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先公示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04 03:19: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評先公示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評先公示報告

篇1

    2002年11月,李先生在購買住房時,向中國建設銀行北京某支行申請貸款,簽訂了國家機關個人住房貸擔保委托貸款借款合同書,向銀行貸款30萬元,期限為20年,月均還款1825.85元,擔保方式為房產抵押。同時,合同約定李先生需購買購房貸款保險。于是,李先生與北京太平洋保險公司簽訂了保險合同,交納了7800余元的保險費。

    2003年9月,李先生失業,領取了《失業人員求職證》和《失業保險金領取證》。李先生于2004年7月持相關證件到保險公司理賠時,被告知,保險公司沒有履行賠償的義務。李先生訴至法院,要求保險公司承擔5年的保險責任,賠償5年期銀行貸款的還款金額共計10.9萬余元,并承擔訴訟費用。

    太平洋保險公司辨稱,李先生在投保時只投保了《喜洋洋消費借貸者定期壽險》,并沒投保該險種的附加險種《失業特別附約》,故不同意李先生的訴訟請求。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原告李先生作為在保險公司任職的工作人員,應當對保險具有一定的知識,應當了解主險與附加險的區別,而李先生在與太平洋保險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投保時,僅投保了“喜洋洋消費借貸者定期壽險”,并交納了主險保險費,而沒選擇購買“失業特別附加險”,由此認定,李先生與保險公司之間沒有成立 “失業特別附約”附加保險合同關系,李先生失業不屬于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承保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保險事故,所以保險公司對李先生失業不承擔保險責任。據此,一審法院駁回了李先生的訴訟請求。李先生不服判決,上訴到市一中院。

    4月7日上午,一中院公開審理了這起保險合同糾紛案。法庭上,上訴人李先生與被上訴人太平洋保險公司的人圍繞李先生所投的保險合同是否包括失業保險責任,展開了辨論。李先生堅持認為當時購買保險時雙方在明確保險內容時已經將失業附約納入其中,并出示了交納保險費時保險公司開據的收據及保險合同,反復強調他對保險公司認定的基本險與附加險不是同一種類保險責任不知情。太平洋公司的人則堅持認為,李先生所投保險中的保險責任不包括失業險,李先生沒有交納失業保險的保費,雙方從未就失業保險責任進行約定,所以不同意李先生的訴訟請求。當被詢問是否在保險公司任職時,李先生承認曾在一家保險公司擔任培訓保險業務員的講師,講授保險業務知識。

篇2

據悉,保險公司進入企業年金市場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官員透露,有關企業年金將有5部相關政策法規、10項政策陸續,企業年金市場化運作將進入實質性階段,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將受理更多金融機構的申請。

“太平養老”拔頭籌

“保險公司全面參與東北三省的企業年金改革試點取得實質性進展。”保監會日前舉行的派出機構工作會議上傳遞的信息已經表明,遼寧省社會保障部門經辦的企業年金業務,將逐步交給保險公司管理。

據悉,今年以來,兩個企業年金管理辦法相繼出籠后,參與年金市場角逐的各家競爭主體的發展可以用“神速”來形容。

太平養老股份公司注冊資本金2億元,于今年6月獲準籌建,該公司的股東持股情況為太平人壽占60%,中國保險(控股)公司持股4%,太平保險公司持股12%,中保資產管理公司持股14%,富通國際股份持股10%。

據透露,未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包括:企業年金將享受一定比例的稅收優惠,但享受主體將有所限制,而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將在享受稅收優惠范圍之列。根據企業年金遼寧試點的做法,企業繳費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可從成本中列支。

年金市場年增千億

企業年金是指基于國家強制性的基本養老保險之外,由企業和企業員工共同負擔的一種補充養老保障體系。從長遠來看,建立企業年金制度不僅可以減輕政府負擔、保障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和應對社會老齡化危機,還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穩定企業員工隊伍,保持企業恒久的生產力。

業內人士分析,我國企業年金市場發展起步較晚,但潛力驚人。據保監會預期,我國今后每年企業年金新增額將超過1000億元。世界銀行則更為樂觀地估計,到2030年,中國企業年金總規模將高達1.8萬億美元。發展前景如此被看好,包括銀行、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證券公司在內的市場主體競爭激烈,其中以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最為起勁。據了解,南方、華夏、博時等基金管理公司都設立了企業年金部門,為進入這個市場厲兵秣馬。

政策法規還需完善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對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涉及到的四類主體,即受托人、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和托管人,規定了各自的資格條件,但各主體定位并不明確。

篇3

第一條為鼓勵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引導企業樹立科學發展觀,實施“以質取勝”戰略,追求卓越績效,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國務院《質量振興綱要(1996-2010年)》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品牌大省建設的若干意見》(浙委〔〕43號),結合*實際,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市長質量獎是*市人民政府設立的最高質量榮譽,主要授予我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施卓越績效質量管理模式,在工業(含農產品加工業)、工程建設、服務等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并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的企業。

第三條市長質量獎的評審遵循科學和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好中選優和寧缺毋濫的原則,在企業自愿提出申請的基礎上,每年組織評審一次,獲獎企業數每年不超過3家。

第二章組織管理

第四條市政府成立市長質量獎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委會”),由政府有關部門、企業管理專家和質量專家組成。評委會的主要職責是制訂市長質量獎評審工作方針政策,批準市長質量獎評審標準,決定擬獎企業名單,處理評審過程中的重大事項。評委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組織、協調市長質量獎評審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1.制(修)訂市長質量獎評審標準;

2.受理企業申報資料并進行資格審查;

3.組建行業評審組對企業進行評審,并監督考核評審人員的職責履行情況;

4.向評委會報告評審結果,提出提請審議的候選企業名單;

5.承擔獲得市長質量獎企業的后續監管工作。

第五條評委會辦公室應當組織若干行業評審組,評審組應由3名以上經資格認可的評審員(其中含行業專家)組成,評審組實行評審組長負責制。評審組成員應具備以下資格條件,方可被聘為評審員:

1.熟悉國家有關質量、經濟法律法規和規定;

2.具有大學以上文化;

3.具有三年以上的質量管理或專業技術方面的工作經歷,有豐富的質量管理實踐經驗,較強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

第三章申報條件

第六條申報市長質量獎的企業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在*市行政區域內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合法經營三年以上;

2.企業實施卓越績效模式,管理體系健全,并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3.企業具有良好的經營績效,經營規模、利稅、總資產貢獻率居省內同行業前列,最近三年未發生虧損現象;

4.企業具有良好的誠信記錄和社會聲譽,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顧客滿意程度高;

5.得到各縣(市、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或市級有關主管部門的推薦。

第七條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申請市長質量獎:

1.不符合國家產業、環保、質量政策的;

2.列入國家強制管理范圍的產品未獲得相關證照的;

3.近三年國家、省、市產品監督抽查不合格或有重大質量、設備、安全、環保事故及重大質量投訴的;

4.有其他嚴重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

第四章評審標準

第八條評審標準是市長質量獎評審的基礎,也是企業自我評價的依據。市長質量獎評審標準采用GB/T19580-2004《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和GB/Z19579-2004《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實施指南》,評審內容包括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經營結果等七個部分,總分為1000分。評審細則由評委會辦公室另行制訂。

第九條市長質量獎評審包括資格審查、材料評審、現場評審、用戶評價、評委會審議、公示、審定批準。根據寧缺毋濫的原則,獲得市長質量獎的企業總評分不得低于600分。

第五章評審程序

第十條每年由評委會辦公室預先公告當年度市長質量獎評審的時間安排,評委會辦公室在規定時間內受理當年度市長質量獎的申請。

第十一條凡符合市長質量獎申報條件的企業,在自愿的基礎上,填寫《*市市長質量獎申報表》,按照評審標準和填報要求,對本企業進行自我評價并寫出自評報告。申報表中的有關內容需經相關部門驗證確認并提供證明材料,經市級有關主管部門或縣(市、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簽署推薦意見后,在規定時間內一式兩份報送評委會辦公室。

第十二條評審按以下程序進行:

1.材料審查。對企業提交的申請書、自評報告等材料進行評審,并形成評審報告。評委會辦公室據此在一個月內確定現場評審企業名單。對未獲現場評審資格的,評委會辦公室應書面通知企業。

2.現場評審。現場評審時間一般為2-4天。現場評審應當形成現場評審報告,并交企業確認。現場評審結束后5天內提交評委會辦公室。

3.用戶評價。對進行現場評審的企業,由評委會辦公室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對其主導產品進行用戶滿意度調查,并提供用戶評價報告。

4.綜合評價。評委會辦公室對材料評審報告、現場評審報告進行匯總、分析后,寫出綜合評價報告,提出市長質量獎審議候選名單。

5.評委會審議。評委會根據評委會辦公室的綜合評價報告,審議確定擬獎企業名單,通過媒體予以公示。

第十三條審定批準。經公示通過后的擬獎名單,報市人民政府審定批準。

第六章表彰獎勵

第十四條獲市長質量獎的企業每年由市政府表彰獎勵,并頒發市長質量獎獎牌、證書和獎金。

第十五條獲市長質量獎的企業每家獎勵30萬元。獎勵資金和評審工作經費列入當年市財政預算,專款專用。

第七章監督管理

第十六條評審人員必須公正廉明,實事求是,團結協作,講求效率,工作認真并遵守下列規定:

1.真實、準確、公正地參與評審工作;

2.不得參加與評審員本人有利害關系的企業的評審工作;

3.禁止向申報企業提供有償和無償的咨詢服務;

4.禁止收受申報企業任何禮物、傭金或有價證券;

5.保守秘密,不得泄漏有關申報企業的信息,不得泄漏有關評審的信息。

違反規定的,視情節輕重,由評委會給予批評、警告,直至撤銷評審員資格的處分。違紀違法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七條申報企業應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對采取不正當手段獲取市長質量獎的,由評委會報請市政府批準,取消其榮譽資格,收回獎牌、證書和獎金,并通報批評,五年內不得申報市長質量獎。

第十八條獲得市長質量獎的企業有義務宣傳、交流其質量管理先進經驗。每年2月底前獲獎企業應向評委會辦公室書面報告上年度實施卓越績效模式的情況,評委會辦公室對獲獎企業進行跟蹤檢查,確保獲獎企業持續改進,不斷追求卓越。

第十九條獲得市長質量獎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在情況發生后30天內書面報告評委會辦公室:

1.發生重大質量、安全、環保事故的;

2.國家、行業、省、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的;

3.用戶對質量問題反映強烈的,有重大質量問題投訴的,質量水平明顯下降的;

4.當年出現虧損的。

第二十條市長質量獎有效期為三年,期滿后經復評合格繼續有效,但不再獎勵。

第二十一條獲獎企業發生第十九條情形之一的或者在跟蹤檢查中發現其他嚴重問題的,評委會應當調查,并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警告、通報批評,直至撤銷市長質量獎榮譽稱號。被撤銷市長質量獎榮譽的企業在五年內不得申報市長質量獎。

第八章附則

篇4

一、我省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我省政務公開工作是在推行村務公開工作的基礎上逐步展開的。從年開始一些地方首先在鄉鎮,接著在縣級政權機關推行了政務公開,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下發了《關于在全省鄉鎮政權機關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工作的通知》,××年,又決定在全省縣級政權機關全面推行政務公開。與此同時,在市州地和省直部門開展了試點工作。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全省政務公開工作從點到面,自下而上,逐步推開,不斷深化。截止目前,個市、州、地及部門政務公開推行面達到以上;有個縣(市、區)、個鄉鎮推行了政務公開,推行面分別達到和;省直部門的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在推行政務公開的過程中,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總結出了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

一是在公開的指導思想上,突出優化經濟環境,提高行政效率。平涼和武威等幾個市都把優化發展環境、提供優良服務、促進經濟發展作為政務公開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和疑點問題,特別是針對服務意識太淡,權力意識太濃,群眾辦事太難,工作效率太低,服務收費太亂,幕后交易太多的實際,把政務公開定位在優化經濟環境,提高行政效率,遏制權力腐敗方面,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把勤政為民、廉潔從政、當好公仆落實在行動上。在具體工作中,通過公開收費項目、收費依據、收費標準,遏制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通過公開黨和政府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宣傳教育群眾,深化農村改革,減輕農民負擔;通過創辦行政服務中心,實行一條龍服務,方便群眾辦事;通過公開工作職能、政策依據、辦事程序,建立監督投訴臺和舉報電話,加強社會監督,規范公務人員特別是執法人員的行為。實踐證明,政務公開只有圍繞優化經濟環境,鋪設一條為民便民的綠色通道,才能真正起到方便群眾辦事,提高工作效率,服務經濟的作用;只有圍繞民心工程,架起一座連心橋,才能真正起到化解矛盾,密切干群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只有圍繞源頭治理,構筑一道反腐防腐的堤防,才能真正起到規范行政行為,遏制權力腐敗,提高行政效能的作用。

二是在公開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上,突出黨委領導,政府主抓,多方配合。推行政務公開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單靠一個部門、一個方面的力量難以達到預期目的。平涼市各級黨政部門都把政務公開作為改善發展環境、推行陽光行政的頭等大事,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逐級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黨委和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政府辦、人事局、監察局、民政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市、縣(區)和鄉鎮都設立了政務公開辦公室,做到了資金、人員、場地和設備四落實。各級政府部門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抽調專人負責本單位的政務公開工作。市政務公開辦公室在各縣(區)、各單位確定了政務公開聯絡員,定期溝通工作情況,全市上下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牽頭主抓、人大監督實施、紀檢監察部門督促檢查的政務公開工作體系,為推行政務公開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三是在公開的內容上,突出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群眾最關心、反應最強烈的事項是政務公開的熱點;容易引發矛盾和滋生腐敗現象的事項是政務公開的重點;敢不敢將自己的行為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這是政務公開的難點,也是政務公開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標志。張掖市在鄉鎮政務公開的內容上,堅持面向群眾,貼近群眾,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都向群眾公開,真正做到給老百姓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公開的重點是七站八所的各種稅費的收繳、工程項目的實施、宅基地審批、救濟款物發放、計劃生育指標等個與群眾生產生活聯系緊密的事項。武威市在公開的內容上,由原來的五公開向重點公開事權、財權、人權、收費權、罰款權、經濟或資金管理權、項目審批權、證照辦理權、資格審查權等內容擴展。平涼市在公開的內容上注重內外結合,在抓好對外公開的同時,狠抓了以強化內部監督為核心的對內公開,把所有與干部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事宜,包括招待費、通訊費、車輛管理費、差旅費、住房分配、職稱評定、晉級評優等在單位內部公開,使政務公開逐步走向規范化。

四是在公開的形式上,突出實效,方便群眾。平涼市在充分利用窗口公開、媒體公開、“綠色通道”公開等基本途徑的基礎上,狠抓了公開硬件的建設。目前,市、縣(區)政府都建立了政務大廳,開通了市長、縣(區)長熱線電話,創辦了政府網站和政報,設置了電子觸摸屏或顯示屏。張掖市在鄉鎮政務公開的形式上,對涉及面廣、時效長、內容較為固定的事項,主要通過設立公示欄、公務網站、發放文件和明白卡、便民手冊等形式公開;對臨時性、階段性的事項主要通過召開政務通報會、廣播電視播放、辦黑板報等形式隨時公開;對一些居住分散的邊遠村社,通過流動公開欄進行公開。天水、金昌等市在政務公開的形式上以建立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招投標管理中心、財會集中核算中心等為載體,有力地促進了政務公開工作的深入開展。

五是在公開的監督保障機制上,突出建章立制,監督檢查。

平涼市建立了政務公開領導責任制度,將政務公開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與其他重點工作一起安排、一起檢查、一起考核;建立了政務公開預審備案制度,對所有公開的內容進行事前預審,哪些內容需要公開,在什么范圍公開等,都有明確規定和要求;建立了政務公開辦理承諾制度,各部門實行首問責任制和限期辦理制,做到有諾必履;建立了政務公開監督評議制度,聘請了監督員,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對政務公開工作進行監督評議;建立了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制定了政務公開考核和投訴處理辦法。這些制度和辦法的建立,有效地防止了不公開、半公開、假公開現象的發生。

政務公開工作的開展,不僅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促進了領導干部的廉潔從政,樹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推動了各項工作,同時也激發了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熱情。

一是樹立了高效透明的政府形象。政務公開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路線。如,重大決策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不僅促進了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而且提高了行政決策的透明度,增強了人民群眾參與管理政府事務的積極性,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由于辦事依據、程序、結果公開,群眾有了一本明白帳,增強了對政府工作的信任和理解,提高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和號召力。

二是優化了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實行政務公開后,各級各部門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政策、程序辦事,各類事項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辦結,辦事手續由繁到簡,辦事形式由暗到明,使“三亂”行為、腐敗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投資、建設、干事創業環境明顯改善,依法行政得到強化,辦事效率和水平顯著提高。

三是促進了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政務公開與源頭治腐各項工作一起抓,互為依托,互為促進,特別是財權、人權、事權和領導干部涉廉事項公開后,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全過程處于群眾的監督之下,增強了的透明度,提高了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依法依紀按章辦事的多了,托關系走后門的少了;面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的多了,利用職權“吃拿卡要”的少了。

四是轉變了工作作風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實施政務公開各級政府及部門工作方式、方法有了很大的轉變許多部門推行一站式辦公和一條龍服務,簡化了辦事程序縮短了辦事時間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是激發了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熱情。實行政務公開,完善公開辦事制度,豐富了基層民主形式,抓住了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順乎民意,深得民心,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擁護和支持,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管理社會事務的熱情和參與反腐敗斗爭的積極性。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全省政務公開工作從總體上看,發展還不夠平衡。有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干部對政務公開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認識,存在畏難甚至抵觸情緒,僅僅停留在一般號召上,抓落實不夠;有的工作不夠扎實,公開的內容不全面、不真實,還存在形式主義的問題;有的只注重政府部門的公開,而忽視了政府本身的公開;多數地方的內部公開還沒有真正推開。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增強做好政務公開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各級黨委、政府要從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實踐“三個代表”要求的高度;從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高度;從應對入世挑戰,轉變政府職能,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政務公開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推行政務公開,是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黨的十六大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貫徹十六大精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受人民委托用好權;必須時時刻刻以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根本出發點。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同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過程。我們推行政務公開,既是發揚民主,也是強化監督,是在過去推行公示制、承諾制、兩公開一監督的基礎上,站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實踐。

(二)推行政務公開,是適應加入新形勢,促進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國加入,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從一定意義上講,首先面對挑戰的是政府本身。過去我們的政府職能,特別是行政方式,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權力封閉運行的現象十分突出,妨礙了市場機制的發育,影響了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加入,政府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政府決策過程,必須和國際慣例接軌,以適應行政透明度規則。因此,推行政務公開,加快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進程,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形勢所迫。政務是否公開,行政行為和經濟工作是否有透明度,也是國內外投資、創業者衡量我省經濟發展環境的一個重要標志,只有早推行,才能早受益。

(三)推行政務公開,是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制約,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有力措施。〖〗權力作為一種調整利益關系的手段,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為人民謀利益,也可以被用來獲取私利。權力失去監督,必然導致腐敗。要對權力實行有效的監督,必須實行政務公開,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從這個意義上講,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只有建立起一套規范的權力運行機制,把行使權力的過程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權力運行的隨意性,最大限度地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

(四)推行政務公開,是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政府的重要舉措。實行政務公開,有利于人民群眾依照國家法律法規監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加強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使政府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傾聽廣大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可以集中群眾智慧,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做到科學理政;可以強化和約束政府按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處理政務,促進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增強法律意識,自覺做到依法辦事,依法行政;可以改進施政方式和工作作風,把工作細化、目標量化,做到施政公開、公平、公正。實行政務公開,使廣大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隨時都意識到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形成政通人和的局面。

(五)推行政務公開,是改善“三個環境”的有效途徑。我們提出政府不辦企業建環境,不管企業搞服務。轉變政府職能,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建設環境和干事創業環境,這就要求政府部門辦事要講公開、重承諾、守信譽、講效率。現在我省的經濟發展環境,之所以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公開得不夠。我們要把推行政務公開作為政府的一件大事,就是要充分體現企業和投資者是上帝,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是公仆的理念,為企業和投資者實施最優惠的政策,營造最優良的秩序,創造最優越的環境,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三、明確要求,注重實效,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

省委、省政府對今后政務公開工作總的要求是:深化認識,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把政務公開工作不斷引向深入。要在抓好縣、鄉兩級政務公開的同時,繼續抓好市、州、地和省直部門政務公開工作的落實,實現省、市、縣、鄉四級聯動,全面推進。各市、州、地政府和部門今年年底前要全面推開,省直部門在總結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明年普遍推行。要著重把握和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明確思路,突出重點。各級政權機關要圍繞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來開展政務公開工作;要圍繞權力制約,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來開展工作;要圍繞依法行政,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政府來開展工作。搞好政務公開,就是要突出把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影響本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問題和行政工作中容易滋生腐敗的問題實行公開,并以此確定公開的重點事項、重點部門和重點崗位。

一是把政務公開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要下決心再取消一批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規則的行政審批項目。對依法保留的審批事項,也要進一步規范。要制定嚴密的管理制度,形成規范的運作機制和有效的監督。行政審批是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重點環節,要把審批公開作為政務公開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建立審批公開制度。除國家明確規定不能公開的以外,每個審批事項的設立、調整和取消,以及審批的內容、條件、程序、時限等,均應事先公開,審批的結果也應向社會公布,將行政審批行為置于社會和公眾的監督之下,建立起公開、公平、公正的審批制度,防止暗箱操作。

二是突出抓好掌管人、財、物的實權部門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公共服務行業的公開。推行政務公開,要抓住關鍵環節,真正把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事項向群眾公開,如招生、公務員錄用、干部的選拔、學校收費、醫藥品價格以及司法系統的執法行為都是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必須實行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真正解決工作人員執法不嚴、執法犯法等問題,從根本上杜絕少數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吃拿卡要、優親厚友以及其他種種暗箱操作的現象,增強工作人員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各級政府部門要把涉及人、財、物有關事項的審批,證、牌、照的發放等作為公開的重點。

三是狠抓薄弱環節,切實做好政府機關的政務公開工作。從試點的情況看,政府機關的政務公開,重點要抓好三個環節。一要對于社會和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大事項都必須公開。主要包括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發展戰略、工作目標及完成情況;事關全局的重大決策過程及出臺的政策;財政預、決算執行情況;上級政府或政府部門下撥的各種專項經費的分配使用情況;向社會承諾為群眾辦實事的進展情況;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情況以及人民群眾和干部職工關心的問題等。二要落實好幾項制度。如,各級政府定期向同級人大報告工作制度、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決定制度、重要事項預公開制度、定期審計制度、定期督查報告制度和領導干部民主評議制度。要把建章立制作為今年一項基礎性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認真組織實施,抓好落實,確保各級領導機關政務公開的制度化、規范化。三要全面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要按照職責分工,將公開的內容逐條逐項地分解到其他班子成員,明確工作標準和完成時限,形成政務公開工作的整體合力。

四是推行政務公開,要緊緊抓住決策這一中心環節。各級政府要努力推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在決策過程中,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使決策有廣泛的民主基礎。今后在政務公開中,要對涉及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決策進行民情民意測驗與調查,圍繞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重點工作以及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征集人民群眾建議。在決策執行過程中,要廣泛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要實行新聞制度、與市民對話制度、大事實事公示制度,及時向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通報工作進展情況,讓群眾心里有本明白帳,知道我們干了什么,沒干什么;哪些干好了,哪些沒干好;哪個責任者干得好,哪個責任者干得不好,給我們的工作下結論。

五是政務公開必須在多層次上進行。縣(區)、鄉鎮政務要公開,省、市政府也要推行政務公開。如果政務公開僅僅是縣(區)、鄉鎮公開,省、市不公開,就不能叫做全面公開。盡管各層次公開的側重點不同、形式不同,實施過程中還要不斷地發展完善,但總的來講,不公開不行,公開不好也不行。省直部門及市州地沒有推行政務公開的,要盡快研究部署,不能留死角。在做好本級政府政務公開工作的同時,認真抓好下一級政府的政務公開工作。鄉鎮一級,主要是抓完善和規范,凡是與農民切身利益相關的事項,都要進行公開。同時,要加強鄉鎮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的互動性。根據全國村務公開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村務公開的重點是財務公開,在完善配套制度、加強民主管理、強化監督機制上下功夫。街道也要圍繞社區管理和服務開展政務公開。

六是各級政府要圍繞重大問題進行公開。各項改革問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問題、廉政建設問題、社會事業發展問題,既是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矛盾集中的熱點焦點,也是政府工作的重點,更是政務公開的核心內容。把這些重大問題公開,有利于化解矛盾,提高政府威信。推進政務公開的過程,實質上也是依靠群眾、爭取人民群眾一道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比如進行城市建設、土地征用和拆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群眾最怕暗箱操作,懷疑干部撈好處。這些問題,越不公開,群眾議論越大,誤解越多。各種建設項目一律要招投標,而且制度要完善,監督要到位。有的市縣在政務公開中注意了這些問題,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總的看,還處在探索階段,有的仍停留在表面公開的層次,許多方面還不盡人意。今后,我們要把這些重大問題作為政務公開的重中之重,并力求有較大的突破。(二)立足實際,注重實效。〖〗搞好政務公開,一定要注意從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出發,確立政務公開的基本思路、內容、方式和工作機制。一是要本著便于群眾知情和監督的原則,在采取政務公開欄、公開大廳、會議、廣播、電視、便民手冊、電子觸摸屏、公眾信息網等有效形式向群眾公開的同時,各地、各部門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采取一些靈活多樣的公開形式。如鄉鎮以公開欄為主,省直部門以新聞媒體和信息網為主。沒有建立網站和主頁的省直部門和單位要抓緊與信息中心聯系,盡快建立起來。二是政務公開時間要與公開內容相適應,經常性工作定期公開,階段性工作逐段公開,臨時性工作隨時公開。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根據每個時期工作重點和群眾的要求,隨時調整公開內容,防止該公開的不公開,群眾不關心、不需要公開的亂公開。三是與人民群眾直接對話。要重點做好行政首長與市民對話、領導接待日和熱線電話受理承辦等幾項工作。四是積極探索群眾代表列席政府全體會議、常務會議的方法途徑,落實社會聽證制度和專家咨詢制度。五是開辟更多的社會監督的渠道。要特別注意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在政務公開中的作用,敢于曝光,敢于公開,充分體現出解決問題的誠意和勇氣。總之,政務公開工作必須注重實際效果,力戒形式主義,公開的內容和形式要不斷創新,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政務公開工作好壞的根本標準,堅決反對弄虛作假、搞形式走過場的行為。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政務公開,使政府和人民群眾之間建立起更多的雙向溝通的渠道。

(三)完善公開制度,構建長效機制。搞好政務公開,制度建設是基礎和保障。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章立制步伐,努力完善政務公開的各項規章制度,以保證政務公開內容的真實可信和全面落實。當前,要把制度建設的重點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繼續建立健全外部監督制度,如集體討論決定制度、群眾代表聽政制度、民主評議制度、監督檢查制度、考核獎懲制度等,各部門還要著力抓好內部管理制度的建設,如職務權力分解制約制度和違反政務公開規定的追究制度等,使行政權力的實施處處有制約,環環有監督,使違反政務公開的行為及時受到制止和查處。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政務大廳管理制度建設,規范政務大廳的工作秩序,凡決定在政務大廳辦理的事項,絕不允許再到行政機關去辦理,絕不允許搞“雙軌制”和雙向收費。二是強化管理,確保政務公開制度的嚴格執行。要切實加強政務大廳的業務協調和內部管理,確保窗口服務質量和行政審批規范有序。省上要著手制定相應的規定辦法,對全省的政務公開工作提出統一的規范要求。各項制度建立以后,要認真執行,嚴格按制度辦事,保證政務公開制度化、規范化和經常化。

四、加強領導,強化監督,確保政務公開工作不斷深入

(一)切實加強領導,認真落實責任制。政務公開政策性強,影響面大,涉及的部門多,公開的內容廣。各級黨委、政府要精心組織,加強領導,要及時研究和解決政務公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政務公開的主體是政府,各級政府要作為本職工作,主動抓,積極抓,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要按照領導干部崗位目標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抓好工作落實。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各級干部抓好公開工作的自覺性,調動群眾參與的主動性,形成良好氛圍。

(二)搞好組織協調,加強部門之間配合。各級政府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精心組織,形成合力,將推行政務公開與依法行政、科學管理、政府機構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黨風廉政建設等相關工作緊密結合,協調發展,整體推進。各級政府辦公廳室要切實擔負起牽頭主抓的責任,進一步明確職責,強化工作措施。重點做好安排部署、情況綜合、督促檢查、組織考核等工作。各級紀檢、組織、宣傳、監察、民政、人事、法制等責任部門要嚴格履行職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抓好政務公開工作的落實。政務公開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密不可分,兩者相互聯系,互相促進。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把政務公開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兩個辦公室捆在一起,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這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更好地把政務公開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結合起來,互相推動。

(三)加強監督和考核,確保工作落實到位。政務公開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于加強監督檢查,嚴格責任追究。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通過監督電話、監督窗口和監督信箱、聘請監督員等渠道廣泛接受社會監督。政務公開監督小組要開展民主評議活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要求,及時調查處理群眾舉報的問題。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把強化、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貫穿于政務公開的每個環節,建立一套便利、管用、有約束力的制度保障體系,加強對本級和下級部門、單位的監督檢查。要實行嚴格的考核和獎懲制度。把推行政務公開納入本地區、本部門和領導干部廉政責任制及年度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任免和獎懲的重要依據。對成績突出的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進行督促、批評;對工作嚴重失職的,要追究責任。年底,省上要對省直單位和市州地的政務公開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并通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