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賞析范文

時間:2023-03-31 23:23: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蜀道難賞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蜀道難賞析

篇1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我國古代一位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的美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泰安西北),出生于安西都護府之碎葉城(今吉爾斯共和國托克馬附近),后隨父內遷移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之清蓮鄉。從小勤學刻苦,年輕時候博覽群書,受到儒、道家思想的影響,25歲出蜀,漫游蜀中及長江流域等地,游遍了名山大川。《蜀道難》是他的代表作,詩中以奔放的激情和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描繪出由秦入川的蜀道充滿艱險的情景,構成一幅流動的自然山水畫,給人以雄壯的美的感受。

二、欣賞詩的描寫

詩人寫作時按照由古到今的順序來進行描寫,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不同的山水特點來進行描寫,有側面描寫和正面描寫。

從開頭到“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是側面描寫。開頭就用“噫吁”三個感嘆詞,接著是“危呼高哉”,一聲驚嘆,震撼人心。憑空而起,包含著充沛的感情力,使人在這一聲并沒有多少描繪的驚呼中,深深感到蜀道的高危險峻。

正面描寫是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到“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描寫出攀登之艱難。“青泥河盤盤”則筆鋒一轉寫游蜀地人的感受以及由對游者的安危、關懷幾方面來寫山路的曲曲折折,很短的路程內就要轉達很多個彎,路是盤繞著山峰上的。接下來詩人筆鋒又一轉,以虛擬回答的方式,借問友人何日歸來,借惜別之情,借景抒情。用“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等感彩濃厚的自然景觀寫出路途的難走,加上環境荒涼,凄清,內心充滿了無限的哀怨與愁苦。自然而然發出感嘆,蜀道難走啊,比上天都還難!接著由靜寫到了動,山巒起伏山峰連著山峰。又來一個枯松倒掛在絕壁上的特寫鏡頭,飛湍瀑流在懸崖上石頭上,在山谷中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山的高危使人望而生畏,由此發出感嘆:危險的道路啊!你這遠道的人,為什么來到這里?一句“質問”,一種虛幻的筆法,從側面強化了蜀道的驚奇雄險。

三、欣賞浪漫主義色彩在詩中的體現

《蜀道難》詩中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它是詩人的名篇,詩人在他佳作中是怎樣體現浪漫主義色彩的呢?我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欣賞的:

1.我對浪漫主義的理解

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藝思潮,它在反映客觀現象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運用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作為一種創作方法和風格,浪漫主義在表現形式上,強調主體性,側重表現理想世界,把情感提高到創造的首位,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和夸張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如屈原的《離騷》、李白的詩歌和吳承恩的小說《西游記》。他們的作品都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2.欣賞浪漫主義色彩在詩中的體現

(1)全詩一唱三嘆加強了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

反復詠嘆的結構形式,充分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回旋跌宕的音樂美。這種反復詠嘆強調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感嘆,為本詩墊定了基調。中間再次出現重在渲染環境,表現一種發愁和畏懼的心理,末尾出現抒發無可奈何的情緒。全詩通過一唱三嘆加強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同時前后呼應,深化了主題,開頭幾個驚嘆詞(噫吁),中間又出現嗟嘆詞,結尾又用“長咨嗟”,使感情更加強烈,增加了全詩的浪漫感彩。

(2)成功運用神話傳說、豐富的想象、夸張的手法,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主義氣質

詩中運用神話傳說、豐富的想象、夸張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難于上青天的蜀道高峻險阻和旖旎的風光。同時將人間險惡與蜀道進行對比,隱含著對唐王朝前途的擔憂,把“蜀道難”的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成功運用神話傳說與夸張想象來描繪自然。如:“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連峰去天不盈尺”“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黃鶴難飛,猿猱愁度等夸張描寫,為蜀道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把讀者引入一個五彩斑斕,驚心動魄的神話世界。

(3)詩中的語言充分渲染意境、意象美,表現了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

詩中語言把神奇驚險無比的意象、意境充分的渲染開來,使人不僅能讀出詩人的浪漫主人情懷,也能聞出來,感受出來。李白的詩歌語言具有清新明快的色彩,他的作品中不加任何雕飾,瀟灑清麗,卻能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

四、結語

通過對詩人及寫作背景的了解,對詩中浪漫主義的欣賞,讀者對此詩有更深的理解,詩中借景抒情,描寫形象生動,寫出蜀道崢嶸崔嵬的面貌,渲染出陰森深邃的氣氛。突出蜀道的艱險高峻和難以攀登,給蜀道涂抹上離奇的色彩。形象生動地表現出蜀地的風光。

詩人的奔放、飄逸,讓人贊嘆不已。他的詩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有著豐富的意境,讀來耐人尋味。他以情境為主,既敘事說理,也寓意景中,《蜀道難》是他的代表作,全詩以奔放的激情和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典型地體現了詩人特有的浪漫主義創作風格。此詩真不愧是我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之一。

作者單位:

篇2

【 “小切口 大問題”全新角度解讀文言文】

我在文言文教學方面比較古板,不愿意用多媒體,不用學生照本宣科,只有唯一的方法:1、學生課本批注;2、上課前黑板抄原文3、課上學生討論、繼續批注。4、黑板討論后批注原文5、其他同學落實;6、學生講解點評7、教師點撥。實際上,我感到很無奈,這是我能做到的對于實詞與句式落實的最好的方法。

王教授的幾次培訓對我的啟發很大。前幾次的培訓,王教授都是教我們“備教材”,研究教材、走進教材“尋找小切口”,以求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剛才說了《勸學》的課堂操作,接下來也說一說《勸學》的導學案設計。《勸學》是名篇,結構清晰,語言邏輯性強。論點鮮明,所以,在備課組集體討論時,我主張把學案分成兩張,一張只有原文而無注釋,下面以習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一張是通讀全文后,以“學不可以已”為小切口,引導學生從結構入手,鍛煉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語文教師最關心的字詞和句式等基礎知識的落實,在課堂的組織過程當中因勢利導即可。

《蜀道難》不僅是文言文,還是詩歌,而且是浪漫主義的。語言艱澀,如果以文言的形式去解讀詩歌,就會破壞語言的美感,找不到詩歌的韻味了。我就設計了一個思考題:“本文中李白三次感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作者反復的感嘆蜀道難,難在何處?反復的感慨有什么作用?”

學生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文章的結構,接著要搞清楚各部分的內容,這樣,小切口、大問題的形式就呈現出來了,學生沒有割裂對文章的整體理解,當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后,學生就解決這首詩歌中絕大部分的問題,而一些基礎內容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多樣的課堂組織結構穿插解決,這節課并沒有涉及到字詞和語法,學生依然能夠讀懂并進行賞析,應該說這個學案的組織方法是有效的。當然,操作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關鍵。

【改變學案編制思維,突出思維導引】

對于學案的修改與發展,是語文備課中在改革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因為學案要直接呈現給學生,語文備課組在學案的編制過程中下了很大的功夫。最終明確“學案應強調思維主線,挖掘思維要點,突出亮點,不拘小節”的編制思路。

再以《登高》為例,從“八悲”入手,解讀“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作者實際身世入手,在了解了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還能拓展到作者的身世,寫作時期的特征,寫作的“抑揚頓挫”等寫作特點。

包括在上面【全新角度解讀文言文】中強調思維引導的學案樣式也是一樣的,只有抓住《勸學》的核心點“學不可以已”才能對全文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而《蜀道難》則要從情感變化入手,強調文章的整體性,學生才能有良好的文章切入口。

還有王教授提到的《棒打洪教頭》中,各人對洪教頭的“稱謂”也是很好的切入點。文言文興趣導學案《崔護》中,是不是崔護殺了窈窕淑女入手等切入點都能引發學生的興趣。還有很多課題就不一一列舉了。

現在想想,過去確實是走馬觀花似的研究教材了。擺正心態,繼續研究,發現教授的這個問題很有誘導性,以辯論的形式展開課堂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困惑我們的難題迎刃而解。

此事過后,語文組的每個人都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學,體會到“研究教材”永遠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無論何時都會給你新的發現,無論哪篇文章都存在“四兩撥千斤”的“小切口”,只有真正用心研究教材,你才會真正地走進教材,尋找到激發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出口,為成功的課改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切口、大問題”的提出,促使我們大板塊的整合、深挖教材,學生的個性和共性,同時也要關注教材的個性和共性。如果能夠對教材有了個性的理解,那么陳腐的教材也會生動起來。

通過這些,我想告訴學生和同仁,語文就是生活,就來自生活,有悲傷,有歡樂。而每個老師都能找到自己對語文的個性理解,就能讓學生愛上語文。畢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篇3

一、既重預設又重生成

上課之前,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和最近發展區,結合具體的文本,對教學目標、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內容、教學程序等,作前瞻性的細致的考量和撰寫,以期教學的有序、嚴謹和科學。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是靈動而豐富的,在師生、生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會產生一些教師事先沒有考慮到的問題,而有的問題往往是比較有價值和挑戰性的生成性知識,能激發興趣,優化思維品質。此時,教師應視之為教學的關節點,平等的坦城的與學生對話,通過討論、辯論達成共識;即使問題不能當堂解決,也不要淡化甚至回避,可以把它作為課外作業,“讓預設因生成而靈動,讓生成因預設而閃光”。

例如,一位老師在教《蜀道難》這樣布置:思考詩歌第一小節作者是如何展示蜀道之難的?詩人用了哪些手法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的?這樣寫有何好處?這些問題事先便給學生定了一個框,學生在讀時就對語言最直觀的感受就不能表達出來。 同樣是講授《蜀道難》,另外一位老師在閱讀預習時,布置學生在自由讀后想一想,在讀全詩時眼前都出現了哪些動人的畫面?這個問法就給了學生較大的自由發揮的空間,自然引導學生發揮聯想和想象去賞析詩歌,從而獲得美的享受。

二、既重結論又重過程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一個個“例子”的剖析和賞析,掌握必備的語文知識,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達成共識的真理性知識――結論,所以學生必須掌握教綱和考綱上明確要求的結論性知識,如《茶館》的戲劇沖突是“人民與舊時代的沖突”,《竇娥冤》語言的“本色”特質,《藥》的明暗雙線索,等等。但結論不能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誘導和指導下,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品讀和賞讀,水到渠成的通過智力勞動而獲得。

學生讀的過程,既是求知的過程,更是體驗探索與創造的歡樂、激發認知興趣和學習動機、探求學法、綻放思維和張揚個性的過程。葉圣陶先生說: “今日而言教育,此一點首宜打破,教師所務不在講解,惟在啟發;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引導。”“啟發、引導”才是教師的職責,在啟發引導中,“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這才是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

三、既重主體又重主導

蘇弈姣所說:“語文教師,從根本上說,應該是中學生語文智能發展的程序設計師和施工員,是中學生語文學習病患的處方醫生,是中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教練員或陪練。”課堂上,教師要以生為本,真誠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寬容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讀、寫、聽、說,讓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討論、辯論、爭論。但學生畢竟經驗不足、知識欠缺、能力有限,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疑點、難點,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深度不夠的現象屢屢發生。師連珠炮似的提問,學生機械反應似的回答,這一問一答看似熱鬧,實際上,此為“物理運動”而非“化學反應”,即缺乏教師對學生的深入啟發,也缺乏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

課堂討論若要真正落到實處,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首先學生應對課程有充分的預習,其次在平常教學中就應培養學生討論問題發表意見的習慣。最為重要的是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絕不是局外人。圣陶曾說“討論進行的當兒,有錯誤給與糾正,有疏漏給與補充,有疑難給與闡明,是說全班學生都有份兒,但是最后的責任還在教師方面。教師自當抱著客觀的態度,就國文教學應有的觀點說話。”

四、既重講授又重探究

在教學過程中,低起點嚴要求,倡導“樸素有效”的學習方式。許多在教學上有所建樹的教育者都非常重視基礎知識,一些細小的知識點都講得非常透徹,給人感覺質樸而實在,而對學生的要求比如背誦、默寫、做練習甚至是朗讀課文都是嚴格把關,一遍不行第二遍,第二遍不行第三遍,這也是許多教師之所以成功的一大原因。

在語文課堂上,該講的地方一定要講,但要精講,要講在重點和難點上,要講在學生的“憤”“悱”處,讓學生醍醐灌頂、獲益匪淺。也要營造問題氛圍,用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去討論和爭論,去鉆研和探求。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開發智力。

五、既重理性又重情感

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從語言特色、思想內容、結構方式、表達技巧到情感態度的全方位而有深度的解讀。同時,教師也要加強情感滲透,飽含深情進行教學,讓教師情成為學生情與文本情的橋梁,引導學生充滿激情的品味語言的精妙、意境的優美、思想的深邃和情感的美好。

篇4

一、妙用電教,再現意境美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逐漸進入到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注入了一股活水。電教設備的使用,讓抽象的語言文字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讓我們對于詩歌中描繪的意境產生直觀的感受,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和文本直接對話,有助于學生對詩歌意境的深入體會。

例如教學《蜀道難》這篇課文時,在初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們就感覺到這篇課文中描繪的意境難以深入體會,究其原因和作者的語言表述有一定的關系,同時學生們對于蜀道沒有直觀的經驗,這就給教師的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充分利用了電教設備的優勢,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直接的體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下搜集到了很多關于蜀道的相關資料,然后將這些資料制成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上進行觀看。在多媒體上,同學們看見了青泥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以及古木參天等景象,對于蜀道的雄奇艱險有了直觀的體會,同時大家還聽見了瀑布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巨響以及子規的悲凄啼鳴,讓我們再次深刻感受蜀道之險。這樣,在電教設備的幫助下,學生們走進了文本創設的情境中去,感受到了詩與境的交融之魅力,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意境美。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為了消除學生對于詩歌學習的畏難情緒,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詩歌的意境之美,采用了電教設備的輔助手段,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形象的畫面,將文本中描繪的意境進行再現,不僅讓學生享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有效促進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有助于學生的深度閱讀。

二、鑒賞名句,咀嚼語言美

鑒賞詩歌之美,還可以從詩歌中的經典名句入手。在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詩歌都是編者精心挑選的經典之作,其中的很多名句都是流傳悠久的佳句,一直以來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在鑒賞詩歌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抓住這樣的經典名句進行解讀,感受作品中的語言美,實現對文本的深度閱讀。

例如在教學《登高》這首古詩的時候,教師就采用了咀嚼名句的方法引導學生鑒賞文本的意境。在這首古詩中,被大家傳誦至今的佳句就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而教師就從這句古詩入手引導學生深度咀嚼:“同學們,‘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流傳千古的名句,今天我們就一起仔細品味一下這個句子,請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文本中說的‘落木’?長江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嗎?文本中提到的幾個修飾性詞語,例如蕭蕭、滾滾、無邊、不盡,又給我們怎樣的想象畫面?”這樣的幾個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大家紛紛討論起來,通過大家的合作交流,形成了這樣的看法:在這句話中我們感受到了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以及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這不僅是在寫景,更是在抒情,幾個修飾性詞語的使用讓闊大的意境真實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想到了落木O@之聲,長江洶涌之狀,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的傷感之情。這樣在鑒賞名句的過程中,學生們充分聯想,在探究過程中對于詩歌中的語言美有了深刻的體會。所以在品味詩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賞析名句,從而實現對文本語言之美的深入體驗。

三、引導想象,體驗情感美

鑒賞詩歌離不開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只有學生能夠借助想象的力量對詩歌進行創造性理解,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詩歌的情感,同時在鑒賞詩歌情感的過程中也實現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入閱讀,實現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雨霖鈴》是柳永的經典之作,在這首詞中作者向我們展現了非常凄美的意境以及濃重的離愁別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體會當時的意境,讓學生產生深刻的情感體驗。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一句的學習過程為例進行說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生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體會一下這兩句詩渲染了怎樣的氛圍,抒發了怎樣的情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想象到這樣的畫面:秋日的清晨,涼風吹來,頭頂一弦殘月,旁邊楊柳依依,讓人不禁想起別離時刻,頓生愁緒,才知借酒澆愁愁更愁,正是“不著一情字卻處處見情”。

篇5

古詩詞學習與日常生活相融合

積淀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民族情感的古典詩詞,正逐漸從廣大中學生的精神生活中逝去,這是一件十分可怕、可悲的事情。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因此,將古典詩詞學習與日常生活相融合不失為一條好途徑。

古典詩詞形式上多是律詩絕句,音韻和諧、瑯瑯上口;主題上一般都是健康向上的。有的表現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審美情趣;有的反映積極進取、建功立業的人生態度;有的抒發憂時傷己的博大情懷,這些都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有或多或少的聯系。在日常教學生活中,筆者總是根據學生的現狀和教育教學的需要,充分利用一些古詩詞中的經典語句來教育和引導學生,將古典詩詞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其韻味、哲理和意境,拉近學生與古典詩詞的距離,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如高一新生剛入學,突然置身于一個陌生環境和一群陌生人中,一種孤寂、冷落之感便油然而生。于是,筆者就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誦讀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學習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鼓勵同學們要勇于融入新生活,結交新朋友。在這樣一片朗誦聲中,同學們的感情拉近了。當學生們學習上遇到挫折灰心失意時,筆者又熱情地鼓勵他們“天生我材必有用”“長風破浪會有時”。聽了這些格言式的詩句,學生們的精神為之一振。把情感用凝練的詩句含蓄地表達出來,就多了一絲韻味,學生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通過趣味性課前預習,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古典詩詞,由被動式的接受變成主動式的自我探究。如在賞析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時,筆者課前布置學生了解烏臺詩案、赤壁之戰、銅雀臺鎖二喬、三氣周瑜等歷史故事,還布置了介紹蘇小妹三難新郎、蘇小妹三難佛印、兄妹戲對等趣味性問題。賞析《錦瑟》時,布置學生講“望帝杜鵑”的典故等。通過這些內容的介紹,引導學生了解與作品相關的作家經歷、時代背景、創作動機以及作品的社會影響等,逐步加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縮短了學生與作家、作品在生活上的距離感,激發了他們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反復誦讀體會古詩詞的美

古詩詞語句簡練、節奏鮮明、韻律和諧、情感豐富、瑯瑯上口,這些特點都應該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去欣賞和體會。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誦讀是進入詩的意境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筆者總是提前準備好范讀的視頻材料,課堂上通過視頻范讀、教師配樂范讀、單個學生配樂范讀、全班配樂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反復誦讀、體會、品味,這樣就很容易把學生帶到詩詞的意境中,初步感悟詩詞的韻味。如在學白的《蜀道難》時,讓學生配樂進行朗讀感悟,筆者在詩的節奏和重音方面進行指導,同時引導學生根據詩詞的節奏變化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引領學生入情入境。

通過聯想、想象獲得愉悅和滿足

中國的古典詩詞言約意豐,貴在含蓄,時空跌宕,跳躍騰挪,非聯想、想象不能領悟其意境和意趣。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云破月來花弄影”,其中“綠”“鬧”“弄”等可謂是“一字風流,境界全出”。因此,語文教師要啟發學生通過聯想、想象融入古詩詞所創設的情境中,再現春江碧透、柳綠桃紅、蜂蝶翩躚、鶯飛鳥鳴或者月影姍姍、風來花動、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領會詩句深邃的意蘊和含蓄的感情,獲得閱讀欣賞的愉悅及二次創造的滿足。

培養發散性思維

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探究討論、暢所欲言,重視個性化解讀,變課堂教學的單向傳遞為多向傳遞,著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賞析《江雪》時,筆者提出一個問題:“這么寒冷的下雪天,這位老人真的是釣魚嗎?”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說“他是在獨自欣賞雪景”;有的說“他內心十分孤獨、寂寞,因為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有的說“他在磨練自己的意志,因為天寒正可以鍛煉人”;有的說“這位老人與眾不同,看起來很清高”;還有的說“他是在釣一個春天”。誰能想到學生的解讀如此精彩,真是妙不可言。

學以致用是目的

高中學生正處于思想活躍、感情豐富、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對成熟的階段,再加上日漸豐富的生活經歷,有著廣泛的寫作題材。所以,在誦讀賞析了大量古典詩詞的基礎上,在學生學習詩詞熱情高漲的時候,筆者開始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作。

篇6

一、高中古詩詞鑒賞現狀

1.教學模式僵化,有明顯的功利傾向

在傳統教學中,古詩詞教學往往只局限于一字一句的翻譯,教學內容也如蜻蜓點水,不接地氣,有的甚至以朗讀背誦代替賞析;即使是對文字簡潔、意象繁復、含義深刻的詩歌,教學也只拘泥于字面上的條分縷析,而不去領悟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境外之象,不去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沒有用心領悟作者的所見所感,沒有真正做到和作者心靈契合、心境相通,使古詩文教學非文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在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詩詞鑒賞流于功利化。

2.教學效果收效甚微

古詩詞鑒賞變成了一種字、詞、句的簡單操練,變成了工藝流程的簡單介紹甚至是復制,剝離了詩詞的靈魂,架空了詩詞的生活土壤,缺失了感悟,沒有了賞析,缺少了品味,古詩詞成了空中樓閣,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近年高考詩歌鑒賞題的答題情況來看,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偏低,在鑒賞方法的選擇上也很盲目。《中國教育報》2013年曾對某省1000份高考試卷進行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只有30%的學生表現良好。

二、解決當前古詩詞鑒賞現狀的對策

1.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

要縮短學生與作品在生活上的距離感,消除他們古詩詞學習的恐懼心理,引導學生自覺理解古詩詞。

(1)流行歌曲激趣。流行歌曲是當今的一種世界性文化現象,隨著網絡、視頻、音頻和各種電子產品的普及,流行歌曲對學生的影響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對高中生來說,流行歌曲幾乎成了音樂的代名詞。在他們的心目中,流行就是時尚,流行就是前衛。流行歌曲中也有一些采用膾炙人口的古詩詞為詞,譜上帶有現代感的樂曲,如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李清照《一剪梅》等。

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最熟悉的流行歌曲素材,從學生最容易接受的點切入教材,將流行歌曲靈活巧妙地與教學相結合,在學生熟練吟唱的基礎上體會古詩詞的韻律美,理解詩歌的意思和蘊涵的感情。

(2)時令激趣。教師可根據時令或節日要求學生去尋找相應的詩文佳句,利用課前三五分鐘的時間向其他同學進行介紹,教師適時點評,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他們的古詩詞審美情趣,引領學生逐步進入“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

(3)場景激趣。教師應以教學內容為依托,結合學生心理,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具體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趣味橫生的教學場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令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如,利用高中生住校想家的心理,每當明月皎潔的時候,自然吟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詩句。設計這樣的教學情境,既契合了學生的桑梓情懷、思鄉情結,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發揚教學民主,形成討論學風。只有學生肯想、愿想,才能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積極性。

上課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與當堂課文相關的古典詩歌名句導入新課。課前可把它們抄在黑板上,上課時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優美的詩句,教師作適當地講解。這樣,學生在對課文加深理解的同時,也就感受到了古代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從而產生學習古詩詞的愿望,養成鑒賞古詩詞的良好習慣。

2.誦讀涵詠,加深對詩詞的感知理解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在抑揚頓挫富有感情的誦讀中,可充分挖掘詩歌的內涵,推敲詩詞的語言,揣摩作者的感情,品味詩詞的韻味,領會詩詞的意境。

(1)朗讀。古詩詞講究精煉、形象、節奏感和音樂美。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把握輕重緩急的節奏、抑揚頓挫的聲調和變換起伏的旋律,要自然有力,恰到好處,切不可拖腔拉調,矯揉造作。

(2)誦讀。反復誦讀,讀出詩歌的感情。在誦讀中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學會根據詩歌內容和感情來判斷韻律的輕重緩急,使聲調時而上揚,時而下降,或短時停頓,或長時停頓;學會語速的選擇,情緒激昂處則勢如破竹、一貫而下,情緒纏綿處則如潺潺溪流,緩緩流淌;讀出詩歌的情調,體會詩歌的抒情基調,或豪放激昂,或婉約悱側,或平淡清長,或深邃綿長,或凄楚哀婉,或空曠悠揚。誦讀的方式可自由選擇,可讀可唱可吟詠;誦讀的人數可多可少,一切均隨誦讀者喜好而定。

(3)美讀。選用合適的音樂作背景進行朗讀,學生不僅會產生新鮮感,而且還能在音樂或雄渾激越或婉轉悠揚或幽怨低沉的旋律中強烈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準確把握詩歌所傳達的情意。

3.感受鑒賞,發展思維能力

結合教學實際以及學生情況,詩歌賞析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

(1)賞析詩句,體味意境。有無意境,意境經營得如何,是判斷一首詩詞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鑒賞古詩詞關鍵是要學會挖掘其意境,解讀文本時要抓住詩眼分析。詩人總希望用最恰當、精練的字句充分地表達出最豐富的感情。通過這些字句,我們可以更深刻地感受詩句中描繪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體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生活的認識,進而深入詩境,引起共鳴,獲得無盡的審美享受。

(2)聯系生平,知人論世。學生只有在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創作道路、藝術風格和寫作背景后,才能知人論世,才有可能讀透具體作品。比如學清照的詞時,我們必須了解她的生活經歷,了解她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風格,然后再對比閱讀,這樣才能更加深刻地領悟其作品所表達的不同感情。

(3)了解特色,把握主旨。如學白的《蜀道難》時與他的其他作品如《行路難》《將進酒》進行比較,就比較容易理解此詩主旨。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古典詩詞鑒賞往往帶有明顯的感情體驗特征,始終不能脫離感性的、具體的形象,同時又暗含著理性的認識。教師要把自己與閱讀材料之間對話的愉悅體驗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盡享與閱讀材料對話的那份審美。教師要啟發學生敢于質疑,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不拘泥于教材的觀點及現成的說法,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平時的積累,從歷史的角度和藝術的創作等方面對詩歌進行鑒賞性評價,悟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悟出詩歌中所描繪的意境及深刻的主旨。

4.聯想拓展,遷移應用

詩歌鑒賞是主體性最強、主體特征表現最為鮮明的一種情智活動,需要積極調動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人生感悟。鑒賞過程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情感,把詩歌中濃縮的生活和情感還原到原生態,透過高度概括的語言再現繁復的生活現象,領會作者濃烈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典型的藝術形象;更要讓學生聯系實際,讀出“自己”的而非“別人”的感悟,甚至進行一定的仿寫。即讓學生對原詩進行創造性的補充和發揮,使原詩具有更為廣闊的意象,使藝術形象得到擴展和再創造。

篇7

古詩歌表達技巧題

(時間:40分鐘 滿分:55分)

題組一 對點練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5分)

蝶 戀 花

秦 觀

曉日窺軒雙燕語。似與佳人,共惜春將暮。屈指艷陽都幾許。可無時霎閑風雨。

流水落花無問處。只有飛云,冉冉來還去。持酒勸云云且住,憑君礙斷春歸路。

這首詞的上片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說明。

答:

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6分)

春晚山行

殷 遙[注]

寂歷青山晚,山行趣不稀。

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雛飛。

暗草薰苔徑,晴楊掃石磯。

俗人猶語此,余亦轉忘歸。

[注] 殷遙,天寶間仕為忠王府倉曹參軍。與王維結交,同慕禪寂。

中間兩聯是從哪些角度描寫景物的?請簡要分析。

答:

3.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問題。(6分)

普天樂·秋懷

張可久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星星。釣魚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

此曲的突出手法是什么?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

4.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5分)

定 風 波

蘇 軾

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余問柔:“廣南風土,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為綴詞云。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三句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藝術效果?

答:

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5分)

風 雨

李商隱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

[注] 寶劍篇:唐前期名將郭元振落拓未遇時所寫的托物抒懷之作。郭元振上《寶劍篇》,深得武后賞愛,終于實現匡國濟世之志。新豐酒:馬周落拓未遇時,西游長安,宿新豐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馬周便取酒獨酌。后來他受到皇帝賞識,拔居高位。

這首詩采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指出任意一種,并結合具體詩句簡要賞析。

答:

題組二 綜合練

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11分)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羅 隱

一年兩度錦江游,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

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注] 錦江在成都南,綿州在成都東北,綿谷在綿州東北。

(1)頷聯和頸聯是如何融情入景的?請簡要分析。(6分)

答:

(2)尾聯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

7.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11分)

鵲踏枝·過人家廢園作

[清]龔自珍[注]

漠漠春蕪春不住。藤刺牽衣,礙卻行人路。偏是無情偏解舞,。

繡院深沉誰是主?一朵孤花,墻角明如許。莫怨無人來折取,花開不合陽春暮。

[注] 自幼博學多才的龔自珍,嘉慶十五年應順天鄉試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試又落榜,這首詞就寫于這一時期。

(1)這首詞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體現了詞人怎樣的情懷?(5分)

答:

(2)請評析“孤花”這一藝術形象。(6分)

答:

參考答案:

1.主要運用了擬人的表現手法。(2分)寫雙燕善解人意,似乎與佳人一起惋惜“春將暮”,借女子之口抒發了惜春之意。(3分)

2.①綜合運用多種感官。野花飄落、果實初成,江燕引雛飛,柳枝飄拂等,是從視覺角度寫景;“暗草薰苔徑”是從嗅覺角度寫景。②動靜結合。如“暗草薰苔徑”是寫靜景,“江燕引雛飛”“晴楊掃石磯”是寫動景。(6分,每點3分。如從遠近、明暗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賦分)

3.突出手法是情景交融和用典。(2分)前部分在凄涼的景物描寫中表現作者的失意,最后三句用嚴子陵富春江垂釣和季鷹思故鄉莼菜、鱸魚膾兩個典故來表現作者對自己曾經苦苦追求功名的否定和嘲笑,表達了作者因失意而產生的憤憤之情和孤苦無奈。(4分)

4.運用了夸張(通感)的修辭手法。她的歌聲使人感覺到風起雪飛,使炎夏變得清涼。(2分)對柔奴“清歌”的夸張描寫突出了歌聲的清涼悅耳,也暗示了歌者高曠美好的心靈。(3分)

5.①用典:首聯,引用郭元振的故事,說自己盡管也懷有像郭元振那樣的宏才大略和匡世濟時的熱情,卻沒有他那樣的幸運,只能將滿腔懷才不遇的悲憤、羈旅漂泊的凄涼托之于詩歌。尾聯,引用馬周的典故,說自己只有馬周當初懷才未遇時的落拓,卻無馬周后來的幸運,所以只盼望著用新豐美酒一澆胸中塊壘。這兩個典故都表現了作者憤郁不平的心情。②對比:頷聯上句用風雨中落滿地的黃葉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與下句的青樓管弦形成一寂一喧的對比,形象地展現出沉淪寒士與青樓豪貴苦樂懸殊、冷熱迥異的兩幅對立的人生圖景。③象征:詩中的“風雨”象征著包圍、壓抑、摧殘才智之士的冷酷的社會現實和社會氛圍。

(答出任意一種即可。手法2分,分析3分)

6.(1)頷聯寫芳草“礙馬”,白云“遮樓”,表達了詩人對錦江美景的依戀之情。頸聯寫山含恨,水悲歌,抒發了詩人告別錦江后的離愁別恨。(6分。每聯分析各3分)

(2)點明思念友人的題旨;以景作結,喬木高聳、淡煙迷茫的畫面情韻悠長,余味無窮。(5分)

篇8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鑒賞技巧;心得體會

高考結束,回顧三年的語文教學,尤其是“高中古詩詞閱讀教學”課題研究之后再來回顧高中三年的語文教學,感慨良多。

回顧必修1-5的教學活動,似乎就是在忙不迭的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度過的,翻開寫得密密麻麻的教科書和教案,雖記錄著勤謹,但也標注著筆者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稚嫩。再把目光聚焦到古詩詞教學,李白的《蜀道難》、《將進酒》,辛勤的高一高二語文教師是如何完成教學的?一讀,二釋疑,三分析思想情感詩歌主旨,四要求背誦默寫。依照我們現在的教學現狀,就已經算是很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然而高考后的成績并不理想,所以我們在高考后反思,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有所收獲?才能達到《考試說明》對詩歌鑒賞的總體要求,并完成題目求?

首先,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看,學習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筆者認為,高中階段學生在建構古詩詞鑒賞知識結構的時候,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梳理已知的古詩詞鑒賞技巧方法,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整體性的知識框架,繼而在學習新的古詩詞過程中不斷豐富這個框架內容,如此,學生形成的對詩詞的理解是豐富的、有著經驗背景的,從而在面臨新的詩詞情境時,能夠靈活地從那個已經建構的鑒賞知識體系中提取相應的技巧方法與詞匯。

第二,知人論世,熟悉背景。古詩詞鑒賞也需要抓基礎,需要介紹詩人和詩歌寫作背景。“文章合為時而作,詩歌合為事而作”,每一首詩歌,都有它產生的社會根源和時代特征。因此,必須對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其個人實際情況作一個詳細介紹,從中獲悉作者對社會的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及其創作意圖。這樣對詩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體,并且對詩人情感世界的把握會更為準確,為詩歌意義的挖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例如,講蘇軾的作品時,首先要全面地介紹蘇軾所處的時代、蘇軾的生平、思想和個性,努力還原出北宋那個特定的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環境中的蘇軾。這樣才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增加他們的生活經驗、情感體驗,從而對古詩詞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減少理解的難度,達到和詩人情感上的共鳴。又如杜甫的“迂”,李白的“飄逸”,蘇軾的“灑脫”,如果不放在封建時代的文化、政治大背景中去認識,學生看到的只是“個性美”,無法認識個性在掙扎或反叛中展現的“人格美”。

第三,強調學生詩詞學習的積累整合。首先是積累,包括方法技巧的積累,意象感知的積累,詩詞風格的積累,詩詞大家生平背景的積累等等。積累是古詩詞學習的基礎。早在兩千多年前,思想家荀子就對積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的論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神明自得,而圣心備焉。”在積累的基礎上,學生才有了成為“巧婦”基礎;繼而通過整合,把自己積累起來的古詩詞知識運用到實際學習中,拓展閱讀面,提高古詩文的閱讀能力,增強古詩文的學習興趣,并在語文實踐中了解到更多的古代政治、軍事、經濟、科學等多方面知識,感悟先賢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并逐漸形成了使其枝繁葉茂的方法。

第四,比較賞析,對比教學。古典詩詞鑒賞教學,可采用對比教學法,將詩與詩、詩與詞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感悟詩詞的意境美。將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李白的《月下獨酌》進行對比閱讀,從而了解詩人的不同風格與復雜心態。兩首詩詞都是寫月寄情,但情感又有區別:蘇軾的詞顯豁達,其中隱約還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李白的詩看上去自得其樂,字里行間卻流露出無限的孤獨與凄涼。把杜甫的《登高》與唐代六首“登高”詩進行比較,對《登高》作較為立體的解讀,把握杜甫詩歌“詩史”的特點,初步理解杜甫“詩圣”的內涵。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運用比較賞析的方式,能讓在學生在品味、體驗、比較的過程中,更加充分地享受到了古詩詞的各種美。

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因此,古典詩歌鑒賞教學應以“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為教學方向,還要突出古詩文教學以讀為本的重要地位。讓古詩詞綻放永恒的魅力!讓學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靈魂接受美的浸潤和洗禮!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內容取舍

客觀地講,圍繞課堂教學這個中心議題,教師與學生都花費了很多的精力。而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少走彎路,則應是每一位教師的自覺追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必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處理好“用”與“舍”的關系。

先談談“用”與“舍”的含義。“用”是指相關素材被選用為教學內容,“舍”是指原初選好的素材在實際教學場景中被棄用。這兩者本來就是一對哲學概念,移用到教學環節中,也是一組相輔相成的概念。其實,在教學內容的甄別與選定方面,還是大有學問的,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一、依“點”發散,廣泛備選教學素材

在日常備課時,教師們大致都有這樣的體驗:讀著或讀完教材文本,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攔路的“老虎”――需要深究的知識點,例如比較艱深或富有特色的詞語、句子、段落等。遇到這些“攔路虎”,教師們的第一反應是碾壓它,以全面掌握為目標,通過網絡、圖書等資源,大量搜集相關信息,形成強大的備課候選素材。

例如,在執教《蜀道難》之前,教師遇到“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這一句,覺得這里面有幾個可以值得拓展的點。一是“所”字結構,二是“或”的多義性,三是“匪”的含義,四是“化為狼與豺”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以第三個知識點為例,教師需要查找古漢語字典,通盤考慮“匪”的多義性,明確此處是被假借為“非”,是表示否定關系的副詞。為了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這個不一般的現實,教師可以預先選用一些學生熟知的內容,例如成語“匪夷所思”“受益匪淺”等。再如曾經學習過的文本《氓》中的“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再以第四個知識點為例,教者需要整體準備古漢語中的表達技巧――修辭。以比喻修辭為重點,將“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轉換為明喻、隱喻、借喻三種樣式,并引入借代修辭,讓學生比較借喻與借代的區別。

對于有些詩歌文本,教師要準備的素材還要更多。因為詩歌是一種語言凝練、意義豐盈的文學樣式,僅僅依靠對詩歌語言層面的分析難以解讀出其內隱的社會、文化等要義。為此,教師必須預先掌握一些背景知識,從而為課堂教學中內容的延伸、豐富以及詩歌主旨理解的升華奠定基礎。以陸游的《詠梅》為例,教師必須預先為學生準備愛國詩人陸游的生平以及其深沉而清晰的價值取向,繼而為課堂教學中對“梅”這個特殊意象的賞鑒,以及對全詞營造意境的理解有一個便捷的“階梯”。

二、向“心”聚合,精心挑選適用原料

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必須盡可能多地選用和占有相關素材,以便充分自如地應對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意外“變故”。因為教學本身就充滿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會因學生的差異性而“散”出形態不一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教師自然不可回避,但是如果將其一一加以細致地講解、深究,那么課堂教學的重心就會發生偏轉。為此,課堂教學必須要向“心”而聚。這個“心”就是教學重點、難點,就是能夠促進學生立足教材文本,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有進一步提升的方向。

為此,在教學當場,教師有必要將“拿來主義”的精神用于實踐,先盡可能多的占有教學素材,然后細加挑選。占有素材的事上文已經論述,這里主要談一談如何對其進行挑選。以王維的《山居秋暝》為例,可以選作教學素材的“點”較多,例如詩歌中運用到的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用典等技法,這些技法都足以夠得上教師花費幾個課時去講解。備課之時,教師自然會對這些內容有自己先行性的了解和典型例子的儲備。但是,如果對于這首詩歌的教學,將重點落在技法之上,無疑是偏離重心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教學設計之時“點”的聚合作用就要發揮職能了。從創作者的身份砜矗王維是一位山水田園詩人,他的詩歌抒寫的是自己對自然風光的喜愛,對山居生活的流連忘返。為此,詩人在詩歌中著重描繪了空靈、洗練的景色,描敘了此地人們安閑、自得的山居生活。在此基礎之上,詩人的山居情懷油然生發:雖然此時早已沒有春天的芳菲,但是呆在這里,我發自內心的愿意。在這里,詩人的審美對象值得細細品味,景是秋天的景,人是山中的人(達官貴人所漠視的人);詩人的審美價值取向值得細細揣摩,他不愿意與顯貴之人為伍,只愿生活在自然的美麗背景之下,與同樣自然、淳樸的山中“野人”為伴。如果深諳其中道理,教師教學聚合的“點”就找到了,教學應聚焦于詩人獨特思想情感的表達,然后由此展開對詩歌選材、技法運用的賞析,并在此過程中品味詩人傾心于山水田園生活的獨特價值取向。

三、因“變”生變,隨機選用舍棄內容

客觀地講,任何課堂教學的預設都有兩種可能性;一是起到很好的指向作用,學生能夠對教師的教作出順暢的學習回應;二是在教學設計的實施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意外”,教師的教沒有得到適當的學習回應,乃至沒有回應。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就直接面臨現場的“考試”,也由此直接反映出教師的應變能力。在這里,我們就是要重點研習在這種情境下如何“應變”。

首先,教師不可臨場慌張,要明晰這是教學的一個環節。從學生的終極培養目標而言,學生每一個困惑的出現都是教學的契機,也是教學的當然目標。為此,教師要做的是迅速做出因“變”而“變”的應急反應。在日常教學中,筆者自己乃至不少同行都在進行機械的回應――面對學生的困惑,僅僅是簡單揭示“謎底”,然后按照既設的教學流程“自導自演”下去。至于學生的課堂習得,則是很少慮及。很明顯,這是一種離“心”式教學,是不尊重學生需求的低效教學。面對意外的“變故”,教師必須作出“變”的回應。

即如前文述及的《山居秋暝》教學,重心自然是詩人表達的獨特思想情感,但是學生對“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畫面的品鑒比較生硬,只是用翻譯的方式代替鑒賞。這時,教師必須隨機作出“應變”,“舍棄”按照既定程式講解的沖動和實質行為,選擇補習性活動。先是引導學生根據詩句的字面含義,先行把握它意欲表達的意思;然后,讓學生運用想象,將兩類人物的活動都放置在前幾句描摹的空靈、清幽的意境中,用散文化的語句抒寫詩句內容。經過這個果決的“舍棄”和“選用”過程,學生對詩歌主旨的理解得到深化。表面看,是離“心”了,但實則上達到了向“心”的效果。

教學過程紛繁復雜,無論是課前的備課,還是課中的教學,都涉及教學內容的選擇問題。這不是煩事,而是教師教學功力培養的契機,還望更多教師關注于此,并加強研究。

參考文獻:

[1]劉曉利. 確定教學內容應關注“四個文本”[J]. 中學語文,2016,(28).

篇10

【關鍵詞】誦讀;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古文是我國文化歷史的瑰寶,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是高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年代久遠,個別字詞、句子較難理解,且表達方式與現代文差異較大,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普遍覺得難度較高,學習積極性不強。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最大的重點和難點就是語言,語言是文言文入門的正確途徑。學習文言文,要先通過誦讀,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這對學生整體掌握全文知識是很重要的。

一、高中文言文教學中誦讀的必要性

(一)誦讀有助于培養學生語感

文言文不同于現代文,其中存在很多一字多義、字詞倒置的現象,誦讀能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因為誦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素質的重要途徑,而一個人的語文本領,主要就是體現在語感上,所以學生要加強對誦讀的訓練,通過反復誦讀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到作者的言外之意,受到直接的感染。如屈原的《離騷》節選,學生通過反復多遍的誦讀,才能體會到屈原的那種深沉的愛國情操。

(二)誦讀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

文言文的誦讀,比單純逐字逐句的講解,由淺入深的分析更能使學生感受深刻。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樂此不疲地通過誦讀讓學生在文言文中感受到課文的語言形式,通過反復的誦讀,使學生深刻理解到古人的語氣、句讀和課文含義。如荀子的《勸學》,要體會到荀子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知識。

(三)誦讀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確實,學生對文言文字面上的理解及文言文深入層次的理解可以依靠教師的講述,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習文言文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教師可以采用講述與誦讀相結合的方法講解文言文,這樣教師也講述了學生需要了解的知識,學生通過誦讀也會對課文有一種熟悉感,減輕了學生的畏難情緒。

二、如何利用誦讀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

隨著高中語文的課程改革,許多語文教師在文言文教學領域進行了很多的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與現代文相比較而言,文言文教學的進步的節奏仍然很緩慢。原因何在?就是對誦讀的忽視。教材中選取的文言文都是經過歷史沉淀留下來的傳世名作,具有比現代文更強的使用和欣賞價值,因此學習文言文是不用先去逐字逐句的翻譯,可以讓學生多讀幾遍,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的任何講解,都不能替代學生自己對課文的體驗和感受。

(一)提前明確誦讀方法

首先,要粗讀。比如教學《歸去來兮辭?并序》時,教師要提前要求學生能夠把課文讀通順,這時的要求可以放低,要求不要有錯音、停頓不出錯為標準。看似簡單的任務,要做很多的細致工作,不讀錯音,學生們就要積極的預習課文,遇到不會的生字要主動去查字典,把讀音寫在課本上;不讀錯停頓,學生們就要清楚這句話講的是什么,翻譯書和課下注譯都要充分利用起來,通過這一遍誦讀,把字音和句子大意都基本熟識,學生也對課文有了初步的認識。

其次,要精讀。在《歸去來兮辭?并序》的課堂閱讀環節,教師可以分段落讓學生誦讀,并在誦讀時形成感官印象,在腦海中描繪出陶淵明辭官回到家中,子孫在門口相迎的場景,使學生帶著畫面去誦讀,這次的誦讀比第一次的誦讀讓學生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課文的情調韻味不用教師多說學生自己就可以領會。

最后,是爛讀。文言文想要讀通、讀順、讀透,只靠課堂上誦讀的兩三遍是不夠的,還需要在課下花費時間反復誦讀。前人也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可見把文章認真的多讀幾遍,文章的大意就可以品味出來。

(二)及時解決誦讀難點

為了幫助學生掃除誦讀障礙,教師要準確地選擇講解重點和難點。文言文和現代文不同,有些詞句只依靠注譯和工具書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教師要對必要的詞匯和語法進行講解。例如《蜀道難》中“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的互文,《鴻門宴》中“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的省略句等。除此之外,文章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基本信息也要向學生補充說明,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和語境。

(三)科學指導誦讀技巧

第一,學生誦讀時要注意句子的停頓。正確的停頓是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一大難點,教師要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教導學生學會停頓,培養學生的語感。如,可以進行文章加標點練習。

第二,誦讀時學生要結合語境推斷文章的含義。讓學生自己根據語境推斷文章的內容,從語境中揣測文章的含義,這個推測的過程就是引領學生培養學生語感的過程。

第三,誦讀時學生要注重對語境的把握。成功的誦讀可以使學生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能更深層次理解文章的意境。例如王勃的《滕王閣序》,整篇文章駢文運用極其精妙,讀起來朗朗上口,通過反復地誦讀,學生很容易地就能感受到滕王閣壯美的景色,以及作者在行文時懷才不遇的悲情。

(四)有效拓展誦讀范圍

除課本上的幾篇文言文外,教師還可以重點選擇一些經典的文言文讓學生閱讀。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古文的賞析水平,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

三、結語

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誦讀作為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應當受到我們的重視。將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堅持誦讀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人文美,從而提高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河.淺談“誦讀”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 2013(3).

[2]陳德利.新課標理念下提高高中文言文課堂教學效果方法初探[J].語文學刊,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