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2 07:30: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低俗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當代藝術與城市歷史這個當然的文化載體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城市歷史中的民間文化更值得作為城市雕塑設計的出發點,地域文化民間文化為藝術靈感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料。民間文化融入城市雕塑作品,可以使市民和當地民眾有更加溫暖的親和感。城市雕塑可以將不同地域文化的特點、特征,文化背景相溶合。一個城市的靈魂是對人類歷史的傳承,傳承城市歷史的最好載體就是城市雕塑。城市雕塑不僅能折射出城市豐富的歷史文化,也成為城市靈魂的主要承載者。在河南省濟源市有一組《愚公移山》雕塑,就取材于濟源市當地的神話傳說: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以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代表人物。以愚公堅持不懈開山劈路的民間神話傳說為基礎,將古人的傳統精神和當代人的精神結合在一起,把當地遠古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戰天斗地精神和剛毅、倔強的山民精神完美地呈現在雕塑之中。非常巧妙地融入了當地的民間傳統文化精神。《愚公移山》雕塑很好的融合了濟源的歷史文化故事和現代人民不斷進取的精神,展示了濟源人民頑強拼搏,開創美好未來的新面貌。因此,不僅當地民眾廣泛接受這座雕塑,而且《愚公移山》雕塑已成為了人們記憶這座城市的特征。
二、城市氣質應在城市雕塑中提煉
城市氣質是城市社會生活幾十年上百年約定俗成逐漸成形固定下來的,它貫穿了一座城市的整個歷史。城市的面貌特征、文化傳統、習慣習俗等也成為城市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與城市所處地理環境、經濟、政治、文化等多種因素有關。每一個城市有不一樣的城市氣質:北京莊嚴而穩重,上海智慧與包容,杭州精致而溫柔,南京成熟與內斂。在城市雕塑中,要體現城市的氣質,例如在河南省周口市的大鐵牛像,它象征著奮發進取、勤勞有為,代表著周口人民分發進取和辛勤勞作的精神,已經成為周口人精神與氣質的象征。它是一種社會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象征,已超越普通的美學價值。深圳市“深圳人的一天”城市雕塑組,活靈活現地呈現了“經理打電話、清潔工掃地、路人看報讀書”等人物和場景,組成了深圳普通市民的一天。
三、地域民俗文化應在城市雕塑被挖掘
隨著社會發展變化形成的豐富多彩的民俗,把它們融合到城市雕塑中也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民俗文化不僅反映著人們純真的思想感情,而且展現了文化歷史的精神內涵,是傳統精神與當代藝術、歷史文化與現代社會的一種完美結合。將民俗文化中的神話題材融入到城市雕塑作品中,使人們看到雕塑就會通過聯想撫今追昔、思緒萬千。因此,充分挖掘蘊含當地民俗文化題材并在城市雕塑作品呈現,把當地民間傳說及人文傳統作為作品取意的基礎和依據,使雕塑既具有當地傳統文化的特征,又富有新的時代特征。這樣,雕塑作品就可以滿足不同文化層面的人的審美需求,人人都能接受。例如蘭州的熱冬果、牛肉拉面等,天津的吹糖人、租界的馬車、磨粉和面等雕塑。沿著天津五大道上建造了許多帶有天津民俗風情的雕塑,這些雕塑很容易把人們的思緒帶到老天津時代,人們喜聞樂道這些好的雕塑作品。
四、結語
篇2
略論第二語言教與學中的文化因素
摘要:文化教學是語言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一直受到國內外語言學者的矚目,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一書從學習者、教師、教材三方面,探討了文化在外語習得和外語教學過程中的重大作用,展現西方文化教學的前沿動態,為我國文化教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關鍵詞:第二語言 教學 文化因素
作者簡介:姓名:王蕾,女,1980.8,江蘇連云港人,廣西民族大學06級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生
篇3
關鍵詞:《芒果街上的小屋》 文化元素 傳遞
一、引言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希斯內羅絲的一部半自傳體小說,小說以語言自然質樸、清新澄澈為特色。由于作者桑德拉?希斯內羅絲是位墨西哥裔的美國作家,而文中所描述的也是墨西哥裔移民在美國的生活,所以小說文化成分復雜,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小說充滿了異域風情,墨西哥文化突出;其二,敘事環境以美國為背景,美國文化特色鮮明;其三,文中頻繁出現墨西哥文化與美國文化相互碰撞及交融;其四,書中所描述的這一群體以西班牙語為母語,正文雖以英文寫就但其中也穿插有西班牙語。由此,對譯者而言,文化信息的有效傳達極具挑戰性。
芬蘭學者切斯特曼指出,譯者需要促進原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之間的理解和交流,實現不同語域最大限度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1]小說以一種青澀稚嫩的口吻敘事,為了與原著的文風相契合,譯者潘帕多采用異化翻譯法。譯者主要運用以下三種途徑來處理文化信息。
二、文化元素的傳遞途徑
(一)以彌補讀者文化缺失為目的,添加注釋
小說譯本加了50個注釋,所以這是“知識性的接受”的翻譯文本。“這種策略是堅持翻譯文本的認知和批評功能外化的體現,并比較直接地解決了翻譯中的‘文化缺省’問題”。[2]注釋可以給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提供充足的文化信息,直接傳達缺失內容。
1.宗教文化的傳遞
墨西哥文化中存在著許多宗教文化現象,如Precious Blood,Voodoo(巫毒教)等,這些對于嚴重缺乏背景知識跨文化讀者而言,理解易遇到障礙,影響書籍的可讀性。為此,譯者均提供了相關的解釋,便于讀者的理解和學習。
例:Her name was Guadalupe and she was pretty like my mother.[3]
她全名叫瓜達盧佩。她像我媽媽一樣漂亮。[3]
注釋:Guadalupe也是墨西哥圣母的名字。每年12月12日的瓜達盧佩圣母節(Guadalupe Day)是墨西哥最重要的宗教節日。[3]
2.文學現象的傳遞
除宗教元素外,書中的文學色彩很濃重,主要通過以英語文化為背景的文學人物(如:Cinderella,Rapunzel《萵苣姑娘》,Cleopatra《克莉奧帕特拉》),書籍(如:The Water Babies《水孩子》,the Walrus and the Carpenter《海象和木匠》)、影視(如:Wonder Woman《神奇女俠》,300 Spartans《斯巴達三百壯》)等方面來傳達。在篇章中,作者采用的是直譯的方法,音譯人名、直譯書名或影視名,但均在譯篇的末尾注明出處、作者、故事梗概。
例:Today we are Cinderella because our feet fit exactly, and we laugh at Rachel’s one foot with a girl’s grey sock and a lady’s high heel.[3]
今天我們是辛德萊拉,因為我們的腳正合適。我們對著拉切爾一只套著學生灰短襪又穿著女士高跟鞋的腳大笑。[3]
注釋:Cinderella,格林童話中穿著水晶鞋的灰姑娘的名字。[3]
3.語言現象的傳遞
文章中西班牙語貫穿始終,并且西班牙語的使用均有其內涵的指向性。當小說中的人物需要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原始情感時,多運用西班牙語。對書中人物而言,英語只不過是一種交流工具,而西班牙語則充滿血肉而且飽含情感。對西班牙語的運用體現了他們對自身語言及文化的珍視。例如,在《黑暗里醒來的疲憊的爸爸》這一章節中,爸爸用西班牙語告訴埃斯佩浪莎爺爺去世的消息:“Your abuelito (grand-father) is dead”,“Estd muerto (he is dead)”.[3]書中注解了該句西班牙語的含義。文中對出現的西班牙語添加了注解,由此來提醒讀者語言的轉換,進而傳達語言文化所蘊含的情感。
4.社會文化的傳遞
通常,讀者對信息的接受程度不僅僅局限于背景知識的限制,由于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思維方式也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內容的確很讓人費解,為此譯者也為部分語句添加注釋,將原文相聯系指出書中所要表達的意味。
例:Someday I will have a best friend all my own. One I can tell my secrets to. One who will understand my jokes without my having to explain them. Until then I am a red balloon, a balloon tied to an anchor. [3]
有一天,我會有一個我自己的、最好的朋友。一個我可以向她吐露秘密的朋友。一個不用我解釋就能聽懂我的笑話的朋友。在那之前,我將一直是一個紅色氣球,一個被泊住的氣球。[3]
注釋:在這個故事里,氣球是向外逃逸的象征,而“被泊住”的狀態暗示了某種束縛,比如她與蕾妮的關系意味著家庭責任。
(二)以譯文在目的語中的規范化為導向,靈活轉換
例1. Not the way you can tell with Rachel and Lucy who have the same fat popsicle lips like everybody else in their family.[3]
人們可以看出拉切爾和露西是(姐妹),因為她們一模一樣的雪糕似的厚嘴唇。[3]
例2. Then she was sorry and said I could stay―just for today, not tomorrow or the day after―you go home. And I said yes and could I please have a Kleenex―I had to blow my nose.[3]
然后她很抱歉,說我可以留下來,只是今天,明天或者以后――你就回家。我說好的,可以給我一張面紙嗎?――我要擤擤鼻子。[3]
Popsicle 是一種雪糕的品牌,Kleenex是一種面巾紙的牌子。文中沒有將其翻譯為物品的品牌名,而是直接跳過表層名稱翻譯為事物實體。這種翻譯方法很可取,它增強了文章的連貫性,使讀者不受文化背景知識缺乏的干擾。并且,在文后加注釋,同時不會缺失文化信息。“盡管‘面紙’具有一定程度的語義模糊,卻符合中國讀者的認知程度。然而,為了降低譯文中形成的語義模糊,譯者為這一詞加了一個注釋。”[5]這種轉換較為靈活地將有效信息翻譯得既便于讀者理解又不影響文章風格。
(三)以讀者文化知識背景為參照,直接音譯
例1. She wears dark nylons all the time and lots of makeup she gets free from selling Avon. [3]
她總是穿暗色的尼龍絲襪,化很多妝,那是她推銷雅芳的時候不花錢得來的。[3]
例2. One day you wake up and they are there. Ready and waiting like a new Buick with the keys in the ignition.[3]
某一天,你醒過來,它們就在那里了。一切就緒,等在那里,向一輛嶄新的別克,鑰匙插在點火器上。[3]
對于這兩段文字中出現的Avon 和Buick,譯者直接音譯成了“雅芳”和“別克”。相比之下,采用了與Popsicle 和Kleenex截然不同的譯法。此舉還是鑒于文化意義的差異。音譯屬于比較突出的異化手段,其目的是將譯語中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完整地引入到譯語文化中。[5]Buick汽車知名度高,中國讀者對其并不陌生,不具有文化意義上的模糊性。因此,直接的音譯忠實于原文,同時又沒有造成譯文的模糊。更重要的是,化妝品品牌和汽車的品牌對于化妝品和汽車而言的意義與面巾紙的品牌對于面巾紙的意義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這兩種對商品名稱的翻譯“一種提高了源語言的模糊度,一種基本保持了源語言的模糊度,但都取得了不錯的翻譯效果,并在注釋的介入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平衡”。[4]這都是得益于作者深厚的跨文化功底。
三、結論
該譯本對大量文化信息的處理方式為文學翻譯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從文本的選擇、翻譯策略的采用到譯文在譯入語文化中評價與流傳都受到各種文化因素的影響和制約。[6]但從文化信息處理的角度來看,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自己豐富的跨文化知識背景,整個翻譯過程流暢自如。這啟示我們學習翻譯技巧和方法固然很重要,但同時也擴充自身的跨文化知識,綜合考慮翻譯的整個流程和文化的制約因素。
參考文獻
[1] Chesterman Andrew.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J].The Translator,2001:2.
[2] 王東風.文化缺省與翻譯中的連貫重構[J].外國語,1997(6):55-60.
[3] 桑德拉?希斯內羅絲.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J].潘帕,譯//芒果街上的小屋[M].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2006: 9,21,29,52,63,77,194,215,158, 167,174,201,205,217.
[4] 王卓.文化翻譯視閾下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從《芒果街上的小屋》譯文中的注釋說起[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7,31(4):71.
篇4
論文摘要: 《禮記·樂記》作為
樂黛云在其著作《跨文化之橋》中寫到:“追求和諧是東方各民族共同的傳統精神”。“和”是中華民族永恒鮮活的文化精神,凝聚著中華民族對人生、社會乃至宇宙的深刻體驗和理性思考。《樂記》是我國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它的內在靈魂就是“和”。《樂記》以天地為思維的兩極,運用整體思維和模糊思維,以意象化的語言闡釋了“和”的思想,不僅在當時,乃至今天都具有深刻的人文價值和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 《樂記》的“和諧”思想探討
要想真正弄清楚《樂記》“和諧”思想的含義,就不能不涉及
“樂”與 “禮”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禮”將人們區分開來,分清尊卑;“樂”則讓不同等級之間的人和睦相處。而“和”則是體現出禮樂教化所要達到的一種人際關系上的美好境界:“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
(三)人與天的和諧
人與天的和諧,即人與 自然 的和諧,也就是古人說的天人合一,今人說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蔡仲德先生在其著作《
其次,在方法論視閾下,《樂記》的和諧思想有助于我們抵制腐朽文化,發揚先進文化。隨著科技的 發展 ,文化也 日新月異。在文化突飛猛進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問題:高雅與低俗并存,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同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正宗主流文化學習的人越來越少,而鋪天蓋地的低俗消極文化正消蝕著廣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心智和斗志。面對這些問題,我們不得不思考文化與倫理的關系問題,文化對道德的影響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到《樂記》那里尋找答案不失為一良策。《樂記》作為一部儒家經典,不僅是 音樂 史上的巨著,更是一部倫 理學 和社會學著作,對于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人類的道德修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有利于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通過上面對《樂記》和諧思想的探討,我們可以看出,《樂記》的和諧思想具有很強的倫理價值,對于人們道德修養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音樂具有改良社會風氣,改變社會陳規陋習的作用。禮,即道德規范對人們道德修養的作用一目了然,而樂對社會風氣,道德修養的作用則是潛移默化的。
《樂記》主張音樂對個人的道德修養有重要作用,“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慈、良之心油然生矣”。樂教不僅對個人有重要影響,還有促成群體關系和睦的重要一面,“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昕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樂教再配以禮教,則“移風易俗,天下皆寧”“情見而義立,樂終而德尊”的良好社會風氣指日可待。 所以 ,學習《樂記》、研究《樂記》、從《樂記》中汲取智慧,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和諧、把握和諧,更有助于我們發展和諧文化、構建和諧社會。
參考 文獻 :
[1]《國語·鄭語》
篇5
關鍵詞:影視;審美文化;傳承;流變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0-0149-01
一、中國古今審美文化一脈相承
在人們對當代審美文化的批評中,存在一種很普遍的傾向,即容易將當代審美文化趣尚的“世俗化”解讀為“低俗化”,進而對之表現出鮮明的不屑和否定態度,認為它的出現即意味著審美活動中人文精神的喪失。片面強調審美和藝術的非功利性及其終極關懷價值的形而上的絕對性。這實際上是用西方在宗教文化背景中形成的那種純粹的“超越論”美學“原理”來審視、解釋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的結果。而在西方這樣的超越論美學話語中,人們對天國、神性、彼岸等所謂本體界域的憧憬往往遠甚于對世間、人性、此岸等經驗世界的關注。在這種美學話語中,審美或藝術被理解為人性向神性、世間向天國、此岸向彼岸、感性向理性飛升的一種典范形式。
在感性的快樂和享受中仍然要求一種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滿足和愉悅,應當說是大多數中國人的審美態度和方式。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絕對不是滯留于感官層面、欲望層面的低俗文化,而是在生活世界、現實領域里追求理想,實現超越,特別是通過審美愉悅的而非宗教禁欲的方式來“世俗性”地實現著理想,完成著超越。
所以,如果將當代審美文化的“世俗化”趣尚放在中國傳統文化資源中來審視,放在與古代傳統有著更多文化血緣聯系的市民社會中來考察,我們就不會用西方的“超越論”美學觀念來對這一趣尚進行片面的指責和簡單的否定,就會對當代審美文化的發展多一些學術寬容和深度理解,就會充分考慮到其深厚的傳統審美文化歷史積淀的背景,而用一種更加合理的學術立場來解釋它,進而更健康更科學地推動它、建設它。
二、“少年派”帶來的審美沖擊
以華人導演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為例。李安以往的作品,也不乏其哲學思想的流露,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倫理的階段。游走于東西方世界中的國際公民李安,最擅長的是用東方的哲學思想去駕馭西方題材。
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作品,李安的“野心”似乎更大,片中所顯露的哲學思想、宗教情結,如此之多,如此之直白,他不僅要表達東方佛學的禪意,還要表達西方基督教的信仰力量,甚至于古印度宗教里的宇宙的本質、人的本質。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是少年派與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猛虎在大海共存亡的情節。一只隨時能將人吃掉的猛虎,在特殊的情況下,卻成了少年派活下去的最大支柱與動力。在渺無人煙的大海,最大的恐懼,其實不再是對肉體造成威脅的猛虎,甚至也不是險惡的環境,而是孤獨,遠離人世、深不可測、無法預知未來的孤獨,這才是最深的恐懼,比起猛虎那種有形的恐懼,無形的才更可怕。在與猛虎對峙的過程中,少年派求生本能被無限激發,相比起同類型的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魯濱遜漂流記》,無論是書還是影片,比前兩者更進一步的是,除了表現出人類在戰勝恐懼與險境過程中,所表露出的巨大的令人敬畏的力量。
三、審美文化的傳承與流變
審美文化是整個文化發展的高級形式, 是把審美原則貫穿于人們的社會日常生活的產物。隨著文化領域中藝術和審美部分的自治性的增強, 其內在原則越出邊界, 逐漸向其他領域滲透, 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各方面。因此,審美文化是現代文化的主要形式, 也是高級形式, 它把超功利性和愉悅性原則滲透到整個文化領域, 以豐富人的精神生活。審美文化就是使生活審美化, 它是以非功利的目的為目的的那部分文化或以反抗功利的態度對待功利而顯現出自由感的那部分文化。
在目前的情況下, 最好的選擇就是擴大共識, 尋求大多數人都可能接受的理解。把審美文化理解為具有審美屬性或審美價值的文化。重視了審美文化的審美因素, 也有助于從整個人類文化的大格局中理解審美文化, 但難以有效地說明當代審美文化研究的特殊性。因此,可策略性地使用這種解釋的概念, 以重新理解古今中外的審美現象和美學問題, 特別是被傳統的美學史研究所忽視的審美現象和美學問題。把審美文化理解為現代文化的主要形式, 或文化的高級形式, 突出了審美文化的當代性, 能夠從當代文化的現實狀況來理解審美文化, 也有助于抵制各種以審美文化名義出現的非審美或反審美的文化, 但有可能把大量的審美現象和美學問題排斥到審美文化的研究范圍之外。因此,也可以策略性地使用這種解釋的概念, 以有效地理解當代文化的變化, 并以審美文化的方式介入文化現實, 參與當代文化的建設。
篇6
有關新聞的重要性《論語•子路》篇記載,魯定公問孔子:“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說:“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不可以簡單地這么說,但有近似于這樣的話。孔子認為一個國君如果能夠明了“為君難”的道理,即懂得做國君責任的重大,能夠克制自己的貪欲和虛榮,不濫用君主的權力,認真做事,就可以一言興邦,反之則會一言喪邦。這些話用于現在具有更為廣泛的意義,完全可以用來形容新聞的重要性。現代社會離不開新聞,新聞傳媒是人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發展和提高自身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新聞能提供日常生活服務,提高民眾的道德水準,實施輿論監督,鞭撻社會丑惡,提高社會的整合力,推進社會變革,新聞的力量確實可以達到興邦、喪邦的程度。劉向在《說苑•談叢》中說:“百行之本,一言也。一言而適,可以卻敵。一言而得,可以保國。”《周易•系辭上傳》中說:“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制造禍亂可以借言語為媒介。20世紀50年代美國政府利用新聞媒體顛覆了委內瑞拉阿本斯政府,兵不血刃。20世紀80年代蘇聯正是由于新聞輿論的失控,進一步加劇了政治的動蕩,導致蘇聯的最終解體。孔子特別強調慎言。“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里仁》)訥是說話謹慎的意思。《論語•述而》篇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和鬼神之事。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一心去鉆研邪端異說,這就是禍害啊。怪力亂神,邪端異說,亂人視聽,誘發思想混亂,影響社會的穩定和諧。孔子作為當時的社會名人,不談論怪力亂神、邪端異說,慎言自重,是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是我們后世學習的楷模。孔子對于慎言的重視從另一個側面給我們指出了輿論導向的重要性。
進入21世紀,中國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社會體系更加多層次化,人們的觀念更加復雜多變,各種新問題交織疊現。在這樣一個時代,新聞事業作為溝通社會、傳播信息的主要載體與工具,需要肩負起更為重大的責任,更好地指導社會與民眾,劇變的社會更需要正確的輿論導向。總書記曾說:“輿論引導正確,利黨利國利民;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每一個新聞工作者都應該牢記這一點,認認真真做好本職工作,懂得自己工作責任的重大,社會會因有這種責任而更加進步,民族會因有這種責任而更加團結,國家會因有這種責任而更加強大。有關新聞的真實性真實性是新聞取信于民的必備條件,如果事實虛假,就談不上新聞的可信性,也就會失去新聞應有的作用,失去媒體生存、發展的基礎,更談不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可是目前在新聞界,虛假新聞和失實報道卻屢見不鮮,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孔子在《論語•陽貨》篇中說:“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在《論語•衛靈公》篇中又強調:“巧言亂德。”可以說,正是“道聽途說”和“巧言”制造了虛假新聞和失實報道。道聽途說的事情,它的真實性是應該大打折扣的。可是偏偏有一些人喜歡傳播這種小道消息,搖唇鼓舌,飛短流長,一些記者未經仔細查證,就把它公之于眾,造成惡劣影響。這是一種浮躁、懈怠的工作作風,它的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浮在上面,不愿深入調查研究,馬虎草率,胡亂湊數;有的采取“拿來主義”,把其他媒體刊登的報道稍作加工,“移花接木”到自家媒體上;有的干脆從互聯網上直接下載,換個面孔“梅開二度”;有的出入高檔賓館,雙腳不沾“地氣”,靠泡會議、打電話完成發稿任務;有的則更“聰明”,直接將意圖告訴通訊員,讓對方采寫,最后自己署上大名,還放在前頭……巧言現象在新聞界也不少見,有的捕風捉影,有的夸大其詞,有的歪曲事實,有的甚至憑空捏造。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種:一是追逐名利。有的人為了出名,不惜公然造假,制造轟動性“假新聞”,如2004年獲得攝影界最高獎“荷賽”三等獎的南方某報攝影作品《非典時期的婚禮》。有的人為了稿件好發,歪曲事實,如2001年全國爆炒的“女兒狀告爸爸熱吻”。有的人將媒體作為經營牟利的工具,打著“監督”的旗號,要錢要物,敲詐勒索,而后在報刊上胡寫一通,淪為金錢的奴隸。
在《論語•里仁》篇中孔子說:“放于利而行,多怨。”只為了追逐個人的利益肆意而行,會招致很多怨恨。二是屈從于廣告商。在商品化的現代社會,一些廣告商和廣告大戶成為許多媒體的食父母”,媒體一般不敢得罪他們,明明有問題,偏說沒問題;明明是大問題,偏偏說成是小問題。三是媚俗低俗。“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擠走了學者,緋聞頂替了事實,娛樂覆蓋了文化,低俗代替了莊重。”這是我們一些媒體媚俗低俗之風的寫照。在2003年夏季,西班牙皇家馬德里足球隊訪華和“人造美女”炒作中,媒體諂媚和低俗的表演發揮到了極致。一味媚俗低俗必然會夸大粉飾,虛假不實。怎樣改變這種不良風氣?孔子給我們標舉出了一個“德”字。他說道聽途說是道德所唾棄的,巧言會敗壞道德,也就是說這種事情有德之人不為也!新聞界要改變這種狀況,其實最根本的就是提升新聞工作者的道德修養。新聞真實性從淺層意義上看是一種業務要求,從深層意義上講則應該是一種道德要求。當然,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規章制度甚至法律法規來加以約束,但是,再完備的規范也不可避免地會存在漏洞,再完美的法律也不可能制止犯罪。因為這種要求只是一種外在要求、強制性要求,而道德要求則是一種內在要求,強調主體的內化作用。只有把新聞的真實性作為一種自覺的道德要求,新聞工作者才能在現實社會的種種誘惑面前,守住自己的良知,保持自己客觀公正的形象和“無冕之王”的權威。有了這種高境界的追求,令新聞界和社會頭痛的“有償新聞”之類的問題,才有希望得到根本解決。新聞工作者要發揚深入實際采訪的優良作風,切實保證新聞的真實性。《論語•子罕》篇說:“子絕四:毋意(臆),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自覺避免了四種毛病:不憑空揣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唯我獨尊。《論語•衛靈公》篇中孔子說:“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告誡我們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不能人云亦云。
《論語•為政》篇中孔子闡發得更為具體:“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了解一個人,要看他處事的目的和動機,觀察他采取的方法,還要分析他的興趣和好惡,這樣,又有誰能夠隱瞞呢?視、觀、察循序漸進、層層深入,既有外在的審視,又有內在的思慮。我們新聞工作者亦是如此,只有深入采訪,認真觀察,審慎思考,才能作出正確判斷。首先,需要深入采訪。多采訪一些人,多掌握一些背景資料,訪談視角要寬泛。其次,需要認真核實。不能怕費事,一定要找相關部門核實相關情況。最后,需要認真思考,然后作出正確判斷。只有經過認真核實、深入思考,才能不被表象所迷惑,才能防止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現象的出現。有關新聞的語言要求海涅曾說:“語言可以把死人從墓中叫出來,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語言可以使侏儒變為巨人,也能將巨人徹底打倒。”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通過新聞媒體傳播于世,其威力更是難以估量。因此,如何使用新聞語言,也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論語》中孔子的一些觀點對于新聞寫作的語言運用很有借鑒意義。第一,“辭達而已”。這是孔子在《論語•衛靈公》篇中提出的一個觀點:言論只要能夠表達思想就行了,這句話對于新聞寫作尤為適用。新聞語言以能夠準確簡潔地報道事實、傳達思想主旨為原則,而不以精巧為目的。既然是達意,文辭該多就多、該少就少,而且不求富麗,因為它不是文學作品。但達意本身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標準,因為要把意思表達得清楚、準確,沒有很高的表達能力是做不到的,所以,對文采和結構的考慮已經在其中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文采放在達意之上。
篇7
充分認識堅持三貼近的重要意義
第一,堅持三貼近是城市電視臺發展的保障。首先,根據新聞傳播學的理論,傳播是一個“傳者”(媒體)和“受者”(受眾)相互作用的過程,受眾是新聞傳播的歸宿。只有滿足受眾的需求,媒體發展才有保障。作為城市的主流媒體,城市電視臺必須堅持三貼近,做好宣傳工作,才能吸引受眾的眼球。從群眾的角度看,他們總是關注那些發生在身邊、與自身利害有關的問題和動向,城市電視臺只有貼近群眾,才能吸引群眾,從而保障媒體發展的受眾基礎。其次,只有堅持三貼近,才能保障城市電視臺的播出內容有源頭活水。傳媒業與其他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傳媒業是靠提供信息服務來吸引受眾的注意,然后將受眾的注意力二次售賣給廣告商,從而獲得廣告收入。因此,傳媒競爭力的強弱,關鍵在于其提供的信息內容能否吸引受眾的眼球。
第二,堅持三貼近是城市電視臺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廣電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指廣電傳媒在經營和發展中勝過競爭對手的核心資源和能力的總和。①對該概念從微觀層面分析,主要是指廣電產業內部各個企業(媒體)的經營與管理水平以及產品的競爭力,它具有價值優越性,獨特性、稀缺性,難以模仿性、難以替代性,延展性的特點。②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城市電視臺雖然沒有中央媒體、省級媒體那么大的覆蓋面,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正是其體現競爭力的關鍵。城市電視臺可以充分挖掘當地獨特的文化資源、人文特色等,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獨特的、難以模仿的、難以替代的電視內容,從而打造獨具特色的核心競爭力。尤其在當前,隨著傳統強勢媒體的整合、擴張和新興媒體的不斷涌現,媒體競爭日趨激烈。對于受眾面相對較窄的城市電視臺來說,打造獨具特色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其發展的保障。這就要求城市媒體工作者堅持三貼近原則,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生活,了解情況,為打造特色節目奠定基礎。
第三,堅持三貼近是城市電視臺提升輿論引導水平的需要。城市電視臺是地方黨和人民的“喉舌”,其任務不僅是傳播信息,還肩負著引導社會輿論、服務大局的歷史使命。隨著媒介產業化的發展,很多媒體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忽視了社會效益,各種低俗的電視節目充斥著熒屏,輿論引導水平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城市電視臺應把握正確的方向,以三貼近為原則,抵制熒屏低俗化,擔負起輿論導向的歷史使命。只有貼近了實際,才能實事求是地進行新聞報道;只有貼近了生活,才能真實地反映火熱的生活;只有貼近了群眾,才能有效引導和服務于廣大群眾;只有沿著“三貼近”指明的路線,不斷加強和改進宣傳工作,城市電視臺才能不斷提高輿論引導水平,在競爭中求發展。
堅持和實現“三貼近”的主要手段
第一,以內容生產與建設為保障,落實三貼近。媒介產業的本質是內容和創意,如何生產出受眾歡迎的內容產品是其發展的核心,也是堅持三貼近的落腳點。
首先,加強民生新聞報道。作為城市主流媒體,城市電視臺是聯系黨和群眾的橋梁,應堅持把黨的主張和反映群眾意愿統一起來,把離百姓生活最近、與百姓利益相關的事情作為最主要的報道內容,把鏡頭對準普通百姓,讓百姓說話。同時增強節目的服務功能,根據需要,把天氣預報、商場信息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納入節目中。
其次,打造精品電視節目。除了新聞類節目外,各類情感、娛樂節目成為電視內容的主要組成部分。城市電視臺在制作節目時,不僅要主題鮮明,內涵豐富,不斷增強節目的思想性與藝術性,提高節目的文化含量,更重要的是要貼近當地群眾的心理需求,貼近社會實際、貼近情感生活。從節目內容到節目形式、表現手法,都要采用平民視角,盡量使節目具有感召力和親和力。必要時,邀請普通百姓走進鏡頭參與節目制作,這樣才能引起受眾的共鳴。
最后,策劃重大主題報道、典型報道及互動性的大型活動。這類節目與受眾的互動性較強。不管是主題報道還是典型報道,都要抓住與群眾需求的契合點,采用連續報道、系列報道等方式反映平民家庭的生產生活。大型活動則可邀請群眾直接參與節目,加強互動,拉近媒體與群眾的距離,真正讓群眾成為主角。
第二,以受眾調查為動力推動三貼近。在媒介形態多樣的信息時代,受眾始終是各媒介間競爭的主角。在當前這種圍繞受眾而進行的“眼球大戰”中,城市電視臺要想不被淘汰,首先要對受眾進行調查,了解受眾所需,才能“對癥下藥”,謀求生存與發展。一方面,受眾調查關乎電視節目的定位。節目制作者只有首先明白該節目是為哪類受眾而設定的,才能根據其需求制作電視節目。也只有經過調查后制作的節目才能被受眾所接受,實現其價值。另一方面,受眾調查能使電視節目更加貼近生活。一切電視節目都源自生活,通過對受眾收視行為、態度、習慣以及選擇偏好等方面的調查,可以透析受眾的生活方式、習慣,從而創新節目內容、形式和表現手法,讓節目更生活化,更加貼近實際。同時,通過調查,還可以按照受眾的收視習慣更合理地安排節目編播次序。城市電視臺由于受眾面有限,調查起來也相對簡單,應該定期對受眾進行調查,從當地受眾構成(如年齡、性別、學歷、職業、收入水平、消費能力等)、受眾的接觸行為與選擇偏好、受眾需求等方面入手展開調查,從而了解什么才是受眾真正想要的電視節目,并制作出有針對性、有吸引力、有特色的節目。
其次,要做好受眾反饋工作。這也是了解受眾需求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很多城市電視臺都忽略了這一點,他們只管做節目,卻不管受眾對節目的評價,不管受眾喜不喜歡,導致節目脫離受眾需求。城市電視臺應設立受眾反饋機制,請受眾對節目作出評價,從而進行改進。
第三,以隊伍與制度建設為基礎,落實三貼近。人才資源是媒體發展的核心,是落實三貼近的主體。沒有人才,其他資源再多也難以發揮作用和創造價值,沒有人才,再多的信息內容也難以傳達。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夠對人才起到激勵與促進作用,從而更好地施展才能,激發潛力,為媒體落實三貼近提供人才保障。
首先,與中央媒體、省級媒體相比,城市電視臺人才短缺的問題更明顯。那么,城市電視臺應通過一系列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來留住與吸引優秀人才,如電視臺的各項規章制度應體現公平、公正原則,領導要關心、愛護員工等。同時,還要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如績效薪酬、獎金、紅利等,適當的時候,還可以授權給員工,充分發揮他們的價值。
其次,在選拔人才的時候,除了考察人才的專業能力外,還要注意選取適當比例的本地人才,他們對于本地風土人情、地理習俗比較了解,更容易與群眾溝通,更容易實踐三貼近。
再次,城市電視臺要對員工實行以實踐“三貼近”、改進采編作風等為主要內容的職業培訓,培養推出一批實踐“三貼近”的采編人員典型,使“三貼近”內化為媒體工作者的采編習慣和工作準則。
堅持三貼近要防止低俗之風
堅持三貼近是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也就是貼近群眾需求,節目形式、語言等要做到通俗易懂。但是,貼近并不是一味地迎合群眾的需求,通俗也不等于低俗。貼近,是對貼近對象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種主動接近的行動,是一種積極的、善意的行為。表現在新聞報道上,是對受眾的一種體貼、一種尊重、一種溝通。而迎合,是指揣度別人的陰暗心理以便無原則地順從,投其所好,借以謀取自己的利益。表現在新聞報道上,就是故意揣度受眾的敏感心理,用刺激性的文字或圖片,來滿足受眾的好奇心乃至獵奇心,從而爭取受眾,獲取經濟效益。③通俗,在內容上表現為現世性、日常性和大眾性;在形式上表現為參與性、時俗性和公開性;在藝術風格上表現為簡單性、通俗性和世俗性。而因媚俗導致的低俗則無論是內容、形式還是風格都刻意迎合普通民眾生理、心理和行為的低俗欲求,滿足觀眾當下的感官沖動,具有明顯而強烈的商業目的。④
可以看出,迎合和低俗的共同點就是追求經濟利益。近年來,隨著媒介產業化的發展,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電視媒體的低俗化受到來自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批評,媒體的公信力受到影響,輿論引導水平下降。城市電視臺應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以高度貼近的原則,堅持正確的導向,不迎合、不媚俗,以社會效益為主導,堅決抵制低俗化。
注 釋:
①鄭保衛、唐遠清:《試論新聞傳媒核心競爭力的開發》,《論媒介經濟與媒介集團化發展論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②朱金玉、巢立明:《中國廣播電視業發展戰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頁。
③王世農:《在“三貼近”中提高輿論引導能力》,《青年記者》,2007(7)。
④段建武:《試論電視低俗化原因及對策》,《把握導向?搖形成合力――“2007年全國電視臺長論壇”文集》,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篇8
[關鍵詞]嚴肅音樂 流行音樂
從上世紀起,音樂界就一直存在著關于“嚴肅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爭論。這兩者高雅與通俗的區別形成了人們不同的見地。縱觀中外音樂史,對雅、俗的看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人群有著不同的視角。因此。何謂俗,何謂雅,要根據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不可籠統論之。
一、什么是嚴肅音樂和流行音樂
“嚴肅音樂”通常是指各種傳統經典音樂和一切專業作曲家用傳統或現代作曲手法所創作的音樂。并且,“嚴肅音樂”的傳承是以學院式的嚴格訓練來實現的,其內容嚴肅、形式嚴謹,通常題材重大,體裁大多為交響樂、協奏曲、室內樂等。它泛指歐洲從18世紀到20世紀時期的音樂作品。也有人把中國20世紀以后專業作曲家創作的音樂作品成為嚴肅音樂。其作曲技法比較復雜,對位模仿、十二音序列等是常用手法:常以多聲部發展、專業性強,詮釋深刻的命題,追求音樂技巧的創新和完美。嚴肅音樂是以人文精神為價值取向的音樂。嚴肅音樂的文化精神決定了它至高的審美性,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高雅音樂”。因此,嚴肅音樂作為一種“精英文化”。它的創作者、演奏者、欣賞者都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音樂修養。其特點具有豐富的內涵、表現力和哲理,要求聽眾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對音樂的感受力和心理準備:其二,具有民族意志和時代精神,它常常具有嚴肅的社會主題。實際上很難想象脫離時代、脫離民族精神能產生豐碑式的嚴肅音樂來:第三,嚴肅音樂被賦予的美感和精神具有超越時代的特點,每一個嚴肅音樂雖產生于歷史的某一瞬間,但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具有永恒的價值。例如《貝五》雖然產生于他那個時代,但二百年來,那種與命運決戰。并以光明徹底勝利而告終的激越樂章,世世代代鼓舞著世間的人們,它絲毫不因時間的流逝而消殞它的光輝:第四,嚴肅音樂與通俗音樂相比,它具有“凝重”的品格。
流行音樂是與嚴肅音樂相對而言的,它不同于嚴肅音樂,因為嚴肅音樂常具有較深的思想內涵和一些專門的知識層面,需要聽眾運用自己的知識和修養細細領悟、品味。而流行音樂對于聽眾來說,其形式短小、通俗,唱起來上口,并且對于聽眾不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僅依靠對音樂的心領神會與感性認識就能理解,如流行歌曲、輕音樂、搖滾樂等。其音樂體裁短小,題材貼近大眾生活,旋律單一,支聲部少,且多以歌曲形式出現。充滿了時代氣息。流行音樂的特點是:器樂作品節奏鮮明。輕松活潑或抒情優美,演奏方法多種多樣,音響多變,色彩豐富,織體層次簡明,樂隊規模不大,多使用電聲樂器。聲樂作品多是生活氣息濃郁、抒情、風趣、音域不寬,手法通俗、曲調順口、易于傳唱:歌詞多用生活語言,淺易,易為聽者接受和傳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發聲方法各有千秋,不受聲樂學派的約束,演唱時感情重于聲音技巧,動作自由不羈,自然親切,易引起聽眾的共鳴:小樂隊的強聲伴奏與歌聲融為一體。由于流行音樂具備上述特點,所以就能夠和群眾連在一起,無論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
二、嚴肅音樂、流行音樂不是評翔作品質量的標準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沒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他們都是音樂的一種表現形式。怎么能夠絕對的區分高雅與低俗?古典音樂結構復雜。就是說,它除了形象美之外還具有形式美。從愛好者來說,要理解其中的全部奧妙當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那些曲式、調式、調性、和聲、復調等等都比較專業。但是,如果你借助它優美的旋律而深入進去,你就會發現其中另有一片天地。它能夠擴展人的想象空間,提高形象思維的能力,深八地欣賞古典音樂絕對有助于提高一個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它也就會有助于你在其他領域的工作或者研究。我想,這恐怕也是為什么把音樂欣賞能力作為一個人綜合參數一個方面的原因吧,因此,欣賞古典音樂的人沒有必要對不欣賞古典音樂的人不屑一顧:而不欣賞古典音樂的人也沒有必要對欣賞古典嗤之以鼻。而流行音樂能夠和廣大群眾連在一起。無論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流行音樂作為一種以消遣娛樂為主的大眾文化現象,它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脈絡息息相關,儼然已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然而流行歌曲不僅是藝術,也是娛樂、精神寄托,更是反應百姓生活的寫實記錄,甚至是大眾思想、意識型態的指標,所以,如何看淡雅俗,關鍵在于音樂的本質要素――它所表現的思想、情緒、情感給聽眾是什么樣的影響和熏陶,不能簡單地將“嚴肅音樂”全部視為高雅的,都能夠發揮音樂積極的感化作用,也不能簡單地將所有的“流行音樂”全部視為低俗的、只能給人感官刺激的音樂。雅樂可以“雅賞”,俗樂也可以“俗賞”,有的還可以“雅俗共賞”。因此,音樂只能要能給人的健康、積極、有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就有內在的價值。它不僅能調節個體的情緒情感,還給人以知、意、行上的引導。“雅俗共賞”是藝術的最高境界,正如的生動比喻那樣,應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統一的問題。
三、嚴肅音樂的現狀及普及
越來越多的人們似乎已習慣于周遭充斥著各種時尚的、流行的,甚至于是有些極端的、浮躁的等等不同風格的音樂……曾幾何時,在世界音樂中占著舉足輕重位置的嚴肅音樂,卻已被大家拋至九霄云外?!
20世紀80年代以流行歌曲為主的流行音樂席卷華夏大地,獲得許多年輕人的歡迎,也被一些專業音樂人士視為一個音樂品種加以承認。嚴肅音樂的地位發生了嚴重的危機,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嚴肅音樂產生年代久遠。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作品和人們的審美觀念產生了一定的距離,反映的內容也與人們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差異。
2、嚴肅音樂題材深刻且體裁重大,在社會快節奏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無暇顧及這些龐大的作品。
3、由于以上兩種原因,嚴肅音樂在今天較難被大眾理解,欣賞它的人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如《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音樂的藝術性更多地體現在音樂技巧中,不經過專業訓練很難駕馭。因此,技巧復雜的音樂作品自然會產生曲高和寡的現象。高雅的音樂品種不易為多數人自娛自樂,所以也就難以流傳。
嚴肅音樂是歷史上人類智慧的結晶。優秀的文化遺產,它的藝術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其完美的音樂表現力讓現在的許多音樂家感到驚嘆。所以,普及嚴肅音樂成了一個十分必要的問題。
篇9
[論文內容提要]收視率為什么從“科學化手段”演變為“萬惡之源”?其深層次原因在于“把所有可以證實的社會生活側面都盡量簡單化和量化、把無法證實的社會生活方面置諸不顧”的管理思路。本文從理論的角度剖析由此帶來的不良影響,并在分析基礎上提出對從業者與電視節目評價價值系統重構的原則。
如果從觀念演變史的角度考察收視率,我們會發現:當初人們認為“收視率……是電視臺實現管理和決策科學化的有效手段”、“收視率……成為衡量節目質量的重要方法”,短短幾年,情況已經演變為“造成中國電視的文化混亂和理性迷失的市場原因,萬惡之源是中國的收視率”。有學者對北京地區283位新聞從業者的問卷調查發現(其中電視從業者占50.8%),大多數從業者認為“‘市場競爭的壓力’、和‘收視率/發行量/閱讀率壓力’對喉舌取向是負影響”。
同樣是收視率,為何前后評價迥異?本文試圖探討當下收視率評價觀念嬗變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一、收視率是什么
收視率是什么?借用一家之言:“所謂收視率,是指收看某一節目的人數(或家戶數)在擁有電視機的總人口(或家戶)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見,收視率只是一些數據、指標等,是人們運用的工具,是人們手中的指揮棒。
二、收視率為什么淪為批判對象
如何運用收視率這一工具,通常由運用之人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的觀念或動機系統所決定的。即實際有什么需要,收視率就有可能被怎么用。美國社會學家庫利認為:“一個價值系統就是一個實際的行為的觀念或動機系統……”,而價值系統一定程度上又取決于實際的需要。
收視率的實際需要即電視臺管理的需要、評價的需要。基于這些實際需要自然會形成評價價值系統。“可以說,近代社會的優勢價值是普遍主義的業績本位價值,即業績價值。這種價值觀念促進了經濟活動……”,根據這一原理,便不難發現收視率其實被作為業績價值系統中的重要指標使用,并且,收視率作為業績價值衡量標準后,客觀上確實不同程度地促進電視臺的經濟活動。久之,收視率被作為整個電視界追逐的惟一目標。
問題的關鍵是:為什么電視臺都會走上以收視率(業績價值)作為強勢的評價手段的道路?并進一步提出:為什么會恰恰選中收視率作為衡量業績價值的標準,而不是其他手段?比如,專家評價、同行評價等,其深層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曼海姆在評價西方文明危機特征時指出:“在社會生活層次上,這種‘危機’則既體現為自私自利、惟利是圖的傾向大行其道,全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也體現為人們以實證主義和惟理智主義(或者說惟科學主義)的眼光看待一切,把所有可以‘證實的’社會生活側面都盡量簡單化和量化,同時把無法‘證實的’社會生活方面置諸不顧。”正是這種思路使電視臺管理者與廣告商把收視率作為強勢評價標準。
三、片面強調收視率帶來的影響
從理論層面上分析,片面地以收視率為主要指標建立起來的業績價值評價體系,會在實踐中帶來不良影響。因為業績價值與傳統價值觀念不同,“它無法限制欲望的擴張。在這個意義上,業績價值給社會體系的‘動機調整’活動制造了一個難題,這便是所謂的‘無序的問題’”。即業績價值能促進電視臺的經濟收入,但不能抑制電視臺無限度的追求經濟利益的沖動,而后者會帶來所謂的“無序問題”。
根據價值社會學的原理:“可將無序分為個人性無序和社會性無序。”結合傳播實踐,個人性無序大體上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價值內在化不充分時會產生個人性無序。……例如當它與傳統價值沖突,不能達到一定水平時,個人便陷入無序狀態”。這里的“價值內在化不充分”,具體指的是業績價值觀念(即以收視率為惟一追求目標的現有價值觀念),被某些從業者吸收、接受得不夠充分。但業績價值觀念對從業者來講,又確實是不得不遵循的強勢價值觀念,由此與傳統價值觀形成沖突便在所難免。通俗來講,為了獲得高收視率,從業者有時需要迎合大眾,而自身的傳統價值觀對這樣的做法又有排斥心理,于是當事人往往會表現為遲疑、懷疑、矛盾等心理。
另一類個人性無序則與之不同,“即使個性體系的價值內在化要件得到滿足,因業績價值在本質上具有無法被社會體系完全制度化一面,當期望一次次落空時,個人也會陷入無序狀態”。也就是說,即便業績價值完全占據一個人的價值體系,不存在與傳統價值觀沖突的問題,也就是只要收視率高怎么干都行,管它低俗不低俗,這樣的人同樣也有個人性無序問題,原因在于“個人的有機心理構造,不存在限制追求幸福快樂等欲望的機制”。通俗來講,一個人賺再多的錢也不會滿足,不知道多少是盡頭,因此,這類人內心也處于無序狀態。綜上所述,由于收視率的強勢評價價值標準的引導,導致了從業者處于或內心焦灼或因單一追求利益而得不到滿足的心理無序狀態,這是職業傳播者的一種非正常心理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都表現為個人性無序的電視從業者,上述兩類人其實有著本質區別。因此,對制造低俗化節目的電視從業人員,批判的時候應該區別對待。
另外,還需要探討一下有關社會性無序的問題,社會性無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當價值的制度化不夠充分時,就會產生社會性無序。”具體到電視傳播而言,就是指社會對電視節目某些方面的評價要求基本處于無統制狀態。通俗來講,社會性無序在該問題上的具體表現為:由于受“無法量化衡量的便置諸不顧”的管理思路影響,社會對電視節目低俗化相應的管理、制約機制有所缺乏,在“收視率為惟一追逐目標”的內力推動下。一些電視節目便不惜以低俗化為代價換取高收視率。
四、重構評價價值系統
根據社會性無序和個人性無序所帶來的問題,需要分別反思與重構現有的評價價值系統。從理論層面上分析,針對從業者個人的評價價值系統,重構原則可以參照庫利有關競爭精神所闡述的原理,評價價值系統分為低層次激勵價值評價系統與高層次激勵價值評價系統。庫利指出:“我不想忽視或貶低金錢動機。作為一種對生活中更直觀的資源進行控制的象征,金錢在引導和刺激我們的努力方面,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見,為了有較高的工作效率,以金錢作為一定的激勵手段,使人們努力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但是這種動機對人類本性更高層次的激勵是不夠的。大部分的時候它們以一種膚淺的方式控制著我們,如果允許金錢動機誘導而不是跟隨我們人格中深層次律動的話,它將使我們降格為貪婪者和物質主義者。如果它成為人們行為的唯一的或者是主要的主導方式,則此人顯然是一個可憐蟲。”庫利顯然認為光有金錢激勵的手段是不夠的,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便是應該有一個高層次的激勵機制與低層次激勵機制相配套。高層次激勵機制主要的指向是:希望通過評價價值體系的調整,從而引導從業者樂于為公眾生活作貢獻的精神狀態,在競爭的場域下,也可稱之為貢獻性競爭。因為“真正在支持并激勵著他們的是他們希望他們在為公眾生活作貢獻。對醫生、工程師、科學工作者而言,同樣如此,我們希望對律師、記者、政府官員而言也能如此”。這種貢獻性競爭精神狀態的倡導便彌補了單一的金錢激勵機制存在的不足。
篇10
論文摘要:當今電視節目空前繁榮,中國電視進入商業化發展的黃金時代。新聞娛樂化的趨勢愈演愈烈已成為一種必然的現象。本文通過分析探尋新聞類節目娛樂化“度”的把握和發展,提出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走向泛濫。
一、引言
電視新聞娛樂化最早在國外盛行,可追溯到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初。但是我國直到21世紀初才出現這類新聞娛樂節目。尼爾·波茲曼曾經說:“問題不在于電視為我們展示娛樂性的內容,而在于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隨著電視傳播理念的悄然改變,形態多種多樣的電視新聞節目大量涌現。這些節目具體表現即在新聞報道中軟硬結合。軟新聞的比重大幅上升,硬新聞也在此基礎上被盡量軟化;既突出硬新聞的本質要求,同時以軟來增加新聞與生活的關聯度、親和力,強調在硬新聞寫作中加入人情味。內容和形式上愈發注重報道那些具有娛樂色彩的新聞,偏好現場卻輕視解說地對節目進行包裝。在新聞價值取向中,趣味性、娛樂性的因素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分量。編排手法上多用娛樂的方式來傳遞新聞,走新聞故事化、情節化和細節化的道路。節目后期動用多種制作表達方式,比如主持人的另類評述,音樂、影視素材的加工利用,字幕、漫畫、Flash的應用等,以此充分調動受眾的試聽閱讀興趣。不能否認的是一些新聞類電視節目漸漸喪失了媒體的責任,缺乏理性和自覺,違背了娛樂化存在合理性的度。如果對當前新聞娛樂化日益泛濫的現象不加防范的縱容,一直發揮著政治輿論武器的電視新聞節目作用將改變并發生扭曲或異化,很容易偏離健康、良性發展軌道,進而淪為娛樂的工具。
二、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存在的“度”
(一)傳播主體的“度”
筆者看來,娛樂化的“度”,這不僅僅表現為節目的量度,更是在態度、法度、公信度、滿意度等方面都有體現。有了度就會防止節目制作一味追求娛樂性地盲從而喪失新聞本來意義。我國法規、政令中對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從業人行為都有所監管。電視媒體在傳遞信息進行報道時必需對社會公眾負責,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以人性化角度發掘有價值的信息。在現行法律制度的范圍內完成自我約束更好的為受眾服務。要履行好、牢記住、發揮出自己把關人的身份和作用。報道有意義的選題,精選新聞信息內容。而最重要是應遵循把握以下兩點:
1.把握新聞節目的本質內涵
電視新聞作為新聞中的一個分支,因各自所具有不同的傳播優勢,與廣播、報紙、互聯網形成了新聞傳播領域中新的格局。電視新聞節目是當前觀眾了解社會新聞、國家政策走向的重要平臺和途徑。作為電視媒體本身來講,一直追求公信力,提高觀眾興趣打造吸引力提升節目品牌。但娛樂化的新聞勢必會影響到新聞的公信度。面對殘酷激烈的媒介市場競爭,為了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新聞一定要回歸本位,以“內容為王”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履行新聞的社會守望功能,遵循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肩負新聞傳播的諸多傳統功能。否則會因漠視新聞內涵,無法涵蓋新聞價值喪失節目本質失去新聞靈魂。
2.明確電視媒體責任意識
當前電視媒體處于白熱化的市場競爭,電視媒體更要意識到自身“社會公器”的角色切不可失職。要自覺地把握自身社會文化角色,充分發揮新聞的輿論作用和教化引導的社會功能。在追求收視率的同時思考如何更好地傳承文明、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轉變思維層防止片面追求收視率加強媒介的自律。其實,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也折射出現今我國電視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技術含量低、粗制濫造和盲目跟風的弊端。開拓前進的動力在于努力創新。只有大膽創新才能提升魅力。電視新聞媒體應該真正起到“紐帶”“橋梁”的作用,通過制作和把關,傳播有價值、客觀、公正的信息,制作出高品格高質量的電視節目提高關注度認可度。
(二)接受主體的“度”
科技的發展,使得現今電視事業步入多元化、立體化時代,同一空間多套電視節目將通過多種形式播出。加之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質確立,多元化和市場化促使社會結構向自主分群轉變,信息數字化時代的革命,社會分工也越來越細。各個階層的受眾對于電視媒介的需求也日趨豐富和復雜。這些因素加速了大眾傳播以受眾為中心的地位的確立,并為之建立社會基礎。受眾的意見也直接左右著電視制作人的思路和考量,引領著媒體傳播的趨向。因此,在新聞節目大肆娛樂化時作為接受主體的電視觀眾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1.正確的認識看待娛樂化
從當前電視新聞節目傳播現狀來看,尤其是新聞極端娛樂化趨勢的愈演愈烈使得人們對娛樂新聞的這種認識已經陷入誤區。有人觀眾歡迎支持表示贊同,也有觀眾深表擔憂的反對。我們可知娛樂潮流無可避免,既然大眾媒體的功能包括娛樂性,必須正確認識辯證對待杜絕其無限膨脹,輕重顛倒。如若過度強調夸大娛樂功能或刻意地吹捧娛樂化,壓制其它功能易導致新聞和娛樂的錯位流向低俗失去受眾。反之則亦然。娛樂并不等同于低俗也并不排斥高雅。我們的觀眾應該理性分析辯證把握,在輕松的語言風格和活潑氛圍中分享到新聞資訊,了解節目價值取向和定位。
2.提升電視受眾的整體素質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廣播電視傳播手段經營體制都發生著變化,廣播電視受眾等媒體接受者要適應新形勢的變化進而求得自身的發展。自覺抵制媒體從業人員因為素養低下引發節目中利益的滲透和誘惑。避免道德倫理的滑坡及自身追求的人文精神缺失。諸如一些觀眾對于播報新奇怪內容時放棄良心和原則的圍觀,節目主持人念稿出錯時看熱鬧心態,事后對于新聞報道胡亂吹捧或發表看似新潮另類實則嘩眾取寵的評論,對新聞事實的隨意解讀。忽略了自己言行會對周圍環境和群體帶來惡劣影響,同時嚴重損害受眾自身形象。
三、結語
我們知道,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的存在有著種種的合理性,而且,不可否認的是,現今新聞節目中媒體的普遍做法都是為節目注入娛樂化元素,并且這一現象在一定的階段內肯定還會持續下去。但是娛樂化作為一種電視新聞傳播報道地制作方式和手段,它需要有一個度,并正確拿捏好這個尺度。
度是中庸中平衡的狀態,也是在動態變化的狀態。當然,度的看法和標準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大環境不斷改變著。人們對度的認知也不停地發生變化產生著偏差,但始終都循著一個不變的規律發展前進,即保持一種自然和諧的狀態。在制作新聞節目時,電視節目應該緊緊遵循“三貼近”原則,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入手,在社會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充分發掘新聞的娛樂功能,力圖有深度、負責任,樹立精品意識真正贏得觀眾,最大限度的優化節目內容,不損傷新聞本身的嚴肅性和真實性。以此來保持節目在觀眾心目中的長久公信力,保持節目的旺盛生命力。受眾也應該真誠地觀看節目提出自己的見解。各方因素相互協調制約,有節有度才能防止出現偏差,避免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走入同質化、低俗化、商業化的誤區,讓我們的電視熒屏更加健康豐富和精彩。
參考文獻:
[1]尼爾伯茲曼.娛樂至死[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14.
[2]張玉坤,李大敏.淺議新聞娛樂化對媒體發展的影響[J].新聞知識, 2009(09):35-36.
[3]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9:2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