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欄跑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7 05:27: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跨欄跑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同課異構;上課;比賽
中圖分類號:G807.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5.019
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的深入推進,提升課堂教學內涵已成為重要命題。在教學研究中,“同課異構”作為一種教研方式被廣泛推廣。對于“同課異構”,教育工作者普遍認同的定義為:同一教學內容,由不同教師講授,比較其對教材的分析、教學設計和教學風格的不同,以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此外,有的學者認為同課異構還應包括:同一教師,在講授不同專業或不同類別學生的同一課程,應采取不同教學策略。筆者就以參加南通市優秀課評比的經歷談談體育教學中同課異構的感受。
通知要求是:本次優秀課評比內容為田徑(跑類)、籃球兩類項目實踐課,各縣(市)、區各兩名選手分別選擇一類項目進行準備,兩類項目現場課的具體動作規格,現場確定并進行該課的設計意圖與教案編寫;教學對象分別為田徑(跑類)高一年級和籃球高二年級的教學行政班。筆者選擇的是田徑(跑類)。
一 研究教材、自我異構
1 分析教材,確定方向
接到通知以后,筆者就開始準備,確定上課方向,高中《體育與健康》里面跑類提及到短距離跑、中長距離跑、接力跑和跨欄跑四類。比賽時間是12月上旬,形式是借班上課。結合比賽時間和上課形式,筆者猜測跨欄類可能性很小,因為跨欄在高一上學期應該還沒有開展,學生沒有什么基礎,12月份天氣也比較冷,不太適合跨欄項目的開展,還有一點就是危險系數比較高。所以在權重上把跨欄作為了解項目。定好大方向后,筆者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組內其他老師,請他們幫忙分析是否合理。大家經過討論后,基本認同我的看法。得到同組教師的認可后,筆者又打電話向教研員匯報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教研員也認同。
2 海選資料,選我所用
上課內容有了大體方向,但具體內容如何定?筆者首先在網上搜索了相關內容,把認為有參考價值的資料下載并打印出來,此外,我們組從08年開始就合訂了《中國學校體育》和《體育教學》兩本雜志。我就一本一本查閱,把凡是與田徑跑類有關的教案、論文都找出來研究,對參考性強的進行重點研究。雖說工作量蠻大的,但這兩本資料確實讓我受益匪淺。通過這兩本雜志,筆者了解了近幾年其他同行在上這類課時的思路以及教學設計風格的變化趨勢。筆者認為這就等同于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領域的人聚集到一起來與我“異構”。
3 針對教案、精打細磨
根據通知要求,再結合同事們的建議,筆者準備了5份教案:蹲踞式起跑、彎道跑、接力跑、耐久跑、障礙跑。接下來根據教案內容開始打磨,剛開始的時候筆者沒有急著整堂課去上,而是把主要內容分片段去嘗試,采用男女生分開上,男女混合上,用秒表記錄時間,根據上課時出現的一些問題再做相應調整。等到自己認為課堂布局上沒有大問題后就開始整堂課打磨。筆者認為只有通過不斷的上課才會發現問題,不同班級的學生基本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這樣就給我提供了許多解決問題的預案。筆者認為這是教師在針對不同學情的情況下做出的自我“同課異構”。
二 集思廣益、多元異構
打磨好教案后,筆者覺得首先應該邀請本組老師來指導,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尤其是在一些練習方法和手段上,也許稍作調整效果就不一樣了。比如:筆者在設計蹲踞式起跑的教案中,設計了利用跳繩來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其中在解決學生重心前移的問題上,筆者設計了利用一人拿跳繩垂直于地面,讓練習者肩頂繩,這樣重心自然就前移了。筆者起初設想的是讓每個同學都這樣練習,本組老師就提出異議,他們認為不是所有學生都不會主動重心前移,而是少部分,可以讓少部分同學這樣練習,這樣還體現了分層教學。通過組內同事的“異構”,我的課整體上又得到了提升。
其次,還應邀請教研員或名師來指導,這次筆者有幸邀請到了縣教研員吳俊老師和南通名師祁曉建老師,他們見多識廣、博學多才,能高屋建瓴地對我的課進行診斷。我從準備的幾堂課里選了一節課呈現給他們,讓他們先了解我上課的風格,好為我量身打造適合我的課堂,之后又把準備的其它幾堂課的設計思路向他們匯報了一下。他們聽了之后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見,又從評委的角度給我提出了一些上課時的注意點,比如說話時語速要慢,講解時要簡潔,示范時要注意站位,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聽清、看清等。筆者認為名師們這種面對面的點評、指導,無疑是最好的“異構”了。
三 博采眾長,精彩紛呈
俗話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比賽指定的上課內容是蹲踞式起跑和接力跑,兩個都在我的準備之內,所以看到內容后心里就有了底。接下來抽簽決定具體內容,比賽分兩天,第一天蹲踞式起跑6人次,第二天接力跑3人次。同課異構不怕異,就怕同,由于采用“沒有上課的選手需回避”規則,因此序號越在后面的人越不好上。幸運的是,筆者抽的第二天的第一個簽,相比第一天上課的選手,在時間上更充分,雷同概率更低。筆者就談談這次參賽的體會:
1.現場備課:教學方法手段不要太詳細,尤其練習量,留有余地,以便教研員、名師們幫你異構。
2.模擬上課:請教研員、名師再次指導,如有條件,把模擬上課的場景錄下來,等到幫你異構的時候一邊播放一邊討論,效果會更好。
3.熟悉流程:大家幫你異構好之后,自己再把上課的流程寫下來,包括你課堂上準備說的話,最好熟記于心,這樣上課的時候就更胸有成竹了。
4.師生見面:課前如果給時間接觸學生,筆者認為簡單的介紹互動后,應該把上課的流程、難點告訴學生,這樣就可以為你上課時的講解、隊伍調動節約時間,保證后面能有充足時間完成上課內容。
5.賽前準備:帶杯溫水,比賽前喝一口,能緩解一下緊張情緒,臨場隨機應變,以不變應萬變。
6.博采眾長:比賽接結束后,要認真聆聽專家評委的點評,因為他們會逐一或把所有人的課結合起來點評,列舉一些新穎合理的教法和練習手段,同樣也會列出一些有問題的案例,所以我們要抓住最后點評的機會,納百家之長,補己之短,促進自身成長。
四 結束語
在同課異構中,“構”是基礎和靈魂;“異”則強調變化。教學規律和教學內容的客觀性決定了同課異構的“同”,教學環境因素和教師的個性等主觀性決定了同課異構的“異”,而能夠體現同課異構的內涵與魅力、反映不同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恰恰是“異構”。
“同課異構”教學活動的開展,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面對面的交流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針對同一內容,不同教師運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和風格進行教學。這種風格迥異、策略不同的教學活動之間的交流與碰撞,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益,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康貽軍.推行“同課異構”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及策略[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7):3825-3826.
篇2
隨著當前教育的不斷改革,體育課已成為當今社會、學生、家長們高度重視的一門課程。由原來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到現在的“請體育家教,開小灶”可見,體育已經使學生從教室走向運動場。那么我們體育教師應該怎樣做呢?
首先,要想使學生取得好的成績,教室必須在專研教材上下功夫,認真備課,寫好教案充分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都是上好體育課的先決條件,是提高教師思想業務水平和教學工作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凡事預測責立,不預測則廢,通過課前備課才能掌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便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內容,實踐中我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同樣的班級、場地、教材、由于任課教師對教材的領會不同,其教學效果差異很大,究其原因大多為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掌握不好,教法不夠科學所致,所以教師應認真學習體育教學大綱和教材,系統的了解和掌握各項教材的意義、任務、內容,分布和要求等的基礎上,深入專研每次課的教材和教法,這是教師課前準備的基本環節。
體育教學中的每個練習,都是由身體姿勢、運動軌跡、時間速度和力量等因素組成,而每個練習的技術性,則由若干個技術環節按一定順序和不同節奏構成。以跳高為例,它是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桿和落地動作四個環節組成的。在這個教材里應該弄清楚,我認為,這四個環節,起跳應是重點,騰空過桿則是難點,沒有準確而有力地起跳就不可能獲得理想的騰空的最佳騰空角度。自然也就無法完成后面的技術動作了。因此,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們多做下面練習。一手扶肋木作起跳腿邁步著地與擺動腿屈膝快擺的配合動作。做起跳后的摸高或頭觸懸掛物做一步、三步、五步的起跳過桿練習,對于騰空過桿這個難點更應處理好除理論上講清動作技術要領之外,還要教法上采取一些練習,如讓學生已一手握住橫桿的一端,另一端放在地上,做起跳腿上一步,擺動腿上擺腳尖內旋過桿落地,同時起跳屈膝外翻過桿模仿練習。在跳高架上把橫桿一端降低練習。我認為這樣做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跳高技術。通過教學實踐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要是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不僅基本部分主要,準備活動也由其重要。因為準備活動是上好體育課的第一環節。
準備活動多為跑。徒手操,游戲等內容。徒手操內容應不斷更新,做到盡量不重復前課內容,使學生有新鮮之感,例如上投擲鉛球課需要把上肢、肩、腰部的關節肌肉活動開。如果每節課都簡單地重復擴胸,振臂等動作,必然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貯備部分可采用武術操:繩操、球操、實心球操、雙人操、行進操、韻律操,健美操等內容。編排力求新穎,學生興趣濃厚。
在組織教學啊方面應做到形式多樣,教法多變,可采用如下教學法:
1:示范講解法:教室示范后,講清動作要求在指導學生練習。
2:示范提問法:教室示范后,請學生回答動作要領,讓學生帶著問題看示范。
3:圖形觀看講解法:教師依照圖形進行講解,使學生頭腦里有一個完整動作技術。
4:模仿教學法:即不提前示范,而是教室邊示范,學生邊模仿,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
5:無聲模仿法:教師不喊口令,只示范動作,學生隨之模仿,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6:學生執教法:即教師示范一遍后,選一名學生執教,此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
7:集體口令法:即學生集體喊口令做操,這樣調節課堂的氣氛。
8:音樂教學法:即讓學生聽音樂的拍節進行練習等等方法。
在中學體育教材中,有些項目難度不大,光靠一個單元的課時教學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如跨欄跑,學生平時直觀的機會很少,更不用說練習。而跨欄中前腿的攻欄技術、后退的起跨提拉技術,難度都很大。再加上學生的柔韌性較差,學校的器材有限,班形較大,很難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但如果我們把“欄間步”好“攻欄”和“提拉”技術在上跨欄課之前,滲透到快速跑或耐久跑課的準備活動之中,做到“化整為零”,提前攻破教學重點,難點。到上跨欄課時就會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雖然準備部分占一節課的45分鐘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之間影響課的教學效果。
再有對基礎較差的女生不失所望,在體育課教學中總有那么幾個身體基礎差的女同學完成練習比較困難,那么怎樣對待這些基礎差的同學呢?
1:進校后首先進行體育目的意義等方面教育。
教育大學不同于中學,有嚴格教學計劃進度和考核標準,樹立終身鍛煉思想,有利于德智體全面發展。
2:體育課堂上教室對這部分學生更應表現出親近,關心熱情指導態度,使她們消除自卑感樹立信心。
3:對所考核的項目,課前進行摸底測驗,并將成績公布于眾,這樣師生心理有數,經過計劃學時后,進行正式考核時,在將成績公布給大家,這樣做百分之九十以上學生經過課堂和課后,鍛煉測驗后成績有不同程度提高。
4:由于個別同學身體基礎太差,經測驗雖然成績有所提高,但仍沒達到及格要求,這時我們不能急躁,訓斥或歧視她們,而是滿懷熱情地去鼓勵幫助她們在其他項目上很下功夫,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篇3
一、與學生生理發育特征和敏感期相結合
進行課課練內容的選擇時必須充分結合所授班級學生的生理發育特征,比如,小學生年齡一般在6—12歲,在這段時期,他們的身體組織器官正處于生長發育的突增期,骨骼堅固性差,易彎曲變形,所以在進行課課練時多選擇一些以發展形體和形態為主要鍛煉目的的內容,如站姿、走姿、芭蕾舞的基本功練習等。另外,還要抓住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如“速度素質”的敏感期為10—13歲,在這一期間多安排一些短距離跑、爆發性項目的課課練內容。
二、與學期教學進度相結合
教學進度決定教案的設計,學期目標統領課課練的安排。課課練的內容比較繁多,主要是發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韌、靈敏等運動素質方面的身體練習。科學合理選擇課課練的內容時需要注意緊密聯系教學進度,比如學期進度中某階段主要進行的是以下肢力量為主的跨欄跑教學內容,應適當搭配一些上肢和腰腹力量的課課練內容,例如引體向上、仰臥起坐、雙杠臂屈伸等練習項目,以達到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均衡發展。
三、與主教材內容相結合
體育課的核心內容還是主教材的教學,課課練僅是輔助主教材而設置的,其目的是對課堂主教材教學的一種補充、促進和豐富。課課練的時間控制在5—10分鐘為宜,千萬不能占據太多時間耽誤主教材的學習。例如在進行體操雙杠分腿坐——前滾翻成分腿坐組合教學中,利用基本部分的最后5分鐘時間進行障礙跑接力游戲,這其實就是對主教材教學的一種豐富,利用課課練的形式鍛煉學生的靈敏性和速度素質,并通過游戲和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參與課課練的興趣。
四、與地區和學校的實際相結合
對教師而言,課課練內容的選取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師可以根據學校所在地區和實際的場地器材進行合理開發,比如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一些傳統體育項目,像滿族的“珍珠球”“抖空竹”、蒙古族的摔跤、黎族的“跳竹竿”等,都可以作為課課練的內容來開展,有效地解決了某些學校場地小、器材少的現實難題。
五、與背景音樂相結合
課課練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教師在安排練習之前,一定要向學生充分講解練習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練習的主觀能動性,并謹慎選擇背景音樂,通過音樂的節奏和體育運動的節奏所產生的“共振”來達到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有效消除學生參與課課練的懶惰或抵觸情緒。比如在進行快速跑教學前安排課課練的練習為:1分鐘原地擺臂——10米小步跑——10米高抬腿——20米跨大步走——30米中速跑。在上述練習中配以楊培安所演唱的歌曲《我相信》,充分利用歡快激昂的音樂節奏刺激學生的運動中樞,提高課課練的有效性。
六、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相結合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每學年度所測結果可以為學生及其教師提供科學的身體健康診斷,教師結合所測結果,在今后的課課練中著重對學生進行弱項能力的運動素質訓練,這樣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更具實效性,更利于促進學生整體提高體質健康的作用。
七、與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教師不要忽略團隊協作能力在課課練當中的培養,如進行多人配合完成的集體活動、花式編隊的創新等練習,這些課課練內容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還可以通過完成的過程培養學生團隊合作、互助探究的優良品質,凝聚了學生們的向心力。教師在課課練中提出要求,學生為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努力拼搏,最終實現預置目標的達成,以此提高學生社會適應的能力。
篇4
當然,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也存在受數學教材的制約、德育滲透效果在數學教學中不夠明顯、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比較隱蔽等問題。筆者認為,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對學校德育的一種補充和延伸,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要適應運動員的年齡和性格特點,加強情景感受,增強愛國情感、樹立遠大志向、規范行為習慣、提高基本素質。
一、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培養辯證唯物主義的訓練和比賽大局觀
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的教育,它是數學教學中思想教育的核心。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闡述教學內容,揭示數學中的辯證關系,逐步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比如學習因式分解,通過講授因式分解的意義,探索其方法,讓學生既體會到事物之間可以轉化的辯證唯物思想,又培養了逆向思維的能力;引導學生對四邊形分類,比較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使學生感受到這些概念間奇妙的聯系,領悟到事物之間的對立和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又如加與減、乘與除是互相對立著的兩對矛盾關系, 但矛盾著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對方轉化。在有理數中, 引入相反數概念后,減法可以向加法轉化;在引入倒數的條件下,除法可以轉化為乘法;在建立坐標系的條件下,數與形可以互相轉化,以上這些都是符合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的。而許多運動項目中也存在相互聯系和轉化的例子,如籃、排球運動員高度與速度之間的平衡;跨欄項目需要運動員跨欄動作和速度的協調;羽毛球、網球和乒乓球需要運動員準確判斷球的力量和旋轉;400米田徑比賽需要判斷力量與速度……這些都具有相互聯系和轉化的關系。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反復體驗事物的現象與本質、絕對與相對、靜止與運動、特殊與一般、量變與質變等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加強對運動員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教育,指導運動員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揭示事物的變化規律,可以為其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訓練和比賽大局觀奠定基礎,并發揮積極作用。
二、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民族自尊心
愛國主義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的教學目的之一。通過數學教學把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黨和熱愛人民的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體校運動員樹立牢固的愛國之情、報國之愿。中國數學的光輝歷史和杰出成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從數學史的角度看,中國古代和現代許多偉大的數學家及其成就,都可以滲透到體校運動員的數學教學課的德育之中。如楊輝三角形的發現,勾股定理的最早提出,圓周率的研究等,表明了我國自古在數學研究方面就有輝煌的成就。同樣,楊振寧、李政道、吳健雄等人獲得諾貝爾獎,南京長江大橋、北京天安門廣場的落成,鈉米技術的研究,“銀河”百億次計算機的研制,神舟載人衛星的發射等等,無不是經過無數次的數學計算研究而獲得的成功。將這些現代科學與外國同類研究成果對比講授,可以增長志氣,激發運動員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另外,中國老一輩旅美數學家和出國留學人員中的青年數學家,放棄高薪和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毅然回來報效祖國,渴望振興中華,其事跡都是活生生的愛國主義教材。最后,還要教育體校運動員,隨著21 世紀體育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只有用當代科學文化包括數學知識武裝自己,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
三、滲透審美教育,培養運動員的集體主義觀念
別林斯基曾說:“美育和德育是密切聯系著的,它能陶冶健康的情感,培養崇高的情操,鼓舞人們為建設美好的未來去戰斗。”借助數學中的美,運用生動的比喻、精確的分析、巧妙的啟發、形象的語言來體現美的神韻,可以讓學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的同時,把集體主義觀念悄然滲入心窩。如學習旋轉對稱圖形時,指出它不只是具有和諧美、旋轉美,還體現著一種偉大的集體主義精神。因為旋轉對稱圖形是由無數零散的點,對稱地、和諧地、按一定的規律排列而成的,它像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時也遵循著集體的紀律。比如在籃球、足球項目中,各自位置有各自的作用,完成教練布置的戰術,需要運動員們相互配合,是集體主義的表現。只有發揮集體的力量,才能在比賽中獲取勝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加強運動員的審美教育也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篇5
關鍵詞: 體育教學 講解 語言 藝術
眾所周知,教學是一門藝術,而好的語言表達又是完成這門藝術的具體手段。從傳播學角度看,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信號系統,它是人類用來表達意思、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是通過特定的語言交流活動來體現和完成的。體育教學是在體育教師的主導下通過直觀示范和適當的語言表達,幫助學生建立技術動作的表象和形成動作概念。教學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講解水平的高低,而授課水平又和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相關。講解過程中語言表達恰當,對學生正確建立和掌握體育的“三基”,以及增強體質和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能夠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和任務,并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的新時期及未來合格人才,研究和重視體育教學中講解的語言藝術,對當前體育教師是至關重要和馬虎不得的。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以及對相關課程的教學觀摩,就體育教學中的講解語言藝術地運用和建立談幾點粗淺認識。
“精講多練”是體育教學的基本原則。“精講多練”要求每位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充分運用語言藝術,憑借簡潔明了、生動活潑的話語去指導廣大學生積極主動進行體育活動。不難想象,一名體育教師如果僅有準確到位且舒展大方的動作示范,而沒有生動形象且幽默詼諧的語言表達能力,盡管其一味地做示范練習,總有可能出現事倍功半的事與愿違之效果,導致學生難以真正掌握正確動作的要領和方法,而且教師在教學中如果用詞不當或重復羅嗦、不知所云,勢必會浪費時間,而難以完成教學任務。所以,為了能使體育課有聲有色、勞逸結合,教師在課中講解時應力求做到如下幾點:
1.明白就里,有的放矢
所謂有的放矢,就是要在講解時做到心中有數、目的明確、有的放矢,而不是隨心所欲地信馬由韁、任意發揮,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在技術動作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教師的講解應言簡意賅,詳略得當,“豐而不余一言,約而不失一詞”,切忌絮絮叨叨、拉雜冗長。上課前,應根據授課計劃、內容,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做好語言的準備工作。上課時,用最精煉的語言(術語)、最短的時間,把技術動作的概念、要領,直觀形象地講明白,把各種活動方法有層次地交代清楚,使學生一聽就懂,便于理解、記憶。要實現體育課精講精練,就要注意語言純度。有時,可采用口決的形式提示,使教學語言短精練,明白易懂,從而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2.精講多練,重點突出
體育教學中的講解是以語言的形式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環節,通過教師生動的語言,使學生了解動作的做法和教師的意圖,對所學動作產生初步的概念,形成動作表象。體育教學不同于其它學科的教學,它是由教師的“教”結合和學生的“練”結合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過程中講解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講解技術動作必須重點突出、關鍵優先。講解語言要做到精簡、準確、易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吃透教材,鉆研教法,還必須要有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才能在講解時一語道破、一字突出。
體育教學中,要做到精明簡練,抓住關鍵,除了要認真備課,設計教案,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還必須注意總結技術動作要領,把它編成易懂易記的“口訣”,進行講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講解排球雙手墊球時,可用“一插、二夾、三提肩”七個字進行講解,每個動作關鍵環節三言兩語揭示一下,把整個動作講清楚,讓學生建立技術動作概念,在講解過程中啟發學生動腦筋進行思考,通過練習,動作掌握較快。又如,鉛球投擲技術教學時,把復雜的技術要領概括成四個字:“蹬、轉、挺、推”表達整個推鉛球技術動作。“蹬”是蹬地,注意用力的方向和力量;“轉”是轉體,主要是轉膝、轉髖;“挺”是挺胸;“推”是把鉛球推出,注意出手角度和高度。這樣不僅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很快地掌握復雜技術動作和動作要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為了使學生在體育課上生龍活虎、朝氣蓬勃,體現體育運動的特點,教師需要運用語言藝術,講解時語言表達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通過講解對將要練習的動作技術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使學生通過練習,達到鍛煉的目的。講解的語言要通俗易懂,符合學生們的接受水平;講解的知識過程應由淺入深,做到循序漸進;講授的內容要符合科學性和邏輯性,不講多余的話和與主題無關的話。
教育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讓學生處于積極興奮狀態,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心境,他們才會積極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從而有效地獲得知識。例如,我們在途中跑的教學中,除了一般要領的講解:高抬腿、扒地、擺腿和上體稍前傾姿勢外,重點要突出“后蹬”的重要性。可舉例說明為什么鹿、豹和袋鼠是動物中跑得最快的,就是因為它們在奔跑過程中具有科學合理的“后蹬”能力。又如在廣播體操的教學中,做側平舉、上舉和側上舉這些技術動作,為讓學生動作一步到位、準確有力,就必須使學生明白,幾個動作都是以肩關節為軸,肘關節連一線,兩臂就像向指端用力的“兩根棒”。這種形象的比喻,使學生便于理解和記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4.時效第一,效果是本
由于體育課堂教學的特點是以練習為主,因此既不能語言過多也不能只練不講。在備課時一定要考慮到何時該講,何時不該講。如講授教材的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的講解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做練習時,特別是在靜止用力動作和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練習過程不宜講解,應讓學生做完練習再講解;在學生背對教師,以及調動隊形時,除了適當地做簡短的口令指導外,一般也不應講解。學生練習中教師及時的簡明語音提示,盡管有時僅僅省略到一個字,如“快”、“伸”、“擺”、“抬”等,但往往能夠起到良好的,勝過千言萬語的效果。例如,在急行跳遠教學中,先做示范動作,讓學生有個全部動作的直觀感,再向學生講明“快”、“蹬”、“擺”、“拔”、“挺”等動作流程的重要性。當學生助跑接近起跳板時,通常易犯減速的毛病,此時,教師在一邊大聲喊叫“快”,可有效地防止減速。在踏板的一剎那,教師猛喊“蹬”,可使學生有效地保持住助跑動作所帶來的動能,以更好地轉變之垂直速度。在教授一些技術動作比較復雜的練習時,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動作要領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別對重點、難點突出,關鍵動作理解,能起到畫龍點睛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5.啟發誘導,雙管齊下
教師在講解時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尤其是內在的動機,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精神滿足,是維持學生學習內在動機的有效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揭示或提問的方式,來誘導學生,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聽、看、想、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他們獨立思考探索的能力,使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的語言應當爽朗、干脆、親切、宜人、充滿活力、鏗鏘有力,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教學條件或階段下,語言應有啟發力和誘導性。如,在學習田徑項目――跨欄時,學生首先看到欄架,常常第一感覺就會產生一種怕的恐懼心理。此時,教師如果來開場白:“學生們,本課我們將學習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田經體育項目――跨欄,跨欄實際上是在跨‘難’,擺在我們面前的是欄架,但我們認為它是一種困難,需要用勇敢的精神、頑強的意志去征服它,用愉快的心情去接受它,同學們要相信自己,沒有過不去的關,希望大家增強充分的信心和勇氣,大膽、果斷的練習,把擺在面前的困難用自信心努力克服掉。”學生們的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輕松的感覺:欄子有什么好怕的,擺在我們面前的只不過是困難而已。這樣,就會使學生們神情振奮,并產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傾向,從而就會克服恐懼心理,力爭去進行練習。
6.結論與思考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巧妙地運用語言進行教學,直接影響到體育課教學質量與效果。掌握講解語言藝術,是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根本途徑之一,講解和示范藝術的水平是衡量一位體育教師能力的重要標志。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想通過講解這一關,功夫在課外。教師應該勇于在各種環境中鍛煉自己的文化素質,努力學習各種文化理論知識,來自覺提高自身的文字表達上的修養和語言運用能力。為了適應未來體育教育的需要,培養未來全面合格的人才,體育教師必須孜孜不倦地研究和掌握體育教學中的語言藝術,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與時俱進的、高品質的、永不落伍的新型體育教師。
參考文獻:
[1]李東峰.芻議“精講”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及其運用[J].考試周刊,2007,11.
[2]王曉瑛.體育教學語言淺論[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1.
篇6
關鍵詞:體育教學 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
1.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
要盡量避免課堂安全事故的發生,教師首先要有安全意識,然后在教育中對學生有意識貫穿培養。提高安全意識不能只喊口號,應該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并在課堂教學和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潛移默化,使安全問題上升為意識。
1.1注意服裝的選擇。在體育課中經常發現有“牛仔隊”、“涼鞋幫”,特別是農村學校,更是屢見不鮮,這便是安全隱患之一。牛仔服雖然有時很顯身材的曲線,但是它遠遠不及運動服之“美”,所以要給學生以選運動服裝的正確引導。運動服要合身,鞋子要輕而合腳,如果太緊或太松都達不到完成動作的流暢性要求,從而影響自身的安全。
1.2提高準備活動的意識。準備活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能力發揮程度,是提高體育成績和防止運動損傷的關鍵。教師應當充分運用體育科學理論指導,在長期的教學中不斷增強準備活動意識。重視和改進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準備活動的內容和方法,做到循序漸進。
1.3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在體育活動中往往很多學生就是因為自我保護意識太差引起的運動損傷,所以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教給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首先,當發生危險時要心理鎮定,如跌倒時,沒有了解傷情不要隨意搬動,可以用“疼痛法”判斷傷情;其次,合理使用保護方法。如根據人體骨骼生長規律,在球類活動中,當身體突然下落用手撐地時應手指向前;跳起下落時要降低身體重心;扭傷后用冰塊冷敷或用水沖;還有劇烈運動后不能馬上喝涼水或用水沖洗頭部,等等;再次,保護方法貫穿教學。如前滾翻教學時,應教育學生人體在受慣性作用將要發生跌倒時,可順勢做滾翻或滾動減慢速度,保護自己,以免損傷。
1.4加強主動放松意識。科學的放松可以盡快提高成績和恢復體能,體能的恢復與否也是課堂教學中的安全隱患。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主動放松的意識,定時、定量、定內容進行放松,如可以5分鐘后退跑、10分鐘互相按摩以及互相抖手、腳等。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影視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從直觀教學中提高安全意識。如播放運動損傷后怎樣處理、各種急救方法、運動保健等。
2.加強教師自我保護意識
就算事前準備很充分,也有可能會發生意外,所以教師要懂得自我保護。首先,要學法、知法、然后用法律保護自己;其次,教師要多學習關于體育保健和急救方面的知識,當安全事故發生后利用科學的方法處理,以免耽誤急救的時機;再次,養成勤筆記的習慣,把在課堂里相關的內容做詳細的記錄,安全問題天天強調,節節強調,備教案時也要做相應的記錄,總之為了保護自己,書面記錄的依據決不可少。
3.規范課堂教學,對學生全面監控
規范課堂教學,全面監控學生不但可以減少安全事故發生,而且也是新課改的要求。主要內容有:加強課堂教學常規管理、把握運動負荷的適宜性、加強教學保護和教學監控等。
3.1強化課堂教學常規。所謂課堂教學常規,顧名思義,就是在體育課上教師和學生都要遵守的“行為規范”。體育課堂教學常規是維護體育課堂順利開展的根本保證,是師生都要遵守的基本底線。課前:對教學對象(學生的服裝和預習)、內容及器材做準備;課中:堅持點名和請假制度、恰當安排見習生和檢查佩帶物等;課后:組織學生主動恢復、及時回收器材和向班主任匯報課堂情況等。
3.2遵循體育教學規律。主要是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的規律、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身體鍛煉的規律、學習心理的規律及教與學的規律。運用科學理論指導的教學不但事半功倍,且也能盡量避免課堂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根據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的規律,上肢和下肢力量練習應互相交錯。又如根據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運動技能的形成分為泛化、分化、鞏固和自動化四個階段),教學中要從易到難,游泳先學爬泳后學仰泳。
3.3把握運動負荷的適宜性。根據教學環境(教學對象、項目特點以及天氣)適量安排運動負荷,避免教學中出現“過度疲勞”的現象,且要堅持運動負荷遞增性原則,讓機體有一個預熱和適應的過程,以免受傷。
3.4教學保護的合理性。體育教學中合理的教學保護是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之一。在體操教學中尤為常見,教師應根據項目的特點來選擇合理的保護方法,如單雙杠練習時保護者的站位、保護的時間、手法和力度是保護成功的關鍵,還有跳馬、跳箱、頭手倒立和各種翻滾等,都需要教師或同伴的合理保護,除提高安全性之外,還可以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互愛互助精神。
3.5集中注意力。體育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并且機體運動激烈,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則也很容易發生意外。注意力應該是對教師和學生雙方的要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內容、方法、站隊等)、運用教學魅力(有聲語言、肢體語言、眼神和優美的示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3.6對學生全面監控。首先,了解學生有無病史。如果之前對有疾病的學生沒有充分了解,當事故發生時,將束手無策,會影響治療的時間,甚至威脅生命。教師必須通過班主任和家長間接了解學生,根據課堂表現和訪談直接了解學生,像高血壓、闌尾炎、哮喘等疾病就不可激烈運動。其次,重點關注自我規范能力差的學生。小學或初中的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好動,課堂上有的調皮學生趁老師不注意,就會互相頂牛、斗嘴、或是滋生逃課的念頭、甚至打架,像這些學生應作為“重點關注”的對象。再次,要保護好學的學生。因為年齡的原因,大部分好學的學生也特別要強,喜歡和同學“較勁”,很容易出現負荷過量,因此教師要十分留心,適度而止即可,以免發生安全事故。
4.體育場館合理建設與使用
體育場館合理建設與及時檢修、正確選擇與使用也是避免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學校在場館建設的時候以“節約用地”為名,埋下了安全隱患,如百米跑道的第六道旁邊就是花圃,百米終點線就在墻邊,鉛球場地和跳高場交錯一起,等等,都存在安全隱患;另外器材使用后還應及時檢修,這樣才能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