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轅北轍文言文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3: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南轅北轍文言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季梁對魏王說)今天我來上朝的時候,在大道上看見一個人,讓他的馬車正對著北面,對我說:“我想去楚國。”我說:“您去楚國,怎么要朝北邊走?”(他)說:“我的馬是良馬。”我說:“馬雖然是良馬,(但是)這不是去楚國的路。”(他)說:“我(準備)的路費很多。”我說:“路費雖然多,這不是去楚國的路。”(他)說:“我的車夫很善于駕御。”
這些條件越好,那么(他)將離楚國越遠啊。
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篇2
一、名詞用作動詞
名詞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它在短語或句子中充當主語、賓語或定語,前面可以附加數量詞、指示代詞或形容詞。但它不能帶賓語,不能受能愿動詞或副詞的修飾。而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的詞,大多能帶賓語,常受能愿動詞或副詞的修飾。如果一個短語或句子中的名詞不具備以上所說的名詞那些特點,反倒具備了動詞的特點,那么這個名詞就活用作動詞了。
1.名詞后帶賓語,該名詞一般活用作動詞
①如履薄水;②衣錦還鄉
例“履”,名詞用作動詞,當“踩踏”講。“衣”在此應讀yì,意思為“穿”。又如“禮賢下士”、“平步青云”、“狐死首丘”等。
2.名詞前有能愿動詞或副詞,該名詞活用作動詞
①能歌善舞;②不服水土;③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例①“歌”前有能愿動詞“能”修飾,用作動詞,當“唱歌”講。例②“服”前有副詞“不”修飾,用作動詞,當“習、適應”講。例③“蠹”用法同②,“蛀蝕”的意思,類似的還有“可歌可泣”、“能文能武”、“不脛而走”、“不衫不履”等。
3.同一名詞迭用或兩個名詞連用,且這兩個名詞之間不是并列關系、也不是偏正關系,其中一個名詞常用作動詞
①夏雨雨人;②甕牖繩樞;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例①“雨雨”為同一名詞迭用,后一個“雨”應讀yù,用作動詞,當“下雨”、“落”講,該成語的意思是“夏天的雨落到人身上,使人涼爽”。例②“甕牖”、“繩樞”均為名詞連用,且這兩個名詞之間既非并列關系,也非偏正關系,其中“甕”、“繩”用作動詞,分別當“用破甕做”、“用繩子系”講。例③“老吾老”、“幼吾幼”用法與同②,前一個“老”、“幼”均用作動詞,分別是“敬愛”、“愛護”的意思。此類成語還有“春風風人”、“如日中天”、“南轅北轍”等。
4.所字結構中,“所”字后面的名詞一般用作動詞,因為“所”字常用在動詞前,有指代動作、行為對象的意思,構成名詞性短語。
①所寶唯賢;②無所事事
例①“寶”本為名詞“珍貴的東西”,在此用作動詞,意思為“以為珍寶、尊重”。例②“事事”中前一個“事”用作動詞,當“做”講,后一個“事”仍為名詞“事情”。
二、形容詞用作動詞
形容詞和動詞一樣,能作謂語,但不能帶賓語。若形容詞的后面帶了賓語,那么這個形容詞就活用為動詞了。有些形容詞從字面上看雖不帶賓語,但有時實際上也活用為動詞了。
①厚此薄彼;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③文閃相輕
例①②“厚”、“薄”、“近”均帶賓語,用作動詞,分別是“重視”、“輕視”和“接近”的意思。例③“輕”雖不賓語,在此也活用作動詞,當“輕視、瞧不起”講。又如“耳目一新”、“強人所難”等。
三、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和使動用法在語法結構上基本一樣,所不同的是:在使動用法中,主語使賓語客觀上產生某種動作、行為;而在意動用法中,只是主語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怎樣”,是見諸客觀事實的,意動用法只有“認為賓語怎樣”的意思,是存在于主觀意愿的。
1.形容詞意動用法
形容詞后面帶賓語,表示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這京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一般理解為“認為……怎樣”或“以……為怎樣”,其結構是“認為+賓語+形容詞”或“以+賓語+為+形容詞”。
①安貧樂道;②不遠千里;③自高自大
例①“樂”形容詞意動用法,“樂道”即“以守道為樂”。其余用法與①同。“不遠千里”就是“不以千里為遠”。“自高自大”是由“自高”與“自大”構成的并列短語,均屬倒裝,相當于“高自大自”,意思是“認為自己高明,認為自己偉大”,即“自以為了不起”。又如“不恥下問”、“貴耳賤目”等。
2.名詞意動用法
名詞放在賓語前面,活用作動詞,表示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就是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一般可理解為“認為……”或“以……為……”。
①幕天席地;②漿酒藿肉;③糞土當年萬戶侯
例①“幕”、“席”均為名詞意動用法。意思是“以天為幕,以地為席”,即“把天當作幕,把地當作席”。例②用法同①,“漿”即“水”,“藿”即“豆葉”,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把酒看作水,把肉看作豆葉”,形容生活豪奢。例③“糞土”用法同上,“當年”作“萬戶侯”的定語,此句意思是“把當年的萬戶侯看作糞土”,有卑視與輕蔑之意。又如“經文緯武”、“師心自用”等。
篇3
【摘 要】語文是一門開發性比較強的學科,我們只有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特點整合教學內容才能驅動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生成體驗中來,進而全面認知知識,生成運用能力。本文站在一線教學的角度優選比較契合廣大初中生認知的三個提高課堂效率的環節進行分析。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閱讀;合作學習;問題啟發
有過語文教學經驗的老師肯定聽學生抱怨過語文知識不好捉摸,短時間內不好提高,甚至會對學習方法產生懷疑。確實,語文是一門開放性學科,需要我們長久堅持以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新課改以來廣大教師也分享了很多高效教育心得,但是我們能在課堂上隨手拿來用嗎?肯定不能,因為這些教學方法未必適合自己學生的認知規律。這就是說,我們一定要結合自己班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有針對性地整合教學內容,這樣才能提高學生互動參與知識生成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課堂效率。鑒于此,筆者總結一線教學工作和學習經驗,歸納三個比較比較契合廣大初中生認知的提升語文課堂效率的環節,以期拋磚引玉:
一、閱讀環節
作為信息的輸入手段,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不二法門。一方面我們通過閱讀初步認知生詞的用法,掌握基本的表達句式;另一方面通過閱讀體味語言到情感的微妙表達,從而熟能生巧產生語感,從而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將語文學習上升到“學以致用”的境界。下面我們以教學蘇教版選錄的朱自清先生的經典散文《春》為例來分析如何展開閱讀教學來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和體味語感。
師:大家結合預習對課文的初步掌握,思考一下應該以怎樣的情感來閱讀《春》這篇散文呢?然后我們有感情地齊讀一遍。
生1:這篇課文以歡快的語氣表達春天的朝氣蓬勃,閱讀的時候要節奏明快、愉悅。
生2:我認為該文寫的非常優美,需要我們以舒緩的節奏邊閱讀邊感受,所以應該輕輕地、柔和地飽含感情地朗讀,如此方能讀出春的柔和美。
……
師:同學們說都的非常好,從不同的角度說出了對本文的理解和感觸,確實像“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樣的句子我們應該以明快的節奏來讀,而“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這樣的優美描寫要以舒緩的語氣邊讀邊“享受”春的氣息。
生齊讀,完畢。
師:大家讀完后,想一想作者都用了什么手法來表現春天的美呢?
生3:用了排比、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
生4:分別從視覺、感覺、聽覺等不同的角度來引導我們感受春天的氣息。
師:非常好,作者不惜運用這么多方式和方法來譜寫春天的美,讓我們學到什么呢?
生5:我們可以從中學到描寫景物要從多感官、多角度描寫。
生6:多種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能使文章更生動、形象。
……
這樣引導閱讀教學,能激發學生有思考地進行閱讀,有效消除了濫竽充數的消極現象,同時讓大家通過思考和感受,真正學習到經典的描物達情的手法,它是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語文綜合素養的基礎。
二、合作環節
開放性的話題離不開合作探究,只有通過大家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并互動交流,知識才能得到發揚和擴散,這正契合了語文開放的學科性質,所以語文高效課堂一定離不開合作探究。通常我們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根據學生認知規律整合成3-5人的學習小組,然后讓他們圍繞共同的學習任務進行探究,以期通過明確分工實現有限時間內通過互助交流和交叉體驗實現學習內容擴大化。
例如,我們在教學《晏子使楚》這篇文言文時,就根據文言文知識密度大,許多同學理解困難的特點,根據學生的預習基礎設置合作學習來謀求高效課堂。
1.布置小組任務:(1)通過工具書理解基本的文言詞匯含義,然后朗讀全文。(2)能復述楚王是用什么辦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辦法反駁楚王的(3)理解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2.合作事項。(1)組長參照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任務分工;(2)合作學習過程中先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再換角色進行交叉體驗,然后進行相互輔導與啟發;(3)筆記員記錄學習成果。
3.學習成果展示,師生互動評價。
合作學習非常適合課堂知識密度大, 難度高的教學任務,通過合作學習同學們在體驗知識生成過程中以互動的方式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學習效率。
三、問題啟發環節
問題是啟發學生深入探究知識原理的準繩。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能抓住知識銜接和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通過問題啟發的方式,拓展學生思路,轉化知識,生成能力。
比如我們教學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時,教學大綱給出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基本字詞句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為了實現教學目的,讓學生真正體會和學習描物狀景的寫作技巧,筆者就設置下面三個問題抓住關鍵環節啟發學生遷移知識:1.作者從哪幾個角度來寫濟南的冬天?2.濟南冬天有怎樣典型的特點?3.反復體味作者的寫作手法,嘗試寫“家鄉的某個季節”的話題習作,以“描紅”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如此設問啟發,同學們通過再次深入閱讀和學習,對文本的認識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懂得景物描寫時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表達,從而連貫了基礎學習到表達運用的知識生成過程。
上文是筆者結合一線教學和學習經驗對初中語文三個環節的分析與總結。總而言之,無論怎樣的教學環節,我們一定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結合他們的認知來整合教學內容,否則只能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非但不能達成高效課堂,還要東施效顰,貽笑大方之厄。
參考文獻
篇4
下午悄悄地參加了中高年級語文月考分析會,昨天進行的數學學科,我沒有參加。很多人告訴我教研會的時候如果我去參加,氣氛反而不好,我于是就“退縮”了。今天實在憋不住,只好做“悄悄狀”。“悄悄狀”并不悄悄,進去的時候反而打斷了老師的談話。
大家分析的比較中肯,有理有據,還是起到了應有的作用。會議結束時下班鈴聲已經響起,簡單的說了幾句話,承諾給老師們把沒說的整理到博客里。
會上最活動提了幾個建議,一是整個時間把握不好,這是一直以來的通病。我想一切活動要以時間為第一標準,要精心策劃,確定好每個環節的時間,嚴格執行。二是領導要后講,先聽問題,再做總結,并且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三是每個人要精簡自己的發言,說的每一句話是否都有意義,都有邏輯,都有調理。
綜合所有教師發言,大家對月考的形式還是認為必要和認可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一是學生審題不認真,馬虎潦草。二是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失分率不高。三是閱讀和作文問題突出,失分現象嚴重。四是差生較差較多,抓不過來。五是學生非智力因素影響學習明顯。
自己計劃的發言如下:
今天是第一次月考的質量分析會,我是十分認可月考這一形式的。每次考試結束,并不表示工作結束,要認真分析,通過考試查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給自己的教學提個醒。但是無論成績好壞,不能僅僅把眼光盯在成績上,尤其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更要注重日常積累,注重閱讀寫作,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千萬不能落入“做試卷,多抄寫”的直接做法,反而與月考的目的南轅北轍。
做一名語文教師不容易,尤其在三小就更不容易,需要承載的東西太多太多。自從新教育實驗實施以來,把更多的任務給了語文教師,很多時候語文教師承擔著重要的角色。感謝大家一年多來的付出。針對語文教學,簡要談幾點:
1、要堅持單元整體教學的思路,繼續探索適合我校學生的操作模式。加強對整冊書、整個單元的規劃和理解,讓各個課型承擔起應該承擔的任務,淡化內容的分析和講解,扎實的進行語文訓練,強調一課一得。在課上要讓每個學生動起來,腦動、嘴動、手動,每個學生都有任務,都要承擔相應的角色,尤其在課上要關注后進生。后進生在課上認真聽二十分鐘,就好過課下拿出一個小時來補差。
2、重視晨誦、午讀、暮省。從我的學校語文課程規劃來講,晨誦、午讀和幕省承擔著重要的課程內容,為學生學習語文起到重要的作用。每天早晨,看著學生們感受文字,在詩歌。中穿行,他們是幸福的。這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雖口不能,心向往之”。做好這三個方面,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學生的語文成績不會差。我很欣賞兩位老師上的晨誦午讀課。趙雪老師發明了一種很好的方式,每次晨誦總要找四個朗讀最好的孩子,做引讀,不知不覺孩子們就被這四個孩子帶入情景,聲情并茂。這個時候,教室里滿是溫馨,絕對找不出一個差生來。這個時候,趙老師也是最美的時候。另一位是石會老師,她和孩子們并沒有太多深情激動的朗誦,但是卻在課堂上流淌著一種沉思和睿智,就像她的人一樣。
3、認真對待課外閱讀指導課。在我的計劃里,用單元整體教學很好地解決課內學習,用晨誦午讀暮省解決語文情感的問題,用課外閱讀指導課為學生打開課外閱讀的大門,讓學生走入閱讀的廣袤森林。今天上午聽了劉維娜老師的閱讀指導課《夏洛的網》,真的是被劉老師沉穩而有感情的課堂所感染,學生們深深的被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所感動,誰能說這樣的一節課的能量小于一節課文分析呢。課外閱讀指導課有很多種類型,需要我們認真研究。
4、寫作的訓練要有技巧。在這次測試中,很多老師談到了學生作文寫的不好,有的學生作文僅得了個位數。其實按我了解到很多老師的作文教學,面臨這個局面是很正常的。因為在對于語文學科很重要的習作教學方面,我們的方法和做法都少的可憐。有經驗的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文訓練系統”。在這個系統里,學生的作文在一兩個學期就會變樣。這需要教師不斷的摸索。在我看來,作文訓練,要有量的保證,一學期就寫八篇作文,很難讓學生作文能力提升,要保護孩子的興趣,如果學生沒有了寫作的興趣,對于作文教學是最糟糕的。保持興趣很簡單,不斷地去鼓勵,哪怕一個詞用得好,一個標點用得對都可以表揚。不斷訓練學生有表達的欲望。要大作文和小練筆相結合。這么多小練筆的素材,比如學校的活動,校園的美景,班里突發事件的評說,周圍的朋友老師等等,都可以作為練筆的素材。為什么學生言而無物,是因為他們缺少發現的眼睛,歸根結底還是缺少訓練。
5、閱讀能力的培養要抓長期。其實學生的語文能力最主要的是兩個方面,一是寫作,一是閱讀。讀書能力和做閱讀題的能力不是一碼事,但又不是完全沒有聯系。讀書的訓練時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保障,而做閱讀題是學生考試的保障。我不反對每周有兩三篇閱讀題的訓練,用速印機印好后裁開,隔兩天發一張,第二天利用十分鐘左右時間講評,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一是拓寬了學生閱讀渠道和數量,二是培養了做題能力。
不足和希望都很明顯,不要抱怨學生,不要抱怨時間,任何抱怨都是無能的表現,尋找方法和解決問題才是能力的體現。祝愿月考成績越來越好。
語文月考質量分析(二)
一、命題的原則
本次試題的命題是以新的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為依據,試題的內容力求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重點;力求體現基礎性、全面性、多元性、開放性、情趣性;力求使學生的學習、生活與社會實踐接軌,力求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題量適中,難易結合。
二、試題分析
1、將知識考查融于情景之中
2、將能力與知識考查有機融合
(1)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
(2)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三、主要成績
1、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比較扎實。第一大題“字詞大觀園”考查的是語文基礎知識,在看拼音寫字、組詞、詞語搭配上失分很少,學生的答題正確率在96%左右,這說明字詞句教學在平時教學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2、學生的積累能力在提高。從第二大題“知識萬花筒”看,學生對課文中出現的四字詞語、寓言和課文題目掌握比較扎實,同時也看出學生對成語、寓言、古詩等的積累面在增寬,個別學生還寫出了課外的古詩和寓言, 1、3、4小題正確率達到98%。
四、存在問題
1、尖子生還需提。
2、基礎知識教學還需要夯。
3、知識運用還要靈。
4、作文指導和講評不夠到位。
作文中出現錯別字現象有,標點使用不正確,有的學生只是在每一段的結尾處用上一個句號。標點的書寫位置欠規范,一般情況下,標點符號占一個漢字的單位格,有個別學生使用的標點只是緊縮在漢字的右下角;逗號、句號等標點符號出現在行首的情況也是有的。還有沒寫題目的。看出我們教師對學生作文批改、講評做的不細。
5、審題能力和學習習慣還要加強
另外從卷面上看,有3本卷學生完全用鉛筆答卷,還有三本卷個別學生也用的鉛筆。還有的卷紙中出現兩種顏色筆答卷,有黑筆還有藍油筆,卷面較亂,勾勾抹抹,字跡也不夠工整。我們三年級學生是剛剛學寫鋼筆字,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養成用鋼筆書寫習慣,這也是課標所要求的,打好扎實寫字基本功。
五、改進建議
1、關注課堂,講究實效
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一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能力,二是理解重點詞句的能力,三是在語文實踐中運用課文的表達方法的能力。同時,教師應準確把握、巧妙設計好教材中的訓練點,應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習慣。
2、樹立大語文觀,提高語文素養。
要樹立大語文觀,立足于課內,延伸于課外,注重課外知識點的滲入,融會貫通。把讀和寫并重,讓學生在寫、讀、交流、修改的過程中提高正確用字的能力。做到讀寫滲透,讀寫結合。此外還應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注重課內外聯系,讓學生在活動中豐富自己的體驗,內化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3、重視習慣養成,培養非智力因素
要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熟讀背誦的習慣,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 等。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培養學生做完題認真檢查的習慣。
語文月考質量分析(三)
一、試題特點
高一學生剛剛升入高中,正處在初高中的銜接階段,他們正在逐步熟悉了解高中語文的課程,摸索語文學習的方法。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讓學生了解高考題型,本次高一語文質量檢測試題體現了如下命題特點。
1、目的是督促學生加強課本知識的積累,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
2、重視語文能力的考查,目的是了解學生的現狀,為下一步工作做準備。
3、重視學生古文的積累,考查他們閱讀淺近文言文、翻譯文言短句的能力,促進高中文言文的教學。在擺正能力與基礎關系的同時,突出日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各個語言材料中,分步驟地設計考查篩選、仿寫能力的題目,突出平時語文教學的考點。對古典詩詞的鑒賞和文言文的閱讀,設計有梯度的題目,突出古典詩詞的鑒賞和文言文教學的難點。在題型上和分值的設置上,力求體現高考的精神。
4、針對學生實際,命題難度適中。
二、年級成績基本情況統計
*******
三、試卷分析
(1) 1—3題為小閱讀,是對學生的篩選信息及理解分析能力的綜合考查。考查的是課外閱讀,突出分析教材的重要,突出知識點在課本內容,明確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2)4—7題是文言文的考查,包括實詞解釋、內容的分析理解、句式辨析和文言翻譯。主要是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檢測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8—9題是詩歌鑒賞,重點考查學生對詩文作品的整體把握能力。在考查中檢驗學生是否掌握通過分析意象及典型藝術形象把握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到掌握表現技巧對詩歌分析、鑒賞的重要作用。
10題是背誦默寫。本試卷的背誦內容全出自課本,難度不大,但學生的背誦默寫中,因別字、錯字、漏字而扣分的情況仍很嚴重。
(3)選考題,學生在文學類文本及實用類文本中選做。
11題考查學生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重點評價學生對詩文作品的整體把握能力。考查學生從掌握文章結構入手分析理解所選材料的能力。重點評價學生是否能整體把握文本材料,關照全文內容,特別是能否從文章結構入手理清文章思路,進而準確地把握文本信息,對文中人物形象進行準確概括
12題是考查學生對文本材料中重點詞語、重點語句的理解能力。重點評價學生快速有效的泛讀和細致有針對性的精讀能力,訓練學生擺脫解題時先入為主的干擾,明確閱讀必須回歸文本。
考查學生從文本中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分析、提煉、概括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理清思路,這樣才能準確概括要點。
通過開放型試題鼓勵學生個性化和創造性解讀,培養學生比較鑒賞、思辨論述的能力。
(4)13—17題是語言文字運用。考查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掌握及應用能力,是否能使語言表達具有實效性。課內語文基礎知識的考查,包括語音、詞語、成語、語病、語序、修辭等內容。重點評價學生閱讀應用文能否把握主要內容和關鍵信息,對其文本進行準確排序;掌握恰當語境,選擇準確詞語,簡明、得體表達,在考查中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17題是考查學生仿寫及發現能力,在考查修辭手法知識掌握的同時,考查學生分析句式及語境的能力。
(5)18題是考查學生寫作水平及寫作態度。重點評價學生對熟悉卻又沒有進行過理性思考的事物的認識,能否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并用可靠的材料支撐觀點;能否對生活有深刻的認識,并在思考后解決現實問題。本題考查關鍵不在寫什么,而在于怎么駕馭文字,怎么運用材料及文章結構是否完整。寫作時要寫出真切感受,要貼近生活,以人為本,但又要在感受的同時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培養善于感受,善于思考的能力。
三、問題分析
①課本知識掌握的不牢固。例如第10題,很簡單,完全出自教材,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同學答錯。第13題也是如此。
③題干審讀不清,缺乏應考能力的問題。現代文閱讀中,學生因題干審讀不清而造成的失誤是嚴重的。審讀題干,一是抓不住關鍵詞語。如第9題第12題,對能完全表明沒有深入的研讀;二是對題干的意思理解有偏頗。
④語文的表述與人文素養的問題。閱讀中的開放題第16,17題,是從大語文觀的角度考查學生,學生的分析鑒賞能力、表述能力和人文素養的積淀是正確解題的關鍵。從答題中看,學生的人文素養不深,理解能力不強。再者,開放題的表述語言零亂,錯字別字多,在整體影響了要表達意思的清晰和正確。
⑤背誦、書寫的問題。本試卷的背誦內容大多出自課本,難度不大,但學生的背誦默寫中,因別字、錯字、漏字而扣分的情況仍很嚴重。
⑥寫作問題。①不善于觀察生活。此次作文題,偏重觀察思考,很多學生的作文,沒有自己的思考的內容,內容簡單、空洞,缺乏豐富的生活題材,因此也就不能有其思考的深度和認識的高度,只局限于作文題所提供的內容。②優秀作文缺乏的問題。令人眼睛一亮的好文章不多,多數作文在3類卷的檔次。得分在46分以上的作文不多。③閱讀積累貧乏的問題。詞語的積蓄,材料的選用,尤其是名家的哲理的語言,學生明顯缺少積淀。在表達上,不是內容之間缺少必然的聯系,就是作文中語言口語化,或是沒有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生的閱讀面、知識面、思想深度、認識能力,亟須提高。④語言干癟的問題。多數學生的作文,語言松散不簡潔,以敘述語言為主,少有精辟的議論和動情的抒情;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有語病,標點符號不會使用,通篇只有逗號,錯別字較多。
四、教學建議
1、深入研究教材,注重基礎知識和能力訓練。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的積累和訓練。對新教材的“梳理探究”部分一定要重視,這是語文知識點的積累與歸納,是運用能力的基礎,而且還應補充教材不足的部分,并增設一些訓練題,讓學生真正把握好。
2、注重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分析鑒賞能力、表述能力和人文素養的積淀是正確解題的關鍵。要引導學生多閱讀,多訓練,開闊視野。不僅有力于學生的考試需求,更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篇5
“兒童怎么學會閱讀的?”拿這個問題去問語文教師或各科教師乃至行外的普通人,大約百分之百的答案是:“說不太清楚,但總得先認字吧,字認到一定數量了,就能閱讀了。”
“從一年級起,在一個字還不識的情況下就開始學閱讀,行不?”“廢話!文章和書籍都是用漢字寫的,不識漢字咋能讀書?這不跟學外語一樣,不認識外語單詞怎么讀外文材料?”
“不教漢語拼音,學生也能學會普通話朗讀,信不?”“不信!漢語拼音是識字的拐杖,是學普通話的幫手,方言堆里長大的孩子,緊教著還不會,怎能不教?”
人們的回答也許沒有錯。
自古以來人們把文化人叫做“識字的人”。無論是過去的“大綱”,還是今天的“課標”,無論是自己的體驗,還是別人的事例,都是“先識字后閱讀”。無論是200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還是2011年的修訂稿都是這樣描述的:“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1~2年級)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長期以來,這個觀點已被廣大教材編寫專家、教研員、語文教師和家長接受,似乎成為天經地義的真理。人們就在“先識字后閱讀”的怪圈里做文章,據專家潘仲銘和戴汝潛統計,幾十年來人們“發明”的識字方法有二十多種。
專家視點:傳統語文教育非常重視識字的教學,采取的辦法是集中識字。兒童入學后,用一年左右的時間集中認兩千多字,以后集中識字課文逐漸形成“三、百、千”那么一套,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三本合起來正好是兩千多常用字)……再者,“三、百、千”音節整齊,押韻,也不太艱澀,便于學童記誦。
張志公《傳統語文教育》
但就是這個大家相沿已久的,被認為毋庸置疑的定論被一位普通的鄉村教師質疑,他以自己五年多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是可以“零負擔識字的”,三年就可以完成六年的“法定”識字量;一入學就“學閱讀”也是可行的,學生六年可以閱讀五六百萬字,甚至更多……
創造這個“奇跡”的就是包頭市土右旗黨三堯中心校語文教師石皇冠。
今年深秋季節,本刊記者帶著一連串疑問走進了這所學校,走近這個“另類”的鄉村教師。
黨三堯,土默川平原上一個普通的村莊。記者采訪時遠望,陰山如黛,平疇千里。村子南去二十里處便是東流的黃河。因得黃河灌溉之利,在農耕時代,這里是米糧川。但隨著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和持續了二十余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以及迅猛的城市化步伐,一個上萬人的鄉變成了僅剩千人的幾個小村落,顯得有幾分蕭索。僅有170個農民的孩子在這所寄宿制學校就讀。這個與歐美國家班容量相似的學校為石皇冠破天荒的教改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小班化,22個學生,便于因材施教,來自家長的干預較小。
一個“怪才”的成長史
1991年夏,石皇冠從包頭師范學校畢業,被分配在陰山深處的一個教學點,他在那里當了六年教師(兼校長三年),全校只有五六十個學生和三個老師。1994年,這個教學點撤并了,他來到土默川平原一個鄉中學當老師。嚴峻的現實讓他不得不擔憂農村的教育和農村的孩子:初一招收的320多個學生,到了初三畢業時只剩下120多個,除極少數轉學外,其余近200人陸續輟學了。輟學不是因為貧困,而是厭學;不是家長不讓孩子讀書,而是不當的學校教育淘汰了這些孩子。他們為何會厭學?學校教育沒有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培養好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是主要原因之一。他在初中兼語文課時發現,初中生中雖然認識課文中的漢字但念不通課文的比例很高。當時,他認為可能是小學語文教學出了問題,便去小學教語文,看看問題究竟在哪兒,該如何解決。去了小學之后,他發現四、五年級學生也是如此。
他開始思考自己所授的學科——語文。一連串的問題困擾著他:兒童是如何學習母語的?它的本質規律是什么?為什么到了初中,學生齊聲朗讀時還是“唱讀”?怎么才能不使過重的課業負擔讓孩子們望而卻步?怎么才能讓孩子們提前學會閱讀的基本技能呢?
他想,既然認了漢字還不會讀文章,還需要老師領讀,必須經過模仿讀才能學會閱讀,那么教閱讀之前的認字又有多大效果?他在反復研究多種識字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發現,低年級兒童以無意記憶為主,可這些識字方法大都強調有意記憶,這不明顯違反心理學原理和兒童的天性嗎?他開始構想一個更大膽的小學語文教學思路:兒童一進校門直接“學閱讀”,不要管是否認字。
1997年,一個有初步輪廓的小學閱讀教學改革方案形成。他希望有一個校長給他一個班,能夠讓他靜下心做這個起碼耗時六年的“另類”實驗。沒有“徐庶走馬薦諸葛”,他就毛遂自薦,可惜沒有哪個校長敢承擔這個風險,都說:“小打小鬧可以,你這是推倒了大廈重蓋,不敢。孩子不能做試驗品啊。”
隆中諸葛沒有遇到識才的劉備。他甚至萌發了到緬甸教華裔子弟漢語的念頭——心想,他們身上大約沒有應試教育的枷鎖吧。
2000年前后,由于地方政府不能按時足額發出農村教師工資,他請了長假到太原、昆明“打工”,還在當代著名的小學教學專家邱學華的舉薦下到寧波一所私立學校任教。而私立學校為了生存,會把應試教育推到極致。這是他無法忍受的。2004年,他與邱學華同時撤退,自己又返回土默川。
沒有死心的石皇冠2007年夏遇到了黨三堯中心校校長霍祥。霍校長在將信將疑、半懂不懂的背景下同意他在學校搞實驗,說:“你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折騰吧,可以網開一面,先不參加統考,有啥麻煩我頂著。”
石皇冠老師的驚世駭俗之論
沒有理論引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在大量閱讀思考了現代心理學、信息學、系統論及多種語文教育學專著后,他用農民式的詼諧生動與學術思維的謹嚴,提出一系列對母語教學離經叛道的觀點:
觀點之一:現在無論是以分散識字為主,還是以集中識字為主的低年級語文教材,都沒有依照兒童的記憶規律去編寫,都沒有充分照顧到低年級兒童的記憶特征——無意記憶在學習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老師卻千方百計讓兒童識記漢字,老師累,學生累,家長也累,三個群體同時在做低效功。
觀點之二:要求不適合用鉛筆書寫(甚至是不適合書寫)年齡段的孩子書寫規范漢字,違背了低年級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如今多數青年書寫姿勢不規范,與寫字年齡過早、書寫量過多、寫小字有關。導致本該拇指執筆桿,卻因疲勞而轉為第一關節勾筆桿。因此,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在一二年級強行要求孩子寫大量的漢字。
觀點之三:低年級正是兒童言語連貫性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關鍵期,應該給兒童提供生動有趣的兒童文學,而現行的語文課程給兒童提供的卻是一些關于字母、聲母、韻母、聲調、筆畫、偏旁、結構、筆順、漢字、詞語等零碎知識。這仿佛又回到了嬰兒學語的“獨詞句”階段。學習這些零碎東西,只能妨礙兒童言語的連貫性發展。
專家視點:“兒童入小學以后,有一個時期,他們的口語能力看來反而不如學前兒童。一些觀察材料指出:學前兒童的言語具有豐富的語調,很有表現力,并附有情緒色彩,可是當兒童進入小學以后,就會失去這些表現力,他們的言語變得單調、不大連貫、平淡而缺乏情感。”朱智賢
觀點之四:“讀文章”不同于“念字”,所以學生認識了漢字也未必會閱讀。 “先識字后讀書”是從已經學會閱讀白話文的成人的直覺經驗中來的,他們與剛進小學的兒童屬于兩類不同的群體。學生齊讀時會出現“唱讀”現象:秋*天*來*了,一*行*大*雁*向*南*飛。這是典型的頓讀,頓讀的習慣形成后很難徹底改掉。所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習流利朗讀為重點,要訓練學生正確切分語意單位,而不是“以識字寫字為重點”。
觀點之五:人類閱讀并不是認清楚每個字的部件才閱讀的,而是看個輪廓,可以稱為“模糊認字”。如看到“鎳曩妙汁”時一定會理解為“錦囊妙計”。這與“認識鳥不必認識每一根羽毛”一個道理。因此,繁體字簡化,在降低閱讀難度上沒多大意義。兒童認識漢字難易不在于繁和簡,標志多的漢字反而容易識別。假如把7000通用漢字都簡化至8~11畫,那簡直就是一場文化災難。就像識人一樣,那些長相、衣著、化妝等方面特色明顯的人最容易識別。假如不分男女都剃光頭,刮掉眉毛、胡子,甚至衣服,白花花一大群,怎么識別?怎么記憶?
觀點之六:我們要在限量閱讀中讓學生學會閱讀基本技能,做到“教,是為了不教”。語文課時有限,以有限之課時,完成大量之閱讀,是不現實的。學生還沒掌握閱讀基本技能,怎么去大量閱讀?語文老師要求大量閱讀,數學老師要求大量做題,英語老師要求大量背記,科學老師要求大量實驗,體育老師要求大量運動,生活老師要求大量吃飯,教育專家要求大量玩耍,宿管老師要求大量睡覺,一天只有24小時,如何合理安排各種“大量”?今天學生學業負擔過重,也與這些糊涂的“大量”分不開。
“神話”居然變成現實
在“實用主義”盛行的今天,做事慣于先問“是否有用”。教育也是如此。如此石破天驚的語文課改實驗,從開始石皇冠面對的就是懷疑、不屑、不解、驚愕——
實驗進入二年級時,旗里有關人員想測試一下實驗結果,照理說這樣做也沒什么不妥,技術試驗不有“中試”嘛。但石老師拒絕了,理由是:“饅頭還沒有蒸熟呢,為什么要提前吃?”他不是怕人檢測,露了馬腳,而是認為實驗不到火候。不到火候的檢測是說明不了什么問題的。“到了合適的季節,你可以按照課標的要求任意考我的學生。”所以,實驗班“網開一面”,五年來學生極少參與學校及旗里組織的統考。
學生一二年級時家長就提醒他、敦促他:“孩子們終究是要參加中考、高考的,你現在就得按照那樣的考法訓練孩子。”他開玩笑地反問:“你的孩子將來是要結婚、生孩子、當父母吧?是不是現在就開始訓練結婚、生孩子?”家長被噎得不知如何作答。
實驗班三年級結束時,忐忑不安的霍校長組織語文教師進行了一次識字量的測試。
被測試的有實驗班學生22人,對比班學生16人,四年級學生3人。結果是:實驗班比對比班平均識字率高出10%,與四年級相比相差無幾(四年級只比實驗班學生平均多認47個字)。識字量最高的學生石鑒淵高達3727個字,最差的學生2189個字,平均識字量達到了3059個字(對比班是2796個)。按照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小學階段)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的標準,80%以上的學生已經用3年的時間完成了6年的識字任務。
檢測的事實證明:無意記憶與有意記憶識字結果相差不多,費時費力、苦不堪言與“零負擔識字”的結果差不多,而實驗班卻在閱讀領域里遠遠甩開了對比班:三年中他們讀了多少書籍?最多的已經達到300多萬字,最少的也達到了近100萬字。而“課標”要求六年中閱讀課外讀物145萬字的標準多數中國學生根本達不到。
當時,祖祖輩輩慣于“從眾”,認可“習慣”的農民家長也對石老師的課改充滿狐疑:
“別的小學生有做不完的作業,怎么這個老師不留作業呢?還把看動畫片當做作業?”
“本來就擔心孩子上網成癮,誤了學習,可石老師在第三年時卻要求每個家長給孩子配備筆記本電腦,學上網。”
“別的老師不讓孩子們看‘閑書’,可這個石老師就是鼓勵孩子看‘閑書’。哪有這么教孩子的?”
伴隨著懷疑和忐忑的心情,到三年級時,他們普遍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同齡人相比,不厭學,愛看書,進城坐在書店捧著書一看一個上午,字兒寫得好看,學得也輕松,說話、寫作文詞匯豐富……一系列的優勢顯現出來了。
為了不耽誤孩子,為了語文數學兩科相輔相成,石老師從三年級起連數學課也接了過來,于是他成了全校負擔最重的老師。一次全旗聯考數學,他的班級平均分居然全旗排名第五(全旗同年級數學老師三四十位)。而他是下課后從不批改數學作業的老師,甚至學生連作業本都沒有。連數學也做到了“零負擔”學習。
認可“貓論”的人們懸著的一顆心放了下來。懷疑的、挑剔的眼光少了不少。
盡管在四年前筆者就知道石老師正進行著一項很“另類”的教改實驗,但也是疑信參半。2012年10月15~16日,記者在這所農村學校住了兩天,聽課、測試學生的讀寫能力、開了家長座談會、與石皇冠老師做了長談……
走進實驗班的教室,整個格局就是 “另類”的:與其說是個教室,不如說是個圖書閱覽室,三個書柜擺滿了圖書,學校的、學生的以及他個人的;墻壁四周掛的都是小黑板,一生一塊;座位是圓桌式的,22個孩子圍成一圈。石老師的解釋是:傳統的座位格局與教堂里神父布道時的座位排列無異,神父是為了向教徒灌輸宗教教義,但教師不能像神父一樣向學生灌輸知識。此外,在傳統座位格局下,學生發言時,看不到其他同學的表情和神態,僅僅能看到教師的表情和神態,不利于發言的同學收集更多的反饋信息。由于聲音傳播的方向性和耳廓收集信號的方向性,其他同學很難聽清他說啥,這就很難組織有效的討論。交頭接耳、東張西望在所難免。而圓桌型的布局使每位同學都能看到其他同學的臉龐、神態以及做什么、說什么。
他的課是學生“模仿-嘗試”型的,記者聽的那節課學生正學“趙王如意之死”。老師引導學生復習一下在《史記·劉敬孫疏通列傳》和《史記·留侯世家》中相關段落,作為鋪墊,然后給每個學生發一張選自《史記·呂后本紀》的一段話(二百余字的白文,只給一個通假字“酖”的注釋)讓學生嘗試獨立斷句。斷句完畢后,讓學生朗讀白話譯文,以核對自己的斷句是否準確。學生齊讀原文時的發音、節奏、語氣的把握,基本達到了高中生的水平,反映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一節課教師說得少之又少,只在關鍵處引導、提醒了幾句而已。
記者以通用的方式檢測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將《史記·蘇秦列傳》前5段(共364個字,72處斷句)打印成無標點的白話文,要求在30分鐘內斷句。檢測的結果是:優等生可以達到82分,中等偏下學生可以達到74分,差生也可以達到60多分。為了對比,記者返呼后請內蒙古師大附中高一兩位優等生在限定時間內做同一測試題,結果與實驗班的優等生相同。
寫作能力的測試采用給微型小說《地球上的最后一個人》續寫的方式。優秀者在一節課的時間里居然寫出1000多字,較弱的也能寫出500多字。學生用電腦寫作,其思維速度與鍵盤錄入幾乎同步。而對比班的同題作文(18篇)卻與之形成明顯的差距(對比班能寫出500字已屬罕見,且大部分作文想象力貧乏,表達混亂,詞不達意,書寫潦草)。
2012年10月17日,包頭市土右旗資深高中語文老師趙明生偕八位高中語文教師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來考察、檢驗這個 “奇跡”。為了打消別人懷疑自己上“假課”的念頭,石皇冠把教學內容的選擇權交給前來聽課的老師,由他們在《史記》、《漢書》或《資治通鑒》中自行選擇。選好之后,開始備課,然后采取“先學后教”的模式上課:學生先嘗試斷句,然后老師予以指導。他們選了“荊軻刺秦王”一個片段,通過這節公開課,以展示教師是如何引導學生給無句界的白文斷句的。結果同樣出乎他們的意料,他們一致認為,學生閱讀無句界文言文的技能已經達到了讓人震撼的地步。他們的高一學生也只有少數人可以達到類似水平。
石皇冠老師確實創造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走出一條別人很少走過的路。
“奇跡”到底是怎么產生的呢?
他是怎么教學生識字、寫字的?他是怎么教學生學漢語拼音的?他是怎么教學生閱讀白話文的?他是怎么面對現行教材的?他為什么要“超標”引導小學生給文言文的白文斷句?其價值是什么?是誰啟示了他?
他的實驗,從起步就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他教漢語拼音,沒有“aoe,iu■”地教,先是看加注漢語拼音的文本,繼而抽掉漢字,閱讀純拼音文本,最后利用“微軟經典全拼(帶聲調)”學打字和聽朗讀錄音帶。時間久了,學生居然不知不覺地學會了漢語拼音,還達到了普通話發音比較標準的水平。
從一年級起,在學生一個漢字不識的情況下,他就開展“學閱讀”訓練,做法是從“聽”入手,由“聽覺語言”漸進到“視覺語言”。即老師(或錄音帶)朗讀兒童喜歡聽的童話、寓言、神話,兒童耳朵聽、嘴巴跟著念、眼睛看著書面材料。開始時,二者不同步,學生只知道現在是在讀哪個頁碼的文字,后來就知道正讀哪一段,再后來就知道正讀哪一句,久而久之,就找到了與聲音對應的那個漢字,老師領讀到哪里,學生的眼睛就盯著哪里。石老師認為:“兒童不是按字的形狀去記憶和提取信息的,而是按照字在詞中和句中的意義去記憶、提取的。”于是他充分利用兒童無意識記憶占優勢的規律,讓學生在一二年級聽故事中認識了1000多個高頻漢字,有了這些漢字墊底,現代書報上90%的漢字就認識了,兒童可以早一天進入閱讀的王國,早一天獲得學習的主動權。
這就是他的“零負擔識字法”。
五年來他從不過問學生會寫哪些字、會認多少字,從來不要求家長考孩子默寫生字,只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識字。二年級結束時,學生平均的識字量已經達到了2000多個,會寫600多個,其中5名學生識字量達到了3500個。
大概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孩子們就學會了用普通話流利朗讀。他說,“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朗讀是在聽覺語言中樞和運動語言中樞的協調配合下進行的,我訓練學生視覺性語言中樞,使之學會切分書面材料的語義單位”。
他的這種思路和做法得到我國心理學專家張厚粲教授和謝小慶教授的高度關注。
過去唱戲的人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他們原本不識字,卻要背下大段大段古奧典雅的戲文。怎么學?跟著師傅念、背、記,久而久之,竟能認識劇本上的文字。
臺灣作家三毛在《逃學為讀書》中說:“我是先看書,后認字的。”“我沒有不識字的記憶,在小學里,拼拼注音、念念國語日報,就一下開始看故事書了。”
周國平的女兒是這樣識字的:“(啾啾)認字的過程非常自然,玩看圖識字的卡片,看碟時跟著聲音看字幕,上街時問招牌上面的字。”
這些事例不也印證了石老師的做法是符合人類識字、閱讀規律的嗎?
香港教育學院教授潘慧如在她的論文《寫字教材中字詞排序的理念和實踐》中說過:“孩子在每日生活中,積累了不少聽力的詞匯,掌握了大量常用字的讀音和意義,只是欠缺字形的概念。如協助孩子把字的形音意結合,他們便可以把字詞在書面語言上應用起來。”這不與石老師的觀點相近?
為了減輕負擔會寫漢字,他設計了“嘗試學字法”。為了高效率寫好漢字,他設計了“黃金練字法”(一種改造后的符合黃金分割率的九宮格),只寫大字,不寫小字。前者以學習漢字構字規則為中心,寫會一個字,可以迅速寫會六七個;后者以學習漢字結體規則為中心,寫規范一個,就可以迅速寫規范六七個。
中學生有“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的戲謔之語,課標要求初中生“能夠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高中生“學會閱讀淺易文言文”,也沒說去標點和句界。他為何要求小學生閱讀文言文,況且還是白文?
石老師的解釋是:如果一直用白話文教閱讀,就很難知道學生到底是否學會“用眼睛獨立看懂書”,因為白話文念出來可以聽懂,學生遇到難懂之處,免不了要念出來給自己聽,甚至聽同學念或老師念也能聽懂。這不利于視覺性語言中樞及早學會默讀。為了促進視覺性語言中樞及早學會不依賴聽覺性語言中樞、運動性語言中樞而獨立加工書面材料,就要不失時機地開展文言文閱讀教學,因為文言文念出來聽不懂,必須先懂而后念。至于讓學生直接念無句界文言文,也是為了促進學生提高“看懂”文言文的能力。在正確流利朗讀有標點文言文的基礎上,學習無句界文言文朗讀,也不是很費勁。
相關鏈接:古人對句讀訓練十分重視,把它看成是讀懂文言文的起點。《禮記·學記》云:“一年視離經辨志。”意思是說,小孩子入學一年之后,就要考核他們“離經辨志”(斷離經文,辨識文意)的水平。韓愈的《師說》也談到“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唐代人也把句讀訓練當作不可或缺的學習內容。
石老師把閱讀技能分為“基本技能”和“高級技能”。讀懂內容大意,從文本中提取相應信息,是“基本技能”。獨立查找背景資料,理解篇章結構、寫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識,屬于“高級技能”。基本技能不熟練,高級技能就難以形成。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是學生在基本技能還沒真正掌握的前提下,就匆匆忙忙帶領學生去學習高級技能。他的課改實驗,緊緊抓住基本閱讀技能不放松。當學生能大量閱讀白話文書報時,就開了文言文閱讀課。進入五年級下學期后,他就利用無標點、無句界的文言文進行閱讀技能訓練。他的做法是,先讓學生嘗試自我斷句,然后小聲朗讀,在朗讀中校正斷句的謬誤,然后與有標點的文本對照斷句正確與否,再后是朗讀文本。記者問:學生先斷句后討論答案,以學生自學為主,以學生獨立閱讀為主。這種教學模式是從哪兒學來的呢?
石老師說:十幾年前,我開始系統學習嘗試教學理論創立者邱學華老師的專著。在教學實踐中,我總是盡力貫徹邱老師的教學原則:“先學后教、多練少講、當堂作業、當堂反饋”。這些原則落實在文言文教學中就成為:學生先嘗試獨立斷句,學生發表答案,老師糾正有錯誤的地方。
記者隨機請一位男生朗讀白文《陳涉世家》,其斷句之準確,語氣的把握已經達到初三優等生的水平。他的學生顯然已經基本達到了“離經辨志”的水平,課標所規定的“使學生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已經達標。
草根課改的未來之路
石老師認為,不少教師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就錯了,歸宿點能對嗎?“語文教學本來應該往西走,那么多人向東走了,南轅北轍,走得好(比如那些經常能‘走穴’的所謂名師)有意義嗎?”所以,眾人潮水般地向東走,他一個人卻向西踽踽獨行了近6年。他所走的路,所倡導的理念因有悖于大眾的習慣和經驗而被誤解和排斥,但人類的前行者們哪個不是如此?哥白尼的“日心說”、達爾文的“進化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教育測量學專家謝小慶對石老師的實驗給予高度評價:石老師這樣的教學,是“能力發展”而非“知識灌輸”的學習,是“學生中心”而非“教師中心”的學習,是“目中有人”而非“目中無人”的學習,是“教人”而非“教書”的教學。
明年6月,石老師的22個“實驗品”就要出爐了,他遭受懷疑和不解應該消融了,因為有學生較高的語文素養明擺在那里。
問及石老師下一步的打算,他睿智而深邃的眼睛里有執著也有無奈:“最好能有一所學校給我,或者起碼有個團隊與我一起做這個事,讓更多的孩子受益。”記者問:“教育不同于技術,往往不可復制。有幾個人會像你一樣拋家舍業,焚膏繼晷,每天12點前不睡覺,去讀書、寫作、思考呢?有幾個教師能像你那樣旁學雜收,讀了那么多的專業書?有幾個人像你那樣不盲從,不隨俗,凡事都要問個為什么?別人即使做,你覺得能做到現在你這個樣子嗎?”謝小慶教授也有同感:“這樣的教學,對教師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沒有清晰的思路和敏銳的反應能力,很難把握這樣的課堂。”
篇6
關鍵詞: “虎”學 內涵 漢英互譯
1.漢語中“虎”學的內涵
虎文化是中國典型的民俗文化之一。千百年來,中國百姓將“虎”這一概念揉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出了中國特有的文化底蘊和五千年的文明傳承。在中國文化中,人們對虎的聯想有褒貶兩個方面。從褒義方面說,虎英勇大膽、健壯有力、堅決果斷。從貶義方面說,虎兇猛殘忍、冷酷無情。下面我們就這兩方面分別舉例說明。
1.1“虎”的褒義色彩
1.1.1“虎”多用于比喻人的勇猛、威武。
我國古時戰事頻繁,出現了許多詞語形容將領馳騁沙場時的威猛氣勢。比如用“虎將”比喻勇將、勇猛的人;“虎威”比喻武將的威風;“虎豹”比喻勇猛的戰士;“虎旅”比喻勇猛的軍隊;“虎賁”指勇士、武士,如:“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書?牧誓序》。
現在我們也常用帶“虎”字的詞語,形容人的生機活力、矯健威猛。“虎生生”形容威武而有生氣,如:“他看著這群虎生生的新工人,感到十分高興。”“虎氣”形容有氣勢,如:“小伙子方臉大眼,瞧著挺虎氣。”
1.1.2“龍”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其特殊地位,中國人對龍始終抱有尊敬、崇拜的心態,漢語中“虎”和“龍”搭配的詞語,用來表示剛強、有膽魄、有生氣和活力,代表那些才能優異、杰出非凡的人。例如:
“生龍活虎”:形容活潑壯勇的姿態,如:“這群小伙子干起活兒來生龍活虎一般。”
“龍騰虎躍”:形容跑跳時動作矯健有力,也比喻奮起行動,有所作為。如:“工地上龍騰虎躍,熱氣騰騰。”
“藏龍臥虎”: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
1.1.3“虎”有時用來表示人的體形、身材與姿態的魁梧、健壯。
“虎背熊腰”:形容人的身體魁梧,體格健壯。如:“只見里面有兩個少年大漢迎了出來,都是虎背熊腰,相貌非凡。”――清?李汝珍《鏡花緣》
“虎勢”:形容健壯。如:“這小伙子膀大腰粗的,長得真虎勢。”
“虎頭虎腦”:形容渾厚雄健之貌。如:“是個年壯力足虎頭虎腦的英雄。”――老舍《趙子曰》
1.1.4形容開頭造大的聲勢。
“虎頭蛇尾”: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后來勁頭很小。如:“這廝敢狗行狼心,虎頭蛇尾,不是我節外生枝,囊里盛錐,誰著你奪人愛女,逞己風流,被咱都知。”――《元曲選?李逵負荊》
“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做事前緊后松,有始無終。
1.1.5形容小孩健壯、活潑可愛。
至今,在我國許多地方,心靈手巧的老人們還是給孩子們縫制虎頭帽、虎頭鞋、虎形枕,包括給孩子起名,也偏愛“虎妞”、“小虎子”之類,寄予一種美好的愿望,希望他們長得個個像小老虎一樣結實。
1.2“虎”的貶義色彩
1.2.1“虎”字有“危險、貪婪、兇殘”之意。
在我們熟知的一些文言文中,不乏“虎”這一形象。如:“苛政猛于虎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或問酷吏。曰:‘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均喻指虎殘酷、兇暴的本性。“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易?頤》,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1.2.2由于“虎”和“狼”有著“兇狠殘暴、貪得無厭”的相似習性,因而兩者搭配更進一步彰顯其程度之深。
“虎狼”:比喻兇惡殘暴的人。如:“虎狼之心。”――《史記?項羽本紀》
“如狼似虎”:比喻非常兇暴殘忍。如:“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尉繚子?武議》
1.2.3用“虎口、虎穴”等比喻“危險的境地”。
“虎口余生”:比喻經歷大難,僥幸保全下來的性命。如:“況我本是虎口余生,諸事久已看破。”――清?李汝珍《鏡花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危險的境地。如:“不探虎穴,不得虎子。”――《東觀漢記?一六?班超傳》
1.2.4“虎”還被用來比喻“惡人、壞事或惡勢力”。
“縱虎歸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養虎遺患”:留著老虎不除掉,就會成為后患。比喻縱容壞人壞事,留下后患。
1.2.5形容臉色陡變而露出嚴厲或兇惡的表情。
“虎視鷹瞵”形容兇狠地注視著,將欲有所攫取。我們也常用“虎起臉”指露出兇相;“虎”指嚇唬,恐嚇;“虎唬”指威嚇;“虎嚇”指嚇唬。
2.西方“虎”學的涵義
在崇拜獅子與鷹的西方人眼里,老虎并不是最威嚴的王者,而是代表一種同樣強大但更神秘的力量,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他們看來,“虎”蘊含東方的異國情調,華麗妖艷,精力旺盛,桀驁不馴,像魔法一樣難以捉摸,同時也能激起雄性的征服欲和占有欲。“虎”內涵了一種驚濤駭浪般的威力和燎原烈火狀的恐怖。18世紀英國天才詩人威廉?布萊克在參觀倫敦塔動物園后寫下《老虎》一詩,它或許就是對西方視角下老虎形象的完美詮釋,兩百多年來傳誦不衰。詩中把老虎既勻稱又望而生畏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竭盡全力描摹深夜莽叢中火焰似燒紅的老虎,贊嘆它的雄厚與威力,贊嘆造化的偉力。
The Tiger 老 虎
By William Blake 威廉?布萊克(郭沫若譯)
Tiger,tiger,burning bright,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燃燒著煌煌的火光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是怎樣的神手或天眼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造出了你這樣的威武堂堂?
In what distant deeps or skies, 你炯炯的兩眼中的火
Burnt the fire of thine eyes燃燒在多遠的天空或深淵?
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 他乘著怎樣的翅膀搏擊?
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 用怎樣的手奪來火焰?(節選)
3.英漢互譯中“虎”學的處理
《牛津英漢雙解詞典》中“tiger”一詞的釋義為“large Asian animal of the cat family,with a yellow-brown coat with black stripes”,延伸義為“fierce,energetic,or formidable person”,強悍的人、勁頭十足的人;勇士。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含義與東方的“虎”學意義相近。然而,在中英互譯的過程中,還是要從其文化根源、歷史背景、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入手,及時變通,做到形神兼備。
在英漢“虎”學互譯時,譯者要靈活運用直譯與意譯的方法。翻譯時要善于分析兩種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找出兩種文化的異同點。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準確、生動地生成譯文,使目的語讀者有著與源語讀者相同的理解感受。
3.1采用直譯法
對于能夠采用直譯的詞語,譯者應盡量選擇直譯或對應的翻譯方法,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源語的風格和味道,直觀性、生動性、形象性更強。如:“紙老虎”可逐字直譯為“a paper tiger”,由于無論在中國還是歐美國家,“紙”都會被認同為有著易碎易裂、不強韌、不持久的特性。因而雖然稱其為“老虎”,卻是紙做的,其引申義也很自然地表達出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直譯為“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并不會產生任何歧義,通順易懂。英譯后,既保留了源語的本意,又恰當地傳達了寓意,外國人看后也能理解和接受。
3.2采用意譯法
然而,很多諺語若是只采用直譯很難做到形神兼備。所以為了能更好地翻譯出諺語中的內涵、寓意,還需要采用意譯,甚至添加說明解釋的方法。如“母老虎”一詞是極具漢語文化特色的詞,指的是語言氣勢洶洶、讓人感到不寒而栗的女性,要是簡單生硬地譯為“the female tiger”,不免會讓西方人感到理解困難,畢竟他們沒有東方的語言環境和生活背景。所以應譯成“lioness at home”,這樣就更為地道,也容易讓西方人接受。
由于漢語特定的文化習俗,長時間使用后形成特定的習慣說法,為了用英語表達同樣特定的文化內容,必須譯成在英語文化中有相似寓意的語言,所以使用了其它動物詞匯。這類詞匯錯位的翻譯十分常用:諸如“虎”、“龍”等動物在西方的地位并不如同東方,甚至南轅北轍。這樣,在互譯的時候我們就要格外留意。“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靈異神物、帝王的象征,我們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對龍頂禮膜拜;而“龍”在西方卻被認為是邪惡的,龍在基督教、猶太教中被認為是惡魔的象征,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禍害人,被神消滅的命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英文報刊將“亞洲四小龍”譯為“Asian four tigers”,而非“Asian four dragons”。這樣一來,東方人心中的“龍”,與西方人所說的“tiger”就同有“強勁、雄起”之意了。再比如,漢語中的“虎”在英語中常用 “lion”表示,而非“tiger”,這與兩個民族的文化、歷史、地理特征是分不開的。西方的百獸之王是獅子,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英國國旗是以獅子為圖案,代表著勇敢和莊嚴;出產的動畫片《獅子王》以獅子作為塑造對象,卻并沒有“虎王”一說;埃及金字塔也是獅身人面像;還曾將中國形容為“東方睡獅”……因此,我們也就有了一系列“獅假虎威”的語言用法:“攔路虎”譯為“a lion in the way/path”;中國的俗語“老虎屁股摸不得”,在英語中對應語為“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獅子)另外,虎狼一家,有時也會將“虎”譯為“wolf”,例如:“狼吞虎咽”(wolf down);“騎虎難下”(have/hold a wolf by the ears)。
在英譯漢時,也要遵循以上的原則,例如“work like a tiger”就可以直接翻譯為“生龍活虎地干活”,這樣就足以表達它要傳達的意思。而英語有關“獅子”的習語譯成漢語時也常用“虎”來代替,如:like an ass in a lion’s skin(狐假虎威);to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虎口拔牙);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頭蛇尾);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另外,an American tiger譯為“美洲豹”,并非“美洲虎”。
因而,翻譯時我們應根據需要,將源語中的“虎”語或刪除,或補充,或用相對等的詞匯充分表達出來。由于翻譯手法的靈活性,并沒有必要拘泥于一種翻譯手法。對于同一條詞語,只要能傳達出源語的文化內涵,翻譯時就既可采用直譯,又可采用意譯,或者二者結合。
4.結語
由于不同民族在地理、民俗、宗教與價值觀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每個民族心理特征的表現方式不盡相同,相同的動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意蘊。掌握各民族詞語的不同文化背景、深層含義及其差異所在,對于我們進行跨文化交流起著巨大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文伯.英語成語與漢語成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2.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
[3]韓作黎.新華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4]孫艷.論英漢名詞性動物隱喻的文化異同及翻譯[J].時代教育,2008,(4).
- 上一篇:盲人摸象的故事
- 下一篇:我的好朋友三年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