因素方差分析和假設檢驗結果
結果顯示,人口規模這一因素在0.1的顯著水平下F值為0.61遠小于臨界值5.79,表明人口規模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是很顯著。
二、人口素質
從經濟的發展過程來看,人口素質在生產要素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本文選取江蘇長三角地區8個市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這一指標,將其分為三個水平,依次為8-9年、9-10年、10以上,部分分析結果如表所示
表2 人口素質因素方差分析和假設檢驗結果
結果顯示,人口素質這一因素在0.1的顯著水平下F值為5.88大于臨界值,表明人口素質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顯著。
三、人口老齡化
表3 人口老齡化因素方差分析和假設檢驗結果
老年人口增加勢必會導致個人儲蓄的降低,并且企業在社會保障方面的負擔加重,進而影響企業投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2010年本地區15-64歲人口為3840.02萬人,占地區總人口比重為78.51%,比2000年微升0.37個百分點。江蘇人口年齡結構在新世紀初已成為老年型。同樣,2010年江蘇長三角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為541.92萬人,占地區總人口比重為11.08%,高于全省老年人口比重0.19個百分點。
結果顯示,人口老齡化這一因素在0.1的顯著水平下F值為6.22大于臨界值,表明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顯著。
四、人口城鎮化
人口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也十分明顯。從城鄉分布來看,江蘇長三角地區城鎮集中了全省的65.5%人口,而居住在農村的人口僅占全區人口的34.5%。顯然,長三角以城鎮人口為主體,在居住地域方面顯現出的城鎮化率(即城鎮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鎮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數據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戶籍人口)的百分比來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過程和聚集程度)先達到了現代化水平。
表4人口城鎮化因素方差分析和假設檢驗結果
結果顯示,人口城鎮化這一因素在0.1的顯著水平下F值為9.43大于臨界值,表明人口城鎮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顯著。
五、政策建議
(一)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
在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建立醫療救助制度。同時,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加強基層老年組織建設,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高度重視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和五保老人供養問題。
(二)繼續發展教育事業,提高人口文化素質,尤其是蘇中及鄉村地區。
人口的二重性揭示:高質量的人口是社會資源,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而低素質的人口則可能成為純消費者、社會的負擔,或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社會動蕩的根源。教育作為獲得知識的最重要手段,是人才培育的基礎,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三)加速城鎮化進程,形成規模經濟。
提高城鎮化水平,可以改變地區的人口就業結構,有利于產業結構升級,有利于提高人口的綜合素質,同時可以帶動消費的增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同時,由蘇中地區不存在人口超載,加速發展城市化不需過多考慮土地問題。因此,對于長三角8個地區,尤其是蘇中地區,繼續提高城鎮化進程仍是日后的工作重點。
參考文獻:
[1]戴敬.人口因素與經濟發展關系分析[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1,2.
[2]由黎,丁淑芬.我國非計劃生育政策因素對生育變動的影響[J].制度建設,2010,12.
[3]陳宇學.影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人口因素研究[J].理論學刊,2012,5.
篇6
關鍵詞:董輔 市場化 市場化原則 所有制改革
作者簡介:陳燕和(1971-)男,湖北武漢人,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現代市場理論、市場經濟理論、國際市場理論。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4-0049-01
注:今年為董老辭世5周年,寫此文以作紀念。
20世紀80年代,董輔對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問題進行了研究。從他的這些研究中可以總結出他的市場化原則理論。研究他的市場化原則理論,對于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的市場經濟建設,仍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一、董輔市場化原則理論及啟示
董輔市場化原則理論內容是:市場化包括所有制改革和運行機制改革兩個方面。所有制改革,變單一公有制的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為多種公有制主導的多種所有制的混合經濟;運行機制改革,變計劃經濟體制為市場經濟體制。運行機制改革必須以所有制改革為基礎,兩者不可分割、相互適應、相互配合。所有制改革為市場經濟創建微觀基礎,運行機制改革為所有制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只有將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才能保證市場化的順利進行。根據董輔市場化原則理論,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市場化改革包含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內容。董輔市場化原則理論強調所有制改革和運行機制改革,兩方面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在市場化改革實踐中,所有制改革和運行機制改革,絕不可僅僅偏于一方。只有兩方面改革協調配合,才可能取得經濟轉型的成功。
所有制改革不等于市場化改革。所有制改革只是市場化改革的一個方面。一味強調所有制改革而忽視運行機制改革,認為只要進行所有制改革,傳統計劃經濟就會自動走向市場經濟的主張,只會使改革誤入歧途。況且,即使把所有制形式全變革為非公有制形式,而缺乏市場經濟的文化背景,也不可能建立起市場經濟。
不進行所有制改革就不能進行徹底的市場化改革。忽視了所有制改革導致東歐原社會主義國家20世紀60年起的市場化改革的失敗。在總結前東歐國家經濟改革的經驗教訓后,董輔得出結論:不進行所有制改革就不能將市場化進行到底。所有制改革的作用在于,通過調整單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結構、改變公有制實現形式,為市場經濟創建微觀基礎。只有進行所有制改革,才能取得市場化改革的成效。
所有制改革必須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1985年,董輔提出建立以多種公有制為主導的多種所有制結構,更加明確了所有制改革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的宗旨。明確所有制改革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就使所有制改革具有了比較明確的改革方向:為了體現社會主義公平本質,必須發展多種公有制經濟;為了達到市場經濟效率,必須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所有制改革既要為了市場效率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又要為了社會公平而發展多種公有制經濟。否則,所有制改革就可能失去明確的方向。
二、對幾種所有制改革片面認識的評析
董輔市場化原則理論啟示我們,要全面認識經濟體制改革,任何割裂所有制改革與運行機制改革有機聯系的嘗試,都將使改革遭致挫折。當前對于所有制改革,仍然存在一些片面認識。
1.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兩種片面認識
對待非公有制經濟有兩種片面認識:(1)反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反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或者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的錯誤在于割裂了所有制改革與運行機制改革的聯系。所有制改革的內容之一就是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與市場經濟天然兼容;運行機制的改革就是建設市場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反對者和限制者沒有看到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是發展市場經濟的要求。(2)完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支持完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人從另一個極端來看問題,除了贊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外,他們還贊同將所有公有制經濟私有化。他們同樣割裂了所有制改革與運行機制改革的聯系,忽略了所有制改革必須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所有制改革的內容,但并非全部內容。所有制改革要求改變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但同時要求,要保留公有制,保持公有制在6個部門對整個社會主義經濟起主導作用。如果連這部分公有制經濟都私有化了,就談不上公有制經濟發揮主導作用,掏空了社會公平的基礎,就會迷失社會主義方向。
2.對待公有制經濟的兩種片面認識
對待公有制經濟的兩種片面認識是:(1)反對公有制形式的任何變化。1978年,董輔提出改變公有制的形式。事后人們稱董輔當年的壯舉為“破冰之舉”。當時幾乎沒有人贊同公有制形式上的任何變化。即使在今天,同樣有人反對改變公有制形式。公有制形式的變化有兩種:第一,公有制轉變為非公有制。有人不加區別地稱公有制轉變為非公有制為“國有資產流失”,其實這里面有非法與合法的區別。非法的“國有資產流失”理應受到法律制裁。而合法的,如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以出售等方式規范地轉變為非公有制,卻也招致非議。反對公有制轉變為非公有制的錯誤與反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人的錯誤一樣,割裂了所有制改革與運行機制改革的聯系。第二,改變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如將公有制轉變為股份公司。反對改變公有制的實現形式的人沒有看到公有制實現形式的變化,有利于公有制經濟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如公眾所有制經濟的財產約束比共同所有制強,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的能力也比共同所有制經濟強。從原因上看,這些人也是割裂所有制形式的變化與市場經濟的聯系。(2)公有制全部轉化為非公有制。支持公有制全部轉化為非公有制也持有私有化的主張,其錯誤與上面分析過的支持完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錯誤相同,此處不再論述。
參考文獻:
[1] 董輔:《董輔選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篇7
關鍵詞:市場經濟性質;專業生產;廣義聯合產權;制度轉型
中圖分類號:F0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981(2012)02-0068-05
一、引言
依靠市場調節維持經濟運行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特征。市場經濟的性質是什么?這一問題是經濟學有待回答的基礎問題。現代經濟理論中,市場定義比長期遭受質疑的企業定義處于更虛無的地位,經濟學分析市場價格的決定,對市場本身的討論已蕩然無存。平狄克和魯賓費爾德經典的微觀經濟學教科書中,把市場(Market)講解為買者和賣者相互作用形成價格的地方。薩繆爾森和諾德豪斯的認識更進一步,認為市場是一種形成價格的機制。上述主流的認識有兩個問題:一是概念性的問題。這一問題包含有兩個值得區分的定義:市場(Market)和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市場可以隨時隨地產生,市場經濟則是整個經濟體系以價格調節為基礎的經濟系統。市場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而不是全部。二是對價格的過分強調。張五常認為價格是一種競爭的勝負標準,還需要有競爭規則。對價格的過分強調使經濟學成為一種研究選擇分析的學科。這一方面使經濟學成為強大的分析工具或分析方法,使經濟學走向了“帝國主義”的道路。另一方面使經濟學的研究缺乏實質內容,成為黑板經濟學。與其說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還不如說經濟學是一門工具學科。很多經濟學家認識到了這一問題。以科斯、阿爾欽、威廉姆森和張五常為代表的新制度經濟學家提出要讓經濟學走向現實。因此,市場經濟的定義不能被價格機制所代替,市場經濟是一個具有更加廣泛內涵的概念。新古典經濟學簡單地認為,明晰的私有產權就是比賽規則,適者生存就是獎懲規則。但是產權的界定需要成本,清晰的產權很難出現;人類的有限理性無法預知何為“適者”。走向研究對象——實際經濟,是經濟學發展的需要。在科斯揭開企業的蓋頭后,威廉姆森在《資本主義經濟性質》中掀開了關于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面紗。市場經濟在這一經典著作中得到新的解釋,即市場經濟為各類交易提供了可選擇的治理機制。但市場經濟的本質是不是就是為各種交易尋找治理機制?這和那種為各種交易尋找價格的觀點又有什么區別呢?兩者從本質上看是一致的。從單個交易并不能看到市場經濟的本質。在經濟學走向現實中,這種靜態的、個體的分析已經限制了對市場經濟的進一步認識。對市場經濟本質的認識需要一個動態的、整體的分析。從動態性上來看,市場經濟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階段;從整體來看,市場經濟具有生產性和制度性。我們在此要回答的是:市場經濟是一種什么樣的生產方式?是一項什么樣的制度?市場經濟如何演進?
二、對經濟系統進行分析的框架
經濟系統是一個生產和制度系統。從馬克思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理論出發,經濟系統首先是一個為人類生產產品的系統,其生產方式決定了產品的豐裕程度,是經濟系統的基本特征所在;同時,經濟系統是一個將各種要素按照一定規則組織在一起的制度系統。從整體來看,經濟系統是生產系統和制度系統的結合。從動態角度來看,經濟系統的演進是生產方式和制度的互動。因此,對經濟系統的分析要從生產方式和經濟制度兩方面來進行。
生產方式是經濟系統的基本屬性。產品的生產是經濟系統首先要完成的經濟使命。高效的生產方式是經濟系統運作良好的必要條件。生產方式是一個比生產技術更廣泛的概念。生產方式不只是產品通過何種技術生產的,更多的是生產要素是如何組合的。如經濟系統的生產是社會化的,還是分散化的?是全能型的,還是專業化的?這是要素的組合方式,而不僅僅是技術。生產技術和要素組合是相互影響,互相決定的。生產技術的發展演變很大程度上是科學技術的積累,經濟學的分析應該更注重要素的組合,而不是生產技術的發展。
經濟系統的性質更多地體現在制度性質上。一種經濟系統本身是生產性的,具有自身特有的生產方式,與此同時這種經濟系統區別于其他生產系統的特點也體現在所具有的制度特性上。制度相對于單純生產來說,具有更豐富的內涵,更能突出某一經濟系統的特點。因此,研究經濟系統要對制度特性進行更充分的研究。
現有制度研究視角的個體性。主流經濟學的研究中,微觀經濟重視基于價格機制的生產和消費均衡研究,宏觀經濟重視基于生產函數的經濟增長研究,而把一些制度歸為簡單的前提條件。新制度經濟學研究了市場經濟內部的制度規則。但這些研究者都是從個體財產權利入手進行研究的。這一范式帶有明顯的個體性,在分析某項具體制度或規則時具有優勢,但在把握一類經濟系統的制度特性上可能存在欠缺。比如,從個體看奴隸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私有產權制度并沒有明顯不同,都是依附財產權利獲得收入的經濟規則。因此,轉變現有的研究角度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整體制度研究的三個維度。當把經濟系統看成一個整體時,關于這一整體的制度問題就轉變為:對這一整體的權利是如何配置的。經濟系統是一個生產和分配系統。相對應的制度維度也應該圍繞生產制度和分配制度展開。那么,第一個維度就可以抽象為:參與生產的權利如何配置?我們在此把這一權利抽象為參與權,即:人類社會參與經濟系統的權利是如何配置的。第二維度可以抽象為:經濟系統的產出如何分配?在第二個維度中又可以引申為兩個層次:對參與經濟系統生產的群體進行的分配和非參與群體的分配,這是兩類不同的分配。為了研究的細化,我們把這一維度的制度細分為兩個維度。我們把對參與生產者的分配定位為第二維度的權利,稱為收入權;把對非生產者的分配定位為第三維度的權利,稱為保障權。這樣我們把經濟系統整體制度細分為三個維度的權利:參與權,人類參與經濟系統的權利配置;收入權,生產者從經濟系統獲得收入的權利配置;保障權,非生產者從經濟系統獲得收入的權利配置。在下文中我們將從這三個維度對市場經濟系統的制度性質進行分析。
三、市場經濟是一個相對高級的專業化生產系統(Advanced system of Specialized Production)
市場經濟代表了一種更先進的生產系統。市場經濟的先進性體現在大多數的經濟活動都納入專業生產中。生產者生產的產品不再是自己需要的而是他人需要的。專業化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使人類經濟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階段。正是在市場經濟的前提下,人類開始了工業革命,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在工業革命開始之前,西歐已經進入了市場社會。為人類社會帶來大范圍專業生產的首先是市場化革命。市場經濟一經出現就體現出了相比以往生產方式的巨大優越性,使人類的產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市場經濟代表了一種程度不斷加深的專業化生產。市場經濟在生產上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專業化生產方面。市場經濟不僅開創了一種新的專業化生產方式,而且使這種專業化不斷加深。首先,市場經濟使專業化范圍不斷加大。現代市場經濟基本囊括了所有的產業。很少產業能離開市場經濟而獨立存在。其次,市場經濟使國家經濟呈現出專業化特點。各個國家通過市場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并按比較優勢進行專業化分工。不融入市場經濟的國家已經很難進行發展。再次,市場經濟不斷深化了專業化生產。現代經濟的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化,不斷形成新的細分產業。隨著專業化的不斷加深,個體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整個市場經濟體現出集體勞動協作的特點。
市場經濟是人類經濟活動的一個發展階段。伴隨人類產生的是原始社會的生產,以部族、群落為單位進行生產,部族內部進行簡單分工,部族間很少有聯系;在奴隸社會,生產單位是奴隸主莊園,生產的主要目的是自我消費;封建社會出現了更多樣的土地耕種方式,更多的行業,但其目的是維持一個國王或封建屬地的產品供給;在封建社會后期,專業化生產不斷擴大,帶來了生產的大變革,新的生產方式出現了:市場經濟,人類社會也隨之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因此,從歷史的進程來看,市場經濟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人類生產發展的一個階段。
四、市場經濟的制度性質是聯合產權性(United Property Right)
市場經濟系統具有相對平等的參與權。我們在此再一次強調我們的視角,把市場經濟看成一個整體,或一個有機的生產系統。誰可以利用這個生產系統?或者說誰對這個生產系統享有參與的權利。在原始社會中,生產系統是為某個部落使用和服務的;在封建社會是屬于某個國王或封建地主的,為國王和地主使用。在市場經濟下,這個制度發生了異質性改變。市場經濟的生產系統不再屬于某個人或某個階級。個體可以相對平等地參與到這個生產系統中來,并且這種權利受到了法律的保障。市場經濟賦予了每個人充分的參與權。充分參與權帶來了充分的競爭,成為個體從生產系統獲得收入的前提。正如斯密所言,市場經濟是以利他為基礎的,不具備利他能力的個體很難擁有參與權,這注定了市場經濟的參與權不是絕對平等的。
市場經濟系統具有共享性的收入權。隨著專業化的加深,市場經濟中的勞動天然具有集體性,任何個人的目標都是在社會集體協作基礎上完成的。這就帶來市場經濟生產成果分配的共享性。市場經濟系統中個體主要憑借個人具有的要素參與到市場經濟中,做出具有市場價值的行為獲得收入。這種收入在新古典經濟學中抽象為邊際貢獻的價格。但現實中邊際貢獻無法低成本獲得。要素價格只是收入的數值,更多是為了實現激勵目標,而不是為了精確描述貢獻。從這個角度看,市場經濟并不具備精確的貢獻測度機制,而是具有有效的激勵機制。只要生產要素具有市場專業生產需要的特性,就可以從市場經濟中獲得收入。整個經濟系統的收入被不同的要素所有者:資本家、普通勞動者、技術人員、職業經理人等共同享有。
市場經濟系統具有普遍的保障權。除了通過市場直接獲得收入外,市場經濟系統還具有間接的收入方式。在市場經濟中有些個體并不具備參與專業生產的條件,如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病人等。這類人可以通過要求轉移支付、更好的教育等方法來獲得收入。這種收入方式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零星存在,但在市場經濟中,特別是成功的市場經濟國家中普遍存在。因此,不具有充分生產要素的個體,對于市場經濟也具有獲得收入的權利。通過充分的保障權,市場經濟滿足了人類整體的需求。
市場經濟的制度性質是聯合產權性。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市場經濟系統賦予了人類相對充分的參與權、收入權和保障權。個體可以自由參與到市場經濟中,可以從市場經濟中要求收入,可以要求基本的生活保障。從市場經濟的整體來看,對市場經濟的權利安排具有公共性。市場經濟制度是共同參與和共同收益的制度。我們把市場具有的三個維度的權利:參與權、收人權和保障權,定義為人類對市場經濟的聯合產權。市場經濟最的制度首先是聯合產權制度。在聯合產權制度基礎上,為了競爭的合理進行,發展出了相對完善的財產權利制度。新古典經濟學家忽略了制度的作用,新制度經濟學家只重視了財產權利制度,更具整體性的、基礎性的聯合產權制度被忽略了。因此,確認市場經濟的聯合產權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五、組織、私有產權、聯合產權和制度演進
組織、私有產權、聯合產權是制度演進的表現。組織是市場經濟重要的組成。組織的出現先于市場經濟。如果我們把原始部落看成一個組織,那么世界經濟的起源就是一個組織。正是組織內和組織間的制度演進促成了人類經濟制度的不斷演變。組織內首先出現的是公共產權。當組織間的聯系變多時,一種新的權利安排出現了:組織間的權利安排。這種權利安排打破了原先組織共享的理念,導致了私有財產權利的出現。私有財產權利制度是基于私人對財產的占有為基礎的。私有產權一經出現就成為一個牢固的制度框架:經濟系統是個別私人占有的。在這個制度框架內,微觀組織制度的演變導致了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隨著生產的發展,微觀組織間的聯系進一步緊密,觸動了私有產權對經濟系統的權威,出現了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改變了經濟系統是私人占有的整體框架,形成了聯合產權性質的整體經濟框架。人類經濟制度演進的過程可用圖1來簡單描述。
原始社會是一個簡單的部落組合。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是以私人(國王)占有(參與權和收入權的個別占有)經濟系統為特征的社會制度。封建社會比奴隸社會具有更多種類的組織,組織間的關系也更密切。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是以社會整體對經濟系統的聯合產權為前提的社會制度。在聯合產權基礎上是私有財產權利,私有產權是個體和組織間競爭的規則。劉長庚指出了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具有的聯合產權的性質。在此為了區分兩種聯合產權制度,我們把市場經濟系統所具有的聯合產權制度性質定義為廣義聯合產權制度,而把企業內部具有聯合產權性質稱為狹義聯合產權制度。類似于前蘇聯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是以國家對整個經濟系統的占有為基礎的社會制度,一定程度上體現的是國家資本主義性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系統也是以廣義聯合產權為前提的社會制度。但在廣義聯合產權基礎上不再只有私有財產權利,還包括國家財產權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比單純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擁有種類更多的市場主體,體現出了一定的優勢。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市場經濟聯合制的矛盾。在資本主義下以私有產權為基礎的競爭規則,帶來財產的過度集中。一是這種財產的集中限制了個體對市場經濟系統的參與權。二是依靠物質資本的私人占有獲得收入,引起收入和貢獻的持續分離,個體的收人權受到限制。三是對私人產權的過分強調,限制了社會保障的發展,無法體現充分的保障權。基于這三點,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很可能帶有需求不足、階級分化、收入差距較大等問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為了保持活力必須反壟斷、創新收入分配形式和加大社保支出。更為關鍵的是市場經濟內組織制度的自覺變化。組織內部收入分配形式自發自覺的創新,最終會導致社會整體組織制度的變革,引起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變革。
六、總結及進一步思考
經濟的性質具有專業化的生產性和廣義聯合產權的制度性。市場經濟從整體和動態的角度來看,是人類社會滿足自身需求的一個生產系統,具有生產性,主要特征是專業化的生產方式;市場經濟同時體現出一種特殊的制度性質。市場經濟下社會個體通過廣義聯合產權對市場經濟系統擁有產權。廣義聯合產權包含參與權、收入權和保障權三個維度。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在廣義聯合產權的基礎上,把私有產權制度作為競爭規則的一類特殊市場經濟體制。
篇8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管理
中圖分類號:F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685(2013)07-0022-05
一、社會主義是否應該發展市場經濟是關系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全局的重大問題
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表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完全成功的,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實際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一些國際友人也充分肯定了我們取得的成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深入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認真研究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它尊重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又產生了具有社會主義內容的特殊規律;具有市場經濟一般的許多共同的運行形式,又產生了許多不同既往的新的市場經濟運行形式。它是在否定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市場經濟新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種重大探索、重大突破、重大進步和重大創造。它使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宏觀管理、綜合平衡條件下更加活潑,更有生機,更有適應調節能力和創造創新能力,能夠更充分地調動各個方面、各種因素發展生產力的主動性、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分配方式以按勞分配為主和走共同富裕道路。這些既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否定。而市場經濟的優勢主要是利用價值規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這也是生產力發展的動力。過去我們只注重發揮前一方面的優勢,把后者誤認為是“資本主義”的東西而加以忽略甚至抑制,為生產力發展設置了障礙。這兩種優勢本來是社會主義制度都具備的,只是過去我們沒有發現這一點,而現在也還未能完全認識這一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擺正了市場與宏觀管理的位置,既發揮了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又重視發揮宏觀管理的重要作用,使兩者的相互關系走上了正確軌道。宏觀管理或稱全局管理是從國民經濟和全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對經濟進行管理,它立足實際、放眼全局,實現了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有機結合,并盡力避免市場失靈問題,使市場運行和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符合整個社會平衡協調、有步驟、按比例全面發展的要求。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有本質差別
毋庸置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之間當然有共性,如市場經濟運行的形式和規律等。其中,“看不見的手”對社會資源的配置,是市場經濟共同的最重要的基本規律。因此,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成果,有利于我們理解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性,掌握市場經濟的特點和規律,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但共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市場經濟不僅是資源配置的方法,也表現了生產關系的性質,所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存在著一些特殊的運行規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區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所有制基礎不同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在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之上。資本主義制度誕生后,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但由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之上,使其先天便具有兩個無法解決的根本矛盾。實踐表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日益下滑,而且這不是單純用基數大所能解釋的,只是表明“資產階級的關系已經太狹窄了,再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此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方面物質生產停滯甚至下降,而另一方面,其虛擬資本卻瘋狂增長。如,美國原來是世界上最大的物質生產國,能源、鋼鐵、汽車等曾居世界首位。但這些年來美國物質生產逐步衰弱,其煤礦礦井減少了1/3,煤礦工人減少了1/7,煉化廠減少了1/3,鋼鐵產量已不到中國的1/6。制造業占GDP比重由1960年的29.7%下降到2009年的12%,虛擬經濟和服務業占比則由30%上升為88%。1998—2009年,美國GDP增長了1.4倍,虛擬資本增長了10.4倍。2010年,以發達國家為主體的金融貨幣交易額超過1000萬億美元,其中與物質生產有關的僅占1%,外匯市場日成交量是商品日交易量的90~200倍。金融業從業者數量飛速增長,國家壟斷向金融資本壟斷高速發展。目前,美國最大的50家商業銀行資產,占全美1萬家銀行資產的56.8%。有2000多家對沖基金,7000多家保險公司,保險業從業者230萬人,證券業從業者超過萬人。1970—1997年,發達國家對外投資增長32倍,國際證券投資增長265.6倍,每年獲得超過萬億美元的利潤,虛擬資本投資利潤比實體投資利潤高幾十倍。
發達國家一方面是物質生產增長緩慢甚至負增長,另一方面是消費和債務高增長。其消費不是建立在物質生產增長上,而是建立在入不敷出和掠奪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和資源的基礎之上。2010年,美國國債達到11萬億美元,2011年上升到15.3萬億美元,加上其他債務,總額已超過50萬億美元,占GDP的比重達到70%和稅收的674%。2009年,美國債務占全球債務的39%,居世界首位。不僅國家負債累累,而且居民也舉債度日。2008年,美國平均每個家庭負債21.7萬美元,家庭私人負債占CDP的比重達到98%,負債比自有資產高50多倍。2010年,歐洲的公債相當于GDP的80%,其中英國為100%,法國為77%,意大利為106%,希臘為135%。高負債實際上是用別人的錢或未來的錢來維持自己眼前的高消費、高福利,表現出資本主義制度的虛弱和無奈,并成為經濟危機產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
美國不僅利用舉債掠奪發展中國家用辛勤勞動創造的大量物質財富,還利用美元作為儲存手段和結算手段的特殊地位,通過大量印鈔、匯率變化和美元貶值等手段,將危機轉嫁給世界,更使發展中國家遭受巨大經濟損失。
發達國家一、二產業比重下降、虛擬經濟和債務經濟急劇發展,并不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是“生產力發達的反映”,而是表現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有生產才能有消費,發達國家在生產下降的情況下依靠投機、舉債來維持自身消費,進而成為全球經濟的破壞者和掠奪者,使能夠獲得高額利潤的虛擬經濟成為資本主義腐朽性發展到新階段的重要特征和反映,食利階層人數迅速增加,資本主義寄生性愈發突出。發達國家憑借其資本優勢和技術優勢,不斷剝削發展中國家,使發展中國家成為它們的打工者、出口市場和廉價原材料供應地,使寄生階級發展為寄生國家,以至于一些失業者寧肯拿失業救濟金賦閑,也要把贓、累、危險的工作讓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勞工負擔。
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不僅在生產過程中越來越強烈地表現出來,也必然在收入分配上越來越強烈地表現出來。生產資料所有制一定會表現在分配關系上,而后者又會進一步影響生產。近年來,發達國家兩極分化加劇,失業率居高不下。2010年,美國最富的5%的家庭收入占國民財富的60%。當年經理層年收入1080萬美元,工人為33121美元,前者比后者高325倍。近30年來,美國最富的20%的家庭收入增長了89%,而另外80%的家庭實際收入無任何增長。美國財富正迅速向少數金融寡頭和大壟斷資本集中。2010年,美國排前5名的金融公司市值達到800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GDP的1/20。發達國家358個億萬富翁所擁有的財富相當于世界財富的一半。而同時,發達國家的貧困人口迅猛增長。2010年,美國貧困率達到15.1%,貧困人口達到4620萬人,每7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處于貧困狀態。德國5%的高收入者占有私人財富的1/3,另有50%的家庭其收入只占10%。法國、意大利、德國失業率超過10%,其中青年人失業率更高,意大利為33%,法國為22%,比利時為20%,西班牙為35%,整個歐盟失業人口達2200萬。貧富差距拉大引起社會強烈不滿,導致發達國家犯罪率激增。美國犯罪率最高,2010年犯罪案件超過1000萬起,其中暴力犯罪125萬起,財產犯罪908萬起。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3萬美元,歐元區接近4萬美元,竟還有那么多的貧困人口和失業者,可見其財富不均和兩極分化程度之高,也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由于建立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之上,關鍵生產資料掌握在勞動者手中,保證了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一致性,從而在根本上不同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生產資料的勞動者共同占有,使生產力得到根本性的解放,并解決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矛盾,原則上消除了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當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也存在矛盾和對抗性,因此需要通過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加以解決。
(二)資源配置方式存在差別
由于正確認識了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性,建立起市場作為資源配置基礎的經濟體制,從而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內涵發生了根本變化。認識市場經濟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的必然性,并形成市場經濟發展的體制制度,是我國發展市場經濟的前提。認識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性,實際上是認識商品經濟在我國發展的必然性。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經歷了一個認識過程,但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我們是處理得最好、覺悟得較早、認識較深入的。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與以計劃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的根本區別,在于投資、生產、流通和消費都由市場決定,即使計劃的制定執行也必須建立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之上。只有建立這樣的體制機制,才能稱之為市場經濟。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基礎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基礎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內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基礎和出發點是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和按勞分配。公有制企業之間雖然也存在競爭,但更多地體現了勞動者之間的分工合作關系;非公有制也是資源配置的基礎,但不占主體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目的和方式也發生了根本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相互運動中,注重將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通過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相互轉化和實現,服務于發展社會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由此可見,市場經濟的一些共同規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內涵發生了改變,需要我們結合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更好地認識和尊重規律,使其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三)宏觀調控目的和作用不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起宏觀調控體系,解決了從全局出發配置資源這一資本主義不可能解決的根本問題。生產有組織性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矛盾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固有矛盾。這一矛盾帶來資本主義經濟的盲目發展,導致生產過剩與消費不足的矛盾愈演愈烈和經濟危機周期性出現。雖然資本主義國家也嘗試調控,但私有資本不可能甘心接受干預,結果致使這一矛盾無法得到解決。因為資本主義國家機器不僅對市場的調節能力有限,而且其國家機器的運轉反而受到私有資本的“調節”,導致資本主義無法擺脫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國家代表全體人民占有關鍵生產資料,從而有權力、能力和責任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全局出發,使用和配置主要社會資源。管理經濟是人民民主國家最重要的職能之一。集中力量搞建設、謀發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權必須集中力量完成這一任務。國民經濟管理體系是一個強大而科學的體系,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體系,是自覺地把過去控制自己的力量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體系。這種從全局出發進行資源配置的宏觀管理,將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基礎與加強宏觀調控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大優勢。
總之,兩種市場經濟從所有制基礎到運行內容、運行目的都有本質區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根本上克服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矛盾。雖然還不成熟,許多方面還有待完善,但是它將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相結合,適應了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并不斷發展完善,是當今人類社會最先進、最優越的經濟體制和具體經濟制度。
三、幾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一)怎樣理解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基礎
“在宏觀調控下把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原則。但是怎樣理解“把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呢?有的同志把這一問題理解為單純的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配置,是讓“看不見的手”完全自由地配置資源。這種理解是不完全的,沒有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固有內容和發展的客觀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至少應當包含以下幾項內容:第一,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第二,資源配置的基礎是生產資料所有制,即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第三,市場在各個環節配置資源的核心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第四,在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優勢的同時,盡可能限制市場的局限性和盲目性。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前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題中之意。有人把市場的作用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提出經濟領域的完全自由化;反對以公有制為主體,提出以非公有制為主體,讓國有經濟退出一切競爭領域。這種削弱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放棄宏觀管理的觀點違背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必將帶來許多本來可以避免的社會矛盾,不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二)怎樣看待和進行宏觀管理
如果把資源配置理解為生產組織方法和運行方式,那么資源配置的形式絕不只市場和宏觀(政府)兩種,它應是一個從個人、企業、企業集團、地方政府、各種中介到中央政府資源配置的金字塔,有若干層次,每個層次都會使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進行資源配置,只是配置的內容和范圍不同。把資源配置方式概括為市場和宏觀管理兩種,實際上沿用了過去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劃分,并不完全科學。不過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我們還是使用這兩個概念。如果說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基礎,那么宏觀管理也是配置資源的一種手段,而且是先于市場、高于市場,且單純的市場配置無法取代的手段。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信條便是“看不見的手”能夠調節一切,所以無須任何外部干預。但現實中諸多的市場失靈問題證明,單純依靠市場自動調節實現均衡只是一個空中樓閣。而宏觀管理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它能擺脫企業和市場的局限性與盲目性,從全局出發觀察和處理問題,將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相結合,對社會資源進行社會范圍的總體配置、綜合配置和有預見的配置。宏觀管理包括直接管理和間接管理兩種形式。我們強調宏觀間接管理,但并不排斥直接管理,包括在一定范圍和時期下達指令性計劃。如,航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涉及2/3國土面積的三北防護林工程等的實施,大面積建設高產田、加強中西部地區建設等,都需要宏觀直接管理。當然,指令性指標的制定、執行和實現也離不開市場,必須尊重市場規律,建立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之上。但是這里對市場規律的尊重不是只考慮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是考慮長遠利益和全局利益,并將兩者妥善結合。
(三)怎樣看待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發展的基礎,也是虛擬經濟發展的前提。虛擬經濟是適應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有實體經濟的發展才能有虛擬經濟的發展。虛擬經濟的根本任務是為發展實體經濟服務,如果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的需求自行發展,就可能導致經濟泡沫,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客觀規律表明,經濟發展過程中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關系的規律是不能違背的。這一點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如此。對此,關鍵在于正確處理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不動搖,堅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不動搖。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都反映著一定的生產關系,其性質和內涵都是由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的。目前,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已經超過國界,成為各國之間密切聯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現象,我國也已深深融入其中。這給我國帶來經濟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經濟、金融風險。因此,應當逐步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使其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之一,從而建立多元競爭的國際金融體系。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立足于廣闊的國內市場,擴大對外開放規模,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使對外開放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篇9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正負雙重影響
(一)市場經濟的法治屬性,一方面使會計準則重修重訂法制規章,有效調節會計信息質量運行過程;另一方面,市場經濟法治的不完善誤導會計信息質量的“失范”和“異化”市場經濟的法治屬性,要求作為反映市場經濟運行過程和結果的一切會計信息質量能夠得到相應的改革和完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法治本身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內在重要內容,而不是附加給會計信息質量的賜品,也不是游離于會計信息質量之外的純粹規則性條文。現代會計信息質量借助于體現國家意志的法律及其規范,能有效調節會計信息質量運行中的重大關系,從根本上避免人治的主觀性、隨意性和盲目性,是保障會計信息質量穩定真實、順利實現會計信息質量目標的有效手段。正是市場經濟的法治屬性,使會計信息質量從不同方面作出新的努力:一是結合會計領域的新情況,修訂了會計活動的相關法規制度,使會計領域中的各項職能進程有法可依;二是重塑會計法規的權威性,通過各種方式增強財經工作者的法律法規意識;三是運用法治手段調節、保障、監督會計信息質量運行過程,強化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觀念,以法管財。但是,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中的不完善,影響了市場經濟運行的法制建設,使得我國現行的會計法規體系構建不夠全面,會計監管配套制度缺乏嚴謹的及時性、一體性,導致會計領域的整體法治環境出現指導思想明晰度有限、會計法規的可執行性不力、會計行為監管力量的可操作性不強、衡量會計工作成敗的標準性不明等現象。市場對各種經濟法治信號反應靈敏的特點,在敏感的財經會計工作者身上得到感應,社會氛圍中的陰暗面使會計領域和財會工作者不同程度地接納并傳播了這種反市場化因素,對規范會計信息質量的財經紀律和法規產生曲解、干擾和排斥,于是各種違反財經紀律和法規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和財經數據造假案件有增無減,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嚴重危害。總之,會計環境和財會人員對財經會計的規范性、法治性的不能完全適應,導致了會計信息質量的“失范”和“異化”。(二)市場經濟的民主屬性,一方面使會計信息質量內涵滲入民主內容,放大民主成分;另一方面又使會計信息質量中的自主意識走向極端,誘發個人主義市場經濟具有民主屬性。馬克思說過: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商品的特征是全社會特性的基礎。馬克思的論斷不但揭示了民主屬性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屬性,也揭示了反映市場經濟的會計信息質量本身所蘊含的民主成分和民主要求。市場經濟應是以會計信息質量廣泛參與為前提的社會領域,它必然要求會計信息質量的內質含有民主成分和民主內容。在新的經濟體制轉型變革發展中的會計建設,也開始呼喚民主化的內容,會計信息質量的自主選擇權和獨立性作為會計改革的新課題,已在財經活動運行實踐中開始探索。近年來,在建立我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企業要求賦予其充分的管理自和較大的會計政策選擇權,這些民主成分滲入到會計領域,使得國家在制定宏觀會計政策時,給企業會計管理活動提供一定的會計信息質量空間范圍和選擇余地,從而使會計信息質量的個性日趨豐富,滿足市場經濟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優化需要。同時會計民主內容的建設,不斷強化“關心人、尊重人、信任人”的人本原理運用,創立使用會計目標激勵和必要的物質激勵等方法,提高了財經會計人員的思想覺悟和群體素質,保障其在提升會計信息質量中的主體地位。由于會計民主成分和民主內容的增加,不但激發了財會工作者責任感的生機和活力,而且有利于他們養成獨立自主思考能力,關注國家政治經濟大事,并能自覺把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與個人發展前途聯系在一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合法化、真實性程度,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但是,在市場經濟軌道上呼嘯向前的改革列車,使會計整體改革和財會工作者的同步發展來不及作出全方位的調整和適應。由于市場經濟的效益原則、利潤原則、等價交換原則等等原則對會計業傳統的獨立性和公信力的沖擊和突破,會計業界潛在的自主、民主元素日益增強,誘發對自身并不完善的市場經濟的誤解,盲目認為等價交換原則漫及會計領域的各個活動層面,非理性地聽任市場經濟的自發影響,無原則地支配財務工作者的思想和行為,使自主、民主意識走向極端而發展為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本位主義、拜金主義等錯誤價值觀念,從而使會計業的民主化內涵離開科學的軌道,走入誤區。如有些企業和財會人員認為,市場經濟是多元的,反映市場經濟的會計信息質量也可以是多元的,因此在運用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時,出現了基于本位、利己等錯誤價值觀的隨意,導致會計信息質量的“失真”和“失信”。(三)市場經濟的文化屬性,一方面使會計業界努力構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型會計信息質量文化環境;另一方面,市場經濟文化的偏位價值沖淡了會計信息質量的正面的積極的文化含量市場經濟的文化屬性,無疑是包括著教育、道德為其主要內容的,因為市場經濟是以道德教育、科技教育為核心的文化與經濟相結合的產物,因此市場經濟的文化屬性要求參與市場經濟的主體具備相應的文化素質,作為這個主體之一的會計信息質量也必然需要具備相關的文化元素。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信息質量首先接受并建立了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各種管理內容,努力創建會計信息質量的新型文化環境。近年來,會計業界在開展和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等系統管理中,融形式、內容于一體,在會計信息質量的管理準則、信息職能、質量計量、社會公德等各個方面,營造健康、公正、積極、向上的會計文化氛圍,優化會計信息質量管理品質,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管理正氣,幫助會計業界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倡導正確的價值觀,建構培養接受高等知識教育的新型會計人才體系,以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但是,在拓展觀察市場經濟視野的過程中,市場經濟內在的庸俗化自含量攜帶的各種負面的社會思潮紛至沓來,給會計信息質量系統的文化氛圍產生巨大沖擊,從多側面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會計業界的價值觀、道德觀。如市場經濟中“爹親娘親不如金錢親”的市場偏位價值誘發會計信息質量管理出現追名逐利、注重功利的道德選擇傾向和社會腐敗現象,一些財會管理人員注重個人奮斗的價值取向,產生崇尚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部分企業把以我為主體、以個體為中心的觀念作為進入市場的合格券,這些在市場經濟的會計經緯網上定位于與集體主義相對立的個人主義文化標尺,沖淡了會計業界正面的積極的社會主義文化含量,與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會計信息質量文化環境相違悖,導致會計信息質量的“走調”和“變音”。(四)市場經濟的競爭屬性,一方面使會計信息質量的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更趨強烈;另一方面,企業以自身價值為尺度的管理觀與會計信息質量管理的質量標準發生錯位市場經濟的競爭屬性是以整個社會為其廣闊活動背景的,全社會的任何一個組成部分無一不是借助競爭機制的功能走向高速發展之路。當以人才、信息、信譽、利潤、效益等為存在形式的會計“最終產品”進入社會經濟領域、接受市場檢驗之時,會計信息質量便毫無保留地接收了競爭機制,把競爭作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會計信息繁榮的有效手段。競爭機制本身蘊含著嚴酷的淘汰機制,高效者生存、發展,低效者失敗、廢棄,它使會計業界逐步清除了各種封閉障礙,打破了時空、條塊、地區間的各類“壁壘”因素,把財務會計涉及的各領域間的分工、合作融為一體。特別是在會計信息問題上,“質量就是生命”的質量觀已經滲透會計業界,注重會計信息的高質量,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因此,會計業界遵循著這一歷史使命,從更高遠的角度上思考會計信息質量能否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會計信息的理論、實踐和質量能否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正使會計業界千方百計地全面貫徹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管理方針,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目標的歷史使命支配會計信息的行動,管理會計信息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更趨強烈,以期提供高質量、高規范的合格會計信息質量,主動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填補社會需求的空白。但是,當會計信息質量管理成為市場經濟競爭擂臺上的主戰場之一時,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質量觀”在對社會環境劇變沒有充分思考和缺乏充分準備的會計信息質量身上,轉換為單一的純粹的商品質量意識,使會計信息質量在現實生活中盲目地接受和滋生以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為主要內容的個體本位主義,誤認競爭只有你死方能我活,因此以鄰為壑,過多關注自身發展和個體利益,從而沖淡集體主義精神,導致法制觀念淡薄、誠信精神弱化、責任意識下降,當單位局部利益與國家整體利益發生矛盾時,利益的天平往往傾向于自身,催使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法則走樣,會計秩序出現紊亂,會計信息質量以自身價值為尺度的質量觀與市場經濟公正目標的質量標準發生錯位。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會計信息質量建設的對策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對于會計信息質量所產生的正負雙重影響,根植于市場經濟本身的內在矛盾性,它既有歷史必然性、優越性,又有歷史過渡性、局限性,只要價值規律、競爭規律、交換規律和非封閉規律在社會上發生作用,其中對于會計信息質量、對于會計信息質量的運作和應用人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可避免。但是,面對市場經濟給予會計信息質量的負面影響,我們不是無能為力、聽任擺布的。(一)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克服會計信息質量中的“市場不適應癥”,勇敢面對市場,最大限度發揮市場經濟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正面積極效應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會計信息質量的辯證關系,首先必須用全面、聯系、客觀的科學觀點,實事求是地評價、分析市場經濟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正負雙重影響。要正確認識負面影響是市場經濟機制不完善、不全面的反映,決不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應該看到,走向市場恰恰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根本出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會計信息質量的本身價值的全面實現提供了廣闊的活動舞臺和平等的競爭環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根本特征,給會計信息質量確立了社會貢獻為本、整體至上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會計信息質量內在的追求自我功利、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了合理的前提。只有克服會計信息質量中的“市場不適應癥”,把眼睛瞄準市場,研究市場,勇敢接受市場競爭中的優勝劣汰,從而使會計信息質量與市場對接,在堅定不移地執行《會計法》的同時,根據市場信號去審時度勢,捕捉機遇,開拓會計信息質量規范化、準確化的新路子,最終使會計信息質量的建設目標主動適應市場,占領市場,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經濟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正面積極效應,推動現代會計信息質量建設的全面提高。(二)把優化會計法規體系建設和強化會計監督職能相結合,充分發揮會計信息質量在市場經濟中的潛在能量和應有作用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的標準化、精細化建設,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信息質量管理的邏輯起點。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會計信息質量與企事業單位有著天然的聯系,企事業單位的標準化、精細化管理要求必然會在會計信息質量的價值取向中反映出來,這就要求會計信息質量的管理要求和建設標準應該與企事業單位的標準化、精細化要求相匹配,而會計信息質量的標準化、精細化的管理建設,只有通過會計法規體系的優化建設和會計監督職能的強化管理,才能從根本上提供基礎保證。從會計實踐來看,新的《會計法》雖已頒布,但相關的實施細則還未出臺,在客觀上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標準化、精細化建設。因此,在新《會計法》的框架下,加快會計法規體系的建設步伐,制定《會計法》的標準化、精細化的實施細則,建立和完善既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又能滿足企事業單位多元化經營管理需求的會計制度和會計監督職能,優化執行《會計法》的實踐可操作性,強化會計監督職能的具體可實施性,從而確保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品質的構建。從市場角度出發,對于一個擁有標準化、精細化的會計信息質量而言,企事業單位對它的敬畏度和它對企事業單位的考察度是成正比的,這有利于發揮會計信息質量在市場經濟中的潛在監管職能和應有的服務作用。(三)把優化會計價值觀和強化會計秩序觀相結合,建構符合時代要求的會計信息質量的新運作體系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原則,主宰著會計業界價值觀念的取向。處在轉軌時期的會計信息質量運作中出現的個體主義及其誘發的“失真”、“失范”現象,實質上都是價值觀的體現。價值觀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規范作用,會計業界可以通過自己的價值觀念告訴市場:什么是它所提倡的,什么是它所反對的。因此,倡導誠實守信、健康向上的價值觀,抵制失誠虛假、腐朽消極的價值觀,引導企事業單位和會計從業人員從拜金主義的物質沖動和單純本我動機轉化為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成就感,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政治覺悟,強化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的會計運行秩序,建構符合時代要求的會計信息質量的新價值觀念和新運作體系,是會計業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重要現實任務。一方面,在優化會計價值觀的過程中,我們不能聽任市場經濟的泛化無原則地引發和助長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價值觀的泛起,也不能允許市場經濟中因不完善而產生的調節功能的有限性和競爭的排他性擠占會計領域的正確價值觀。在會計業界包括從大學的會計專業教育到會計崗位的職業要求,都要理直氣壯地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當然,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價值觀不可能在人們頭腦中自發形成,因此要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充分尊重市場經濟的民主成分和民主內容,采用合理的引導、有效的教育等灌輸方法,傳導會計信息質量中以國家利益為主體、以公允誠信為中心的會計職業價值觀,確立“為人民服務、對社會負責”的會計職業責任感。另一方面,在強化會計運行秩序的實施中,要在新《會計法》和其配套法規及監管體系的統馭下,把市場調節“看不見的手”和政府干預“看得見的手”有機結合起來,確立、完善包括會計標準、會計目標、會計核算、會計崗位職責分工、經濟業務決策、資金調配執行準則、財產清查制度、對敬業守紀的財務主體正面典型的重獎和違紀造假行為主體的嚴懲條例等涵蓋會計活動全過程的組織程序,使會計運行處在規范、有秩、中立、允當的流程中。只有當會計價值觀的規劃者和會計秩序的維護者相結合時,會計信息質量的公允價值觀才能和求真運作觀融為一體,此時和諧一致的會計內部氛圍將喚起會計信息質量的強烈歸屬感和自豪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倡導的“為人民服務、對社會負責”的公允價值觀自然成為會計信息質量的目標和動力。(四)把優化會計文化環境和強化會計道德行為規范相結合,激揚會計信息質量內含的無私奉獻精神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環境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但不能由此就斷定環境如何,會計信息質量就如何。會計信息質量對社會環境的接受是有選擇的。例如競爭環境中會計信息質量曾經萌生的本位主義、利己主義等錯誤價值尺度說明它們并不具有良好的主體意識;放大民主成份而引發會計信息質量的自主選擇權也不等于自身具有行為的自控性和自覺性。由于會計業界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的知識經歷、實踐經驗和認識水平、道德水平的限制,容易出現認識上和行為上的片面性和極端性。但是,在會計信息質量運行過程中,經濟利益原則不可能是影響、規范會計行為的唯一必然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現實表明,文化環境因素和道德行為規范在會計活動中的重要影響是不可否認的,中華民族有著優秀文化傳統,其中合理的精髓成份如愛國、敬業、守道、誠信、遵紀等無疑會成為推動中華會計發展包括會計信息質量建設的有益的內在精神文化動力。因此,應充分發揮新《會計法》的重要功能,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學習、教育、引導、約束和重塑,全方位地開展會計文化系統工程建設,優化會計文化環境構架,引導會計主體在市場經濟中學會正確選擇,接受正面的積極影響,抵制消極的負面影響,把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轉化為會計行為的自覺行為規范,從而形成會計信息質量運行的正確的思想觀念、道德文化和價值取向,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作出無私奉獻。
本文作者:朱韻工作單位:昆山市創業擔保有限公司
篇10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內涵;辨析;再理解
盡管黨和國家在政策層面上一再強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不是只講市場經濟,不講社會主義,同時強調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然而,長期以來,理論界的主流觀點與政策主張卻背道而馳。這不僅影響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對經濟改革造成不應有的負面效應。在改革開放已走過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種觀點,糾正錯誤的理解和導向,正本清源,在經濟學原理指導下,恢復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科學理解。
一、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的不同理論闡釋
(一)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不相容的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特有的東西,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特有的東西,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個社會的,因而計劃與市場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經濟體中的。這種理論觀點并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而只有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改革開放以來,持這種觀點的經濟學者所提出的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實際上一方面把我國經濟改革的對象——舊的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計劃產品經濟體制等同于計劃經濟。另一方面把市場經濟同計劃經濟對立起來,認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從而將改革的正確方向即由產品經濟轉到市場經濟,錯誤地改為由計劃經濟轉到市場經濟,否定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結合,錯誤地將計劃經濟列為否定的對象,實質上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在這種教條主義的影響下,或竭力反對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或轉而主張搞私有化,認為市場經濟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與市場經濟不相容的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格格不入,要發展市場經濟必須消滅公有制,實行私有制。該觀點認為,公有制經濟不具有私有制經濟的排他、獨占等性質,其所有者是一個抽象主體,產權是不確的。公有制經濟的實際經營者只享有從經營中獲取利益的權利,而不負有為自身錯誤決策承擔相應責任的義務。因而,公有制經濟的實際經營者極易從個人角度出發作出各項決策,而不惜損害所在經濟體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經濟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經濟很難與之公平競爭,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競爭性條件無法滿足,自然也無法達到所謂的整個社會利益的實現。而只有私有制經濟才是市場經濟的天然溫床。私有制經濟的企業和個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獨享性,一切行為以實現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個人利益的過程中,實現了全社會的利益。這也是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機制的主要內容。這種觀點的政策主張實質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現就是主張對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場經濟的觀點
新自由市場經濟的觀點是新自由主義思想體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的現代再現。自由主義理論的思想來源主要有三個:一是洛克和密爾的政治自由學說與財產所有權理論。二是啟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義學說。三是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理論,這是新自由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基礎。新自由主義思想和傳統的自由主義思想一樣重視市場的作用,認為市場是最佳的可自我調節的社會結構。因為,一方面,經濟運行是有規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場情況下,個人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場調節在不受外界干預的情況下能最有效率地滿足各方面需求,自動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而政府只充當“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預行為往往會使情況變得更糟。新自由市場經濟理論認為,計劃經濟是市場經濟不可調和的對立物,因而建議用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主張實行全面的私有化,認為私有財產制度是自由市場制度的基礎。其基本觀點和政策主張是:國民經濟基本上由市場自發調節,國家實行最低程度的干預,取消國家計劃機構,否定國家發展規劃;在所有制結構上,取消國家所有制,實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國資本參與私有化改制;在國有企業改革上,主張改掉公有制,實行私有產權制度,最大限度地縮小國有企業涉及的領域和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可見,在新自由市場經濟理論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自由市場經濟,就是實行全盤私有化的市場經濟。很明顯,這套改革主張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背道而馳的,應警惕這種觀點的不良影響。
(四)以“現代市場經濟”取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只是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不必考慮所有制問題。市場在國民經濟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國家通過財政和貨幣手段間接參與經濟資源配置和國民經濟運行。由于“現代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競爭機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內容就應包括:一是進行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獨立自主、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二是破除舊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健全現代市場體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法制體系,為市場主體創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四是摒棄舊的干預經濟發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間接的財政和貨幣手段來調節宏觀經濟的發展。為此,該觀點認為,在實踐上的首要任務是實行廣泛的私有化,將國有企業私有化或實行股份制,使國家的作用從微觀經濟運行中逐漸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解為“社會公平+市場效率”的觀點
這種觀點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解為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結合,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說就是社會公平與市場效率的結合,即社會公平+市場效率。該觀點提出摒棄計劃經濟而實行市場經濟是因為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上,市場經濟比計劃經濟更具效率。但市場經濟在運行中存在市場失靈,進而產生各種社會經濟問題,其一便是要素社會分配不公。追求社會公平是社會主義最本質的要求。在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后,必須使社會公平與社會效率完善地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國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種觀點的影響較大,在很長時間內成為社會上一種主流觀點。在這種觀點影響下,學術界出現了如各種“社會主義”的定義,主張將“公有制為主體”從社會主義定義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會主義”、“功能社會主義”、“社會公平等于社會主義”、“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現象。這種觀點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解為“社會公平+市場效率”,顯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與表象。社會公平和市場效率是一種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場經濟國家追求的目標或判斷國家經濟運行水平的標準,但不能成為區別任何兩個市場經濟國家經濟制度不同的判斷標準。另一方面,淡化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性即生產資料公有制。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區別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根本標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基礎必須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本質的特征。
縱觀以上五種觀點可發現,在經濟理論史上,長期存在將市場經濟與公有制對立起來的觀點,這已成為一種教條。整個現代西方經濟學都表明:自私經濟人是出發點,市場經濟必須以私有制為基礎。這種教條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現為社會主義國家排斥市場經濟,在改革后期表現為市場經濟必然意味私有化,這成為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學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
科學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在辨析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現代市場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關系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內涵進行再理解。
(一)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關系
在我國經濟改革過程中,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不相容論一直存在。實際上一些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對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概念及其關系的認識本身就是不正確的。首先,市場經濟的概念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與商品經濟沒有本質區別,只有發展程度與階段的不同。厲以寧曾說:“從本質上講,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是一樣的。”第二,社會分工決定市場經濟的形成和發育程度。一方面,社會分工是商品交換產生與發展的條件。馬克思曾指出,“這種分工是商品生產存在的條件”。另一方面,社會分工決定商品經濟的發展程度和水平。列寧根據這一原理分析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指出,“國內市場的建立(即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的基本過程是社會分工”,“市場和社會勞動專業化的程度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第三,市場經濟是社會分工發展的必然產物,是與社會制度沒有必然聯系的一種生產組織形式。市場經濟是在社會分工發展的推動下,由商品經濟發展而來的。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封建社會,社會分工簡單、低下,不能形成市場經濟機制。歷史發展到近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密、復雜、全面,人類社會的生產形式才由自然經濟發展到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所以市場經濟是由社會分工的發展狀況所決定的一種生產形式,并不是某個社會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計劃經濟是一種和無政府狀態經濟相對應的生產形式,政府宏觀調控是計劃經濟的一種具體形式。所謂計劃是指國家作為一個社會主體代表的角色,監控市場經濟的運行,通過事先的計劃對宏觀市場和微觀主體進行適當干預,維護國民經濟的均衡、平穩發展。以市場為基礎的計劃經濟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場經濟先天的自發性、滯后性、盲目性缺陷,從而有效保證社會生產與社會需求的平衡,避免生產過剩造成社會資源浪費。最后,無論是單純的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在經濟資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優勢與不足。對單純的市場經濟來說,一方面,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市場主體通過對自身利益的追求來實現整個社會的利益,在大部分情況下能避免社會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市場調節有其固有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缺陷,無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給以及保證社會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會經濟發展的利益為人民共享,惠及全體人民。對作為生產形式范疇的計劃經濟來說,一方面,它可從全局和總體利益上布局生產力,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經濟運行的劇烈波動。另一方面,計劃調節容易受到主觀認識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滿足利益創造者對個體利益的追求,需要復雜的組織體系推動,并具有一定的時滯性。因此,將兩者取優補短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優勢更加明顯、不足相對弱化的新的生產形式,即計劃市場經濟體制,這是生產力與社會分工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國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一種計劃市場經濟,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內在地結合在一起,計劃以市場為基礎,市場以計劃為指導。在計劃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被納入到國家計劃的軌道,按照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要求有序運行,可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如果說市場排斥公有制經濟,也就等于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不相容,亦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無法建立。事實上,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經濟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仍能發揮其高效率配置社會經濟資源的作用。從理論上看,生產資料公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沒有公有制,也就沒有我國的社會主義。馬克思認為,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資本主義制度下存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生產社會化這一對基本矛盾,在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社會平均利潤率下降和相對人口過剩兩大規律,必然導致生產過剩,爆發經濟危機。這是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調和的矛盾。隨其發展,資本主義私有制必然會被社會主義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明確提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不建立強大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一個最大的缺陷”。從實踐上看,即使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國有經濟也存在并與市場經濟機制相適應。郎成平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股權結構做的研究表明,歐洲國家持股現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歐洲5232家公司中,奧地利國家持股14.81%,芬蘭國家持股15.12%,意大利國家持股9.98%,挪威國家持股11.81%,瑞士國家持股7.59%。這充分說明國有經濟完全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不會成為市場經濟發揮其資源配置作用的阻礙因素。當然,必須承認我國舊的公有制經濟形式存在嚴重問題,必須改革。但同樣必須承認,我國舊的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國有經濟的問題,在于其長期處于我國舊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產品經濟體制管理模式下所遺留下來的管理層面的問題。如,嚴重的官僚主義傾向,以長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導生產經營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經濟管理與運行機制,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生產經營運行機制,在公有制的基礎上改革一切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運行方法和體制。而認為要發展市場經濟必須改掉公有制、實行私有化,則是脫離了中國客觀的歷史和現實,是對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照抄照搬。
總之,市場經濟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
(三)現代市場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關系
現代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的更高發展階段,是自由市場經濟適應生產力和社會分工新的發展,是加入政府干預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其顯著特征是:市場經濟發展到更高的階段,形成更加完善、復雜的現代市場體系;市場對社會經濟資源配置發揮基礎主導作用,國家通過間接的財政和貨幣手段對宏觀經濟運行進行干預。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要建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現代市場經濟。因為現代市場經濟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含義中的一個層面,除此之外還有計劃市場經濟和公有制為主體兩個層面的內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計劃市場經濟,是計劃與市場的有機結合,是把市場納入到國家計劃的軌道,使之按照國民經濟結構有計劃地運行與發展,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基本平衡,自覺按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組織生產。在計劃市場機制中,計劃機制和市場機制是統一的、有機結合的、互相滲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蓋全部市場范圍,而非相互割裂。計劃市場經濟能克服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場供給與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的實現,有利于社會再生產過程的順利運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本身固然沒有什么“姓資”、“姓社”問題,但現實具體的市場經濟是不能離開歷史上某種特定的生產關系而運行的,它必然會與某種生產資料所有制結合,形成一種歷史的、現實的、具體的社會經濟制度。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形式或社會性質來說,它是姓“社”的。從另一個角度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一般性與特殊性這兩重性質。從一般性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發達的社會分工為根據,是一種計劃化了的現代市場經濟。從特殊性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性質是社會主義公有制決定的。
總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現代市場經濟。二是計劃市場經濟。三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制結構。它是這三層含義的綜合或統一。前二者屬于生產形式的范疇,后者是特殊生產關系即所有制的范疇。這三個層面結合,組成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三、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的實踐意義
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內涵,對我國經濟改革的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只有把目標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實現目標的正確方法和途徑。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科學內涵出發,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途徑。
(一)大力發展現代市場經濟
第一,建立和完善現代市場經濟的載體,即現代市場體系。建立和完善我國的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知識產權市場、職業經理人市場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第二,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企業制度,培育市場競爭主體。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征與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理順產權關系,實現出資者所有權與企業經營管理權的分離;形成產權約束機制,使企業真正成為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國家宏觀調控體系。建立健全我國宏觀調控決策、監督、評估體系;用科學的宏觀調控手段,選擇合適的中間目標,通過財政和貨幣手段間接調控市場,實現國民經濟的均衡運行,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要把國家的宏觀調控同科學發展觀聯系起來,積極引導我國企業走上科學發展、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有限制發展的軌道。
(二)積極探索實現社會主義計劃市場經濟的運行模式
計劃市場經濟存在多種具體形式。探索實現計劃市場經濟的方式方法,筆者提出一種基于公有制分享經濟理論基礎上的“凈收入分成制”的企業管理方法。其具體做法是將企業凈收入在國家、企業、職工個人三個經濟主體之間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職工不拿固定工資和獎金,而是按事先確定的比率分享凈收入。凈收入分成制不僅是一種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經濟的微觀經濟運行機制,而且也必然對國民經濟整體運行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它能克服總量失衡與結構失衡,促進國民經濟協調高速增長和社會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另一方面,實行凈收入分成制,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必然形成榮辱與共的局面,能從微觀上解決社會主義條件下的“滯漲”問題。
- 上一篇:通信工程施工協議
- 下一篇:初中生物課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