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堂館所建設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3: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樓堂館所建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對樓堂館所基本建設加強管理,控制樓堂館所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樓堂館所分為非經營性的和經營性的兩類:
(一)非經營性的樓堂館所包括:辦公樓、會議樓、大禮堂、招待所、展覽館、紀念館、俱樂部、干休所、療養院、有較高級裝飾的干部宿舍和干部病房以及以各種中心為名的此類項目;
(二)經營性的樓堂館所包括:旅游旅館(含賓館、飯店,下同)、涉外公寓、寫字樓、游樂場以及其他經營性樓堂館所項目。
第三條 屬于經營性的涉外旅游旅館、公寓、寫字樓,根據旅游事業發展的需要,有計劃地進行建設,除特殊批準的以外,主要建設一些中、低檔標準的項目。
第四條 下列建筑物,按當地一般民用建筑標準建設的按基本建設程序辦理,高于當地一般民用建筑標準或者建設總投資三千萬元以上(含三千萬元,下同)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管理:
(一)文教、衛生、體育單位根據事業發展和業務需要建設的教學樓、檔案館、研究樓、資料樓、實驗樓、影劇院、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排演場、文化站、體育館;
(二)科研設計單位的業務用房;
(三)工礦企業建設的勞動保護用房、文化福利設施;
(四)商業服務業的旅館、餐館、商場、綜合性商業服務樓;
(五)銀行系統的儲蓄網點;
(六)行政機關、群眾團體的簡易招待所、食堂兼禮堂。
第五條 本條例適用于機關、團體、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
第六條 樓堂館所的建設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經批準建設的樓堂館所必須列入部門、地方基建投資計劃。任何單位未經報批程序不得擅自建設,不得搞計劃外工程。
第二章 樓堂館所項目的審批
第七條 進行樓堂館所建設,必須報批項目建議書和項目開工報告。
第八條 建設總投資三千萬元以上的項目建議書,按下列程序審批:
(一)地方項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審查后,報國家計委審批;(二)中央單位在北京地區建設的項目,由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審查后,報國家計委審批;
(三)中央單位在北京地區以外建設的項目,由主管部門審查,并經項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計委同意后,報國家計委審批;
(四)建設總投資二億元以上(含二億元,下同)的項目和建設總投資二億元以下的某些項目,由國家計委提出審查意見報國務院審批。
第九條 建設總投資三千萬元以下的項目建議書,按下列程序審批:
(一)中央各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領導機關的建設項目(含與其他單位聯合建設的項目和以其下屬單位名義建設的項目),報國家計委審批,其中某些項目,由國家計委提出審查意見報國務院審批;
(二)前項以外的建設項目,按隸屬關系分別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條 有行業歸口部門的樓堂館所項目,其項目建議書在報送審批前,必須經行業歸口部門同意;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建設樓堂館所項目,其項目建議書在報送審批前必須經對外經濟貿易部門同意。
第十一條 樓堂館所項目實行“先審計,后建設”的原則。項目開工報告必須按下列程序,經審計部門審計后方可報批:
(一)須經國務院或者國家計委審批的,由國家審計署審計;
(二)須經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審批的,由該主管部門或者人民政府的審計局審計。
第十二條 樓堂館所項目的開工報告,按下列程序審批:
(一)建設總投資三千萬元以上的項目,由國家計委每年七、八月份統一審查、平衡、匯總后報國務院審批;
(二)建設總投資三千萬元以下的項目,按隸屬關系分別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每年七、八月份統一審批,并報國家計委備案。國家計委對不同意建設的項目,在收到備案文件兩個月內提出處理意見;
(三)北京地區的項目,由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統一報國務院審批。
第十三條 軍隊的樓堂館所項目按下列程序審批:
(一)在北京地區建設的項目,其項目建議書由軍隊主管部門征得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同意后,報xx審批。開工報告由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統一報國務院審批;
(二)在北京地區以外的項目,建設總投資三千萬元以上的,其項目建議書和開工報告報xx審批;建設總投資三千萬元以下的,其項目建議書和開工報告由軍隊主管部門審批。
第十四條 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的旅游旅館項目(含建設總投資三千萬元以下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開工報告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計委送國家旅游局、對外經濟貿易部審查后,報國家計委審批;其中建設總投資二億元以上的項目建議書和開工報告,由國家計委報國務院審批。
第十五條 建設總投資是指該項目從籌建到投產所需要的全部建設資金,包括設計勘察費、征地拆遷費、市政配套費、內外裝修費、設備用具費以及附屬建筑投資等。采取分期建設的,建設總投資是各期建設投資的總額。
第十六條 新建、擴建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需要建設樓堂館所的,應當作為單項工程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計委審查核定建設規模、標準和投資額,在上報設計任務書或者可行性研究報告時一并審批。這部分單項工程投資包括在該項目總投資規模之內。
第十七條 經過批準的樓堂館所項目,建設時必須列入部門、地方的基本建設計劃。
第十八條 對現有樓堂館所提高標準,重新進行內外裝修、增添設備,屬于社會集團購買力范圍內的,按隸屬關系報財政部門審批。
第十九條 機關、團體不得建設經營性的樓堂館所,也不得以其直屬單位的名義或者其他名義建設經營性的樓堂館所。
第二十條 樓堂館所項目必須依據國家批準的文件進行規劃、設計、施工、撥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擴大建設規模,提高建設標準,增加投資概算。
第三章 樓堂館所項目的建設資金
第二十一條 樓堂館所項目的資金來源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下列資金不得用于樓堂館所項目建設:
(一)企業流動資金;
(二)企業生產發展資金;
(三)各類救濟資金;
(四)扶貧資金;
(五)教育經費;
(六)其他專項資金。
第二十二條 需要由國家預算內投資安排樓堂館所建設的,中央單位項目必須經國家計委批準,地方項目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計委批準。銀行貸款按計劃可以用于安排涉外的旅游旅館、寫字樓等經營性項目,非經營性的項目不得安排使用。
第二十三條 樓堂館所的建設資金,必須存入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實行統一管理,其他銀行不得辦理樓堂館所項目的資金撥付。
第二十四條 不得將全民所有制單位的資金轉移到集體所有制單位,以集體所有制單位的名義興建樓堂館所;不得以資金購買或者以物資等換取集體所有制單位的樓堂館所。
第二十五條 用自籌資金建設樓堂館所的,按年度投資額的百分之三十征收建筑稅。
第四章 樓堂館所項目的建設標準
第二十六條 樓堂館所項目的建設必須貫徹厲行節約和經濟實用的原則。
第二十七條 辦公樓的建設標準按照國家計委關于行政辦公樓建設標準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旅游旅館的建設標準按照國家計委關于旅游旅館設計標準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 辦公樓、旅游旅館以外的樓堂館所建設項目,在國家頒發建設標準之前,由審批部門在審批項目時確定建設標準。
第五章 監督與處罰
第三十條 各級審計、監察、銀行、計劃、統計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對樓堂館所建設進行監督。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者以經濟處罰、行政處分:
(一)樓堂館所項目未列入部門、地方基本建設計劃或者開工報告尚未批準,擅自進行建設的;
(二)擅自提高建設標準的;
(三)挪用企業流動資金、生產發展資金、各類救濟資金、扶貧資金、教育經費和其他專項資金進行樓堂館所建設的;
(四)其他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造成經濟損失的。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全部或者部分沒收建設項目,并給予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者以經濟處罰、行政處分:
(一)項目建議書未經批準,擅自進行建設的;
(二)將全民所有制單位的資金轉移到集體所有制單位,以集體所有制單位名義修建樓堂館所的,以資金購買或者以物資等換取集體所有制單位樓堂館所的;
(三)未經有關部門批準,用國家預算內投資和銀行貸款進行樓堂館所建設的;
(四)機關、團體以各種名義建設經營性樓堂館所的;
(五)擅自擴大建設規模的。
第三十三條 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處罰,由監察部門、審計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實施。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開發公司進行商業性的樓堂館所建設,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管理。
第三十六條 軍隊樓堂館所建設的具體管理辦法,由軍隊有關部門根據本條例精神另行制定。
篇2
一、加強學習,強化意識
一是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關于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要求,引導干部職工進一步樹立厲行節約、勤儉辦事的意識。二是把制止奢侈浪費行為,努力實現審計成本最小化、審計成果最大化的理念和要求貫穿到工作的各個環節當中,大力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三是倡導“節約為榮,浪費為恥”,引導干部職工從點滴做起,節約每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積極參與行政成本控制制度推行工作。
二、成立機構,明確職責
為確保效能政府四項制度的順利推行,我局及時成立了由局長夏武任組長、副局長黃家祿、江韜任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明確了行政成本控制工作由黃家祿副局長分管、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工作,做到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制定了《縣審計局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工作方案》,提出了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控制措施。同時,建立了成本控制監督檢查機制,將行政成本控制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范圍。
三、強化管理、降低成本
(一)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和財政供養人員,把好入口關。
我局嚴格按照編制機關核定的人員編制內配備工作人員,在核定的規格和職數內配備干部。我局共有人員編制16人,其中,行政編制10人,事業編制5人,工勤人員編制1人。截止今年5月底,實有在職職工12人。
(二)嚴格公務用車配備和使用管理,把好公務用車采購關。一是嚴格按照《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公務用車處置、購置、維修和保險在統一招標采購指定的單位進行。單位公務用車編制2輛,實有2輛,無超編購買現象。二是切實加強車輛使用管理,嚴格執行統一保險、定點加油、定點維修制度,完善車輛派遣手續,嚴把長途車輛的使用關,嚴禁公車私用,嚴格控制車輛油耗,有效降低了車輛使用開支。1-5月,車輛使用費用為1.7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4萬元,費用降低19%。
(三)嚴格控制會議、培訓的數量、規模和經費,把好節約關。一是按照“務實、節儉、高效”原則,本局組織召開的所有會議、培訓均在本單位舉行,有效降低會議、培訓成本。二是充分利用已oa辦公管理系統開展專題業務培訓、經驗交流,減少不必要的會議支出。三是嚴格做到會議期間不發放紀念品及禮品,不組織與會議無關的參觀、游覽和高消費娛樂活動。
篇3
1.開展對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縣委、縣政府及上級審計機關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和監督檢查,確保政令暢通。(責任人:局班子)
2.開展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馳而不息糾正“”問題。(責任人:黨支部)
二、強化責任,推動主體責任落實
1.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宗旨和黨風廉政教育,定期向縣委、縣紀委和市審計局報告主體責任落實情況。(責任人:辦公室)
2.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領導,班子成員要落實“一崗雙責”要求,加大問責力度、層層傳導壓力,督促分管股室認真履職。(責任人:局班子成員)
三、加強審計監督,確保公共資金安全健康運行
1.認真落實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對審計工作的新要求。加強對中央和省、市、縣黨委政府重大決策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持續開展預算執行審計,深入開展民生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推進政府重大投資項目審計。(責任人:各業務股、固投中心)
2.持續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審計監督。認真貫徹《審計署關于加強公務支出和公款消費審計的若干意見》,全面檢查“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和樓堂館所建設維護經費等公務支出情況,開展“小金庫”、“吃空餉”和違反機構設置編制使用規定的治理,推動構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長效機制。(責任人:各股室)
四、進一步深化機關作風建設,注重從源頭上防治腐敗
1.加強對審計干部的紀律教育,嚴明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財經紀律和生活紀律,促使涉及現場管理辦法和“八不準”審計紀律執行到位。(責任人:派駐紀檢組、各股室)
2.繼續糾正“”,加大執紀監督力度,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責任人:局班子、派駐紀檢組)
篇4
“八嚴禁令”顯然是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具體舉措。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日益加深、經濟發展面臨巨大挑戰,社會就業困難、民生多艱的關鍵時期,厲行節約不僅能夠樹立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的良好形象,使更多的錢用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而且更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更加堅定廣大人民群眾共克時艱的信心和決心。但細細看來,“八嚴禁令”所禁止的內容,都是這些年屢加整治而難以根除的頑疾。就在當前嚴峻形勢下,不少地方黨政機關依然故我,奢華鋪張,網友一再“揀到”的一些領導干部的腐敗清單、新聞媒體報道的“曲線”改善辦公條件等事例,都證明了這一點。由是觀之,“八嚴禁令”本來得民心、合民意、順民情,但如果不采取過硬措施,要真正落到實處其[1]
實很難。
當然,只要去執行,效果即使不大,但也絕不會毫無效果。最讓人擔憂的是,不少法律法規壓根就沒有得到認真執行。比如,去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深入開展全民節能行動的通知,提出每周少開一天車、嚴格控制室內空調溫度等規定,此外還有“限塑令”等,這些規定利國利民,但我們發現其效應層層遞減,到了不少縣市,從來就沒有執行過。
令行禁止,言出法隨,確保政令暢通,這是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應該懂得的最起碼的政治紀律;上為中央分憂、下為百姓解難,也應該是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的為政自覺。但分析在一些地方政令不通,中央政策得不到很好執行的原因,似乎有這樣一個規律可循:凡是有利于增加自身利益的執行得又快又好又堅決,凡是減損自身既得利益的則能拖則拖、能變通則變通、能不理則不理,置若罔聞、視而
篇5
中鐵城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建筑施工企業應當辯證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融入新常態,在新常態下挖掘動力,創新驅動,搶抓商機。
辯證認識新常態,堅定發展信心
一方面,隨著資本、土地等要素供給下降,房地產開發速度減緩,加之嚴格限制樓堂館所建設,建筑市場進一步縮小,施工企業的生存空間將繼續受到擠壓;另一方面,隨著勞動力、地材、木材等資源要素價格上漲,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嚴,建筑成本不斷增加,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將進一步減小。同時,新常態蘊藏著新機遇。隨著全面改革的不斷深化,政府簡政放權,減稅讓利,繼續釋放改革紅利,將增強企業的內生動力: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新四化”的不斷推進,將為企業提供巨大市場;隨著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不斷深入,法治即成常態,市場不斷規范,企業的利潤空間將得到有效保護。因此,對中國經濟的新常態,我們要辯證看待,既看到挑戰,又看到機遇,要充分相信我們化解“成長的煩惱”的能力和實力,堅定發展信心。
主動適應新常態,尋覓發展商機
一是公共消費性基礎建設投資。這類投資不同于一般的固定資產投資,是指直接進入未來百姓消費的、具有一定公共產品性質的基礎建設投資,包括高鐵、高速、地鐵、城市基礎設施、垃圾和污水處理、生態修復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等。二是農業和服務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據統計,第三產業已成為我國產業結構的主導,第三產業和農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將持續增長,這是施工企業發展的新空間和新增長點。三是實施新型城鎮化、區域一體化和“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投資。比如京津冀一體化、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三角地區等,這些區域將成為國內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尤其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它在境內涵蓋9省市,總面積超過全國的1/3,地處西部或西南部,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發展潛力巨大,將是國家基礎設施投資的重點。在新常態下,建筑施工企業要善于從上述領域和區域搶抓商機。
積極融入新常態,創新驅動發展
創新商業模式。作為施工企業,我們不能僅限于建筑施工領域,要積極向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實現多元發展。目前,國家力推的PPP商業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模式,它以項目的預期收益、資產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安排融資,以項目公司的資產和政府給予的有限承諾為擔保進行貸款,以項目經營的直接收益和通過政府扶持所轉化的效益為資金來源償還貸款。這種模式能保證收益,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探索新的經營模式,助推施工企業快速融入新常態,獲得新發展。
篇6
關鍵詞:作風建設 宣傳教育 完善制度 自律監督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319-01
引言
作風,是人們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態度或行為風格。強調,著力改進干部作風,是應對復雜矛盾、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當前,國有企在深化改革中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要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更要鞏固成果、總結成功的做法和經驗,形成長效機制,使作風建設常態化。
一、以宣傳教育為作風建設基礎,改進經常性態度
作風的表現之一是經常性的態度。轉變態度可以通過教育和黨性修養的經?;瘉磉_成。宣傳教育常態化,就是要根據不斷變化的情況,針對人們思想變化的特點,經常給人們做思想工作,以理服人,使大家認識到作風問題乃至腐敗的危害性,啟發覺悟,真正使人不愿去做有損優良作風的事。同時也是為制度建設奠定基礎,保證執行制度和紀律的自覺性。
要始終把理想、信念、宗旨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與自己的態度和行為統一起來,把企業的改革發展與自己的價值體現統一起來,不能搞利益沖突,要做到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和群眾利益。宣傳教育和提高修養有許多方式,要因材施教、結合實際,才能產生好的效果。根據不同對象,可以選擇自學方式、專門培訓方式、政策宣講方式、法規制度解讀方式、以案說法的警示教育方式、喜聞樂見的電影電視劇方式、快捷靈敏的微信微博方式、營造氛圍的電子屏幕和標語墻報方式等等。要通過宣傳教育和自身的學習修養,對符合優良作風的科學觀念,不斷灌輸、強化印象、環境熏陶、重復接收,漸漸變成自覺的理念,化作習慣性態度,影響行為,指導實踐。
二、以完善制度為作風建設推手,規范經常
作風在行為方面要抓住反“”這個重點,使廣大黨員干部,不僅認識到“”的危害,而且各自找問題、追緣由、促整改,把思想認識和解決問題相結合,不同程度地使思想得到升華。
1.在深入調研、聯系群眾的制度建設方面
一是在調研中要了解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作為決策和指導工作的參考和依據;二是要幫助基層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并且通過示范能給基層干部普遍的啟發;三是在調研和聯系群眾中要增進同群眾的感情,把群眾的溫暖、干部的作風和黨的宗旨統一起來。
2.在改進會風文風、改革會議公文制度方面
一方面開會和發文的工作方式,要與相應的工作內容、有效的工作成果相統一。開會發文多是某項工作的開端或總結,重在抓好會議和文件所部署工作的貫徹落實,另一方面,改革會議公文制度,壓縮數量,提高質量,在會議文件上嚴規范、開新風。
3.在控制“三公”消費和樓堂館所建設的制度方面
一要把厲行節約與嚴格預算管理結合起來??茖W制訂和執行“三公”預算,嚴格經費審批、指標控制和報銷管理,穩步推進“三公”經費支出公開,控制和壓縮“三公”經費。二要健全審計監督制度,督促企業強化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切實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作用。
三、以自律和監督為作風建設保障,保持風清氣正
黨員領導干部帶頭開展經常性作風建設是自律和責任。國有企業作風建設常態化,也需要黨員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帶頭執行廉潔從業各項規定,做廉潔自律的模范;帶頭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群眾、新聞媒體監督。要經常正確地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手段,清理自己、凈化思想,保持工作和生活上的干凈和清爽。
處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利益關系是自律和監督的主要內容。經常性的作風建設,要從樹立正確的工作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處理好領導干部與群眾的利益關系。在工作上,就是要本著為人民服盞睦砟睿反對特權思想和作風。在生活上,要本著勤儉節約和艱苦奮斗的思想,按照規定的待遇和條件,管好自己和家人,積極影響親屬和身邊人員,防止在社會交往和健身娛樂等活動中,一些消極、不健康的意識和方式的侵蝕,還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
結束語
黨的十以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深入開展反對“”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經為作風建設開了新局,取得了成績。但是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的特點,需要作風建設常態化,切實防止“”問題反彈回潮、卷土重來,讓我們持續運用前期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經驗,進一步指導國企作風建設,積極延伸和努力拓展作風建設的有效成果,進一步營造和諧社會、穩定企業、美滿家庭三者良性統一互動的濃厚氛圍。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大部制 大部制改革 行政成本
文章編號1008-5807(2011)02-051-01
一 、大部制的基本內涵
大部門制改革是在我國新的歷史條件下,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而進行的又一次行政體制改革。作為新一輪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主題與價值取向,大部門制對優化地方行政體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行政職能的錯位和交叉造成了部門之間扯皮現象多,行政效能低下,無法履行宏觀經濟管理、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職能,無法向民眾提供合格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因此,必須對現有政府機構進行有效整合,改變政府機構繁多、職能交叉的現象,通過減少機構數量,降低各部門協調困難,使政府運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場經濟的宏觀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角色定位。
二、我國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目前由于各種原因的存在,政府在實行管理的過程中行政成本有日益增長的局勢,以下是成本居高不下的幾點原因:
(一)經費支出不規范
對于各類經費的支出,我國的各級黨政組織都有很多的規定,要受到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的監控。但這些規定都具有較大的隨意性。什么情況下該支出、如何支出、支出合理與否很大程度上由各級主管領導說了算。
(二)我國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職能定位尚未規劃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這樣的行政區劃分就越來越暴露出層級過多、機構過多的弊端。過多的機構自然就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另外,我國各級組織內部機構的職能定位尚未十分規范,人員編制也存在隨意性。由于職能不清,辦事時就難免扯皮,這樣就會浪費行政資源、增加行政成本。
(三)電子政務實施程度低
在電子政務中,信息技術是手段,強大的計算儲存能力可以把人力從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來,為解決人員臃腫問題、優化人員結構創造了條件;規范性和客觀性運行,有助于消除職能交叉和多重執法的弊端。電子政務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
(四)行政監督機制不健全
到目前為止,我國對造成行政成本過高的行為還沒有有效的監督和約束機制,行政成本也并不是考核各級政府及部門業績的主要指標,無形之中縱容了各級政府部門行政成本過高的行為。更為嚴重的是,行政部門和行政人員的行為有時并不是靠有效的監督機制來予以約束,而是要靠更有權力的上級部門或上級領導個人的干預。
三、大部制背景下如何控制行政成本
大部制改革在地方開始實施,大部制就是部門的整合,這樣就會避免許多中間的成本運行,新一輪的體制有可能會使行政成本開始減低,有利于政府把資金轉移到建設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
(一)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高效政府
一是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規范行政行為,加強行政執法部門建設,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的干預;二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三是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精簡和規范各類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著力解決機構重疊、職責交叉、政出多門問題;進一步精簡臨時性機構。
(二)強化重點事項的管理,推進節約型政府建設
一是強化公務用車管理;二是加強會議費管理;三是加強公務接待管理;四是嚴格控制出國考察等活動;五是嚴格控制達標評比表彰活動;六是嚴格控制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七是加強黨政機關節能建設;八是加強建筑節能,實施政府節能采購,下達黨政機關節能的剛性指標,全面推動節約型機關建設。
(三)穩妥調整行政區劃,減少行政層級
我國目前的行政區劃已經暴露出了層級過多的弊端。主要是地級行政區和鄉級行政區過多。我國憲法規定,我國地方行政機構的設置為:省、自治州、縣、鄉,根本沒有地區一級。而鄉一級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成為一級政府。從世界行政區劃的設置來看,大多數國家只設中央、州(相當于?。?、縣三級。所以在當前的情況下,可以在各省先進行撤消地區和州級機構的試點,然后再逐步推開;對于鄉鎮,比較穩妥的辦法是撤消一部分、合并一部分。
(四)加大實施電子政務的力度
實施電子政務有利于加強政務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中央應該在資金和技術方面對地方進行支持,同時也應該分層次規定實施的期限。
(五)健全和完善行政監督機制,提高行政效能
健全和完善行政監督機制,加強行政監督特別是加強行政效能的監督,對提高行政效能、降低我國行政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篇8
一、認真貫徹文件精神,前段工作基本到位
今年以來,我區嚴格按照中央、省、市有關厲行節約的要求,認真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從剛才通報的自查情況來看,我區1-8月份貫徹落實厲行節約工作基本到位,六項指標支出匯總數都控制在文件規定的范圍內,絕大部分部門和單位都能按規定壓縮公用經費支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認真貫徹落實厲行節約的各項規定。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于全區各相關黨政機關對厲行節約文件的有效執行,得益于在座各位分管領導和財務人員的認真履職。
但是,在肯定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推進厲行節約工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思想認識不夠。部分領導干部政治敏銳性不強,存在抵觸情緒,思想上不重視。二是執行不力。文件發下去了,有的部門和單位沒有相應采取具體措施。三是享樂思想不少。還存在享樂攀比的現象。以上問題雖然是個別現象,但影響著整個工作的順利推進,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二、充分認清當前形勢,確保思想認識重視到位
今年是我國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較為困難的一年,充分認清當前形勢,對于推進厲行節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2011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的經濟形勢非常困難,這種困難也直接波及到我區。以財稅收入為例,從2003年以來,我區財政增速比較快,貢獻較大的“兩業”(房地產業和建筑安裝業)占財政結構比的40%以上。去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兩業”占財政比重下降,導致我區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緩慢。截止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尚未到底,負面影響還在波及。中央在這樣的背景和形勢下提出在黨政機關厲行節約,意義重大。
二是中央財經紀律的要求。去年,我國財政收入自進入新世紀以來首度出現下降,為此中央提出要把有限財政增收的資金傾向于基層,傾向于民生,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工作和“小金庫”治理工作,這既是中央財經紀律的要求,也是應對金融危機、發展經濟的有力舉措。
三是我區經濟形勢的需要。目前,我區的經濟發展形勢是企暖回升,運行良好。1-9月份,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88.46億元,同比增長12.5%;財政總收入完成11.81億元,同比增長12.51%;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9億元,同比增長10.0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2.78億元,同比增長48.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8.52億元,同比增長15.7%。以上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開放型經濟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勢頭,利用外資完成6485萬美元,同比增長6.77%;實際利用內資完成12.13億元,同比增長8.32%。第八屆繩金塔廟會經貿懇談會,共簽約項目33個,同比增長10%;簽約資金總額34.02億元,同比增長37%。民營經濟發展大廈、動壹基地、新干線影院、贛州銀行分行、光大證券、區合信小額貸款等一大批“三個中心區”項目紛紛落戶。在肯定成績、提振信心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存在的壓力和不足。僅從外貿出口看,目前我區共有出口創匯企業75家,截止今年8月底,只有52家企業發生出口業績,完成出口創匯1.82億美元,占任務數的51%,同比下降13.8%,直接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此外,各縣區之間你追我趕、千帆競發的態勢也異常激烈。我區所面臨的經濟形勢需要我們認真推行厲行節約工作。
因此,全區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清醒認識、準確把握當前經濟形勢,充分認識加強厲行節約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上來,始終牢記“兩個務必”,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觀念,帶頭厲行節約,確保資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為服務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三、明確厲行節約的目標要求,確保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根據中央、省、市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區委辦、政府辦下發了《關于認真做好黨政機關厲行節約有關工作的通知》,今年我區厲行節約的工作內容主要有13項具體要求,分別是:嚴格執行政府集中采購制度;切實加強因公出國(境)管理;嚴格落實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嚴格審批公務人員出差、外出學習培訓、參觀考察活動;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嚴格控制黨政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嚴格執行公務用車編制管理規定和配備使用標準;嚴格控制用公款安裝住宅電話或購買移動電話;嚴格控制各類會議和文件;嚴格控制各種慶典、節會、論壇等活動;嚴格控制各類檢查,禁止形式主義的評比、表彰和達標活動;推動公共機構節能減排,切實降低機關運行成本;嚴禁黨政機關以各種名義向企事業單位轉嫁、攤派和報銷費用。
其中,六項具體經費指標的壓縮要求是:2012年公款出國(境)經費支出應在三年平均數的基礎上壓縮20%,車輛購置及運行費用支出應在近三年平均數基礎上降低15%,公務接待費支出應在2011年基礎上削減10%,節電、節油、節水指標要在2011年基礎上降低5%,會議費支出要在2011年基礎上實行零增長,差旅費支出要在2011年基礎上實行零增長。
為進一步控制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六項經費指標,市紀委、市監察局、市財政局根據我區上報數,下達了六項經費控制總指標。區財政局根據各單位填報情況,將總指標進行了分解,下達給了全區各部門、各單位。
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落實13項工作要求,嚴格按照分解下達的六項經費控制指標,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嚴格落實責任分工,切實做到任務明確、目標明確、責任明確、時限明確。要準確把握政策界限,嚴格執行紀律規定,切實做到落實政策不走樣、執行紀律不變通,確保厲行節約的各項規定不折不扣得到落實。
四、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各項目標實現到位
為確保厲行節約各項規定落到實處,區里建立了全區各單位壓縮公用行政經費支出情況考核機制,實行“半年一考評、年終總考評”的工作機制。區政府辦、區外事僑務辦、區財政局、區機關事務管理局等考核部門要加強考核,對完不成目標任務的單位,要進行通報批評。對違反有關規定的,要依據黨紀政紀和有關法律法規,嚴肅追究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篇9
財政政策是國家通過調整財政支出和稅收來影響國民經濟,使其達到理想狀態的宏觀經濟政策基于政策力度和實施效果的差異,財政政策主要可以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也稱抑制總需求的財政政策,當總需求大于總供給,通貨膨脹時采用緊縮性財政政策,主要手段是減少財政支出和增加稅收。積極財政政策也稱擴張性財政政策也是刺激總需求財政政策。當總需求小于總供給時,有效需求不足,通貨緊縮時使用積極財政政策,主要手段是增加財政支出和減少稅收。中性的財政政策就是穩健的財政政策,不緊縮也不擴張,是指通過保持財政收支平衡以實現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平衡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宏觀經濟效應從理論上分析主要包括財政政策的需求效應、供給效應和制度約束三個方面,其中需求效應包括一般的乘數效應和擠出效應,供給效應則體現于稅收和支出對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影響以及企業生產成本的短期和長期性影響上,財政政策的制度約束是指政策時滯、政治因素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對財政政策的制度性效應。
二、本次實施積極財政的特點
(一)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之巨大超出意料
2008年中國第一至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同比回落2.3個百分點,這是中國GDP增幅近十年來首次降至個位數,其中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速跌至9.O%,GDP呈現回落趨勢[3]。由于國際經濟金融環境的急劇變化,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這已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2008年1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3792.4億元,比去年同月下降3.1%。其中,中央本級財政收人2040.94億元,同比下降8.4%。這是數年來從未有過的下滑數字。事實上我國財政收入增長下降是從2008年7月份就開始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經濟增長的影響已經顯現,甚至還有繼續下滑的趨勢對此中央政府果斷決策,由穩健的財政政策轉向積極的財政政策。
(二)2008年始我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特點
1.加大投資力度,優化投資結構
中央決定從2008年11月末啟動1000個億資金,提出在2010年末投人40000資金,拉動經濟增長。1000億元投資主要投放到六個領域:一是用于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安排了100億元;二是用于加快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安排了340億元,占到了1000億元的1/3;三是用于加快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安排了250億元;四是用于加快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建設,安排了130億元;五是用于加快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安排了120億元;六是用于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安排了60億元,這些投資都在2008年年底全部下達。本次中央政府增加的投資,首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教育、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災區恢復重建。支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游牧民安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加快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完善農村電網,加快南水北調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相信我國有能力渡過這次危機,保證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因為我國近年來經濟快速增長,比如,外匯儲備現在是19000億,支付能力應該說是世界最強,2007年中國GDP到了25萬億;中國完全有能力做這些事情。政府在擴大需求方面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基礎設施投人,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各項工作,支持地震災區盡快恢復重建城鄉居民住房,加快電力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恢復重建,搞好生態恢復和環境整治等。
2.擴大內需的組合拳
本次加大投入是一個組合拳。這次中央提出十大措施,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擴大國內需求,通過擴大需求來保持整個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既有基礎設施投資,又有民生投資,比如保障性的安居工程、廉租房。要完善加快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體系的建設,要完善我們基層的醫療衛生體系,可以使農民小病不出鄉,使我們城市的每一個人都能有方便就醫的機會,改善和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同時又能解決現在的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還有將會加大教育上的投資,比如說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初中學校校舍的投資,對鄉村文化設施也會加大投人。所以大家的生活質量將會得到一個較大的提高,同時又能解決大家未來一個支出預期。
3.減稅讓利給企業與個人
本次積極財政政策提出,加快推進稅制改革,實行減稅政策,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①國家決定從2009年1月1日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允許新購進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進項稅金在銷項稅額中抵扣。②相應調整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及其征收率,對小規模納稅人上繳的增值稅,由現行的6%降到3%。③促進企業投資和擴大內需。繼續執行好2008年下半年先后出臺的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稅減除費用標準,暫免征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及單邊征收,降低住房交易稅費等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消費需求。④研究取消和停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⑤完善并落實出口退稅率調整政策,在下半年兩次調高出口退稅率的基礎上,自2008年l2月113起,進一步提高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和其他受影響較大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同時取消了部分鋼材、化工品和糧食的出口關稅,降低部分化肥出口關稅并調整征稅方式,對個別產品開征或提高出口關稅,大力支持出口增長。
4.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財政補助規模
促進提高居民收入特別是農民和城鄉低收人群體收人,較大幅度增加對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糧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補貼標準,提高明年糧食最低收購價,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增加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支持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工作。提高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實施促進就業的財稅政策。逐步提高并落實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促進企業全面落實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制度。
5.增收節支以及加大投入資金的監管
①增收節支。在當前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的背景下,以減稅和增支為特征的積極財政政策勢必加大財政收支平衡的壓力。對此,要抓好增收節支工作,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堅決制止和嚴厲打擊偷騙稅等違法活動。強化“收支兩條線”管理,推進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對各項稅收和非稅收入,努力做到依法征管、應收盡收。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一般性開支,嚴格控制“人、車、會和網絡、招待”等支出增長,嚴格控制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堅決制止各種鋪張浪費。②對投入的資金加大監管。2008年11月已經投出1000億資金,加強監管增加檢查力量勢在必行。加大檢查力度,切實搞好項目建設的監督檢查工作。對中央新增投資稽察的重點,包括工作落實,審批投向,項目進度,資金使用,建設程序,工程質量等,以確保財政資金取得良好效果。
三、對此次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應預測
在當今世界金融動蕩中,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降至2%以下,我國依然保持9%的經濟增長率。這說明我國經濟增長始終有強勁的增長慣性。本次積極財政政策是在上次經驗的基礎上出臺的,并且在政策的系統性和著力點方面,比之前更寬泛,力度也更大。并且這次政策的重點比上一次更豐富,開始就把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民生事項等通盤做了考慮,且我們的市場條件比那個時候更有所完善和發展,因此,可以預見我國此次積極財政政策將會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國經濟在未來兩年內將會穩定發展,并產生以下積極效應: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的支持將會有效地推動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從而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②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對廉租住房建設的支持將有力解決民生問題,尤其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唇民在住房方面的壓力將大大減輕。③關于加快地震災區災后重建的各項政策和工作安排將會加快災后重建工程,有助干受災地區的經濟恢復和災區人民正常生活的恢復。④通過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具體措施,不僅有利于提升貧困群體的收入水平,從而啟動內需,刺激消費,扶根本上引導國民經濟逐漸步入內需推動的內源型良性循環軌道,而且還有助于縮小城鄉收入的差距,從而逐步實現社會平衡發展。⑤通過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實施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優惠政策,將不僅有助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壓力,促進中小企業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而且有利于推進經濟結構優化。
篇10
(一)優先安排民生規劃資金,確保民生項目落實
根據《規劃》,2009年省級財政應負擔重點民生項目216,224萬元,實際安排220,022萬元(不含中央補助資金和市縣安排資金)。其中,一般預算安排支出216,247萬元,增加86,625萬元,增長82.2%。具體情況是:教育工程安排76,240萬元,增加17,562萬元,保障義務教育經費,提高義務教育教師崗位績效工資水平,農墾中小學全部移交地方管理,教師與地方同等待遇,繼續推進教育扶貧工作;促進就業與再就業工程安排1,100萬元,增加900萬元,開展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培訓和公益性崗位補貼;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體系建設工程安排36,107萬元,增加19,528萬元,支持提高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擴大居民醫保覆蓋率和省直重點醫療機構建設,支持解決農墾衛生院“一無三配套”問題;社會保障工程25,252萬元,增加11,990萬元,支持提高城鄉低保補差水平和五保戶供養水平,農墾社會保險實現屬地化管理,與地方同等待遇,建立村干部生活補貼長效機制;住房保障工程7,200萬元,增加2,750萬元,支持廉租房建設、少數民族茅草房改造和危房改造,解決中低職級公務員住房困難;農民增收工程安排11,200萬元,增加7,835萬元,加大對種糧農民補貼和購買農機具補貼力度,提高農業科技110服務能力;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安排62,923萬元,增加53,973萬元,加大城鎮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農村沼氣和海防林建設等。
(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擴大內需促進發展
一是加大基本建設投入,刺激農村消費需求。安排省財基建支出40,000萬元,比上年增加17,000萬元;安排國債轉貸資金還本付息3,600萬元;新增安排以工代賑省級財政配套資金和革命老區省級財政配套資金1,550萬元;安排家電下鄉財政補助省財政配套資金3,000萬元。
二是支持構建交通網絡建設。安排交通運輸支出122,295萬元(含該科目中安排的基本支出,不含政府性基金,下同),比上年預算數增加103,871萬元,增長563.8%。
三是支持重點開發區和項目建設,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安排洋浦開發區建設補助30,000萬元,用于完善洋浦保稅區基礎設施;安排??诒6悈^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定額補助2,000萬元,支持??诒6悈^西移;新增安排中小企業扶持資金4,000萬元。
四是支持“三大”促銷活動,促進主導產業平穩發展。安排房地產、旅游、熱帶農產品宣傳促銷經費3,000萬元。
(三)加大農業扶持力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農林水事務支出安排175,180萬元,增長295.5%。其中:農業方面支出安排137,601萬元(含從農墾下劃中央補助基數中安排117,150萬元),增長783.9%;林業方面支出安排20,825萬元,增長100.8%;水利方面支出安排11,420萬元,增長63%。
(四)繼續加大教育投入,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教育支出安排153,280萬元(含省對市縣轉移性支出62,697萬元),增長33.6%。安排義務教育保障機制資金53,885萬元;安排教育扶貧移民工程5,227萬元;安排35,077萬元用于職業教育;安排35,803萬元用于高等教育。
(五)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促進就業再就業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安排60,455萬元(含從農墾下劃中央補助基數中安排7,174萬元),增長34.4%。安排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412萬元,將城市低保對象平均保障標準提高到月人均208元,補差標準提高到月人均160元。安排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300萬元,將農村低保對象平均保障標準提高到月人均120元,補差標準提高到月人均69元,城鄉低保人均保障標準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安排廉租房建設和財政貼息資金2,300萬元(另從省級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中安排700萬元),對2,990戶困難人群給予實物配租、對13,555戶給予租賃補貼(租賃補貼標準為5.6元/平方米/月);安排中低職級公務員住房建設補助1,800萬元,用于補助住房建設32萬平方米,解決約4,000名無房公務員住房問題。
(六)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支持提高醫療服務能力
醫療衛生支出安排68,388萬元,增長67.9%。安排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2,081萬元,將全省參保人數達到150萬人,爭取參保率提高到93%以上;安排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21,000萬元,省級財政年人均補助標準提高20元,各級財政補助標準達到年人均100元,籌資水平達到年人均120元。
(七)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公益性文化體育事業發展
科學技術支出安排10,258萬元,增長36.0%。安排省科研項目經費2,026萬元,科技三項費用1,200萬元,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400萬元等。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安排17,577萬元,增長5.8%,安排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配套經費302萬元,廣播電視設備購置經費1701萬元等。
(八)加大污染源治理投入,積極支持生態省建設
環境保護支出安排25,420萬元,增長198.4%。安排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17,772萬元,用于市縣垃圾處理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安排市縣污水處理設施運營補助300萬元,對中部生態核心區有關市縣污水處理運營進行補貼。
(九)加強公檢法司政權建設,確保社會穩定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和公共安全支出安排250,794萬元,增長26.2%。
(十)加大省對市縣補助力度,提高市縣基本公共服務能力
省對市縣財力性補助支出996,248萬元,增加236,412萬元,增長31.1%。
三、完成2009年財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堅決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促發展毫不動搖。要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安排好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積極籌措中央項目我省配套資金,爭取中央支持,千方百計增加我省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加大對洋浦保稅港區和國際旅游島的財政扶持力度,促進洋浦保稅港區和國際旅游島的發展;制定刺激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房地產、旅游發展的財稅政策措施,支持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發展;使用好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推動高新產業發展;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業成長性獎勵資金,支持搭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平臺,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二)強化預算執行,確保完成年度收支任務
抓執行加大力度。加強對燃油稅費和增值稅轉型等改革的跟蹤調研,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實施財稅庫銀聯網,建立健全收入監控體系,形成收入預測、預警機制,實現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稅源跟蹤管理,完善非稅收入管理制度體系,推進非稅收入分類規范管理,確保圓滿完成全年財政收入任務;提高預算編制科學性,強化基本支出數據管理,項目支出預算實行項目庫管理和滾動預算,細化項目支出預算編制,減少預留資金的比例,提高可執行預算指標的到位率,推行支出預算聽證試點,繼續實行預算支出通報制度,進一步加強預算支出考核,修改結余結轉指標管理辦法,加快預算指標分配,提高資金支付效率,加快預算支出進度。
(三)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抓節支厲行節約。從嚴從緊安排公務車購置、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出國(境)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嚴格控制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超面積、超標準建設和裝修;嚴格控制黨政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避免重復建設和損失浪費;經常性支出原則上實行“零增長”。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保民生千方百計。要切實落實重點民生規劃,對列入《規劃》的重點民生項目,優先安排,重點保障,確保新增財力的主要部分投向民生,集中解決民生問題,努力使我省解決民生工程走在全國前列;大力支持教科文衛和社會保障工作,積極促進社會事業發展;加大“三農”投入,大幅度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投入,支持以水利為主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加大環保投入,健全中部山區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完善生態轉移支付辦法,積極推進生態省建設;積極籌措資金,妥善化解社會矛盾和歷史遺留問題,支持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群訪事件,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五)繼續深化改革,著力創新體制機制
促改革決不退縮。支持省直管市縣行政管理體制、洋浦保稅港區、國際旅游島和農墾改革,積極做好農墾體制下劃后的財政管理工作,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著力構建海南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全方位推進財政改革,按照權力制衡、流程簡便、公開透明的原則,著力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政體制機制。繼續完善轉移支付辦法,積極運用因素法、公式法,科學合理、公平公開地分配資金;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分類規范專項轉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制定與主體功能區規劃相配套的轉移支付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市縣基本公共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