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醫學證明整改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11 19:01: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出生醫學證明整改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出生醫學證明整改報告

篇1

根據旗政府關于印發《正藍旗加快推動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工作存在問題整改落實任務分解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全面排查“放管服”改革中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現將此次問題排查及整改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涉及方面及問題

(一) 證明材料重復提供、過多過濫

1、辦理企業社會保障登記時,需要提供企業的營業執照。

整改情況:通過登錄工商質監部門有關網站進行核實信息,經審核無誤后通知參保單位辦理人員信息錄入。

2、小孩出生后,報銷生育相關費用時,需提供出生醫學證明原件和計劃生育服務證。

整改情況:整改前按照錫林郭勒盟行署辦公室《關于轉發錫林郭勒盟職工生育保險暫行辦法》的通知(錫署辦發〔2004〕74號)文件執行,現已不需提供出生證,我局與醫療機構進行核實。

3、小孩出生后,辦理社會保險卡和辦理小孩的戶口遷移,需提供出生醫學證明原件。

整改情況:自治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系統目前無法實現信息共享,該問題還需自治區統籌協調解決。

4、辦理生育保險待遇核準支付時,需要提供計劃生育服務。

整改情況:經排查核實此問題不存在。

5、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死亡注銷時,需要提供參保人員死亡火化證明。

整改情況:通過與民政、公安部門核實,現已不需要提供人員死亡火化證明。

6、醫療保險報銷材料復雜,流程不清,要去醫院打印例如結算單、病例等資料。

整改情況:此項問題報銷住院前急診費用時存在,按照錫林郭勒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印發《錫林郭勒盟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盟級統籌實施細則》的通知(錫人社發〔2011〕170號)文件規定執行,本地實行醫療機構直接結算,目前報銷藥費只需提供四項內容,外地的需國家、自治區級頂層設計解決數據共享問題。

7、辦理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備案,還要本人到就醫地社保部門蓋章確認醫院是否為本地定點醫院。

整改情況:經排查核實此問題不存在。

8、醫保個人全額墊付費用申請零星報銷,交完申請材料后等待時間較長,能否查詢辦理進度。

整改情況:醫療保險保險藥費需要進行醫藥費用錄入、核算、簽批。公開需報銷的材料,窗口受理之日起,18個工作日將報銷資金打入參保人員賬戶,查詢電話0479-4227689,接受群眾電話查詢辦理進度。

9、辦理醫院報銷時每次都得出具生育保險就醫確認。

整改情況:經排查核實此問題不存在。

10、部分地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變更繳費檔次無法網上辦理,必須到金融網點柜臺或人社部門經辦窗口辦理。

整改情況:目前該功能還未開通,還需國家、自治區級頂層設計解決該問題。

11、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社保部門可通過其他渠道掌握待遇資格情況,但每年還要集中認證一次。

整改情況:整改前按照盟委辦.盟行署辦關于轉發盟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關于推進全盟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辦字〔2003〕115號文件規定執行。目前,根據盟人社局轉發《關于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集中認證的通知》(錫人社辦字[2018]170號)文件要求,通過利用手機APP、電腦生物識別等互聯網自治區認證,并與民政、公安等部門做好統計數據、信息比對,對高齡、殘疾等進行上門認證。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接下來我局繼續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有計劃、有步驟的對局干部職工進行集中教育學習,提高大家對改革和法制的認知度,形成良好的輿論和社會氛圍。

二是做好自查自糾長效機制。通過開通監督舉報電話、受理舉報投訴、成立內控檢查組不定期對業務運行檢查等方式,加大對局有關業務股室檢查力度,確保各項“放管服”工作落到實處。切實把清單的落實情況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當中,確保權責分明。

三是加大規范政務運行力度。完善政務公開各項制度,進一步擴大政務公開范圍,將社會保險工作職能及各股室工作程序、審批程序和崗位責任制等推行網上公開,在政務公開欄上完善公布辦事流程,公布審批和服務事項辦理承諾,明確辦事責任主體、條件、標準范圍、辦理時限、監督渠道等內容,堅持“該公開就公開,能公開就公開”,打造“陽光政務”。

篇2

加快農村衛生三級網建設

今年上半年,我局加快推進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一是積極做好申請中央財政資助項目工作。今年3月初,召開了全市衛生局長工作會議,專門研究部署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工作。在3月底,舉辦一期“全市鄉鎮衛生院省級財政補助申請材料撰寫學習班”,邀請省藥學院專家授課,并對調查和申報材料撰寫作具體指導。完成了對全市鄉鎮衛生院現狀摸底調查和鄉鎮衛生院房屋現狀情況調查表填報和鄉鎮衛生院總平面圖、業務用房平面圖及相關圖片資料采集,并制定了鄉鎮衛生院建設計劃。

二是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加快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工作。今年我市89個鄉鎮衛生院獲得了省財政補助,人員補助經費中80%用于在職員工工資補助,20%用于業務用房建設和設備裝備添置等。省財政對我市翁源龍仙、壩子等9所鄉鎮衛生院下撥了共900萬元用于業務用房建設、設備添置等的補助經費。中央拉動內需增加對基層衛生建設的資金,經過努力爭取,我市有4個鄉鎮衛生院獲得了第一期新增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央投資計劃各50萬元建設資金。有6所鄉鎮衛生院已上報中央爭取第二期新增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央投資計劃各50-90萬元建設資金。

二、大力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

三、積極推進醫療衛生區域中心打造

一是加快重點工程建設。粵北醫院門診醫技樓建設,積極做好用地拆遷、規劃設計等前期工程,到目前已全部完成拆遷戶簽定搬遷或補償協議,進入工程招投標程序,力爭在8月份動工。職業病防治中心大樓、中醫院醫技大樓等重點建設項目進入完善功能配套階段。市婦幼保健院新大樓和新中心血站建設正在進行選址和立項申報。

二是抓好醫療衛生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市直醫院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分別出臺了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各項政策和措施,采取從外地引進、本院專家帶培和鼓勵自學成才等辦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醫療衛生技術隊伍,全市具有副高及以上技術職稱的有567人,同比增加22人。同時,各醫院不斷完善績效激勵機制和分配機制,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如市一人民醫院今年初實行工資獎金與工作量和工作業績掛鉤,大大調動了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三是加強專科建設,建立優勢學科群體和特色專科。腫瘤防治、心血管疾病介入、肝膽外科等重點專科和特色專科建設得到加強。

四是強化醫

院管理,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在鞏固醫院管理年活動成果基礎上,繼續開展醫院管理年、創建“平安醫院”和醫療安全百日專項檢查活動。各醫療單位認真落實各項醫療核心制度,把三級查房制度,首診負責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分級護理制度、會診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作為醫療護理質量的重點,嚴格落實醫療護理缺陷、醫療糾紛、醫療事故和輸液反應等報告制度,防范于未然,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今年2月對部分二級以上醫院進行了督查。

進中醫強市工作。加強縣級中醫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中藥房的規范化建設,抓好翁源縣中醫院改擴建工作。積極開展申報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和創建省中醫藥先進縣工作,曲江區在積極開展申報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工作,翁源縣積極開展創建省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工作。積極推動中醫藥繼承創新、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繼續開展“韶關名中醫”學術經驗師承和“治未病”工作。

四、認真做好婦幼保健工作

今年,我們把做好婦幼保健工作作為衛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好。一是全力推進免費婚檢工作。在市婦兒工委的協調下,衛生、民政、計生等部門積極配合,4月份在仁化召開了全市免費婚檢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6月份召開了全市衛生系統免費婚檢工作推進會,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在全市推行免費婚檢的實施方案》。目前仁化、新豐等縣的婚檢率達70%以上,南雄市達40%,其余各地婚檢率均穩步提高。

二是實施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召開了全市婦幼衛生工作會議,對我市實施“兩綱”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2012年全市婦女兒童工作進行了研究和部署。6月份召開了全市婦幼信息工作會議,對全市上半年實施“兩綱”目標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確定提高婚前醫學檢查率和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作為下半年的工作重點,并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工作措施。

三是認真實施婦幼安康工程。省衛生廳已把市婦幼保健院為婦幼安康工程乳腺癌防治項目定點單位,并協助省保健院在我市組織了相關培訓,做好項目實施方案的擬定工作。

四是加強母嬰保健技術服務管理。對轄區內醫療保健機構母嬰保健執業許可證和從業人員的技術考核合格證進行考核驗證(發證),對全婚前醫學檢查的單位和個人資格進行了審核,并舉辦培訓班,保證依法提供技術服務。上半年組織發放出生醫學證明18100份,核查外省和本省簽發的出生醫學證明166份,發現無效證36份,其中假證9份。為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問題,我局起草并下發了《韶關市衛生系統b超配備管理規定》。

五是加強基層婦幼保健的指導,組織專業力量重點對新豐、仁化婦幼保健院業務進行指導,提高基層婦幼綜合服務能力。六是針對我市孕產婦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較高的情況,積極開展調研,查找原因,積極采取措施降低死亡率,確保全年指標達到或優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進一步提高農村合作醫療水平

三是提高保障水平。住院報銷比例比去年相應提高,鄉鎮衛生院住院報銷的比例提高到70-80%,縣級醫院住院報銷比例提高到60%,縣外醫院住院報銷40%,縣(市、區)級定點醫院需轉診到縣外住院治療,經當地合作醫療辦公室同意,縣外補償比例可調整到60%,每年最高住院報銷封頂線5萬元。將慢性腎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期、癌癥、腦中風后遺癥、心肌梗塞恢復期、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壓、肺結核、白內障手術等10種慢性病門診治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補償范圍,年封頂金額與住院補償一并為5萬元。個人交費部分可直接用于門診費用,使農民真正享受到農村合作醫療的好處。

四是加強新農合信息化管理。將2012年全市農民補償情況在網上公布,湞江區合醫辦與農村信用社合作,投入100多萬建設局域網絡,實現全區新農合信息化管理,目前正試運行。全市縣、鎮合醫辦于8月15日開通了網絡直報b/s系統。五是市級財政配套資金及時到位。至5月31日止,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市級配套資金全部到位,全部資金已存入財政社保專戶,確保了合作醫療資金的正常運作。

六、狠抓創衛整改,迎接國家技術評估

今年上半年,重點圍繞國家級專家組提出的整改意見和市創衛創園辦檢查發現的問題,制定了整改方案,進一步落實整改責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期限。同時成立了由局領導、各科室負責人、相關單位工作人員組成的創衛督導組,不定期地開展創衛督導工作。

一是加強農貿市場熟食檔及周邊食品經營單位的衛生監督。全面清理熟食檔內衛生死角、修復破損“三防”設施。尤其是針對推薦線路周邊100米范圍內的集貿市場,做到百分百過關。

二是抓好餐飲單位存在問題的整改。要求各單位做到食品衛生信譽等級牌匾上墻公示,落實餐飲具消毒措施,完善食品原料采購索證登記制度,杜絕使用非食品添加劑。

三是加強公共場所特別是小美容美發和小旅業的衛生監督。重點完善清洗消毒、登記制度和化妝品、床上用品清洗消毒索證制度,從業人員持健康證明,穿戴工作衣上崗,保持店內環境整齊清潔。

七、加強機關和行業作風建設,促進作風明顯好轉。

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圍繞解決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等方面問題深入調研,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深入開展紀律教育活動,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局直各單位圍繞“加強作風建設,保障科學發展”的主題,廣泛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和廉潔從政、廉潔從業教育,筑牢拒腐防變的道德思想防線。落實反腐糾風任務,制定了

《韶關市衛生局黨風廉政建設和糾風工作牽頭任務分解表》,明確責任,同時把反腐糾風工作列入直屬單位領導班子考核和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工作中。深入開展“抓作風,塑形象”整改活動,規范權力運行、規范干部選拔任用行為、規范行政審批和行政執法行為、嚴肅機關紀律和工作作風、規范采購招投標行為、規范醫療服務行為。認真對照省直機關暗訪專題片和韶關市機關效能察訪核驗《通報》中反映的問題,查找局機關作風建設的薄弱環節,制定了《關于嚴肅機關工作紀律的通知》并抓好落實,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加強行政審批服務窗口建設,完善便民措施,簡化辦事程序,規范衛生行政許可、衛生行政監督、衛生行政處罰等行為,落實行政許可事項網上審批、服務承諾和限時辦結制度。落實醫德考評制度,抓好診療、收費、采購三個關鍵環節的監督。積極開展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公開工作,推進政務院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全市醫療投訴明顯減少,衛生局服務窗口上半年發放食品衛生許可證685個,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195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105個(含變更校驗),衛生行政許可提前辦結率達100%。

2012年下半年全市衛生工作要點

2012年下半年,以深化醫藥衛生改革為契機,著力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和能力建設,積極推進醫療服務區域中心打造,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提高公共衛生防控水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不斷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確保全年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一、積極探索公立醫療機構改革

成立市衛生局深化醫藥改革領導小組,按照國家和省的總體改革方案,逐步探索施行改革措施,積極配合發改委、勞動保障、物價等部門同步實施醫療保障體制改革,探索醫療保險總額預付、單病種收費、門診統籌等方式方法,建設基本藥物制度,改革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形成機制,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配合市物價局積極做好乳源縣藥品“零差率”改革試點工作。

二、加強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建設

三、加快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

在總結、借鑒已完成的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制改造工作經驗基礎上,下半年加快推進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范化改造。出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四、積極推進醫療服務區域中心打造

加快粵北醫院門急診醫技綜合樓建設,完成工程招投標工作,力爭在8月動工。推進市中心血站遷建、市中醫院醫技樓建設,盡快完成市職業病防治院職防中心大樓裝修工程,積極做好市婦幼保健院綜合樓和粵北三院擴建等工程項目報批。精心打造好已確定的5個重點學科和23個特色專科,提高市直醫院醫療技術區域化水平和知名度。

五、強化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繼續開展醫院管理年、創建“平安醫院”和醫療安全百日專項檢查活動。在第四季度開展全市督導檢查。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落實三級醫師查房、死亡病例和醫療事故討論分析制度等各項核心醫療制度。

六、大力推進中醫強市工作

今年完成15個中心衛生院中醫科標準化建設,抓好翁源縣中醫院改擴建工作。抓好曲江區申報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和翁源縣創建省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工作。8月份完成國家級特色專科申報工作。

七、加強重大疾病的防控,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八、加強衛生監督工作

強化衛生綜合執法,推動全行業依法依規辦事。做好重大節假日食品安全,完善農村和社區基層衛生監督網絡。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

九、扎實推進婦幼衛生工作

開展免費婚檢和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醫療救助,提高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開展“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流行病學調查及干預,加強出生缺陷三級預防系統化管理。加強危急孕產婦搶救工作,做好新生兒疾病早期篩查、診斷和治療。加強孕產婦、兒童死亡信息管理工作,確保統計數據準確。推進婦幼保健服務進社區、進農村,為孕產婦提前檢查和產后訪視,為35歲以上婦女提供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促進城鄉婦幼衛生服務均等化。今年全市孕產婦死亡率、5歲兒童死亡率控制在全省平均值以下。

篇3

一、年婦幼衛生工作回顧

一年來,我縣婦幼保健工作在市衛生局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婦幼保健院的精心指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貫徹實施《母嬰保健法》及實施辦法和落實《廣西婦女發展規劃》、《廣西兒童發展規劃》為核心,加大了工作力度,開拓進取;以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為重點;以為兒童婦女健康服務為宗旨,優化服務模式,拓寬服務領域,降低了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發生率,使全縣婦幼保健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現總結如下:

(一)婦女保健工作

1、加強產科質量,進一步鞏固愛嬰醫院成果

為了更好地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進一步提高產科質量,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鞏固愛嬰醫院成果,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工作,我縣加強對產科質量的日常監督和管理,縣衛生局于9月份組織有關人員對18家鄉鎮衛生院進行產科質量、愛嬰衛生院管理工作檢查,指導各醫療保健單位以抓產科質量為中心,開展全程跟蹤工作,規范產科技術操作,提高產科業務水平,保障產科急救綠色通道通暢,提高急救能力,真正把母嬰安全落到實處。

加強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一年來全縣活產13206人,產婦13156人,新法接生13205人,新法接生率99.99%,孕產婦死亡4人,孕產婦死亡率30.28/10萬,圍產兒死亡115人,圍產兒死亡率8.63‰,孕產婦保健覆蓋13084人,孕產婦保健覆蓋率99.07%,產后訪視12969人,產后訪視率98.20%,訪視3次合格人數12524人,訪視3次合格率95.19%,孕產婦系統管理12701人,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6.17%。住院分娩13173人,住院分娩率99.75%,高危妊娠管理4570人,高危妊娠管理率100%,高危產婦數2991人,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兒破傷風發生0人。

2、加強婦女保健工作,提高婦女健康水平

我縣利用每年的“三、八”婦女節,積極與縣總工會女工部、縣婦聯聯系,積極開展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普查內容包括:婦科檢查、乳腺檢查、宮頸癌普查、婦科B超等常規檢查,實撿人數7548人,查出婦科疾病3126人,發病率為41.41%,對查出婦科疾病及時有效治療。

3、婚前保健工作

我縣婚前檢查工作1-9月份處于停滯狀態,1-9月份結婚登記6643人,婚前檢查78人,婚前檢查率1.17%。我縣于10月20日再次召開衛生、民政協調會議,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責,加強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了婚前檢查率,于10月21—31日婚前檢查460人,婚前檢查率達到了90%。11月份以后達99.95%,全年婚前檢查人數共3570人,婚前檢查率達19.48%,與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兒童保健工作

1、認真做好兒童系統管理工作。加強了兒童生長發育的監測、疾病防治,提高了全縣兒童健康水平。全縣各醫療保健單位在“六、一”兒童節期間深入到農村、幼兒園開展兒童體檢工作。全縣0-7歲兒童90229人,進行保健管理77764人,保健管理率86.19%。

2、加強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工作:全縣299所托兒所幼兒園,今年以來,我們認真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托兒所幼兒園衛生管理辦法》,加強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每學期深入到幼兒園進行托幼衛生保健指導2次,對衛生保健存在的問題即時指出,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全縣在園兒童51575人,健康體檢50553人,健康體檢率98.02%。

3、加強兒童死亡監測工作。

1-12月全縣新生兒死亡36例,新生兒死亡率2.72‰,嬰兒死亡72例,嬰兒死亡率5.45‰,五歲以下兒童死亡112例,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8.48‰。

(三)項目工作

1、降消項目

年自治區定我縣為“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擴展縣,“降消”項目工作是一項為民辦實事的民心工程,按照自治區項目辦的要求,我縣于年4月10日召開“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啟動大會,成立了縣項目協調領導小組,項目技術領導小組,降消項目辦公室,召開項目協調領導小組會議,部署和研究“降消”項目工作。

(1)項目基礎調查:根據自治區項目辦的要求,縣婦幼保健院組織專業人員深入各鄉鎮衛生院進行基本情況調查,為開展“降消”項目提供基本數據。

(2)項目培訓工作:為了保證項目更好地運行,項目辦制定了全縣培訓工作計劃。對縣、鄉、村層層舉辦培訓班,舉辦縣、鎮、村婦幼人員、婦、兒科業務培訓班10期。對縣級婦幼人員及鄉鎮衛生院院長和婦幼專干進行項目實施業務培訓,參加培訓達377人次。舉辦了縣“降消”項目信息管理和財務管理培訓班1期,各鎮、鄉衛生院也相繼開展各種培訓活動,共舉辦培訓班199期,全縣參加培訓人次2851次,提高了婦幼人員的業務水平,促進降消項目工作的順利開展。

(3)加強“降消”項目宣傳工作。

為了提高家長和孕產婦自我保健意識,項目辦充分利用電視臺、印發宣傳資料、舉辦孕婦學校、科技三下鄉等多種形式開展“降消”項目知識的宣傳,共印制了“降消”項目指南宣傳資料20000多份,發放健康教育卡、冊(單)18238份,上街宣傳101次,舉辦孕婦學校476期,聽課孕婦5567人,出版宣傳版報207期。縣婦幼保健院組織醫務人員下中華、鄒圩鎮進行義診,深受群眾歡迎。目前我縣增強了人民群眾住院分娩的意識,全縣孕婦健康教育知曉率和孕婦貧困救助知曉率明顯提高。

(4)加大貧困孕產婦救助宣傳力度。做好孕婦追蹤和貧困孕產婦救助確定工作。

各鄉鎮認真按照項目要求對貧困孕產婦摸底、造冊、上報、審核,確屬貧困救助對象者,告知孕婦事前辦理救助卡,使貧困救助落到實處,全縣共掌握孕婦數14853人,確定為貧困孕產婦3651人,已發貧困孕產婦救助卡3651人,為2976名貧困孕產婦發放了降消項目的補助金,其中平產救助2825人,補助金額113萬元,異常產救助151人,補助金額15.1萬元,群眾得到了實惠。

(5)規范與完善產科急救中心建設,確保綠色通道高效運行

我縣按照《縣級產科急救中心評估標準》和《廣西鄉鎮衛生院產科質量標準》加強產科硬件建設,規范產科管理。一是管理規范,向全縣公布急救電話號碼,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產科急救網絡,保持全縣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的暢通。二是完善制度和搶救設施,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急救能力,使急、危、重癥的孕產婦和新生兒得到及時搶救。三是加強督導,縣衛生局組織產科專家按照“降消”項目產科急救中心建設標準和“降消”項目鄉級產科建設標準對全縣18個衛生院進行評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18個衛生院全部合格。自實施項目以來,產科急救中心接診851人,搶救危急重孕產婦33人,搶救成功31人,搶救成功率93.93%。

(6)加強督導,確保項目的開展。

督導是保證項目工作進度和質量的重要環節。從5月份開始縣項目辦組織基層保健人員不定期地對各鄉鎮進行降消項目工作的督查指導工作,檢查各村保健員工作情況,分類指導各村的技術服務工作,鄉級掌握各村孕情,規范使用《廣西孕產婦保健手冊》,提供孕產期保健系統管理服務。在督導過程中,采取聽、看、查、訪、等方式,核實項目執行情況,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保證項目高質量推進。縣對鄉監督指導54次,有97鄉次共152個村。參加督導335人次,鄉對村督導400次,督導1383個村次,參加督導1475人次。接受區級督查1次、市項目督查組檢查6次,得到了檢查組的好評。

(7)加強項目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合理使用

為了保障項目資金合理使用,我縣嚴格項目資金管理,對資金實行專人負責,是實行專款專帳專用,建立建全項目財務報帳制度,財務人員按季度上報經費落實和使用情況。年我縣降消項目經費共200.9萬已全部到位,其中中央財政170.8萬元,自治區財政10.1萬元,縣財政配套20萬元。已完成投資160.72萬元,主要用于項目啟動,人員培訓、健康教育、信息管理、監督指導、孕產婦住院分娩及危重孕產婦搶救補助等。

(8)抓好項目信息資料上報和反饋

信息工作是項目工作的重要內容,各醫療衛生單位按項目要求收集、統計、上報各種工作報表,并加強孕產婦死亡監測及評審工作,準確地反映項目執行情況。

2、兒童營養微量元素補充項目

為促進西部地區兒童健康成長,衛生部與美國亨氏公司建立婦幼衛生合作項目,旨在改善西部貧困地區6~36個月兒童營養狀況。我縣是兒童營養微量元素補充項目縣,按照項目的要求,我縣對鄉村級婦幼人員進行項目培訓,發放鄉村醫生培訓手冊260份,保健科人員深入到4個鄉鎮進行基線調查1240人,通過面對面咨詢、板報或宣傳欄等方式,向6—36個月兒童家長和看護人傳播兒童營養和科學喂養知識、微量營養素補充劑的作用和服用方法等,發放宣傳卡21768張,發放營養素補充劑43536盒,服用營養素補充劑21008人,通過采納科學的喂養方法,預防我縣嬰幼兒微量營養素的缺乏,改善了兒童營養狀況。

3、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項目

積極開展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詢16856人,咨詢率91.23%,檢測人數15409人,檢測率82.69%,年檢出2例HIV陽性孕產婦,陽性率0.013%。共4例HIV陽性孕產婦分娩(年發現的2例和年發現的2例),對她們所生的嬰兒進行人工喂養指導及定期產后訪視工作,并給予提供了兒童保健、計劃免疫及免費提供牛奶等關懷和支持。

4、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

根據自治區的要求,年6月開始根據我國《母嬰保健法》要求,衛生廳從年6月份下達文件要求醫療衛生機構凡從事產科、新生兒科工作的都要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的工作。為了很好地開展我縣的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從而提高我縣的出生人口素質,我縣已于年6月8日啟動了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從年6-12月全縣共接產8122人,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3130人,篩查率38.54%。但陳平、黎塘、黎明、市九醫院在年一年里從沒開展這項工作,影響了工作的進展。

5、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

年全區開展了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活動,于年12月23日參加了南寧衛生局舉辦的年中央補助南寧市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啟動暨培訓會后,我縣于年12月28日進行了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的啟動并培訓,按要求印發了各種資料,并將葉酸及資料發放到各個鄉鎮衛生院及縣直醫療機構,進行了發放葉酸活動,啟動后至12月30日全縣共發放161人份,為我縣開展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活動打下了良好的開端。

(四)《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加強《出生醫學證明》、《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等法律證件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我縣依法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縣衛生局組織有關人員對《出生醫學證明》進行檢查指導,做到專人保管、專人打印、專人發放,年全縣各醫療機構接產活產共13034人(含流動人口數),發放《出生醫學證明》13904本,其中當年活產發放《出生醫學證明》11857本,當年活產發放率90.97%,廢證168張,廢證率1.21%。

(五)開展“三網監測”質量控制工作,提高“三網監測”質量

按照自治區及南寧市的《婦幼衛生三網監測方案》,我縣于10月份開展孕產婦死亡、5歲以下兒童死亡、出生缺陷監測工作及質量控制。全縣各鄉鎮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自查,走訪村醫、村干及保健員等,并查詢出生登記、孕婦登記、計劃生育登記、公安部門登記、預防接種卡等,相互核對,相互補漏。縣婦幼保健院也組織人員于年10月10~15日對露圩、大橋、中華、新圩、蘆圩、洋橋六個鎮鄉及四大醫院進行三網質量控制調查,經調查5歲以下兒童死亡、孕產婦死亡率、出生缺陷漏報率均控制在廣西標準。

(六)存在問題

1、邊遠地區鄉鎮衛生院婦幼保健人員不穩定,兼職較多,影響工作的開展。

2、部份鄉鎮衛生院產科醫師急救水平不高,產程監護不當,高危孕產婦轉診不及時,仍有截留高危孕產婦。

3、部分鄉鎮母嬰保健員年齡、知識老化,影響孕情的及時掌握。

二、年婦幼衛生工作要點

根據年自治區和南寧市衛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南寧市婦幼衛生工作計劃,結合我縣婦幼衛生工作實際,今年主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婦女保健工作

1、加強婚前保健。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婚前保健實施方案》,加大對婚前保健的宣傳力度,與民政部門協調,加快推廣“婚前保健一條龍服務”新模式,提高婚前保健體檢率,強化婚前衛生保健指導和婚前保健咨詢,以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

2、掌握轄區內各單位育齡婦女和已婚育齡婦女基本情況,督促企、事業單位貫徹實施有關女職工勞動保護與保健工作規定,深入農村開展生殖健康知識宣傳和婦女病普查,建立婦女健康檔案,幫助婦女提高生活和生命質量。

3、強化圍產保健工作質量,按照《南寧市孕產期全程跟蹤管理與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南寧市高危孕產婦管理辦法(試行)》和《城鄉貧困危重孕產婦救助工作實施方案》,落實各項孕產期保健工作,將孕產期死亡率控制在16.22/10萬以下,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6%以上,住院分娩率99.5%以上。

(1)進一步健全婦幼保健三級網絡。按《南寧市孕產期全程跟蹤管理與行政追究暫行規定》的管理要求配備保健人員和產科人員以及必備的設施,落實工作職責。

(2)完善高危轉診和危重孕產婦的急救網絡。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要按照《南寧市高危孕產婦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加強高危孕婦篩查,并實行重點監控。要整合危重孕產婦搶救、轉診綠色救助通道,實行市、縣、鄉鎮三級聯動,以保障高危孕產婦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提高搶救成功率,確保母嬰安全。

(3)加強產科內涵建設。各助產技術機構要改善服務條件,提高服務質量。倡導和推廣無痛分娩和全程陪伴助產方式,強化產時保健,支持和保護自然分娩,減少產程中不必要的干預。嚴格掌握催產素使用指征和剖宮產的醫學指征,積極防治產科出血和產科并發癥,提高危重孕產婦的救治能力和新生兒復蘇技術水平。

(4)開展出生缺陷干預,強化婚前保健、孕產期保健、產前診斷、新生兒疾病篩查三級預防措施。提高孕期保健質量。強化優生咨詢,指導孕婦進行地中海、G-6PD缺乏癥、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肢體殘缺等疾病早期篩查。對“陽性”者要轉到有條件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產前診斷和早期干預,以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

(二)兒童保健工作

1、掌握本轄區兒童保健基本情況,建立轄區內0--6歲以下兒童名冊,0—4歲以下兒童死亡名冊,新生兒破傷風發生名冊,掌握基層兒童保健工作等基本情況。

2、加強兒童系統管理工作,各級接產醫院要對所有出生嬰兒建立《廣西兒童保健手冊》,并落實新生兒訪視工作。各鎮鄉要對轄區兒童實行系統管理,提高保健覆蓋率和系統管理率,兒童系統管理率要達85%以上。

3、提高兒童保健質量。貫徹衛生部《嬰幼兒喂養策略》,各鄉鎮要開設兒童保健門診,與計劃免疫門診相結合,開展兒童生長發育的監測,防治嬰幼兒常見病、多發病。各醫療保健機構要進一步加強體弱兒的保健管理,強化嬰幼兒的喂養,營養咨詢指導,提高保健質量,提高4—6個月純母乳喂養率,嬰兒純母乳喂養率達到85%,適時、合理添加輔食,努力提高兒童健康水平,要求嬰兒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

4、積極開展符合兒童各年齡階段的生理、心理保健工作,開發兒童智力測定、口腔保健、眼保健、聽力保健、加強對高危兒的篩查及早期干預等保健服務,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需求。

5、加強集體兒童的衛生保健管理。繼續貫徹《廣西壯族自治區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實施細則》,依法規范我縣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落實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各鄉鎮在劃分職責范圍內做好托幼機構的衛生保健技術指導工作,指導創建衛生保健合格幼兒園。

6、為兒童做好事辦實事。“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后,要下農村、地段為農村兒童開展健康體檢和健康咨詢。

(三)依法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管理

加大《出生醫學證明》法律意義和使用宣傳,完善《出生醫學證明》登記及報告制度,提高《出生醫學證明》發放率,開展產科的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要落實專人管理《出生醫學證明》的發放工作,要求當年活產發證率達80%以上,年內要開展《出生醫學證明》管理情況督查。

(四)加強項目工作

1、降消項目

根據《年廣西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管理方案》相關要求,制定年縣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工作計劃。認真做好農村孕產婦補助的宣傳、健康教育的工作,并做好申請表的審核、補助卡的發放和管理工作。通過“降消”項目的開展,提高孕產婦系統管理率,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

2、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

根據《年中央補助廣西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實施方案》確定的重點工作,為加大出生缺陷干預工作,降低我縣神經管缺陷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從年開始在全縣范圍內實施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利用中央財政專項補助經費,對全縣準備懷孕的農村婦女免費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根據項目要求到年,對全縣準備懷孕的農村婦女免費增補葉酸,目標人群增補葉酸知識知曉率達到90%,葉酸服用率達到90%,葉酸服用依從率達到70%。

3、重視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

按照衛生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的意見》,把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列入婦幼保健的常規工作,與婦幼衛生的業務培訓和行業管理等工作結合起來,提高艾滋病母嬰傳播的防治水平和防治效果。做好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宣傳、咨詢、培訓、檢測、阻斷、隨訪和信息上報等工作。年認真開展孕產婦、婚姻登記HIV篩查工作,HIV陽性孕產婦阻斷率達到85%以上。

4、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

各醫療保健機構產科對新生兒要開展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癥、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G-6PD缺乏癥、先天性耳聾等疾病的篩查診斷和早期干預,以減少先天殘疾兒的發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5、開展兒童營養微量元素補充項目

繼續開展兒童營養微量元素補充項目,改善我縣6~36個月兒童營養狀況,預防嬰幼兒微量營養素的缺乏。

(五)繼續執行愛嬰行動

各愛嬰醫院、愛嬰衛生院要貫徹衛生部《嬰幼兒喂養策略》,建立“愛嬰醫院”動態質量管理機制,鞏固愛嬰醫院成果,加強健康教育,認真做好孕產期保健知識的宣教,不斷提高“孕婦學校”質量,增強孕婦自我保健能力,進一步強化母乳喂養知識和技術的指導,鞏固愛嬰成果,各愛嬰醫院要全面做好迎接自治區和國家愛嬰醫院的抽查準備工作,促進愛嬰行動持續健康發展,提高母乳喂養。

(六)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1、提高節育手術質量。貫徹《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嚴格執行節育手術常規及計劃生育的有關政策,提高手術質量,減少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控制在1‰以下。

2、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要落實《南寧市衛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對B超檢查項目實行備案管理,禁止使用超聲診斷儀、染色體檢測或者其他醫療技術手段鑒定胎兒性別,從源頭上堵截違法行為,實現節育手術審批制,禁止一切非醫學需要的選擇胎兒性別終止的行為,從最終需求上堵住違法行為,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強化醫務人員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執業的意識,加強對醫療保健機構監督管理,努力控制我縣出生人口性別比的升高。

(七)基層管理

1、繼續實行基層婦幼人員季會制度,以定期總結交流工作情況,布置各階段工作任務。同時要進一步重視宗旨觀念和責任意識引導,不斷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扎實做好崗位工作。

2、母嬰保健員管理:為加強母嬰保健員的理論和技術水平,有效地提高母嬰保健員工作質量,各鎮鄉每季度召開母嬰保健員例會一次,縣級年內舉辦強化母嬰保健員培訓班,新訓母嬰保健員培訓班各一期,將原來山區保留的接生員轉變為母嬰保健員。

3、采取專題培訓及以會代訓等方式,對基層婦幼人員進行4次以上業務知識培訓,重點培訓高危孕婦篩查與管理、嬰幼兒各階段輔食品添加、產科并發癥的處理、婦幼衛生兩個系統軟件等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她們的業務水平。

4、全面落實母嬰保健員工作補助,為穩定鄉村婦幼衛生隊伍創造有利條件,為全縣婦幼衛生事業穩步向前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八)信息管理

按照廣西婦幼衛生信息填報指導手冊及南寧市《婦幼衛生信息監測管理方案》開展婦幼保健信息、孕產婦死亡、5歲以下兒童死亡、出生缺陷監測工作及質量控制。

1、實行信息月、季、年報制。認真執行各項婦幼衛生常規登記和監測報告制度,所有的婦幼衛生信息報表均實行月、季、年報制度、高危孕產婦信息實行周報制度、以提高婦幼信息在管理和科學決策中的作用。

2、完善婦幼信息系統建設。進一步規范信息管理,在全縣使用《廣西婦幼衛生信息管理軟件》,實行婦幼信息網絡直報工作,提高數據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篇4

一、信息核查的對象及范圍

本次信息核查的對象和范圍為我區戶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動人口中的已婚育齡婦女(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現役人員除外)的婚孕、生育(收養)、節育措施落實、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和違法生育處理、不符合生育政策懷孕的個案信息等情況。具體核查對象如下:

(一)戶籍在本轄區且在本轄區常住的已婚育齡婦女。由戶籍所在地的街道指導居逐一調查核實,并及時納入WIS系統管理。

(二)戶籍在本轄區但不在本轄區常住的已婚育齡婦女(包括空掛戶、婚姻關系造成的人戶分離等)。實行現居住地和戶籍地雙方管理,以現居住地管理為主,現居住地和戶籍地都要進行核查,并及時相互通報信息。女方戶籍為市外,男方戶籍地為市內,在男方常住的,不論其戶口性質為農業或非農業,男方戶籍地必須建立已婚育齡婦女微機信息檔案,作為人戶同在納入WIS管理;在第三方常住的,由現居住地和男方戶籍地按照各自管理類別納入WIS,共同實施管理。

(三)戶籍不在本轄區但在本轄區常住或具有常住趨勢的已婚育齡婦女。現居住地調查核實后,發現屬流動人口漏管的,現居住地要及時錄入“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并向戶籍地通報信息;戶籍地錄入WIS系統并在《基本情況表》的“管理標識”字段進行標注。因口袋戶、戶口空掛、婚嫁、購房等原因造成人戶分離而漏管的,由現居住地建立常住已婚育齡婦女信息檔案并納入WIS系統管理,并向戶籍地人口計生部門出具已納入已婚育齡婦女管理服務的證明信。

(四)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的已婚育齡婦女。按照單位屬地化管理的原則進行調查核實,街道辦事處要督導轄區內所有單位落實計劃生育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計生責任制,指導各單位逐一排查核實全部已婚育齡婦女(包括臨時工、合同工和租賃本單位房屋居住的人員)信息,并報送所在地街道計生辦,由計生部門將育齡婦女納入管理、信息準確情況通過全市WIS系統進行核實,對可能漏管或信息存在差錯的,按照現居住地管理的原則,將信息交流、傳遞到育齡婦女現居住地和戶籍地,確保其納入WIS系統并落實相應的管理責任。

(五)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現役人員以外的、由部隊使用管理的其他工作人員(含臨時工作人員),以及租、住部隊房屋流動人口中的已婚育齡婦女,由部隊計生部門負責核查,并將個案信息報當地街道計生部門錄入WIS系統。

(六)不符合生育政策懷孕的個案信息。

二、信息核查內容及工作措施

(一)核查未納入管理的已婚育齡婦女,落實管理責任。以WIS系統信息為基礎,利用民政婚姻登記、公安戶籍、住房登記等渠道的已婚育齡婦女信息,全面核查已婚育齡婦女管理底數,對核查出的漏管、不明去向等重點對象,千方百計核實其基本信息,及時建立檔案,納入WIS系統,落實管理責任。核查過程中,全面掌握已婚育齡婦女孕情,對核查出的政策外懷孕的育齡婦女,耐心細致地做好說服教育工作,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防止出現違法生育。

(二)核查出生人口統計上報信息,落實信息共享和統計質量監督制度。重點對2000年以來的人口出生,特別是違法生育統計情況進行全面核查,充分利用醫院接生、出生醫學證明辦理、衛生防疫、公安落戶、幼兒入園、小學入學等渠道的個案信息,逐人核對,對核查出的出生漏報、錯報及時進行補報;及時修改和補充WIS系統基礎信息與實際情況不一致的信息。充分利用核查的時機與有關部門積極溝通,落實信息通報共享制度,利用部門信息對照監督統計質量,確保WIS系統信息全面、準確。

(三)核查避孕節育情況,引導落實以長效為主的避孕節育措施。在托清育齡婦女底數的同時,徹底摸清已婚育齡婦女落實節育措施情況。重點核查有避孕失敗史、生育意愿強烈、違法生育的育齡婦女,認真做好孕、環情監測和健康查體工作,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對核查出的意外妊娠對象,落實責任制,采取補救措施;對核查出的未落實避孕節育措施的人員,及時落實安全、有效的節育措施;對身體符合落實長效避孕節育措施但采取短效措施的人員,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動員其落實長效避孕節育措施。

(四)核查違法生育處理處罰情況,落實社會撫養費征收措施。在查清歷年違法生育底數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征收欠繳的社會撫養費。征收社會撫養費堅持以宣傳教育為主、從舊兼從輕、就低征收的原則;堅持區別對待,分類征收,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工作,說服動員群眾自覺繳納社會撫養費。經濟確實困難,不能一次性繳清社會撫養費的違法生育人員,本人可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分期繳納。凡無故逾期不繳納社會撫養費,人口計生部門可申請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程序強制執行。積極協調紀檢、監察等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違法生育但未作處理或處理不到位的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

(五)核查流動人口情況,落實流出地和流入地管理。街道辦事處計生辦要主動聯系城管、公安、勞動保障、建設、工商、房管等部門,對轄區內市場、居民小區、外來人口聚居地、房屋出租戶、購房戶、經商務工人員及流出的已婚育齡婦女進行一次全面核查,重點落實流動人口建檔、信息通報單、回執單和避孕措施落實報告單的聯系制度,落實《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的發證、持證、審驗以及管理服務等措施,對違法生育認真調查確認、上報處理,逐步實現流動人口計生管理服務“一盤棋”格局。

(六)核查孕情跟蹤及禁止胎兒性別鑒定等制度的落實情況,落實綜合治理措施。認真落實孕情跟蹤上報制度,準確掌握并及時上報有生育計劃的婦女的孕情,逐一入戶調查核對有流引產史和嬰兒出生后不明原因死亡的生育計劃對象,查看其有無選擇性終止妊娠的行為。嚴格落實終止妊娠技術服務機構許可證制度,重點把好宣傳教育、B超管理、孕情監測、技術鑒定和考核檢查關,從源頭上堵塞漏洞。對二孩及多孩出生性別比畸高的問題,抓住線索,一查到底;對查實觸犯法律的,堅決依法處理。

三、信息核查方法步驟

本次核查工作,由區人口計生局統一組織,各街道辦事處具體實施。采取以居、單位自查為主,街道負責指導落實,區、街負責監督驗收的方法進行。核查工作分三個階段:

(一)宣傳動員及準備階段(2012年2月18日-23日)

層層宣傳發動,提高思想認識。認真組織廣大計生干部學習有關工作規范和核查口徑,明確本次信息核查工作的目的、政策、紀律,打消思想顧慮,確保核查信息全面、準確。發動群眾積極提供核查信息線索。各街道辦事處要積極開展違法生育有獎舉報活動,廣泛宣傳人口計生有獎舉報辦法,在本轄區主要街道、居民小區(樓道)、市場、商貿中心等人口稠密區域公開張貼《關于對違法生育瞞漏報現象實行有獎舉報的公開信》。對群眾舉報的違法生育錯、瞞、漏報情況,由專人負責登記處理,及時組織人員清查。各街道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分工,實行領導包片制度,落實人、財、物等保障措施,設計好信息核查個案登記表,層層召開會議部署,搞好相關人員的培訓,確保核查工作順利開展。

(二)現場核查及整改階段(2012年2月24日-3月10日)

以WIS系統已婚育齡婦女基礎信息卡和各相關部門個案信息為參照,以居、單位為基礎,通過逐戶走訪、群眾舉報、本人申報等形式逐人核查。千方百計查清楚相關部門與WIS系統不一致的人口信息或漏管、漏報、錯報線索。對查實的違法懷孕、生育、違法收養、假出生、假死亡、瞞報、錯報、虛報等情況,及時按規定進行數據更新,登記造冊,并上報街道。各街道對基層上報的登記表要進行嚴格審核,核實有失真的原始信息,審核無誤后,由黨政領導、相關責任人簽字,按照信息管理規范錄入微機。核查工作期間,要堅持“邊核查邊整改”的原則,對核查出的各種問題,逐一梳理,提出解決辦法,限期整改。對核查出的不屬本轄區的有關信息,嚴格按規定交流通報到其他轄區,共同核查落實。對在信息核查期間確實無法完全核實的育齡婦女漏管和出生信息,由街道將個案登記表統一錄入微機,報區備案。核查工作結束后,落實責任,進一步查找,核實清楚。

(三)匯總上報及驗收階段(2012年3月11日-15日)

整個核查工作3月上旬結束,各街道辦事處務必于3月10日前將清理核查的已婚育齡婦女數據、《2012年全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基礎信息核查情況統計表》和核查工作報告上報區人口計生局,區人口計生局將在3月中旬組織抽查驗收,并將驗收結果納入年度人口計生目標管理責任制執行情況考核評估。

四、信息核查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好核查工作

開展人口計生基礎信息核查工作是為各級黨委、政府實施科學決策,落實人口計生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獎懲的一項重要的經常性工作,各街道辦事處要把思想統一到這個精神上來,端正態度,放下包袱,自覺地開展好核查工作。為加強全區核查工作領導,此項工作由區人口計生局局長李志萍親自抓,副局長劉秋華靠上抓,區人口計生局基層基礎科牽頭,其他科室共同負責。各街道辦事處也要明確領導分工,建立部門和科室聯系制度,精心組織,搞好協調,確保人、財、物等的必要投入,確保信息核查工作順利進行。

(二)明確任務,搞好結合,建立信息質量保障的長效機制

1.把信息核查工作與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相結合。各街道辦事處要以當前全區開展的“解放思想、百日教育”活動為契機,努力工作,自我加壓,對照區委、區政府與各街道辦事處簽訂的《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書》,進一步強化措施,確保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篇5

撰寫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衛生局上半年婦幼衛生工作總結

為了解我市xx年婦幼衛生工作執行情況,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和不足,為xx年婦幼衛生工作決策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更好地推進我市婦幼衛生工作穩步深入開展,我局于xx年xx月18-xx日依據《市xx年婦幼保健工作考核標準》(三衛〔xx〕xx號)及《市xx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方案》等工作考核指標的要求,對全市各級婦幼衛生工作項目責任單位xx年度婦幼衛生工作執行情況進行考核,現將考核結果通報如下:

一、考核依據

(一)《市xx年婦幼保健工作考核標準》(三衛〔xx〕xx號)。

(二)《市xx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方案》。

二、考核方法

(一)現場考核:采取聽取匯報、訪談、查閱資料、電話詢問等方式進行。

(二)反饋:現場考核完成后,考核組對各單位完成任務情況進行匯報,對存在問題進行反饋。

三、工作開展情況

(一)孕產婦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工作達到年度目標要求xx年,孕產婦死亡率為13.69/10萬,控制在指標要求范圍內;

新生兒死亡率為4.38‰,比xx年下降26.14%;嬰兒死亡率為5.47‰,同比下降27.2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7.25‰,同比下降了21.79%,無新生兒破傷風病例發生,各項指標均達到年度工作目標要求。

(二)孕產婦免費保健服務項順利實施。

截止至xx年xx月xx日,全市共為孕產婦14115人提供保健服務,其中本市戶籍7188名,早孕建冊6509人,系統管理6347人;提供免費產檢42187人次、血常規檢查39175人次、尿常規檢查39689人次、肝功能檢查10418人次、乙肝兩對半檢查12571人次、腎功能檢查10361人次、B超檢查2833人次和產后隨訪8648人。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100%;孕產婦產前檢查率達98.37%;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率為86.86%;孕產婦早孕建冊率為86.15%;孕產婦健康管理率為87.02%;產后入戶訪視率為88.71%,各項工作指標達到工作目標要求。

項目工作執行較好的單位有:馬嶺衛生院、林旺衛生院、崖城衛生院、育才衛生院和荔枝溝衛生院。

(三)0-6歲兒童免費保健管理項目服務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截止至xx年xx月xx日,全市共對53352名0-6歲兒童免費服務,免費體檢101617人次,免費血常規檢查33473人次;為8553名新生兒進行訪視;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率達97.73%;3歲以下兒童系統保健管理率為86.01%;新生兒訪視率為87.35%,各項工作指標達到工作目標要求。

項目工作執行較好的單位有:河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崖城衛生院、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林旺衛生院和河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四)重大公共婦幼衛生服務項目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一是xx年,全市累計完成農村婦女增補葉酸4951人,共發放葉酸17418盒,完成省下達任務指標的137.53%;全年累計為符合條件住院分娩的農村孕產婦補助3931人,補助金額117.93萬元,完成省下達年度工作任務。二是xx年全年共進行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14163人,篩查覆蓋率達91.21%;新生兒聽力篩查14403人,篩查覆蓋率達92.76%,達到省的項目工作目標要求。三是xx年分別為15379名、15271名和15399名孕產婦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服務,檢測率分別達到99.77%、99.07%和99.90%;共發現3例艾滋病和22例梅毒陽性病人及xx例乙肝感染的孕產婦,并提供免費母嬰阻斷服務;艾滋病感染阻斷率為100%;為xx名新生兒免費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阻斷率達100%。四是農村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工作按時完成省級下達的年度工作任務,累計完成宮頸癌篩查8394人,完成工作任務的111.92%,發現宮頸癌前病變病人4人,未發現宮頸癌病人;乳腺癌篩查2162人,完成工作任務的108.10%,未發現乳腺癌病人。

(五)順利完成各項婦幼衛生監測工作任務。

一是xx年,共對41330名5歲以下兒童和9184名孕產婦進行死亡監測,并對死亡的病例及時召開專家評審會,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二是分別對12226例和1346例圍產兒進行醫院和人群出生缺陷監測,發現出生缺陷兒213例,并及時提出治療建議,及時完成個案上報工作。三是危重孕產婦醫院監測8417人次,妊娠合并癥監測4488人次,符合危重孕產婦30人,并及時進行病案討論和上報工作。四是累計對2121名兒童進行營養與健康監測,完成監測任務的106.05%,完成體檢3072人次,問卷調查3072人次,發現營養不良兒童169名,及時給予科學喂養指導和轉診治療。

四、考核評分結果

五、主要存在問題

(一)基本公共婦幼衛生項目有待于進一步規范。

一是“孕管手冊”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仍然存在給未攜帶孕產婦保健手冊的孕婦提供保健服務的現象,問題較突出的單位有南新農場醫院、農墾醫院和解放軍425醫院。

二是部分市級醫療衛生單位未按要求給符合條件的孕婦免費提供肝、腎功能和血型檢查,問題較為突出的單位是市人民醫院、農墾醫院和市中醫院。三是“孕管手冊”和有關婦保工作臺帳登記不規范、保健服務信息收集不完善、建冊不及時、錯項、漏項的情況依然突出,問題較為突出的單位有南島農場醫院、鳳凰衛生院和金雞嶺社區衛生服務站。四是部分單位孕產婦保健服務信息錄入不及時和電話失訪率高的情況依然突出,產檢信息錄入不及時等,問題突出單位有425醫院、農墾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失訪率高的單位有南島農場醫院、荔枝溝衛生院、育才衛生院和鳳凰衛生院。五是兒保有關工作臺帳登記不規范、建冊不及時、漏項和失訪率高的現象依然突出,這個問題各項目執行單位均不同程度存在。六是個別單位兒童保健專業設備不符合要求,如南田和南島農場醫院用的是電子兒童體重稱,要求用杠桿秤。七是個別單位對轄區托幼機構在園兒童的健康管理工作不重視,未開展在園兒童體檢工作,如天涯區的馬嶺衛生院和崖州區的保港衛生院。八是對體弱兒的跟蹤管理不到位,不利于體弱兒康復工作的深入開展,這個問題各項目執行單位普遍存在。

(二)部分重大公共婦幼衛生項目服務質量有待于提高。

一是服用葉酸項目。

主要是增補葉酸依從率低,達不到項目規定要求,各項目執行單位均不同程度存在;項目資料管理較亂、不分類進行歸檔,問題突出的單位有田獨衛生院和南田農場醫院;葉酸出入庫登記不規范,填寫不完善、數據不準確,問題突出的單位有河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立才農場醫院和林旺衛生院、田獨衛生院、鳳凰衛生院;對服藥對象隨訪工作不到位,如田獨衛生院、崖城衛生院、育才衛生院、高峰衛生院、保港衛生院和南田農場醫院、南島農場醫院。二是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主要是新生兒疾病篩查知情告知達不到100%,如市婦幼保健院;個別醫療衛生單位無專門聽力篩查室,影響聽力篩查質量,如南新農場醫院和市人民醫院;項目工作臺帳填寫漏項、錯項和篩查信息錄入不準確的情況比較突出,這個問題普遍存在。三是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主要是孕婦孕期免費檢測覆蓋率低,達不到項目要求,如農墾醫院;項目有關工作臺帳登記不完善、漏項較多,問題突出的單位有南新農場醫院、農墾醫院和市人民醫院;個別單位存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針未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情況,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如市中醫院。

(三)部分婦幼衛生監測項目管理不到位。

一是市人民醫院危重孕產婦監測個案和有并發癥病例漏報情況依然存在;

市婦幼保健院危重孕產婦監測個案錄入不及時,部分個案錄入存在重復、錯誤的情況常有發生。二是醫院出生缺陷病例報告卡填寫質量較差,漏項、錯項、缺陷病例診斷描述不詳細的情況普遍存在,問題較突出的單位有市人民醫院和農墾醫院。三是人群出生缺陷監測隨訪工作不到位,部分死亡的新生兒不及時上報,各人群監測點均存在。四是個別單位兒童營養與健康監測工作系統管理率低,達不到要求,問題較突出的單位有馬嶺衛生院和保港衛生院。

(四)產兒科質量和高危孕產婦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一是農場醫院的產科質量管理存在問題突出,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產科急救救藥品過期未及時更換的情況常有發生,問題突出單位有南島和南新農場醫院。二是愛嬰醫院鞏固工作未真正納入醫院產兒科質量管理議程。主要體現在醫護人員不掌握母乳喂養知識、技巧,宣教工作不到位,人工喂養兒童缺少相關支持依據等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比較典型的單位有425醫院、農墾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三是高危孕產婦篩查、管理和轉診工作落實不到位,問題比較突出的單位有425醫院和農墾醫院。四是產兒科醫護人員不掌握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的情況比較嚴重,兒科醫生不到產房參與新生兒窒息復蘇的問題比較普遍。

六、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和管理,確保各項婦幼衛生工作健康穩步推進。

一是各區衛計局要切實加強對婦幼衛生工作的管理和領導,保證轄區婦幼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加大對婦幼衛生工作的執行力度,對存在問題要認真及時整改,推進工作順利實施。三是要加強對婦幼衛生工作服務規范的管理,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四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級婦幼保健人員工作積極性。

(二)繼續推進重大和基本婦幼衛生項目工作規范。

一是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切實提高對婦幼衛生項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管理。

二是加強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難點問題管理,切保問題得到及時和有效解決。三是加強對孕產婦和0-6歲兒童系統保健手冊的管理,確保孕產婦和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的有效開展。四是繼續加強對農村待孕和孕早期婦女服用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農村婦女“兩癌”篩查、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項目管理,推進項目工作順利開展。五是繼續抓好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工作,積極開展孕產婦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工作,提高檢測率,加強對陽性病例隨訪和干預工作,提高婦女兒童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質量。

(三)加強對產兒科服務能力建設,規范產兒科服務流程,切實提高產兒科服務質量。

一是繼續加大對全市醫療衛生單位產兒科衛生人才隊伍的建設,提高產兒科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二是繼續加大對產兒科醫護人員培訓力度,尤其要重點解決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掌握不好的問題。三是嚴格執行《產科安全管理十項規定》,并將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許可及人員資格管理工作常態化。四是做好《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的交接工作,加強對《出生醫學證明》發放使用和管理工作。五是繼續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有效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率。六是爭取1-2家市級及以上醫療衛生單位設立兒科急診門診,解決小孩急夜診難的現實問題。

(四)繼續加強工作督導管理,提高服務能力。

一是強化對婦幼衛生工作的監督和指導作用,對在監督和指導中發現存在問題的,及時跟蹤整改情況,確保問題的解決。二是各區衛計局要盡快完善人員的配置,切實承擔轄區婦幼衛生工作監管的責任。三是市婦幼保健院要切實加強對督導工作的管理,提高婦幼保健工作的監督和指導水平。四是要加強培訓,市婦幼保健院要根據工作實際加強對各級婦幼衛生人員的培訓,舉辦各種業務培訓班,提高婦幼人員的整體技術服務水平。

篇6

北京市助產技術管理辦法完整版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保障母嬰健康,加強對助產技術的監督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 本管理辦法中所稱的助產技術,是指醫務人員協助產婦完成分娩的技術。

第三條 助產技術的實施應當以支持孕產婦安全分娩為目的,按照醫學指征,選擇必要、適合的助產技術。

第四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各類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和人員。

第二章 技術服務

第五條 助產技術通常包括正常產程的處理、會陰切開縫合術、胎頭吸引術、產鉗術、內倒轉術、臀位牽引術、剖宮產術以及相關必要的技術。

第六條 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在為孕婦進行產前檢查時,應當對孕婦和家屬進行有關安全分娩知識的宣傳,提供咨詢服務,提倡和鼓勵自然分娩。

第七條 開展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必須嚴格執行《北京市高危孕產婦管理辦法》,加強對高危孕產婦的篩查、診治及隨訪工作。

第八條 需要實施特殊必須的助產技術時,經治醫師應本著科學、負責的態度,向孕產婦及其家屬告知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風險性,使孕產婦和家屬理解技術可能存在的風險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并由孕產婦或委托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遇突發緊急狀態時,醫務人員應以搶救孕產婦和新生兒生命為原則,進行相應的救治工作。

第九條 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應當建立健全產科各項工作制度和業務操作規范。

第十條 助產技術服務人員施行助產技術時,應該嚴格按照相應的職責、技術規程操作,保證受術者的安全。

第十一條 加強分娩過程中產科與兒科的配合。搶救危重新生兒時應有兒科醫師進產房負責搶救,助產人員協助。

第十二條 建立孕產婦和圍產兒的急救和轉診制度,建立健全轉診網絡,加強轉運途中的搶救和處理,減少孕產婦和圍產兒的死亡和并發癥發生。

第三章 機構管理

第十三條 對實施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實行分級管理。

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按照相應的條件、職責和任務分為三級,按照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醫院等級開展助產技術服務。

第十四條 開展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一級助產技術服務機構的職責:

1.負責正常分娩的助產工作,掌握《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的基本條件》中要求的本級機構應能開展的各項技術;

2.開展高危孕產婦的篩查,做好高危孕產婦的登記、隨訪和及時安全轉診,動員和安排高危孕產婦到上一級助產技術服務機構住院分娩;

3.制定孕產婦急救應急預案,提供及時有效的搶救;

4.組織本單位助產技術人員到上級機構接受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

5.為育齡婦女及家屬提供有關助產技術和生殖健康的咨詢服務;

6.執行各項婦幼衛生工作要求的登記和報告制度,建立健全各種登記本、卡、冊,專人負責與助產工作有關的資料登記、統計,按要求如實向有關部門上報有關信息;

7.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出生醫學證明的發放及管理工作;

8.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管理,接受婦幼保健機構的質量管理。

(二)二級和三級助產技術服務機構的職責:

1.負責正常和高危孕產婦的助產工作,掌握《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的基本條件》中要求的本級機構應能開展的各項技術;

2.接受高危孕產婦轉診,負責產科危重病人的診治,對下級醫院提出的會診搶救要求,應立即組織人員到場援助;

3.建立院級高危孕產婦搶救小組,相關科室要密切配合,實施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制定搶救預案,做好平時的培訓和演練;

4.組織本單位助產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

5.根據本市行政區域劃分,配合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對下級助產技術服務機構的業務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參與下級助產技術服務機構的會診,承擔助產技術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

6.承擔有關助產技術的科研工作,促進助產技術的發展;

7.二級和三級助產技術服務機構的其他有關職責與一級助產技術服務機構職責的5、6、7、8條相同。

第十五條 區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在市、區縣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及市級婦幼保健機構的業務指導下,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從事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的質量管理工作;

(二)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從事助產技術專業人員培訓、考核的組織工作;

(三)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孕產婦死亡病例的入戶調查、配合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機構做好高危孕產婦的隨訪工作;

(四)負責組織對本行政區域內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定期的檢查、評估;

(五)收集、核實、匯總、分析本行政區域內助產技術的有關信息,并定期向上級部門報告。

第十六條 市級婦幼保健機構在市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制定北京市助產技術規范與有關規定、制度;

(二)負責全市從事助產技術專業技術人員的師資培訓;

(三)負責全市助產技術服務工作的質量管理;

(四)負責組織對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定期檢查、評估;

(五)負責組織助產新技術與適宜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六)負責收集、匯總、分析全市助產技術的有關信息,并對數據質量定期檢查,定期向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第四章 質量管理

第十七條 從事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應按照相應的職責、任務開展助產技術服務,遵守國家的規章制度及職業道德。

第十八條 從事助產技術的人員應當嚴格遵守有關臨床診療技術規范和各項工作制度,提高助產技術和服務質量,預防和減少產科并發癥。

第十九條 開展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和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嚴格控制院內感染。

第二十條 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應接受助產技術業務培訓,積極參加繼續教育課程,不斷學習掌握助產技術新知識、新技術。

第二十一條 開展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應建立產科質量自我評估制度,定期組織產科醫務人員查閱接診記錄、轉診記錄、查房記錄、產科搶救記錄及病例討論記錄等。

第二十二條 建立健全《出生醫學證明》計算機管理系統。

第二十二條 開展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和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北京市孕產婦死亡報告、調查制度》、《孕產婦死亡評審制度》、《圍產兒死亡報告、評審制度》。

第二十三條 建立助產技術服務信息系統,對資料進行計算機管理,并定期進行質量檢查。

第五章 審批

第二十四條 申請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取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或助產士)資格;

(二)符合《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基本條件》;

(三)通過助產技術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并有接生30例以上新生兒的經歷。

第二十五條 申請從事助產技術的醫護人員,由所在單位向所在地區(縣)衛生行政部門申報,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母嬰保健技術服務人員審核審批表》;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證書》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助理執業醫師證書》或《外國醫師短期行醫許可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及復印件;

(三)人員學歷、職稱證書及復印件;

(四)衛生行政部門認可的培訓及考核合格證明;

(五)醫療機構出具的有接生30例以上經歷的證明文件。

第二十六條 衛生行政部門自受理從事助產技術的醫護人員申請之日起,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并作出是否合格的決定。對合格者,應當自作出決定的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頒發從事助產技術的《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經審核不合格的,將審核結果和理由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單位。

第二十七條 申請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應符合下列所有條件:

(一)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二)設有婦產科診療科目;

(三)具有與所開展技術相適應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四)具有與所開展技術相適應的技術條件和設備;

(五)符合《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的基本條件》要求。

第二十八條 申請開展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應當向所在地區(縣)衛生行政部門提交下列文件:

(一)《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其副本;

(二)開展助產技術的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申請文件;

(三)助產技術人員的《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

(四)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規章制度。

第二十九條 申請開展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向所在區(縣)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并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主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十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機構。對合格的機構,應當自作出決定的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機構頒發從事助產技術的《母嬰保健技術執業許可證》,注明助產技術服務機構的級別;經審核不合格的,將審核結果和理由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機構。

第三十條 開展助產技術的《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和《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有效期三年,有效期滿繼續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應當在該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向原審批機關申請延續,未申請延續的,對該許可予以注銷。

第三十一條 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的醫護人員三年內應接受市或區縣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或委托其他機構組織的助產技術繼續教育,并不少于18學時。不滿18學時助產技術繼續教育,且考核不合格的人員,合格證書有效期滿后需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第三十二條 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應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助產技術質量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經限期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則許可有效期滿后需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第三十三條 批準開展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申請變更機構名稱、地址、法人代表、服務項目等,必須到原審批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三十四條 終止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必須向原審批機關申請辦理注銷登記手續。

第三十五條 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批許可的醫療保健機構,不得開展有關的助產技術項目。

第三十六條 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不得從事助產技術服務。

第三十七條 《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應妥善保管,不得出借或涂改,禁止偽造、變造、盜用及買賣。

第三十八條 《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遺失后,應當及時報告原發證機關,并自發現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辦理補發證書的手續。未申請補辦的,視為無證。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九條 北京市衛生局負責全市助產技術服務應用的規劃、監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1、制定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和人員的基本條件;頒布有關助產技術規范;

2、規劃全市助產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

3、督察全市開展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執業情況;

4、規劃全市孕產婦急救和轉診網絡;

5、定期公布全市產科質量信息;

6、對醫療保健機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四十條 區縣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助產技術應用的許可、監督、管理、登記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1、負責對開展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及其人員進行審批、校驗、發證、注銷、變更;

2、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開展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規范和本辦法的情況進行日常監督;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案件進行調查、取證、處理;

3、負責協調本行政區域內孕產婦急救和轉診工作;

4、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醫療保健機構的產科質量進行監督管理。

第七章 獎勵與處罰

第四十一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對在助產技術服務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或有突出貢獻的機構和個人,給予表彰或獎勵。

第四十二條 未經批準擅自開展助產技術的非醫療保健機構和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人員,擅自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四十三條 未取得助產技術執業許可擅自從事助產技術的醫療保健機構,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四十四條 未取得助產技術執業許可的醫療保健機構或人員出具出生醫學證明文件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第四十條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四十五條 出具虛假出生醫學證明的,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第四十六條 以不正當手段取得助產技術執業許可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九條規定予以撤消。

第八章 附則

第四十七條 本辦法由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 家庭接生員的管理按京衛婦字[1996]3號文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九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原《北京市助產管理規定(試行)》和《北京市助產工作評估考核標準(補充部分)》、《關于對從事助產工作的單位及人員進行考核、發證事宜的通知》同時廢止。

助產是怎么一個過程為使胎兒順利娩出母體產道,于產前和產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照顧好產婦,認真觀察產程,并指導其正確配合產程進展以及接生(接產)。

接生人員應避免將任何病源帶入產道。開始接生前對產婦外陰按規定消毒,全部接生過程都需堅持無菌操作,應戴口罩、帽子和手套;根據母嬰全面情況,采用不同的接生技術。第一產程(宮頸擴張期),醫務人員應觀察子宮收縮、胎心、宮頸擴張及先露下降的情況,注意血壓,鼓勵產婦少量多次進食、飲水,定時排尿,可給予溫肥皂水灌腸。第二產程為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之間的時間,若宮口開全,而胎膜未破,可行人工破膜。正常頭位分娩時,胎兒先露部為頭,自然分娩多無困難,關鍵是保護會陰。宮口開全后,要指導產婦在宮縮時用迸氣動作增加腹壓,以助胎頭下降和娩出,胎頭下降至陰道外口時接產者應協助胎頭俯屈,使胎頭以最小徑線,在子宮收縮間歇時緩慢地通過陰道口,胎肩娩出時也要注意保護會陰。胎兒先露部下降壓迫骨盆底時,會陰充分擴張變薄,可利于胎兒通過,如果保護不當極易造成裂傷,會陰裂傷應及時修補。新生兒降生后,應及時用吸管吸凈其口、鼻腔內的粘液,以保持呼吸道通暢。此時新生兒開始啼哭,大聲啼哭示呼吸道已暢通。消毒臍帶后在距臍根0.5厘米處,用粗絲線結扎,于離臍根1厘米處剪斷 ,以無菌紗布包蓋后用臍帶布包扎。第三產程為胎盤娩出期,此時應行胎盤助娩。胎兒娩出后,子宮體變硬呈球狀,宮底升高,兼有少量陰道出血,外露的臍帶不再回縮,表示胎盤已剝離,助產者可用左手扶宮底,右手輕拉臍帶,助胎盤娩出。娩出后檢查胎膜是否完整。

篇7

一、堅持預防為主,全面開展綜合性疾病防治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注重做好日常傳染病的監測、報告和人間禽流感的預防及非典防治工作,有效防止了重大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

(一)轄區各醫院均設有預防保健機構或專職人員,強化疫情登記和報告制度,1-12月份全區共報告各類法定傳染病21種763例,總發病率為236.43/十萬,無傳染病死亡病例報告,法定傳染病漏報率低于2%。其中,重點疾病為:肝炎212例;菌痢251例;猩紅熱24例;肺結核81例;流行性腮腺炎26例;尖銳濕疣17例;淋病31例。

(二)1—12月份全區共使用生物制品19種,累計下發使用各種疫苗120198人份,“五苗”接種率達到95%。 (三)與區教體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在我區大中專院校及中小學校建立防治重大傳染病預防接種制度的通知》(殷衛[2005]5號文件),并按要求于今年4、5月份組織轄區各接種門診對7歲、17-19歲人群開展了2215人次的麻疹、風疹、腮腺炎疫苗的查漏補種工作。

(四)今年4月份,對區北蒙辦事處大碾屯小學發生的12例水痘病例情況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在對4例現患病學生進行了個案調查后,對該校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目前患病學生都已恢復健康。

(五)在年初,成立了人間禽流感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疫情應急處理技術指導小組、疫情應急處理小組及預備隊,印發了《突發人間禽流感應急處理預案》、《人間禽流感防治知識》等宣傳資料10000多份;舉辦了轄區各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共200余名參加的“殷都區人間禽流感防治知識培訓班”。加強了轄區7個集貿市場的禽類產品生產、加工、經營場所和轄區160家經營鮮活禽類食品及餐飲單位監督檢查。掌握了轄區98家專業畜禽養殖戶及高暴露人群情況,轄區各醫療機構均制定了相應的人間禽流感防治預案,組建了人間禽流感防治機構,實行疫情值班制度,完善報告制度;以“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為原則,實行了24小時疫情值班制和流感樣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專項報告制度等,及時準確應對了人間禽流感疫情。

(六)印發了《殷都區衛生局關于加強SARS疫情監測報告的通知》,強調了疫情的監測與報告管理,并對轄區各單位的SARS疫情監測報告工作實行了通報制度,根據4月份全國非典疫情情況,及時啟動了疫情應急預案。

(七)為進一步加強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領導,切實搞好我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區政府成立殷都區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的基礎上,我局又成立了“艾滋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及“艾滋病防治專家組”,具體負責全區艾滋病防治工作和技術指導、對外交流、咨詢服務等。并于今年8月份,開展了全區有償供血人員普查,基本摸清了轄區的HIV感染者底數。本次普查,共入戶調查77491戶,調查人口233392人,累計登記既往有償供血人員217人,累計采血150人,查出HIV感染者1人,并對其和既往確認的1名HIV感染者進行了個案調查;截至目前,全區共有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4名。

二、加強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加大衛生監督檢查力度。

(一)衛生監督隊伍的建設,直接關系到衛生監督的質量和效果,1—11月份,共組織90名衛生監督人員參加上級業務部門舉辦的各類培訓班,進一步提高了衛生監督人員業務水平,為我區衛生監督工作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為保障人民群眾的食品衛生安全和身體健康,開展了春節、五一和十一期間的食品衛生安全大檢查,進行了奶制品、飲料、散裝食品、月餅及化妝品市場等12項專項治理,檢查單位(場所)2850戶次,發現各類隱患195處,當即整改148處,限期整改47處,責令停業整頓4家,監控重大隱患1處,制作現場筆錄1284份,下達監督意見書1307份、處罰告知書11份,罰款8500元;查處過期、標識不清等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及原料2300公斤,奶制品150公斤,飲料875件;查處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化妝品12盒、無產品檢驗報告單的衛生用品20包。有力地打擊了非法生產、經營的違法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凈化了食品市場和公共場所衛生環境。

(三)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周宣傳活動。共出動人員25人次,車輛5次,設置咨詢臺2個,宣傳版面4個,發放宣傳材料2700份,舉辦食品安全教育課6班次216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采取了衛生監督科室分片包干的方法,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衛生監督覆蓋率已達100%,同時,利用對從業人員限期體檢,集中培訓等辦法,嚴把從業人員體檢、培訓關,今年1—12月份共體檢5737人,培訓各類從業人員3823人;對52名職業禁忌人員進行了調離,調離率達100%。

(五)認真做好《衛生許可證》審批工作。依據《食品衛生法》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把好《衛生許可證申請書》的審查、發放關,做到合格一戶、簽發一戶,1—12月份,共簽發《衛生許可證申請書》1251份。

三、加強醫療機構管理,規范醫療市場秩序。

全面貫徹落實《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和《河南省醫療機構管理辦法》,堅持醫療機構按規劃設置、按法律管理、按標準評審,有效促進了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規范化、法制化管理。

(一)加大了打擊非法行醫力度,全年共查處非法行醫21家,沒收過期醫用藥品、醫療器械價值7000多元,罰款20400元。有效凈化了我區醫療衛生市場,進一步規范了我區醫療衛生秩序。

(二)根據《河南省鄉村醫生執業注冊管理暫行辦法》、《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圓滿完成鄉醫注冊工作,共計有219人通過信息確認免試注冊,60人通過考試進行了注冊。

(三)完成無正規學歷再教育培訓工作,全區共有219名無正規學歷的衛生人員參加了無學歷再教育學習(其中市中醫藥學校69名,市衛校130名,其它中專院校20名),為下一步鄉鎮衛生院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和農村衛生所(室)在崗鄉村醫生逐步向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轉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根據省市統一安排,圓滿完成了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工作,共有75人報名參加,其中,中醫24人,西醫51人,執業醫師16人,執業助理醫師59人。

(五)按照市衛生局新確定的年審工作內容,以“查問題、定措施、促改進”的指導思想,根據“六統一,八不準”的要求,采取現場檢查、現場辦公的工作方法,完成了全區215家醫療機構的年審、校驗工作。在年審檢查中,從醫療文書的書寫保管,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對外租賃科室情況、一次性衛生用品的使用與銷毀、傳染病的報告與管理、非典防治預案落實情況等進行了重點檢查,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整改要求,促進了醫療機構的規范化、法制化管理。

四、加強醫療衛生保健,服務轄區廣大群眾。

(一)西郊鄉衛生院、新興醫院、區直門診所按照“以人為本,患者至上”醫療衛生服務宗旨,提出“三個一切”、“五心”、“五有”的服務措施,即:一切為了患者、一切服務患者、一切方便患者;接診熱心、檢查細心、解釋耐心、治療精心、讓病人放心;入院有人接、住院有人管、檢查有人賠,出院有車送、回家有隨訪,熱情為患者服務。西郊鄉衛生院門診接診約3.8萬人次,住院收治1900余人次,開展手術近1000臺,業務收入280余萬元;新興醫院全年門診接診約2.5萬人次,住院410人次,業務收入112余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5.7萬元;區直門診業務收入10.3余萬元。

(二)區婦幼保健所1—12月份,共計完成0-7歲兒童系統體檢1896人,新建卡203人,入托體檢2666人,病弱兒童建檔5人,系統體檢率達85%;婦女孕產期保健515人,新建卡69人,婚前體檢22人,其它類別體檢134人,圍產期體檢率85%;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發放程序,共發放398份;門診接待人數2150人次,婦女病普查1500人。

(三)為推動我區社區衛生事業的進一步開展,結合我區衛生規劃要求和社區居民需求,自今年6月份開展創建省級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工作,對原有的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提出了整改要求,并迎接了省衛生廳組織的專題調研和督導。截至目前,我區共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分別是:梅園莊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紗廠路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鐵西路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2個,分別設在鋼六區和鋼二區。

五、提高審批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群眾辦事。

為提高審批效率,方便人民群眾辦事,區衛生局成立了審辦股,審辦股充分落實授權內容,堅持熱情優質服務,樹立了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從成立至今,共接待群眾辦事、咨詢2300余人次,全年工作無投訴。區行政便民服務中心9月份開展百分考核以來,衛生局窗口9月、10月連續2個月奪得“優質服務窗口”、“優質服務標兵”稱號,收到群眾贈送“熱情服務,執政為民”的錦旗一面。全年共發放《衛生許可證》1150個,其中:食品類952個,公共場所類198個,辦理從業人員《健康證》5470個,“兩證”正確發放率100%。

嚴格落實下崗職工再就業優惠政策,從2003年以來,共免費辦理《衛生許可證》180個,免費金額1800元;免費辦理從業人員《健康證》145個,免費金額7250元;免收個體醫療機構管理費11025元;合計19825元。

六、全力以赴,努力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

緊緊圍繞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目標,按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的要求,制定了《殷都區衛生局創衛工作臺帳》、《殷都區衛生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制度》、《殷都區衛生局創衛工作網絡圖》、《殷都區衛生局“創衛”工作目標任務分解表》、《殷都區衛生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目標任務分解及百分檢查評分標準》等,深入開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活動,確保了省初驗工作成功。

(一)健康教育。在省初驗之前,爭取區政府成立了區健康教育所,在區衛生局、防疫站、教體局、西郊鄉、各街道辦事處和轄區各廠礦、企事業單位都建立了健康教育組織,固定了專(兼)職健康教育人員,基本上形成了覆蓋全區的以醫療衛生保健機構中的健康教育組織為骨干,以廠礦、企事業單位、學校、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等單位的專(兼)職健康教育人員為依托的健康教育網絡。

在全區共建立健康教育宣傳欄68個,發放社區居民健康知識應知應會宣傳單13萬張,健康知識應知應會手冊近7萬冊,開展包括觀看錄像、參加講座、有獎知識答卷、組織展覽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發放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基本健康知識應知應會宣傳單3萬份,行業創衛明白卡5000余份。

按照《安陽市醫療衛生單位健康教育工作規范》,要求轄區各醫療衛生單位在病房、門診嚴格按標準開展健康教育,嚴格落實健康教育處方制,在門診、病房、候診室等處均設置了健康教育宣傳欄,向病人及其家屬講解醫療保健知識,免費贈閱疾病預防宣傳資料,確保了住院病人相關疾病知識知曉率達85%以上。我區各醫療機構目前共設立各類健康教育宣傳欄45個。

按照《安陽市教育局、安陽市衛生局關于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全區各學校均設置了健康教育課程,對開設健康教育課的師資安排、教案編寫、課程進度做了明確規定。各學校堅持做到了教員、課本、教案、課時、效果評價五落實。各學校的健康教育課的開課率均達到了100%。

(二)傳染病防治、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加強日常工作的同時,按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9類60條中涉及公共衛生系統的4類30條任務,進行認真分解,安排到相關科室,落實到每一位工作人員,做到責任明確到位。先后制定印發了《殷都區食品衛生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和《殷都區公共衛生系統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方案》。并于9月召開了“殷都區公共衛生系統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動員會”,全體衛生監督人員及轄區380余家從業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對我區衛生系統的創衛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三)加強“五小”門店整治,夯實創衛基礎。先后組織召開4次“五小”專項治理工作會議,轉發了《安陽市“五小”門店專項治理標準》1200份,制作印發《安陽市殷都區創衛辦“五小”整治聯合執法意見書》、《安陽市殷都區創衛辦“五小”整治控制決定書》和《安陽市殷都區創衛辦“五小”整治督查通知書》2000多份。

(四)認真搜集整理匯總歸檔了健康教育、公共場所衛生、食品衛生和傳染病防治及局機關“創衛”工作文本資料,共裝訂成冊五套33本。

七、其它重要工作

(一)截至目前,預算內收入完成102.5633萬元(其中局本身完成20.719萬元,婦幼保健所完成1.5萬元,防疫站80.3443萬元);預算外收入完成13.3324萬元(其中局本身完成5050元,防疫站完成6.8274萬元,婦幼保健所完成6萬元)。

(二)為顧全鋼花路建設大局,西郊鄉衛生院率先拆除了該院防保科、車庫等部分建筑。區政府已經向市政府請示在市第五人民醫院搬遷后的原址上,以西郊鄉衛生院的設備、人員等現有資源為基礎,組建安陽市第七人民醫院或殷都區人民醫院,前期準備工作正在積極籌制。

(三)籌建北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立項、規劃等相關手續已經全部辦妥,平面圖、效果圖已經出臺,資金也籌措完畢。并已向土地部門申報了辦理土地相關手續。

(四)為了保證《行政許可法》在衛生系統能夠順利實施,制定有關行政許可的配套制度和實施流程圖,參加了區組織的《行政許可法》宣傳日活動,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行政審批。

(五)區防疫站檢驗室于今年第一季度取得了省衛生廳頒發的《衛生檢驗機構資格認證書》。

(六)于“5.8”世界紅十字日,參加在市政廣場舉辦的中國紅十字會建會100周年紀念活動,同時開展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動員活動,發放宣傳品400余冊。

(七)根據區財政局、區監察局、區政府糾風辦印發的《殷都區整頓統一著裝工作實施方案》及其通知要求,我局及時進行了整頓工作部署,積極開展自查自糾,對4名超出著裝范圍人員予以整頓清理。

(八)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多次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區衛生局與轄區各醫療機構、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公共場所業主、局屬各二級單位每個工作崗位等都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共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1222份。

(九)按照區武裝部和區防汛辦要求,分別成立了區民兵醫療救護隊(55人)、衛生防疫隊(30人)和防汛搶險醫療救護隊(55人)。

八、存在的問題。

(一)區健康教育所雖然建立起來了,但是辦公場所、人員和經費沒有落實到位,如果不盡快落實,將影響我區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衛生監督體制不順暢,由于我區的衛生監督隊伍在區衛生防疫站,而目前防疫站在工作中由于受經費供給方式的影響,在日常監督工作中,重收費,輕管理,這就是造成我區“五小”門店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如果不盡快理順衛生監督體制,建立一支專門的衛生監督隊伍,全區衛生監督管理工作效率仍將低下,從業單位衛生狀況很難有效徹底改觀。

(三)西郊鄉衛生院的經費問題,目前還沒有得到落實。

(四)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專項資金沒有建立。

九、2006年工作目標。

(一)以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為重點,防止重大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完善疫情報告網絡建設,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率低于2%。

(二)切實加強免疫預防集中接種工作,“五苗”接種率維持在95%以上,安全注射率達100%,居住期限3個月以上流動人口兒童建卡建證率達95%。

(三)嚴防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件發生,保持衛生監督檢查覆蓋率100%,切實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有計劃、有檢查,衛生監督、檢測,技術指導規范,資料齊全。從業單位有有效的《衛生許可證》,衛生管理制度健全,從業人員全部持有《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五病”調離率全部達到100%。

(四)加大全區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居民基本健康知識知曉率≥70%,居民健康行為形成率≥60%。

(五)繼續規范醫療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非法行醫,監督檢查覆蓋率達到100%。

(六)預算內收入完成77萬元(其中局本身完成15萬元,婦幼保健所完成2萬元,防疫站完成60萬元);預算外收入完成12萬元(其中防疫站完成5萬元,婦幼保健所完成7萬元)。

(七)積極完成區委、區政府、市衛生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十、2006年工作措施。

(一)爭取區健康教育所的辦公場所、人員、經費盡快到位,及時、有效地開展我區的健康教育工作;

(二)按照國家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的要求,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辦事規則,待省市衛生行政部門的具體方案下達后,盡快完成區衛生防疫站的撤并整合,成立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區衛生監督所,理順體制,促使區衛生監督所成為一支專門、高效的衛生監督檢查機構,改變衛生監督方法、方式,提升我區衛生狀況。

(三)嚴格按照國家衛生城市的行業標準,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和責任、明確目標,把我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各項工作真正、全面落實到實處。

(四)認真做好西郊衛生院的搬遷重建的各項工作。

(五)按照《殷都區(2001—2010年)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實施方案》,爭取區政府建立農村初保專項基金,與有關部門配合,認真組織實施,推動各項初保目標的落實。

(六)繼續加大對醫療機構監督管理力度,嚴厲打擊無證行醫。個體醫療機構管理模式實行微機化管理,上網公布,增加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

(七)以非典型肺炎、人間禽流感、霍亂、O157:H7出血性腸炎、乙型肝炎、性病艾滋病為重點疾病,以高危人群、在校學生、流動人口為重點人群,加強疾病監測、預防和控制力度,完善疫情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演練,健全報告網絡,防止疫情反復。

(八)加大預防艾滋病宣傳力度,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

(九)加強預防用生物制品管理,加大生物制品監督管理力度,年內開展2—3次生物制品執法檢查,確保生物制品供應渠道正規、制品安全。

(十)加大宣傳力度,配合上級部門搞好碘缺乏病、降氟水質分析、鼠疫等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十一)以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和《消毒技術規范》為重點,進一步規范醫療保健機構的消毒效果的監督監測,加強消毒產品的監督監測,配合區愛衛辦做好全區病媒生物的殺滅和監測工作。

(十二)加強食品衛生監督,配合國家食品打假,開展各項食品衛生專項監督檢查活動,制定切實可行的《街頭飲食攤點衛生設施標準》并積極推廣,保證街頭食品衛生安全;強化管理,嚴管重罰,加大大案、要案的查辦力度,積極參加全省“百案評獎”活動;同時,加強衛生監督員培訓,全面提高監督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技術強的衛生監督隊伍。

篇8

建立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是新醫改“四梁八柱”中的一根柱子,新醫改將催生出一批要求高、功能強、覆蓋廣的信息系統。

公共衛生信息系統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是新醫改的“四梁”之一。新醫改要求: “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救治、采供血、衛生監督和計劃生育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完善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為基礎的醫療服務體系的公共衛生服務功能,建立分工明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互動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促進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建立一個覆蓋廣、功能強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

“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應具有可擴展性和靈活性,它覆蓋了現有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社區衛生服務、應急救治、采供血管理、計劃生育及農村衛生等信息系統的功能。按新醫改的要求,“從2009年開始,逐步在全國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定期為65歲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檢查,為3歲以下嬰幼兒做生長發育檢查,為孕產婦做產前檢查和產后訪視,為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結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導服務。”這些為城鄉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需要“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提供技術支持進行管理。新醫改還要求“從2009年開始開展以下項目: 為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補服葉酸、預防出生缺陷、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農村改水改廁等”,這些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管理也需要“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提供技術支持進行管理。此外還有一些突發事件,如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去年三鹿奶粉引發的“嬰兒結石事件”、2005年劣質奶粉引起的“大頭娃娃”事件等,其處置與管理更需要“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持進行管理。隨著新醫改工作的推進,每年都會有新的政策出臺、每年都會有新的公共衛生項目開展,信息系統經常要調整改變,因此“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應是一個具備可擴展性的、靈活的系統。

“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的基礎是四類檔案,即個人健康檔案、家庭健康檔案、機構衛生檔案、社區健康檔案。公共衛生信息系統中各類信息相互交叉(如孕產婦保健與兒童保健、兒童保健與預防接種)、前后關聯(如: 健康教育與慢病管理、婦女保健到老年保健),隨著時間的遷延,每年都會新增“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都會新增“孕產婦”,但其信息單元最終只可歸為四類: 即個人信息、家庭信息、機構信息、社區信息。公共衛生的每項工作、每個項目、每個事件的信息都是個人、家庭、機構或社區的某些特征信息的集合。為避免發生多個系統重復采集數據、數出多門、互不共享的情況,新建立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應以四類檔案為基礎,對各類數據信息進行統一管理,并遵循從數據源發生處一次性采集基礎數據的原則,以實現“統一高效、互聯互通”的目標。

“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必須統一規劃和部署。“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的用戶可歸為四類: 一是專業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如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救治、采供血、衛生監督和計劃生育等工作的機構; 二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中從事公共衛生服務的部門或科室; 三是各級各類醫院,如上報傳染病等; 四是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政府。這些用戶基本覆蓋了醫療衛生系統的所有單位和部門、其內容基本囊括了大部分醫療衛生活動,因此“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必須根據大衛生的理念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和實施。只有這樣,新醫改“建立分工明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互動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醫療保障信息系統

醫療保障體系也是新醫改的“四梁”之一。新醫改要求: “建立和完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加快基金管理、費用結算與控制、醫療行為管理與監督、參保單位和個人管理服務等具有復合功能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設。加強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信息系統建設,實現與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的對接,積極推廣‘一卡通’等辦法,方便參保(合)人員就醫,增加醫療服務的透明度。”還要求: “有效整合基本醫療保險經辦資源,逐步實現城鄉基本醫療保險行政管理的統一。”國務院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的通知中也要求“做好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城鄉醫療救助之間的銜接,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障管理制度,并逐步整合基本醫療保障經辦管理資源。”這些要求是醫療保障信息系統的基本需求。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已形成了多種醫療保障制度,在短期內統一不同的醫療保障制度是難以實現的,但對不同醫療保障制度進行統一管理、分開核算還是可行的。為給醫療保障的統一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研發集不同醫療保障管理功能于一體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是非常必要的,既是政策的需要,也是市場的迫切需求。

“醫療保障信息系統”應能實現對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新農合、城鄉醫療救助的統一管理,實現對各醫療保障制度相關信息的綜合管理,應為基金安全提供技術支持,為基金效益最大化提供技術支持,為協調醫、患、保、藥四方利益提供技術支持。此外,還應方便群眾參保就醫和補償、方便各醫院藥店為群眾提供及時服務、方便各定點服務單位與醫保經辦機構及時辦理結算。

“醫療保障信息系統”應具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業務管理功能,包括對參保、征繳、賬戶及證卡的管理,對基金的收入、分配、支付和結轉的管理,還包括補償管理和結算管理。業務管理功能的使用者為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二是監控監管功能,對參保與受益情況、保費征繳情況、基金運行情況、補償結算情況、醫療服務單位情況、醫療費用情況、藥品管理情況、醫療服務利用情況、參保人群健康情況、不同保障制度的對比等情況進行監管分析,通過圖像、圖形、圖表數據和語音等形式實時動態地展現各類信息,此外還包括了查詢匯總功能、統計報表的管理功能、對醫療費用進行測算和設計調整補償方案等功能。監控監管功能的使用者主要是醫療保障的管理者和有關管理機構。三是公眾服務功能,能通過門戶網站為公眾提供政策法規、規章制度等信息,公示有關醫療保障信息,提供信息查詢功能,提供監督與投訴的渠道。

“醫療保障信息系統”應能將一些基礎信息,如參保(合)對象的名單、各類補償情況等信息提供給“公共衛生信息系統”。

藥品信息管理系統

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也是新醫改的“四梁”之一。新醫改要求: “加快建立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基礎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保障人民群眾安全用藥。”“建立和完善國家、省、市三級藥品監管、藥品檢驗檢測、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信息網絡。建立基本藥物供求信息系統。”“發展藥品現代物流和連鎖經營,促進藥品生產、流通企業的整合。建立便民惠農的農村藥品供應網。完善藥品儲備制度。支持用量小的特殊用藥、急救用藥生產。規范藥品采購,堅決治理醫藥購銷中的商業賄賂。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建立藥品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等等。要實現這些目標,一個功能齊全的“藥品信息管理系統”是必不可少的。

“藥品信息管理系統”對藥品進入市場、直至病人使用后的各類信息進行連續動態的全程監管,管理藥品出廠、采購、運輸、存儲、銷售及使用的信息,管理相關各單位的招標采購記錄、驗收記錄、銷售記錄、運輸存儲記錄、不良反應報告記錄、過期霉變銷毀記錄,管理的項目包括藥品的通用名稱、生產廠商、劑型、規格、批號、有效期、批準文號、購銷單位、購銷數量、購銷價格、購銷日期,經辦人員等。

“藥品信息管理系統”還要管理生產、經營單位的許可資質、營業執照、質量認證資質、批準證明材料,管理有關供貨單位的銷售委托書和有關從業人員的資質。藥品信息管理系統由醫藥行政部門主管,有權限地讓醫療衛生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生產產家、藥品采購部門、藥品儲存運輸等單位使用。系統將實現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的全電子監管,實現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執行情況的監管,對藥品流通情況的全程動態監管,對藥品價格的全程監管,實現對藥品質量及不良反應的自動預警和提供應急處置方案。

“藥品信息管理系統”還要為公共服務信息系統、醫療保障信息系統、醫藥衛生監管系統、衛生財務管理系統提供基本信息; 能通過門戶網站向公眾提供各類與藥品有關的信息。

醫藥衛生監管系統

建立嚴格有效的醫藥衛生監管體制是新醫改要完善的體制之一,包括醫療衛生監管、社會公共衛生監管、醫療保障的監管和藥品監管。

新醫改對醫療衛生監管的要求是: “強化醫療衛生服務行為和質量監管,完善醫療衛生服務標準和質量評價體系,規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快制定統一的疾病診療規范,健全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監測網絡。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的準入和運行監管。”

新醫改對社會公共衛生監管的要求是: “加強對生活飲用水安全、職業危害防治、食品安全、醫療廢棄物處置等社會公共衛生的監管。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違法行為。”

新醫改對醫療保障監管的要求是: “加強對醫療保險經辦、基金管理和使用等環節的監管,建立醫療保險基金有效使用和風險防范機制。強化醫療保障對醫療服務的監控作用,完善支付制度,積極探索實行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方式,建立激勵與懲戒并重的有效約束機制。”

新醫改對藥品監管的要求是: “強化政府監管責任,完善監管體系建設,嚴格藥品研究、生產、流通、使用、價格和廣告的監管。落實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加強對高風險品種生產的監管。嚴格實施藥品經營管理規范,探索建立藥品經營許可分類、分級的管理模式,加大重點品種的監督抽驗力度。建立農村藥品監督網。加強政府對藥品價格的監管,有效抑制虛高定價。規范藥品臨床使用,發揮執業藥師指導合理用藥與藥品質量管理方面的作用。”

新醫改要求所有監管工作要“建立信息公開、社會多方參與的監管制度,鼓勵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和個人對政府部門、醫藥機構和相關體系的運行績效進行獨立評價和監督,加強行業自律。”

要實現以上這些要求,沒有一個功能強大的“醫藥衛生監管系統”作為支撐是不可想象的。我國衛生機構數達30萬個以上,衛生從業人員數近600萬,每年被監管的食品衛生單位、公共衛生場所有700萬個、從業人員數千萬,每年的監督戶次數近2000萬次。特別是新醫改方案提出要對醫療保障進行監管,其監管的單位及內容將更多。“醫藥衛生監管系統”將以單位機構和場所為基本單元,并關聯有關個人信息,對單位機構和場所的監管信息進行規范、定時、動態采集,進行自動處理分析、評價,進行匯總對比,開展自動報警。為醫療衛生工作保駕護航。

“醫藥衛生監管信息系統”一定要與公共衛生信息系統、醫療保障信息系統、衛生財務信息系統關聯,從中獲取有關基礎數據。

衛生科教及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建立醫療衛生科技創新機制和人才保障機制也是新醫改要完善的體制之一,其中包括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醫學教育等內容。

新醫改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要求是: “加大醫學科研投入,深化醫藥衛生科技體制和機構改革,整合優勢醫學科研資源,加快實施醫藥科技重大專項,鼓勵自主創新,加強對重大疾病防治技術和新藥研制關鍵技術等的研究,在醫學基礎和應用研究、高技術研究、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研究等方面力求新的突破。開發生產適合我國國情的醫療器械。”

醫藥衛生科技管理工作、教育培訓工作、人才保障工作涉及到全國30萬所醫院、600萬從業人員和每年30萬~40萬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如此巨大的科技工程非常需要信息技術進行支撐。衛生科教及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包括科技項目管理、培訓項目管理; 衛生技術人員的就業、執業資質及職稱管理,培訓及流動管理; 還包括有關機構的人力資源的配置及優化管理。

衛生財務信息系統

“財務監管信息化”是新醫改的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內容之一,新醫改要求在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時“要明確收支范圍和標準,實行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的財務管理辦法,并探索實行收支兩條線、公共衛生和醫療保障經費的總額預付等多種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嚴格收支預算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建立規范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時要“進一步完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嚴格預算管理,加強財務監管和運行監督。地方可結合本地實際,對有條件的醫院開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繳、差額補助、獎懲分明’等多種管理辦法的試點。”

我國政府每年衛生支出數千億元,2009年~2011年政府衛生投入達8500億元,政府的投入還將帶動社會和個人的投入增加,我國每年的衛生總費用將達萬億元以上。監管這筆資金必須依靠信息技術,必須依靠“衛生財務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