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應急預案范文
時間:2023-04-02 03:56: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手足口病應急預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加強宣傳,落實檢查
向教師講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規知識。鎮教育辦與鎮衛生院聯合進行培訓,并對所有校園檢查一遍。使各教師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臨床上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潰瘍等表現為主。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皰疹或破潰成潰瘍為主要特征的兒童傳染病。
手足口病知識:
1.潛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臨床表現 發病突然,約半數病人可出現發病,體溫38 oc或 略高,可持續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發病次日出現疹子,先為玫瑰紅疹或斑丘疹,皮疹呈離心性分布。主要見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圍及足跟邊緣,部分病人還可見于手掌、足底、臂部、等部位,1-2天出齊。1天后部分形成皰疹,呈橢園形,大小2-5mm,最大 10mm,內含混漿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兩頰黏膜與唇內、舌邊、軟腭出現紅疹或皰疹,呈灰黃色或灰白色。口腔皰疹易破并形成潰瘍,因灼痛明顯,流涎,患兒拒食。預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長者可達10天。偶爾有并發心肌炎、腦膜炎等并發癥。
二、預防及應急措施:
1、由于目前是該傳染病的好發季節,故建議孩子家長不要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要求各學生通過宣傳欄向家長講解手足口病的發病癥狀、預防措施、傳播途徑、病兒的護理等方面的知識,讓家長全面了解病理知識,家校配合做好預防工作。
2、做好晨間檢查工作。學生早晨入校期間,帶班教師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間檢查,通過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方式,細致地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情緒與身體狀況,有發燒癥狀的學生,勸其在家休息。
3、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學生園每天由保育老師清理好衛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徹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對空氣進行紫外線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曬。
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開窗通風,保證活動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
5、適當鍛煉身體,平衡膳食營養,增強抵抗能力。教育學生注意休息的同時,鼓勵學生多飲溫開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細搭配,保證學生攝入足量的、均衡的營養,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6、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衛生。教育孩子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并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7、控制集體活動,不到公共場所玩耍,避免與患兒接觸,以減少感染機會。
8.發生病人后措施。如發現患兒,迅速隔離,立即到醫院就診。對被病人接觸污染過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對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糞便也應消毒。加強晨檢,對密切接觸者加強醫學觀察,注意觀察密切接觸者有無發熱、皮疹等情況。同時逐級向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預防手足口病領導小組名單
預防手足口病領導小組:
篇2
文章編號:1003-1383(2012)06-0914-03 中圖分類號:R 722.1 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6.070
手足口病在2008年5月被國家衛生部列入丙類傳染病,該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以柯薩奇病毒A組16型、腸道病毒7l型為多見)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3~6月是高發季節,通過糞口途徑、密切接觸、呼吸道飛沫等多種途徑傳播[1],易在嬰幼兒造成爆發流行。重癥手足口病少,大部分為輕癥患兒。如何管理輕癥手足口病門急診的收治,是控制病情擴散,促進患兒健康的重要手段。現將我院手足口病的門急診管理體會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為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我院門急診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兒1341例,診斷均符合我國衛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中制定的標準,其中男725例、女616例,年齡多為1~7歲嬰幼兒,主要是5歲以下的兒童,最小的5個月,最大為7歲。其中輕癥1338例,均有充血性皮疹伴低熱,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足、臀等部位,1250例口腔有皰疹或潰瘍,流涕、咳嗽、咳痰伴支氣管肺炎150例;嘔吐、腹瀉消化道癥狀30例,重癥出現高熱嗜睡、肌體抖動神經系統癥狀3例。
2.治療方法 給予抗炎、抗病毒和對癥治療,靜脈滴注頭孢噻肟鈉、利巴韋林、炎琥寧等;口服板藍根、維生素B2片,皮疹給予涂爐甘石洗劑,口腔潰瘍給予西瓜霜或冰硼散涂搽口腔患處,同時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
門急診管理
1.制訂啟動應急預案 我院制訂手足口病應急預案,在出現手足口病疫情時,迅速啟動手足口病應急預案,成立手足口病防控醫療救治小組,由醫院領導、各職能科長及防保科、藥劑科主任、門急診主任等組成,各成員職責明確,分別負責醫師、護理人員的調配和物品、藥品的供應及消毒隔離等方面的工作,保證高效有序地進行醫療救治和隔離。
2.實施門急診預檢分診 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我院門急診設獨立手足口病預檢分診室,對出現皮疹疑似手足口病患兒,直接引導到專門診療室,將手足口病患兒與其他患兒隔離,減少在候診廳的停留時間,預防其他患兒交叉感染,并做好疾病的診斷、化驗、報告及登記工作。對輕癥患兒門診抗病毒治療或在家觀察和隔離;對高危人群予抗病毒輸液并留院觀察治療,做好床邊、消化道、呼吸道隔離;對重癥傾向患兒,開通“綠色通道”直接收入傳染科進行隔離治療。
3.做好醫護人員手足口病知識的培訓 組織門急診醫護人員學習《手足口病診療指南》,請兒科、ICU主任、感控科主任講課培訓,在保證門急診醫護人員熟悉手足口病診療指南的基礎上,再次進行重癥病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搶救的相關技術操作(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設備(呼吸機、心電監護儀)使用,特別注意患兒可能出現的病情突變及應對方法,掌握手足口病危重癥的搶救護理程序及消毒隔離措施,科學規范地救治患兒。
4.嚴格消毒隔離及防止交叉感染 病區、患兒、醫護人員的消毒隔離,按照衛生部制定的消毒隔離技術方案及本院制定的消毒隔離制度執行。隔離診室和手足口病輸液室每日用空氣消毒機定時消毒3次,地面、輸液椅、床頭柜用含氯消毒液(每升含有效氯500 mg)擦拭,每日2次;手足口病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因此,實施腸道隔離措施尤為重要[2],就診或輸液期間,督促家長管理好自己小孩,不要交換玩具、餐具、食品等,避免相互密切接觸增加交叉感染機會。患兒的分泌物、嘔吐物、排泄物等按感染性廢物處理,用消毒劑(每升含有效氯1000 mg)浸泡消毒半小時后再排入下水道,醫護人員接觸患兒后,嚴格“六步洗手法”,認真洗手并用快速消毒液消毒雙手,治療護理患兒過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儀器、物品用后采用1000 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
5.做好輸液患兒的發熱護理 開辟專門的手足口病患兒輸液室,保持輸液室清潔,室內空氣流通。輸液室內多備體溫針,輸液期間,隨時觀察患兒體溫變化,對低熱、中等熱患兒,指導家長減少衣被、多喂溫開水;對既往有高熱驚厥病史的患兒,給予優先輸液并嚴密觀察病情;體溫超過38.5℃要及時給予退熱處理, 如冰敷、溫水擦浴(有皮疹者不宜用酒精擦浴)、小兒退熱栓塞肛,冰敷時要注意觀察局部皮膚顏色,避免凍傷。對持續高熱患兒要特別重視,遵醫囑給予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等應用,并配合物理降溫,爭取在短時間內把體溫降至正常,退熱后1小時要復查體溫。
6.做好手足口病患兒的皮膚護理 指導家長盡量保持有皮疹患兒皮膚清潔干燥,臀部有皮疹要及時清理其大小便,患兒被褥、衣物宜寬大柔軟,剪短指甲,盡量不要抓破皰疹,避免皮疹感染。手足部皮疹初期涂爐甘石洗劑,皰疹有破潰時涂0.5%碘伏,爐甘石與牛奶相似,要注意分開保管,避免患兒誤服。加強口腔護理, 已有潰瘍患兒, 給予西瓜霜或冰硼散涂搽口腔患處,以消炎止痛和促進潰瘍面愈合。
7.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醫護人員在診療、輸液過程中,嚴密監測患兒病情變化,密切觀察體溫、心率、呼吸及神志,注意觀察患兒有無精神差、嗜睡、呼吸急促、嘔吐、抽搐等,若出現與體溫增高不成比例的心動過速或昏睡、嘔吐等腦膜刺激征,警惕有可能出現病毒性心肌炎和腦炎,應及時報告醫生, 做好搶救準備[3]。
8.加強愈后宣教,防止重復發病 對家長進行手足口病的知識宣教,由于手足口病為傳染性疾病,囑家長在患兒出院后2周內不要送幼兒園或到公共場所,并注意做好環境和個人衛生,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勤清洗衣被,并予曝曬。指導患兒改掉吸吮手指習慣,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餐具使用前后要清洗消毒,多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保持營養均衡。每年3~6月份家長要注意檢查患兒手足口腔有無皮疹或皰疹,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結 果
1341例手足口病患兒經過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其中359例收入傳染科治療,12例轉上級醫院繼續治療外,其余970例病情痊愈或好轉出院。門急診輸液療程一般為5~7天,最長10天。
體 會
手足口病傳染性強,易引起爆發或流行,在應對輕癥手足口病門急診的管理中,筆者深刻體會到加強傳染病知識的學習,嚴格落實消毒隔離措施,做好預檢分診,隔離輸液,嚴密觀察病情,加強宣教等措施,使手足口病患兒能夠及時、有序救治,降低了手足口病患兒的死亡率和院內感染率,確保醫院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S].2008:123.
[2]葉 崎,鄔菊英,俞海燕. 1566例手足口病的醫院感染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2):1541.
篇3
一、加強領導,建立較為完善的工作機制
我鎮按上級政府和衛生部門的要求,結合本鎮實際,成立了領導小組,認真制定了《2014年鎮手足口病和麻疹的防控應急預案》,并把深入開展衛生工作列入到各村、學校和村衛生室的日常工作中,將職責和責任明確到人,通過相互配合,并充分調動愛國衛生專業隊伍、廣大健康促進志愿者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堅持真抓實干,參與社會大衛生整治,扎實穩步地推進了建設健康鎮和愛國衛生各項工作。
二、認真安排,做好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在今年的手足口病和麻疹防控工作中,我鎮領導高度重視,親自安排布置防控工作,密切關注手足口病的發病情況和麻疹的防控,制訂了有效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實行鎮干部包村負責制,組織召開各村支部書記參加的手足口病和麻疹的專題會。
2.進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消除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
3.利用喇叭進行早中晚三次廣播和發放明白紙5000余張等形式宣傳手足口病和麻疹的防控知識。
對各村衛生室人員以會代訓形式培訓8次,每周召開一次例會。實行衛生院醫務人員包村責任制,進行宣傳和防控。我鎮醫務人員走村串戶進行摸底,進行手足口病的預防宣傳,和對5周以下兒童接種麻疹疫苗2182名,使接種率達98%。
學校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組織教師每天對學校環境消毒和對學生進行晨檢、午檢。并做好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使他們主動配合,順利完成防控任務。
4.對31個養豬場,641戶散養戶的共6231頭豬進行預防性消毒.
5.對鎮直單位、飯店、超市、小賣部、學校、理發店等的公共場所共154家進行每周一次的預防性消毒。
8.搞好外出務工人員、走親訪友的調查和監督。
對今年的手足口病和麻疹防控,我鎮干部群眾都站在了講政治的高度去看待,站在對人民、對社會、對國家負責的態度去對待,從心理上拿出了03年非典形勢去對待,全力以赴搞好手足口病和麻疹防控這個無硝煙戰役。
三、強化建設,努力做好我鎮衛生工作
(一)醫德醫風建設
繼續秉承行業作風年的精神,在臨床工作中正確診斷,合理用藥,杜絕開大處方,搭車藥,貴重藥,減輕患者的醫藥費用,真正落實國家的惠民政策。
(二)標準化衛生院建設
按照標準化衛生院的要求,投資3.5萬元購置床20張、被子10套、辦公桌20張以及中西藥藥品柜、器械柜,又新上多普勒、血流變、光量子、心電圖等半自動化設備大約26萬。對新建衛生院院落及圍墻進行了整建,醫務人員利用休息時間親自勞動,節約1.6萬元,同時不折不扣的執行新農合政策,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規范村衛生室標準和各項制度,業務量明顯增加50%。
(三)不折不扣的執行新農合政策
在新農合工作中,嚴把住院指征,堅決禁止大額門診轉住院,嚴格控制住院平均費用不高于900元,住院補償比達到合理化,不折不扣的執行新農合政策。衛生院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對村醫療點進行管理和監督,保證農民用藥安全有效。大力宣傳新農合政策,做好2014年度農民的參合工作,鞏固了參合率。
(四)傳染病防控工作
進行全員培訓學習,制定了鎮村麻疹防控應急預案。嚴格執行麻疹疫苗接種工作次序,對我鎮8個月—14周歲的幼兒和兒童1千多人接種麻疹疫苗,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了接種工作。
篇4
為進一步做好富春街道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小學、托幼機構正常運行,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省、杭州市及富陽市的有關規定,結合富春街道目前的實際情況,特制訂富春街道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全面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控制疫情的傳播與流行。
二、組織領導體系
1.街道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辦事處主任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防保所所長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同時安排必要的經費開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2.各村、社區居委會、小學、幼兒園相應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小組,做好本單位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3.建立和完善由街道、村(社區、小學、幼兒園)二級組織組成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體系,開展全街道的手足口病預防和控制工作。
三、醫療衛生工作體系
街道防保所成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由防保所所長任組長,各有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具體負責全街道手足口病防控業務指導,提出全街道手足口病防控意見,檢查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當好辦事處領導的參謀。
1.配合協調市疾控中心開展手足口病的監測,收集和上報疫情控制相關信息;組織相關人員培訓,做好疫情控制的各項準備工作。
2.開展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消毒為重點的監督檢查;成立手足口病疫情控制工作小組。街道防保所要成立手足口病疫情處理工作小組。配合市疾控中心對手足口病病人及其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手足口病的密切接觸者采取必要的醫學觀察措施;對醫療機構的消毒、隔離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對居家隔離場所進行隔離控制和消毒進行技術指導。
四、防控措施
(一)病例診斷
1.臨床表現
(1)一般病例表現。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預后良好,無后遺癥。
(2)重癥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
A.神經系統:精神差、嗜睡、頭痛、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或癱瘓;查體可見腦膜刺激癥、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現為頻繁抽搐、昏迷、腦水腫、腦疝;
B.呼吸系統:呼吸淺促、困難,呼吸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聞及痰鳴音或濕羅音;
C.循環系統: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緩慢,脈搏淺速、減弱甚至消失,四肢發涼,指(趾)發紺,血壓升高或下降。
2.實驗室檢查
(1)末梢血白細胞。一般病例白細胞計數正常,重癥病例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
(2)血生化檢查。部分病例可有輕度ALT、AST、CK-MB升高,重癥病例血糖可升高。
(3)腦脊液檢查。外觀清亮,壓力增高,白細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細胞可多于單核細胞),蛋白正常或輕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4)病原學檢查。特異性EV71核酸陽性或分離到EV71病毒。
(5)血清學檢查。特異性EV71抗體檢測陽性。
3.病例定義
臨床診斷病例:急性起病,發熱,手掌或腳掌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的皰疹,疼痛明顯。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
重癥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的患者,同時伴有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區的嬰幼兒雖無手足口病典型表現,但有發熱伴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
(二)疫情報告
1.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對符合上述病例定義的手足口病病例進行報告。
2.報告內容與方法
發現手足口病患者時,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點監測傳染病”一欄中填報該病。醫療機構應填寫完整的傳染病報告卡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富春街道各村衛生室、民營醫院、個體醫、其他各類醫務室由富春防保所代報)。
3.局部地區或集體單位發生流行或暴發時,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及時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
(三)留觀或住院指征
1.留觀指征。
3歲以下嬰幼兒,具備以下情況之一者需留觀。鄉鎮衛生院如發現符合留觀指征患者,應立即將其轉至縣級以上醫療機構。
(1)發熱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內;
(2)皰疹性咽峽炎,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增高;
(3)發熱、精神差。
2.住院指征。
具備以下情況之一者需住院,應立即將其轉至指定醫療機構。
(1)精神差,嗜睡、易驚、煩躁不安;
(2)肢體抖動或無力、癱瘓;
(3)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環不良;
(4)呼吸淺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腫、肺炎。
(三)流行病學調查
富春街道防保所應積極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同時對參與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進行強化培訓,使其明確調查的目的和要求,熟練掌握調查的內容和方法,認真仔細地按調查表和有關要求進行調查登記。具體的調查內容和方法按市疾控中心制訂的方案執行。
(四)居家消毒隔離點劃分居家消毒隔離點是指發生病人以及可能引起新感染的地方。
(五)居家隔離消毒點處理:
1.病人均送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醫院實施治療,由診療單位根據病情確定是居家隔離治療、留觀治療、住院治療。
2.對居家隔離點做好消毒隔離等管理,居家隔離病人要做好首次消毒、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工作。首次消毒和終末消毒由富春防保所負責,隨時消毒由病人所在村(社區)、學校(幼兒園)負責。嚴禁將未經消毒處理物品帶出疫點或向外界排放未經消毒處理的排泄物、污水等。
(1)環境消毒要點
A不需要大規模噴灑消毒。
B只需要對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課桌椅、餐桌、嬰兒床欄桿、樓梯把手等)、玩具、游樂設施、寢具及書本等做重點性消毒。
C清潔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通過紫外線殺滅病毒。
(2)消毒方法的適用
A糞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與其攪拌均勻消毒。
B食、飲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30分鐘。
C生活用具、玩具、校舍、書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時間30分鐘,或用0.3%過氧乙酸作用60分鐘,或用紫外線燈直接照射30分鐘。
D患者衣、被單:陽光下暴曬或煮沸20分鐘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
E盛放排瀉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浸泡120分鐘。
F飲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如漂白粉、優氯凈等作用30分鐘。
G滅蠅:可用5%氯氰菊酯(奮斗吶)、2.5%溴氰菊酯或其他殺蟲劑,按說明書使用。
H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作用120分鐘。
I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噴霧作用120分鐘。
3.密切接觸者應醫學觀察7天,發現有出現類似手足口病臨床表現的應立即要求其家長送醫院診治并立即報告富春防保所。
4.居家隔離消毒點的解除:上述措施落實到位,病人癥狀全部消失后再經一周時間的消毒隔離觀察,無相關癥狀出現可解除居家隔離點。
(六)消毒隔離措施
按市疾控中心有關技術方案進行。
1.加強傳染病報告制度,一旦發現病例應立即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各類托幼機構應根據發病情況,必要時可上報教育與衛生部門要求停課,以預防疫情擴散。
2.學校幼兒園要認真做好晨間體檢工作,可疑患兒不得入園,應立即勸其去指定醫院診治,減少疾病擴散機會;同時,也要做好巡查工作,一旦發現可疑病例應立即隔離,并通知家長帶其就醫。
3.增加教室、臥室等處的通風換氣頻次;延長兒童戶外活動的時間;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干燥,提倡采取濕式衛生;兒童臥具應經常在陽光下暴曬;工作結束時可采用紫外線燈照30分鐘。
4.嚴格食品衛生各項管理制度,加強食品衛生、飲水衛生與食具消毒工作,把好“病從口入”關。
5.培養兒童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提倡勤洗手,注重咳嗽禮儀。應采用肥皂在流水下洗手,有條件的單位可提供抗菌洗手液;兒童在入園時,飯前便后與使用玩具后堅持洗手;在室內或人群中咳嗽、噴嚏時應采用餐巾紙捂住口鼻部,防止感染性液體經空氣擴散,污染的手紙丟入污物桶內,并立即洗手;如來不及取餐巾紙,可用雙手捂住口鼻部,并立即洗手;嚴禁對著他人咳嗽、噴嚏。
6.在疾病流行季節,應加強室內環境物表與兒童玩具、用具的清洗消毒,以阻斷間接接觸傳播途徑。環境物表可采用有效氯濃度為500-100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在清潔的基礎上進行濕式擦拭;塑料等耐濕玩具、用具在清潔的基礎上,放入有效氯濃度為500-100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中浸泡30-60分鐘后,清水沖洗后干燥備用;紙質、布質等書籍與玩具可在陽光下暴曬。
篇5
為在全社會廣泛宣傳和普及應急知識,增強公眾的公共安全意識,提高公眾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據國家減災委《關于做好“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和國務院應急辦《關于在“防災減災日”活動中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宣傳和科普宣傳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縣應急辦安排部署,定于x月x日-x日在全鎮開展以“關注災害,關愛生命”為主題的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和應急知識科普宣教宣傳周活動,其中x月x日為集中宣傳日。
一、活動主題
關注災害,關愛生命,普及應急知識,提高應急能力。
二、活動重點
應急知識進學校、進企業、進村場、進農戶。
三、宣傳內容
(一)宣傳應對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知識。
(二)防震減災知識宣傳。
(三)宣傳介紹各類突發事件的種類、特點和危害,普及防災減災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的應急常識。
(四)應急知識、應急法律法規和應急預案和預案的解讀。
四、宣傳形式
(一)自主宣傳。宣傳周期間,各村場部門單位要在本單位轄區內設立宣傳點,采取設立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召開廣播會等形式,開展應急知識宣傳活動。
(二)媒體宣傳。宣傳周期間,鎮廣播站、有線電視臺每天播放一次《突發事件應對法》、應急常識和應對處置特大突發事件情況等。
(三)集中宣傳。5月9日。鎮召開機關干部、村場班子成員大會,現場咨詢,發放宣傳資料,開展宣傳活動。
五、活動安排
1、5月7日,召集各村場部門單位召開宣傳周活動籌備會議,安排部署相關工作。
2、按照要求印制好宣傳資料。
3、5月8日—13日,鎮廣播站、有線電視臺每天播放一次《突發事件應對法》、預防甲型h1n1流感知識、手足口病及應對處置突發事件等應急知識。
4、5月9日,鎮機關設點統一集中開展宣傳,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標語,開展宣傳咨詢、發放宣傳資料。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成立鎮長徐忠樂為組長,黎幫道、彭良才、王文華、張軍、許冰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王文華任辦公室主任。各村場、各部門單位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普及應急知識、提高應急能力是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最大限度減少社會災害的需要。各村場部門單位要進一步強化思想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集中精力抓好宣傳周各項活動的開展。
篇6
關鍵詞:手足口病;防控;醫院感染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如人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等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不僅可通過唾液、噴嚏、咳嗽,說話時的飛沫直接傳染,還可通過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間接傳染,好發于6歲以下兒童 [1]。手足口病臨床主要癥狀為口腔疼痛性水皰、四肢皰疹及持續性高熱,絕大部分患兒在常規抗病毒治療后可獲得緩解,預后良好,但亦有少數重癥患兒并發腦膜炎、重癥心肌炎、無菌性腦炎、神經源性肺水腫等嚴重并發癥,導致患兒死亡,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安全[2]。目前,我國各個省市均有手足口病病例報道,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正式將手足口病列入我國丙類傳染病范疇進行管理[7]。手足口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因此做好疾病預防控制是減少手足口病發病率及致死率的重要措施。我院從2010年起加強手足口病防控管理,取得良好成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共98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54例,女性44例;年齡3個月~8歲,平均年齡(3.1±1.7)歲;病程1~7d,平均病程(2.5±1.7)d。所有入組患兒均符合我國衛生部頒布的《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9版)中手足口病診斷標準[3]。
1.2 防控方法
1.2.1 成立防控領導小組[4]根據衛生部門要求及本地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形勢,由本院3名專家牽頭,成立由組長、專家顧問及醫護人員組成的手足口病防控領導小組,多次召開相關職能會議,使各與會人員提高重視度,充分認識疫情嚴重性,制定手足口病應急預案,建立手足口病分診流程、報告制度及管理制度,并對疾病防控工作進行詳細部署及安排。
1.2.2 強化培訓[5]通過全員普及和重點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對全院各級人員進行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的強化培訓,讓全員充分意識到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性,以達到提高整體防控水平的目的。定期組織全院醫護人員及后勤職工進行培訓考核,并將考核成績納入個人教育檔案及科室質量考核內容。
1.2.3 合理分診[6]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施行預檢分診制度,與門診掛號處及急診科室設立手足口病診室(臺),引導有高熱、手足皰疹及口腔潰瘍等手足口病臨床特征或有明確手足口病親密接觸史的患兒到手足口病診室(臺)就診。手足口病候診及就診區域應設置專門的就診和留觀場所,保持環境清潔、通風,避免擁擠,每天均采用含氯消毒劑及紫外線照射進行室內消毒1次。對于就診者中輕癥患者,建議居家隔離,以減少交叉感染,如發生病情變化應及時到院復診;對于高度疑似者,應建立“綠色通道”,使其直接進入診療環節。合理進行醫護人員調配,增加專科門診醫生,加快門診患者的周轉速度。
1.2.4 加強衛生管理據統計[7],經醫護人員手傳播造成的感染病例約占全部醫院感染的30%以上。因此,醫護人員的手部衛生是衛生管理的重點。醫護人員在對手足口病患者進行診療或護理后,特別是直接接觸病患皮膚皰疹、口腔黏膜、分泌物及血液等高危操作后,均應用洗手并用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在發熱門診、留觀室及病房等重點部門均應予以配置非接觸式或肘式水龍頭,并配備相應的洗手液及擦手巾,以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此外,加強醫院內診室、候診室、留觀室、檢驗室等區域的環境消毒也十分重要。手足口病病原體對醇類消毒劑不敏感,可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物品和環境浸泡消毒。對患者糞便進行特殊處理,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處理120min后用生石灰以1:1比例進行攪拌消毒。加強蒼蠅、蚊蟲等蟲媒的消殺工作。
1.2.5 加強宣傳教育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宣講,使其充分了解手足口病防控相關知識,介紹簡單的疾病防控方法,如勤洗手、勤更衣、防蠅蚊及避免接觸人員復雜的環境等,并對其發放《手足口病防控手冊》。
2 結果
經治療后,95例手足口病患者均痊愈出院,3例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轉至上級醫院進行救治,全部98例患兒均未出現醫院感染。
3 討論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較為復雜,傳播速度快,流行強度大。加強疾病防控管理,是預防手足口病醫院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在相關領導的組織、指揮下,建立預檢分診制度,并對分診部門、流轉處理、重癥治療等重要環節進行跟蹤指導和監督,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加強醫護人員業務培訓增強防控意識,嚴格執行消毒措施,正確掌握洗手指征,有效控制傳染源,切斷感染途徑,提高患兒自我防護意識,是控制手足口病醫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 吳亦棟, 尚世強, 陳志敏, 等. 手足口病病原體流行特征分析及臨床意義[J]. 中華兒科雜志, 2010, 48(7): 535-539.
[2] 王利花, 李軍.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研究進展 [J][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0, 27(6): 419-421.
[3] 衛生部. 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 (2009版)[D]. , 2009.
[4] 張國娣. 手足口病隔離區的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對策[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9): 2183-2183.
[5] 錢麗敏. 基層醫院手足口病的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 [J][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16): 3676-7677.
篇7
一、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1.健全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績效考核工作。
2.強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人員能力建設,提高流行病學調查、現場處置和實驗檢測能力。
3.加強對醫療機構公共衛生工作的督查和指導,落實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責任,強化醫療機構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規范化管理。
4.完善各項衛生應急預案,更新和充實應急物資儲備,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監測和預警工作,做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各類突發事件衛生應急準備工作。
二、夯實免疫規劃基礎工作
1.組織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策略,鞏固免疫規劃達標成果,確保以鄉為單位兒童免疫接種率達90%以上,維持無脊灰狀態和實現消除麻疹的目標,做好疫苗的儲運和管理,所有一、二類疫苗使用信息均應轉入到預防接種信息系統,做到規范化、精細化管理。
2.完善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系統管理,要求及時上傳率達90%,備份率90%以上,重卡率低于2%以下,接種報表與接種系統符合率達到95%以上。
3.加強預防接種監測工作,妥善處理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防止預防接種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接種。
三、加強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
1.加強傳染病信息報送質量管理和信息建設。各級醫療機構應建立健全門診日志制度,對法定傳染病登記報告應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要求各類傳染病報告率達95%以上。
2.做好對手足口病、流感、霍亂等重點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控工作,加強對傳染病的日常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做好聚集性和重癥手足口病、“新破”疑似麻疹、百日咳、流腦、乙腦、甲肝、15歲以下乙型病毒性肝炎和狂犬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處置工作,要求對每一例重癥手足口病、疑似麻疹、狂犬病例應做好標本采集送檢工作,全年應完成60例手足口病病例,20例發熱出疹性疑似麻疹病例的標本采集送檢工作。
3.加強外環境霍亂疫情監測。4—10月份,各醫療機構應開設好腸道門診,按要求規范填寫好腹瀉病人門診登記簿,切實做到“逢瀉必登,逢疑必檢”。縣人民醫院腹瀉病人霍亂弧菌疫源檢索由縣人民醫院負責,縣婦保院、中醫院及各鄉(鎮)衛生院腹瀉病人標本統一送縣疾控中心檢測,縣疾控中心應定期開展對江河水系、外環境和海水產品霍亂弧菌疫源檢索工作。
四、做好結核病防治工作
1.認真貫徹執行《省2014年—2015年結核病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結核病控制項目,如期完成新發涂陽肺結核病人任務數。
2.認真落實農村困難人群耐藥肺結核病人救治政策。
3.開展以縣為單位的結防機構實驗室室間質量評價工作,提高實驗室檢測能力,確保新肺結核發現率達70%,病人治愈率達85%以上。
五、加強艾滋病防控工作
1.進一步加大艾滋病監測與檢測力度,保質保量完成VCT人員、哨點人群、娛樂場所工作者、公安羈押監管人員和性病門診的篩查工作。
2.創建右水、白鵝等2個艾滋病宣傳示范鄉鎮。
3.做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隨訪管理工作,提供CD4+及病毒載量的檢測工作。
4.為艾滋病人提供快捷便利的抗病毒治療和母嬰阻斷,完善艾滋病病人治療信息管理系統,并為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致孤兒童提供生活救治,關懷幫助,落實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
5.做好娛樂場所工作者,男同、吸毒人群、性病就診者的干預工作。
6.廣泛宣傳、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加強艾滋病健康素養促進項目工作,進一步做好青少年及黨政干部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
7.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2個初篩實驗室及10個艾滋病檢測點人員的檢測水平,創建縣婦保院艾滋病初篩實驗室。
六、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
1.做好碘缺乏病省級監測工作,完成等6個鄉鎮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利用電視、手機短信、戶外廣告等宣傳方式進行廣泛宣傳碘缺乏病防治知識。
2.根據《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提出的工作目標,做好腫瘤登記和死因監測報告工作。
3.根據《2013—2015年縣寄生蟲病防治工作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標,做好線蟲病、瘧疾防治工作。
篇8
關鍵詞:手足口病;臨時病區;分層管理;人力資源
護理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和科學管理,直接關系到醫院的工作質量,更直接影響到護理質量[1]。我院作為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綜合性醫院,承擔全市手足口病防治任務。2010年6月21日接到上級衛生行政部門通知馬上組建全市臨時手足口病區,護理人員在全市各醫院中抽調。在工作中我們運用了護士分層次管理模式,合理的安排工作,順利完成了工作任務,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2010年6月21日至2010年8月31日,我市組建開放臨時手足口病區2個,病床66張,共收治手足口患兒347例,其中重癥100例,危癥8例;年齡最大 9 歲,年齡最小2月。
1.2全市各醫院抽調護理人員31名,其中曾在兒科工作的人員8名、急診3名、內科3名、外科3名、產科3名、中醫社區及其它11名;抽調護理人員中中級以上職稱6名,初級職稱10名,工作兩~三年15名。熟悉呼吸機使用護理人員3名,從來沒接觸過危重病搶救護理人員11名。
2護理人力資源管理
2.1應急預案啟動:護理人力資源的迅速調配,市衛生局從各醫院抽調護理人員,指定一名護理部護士長負責物資及后勤保障,一名兒科護士長全面負責臨時病區人員調配、技術培訓和護理質量控制。第一批的16名人員在任務下達的第一天馬上到新組建的病區準備,次日一病區立即投入使用。由于患兒多,5天后第二批的15名抽調人員到崗組建開放二病區,兩病區總床位66張。
2.2崗前培訓:手足口病的護理對新抽調的護理人員來講是一個新的領域,關于手足口病的護理要求和消毒隔離及危重癥手足口病的護理尤其是呼吸機使用的觀察等知識均要進行培訓。我們將培訓大致分兩步,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內容有手足口病護理常規、消毒隔離制度和醫院科室工作流程;以后逐步利用的每天晨會和每周業務學習時間重點學習相關危重護理和兒科專科護理知識。
2.3分層管理,科學排班:兩病區病房由一名護士長統一調配,病情較重的集中在一個病區,另一病區放置病情穩定的病人,要求護士長迅速了解每一名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根據護士專科情況把護理隊伍分成4個層面人員,分別是專業護士A(搶救護理骨干)4名、專業護士B(兒科護理技術骨干)6名、執行護士14名和本院輔助護士6名,根據病人需要合理安排人力,以滿足護理工作的需要。每班次都要保證有一名專業護士A;專業護士B1名;輔助護士1名;執行護士具體根據病區內的情況動態彈性安排。護士長電話值班,專業護士A實行二線值夜制度,各班次人員相對固定,相互配合工作,取長補短。這樣既能保證日常護理工作和臨時的搶救任務完成,又能協調本院其他部門工作。
[2]何琳等曾為19名來自不同科室的護理人員確定了新的分工模式,保證了護理安全和專科護理質量
2.4崗位職責的界定:制定好相應的崗位職責:專業護士A主要負責危重癥患兒需要氣管插管上呼吸機等搶救的護理;專業護士B主要配合護士A做好危重癥病人觀察和解決小兒頭皮穿刺血液標本采集等治療,一般執行護士主要是完成科室內的一般性治療工作;輔助護士主要是對病人的基礎護理和一般外勤工作。
2.5醫護人員的協調:由于臨時組建的隊伍中人員來自不同的醫院和科室,護理人員彼此不熟悉,各醫院各科室之間工作流程和具體要求也有差異,護士長和科主任召集全體醫生護士開會,制定統一的工作流程、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使大家能合作默契、高效率工作,同時也保證了工作質量,有效地防止差錯事故發生。[3]
3效果
臨時病區成立共70天,收治手足口病347例,危重癥108例,其中上呼吸機4人次共720h,除1例因極重癥來院6h搶救無效死亡死于肺出血,其余 336例治愈出院。治愈率99.7%,平均住院日5~7天,期間沒有發生護理差錯、并發癥和交叉感染。
4討論
4.1護理人力資源的科學管理,避免造成人員的浪費。護理人員的數量配置是否合理,結構是否合理,使用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護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4]葉文琴等人研究表明,目前護理人員數量緊缺與浪費并存。如何能科學地管理人力資源,在同等護士數量配置的情況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4.2分層次管理有利于護理人力資源的優化:實行分層次管理后,護士的崗位按照其資歷、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設置和考評,各級護士各司其職。有研究表明,分層后專業護士有充裕時間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配合醫生確保病人在診療中的質量和安全[6];分層次后護士才能更好的夯實基礎護理,為病人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4.3分層次管理有利于提高了夜間護理質量,杜絕護理安全隱患:在分層次護理管理中,病區采取專業護士A二線值班制度,遇到緊急難題馬上請示二線護士,既減輕了低年資護士的心理壓力,也避免了緊急搶救手忙腳亂的現象,提高了應急搶救質量,保證病人安全、杜絕安全隱患[5]。
篇9
本文主要從加強組織領導,保證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加強預檢分診,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使全院職工人人明確控制院內感染的緊迫性、重要性,加強醫院感染病例上報工作,加強醫療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加強抗生素合理應用,加強病房消毒隔離工作,加強重點科室規范管理幾個方面對上半年醫院感染工作進行闡述,本文對上半年醫院感染工作有著參考指導的意義。
2009年上半年,在院長及分管院長的領導下,在醫務科及護理部的協助下,從組織落實開始,到嚴格管理制度,開展必要的臨床監測等采取多種措施,尤其是“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的爆發流行,在世界及全國范圍內出現死亡病例,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院的院內感染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將醫院感染率控制在較低水平,為了今后進一步搞好院內感染工作,現將院內感染控制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證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醫院感染委員會定期召開全院感染委員會會議,認真執行國家有關醫院感染規定和規章制度,尤其是今年“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的爆發流行。5月4日我院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領導小組、疫情防控專家組、應急防疫隊;5月5日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應急預案和接診流程;醫院投資了十萬多元重建了發熱門診,完善了發熱門診各種規章制度,加強發熱門診院感控制工作,制定了我院醫院感染的各種規章制度及切實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措施;5月15日,醫院派專人專車到青島購置了各種的防護用品及紅外線耳溫槍2部;2月6日制定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防控工作預案;對醫院感染管理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發現存在的問題給予與質量獎掛鉤。
二、加強預檢分診
對甲型H1N1流感,在門、急診入口處設立2處預檢分診點,安排專職人員進行預檢分診工作,加強對體溫≥37.5℃、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樣病例的癥狀監測,發現有發熱等流感樣癥狀的患者,詳細詢問患者的流行病學史,按照規定程序組織診療,及時組織專家組會診,各門診都按甲型H1N1流感診治流程進行工作;對手足口病,在兒科、急癥科、皮膚科、口腔科等重點科室,設立了手足口病預檢分診臺,一級預檢由掛號室把關,二級預檢經兒科門診預檢后轉傳染科門診確診,留觀、住院、轉運定點醫院。
三、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使全院職工人人明確控制院內感染的緊迫性、重要性
按院感要求分批對全院職工進行院感知識培訓,并進行考試、考核,5月4日至6日、18至20日、26至27日,我們對全院職工分別進行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診療方案、預防控制技術指南、消毒隔離、院內感染控制”知識培訓、“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第一版(試行)、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及醫務人員個人防護”培訓、“醫療救治實戰演練”培訓,對院感兼職醫生、護士及各科護士長,每月針對不同的薄弱環節,尤其是檢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并有針性學習培訓,使全院職工人人重視院內感染、人人抓院內感染。
四、加強醫院感染病例上報工作
認真貫徹國家衛生部院內感染控制標準及有關規定,建立健全院內感染病例的發現、登記、報告、分析及反饋系統,臨床各科醫師熟悉院內感染分類診斷標準,發現院內感染病例,立即按規定程序上報,及時進行隔離治療,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對出院病例,院感科進行不定期抽查,發現漏報病例,立即反饋到科室更正,做到不漏報,不錯報。
五、加強醫療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醫院所有醫療器械,盡量由供應室負責清洗與消毒(手術室除外),堅持初洗與精洗分開,為了達到更好的器械清洗效果,我們正在引進了超聲波清洗機、高壓水槍、氣槍等,在器械滅菌方面,我們堅持壓力蒸氣滅菌按《醫院消毒技術規范》,手術室預真空壓力滅菌器,每天進行B—D檢測,每包進行化學監測,每月進行生物監測;供應室高壓滅菌鍋,每鍋進行工藝監測,每包進行化學監測,每月進行生物監測,滅菌物品每月抽樣做細菌培養,使無菌物品滅菌率達100%。
六、加強抗生素合理應用:
濫用抗生素在全國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醫務人員面臨之嚴峻的社會課題,大量抗生素不良反應的出現及耐藥菌株的漫延,給臨床醫療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合理應用抗生素人人有責。我們多次組織臨床醫生學習了抗生素合理應用之相關知識,明確各科抗生素預防應用、聯合應用的指征。每周各科室院感監控小組對本科室抗生素的應用情況,進行檢查,并匯總分析,及時調整不合理應用情況;院感科每月檢查一次,發現問題給予與質量獎掛鉤,督促臨床醫生按規定做細菌培養,使抗生素的應用做到及時有效。
七、加強病房消毒隔離工作
對病房空氣、物體表面、消毒液、醫務人員手定期進行監測,每周不定期抽查;病房消毒隔離情況,尤其拖把、抹布、體溫表、止血帶等管理已規范化;吸氧裝置、霧化吸入器等盡量使用一次性,否則做到了一人一用一消毒。加強了六步洗手法的管理,各科護士長負責檢查指導,真正切斷經醫務人員手傳播疾病之途徑。
八、加強重點科室規范管理
規范各科室的布局,清潔區、污染區、無菌區、標志清楚,分界明確,對重點科室的消毒隔離工作不定期督查,對工作人員加強培訓,培養良好的工作作風,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加強無菌觀念意識,提高無菌操作技術,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將醫院感染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九、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篇10
為貫徹落實省衛生廳、教育廳、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學校衛生安全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強化學校依法管理意識,防止學校春季大面積傳染病和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確保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4月27日至5月6日,區教體局會同區衛生局組織開展了全區農村學校幼兒園衛生安全專項檢查。在自查整治的基礎上,檢查組通過聽取匯報、查看資料、現場查驗等形式,對66所學校((文秘站:)3所高級中學、3所職業中學、16所中心初中、19年中心小學、25所幼兒園)衛生安全進行了全面檢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學校環境衛生
大多數學校幼兒園都能夠貫徹落實教體衛6號文件精神,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制定了方案,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活動,每周開展一次衛生大掃除,衛生檢查評比已形成制度化。校園凈化、綠化、美化程度較以前大有提高。古泉中心初中、文昌中心初中、朱橋中心小學等學校校園環境衛生在保潔方面建立了長效機制,真正做到了窗明幾凈,環境優美。中心初中校長親自抓校園環境衛生工作,整改力度大,徹底消除了校園內過去存在衛生死角現象。周王職高、寒亭職高學生公寓管理規范,室內清潔衛生,衣被整潔,生活用品擺列有序。但也有少數學校衛生意識淡薄,管理不夠到位,教室、辦公室、門窗玻璃灰塵較厚,校(來源:文秘站 )園內仍然存在衛生死角,廁所打掃沖洗不徹底,異味較重,學生寢室內學生生活用品擺列零亂,寢室走廊、衛生間飯菜、紙屑、塑料袋到處都是,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二、學校食堂衛生
學校普遍重視了對食堂的管理。尤其是對承包的和社會化的學校食堂,加強了監管的力度。管理制度比較健全,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有檢查、有記錄。食堂內衛生程度餐具消毒意識不斷提高,防蠅防蟲防鼠設施不斷加強。從檢查的41所農村中小學中,已辦證27所(少數學校沒有年檢,應及時年檢)。大多數食堂從業人員都持有有效健康證,少數正在辦理中。檢查中發現少數學校食品衛生安全意識淡薄,監管力度不夠,食堂內存有過夜飯菜,冰箱內有生熟食品混放現象,庫房零亂,紗門紗窗不齊全,采購食品索證索票不全,未建立詳細的臺帳,從業人員未穿戴工作服帽。大多數學校食堂內都設有食品小賣部,食品安全隱患極大。檢查中我們還發現,幼兒園食堂普遍辦證意識差,基本上都無衛生許可證。
三、學校飲用水衛生
絕大多數學校學生在校期間飲用的是純凈水,少數學校是學生自備水或學校食堂提供開水。對使用自備水的學校,檢查組要求一定對水質進行化驗檢測,對有二次供水的學校要注意消毒和定期清洗水塔。
四、傳染病防控
各學校都建立了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預案、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4月7日,區教體局召開了防控手足口病后,各中心小學都立即行動起來,召開了轄區內幼兒園園長、村完小校長會議,部分學校還邀請鄉鎮衛生院同志作了防控手足口病專題知識講座。宣傳衛生知識形式多樣,開展了晨檢及因病排查登記工作。已發生過手足口病病例學校或幼兒園,都能夠做到及時報告,及時隔離,及時治療。迄今為止,我區尚未發生手足口病情較重病例。由于季節正處于春夏之交,是各類傳染病易發季節,尤其是近日在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檢查組要求各校幼兒園要高度重視繼續抓好各類傳染病的防控工作,要按照衛生部辦公廳《甲型h1n1流感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要求,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樣病例的排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