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鏈研究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23 11:56: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半導體產業鏈研究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半導體產業鏈研究報告

篇1

產業化基地成立以來,堅持以發展本地集成電路產業,建立健全產業鏈,壯大產業集群,提供良好的產業技術支撐環境為己任,卓有成效地開展了一系列服務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有力地推進了西安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并已成為政府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所需產業規劃與研究、資源整合與配置、招商引資咨詢、企業孵化與扶持、交流與合作、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專業技術支撐與咨詢服務等的橋梁與載體,對西安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起到了“組織、協調、引導、推進與聚集”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國內外影響和社會效益,為區域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地方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西安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現狀

西安產業化基地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深化服務”的方針,以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建立健全產業鏈,壯大產業集群,提供良好的產業支撐環境為目標,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產業公共服務與技術支撐服務體系。隨著一系列扶持集成電路產業優惠政策的制定實施和產業公共服務的不斷拓展深化,西安集成電路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產業規模、產業鏈完善、自主創新、人才吸引和培養、公共技術支撐與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產業規模不斷增大:經過近10年的發展,陜西省現有集成電路企業70多家,其中95%都集中在西安,設計企業近50家,制造封裝企業8家,硅材料生產企業10家,設備制造企業8家,測試與分析中心3個,相關科研機構約18個,學歷教育機構8個,專業培訓機構2個,并形成了以西安高新區為核心的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從引導完善集成電路產業鏈出發,聚集了英特爾、西岳電子、美光、威世半導體、天勝、應用材料等重點Ic企業,形成了集成電路設計、加工制造、封裝測試及半導體支撐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陜西集成電路產業2001年實現銷售收入約3.2億元,2005年達到20.2億元,2010年達到70.22億元,“十一五”期間增長近3.5倍。201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為1440.15億元,增幅為29.8%,陜西省2010年銷售收入增幅為41.92%,約占全國銷售總額的5%。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目前,西安集成電路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累計300多種,涵蓋了物聯網、通信、微處理器、信息家電、半導體照明、消費電子、設備制造、器件研發等多個領域。代表性產品有:華芯的存貯器、西電捷通的WAPI IP核、深亞的SDH芯片、英洛華的LED驅動芯片、龍騰微電子的32位嵌入式CPU、理工晶科的8/12寸硅芯爐、能訊基于氮化鎵的開關功率晶體管元器件、炬光的大功率激光器等,充分體現了西安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巨大潛力和科技研發與創新優勢。

人才優勢促進產業發展:西安有10多家集成電路研究機構及高校,與集成電路相關的科研、教學與設計的技術人員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在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郵電學院等多所高等院校設有微電子學科或集成電路設計專業及重點實驗室,年在校相關學科學生近10萬人,年輸送相關學科畢業生2萬余人,占全國的14%,人才優勢為西安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同時,隨著本地集成電路產業的興起,外流人才紛紛回歸,2005年以來成立的留學生企業10多家,給西安集成電路產業帶來了先進的技術、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大量的資金,人力資源和產業資本相互吸引、相互促進的局面正在形成。

公共服務平臺輻射帶動作用明顯:西安基地在做好集成電路設計業的同時,注重發揮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將服務延伸到整個半導體產業鏈,提出了發展上游半導體材料與設備、中游集成電路制造、下游集成電路封裝與測試產業集群,以及半導體照明、太陽能光伏、先進半導體器件、衛星導航應用等產業集群的建議。目前,以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為核心、硅材料與太陽能光伏產業集群為支撐、半導體照明與衛星導航應用產業集群為補充的新興半導體產業正在形成,并已成為西安信息產業新的增長點。

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經過近10年的發展,西安集成電路產業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相比之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設計業與整機的結合力度不足、產業鏈相對弱小、支撐業發展滯后、適用性人才不足、產業環境亟需改善等這些因素制約了本地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發展。

2.產業發展思路

“十二五”期間,西安將統籌優勢資源,優先發展集成電路設計業,大力發展分立器件制造業,積極引進新一代芯片生產線,提升封裝測試水平和能力,增強關鍵設備和基礎材料的開發能力;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積極促進企業的整合重組,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集群的建立,完善產業相關配套環境建設。

政策引領,聚合力量,促進產業大發展。以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產業為目標,以政府支持和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改善產業發展環境和創新機制為手段,引導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要素交叉整合,優化配置,統籌協調產、學、研、用各環節有效銜接,形成合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整合資源,優化結構,重點突破,實現集成電路產業跨越式發展。

著眼全局,推動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推行從芯片設計到系統應用的全產業鏈思維,積極推進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制度創新,推動銀企積極合作,大力培育集成電路在新興產業中的應用,通過改造提升,實現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在產業鏈各環節形成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構建戰略性集成電路產業研發和產業化體系。

3.產業發展目標

通過新興產業培育和產業結構調整,到“十二五”末企業數量達到100家以上,全行業銷售收入達到4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6萬人,其中高端技術、管理人員達到10%,工程技術人員達到40%,高級技術工人達到30%;著重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和機制創新,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機制,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全行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企業科研投入強度占銷售額的比例平均達到6%,重點骨干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力爭達到8%。

4.產業布局規劃

以關天經濟區建設為契機,以西安為中心,統籌整合咸陽、寶雞、渭南、漢中、天水等西部地區現有的微電子產業資源,發展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鏈,建立由“一區四園一基地”組成的西部微電子產業基地。

西安集成電路產業出口加工區:依托西安出口加工區B區,完善其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引進出口加工型企業落戶,使區內企業達到10家以上,成為西安集成電路產業國際化的支撐平臺。利用出口加工區的政策優勢,培育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

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相關配套企業跟進,帶動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發展。

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以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依托,建設西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形成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聚集區,吸納40-50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人駐;建設集中的產業公共技術支撐服務區,營造良好的人力資源供給環境,大力吸引境外跨國公司的研發機構、國內知名企業的設計中心和本地規模設計企業入駐,加大創業企業的扶持力度,使園區成為智力引進和實現企業自主創新的有效載體,成為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西安集成電路制造產業園:以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依托,建設西安集成電路制造產業園。以新型分立器件、LED芯片及集成電路制造為核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5-10家規模制造企業入園,使其成為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集成電路制造產業園區。

西安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產業園:以西安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依托,建設西安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產業園,大力扶持本地企業,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及相關配套企業,吸引5-10家企業入駐,將該園區打造成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封裝測試產業園。

西安集成電路設備與材料產業園:以西咸新區和西安民用航天基地為依托,建設西安集成電路設備與材料產業園,聚集一批設備與材料及相關配套企業聚集的產業園區,吸引15家以上相關企業入駐,發揮我西安裝備制造業優勢,建成國內一流、西部第一的集成電路設備與材料企業聚集區。

5.進一步完善產業服務體系

自2000年國家科技部在西安設立國家集成電路設計西安產業化基地以來,產業化基地一直采取“政府主導”的建設模式,探索出了一條產業推進、技術支撐與產業服務協調發展的有效模式,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產業公共服務和技術支撐服務體系,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專業孵化器+產業公共服務+技術支撐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綜合服務體系,能夠為企業提供從產業研究、產業咨詢、企業孵化、產業推進等產業公共服務和EDA設計服務、MPW&IP服務、封測服務及人才培養等技術支撐服務。“十一五”期間,孵化集成電路企業20多家,通過服務平臺為產業發展爭取各類資金超過1億元,舉辦和參加行業展會近30次,為政府決策提業研究報告和專項報告10多項;利用EDA設計平臺開發產品30多個,通過MPW&IP平臺流片的產品近200種,流片費用近1億元,封裝測試平臺服務項目近100個,培訓平臺培養各類技術人員4000多人,為企業累計節約成本超過1億元,極大的促進了西安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十二五”期間,產業化基地將以“一區四園一基地”為依托,進一步完善產業服務體系,提升產業化基地的服務能力,促進西安集成電路產業的突破發展。

產業服務方面:建立產品展示交易平臺,構建電子商務系統,定期舉辦和參加有影響力的行業會議,形成全方位的產品展示交易服務體系;搭建投融資服務平臺,設立“陜西集成電路專項種子基金”,將政府引導和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相結合,多渠道引導國內外風險投資基金、金融債券等資金進入集成電路產業,為產業發展提供所需的金融資本支持。

篇2

【關鍵詞】LED智能照明技術 發展現狀 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經濟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能量,能源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我國是一個能源消耗非常大的國家,更應該對節能問題給予更高的重視,各行各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應該貫徹節能理念。LED智能照明技術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能源消耗問題,LED作為一種新光源,和傳統的光源不同,是一種節能環保型的光源。

1 LED智能照明技術的發展

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壓力下,各國都開始推行節能環保的照明光源,尤其是在國際上,LED照明光源的發展比較快速,我國也加大了對其的重視。

1.1 國外LED智能照明技術的發展

在LED智能照明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中,美國一直處于世界領先的水平,在照明技術的設備知識產權、芯片知識產權郵寄科研開發技術等方面都表現出巨大的優勢,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也非常高。但是LED照明技術在美國的發展速度并不迅速,這主要是由于美國人的節能意識不夠強導致的,于歐洲人相比,美國在技術上表現出優勢,但是在意識上不夠重視,因此LED照明技術的發展受到限制。歐洲人的節能意識非常強,進入21世紀以來,歐盟就開始推廣白光發光二極管,德國建立了最先進的芯片生產線,生產出LED照明燈,在工廠、居民區、辦公環境、公共場所以及公交客車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節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歐洲是最先將LED照明技術應用到辦公環境中的。歐洲的LED產業發展非常成熟,白熾燈已經逐漸被淘汰。在亞洲地區,日本是最先發展和使用LED照明技術的,其在芯片的研制以及產業化的開發方面都已經處于國際的領先水平,在LED的開發研制中投入了非常大的財力和物力,并且也掌握了很多相關的專利。近年來,韓國在LED照明技術方面的發展也比較快速,LED照明燈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韓國的LED照明產業發展比較晚,但是在價格上具有很大的優勢,因此也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成為了世界上的有名的LED光源生產基地[1]。

1.2 我國LED智能照明技術的發展

我國的LED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的,最初發展的是LED半導體產業,直到90年代初,LED照明產業才開始發展。我國的LED產業已經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在LED芯片封裝、LED芯片制造、LED外延片生產以及LED的產品運用上都有研究。此外,我國還出臺了比較多的LED照明燈節能方面的優惠政策,進一步促進了我國LED照明燈的發展,在光源的生產和研究方面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在2013年,還將LED照明產品運用在我國的西部地區,促進了西部地區的LED照明產業的發展,LED智能照明技術在電能測量方面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雖然我國形成了LED照明的完整產業鏈,但是我國在芯片的研究和外延片的制造方面還不夠成熟,這方面的技術核心,主要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掌控,我國主要在LED照明產業鏈中的封裝和生產方面承擔重要的角色,這也是由于產品生產和封裝工作的技術要求不高、門檻較低而導致的,在LED照明燈的生產方面,技術含量比較低,使用的設備比較少,還屬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勞動力成本比較低。我國目前還沒出臺關于LED照明技術的規范,因此很多小型的加工企業都加入到了LED照明產品的加工中,通過廣東、浙江和福建等沿海的地區,從韓國進口芯片,由我國加工,因此光源產品的質量有高有低,價格方面也相差比較大[2]。從LED照明產品的質量來看,一些規模比較大的企業,研發力量相對比較強,聘請了一些留學的專業人員,同時也和研究單位或者高校合作,因此在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強。

2 LED照明技術的發展趨勢

2.1 家居領域的發展

目前,雖然LED智能照明產品在工業上和商業上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由于其成本比較高,因此在家居領域的應用受到限制。隨著我國物聯網、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家居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從行業的研究報告中可以得出,在2017年市場的規模預計達到80億元。因此,LED照明的未來發展方向會逐漸向著 智能家居的方向發展,在家用照明方面,也充分引入高端科技。目前家居智能照明的推廣主要受到價錢的限制,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技術的發展會越來越成熟,因此價格方面也能夠控制在更低的范圍內。在未來的幾年內,中國的LED照明市場將不斷擴大,可以挖掘的市場空間非常大,并且還存在著新的利潤增長點[3]。

2.2 公共領域的應用

在隧道的照明中,采用傳統的光源往往具有光線暗、隧道內外的光線存在較大的差別等二造成交通事故。針對這種情況,同樣可以采用LED智能照明技術來解決。通過LED照明燈的使用,可以更靈活的調節隧道內的光線,一隧道外的光線作為參考進行調節,當外界的光線變亮時,隧道內的光線也會逐漸變亮,當太陽落山之后,LED照明還可以進入夜間照明模式,從而有效的縮小隧道外和隧道內的光線差別,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3 結語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LED智能照明產業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雖然在核心技術方面還和國際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會加強對技術的研究,同時將LED智能照明產品應用在家居領域和隧道中,將智能技術和新光源有效融合在一起,實現照明的節能環保,從而促進我國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飛.基于DALI協議的LED智能照明系統關鍵技術研究[D].廣東工業大學,2013.

篇3

雖然出生在臺灣淡江,鄭永健早已習慣了現在一半在內地,一半在臺灣的生活;不過40多歲的他今年的打算有些改變:把妻子和女兒接到內地來定居。至于是北京還是上海,還沒有最后決定。

選擇定居的理由很簡單:他在大陸的工作已經從試探期進入了規模發展的階段。作為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亞太區市場行銷總監,他在北京的同事,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增加到了150多人。加上上海、深圳以及杭州三地,全球最大的計算機主板芯片廠商威盛在內地的員工已經達到了500人的規模。

“未來兩年內,我們希望在大陸的員工可以超過2000人,達到與臺灣同等的規模。”鄭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表示。

鄭只不過是數十萬已經定居或者半定居在大陸的臺灣高科技人員中的一個縮影,從電腦零部件生產和組裝到芯片的設計以及制造,已經取代紡織和玩具等傳統產業,成為臺灣業界跨海峽再創業的新主角。臺灣淡江大學中國研究所的一份統計指出,僅在內地的臺資企業就超過了4萬家,雇傭的員工估計在1000萬人左右,其中有相當大部分企業從事高技術產品的制造。

臺灣顯然也不是這場恢弘的大轉移中惟一引人注目的主角,日本、韓國、美國、歐盟等也紛紛被挾裹進來。在這場被稱為“重構著中國乃至全球制造業整體格局”的IT業大遷徙中,從《遠東經濟評論》到《華爾街日報》,從日經BP到《商業周刊》,一個正在成為爭論焦點的問題是――中國的“新制造時代”,或者說世界高技術產業的“中國制造時代”是否已經開始了?

此時,距離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還不足一年的時間。當中國越來越深地突入一向被發達國家視為禁臠的高技術產業時,這個家庭的各個成員已經開始小心而務實地審視這個新進者的能量以及威脅。

在美中安全審查委員會今年7月向美國國會遞交的報告上,我們可以嗅到典型的“紅色警戒”的氣息。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在共計22000多種分類商品中,被稱為高技術產品(ATP,ADVANCED TECHNOLOGY PRODUCT)的有500多種,2001年高技術產品在美國貿易中所占的比重超過了1/4。報告指出,從1990年到2001年,美國向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了483%,而同期中國向美國的出口卻增加了8126%,中美之間的高技術產品赤字在2001年超過了61億美元。1990年,美國有260種高技術產品保持對中國的貿易順差,而中國對美國保持貿易順差的只有97種,但到了1995年,這一比例變成了288:205,到了2001年,這一比例已經倒轉過來變成254:315。

而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高技術產品也已取代傳統制造業,成為中國出口強勁增長的主發動機。今年前8個月,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達到了398億美元,占整個出口額的兩成,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3.7%,遠遠超過了17.5%的平均增速。與服裝、鞋類和玩具等傳統出口產品的一位數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動數據處理及零部件出口額增長了56.8%,集成電路及微電子組件增長了70.4%,錄放像機增長了71.8%。

實際上,在彩色電視機、DVD播放機、彩色噴墨打印機等領域,中國都已經是無庸置疑的全球頭號制造大國。以DVD為例,目前中國的產量超過了全球總產量的半數,而排名第二的馬來西亞所占的全球份額才只有15%。

“在哪些領域中國制造將最終占據主導地位?”摩根士丹利亞洲經濟學家謝國忠在接受《財經》采訪時給出的答案是:“很多。”

雪崩效應

發表“中國宣言”,宣布新的合資、聯盟、投資以及生產項目,近兩年來,這已經成為跨國企業最常見的場景。

9月24日,位于長江三角洲核心地帶的蘇州工業園區,全球第三大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面板)制造商友達光電投資1億美元的模塊廠正式落成,作為中國大陸首家具備全尺寸生產能力的工廠,到今年年底,該廠的月產量將達到50萬片。

10月23日,全球最大的網絡供應商3COM公司首席執行官克勒夫林在北京釣魚臺宣布,在過去一年已經把許多生產從美國、新加坡和歐洲轉移到中國之后,公司還將把更多的生產和研發轉移到中國。因為在他看來,無論在哪個市場,價格都應該有競爭力,而具備龐大的市場和成本雙重潛質的中國顯然是最佳之選。

在中國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中,外商投資企業是當仁不讓的中堅力量。實際上,外資企業在整個中國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經從1980年的不足5%增加到了去年的51%,而今年前10個月,這個比重已經達到了51.7%。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最近對709家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日本企業在中國生產的產品中,只有39%是在中國國內銷售的。

科爾尼管理公司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投資選擇地。雖然這份調查反映的還僅僅是一種投資態度,但無疑,越來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資正在涌入中國。2001年,中國實際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資達到了468億美元,其中2/3的投資都集中在了制造業。以中國從美國吸納的外商直接投資為例,2000年僅用于電子設備制造業的就占到了總量的1/3以上。

實際上,過去三年中,制造業在外商直接投資中所占的比重已經上升了10個百分點。很多專家相信,繼1992年中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突破100億美元大關之后,中國有望在今年達到第二個里程碑,即500億美元。

根據外經貿部的統計,今年前8個月外商直接投資就已經達到了274億美元,增幅超過了20%。如果說1992年的里程碑可以被理解成一種政治效應,那么由于入世而帶來的“雪崩效應”已經成為新的投資倍增器。

全世界最為龐大的廉價人力資源顯然是中國最具吸引力的一點。根據勞動部的統計,僅中國每年新增的就業人口,就超過了臺灣現有的勞動力總量以及新加坡的總人口。而中國普通非熟練工人的工資水平,一般只相當于泰國的1/3,新加坡的1/8,或者日本的1/20左右。最重要的是,謝國忠認為,在龐大的后備人力資源緩沖下,中國的工人的平均工資水平的增長幅度將會長期低于生產力的增速,也就是說,企業將獲得長期穩定的廉價勞動力供應,而不僅僅是現在。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全球性產業轉移中,美國將大批制造業轉移到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地區,而日本則陸續把制造業轉移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如果說因為一些政治和經濟環境的原因,使得中國錯過了上一次的機會的話,2001年中國入世,顯然極大地掃清了潛在的非經濟制約因素,使得人力成本低的優勢得以更加完整地表現出來。

賽迪顧問股份公司副總裁王鵬對《財經》表示,中國在入世后,與世界市場接軌,過去的不確定性大大降低,從而使得對接全球市場的通透性和便捷性都相應增加。這使得外商能夠很好地同時掌控中國以及全球兩個市場。雖然中國市場目前在很多跨國公司的總收入中還只占幾個百分點的份額,但幾乎所有人都相信,要使這個潛在的市場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超級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一個新的雪崩模型正在漸露雛形:由于全球經濟普遍處于低迷狀態,價格競爭將格外激烈,在那些已經把制造基地轉移到中國的公司更加低廉的價格壓力下,把工廠保留在像日本這樣高成本地區的企業將越來越難以生存。謝國忠對《財經》指出,它們只有尋求降低自身成本,而中國是合乎邏輯的選擇。

IDC(國際數據公司)中國公司總經理謝亦冰更認為,一些試圖改變格局的公司會通過把上游關鍵零部件的制造甚至研發轉移到中國來,以便更好地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實際上,這個模型正在成為現實。以臺灣向中國大陸的高技術產業轉移為例,先是個人電腦的組裝,比如宏電腦;接著是零部件的生產,比如生產顯示器、掃描儀以及光驅的明基;然后是具備高附加值的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和組裝,比如上面提到從事TFT-LCD生產的友達光電;然后是芯片生產,最為典型的就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打算在上海開工的投資10多億美元的8英寸芯片生產和封裝線。

這不僅是一種技術層面上的遞進,同時也是一種數量上的雪崩,僅友達光電一家公司進駐蘇州,帶來的配套零部件生產就超過了30多家。

分工模式

雖然沒有多少人懷疑“中國制造”的規模效應,但是在大多數從業人員和研究者看來,伴隨遷移產生的沖擊并沒有人們通常想像的那么大。

臺灣明基集團董事長李火昆 耀在接受《財經》采訪時就坦言,實際上臺灣高技術廠商向大陸轉移,對于臺灣就業的直接沖擊并不嚴重;因為像宏、明基這樣的大型企業,由于島內勞動力的匱乏,實際上已經在大量使用來自菲律賓等國家的勞動力。而日本很多學者也指出,轉移到中國的不少制造業,大部分是在日本國內已很難再吸引新增勞動力就業的部門。

以對美國的出口為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指出,中國與日本存在實際競爭的產品比例還不到10%,而且即使在10%的產品中,日本也主要集中在高端,而中國集中在低端,針對的是不同的用戶。

日本野村研究所研究員官志雄在今年8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也指出,雖然日本對美國的IT產品直接出口,在美國進口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在過去10年中下降了接近一半,但實際上,日本廠商通過在其它亞洲國家的投資以及OEM方式完成的間接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直接出口的下滑。

一些東盟國家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認為中國會像黑洞一樣吞噬掉本來流向東盟的外商直接投資。但林毅夫并不同意這種觀點。他的理由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到現在,雖然中國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持續增加,但在全球私人資本流動中所占的比重卻并沒有明顯的增加,這就意味著流入中國的資本越多,流入其它國家的也會越多。

實際上,從1995年到2000年,中國在美國對亞洲地區的外商直接投資中所占的比重從47%下降到了27%。最新的一份調查也顯示,日本有超過46%的企業都表示,不會因為對中國的投資而削減甚至關閉在亞洲其它國家的生產線。

在林毅夫看來,中國與發展階段相近的東盟之間,將會遵循著類似美國與歐洲之間的專業分工模式。中國由于市場和經濟規模大,因而專業分工所涵蓋的范圍將比東南亞國家大,但這些國家仍然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美國的經濟規模,雖然遠大于歐洲的許多國家,但二者之間仍然存在著龐大的專業分工。以2001年為例,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額,占到了美國貿易總量的1/5還多。

但是,就短期而言,東南亞經濟仍然可能最直接地感受到中國IT產品出口增長的壓力。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秀蓮在接受《財經》采訪時指出,原因在于東南亞國家對于電子工業的依賴相當高,尤其出口嚴重依賴美國市場。

上行臺階

當全世界都在驚嘆于中國的經濟奇跡時,中國人自己卻經常面臨一個困惑:如果沒有自己的國際品牌,在主要由外資企業搭建起來的“中國制造”上,中國是否可以稱之為足赤真金的高科技“世界工廠”?

摩根士丹利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非常直接,他認為,“外資企業的很多工程師、工人甚至銀行貸款都來自中國,過些時候很多人會離開去開設自己的公司。”

謝描述的過程的確在中國大量上演著。以國內目前小有名氣的手機設計公司中電未來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其董事長董德福原來就在摩托羅拉工作數年。更多的人則是在外資企業滲透后帶來的技術環境中獲得靈感開始創業,在全球充電電池市場上排名第三的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詳見輔文《比亞迪路徑》)。

國際數據公司中國區總經理謝亦冰認為,外資企業在將制造業引進國內的時候,不可能不引進技術,而中國的吸收能力又相當快,這顯然為中國制造業沿產業鏈上行提供了更高的起點。

但這將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以中國目前的高技術產品為例,真正進入美國等主流市場的實際上還是板卡、電源等計算機零部件,連計算機整機都還比較少。即使內存條,也只是把原始材料拿來進行封裝而已。

林毅夫教授在接受《財經》采訪時也指出,如果把整個計算機產業分成四個產業區段的話,最上端的是核心芯片的研發,比如英特爾對微處理器芯片的研發;其次是核心芯片的生產,比如12英寸或者8英寸芯片生產線;然后是一些簡單芯片和零部件的生產,最底層的則是組裝。中國目前最有競爭力的仍然集中在組裝以及零部件的生產領域,即集中在這些高技術產業中勞動力比較密集的區段或者產業。

“海外媒體對中國的看法過于樂觀。”他補充說。即使相對成熟的8英寸芯片的生產,國內企業消化起來也很吃力,只能借助外資企業幫助建立規模化的生產線。而中國要真正進入核心芯片等新品研發階段,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也許20年,也許15年。

實際上,中國目前的芯片產業仍然只相當于臺灣地區上個世紀90年代前期或中期的水平。雖然國內的芯片設計公司有500多家,但其中70%~80%都側重于比較成熟的傳統家電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的芯片設計,設計能力仍然只是中初級水平,產品的集成度也有限。加上缺乏相應的從事高復雜度芯片生產的專業工廠,整個產業與臺灣相比大為遜色,更不用說美國了。

即使那些看上去中國已經初步具備競爭力的高技術產品,中國仍然要面臨另外的掣肘因素:專利。圍繞著DVD播放機、彩電展開的專利糾紛,將來很可能會逐步擴展到諸多領域,比如電腦零部件、芯片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資企業負責人對《財經》坦陳:“也許我們無法阻止它學會怎么做,但我們可以用(專利)法律禁止它這么做。”

幾乎沒有任何一種高技術產品的發源地是在中國,中國企業所擁有的專利多為次生性專利,而非原生性專利。這樣,給競爭者施加的壓力越大,中國企業在專利方面遭到的反擊就可能越大。中國DVD企業剛剛打輸的專利官司已經敲響了警鐘。

硬幣兩面

令人擔憂的恰恰是中國的企業看來并不怎么在乎技術是不是自己的。在最早開始轉移的家電領域,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家電生產能力,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企業擁有領先的研發技術。而在迅速崛起的手機行業,盡管大量國內企業紛紛加入,但大多把目光瞄準了低端市場。一位正打算加入手機大戰的企業老板反問說,“怎么做技術?首信、東信都做過研發,能用嗎?”他認為至少在目前,要想賺錢就不能投研發,國內企業的優勢只有成本。

宏觀的統計數字也并不樂觀。2001年,中國在研發方面的總投入只有110億美元,還不及美國的1/20;按照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來計算,中國2001年的比重為1.09%,發達國家則普遍在2%以上。

在一些專業研究者眼中,中國雖然已經具備了成為包括高技術產業在內的“世界工廠”所有可能性,但在可能與現實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除了技術上的鴻溝以外,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是管理。實際上,中國制造企業落后的管理水平在很多時候已經極大地抵消了潛在的成本優勢。在謝國忠看來,提高中國制造業管理質量的關鍵是開放資本市場,因為如果資本市場只能給行政指定的壞公司提供支持的話,那么好公司,尤其是那些民營企業,就很難獲得良好的成長環境。

改善管理的另一個路徑是讓外資在中國公司中擁有更多的股權。謝亦冰指出,合資企業的人均生產力和母公司相比雖然還有成倍的差距,但與傳統的國有企業相比,改善仍然是巨大的。

與國有企業相比,外資企業和非國有經濟成分的企業已經表現出更為強大的生命力。根據海關最新統計,今年前10個月,國有企業的出口增速僅為8%,外資企業的出口增速為25.2%,而集體、私營及其他企業的出口更是增長了64.1%。

此外,包括物流和電信等在內的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包括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在內的基礎教育的加強,良好的公共產業政策等,也都被投資者反復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