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藝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0 17:58: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童真藝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童真藝術論文

篇1

關鍵詞:兒童文學;藝術真實;客觀存在;普世真理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兒童文學以其讀者與寫作題材的特殊性而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存在。對于成功、高水準的兒童文學而言,其簡潔曉暢、充滿靈性的文字里所蘊含著的恣肆的想象與豐富的內涵像是給兒童插上了翅膀,助他們翱翔在快樂、繽紛的童年天空之中。但正如其他類型的文學一樣,兒童文學也需要一個框架,那就是“藝術真實”。《兒童文學審美創造中的藝術真實》一文探討了兒童文學作品與作品藝術真實的區別,“兒童思維所具有的生命性、同一性與游戲性三個原則,正是兒童文學藝術真實不同于藝術真實的原因所在”。[1]但不論如何,“藝術真實”是兒童文學所繞不開的話題,是產生優質作品所不可或缺的前提。

此處討論的“藝術真實”包含兩層意義:(1)客觀存在。(2)普世真理。首先,意識反映物質,客觀的真實,是所有文學作品的源泉。充滿想象激情的現代主義文學及后現代主義文學,如卡夫卡《變形記》、《城堡》,博爾赫斯《沙之書》、《環形廢墟》;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如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這類作品縱然洋溢著奇幻的想象,擁有超自然的情節,但它們均是立足于現實之上再加以想象渲染的成果,因此能得到一代又一代讀者的肯定與喜愛,成為經典作品,魅力經久不衰。這充分說明,只有堅實地站在現實世界的土地上,天馬行空的幻想才能得到接受,并為故事錦上添花。同樣,兒童文學也必須做到植根現實。在此基礎上,還不得不考慮兒童的天性特點。兒童與人類的童年時期有異曲同工之妙,“人類群體童年時期的思維特征與生命個體童年階段的思維特征具有幾乎一致的同構對應關系,萬物有靈、非邏輯思維等是這種關系的最具體表現”[2]。關于這一表述,生活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童年時,女孩子中流行的一個游戲便是抱著布娃娃將其作為自己的孩子來呵護。在這一過程中,布娃娃已被兒童“人化”了。因為心智水平尚處于較低階段,他們對自身之外的事物常常存在著敬畏之心,對一切自然的現象存在強烈的好奇。因此,在立足客觀真實的基礎上,兒童文學更需要做到一種“藝術化的真實”,寄托對孩子健康成長的美好祝愿,同時補償他們無法擁有只能在幻想中存在的各種“超能力”的遺憾。安徒生的經典童話《拇指姑娘》,一個只有拇指般大小的女孩,她誕生在花朵里,被癩蛤蟆劫持,受到水中魚兒的幫助,又受到金龜子的拋棄,經歷了一系列苦難之后,當她將要迫于無奈嫁給自己并不喜愛的、厭惡大自然的鼴鼠先生時,被曾受過她恩惠的燕子帶走,來到一片溫暖的國度,與花中國王喜結連理。這個純屬虛構的童話故事情節優美而又流暢,激起兒童無限的遐想。這個故事能夠打動兒童,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其中的想象有著現實的依據。譬如,作者使用擬人手法,設定動物們都有著人的思維,符合兒童的心理;對拇指姑娘體型的描寫讓人相信她能夠被一朵花兒容納,美麗的容顏和善良的心靈能夠吸引蝴蝶、金龜子和鼴鼠等動物;癩蛤蟆是丑陋的典型代表;鼴鼠是穴居動物不喜陽光;等等。在這一系列的現實的保證之下,整個故事浪漫的想象便有據可依了。這樣的兒童文學作品,鮮活靈動,閃耀著奪目的光彩。

“藝術真實”的第二層含義“普世真理”,可以引申出“人文關懷”這一內涵,在普世價值這一層面為兒童文學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意識反作用于物質,在兒童進行文學作品閱讀的過程中,作品所蘊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會不自覺地進入兒童的頭腦,很可能逐漸轉化為他們的人生態度。根據皮亞杰與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兒童個體的道德判斷形式處于不斷發展之中,道德發展是學習的成果。[3]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水平相較于成人還處于較為低級的階段,對外來的思想與行為很容易進行學習、吸收與模仿。因此,真理,是兒童文學內涵中所應有之義。兒童文學應是有教化兒童的作用的,這種“教化”不是枯燥無味的道德說教,而是讓他們在真理的滋養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與高貴、美好的品德。真理,應當作為標桿,去引導新生的兒童發現世界、了解世界。兒童文學作為其承載物,需要傳達出正面的信息。如英國的艾利克斯?希爾的作品《天藍色的彼岸》,講述了一個名叫哈里的小男孩在與姐姐吵架之后,在大街上騎車卻不幸遭遇車禍而死。他的靈魂在走向天藍色的彼岸――來世之前,和另一個幽靈阿瑟一道回到人間,向父母、姐姐告別,向他們表達自己的歉意與愛,完成了他生前的遺憾。可以看出,這部作品中所蘊含的價值觀是:發現生命、珍惜生命,同時直面死亡。作者試圖向孩子們證明死亡并不可怕,因為有愛能夠永恒地橫亙生死兩界。作品用淺顯易懂、優美輕快的語言向兒童展示生命的奧秘與內涵,是有益于兒童成長的。

綜上所述,哪怕兒童思維在本質上離不開生命性、同一性與游戲性三大原則,兒童文學也并不是完全超越現實的文學藝術形式,在其充滿生命力的無盡的想象的同時,也受到“客觀存在”與“普世真理”的人類共同追求的“真”的規范,從而達成“藝術真實”。同樣也只有“真”的作品,才更具“善”與“美”的特質,提升兒童文學的品質,感染讀者。

參考文獻:

[1] 王泉根.兒童文學審美創造中的藝術真實[J].語文建設,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