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化學與健康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19:52: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日用化學與健康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日用化學與健康論文

篇1

關鍵詞:新課改:教學方法:學習興趣;學以致用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2-0203-01

回歸生活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歸屬,高中階段的學校教育不僅擔負著既要為高等教育輸送合格新生,還要為學生的就業和生活做準備的雙重任務,需要提供多樣化的學科課程來滿足其需要。然而,由于高考制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革,應試教育的導向作用仍然十分明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提升高考升學率絕大多數學校學生一進入高二就進行文理分班,并按文理學科分類組織教學。這樣對于高二文科生來說很多學生很自覺的把化學當成了一門“副科”, 學習化學時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因此缺乏了必要的學習熱情。

2010年是我省實施新課程改革的第三年,我承擔了兩個文科普通班的化學課.任務很明確:完成選修《化學與生活》的教學任務以及來年三月份的學業水平測試的備考.一開始確實在教學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學生學習化學興趣不濃,化學知識貧乏,導致課堂難組織,知識難落實。經過和學生的交談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理科太難,正是由于要擺脫理科的學習才報的文科班,所以一開始對化學課就產生抵觸。針對這一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實踐, 通過運用多種課堂教學手段,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學生興趣為手段,積極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從厭惡化學課到喜歡化學課。那么如何讓文科生愛上化學?

1.教師應首先完善自我,充分發揮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首先教師應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素質,有的老師認為高考不考就對文科班的教學不重視,不去研究教材探究教法,課前看看課本,上課照本宣科.這樣自然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認識是搞好文科班化學教學的關鍵,自從拿到教材以后我就認真的閱讀教材,通過書籍及網絡了解與教材有關的各種信息,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搜集生活中的實例和最新的化學前沿知識,認真備好每一節課,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聯系實際,使課堂內容生動、豐富。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詩人。

2.減輕學生心理負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是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密切教科書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選修《化學與生活》這本教材正是圍繞人類生存壞境,科學飲食,化學能源,生活中的材料,化學用品的正確使用等主題展開.所以首先要告訴學生們, 學習化學是提高未來的生活質量的需要,化學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地聯系,這本書可以說是我們身邊的化學,從這本書里我們將要了解到豐富多彩的生活知識,和一些生活小竅門,并學會合理的安排飲食、選擇日用品,她將教會我們如何生活的更好.這樣學生就有了好奇心,首先從心理上不再排斥化學,有了進一步了解這本書的欲望。

其次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措施。在《化學與生活》教學中不僅要涉及到基礎理論知識,還涉及到對具體化學現象的解釋。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一方面使授課內容直觀生動形象,擴大了信息量,盡可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較多的知識。例如在《垃圾的妥善處理與應用》這節課的教學時,我提前用相機拍下校園里一些亂扔垃圾的現象,和我校垃圾區的一些照片,上課時先在多媒體上播放了這些照片,教室里立刻議論紛紛。我問他們:“看到這些照片你們有什么感想?”許多學生回答:“亂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行為。”我問:“還有呢?”沒有一個學生對學校垃圾場的垃圾提出問題(我校并未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這說明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很差,接下來我就播放了一個有關垃圾分類處理以及回收再利用的視頻,這段視頻只有短短的20分鐘,主要講述了一些垃圾對環境的危害,以及垃圾的分類處理。當講述到一節一號電池可以使一平方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的時候,學生們都發出了感嘆的聲音。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們了解到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后的垃圾又如何再利用,不能回收的垃圾又怎樣處理才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這些問題在觀看完視頻后,同學們幾乎都能回答出來,而且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所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知,這種新穎的學習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了感知深度,培養了學習興趣,進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3.學以致用,讓學生深刻體會生活中的化學

在教學中,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體會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也會極大的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比如在學完主題《攝取易于健康的食品》我告訴學生:健康的身體才是學習的本錢,而要有健康的身體每天都必須要有科學的飲食,從今天開始,為自己制定每天的健康食譜吧,把那些垃圾食品從我們的飲食中消失吧,后來發現學生們真的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飲食,并且教室里的小食品包裝袋也少了很多。還有在裝備一個小藥箱的教學后,好多學生回家后都給自己家里配備了一個小藥箱.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使學生有了成就感,和責任感,自然會對學習產生興趣。

4.積極發揮文科生的特長,纂寫小論文

篇2

關鍵詞:公選課;教學實踐;探討

作者簡介:馮偉(1977-),女,安徽宿州人,中國礦業大學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黃建恩(1970-),男,山東臨沂人,中國礦業大學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

(江蘇 徐州 221116)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國礦業大學2010年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201008)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1-0111-02

通識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國,其目的在于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不管是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主要探索的本質內涵是人類精神的自由、心靈的滿足、生命的尊嚴、生活的價值、資源的善用、宇宙的和諧等。”[1]在當前快速發展的中國高等教育界,通識教育理念被借鑒并得到大力推廣。但由于各種因素影響,高校很難自主設計通識教育公共必修課,因此,通識教育公共選修課成為高校實施通識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識教育公共選修課面向全校各個專業學生開設,涉及的知識領域廣、課程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因此,能滿足學生廣泛的興趣需求,對拓寬知識面、開闊眼界、促進個性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必修課無法替代的作用。筆者四年來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從事通識教育公共選修課“人居環境與通風”的教學工作,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一些教學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并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

一、明確教學目標與定位

人居環境是人類工作勞動、生活居住、休息游樂和社會交往的空間場所。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大量新型建筑材料、裝潢材料、家用電器設備以及清潔劑、殺蟲劑、除臭劑等日用化學品被廣泛使用,室內空氣污染物的種類和來源日益增多。同時,采暖、空調設備的逐漸普及和建筑節能的發展使得建筑物的密閉程度提高,通風換氣量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進一步增大,加劇了室內空氣污染程度,室內空氣污染已成為對公眾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種環境因素之一。要解決室內空氣環境問題,除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和采取有效的凈化措施以外,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也是重要舉措之一,這也正是開設“人居環境與通風”課程的目的。

高校公選課設置必須定位準確,需要將學生自身發展需求、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辦學理念三者相結合來定位。[2]由于公選課的選課學生來自全校理、工、文、管等不同學科領域,課程基礎差異較大,學習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別,因此,學生的學習重點并不是要求掌握人居環境的構成要素、作用原理及改善措施和技術,而是使學生了解人居環境污染的產生、發展、現狀和趨勢,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人居環境問題涉及面非常廣,在很多產業都不同程度存在影響人居環境質量的問題。那么對于這些專業的學生來講,“人居環境與通風”課程的學習,將使他們今后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內有意識地減少和避免對環境的污染,并且盡可能地采取不污染環境的工藝和方法。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大多會在不同行業或部門成為不同層次的決策者和管理者。另外,這些學生若干年后也會為人父母,他們自身的環境意識也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觀念。[3]因此,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端正環境保護態度,具備解決環境問題的基本知識成為“人居環境與通風”公選課教學的核心目標,依據目標對課程進行合理的定位,為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

二、構建教學內容體系

當前,中國礦業大學(以下簡稱“我校”)公選課“人居環境與通風”為32學時,2學分。由于人居環境的范疇非常廣泛,不可能在課內一一講到,因此,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基于教學目標和定位,側重于建筑環境與建筑通風。選取“地球繞日運動規律,太陽輻射,建筑物的配置和外形與日照的關系,室外氣候要素”作為第一章的內容;選取“室內空氣污染物的種類、來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治理措施”作為第二章的內容;選取“建筑圍護結構的熱濕傳遞和冷熱負荷,人體對熱濕環境的反應”作為第三、四章的內容;選取“建筑光環境和建筑聲環境的基本知識”作為第五、六章的內容;選取“建筑通風系統的構成、原理和措施”等有關知識作為第七章的內容。

作為一門面向全校各專業學生,以知識普及為重點的公選課,在教學內容的難度上要適當降低,知識面上要增加寬度。根據學生特點修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實用性。例如,在講述第二章的內容時,并不要求學生掌握污染治理的機理、技術方法和裝置,而是要向學生介紹導致室內空氣污染的成因,要讓學生認識到不當的裝修材料、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正確的日常處理辦法會加劇室內空氣的污染,使學生理解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簡便的措施減少和減弱污染。再比如,講述建筑熱濕環境負荷時,不是向學生傳授負荷的計算方法和過程,而是讓學生知曉哪些因素會導致建筑負荷增大,今后在學習和工作中可以從自身考慮采取哪些辦法降低能耗,實現節能和環保。

教學過程中,以實際發生的室內空氣污染事件、建筑火災事件,如“軍團菌病”事件、幼兒白血病發病率上升、克拉瑪依劇院大火等作為題材,并輔助相關的視頻錄像資料,從直觀易懂的角度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路。把國內外建筑環境與通風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相應實例引入課堂,進一步充實、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由于公選課學生的來源、知識背景不同,公選課的課時少、標準低,學生容易輕視,上課熱情不高。怎樣讓學生參與到教與學的過程中并融入其中,激發熱情,提高興趣和樂趣,是公選課授課教師在教學實踐與探索中面臨的問題。筆者經過四年的公選課教學實踐,深刻體會到在公選課教學活動中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當前,多媒體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高校的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技術具有傳統黑板授課所不具有的一些優勢。但在利用幻燈片時,如果有過多的文字,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注意力不能集中,身體感到疲憊,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授課教師要多投入一些時間和精力,廣泛搜羅相關素材,以大量生動形象的圖片、動畫和視頻內容充實課件,圖文并茂,提高直觀性和生動性,使學生樂于接受、了解和掌握。視頻的一次連續播放時間也要合理控制,不宜過長,以15分鐘左右為好。例如,在講述人居環境的發展歷程時,通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特色的有關建筑的圖片,直觀地反應出人居環境的發展過程和現狀,相比于傳統的單純的文字介紹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再比如,講到建筑通風內容時,以知名的英國BRE綠色環境樓為案例,將其有關的視頻資料播放給學生,并在播放過程中加以講解,使復雜抽象的原理變得生動、形象且易于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學問越辯越明,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中小型討論活動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利用15~20分鐘的時間,就學生們普遍比較關心的、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展開討論。例如,在講述“采暖、空調等熱濕環境調節方式”內容時,就環境的改善與因采用人工調節方法而對環境構成的臭氧層破壞、全球氣候變暖等危害的關系進行討論,分析因果和利弊,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在“人體對熱濕環境的反應”這一章,安排討論,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真實感受,從性別、年齡、著裝、肌肉活動強度、周圍環境、心理等因素來了解人體的熱平衡,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對于課堂討論提出的一些不同的見解或分歧,要求學生課后到圖書館或者上網查閱相關文獻和報道,加深課堂討論內容的消化和理解。

四、改革考核方式

課程以課程論文結合平時成績作為考核方式。平時成績占30%~40%,具體根據學生的課堂出勤情況、課堂討論表現等方面綜合確定。對平時缺勤或遲到次數較多的學生及時了解情況并進行教導,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避免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課程論文成績占60%~70%,要求學生圍繞課程內容,從建筑熱濕環境、人體對熱濕環境的反應、建筑聲環境和光環境、建筑通風等方面選擇某一主題內容,通過文獻查閱、檢索和上網搜集資料進行分析和論述。論述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內容要較為豐富和充實,字數要達到3000漢字以上。學生根據授課教師要求的統一的文本格式對論文進行編排,編排質量作為成績評定的一個方面。四年的教學實踐總結發現,課程論文的撰寫,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拓展了學生在人居環境與通風領域的知識面,并初步掌握了論文撰寫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對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

通識公選課教學相對于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教學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過教學活動中師生的參與和共同努力,教學目標與定位的明確、教學內容體系的更新和完善、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進,可以不斷使學生開闊思路,拓寬視野,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成為人居環境品質改善和提高的倡導者和踐行者。

參考文獻:

[1]黃坤錦.大學通識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課程規劃[J].北京大學教育論壇,2006,(3):31.

篇3

關鍵詞: 整合資源 生成性資源 校本資源 優化學科 教學效率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基于學生直接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課程,是具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與其他學科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與其他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具有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與自主性等特點。正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這些特點,給許多習慣于傳統教育方法的一線教師帶來了極大困惑:一門從來沒有接觸過的課程,且沒有任何可以旁依的具體課程(教材)內容,這讓我們怎么教呀?針對教師的這一困惑,我們覺得除了加強學習指導、合作交流外,更需要將著力點落到綜合實踐的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上,通過實踐總結,使老師們覺得無本(教本)勝有本,這是推進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的重要條件。我們覺得如果用心考察、及時捕捉,那么綜合實踐活動資源開發將十分廣泛。具體我們從以下方面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開發,有效擺脫了綜合實踐活動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

一、生成性課程資源的捕捉與開發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綜合實踐課程存在的意義就是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孩子的身邊就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課程資源。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會向老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像我校的一位學生向老師提出為什么書上說制作樹葉標簽要夾在吸水紙中間?我直接夾在書上怎么也能制成?教師就勢引導其開展研究性學習,結果其小論文在《綜合實踐課》雜志評比中獲獎,我校很多研究性學習成果都是這樣取得的。生成性課程資源開發的另一層含義是對同一主題材料的重復使用,運用發散思維的方法,在科學的層次性的合理遞進中,不斷生成新的課程學習資源,在提高課程資源利用率的同時,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向著更高層次發展。例如對于我校開展的《現在人們怎樣過生日》主題調查實踐活動,我們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選擇不同的學習主題,設計具有可持續發展的階段性學習活動方案。例如對于三年級學生,確定為《現在人們如何過生日》的行為習慣等顯性方式上的調查研究;而對于四年級的學生,則定位為具體生日用品的調查及學做;對于五、六年級的小學高段學生,則展開中西方生日文化的異同及相互影響的調查研究。這樣同樣的調查對象,由于研究定位的不同,而具有寬闊的研究空間,同時由于題材的重合,使得不同年級的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具有更多的協作與交流機會,最終則能使課程資源獲得優化。

二、利用校本資源,開辟綜合實踐活動新天地

綜合實踐活動與少先隊活動在課程配置上原本就互有交叉,如果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有機整合,一方面可以減少學校工作頭緒,另一方面能實現學習(活動)方式的平滑遷移。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少先隊活動相結合,我們首先應理順二者之間的關系。對于這種關系的看法,在相關部門沒有出臺明確的整合意見之前,或許是見仁見智的,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一種看法是將少先隊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看做是兩件事物,二者的整合是一種拼接或粘貼的方法。另一種看法則認為少先隊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只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只是由于表現形式的不同,才使得二者有所區別。在實踐研究中,則持后一種看法,因為從內在的課程發展趨向看,我們認為綜合實踐活動是少先隊活動(傳統的少先隊活動可視作是一種以德育為主導的活動課程)在新的時代背景(知識經濟)下的自我更新的一種指向。綜合實踐活動可以為少先隊活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使之得以與時俱進,而少先隊活動則能賦予綜合實踐活動以相對完善的組織體系。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從兩個方面實施二者的整合:一是推出了紅領巾小社團的選拔制度,二是在組織形式上使二者無縫整合。

三、優化學科整合,促進課程資源延伸發展

學科整合中蘊藏豐富的綜合實踐的活動資源,其根源在于:研究性學習不僅是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的核心內容,更是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可應用于所有學科教學中。在各學科教學中,部分教材內容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合作探究、自己解決問題,更有部分教材可以延伸、拓展到課外,或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引起學生新的探索興趣,形成學生向課外拓展研究的課題。

針對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缺乏專職教師這一現狀,為了促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常態化,我們提出這樣的構建策略:優化整合,促進發展。將學科整合的重點落到語文、數學及科學之中。

例如近期在我校舉行的區綜合實踐活動《感恩父母》,通過活動,讓那些被家長們“眾星捧月”般的孩子們體會父母養育的艱辛,學會愛家長,愛同學乃至我們美麗的國家。讓每一個孩子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一份感激之情,真誠地回報別人的付出,由此產生成長的動力,健康成長,且極好地體現了新課程語文綜合性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另外,像我們正在進行的《綠色迎亞藝節》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廢物利用自制以迎亞藝節為主題的花盆,開展種養植物、制作小盆景,以手中綠色迎接泉州的一大盛事,在活動中,我們引導學生將勞動技術、科學觀察、寫作語文觀察日記等活動融為一體。

對于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既需要廣大教師身體力行,更需要我們開動腦筋,自主開發,綜合利用,整體布局,有序推進,方能有效提高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邱建榮.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選題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12).

[2]劉鋒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合作能力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01).

[3]葛麗霞.“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J].吉林教育,2015(20).

篇4

論文摘要:積極心理學提倡在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的前提下,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引導學生挖掘自身潛在的積極因素。中職英語教學應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旁征博引、規劃人生,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細節浸入、潤物無聲,加強學生的積極教育;愉快教學、寓教于樂,關注學生的積極體驗;合作探究、真誠賞識,塑造學生的積極人格;與時俱進、展示個性,樹立學生的積極理念,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學好英語這門學科,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目前的中職英語教學以單純地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為主,忽略對學生心理活動的關注與積極引導,忽視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積極的心理體驗和積極潛能的開發,因而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意識到:直接影響教育能否取得真正成功的因素并不是知識水平的提高,也不是專業領域的創新,而是培養學生積極學習和快樂生活的心態[]。基于此,作為中職生的必修課之一的英語學科教學理應立足于積極心理學,一切從積極出發,關注中職生的發展性目標,充分挖掘中職生的潛力與創造力,激發其活力,幫助中職生樹立自信心,積極適應社會,積極應對問題,具有積極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學好英語這門學科,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積極心理學的基本理念

積極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界于二十世紀末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以Seligman 和Csikzentmihalyi的《積極心理學導論》為標志。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倡導對問題作出積極的解釋,它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主觀層面。研究個體積極的主觀體驗,包括幸福感和滿足、希望和樂觀主義、快樂和充盈等,重點是強調人要滿意地對待過去、幸福地感受現在以及充滿希望并樂觀地面對未來;二是個體層面。研究積極的個人特質,包括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氣、人際交往技巧、對美的感受力、毅力、寬容、創造性、關注未來、洞察力、才能與智慧等。三是群體層面。研究積極的組織系統,包括研究安定的社會、關系良好的社區、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學校以及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等,使公民具有責任感、利他主義、有禮貌、有職業道德,從而使人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2.中職生的主要特點

目前的中職生大部分為處在特殊時代的“90后”,具有鮮明的特點:思想開放,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價值觀現實,功利欲望強;崇尚自由,愛好網絡;內心脆弱,抗挫能力差。

3.中職生英語學習情況

中職教育是免試的零門檻教育,學生文化基礎較差,成績普遍偏低,尤其是英語更是差強人意,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導致主觀懼怕英語學習、心理壓力大,被動接受課堂教學內容;部分學生主觀上想學,卻因英語基礎不好而無從下手,失去學習信心;還有部分學生因英語基礎差,短時間的努力效果不佳,萌發厭學情緒,直至放棄英語學習。可見,中職生的英語學習,最突出的問題不是認知方法,而是情感問題。只有疏通了學生的心理障礙,排除恐懼與焦慮,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

4. 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中職英語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因此,唯有增強個體的內在力量才能真正幫助中職生自主學習、健康成長并且使之受益終生。故應將積極心理學理念尤其是“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中職英語教學的始終,針對中職生特點及英語學習情況,幫助中職生發展潛能,提高表現欲、求知欲,樹立獨立意識、自我意識,培養樂觀向上的心態和進取心,促進中職生自主學習、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4.1旁征博引、規劃人生,激發中職生的積極情緒

英語教學中,注意教學與時代的聯系,引用鮮活的事例(如課本中的Unit12 Famous People),加強學生審美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教育;通過樹立遠景,明確目標,把握情緒,體驗緊迫,善于內省,做好今天若干自我激勵策略,形成積極情緒體驗,使中職生塑造自我,發展自我,規劃人生,讓學生真正從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文化知識的需要、國家人民利益的需要去規劃人生,實現理想。

4.2細節浸入、潤物無聲,加強中職生的積極教育

積極教育強調教育不只是對學生糾正錯誤、改造問題、克服缺點,更重要的是發掘、研究學生的各種積極品質并付諸實踐。中職英語教學可創設特定的教學環境,以“細節浸入”的方式教書育人,使學生投入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達到 “潤物無聲”的教育境界。

4.3愉快教學、寓教于樂,關注中職生的積極體驗

通過多媒體教學、游戲教學等手段,運用歌曲、幽默、笑話、故事、順口溜等形式,采用頭腦風暴、熱身運動、現場表演等方法,把學習、趣味、快樂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把學生引進快樂的境界。建立和諧的生生、師生關系使中職生愉悅,采用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專業、貼近未來職業的“五貼近”的教育內容及體現情景性、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性等要素的教學設計及開展各種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管用能力,又能不斷強化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喚回中職生失落的自信,建立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如在教學話題Unit8 Shopping (購物)時,營造一個“Supermarket (超市)”,把款式新穎的衣服、新鮮的水果、多種口味的飲料、豐富多樣的日用品等帶進課堂;接著再借助多媒體,對詞匯、對話進行鞏固、操練。學生們與小組同學團結協作,角色演練,有的客串導購員,有的客串顧客,有的客串收銀員,紛紛把所學的詞匯、句型運用到“場景”中來,當學生們“買到”自己喜歡的食品,并作為自己的獎勵,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若有可能也可直接到supermarket里shopping,在全真的場景里學到的英語單詞或日常會話既形象生動又印象深刻,真正達到學以致用。

4.4 合作探究、真誠賞識,塑造中職生的積極人格

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人格特質主要是通過激發和強化個體的各種現實能力和潛在能力使之變成一種習慣性的工作方式即形成。為此,中職英語教學一方面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內容,通過多元化實踐途徑如自學嘗試、分組討論、交流解惑、整理總結等形式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挖掘自身的潛能,思考質疑、感悟自信、主動求知,同時培養學生取長補短的合作學習和學習習慣,促進中職生良性發展;另一方面,運用賞識教育(肯定的態度、欣賞的眼光、鼓勵的語言)激勵中職生的創新能力,挖掘自身積極因素,加強中職生的主觀滿意度、自我決定性等積極人格特征的培養,使中職生的生理與心理、人格與社會相互融合、轉化和提升,擁有積極人格,體驗快樂學習。

4.5 與時俱進、展示個性,樹立中職生的積極理念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的變化趨勢,要求教師與學生都應與時俱進,方能可持續發展。因此,一方面,教師自身應跟上迅速發展的時代潮流,課堂創設的情境應洋溢時代氣息,展示時代元素,引導學生多渠道獲得課外信息。另一方面,教師不應囿于傳統的教材、滯后的教學內容和傳統的認識,應努力創設富有時代感及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教學情境,及時補充學科相關知識,體現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時代感,引發學生共鳴,吸引學生參與,教學才有實效性。如可借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及2011年的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契機,讓學生上網搜索奧林匹克村(OlympicVillage)、奧林匹克公園(Olympic Green)、國家體育館(National Indoor Stadium)、鳥巢(Bird’s Nest)、水立方(Water Cube)、安檢(security check)、世博會(Expo)、世界園藝博覽會(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等一系列新鮮詞匯的表達以及奧運會、世博會的相關知識和舉辦的意義。再有營造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個性自由發展,體驗學習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如Unit11 Holidays,把學生分組,每組在課外圍繞教學內容,充分運用網絡或其他渠道搜集布置到本組的Holiday(如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St Valentine’s Day、the Spring Festival 、the Mid-Autumn Day …)相關知識,制作課件,甚至運用已有素材再創造。學生對貼近生活的節日十分關注,對課件制作有濃厚興趣,大膽展示個性,秀出自我。

積極心理學所提倡的用開放和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強調人內在積極力量的理念,強調采取更科學的方法來挖掘人的潛力與創造力,激發人的活力,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心等理念無疑拓展并開放了中職英語教育的視角。中職英語教學應立足于積極心理學,使學生學好英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新華.立足積極心理學,探索高職貧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J].教書育人,2009(11):110-111.

[2]許小紅.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重情感策略的運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0(#9):92-93.

篇5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化學師范生;知識結構;特點;分類

新課程、新教材的一個明顯變化是難度降低了,但知識面加寬了,所以新課程標準下的知識的重要性并不會減弱,相反,知識的價值更高。作為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是學習方法、體驗過程、培養能力和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關系的載體。可以說,教師的知識結構是制約教師駕御新課程的頸瓶。因此,化學教師必須重構知識結構,以實現教師專業發展。課程設置的“綜合化”、教育內容的“社會化”、教育技術的“現代化”都要求教師知識結構多元化。

1根據知識涉及的領域來分析

根據知識涉及的領域,可以將化學教師知識結構劃分為一般科學文化知識、化學專業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1.1一般科學文化知識

1.1.1 人生哲學及化學哲學知識

哲學是使人明智的學問,教師要建造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離不開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指導。

因為教師是教育人的人,所以應該對人、人生、人性必須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哲學是觀察事物、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基本依據,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化學哲學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問題即本體論問題、認識論問題和邏輯問題[1]。化學教師了解一些化學哲學知識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和揭示化學本質,有助于發現科學思維方式的特征及其變化和發展,也有助于啟迪思想、開闊思路,如此,可以使化學教師獲得更多智慧,從而把學生帶入充滿智慧的殿堂。

1.1.2 化學美學知識

美學知識可以陶冶人的高尚情操。化學美學是化學與人文學的結合點,它是用美學的眼光來審視化學問題,從而為化學提供人的價值尺度和情感指向,給化學理性插上詩意和靈性的翅膀[2]。化學美學知識包括對化學學科中美的發現、感受、鑒賞以及創造化學美等方面的知識。表現在化學教師的儀表美、化學語言的簡潔美、化學實驗裝置的對稱美、化學實驗的現象美、物質結構美、化學原理的統一和諧美、化學家的人格美等。化學教師應該掌握一些美學知識,在教學中滲透美,使學生加深對化學價值的體驗,得到情感領域的升華。

1.2化學專業知識

1.2.1 陳述性知識

所謂的陳述性知識是指陳述是什么、為什么的知識,即學科內的事實、概念、原理等的知識。化學學科中的陳述性知識主要包括化學基礎知識、相關學科的知識、化學方法論知識、最新化學科技、前沿知識、與化學相關的生產、生活知識等。

(1)化學基礎知識

化學學科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化學概念、原理、化學變化的基本規律、化學實驗的知識、化學文化知識等。這是成為一個好教師的必要條件。

(2)相關學科的知識

從化學學科自身特點來看,它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同時,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化學與生物、物理、地理、材料、能源等眾多學科交叉、滲透、融合。化學研究的范圍已經擴展到宇宙空間、人類社會、微觀世界的各個領域,所以,作為一個化學教師,必須具備包括數學、物理、生物、地理、醫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

(3)化學方法論知識

化學方法論主要是指學習化學、研究、探索和應用化學知識的指導理論和方法。它不僅是化學教師自身學習化學知識的指導思想,也是化學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化學的工具。比如,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實驗方法等。

(4)最新化學科技、前沿知識

化學從來都是與科技緊密聯系在一起。新課程標準下的化學教師應關心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材料的制造和應用、工農業生產、信息高速公路、克隆技術、環境保護、最新科技進展中的化學知識;了解化學科學的前沿,諸如地球化學、生命化學等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技術意識和創新意識。

(5)與化學相關的生產、生活知識

化學學科天然地和生活結合在一起。化學教師應該熟悉生活中的化學物質以及它們跟人類生活的關系,平時注意收集食品、常用藥品、生活中的材料、環境保護、資源利用、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化學知識。

(6)化學史知識

著名思想家培根說過:“讀史可以明智。”化學史是化學家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奮斗史。化學教師必須具備化學史知識,以便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穿插講述科學發明和發展的歷史以及科學的奮斗故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科

學精神、人生理想等方面的教育。

(7)sts知識

新課程標準要求化學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sts教育。使學生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密切關系。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提供食物、衣著和住房,提供新材料、新能源,征服疾病、控制環境污染等,都離不開化學,但同時,如果運用不當,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化學教師必須掌握sts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sts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意識和參與科學技術決策的能力。

1.2.2 程序性知識

所謂的程序性知識是指說明怎么做的知識,即所謂的技能,包括智慧技能、認知技能以及動作技能。化學學科中的程序性知識主要包括化學思維、化學計算及化學實驗等技能[3]。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具有高屋建瓴的眼光,這種眼光是在對本學科的精熟掌握的基礎之上的,要的是“庖丁解牛”的那種境界。

1.3教育專業知識

1.3.1 教育政策、教育目標與教育價值的知識

了解教育活動的目標與價值,可以把握正確的教育導向。要在化學教育的實踐中自覺遵守國家的教育方針和執行國家的教育路線,學習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化學課程標準。

1.3.2 一般教育學知識

一般教育學知識包括教育基本理論、心理學基本理論、教學論、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管理學、教育法學、比較教育、教育改革與實驗、教育測量與評價以及現代教育技術知識等等。化學教師只有全面系統地掌握一般教育學的專業知識,特別是最新的教育理論,比如,建構主義理論、研究性學習、多元智力理論、情境教學等,才能確立先進的教育思想,正確選擇教學內容與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科學地傳遞給學生。

1.3.3 化學教育學知識

化學教師運用化學知識應該與其他人不同。化學教師的化學知識應該在特性上,而非內容上與其他人不同。舒爾曼認為“學科教育學的知識”是區分教師和一般知識分子的一種知識體系。他指出,學科教育學知識就是把“內容”和“教學”揉和在一起,變成一種理解,使其具有“可教性”。化學教師要學習化學教育學、化學教學論、化學課程論、化學學習論、化學教學藝術論、化學教育技術學等課程。

1.3.4 化學課程知識

課程知識即教室層次的課程、教室以外層次的課程以及橫向與縱向課程的知識。[4]化學課程知識是指關于化學課程標準以及課程方案的整體框架的知識,不僅包括教師對化學課程的理解、教材的理解、編寫,還包含一定的課程理論知識,像化學課程內容、課程設計、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及關于課程開發、課程評價等方面的知識。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執行者和實施者,更是課程的參與者、開發者和研制者,因此,教師必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課程知識。

1.3.5 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曾說過:“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育。”也就是說,要根據學生的“生活體驗”知識來教學。“生活體驗”知識來源于直觀感知的生活體驗以及各種媒體傳播的生活經驗等。限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對一些自然現象和生活經驗的感知是錯誤的,即與科學的化學知識是相悖的。學生的“生活體驗”知識也許已根深蒂固,對他們接受正確的新知識干擾很大。因此,化學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生活體驗”知識了如指掌,才能促進教學。

2根據知識的存在特征來分析

根據知識的存在特征來分析,化學教師的知識結構可以分為情境性知識、理論性知識、操作性知識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2.1情境性知識

情境性知識是指人們所獲得的有關場景和過程的知識。可以通過與現實環境,通過觀看電影、電視,通過閱讀報刊書籍,通過教學實踐等多種途徑,獲得相應的情境性知識。

2.1.1 豐富而深刻的鄉土知識

鄉土知識即對整個教育教學活動所賴以存在和施展的社區環境的認識和了解。包括家庭狀況、社區背景、社區歷史、學生和教師自身的狀況、教育政策、社會文化環境、風俗習慣、經濟發展狀況等。

一直以來,一個人所受教育程度越高,越遠離自己的故鄉,好像教育的整個目的就是使他和他的生活環境格格不入,就是使他不斷地疏遠這種環境。新課程標準要求學校需要培養熱愛家鄉和愿意為家鄉的發展而貢獻自己聰明才智的人,因此,化學教師必須首先懂得鄉土知識。

2.1.2 教學情境知識

教學情境知識有賴于教學環境。比如教學設備、教室大小、座位編排、班級規模、課堂氛圍、化學實驗現象、教學設計、校長的角色、家長的期望、社區文化等,都可

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化學教師必須了解和掌握教學情境與教學的關系,機智地對待不同的課堂,針對學生的特點和當時的情景有分寸地進行教學工作。

2.1.3 豐富的化學學科情境知識

化學教師要做好化學教學工作必須全面觀察化學學科現象,廣泛把握化學學科事實,為理論聯系實際創造條件,為改進各種化學實驗,為設計各種例題創造條件。

2.2理論性知識

理論性知識是由抽象概念、抽象命題所構成的知識,如公式、定理、定律、原理、原則、方法、策略等。理論性知識可以通過自主探索、科學研究、理論學習等途徑獲得。

2.3操作性知識

操作性知識是指人們通過實際行動所獲得的、有關行為方式、行為過程的知識,根據外顯程度的不同,操作性知識又常常被人們區分為心智技能和動作技能兩大類。比如,教師的教學經驗,適應特定情景的教學行為,教學隨機性過程中的教育機智,解決各種沖突(課堂沖突、教學沖突、人際沖突等)的策略。包括教學設計、班級組織與管理、表達交流、教學評價、化學實驗操作、化學實驗改進等技能。

3根據教師專業發展階段來分析

根據教師專業發展階段來分析,可以將化學教師的知識分為基礎性知識、發展性知識和挑戰性知識。

3.1基礎性知識

基礎性知識是化學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必備知識,即必須學習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化學發展史、生物化學、環境化學、能源化學、材料化學、營養化學、日用化學、化學實驗、化學專業前沿知識等。以便使化學教師在對知識和技能準確熟練掌握的基礎上,按知識的科學性和科學規律設計教學,在課堂上更多關注學生發展和整個教學的藝術性,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不要把知識講錯、習題做錯上。

3.2發展性知識

3.2.1 教育科研知識

許多實踐證明,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教師角色的轉變、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校本課程的開發、校本教材的編寫、教師專業發展、化學實驗的改進等,都需要教師參與教育科研。而要進行教育科研,教師必須首先具備教育科研知識,比如,科研精神、科研方法、科研成果的解釋、科研成果的推廣、科研論文的撰寫等方面的知識。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是化學教師由教書匠變為教學專家的有效途徑。

3.2.2 工具性知識

工具性知識是人生存和發展的知識基礎,它的多少與深淺不僅決定著人的生活質量和發展前途,而且對人的先天素質和智力潛力的挖掘也有很大的作用。工具性知識除了最基本的、能維持其生存的語言和數學方面的知識外,主要有計算機和外語。

3.3挑戰性知識

新課程標準下,教師的角色發生變化,教師的教育理念、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等需要獲得不斷的發展,以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和動力,自覺承擔專業發展的主要責任,激勵自我更新,通過自我反思、自我專業結構剖析、自我專業發展設計與計劃的擬訂、自我專業發展計劃實施和自我專業發展方向調控等實現自我專業發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因此,教師必須具備挑戰性知識,所謂挑戰性知識,是指教師為了實現自我專業發展和自我更新而應該具備的知識,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持續不斷地教書和育人。

3.3.1 信息知識

高度信息化是21世紀人類社會的主要特征。具有合理、完整的信息知識結構和較高的信息素養是新時代對每個公民提出的要求。教師必須在此方面成為學生的表率,并積極推進各種信息手段與傳統課堂的整合,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教師應具備的信息知識主要包括:計算機系統知識,圖書信息,多媒體操作知識,網絡應用知識,文獻檢索知識,科技信息知識,信息識別、加工、處理、傳輸知識等。實踐證明,通過網絡學習和閱讀圖書資料進行自我教育是教師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實際有效的手段。

3.3.2 創新知識

21世紀是知識不斷創新、科技突飛猛進的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化學教師必須具備創新知識,比如,教學方法的創新、化學實驗的創新等。創新知識是進步了的知識,它對原有的對象做出了新的說明與解釋,提供了關于世界新的圖像,更為精確與深入。創新知識不僅包括新的解釋,也包括新的觀念、新的方法[5]。化學新課程標準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創新知識,以適應新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1] 張嘉同.化學哲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2] 張四方.化學美的欣賞[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0(8~9):41

[3] 竇洪庚.化學知識結構之探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6(1- 2):5.

[4] 劉清華.教師知識研究的問題與建構路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11):46.

篇6

關鍵詞:艾灸機理;物理作用;化學作用;藥效;經絡;腧穴

中圖分類號:R245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717(2011)12-2616-05

Advances of the Mechanism of Moxibustion

LAN Lei,CHANG Xiaorong,SHI Jia,ZHANG Guoshan,TAN Jing

(Hunan University of TCM,Changsha 410007,Hunan,China)

Abstract:Moxibustion has great efficacy, such a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tection, warming meridians to dissipate cold, recuperating depleted Yang,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resolving hard lump, leading heat out of the body, etc.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s that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combined with physical and chemical effects of moxibustion result in a "comprehensive moxibustion effect." A review of mechanism research of moxibustion is given; furthermor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searches are also proposed.

Key words:mechanism of moxibustion; physical effect; chemical effect; drug effect; meridian;acupoi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1-08-19

基金項目: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資助項目(2009 CB522904);湖南省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CX2010B342);長沙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k1005020-31)

作者簡介:蘭蕾(1969-),女(畬族),江西廣豐人,醫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針灸的治病機理。

通訊作者:常小榮(1956-),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針灸的治病機理。灸法能防病保健,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引熱外行。艾灸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其治療效果已經為無數臨床實踐所證實,國內外研究普遍認為經絡腧穴與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機結合,產生了灸法的“綜合效應”。

1 艾灸的物理作用機理

艾灸是以燃燒艾絨而治病,燃燒時的熱效應是產生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素問·異法方宜論》:”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也從北方來”,說明灸法燃燒艾絨產生的溫熱作用可治療因為寒冷引起的疾病。現代研究表明[1],艾灸可以調整臟腑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尤其在治療慢性病、疑難病及預防保健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而艾灸治療疾病時產生的溫熱效應是取得療效的關鍵[2]。生物傳熱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它研究生物體內的熱質傳輸現象,其目的在于通過把傳熱學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手段引入生物和醫學工程領域中,探討物質和能量在生物體內的傳輸規律。該學科的產生無疑會對與“熱密切”相關的艾灸療法研究有所啟示,因為艾灸熱傳遞同樣遵循傳導、對流、輻射3個方式,無論是接觸灸或是非接觸灸,艾灸在生物組織內的熱傳遞以及艾灸引起的組織熱損傷,均可歸屬生物傳熱學研究的范疇。從微觀而言,熱對生命系統的影響,本質上均體現在對蛋白質、細胞及組織性質的改變上。例如艾灸對機體熱休克蛋白的影響[3-11],艾灸通過上調大鼠胃黏膜細胞HSP70表達,繼而作用于凋亡線粒體信號轉導途徑相關靶點,由此抑制胃黏膜細胞凋亡,達到保護胃黏膜損傷的作用。又如隔藥餅灸能提高對紅細胞CD58表達,并且年輕人組高于中年人組[12]。宏觀上講,能量過程是生命系統中的基本過程,而熱是能量過程的重要表現形式,生命現象的各個層次無不包含熱效應[13]。把艾灸熱作為一種特殊的能量介入方式,從能量的角度著手,利用生物傳熱學理論,可能是一個較理想的方法。提供什么樣的一個溫度場分布狀況(或者說熱過程或能量過程),可使生物組織恢復或穩定于正常狀態,這是一個極有誘誘惑力的探索[14]。

艾燃燒時產生一種十分有效并適宜于機體的物理因子紅外線,其輻射能譜在0.8~5.6μ之間,這表明燃燒艾絨時的輻射能譜不僅具有熱輻射-遠紅外輻射,而且還具有近紅外光輻射,艾灸的能譜近紅外輻射占主要成分,且峰譜在1.5μ附近[15-16]。根據物理學原理,一般遠紅外線能直接作用于人體的較淺部位,靠傳導而擴散熱量;而近紅外線較遠紅外線波長短,能量強,可直接滲透到深層組織,穿透機體的深度可達10mm左右,并通過毛細血管網傳到更廣泛的部位,而為人體所吸收[17-18]。艾灸紅外輻射為機體細胞活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當紅外光作用于腧穴組織時,組織吸收光能將其轉化為生物能儲存在ATP分子中,隨著ATP的水解,ATP轉化為ADP,并釋放能量作為生命活動的能源。研究表明人體穴位紅外輻射不僅含有人體熱信息,而且還和人體內能量代謝等因素相關,穴位點的ATP能量代謝比周圍要高[19]。在病理狀態下,人體皮膚和組織輻射的紅外線發生一定的改變。且不同的體質和疾病其輻射及最佳吸收的紅外線有區別,即光子吸收與皮膚光學有密切關系。這可能是生物組織吸收光子和使人體本身傳輸的光有序化有關。有人對不同品種艾葉的燃燒熱進行了測量[17]:蘄艾18139J/g、北艾17463.4J/g、祁艾17419.3J/g、川艾16136.4J/g。能量愈高,波長愈短,滲透力愈強。楊華元等[20]的研究還認為,艾灸時的紅外線輻射,既可為機體細胞代謝活動、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也為能量缺乏的病態細胞提供活化能,并有利于生物大分子氫鍵偶極子產生受激共振,從而產生“得氣感”;同時又可借助反饋調節機制,糾正病理狀態下的能量信息代謝的紊亂,調控機體免疫功能。

汪家柔[21]通過艾灸肺俞、肝俞穴,觀察穴位施灸后鈣離子在相關臟腑之間的分布調配及相關穴位電流變化規律,研究“穴臟相關”的非線性規律,發現艾灸肺俞穴可顯著提高肺俞穴電流,艾灸肝俞穴可顯著提高肝俞穴電流。電與磁是相伴而生的,電子的自旋產生磁,運動的磁產生電。經絡的功能活動依托于電磁振蕩與化學振蕩主導的能量信息系統。而基于經絡調整是電磁振蕩化學振蕩神經、體液和微循環等調控的動態調衡過程[22]。

[WT5”FZ〗中華中醫藥 學刊

2 艾灸生成物的藥性作用(化學作用)

2.1 抗細菌作用

楊梅[23]測定了艾葉燃燒物提取物對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抑菌圈。艾葉燃燒產物提取分離所得重組分、焦油和艾煙水提取液對四種菌種的抑菌性有選擇性。艾油對四種菌種均有抑菌作用,而重組分和焦油只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作用,除焦油對大腸桿菌的抑菌圈12.1mm比艾油10.4mm大外,其它成分的抑菌圈均比艾油小。晶體對四種菌種的抑菌性不明顯。5-叔丁基連苯三酚對四種菌種均有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作用最強。葉春枚等[24]觀察了艾煙熏的抑菌作用,實驗顯示,艾煙熏20min后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鏈球菌,熏30min可抑制大腸桿菌,熏50min可抑制綠膿桿菌。李坡等[25]對艾煙在培養皿中的抑菌作用和燒傷創面的抑菌作用進行了研究,發現艾煙對常見的化膿性細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產堿桿菌)有顯著抑制作用,能使燒傷創面菌落數顯著減少。劉楓林等[26]就艾煙作用(與溫熱刺激分開)對各種細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枯草桿菌、奈瑟氏菌和嗜酸乳桿菌)抑菌效應進行了試驗研究。試驗結果表明:①艾煙確有抑菌作用,是細菌生長時殺菌作用的基本和唯一因素;②艾煙的殺菌作用與煙熏時間長短有關,時間長殺菌作用強;③艾煙的殺菌消毒作用為臨床上用于治療化膿性炎癥、外傷感染、皮膚細菌損害、帶狀皰疹、上呼吸道感染等提供了理論依據。華東醫院等[27]單位報道,用含艾葉的消毒香(上海日用化學品廠試制,含蒼術粉30%,艾葉粉20%)煙熏4h能殺滅乙型溶血性鏈球菌A群、肺炎球菌、流感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煙熏8h能殺滅綠膿桿菌,并能抑制枯草桿菌的生長。黃香妹等[28]采用艾條熏煙對血壓計袖帶進行消毒,監測其表面細菌生長情況,并與紫外線消毒、含氯制劑消毒作比較。結果表明用艾條熏煙消毒的袖帶,完全可以達到環境消毒隔離標準的要求。還有資料[29]介紹,艾煙對變形桿菌、白喉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和結核桿菌(人型H37RV)等也有抗菌作用。

2.2 抗真菌及抗支原體、衣原體作用

艾煙對不同的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魏孜孜[30]等觀察比較外耳道涂藥(咪康唑乳膏)、艾煙熏耳和涂藥艾煙熏耳結合3種外治方法治療耳真菌病的臨床效果。結果表明,艾熏外治法、結合外治法、常規外治法3種外治法在治療后1個月、1年的總有效率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艾熏外治法和結合外治法的治愈率較常規外治法高。結出艾熏法治療耳真菌病具有治療簡單、療效鞏固、治愈率高的優點,可替代常規外治法。其簡、驗、廉的特點適合在基層和廣大農村地區應用,其治療機制可能與艾煙具有抗菌(細菌、真菌)、殺螨、抗過敏等作用有關。何斌[31]采用艾煙熏灸治療浸漬糜爛型足癬78例,得出艾煙熏療對瘙癢,丘疹,水皰及浸漬糜爛癥狀效果優于派瑞松。有研究表明,艾煙對口腔支原體與肺炎支原體的抗滅作用也很顯著[32]。

2.3 抗病毒作用

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氣管炎研究組等[33]單獨用艾葉煙熏以觀察艾煙對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抗病毒作用,結果表明艾葉對這四種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觀察了蒼術艾葉香煙對實驗用腺病毒3型、鼻病毒浙九-2株、皰疹病毒浙九-9株、副流感Ⅰ型病毒仙臺株和流感病毒A3、滬防72-10株等5種病毒株的抑制作用,結果表明,用蒼術艾葉香煙熏15min后,對所試5種病毒尚無作用,30min后則試驗組的病毒濃度(TCID50)顯著降低,45min后則試驗病毒不能從細胞培養上或雞胚中測得。張其正等[34]用蒼術艾葉煙熏劑(含蒼術55%,艾28%)點燃濃度為1g/m3或5g/m3均能在半小時內使流感病毒滴度(EID50、Log)較對照組明顯下降(下降1.55~3.00個對數以上)。趙紅梅等[35]曾用艾條熏蒸進行空氣消毒,發現熏蒸后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抗原性有明顯的破壞作用,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抗原性的破壞也有極顯著性的意義,說明艾條熏蒸對乙肝病毒有一定滅活作用,但是未能達到完全滅活乙肝病毒的目的。劉華介紹用艾葉500g,置盆子或罐子里點燃煙熏房間0.5h,可預防非典型肺炎的傳播。

2.4 鎮咳、祛痰、平喘、抗過敏,鎮痛作用

大量的藥理實驗證明,艾葉的揮發油口服或噴霧給藥均有較好的平喘、祛痰、鎮咳作用,其中尤以平喘作用最為顯著[36]。動物實驗研究表明,清艾條煙霧吸入可相對延長豚鼠藥物性哮喘潛伏期,能明顯松弛正常豚鼠支氣管平滑肌,有效對抗乙酰膽堿引起的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收縮,對乙酰膽堿收縮氣管平滑肌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證明艾煙能平喘,抗過敏[37]。劉惠榮[38]等通過觀察艾灸對過敏性結腸炎大鼠的作用,結果表明,艾灸能減輕過敏性結腸炎大鼠的內臟疼痛和疼痛閥值,效應可能與艾灸能提高脊椎的強啡肽和內啡肽相關。

2.5 抗自由基,調節機體功能,抗衰老,預防保健作用

自由基(free radical)[39]是人體組織中許多生化反應中間代謝產物。人體內在氧的利用過程中,會因各種內因性或外因性原因而產生各種活性氧及其它自由基。但體內也有各種消除這些自由基的防御系統,以免組織遭傷害。這些自由基很容易攻擊細胞組織中的脂質、蛋白質、糖類和DNA等物質,企圖奪取一個電子以獲得重新平衡,這就造成脂質和糖類氧化,蛋白質變性、酶失活、DNA結構切斷或堿基變化等種種改變,從而導致細胞膜、遺傳因子等損傷而誘發各種組織損傷和疾病。已知的數以百計的疾病與自由基有密切的關系。可由自由基引發衰老。

楊梅等[39]對艾燃燒產物艾煙輕組分、重組分、焦油、艾燼晶體以及艾揮發油清除自由基能力進行了比較,其大小順序依次為:重組分>焦油>輕組分>艾燼晶體>艾揮發油。由重組分中分離出來的52叔丁基連苯三酚具有較強的抗自由基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比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C和人工抗氧化劑BHT均強,可以推測,52叔丁基連苯三酚是艾煙抗自由基的核心物質,是艾灸的重要活性成分。大西基代[40]和西谷郁子[41]將艾和艾燃燒生成物用甲醇提取,發現有清除自由基和過氧化脂質的作用,且艾燃燒生成物作用較強。洪宗國等[42]用甲醇萃取艾葉燃燒灰燼獲得了4種不同組分,研究了它們對甲基丙烯酸甲酯自由基聚合反應中反應速率的影響,通過反應體系的黏度測定研究了其抗自由基的作用。結果也顯示上述4種組分均具有比較強的抗自由基能力,且柱分離后得到的3種晶體的抗自由基能力較粗晶體的強。

陳漢平等[43]在針灸預防疾病作用的探討中指出:通過對實驗性肺結核、慢性腎功能不全、免疫復合型腎小球腎炎、惡性腫瘤、衰老、膽色素性結石、苯中毒引起的血象異常動物病理模型制作前或同步艾灸或針刺預防處理,其效果說明艾灸具有調整機體功能,抵御或削弱各種致病,致衰老因素對機體的影響,能夠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陳友強等[44]研究了天癸灸對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清陳自由基、調節性激素水平及微量元素等方面的影響。方法為氣海、關元隔姜灸,足三里、大椎溫和灸。結果表明,本法緩解衰老癥狀功效總有效率為73.91%。說明灸法不但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而且有獨特的保健作用。詹臻等[45]采用標記放射免疫法,檢測40例老年人保健灸前后空腹血清中上皮生長因子(EGF)的含量結果灸后EGF含量明顯增高(P>0.05)表明保健灸能夠調節機體EGF的合成與釋放,有促進組織細胞生長增殖的作用,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3 經絡腧穴與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機結合,產生了灸法的“綜合效應”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是人體功能的調節系統,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的功能活動表現為經氣。腧穴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于軀體外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的反應點和針灸療法的刺激點[46]。《靈樞·海論》說“十二經脈者,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說明了經絡內聯外絡的生理功能。人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協調的,這種相互協調關系,主要靠機體自控調節系統實現。在病理上,現代醫學已證明,即或是一種微小的局部性病變,也將是全身機能失調的一種反應,是全身病的一種局部表現。《內經》指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認為一切疾病均由陰陽、氣血不和所致,因此,通過因勢利導的方式,將人體病理狀態下的陰陽氣血關系復歸平衡,既是治療手段,也是治療目的。《醫學入門》說“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氣也;實者灸之使實部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郁熱外發,火就燥之義也”,而這些都靠經絡的調節作用才能實現。現代研究認為,灸法的作用是由艾條燃燒時的物理因子和藥化因子,與腧穴的特殊作用、經絡的特殊途徑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綜合效應”[47]。

艾灸激發經絡腧穴的生物物理學特性有兩個特點[48]:①物理學能量循經傳導的普遍性以及腧穴定位的特異性。不同的物理能量在經絡循行線上基本都能呈現優勢傳導,而在腧穴所在的位置則表現出不同于周圍組織的特異性;②經絡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學特性與人體狀態的相關性。許多實驗表明[49],健康人體和病人的經絡、腧穴對外界物理能量的敏感性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總體趨勢表現為從平衡轉為不平衡,敏感性由高轉低。

陳日新[50]提出腧穴熱敏化灸療新理論由3條規律組成:(1)人體腧穴存在靜息態與敏化態兩種狀態;敏化態的腧穴對外界相關刺激呈現“小刺激大反應”(非熱敏點對艾熱僅產生局部和表面的熱感);(2)腧穴敏化的類型多種多樣,而腧穴熱敏化是一種新類型;腧穴熱敏化的特征是:當受到艾熱刺激時呈現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微)熱遠部熱、表面不(微)熱深部熱、非熱覺等奇異現象;(3)熱敏化腧穴是灸療的最佳選穴,艾灸熱敏化腧穴極易激發灸性感傳(約95%的出現率)乃至氣至病所,臨床灸療療效大幅度提高。腧穴熱敏化現象已涉及到許多新的生命現象,新的生命現象必然蘊涵著新的生命規律與機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有可能發現人體機能調控的新規律,對現代醫學發展提供創新的機遇。研究表明某些病理態腧穴的自發紅外光譜與艾條燃燒時的紅外發射光譜的輻射峰區域基本一致,提示紅外共振可能是艾條的輻射能量高效傳遞給敏化態腧穴,使艾灸發揮治療作用的生物物理基礎。通過研究艾灸的紅外光譜特性及其與效應的關系,證實艾灸和穴位的紅外共振輻射也是艾灸起效的關鍵因素之一。

總之,國內外學者對艾灸的這種“綜合效應”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現有的研究國內主要偏重于臨床治病機理的研究,日本更側重于基礎的研究,目前對艾灸的作用機理尚未完全明了,根據現有的研究有人設想:艾灸的作用機理是由燃艾時所產生的物理因子和化學因子,作用于腧穴感受裝置與外周神經傳入途徑,刺激信號傳入中樞,經過整合作用傳出信號,調控機體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系統、循環系統等,從而調整機體的內環境,以達到防病治病的功效[50-51],進一步研究有待我們深入。突破由單一生物學為主的研究方法,發展多學科交叉的研究來尋求針灸治病的作用機制,是解決生物醫學難題有效的解決方案,利用多學科交叉研究艾灸,可以為中醫艾灸技術建立新的理論基礎。臨床應用方面灸法刺激量的研究是針灸由臨床經驗積累向現代醫學轉化的重要步驟,灸法起效的關鍵在補瀉方法,所以加強灸法量效關系和灸法補瀉方法的研究也是加強艾灸療效和研究艾灸機理的一個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 吳煥淦,嚴潔,余曙光,等.灸法研究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上海針灸雜志, 2009, 28 (1): 1-6.

[2] Freire A O, Sugai G C, Blanco M M, et al. Effect of moxibustion at acupoints Ren-12 (Zhongwan), St-25(Tianshu),and St-36 (Zuzanli) in the prevention of gastric lesions induced by indomethacin in Wistar rats \[J\].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2005, 50(2):366-374.

[3] 常小榮,彭娜,易受鄉,等.艾灸預處理對應激性潰瘍大鼠胃黏模 HS P70蛋白及mRNA表達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6,14(13): 1252-1256.

[4] 易受鄉,彭艷,常小榮,等.艾灸對應激性胃潰瘍大鼠胃黏膜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及其與熱休克蛋白表達關系的研究\[J\].針刺研究, 2006, 31(5): 259-271.

[5] 易受鄉,郁潔,常小榮,等.艾灸促進胃黏膜細胞HSP70表達上調對細胞凋亡線粒體信號轉導途徑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8,16(24):2 689-2 694.

[6] 常小榮,彭娜,易受鄉,等.艾灸足三里和梁門穴誘導熱休克蛋白70抗大鼠胃黏膜氧化損傷作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14(35): 3 405-3 408.

[7] 郁潔,易受鄉,常小榮,等.艾灸足三里、梁門穴對大鼠不同組織器官HSP70表達的影響\[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9,29(4): 67-69.

[8] Peng NA, Chang xiao-rong, Yi shouxiang, et al. Experiment Study on Moxibustion at Zusanli (ST36) and Liangmen (ST21) inducing 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expression to resist oxidative injury of gastric mucosa\[J\]. World J.Acu-Moxi,2006,16(2):22-26.

[9] Peng yan, Yi shouxiang, Chang xiao-rong. Acupuncture-moxbuxtion, heat shock Protein 70 and cytoprotection \[J\].World acu moxi, 2006, 16(1):45-52.

[10] Xiao-Rong Chang, Na Peng, Shou-Xiang Yi, et al. Association of highexpression in rat gastric mucosal heat shoc k protein 70 induced by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with protection against stress injury\[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 August 28,13(32):4355-4359.

[11] Shou-Xiang Y i, Yan Peng,Xiao-Rong Chang, et al. Effect of pre-moxibustion on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of gastric mucosa cells\[J\].WorldJ Gastroenterol,2007,13(15):2 174-2 178.

[12] Tian YF,Li LY,Wang J,Zhang BR,Wang GH, Xie BX, Yuan Y. Effects of herbal cake-separated moxibus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erythrocyte CD58 in different ages of healthy people. Zhongguo Zhen Jiu. 2010 Nov;30(11):933-5. PMID: 21246852.

[13] 趙南明,王存誠.生命科學與熱物理學再次相遇——生命系統中的熱耦合問題\[J\].物理, 1998, 27(3):146-150.

[14] 夏永莉,賴新生.從生物傳熱學角度研究中醫艾灸機理\[J\].生物醫學工程研究, 2008,27(2):142-144.

[15] 白耀輝,林文任.艾灸與溫熱刺激關系的探討\[J\].針灸學報, 1991, 7(4): 10.

[16] 張紅良,陳世途,劉玉萍.藥條灸在施治過程中的可見光和紅外光譜分析[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1999,19(3):344-346.

[17] 楊華元,劉堂義.艾灸療法的生物物理機制初探\[J\].中國針灸, 1996, 16(10): 17.

[18] 王磊,李學武,張莉.艾灸療法作用機理國內外研究進展\[J\].中國針灸, 2001,21(9):567-570.

[19] 韓吟華,丁光宏,沈雪勇等.人體體表穴位點紅外輻射光譜特征及其與ATP能量代謝的關系\[J\].上海生物醫學工程, 2005,26(4):198-200.

[20] 梅全喜,王劍.不同產地艾葉燃燒放熱量的比較[J].中藥材,1994,17(9):46.

[21] 汪家柔.艾灸肺俞、肝俞穴對穴位電流及相關臟器鈣離子分布的影響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2] 李定忠,傅松濤,李秀章.經絡與人體物質系統、能量信息系統的關系———關于經絡理論與臨床應用研究之四\[J\].中國針灸, 2005,25(2): 115-118.

[23] 楊梅.艾葉燃燒產物有效成分藥效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4] 葉春枚,呈熒,高建芳.艾熏治愈54例手指骨髓炎臨床觀察與實驗研究\[J\].上海針灸, 1988(2):7.

[25] 李坡,金遵禹,朱文偉,等.艾煙薰的抑菌試驗及其對小兒燒傷創面的治療效果\[J\].中華外科雜志,1965,13(9): 387-389.

[26] 劉楓林,袁慧,許三榮,等.艾灸“煙熏”作用的抑菌效應\[J\].云南中醫雜志,1993,4(5):29.

[27] 華東醫院,上海市黃浦區婦女兒童保健所,上海市生物制品研究所.蒼術艾葉煙熏消毒的實驗研究及長期應用觀察\[J\].中華醫學雜志,1978,(10):619-623.

[28] 黃香妹,許建平.艾條熏煙消毒血壓計袖帶的效果觀察\[J\].護士研究,2005, 3(19): 534-535.

[29]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6: 559-560.

[30] 魏孜孜,盧標清,孫一帆.三種外治方法治療耳真菌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1, 7(2): 35-38.

[31] 何斌.艾煙熏治療浸漬糜爛型足癬78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0, 19(5): 7-9.

[32] 洪宗國.艾與蘄艾的生藥學研究與開發\[J\].中醫藥學刊,2003, 21(8): 1356-1357.

[33] 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氣管炎組.蒼術艾葉香預防感冒及空氣消毒效果的觀察\[J\].中華醫學雜志, 1975, (9): 412.

[34] 趙紅梅,李小敏,關麗嬋,等.愛嬰病房艾條熏蒸對HBsAg滅活效果的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11-12.

[35] 張其正,鄭志學,童葵塘,等.蒼術艾葉煙熏預防流感效果觀察[J].新醫學, 1979,(9): 412-415.

[36] 梅全喜.艾葉\[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9-11,227-2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樓蘭英,黃敬耀,汪國華,等.清艾條煙霧的藥效學實驗研究\[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0,12(4):170.

[38] Hui-Rong Liu, Li Qi, Lu-Yi Wu, Xiao-Peng Ma, Xiu-Di Qin, Wen-Yan Huang, Ming Dong, Huan-Gan Wu. 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dynorphin and endomorphin in rats with chronic visceral hyperalgesia\[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0 August 28; 16(32): 4079–4083. PMC:2928463.

[39] 楊梅,江丹,易筠,等.艾葉燃燒物清除自由基作用的觀察\[J\].中國針灸,2009,29(7):547-549.

[40] 大西基代.艾燃燒生成物的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J].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92,14(3):61.

[41] 西谷郁子.關于艾的燃燒生成物中含有抗氧化作用物質[J].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89,11(5):47-48.

[42] 洪宗國,農熠瑛,楊兆濤.蘄艾燃煙化學成分的GC-MS分析[J].中南民族大學(自然科學版),2007,26(1):10-12.

[43] 陳漢平,趙粹英,章健明,等.針灸預防疾病的探討\[J\]. 上海針灸雜志,1991,10(2):34.

[44] 陳人強.唐立明.天葵灸抗衰老作用臨床觀察\[J\]. 實用老年醫學,1994(3):115.

[45] 詹臻,王玲玲,吳中朝,等.保健灸對老年人上皮生長因子的影響\[J\].中國針灸,1995,15(3):33.

[46] 沈欽榮,毛水泉.灸療的作用機理概述\[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1,8(6):395-396.

[47] 鐘藍.傳統艾灸作用機理初探[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9,5(6):46.

[48] 魏育林,屠亦文.經絡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學特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針灸, 2005,25(11): 817-819.

[49] 楊華元,肖元春,劉堂義,等.隔物灸的近紅外光譜輻射特性測定\[J\].上海針灸雜志,2003,22(9):15-17.

篇7

關鍵詞:農村留守婦女家庭 消費問題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8-012-03

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內需不足尤其是居民消費需求不足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國民經濟健康、快速、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率偏低,尤其是農村居民消費力偏低。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為76.82%,而占據總人口比例48.7%的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比例僅為23.18%。專家測算,在不改變其他條件的情況下,每增加1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人均GDP就會增加5.8元,而每增加1元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人均GDP只增加1.7元。可見,增加農村居民消費需求是拉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著力點。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農民工數量的增加,農村“留守人口”的消費,在農村居民消費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截至2010年底,全國“留守人口”已超過1億人,其中主要為婦女、老人、兒童。留守家庭給社會帶來了眾多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使目前農村消費問題也呈現出較強的“留守性”,在留守家庭中,留守婦女在消費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據全國婦聯的報告顯示,我國目前留守婦女的人數已超過了五千萬。所以,筆者認為,研究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消費問題將是擴大農村消費市場,提高農村消費需求的一個新增點。

一、我國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消費的特點

由于丈夫進城務工,耳濡目染地接觸到了城市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使他們潛移默化中轉變了自己的消費觀念。事實上,他們在城市的生活工作過程,也是他們再社會化的過程。而在日常電話溝通和返鄉探親過程中,他們又會將自己在外的所見所聞傳遞給留守在家的妻子。所以,農村留守婦女家庭和沒有外出務工的普通農民家庭相比,在消費問題上,既存在著一些共性問題,又呈現出一些獨有的特點。

1.以自給性消費為基礎。農村留守婦女家庭在經濟收入上,盡管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外出務工的丈夫收入差距很大,但她們在家庭消費方面,自給自足都是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農產品(如糧、油、蔬菜)首先都是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然后才是將剩余的農產品進行銷售。

2.以生產性消費為前提。盡管丈夫在外打工會賺到錢,但在外打工具有不確定性因素,很多農村留守婦女家庭仍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問題,仍然將農業生產效益作為家庭經濟收入的一部分來源,所以,用于種子、農藥、化肥方面的消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支出。

3.大件商品消費呈現集中性、突擊性特點。丈夫外出,家里的所有事務,上至贍養老人,下至撫養子女,家庭的重任都由留守婦女承擔,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其地位和家庭事務的決策權,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丈夫是家庭主心骨,男人是家庭的頂梁柱,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仍然影響著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所以,購買大件商品如冰箱、電視、洗衣機等,以及進行數目比較大的消費時,往往都是要等丈夫回來時再進行。致使每逢節假日,尤其是過年,農民工返鄉高峰期,也成為各地尤其是離農村較近的城鎮家電銷售量猛增期。

4.日常消費以留守婦女為主。丈夫不在家,柴米油鹽日常消費都由留守婦女自己做主,而留守婦女消費意識和消費能力將直接影響到農村留守家庭的消費狀況,很多留守婦女只圖便宜,不求質量,平時又沒人商量,這就為假冒偽劣產品在農村的肆意銷售提供了機會。

5.生活消費呈現出現代性的趨勢。據調查顯示,與沒有家人進城務工的農村家庭相比,農村留守婦女家庭由于受進城務工人員的影響,其消費觀念更加現代、時尚,而且家庭進城務工的人數越多,時間越長,其家庭的消費現代化程度也就越高。

二、我國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消費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消費支出及構成。本調查組于2012年1月至12月對黑龍江省寶清縣、湯原縣、樺南縣、木蘭縣、方正縣等13個縣260戶農村留守婦女家庭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被訪者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5240.8元,其中占比例比較高的三項指標是食品、居住和教育,分別為25.3%、23.2%和24.8%,主要呈現出如下的消費趨勢和特點:

首先,食品消費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較之以往有下降的趨勢,食品消費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農村留守婦女家庭在食品消費方面明顯地提高了對營養的需求。

其次,居住支出呈上升趨勢。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民對居住的消費一直都十分重視,而且近些年,農村建房從以往注重數量向注重質量提高,加之攀比之風盛行,使農村留守婦女家庭的住房條件明顯改善。

再次,教育支出呈上升趨勢。由于近些年中小學的合并,很多農村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必須在外住宿上學,無形中增加了吃飯、住宿、交通費用,使得教育支出費用明顯提高。調查顯示,由于丈夫在城鎮務工接觸到的外界社會比較多,他們深感知識的重要性,所以,農村留守婦女家庭孩子的輟學率比普通農村家庭的偏低,而農村留守婦女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比普通農村家庭偏高,但高昂的教育支出已成為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消費的沉重負擔。

第四,衣著消費支出呈上升趨勢。很多農村留守婦女深怕丈夫在外見的世面廣了,嫌棄自己跟不上潮流,所以在衣著方面的支出呈上升趨勢。農村留守婦女在穿著上也開始注意時尚與品牌問題。

第五,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偏低。基本上還是以科技含量較少,技術水平較低的基本日用生活品為主,體現現代生活品質的家用電器及通訊設備的消費遠遠落后城鎮居民。

第六,打撲克、玩麻將等非主流文化消費呈上升趨勢。丈夫在外打工,孩子在外上學,農活季節性又比較強,很多農村留守婦女開始迷戀于通過打撲克、玩麻將來消遣生活,使這方面的消費支出呈明顯上升趨勢。

2.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消費環境。近年來,我國不斷地在加強農村生活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消費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與城市相比,農村消費環境仍然有偏差,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的消費。

(1)農村生活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農村生活基礎設施主要是指與農村家庭生活消費相關的生活性公共物品,如道路、郵電、通訊、電網、自來水設施及網絡信息平臺等。很多農村電網老化,電壓不穩,電價比城市偏高,甚至有的農民是買的起電器,卻付不起電費,使家電普及受阻。農村交通設施落后,地理位置又比較偏遠,一定程度地增加了商品的運輸成本,導致農村市場很多商品的價格高于城市。

(2)商品流通網絡不健全。首先,長期以來形成的二元經濟結構,使得我國完善的商業網絡都集中在城市,而農村的商業網點不但數量少,而且服務質量差,原有的供銷社,因其落后的管理體制,使其在農村的市場份額逐年下降,農村成了個體和私營商家的天下,適銷對路的商品供應不能及時到位。針對農村留守婦女家庭購買食品的主要地點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0%的人選擇在鄉鎮集市,35%的人選擇在“附近小賣店”。

其次,農村市場秩序混亂,假冒偽劣商品普遍存在,據商務部調查,全國70%以上的假冒偽劣產品其生產與消費都是在農村進行的。通過問卷調查顯示,有65%的農村留守婦女家庭買到過假冒偽劣商品,還有20%的農村留守婦女家庭不清楚所買商品是否為假冒偽劣。45%的農村留守婦女家庭認為存在問題最嚴重的是農藥、種子和化肥。很多農村留守婦女家庭在購買商品時都十分擔憂,而去城里購買,又無形中增加交通費用,致使很多消費受阻。尤其是現在的部分商品沒有中文說明書,使得消費者無法把握產品的使用技術,這又使一部分有消費能力的家庭對一些現代化商品也望而卻步。

再次,商品的售后服務不到位。廠家和商家的銷售網點和售后服務點大多只是延伸到鄉鎮,絕大多數村屯既無銷售點又無維修點,農村居民根本就無法享受到免費送貨及安裝的服務,一但出現問題,維修十分困難。

三、我國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消費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

1.收入的原因。收入水平直接制約著消費水平,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消費水平低與其收入增長緩慢有其直接關系。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收入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丈夫外出打工賺的錢,一部分是農產品和家庭養殖賺的錢。近年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很多企業不景氣,使農民工的收入極其不穩定;現在的農藥、化肥、種子和飼料的價格逐年上漲,一定程度地增加了農產品和家庭養殖的成本。在對黑龍江省260戶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收入進行調查發現,2012年其人均收入為7230.5元,遠遠低于城鎮居民的收入。

2.消費習慣的原因。我國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深受小農經濟及“勤儉節約”、“量入為出”等消費觀念的影響,許多農村留守婦女在心理上就排斥現代消費方式,認為信貸消費是一種負擔,她們更習慣于保守性消費,她們寧愿省吃儉用,也不愿把明天的錢提到今天用。這種輕消費,重儲蓄的消費習慣,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留守婦女家庭的消費需求的增長。與此同時,盲目性、愚昧性消費現象在農村還依然存在,有些農村留守婦女家庭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攀比之風盛行,這種不健康的消費增加了農村留守婦女家庭的隱性負擔,而用于提高正常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消費支出就勢必減少。

3.金融信貸的原因。目前,我國農村金融信貸環境還不完善,農村信貸市場存在著銀行機構數量少,放款權利小,貸款種類少、額度低等問題。同時,還普遍存在著貸款條件苛刻,貸款門檻高的現象,根本不能滿足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消費信貸的需求。

4.制度性原因。我國農村經濟處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時期,受傳統經濟體制的影響,農民進入市場的成本比較高,從而造成收入增長緩慢,進而影響消費。近幾年來,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第一,農村醫療保障因素。目前,盡管國家逐漸加大對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財政投入,但仍無法滿足廣大農村人口對就醫的需求,農村普遍存在著醫療衛生資源短缺,衛生條件差,服務水平低等問題,致使一部分農民是小病無處醫,大病醫不起。

第二,農村教育因素。由于長期以來的政策失衡,我國城市教育水平遠遠高于農村教育水平,農村學校普遍存在著師資短缺,教學設施陳舊的問題,導致許多農村孩子不得不到城市借讀,這無疑增加了農民的負擔,甚至導致了有些農村留守婦女家庭負債累累,省吃儉用地在供養孩子上學。

第三,農村養老問題。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農村獨生子女已占很大的比例,我國農村已逐步在向老齡化社會邁進,這就使農村養老問題成為了一個尤為迫切的問題。因為農村養老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很多農民擔心老無所依,因此,趁年輕得多存些養老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留守婦女家庭的消費。

四、提高我國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消費需求的途徑與措施

1.建立完善的農村市場流通體系。首先,構建新型的農村購銷網絡體系。引入連鎖經營等營銷方式,鼓勵城市商業網點向農村延伸,尤其是鼓勵大中型知名企業向農村延伸。在農村興辦中小型超市、便利店,以及家電、種子、農藥、化肥等專業連鎖店。同時,在不斷做好商品供應的前提下,進一步建立農村商品售后服務體系,讓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放心消費。

其次,促進企業開發適合農村消費的商品。城市與農村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生活習慣,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城市與農村所消費的商品也有很大的差距,企業應當充分考慮農村居民的需求,深入調查農村消費市場,有針對性地生產適合農村需要的產品,進而提高農村留守婦女家庭的消費需求。

再次,進一步加強農村消費市場的監督和整治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加快農村的立法工作,逐步完善農村市場法律、法規體系,對于向農村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不法行為給予嚴厲打擊,進而保護農民的消費權益,從而消除農村留守婦女家庭對商品消費的顧慮。

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應明確自己在基礎設施供給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由政府向農村居民提供公共設施,讓農民也同市民一樣享受基本的國民待遇。同時,政府還應加大對農村公共設施的投入力度,改造老化的電網及更換陳舊的變電設備,加強對農村道路、沼氣、有線電視、網絡、通訊、廣播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廣大農民的消費創造基礎的物質條件。

3.加強政府對農民工關注的力度。要實現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消費能力的提高,當前需要政府迫切解決的問題就是農民工問題。政府應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以及建立維護農民工權益的政策體系,消除對農民工的歧視性規定和體制,公平對待,實現農民工與城市職工的同工同酬,同權同責。同時,應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從根本上解決拖欠、克扣農民工工資問題。如加強對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的監控,對發生過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單位,強制其在開戶銀行預存工資保證金,并實行專戶管理。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引導性培訓、和創業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民工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鼓勵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開展“定向培訓”“訂單培訓”。

4.加強對農村留守婦女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首先,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成人教育的投資力度。完善農村基礎教育設施,建立各種小型圖書館和閱覽室,利用農閑時間開辦各種科學文化學習輔導班,切實提高農村留守婦女的科學文化水平。其次,加強對農村留守婦女的農業生產技能培訓。要想提高農業生產活動效率,勞動者必須掌握栽培種植新技術和畜禽養殖新方法,各級政府應加強對農村留守婦女的業務培訓,如采取“請進來”或“走出去”的方法,請農技人員定期來對她們進行技能培訓,或組織她們去一些農業院校進行定期學習,還可以發揮當地農村“女能人”的帶動示范作用,使她們共同致富。

5.轉變農村留守婦女家庭的消費觀念。首先,引導農村留守婦女家庭由原來只注重吃、穿、用的物質消費向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費擴展,由簡單消費轉變成多樣性消費,鼓勵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提高生活質量,拓寬消費領域。其次,引導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自覺抵制各種攀比之風,避免盲目消費,培養科學、合理的消費理念。再次,鼓勵農村留守婦女家庭進行信用消費,培養現代信用消費觀。通過貸款、分期付款等方式購買耐用消費品和農用機械,利用金融手段幫助自己家庭致富。

6.加大農村財政性教育投入。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教育的財政投入力度,改善農村校舍,增加中心村小學、鄉中學的數量,使農村孩子能就近上學。盡管從2007年開始,我國全面實現農村免費義務教育,但伴隨著大量農村中小學的合并,農村孩子們大多都要寄宿到外地上學,所產生的住宿、吃飯、交通費用遠遠高于減免的學雜費。所以,應適當設立農村寄宿生生活費補助,一定程度地減少農村家庭教育經費的壓力。同時,還要加強農村師資力量的培訓,提高鄉村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工資待遇,鼓勵大學生到農村支教。目前的狀況是,一些農村因為附近沒有學校,所以孩子不得不去外地寄讀,還有一些農村是附近有學校,但因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水平太差,家長怕耽誤了孩子的學業,也不得不送孩子去外地借讀,這大大增加了農村家庭的教育支出。

7.完善農村醫療衛生保障體制。首先,建立多樣化的合作醫療機構。目前農村合作醫療主要有鄉辦、村辦和鄉村聯辦等形式,其中以鄉辦形式效果比較好。政府應鼓勵知名醫療單位與鄉鎮醫療機構合作,在鄉鎮設立定點機構,將服務范圍擴展到農村。其次,加強對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監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農村醫藥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堅決打擊假冒偽劣藥品在農村市場流通,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高效、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再次,建立農村醫療救助體系。對于低收入家庭或因災、因病致貧的家庭,政府應建立醫療救助制度,資助他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直接給予他們一定的醫療補助。

8.發展農村消費信貸。首先,擴大銀行農村信貸規模和品種。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如通過集體資產產權抵押貸款,拓寬農村小額貸款覆蓋面。其次,加強消費貸款的監督和管理。現階段,我國農村的民間借貸市場還不十分完善,擾亂金融秩序的非法“高利貸”活動,在農村仍然普遍存在。很多農村留守婦女家庭礙于銀行貨款手續繁瑣,門檻過高,寧肯花高利息也去借“高利貸”。所以,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對農村借貸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再次,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針對農村家庭規模小,擔保能力弱的實際,建立和完善信貸經營機制,充分發揮占多面廣的優勢,擴大存款來源,防范客戶流失,完善信貸機制,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民的信貸需求。

9.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推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成功經驗,全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為農村居民的消費減少后顧之憂。進一步調整“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比例,提高政府補貼額度,逐漸減少農民個人的養老保險支出,杜絕農民因承擔不起個人所繳費用,而無法享受養老保險權利的發生。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2012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黑龍江省農村留守婦女問題與對策研究》(12E100)及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12C042)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黃敏.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現狀及對策思考.安徽農學通報〔J〕,2009(2)

[2] 吳旭.關于中國農村留守婦女現狀問題的綜述〔J〕.法制與社會,2008(1)

[3] 陳利.農村留守婦女的精神壓力和婚姻危機〔J〕.甘肅農業,2008(11)

[4] 岳雷波.農村留守婦女問題與新農村建設〔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9(3)

[5] 陳溪澤.提升我國農村消費能力的措施探討[j].當代經濟,2013(14)

[6] 龐海云.黑龍江省農村留守婦女問題及對策研究[j].北方經貿,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