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3: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引入主題
師用多媒體出示課件:
圓圓身體皮兒薄,有紅有綠顏色多;拴在線上隨風舞,撒手高飛天上飄。(打一物)
學生猜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放映編上號的排列有規律的(如,紅、黃、綠、紫)不同顏色的氣球,讓學生任意說出其中一號,教師不看屏幕,很快猜出它的顏色。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讓學生通過教師不看屏幕卻能準確地猜出氣球的顏色的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強化學習動機,提供學習動力。
活動一:(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例1課件)
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幾盤?(教師復述題目內容,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并上臺板演。)
師:請同學們再看一看: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了幾盤?(生:3盤。)擺完了沒有?(生:完了。)(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邊口述邊板書:擺了3盤正好擺完。)
師:剛才擺的過程要怎樣列式?誰來說說?(讓學生充分發言,并說出算式的含義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6÷2=3(盤),復述:6是被除數,2是除數,3是商。)
師:如果現在有7個草莓,還是每2個擺一盤,這一次又該怎樣擺呢?(小組活動,按要求擺,教師巡視,同時讓其中一組學生上臺展示。)
進一步引導提問:這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了幾盤?擺完了沒有?會怎么樣?(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邊口述邊板書:擺了3盤,還剩1個。)
師:這次擺的和剛才的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學生明白:第一次的6個剛好擺完,第二次的7個還剩1個。)
教師可提出:那剩下的一個為什么不繼續擺呢?剩下的一個夠擺一盤嗎?題目是怎樣要求的?每幾個擺一盤?等問題幫助學生理解。
二、以操作了解余數的產生過程,深化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師:7個草莓擺3盤,還剩1個,又可以怎樣列算式呢?(讓學生充分發言,教師根據學生的正確回答板書:7÷2=3(盤)……1(個),進一步引導學生說出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意思,“1”又表示什么意思。)
師:誰能結合題目和圖進一步說出算式“7÷2=3(盤)……1(個)”的具體含義?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手,指名讓學生回答。通過學生的回答,小結:我們把剩下的1個叫作“余數”。)
師:像“7÷2=3(盤)……1(個)”這樣的除法,就叫作有余數的除法。
指導學生正確讀算式7÷2=3(盤)……1(個),并說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7是(被除數),2是(除數),3是(商),1是(余數)。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有余數的除法,在有余數的除法中,它蘊含了很多的數學知識,下面我們進一步來研究它。(出示61頁中的例2)
師:這些同學正在用小棒擺正方形,請同學們想一想,擺一個正方形要幾根小棒?(生:4根)
師:如果有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一起說一說。(生:2個)怎樣列式?(8÷4=2(個))
師:8根小棒能擺2個正方形,那如果是9根、10根、11根小棒又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呢?接下來咱們就用你的小棒動手擺一擺,并用算式表示出來。(讓學生自由用小棒擺正方形,教師巡視。)
師:9根小棒擺正方形,擺成怎樣的結果?怎樣列式?誰來告訴老師?10根、11根、12根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算式)
8÷4=2(個);9÷4=2(個)……1(根);
10÷4=2(個)……2(根);11÷4=2(個)……3(根);12÷4=3(個)。
師:同學們真棒!好,咱們現在不擺小棒,你能推出13根、14根、15根、16根……的結果嗎?大家一起來試試。(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說出自己的結果,列出算式,教師接著板書。)
8÷4=2(個);9÷4=2(個)……1(根);
10÷4=2(個)……2(根);11÷4=2(個)……3(根);12÷4=3(個);
13÷4=3(個)……1(根);14÷4=3(個)……2(根);
15÷4=3(個)……3(根);16÷4=4(個);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上面的除法算式,你發現了什么?還發現了什么?(①余數都是1、2、3。②除數都是4。)
師:為什么這些余數都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數呢?可不可以是47為什么不可以是47(如果是4,又可以擺一個正方形了。)余數不可以是4,那可不可以比4大?比如f剩5根?(如果余5根,這其中的4根又可以擺一個正方形了,這時又剩1根。)
如果剩6根,余數是(2),如果剩7根,余數是(3)……看來,余數都是1、2、3的重復出現,而且總不是4,總是比4小。
師:通過上面的討論,你發現余數和誰(除數)有關系?有什么關系?(余數“1、2、3”總比除數“4”小。)你是怎樣想的?你能再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師復述:在這里4是除數,余數(1、2、3)總比除數(4)小。(板書:余數
設計意圖:在操作中,使學生感受到擺、說的過程與算式的意思相同,為抽象的算式建立表現支撐,加深對有余數除法含義的理解。
師:通過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活動,列舉出了這樣的有規律變化的許多算式,同學們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了除法算式中余數要比除數小的規律,最后又舉了一些例子進行驗證。
下面老師要用一堆小棒擺正五邊形,如果有余數,可能會剩幾根小棒?誰來猜一猜?同學們可根據下面的問題進行討論:
1.可能剩幾根小棒?有幾種情況?
2.為什么只有這幾種可能性?你是怎樣想的?
3.如果用這些小棒擺三角形,可能會余幾根小棒?說說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在學生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通過用不同的根數的小棒擺正方形、正五邊形、正三角形的操作過程:一方面鞏固除法和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感知除數與余數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向學生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
三、拓展訓練,掌握有余數除法的特征
師:現在咱們不擺小棒,給你一個這樣的算式:
1.÷5=……(?)
如果有余數,余數可能會是幾?(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任意說出一個除數,讓學生說出余數可能會是幾。如,除數是9,余數可能會是幾?進一步強調、總結: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2.在下面這些算式中,除數可能是答案中的哪一個?并說出你的理由。
÷( )=……5 A.3 B.8 C.4 D.5
如果余數是7,除數可能是幾?
3.我會填。
在÷7=……(
)中,余數最大是( )。(想:在1―6這6個數中,誰最大?)
在÷( )=……1中,除數可能是( ),如果余數是9,除數最小是( )。
四、重現氣球圖,讓學生知道老師猜氣球的秘密。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同學們,上課時老師能準確地猜出任意一個氣球的顏色,請同學們觀察,這些氣球都是按照“紅、黃、綠、紫”“紅、黃、綠、紫”的順序排列的,如果要知道8號氣球的顏色,我們就用8÷4=2(組),剛好沒有余數。那就是第2組的最后一個,就是“紫”色,每一組的最后一個都是(紫)色。同樣的道理,我們要知道15號氣球的顏色,我們就用15÷4=3(組)……3(個)。余數“3”,就表示是下一組(第四組)的第3個,是什么顏色?(綠色)其實每一組的第三個都是綠色。那現在你能用我們今天的知識也來猜一猜嗎?(生:能)
師:好,請同學們做好準備。(教隨意說出其中一號氣球,讓學生猜顏色,并讓學生說出算式怎樣寫,同時說說自己猜的理由,再驗證學生的猜測是否正確,最后教師用“恭喜你,猜對了”鼓勵學生。)
篇2
關鍵詞:數學活動;高效課堂;教學經驗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323-02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它對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多變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三年級計算教學又是承上啟下的一年,很多計算的形式化教學剛剛開始,學生受認知能力的制約,沒有辦法準確地掌握計算算理,只注意算式間的共同要素,忽視了它們之間的差別與聯系?;诖?,筆者就通過對“有余數的除法”這節課的教學為例,初探計算教學中通過學生充分的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使學生理解算法和算理,以促進課堂的高效,最終提高計算教學質量。
一、問題與思考
“一聽就懂,一做就錯”為哪般?筆者已經是第二輪教三年級了,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特別是豎式的書寫,很多學生都是依樣畫葫蘆,不清楚其中的算理,所以學生在課堂中出現“一聽就懂,一做就錯”的尷尬境況。
1、對“有余數除法”調查問卷的深度分析
本校三年級四個班共178人。本次調查筆者共下發問卷178份,收到問卷178份。從問卷中我們了解到全部學生對于表內乘法口訣和表內除法已經熟練掌握,而表內乘法口訣和表內除法恰恰是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基礎,可見學生的知識儲備是達成的。但是,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1:絕大部分學生對于除法豎式的格式不知道。
問題2:大部分學生不能實現操作活動與列式的統一。
問題3:學生對于用圖表來解釋有余除法的能力不足。
2、對“有余數除法”教材的切實思考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編入了“有余數的除法”的三個例題。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照本宣科地講解完這三道例題,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但是,通過這樣的教學,在學生的腦海中會形成怎樣的認識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1)整除是沒有余數的,只有在有余數的除法中才出現余數。
(2)一個數被5除,除數只有四種情形,即余數只可能是1,2,3,4。
(3)余數必須小于除數,但余數不能為0。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認識雖然有其正確的部分(如余數必須小于除數),但總體來說,卻沒有真正學通、學透。
3、對“有余數除法”教學行為的重新定位
基于對學生的調查了解和對教材的分析,我們對“有余數除法”的教學行為進行了全新的定位。
(1)在操作活動中,經歷除法豎式的形成過程
(2)在操作活動中,深化對平均分的理解
(3)在操作活動中,初探余數比除數小的規律
二、實踐與策略
基于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重要性,而以有效的教學設計、創新的教材利用、積極的用心評價、強化的溝通應用都是幫助學生充分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活動和途徑之一,筆者在“有余數除法”領域做了積極的教學實踐,通過對有效動手操作的實施細則與教學案例的實踐研究,學生最大程度地獲得了更多,更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既提高數學的課堂效率,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1、精心教學設計,引導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活動經驗是在活動中產生的,學生活動基本活動經驗的核心是要有個好的活動,能夠使他們都參與其中,在廣闊的探索空間中,充分交流。為了避免操作動手操作時的忙亂狀況,所以我們決定不用實物,而是用圈小棒的形式出現。圈一圈這樣的數學活動,學生在二下年級的“除法的初步認識”已經有了經驗。學生動手起來應該不成問題。
【“操作體驗余數的意義和橫式的寫法”教學片段】
①老師有12根小棒,可以搭幾個正方形?你是怎么想的?12、3和4在除法算式中分別叫什么?
②老師現在如果有19根小棒,還是要搭正方形, 可以搭幾個呢?圈一圈,并用算式表示。
反饋:說說圈的結果,為什么不把最后的三根小棒也圈進去?把剛才的活動用算式怎么列?
預設學生的方法有:4×4+3=19,19÷4=4……3.先讓學生明白這兩個算式的不同。然后重點討論除法:這個除法算式與表內除法有什么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余數的除法。
③嘗試練習。
如果用19根小棒來搭三角形,可以搭幾個,還余幾根?先圈一圈再用算式表示。
反饋:說說圈的結果?剛才說余3再圈了,現在為什么還能再圈呢?
小結:余數是怎么來的?
2、創新教材編排,喚醒數學活動經驗
教材是學生積累基本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加工、拓展和補充,以此來喚醒學生的而活動經驗。筆者對解決問題2,對人教版的“有余數的除法”例1和例2的教學進行了調整,先教學例2再教學例1。
【“除法豎式”教學片段】
①余數除法豎式的意義。
師:有余數除法除了可以用圖和橫式來表示,還可以用豎式來表示。比如15÷4,你腦袋中的豎式是怎樣的?數學上是這樣表示的:
你能結合圖和橫式說說每個數的意思嗎?
②豎式的書寫。
先跟著老師書寫19÷4的豎式,再獨立書寫19÷3的豎式。
3、用心評價鼓勵,激發數學活動興趣
學生的學習都是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進行的。 一次,活動經驗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每節課的教學中,學生都獲得了相應的經驗,如:“當初是這樣開展問題探究的,文體是這樣解決的?中間遇到哪些困哪?交流中有哪些思想的碰撞?”等等。對這些體驗的反思和評價,將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帶來較大的幫助。在學生經歷探索以后,教師要組織他們進行討論及時給以評價強化,幫助學生對獲得的經驗進行顯性化。
本節課,我們始終是以小棒作為一個學習的載體,如何能讓這個學習載體始終發揮高效的作用呢?我們在課的開始就設置了這樣的一個情境:
【有余數的除法課前教學片斷】
師:老師想跟同學們比個塞,同學們有信心贏老師嗎?老師這里有10根小棒,每次只能拿1根,或者2根,誰能拿到最后一根誰就贏。
生:活動的經頭很足。
幾次比賽之后,有的同學漸漸掌握了門路,有些同學還是沒有搞清楚怎么回事。
師:同學們想知道必勝的秘訣嗎?學習了今天的“有余數的除法”這個知識之后,你就會明白。
有了這樣的課前活動,學生整堂課的的注意力、學習積極性都很高。
4、強化溝通運用,提升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對簡單的直觀活動經驗的提升,生成新的經驗,從而促進學生的經驗從一個水平上升到更高說破,實現經驗的重新改組。
【有余數的除法練習教學片斷】
(1)先圈一圈,再完成橫式和豎式。
①12根小棒,搭5邊形,可以搭幾個?還余幾個?
②12根小棒,每份6邊形,可以搭幾個?
①
②
12÷5= 12÷6=
重點反饋第②題:平均分的結果還有余嗎?豎式里出現的兩個12有什么不同?余數為什么是0?這就是以前學習過得表內乘法。
(2)猜一猜,會是幾? ① ②
反饋第一題:說說你的想法?
重點反饋第二題:把學生的各種答案整理如下,找出錯誤的豎式。
觀察框內的兩個豎式,請你用圖,橫式和豎式說明。
三、成效與反思
通過對“有余數除法”內容的教學活動,筆者不僅解決了,學生在課前所反映出的5大問題,還收獲了,操作活動在計算教學中的運用的一次寶貴經驗。實踐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先了解了學生需要什么,還缺少什么,對癥下藥,通過合理有效的操作活動,才能讓我們的計算課更高效。
四、結語
我們要更加深入的去理解教材,教材中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活動”素材。讓我們在思考、分析教材,設計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思考、反思,在掌握相關計算方法的中,逐步學會收集信息、選擇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積累起這類活動的經驗,讓計算我們的計算教學走向高效。
參考文獻:
[1] 羅曉杰,王雪.專家―熟手―新手教師高中英語閱讀課課堂互動比較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 2011(12)
篇3
數學認知有較為完善的系統性,這是數學自身嚴密邏輯性決定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以促進學生順利進入學習思維之中,利用學習舊知過渡到新知。在教學引導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展開探尋,找到學生新舊知識銜接點,解析數理認知分化點,挖掘新舊知識拓展點,以點連線,為學生搭建數學學習橋梁,以完成學習認知的系統性構建。
一、探索新舊知識銜接點
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深入學生群體之中,對學生數學認知起點展開細致調查,為課堂教學設計提供信息支持。在學習數學新知時,教師引導學生從學習舊知開始展開學習思維,其學習行動會更為順利。抓住新舊知識連接點,學生的學習思維會更生動、更主動、更活潑。在具體操作時,教師需要從學生認知構建角度展開教學。學生有了嶄新認知構建意識,其新知消化會更為快捷,而且能提升學習熱情,形成良好課堂學習氛圍。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時,教師給出一組圖形,讓學生判斷這些圖形的種類。學生很快就找出了不屬于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教師繼續追問:這個圖形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它有幾個角?幾條邊?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引入平行四邊形概念。為了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有更直觀的感知,教師讓學生利用剪刀用硬紙剪裁出平行四邊形,并發動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特點展開集體討論。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很高,很快就給出了討論結果:這些圖形有四條邊、四個角,而且對邊是相等且平行的,對角是相等的。教師讓學生找身邊的平行四邊形圖形,學生又繼續觀察討論,課堂學習氣氛漸濃。新舊知識的順利對接,極大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解析數理認知分化點
數學認知有層次性,舊知作為新知的鋪陳是自然規律。在不同認知構建時,都會呈現差異和趨同現象,學生新舊知識之間存在諸多聯系和共性特征,也存在一些分化點、差異性。這個分化點就是新知構建的關鍵點,教師要抓住分化點,引導學生展開多重比較和分析,從差異性中找到認知突破口。認知分化點是數理基本特點,教師要給學生以明確的提示和誘導,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具體操作要點,促進學習認知的正確構建。關于“周長”的討論,學生關注點大多會停留在用軟尺測量上,這當然是最直接的方法。為了讓學生深度掌握相關認知,教師拿出直尺,對課本和課桌等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邊展開測量,然后以推演方式,推算出正方形和長方形周長結果。學生看到教師的實際操作之后,也會拿出直尺對身邊各種圖形進行實際測量,并計算出周長。這樣,教師利用直尺完成了周長測量,給學生帶來了啟迪。學生依照教師的做法展開相關操作,很快就找到了認知構建起點,這個起點其實是數理認知分化點。在教師啟迪下,學生完成了從直接測量到推演計算的過程,實現了學習認知的升級。
三、挖掘新舊知識拓展點
挖掘新舊知識拓展點,需要教師有教學開放意識,對課堂長度進行無限拓展設計。學生在課堂有限時空中難以形成完善的學習認知體系,教師要針對學生思維特征給出拓展性訓練設計,讓學生在獨立認知探索中逐漸明晰操作方向。小學數學與學生的生活有諸多聯系,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是數學拓展學習的重要共性認知。學生啟動生活認知積累,對數學學習形成正面激勵,自然形成學習的動力。例如,在“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體會余數的產生過程,然后讓學生找平時遭遇余數的案例信息。學生經過一番搜集整理,給教師提供了眾多例子:同學來做客,媽媽拿出10塊糖,可我們是4個人,怎么分配也不均;我買了7個芒果,可我們家是3口人,做不到平均分配……為了讓學生對有余數除法有更深刻的認知,教師發動學生編制幾道余數應用題。學生參與熱情很高,很快就給出一些應用題案例:如果有16個燈籠,需要分成5處懸掛,每處掛幾盞燈籠?還剩幾盞燈籠?一個班級有34個學生,需要分成5個小組,每組幾個人?還剩幾個人?教師組織學生對相關訓練題目展?_集體討論,課堂學習漸入佳境。教師讓學生搜集生活中有余數的案例,發動學生自己編輯余數應用題,這是對學生認知的深度挖掘。教師讓學生找有余數現象,新問題呈現出來,再讓他們通過搜集、整合相關信息,探索解決方法,這是抓住學生新舊知識拓展點進行探索的結果。
篇4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小數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小數除法的意義。
2.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推理能力。
3.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利用這些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教學重點】體會除法的意義,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除到小數部分仍有余數時添0繼續除;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要對齊
【導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發現問題
師:生活中李老師總是喜歡精打細算,讓我們一起走進兩家商店:(白板)出示教材主題圖:甲、乙兩商店的牛奶銷售情況。
師:從圖中看到什么了?發現了什么問題?
預設:
生:可能會回答:甲商店5袋牛奶11.20元,乙商店買5袋贈一袋,也就是6袋12.9元。
生:很容易會提出:買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呢?這一問題。
生:也可能提出:一袋牛奶分別是多少元錢?等問題(課堂生成)
師:今天這節數學課,我們共同解決“買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呢?”板書課題:精打細算——小數除法(一)。
明確目標:看到這個課題和這幅主題圖,你能猜想到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相關知識是什么
嗎?
預設:生:可能會回答:學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方法。
【設計意圖:從生活情境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喜歡數學成為可能。能根據數學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巧妙落實、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四能”的要求。學生在這一環節,容易提出多種相關問題,針對生成的問題,老師要積極引導,有效利用課堂生成的資源。積極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目標意識?!?/p>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談話:自主學習之前,我們共同看“自學指導”。(白板課件出示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
1.閱讀學習過程中的第1-4題。
2.根據導學問題,先嘗試自主完成。
3.然后組內交流,解決存在的問題。
4.小組分工合作,同時板演、練習講解,作好展示準備。
在自主學習之前給大家一個溫馨提示:請你在梳理時,用最簡潔的方式,在學案上寫一寫、畫一畫、不懂的用“?”做上標記。
預設:學生大約用6-8分鐘時間自主學習。(獨學與對學)
導學1:觀察教材第61頁主題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和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打算怎么辦?說一說。
預設:
生1:通過觀察主題圖,知道甲商店5袋牛奶是11.50元,乙商店5袋送一袋12.90元(或者說6袋牛奶12.90元也可以。);
生2:哪個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3:學生可能會想到:可以先分別求出兩個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再進行比較。
生4:學生可能會“估計”出兩個商店牛奶每袋約多少錢。(雖然后面安排了這個導學問題,但針對學生生成的問題,老師有必要適度、適當的評價鼓勵。)
……
【設計意圖:雖然本問題在情境引入時已經有提及到,但我們仍然建議學生要經歷這個信息、問題的梳理過程。本問題旨在讓每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同桌對學、經歷完成閱讀文本,讀懂教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并簡要記錄在學案上,培養學生記錄學案的能力,創造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p>
導學2:
閱讀教材第61頁“甲商店”,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如何計算一袋牛奶多少元錢?想一想,算一算,說一說。
預設:(在思考“導學1”問題的基礎上)學生會想到“甲商店”一袋牛奶要多少元錢呢?學生可能會想到如下方法:
(1)
(2)估算方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已有知識經驗,為后續學習小數除法奠定基礎,同時也鼓勵學生嘗試用估算的方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p>
導學3:嘗試直接用筆算的方法算一算,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錢?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嘗試列豎式:甲商店每袋牛奶的單價是:11.5÷5;這是一道小數除法的問題,怎樣計算呢?面對一個新問題,同學們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和已學過的知識,自己先想辦法。
預設:
生1:在計算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時,學生會列出11.5÷5,并想:先把11.5元轉化成115角,115÷5=23,23角=2.3元。
生2:我發現小數除以整數,就象整數除法一樣,只要在列豎式計算時,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導學2與導學3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分開進行。針對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的特點,學生會統整思考并自主解決問題,選擇怎么樣的方法?主要取決于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充分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解決新問題,導學問題的隱性價值注重了對算理的理解。通過嘗試筆算,進一步體會對小數除法意義的理解。采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尊重了學生差異性的特點。】
導學4:閱讀教材第61頁“乙商店”,嘗試在下面算一算,說說你的計算過程。再比較哪個商店的牛奶便宜?
預設:學生可能會列豎式,用筆算的方法計算。
通過比較發現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成1:若有學生繼續用轉化成整數的方法計算,老師要適當點撥,鼓勵學生。
在轉化成整數計算時,先把12.9元化成129角,129÷6時發現仍有余數,促使學生進一步思考,可以把12.9元化成1290分,1290÷5=215,215分=2.15元。
生成2:在列豎式計算12.9÷6時,除到小數部分還有余數,應在余數后面補0再繼續除,因為在小數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所以可以把12.9看成12.90。
生成3:在列豎式計算12.9÷6時,除到小數部分還有余數,可能無法再計算下去。(因為不夠分了)
【設計意圖: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當提出129÷6時,當遇到有余數時怎么辦?促使學生進一步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做進一步轉化,并能順利解決問題;當遇到豎式計算仍有余數無法繼續算下去時,可引導學生將它繼續十等分,分得更小的單位。通過對生成問題的正確把握,突破難點,強化了學生遷移和運用已有知識經驗的能力。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而更好的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p>
三、組內交流,展示分享
預設1:學生大約用8分鐘時間
合作交流、板書,組長分工,準備展示分享。
預設2:教師在學生準備好的同時,采取報道站的方式確定小組板書內容。
【展示交流】
同學們,自主學習時間到了,準備好了嗎?下面按報道站的順序,分享一下我們的學習成果吧!
預設:各組按導學問題的順序到黑板上展示分享,分工講解自己的思路。
【設計意圖:體現在教師幫助下的交流、展示分享,教會學生如何分工、如何準備、如何展示分享……由于學生還比較小,學習的各個環節、方式方法需要老師的引導與幫助,教師應努力幫助學生學會展示與交流,體現出指導性。】
四、學以致用,反饋提升
【達標反饋】
1.完成教材第61頁“試一試”。
7.42÷7
8.2÷5
15.9÷15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鞏固,進一步對小數除法意義的理解,鞏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方法,及時發現錯誤,并加以分析改正,積累錯誤經驗,鞏固學生的運算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的檢驗、反思能力?!?/p>
2.
兩袋蘋果,第一袋9千克,賣81.9元,第二袋15千克,賣138元,買哪種更劃算?
預設:完成隨堂練習內容,并補充了一道實際問題。確保有限的40分鐘,實現有效為前提,處理好“學”與“用”的關系,追求課堂的高效。
【設計意圖:補充這樣一道現實問題,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也使教學實現了算用結合的效果,為學生建立了“數學有用”的觀念,提升了數學價值,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拓展延伸】
同樣的橡皮,甲文具店買3送一共需3.6元;乙文具店買4送一共需6元;丙文具店買5送一共需9元,哪家更劃算?
【學教反思】
本節課我學會了什么
篇5
【關鍵詞】數學教學;彩色粉筆;教學效率
板書是教師教學語言的再現,是凝固的教學語言。對學生的學習、記憶,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過程中,板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利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和畫圖,但給人的整體視覺效果還是顯得單調和灰暗。色彩是具視覺吸引力的要素。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兒童的心理特點,適當巧用彩色粉筆板書,不僅能從直觀視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增強表現效果,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開展思維活動的廣闊天地,主動探索,獲取知識。
一、巧用彩色,激起學生有意注意。
教學中充分發揮彩色粉筆的作用,可以把學生觀察的背景和對象分化,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利用視覺加深認識,對知識的認識由感覺到知覺再到表象。最后正確理解和掌握知識。
例如教學“有余數除法”時,出示一組數學材料,讓學生口算以鞏固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然后用紅粉筆把余數和除數勾畫出來,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1)除數相同都是4,余數最小是幾,最大是幾?
(2)余數會不會出現4,為什么?
(3)當除數是4時,余數有什么規律?
這樣教學,一方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通過紅色刺激學生視覺,促使有意注意,感官上感覺余數和除數的關系,激發觀察興趣,另一方面,學生觀察的對象“余數和除數”從這組數學材料這個“舞臺”背景中分化出來。學生認知由感覺轉為知覺,并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充分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二、巧用彩筆,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教學中老師設計在何處運用彩色粉筆,把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可以啟發學生觀察,比較,主動參與探究規律,培養能力,發展思維。
例如教學“求3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時,學生掌握求3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一般方法后,出示一組題目:4、16和12;24、36和60;6、12和24;4、7和9。讓學生用短除法求出最大公約數后,教師把最大公約數和每組3個數用彩色粉筆框出來,引導學生比較最大公約數和3個數中的每一個數有什么關系?
使學生明確最大公約數4就是3個數的較小數。然后用彩色粉筆畫箭頭:
使學生發現4即是16的約數又是12的約數。最后通過其他幾個材料觀察比較,學生主動發現“如果較小數分別是其他兩個數的約數,那么較小數就是這3個數的最大公約數”這一特征。同時又培養了觀察、比較的能力,效果較好。
例如教學“質數與合數”時,學生說出了1至11的約數之后,我請同學們觀察這些數的約數,分類并說出依據。隨著學生的回答,我用黃色粉筆描出只有兩個約數的數;用紅色粉筆描出不止兩個約數的數;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一個白色的1。同色同類,學生很容易概括出質數合數的定義。
三、巧用彩色,啟發學生歸納概括。
巧用彩色粉筆,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網絡,全面系統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有助于學生歸納和概括,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嚴謹性,逐漸形成有條理工作的習慣。
例如教學“商不變的性質”時,引導學生觀察60÷30=2,600÷300=2,6000÷3000=2,180÷90=2,發現被除數和除數都不同,商相同,然后研究“不變”中“變”的規律,通過畫紅箭頭,寫黃數學術語,引導學生分三步歸納商不變性質:
同時擴大 同時縮小 商不變
60 ÷ 30 =2
10倍 10倍
600 ÷ 300 =2
100倍 100倍
6000 ÷ 3000 =2
3倍 3倍
180 ÷ 90 =2
(注:箭頭用紅色)
(1)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2)被除數和除數同時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3)歸納出商不變性質。
(注:用黃色粉筆)
板書的設計也是一門學問,什么時間書寫大標題,什么時間書寫小標題,什么時間應該寫出教學結論,什么時間應該簡筆繪畫等,上課前就要有周密的安排。上課時教師按照預定的步驟及時,適時的書寫。教書本來就是一門藝術,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你的教學質量。教學中用彩色粉筆勾、畫、寫,不僅使教學具有直觀性,啟發性,系統性,而且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好的教學方法就是要我們不斷去實踐,去總結。通過這種方法來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值得我們嘗試因此,教師應善于科學地,藝術地利用彩筆,以提高課堂效率,更好的發展學生素質。
【參考文獻】
[1]林崇德.學習與發展:中小學生心理能力發展與培養[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篇6
數學問題情境學生興趣
《數學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和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測、驗證、歸納、推理、交流、反思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號數學的信心。因此,創設數學問題情境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策略,也是教師在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巧妙地創設數學問題情境,能使學生有效地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的密切聯系,一下子調動學生數學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感覺學習數學是一件有趣又有意義的事情,從而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不斷去探索、實踐、創新。那么,如何恰當地創設數學問題情境呢?我認為,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將靜態的材料設計成動態的材料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對于小學生來說,動態材料往往比靜態材料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教材提供給我們的資料是以靜態形式出現的,而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往往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動態變化過程。因此我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充分挖掘靜態材料中所包含的動態因素,變靜為動,創設問題情境。
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動態情景―分蘋果游戲:
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4÷2=2(個)
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人分多少?
2÷2=1(個);
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人分多少?(半個)1÷2=?
這“半個蘋果”用什么辦法表示?還有別的辦法嗎?你能創造1個數來表示嗎?接下來,學生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紛紛說出自己認為合適的表示方法。然后比較各種表示方法,并體會分數的簡潔性與含義,并初步認識分數的表示形式。
我問:怎樣才能知道把1個蘋果平均分成2塊呢?(學生回答,我演示做好的課件:把2個半塊重合再還原。)緊接著問:小紅和小明每人分到了多少?(演示課件:這個蘋果的1半)
這半個蘋果是幾份中的幾份?(我演示做好的課件:閃爍半個蘋果)我們就說它是這個蘋果的1/2,用1/2表示。(并出示課件:1/2)另外半個蘋果是多少呢?(課件閃爍另外半個蘋果)也是這個蘋果的1/2,你是怎樣想的?(指名回答,出示1/2)
我又問:從剛才的研究中我們發現了什么?(把1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半,也就是它的1/2,課件出示。并板書:1/2)
所以,通過這樣的動態設計,學生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極大的探究興趣。接下來對分數進一步的教學就得心應手了。
二、要有的放矢設計問題情境
教師是在教學設計時必須有明確的問題目標,即希望自己的學生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避免枝節橫生,影響教學效果。
如:我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我希望學生提出“可以分幾份?還剩多少”這類問題,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媽媽讓聰聰把標有50顆一大袋的糖分裝成幾小袋,剩下的可以自己吃。(但要注意:剩余的不能比小袋里的顆數多)聰聰聽了媽媽的話作沉思狀。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說明意圖后,問學生:如果你是聰聰,會想到什么問題?學生們積極思考,很快提出了“可以裝幾小袋?需要幾個袋子?還剩幾顆?我最多可以吃幾顆?”等等問題。這樣,學生們分的方法不只一種,并且通過強調“注意”,使學生們實實在在知道: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必須比除數小。既提出了問題,有解決了問題,真可謂一箭雙雕!
三、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有趣的數學問題情境
教學中,教師是要善于捕捉生活現象,聯系實際將生活、趣味、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如:教學“最小的公倍數”時,可這樣創設問題情境:樂樂想讓爸爸媽媽一起帶他到公園玩,但是爸爸媽媽都在公交公司上班,休息日卻不同。爸爸上5天休息一天,媽媽上3天休息一天,他們從4月5日起同時上班。請你們幫他算一算,樂樂在本月最早哪天能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
又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我創設了“買桌椅”這一現實問題情境:學校為一年級學生購買桌椅,課桌每張85元,椅子把65元,買8套桌椅需要多少元?你能用幾種方法解答?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發現:(85+65)×8=85×8+65×8這一等式。
總之,通過將靜態的材料設計成動態的材料、要有的放矢設計問題情境、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有趣的數學問題情境等途徑,能使學生有效地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的密切聯系,一下子調動學生數學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感覺學習數學是一件有趣又有意義的事情,從而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不斷去探索、實踐、創新。
參考文獻:
[1]羅彩玲,陳彩霞.在數學教學中從六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
篇7
學生已有的經驗有: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這些方法是幫助學生學習筆算除法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將它靈活運用在解決問題這樣一個新的情境中。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以前的老教材中總會出現一些計算法則之類的話語。而現在新教材卻沒有出現。那么是不是現在新教材學生就不需要在其計算過程中注意計算法則了呢?帶著這些疑問,我請教了一些老教師,他們告訴我計算法則不出現在課本上是防止學生死用法則,套用法則,而沒有去真正理解算理。
有了以上的指引,在教學“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除法”過程中,我努力做到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理解算理。在教學42÷2=?時,我設計了讓學生分小棒的實踐活動。同時為了防止學生上課玩小棒,分散注意力,我安排注意力集中的同學相互監督。學生在以前的加法、減法、乘法中,習慣了從個位算起。而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打破了學生原來的計算順序和習慣,學生會很不習慣,也很難理解。在這堂課上,我抱著從實踐出發的原則,讓學生復習口算的方法,再按口算的方法來分小棒,循序漸進地發現算理,理解從高位除起的算理,為今后學生學習一位數除三位數、一位數除多位數打下堅實的基礎。相信憑著這樣的教學理念,一定會讓數學課更生動有趣、更容易讓學生掌握和理解的。
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以及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我發現如下需要改進的地方:
1.語言親和力不夠,表揚的語言不夠豐富。
2.自我展示環節,對學生表現力的激發還不夠。
3.進一步加強指導學生4+3課程模式中討論環節的討論方法,各個環節時間分配略顯不足。
通過本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比較牢固,但個別同學對筆算除法的算理掌握的還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對每一個環節的把握,我也要力爭做到更精準。
《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教學反思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算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初步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算理、基本的運算思路和豎式寫法。但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想通過分小棒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在教學例1時,通過讓學生動手把42根小棒平均分給2個人,看看每人分到幾根?讓學生想著分一分并用口算說一說怎么算,然后通過課件演示:先分整捆的每人2捆,再每人1根,讓學生用口算說出分的過程;40÷2=20 2÷2=1 20+1=21。接著讓學生嘗試用豎式解決42÷2,我把學生嘗試的豎式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討論有沒有問題。但是,這正是孩子們所困擾的地方,不知如何下手,豎式的書寫方式是他們的困惑,不能把豎式各部分與小棒對應起來,導致孩子們對算例明白,但不知怎樣寫。發現問題后,我趕緊用課件邊演示邊講解豎式每部分表示的意義,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想這部分既然是學生的難點,教師要是引領孩子一起學寫豎式,一開始就讓孩子明確豎式寫法,比發現問題再糾正要好。
另外在例1發現問題后,我沒能應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只想著讓學生跟例2對比一下,可能會更容易理解,但結果卻是相反的,孩子更加糊涂了,如果當時能針對例1進行練習,使孩子能夠及時鞏固算法更好一些。
正因為前面出現了問題,所以后面的練習沒能解決。另外,在導入環節用時也稍長了些,復習的內容稍多了些。
《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教學反思筆算除法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它是在學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學會了除法算式的寫法,并且學習了口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是學數是兩位數、除數是多位數除法的重要基礎。這一課時的內容是一位數除兩位數,商兩位數或者三位數的筆算。力求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過程,了解除的順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初步掌握筆算除法的方法。
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精心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開展嘗試、操作、交流、實踐……,在多種數學活動中學法筆算方法,具有以下特點:
1.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和算理的理解。
先以解決“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為例,請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探索42÷2怎樣算。在學生獨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學生通過分小棒,知道結果;交流活動展示了學生探索的成果,也顯示出學生對筆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們重點研究筆算除法”明確學習內容。通過課件再現分小棒的過程,并以師生對話教師板書的方式,共同經歷筆算的過程,幫助學生了解筆算除法的順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
接著,請學生解決“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的問題,進一步探索筆算除法。在這里,先讓學生用豎式計算52÷2,并告訴學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寫豎式”。我們看到,有的學生動手分小棒,有的學生直接寫豎式,每個學生都在認真探索。1分鐘過去了,我請寫完的同學和同桌說一說,是怎樣算的;2分鐘過去了,請學生向全班展示,師生分享著成功的喜悅。展示后,課件動態顯示分小棒和筆算52÷2的過程,并在黑板上再現除法豎式,理順思路,提升了學生對除法筆算過程和算理的理解。然后,老師特意請學生回憶比較42÷2與52÷2的筆算過程“有什么不同?”通過比較,突出52÷2的第二個計算過程,即被除數十位上余下的數與個位上的數合并,再繼續除,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除法的筆算方法。
篇8
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將原來的“數學學習”和“數學教學”合并為“教學活動”,指出:數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同時,修訂稿還非常強調生活化,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因此,我們要認真解讀課標,關注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把握好數學教學的活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目標的明確性
“君子之教,喻也。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學記》)。其中“導而弗牽”導是引導、指引,用明確的學習目標,為學生指出學習的任務和方向。牽,是走在前面拽著走?!案俊?,是不要拽著學生鼻子走,而是陪著學生學。
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就知道課堂學什么,怎樣學,為什么學,從而做到“有意識地上課”。不僅整堂課的目標要明確,課堂中的每個小環節,甚至一句話都要有目的,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達到真正的有效。
教學五年級《正、長方體的認識》(香港教材)時,我一開始便給學生出示了本課的三個教學目標1、認識正、長方體為四角柱體的一種;2、掌握正、長方體的特征;3、學習由摺紙圖樣摺合成正方體。學生知道了“要學什么”接著我還讓學生知道“怎么學”。學習目標之一(問題式):1、為什么正、長方體不是球體?2、為什么正、長方體不是錐體?3、為什么正、長方體是四角柱體而不是三角柱體?學習目標之二(表格式):(如圖) 。學習目標之三(操作式):動手操作----正方體的摺紙圖樣。要求先估后折,看看哪個摺紙圖樣能摺成正方體。由于目標具體、明確,就真正做到了“心中有目標、學習有方法、成效有檢測”。
二、情境的適度性
創設情境要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思考,促進問題的解決,要在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上設計問題情境。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說,教學的起始階段應明確學生“現在在哪里”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有了對教材的理解,有了對學生原有認知與學習狀態的準確了解,就有了對學生生活經驗與思維體驗的適度理解。有了這個前提,就可以更進一步明確將把學生“帶向哪里”以及“如何走向那里”。因此,教師必須在熟練教材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起點,設置難易適度、有助于學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認知沖突的問題。什么樣的問題才是“難易適度”的呢?根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那些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有密切的聯系,具有一定的思維容量和強度,學生經過努力思考能夠解決的問題,即“跳起來”或“架設階梯”能摘到的“果子”,就是創設問題情境最適度的問題。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的教學,把握學生已經掌握了“前后左右”方位的基礎知識也就找到了教學的連接點。再學習東南西北4個方向就顯得容易一些。教學時通過觀察主題圖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面向太陽時前面就是什么方向?(東方)這樣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認知――前面是東,后面是西,找到背面就是西。進一步明白它們之間的關系,捕捉學生思維的原點。對于北和南兩個方向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聯系具體的情境來學習,在活動中學習,在動態中生成。
三、問題的挑戰性
“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孔子)。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點是不同的。低年級的學生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中年級的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而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普遍具有比較強烈的自我發展的意識,因此對“有挑戰性”的任務感興趣。這些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求我們在教學內容的選取與呈現方式的安排上必須有所側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要求我們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讓課堂真正煥發出活力。例如:教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布置教室用15盆花,每4盆擺一堆,擺了幾堆?先讓學生試算。再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結果確定只能擺3堆還剩下的3盆不能擺成一堆。這樣設計操作有利于學生在操作實驗中感悟方法,獲得新知。為了突破有余數除法的重難點---余數要比除數小。接著可以問:想不想挑戰一下?如果讓我們都是每4盆擺一堆的情況下,除了剩下3盆擺不了一堆,那還可能剩下是幾盆的時候都擺不了一堆呢?一一寫出來好不好?通過討論最后得出:剩下是1,2,3,盆的(也就是比4盆少)都無法擺出一堆,從而得出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四、設計的靈活性
教學設計是以促進學習者的學習為根本目的,教學設計要考慮“教”與“學”兩個因素,并做具體細致分析。教學設計應是留有空白、留有彈性的預設,這是教學的復雜性與差異性決定的。這種彈性預設,要從教材中尋找學生心靈的思維活動空間與三維教學目標的最佳結合點,它需要教師有一定的研究力度。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出現的各種情況,合理預設并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要給學生多一點自學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提問的機會,給學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維的空間。
《比較長短和距離》(香港一年級教材)學習重點是:認識長度的概念;直接比較兩件及三件物體的高矮和長短;認識距離的概念;直接比較對象間的距離。本課的教學設計,教師應當考慮概念的教學(較與最,距離與路程、中間人與永備尺),比較的要求(近比、對齊、橫量),方法的選用(以活動為主、以動態為主、鼓勵先估后量),能力的培養(透過不同的課堂活動訓練學生的協作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強溝通能力)。還要考慮每一游戲或活動的目標取向(如兩人比高矮目的是讓學生明白“比較高”;三人比高矮目的是讓學生明白“誰最高”),同時,還要注意語言的規范性(如講清“誰比誰長”“誰比誰短”)。我們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活動。
1、比高矮。讓兩個差不多高的學生,到臺前進行高矮比較。問:他們誰高誰矮?你認為要如何比較?應注意什么?
2、比學具。發給學生每組三支鉛筆進行比較。問:哪支最長哪支最短?你認為要如何比較?應該注意什么?
3、比距離。讓兩位學生站在老師的兩側,距離不等。問:哪位同學距離老師近?哪位同學距離老師遠?為什么?要如何比較?應該注意什么?
4、比線段。發給學生工作紙,讓學生比幾條直線的長短。問:要用到什么工具?如何量度?注意什么?
5、自由比。請你找兩個物件進行比長短活動并進行匯報。
篇9
一、重視情境創設
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人們對數學會產生枯燥、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脫離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就是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輕松地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又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一些數學問題,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然而創設的情境要注意它是否為所學數學知識服務。如果只是為了聯系生活而牽強附會的話,那么課堂是很花俏,學生也很快被情景吸引,玩得不亦樂乎,結果知識反而沒有掌握。這樣教學目標達不到,教學效果不佳,教師所花的精力、時間也就白費了。
例如教“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筆者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先用多媒體出示學生喜歡的玩具及其價格,如飛機27元、布娃娃17元、熊貓35元、汽車24元。接著讓兩位學生當售貨員,讓學生用50元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并布置思考:(1)你購買的玩具需要多少錢?應該怎樣列式計算?(2)獨立嘗試著算算看,應找回多少元?然后抽取學生模擬購物的其中一例作重點討論,從而讓學生展開對新知的探索過程。這樣將課前復習檢查改為創設新奇、和諧、有趣而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去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這樣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生動活潑。
又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時,創設了《新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故事:有一塊餅,把它平均分成了8塊,孫悟空問豬八戒想吃1/8還是1/4,豬八戒心里可想著多吃點呢,就說要1/8的,結果吃到的卻是那塊小的,這是為什么呢?在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過程中,學生頓時來了勁,回答很熱烈,這樣無形中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注意力被緊緊地吸引到新課上,思維也就進入了最佳狀態。教學實踐證明,精心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正如馬卡連柯所說的:“同樣的教育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
二、重視學生學習過程
教學時應把教學設計的著眼點鎖定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上。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引導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去,做學習的主人自主地學習。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是學習過程是否有效的關鍵。
1.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教育家陶行知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教學實踐證明有效的課堂提問能駕馭參差不齊、瞬息萬變的學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開拓學生的思路,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精神,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指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提出有創意,具有開發性,能促進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積極思考,且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問題。這樣的問題能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時,可以在課前先提出如下問題:
(1)怎樣求長方形的面積?
(2)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求它的面積時,需要轉化成什么圖形?
(3)求三角形面積。需要把它轉化成什么圖形?
(4)根據以往的經驗,你怎樣求梯形的面積呢?可以把它變成什么圖形?
在問題中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讓學生從知道的問題中得到契機,一環緊扣一環地進行自然推導,得出梯形的面積也就順理成章。這樣的提問,可以把學生的認識拓開,引起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學習興趣。
2.操作活動的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又指出:“教師要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的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從而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如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先讓學生動手操作學具,用10個小圓片當作蘋果,用2個大圓片當作盤子。先擺:把10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子里。學生很快分好,每個盤子里放5個。再擺:把9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子里。同學們感到麻煩了,一個個小手舉起,有的說:“老師,我每個盤子里放5個,不夠了?!庇械恼f:“老師,我每個盤子里放4個,還剩一個!”在學生擺學具的基礎上,教師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東西,分到最后剩余的情況,進而揭示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是“有余數的除法?!睂W生動手實踐,對分的結果有充分的感知,就為建立有余數除法的有關概念,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思維方式打下很好的基礎。
再如,教學“圓環面積的計算”時,先讓學生各自動手畫一個半徑是6厘米的圓,并剪下來,再以這個圓的圓心為圓心,畫一個半徑是4厘米的圓,并剪去內圓,這樣就得到一個“圓環”。接著,讓學生口述操作過程,進而思考計算方法。這樣的動手操作——語言敘述——公式推導,是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手、眼、口、腦等多種感官交替使用,提高了參與意識,發展了思維能力,也嘗到了收獲和成功的樂趣。
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面對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要使他們樂于接受、能主動探索,最有效的教學是讓他們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其中,經歷知識的生成和發展,主動地發現知識,有效地建構知識。
3.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中教師把握好評價的時機,給學生適時適當的鼓勵、表揚和贊許,使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一個恰當的評價,不僅可以激勵學生,震撼學生的心靈,奮發學習的激情,還可以打開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的深入探究的欲望。只是,教師在評價時一方面要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但也不能忽視學生的“錯誤”,還有不能一味地表揚,因為過多的表揚不僅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反而會讓學生產生錯誤的認識:只要我有回答問題教師就會表揚我,從而使學生形成消極的學習態度。俗話說得好:成功只有在失敗的襯托下才顯得更加耀眼和光彩,表揚也只有在客觀評價指正下才更有價值和張力。所以在課堂評價中,要盡量避免無效的評價。
如教學“圓的周長”時,學生積極地動腦、動手,探索出圓周長與圓直徑的關系,為計算周長打下基礎。教師說:“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發現了這個關系并計算出圓周率。同學們經過研究也發現了這個規律,你們真是當代的小祖沖之?!庇秩?,當同學們完成口算簿上的口算比賽后,教師分別在優勝者、進步者、努力者的本子上打上紅星表示獎勵。這些新穎,積極的評價,如同助燃劑,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產生了強勁的推動作用。
三、重視學習情感
篇10
教研活動結束,整理抽屜,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摞摞打印教案、手寫教案、紅的、黑的、密密麻麻的評課記錄,這些都是此次磨課的珍貴印記。
感悟一: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
一次次試講,一次次反思,一次次更新,一次次收獲,這其中有過困苦與彷徨,有過希望與欣賞。在“磨課”的這一周里,經常有老師問我是不是很累?而我,總是用微笑來回答,這是發自內心的微笑,因為我是幸福的。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數學團隊的老師為我磨課中的每節課煞費苦心。每次的試講中,他們總會認真聽,聽后為我獻計獻策,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幫助我不斷完善教學設計、理清教學思路。每次評課后,我將大家給我提出的意見進行整理、修改,再次完善自己的教案。經過透徹地分析與理解,再進行第二次試講,各位教師再次聽課、評課,將兩次課堂進行比較,總結出我的進步與不足。當時大家坐在一起給我耐心講解的場面還歷歷在目。大家各抒己見,思維在交流中碰撞,許多真知灼見在相互的交流中產生,那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團隊精神的良好體現。我也一一記錄下了大家的寶貴意見,消化吸收,不斷改進、不斷提高。
感悟二:在磨課中歷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