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與狼故事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5: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彼得與狼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7月22日,中山音樂堂暑期打開藝術之門將上演“彼得與狼――青少年交響樂入門經典音樂會”,這場專門為孩子們舉辦的大型交響童話音樂會將由指揮家范燾執棒中國廣播藝術團交響樂團演出,曲目包括交響樂入門經典:普羅科菲耶夫交響童話《彼得與狼》與布里頓《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侗说门c狼》最美妙的地方在于,作曲家通過弦樂、管樂、打擊樂等來敘述的童話故事,用不同的樂器來表現不同的人物,故事與音樂融為一體。比如,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弦樂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將分別代表故事中的小鳥、鴨子、貓、爺爺、少先隊員彼得和獵人的射擊聲等。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識別了樂器,了解了每種樂器的形狀、音色、演奏方法?!肚嗌倌旯芟覙逢犞改稀肥橇硗庖皇捉豁憳穲F入門作品,作曲家布里頓用同一首舞曲旋律進行了不同的變奏,旋律優美、鏗鏘激昂。J012
水立方全景芭蕾秀天鵝
由北京北奧集團主辦,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有限責任公司制作出品的“夢幻水立方”第三期――大型全景芭蕾秀《天鵝湖》(新版)將于8月13日至9月26日在改造后的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上演。
前兩期主題演出――“大型水幕聲光交響音樂會”、“大型全景芭蕾《天鵝湖》”共計演出120場,接待觀眾36萬余人,票房收入突破3900萬元,刷新了交響樂和芭蕾舞演出的場次之最。
此次《天鵝湖》是在第二期基礎上改版升級而成,保留了第二期“全景芭蕾”的經典芭蕾舞片段以及水上芭蕾、高空跳水等表演的精彩看點,同時又大膽創新,增加了多元的視覺元素和更多的科技含量。水陸空多維立體舞臺與芭蕾秀、花游秀、跳水秀、國標舞秀、柔術秀、肩上芭蕾秀、雜技秀及空技秀等表演元素將帶領觀眾全方位視聽感官芭蕾“秀”。
篇2
關鍵詞:名曲欣賞;意義;問題;途徑
一、小學階段名曲欣賞實施的意義
首先,小學階段名曲欣賞的實施符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的要求。通過名曲欣賞,有助于提高小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取向,使學生發散思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養、健全人格,真正達到美育,真正實現素質教育。例如,通過欣賞《歌唱二小放牛郎》,可以培養學生對英雄的敬慕之情;通過學習《蝸牛與黃鸝鳥》,告訴小學生在生活中要具有不畏艱難、執著追求的精神;通過欣賞《大海啊,故鄉》,培養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情感。
其次,益于弘揚我國優秀民族音樂,讓學生體會音樂文化的多樣性。通過學校教育的方式,讓小學生這一廣大的傳承載體了解、喜愛、傳承民族音樂,真正實現優秀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同時,促進欣賞“均衡化”,使學生能夠欣賞多種音樂形式的美,發現每種音樂形式的特色與價值,發自內心地欣賞與熱愛,體會音樂文化的多樣性。例如,通過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讓學生了解到葫蘆絲音樂的美妙,激發他們對民族傳統音樂的熱愛;通過了解《金蛇狂舞》,讓學生感受民樂合奏的風格,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通過欣賞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使學生了解西北民歌的風格,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二、小學階段名曲欣賞存在的問題
筆者針對名曲欣賞的相關問題,對黃岡市一些小學生作了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涵蓋教材名曲及學生喜愛的名曲、戲曲、民歌、流行歌曲和器樂曲六個方面,從問卷結果中筆者總結了小學階段名曲欣賞存在的幾點問題。
首先,對于名曲的理解眾說紛紜,相對片面。有學生認為是氣勢磅礴的交響樂,也有學生認為是宛如天籟的聲樂曲。文章里所指的名曲與學生普遍認為的名曲具有一致性,但不完全一致。新課改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相聯系的“活”的知識。所以筆者認為對于名曲的理解應該是這樣的,無論是電視中的流行歌曲,比如《隱形的翅膀》《我的未來不是夢》,還是五彩繽紛的戲曲劇種,例如黃梅戲,只要是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都應讓小學生有所涉及,擴充對不同形式名曲的認知,健全對于名曲的理解。
其次,教材名曲類型較少,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對于教材名曲喜愛程度不高,但仍認為教師需要講解多種類型的名曲,可見喜愛程度不高的原因并不是興趣的缺失,而是教材名曲的類型較少。據學生反映,教材名曲類型包括了大量的器樂曲,例如《杜鵑圓舞曲》《土耳其進行曲》《金蛇狂舞》等,以及少量的流行歌曲。但教學效果卻與教師預期的相反,只有少數學生對器樂曲有所掌握,大多數學生對流行歌曲的掌握程度卻不錯,這就需要音樂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刻的反思,要想辦法讓教材中的名曲類型多樣化,以此來提高名曲欣賞的教學效果。
再次,名曲欣賞“不均衡”現象,不利于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記得去年筆者有一次在一所小學聽課,科任老師講的是一首二胡曲的欣賞課,旁邊的一個一年級小女生說:“我才不喜歡這種曲子呢!難聽死了!我只喜歡聽《致愛麗絲》?!惫P者當時就覺得很觸動,一年級的小女生就已經有了嚴重的欣賞“不均衡”現象,非常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取向。此外,根據問卷調查,筆者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偏愛流行歌曲,忽視其他名曲種類,欣賞“不均衡”。雖然喜歡流行歌曲不是一件壞事情,但是筆者認為,偏愛一種名曲形式,忽視其他類型的名曲,尤其是忽視本應通過學校教育得以傳承和發揚的戲曲和民歌,既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操,也會影響我國優秀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諸如此類的現象,筆者認為應該引起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改變這種“不均衡”的現象。
最后,教師專業素質不達標,教學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不利于小學生對名曲的掌握。根據問卷調查發現,無論是對于戲曲、民歌,還是器樂曲等,學生的興趣都非常濃厚,但是實際的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有許多方面,比如日常生活中與這些類型的名曲接觸不多,但筆者認為學校要承擔大部分責任。一方面,部分音樂教師的素質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待提高。例如有些剛畢業的年輕教師,出現鋼伴水平不達標的現象,無法進行正常的音樂教學工作,嚴重影響了名曲欣賞課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一些教師不能與時俱進,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方法死板。例如,在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一味地讓學生將名曲從頭到尾反復聽,導致學生覺得冗長、無聊,不僅不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甚至讓一些原本有興趣的學生失去了興趣。
鑒于以上通過問卷調研反映出的問題,筆者認為小學名曲欣賞的研究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小學階段名曲欣賞開展的途徑
目前在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已然找到了一些小學階段名曲欣賞的策略與措施,在這里筆者提出個人的幾點想法,供大家參考,望大家指正。
首先,為了傳承與發揚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校方可邀請當地優秀的民間藝人進校園、進課堂,讓學生與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音樂文化近距離接觸。根據小學生好奇心重的心理特點,這必將引起學生的高度關注,從而激發其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據筆者了解,桂林荔浦老縣小學就曾聘請民間老藝人練業忠先生進課堂,教孩子們文場表演技藝,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豐富教材內容,開發與地方特色音樂文化相關的教材。開發地方特色音樂教材,是一條捷徑,也是一條弘揚特色音樂文化的必經之路。地方特色音樂教材,帶有濃郁的當地特色,比如歌曲中的襯詞、方言和傳統唱腔等等,學生對家鄉文化熟知,較易理解歌曲中的內容,不僅易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容易引起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調研得知,黃岡市一些小學已經在積極開發以東坡文化為代表的相關音樂教材。
再次,作為音樂教師,應將生活中豐富的、流行的、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音樂補充到名曲欣賞課堂中來。例如,楊培安演唱的《我相信》、周杰倫演唱的《蝸?!?、范瑋琪演唱的《最初的夢想》等等。當這些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曲目被帶到課堂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效果,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最后,教師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的提高。無論是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還是教師隊伍的儲備力量,也就是高師的學生,都應努力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高師音樂教育要注意與基礎音樂教育的知識銜接問題,目前許多剛畢業的師范生不能適應基礎音樂教育的要求,出現了知識脫節和缺乏實踐能力等問題。筆者認為,高師音樂教育可適當增加與基礎音樂教育教學內容相關的科目,讓師范生有一個良好的知識儲備,同時注重師范生的實習實訓。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要與時俱進,努力提高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教師要研究透名曲欣賞的獨特閃光點,然后針對學生特點確定教學方法。教學語言符合學生的認知程度,形象生動,用具有親和力的兒童語言去教學,而不是把晦澀難懂的音樂理論灌輸給學生。
四、小學階段名曲欣賞教學案例
筆者以小學五年級人教版音樂教材第四單元“音樂中的故事”第一節課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做了以下具體闡述:
作者及創作背景:由蘇聯作曲家、鋼琴家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創作于1936年,為了讓兒童更好地理解樂曲,作曲家寫了通俗生動的解說詞,運用朗誦配合樂曲講述故事,使較深奧的交響樂形象化、通俗化,成為兒童欣賞交響樂的入門之作。
作品簡介:原名為《彼得是如何巧勝惡狼的》交響童話,全曲穿插著朗誦詞,通俗易懂、優美動聽。運用音色各異的樂器演奏不同的音樂主題,塑造了形象鮮明的人物、動物角色,不僅利于學生了解各種樂器的音色,理解故事內容,而且教育意義深遠,通過機智勇敢的彼得戰勝大灰狼的故事,告訴學生臨危不懼、團結起來,就能戰勝敵人。
樂段結構:整首作品分為三個樂段。第一樂段為呈示段,清晰地呈現七個主題形象(小鳥、鴨子、貓、老爺爺、大灰狼、獵人、彼得),營造出一種安定寧靜的氛圍。第二樂段運用三支圓號刻畫出大灰狼陰森可怕、兇殘貪婪的形象,后來小鴨子遇害了,彼得和他的好朋友小鳥為其報仇,有勇有謀地抓住了大灰狼。第三樂段講述的是獵人和老爺爺將大灰狼送往動物園,但是最后彼得將大灰狼放歸自然。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通過之前學習的積累,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音樂欣賞能力、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理解能力。
重難點分析:引導學生聽辨交響樂中幾種樂器音色,感受每種樂器演奏的不同的音樂主題,塑造不同的人物、動物形象,并用肢體語言表現這些角色。
教學過程:
1.導入環節: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彼得。彼得非常聰明,而且特別勇敢。(伴隨描寫彼得的音樂片段出示彼得的圖片)同學們知道剛剛這段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學生回答:小提琴)
教師:老師再播放一段音樂,你們猜猜這是用來描寫誰的音樂呢?這段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呢?有什么特點呢?(播放代表大灰狼的音樂片段)學生可能答不出。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聆聽音樂,給予學生思考的方向,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有目的地聆聽音樂的習慣,又能夠達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名曲欣賞,不能僅僅停留在聽和賞,最重要的是學生要用心去感受,用大腦去想象,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
教師:這段音樂是用三支圓號吹奏的,它的旋律很不諧和,恰當地勾畫出大灰狼陰險、狡猾、惡毒的樣子。(出示大灰狼的圖片)
2.新課教學:
教師:接下來我們聽一聽彼得與大灰狼的故事(播放《彼得與狼》交響童話),同學們認真聆聽。
設計意圖:通過音樂的描述和解說詞感受作品音樂形象,從故事中受到教育,只要團結起來,機智勇敢地斗爭,就能取得勝利。
教師:大家都非常認真地聆聽,下面我們做個小測試。大家分別聽代表小鳥、鴨子、貓、老爺爺、獵人、彼得和大灰狼這些角色的音樂片段,做連線練習,我們采用搶答的形式。
教師板書:
模仿小鳥清脆婉轉的鳴叫 長笛
裝飾音,模擬鴨子搖搖擺擺走路的樣子 雙簧管
斷音,表現貓上躥下跳、活潑機靈的神態 單簧管
音調低沉,描述老爺爺老態龍鐘的神態 定音鼓
(大鼓)
模仿獵人射擊 小提琴
(弦樂四重奏)
旋律優美,表現彼得活潑、開朗、機智的形象 三支圓號
不諧和的和弦,表現大灰狼兇殘、陰森、恐怖的形象 大管
設計意圖:采用搶答的形式,根據小學生好勝的心理,既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又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個人建議:在這一環節后,教師可根據課時考慮開展模仿樂器演奏的環節。根據小學生喜歡模仿的特點,讓學生模仿音樂片段中的樂器演奏,從而了解不同樂器的演奏姿勢,加深關于樂器的了解。
3.鞏固拓展:
學生戴頭飾或面具隨音樂進行表演。(學生自由發揮,教師可適當進行指導。小鳥――展翅飛翔的動作;狼――戴面具表演;彼得――自由甩臂走的動作;獵人――扛獵槍走的動作;鴨子――搖搖擺擺走路的樣子;貓――活潑機靈的動作;老爺爺――老態龍鐘走路的樣子)。
設計意圖:學生聆聽完樂曲并不是欣賞的結束,教師應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音樂。這樣既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教學建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設音樂情境,形成特有的音樂氣氛,教師可做一些人物、動物的面具或頭飾,學生分角色隨音樂表演。
小學音樂教育是感知性音樂教學,名曲欣賞是感知音樂的學習過程。學生的認知程度處于朦朧階段,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完全來自于大自然,屬于初級階段。音樂教師要把深奧的音樂作品介紹給這些審美初級者。在欣賞過程中,教師在研究透教材的基礎上確定新穎的教學方法,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體驗。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耳聽眼觀使學生在大腦中產生初步的音樂形象,隨著音樂能用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表現音樂情緒。倡導賞識教育,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及時的肯定鼓勵并積極引導。
參考文獻:
顏海強.世界名曲欣賞[M].長春出版社,2011-04.
篇3
關鍵詞: 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導入作用
一堂好的音樂課,需要一個別開生面的導入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世界。如何引起學生的注意,提起學生的興趣,點燃他們求知的欲望,帶他們走進音樂的殿堂是關鍵。根據小學生的特征,上課好動,好奇心強,課堂易走神……要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的確需要老師在音樂備課中尋找好的突破口,即需要一個恰到好處的導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梢姡瑢朐谝魳氛n堂的地位不容忽視。
一、導入在音樂課堂中的作用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是音樂課堂的首要環節,一個良好的導入帶領學生進入音樂殿堂。根據現有學校課程安排,音樂課安排在上午三節四節課或是下午時間課堂,往往學生此時剛學習完語數英學科,并不把注意力轉移到音樂課上;或者中午休息不足,仍處于昏昏沉沉的狀態……這些都是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此時,教師的導入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殿堂。
2.促進學生主動地思考。一個良好的導入,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地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如人音版四年級上冊第六課少年的歌中《我是少年阿凡提》這一課,為引出課題人物阿凡提的時候,我用這樣一種謎語的方式:“頭纏白頭巾,黑色胡子卷又翹,騎著一頭小毛驢,請同學們猜猜看,是哪個動畫片人物呢?”這時學生可活躍了,愛看動畫片的學生馬上脫口而出是阿凡提,一下子就引出課堂的主題。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的一言一行都給學生留下或多或少的印象。倘若在一開始老師的課堂枯燥乏味,學生有可能從頭到尾都不會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這就導致學生和老師之間失去交流,就更不用說師生間的互動。在導入這個環節,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音樂課堂導入的方式
導入是課堂的關鍵,那么如何巧妙地把課堂教學內容用簡短的導入介紹給學生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談談我對音樂課堂導入方式的幾種概括:
1.示范表演激發興趣。表演的形式導入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課堂上老師結合自己的特長,唱一首歌曲或是彈一首曲子。對學生而言,老師的示范表演比音頻、視頻更直觀、更具體,這些都是最棒的表演。例如在學習新疆少數民族歌曲時,教師可以邊跳邊唱,將學生的注意力投向老師,讓學生沉浸在老師的歌舞里,然后開始引入課題。
2.歌曲對比體驗情緒。歌曲對比導入非常直觀地將兩種不同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是吸引學生的一種方式之一。例如人音版五年級下冊,學習《小白船》和《童心是小鳥》這兩首歌曲時,就可以從對比導入實施:從它的節奏看,這兩首歌都是一首3/4三拍子的節奏,是我們常見的圓舞曲華爾茲的形式XXX|XXX|(蹦Q噠蹦Q噠)。讓學生對比一下,兩首歌曲有何相同及不同,雖然兩首都是3/4的節奏,但歌曲情緒不同,前者較抒情,后者比較活潑,這樣讓學生從對比中區別,從而把握好歌曲的情緒,更好地體驗音樂的藝術魅力。
3.故事導入構建氛圍。聽故事是孩子們都喜歡的事,教師利用講故事作為新課的導入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如人音版四年級欣賞課《彼得與狼》,教師可先出示樂曲中的人物和動物圖片,講述彼得與狼的大概故事情節,讓學生猜想最后的故事情節,彼得是否抓住狼?帶這樣的提問讓學生認真聆聽音樂,引用故事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導入今天的新課學習。還有很多學生熟知的音樂故事,如在學習《小紅帽》和聆聽《小天鵝舞曲》時,用故事作為導入可以使學生集中精神投入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融入課堂。
三、導入課程的設計原則
導入的方式方法很多,只要適合學生都可以成為一個課堂的開端。在眾多的方法中,導入并不是盲目使用的,要講究原則。具體如下:
1.科學性原則。音樂課導入設計是否科學,方式方法是否恰當,將直接影響音樂課的教學效果好壞。為此,課堂導入的內容需要遵循科學性的原則,基于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等選擇適應這一階段學生感興趣的方法,結合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對基礎知識的了解加以判斷導入是否可行等。音樂教學雖然有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教育功能,但是在教學中要遵循科學性原則,為課堂服務。
2.關聯性原則。導入與新課教學內容要有關聯,沒有關聯的導入就不要隨意導入?;诓煌瑢W段學生的社會經驗與認知水平,不可以找一些不相關的導入搪塞學生??梢娊處熢趯霑r要以學生為主體,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找學生感興趣的且與教學內容有關聯的導入才是最適合的。如在教唱五年級《小白船》時,曾有教師以四年級欣賞的《船歌》作為導入,其實《小白船》的歌名中有“船”字罷了,可見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能隨意導入,導入的時候要斟酌是否與所教學的歌曲內容有關,不可隨意使用,這樣會得不償失。
3.合理性原則。導入需要遵循合理性原則。導入只是課堂教學的引子,作為新課堂的鋪墊一節小學課堂40分鐘,導入一般只占課堂的3到5分鐘,不能超過很長的教學時間。另外,導入的方式不要太復雜,遵循適用性。
4.啟發性原則。導入的內容具有新穎啟發性,導入的問題要讓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去思考和學習。為此,音樂課堂導入在設計環節要啟發創新,使之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當中,融知識味性為一體。
四、結語
課堂導入是一門較深的教學藝術,不是隨意導入,需要結合教學對象與教學內容而定。小學音樂課的課堂導入方式多樣,不同的導入方式具有不同的課堂教學效果。這需要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學段與不同的學習內容,為創造良好的導入提供足夠的知識基礎。課堂導入的研究工作可以同其他學科聯系,積極探索、積累經驗、歸納總結,這樣才能讓學生愛上音樂課,愛上音樂,使課堂變成學生學習音樂的殿堂。
參考文獻:
[1]張春苗.課伊始,趣已生[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14.
篇4
【關鍵詞】 普羅科菲耶夫;調式音樂;寫作思維
普羅科菲耶夫是俄羅斯偉大的作曲家,他的音樂深受人們的喜愛。普羅科菲耶夫的音樂富于戲劇性,旋律線條立體、委婉、走向優游自如,調式色彩的豐富和調式和聲的進行給人深刻的印象。他留給世人很多經典音樂文獻,為當代人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材料。普羅科菲耶夫1891年生于頌佐輔卡,3歲時跟著母親學習鋼琴,并在母親的鼓勵下學習作曲,9歲的時候就寫了一部歌劇,11歲開始跟隨蘇聯作曲家格里埃爾學習作曲,兩年后入圣彼德堡音樂學院,師從里亞多夫學習和聲、對位,跟里姆斯基·科薩闊夫學習配器。之后師從安娜·葉西波娃學習鋼琴,又跟隨契列普寧學習指揮。他在學生時期已創作并發表了一些音樂作品,其中有兩首鋼琴奏鳴曲和一首鋼琴協奏曲。1914年出訪倫敦期間,受賈捷列夫的委托寫一部舞劇《阿勒與洛利》,因當時的國內戰爭打亂了這一計劃,但音樂卻被保存在《西古提組曲》里。1914年他創作了第一部交響曲《古典交響曲》,這部作品再現了海頓精神,被稱為20世紀的精品,并在1918年首演于彼得堡。從那以后,他便離開俄國去美國。在美國期間,他受委托于芝加哥歌劇院,創作并首演了歌劇《三秸愛》。1920年起定居巴黎,為賈捷列夫作了三部舞劇,在法國公演了許多作品。由于不能適應西方的環境,普羅科菲耶夫于1933年返回到蘇聯。當時蘇聯處于社會主義社會,祖國欣欣向榮,正好也是需要藝術來擴大社會主義的影響力之際, 普羅科菲耶夫找到了展露自己才華的途徑,為電影《基日中尉》和《亞力山大·涅夫斯基》作了卓越的配樂,還創作了舞劇音樂《羅密歐與朱麗葉》、《灰姑娘》和大型歌劇《戰爭與和平》。1944年他寫下了最豐富、最具英雄氣概的第五交響曲。
青年時代,普羅科菲耶夫被視為先鋒派,他運用了出格的不協和音響,盡管當時有些人不太能接受,但今天看來,他確實是繼承了俄羅斯作曲家的傳統,體現了19世紀的民族樂派進入20世紀之際的大膽的先鋒派風范與個性。其風格主要表現在他潑辣地、戲劇性地塑造個性所具有的敏銳才智和能力。如同沃爾頓和普朗克,他基本上是一個浪漫型的旋律作曲家。也如同他們的風格一樣,普羅科菲耶夫風格的形成來自他性格中粗獷冷峻的現代型作曲家與抒情的傳統型作曲家之間兩種氣質的融為體。他的成就遍及各種體裁,大型歌劇《戰爭與和平》,《古典交響曲》,大提琴《交響協奏曲》,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灰姑娘》,有著管弦樂指南作用的《彼得與狼》,等等,都是偉大的傳世之作。
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富有民族性。我們知道,俄羅斯作曲家的“五人強力集團”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代表,他們的音樂讓我們領略了俄羅斯民族音樂文化的氣息。而普羅科菲耶夫則是在繼承民族樂派傳統的基礎上,在寫作技法上又前進了一步。聽他的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富有管弦樂欣賞指南作用的《彼得與狼》和大提琴的《交響協奏曲》等就可見他寫作技法上具有的民族性與超前性。
普羅科菲耶夫的一生,經歷了三個階段的不同時期和不同的環境,他的創作思想由嚴謹的結構化寫作發展到超前的探索性先鋒派寫作,創作思維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活躍。第一階段是1918年以前,其早期的寫作具有探索性質,因此寫作風格變化不定,既存在古典主義的傾向,如《新古典交響曲》,也存在結構主義傾向,如鋼琴曲《托卡塔》,還有原始主義,如管弦樂《斯基夫組曲》。第二階段是1918年至1933年,這是他的創作中期,這時他移居國外,在音樂創作方面既受到各種音樂派別的影響,又積極參與實踐和創造,在創作的題材內容和藝術風格上與西方現代音樂有多方面的聯系,作品具有明顯的現代主義特征,如喜歌劇《對三個橙子的愛情》、舞劇《捉弄了七個小丑的小丑的故事》等。第三階段是1933年至1953年,這階段屬于其創作晚期,這時他返回蘇聯定居,祖國欣欣向榮的新面貌、人民群眾對藝術的渴求,激發了他巨大的熱忱。他積極參加與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有關系的音樂創作,重視選擇有重大社會主義意義的題材,力求使創作的音樂語言貼近大眾,創作呈現出嶄新的風貌。這個時期所寫出來的作品顯現出他創作題材豐富、創作思維成熟和思想上進的特點。其作品風格的多樣和寫作技巧的嫻熟,是他前兩個時期的創作所無法比擬的。如歌劇《謝苗·科特科》、《戰爭與和平》,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交響童話《彼得與狼》和第五、第六、第七交響曲等。
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充滿著戲劇性,他把戲劇性的思維和張力因素溶進音樂里運用,作品中有明亮的配器、嚴緊的結構和調性和聲的變化,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富有管弦樂欣賞指南作用的《彼得與狼》和大提琴的《e小調交響協奏曲》等。
普羅科菲耶夫的旋律技法是很自如的,他在完成音樂動機的架構之后,在個性特征不變的條件下,運用升降變音游韻自如地變化重復,讓樂段的對比更加強烈,如《彼得與狼》中的片段,該片段中,旋律的指向線運用升降變音使旋律的調性豐富多彩:
再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二組曲中的五對夫婦舞蹈的片段,多調性在旋律的句子段落里呈現,在調性的變化中讓色彩更豐富,音樂的情感演繹得更加深刻。
在調式與和聲的關系處理上,由于旋律在寫作過程中通過幾個調性轉換,來達到色彩的變化,旋律的動機在旋律的運動中起到富有活力的狀態,和聲的語匯和結構服從調式旋律,產生了豐富的和聲效果。如下面的譜例中,前四小節為e小調,第五、第六小節為升f小調的導入句,第五小節的第二拍和弦為后調的屬七和弦,第六小節為后調的主和弦。從第七小節至十三小節為升f小調,和聲的進行很自然,旋律的色彩很豐富:
再如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蒙太玖與凱普萊特組曲的片段,前面第一至第四小節是e小調的和聲主屬關系,第五小以后的和聲分別根據調式旋律的動機走向而變化:
篇5
一、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激發學生音樂欣賞興趣,營造氛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欣賞課不像唱歌、舞蹈等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選擇適合學生心理、年齡特點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習慣和音樂想象能力。
如: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時,從童話故事入手,將生活有趣的故事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引導學生敘述故事的內容,學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和動物來幫助學生理解主題。學生對童話故事主題的理解為欣賞交響童話主題的理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高了音樂欣賞教學的效果。
二、以情感人,激發熱情
音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它抽象,卻又最深刻,它細膩,能準確地反映人的情感。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自己主動地去探尋、領悟時,才能使他們會身心地進入音樂,從而獲得音樂情感體驗。
例如,在欣賞《碼頭工人》時,作品提示了舊社會勞動人民反抗壓迫、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給學生留下了形象、鮮明、深刻的印象。欣賞時,給學生講述聶耳的故事,寓教于樂,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激發了他們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熱愛偉大祖國、建設偉大祖國的豪情壯志。
三、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音樂不僅可以很直接地表達感情,從而進入人的情感空間,而且能深深地打動欣賞者的內心,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當始終讓學生置身于情感體驗中,從中獲取審美情趣,提升審美品位。
比如,在欣賞宋祖英《好日子》的時候,覺得生活是那么美好;欣賞《團結就是力量》的時候,又使多少人感到激勵。因此說情感是音樂教學中最為靈動的心理因素,他不僅是音樂審美感知的動力,而且又是音樂教學的目標之一。
四、激發想象,擴大視野
篇6
一,引入新課要興趣盎然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一開始,教師就想方設法用生動的語言,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等等方式,牢牢抓住學生吸引力。
1. 用講故事的方式激發興趣
音樂課欣賞中國名曲二胡獨奏《二泉映月》時,我先從曲作者
華彥均悲慘的人生閱歷講起,學生們被故事深深吸引,了解曲作者的身世后,大家更迫不及待地想聽聽這位盲人音樂家的作品,這也有利于同學們對作品的理解。
2. 課前游戲 吸引興趣
講述音樂速度的那節課,上課前同學們剛走進音樂教室,我讓一部分同學隨著不同的音樂節奏圍著教室走一圈然后再跑一圈。大家都很奇怪:“老師,我們要上體育課嗎?”“當然不是!”“這到底要干嘛?”看著大家奇怪的眼神,我笑而不答,故意吊他們的胃口。大家的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以后,我們開始引入新課――感受音樂速度。
3.直觀圖像引入,增加趣味性
講到新疆歌曲章節時,我直接利用多媒體播放新疆人民載歌載舞的場景,讓學生們身臨其境,感受新疆音樂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興趣。
二.講授新課要生動有趣
講授新課是一節課的關鍵,也是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教師主導作用的階段,教師應把握好時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每節課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怎樣提問才能讓學生們充滿興趣呢?我認為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比較方便。比如我們在講授美聲、民族、通俗歌曲的時候,我先提問學生:你喜歡哪首歌曲?喜歡哪個歌手?同學們之中有很多都是追星族,一下子,他們熱情高漲,爭先恐后地說出了一串他們喜歡的歌曲和歌手,然后我們從中找出典型的美聲、民族和通俗歌曲。
2角色扮演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在欣賞管樂作品《彼得與狼》時,我先讓同學們伸出右手做三個不同的手勢來表現作品中三個不同的人物;握拳豎起拇指表示彼得,手心向下五指彎曲表示狼,伸直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緊表示獵人。這本身就像一個游戲,況且這手勢和同學們平時玩的一個游戲很接近,同學們真的是熱情高漲,很快就記住了這三種手勢,接下來我們開始播放音樂,同時告訴大家,你感覺這段音樂表現的是誰,請用手勢表現出來。這樣一來,讓一個枯燥的音樂欣賞變得趣味十足。
3.多媒體演示
音樂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尤其是講述中外樂器時,這不
僅僅可以使學生了解樂器的外形還可以讓他們感受樂器的音色,直觀、方便,趣味性強。
4.多創造學生自我表現機會
每節課特意留出幾分鐘,讓學生們自己表現,能唱你就唱一段,會跳你就跳一曲,有的同學會演奏樂器,那么請你演奏一曲吧,讓他們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既增加了興趣又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三.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是對課堂內容的總結,好的課堂小結能使一節課所學內容升華,讓學生回味無窮。我認為好的課堂小結可采用以下幾種形式
1.把課堂還給學生
讓學生自己說出本節課的重點,讓他當老師帶領大家回顧一遍。
2.設置懸念
篇7
在音樂教學中,音樂欣賞在音樂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音樂課本大部分非常詳細地介紹了一大批古今中外優秀的聲樂和器樂作品,目的是讓學生在欣賞這些作品的同時,領略世界優秀音樂作品的深刻內涵,從中獲得美的教育。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從而更好地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新音樂,以達到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的目的。
一、創設情景,激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想象力是極其豐富的,有很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創設和諧開放的學習情境和氣氛,給學生一個自由想象和發揮的空間,讓他們把自己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有機會、有空間和時間給予發揮,老師起到了引導作用。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和感染,設計出符合其年齡特點和教學要求的音樂情景氛圍,讓學生耳聞目染,使其新鮮感,興趣感油然而生。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處于愉悅的狀態中,以“樂學”的積極狀態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去。作為老師要有意識地營造探究過程中的興趣情景,問題情景、以景激趣,以情啟思。如:在欣賞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五課《彼得與狼》時,老師先出示事先準備好的黑貓、大灰狼、鴨子、小鳥等動物的頭飾,告訴學生:“我請大家聽段音樂,看誰能聽出是哪個小動物先出來?”當錄音機里長笛奏出輕快而又聲音清脆富有跳躍感的主題音樂時,老師提示大家:“唧唧喳喳叫起來,聲音清脆悅耳的是什么小動物?”學生很快就答出“是小鳥?!碑敶蠊苌畛恋穆曇繇懫穑蠋熡謫枺骸霸俾牐l慢吞吞地走出來?”“是老爺爺。”同學門認真而又興奮地聽著音樂,積極思考著分辨著,嘰嘰喳喳的討論著,在老師的引導和指導下,也先后答出了不同音樂所刻畫出的鴨子、大灰狼、黑貓的形象來。隨后,老師還指定幾位有表演天賦的學生和老師一起戴著故事中的人物頭飾和道具展示在學生的周圍,讓學生邊聽音樂,邊欣賞和感受周圍的環境和氣氛,他們被老師和同學裝扮的童話故事所感染,從而真真正正地使他們融入了美妙的音樂當中。
二、培養自主學習,鼓勵發現問題
心理學研究表現,一個人的創造性的發揮和發展需要“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兩個條件。前者是指個體沒有受到任何外界威脅和壓力,始終處于和諧寬松的氛圍之中,后者是指個體沒有受到限制,自由自在地參與,無拘無束地創造。自由安全是創造的前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一種民主平等,自由寬松,相互信任的課堂氛圍,創設師生共同參與,生生合作探究的情景。有利于學生在一種安全自由,民主平等的氣氛中學習和探究,敢于發現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因為學生只有在平等的師生關系中體驗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寬容,進而產生愉悅的情緒和情感,才可能以極大的熱情無所畏懼的心態投入到創造性的活動中去,敢于說出疑惑、發表見解、提出問題,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在活動中探究和創新
篇8
【摘 要】法國文學家雨果曾提出:開啟人類智慧需要三把鑰匙,即數學、文學和音樂。由此可見,音樂對于學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于單調,缺乏兒童喜歡的元素。因此,在本文中,將結合小學生特點,深入分析如何以趣引路,將趣味元素引進課堂,以最大化彰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精彩,發揮音樂的作用。
關鍵詞 小學音樂;精彩課堂;趣味教學
音樂趣味教學法是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音樂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展開趣味教學,有助于最大化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有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和諧發展;有助于活化課堂教學等。那么,音樂教師應如何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課堂教學實際,構建有效、精彩的小學音樂課堂呢?
一、情境渲染,引發學生童趣
無論采用什么方式進行教學,調動學生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音樂教師必須摒棄傳統單調的教唱、灌輸樂理知識的模式,而是從導入環節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多年的實踐中,筆者發現,小學生本來年齡較小,對于一些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因此,音樂教師要結合這個特點和教材內容,以情境渲染,引發童趣,激發學習內驅力。例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音樂《小朋友的家》這一課時,教師以情境作為渲染,將學生的童趣引發出來。首先,利用多媒體的音頻功能播放《米老鼠進行曲》,并隨著音樂律動進教師。師提問:同學們,你們每個人都有家,米老鼠也一樣。大家快來猜一猜米老鼠的家在哪呢?看多迪斯尼動畫的學生很快高呼“迪斯尼樂園”?!罢媛斆鳌?。此時,音樂教師利用PPT呈現一組有關迪斯尼樂園的圖片,帶領學生進入童話世界,激發學生的童趣。學生被迪斯尼樂園的圖片吸引住了,各個睜大眼睛觀看圖片。師趁機引導:同學們,迪斯尼樂園中有那么多的卡通人物,如果沒有歌聲陪伴,它們也會很孤獨哦。大家想不想學習一首歌曲,然后為這些卡通人物歌唱呢?學生齊歡呼“想”。這樣一來,學生能以愉快的心情進入課堂學習。因此,音樂教師可以遵循孩子特點,利用一定的手段,引發童趣,以讓學生更好的學習。
二、豐富形式,打造趣味課堂
趣味教學的形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如果僅以單一的模式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也會產生厭倦心理。小學生需要源源不斷的新事物的刺激,才能維持住其對某一學科的關注。因此,音樂教師要豐富趣味教學形式,以打造趣味橫生的課堂。
(一)故事教學,營造和諧氛圍
動聽的故事往往能瞬間吸引學生。對于小學生而言,有時單純的故事內容不足以吸引其參與課堂。因此,音樂教師還要結合故事內容,融入情感,聲情并茂的講述故事,吸引學生,并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音樂《游擊隊歌》這一課時,教師以故事教學,為學生營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首先,音樂教師聲情并茂地給學生講述抗日游擊隊的故事,并以屏幕做背景,呈現游擊隊的經典圖片。在教師的講述下,學生被一個個游擊隊勇敢抗日的故事所感動,情緒被調動起來了;其次,播放歌曲《游擊隊歌》(第一遍播放),讓學生體會歌曲中抒發的感情。等歌曲播放完畢后,出示問題:歌曲中游擊隊員的形象,生活與戰斗條件,精神狀態都是怎么樣的呢?然后,再次播放歌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判斷歌曲的節奏、曲調和風格。從以上案例中可知,利用故事很容易調動學生的情感,也容易過渡到新歌的學習。
(二)活用教具,構建精彩課堂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具的使用也是較為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活用教具,以構建精彩的音樂課堂呢?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教具,如圖片,然后再靈活使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音樂《我愛我的家鄉》這一課時,在學生學完這一歌曲后,教師布置了一個動手任務:請同學們用手中的畫筆畫出你的家鄉。這樣一來,音樂教師有效將音樂與繪畫聯系起來,讓教學變得趣味盎然。等學生繪畫完畢后,音樂教師點名讓學生上臺展示作品,然后再讓下面的學生用歌曲表達作品(即看到這幅作品,你想用哪一首歌曲表達)。這樣的形式讓課堂教學變得格外精彩,學生學得開心,課堂是真正的“熱鬧”。在這個案例中,音樂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畫畫,然后再以作品作為教具,讓課堂教學變得更活潑、精彩。
三、融入角色,鞏固課堂教學
讓學生融入角色,在角色中將歌曲演繹出來也是趣味教學的一種形式。這樣的形式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鞏固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音樂《游擊隊歌》這一課時,等學生學習完后,讓學生融入角色,演唱歌曲。具體要求是:學生一邊唱《游擊隊歌》,一邊加上動作,體會歌曲表達的感情,并將歌曲中的情緒、聲音、力度最大化表現出來。又如,在學習蘇少版小學四年級音樂《彼得與狼》這一交響童話時,教師也運用了角色扮演這一趣味活動,鞏固學生的認知。學生同音樂,自主選擇角色,如彼得、狼、小鴨、小鳥等,隨著音樂的旋律,將童話演繹出來。
篇9
[關鍵詞]:生活 現代多媒體 語言 創作體會
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它是通過特殊的表現手段集中地寄予了表現者的情感與思想,把它們傳遞給觀眾和聽眾,以引起情感共鳴。但現實中不少學生感到音樂學科枯燥無味、難學,也有的認為音樂學科是“小兒科”,不屑一顧,把自己當成旁觀者。學生何以會產生這種畏學和厭學的情緒呢?我們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對情感的揭示、情景的設置。因此教學中用情景來激發學生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離開情感教學的音樂確實會變得晦澀難懂、索然無味。
情境教學中的“情境”,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創的一種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場景,這種場景能把學生帶入與教材內容相應的氛圍中,師生在此情此景中進行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小學音樂課堂內的音樂意境,存在于音樂教師的音樂表現和學生音樂審美體驗的自始至 終。沒有教師主動的音樂表現,就沒有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就沒有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
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生活展示情境“音樂源于自然”。
音樂教學不能只把學生拘泥于室內的學習,應當讓他們回歸生活,走進自然,在大自然中體味音樂的存在。比如:課外郊游時,帶領同學們在森林里漫步,樹葉沙沙作響,小溪歡快地流淌,鳥兒放聲歌唱,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樂曲嗎?在不知不覺中,同學們都隨著這美妙的自然音響哼唱起來,曲調清新、自然、淳樸,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樂的存在,生活的美好。
二、用電化多媒體來展示意境現代電化多媒體在展示音樂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時空的 特點。
學生在電化多媒體有聲、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進入緊扣教材的特定的音樂意境中去。例如:我在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精心剪輯了一組電影電視鏡頭,學生在屏幕看到的是:抗日將士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 火沖鋒陷陣的場景,同時響起了沖鋒的號角,隨著 《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聲由弱到強,又疊印出抗日救亡運動風起云涌的畫面……在莊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歌》聲中,萬人注目著天安門前的升旗儀式……。這一組影視鏡頭的播放,具有整體上的跌宕起伏、剛柔相 濟的藝術效果,使學生既了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創作過程,又很自然地進入了《國歌》的音樂意境,并產生了強烈的學唱愿望。
三、用語言來描述意境
教師在用音樂語言構筑音樂意境后,還必須及時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用口頭語言來描述音樂意境。如:在上音樂欣賞課《彼得與狼》時,先 讓學生聽這個交響童話的音樂,在學生隨著音樂旋律的發展漸入佳境后,又及時啟發學生想象,用自己的話來 描述它,在此基礎上,簡要概括出在這個交響童話故事中貓的饞嘴與狡猾,小鳥的機靈活潑,鴨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陰險、毒辣,彼得的機智勇敢,老爺爺的善良、可親等音樂形象,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交響童話音樂的藝 術魅力。學生在進入音樂意境后,必然會對音樂的旋律織體、和聲節奏贊嘆不絕,激動萬分,并有 一種急于表述的激情。這時,教師就應當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
四、表演體會情境
篇10
我國音樂理論家修海林認為“音樂意境既產生于音樂家對形象的審美感覺中,又存在于音樂的再現中”。而對于小學生來說音樂的體驗以直觀的審美體驗為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創設音樂審美情境對小學生尤為重要。一首音樂作品的速度、情緒及表演的形式是學生首先能感受到的。而一首音樂作品的內容還包括作者簡介、創作背景、作品體裁、曲式結構等許多相關的知識。若將相關的知識編制成融聲像文字于一體的教學課件,則能有效地濃縮時間和空間范圍,為學生的認知創造具體的審美意境。
一、學習的興趣來源于求知的需要,而對音樂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喜愛則是音樂學習興趣的來源,現代信息技術能拓寬信息渠道,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1.音樂課的導入常常會被老師忽視。如果在一節課的開始部分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得到很好的激發。
我在進行蘇教版《水鄉歌兒多》這課的教學時,搜集了一系列的水鄉圖片,制作成幻燈片,下載了歌曲《江南好》作為幻燈片的背景音樂,讓學生邊欣賞幻燈片,邊聆聽音樂。仿佛置身于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和亭臺樓閣間。而后讓學生談談感受。這樣自然的導入新課的教學。
2.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可首先從聆聽音樂入手?,F代信息技術可為學生的聆聽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按《小學音樂課程標準》制定的教材“聆聽”部分的要求,小學音樂教學幾乎都融入由信息技術資源構成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審美體驗需要憑借想象的翅膀,而現代信息技術則為其提供了這一支持。教師可借助網絡搜索收集各種形式的圖片、視頻及動畫資料,使學生加深對音樂的作品的理解與鑒賞。
3.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會使音樂課堂教學生動有趣。蘇教版二年級的《十二生肖歌的》教學,我先讓學生觀看動畫片,了解有關十二生肖的傳說,并認識動物形態,以便更好的學唱歌曲。天真、好動,對一切陌生的東西充滿好奇是低年級小朋友的顯著特點,他們對十二生肖的民俗了解不多,但對這些動物的形態和聲音已有了淺顯的了解。因此,我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通過猜圖片、聽聲音猜猜是哪種動物來導入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人文內容的感悟與音樂的體驗和表現融為一體,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想象,在想象中表現,在表現中創造。
4.自然界與生活中也充滿了音樂,在交響童話《彼得與狼》的欣賞教學中,我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觀看管弦樂器的影響資料和圖片以及一些樂隊演奏的片段,了解各種樂曲的音色特點,來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再次欣賞時還可讓學生欣賞動畫版的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使學生更直觀的感知音樂作品中的音響分別塑造的是誰的形象。
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呈現海量知識。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擴展教學手段,發展學生的想象和創造的能力是音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貫徹的教學目標之一。
小學音樂課要求學生認識和了解不同的中外器樂,能夠初步識別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音樂,加深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認識和理解。
蘇教版的五年級上冊讓學生欣賞廣東音樂,老師可從網絡中獲得高胡、揚琴、秦琴和琵琶等樂器的圖片及演奏片段,讓學生邊聽辨邊觀察,充分運用視覺來幫助聽覺,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差異及其效果。從而在欣賞廣東音樂《步步高》時學生能感受到廣東音樂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調流暢優美,節奏活潑明快的特點。對于我國民族音樂的學習,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又可以把具體的作品樂器與名人名家和音樂故事結合起來,老師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資源加以整合制作成教學課件,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深化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從而更好的弘揚民族音樂文化。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破傳統的歌唱教學方法,能讓學生親身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去,在實踐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
傳統的歌唱教學老師根據教材要求,如果是單聲部旋律,老師就讓學生齊唱。例:根據白居易的詩詞創作的歌曲《憶江南》旋律婉轉優美。學生早已熟悉了詩歌,因此在學唱歌曲時會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學會歌曲不會占用太多時間。這時老師可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讓孩子們聽一聽不同演唱形式的《憶江南》,唱一唱除獨唱、齊唱外的其他演唱形式的《憶江南》。讓學生領略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充滿感情地表現歌曲意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