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范文
時間:2023-03-29 14:17: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北大荒的秋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②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流云。這些流云在落日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到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③小河清澈見低,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的躺在大地的懷抱里。一群小魚頂著水游過來,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
④原野熱鬧非凡,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出了嘩啦啦的笑聲;挺拔的高梁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的演唱。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⑤生活在這里的人,喜歡用“大豆搖鈴千里金”來贊美遍地金黃的九月,這里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會在這個季節里,用雙手捧出沉甸甸的寶物來。
篇2
一、學生讀的方式
第一位教師教學片斷:
師:請同學們齊讀第二自然段。
(學生齊讀)
第二位教師教學片斷: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快的同學也可以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讀,教師巡回指導)
從上面的教學片斷我們可以看出:第一個教師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讓學生齊讀。它的優點是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熱鬧,不至于冷場;缺點是不利于學生個體的發展,學生單獨表現的機會很少,其中不乏有學生濫竽充數的現象。而第二位教師在讓學生自由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讀,既可以讀得快一點,也可以讀得慢一點,一切從學生個體實際出發,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學習課文內容的方式
第一位教師教學片斷:
師:哪位同學說說這段話寫了北大荒的哪些景物?
生1:寫了北大荒的天空。
生2:寫了北大荒的流云。
師:課文中描寫的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變成了哪幾種顏色呀?
生: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
師:你找得非常全。那么課文中把流云比做什么呢?
……
第二位教師教學片斷:
師:哪位同學認為自己讀好了,想讀給大家聽聽?
(學生個人讀。教師要求其他學生認真聽,看他那個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讀得不到位,一會兒準備評價)
師:大家說說他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他讀得比較正確、流利,但是在感情上還欠缺一點。
……
師:老師聽見你們這樣說感到很高興,你們很會評價并且能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這一點老師要向你們學習。那接下來請同學們把這段話再自由讀一遍,邊讀邊想:這段話描寫了北大荒秋天哪里的景色。
生:我認為這段話主要寫北大荒的秋天很美麗。
師:你是從哪看出它美呢?
生:我覺得流云很美麗,顏色很漂亮。
師:你能不能把課文中描寫流云美的句子畫出來,自己美美地讀一讀嗎?
……
從這兩個片斷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一位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時采取的是師問生答的方式,整個課堂教學都是由教師預先設計好問題,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學生按照教師要求回答問題,回答正確就算把課文學完了。這種方式,我們俗稱為“填鴨式”教學。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關注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重在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整個課堂活動單一,學生個體參與的機會很少,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學質量難以保證。而第二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比如傾聽的能力、朗讀能力、表達的能力、評價的能力等。另外,該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時側重于“以讀代講,以讀促學”,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語言積累的方式
第一位教師教學片斷:
師:這段話寫的景色太美了。下面同學們把它背下來。看哪個同學背得又對又快。
(學生自由背誦。教師檢查學生背誦情況,對優秀學生提出表揚)
第二位教師教學片斷: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這段課文知道北大荒的秋天,那兒的天空是什么樣的,流云是什么樣的。假如你是北大荒的主人,面對外來的游客,你能把這兒秋天的美景向游客介紹一下嗎?可以用書上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話。
(學生試著介紹描述。同桌互相說一說,全班展示)
……
從這兩個片斷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一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比較傾向于應試教育,對于文中的優美句子,學生只要能背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重知識輕運用,時間久了,學生就會覺得學習語文就為了考試,其他沒什么用,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第二位教師在教學時比較重視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運用。從導游介紹這個環節,我們可以看出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的能力,并且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教師提示學生可以用書上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話,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體現了教學要從學生個人實際出發的教學理念。
篇3
上世紀60年代,一句口號,指引了一代熱血青年的青春之路。為解決糧食短缺和城市青年的就業問題,從1955年以來長達20年的時間里,有數以千萬的城市人口被卷入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遷徙浪潮中。一批又一批生長在城市的年輕人投身于新疆、內蒙古、云南和東北的北大荒,“接受工農再教育,廣闊天地煉紅心。” 1968年的一天,時任《人民中國》日文版攝影記者的翁乃強在火車站送別前往北大荒的弟弟,弟弟是“老三屆”中的六八屆畢業生(1966、1967、1968三屆初、高中畢業生,合稱老三屆。這三屆學生畢業后基本都當了知青)。對于當時的送別情景,翁乃強印象很深。“這些年輕人滿腔熱情,有的在朗誦,有的在唱歌,場面非常熱烈。”出于攝影記者的敏感性,翁乃強對這些知青在農場的生活非常好奇。他隨即向領導提出申請,前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第二十團八五二農場和第三師第二十五團七星農場,用幾個月時間記錄了知青生活的真實點滴。從翁乃強油畫般風格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激情燃燒的時代背景,以及年輕人深沉而英勇的革命情懷。“我希望用攝影抓住一些高尚的、發亮的東西,這是一個時代的珍貴紀念。”知識青年們所面臨的考驗不僅是勞動的艱辛和生活的困頓,還有荒野的危險和文化的貧瘠。但這些經歷造就了他們人生的起點,也成為了令他們一生難忘的青春追憶。
連隊召開頌揚會
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感召下,知識青年將自己的青春熱血灑在黑土地上。日落時分,知青們在糧囤上掛上紅條幅和像,布置成一營二連的頌揚會現場。在當時,多干活,多完成任務是他們單純、堅定的奮斗目標。
知青的一天:早請示、勤勞動、晚匯報
知識青年是在口號聲和革命歌聲中長大的一代,他們仰慕英雄、向往革命、渴望在革命的浪潮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迎著鑼鼓喧天,伴著歌聲口號,這些稚氣未脫的青年斗志昂揚地走上離別的火車,投入到屯墾戍邊、建設邊疆、保衛邊疆的革命事業之中。然而,他們的生活卻從踏上黑土地的那一刻起開始變得陌生。知青的一天從“早請示”開始,以“晚匯報”結束。“早請示”就是在正式勞動前,每個班組聚在一起表決心、布置當日的工作。其中的重要節目就是“雷打不動”的“天天讀”。《語錄》、《兵團戰士報》、《黑龍江日報》、《人民日報》是他們每天必讀的精神食糧。隨后,青年們排隊拿著農具伴著歌聲走向田間荒野,開始一天的耕耘。勞動是下鄉生活的主旋律。當一天的勞作結束,按慣例還要進行“晚匯報”,連長會站在隊前,講一講階級斗爭新動向,點一點XXX和XXX的早戀問題,或者號召大家再躍躍進,加加班……隨后一天的工作方才正式結束。政治學習和革命生產,組成了北大荒知青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
糧上囤
開荒要在秋天用火燒荒,燒荒后把“生地”翻過來。來年春天再拔地,方能開始播種。開始幾年,莊稼結不出糧食,反復持續幾年,才能結出真正的糧食。糧囤是茫茫荒原上豐收的象征,也是知青們一年辛苦勞作的成果。
養雞圖
北大荒知青的生活是完全的自給自足。每個團有若干連隊,包括農業、基建、工業、糧食加工、機械維修等專業連。圖為農業連的知青在雞圈養雞。
荒野的考驗:“蚊子軍團”、冰棉鞋、草皮漬水
北大荒的冬天天寒地凍,夏天悶熱潮濕,惡劣的環境對久居城市的年輕人來說是個嚴峻考驗。說起夏天野地里威力無敵的“小咬”和蚊子,翁乃強至今唏噓不已。“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蚊子。當我拍攝拖拉機犁地的時候,沼澤草叢里的蚊子像烏云似的,跟著拖拉機呼擁呼擁地轉著飛。上廁所時要點煙燒火熏蚊子。我戴的解放帽,帽里兒是白色的,這么一扇,帽里兒就變成黑色的了。”夏天蚊子成災,冬天冷得難熬。在冬日的沼澤上行走,一不小心踩進水坑,鞋褲就濕了。棉鞋凍上了,人們只能繼續穿,用體溫把鞋焐化。比起農場,“新建點”的條件更惡劣。“新建點”是知青們在荒野上建設新的生產生活基地的代名詞。在茫茫荒原上,單說飲水就是個大問題。沼澤地里的水是草皮漬水。水是黃色的,洗完白色的衣服都會變黃。知青們就自制過濾箱——用大木頭箱子打上眼兒,里面放一層棉花再放一層沙子。用這種過濾箱過濾出來的水看上去清澈了很多,但是煮完以后還是黃水。這些難忘的艱苦回憶日后成為知青們一生中值得回味的故事。
收割
圖為知青們在割草。在“小鐮刀打敗機械化”的口號下,知青們經常以人力代替機械。他們揮起鋤頭鐮刀,面朝黃土背朝天,揮灑著高漲的勞動熱情。
拖拉機院的知青在排練節目
北大荒的文化生活比較貧乏,知青們只能自娛自樂。團部和每個連有宣傳隊,知青里有文藝細胞的人會在農閑時排演節目。圖為知青們舉著“到安源”的照片,排練節目。
鐵牛翻地
知青們把拖拉機叫做“鐵牛”。開荒需要燒荒、翻地、拔地。翻地時,前面的人開拖拉機,后面的人扶大犁控制翻地深度。離開北大荒的知青們,都有著一種深厚的北大荒情結。照片里這位扶拖拉機犁的男青年現居香港。為了表達他對北大荒的感情,他在北大荒投資建學校,還資助從那里走出來的貧困大學生。
聽大娘講那過去的事情
兵團的老職工大多是脫了軍裝的轉業官兵,還有一部分是從山東來投親靠友闖關東的農民。圖為知識青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聽農民老大娘講述日寇占領北大荒時當地中國百姓遭受的苦難。
勞動最光榮:沒有糧,沒有房,全靠自己造
篇4
一、利用教材特點,指導習作選材立意。
1.把握文本在時空情景上的特點,結合學生現實時空特點,指導選材立意。蘇教版教材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文本的編排有隨季節、時間推移和空間推進的特點,由春季到夏季,由夏季到冬季,由校園到校外,由國內到國外。而學生的生活時間、閱歷空間也呈現這一特點,所以結合閱讀教學的當時當地時空情景進行習作題材、立意指導是很方便的事,比如學習了《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明白了作者借描寫北大荒的秋天景色之美表達了對北大荒的贊美和熱愛之情,就相機指導學生寫寫自己家鄉的秋天之美,自己校園之美,表達贊美熱愛之情。類似的,與春天有關的課文《燕子》、與夏天有關的《荷花》等,與空間地理位置有關的《東方之珠》、《廬山的云霧》等都可以創造習作機會,讓學生進行練筆。
2.把握文本題材上的特點,引導學生選材立意。文本寫景,寫人,寫事,許多教師一般都能結合學生生活、當時當地特點,引導發掘與文本類似的景物、人物、事情進行相應的習作練筆。甚至有的教師能把兒童詩、神話故事、童話故事等也能巧妙引導,讓學生進行說話、練筆。比如教學《走進秋天》一文,利用詩歌章節有重復的特點,讓學生仿照這樣的結構特點給該詩再增加兩個章節,描寫了更多的秋天景物,豐富了改詩的內容,鍛煉了學生的表達。比如學習了《九色鹿》讓學生也編個神話故事《五色馬》,學習了《小稻秧脫險記》就讓學生從雜草的角度練習寫童話故事《小雜草遇險記》等,形式新穎多樣,增加了練筆機會,提高了學生興趣,錘煉了學生文筆。
二、利用文本個體表達特點,相機訓練習作表達。
1.學習文本有次序的表達。在一些閱讀課文中有次序的表達方式值得學生學習,如總-分,分-總,總-分-總結構,以及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等方位順序。學生可以先根據這樣的表達方式進行仿寫,漸漸熟悉這樣的寫作方式。比如《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中的總分結構就非常明顯。
2.學習文本表達的語言特色,比如大段的對話描寫,疊詞的運用,比喻句、擬人句的運用,對仗的句式運用等。
3.學習文本的標點符號的運用,比如段落中多次分號的使用、破折號的運用等。
4.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文本中精彩句段的剖析與一般表達的對比,讓學生體會更好的表達方式,對學生進行習作修改潤色方面的指導。
三、利用閱讀教學的生成性,進行文本的再創作。
1. 補前因續后果。《哪吒鬧海》一文中“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作惡多端,還興風作浪,害得人們不敢下海捕魚”,我們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補寫東海龍王父子是如何作惡的,《第八次》一文,布魯斯王子第八次是如何組織抵抗的……
2. 改變文本的表達方式。A.古詩改現代文。比如《江雪》改成現代文《孤獨的柳宗元》,《清平樂-村居》改成《幸福的一家》;B.劇本改一般記敘文,如《公儀休拒收禮物》去掉劇本形式,改成一般記敘文。還可以把課文改課本劇,讓學生表演,比如《第一次抱母親》、《祁黃羊》等;
篇5
關鍵詞 兒童成長 建構 體系 語文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教會學生掌握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要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要指導學生獲取新知、分析并解決問題的策略。”或許是《新課標》的倡導,或許是人們意識上的覺醒,于是關注學生的“語文成長”“能力生成”就成為我們語文教學的不二選擇。
一、角色——舍“權威地位”建“引路心態”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是一個具有非常教育哲理的名言:它告誡我們與其不厭其煩地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還不如引導他們掌握思考、學習的方法。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不應只做一名“教書”先生,不能過分地關注學科的教學成績,更不能把自己扮演成知識傳授的權威,把學生變成盛放知識的容器,而應該從“權威的地位”中解脫出來,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引路者”。
《愛如茉莉》的教學。課文以父母之間平淡無奇卻又真真切切相親相愛的細節描寫為內容,表達了“愛”的另一種新的認識與感悟。如果我們用傳統的教學視角進行教學時,就會將“淡雅清新的愛”弄得支離破碎,讓學生十分疲憊。此時我們不妨與學生一起沉入文本之中,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嗅嗅那簇茉莉花所散發的“縷縷幽香”,品品夫妻間那些不經意的細節,悟悟人世間的真情與厚愛。這樣,學生定會在這樣世界里聞到自由的芬芳。
二、內容——去“泛語文化”求“真我語文”
呂叔湘先生曾說過:“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用了二千七百多課時,結果卻大部分學生不過關!”這種高耗低效的語文教學模式,累了一大批教師,也苦了一大批學生。為何出現如此局面?我想,語文承載的東西太多:“思想性”“革命性”“工具性”“人文性”……數不清的東西統統加于“語文”的身上,以至于語文素有“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說辭。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也為了學生的幸福人生,我們必須去除語文教學中的“泛語文”概念,用“求真”的態度研讀文本,讓語文中的“語”真正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
《神奇的克隆》的教學。如果我們從教材內容編排的角度來解讀教材時,課文是以“克隆的介紹、克隆的實驗、克隆的前景”等幾方面依次的展開,然而當我們“語文”的角度進行研習時,就會發現這只是“語言”載體,至于“語言”的本身則常常被遺棄,此時,我們完全可以進行“語言”的重組,依照語言習得的規律進行展開:從“如何介紹克隆?如何進行克隆實驗的表述?如何展望克隆的前景?”著手,讓學生真切地習得到屬于“語言”的知識、技能;當我們從這樣一個視角來組織教學,學生定會因語文的本位清晰更加愉悅。
三、方法——棄“被動接受”取“主動探究”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在兒童的時期,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一種本能的、發自內心深處的求知沖動。”從他們的言論中,我們能充分地感受到:學生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求知需要。因此,我們的教學應摒棄“被動接受”的教學思路,創設“主動探究”的教學策略:首先要圍繞“學什么”問題,讓學生的學習有“目的性”;其次要抓住“怎樣學”,指導學生建構“學習策略”;再次要反問“學得怎么樣”,讓學生的學習有衡量的參照。
篇6
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內容是豐富多彩的。課文反映的內容涉及到國家、社會、家庭、歷史、自然等,學生從中受到的教育是多角度、多側面的,因此,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將德育滲透其間,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學寫景的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如教學《北大荒的秋天》這一課時,我在引導學生理清課文層次,了解課文從哪幾方面來描寫北大荒的秋天的基礎上,讓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并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學生在說和讀的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它的天空和小河,美在它有豐富的物產。他們都被深深地陶醉了,并為祖國有這樣的地方而感到自豪。教學寫人的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描寫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進行品析,在品析的過程中了解人物,受到感染和教育。如教學《向命運挑戰》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一個最能表現霍金特點的詞“堅強”,然后讓學生找出表現桑蘭堅強的句子,學生很快就找到了,通過對這些描寫霍金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的句子的品析,學生感受到了霍金面對困難時那種堅強樂觀的精神,也明白了自己今后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該怎么做。教學說理的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析理明理,使學生在析理明理的過程中受到教育。如學習《蒲公英》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談談小種子的做法和由此帶來的不同結果以及有這種結果的原因,然后讓學生舉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例子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通過討論,學生受到了思想教育,明白了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同時,要聽從長輩的正確教導。
二、在作文指導中滲透德育教育
作文是學生思想的表達,生活的寫照,它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動態,為教育幫助學生打下基礎。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作文的德育功能,在作文指導中滲透德育教育,做到練筆和育人和諧統一。如我班的張某做事馬虎,不講衛生,一次,他寫了作文《我的好朋友》,文章選取了好朋友陶某的幾件真實的小事,表現了陶某愛清潔,講衛生,做事細心的優秀品質。文章內容具體,寫得十分出色。我在作文評語中寫道:“你的作文寫得真好,你有這樣的朋友,老師真為你高興。如果你也能像陶某一樣愛清潔,講衛生,做事認真細心,你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提高,喜歡你的老師和同學一定會更多。”看了這段評語后,張某變了,變得愛清潔了,做事也不像以前那樣馬馬虎虎了。
學生正處于成長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碰到的事情越來越多,由此所產生的困惑也越多,因而情緒極不穩定,一次挫折,可以使他情緒一落千丈。所以,在作文指導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及時因勢利導,把他們迅速引上正路。例如我班的顧某,關心集體,熱心公務,要求同學很嚴,當然自己難免也有某些缺點。在一次班干部競選中,他落選了,覺得很委屈,情緒低落,他把這種情緒寫在小作文中,我看后,在批語中寫道:“你的成績有目共睹,老師欣賞你,同學感激你,只要你揚長避短,繼續努力,你一定能重新贏得同學的信任。”他看到我的批語后,露出了笑容,又恢復了以往的干勁,嚴于律己,終于又贏得了同學的信任。
三、在語文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篇7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語文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成才的奠基石。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人文素質等方面的提高。但是,要想充分發揮語文的作用,高效課堂的構建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思想,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建設開放課堂,凸顯學生主體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繼承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并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
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也就是說,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打破傳統課堂封閉式的教學模式,要給學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使學生在開放的、具有活力的課堂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同時找到個性展示的舞臺,從而保證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
例如,在教學《北大荒的秋天》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在導入課時,我并沒有讓學生急于學習課文,而是播放錄音,讓學生閉上眼睛感受一碧如洗的天空、清澈見底的小河、熱鬧非凡的原野,進而讓學生在想象中感受美。之后,我讓每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不需要局限于教材,說一說夢里的北大荒,并讓學生將其描述給大家。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最終促使學生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
二、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創設有價值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學《和他的大黑騾子》時,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文章大意是沒有問題的,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①說說課文圍繞和大黑騾子主要講了什么事?②既然十分喜愛它,他想殺嗎?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那又為什么要殺它呢?……一步步引導學生理解的高尚品質。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完善評價體系,營造和諧氛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等多種功能,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應發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種功能,尤其應注意發揮其診斷、反饋和激勵功能。”也就是說,教師要完善評價體系,要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但也要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學習動機等,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鼓勵,都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語文的魅力。當然,教師要保證自己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并重新找到學習的信心,為實現高效課堂的營造好氛圍。
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打造高效語文課堂,促使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篇8
一、把握本質,在回歸本源中提升閱讀能力
語文教學就是語文教學,不是語文作秀,即便語文擁有豐富的人文性,也不能忽視其最基本的工具性,學語習文才是語文不變的宗旨,永遠的追求。
在課文《北大荒的秋天》的教學時,教師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北大荒的資料,課上組織學生進行資料的交流分享,分享過程中教師出示了多張圖片。在聽覺和視覺的沖擊下,教師提出讓學生以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對北大荒的贊美。學生蠢蠢欲動,爭相展示自己心中的美,有的繪畫,有的動情歌唱,還有的載歌載舞,一節課很快在熱鬧中流逝。筆者以為,教師的激發興趣固然是好,但在喧鬧的課堂里,失去了朗朗的讀書聲,失去了靜靜的思索,失去了默默的創作,同樣語文課堂在華而不實中失去了方向。
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朗讀正是最有效的語文實踐。教師必須在抓好語文的本質基礎上引導學生品析文本,在與作者對話中感悟文本的深刻內涵,將語文學習活動滲透于文本的語言,從而釋放文本情感,內化語文能力,為學生的語文素養添磚加瓦。
二、形式簡約,在評價激勵中激發認知動力
語文學習是一項長期積累的過程,是學生不斷進行知識學習、經驗積累、實踐運用的過程。語文學習沒有捷徑可言,任何急功近利的方法都會無法持久。所以,更多的教師會偏愛“純天然”的方法,讓學生近距離地和語文相處。這種回歸自然的做法,可以是動情的朗誦,靜心的思索,也可以是投入的創作,默默的背誦。學生通過自然的回歸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魅力,在腳踏實地中一步一步走向文本,既真實可感,又收獲實惠。
如,在教學《水上飛機》第一小節時,教師著重訓練學生的朗x,以感悟文本語言帶來的真切感受。教師引導學生自由朗讀是一種語言表達,是一種情感宣泄,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內心的想法大聲地讀出來。學生在暗示下讀得非常投入,教師點名學生朗讀這一小節,并即時做出指導:讀得很好,再來一次,白色船體的兩邊……(學生不約而同跟著讀起來)很好,就是這樣一起讀。
在一遍又一遍的反復朗讀中,學生一次比一次讀得精彩。課堂教學形式簡單但不枯燥,活躍但不花哨,這種純粹的教學方式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卻取得了實在的收獲。
三、“訓”“練”結合,在扎實訓練中提升語言能力
學生是訓練出來的,訓練,訓練,既要有教師的“訓”,又要有強化學生的“練”。教師運用各種策略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的引導,促進學生認真練,堅持練,才能使“訓”“練”相得益彰,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否則只會停留在蜻蜓點水的層面,學生的訓練空有形式,而無實效,就失去了語言文字訓練的價值。
如,教學《黃山奇松》一文時,教師常常會引導學生從描寫迎客松的寫法,拓展補充其他松樹的形態,進行言語實踐練筆。但在實踐過程中,教師既沒有對寫作策略進行提煉,也沒有對這種寫作策略的表達效果進行辨析,便直接要求學生進行練習,其效果必然是學生胡寫一通,與真正的教學效益相去甚遠。
在語文課程改革的今天,眾多的語文教師將眼光投向人文意蘊的體悟,于是課堂形式推陳出新,看似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得不到根本的練,所學知識無法穩定,更不能扎實地掌握。只有將“訓”和“練”相結合,做到訓中有練,練訓并存,才能將訓練進行到底,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四、借助深入追問,在深入對話中豐富解讀效益
語文教學在于引領學生語言文字的解讀,文本深邃思想的體悟以及人生哲理的領悟。教師恰到好處的質疑,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認知動力,將學生帶入作者的創作情境 ,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如,在《二泉映月》一文教學中,教師引入樂曲《二泉映月》襯托文本情感,引導學生進行文本閱讀,并圈出文中帶“聽”的詞句,教師設問,傾聽泉水的聲音會聽到什么聲音?學生很快回答,教師追問:“當阿炳長大后再次來到二泉時,他會聽到什么聲音?”凄涼悲壯的樂曲聲渲染著主人公的艱苦生活,學生腦海中回蕩著阿炳辛苦賣藝的情景。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再讀第五小節,學生完全被阿炳的悲慘生活所感染,被課文的文字所感動。學生閱讀著文本的語言、聆聽著二胡演奏的旋律,想象著阿炳賣藝度日的場景,文本就在這樣的解讀中越發深厚,課堂教學也在這樣的過程中走向。
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借助多維的視角和豐富的手段,促進了學生認知能力的不斷提升,強化了對文本解讀的實在效益,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篇9
[摘 要]新課程的改革呼喚構建扎實、靈動的課堂。教師可嘗試著從多一點教材的研讀、多一點“讓學”的舉措、多一點教學的策略等方面切入,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從而更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
[關鍵詞]扎實 靈動 教與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7-047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再次引發了廣大教師對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新課改呼喚扎實、靈動的課堂教學,教師該怎樣實踐和把握呢?這是廣大教師普遍關心而又感到困惑的問題。根據教學經驗,我們不妨從以下三個“多一點”開始著手。
一、多一點教材的研讀
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就課堂教學而言,深入研讀教材,就是“磨刀”。研讀教材的時間花得多一點,教學的內容則更準確、深刻,教學過程的設計則更接近科學、藝術。如此,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實現最大效益,更快、更多地“砍”到課堂教學的“好柴”。多一點教材的研讀,是上出一堂扎實、靈動的語文課的基礎。
然而,現如今,又有多少教師真正做到了研讀教材、讀透教材呢?常見的是,不少教師看過一遍教參,大抵在書上寫上個三五行的要點,就算是“研讀”教材了。因此,教參上說什么,教師教給學生的就是什么,研讀教材成了搬運教參。教參最初的設置,僅僅是為教師提供一種解讀教材的參考,并非教材指南,更不是唯一的標準答案。長期依賴教參,教師逐漸失去了個性化解讀教材的能力,甚至連準確解讀也做不到了。
就拿《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來說吧。全文通過描寫天空、小河、原野的特點,表現了北大荒秋天的美。其中,天空的特點,教參給出的解讀是“一碧如洗”。于是,一堂又一堂的公開課上,一次又一次地概括天空的特點都是“一碧如洗”,無一例外。真的是這樣嗎?不妨靜下心來仔細讀讀教材。描寫天空的段落,首句“天空一碧如洗”,后面是一個逗號,語意未盡,承接這句的是“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流云”。乍一看,貌似用“流云”來反襯天空的“一碧如洗”。繼續往下讀,“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每一句都在寫流云,寫它的動態及色彩之美。再深入思考,既然寫流云,首句為什么要說到“一碧如洗”呢?細細斟酌,恍然大悟,正是有了大多數的“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才出現的流云才顯得更絢爛奪目。“一碧如洗”與“五彩斑斕”相輔相成,交相輝映。研讀至此,天空的特點用“一碧如洗”來概括,顯然是不準確的,用“純凈美麗”可能更恰當些。
這樣的研讀,雖然多了一點時間與思考,卻收獲了準確的個性化的解讀,猶如撥開迷霧見青天,內心的滿足與喜悅不言而喻。值得!長期堅持下去,課堂教學一定會越來越嚴謹、深刻。
二、多一點“讓學”的舉措
學校,之所以為“學校”,而非“教校”,顧名思義,是學生學習的校園。不容置疑,“教”應讓位于“學”。浙江的周一貫先生深入課堂,提出了小語研究的下一步,關注的重心應從“怎么教”與“教什么”轉移到“為誰教”上來。這再次引發了教師們的思考:我們真正做到“讓學”了嗎?每一堂課上又落實了幾項“讓學”的舉措?
教學《大自然的文字》時,我一改傳統的教師組織教學的全過程,課堂上總是問題套問題的教學形式,只提了一個主問題:“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從中你明白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樣介紹這種文字的?請舉例說明。”我鄭重申明:“這堂課,每位學生都是小老師,負責教會自己和其他同學,有困難的時候,可以向同伴尋求幫助。”之后,就將課堂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都交給了學生。
學生先是一愣,繼而異常興奮,一種被信任、被期待的榮耀感寫在臉上。隨即,所有的學生均帶著問題潛心會文,尋求答案。有所發現后,有人開始輕聲跟同桌交流起來,有些索性四人小組交流起來,討論熱烈。最后,若干學生先后上臺,儼然一位位小老師,發表著見解。有的帶領大家認識了文中的星座、云、石灰石、花崗石幾種大自然的文字以及它們帶來的相關知識;有的補充了文中沒寫到的大自然的文字,舉例說明了從螞蟻搬食中懂得了合作的重要等一個個新發現,總結出大自然的文字不僅可以告訴我們知識,還給予我們人生的啟迪;有的抓住“那些冰塊從寒冷的北方‘爬’過來,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塊帶著一起走”中的“爬”字展開闡述,盡管本文是科普小品文,但是作者運用了擬人等表現手法,寫得生動有趣,讓人一看就明白,越看越愛看;還有的甚至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扣住句子:“它是怎么到這兒來的呢?誰有這么大的力氣把它搬到森林里來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樣穿過茂密森林的呢?”學生興奮地揭示,句中連續的三個問號,是作者為了啟發讀者的思考,吸引讀者興致勃勃地往下讀而設置的……大家相互補充,相互啟發,共同完善,達成共識:大自然的文字這么豐富有趣,每個人都應該走進大自然的懷抱,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不斷探究,認識更多的大自然的文字。
一次大膽的“讓學”嘗試,換來了學習主體的熱情洋溢、思維順暢、自信滿滿,換來了課堂教學的勃勃生機。
因此,多一點“讓學”的舉措,是上好當下語文課的保證。
三、多一點教學的策略
“讓學”使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日益擁有了學習的能力。為了幫助學生形成這種能力,教師的“指路牌”作用也不可或缺。教師既要將課堂這個舞臺還給學生,甘當舞臺背景,又要在學生困惑時,指點迷津,發揮主導作用。沒有足夠的教學策略,教師怎能勝任自己的課堂角色?因此,多一點教學策略,是上好扎實、靈動的語文課的關鍵。
仍以《北大荒的秋天》為例。這篇文章寫得極美,語言特色鮮明。
例如,描寫流云色彩的詞語,就有“銀灰”“橘黃”“血紅”“絳紫”等。為了幫助學生習得這種遣詞方法,可以采用歸納法、演繹法的教學策略。首先,讓學生說說文中寫了哪些色彩。接著,引導學生歸納這些詞語的共同構詞規律:事物加顏色,配套使用,且合乎情理,使表達更直觀、形象。最后演繹運用。教師可以先從文本開始遷移,文中描寫原野時,有一句話這樣寫道:“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這句話若濃縮為一個詞,就是“火紅”。再聯系生活,拓展想象:“流云五彩斑斕,除了文中寫到的,天空中可能還會有哪些顏色呢?你能仿照‘銀灰’‘橘黃’‘血紅’等來說一說嗎?”如此,學生習得了描寫色彩時應準確、生動的遣詞方法。
再如,為了表現原野的“熱鬧非凡”,作者除了運用總分的構段方式外,還大量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體會擬人句的妙用,是該段的教學價值之一,繞不開,但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又不易。此處,不妨采用比較法的教學策略。教師呈現改編后的“直白版”的句子——“豆莢被風吹動,發出響聲;高粱全都成熟了。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教師引導學生比照原文的“修辭版”的句子,讀讀、想想、議議,擬人的個中滋味,學生品嘗得有滋有味,終將化為學生的一種生動形象的造句能力。
篇10
關鍵詞 心理 自信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5-0099-02
一個人的自信也是一種健康的心理表現,特別是對于我們剛邁進校門的小學生來說,自信的心理對他們將來的發展是非常必要的。愛因斯坦說過:“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那么,讓我們的學生從一開始就走好這一步,那對他們來說這將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
那么具體說來我們有些什么樣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自信呢?
一、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的,從而讓他也開始關注自己
案例1:我的實習班級是四年級。在那里我就遇到過這樣一個學生。他成績不好,而且個頭很小,但是教師卻把他安排到了最后一排,那時候他雖然成績不好,但是依然有很強烈的表現欲望,每次老師提問他都把手舉得高高的,但是當老師的眼神掃過他的時候,總是很不屑的樣子,然后又把目光轉向其他同學。每當這樣的時候我都會看到他很沮喪的放下舉起的手的,然后開始發呆,自忙自的,包括下課也是一樣,大部分時間自己坐在課桌前玩。當我聽課一周之后開始帶這個班的時候,我便開始關注他,給他機會表現自己,即使答錯了也給予改正和鼓勵,給他微笑,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的,一周的課下來我發現他比以前專心多了,回答問題聲音也放大了,作業的正確率也比之前高了。
案例分析:雖然只是一些微弱的改變,但是我意識到了我對他的評價對他所產生的影響。作為教師應當認識到:成績差不等于無能。在埃里克森看來,學校向兒童提供他們參與社會的所需的工具,如果學生認為自己無力參與學校社會,他們就可能拒絕加入整個社會。當一個孩子意識到自己失去關注的時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他可能也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導致學習越來越不好,若是我們不吝嗇那一點微笑與鼓勵,那就算他在學習上還是不能有較大進步,至少可以避免他的自卑心理。因此我認為教育學生不只是停留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發現問題及時教育、疏導,使他們成長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讓每個學生都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覺得自己是最棒的
案例2:在實習期間我給三年級的學生上了一堂我覺得是比較有趣的語文課,那篇課文的名字叫做《北大荒的秋天》,講述的是北大荒秋天的景色。剛好這兩節語文課后是美術課,也是由我來上,我在課堂上講解了必要的東西之后便給同學們留了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就是根據課文的講解,將北大荒的秋天畫出來。可能是由于平時的美術課教師教法與評價過于死板,有的同學跟我說他畫不好,每次照美術課本畫都得一個很低的分數,我說沒關系,這次你想怎么畫就怎么畫,發揮自己的想象,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那樣就是最棒的。美術課上我只是做了必要的簡單的講解,其余時間讓同學們自己動手,我的觀念就是,大家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創作一幅畫出來。我邊逛邊做指導,看著每個孩子都那么積極的投入到自己的創作當中,盡管他們的畫功可能不好,但是相對與以前古板的美術教學――照葫蘆畫瓢他們都盡力與開心許多。當畫好的同學將他們的作品交給我,期待我的評價的時候,我總是盡量找出一些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來加以表揚,然后再告訴他們哪里要是怎么弄就更好了。這樣一來,避免了與其他同學的雷同評價,也讓每個孩子都覺得,他們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閃光點,讓他們都覺得自己的畫是獨一無二的,讓他們為自己感到驕傲與自豪。
案例分析:我覺得我的做法讓每個同學都從不同的方向肯定了自己,給他們以自信,那么要是能繼續這么下去,孩子就不會怕犯錯誤,能夠大膽去開拓自己的思維,表現自己的創新。
三、給學生制造自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