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詞對白范文

時間:2023-03-31 00:11: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臺詞對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臺詞對白

篇1

1、人家小姑娘對你有意思,如果我要是不及時出現,恐怕就是大手摸小手了吧?

2、有這樣的小姑子,命太苦。

3、草莓:我比她,我比她(絨絨)我缺啥啊?

草莓媽:你缺心眼兒唄。

4、絨絨: 人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

草莓:瞧,第三個半來了。(余果出現……)

5、“今天我夸得怎么樣?第一個媳婦兒那是沒經驗,這個媳婦兒我就狠狠地夸,有的沒有的我都夸……”

6、余果:別說你是海歸,你就是海帶、海石花,你干不好也得走人!

7、壞的愛情,與長斜的牙齒一樣,長痛不如短痛,撥完了就海闊天空,就翻篇重來了。

8、我沒推你啊,我也就抱了你兒子。 ——抱我兒子也不行啊,他也就小的時候我能抱。現在他媳婦能抱,絨絨能抱,你以前能抱,現在不能抱了

篇2

關鍵詞:話劇表演;語言使用技巧;舞臺語言

中圖分類號:J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1-0049-01

一、語言使用技巧在話劇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話劇表演是依靠音樂、動作和語言等一系列元素而存在的藝術表演,在話劇表演中,不管是音樂,還是動作甚至語言等的使用都非常重要。話劇表演中對語言使用技巧的要求非常高,而話劇中的語言一般都是來自于日常生活之中,但卻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語言。話劇的語言是以生活為基礎,卻是生活語言的升華。話劇表演中要求演員要掌握過硬的語言使用技巧,才能充分展現出話劇的魅力。

二、話劇表演中的語言使用技巧的特色

作為一名話劇演員,在語言的使用技巧上,掌握并熟練使用聲音的遠達性、吐字的清晰性、語調的鮮明性、臺詞的連貫性這四點是非常重要的。

聲音的遠達性,話劇表演,不是歌唱比賽,不可能讓每個表演者都對著話筒,說出一長串的臺詞,如果是這樣的一種演出形式,勢必讓人感覺十分怪異。并且話劇表演過程中還需要配合相應的肢體動作配合,這樣才能使得話劇表演更加協調。因此,話劇表演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聲韻功底,有充足的氣息將自己所要表述的臺詞,強有力的傳達到觀眾的耳中。不然觀眾會認為自己是在看啞劇。

吐字的清晰性,話劇表演過程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對白的形式在進行,因此,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吐字清晰,且鏗鏘有力,這是必須的。否則,話劇表演就成為了周杰倫的個人演唱會了。話劇表演一般都是在向觀眾訴說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話劇表演的臺詞都是有著很強的邏輯關系大的。如果話劇表演者吐字不清,讓觀眾沒有聽清對白,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劇情脫節,出現對后面的劇情不了解。所以,話劇表演過程中表演中吐字清晰是非常重要的。

語調的鮮明性,話劇舞臺表演是在一個固定的舞臺空間進行的,因此,對于故事情節不可能像日常生活一般,一一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因此,話劇表演過程中,合理的放大與夸張是其重要的表現手法之一。因此,話劇表演過程中,需要話劇表演者語調鮮明,在訴說時要根據劇情用合理的夸張語氣進行表演,這樣才能使得話劇表演充滿生氣。

臺詞的連貫性,話劇表演一般都是在向觀眾訴說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要求臺詞要具有連貫性,這樣表演過程中才不會出現前后聯系不上、跨越過大,而讓人無法理解的情況。

三、話劇表演中如何充分發揮語出話劇語言的重要作用

話劇表演的語言主要分為對白、獨白和旁白。話劇臺詞是來源于生活語言,伴有不完全是生活語言。話劇臺詞是對生活語言的夸張表現。

話劇主要與對白為主,對白是話劇表演者與對手進行溝通交流。話劇表演是時間與空間的濃縮,因此,話劇的對白一般都是具有很強的矛盾性的。這樣才能在有限的空間內表現出激烈的矛盾沖突,從而使得話劇表演不是生活般的流水賬,而是具有強有沖突的,能夠高度集中觀眾的注意力。因此,話劇對白時需要表演者要具有強烈的感情,甚至是夸張的情感表現,以此來表現出故事的激烈矛盾沖突。

獨白在話劇中也有著相當大的比重。獨白主要是自己與自己交流,一個人表現出自己的內心的活動。獨白在話劇表演中更為考驗表演者的功底。因此,在獨白的過程中,表演者是要分飾兩個角色,從而以激烈的內容斗爭,表現出強烈的矛盾沖突。這需要表演者能夠在自由的切換內心世界的兩者或者多者,運用夸大或者放大的手法表現出來。從而牽引觀眾的心一起跟著糾結。

話劇的旁白主起著承上啟下的輔助作用,旁白主要是要與觀眾進行交流,讓觀眾了解故事背景、串聯故事內容、交待人物關系、抒發作者心聲等等。因此,在話劇表演過程中,場景的切換時,就需要相應的旁邊來連接,從而讓話劇不至于出現冷場的情況。因此,幕后旁白的表演者,雖然不用出現在臺前,也不需要加以肢體動作和豐富的表情,但這樣的要求更高,這更體現表演者的功底,與時機的把握。

四、結論

話劇表演在一個固定的舞臺空間內進行,因此,在有限的舞臺里要表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就需要話劇表演者要具備相當深厚的語言功底,運用各種運用使用技巧根據不同的場景需要表現出不同感彩,這樣才能使得話劇能夠吸引觀眾,從而表現出話劇的多有的魅力。

篇3

[關鍵詞] 《熊貓大俠》;語言;策略

王岳倫導演的《熊貓大俠》甫一問世,就以唯美的畫面、精彩的對白讓許多觀眾大呼過癮。就連一向以嚴肅語言和政治語言著稱的央視新聞頻道也因此破天荒娛樂了一番:“古裝,惡搞,無厘頭仍然是《熊貓大俠》的主打賣點。多條線索架構的復雜劇情包括了十幾個人物,多處不太正規的武打場面,幾種方言大雜燴……”[1]筆者認為《熊貓大俠》的語言攻略十分到位,能讓觀眾在美妙的視聽中感受到快樂。

《熊貓大俠》的語言特色

《熊貓大俠》繼《十全九美》之后,更加注重在語言方面凸顯特色,而王岳倫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十全九美》則以對網絡流行語和時尚流行語的惡搞式拼貼構成笑點。[2]《熊貓大俠》的語言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風格迥然的方言對白

一些獨具特色的方言對白可增加電影的喜劇效果,《熊貓大俠》中方言的出現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的方言對白風格迥然。如押鏢人王老吉(劉樺飾演)一口地道的京片子,他被山寨寨主金蓮逼婚時的一句“哎喲,姐哎”,京味十足。山寨寨主金蓮(阿朵飾演)的語言則帶有濃郁湘西的風情,其口頭禪“哈里哈氣”就是典型的湘西土語。

“大哥,你說我容易嗎?我是下了崗的臥底”這些話語被阿好(鄧家佳飾演)用四川話說出來,實在是逗樂。又如熊貓館伙計(何炅飾演)是一個結巴,他用四川話磕磕絆絆地對王老吉說:“你是天下第一……鏢噻”,則是電影中不可或缺的“笑料”。

羅城管酒足飯飽,剔牙走出包廂,來了句“吃得不過癮”,“吃”字的發音可謂地道的武漢特色,他口中的“么事”“岔巴子”就是典型的武漢方言。食全酒美大酒樓掌柜(李叢喜飾演)則是一口河南話,開口“老鄉”,閉口“出事兒了吧”。小二哥兩句“吃飯啊還是包宿啊”“大哥看車,別那么唬啊!”是地道的東北話。獄卒甲乙(后舍男生飾演)一句帶著哭腔的廣東話“直叫人感動得要死啊”,著實讓廣東觀眾倍感親切。

翹楚堂堂主(矢野浩二飾演)的異域中文也頗具特色,他那半生不熟、蹩腳的普通話,把日本人說中文的那股吃奶勁兒表現得淋漓盡致。電影中還有中英夾雜的現象,例如金蓮突兀地說一句英文“車過軋路,馬過軋草,臭男人,money or life,趕快做個選擇”,古代人居然也說起了英文,會讓觀眾會心一笑。

質樸無華的方言口語,使電影本身更接近生活,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感,具有民族文化的民俗美和鮮活感。影片盡管所用方言較多,但大多是短小簡明的句子,在確保有笑點的同時,民族奇特的風情、風俗通過各自的方言得以展現。

(二)時尚新潮的網絡語言

惡搞起來面不改色,將新一波網絡流行詞語一網打盡,算是《熊貓大俠》的一大看點。如“躲貓貓”“穿越了”“水貨”“”“我的地盤我做主”“粉可愛”等當下最流行的網絡用語在這部電影里比比皆是。又如“沒有辦法就去橫店呀,去租、去借、去淘……”中的“淘”“這個二麻子是個型男”中的“型男”“這個小草根,唱歌好,相貌又好,為我們的酒代言,合適合適”的“代言”等都是當下最時尚最新潮的網絡詞語。導演王岳倫表示運用這些流行語的寓意是在向全國三億網民致敬,[3]這無疑是一種討巧的表現,更是贏得票房的保證。

網絡語言本身就是娛樂性很強的現象。影片中一些輕松而詼諧的人物臺詞,如阿好的“我唱的不是情歌,我唱的那叫寂寞”、嘰里咕嚕馬普版的“我的偶像是荊軻,先放他一馬,就當他媽媽喊他回家吃飯”“它(羊駝)長得很潮哎,這個,這個典型的非主流”等都是流傳甚廣、娛樂性很強的網絡語言,適時地在電影中出現,蘊涵著一種與民共樂的王氏特色。

反過來,電影精彩的臺詞一樣可以在網絡上流行開來,估計在后《熊貓大俠》時代,《熊貓大俠》中的精彩臺詞將會成為流行語。如“過分的低調可就是顯擺喲”“我們愛的是男人,不是超人”等臺詞濃縮精煉,能造成凝練含蓄的幽默感,被年輕觀眾們津津樂道。

(三)時下熱點的民生語言

一部《熊貓大俠》,關注時下熱點,從國家大事到生活瑣事,從北京奧運到城管執法,各個階層、各個行業,可謂是無孔不入,而且多關系民生,能起到擲地有聲的效果。如“500個舞蹈演員從這兩個臺口進去,動作要快要整齊,我們要的是大氣”,這說的就是我們偉大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影片擅長運用當代生活元素,臺詞貼近老百姓,或再現生活、或針砭時事、或暗諷現實。如“都是真唱,都是真唱”“好姐,你也來了,VIP,專門留給你的”“你買的不是黃牛票吧”“車過軋路,馬過軋草,交出養路費,是你應盡的義務”“您拿著這張卡,到我店里消費我給你打七折”“錢老板,你不會是發展了下線吧……”諸如此類,它們在風格和樣式上卻充滿了喜劇和冷幽默的因素,這樣的民生語言更顯得妙趣橫生。

又如“猓子貍”“黑車”“城管執法”“重案組”“消毒隔離”也上了《熊貓大俠》。如羅城管:“今天果子貍的味道,做得是那個事,就是分量少了點,吃得不過癮吶。”店主:“我說羅城管,我這,還真有您沒有吃過的野味,就是不敢做啊,上面查得緊。”有網友戲稱,就憑它敢拿城管說事,也要到影院領略王氏影片的特色。

原來民生語言也可以如此運用,這些精彩的人物臺詞在調動劇情發展、豐富人物形象方面是影片整體風格構成不可或缺的要素。

《熊貓大俠》的語言策略

盡管《熊貓大俠》自上映以來毀譽參半,其語言策略為影片增色添彩、票房保駕護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今為古用的語言錯位

影片中人物對白的現代詞匯和人物古代身份的不協調,觀眾開懷大笑就在所難免了。語言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熊貓大俠》的劇情是古代的,而人物對白卻不乏現代漢語詞匯,這種今為古用的語言錯位,造成了語境“陌生化”的效果,令人捧腹。

“頭發哪里做的――我個人設計的啦”“鞋還是帶釘的,哪兒淘的哦――用兩只羊換的”這樣的對白中,“發型設計”“淘東西(買東西)”都是現代所獨有的,影片中類似的臺詞俯拾皆是。這些現代詞匯突然從宋朝人的嘴中說出,還帶著現代漢語各地方言的口音,實在讓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

繼前一部成功的《十全九美》中大肆惡搞當代流行文化,《熊貓大俠》再次沿襲《十全九美》的風格,不僅在人物臺詞上制造噱頭與幽默,還在電影場景、道具及其他方面上更是極盡語言之能事,如將“瀏陽河”“王老吉”“LV”“耐克”等諸多當代元素融入古裝喜劇。《熊貓大俠》把現代人物和生活放到古代場景再現,本身已經很有喜劇效果,再加上以鄧家佳為主的一群年輕喜劇演員出色的語言表演,深受觀眾歡迎。

影片通過載體的語言表達,即今為古用幽默通俗的語言,概要而詼諧。“我講你怎么會跑得那么快,原來你在這里會這個小三!”金蓮風風火火、信手拈來這句略帶火藥味的幽默話語,顯山露水地嘲諷了當今社會破壞他人幸福的第三者。又如阿好的演唱不僅唱出超女李宇春的歌曲“我的心里只有你,沒有他”,還居然在Loving you中模仿了張靚穎海豚音,連導演王岳倫自己都笑稱要“與時俱進”。[3]

(二)匠心獨具的修辭技巧

縱觀這部古裝賀歲大片,其在語言文字上確實鉚足了勁,使出了看家本領,諸多修辭技巧如數運用,匠心獨具,使得影片中的語言文字成為調味品、開心果,刺激了觀眾的感官。

影片在語音語調及詞匯方面下足了功夫。如“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是押韻;如“食全酒美”大酒樓,諧音電影《十全九美》;“想跳就跳”仿造超級女聲的“想唱就唱”而來;蒙古刺客兄弟“嘰里咕嚕”,只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對搞笑二人組;男主人公的名字直接叫“王老吉”,有為涼茶“王老吉”做宣傳之嫌,著實制造了不少噱頭。“黃大俠,看看,這全是你的粉絲,蝗蟲”,這是戲仿超級女聲粉絲的昵稱而來,如李宇春的粉絲稱“玉米”,何潔的粉絲稱為“盒飯”等。又如王老吉一句“我王老吉頭一回押鏢”是義正詞嚴的,而后一句的“還請各路英雄一個方便”的語氣則明顯低了很多。

影片中還有獨一無二的拈連技巧,對人物形象的刻畫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如王老吉問:“金蓮姐,你真的是王黃不分呢?”金蓮回答:“分,我好不容易才遇到你,你怎么說分就分了。”這一個“分”字表達了古代“剩女”金蓮對男人的熱烈追求與渴望,她誤把王老吉當成一心要嫁的郎君而表錯情,更顯得富有藝術效果。

影片中有許多排比句,對增加“笑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王老吉搞笑特質一流深受觀眾的喜愛,他的臺詞多用排比,如“吃的是朋友的飯,穿的是朋友的衣,走的是朋友的道,借的是朋友的光”“道說劫就劫了,婚說結就結了,人說抓就抓走了,我這鏢說丟就丟了”等等。咕嚕一句“我們要在一個正確的時間,一個正確的地點,用一個正確的方法,辦一件正確的事情”則成了廣大觀眾的口頭禪。

(三)張力無限的話語空間

電影對白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熊貓大俠》中的一些對白在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表現人物情感等方面具有無限的話語空間。

金蓮在影片中是一位率性而為、說一不二的山寨女寨主。這位強勢女人也有溫柔的一面,盡管在言語不通的情況下,她與巴圖魯的對話卻能引發觀眾的共鳴,具有廣闊的話語空間。如巴圖魯:“我愛你(蒙古語)。”金蓮:“沒聽懂……”巴圖魯:“我愛你(蒙古語)。”金蓮:“沒聽懂,沒聽懂你講什么……”愛情不受言語的限制,只要彼此相愛就足夠了。

《熊貓大俠》中還不乏生活哲理的語言。一些臺詞簡潔明了,既具概括性又有哲理和表現力。金蓮在監獄的時候,兩個屬下勸告,如果巴圖魯真的喜歡金蓮,就會奮力來救她,但是現在根本就沒有。她眼含淚水,給身邊的姐妹講著什么是愛情、什么樣的男人才真正愛你:“我們愛的是男人,不是超人。我相信他現在正在想辦法救我們,此刻他所承受的內心的煎熬比我們更痛苦。”“我們愛的是男人,不是超人”,區區11個字,意味深長,把古代剩女內心的無奈傷感與安靜期待宣泄得酣暢淋漓。這一句話,不僅足以引發無數青年男女對人生態度與生活哲理的思考,而且準確地把握了人物的語言和情緒,人物鮮明的個性也躍然而出。

影片快結束時,王老吉身中數箭,躺在地上,對阿好喃喃地說:“看來我是不能回去吃家鄉的桃了,如果桃熟了,你,一定要給我帶兩個……”家是每個人心靈的港灣,王老吉粗人一個,居然能說出如此讓人窩心的話,極具親和力,也著實讓人感動。

王岳倫導演淡化了以故事為重的歷史情節,沒有刻意地追求所謂的歷史氣度,而是以其獨特精神與解構方式,運用普通老百姓的熟悉話語,闡釋人性的光輝與善良,制造了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具有無限的話語空間與審美張力。

盡管《熊貓大俠》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瑕疵,如影片中“穿越啦”一語的運用,對普通觀眾而言,就顯得太生硬太突兀。但不可否認的是,影片的語言攻略為贏得票房的大賣和觀眾的好評方面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

[1] 中央新聞頻道•朝聞天下,2009-11-23.

[2] 賀彩虹.語言狂歡背后的內在缺失――喜劇電影《十全九美》評析[J].電影文學,2009(03).

篇4

關鍵詞:話劇表演;語言;運用

中圖分類號:J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3-0043-01

話劇中的語言也稱為臺詞,是劇本作者用來表達人物性格、人物心理以及推動劇情發展的有效方法。話劇詞表達的好壞對于整場話劇表演具有重要作用。話劇演員要想生動刻畫人物,就要通過對臺詞的揣摩,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再通過臺詞的語調、節奏來進一步展現人物,實現對人物的塑造。

一、深刻揣摩臺詞,實現語言表達

話劇中藝術語言表達稱為臺詞,而臺詞又包括獨白、對白、旁白和畫外音。話劇演員要想能夠突出語言在話劇中的作用,用語言來演繹劇中角色,就要認真揣摩臺詞,理解臺詞的意思。首先,演員要從劇本的歷史入手,結合一定的歷史背景理解劇本詞的真實意義,處理好劇中人物的關系,通過對白并輔助以動作完成人物的塑造。其次,對于劇中出現的人物的獨白形式,即劇中人物獨處時發出的內心感受,也要認真研究。如《哈姆雷特》中那段“是生存還是滅亡”的內心獨白。演員要深入到劇中,明確人物此時的心理感受,通過臺詞將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再次對于劇本中出現的潛臺詞也要認真挖掘。潛臺詞是作者在劇本中沒有直接表達但卻是作者的真實感情,演員要認真分析劇中的潛臺詞,用自己的表演方式表達出來。最后,旁白和畫外音也是話語臺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旁白是劇中人物在對話過程中,插入的自己的語言,主要的功能是用來輔助展現人物內心真實的想法。畫外音主要是指在舞臺畫面之外的臺詞。要研究話劇中的語言就要熟讀劇詞,明白其意思,并根據意思進行表演。

二、通過性格分析,實現語言表達

話劇中的語言是用來塑造舞臺人物性格的,因此,在進行語言表達過程中,必須要對人物的性格進行分析,使語言性格化。首先,臺詞的內容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有些話劇中,臺詞表達很出色,演員只需要結合人物特點,將臺詞注入感情即可。而有的話劇中,人物語言較為概念化,這就需要演員發揮自己的作用,對劇中人物的性格進行分析。不同性格的人對同一句話的表達也是不同的,同時,年齡、地位、身份的不同,話語也是有區別的。我國著名的話劇藝術家朱琳,扮演過眾多優秀話劇人物,《雷雨》中勤勞的魯媽;蘇聯話劇《三姐妹》中潑辣的娜達莎,才華橫溢的詩人蔡文姬以及中國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武則天。這些角色的性格相差甚大,但是朱琳都能夠將其演繹的栩栩如生,這與她對人物性格的細致分析是分不開的。朱琳曾講過這樣一段經歷:1954年,和夫人去看《雷雨》,在《雷雨》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你是萍,……憑——什么打我的兒子。”起初,每次講完這句臺詞,觀眾總會發出笑聲,為了不打破整場戲的氣氛,朱琳去掉了這句臺詞。后來夫人詢問了去掉的原因,并認為這句臺詞能夠表現當時魯媽復雜的思想感情。于是,朱琳下決心認真揣摩,根據當時魯媽的思想變化進行反復研究,終于使這一句臺詞表現出魯媽當時痛苦、復雜的心理。通過這樣一段經歷,可以發現臺詞要融入劇情,要在分析人物性格的基礎上,進行反復推敲,讓語言能夠真正打動觀眾。

三、通過語言技巧,實現語言運用

臺詞除了要揣摩人物性格外,還有自己的表達技巧,如通過語調、語氣、節湊、重音等方式,來表現劇中人物感情。語調變化各不相同,有抑揚頓挫,有輕重急緩,根據劇情需要要有緊有松,演員要把握劇情的節湊,并在人物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語調的高低急緩來進行舞臺處理。同時,演員的吐字要清晰,做到“字正腔圓”,給觀眾一種震撼力。當然這種語言表達與氣息的控制和動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聲音是通過氣來傳達的,因此,演員要加強自身的氣的修煉,學會通過呼吸來進行換氣。演員臺詞的表達也是要有節奏感的,要根據劇情的緊張舒緩來調整語言,使語言符合劇情和人物變化。在舞臺表達中,演員還可以通過重音的方式來突出舞臺效果。如演員想要通過質問的方式展現人物的憤怒,就可以將重音放在疑問詞上,強化質問效果,引發觀眾共鳴。在日常的訓練中,演員要加強語言技巧的訓練,首先要保持一副好的嗓音,其次,在語調、語氣、節湊等方面加強練習,使語言表達與人物形象相結合,更好展現劇情變化。

四、結論

語言是話劇表演的重要支柱之一,演員要熟練掌握臺詞,根據劇中人物性格,并運用一定的臺詞技巧,為觀眾塑造一個真實、鮮活的人物形象。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韓國影視作品;高職高專;韓語教學

隨著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廣泛使用以及韓國影視作品的不斷升溫,韓國影視作品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韓語教學中。多年的課堂經驗,發現運用韓國影視作品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如何巧妙合理地將韓國影視作品應用到高職高專的韓語教學中成為關注的問題。

一、影視作品應用到韓語教學中的優勢

1.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近年來,韓國的電影電視劇娛樂節目深受中國年輕人喜愛,

很多韓語專業學生因喜愛韓國的電影電視劇或者歌曲娛樂節目而選擇了學習韓國語。另一方面,因此將學生喜愛的影視作品巧妙地運用到韓語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學習質量。

2.能夠有效地提高聽力、口語能力。

影視作品集視、聽、說于一體,語速是韓國人說話的正常速度,課堂中經常將影視作品作為教學資源運用到教學中,并能采取恰當方法讓學生模仿影視作品中的對白能夠有效地提高聽力、口語能力。

3.能夠學到地道的表達。

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語言習慣,外語學習者極其容易按照母語的語言習慣組織外語句子,因此出現了中式英語、中式韓語等,而韓國電影、電視劇、娛樂節目中的語言是韓國人實際生活中用的真實語言,通過影視作品中語言的學習能夠學到韓國人的語言思維方式、模仿韓國人的語言表達,從而說出更表達地道的韓國語。

4.能夠更直觀地了解韓國文化。

韓國影視作品再現韓國人的真實生活景象,處處充斥著各種韓國文化,選取適當的關于韓國文化的影視作品片段,將關于韓國文化的片段應用于韓語教學中能夠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更直觀真實地了解韓國文化、并能了解體驗韓國文化。例如,電視劇《購物網路易》第二中關于汗蒸房的體驗片段就能使學生能直觀地了解汗蒸房的相關信息。

二、韓國影視作品在韓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看出韓國影視作品應用于韓語教學中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如何將影視作品合理巧妙地應用到韓語教學中顯得至關重要。之前有直接用影視作品片段作為主體教學資源的論文,本文建議將視頻片段作為輔助的教學資源服務于教材,下面將從適于運用影視作品的教學內容以及具體的運用方法兩方面進行分析韓國影視作品在韓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1.適于運用韓國影視作品的教學內容。

1)場景對話。

場景對話是外語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熟練掌握場景對話能夠快速提高韓語應用能力。諸多場景對話在韓國影視作品中時有體現,例如購物場景對話、點餐場景對話等,利用好相應的影視片段能夠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快速掌握場景對話。

2)語法。

組織句子離不開語法,韓國影視作品詞對白中使用的語法更自然、更好地體現語法的實際用法。因此韓國影視作品中的臺詞對白作為講授某個語法時的例句使用,能夠使學生更準確地理解語法的使用方法。例如,《太陽的后裔》的對白中有很多中級語法,可以作為大二學生的學習資源。

3)韓國文化。

如前文所提到的,韓國影視作品是韓國文化的載體,將韓國影視作品作為韓國文化的學習資料是講授韓國文化非常簡單有效的方法。例如,韓國的婚禮、祭祀、飲食文化等都可以運用韓國影視作品。

2.影視作品運用于韓語教學的具體方法。

1)教師根據講解內容選定適當影視作品片段后,可將影視作品片段用作課堂導入部分,先播放影視作品片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后再進行課程講解;也可對所學知識進行講解后播放影視作品片段,進一步鞏固或補充。

2)以填空、提問問題等形式掌握影視作品視頻片段中的臺詞或知識點。觀看影視作品視頻片段后教師可以填空、提問問題的形式對臺詞對話進行確認、或者進行確認使學生掌握進行相應講解。

3)為影視作品片段配音。掌握所觀看的影視作品片段的臺詞后,可將視頻中聲音去掉,讓學生模仿演員的語調進行配音,可將學生進行分組,各組學生配音錄制后,教師進行評比。配音練習能使學生的韓國語發音標準、語調純正。

4)表演原影視作品片段或改編后表演。與配音練習相似,可采用學生分組表演并進行評比的方法。表演原影視作品片段要求學生記住臺詞以及臺詞的語調,而改編影視作品片段并表演則要求學生合理O計故事情節,正確組織語句,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語言的實際使用能力。

5)復述影視作品片段臺詞的大體內容或者說明影視作品片段呈現的主要信息。比如,前文提到《購物王路易》中有關于汗蒸房的片段,此片段并沒有臺詞,觀看此片段后,可以讓學生根據所看的內容進行說明。

綜上所述,將影視作品應用到高職高專韓語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聽力、口語能力,同時,也能更直觀地了解韓國文化;場景對話、語法、韓國文化的學習均可運用影視作品進行教學;運用影視作品進行韓語教學時可根據教學內容確定講解知識點和播放影視作品的順序,可以填空、提問問題等形式掌握臺詞,通過配音、表演以及復述的方法鞏固影視作品的內容,提高韓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華,影視作品在跨文化交際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欽州學院學報,2012.10.

篇6

關鍵詞:話劇表演;臺詞;重要作用

話劇表演除了具有很好的感染力外,其表現力也不比其他藝術表演的表現力差,這也是話劇表演一直沒有被淘汰的原因,哪怕在藝術表演多樣化和多媒體信息化的今天也不亞于其他的藝術表演。當然這都是臺詞的功勞,因為臺詞在話劇表演中對角色的表演動作、神態及人物性格刻畫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臺詞不但推動了情節的發展,還營造了良好表演氣氛,更有利于演員的面部神情表演、詩意化表演和肢體表演。文章中運用了多種性質的話劇來進行舉例說明,這些例子都說明了臺詞對于話劇表演的重要作用。

一、對“話劇”及“臺詞”的簡單理解

話劇在17世紀就有了比較完善的表演體系,那時候的話劇是以散文的形式表演出來的,臺詞都是以抒情的形式存在的,隨著話劇的不斷發展和改革,表演話劇的臺詞表現形式也多樣化和復雜化了[1]。在這個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臺詞的種類多種多樣,主要有電影臺詞、電視劇臺詞、小品臺詞和話劇等臺詞。對于話劇的特點是通過接近生活的表演動作、生動的語言訴說以及面部的感情神態來表現的,而臺詞的特點比較話劇的特點而言更具有專業性,所以臺詞的特點有以下幾點:(1)臺詞在表演過程中具有動作性。(2)臺詞的人物性格化很強。只有性格化后的臺詞才會使話劇具有生命,在表演過程中不能缺少的就人物的靈魂,臺詞的性格化很好的塑造了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及靈魂。(3)臺詞的語言形式大都是詩意化形式。話劇表演能夠在藝術表演領域中站穩腳,其最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詩意化特別強,給人一種回到過去的感覺,讓人以詩意般的形式去感受故事。(4)臺詞的語言性質是口語化。

二、臺詞對話劇表演的重要作用

不管是什么樣的表演,要想表演好并取得好的表演評價,都離不開精美、華麗和獨特的臺詞,尤其是在話劇話劇表演詞。因為在話劇表演中的臺詞不但是要精美,還要對白口語化、臺詞動作具體化、說詞神態生命化和臺詞訴說詩意化,此外,在表演過程中其臺詞、表演動作和表演場景要融為一體[2]。話劇本來就是角色之間的旁白和對話,這一話劇表演原理在國內外都通用,只是在話劇表演形式上有些區別而已。綜合我對話劇表演臺詞的理解,臺詞在話劇表演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臺詞可以營造很好的表演氣氛,有利于推動話劇情節的發展

話劇表演的原則是用簡單而精美的角色對話向觀眾傳達故事情節,是要給觀眾帶來快樂的生活演繹,臺詞就是實現有效話劇表演的核心所在。大家都知道《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話劇中的經典劇目,對于《羅密歐與朱麗葉》話劇表演臺詞要求是很嚴格的,除了要有角色的口語化對白,在表演中更需要加強臺詞的詩意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后面表演I造戲劇性的氣氛[3]。

(二)臺詞可以明確的表達出人物的性格,有利于演繹出人物的個性特征

這是由臺詞的人物性格化很強的特征所決定的,話劇表演相對于其他的藝術表演來說其角色很少、表演要求高和藝術色彩很濃烈。就中國的話劇來說,其表現形式就多種多樣且難度較高,例如:小品、相聲和戲曲,其中戲曲的藝術色彩和表演要求是最高的。在我國戲曲就有273種,其中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被稱為“五大劇種”,較為出名的是京劇中的《霸王別姬》、《新貴醉酒》和《借東方》。在演繹《霸王別姬》過程中角色臉上是涂了厚厚的粉的,其表情的表演難度很大,表演出人物的個性特征此時就需要臺詞來表達了。

(三)臺詞有利于話劇演繹過程中要表現出很生動的面部神態

面部神情的表演是藝術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面部神情的表演是體現人物情緒變化的表達方式,而大多時候單獨的面部表演是不夠的,例如在小品的表演中,單獨的面部表演是達不到取悅觀眾的效果的。

還記得在過年時大家都要看小品嗎,其中《洗腳》的小品給我的印象很深,如果面部表演過程中沒有臺詞的說明,誰會知道小品故事是想向觀眾傳達兒女要學會孝敬父母的思想。

(四)臺詞有利于進行多種多樣的動作表演

在表演過程中,動作的表演是少不了的,不管是細微的面部動作,還是肢體上的大幅度動作都是藝術表演中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是簡單的大幅度動作表演,在馬戲團就可以看了,但是在話劇表演中也存在大幅度動作表演,只是這樣的表演是要在臺詞的幫助下才能達到觀眾想要的效果。從這里不難看出臺詞與表演動作是唇與齒的關系,沒有臺詞輔助,話劇的動作表演是達不到觀眾想要的戲劇效果的。

結語:

從上面的簡單分析中可以大體的了解到臺詞在話劇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最要是能夠營造好的話劇表演氣氛、推動了情節的發展、有力的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利于生動的表現出面部神情、有利于動作的表演。總而言之,臺詞對話劇表演的作用很大,它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話劇表演的成敗,是話劇表演的靈魂。在話劇表演中要盡量的發揮臺詞在話劇表演中的動作化、口語化、神情化和詩意化等作用,并將它們融為一體,從而達到讓觀眾滿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高翔.試談話劇表演中的語言使用技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4,8:20-21.

篇7

關鍵詞:表演 臺詞 教學 教師示范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在表演藝術詞和動作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兩大支柱,而在表演專業的教學中,臺詞課不僅是基礎教學環節,更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正確有效的示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接感受,還可以增強教學的互動性,使學生身臨其境的去感受所處的各種藝術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所以教師的示范對取得優異的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臺詞課在表演藝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及獨特之處

表演專業臺詞課的教學不同于傳統意義上常規課程的教學,它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不但需要專業理論的支撐,更需要藝術的實踐和再創作,單純的表演理論無法滿足表演實踐的全部要求,它需要專業理論和藝術感覺的綜合運用。臺詞課的訓練往往是枯燥的,而教師的示范可以指導學生把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在實踐中鞏固教學理論的內容。像剛上大學的學生,年齡不過十七、八歲,生活閱歷較淺,理解領悟能力較弱,通過教師的示范能創造親和共享的關系,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增強互動性,教師再因勢利導啟發學生對示范臺詞的細致觀察,真切感受,準確體現,逐漸化身角色,最后能達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的目的。

2 教師示范在臺詞課上的重要意義

在臺詞的創作中,很多帶有對藝術情境感覺的東西往往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教師的示范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講解理論的前提下,在教師身體力行的示范過程中,學生再加上自己的領悟及藝術再創造,才能真正理解作品。

教師及時的示范是臺詞課教學中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教師示范的特點是真實感強、效果好,能起到畫龍點晴的效果。首先,教師的示范具有親切感。多媒體中的錄音雖水平一流,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很難讓學生進入情境,教師的示范卻是面對面的,可以縮短教與學的距離,不僅可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還可以在近距離的接觸中,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除卻聲音,教師還可以將面部表情、眼神、動作、手勢等非語言符號傳遞給學生,這就更容易喚起學生的共鳴,感染學生。其次,臺詞課上教師的示范可以激勵學生。通過老師恰切傳情達意的示范,學生可以在聽的過程中真切的感受作品的情韻,喚起內心視像,充分發揮想象聯想的作用,感受作品的意境,這樣就會調動起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興趣,變無聲語言為有聲語言,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塑造出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 臺詞課中教師的示范要科學、準確、恰切

教師的示范要力求科學、準確和恰切,在進行相關闡述時,應先對作品進行較完整的示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完整的認知和感受,隨后教師再根據各個階段的教學重點,分別做出具體的細節示范;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創作臺詞時的優劣表現分別進行模仿再現,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來判斷,以培養學生的鑒別能力,從而強化對臺詞內容的理解。

像老舍先生所著的《駱駝祥子》中有這樣一段對白:“虎妞:爹,聽說祥子出城拉車叫大兵給抓去了,是真的嗎?這些天您也沒出去打聽打聽?劉四爺:打聽他?干什么?他是我哪門子親戚?虎妞:總是拉過咱們的車呀,老東老伙的......” 表現這段臺詞時,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向學生說明在某個地方技巧應該怎么用,在哪些地方要注意突出重音,在哪些地方要換氣、偷氣,要用什么樣的感情和語氣來說這一段,學生聽起來還是會很迷茫。在這段人物對白中教師最開始如果對虎妞的語言用較生硬的語氣來表現,第二次示范再用帶有人物關系的撒嬌的語氣來表現,最后用最貼近人物性格的語言來表現,通過三種不同的示范,再加上教師對戲劇規定情境,角色雙方的舞臺行動、目的,以及矛盾沖突的講解,效果就會大大的不同,學生會更清楚地明白哪種語氣才是最貼近人物形象的,自己在表現的時候就更加明確。

4 臺詞課教師的課前準備及文化藝術修養和扎實的基本功

臺詞課教師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該充滿對這一學科的飽滿熱情,上課前認真備課,根據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對要示范的作品認真準備,力求達到準確規范和形神兼備的示范作用。臺詞課教師還應具備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扎實的基本功和藝術創造力。一方面,要有完善的知識結構和廣博的學科知識,藝術課堂需要教師具備極強的對不同藝術情景的掌控能力,臺詞課的教師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的內容,更要廣泛儲存各科知識,不斷豐富閱歷,多元的知識儲備可以為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臺詞課的教師應該有嫻熟的本專業技巧和扎實的基本功,藝術的學習具有極強的實踐性,這就要求教師自身要有良好的有聲語言表達基本功,扎實的吐字發音,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良好的藝術表現力,基本功掌握的越好越扎實,在藝術創造和教學中就越能運用自如。

5 結論

教師的課堂示范不是匠藝式的簡單重復,而是一次次生動的藝術再創造,這能將講臺與舞臺融為一體,用藝術的魅力感染征服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又能很好的把握教學與藝術示范的關系,突出教學的內容。教師的示范是臺詞課教學中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它會使學生對臺詞的表現及創作過程一目了然,而教師恰如其分的課堂示范就像使迷茫的航船有了前進的方向。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影視翻譯 譯制片 受眾

引言

外國電影、電視劇如潮水般涌入中國,觀看外國影視幾乎成了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片中陌生的風土人情、迥異的生活方式、特別的價值觀念和新穎的表現手法深深吸引著國人。影視翻譯因此而變得不可或缺。可是由于種種原因,影視翻譯的現狀卻不十分令人滿意。據筆者去年對102人做的調查,有91人(占89.2%)對影視翻譯流露出不滿情緒。影視翻譯大體分為譯制片翻譯和字幕翻譯兩種。本文站在傳播學中受眾的角度探討譯制片的翻譯。

一、譯制片翻譯過程的特點

譯制片就是經過翻譯和對口型配音后播出的電影和電視劇(趙化勇,2000:115)。譯制片不僅要求把臺詞譯成目的語,而且還需要配音演員對準口型進行配音。它包括語言翻譯和語言配音,是“譯”和“制”兩個連續的階段。“譯”既是“制”的前提和基礎,又是“制”的內容。所以,翻譯在譯制片的制作過程中舉足輕重。

譯制片的翻譯過程較之普通翻譯過程又有其特殊性。依據德國學者馬萊茨克的大眾傳播過程模式(丹尼斯,1997:55)和德國學者貝爾的翻譯過程模式(貝爾, 1989:19),筆者繪制出一個簡單的譯制片翻譯的過程模式如下:

圖1譯制片翻譯過程

從圖1我們可以看出,譯制片譯者接受原語的渠道不只是書面的,還必須另外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接受原語信息。也就是說,譯制片譯者在翻譯操作過程中還要受限于影視畫面和聲音(對白),其操作成果必須與影視畫面和聲音(對白)相協調。其實,這就給本來就“帶著腳鐐跳舞的”譯制片譯者又加上了“手鐐”。因為,影視觀眾接受譯者成果的同時也在欣賞畫面。如果觀眾發現聽到的對白(即譯文)與畫面中演員的口型不吻合,就會感覺很別扭,不真實,從而影響他們欣賞影片的情緒。

二、譯制片以受眾為中心的翻譯原則

Hatim & Mason (1997:82)指出,屏幕上的演員說話讓人感覺很逼真,可是作為劇本的編劇,他們是為觀眾而寫的劇本。 A. Bell (1984: 177)也指出,大眾傳播過程中廣大受眾是最為重要的。因此,譯制片譯者也應當將觀眾作為最優考慮對象,即以受眾為中心。

譯者反復觀看影片閱讀劇本,對整個影片在自己的頭腦里形成一個“格式塔”意象后方能開始翻譯。在翻譯過程中,受眾的現狀、受眾的期待始終放在第一位。(一)易懂性原則

既然譯制片的翻譯是為受眾服務的,要以受眾為中心,那么第一檢測標準就是看觀眾觀看影片的同時是否懂了譯文的內容。我們不是滿足于普通受眾可能理解譯文,而是應當確保普通受眾不可能誤解譯文(Nida and Taber, 1969: 1)。另外,影視對白具有稍縱即逝的特點,觀眾觀看影片時既沒有充足的時間仔細考慮對白的內容也沒有機會要求演員再說一遍,所以易懂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

Cybil: I’ve got two people to take care of on my own… and you make it clear that that was never going to change。

譯文1:我得獨自養兩個人,而你搞的這些好像永遠都不會改變的事實。(王平, 2001)

譯文2:我們兩母子要生活,我們的關系又無法改變。(粵蓉,2005)

很明顯,譯文2要強于譯文1。聽完譯文1,觀眾會感覺別扭因為它不符合中國人的表達方式,從而平添了觀眾的負擔。而譯文2充分貫徹影片內容,讓觀眾感受不到翻譯的痕跡。

(二)口語化、生活化原則

譯制片的語言主要就是人物對白而人物對白本身就是生活化的口語,還很個性化、句式簡潔。因此,譯制片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擺脫書面語的束縛,力求譯語生活化、口語化。試比較美國電視劇《亡命追兇》中的一句臺詞翻譯:

Doc: Well, Simmon’s beliefs forbid the use of medicine… When his wife took to bed, I had that hospital send a doctor to her。 But Joshua held him off with a shotgun。

譯文1:呃,西蒙的信條是禁止使用藥物。他妻子臥病在床時,我讓醫院給他派了個醫生。可喬舒亞用槍把他拒之門外。

譯文2:呃,西蒙這個人不信藥物這一套。他妻子病了,給請了個醫生,喬舒亞拿著槍把他趕跑了。

可以看出,譯文2較之譯文1更像日常生活中的對白,更貼近生活,更具生活氣息。口語化的譯文才不會給觀眾帶來扭捏造作的感覺。

三、譯制片翻譯的策略

演員對白時間的長短、視覺畫面、唇形的開合以及英漢兩種語言的不同語速等,這些都是譯制片翻譯過程中不得不考慮的因素,給譯制片翻譯提出了挑戰。

(一)濃縮和添加

由于受到視聽雙頻的限制,配音演員必須與片中演員的話語時間保持一致,同時開始同時結束。如果屏幕上的演員嘴巴在動,就必須保證觀眾能聽到聲音;演員嘴巴已經不動了,耳邊就不能還響著說話聲。所以,濃縮與添加就成了譯制片翻譯的常用手段。美國電視連續劇 Friends (《六人行》)中有一句對白:

Your visa bill is huge。

譯文1:你的銀行卡欠賬數額很大。(彭可, 2003)

譯文2:卡上欠了很多。(Sogo, 2003)

對于譯制片而言,使用了濃縮譯法的譯文2比譯文1更為合適。譯制片英漢互譯時,如果漢字的數目與英文的音節數相等,或略微少于英文音節數,這種譯文就是理想的。因為,第一,中國人每說一個漢字就動一次嘴巴,而英語國家的人每讀一個音節動一次嘴巴;第二,英語的語速略快于中國人說漢語的語速。在上例中,英文的音節數是6,而譯文1卻有11個漢字。也就是說,如果采用譯文1,影片中的女演員已經停止說話了,觀眾卻還聽見她的聲音。嘴巴不動卻有聲音,是不是很滑稽?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

He is a university student.

譯文1:他是個大學生。

譯文2:他如今在大學里念書。(錢紹昌, 2000)

此例中,我們采用譯文2。影片中的臺詞包含10個音節,演員的嘴巴動了10次。如果按照正常的普通譯法,漢語就只有5個漢字,即譯文1。那就意味著,觀眾看見演員的嘴巴動個不停卻聽不見聲音。所以,對于這種情況,譯者就要采用增添譯法,適當添加從而達到視聽和諧。

(二) 詞語調整

Hatim & Mason (1997:82)認為,影視翻譯中任何只注重臺詞翻譯而忽視非語言算子的觀點,都是值得懷疑的。非語言算子,如面部表情、語音語調、身體語言等都成為譯者選詞造句的重要因素。

當然,要求配音演員的口型和影片中演員的口型完全一致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保證配音演員和片中演員每句話的開始和結束時口型吻合是可行的;并且如果做到這一點,基本上就可以給觀眾造成真實感,不會影響他們觀看影片的情緒。因此,調整詞語是譯制片譯者常用的方法。例如:

Kimble:Why are you helping me? (The Fugitive)

譯文1:為什么幫助我?

譯文2:為什么幫忙?

我們選擇譯文2。因為原對白和譯文2中最后一個音節里的輔音都是鼻音、雙唇音/m/。所以,在發音的口型上,漢語拼音/mang/與英語音節/mi:/更為相似。

再來看一個手勢制約翻譯的例子:

Old Joy:Your father and I have been friends when you were… this high. (Friends)

譯文1: 你還只有這么高時,我和你父親就是……朋友了。

譯文2:我和你父親做朋友時,你還只有……這么高。

影片中,老喬衣在說 “this high” 之前,停頓了一下,還做了一個掌心朝下的比劃動作。如果采用譯文1、演員比劃高度的時候,觀眾聽到的卻是“朋友”,手勢與話語內容不搭配。采用譯文2、手勢與話語內容一致,觀眾就能理解了。

四、 結 語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譯制片的受眾,對于譯制片翻譯都有著自己的感受。本文站在普通受眾的立場,分析了譯制片的翻譯過程,提出以受眾為中心的原則,并分析了其分原則和相應的策略,旨在能給目前的譯制片翻譯提供一些實際的建議和參考。總之,由于受到視聽雙頻的制約,譯制片的翻譯顯得尤為復雜。作為譯者,只有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與普通觀眾感同身受,時刻把受眾的需求和滿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努力揣摩探索,才能譯出精彩的作品,更好地為大眾服務。

參 考 文 獻

[1]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Chalaby, Jean K, “Translational Television in Europe: the Role of Pan-European Channels”, European Jouenal of Communication[M], London, Thousand Oaks,CA and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17(2):325-354,2002

[3]Dominick, Joseph R, The Dynam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M],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6

[4]Hatim, Basil & Ian Mason, The 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M], London,Routledge, 1997

[5]丹尼斯·麥奎爾、斯文·溫德爾, 大眾傳播模式論(祝建華、武偉譯)[M],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6]胡海波,淺析譯制片翻譯的重要性[J], 上海科技翻譯,2001(4)

[7]黃忠廉,翻譯變體研究[M],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8]姜秋霞,文學翻譯中的審美過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 商務印書館,1992

[9]錢邵昌,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2000(1)

[10]錢邵昌,影視片中雙關語的翻譯[J], 上海科技翻譯,2000(4)

[11]張春柏,影視翻譯初探[J], 中國翻譯,1998(2)

篇9

[關鍵詞] 《色?戒》;英語翻譯;翻譯技巧;翻譯策略

電影《色?戒》改編自張愛玲1950年所創作的同名短篇小說《色?戒》,故事發生于時期的上海,講述了女大學生王佳芝(湯唯飾演)依靠美人計接近和刺殺手下最大的漢奸頭子易先生(梁朝偉飾演)的故事。當王佳芝最終幾乎得手的時候,卻意外發現自己已動真情而無法下手,最終告知易先生并使其逃過一劫。易先生雖然在劫后逃生之余為王佳芝的行為而感動,但最后痛下殺手,將王佳芝一伙人趕盡殺絕。小說《色,戒》在張愛玲的塑造下充滿了凄婉的色彩,字字中透露出了對愛情的無奈和感悟,讓人能夠深刻地體會到這種苦澀和悲情。電影《色?戒》是在小說的基礎上創作而來的,小說中所帶有的那份情感對電影造成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加上兩位主演的精彩演繹以及導演的傳神執導,使得電影《色?戒》最終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和肯定。

一、電影英文翻譯策略的重要性

(一)提升電影的觀賞價值

電影是一門有聲的藝術,依靠演員的鏡頭演繹對劇情故事進行描述,而臺詞也是表達電影情節以及內容的重要方式。藝術沒有國界的限制,但是電影在實際觀賞的過程中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即語言差異性,我們以電影《色?戒》為例,首先電影的背景發生于我國抗戰時期的上海,時間距離較遠,而對于部分缺乏歷史理解和認識的國外觀影者來說對電影思想以及內容的理解則較為困難。同時,電影的對白、臺詞以及片名是幫助觀影者進行故事理解的重要線索和依據,加強對英文翻譯策略的應用,才能夠使得臺詞更加符合觀眾的審美以及理解能力,這樣才能夠使觀影者更為簡單和直接來理解故事,實現文化的有效溝通,提升電影的觀賞價值。

(二)拉近同觀眾之間的距離

電影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電影將不受地區以及環境的限制,電影具有較高的傳播性和影響力。然而電影實際觀賞過程中,由于拍攝國家的差別,使得觀眾對電影情節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距。電影英文翻譯質量,也決定了國外觀影者對電影的觀賞效果。電影英文翻譯策略的有效應用,能夠使得電影的英文翻譯更加本土化和現實化,從觀影者的生活現狀以及認知能力的角度去翻譯,將有效提升電影的可觀賞性,拉近同觀眾之間的距離,使得電影能夠更好被觀眾所接受和認可。

(三)降低電影的理解難度

電影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是一種思想與情感的表現手法,觀眾對電影的評價以及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受電影的對白、臺詞所影響的,電影英文翻譯的好壞,也直接決定著觀眾對電影整體的理解。電影英文翻譯策略的合理應用,能夠使得電影的翻譯結果更加貼近于觀眾的實際生活,降低電影的理解難度,使得電影中的空間感以及時間感弱化,從而使得觀眾能夠更好去欣賞和品位。

二、電影《色?戒》英文翻譯策略分析

電影翻譯是影像藝術同文化的重要結合形式,電影翻譯的過程中所涉及的科學知識也較為全面,如傳播學、語言學、市場營銷學以及交際學等,可以說電影翻譯同電影的實際拍攝工作一樣對電影本身的傳播性以及藝術性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如何使觀眾更好接受和理解電影,簡單而深刻體會到電影中所透露出的那種情感和魅力,是電影翻譯的主要工作。電影翻譯首先要能夠準確而忠實去表達原著的意圖,并在此基礎上對英文翻譯進行升華和改善,提升電影的觀眾效應,弱化電影同觀眾的距離,從而提升電影的實際觀賞價值。對于非本土電影來說,電影中多少會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別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人們價值觀念以及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導致的,這就使得電影的觀賞難度不斷提升,如果采用直譯的方法,不但無法收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會使得觀眾根本無法弄懂電影所表達的意思,因此電影翻譯必須要考慮和照顧到觀眾的期待、觀眾的審美以及觀眾的實際接受能力。目前電影英文翻譯方法主要有意譯式、阻斷式、融合式以及減縮式等等,英文翻譯技巧的選擇需要根據不同的電影情節來定。

意譯法是一般電影英文翻譯所常用的方法,意譯法主要的特點是能夠圓滿實現電影英文翻譯的忠實和通順,使觀眾能夠簡單方便理解電影含義。意譯法是將電影中的臺詞進行本土化,強調翻譯的效果,忠實觀眾的觀賞效應。意譯法通常是以句為單位,脫離電影原文的形象以及語法結構,但是原文的意思能夠保證毫無損失進行傳達。意譯法將不會使觀眾存在陌生感和空間上的差距。一般來說,由于電影中所交代的歷史背景不盡相同,很多時候很難將電影中的文化背景進行直譯,這時只能夠借助意譯法來解決這一問題。以下是電影《色?戒》中的幾種翻譯法實例。

在影片中一段太太們打桌牌的場景,在打牌的過程當中,出現了下面的對話場景:

馬夫人說:“我有一個親戚,通過關系托人從一個俄國人那購入了一只名貴的鉆戒,是黃鉆的呢,聽說是一個俄國的貴族賣出的。”

易夫人當即回應說:“俄國的貴族都滿大街尋找煙屁股抽,小心買到假鉆戒哦。”

Mrs.Ma: My cousin bought a diamond from a Russian aristocrat.

Mrs.Yee: Those poor Russians are all over.You sure it wasnt fake?

這個打牌場景對話從表面上看來,只是夫人們日常的、較為輕松的聊天談話,但實際上卻是馬夫人和易夫人的炫耀攀比,這具有很濃烈的諷刺意義。在這段對話中,對于“俄國的貴族都滿大街尋找煙屁股抽”這句話來說在英文翻譯的過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采用直譯的方法,那將很難有效表達出這段對話的實際意思。電影的譯者在實際翻譯時借助于意譯法進行英文翻譯,通過人們都習慣的詞組“all over”進行表達“俄國的貴族都滿大街尋找煙屁股抽”的含義。這樣一來,雖然表達形式有了一點改變,但是避免了觀眾在觀看電影時產生語言隔閡,能夠讓觀眾去更好地理解電影劇情,身臨其境其場景。電影的翻譯人員把場景中的第二句話結尾譯成疑問句,同中文存在一定的區別,這也是從讀者的理解能力方面進行考慮的,易太太的話中具有一定的諷刺性,如果按照中文形式進行翻譯,將能夠表達出這種味道,因此依托以文化,使得諷刺的意思能夠淋漓盡致表達出來,使觀眾較為輕松理解和感受到。

電影中還有一段王佳芝討好易先生的場景,這一場景中的對白為:

王佳芝“:我這次來帶了點東西!給易夫人帶了一些香煙。但不知你喜歡些什么。”

易先生“:你來了就好!”

Wang Jia zhi:Ive brought a few things.Cigarettes for Yee Tai Tai.Im afraid I have no gift for you.”

Mr.Yee: Your presence itself is a gift.

這個對話場景中借助了常見的含蓄用語,也是帶有我國傳統的文化色彩,因此給臺詞的英文翻譯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王佳芝說沒有給易先生帶禮物是因為不知道易先生喜歡什么,但王佳芝是完全知道的,也是了解什么是易先生最想要得到的禮物,但出于自身的矜持,王佳芝就借助于這樣含蓄的、委婉的語言去表達。易先生所講的“人來了就好”在普通朋友之間是一種較為恰當和普通的歡迎語句,但是在這樣的情景之下,則是說你就是我最好的禮物。譯者通過對中文對白意思的理解,在英文翻譯過程中同樣采用了意譯的方法,“Your presence itself is a gift.”簡單明了,在英語語法方面、形式方面能夠講通,在西方語言習慣方面也能夠講通,并且能夠就原文的實際意思巧妙傳遞給觀眾,使得觀眾能夠更好理解電影的劇情。

當電影中易先生談及日本士兵的時候說過這樣一段話:

鬼子殺人如麻,但是在自己的內心中卻存在恐懼,他們知道現在江河日下,美國人一旦投入戰爭,自己就快結束了,我們跟著粉墨登場的人還在荒腔走板地唱戲。

These Japanese devik kill people like flies,but deep down theyre scared as hell.All our days are numbered since the American entered the war.Yet here we are with our painted faces listening to their off-tune songs.

在這句話中借助了中國的很多成語,像殺人如麻、粉墨登場以及江河日下等,國外的觀影者是很難理解這些中國古典成語的,因此翻譯者進行翻譯時,借助了減縮翻譯法和意譯翻譯法,使這些內容能夠較為簡單理解,便于觀眾的接受。

三、結 語

電影英文翻譯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觀眾對電影的實際觀賞效果。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現代藝術形式,對于人們的生活和信息的接受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外文電影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電影英文翻譯的過程中,應該強調觀眾的觀賞效應,從實際翻譯的理論角度去出發,在保證原文的表達意思的同時,使觀眾能夠更好去理解電影、欣賞電影,達到電影最終的宣傳和傳播目的。本文以電影《色?戒》為例,對電影對白英文翻譯的主要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列舉了譯者翻譯過程中主要應用的方法和技巧,如意譯法、減縮法等,保證了電影語言的表達習慣,也使得電影對白更加簡潔明了,流暢自然,使觀眾能夠更好去接受。對于我國電影英文翻譯來說,在今后的翻譯過程中,要加強對英文翻譯策略和方法的應用,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去揣摩和分析觀眾的觀賞心理以及觀眾的生活習慣,從而使我國電影能夠真正符合觀眾的欣賞要求。

[參考文獻]

[1] 周弘.《中國日報》中文化負載詞的英譯策略[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

[2] 劉穎,李養龍.字幕英譯的典型策略――縮減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

[3] 龍千紅.《花樣年華》的英文字幕翻譯策略研究――兼談中國影片的對外譯介[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01).

篇10

關鍵詞:高中語文;戲劇教學法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戲劇具有重要地位,為了迎合新課程改革,高中語文戲劇教學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在看到高中語文戲劇教學優勢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認識到當前高中語文戲劇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需要高中語文教學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地研究和探索總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高中戲劇教學法運用的意義

1.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在學習戲劇時通常并非運用自己的智慧去理解,而是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想象力去理解。由此可見,高中語文戲劇教學是完全依賴于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而存在的。戲劇教學具有非常獨特的舞臺性特征,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可以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日常活潑好動的學生可以扮演少言的靜坐者,而性格內向的學生可以扮演霸氣的領導者,通過這樣的角色扮演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

2.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在社會實踐中有很多成果是需要團隊成員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夠實現的。當前高中階段的學生普遍缺少這種團隊合作精神,主要表現為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與同學無法融洽相處,等等。導致這種后果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作為獨生子女的學生習慣于家人的寵愛,便產生了很強的自我意識;還可能是當代教育過于強調學生間競爭,而忽視了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學生的成長環境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在學校教育中加強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高中語文戲劇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雖然高中語文戲劇教學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加之在高考比重較低,很少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筆者認為戲劇是最能夠直接體現出語文學科人性的體裁,更是對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有益的一種表現形式。結合筆者實踐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點教學策略,希望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有機結合,同時依靠現代信息技術,使高中語文戲劇教學更加有效。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能夠激起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只有存在問題學生才能夠積極地去思考,問題是學生思考的動力。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同時難度要適中且要找準時機提出,教師要改變在重點詞句處發問,尤其是對與課文中心相關對話的質疑,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戲劇主旨。當戲劇發生沖突時提問,如在學習《雷雨》時,當周樸園和魯大海產生激烈沖突時,暴露了自身的哪些性格。另外,教師還應當在細節處進行提問,戲劇任務的動作、語言都能夠反映出其內心的活動變化,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2.分角色朗讀,感受戲劇臺詞之美

戲劇臺詞分為對白、獨白、旁白三種形式,對白是戲劇臺詞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指戲劇角色對話;獨白用于表達角色的心理活動;旁白是表演時說給聽眾聽的話。戲劇中的人物性格、矛盾沖突、情節都是通過臺詞表現出來的,可見在戲劇表演詞發揮著重要作用。有一些戲劇臺詞還具有特殊屬性,我們稱其為“潛臺詞”,角色雖然說著尋常話語,但聯系上下文的語氣我們可以領悟到這段潛臺詞的真正目的,這也體現出戲劇臺詞的獨特韻味。戲劇臺詞要能夠表現出角色的人物形象及命運變化,使觀看者能夠與其產生共鳴,這要求學生在朗讀臺詞時要帶有感情、精神飽滿,能夠表達出豐富的內容。臺詞是舞臺上的一種口頭表達語言,其與書面語不同,所以在朗讀時要自然,如果還可以運用一些歇后語、俗語,將會使朗讀更具有趣味性。

3.分工合作,拓展戲劇課外閱讀

高中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無論是時間還是精力都十分有限,但這不能作為學生拒絕閱讀戲劇作品的借口和理由。學生較為了解的戲劇篇目有《哈姆雷特》《雷雨》《竇娥冤》,這三篇都是教材中的節選戲劇,由此可見學生接觸戲劇的途徑十分單一。因此,應加強拓展學生的戲劇課外閱讀,課外閱讀還分為兩個層次即泛讀和精讀。泛讀的重點體現在學生的閱讀面更廣,使學生對戲劇情節、人物、沖突等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工閱讀,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閱讀任務,之后將自己閱讀的部分分享給大家,發揮出集體的智慧。精讀是指學生在課外專讀一部經典,并運用課上學習的閱讀方法,將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結合起來。

4.利用信息平臺,促進師生交流

傳統戲劇教學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師生溝通主要以口頭表達的方式。引入多媒體技術使得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更便捷,雖然多媒體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其存在自身的局限性,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多媒體網絡能夠為師生提供豐富的戲劇資源,教師也可以隨時利用多媒體網絡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課上的時間有限,教師無法與全體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但搭建了網絡平臺,教師便可以與每位學生建立聯系,學生通過電腦可以完成答題內容,教師也可以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在這個過程中信息平臺發揮出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及時地反饋,并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的及時反饋能夠使行為的強化效果愈加。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戲劇教學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發揮著重要作用。戲劇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這是戲劇教學的關鍵,同時由于課內戲劇閱讀的局限性,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戲劇課外閱讀,實現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夏玉芬.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戲劇文本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