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匯報材料范文
時間:2023-04-04 13:58: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走基層匯報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調研指導工作方面
1.調研計劃性不強,調研主題不明確;
2.調研不夠深入,走馬觀花;
3.聽取經驗匯報多,發現問題、協調解決問題少;
4.調研檢查過程陪同人員過多;
6.領導調研安排同一條路線,有的有作秀成分。
二、服務群眾方面
1.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態度較差;
2.服務效率不高,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不及時;
3.服務內容和形式跟不上形勢,不能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服務基層方面
1.工作態度較差,請示工作不能得到正面答復;
2.工作能力不夠,不能提供專業指導;
3.工作要求脫離實際,基層執行困難;
4.工作計劃性不強,材料報送時限要求不合理;
5.工作布置以后沒有持續跟蹤,只追求結果;
6.工作措施可操作性不強,不符合實際;
7.對于基層提出的問題和困難置之不理。
四、會議管理方面
1.各類會議數量多,抓落實的時間少;
2.相同內容會議層層召開、重復召開;
3.以會議貫徹會議,沒有見諸行動抓落實;
4.會議講話長、套話多,具體落實措施少;
5.隨意擴大參會范圍,陪會人員多;
6.隨意提高參會層級,領導干部忙于開會;
7.會議遲到、早退、玩手機、打瞌睡現象時有發生。
五、文件管理方面
1.文件、簡報數量多,隨意擴大發送范圍;
2.公文質量不高,行文不規范,時有錯別字;
3.工作方案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可操作性不強;
4.各類報表多,報表設計質量不高;
5.相關人員沒有按時閱辦公文。
六、機關作風方面
1.工作職責界面不清晰,工作向誰請示、由誰落實不夠明確;
2.工作互相推諉,分內工作不愿意承擔;
3.工作效率不高,批復事項、報送材料等不及時;
4.機關部門之間橫向溝通不暢。
七、干部職工履職方面
1.匯報工作時只講亮點不說不足;
2.熱衷于與下級單位簽訂“責任狀”,以簽訂責任書代替抓落實;
3.布置工作層層加壓,要求既要執行規定動作,又要創新自選動作,不主動與基層一起或幫助基層解決問題;
4.該自己干的工作交給基層干,或花錢委托別人干;
5.應該本級決策的事項不決策,報給上級決策;
6.只求不出事,寧愿不做事,辦事拖沓敷衍。
八、干事創業方面
1.工作得過且過,不在狀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2.艱苦奮斗意志減退,缺少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攻堅克難的精神;
3.工作標準不高、要求不嚴,面對問題繞著走,甘當老好人、圓滑官、太平官;
4.滿腹牢騷和怨言,比待遇多,比責任和奉獻少;
5.遇到功勞自己攬,遇到困難往外推;
6.缺乏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只掃自己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九、落實上級工作方面
1.工作過度注重包裝,忽視實際效果;
2.筆力好能力差,匯報材料準備得比較齊全,但是工作卻并未有效開展;
3.總是強調各種困難,沒有想盡辦法去解決問題;
4.重形式輕內容,自己宣稱的亮點特色比較多,但實際并未達到工作效果;
5.選擇性落實,以單位或部門特殊情況為借口,僅僅執行對自己有利的工作;
篇2
一、接地氣 忌走馬觀花
走基層一直是我黨新聞事業的優良傳統。從延安窯洞里的廣播電臺,到西柏坡民居中的報紙編輯部,再到深入工廠農村的大批通訊員隊伍,一代又一代黨的新聞工作者生活在基層,工作在基層,采寫群眾關心的重大問題,播發大量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新聞報道。
在中國醫藥報組織的走基層活動中,記者走進偏遠的貴州少數民族地區,深入到貴州省東南部月亮山麓深處的一個古老村寨——岜沙苗寨,和少數民族群眾交流,了解偏遠地區少數民族群眾的用藥狀況,寫出了《一位苗族老人的用藥觀》。文章通過對一位苗族老人的采訪,反映了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用藥觀念的改變,讓讀者感受到偏遠農村安全用藥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事實證明,走基層就是要走到群眾之中,在膝促膝的溝通中體察民情,在心貼心的交流中了解民意,這樣才能真正“接地氣”,而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簡單地開個座談會,聽聽匯報、看看材料,找幾個不錯的點轉轉,走走過場就完事大吉。
二、貼民生 忌回避問題
基層蘊藏著大量可供報道的新聞,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富礦吸引著新聞工作者前去開采發掘。新聞記者就要在走基層過程中,憑借自己敏銳的新聞眼光,去發現、去關注社會的熱點難點,將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真實地寫出來,并且跟蹤報道所涉及問題的處理情況,真正幫助基層群眾反映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而不是回避問題。
中央電視臺2011年春節推出的《新春走基層·邵全杰的回家路》節目,記者跟隨邵全杰一家登上回家的列車,與百姓一起經歷回家路的艱辛,體會路途中的人情溫暖,通過基層中具體的人物、場景、細節,真實客觀地反映春運客流壓力和鐵路現實運力之間的矛盾,比以往報道中抽象的數字更能為觀眾認可和接受。節目的播出,也推動了鐵道部門對網上訂票、農民工返程購票難等現實問題的解決。
關注民生、反映問題、解決問題是“走基層”活動實實在在的效果。如果“走基層”的記者全都“只說好話,不言問題”,那樣就達不到“轉作風、改文風”的目的。
《文匯報》推出的“牽掛小餐桌”主題報道,聚焦部分貧困農村孩子的吃飯、營養和健康成長問題。
記者在一所尚未得到午餐資助的鄉村學校,目睹了孩子們以1塊錢一包的方便面當中飯的場景。文中寫道
,“一頭短發的徐曉靜,手里捏著空蕩蕩的醬料包,努力想把里面的‘殘留’舔干凈,最后,她把醬料包直接扔進只剩下湯的碗里,看著慢慢從縫中溢出的油,滿足地喝了下去……”這樣的細節,誰都過目難忘,誰都會為貧困孩子的“小餐桌”著急。
直面問題,是記者的職責。即便是一些問題暫時解決不了,起碼也讓基層群眾感受到“走基層”的記者不是只把注意力放在可以“增光添彩”的亮點上。在走基層活動中,《中國醫藥報》記者就走進汶川地震極重災區北川,了解在廢墟中重建后的現狀,真實展現基層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艱辛,也反映了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中存在的人手少、監管力量薄弱、辦公經費不足等問題。文章發出后,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加大了對災區的投入力度,從而進一步推動了災區食品藥品監管工作。
三、成常態 忌搞一陣風
在“走基層”活動中,我們聽到基層群眾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希望這樣的活動多搞,歡迎記者經常到基層走走。”基層一線是新聞工作的源頭活水,顯然,一兩次“走轉改”活動并不能起到一勞永逸的效果。因此,“走基層”活動應該堅持不懈地搞下去,成為一種習慣和常態,而忌搞一陣風。
筆者認為,“走轉改”活動本身可以有起止,活動的形式卻需要不斷完善,建立長效機制,讓走基層成為每一位新聞工作者的自覺意識。各大媒體應考慮建立領導帶班制度,定期深入基層;也可充分發揮駐地記者站的力量,健全基層聯系點制度,讓“走轉改”常態化、制度化。
參考文獻:
[1]周華:《“走轉改”的魅力在哪兒?——全國新聞戰線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側記》,2011年8月19日《光明日報》
[2]謝佳瀝:《人民日報“走轉改”專欄報道的特色》,《青年記者》2011年第32期
篇3
現在很多總結都需要用PPT匯報,PPT的長處是圖文并茂,多媒體動畫炫目奪人,結果是總結形式越來越出彩,但是內容呢?越來越難寫,不然也不會每到年底,有那么多人去網上買總結模板應付了事。
1、明確定位:你給誰寫?
對內寫工作總結也許是你是寫給直屬領導,也許是你幫領導寫總結材料給更上一級的領導看;
對外寫工作總結,也許是給主管部門,也許是給外部專家,也許是服務的客戶。
這些場合對工作總結的要求,文風,素材,框架區別都很大。很多人寫總結習慣復制粘貼,但是面對不同的匯報對象,你能隨便復制粘貼嗎?
表一不同匯報對象感興趣的內容點也許不同
總結提交對象
感興趣的內容側重(僅供參考)
直屬領導
想聽聽你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解決思路
上級領導
想知道你對未來工作的目標和具體的措施
主管領導
想知道你們工作中可以借鑒推廣的亮點
外部專家
想知道你們工作中的創新之處和具體成果檔次
服務客戶
想知道工作中出現問題的解決辦法和配合要求
如果你給不同的人寫匯報材料,就要學會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他們需要的高度來提煉材料,你的年終總結寫作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2、明確類型:你寫哪種?
僅僅知道工作匯報的對象還不夠,還得了解自己匯報的類型。
在內部匯報建議按基層,中層,高層分類考慮,基層往往側重搜集材料,中層往往側重提煉思路,高層往往側重提出愿景,這些就決定了你寫匯報的基調和選材必須有差異。
基層寫年終總結多是匯報自己的崗位工作,直白說就是沒有功勞曬苦勞,都是差不多的工作,就比一比誰的份量足。這樣帶來的一個弊端就是工作總結越寫越厚,但在領導眼里,誰的工作總結寫得厚就是做得比較多比較好,其實這也是有道理的——如果你平時不注意積累不注意搜集材料臨到年尾你哪里來的素材把總結寫厚?#你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基層要敢把年終總結寫薄,要么是工作業績太出色,要么的確沒什么好業績寫,要么單位本來就是走形式主義的場,你說你是哪一種?
但中層寫總結對自己就要更高的要求,僅僅會記流水賬還不夠,還得會歸納提煉。中層一般都要在上一階段的經營分析基礎上,提出自己部門未來一年的工作思路,這里面不能只是沒有業績湊亮點,而是要拼深度拼力度。#你對我要求那么高,年終獎100塊都不給我!#
關于市場你怎么看?提多高的目標?為什么這個目標合適?準備怎么做?同行都怎么做?為什么我們要選擇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風險?做好風險應對措施了嗎?如果萬一沒有完成會有什么后果?
這些問題都應該在中層的匯報里面系統考慮,但實際上,大部分經營分析匯報只有數據,沒有分析,大家把精力都用在了整理數據或者美化PPT上去了。#其實我只想安靜地做個美男子#
比如下圖的PPT,看起來工整規范,數據一目了然,現在問題來了,這些數據說明什么問題呢?
不要指望通過口頭介紹說清楚,有幾個人能做到文字都說不清的事情,口頭能表達清楚呢?
至于高層做總結,更多是強調戰略規劃,有些人會嘲笑高層只會沒有愿景畫大餅,但是作為高層反復讓員工相信我們有能力看見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和空間,有信心搶占業務的制高點,是非常重要的激勵團隊士氣的措施,這些不叫總結,要總領。對高層而言,好總結不是比誰寫得多,而是比誰看得遠。#有錢,就是任性#
3、明確目的:為何要寫?
即便是一份普通的工作總結,在不同的場合,寫的目的是不同的。
如果是年終盤點,你可能更多需要總結一年的得失,為明年做好規劃?
如果是項目總結,你可能需要預判風險,想一想萬一風險來臨你可以向哪里尋求應對之策?
如果是新年規劃,你的目標要得到保障,你需要哪些資源,這些資源在哪里可以爭取?
如果一份工作總結只是一份工作流水賬,那真的沒有寫的必要,畢竟你做的大部分重要的事情,領導都知道,要是領導都不知道,要么說明你的工作不重要,要么說明你的業績不重要。#看了你的年終總結,領導現在整個人都不好了#
明智的人不會僅僅在工作總結里總結,而是要通過匯報的機會爭取各種資源,畢竟,工作總結是制度規定里面允許你和上級領導溝通的一種重要武器。#寫總結不易,且行且珍惜#
有的朋友工作業績實在不夠好。數據不行、趨勢不利、業績不夠,即使真的“一無所有”,你也必須想辦法找出“局部”亮點。沒有功勞就拼苦勞,質量不行數量湊;沒有突破拼深度,有深度有內涵的東西,不是一時半會兒看得出效果的;什么都沒有,那就拼愿景!今年的不足是為明年更大的進步做鋪墊!#這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這些小伎倆其實只是為了避免被打板子,工作不可能次次順心,但是如果能總結出失敗的地方,知道如何改進成長,我想打板子的時候領導也會再給你機會的。
4、明確基調:何種寫法?
屢戰屢敗還是屢敗屢戰?一無所獲還是積累經驗?這不是玩文字游戲,這是態度問題!
同樣的成績,不同的解讀就會帶來不同的反饋。在沒有業績的情況下,至少證明你一直在努力嘗試、一直在試錯中成長!
語言是有力量的,有時候語言的力量能幫你保住飯碗,因為語言是你心態的反應。#看看業績在高速負增長,我也是醉了#
5、明確結構:何種框架?
工作總結最忌諱形式化,或者寫成一筆流水賬,匯報工作要有一個框架。
領導喜歡的匯報思維往往是以點帶面還是面面俱到?一分為二還是抓大放小?實在沒有辦法就試試一個觀點三個論據的結構,這就是所謂的“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寫作方法。
比如下面的案例,內容都是日常部門里面的零零碎碎,如果一筆流水賬自然沒有人認為你的工作做得好。
但是工作匯報中領導想看到的無非兩點:要么開源,要么節流。
如果業績不好,開源無能,那就說說為公司節約了多少成本,也可以變相突出自己任勞任怨、加班加點。
把總結與領導關心的問題直接掛鉤,至少說明你的存在還是有那么一點點的價值。基層寫匯報,大致的思路不外乎于此。#感覺領導萌萌噠#
經過調整的匯報結構非常好借助了領導的成本管理思維,且用領導熟悉的語言講話,有力說明了瑣碎的工作和重要的成本控制工作之間的聯系。這就借助了成本管理思考框架的力量,現在你該明白為什么要去讀MBA了吧?就是為了學習這些商業分析框架。#讀個MBA學費這么貴,你家里人知道嗎?#
6、明確數據:定性定量?
在工作匯報中經常需要談談業績指標,其實業績指標未必就是數據,指標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
定性指標往往彈性很大,誰能夠概括得更給力,總結得更深刻就最出彩。比如大家都能完成的業績,你加上用戶,全面,突圍等正面詞匯,會顯得更有力量。另外為你的工作想一個應景的標題也是抓住眼球的靠譜辦法。
定量考核比較難對付,但是也一樣可以采取一些技巧,比如下面有三句話,你覺得哪種是完成情況良好,哪種是完成情況出了問題,哪種是為了反應自己的專業范,一切盡在掌握時說的話嗎?
A:全年任務基本完成…
B:全年任務完成了92.1%
C:全年任務全面達成…
如果有一組不錯的業績數據,試試排比法也很給力。
其實工作中的數據,知道哪些不該說和知道如何把事說明白一樣重要,這些事情就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了。
7、明確風格:求新求穩?
工作總結要不要形式出彩?這是一個很難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要知道領導心目中,創新形式和形式主義只有一步之遙!這之間的轉換又很有可能只是取決于你的工作業績和別人對你的工作實際評價。
比方說這種文藝調的工作總結,很多人喜歡,但真的能用在正式工作匯報中嗎?
也許是此時不博,更待何時?也許是不求出彩,但求無過!
到底是哪種情況,你要斟酌,不要為了形式而形式,切記最好的年終總結還是“以成績說話”,“用事實說話”。
形式創新只是應急之需,絕不是長久之策。最后,以一句時髦的流行語結尾:寫年終總結不難,難的是沒業績怎么寫出好總結!
我不是為了總結,我就是認真!
怎樣在一年的最后畫上完美的句號并寄予新的希望呢?
年終總結是對個人及部門一年工作績效的總結。你可以通過總結對未來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個人也可以通過總結對過往的工作進行回顧和自我提升。
年終總結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1、列出大事件,寫出好標題。
將一年所發生的所有與人力資源相關的事件列出來。同時寫下在這些事件中,HR運用的思路和想法。
在所有人力資源事件中選出有重大轉折意義的事件列出并進行說明。根據大事件可以總結出一個好標題,讓你的總結與眾不同。
2、對于數據,你的分析更重要。
例如列出人員結構比例的變化數據、人員配置率數據、流失率數據、培訓流失率、內部晉升人員占比等需要根據數據的變化進行分析,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
這個時候又會用到第1點提到的大事件。如果你更進一步,可以將今年的數據和去年同期進行比較形成趨勢圖進行深入分析。
3、你的表述方式讓總結錦上添花。
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你在進行年終總結的時候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果面對的是人資部門的領導,你需要站在人資角度對制度、流程、策略方面做專業高度上的表述。
如果面對業務部門的領導,你就需要站在業務方的角度,著重講述在業務伙伴的方向所做的工作和效果。你只要了解到對方最關心的是什么,你從這個角度進行講述就錯不了。
4、談自己的不足,以及來年的改善。
針對總結必須談自己的不足,必須談明年的如何改善,沒有反省的總結,不叫真正的總結,沒有改善計劃的總結,就是虛假的總結。
5、談明年的目標規劃。
一年過去了,有問題,有收獲,更重要的是明年你的目標是什么?你必須給領導一個交代,明年你的打算,你的方向,你的目標。
6、記得最后感謝領導與同事。
年度總結,不能只談自己的豐功偉績,還要感謝那些支持你取得這些成績和成長的領導和同事。
【年終總結的禁忌】
老板最不喜歡的總結是什么?
以下這些年終總結,就不必發年終獎了!
臨近年底,一年的工作干的怎么樣,取得了哪些成績,有什么不足,這需要我們對一年的工作進行總結。但是,筆者卻發現在工作總結寫作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是“頭重腳輕”。這類總結,對于一年的工作總結的可謂面面俱到,事無巨細,以至于總結的前半部分內容黑壓壓一大片,篇幅明顯大過下半部分內容。
第二,是“平鋪直敘”。這類總結,對于一年的工作按照條目分段來寫,某個時期干的什么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寫的可謂全面,象是一本“流水帳”。
第三,是“沒有亮點”。這類總結,只是在總結成績,沒有經驗、措施、成果及影響的總結。
第四,是“缺乏分析”。這類總結,只是總結工作和取得的成績,沒有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沒有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研究,或者只是提困難,沒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第五,是“輕描淡寫”。這類總結,對于工作、成績寫的可謂是簡單至極,草草兩頁紙完事。
工作總結是對前期工作的回顧和反思,是對存在缺陷和問題的深層次、系統化地分析,對于更好地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和改善業績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而總結寫的好不好、問題分析的到不到位、措施制定的操作性強不強、工作部署的合不合理等等,可以看出一個單位領導善不善于問題分析、工作有沒有思路、責任心強不強,是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還是被動應付或回避問題,等等。
寫好工作總結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合理布局。
第一部分寫工作業績情況,第二部分是亮點經驗總結與分析;第三部分是困難和問題分析及建議;第四部分是下一步工作安排。
而具體篇幅1-2-1-3的模式能夠給人以閱讀的興趣,即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兩倍、第三部分與第一部分相當,第四部分是第一部分的2-3倍。
二是業績總結要簡明扼要。避免事無世細,要將主要業績指標和重要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好。
三是工作亮點總結、分析要到位。特別是工作當中的具體做法、措施、成果、影響、啟示。
四是要善于發現困難和問題。特別是要找到工作業績差的深層次原因,找到制約業績提升的根源所在,并且要區分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
五是針對亮點推廣、困難和問題的分析,要制定出具體工作部署。工作部署要縱觀全局,措施要具體到位,并且要注意可操作性,以便為今后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指導。
六是避免官話、空話、套話、廢話。寫作要言之有物,重點突出,分析透徹,措施細致。
篇4
為認真貫徹落實2015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確保全市中小學按時按要求開學,督促師生按時返校,推動學校各項工作迅速進入狀態、步入正軌,市教育局決定于2月28日(正月初十,星期六)對全市中小學進行開學工作督查,現制定督查方案如下:
一、督查內容
督查內容見《市教育局開學工作督查記載表》。本次督查的重點就是確保全市中小學,特別是農村學校按時開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返校情況。學校對未到學生是否作了詳細登記,是否掌握了解情況,是否進行了走訪勸學,是否落實了控輟責任包保,是否對學生開展了收心教育,是否建立了留守學生管理檔案和制度,留守生走訪率是否達到100%,相關記載是否完善配套。
2、教師到崗情況。學校教職工花名冊、教師任課表人員名單、教師考勤表是否一致;教師是否按時全部返崗;有無非正常離崗人員。
3、常規工作情況。中小學是否按時開學;是否舉行了開學典禮;"八個一"是否落實(教師提前備好一周課、上好第一節課、批改好第一次作業、領導聽好第一節課、學校升好本學期第一次國旗、做好第一次操、教務處作好第一次巡堂和第一次備改檢查);是否制定了新的課程總分表(實驗室、微機室內是否有對應的授課班級安排表)、作息時間表、周歷表和教師任課表;是否對校園環境進行了清掃整理,教室、辦公室和各功能室是否干凈整潔,校園是否存在衛生死角。
4、試點學校及積極嘗試的非試點學校高效課堂建設情況。是否結合教育局新的工作要求修訂了學校高效課堂建設實施或推進方案;學校各部門工作計劃是否緊扣高效課堂建設主題;是否結合高效課堂建設開展了班級文化和校園文化建設;是否啟動了導學案編寫工作,導學案編制是否做到消化、優化、個性化,教師是否按導學案組織教學;是否建立了觀課、議課、巡課、磨課機制。
5、安全管理及規范辦學行為情況。是否進行了開學前的安全隱患排查,安全隱患是否及時排除;是否對學生進行了第一次安全教育;學校安全管理是否嚴格、責任是否劃定,門衛、食堂、小賣部、學生宿舍等重點部位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對接送學生的車輛是否按規定進行了排查。收費項目是否公開;是否存在違規收費;是否存在違規征訂或推銷教輔資料的行為;是否存在一次性收取服務性代收費的行為。
6、"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情況。中心初中(學校)是否制定方案,確定日程安排;學校教師全員注冊是否作出安排;教師"曬課"任務是否按比例分解;學科"曬課"點評人是否確定。
二、督查時間
2月28日(正月初十,星期六)督查,3月2日(星期一)各督查人員上交督查情況相關材料。
三、督查方法
1、市教育局成立2015年春季開學工作督查領導小組,安排1-3名機關工作人員分赴各中心初中和局直學校全面負責督查、指導該單位開學工作。
2、督查人員提前規劃好時間和路線,利用一天時間,深入到中心初中所屬的每一所中小學進行開學工作督查,重點查找突出的問題和工作亮點,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指導性意見。
3、督查采取"聽"、"查"、"看"、"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督查人員每到一所學校,不聽課,直接聽取校長開學工作情況匯報;然后查學生、教師到校到崗,查計劃、制度、教案(導學案)、課表;看學校一日常規管理情況、高效課堂建設情況、校園環境整理情況;隨機找教師、學生或家長訪談,了解學校開學工作及收費情況。發現問題即時向被督查學校校長反饋,督促學校整改到位。
4、學校督查結束后,督查人員即時將督查情況填寫到《市教育局開學工作督查記載表》上,然后請受檢學校校長簽字確認。所有督查工作結束后,督查人員要認真匯總督查情況,從工作特色、存在的問題及工作建議三個方面寫出書面匯報材料。在3月2日將督查記載本、情況匯報材料及相關統計表交對應的職能科室。
四、工作要求
1、各單位要在市局督查之前提前組織人員到轄區學校檢查、指導開學工作,確保學校按時開學、順利開學,并將開學工作自查報告于3月2日前通過辦公平臺報市教育局基教科。
2、各督查人員必須明確此次督查的內容及各項工作要求,做到有備而去,有獲而歸。表格要填寫清楚,問題要查清楚,典型的人和事要記載詳實,開學工作整體情況要了解清楚。
篇5
為貫徹落實團中央關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推進基層工作的有關要求,按照團市委的統一部署,3月,我被選派成為第二批派駐區縣團委指導工作的團干部,赴靜海團縣委開展工作。半年來,我嚴格按照團市委的有關要求,圍繞加強共青團服務能力建設這一目標任務和今年團市委重點工作,努力在基層立住腳、撲下身,用真心實意、真才實學和真抓實干贏得青年的信任。我努力做到虛心學習,深入調研,不辱使命,從基層汲取養分,不斷提高自身的組織領導能力、決策能力、協調能力以及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準確掌握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團的組織和工作情況,幫助基層團組織理清工作頭緒和發展思路,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我努力做好“四個結合”,將上級團組織工作部署與當地團情相結合,將推進團的工作與服務黨政中心工作相結合,將開展團的活動與夯實團的基層基礎相結合,將進行工作思路指導和提供實實在在幫助相結合,確保駐點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樹立派駐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深入基層抓調研
駐點以來,我全身心投入靜海團縣委工作,保證每周5天出勤。我積極向黨政領導匯報,共向縣委副書記倪福江同志匯報三次,向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劉建國同志匯報一次,爭取黨政領導的支持。深入基層,迅速開展工作調研,在一個多月內走訪__縣18個鄉鎮,9個企業,5個學校,11個街道社區,與40多名基層團干部座談,與30多名農村青年直接交流,掌握第一手資料,詳細了解本地區團工作情況和遇到的困難。調查發現,__縣共青團工作基礎較好,開拓進取意識強烈,但還存在基層團干部流動性大、兼職過多,黨政領導重視不夠,資金緊張,資源和項目匱乏、團干部力量不充足等問題,團的工作在基層得不到有效落實,大部分農村基層的團組織尤其是村級團組織還處在半癱瘓狀態。分析其主要原因,歸結起來是組織和隊伍的問題。
二、夯實基礎抓組織
駐點以來我主要以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為重點,努力恢復基層最根本的造血能力,整體活躍基層團的工作。
1、推進村級團組織換屆工作。村級團組織是共青團組織的基石,是農村共青團工作的具體組織者、實施者和執行者,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力量。為夯實農村共青團工作基礎,促進基層共青團工作的全面活躍,按照團市委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的工作要求,我積極向縣委組織部匯報,推動以村級“兩委”班子( )換屆為契機,在全縣18個鄉鎮、383個行政村中全面啟動村級團組織換屆選舉工作,通過選拔優秀青年能人進入團的工作隊伍,選拔選調生、大學生村官、“西部計劃”志愿者、“三支一扶”志愿者兼任村團干部等方式,配齊配強團干部,推動他們進入村級“兩委”班子。換屆工作結束后,村級團組織結構和工作條件得到歷史性提高,村級團組織書記平均年齡達到32歲,比上屆降低了4.7歲。據統計,團縣委直接“操盤”村級團組織換屆工作,在全市18個區縣中尚屬首次,這項工作被團中央列為基層團建試點工作典型。
2、建立農村基層共青團工作示范點。為破解基層團工作的困境,按照“強鄉帶村”的原則,圍繞區域化推動共青團工作的思路,我們積極爭取政策,將靜海鎮、王口鎮和臺頭鎮團委創建為“農村基層共青團工作示范點”。通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支持和鼓勵示范點大膽創新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活躍農村的共青團工作。推動開展了農村青年實用技術培訓班、青年農民西瓜種植技術服務、“愛心助農”行動等工作項目,如依托王口鎮國良菌類種植基地,創建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實踐基地,成立國良種植專業協會團支部,以服務青年增收成才為紐帶,免費為150名農村無業青年提供菌類種植技術培訓,培養30名優秀青年產業帶頭人,帶動50余戶農戶共同致富,從而把青年緊密團結在團的周圍。
3、實施“兩新”組織團建工程。為進一步提升非公企業共青團工作水平,鞏固黨執政的青年基礎,指導海青集團、佳榮商貿集團等2個符合建團條件的“兩新”組織建立團組織,指導國良菌類種植基地依托行業協會建立3個團支部,共增加覆蓋青年達1000余人,提高了團的覆蓋率。指導新建的“兩新”組織團委>:請記住我站域名/文化建設和青年實際需求,大力開展團員青年喜聞樂見的讀書求知、文體娛樂和交友聯誼活動,豐富團員青年的業余文化生活,進一步增強了團的凝聚力。
三、服務青年抓能人
1、建立“農村青年人才庫”。為促進農村青年致富能人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示范帶動效應,推動建立“農村青年人才庫”。通過調查摸底,深入挖掘本地區農村青年能人,全面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專長和需求,通過開展 宣傳引導、交流培訓、信息服務等活動,進一步提升青年自我成長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引導他們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為農村經濟發展和村民致富上來,多做幫帶共富的好事,贏得群眾支持。前段時間,我還實地考察了部分青年致富能手,與他們開展座談交流,用心聆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發展情況和遇到的困難,將他們的建議和意見向有關部門匯報,為黨政制定農村政策提供依據。
2、推進農村青年行業協會建設。在調查中,我發現農村青年主要存在信息、技術、銷售和資金問題,個體經營戶在市場競爭中普遍處于弱勢地位,他們急需一個組織的幫助和扶持。因此,我們大力推進農村青年行業協會和行業協會團組織建設,創新團的服務載體,延伸團的工作手臂,切實滿足農村青年發展生產的需求,引導和幫助他們增收致富。6月份,我們依托國良菌類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了菌類種植協會,帶動青年入會200余人。
3、開展“青春靜海win”人才專項培訓計劃。一是組建青年種植服務隊。我積極爭取了團市委青農專項資金和縣委配套資金,依托團泊鎮西瓜種植產業,選拔30名西瓜種植經驗豐富的農村青年組建青年農民西瓜種植技術服務隊,面向西瓜種植農戶提供技術服務。計劃在年內培養100名青年西瓜種植能手,并免費為500個西瓜種植農戶提供技術服務,以發揮規模效應,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二是舉辦青年人才培訓班。依托成人技術培訓中心、農業學校,利用現有實用人才協會、養豬協會、棗樹協會的人才資源,針對農村青年開展勞動政策咨詢、免費技能培訓、就業推薦等服務。現已舉辦青年使用技術培訓班5次,重點開設了種養殖、餐飲服務、家政服務、市場營銷、家電維修、汽摩修理、it技術等專業課程,并與勞動部門協調通過考核為學習合格者頒發證書。現已開辦3期,培訓青年100余人。
此外,我積極聯絡南開大學、__科技大學、市農學院等高校,深化與__縣各鄉鎮的結對合作,引進外腦資源,跟蹤服務本地青年成才和經濟發展。開展“知識打造新靜海”活動,推動南開大學經濟學院18位博士擔任__縣18個鄉鎮的鄉鎮長助理,為各鄉鎮發展提供咨詢服務,實現高校學生實踐與區縣經濟發展的互動雙贏格局,此項工作正在推動落實中。
四、活躍基層抓項目
1、開展服務青年創業致富項目。一是開發示范農業園項目。依托團縣委現有土地資源,開發示范農業園項目,積極聯系市農學院、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青年就業見習基地,開展農村青年技術培訓服務。二是開展“服務新農村建設新靜海”農口局團委靜海幫扶系列活動。我發揮自身工作優勢,多方奔走,聯絡市農業局、水務局、農墾集團、林業局、畜牧獸醫局團委等單位,開展了“市農口局團委靜海行”系列幫扶活動,針對農村青年所需所想為其提供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服務,取得良好效果,受到縣委領導的肯定。三是開展了青年企業家子牙考察團活動。積極聯絡市青鄉企協會員,深入子牙鎮循環經濟產業園,開展實地調研、投資洽談、項目對接等活動,達成中兵別克“虛擬4s店”、安邦保險青年創業項目多個投資意向。
篇6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3)05-0121-2
走進麥當勞快餐店,幾乎每一家都是顧客盈門,生意火爆,其成功的因素很多,包括食品品質、服務質量、就餐環境、營銷策略等各個方面,在此僅就其典型的管理方式——走動式管理進行剖析。
一、麥當勞走動式管理的來由
美國麥當勞快餐店創始人雷·克羅克,當初只是芝加哥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紙杯和乳精機械制造商,后來成為美國有影響的大企業家之一。他不喜歡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大部分時間都到所屬各公司、各部門走走、看看、聽聽、問問。曾有一段時間,公司面臨嚴重虧,而許多中層領導仍然待在舒適的辦公室里,把寶貴的時間耗費在抽煙和推諉上。于是克羅克下令,將所有經理的椅子靠背都鋸掉。原來,這是他想出的一個“奇招”:鋸掉后背的椅子坐上去很不舒服,許多人就不得不走下椅子四處走動。不久,大家也悟出了他的一番“苦心”,紛紛走出辦公室,開展“走動式”管理。看似簡單的一個細節,卻成為扭轉麥當勞被動經營局面的重要舉措。
1982年,美國管理學者湯姆·彼得斯推出《追求卓越》一書,提出了“走動式管理”概念,讓走動式管理風靡全球。走動管理(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簡稱MBWA)是指高階主管經常抽空前往各個辦公室走動,以獲得更豐富、更直接的員工工作問題,并及時了解所屬員工工作困境的一種策略。這種管理方式是麥當勞最典型的工作方式。
二、走動式管理的突出特點
1.走動式管理是一種問題管理
沒有問題就是企業最大的問題。實際上,沒有問題的企業是不存在的。企業的生產涉及生產資料、員工等生產要素,也包括生產、銷售、物流、融資、籌資等多個環節。在一個企業運轉過程中,各個要素和各個生產環節都可能出現問題。管理者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協調解決隨時出現的各種問題,為企業的正常運轉創造良好的環境。
實行走動式管理,管理者直接深入到基層員工從事生產、服務的工作崗位,直接面對企業生產經營銷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在第一時間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企業的正常運轉。相反,如果管理者每天坐在辦公室里等著看報表,聽匯報,不深入員工工作的現場,就很難及時發現問題,當然也不能第一時間協調處理。長期拖延下去,就會錯過處理問題的最佳時機,問題不但會加重,還可能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嚴重者會危及企業的生存發展。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麥當勞提供服務的最高標準是質量(Quality)、服務(Service)、清潔(Cleanliness)和價值(Value)。其中,Quality是指麥當勞為保障食品品質制定了極其嚴格的標準。牛肉食品要經過40多項品質檢查;食品制作后超過一定期限(漢堡包的時限是20-30分鐘、炸薯條是7分鐘),便丟棄不賣等等。麥當勞的管理者常以普通顧客的身份考察食品的新鮮度、溫度、味道、地板、天花板、墻壁、桌椅等是否符合標準,柜臺服務員的服務態度和速度如何等,一定程度上督促和激勵著員工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正是因為這種走動式管理,管理者將發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協調處理和控制住,所以成就了麥當勞今天的輝煌。
2.走動式管理是一種細節管理
之所以說走動式管理是一種細節管理,是指管理者從員工工作現場的細微之處入手,或是一名員工的牢騷,或是顧客的一次抱怨,或是某一浪費原材料的舉動,了解企業生產服務的現狀及當下存在的問題萌芽,并采取有效措施將其消滅在初始狀態。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管理的方式變得豐富多彩,變得快捷和簡單。聽聽匯報,看看報表,是管理者常用的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手段,但這種方式了解問題不太全面。因為通過匯報或報表獲取的材料都是經過工作人員整理的過程,不但經歷了二次加工,而且可能延誤處理問題的最佳時間。等管理者通過報表發現問題時,事情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了。相比較來說,走動式管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絕這種情形的出現,可做到防患于未然。
當然,實行走動式管理,要注意把握好協調處理的方法和“度”,看待問題不要以偏概全,將輕微問題嚴重化,興師動眾,大動干戈,將某一現象或事情夸大化;也不要漠然視之,無動于衷。同時,還要注意采取得當的處理方法,否則也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
3.走動式管理是一種服務式管理
毋庸置疑,管理者具有對下屬員工的工作行使監督檢查的權力。但是,如果管理者在員工工作的現場,僅僅是來檢查批評,提要求,提意見,那就達不到走動式管理的最好效果。筆者以為,走動式管理更多的體現為一種服務意識,也就是服務生產一線員工,急生產之所急,憂員工之所憂,發揮管理部門的協調、服務和保障功能,保障企業實現良性運轉。
大家都知道鯰魚效應這一事例。挪威漁民將捕撈到的沙丁魚運回港口時,總要先準備幾條活蹦亂跳的鯰魚。一旦把捕獲的沙丁魚放入水槽后,便將鯰魚也放入水槽。沙丁魚因為鯰魚的追趕而四處逃竄,使水面不斷波動,從而保證氧氣充足,運回港內的沙丁魚也就十分鮮活。
同樣道理,管理者經常走到員工中間,既能對各環節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服務和生產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又能及時了解生產、服務一線的現場情況,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試想,管理者不是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以管理者服務員工的低姿態,和員工平等地聊天,做調查,搞調研,就能贏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持,并且極大地調動員工為公司發展獻技計出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員工身上的潛能,給企業帶來生機和活力。
走動式管理作為一種服務式管理,還能拉近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距離,使兩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更順暢,關系也更為融洽。通過面對面的溝通,管理者能夠及時了解市場狀況和急需解決的問題,掌握員工的所思所想,從而及時對癥下藥,處理解決各種問題,增強企業內部員工的凝聚力,促進企業和諧高效運轉。
走動式管理是一種服務式管理,并不排斥管理者監督檢查權力的行使,兩個方面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該表揚表揚,該批評批評,該幫助幫助,公平處理,公正行事,親和力強,這樣的管理者才是受員工青睞的,這樣的管理方式也是員工接受和支持的。
4.走動式管理是一種現場管理
走動式管理是指管理者深入員工工作的現場進行管理。工作現場有最鮮活的工作和生產場景,有素質高的員工,也有素質低的員工;能發現企業做的好的地方,也能發現企業需要改進的地方。企業的管理者通過推廣好的經驗,協調和處理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就能提升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創造更多的利潤,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走動式管理不是簡單地走走形式,而是針對如何消除企業存在的弊端,促進企業良性運轉而采取的管理方式。所以,管理者不能機械地理解為到員工工作的現場去隨便轉轉,如同走馬觀花,不會有任何收獲,對管理企業的提升和改進也不會起到促進作用。那就和走動式管理的內涵反其道而行之了。
管理者在推行走動式管理時,還要正確處理好與其它管理方式的關系。也就是說,推行走動式管理的管理者并不是需要天天扎根在員工工作的一線,而是要與信息化管理、制度管理、薪酬管理等各種方式結合在一起來綜合運用。如果每天都盲目地深入一線,那么管理者就會瑣事纏身,沒有時間顧及企業發展外部環境研究、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執行、企業競爭戰略的制定和執行,同樣會影響到企業的長遠發展。所以,在企業管理中,走動式管理只有與其它管理方式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取長補短,促進企業高效率運轉,并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走動式管理的重要作用
1.走動式管理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效率是企業生產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效率高低和企業的效益密切相關。沒有哪一個企業效率低下的企業能夠實現價值最大化。影響企業生產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員工素質的高低、技術工藝先進程度、物流的發達與否等都可能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率。所以,需要管理者及時將企業存在的這些問題處理解決。
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因為管理者深入基層員工的工作一線,可及時處理發現的問題,而不必再經過員工整理、匯報等環節,這樣就加快了問題協調解決處理的速度。另一方面,因為管理者協調解決問題非常及時,協調解決起來就比較容易,將問題消除在了萌芽狀態,不致于使問題發展到嚴重到影響生產和服務的程度,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效能。
2.走動式管理有助于增強企業的執行力
目前,在許多企業和公共部門都存在著政策和措施執行難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制定制度和決策的管理者很少深入普通員工中間,不了解現場的情況,不熟悉基層的員工,制定的制度不適應基層的實際狀況,或者和基層員工接觸少,對政策和決策解釋溝通不夠,造成員工對制度和決策理解不太全面或存在誤解,所以在執行制度時會產生畏難情緒,也就不會積極地給予支持和配合。
推行走動式管理,恰好彌補了與基層員工溝通方面存在的不足,大大增強了增強企業員工的執行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企業的管理者和基層員工出現在同一現場,對基層員工來說是一種無形的督促和激勵,他們會自我加壓,將自己最優秀的方面展現出來,積極地去貫徹執行各種標準和制度;另一方面,因為管理者和基層員工溝通的順暢,二者之間的障礙和鴻溝逐漸消除,隨著理解的深入,基層員工對上級推行的制度和政策非常贊同,所以會更加支持,執行起來也會更加自覺。當然,制度和政策的效果也就會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走動式管理是一種十分可取的管理方式,對提高企業效率,調動員工主動性,提升企業競爭實力,會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企業的管理者可以吸收其優點,并結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加以推廣和運用。從而,有效地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生產效率,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篇7
安全檢查存在的問題
檢查的態度不端正 有的人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指示,為了對上有個交待;有的人則通過檢查來推卸自己的責任,掩蓋自己的,甚至還可借此來宣揚自己的政績。因此,有些檢查團在下到基層以后,檢查的路線越來越“短”了,檢查的內容越來越“淺”了,依法查處的力度越來越“軟”了,最后是“雨過地皮濕”,問題依舊、隱患依舊,各種事故仍屢屢發生。
檢點不突出 有的人習慣于搞全面安全生產大檢查,沒有重點,面面俱到,在上面聽匯報、看材料,用去了大半天;然后,到車間轉一轉、看一看,特別是對那些關鍵、要害部位、危險源(點)更是蜻蜒點水,一走而過。這樣根本看不到問題,找不到關鍵,更提不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檢查人員外行多 有的檢查團過于龐大,浩浩蕩蕩,其中專業人員不多,外行人員不少,這不僅增加了基層的接待困難,而且也干擾了現場的生產秩序。有些外行人在檢查中只能講套話、空話、大話,講不出有用的話,甚至錯話,在群眾中影響很不好。
檢查方法不科學 在進行檢查前,沒有進行詳細的策劃和按要求編制《安全檢查表》,而是憑經驗、憑直覺地進行檢查。這樣不僅容易漏檢,而且很難發現那些深層的問題和潛在的事故隱患。
整改措施不得力 有的檢查團在檢查后,不對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只是輕描淡寫地總結幾句,既不追究責任,也不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更談不上把整改措施落實到人頭上;即使發現了嚴重的問題,也是以“下不為例”而宣告結束,皆大歡喜。
安全檢查,重在實效
第一,不搞形式,注重“效果” 安全生產檢查的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事故隱患、消除事故隱患,從而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因此,檢查工作的全過程都要圍繞著這個目標認真準備、認真檢查,做好評價,落實整改措施,不圖形式,不搞花架子,不走過場;盡可能避免“人馬未動,《通知》先行”的做法,以防止被檢單位來一個“上下齊動員,糊弄檢查團”,使檢查團查不到真實情況,從而失去檢查的意義,達不到檢查的目的。
第二,從實際出發,多搞專項檢查 安全檢查的種類有多種,要從實際出發,以專項檢查為重點。
實踐證明,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的實際情況,集中一段時間、針對諸如機電設備、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儲存運輸、要害部位等開展深入細致的專項檢查,對及時發現和整改事故隱患,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少些“外行”,多些“專家” 檢查人員的組成應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外行”人員和陪同人員盡量少,專業人員盡量多,實行“領導、專業人員、陪同人員三結合”。主管領導參加,有利于組織指揮,有利于協調各方面的關系,能引起被檢單位的重視;專業人能擊中要害,發現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
第四,既聽匯報、看材料,更要深入現場 事故隱患多存在于生產現場,因此在檢查的過程中,既要聽被檢單位的匯報,查閱有關的材料,更要深入生產現場,到班組、到工廠中去,根據檢查計劃和檢查標準,按生產工藝的全過程、關鍵部位、關鍵設備進行逐項檢查,并做好記錄。
第五,既憑經驗,更靠“科學” 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可貴的,但必須上升到理論,上升為科學規律,因為經驗的本身受到每個人感知、知覺、性格、價格觀等心理因素的制約,往往具有片面性。唯有采用科學的方法,才能推動安全檢查由人治向法治、由事后處理向事前預防轉變。在諸多的科學方法中,采用《安全檢查表》是最常見的、最簡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篇8
總書記“七一”講話指出,“廣大年輕干部要自覺到艱苦地區、復雜環境、關鍵崗位砥礪品質、錘煉作風、增長才干。”組織工作的重心在基層、力量在基層、成果也在基層。從基層來、到基層去,應該成為組工干部的一種常態、一種自覺。廣大組工干部要大力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推動組織工作各項任務落實。
到基層群眾中去的好傳統永遠不能丟。善于做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看家本領,新形勢下,這個優良傳統不僅不能丟,還要不斷發揚光大,堅決防止脫離群眾的現象。對一個人的考察評價,不能光在機關看材料、聽情況,更應該到群眾中聽聽“口碑”、印證實績。制定組織建設、干部和人才工作政策,不能關起門來搞設計,更應該到基層群眾中聽意見、尋對策。工作落實得怎么樣,也不能光看下面報上來的材料和數字,更應該到基層去檢查。組工干部學習熟悉經濟工作、基層工作,最根本的途徑是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組工干部要當“潛水艇”真正沉到基層一線,而不能像“浮萍”浮在機關、漂在上面,防止產生情況危機、語言危機和知識危機。到基層群眾中去面對面交流,最為直接、最為有效,也最受群眾歡迎。下到基層去,才能親身體驗到基層的博大精深,切身感受到群眾的創新創造,吸收到機關里所得不到的營養;走到群眾中去,群眾才會把你當自家人,干部才會說出心里話,我們才能掌握一手材料;深入到實踐中去,與基層群眾一起想問題、謀對策、抓落實,群眾才會理解和支持組織工作,組織工作滿意度才會有新的提高。
到基層群眾中去重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下基層目的不在于“下”,而在于下去后“干什么”。組工干部下基層不是作客,也不是觀光,必須解決實際問題。發現問題是本領,解決問題見水平。要做到“聽、問、送、促、幫”五個字:“聽”,就是要帶著誠意下基層,虛心聽取基層群眾意見建議。要拜群眾為師,甘當小學生,深入了解群眾對組織部門和組工干部的看法,并以此為鏡子、為動力,推動組織工作創新發展。“問”,就是要帶著問題下基層,深入縣鄉(街道),到農村、社區、企業中去搞調研。問計于基層、問計于群眾。“送”,就是要帶著感情下基層,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密切與基層群眾聯系。“促”,就是要帶著“藥方”下基層,開展選人用人滿意度專題談話,促進滿意度有新的提高。要針對滿意度民調結果,分析問題、查找原因、對癥下藥,提高組織工作群眾滿意度。“幫”,就是要帶著責任下基層,深入了解組織工作重點任務進展情況,指導幫助基層抓好落實。當前,重點是抓好換屆之年各項工作,指導創先爭優活動,督促各地各單位抓緊落實人才強市、強縣、強企戰略。
到基層群眾中去提倡走鄉間小道。下基層要注意方式方法,多走鄉間小道,務求取得實效。提倡“五多、五少”:一是多些“臨時抽查”,少走“固定路線”。下基層事先“踩好點”,看到的往往是“樣板”,聽到的多是贊揚的話。組工干部下基層,要多些“臨時停車”,多搞臨時抽查、隨機調查。二是多搞蹲點調研,少些走馬觀花。要走村入戶,下到田間地頭、企業車間,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三是多到矛盾一線,少些繞道走。下基層不僅要到基礎好的地方去發掘典型、總結經驗,更要注意到情況復雜、矛盾集中、條件艱苦的地方去了解情況、推動工作。四是多些輕車簡從,少些繁文縟節。組工干部要從嚴要求、加強自律,不要基層提供書面匯報,不給基層增加負擔,不影響基層正常工作秩序,保持組工干部良好形象。五是多些網絡互動,少些閉目塞聽。提倡組工干部開微博,加強與網民互動交流,拉近距離,推進“陽光組工”。(責任編輯:張進中)
篇9
一、“三下鄉”活動意義與存在問題
1.“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意義
第一,通過廣泛開展文化服務、科教宣傳、調查研究、科技幫扶,為鄉村基層建設做出了貢獻,送去了實惠;第二,使廣大大學生在活動中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國情、民情及社會發展狀況,磨練了意志,奉獻了愛心,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堅定了理想信念;第三,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開闊的專業實踐平臺,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服務鄉村基層,既幫助農民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也檢驗和提升了自身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
2.“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存在的共性問題
(1)活動流于形式,形式大于內容。在制度建設方面,高校對“三下鄉”活動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導致“三下鄉”活動多存在“走走、玩玩、看看”現象,一些“三下鄉”活動甚至變成“游山玩水”、“曬萌走秀”擺拍照片的過場戲,活動時間周期短、內容單一、效果不佳。
(2)活動內容粗淺,專業性與針對性不強。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鄉村基層群眾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隨之提升。但高校“三下鄉”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卻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仍停留在參觀考察、科普宣傳、衛生服務、生活體驗等較為初級粗淺的活動形式上。活動內容與大學生專業內容結合不緊,不能根據基層的實際需要輸送文化和知識,更受限于自身專業科技知識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開展科技下鄉服務,導致“三下鄉”活動的“業余”化。
(3)基地建設走樣,數量質量比重失衡。“三下鄉”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多存在走馬觀花現象,“一年打一槍,一年換一地”,年年建基地,年年丟陣地。“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存在很大流動性和臨時性,導致活動在人力、物力上額外浪費重疊。“三下鄉”活動總結中,更多的是吹噓歷年實踐基地的建設數量,用華麗辭藻掩蓋基地效用發揮的缺陷,基地建設的數量與質量比重失衡,使活動缺乏連續性和有效性。
(4)教育意義缺失。大學生參與“三下鄉”過程體驗收獲不足。“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形式上的敷衍、內容上的粗淺和基地建設的走樣,導致“三下鄉”變成“運動式”下鄉。為求創新,活動地點年年翻新。去年市內搞,今年市外搞,明年省外搞的“滑稽”現象,使“三下鄉”失去針對性、連續性和實效性;往往活動儀式壯觀、聲勢浩大,活動時間和活動內容卻大幅縮水,草草收場,致使“三下鄉”活動失去應有的教育引導意義,讓參與其中的大學生對“三下鄉”活動產生異樣的看法,對活動的真正價值產生質疑。
二、高校基層團組織“三下鄉”活動考評機制的疏漏
高校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考評一般多通過總結材料、活動圖片、新聞宣傳等內容的考核,以匯報聯評形式對“三下鄉”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測評打分,根據得分高低最終評定優劣。此種考評形式在一定階段內,調動了基層團組織扎實開展“三下鄉”活動的積極性,有效推動了“三下鄉”活動的開展。但由于機制內在約束因素缺失的漏洞,不能較為科學合理地對“三下鄉”活動進行有效考評,導致“三下鄉”活動呈現“三只手”發展趨勢,即 “活動導演策劃的行家里手、活動宣傳圖片的專業攝手、活動新聞文字的職業”。部分基層團組織學會找漏子、鉆空子,將活動開展的重點放在策劃吸引眼球的亮點活動、拍攝場景熱烈的宣傳圖片、炮制數量可觀的媒體新聞方面。
傳統“三下鄉”考評形式在活動過程監督、內容鑒別、效果考量等方面的限制因素缺失,導致“三下鄉”活動由“持久戰”變成“閃電戰”,活動的開展根據“行家里手”的前期策劃和現場導演,將本應開展一兩周的活動壓縮到一兩天;“專業攝手”在有限時間內拍攝出無限“氛圍濃重”、“氣氛熱烈”的“三下鄉”活動圖片;“職業”配合活動圖片炮制吸引眼球的新聞標題向各新聞網站海量投稿,從而提升活動新聞宣傳數量,裝點活動開展的“社會認可度”。致使高校基層團組織“三下鄉”活動的開展形成惡性循環,只看形式不重質量,使“三下鄉”失去了其本應有的價值意義。
三、高校基層團組織“三下鄉”活動考評機制建設
1.考評指標內容優化
高校基層團組織“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考評內容應更多地提升對活動主題、活動內容、活動周期、活動真實社會認可度的比重,從活動主題的時效性,活動內容的專業性、針對性,活動周期的時間長度,活動基地的鞏固與作用發揮,活動新聞的質量和真實性等方面優化“三下鄉”活動考評指標內容。從而杜絕“三下鄉”活動的形式化走向,提升活動的服務質量,保障活動的科學長效開展,更好發揮“三下鄉”活動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2.考評形式多元整合
高校基層團組織“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考評形式可在傳統匯報聯評互評打分基礎上增添客觀測評內容。比如,組織專人在“三下鄉”活動開展期間到活動實踐基地進行實地觀摩考察,實地調查了解真實的活動開展和基地建設與效用發揮情況,后期審評志愿者活動日志等。將主觀評價與客觀考量相結合,對活動過程、活動內容、活動成效進行科學客觀評價,使“三下鄉”活動得以扎實長效開展。
篇10
每次說起“勤政模范”這個榮譽,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想起12月中旬的一段令人難忘的日子——
12月11日上午,市總工會黨組中心組舉辦中國工會十五大精神(擴大)學習會議,省總主席來宜講座,130人在此參會;
11日晚上,與會100多人在國賓花園晚餐和舉辦聯歡晚會;
12日上午,市總機關、各縣市區和市直各單位工會100多人在國賓花園舉辦全市工會工作創優爭先考核匯報會;
12日下午,參加會議的50多人參觀湖北移動通信公司宜昌分公司、宜昌人福藥業公司、黑旋風鋸業公司。
這五個活動領導規格之高、參加人員之多、準備時間之緊、活動安排之密,是我到辦公室工作以來首次遇到的。會議的會場準備和會場調整、基層工會匯報材料匯編成冊、領導同志主持辭和重要講話、印制30周年畫冊和圖片展、與會人員的餐飲住宿、通知參會領導和與會人員、提前考察各參觀企業、交通線路和車輛安排……,這次系列活動猶如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各項繁雜瑣碎的準備工作復雜得就象九連環一樣,千頭萬緒,環環相扣,容不得半點疏忽。之前的連續兩個星期,我與辦公室全體同志厲兵秣馬、分工協作,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有的同志連續一周都是凌晨兩三點才回家。那段時期,剛好我母親因膝關節動手術連續三次住院,但我中途只請了半天休假,始終身先士卒,堅持工作在第一線,直到活動全部圓滿結束,才與大家共同露出久違的欣慰的微笑!感謝組織授予我“勤政模范”的光榮稱號,它是對辦公室全體同志的共同褒獎!同時,我想對辦公室每一位同志說,勤政模范的背后,是你們無數個迎著朝陽繁忙的早晨,是你們無數個披著晚霞疲憊的黃昏,大家都辛苦了!
人都是有惰性的,誰都愿意每天座在辦公室里輕松一點兒。我時常冥思苦想,改革開放30年來,為什么剛好我到辦公室工作以后,市總工會辦公室的工作突然步入任務繁重、壓力倍增的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是工作制度、職能分工的問題,還是我個人的能力水平的問題。直到有一天,我把這個問題放在一個更大的時代背景中去權衡,才找到不需要妄自菲薄的答案。
一是新形勢下黨委政府對工會工作的要求更高。大家可以回想,近兩三年,市委每年都要兩次聽取工會工作匯報,市政府每年都要召開聯席會議,市人大、市政協每年都要直接到市總工會,或組織一到兩次與工會工作相關的專題視察,勞動關系三方每年都要召開兩次協商會議。籌備好這些會議和活動,起草好這些會議和活動相關的文件和材料,是辦公室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這無疑也給辦公室賦予了更多的工作量。前段時間,曾有一位同志對我說,在辦公室起草的眾多報告中,有一個曾經讓他聽了之后感到內心震憾,我很納悶,我以為是張主席在三大或是哪一次全委會上的工作報告,結果他告訴我:都不是,是去年在這里召開的與政府第六次聯席會議上的張主席所作的工會工作匯報材料。剛開始我不太相信,文字的力量能夠大到讓人內心震憾。事后我又專門把這份報告拿出來仔細地讀了幾遍,咦?確實有一種內心震憾的感覺,我與這位同志感受一樣:竟然不敢相信,在剛剛過去的里,市總工會怎么做了這么多事情,取得了這么多榮譽!我又仔細地回想了一下,讓人震憾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準備這個匯報材料,從去年6月份開始,在張主席的直接指導下,先后召開了5-6次征求意見座談會,修改了不下10次。我多次為起草好這份匯報材料絞盡腦汁、夜不能寐。我想:直到今天讀了之后還能感動自己和別人的這份匯報材料正是對我去年榮獲“勤政模范”的最好詮釋!
二是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對工會工作的期盼更多。近幾年來,我想大家與我一樣都已經強烈地感覺到,市總工會的工作重點更加突出維權和幫扶,將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向了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從堅持“三個舍得”興建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到舉全會之力成功創建全國農民工技能培訓示范基地,從堅持“送溫暖”、“金秋助學”、“送清涼”等工會幫扶品牌工程,到形成“黨委重視、政府支持、工會運作、職工參與”的社會化維權機制,從集中舉辦聲勢浩大的農民工趣味運動會、下崗失業職工農民工專場招聘會,到深入企業、鄉鎮和礦山舉辦“走進職工”慰問演出,免費為職工農民工放電影、送圖書,市總工會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無一不深刻地留下新時期工會工作為困難職工和農民工排憂解難的時代烙印。正是投身在這樣一個火熱的大有作為的時代,投身在這樣一個充滿激情和活力的組織的感染下,作為出生在工人家庭的一名工會干部,我熱愛我所從事的工會工作并以此為自豪。每當我在辦公室,看到前來的求助職工和基層工會干部的焦急心情和期盼眼神,從不一推了之,總是不由自主地會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地聽他們傾訴,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三是新形勢下工會工作大局對辦公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辦公室作為市總工會領導機關重要的綜合辦事機構,履行參謀助手、督促檢查、協調綜合、后勤保障等重要職能,承擔著為工會 領導服務、為基層工會服務、為職工群眾服務的重要任務,處在協調各方、服務全局的樞紐位置,在工會工作部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市總工會對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辦文辦會的逐漸規范,機關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辦公室的工作量有增無減。最近幾個月,每個月都有四批以上的廳級以上領導來宜視察,每個月都有一批大型的兄弟工會代表團來宜參觀交流。每當我們以整潔的辦公環境、周密的接待安排贏得前來參觀視察的領導和客人們的贊譽時,自豪之情都會在自己內心油然而生。去年,張主席等各位領導對辦公室工作提出了“高、嚴、細、實”四字要求,我想,這四字要求,就是對辦文、辦會、接待等都有認真、負責的態度,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就是把做好每件事情的著力點放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上,不心浮氣躁,不好高騖遠;就是從一件一件的具體工作做起,從最簡單、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做起,特別注重把自己崗位上的、自己手中的事情做精做細,做出成績。作為辦公室的負責人,我始終牢記,工會辦公室的服務能力直接關系到工會工作水平,作風素質直接關系到工會的社會形象和社會影響,工作效率直接關系工會工作的正常運轉,新時期工會辦公室工作只有嚴格落實“高、嚴、細、實”要求,才能促進工會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勤”這個字的意思,《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是:盡力多做或不斷地做;《辭源》解釋是:努力認真地做。我想,勤政就是要不厭其輕,不厭其小,不厭其碎,不厭其煩,認真辦好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環節、每一處細節。
辦公室的工作雖然是平凡而瑣碎的,它只見苦勞難見功勞,只見奉獻難見回報,只見責備難見微笑。但我想,它更是光榮而重要的。最后,我想以新東方集團首席執行官俞敏洪最近一次北京大學的演講中一段精彩的話作為結束語,與大家共勉。
- 上一篇:社區矯正工作匯報材料
- 下一篇:共建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