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公報范文

時間:2023-03-26 00:16: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三中全會公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三中全會公報

篇1

切實貫徹“三項重點工作”、提升公安“三項建設”水平,**縣公安局確保“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落到實處,全力推進警務信息化、執法規范化、警民關系和諧等三項建設,進一步夯實公安工作根基,推動公安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以深化“大走訪”愛民實踐活動為載體,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積極構建和諧警

民關系。縣局充分發揮基層一線民警開展群眾工作的經驗優勢,以派出所民警為主體引導群眾自行通過民間調解化解糾紛。二是以公安信息化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著力提升公安機關對動態社會的管控能力和水平。以“大情報”系統建設為龍頭,開展農村基礎信息采集工作;加強信息研判工作,抓好重點人員動態管控和重大案件、事件預警能力建設;積極推進人口管理工作創新,通過人口的信息化管理和社區警務工作,加強出租房和暫住人口管理,管好常住人口、流動人口和重點人口。三是進一步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深入推進公正廉潔執法,切實提高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依托警綜平臺執法辦案,大力推進網上執法管理監督,形成執法信息網上錄入、執法流程網上管理、執法活動網上監督、執法質量網上考核的執法辦案新機制,實現對執法辦案的全程化、實時化、動態化監督。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通過先進人物的事例,教育民警增強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堅持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樹立牢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求民警在實際工作中,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密切聯系群眾,與老百姓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誠心誠意當人民的好公仆,做一名廉潔的公安民警。創新“內外結合”監督體系,保障執法安全,規范執法監督,提升群眾滿意度。

篇2

本期做客“基金經理面對面欄目”的兩位嘉賓分別是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和融通新藍籌基金經理姚昆。他們認為,在三中全會之后的11月投資策略,應該是堅決回避利益受損者,并從受益行業中尋找優質標的。

11月行情要謹慎

《投資者報》:2013年已到年末,展望2014年,對投資有決定意義的事件,在仍是美聯儲QE政策的走向,在內部則是貨幣政策、改革舉措與政策等。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勝利召開,請談談你們對全會公報的一些看法。

魏鳳春:美聯儲對QE縮量還是退出舉棋不定,這種不確定性的消除將是長期的過程。在該過程里,對貨幣寬松的敏感資產或已進入一個死結,比如黃金,QE緩退它不漲,QE真退出它可能也不跌。但現在,最令投資者糾結的還是QE政策的不透明,黃金、美債或美元等資產難有趨勢性行情,這也是制約A股的因素之一。

國內對A股影響較大的因素,首先是貨幣政策的收緊。央行有意收緊貨幣,除了想主動對沖三季度外部資金的流入以外,抑制M2增量,激活M2存量,也是考慮之一。在這種情況下,無風險利率抬升,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將增加整個社會的財務成本,對A股上市公司必然是利空。

三中全會之后,或有具體的改革舉措,這對A股將有結構性影響。目前的A股,有想象力的沒有盈利,有盈利的快沒有了想象力。11月之后,包括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2014年可能推出的改革舉措等,或將引發A股的結構性調整,屆時受益與受損的行業或個股將更加清晰。

姚昆:三中全會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時間點,根據目前的信息來看,可能會在土地、財稅、金融、國企等領域做出路徑規劃,從而釋放中國中長期增長的動能與活力;從目前披露出來的10月份的經濟數據來看,大多數的數據都符合甚至超出市場預期,表明我國的整體經濟依然穩健,超預期下滑的風險并不存在,因此大盤向下具備較強的支撐。

對于板塊而言,我們認為消費服務和科技創新仍是未來A股的主要投資方向,醫療服務、大眾消費、高端裝備、環保、傳媒行業中的平臺型公司等都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板塊;此次三中全會釋放的改革信號中最為受益的板塊和個股,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機會。

但我們對11月的行情表示謹慎樂觀。尤其是在利率處于高位、通脹壓力隱現的情況下,央行是否會適當收緊銀根導致流動性超預期的趨緊?這個問題我們會一直關注。

《投資者報》:剛剛姚總對11月的行情表示了謹慎樂觀,這方面魏總又是一個什么樣的看法呢?

魏鳳春:四季度,A股的投資者比較關注改革的投資機會,對改革的預期比較高,各種政策主題在之前就已被資金追捧,而11月的十三中全會是個證實與證偽的關鍵節點。為規避大的不確定性,我們11月的投資策略也以三中全會為界,分之前和之后的兩種思路。

三中全會之前的投資策略,我們已在四季度的策略報告里表述,主要的思路是“腳踏實地”,維持對新興、輕資產行業的配置,對基建和房地產等中游保持中性,但對周期、金融和白酒行業保持負面,建議有限參與改革主題,堅決規避估值脫離基本面的成長股。進入11月,隨著市場炒作加劇,我們對這一策略做了微調,建議在三中全會之后,對不切實際的政策主題少碰為好。

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對會議內容進行了梳理和解讀,認為這次會議對投資的最大影響,或在于利益分配關系的調整。會議表露的改革意向,或對金融、石油、電力、鐵路和政府消費等相關行業有負面影響,對軍工、安防、醫療、文化傳媒、新能源、環保和信息化等行業則是利好。因此,在三中全會之后的11月投資策略,應該是堅決回避利益受損者,并從受益行業中尋找優質標的。

A股對國際熱錢吸引力上升

《投資者報》:根據上市公司三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東數據統計顯示,QFII的持股市值為792.73億元,比二季度末680.32億元增加了112.41億元,增加幅度為16.52%,持股市值創出近6年來的新高。對此你們是怎么看的?

魏鳳春:QFII逆勢增持A股,說明從國際投資者的角度看,A股的吸引力在上升。自2012年以來,管理層加快了QFII的引進步伐,QFII的投資額度已經從2011年底的216.4億美元,增加到今年10月底的485.1億美元,絕對額增長一倍還多。截至2012年底,QFII持有A股的流通市值占比僅為1.4%。從這個數字看,中國股市的對外開放度還處在很低的水平,QFII對A股的投資額度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現在QFII的持股市值創出6年來新高不足為奇。

對QFII投資行為的解讀,我們認為有兩點值得討論。第一點自2009年以后,A股一直處在下降通道,無數投資者蒙受損失、心灰意冷,相比其它投資選擇,股票市場逐漸淪為雞肋。但對境外投資者而言,A股的投資價值卻逐漸凸顯:1.A股估值中樞下移,已與成熟股市相當,確實具有了長期投資的價值。2.由于中國經濟、政治和社會正在平穩轉型,股市風險溢價趨于下降,A股也在逐漸擺脫新興市場的標簽,表現出成熟股市的氣質。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晴雨表,A股具有資產配置的價值,將來納入全球股票指數之后,國際資金對A股的配置需求也將日益強烈。從這兩方面看,國內投資者需要重新考慮A股的投資價值,提振對A股的投資信心。

第二點,對QFII的投資行為不宜過度解讀,更不必盲目跟隨。QFII確實是A股投資者里最獨特的一類,但并不說明國內投資者就要去效仿。從三季度QFII持有重倉股的行業分布看,它們會持有較多的周期、金融以及消費板塊的藍籌股,但是公募基金在三季度的配置卻轉向醫藥和TMT,對煤炭、有色、建材和交通運輸等行業配置較輕,甚至幾乎沒有配置。這種投資的結構差異,可能來自對A股及中國經濟轉型的認識。國內機構可能更有本土的認知優勢,能把握經濟轉型的投資機會,而QFII更善于做國際比較的投資,尋找價值低估的機會。

姚昆:一方面,這說明了QFII資金對A股的關注程度。從中長期來看,目前A股可能處于底部區域,大盤藍籌的估值水平相對較低,也基本與國際接軌(AH溢價消失),部分行業對于QFII而言具備了較強的吸引力,因而QFII的資金配置持續增加。從配置思路上來看,QFII比較青睞的分紅較好的大盤藍籌股目前處于相對低位,QFII的增持是比較自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800億元的持股市值相對于A股20萬億元左右的流通市值而言,仍然是很小的比例;400多億美元的QFII額度對于境外投資者渴望參與A股市場的巨大需求而言仍是杯水車薪,因此我們預計只要相應的QFII額度不斷提升,A股市場的QFII持倉仍將會逐步增加。

兩融標的無礙市場行情

《投資者報》:據統計,今年三季度共有60只兩融標的股獲得了基金的增持;共有515只標的股遭到基金的減持,占所有兩融標的股數量的七成以上,對此,你們怎么評價?看好或看淡的理由是什么?

魏鳳春:兩融標的整體看,還是以金融、周期等行業的大市值個股為主,成長性行業和個股相對較少,比如創業板的兩融標的晚至2013年1月底才放入,到目前也才35只。因此,融資融券標的的覆蓋面相對較窄,在風格和行業分化較大的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對兩融標的進行大面積增減持,屬正常的投資行為。

一般情況下,股票基金增持或減持某只股票,并不會考慮它是否是融資融券標的,對這些標的的增減持,主要是基于對基本面的判斷。三季度對兩融標的增減持的極端分布,主要反映了股票基金的投資偏好。2013年以來的A股分化嚴重,截至11月13日,上證綜指下跌8%,中小板和創業板上漲近13%和70%。從行業看,年初至今煤炭下跌約38%,傳媒上漲93%。往后幾年,中國社會和經濟大的背景是轉型,經濟增長方式由投資到創新驅動,政府更加關注民生和生態環境,這種背景下受益的當然是新興或民生攸關的行業,受損的更多是周期行業。所以,這種周期與新興成長分化的格局可能繼續。

篇3

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動力

全面做好年終各項工作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發表后,圖們市農業發展銀行黨支部及時組織全行干部職工認真學習三中全會公報精神。行黨支部要求全行干部職工要通過學習,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并要以此為動力,全面做好年終各項工作。

靖宇縣農發行把“真”字貫穿于

“愛崗敬業、履職盡責”活動中

金素芬

靖宇縣農發行在開展“愛崗敬業、履職盡責”活動中,召開座談會,領導帶頭以身作則、敞開心扉,把自己平常工作中、生活中的好的習慣和作法擺在桌面上,讓大家評判。廣大員工受到激發,紛紛說出心里話。通過真誠的相互交流,讓老同志感到要向年輕同志學習真、活、動;年輕人向老同志學習穩重、責任和關愛。

“真”代表勇氣,“真”是種責任,“真”使人進步,“真”體現關愛,讓我們把“真”字貫穿整個“愛崗敬業、履職盡責”教育活動中,真正做到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農發行琿春市支行

四舉措筑牢廉政風險“防火墻”

張世軍

年初以來,農發行琿春市支行加大廉政風險防范工作力度,有針對性地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防體系,筑牢廉政風險“防火墻”。

一是構建風險防控長效機制。整合部門人員和修改完善制度規定,每年至少兩次自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嚴格問責、一票否決。二是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把反腐倡廉工作納入經營管理目標和員工教育長期規劃。三是抓好重點人員責任落實工作。向媒體對外公開政行風和軟環境建設承諾,與企業簽訂“銀企廉政共建協議”;對內,層層簽訂“四無”創建和綜合治理責任書,全員提交“員工廉潔從業保證書”。四是對新員工上好廉政安全教育第一課。

蛟河市農發行認真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李偉

蛟河市農發行為認真做好全行風險防控工作,從源頭上抓起,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預防各類案件和責任事故的發生。

首先,該行結合當前形勢及本行實際,把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做到同部署、同落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制定全行風險防控工作計劃,成立領導組織機構,層層抓落實,行長親自抓,分管行長具體抓,部門主管配合抓。

篇4

同時由于三中全會的閉幕,因開會而形成的政策空白期也面臨結束,接下來諸如IPO重啟、房產稅等相應政策應會陸續進行,總體上對市場將形成一定壓制。利好實體經濟的措施,經常會打擊市場,這是因為由于資源與精力的有限性,對一個目標的支持,往往意味著對其他目標的冷落甚至打擊。對一個對象的成就,往往要以另一個對象為代價。如房產稅對財政有極大支撐,意味著財政政策有能力保持寬松,對實體經濟是支撐,但這無疑削弱了消費能力,財富由居民轉入政府,好壞難以辨明。

從基本面來看,實體經濟不會強勁復蘇,經濟周期被拉長的同時,也將波幅平滑,但暫時也不會過于悲觀,作為一個宏觀經濟體,其發生重大變化所需要的時間,必然更長一些,一天內發生巨變的,只能是微觀,而宏觀面,目前保持穩定的概率更大,因此來自基本面的數據暫時不會成為打壓或支撐市場的理由。

從最新的全社會融資總量及新增信貸數據看,資金面呈偏緊態勢,央行無意放松資金面,這是顏面問題,但為了應對再次發生類似錢荒事件,會隨時有挽救性資金流入,所以資金面不會寬松,但也不會發生超越6月錢荒規模的流動性緊張,更多的可能是機構有了應對準備,提前準備資金,將時點性風險分攤。但由于有跨年因素,資本市場資金面偏緊態勢可能持續到年底。

另外從CPI數據來看,CPI緩慢攀升,年內應該問題不大,不會成為市場擔心的主要因素,但會成為明年的主要因素,由于高體量的貨幣存量,通脹對于經濟的敏感度會大幅提升,只要實體經濟有一定程度的復蘇,通脹就會很快有所反應,同時疊加豬周期,通脹對于政策面、資金面及市場的影響,明年將明顯大于今年,也正因為如此,中期看貨幣政策放松的空間不大。

篇5

江西省勞動廳、省總工會:

你省贛工險(90)61號文收悉。所詢根據《關于原長期接觸矽塵職工精減回家又從事矽塵作業檢查出二、三期矽肺病可否改按退休處理復四川省勞動局的函》〈(77)勞薪字60號文〉第一條規定改按退休處理的精減退職人員,死亡后可否按因工死亡處理的問題,答復如下:

一、考慮到這部分精減退職人員是由于患職業病而改按退休處理的,因此他們死亡后可以按因工死亡待遇處理。

二、上述改按退休處理的精減人員已經死亡,其供養直系親屬現仍符合供養條件的,也可以從本復函下發之月起改按因工死亡撫恤待遇處理。過去的不補。

三、上述因工死亡待遇所需費用,由發給退休費的單位按職工因工死亡費用開支渠道解決。此復。

篇6

毋庸置疑,做好經濟新聞報道,對于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發展意義。從這個角度,如何創新經濟新聞報道形式,如何促使經濟新聞報道既能客觀反映當前經濟發展現狀,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準確預測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同時又通俗易懂,便于人們接受,成為擺在媒體人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 當前經濟新聞報道中的若干問題

經濟新聞報道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是,經濟新聞報道形式老舊、報道不專業、不規范等卻嚴重影響了經濟新聞報道的權威性和客觀性。主要問題如下:

(一)經濟新聞的采寫有誤區

經濟事件是涉及到生活中每個層面的事件,上至國家經濟政策,下至公民百姓的菜籃子。本來,可報道和采編的范圍豐富多彩,但在現實中的新聞報道卻話題稀少,不能客觀真實反映日益豐富多元的經濟生活。

第一,在報道宏觀經濟現象時,焦點集中在城市經濟卻忽略農村經濟的發展。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上,明確提出了要大力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但事實是目前經濟報道的重心仍然集中在地區或城市,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缺少較多地關注。

第二,在報道微觀經濟現象時,焦點主要集中在大企業上,對創業型小微企業缺少關注。需要明確的是,一些創業型的小微企業作為創新模式、優化治理模式的典范,往往亦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關注他們即是關注行業未來。

(二)專業化不足

經濟新聞的報道亟需一支具有較高經濟素養、較好經濟學專業基礎的記者編輯團隊。目前,在新聞隊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員還存在著經濟文化素質不高,只為完成報道而報道,在經濟新聞的采編過程中缺乏一定的經濟思維和經濟眼光,對一些經濟事件和新聞缺乏專業、理性地判斷和思考。這種狀況,嚴重制約了對經濟新聞背后經濟規律的探究,從而導致了相關新聞報道的膚淺。

二、 針對問題的對策

在當前經濟發展作為時代主旋律的背景下,經濟新聞的報道日益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色彩。如何及時把握時代的脈搏,及時跟進經濟新聞報道,讓經濟新聞愈來愈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讓經濟新聞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成為當前新聞報道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加強自身素質修養,不斷提高新聞采編人員的經濟修養和素質

要進一步加強對新聞采編人員的培訓力度,深入學習經濟學的各項重要原理,學會用現代經濟學的視角和方向來解讀和分析經濟新聞,避免經濟新聞報道中的就事論事的傾向,要著重挖掘經濟新聞背后的要點和規律。當前讀者對經濟新聞的希冀已不僅是相關信息的占有,更多的是對背后所體現的經濟規律的關注。因此,不斷加強經濟新聞報道的專業性,是推動新聞報道的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強對市場的調研力度,要貼近市場,跟進市場

市場是經濟新聞產生的母體,市場是所有經濟活動的載體,報道經濟新聞的采編人員要充分地扎進市場中去,全面地了解市場中發生著的、鼓勵著的和發對著的。只有充分了解市場的需求,了解政策在市場中的運行和效果,才能真正報道出有價值的、民眾喜聞樂見的經濟新聞報道。

(三)拓寬經濟新聞采寫的范圍

要加強對黨和國家經濟政策的研究力度,比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對市場作用的強調,國家對城鎮化建設的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和普惠金融等內容。既要關注城市經濟中所發生的事件和新聞,也要關注農村經濟的興起和勃發。

篇7

關于教育改革,公報將教育領域的改革,描述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其中三個“最”,既表明了對民生問題的持續關注,也體現出了改革的創新。比如,在教育領域的改革,使用了“綜合改革”的字眼,這實際上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疇。可以展望,這不僅意味著基礎教育、義務教育要強化履行政府的法定義務,還意味著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將向更加注重教育規律,注重創新的模式轉變。

任何一個社會都是由政治、經濟、文化形成的一個系統。既要有經濟發展,又要有政治發展,也要有文化發展,這三者是不可分離的。但同時它們又不是完全同步的,一個國家可以擁有高速發展的經濟,卻未必有高度的文化發展水平。馬克思也曾經講過,一個經濟落后的國家,它的文化可能會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為此,這就要求全國各族人民自覺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推動文化的發展,使人民群眾既有物質生活的保障,又有精神生活的享受。當然我們的經濟繁榮很重要,軍事實力增強也很重要,制度建設也很重要,但是最后中華民族能不能復興,最根本的標志是中華文化的復興,也就是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思想體系、價值體系、生活方式、社會科學、大眾文化等等。只有當我們的整個文化體系具有現代性,具有領先性,能夠吸引全世界的人民來學習,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中國的現代化才可以說是真正的實現了,中華文化才可以說真正復興了,整個中華民族才可以說真正復興了。

文化活動與經濟活動、政治活動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社會活動的基本內涵。人類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類。如今,我們已進入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時代,社會交往的廣泛和大眾傳播技術的迅猛拓展,使得社會心理和民眾素質,越來越成為重要的文化力量。目前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民族素質的競爭。這就預示著各種文化產品,作為社會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容器和出口,它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將會加倍地呈現。文化及其產品日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成為綜合國力激烈競爭的因素。人們看得很清楚,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正在并將繼續為社會進步提供強大的動力與支撐。在這中間,文化產品對社會道德形成的影響力,也會日益凸顯。文化產品有認識、審美、教育等功能。文化產品對社會道德的影響力,屬于教育功能的范圍。

篇8

關鍵詞管理創新;管理理念,管理目標;管理組織;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671-(2010)032-0182-01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沃土,理當擔負起這樣的重任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有序而高質量的教學固然必不可少,但有效的學生管理同樣是強有力的保證。

我們面臨的學生管理的實際情況,可謂是困惑與困難并存。高校擴招帶來的壓力、學校管理人員精簡帶來的挑戰、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帶來的不良影響、網絡普及提出的挑戰、學生對學生管理不認同等等。高校學生管理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答案只有一個高校學生管理要創新。根據當前高校學生管理的職能和任務,學生管理創新系統由管理理念創新、管理目標創新、管理組織創新、管理內容創新和管理方法創新組成。其中,管理理念創新是核心,管理目標創新是方向,管理組織創新是支撐,管理內容創新是基礎,管理方法創新是手段,五部分相互作用和促進。

1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管理理念

在高校的學生管理中樹立了“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作為學生工作者,我們肩負著培養人才的重任,這份責任讓我們必須將工作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在實踐的探索中,發現高校學生管理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管理過程,每一個相關職能部門或班級都是其的管理模式。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消費者,高校對其進行教育和管理,直到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

2加強高校學生管理與周圍環境的管理目標

高校學生管理置身于社會大環境中,要想取得好的管理成效,僅靠完善自身是不夠的,而是要努力塑造周圍整個大環境與之相適應。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增加、高校擴招、后勤社會化的發展趨勢、信息化的迅猛發展……這些都給高校學生管理帶來新的變化,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學生管理要想發揮良好的管理效果,就必須與校內其他系統、校外系統建立起共同協作的關系。

我們把學校學生管理內部和外部有效的結合起來才能使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同外部的環境協調發展。加強校內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聯系,把對學生的思政工作和管理工作聯合起來這樣做,使得教育的合力效應得到體現。教育的聲勢加大,對學生的震撼也加大,教育的實際效果更加明顯。

3實行導師制和專職輔導員制管理模式

在對學生班級管理中,我們使用普通的管理模式,即一位老師當一個或幾個班的班主任。對于班主任的選定有兩種方式:專職班主任和兼職班主任。通過兩年工作的實踐,我感到這種普通的班級管理模式存在缺陷,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不利。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他們既要有思想、生活方面的輔導員,又要有專業學習上的導師。

導師制中的導師是具有副高職稱以上的專業教師,專職輔導員是指專門從事學生管理的專業老師。二元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充分發揮專業老師和輔導員的所長,專業老師作為學生學習上的引路人,對于他們的學習意識、學習能力、科研水平起到示范、指導的作用。專職輔導員在學生的思想教育、黨團建設、集體建設、學生生活、心理健康上把握方向、提供指導和幫助。要想充分發揮二元化班級管理的優勢,關鍵在于導師和專職班主任的選拔、考核上。導師和輔導員的選聘,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師德規范,其次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第三熱愛學生,第四雄厚的專業素養。強化考核,將班級管理實效作為老師業績考評的重要部分,與老師的晉級相連。

4從問題管理向自我管理過渡

學生管理工作常常給人一種“救火隊”的印象,學生中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活躍著學生工作者的身影。作為學生工作者本身而言,也感到疲于奔命,往往是事倍功半。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們提出在學生中加強自我管理,讓我們逐步達到“無為而治”的管理境界。

學生工作者幫助學生樹立好目標,目標好比是汽車的方向盤,一個人如果失去目標,無異于迷失了前進方向。有相當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后,有一種革命到頭的觀念,更多的是想享受,奮斗意識淡薄,表現出目標不明確,這就有必要幫助學生樹立目標。在樹立目標時強調以下幾個原則:清晰性原則、挑戰性原則、變動性原則、激勵性原則和可評量原則。也要突出對自我管理的評定工作加強評定,可以更好的發揮自我管理的積極作用。通過評定,使得同學們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繼而能夠設立更高的目標,并在實現過程中加以自覺地努力獲得成功,得到認可和表彰。

5管理過程中對學生具有愛心的管理方法

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投入真情實感,以我們的真誠換取學生的信任。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師對學生付出更多的愛心和關懷,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溝通,表現出融洽的師生感情,學生對教師的教育和管理也能心悅誠服地接受。

學生需要被人尊重。尊重學生,就是教師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學生,而不是居高臨下;尊重學生,就是要承認學生的差異,制定個性化的教育方案;尊重學生,就是要重視學生的需求,盡可能為學生的成長搭建良好的舞臺。作為學生管理者,只有善于欣賞學生,才會更好的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才能更好地體現教育管理的積極成果。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高校學生管理創新值得深入探討和實踐,一方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促進學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十六屆三中全會公報,人民日報,第一版,2003-10-15.

[2]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 第一版,2003-12-21.

[3]朱瑞華.管理理論發展的新階段――人本管理,大理學院學報,2003-2-6.

篇9

一瓢冷水

我國的稅制改革從2004年開始就把“減稅”提上了議程,特別是在200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結構性減稅”,并將之視為優化稅制結構、服務于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戰略。其真正內涵包括兩方面:一是雖然有“減”有“增”,但落腳點在“減”,意在從總量上削減稅負水平;二是“減”和“增”的方向應該有所選擇,對創新型、集約型的研發生產和消費行為減稅,對粗放型、資源消耗型、環境破壞型的生產行為增稅。總的來說,減稅或者增稅都要符合中國經濟結構整體升級的大方向。但此次“穩定稅負”的提法卻讓市場開始懷疑政府持續推進“結構性減稅”的決心。

而且,這一提法與市場的預期也有較大差距。因為學界和市場一直認為,全面減稅符合“充分利用稅收政策調整我國經濟結構”的政策目的,應該是今后一段時期促進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有效手段。而2012年全國稅收收入完成11.07萬億,是2004年的4倍還多,宏觀稅負更是上升到了21.3%,放到世界范圍內看,這一比例也不低了。一直喊“減稅”,但稅負卻穩步上升,本來就被大家詬病,“穩定稅負”的新提法更是當頭澆了一瓢冷水。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意外,原因是政府的支出一直在漲。減稅和減支是硬幣的兩面,減稅必先減支,而如今中央要“穩定稅負”,說明政府從總量上削減財政支出的意愿并不強。可以說,“穩定稅負”是政府與市場妥協的結果。

折中決策

維持當前稅負不變,政府可能有自己的考慮。

第一,“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及“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需要政府大幅增加醫療、教育、養老及其他社會公共福利支出。中國現有13億人參加醫保,8億人參加養老保險,如果再考慮由“保障全覆蓋”到“保障質量的全面提高”,沒有稅收收入的保障肯定不行。而且公共福利支出屬于剛性支出,增加容易減下來難。

第二,有研究估計,現有的中央和地方兩級政府債務合計有將近30萬億元,這是懸在政府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要想盡快償債,要么依賴稅收,要么依賴土地財政,如果城鄉建設一體化導致土地財政受限,稅收收入再沒有保障,則政府債務違約的連鎖后果誰也不敢想,中國賭不起。

第三,從2015年開始,中國會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如果考慮未來不可逆轉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即使政府有決心減稅,恐怕也只能是短期或中期刺激中國經濟復蘇和產業轉型的救濟性政策。減稅不容易,短期內如此,長期來看更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講,“穩定稅負”可能是政府著眼于當前和長遠的折中選擇。

篇10

2013年,世界經濟繼續處于政策刺激下的脆弱復蘇階段,維持著“弱增長”格局。IMF預計,2013年世界經濟將僅增長2.9%,為金融危機后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推動經濟復蘇勢頭從新興經濟體轉向發達經濟體。其中,美國經濟復蘇勢頭較為穩固,截至2013年三季度,美國經濟已連續十個季度保持增長;歐元區經濟觸底回升,逐步走出衰退,金融市場趨于穩定。但發達國家“低增長、高失業率、高赤字、高負債”并存的格局沒有根本改善,增長動力不足,經濟增速仍低于潛在水平。

與此同時,2013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繼續放緩。IMF預計,2013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整體經濟增速預計為4.5%,低于上年0.4個百分點。新舊交替之際,2014年全球經濟整體的增長態勢如何?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給新興經濟體帶來何種風險,全球經濟復蘇是否具有重要的助推力量?2013年11月19日,在《財經》“2014:預測與戰略”年會上,美國金融學會原主席、美聯儲顧問道格拉斯·戴蒙德(Douglas Diamond),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黃益平與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等就此展開了探討。

他們形成的一個共識是,2014年全球經濟不會出現強勁復蘇,美國不論何時退出量化寬松政策,都會對新興市場產生影響,但各經濟體受影響的程度,則視各自具體情況而定。對于像中國這樣外匯儲備巨大但資本賬戶未全面開放的國家來說,影響可能會較小一些。

全球經濟弱復蘇

2014年的全球經濟增長,在諸多中外學者看來,仍然會延續2013年弱復蘇的格局。在全球發達經濟體的復蘇中,美國形勢最好。余永定在2013年11月上旬結束了對美國為期一個月的考察,期間他與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官員等人士進行了廣泛交流。他認為,美國經濟從2011年開始微弱復蘇,2013年繼續此前持續微弱復蘇的趨勢。

2013年12月底出籠的宏觀數據,增加了美國經濟向好的樂觀:11月份個人消費支出和耐用品訂單數據均環比大增;截至12月21日,當周初次申領失業金人數降幅創逾一年最大;房地產市場繼續維持復蘇態勢。鑒于經濟整體向好,美聯儲在12月份例會結束后,把2013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原來的2%至2.3%上調至2.2%至2.3%,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則擴大至2.8%至3.2%。

盡管如此,余永定認為,與2012年的數字相較,美國的經濟復蘇仍然較弱,是一種疲軟的,而非強勁的復蘇。美國歷次經濟衰退之后的復蘇都比這次強勁得多。余永定認為最好的一個數字,是失業率在不斷下降,現在已經降到7%左右。從經濟危機之后,只有失業率這條線是在逐漸下降的,而失業率是美國政府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目標。如果是和歐洲、日本相比,就更能夠看出美國表現最好。但是,不能排除在2014年美國經濟依然會出現問題的風險,較大的一個風險就是美聯儲如何退出。2013年6月,當伯南克吹風美聯儲將要退出量化寬松時,市場出現了一些動蕩。因此余永定判斷,美聯儲不會急急忙忙退出,因為美國經濟的復蘇是不穩定的。

外界也注意到,美聯儲在2013年12月宣布,從2014年1月開始,其每月購買債券的規模將從850億美元削減至750億美元。雖然美聯儲只是對其量化寬松(QE)規模做了“微小”調整,但這意味著牽動市場神經的QE退出計劃“靴子”落地,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在降低。

彭文生判斷,全球經濟將會同步復蘇。從2013年二季度、三季度的數據來看,已經體現為主要的發達經濟體美國、歐洲、日本同時出現正的增長,這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第一次三大主要發達經濟體同時出現正的增長。彭文生據此認為,這一態勢可能會延續到2014年。導致全球經濟同步增長的兩大推動因素,一是財政方面,過去兩年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財政緊縮,是抑制總需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2014年財政緊縮的力度會比過去兩年明顯降低,這是對經濟的一個支持。另外一個是美國經濟復蘇的好態勢,對其他經濟體造成出口拉動。

與余永定一致,彭文生認為即便全球經濟同步復蘇,其總體的增長力度還是比較疲弱。美國經濟有兩個問題并沒有變化。第一是大幅的貨幣擴張沒有帶來通脹,只會促進資產價格上升。第二是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導致中產階級消費不足。美國現在促進經濟復蘇的主要政策是貨幣擴張,貨幣擴張最主要的傳導渠道是通過資產價格上升,資產價格上升則持有財產的人得益,所以美國的貨幣政策加大了貧富差距,又抑制了總體的消費力度。而這反過來加大了貨幣寬松的力度,最后靠貨幣寬松來促進經濟的復蘇。

道格拉斯·戴蒙德則認為,全球復蘇的動能,包括美國、歐洲跟日本還沒有完全出現。因此,最大的問號是世界的復蘇是不是繼續使得歐洲的金融體系變得更好?會不會使得破產的銀行更少?他的判斷是不一定,歐洲銀行系統在資本化的方面還有一些長期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同時美國的“迎頭風”量化寬松政策,放棄量化寬松也會帶來一些風險和不確定性,需要對它進行清理才可以使量化寬松的退出比較順暢。

在他看來,QE的主要影響體現在購買長期債券,影響了人們對于長期資產證券未來的預期。量化寬松本身不重要,但是它發出了一個信號,這個信號表明了美聯儲零利率的政策會維持多久的預期。量化寬松的信號效應是巨大的。

因此,退出量化寬松不是很緊要的,如果人們認為利率還會長期保持低位的話。問題在于,在未來如果美聯儲再想把短期利率提升,在巨大的資產負債表和儲備金面前,可能會帶來問題。因此,最大的危機、風險是把長期債券賣出并提升利率的時候。一旦提升利率,必然會帶來經濟上的不穩定。而對于短期經濟復蘇,他則較為樂觀。 跨境資本流動風險

當美國經濟繼續好轉,而美聯儲真正開始退出時,世界經濟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是否會面臨比較嚴峻的考驗?余永定的看法非常肯定,他認為,當美聯儲開始著手退出,或者僅僅當它表現出比較明確的退出意識,美國國庫券價格就會下跌,也就是國庫券收益率會上升,美國整個經濟體的利息率也就會上升,這種上升將會對全球造成重要沖擊。

許多發展中國家需要經濟增長,但提高利息率,就對新興國家的經濟造成增長上的不利影響。如果該國的經濟增長也不行,資金會大量外流,國家貨幣會大量貶值。唯一手段就是資本管制,但資本管制也有它自身的問題。在美國退出量化寬松的陰影下,發展中國家再開放市場就會面臨極大的風險,如果不把內功做好,也將會面臨嚴重的挑戰。

黃益平也認為,2014年可能進入一個跨境資本流動的活躍期。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了要開放資本市場和開放資本項目管制。但目前中國放開資本項目管制,對于資本流動或許并非是一件幸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段時間做過一個分析,說如果中國開放資本項目,中國的跨境資本流動將是一個什么概念?結論是在開放期間中國會出現凈資本流出,總量相當于中國GDP的4%-8%。

感受到非常大壓力的新興市場,主要是印尼、印度和巴西等國。學者們認為,它們有一些共同特點:第一,財政赤字比較大;第二,通脹壓力比較高;第三,經常項目逆差比較明顯;第四,外匯儲備比較少;第五,國內的宏觀經濟相對不穩定,比如通脹壓力比較高;最后一個,大部分國家都是資本項目開放程度比較高。

相對而言,學者們認為中國的情況可能要好一些。他們建議中國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個方面是采取一些預防性的措施,比如匯率的靈活度要提高;第二個方面是盡量消除國內已經存在的一些風險和一些失衡。最需要做的是改變地方政府的融資行為。地方性的債務,最后會轉化成金融的風險。

彭文生亦認為,2014年貨幣環境的波動性可能會大幅度增加。中國今天所面臨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影子銀行的大幅擴張,而影子銀行大幅擴張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提前錯配,依靠的是短期負債和短期融資。

彭文生建議,控制影子銀行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審慎監管,控制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和房地產泡沫;二是從貨幣政策來講,市場的利率不能長期平穩在一個很低的水平,導致人們預期短期的融資成本總是在一個很低的地方。這本身就是造成美國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因此,中國現在應對的利率周期策略應該與美國相反,要控制金融風險,利率要高一點,提前釋放風險。

道格拉斯·戴蒙德認為,一些新興經濟體的投資者意識到,在其他經濟體投這么多錢并不是太安全。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時,他們看到了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短期債務的危險性所在。現在投資者對短期融資可能更加謹慎,跨境資本流動也會更謹慎了。在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動和美國的資本流動是不一樣的。有一點他感到比較樂觀,就是新興市場資本的流動在過去的三年到五年,并沒有出現較大的波動。 資本項自由化需謹慎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金融對內對外雙向開放的未來目標,但在2014年存在上述跨境資本流動的風險條件下,與會學者對資本項目自由化持論謹慎。

余永定表示,“我看不出來中國有什么必要特別提出加快資本項目自由化的步伐。”他贊成資本項目自由化的方向,而且認為,從1990年到現在,中國一直在推行漸進式的資本項目自由化,策略和方法步驟都基本上是成功的。三中全會公報中提出加快資本項目自由化,他的理解是,我們要根據我們現在的情況和國際形勢,特別是要結合我們國家內部的金融形勢,資本項目自由化和人民幣國際化過程采取漸進的方式,要因地制宜,不要教條主義,既不要左的教條,也不要右的教條,而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出發。

余永定強調,他在美國調研時問了美聯儲主席和副主席們一個問題,美國通過實行量化寬松推動了美國經濟的復蘇,現在也沒有通貨膨脹,為什么還要談復蘇的問題呢?余永定發現,其實所有人的答案依然是害怕通貨膨脹。還有一個是美國資本市場的業界人士認為, 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對市場的扭曲,過低的利率造成了各種各樣的泡沫,最后體現為資產泡沫上漲。美國的房地產價格又在回升,這時候中國應該警惕,應該在有一道金融長城的保護之下加速我們的開放,然后條件成熟時再打開,才能將開放帶來的沖擊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