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施工圖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6 12:03: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結構施工圖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筆者作為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這門課程的講授人,在鋼筋施工實訓室開展鋼筋工程施工實訓教學過程中,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訓練學生結合平法圖集G101系列和鋼筋排布圖集G901系列的識圖能力,根據結構施工圖編制鋼筋配料單的能力以及制作鋼筋模型的鋼筋放樣與檢查驗收能力。最終根據學生考勤及提交的手算、電算鋼筋配料單和鋼筋實體模型成果,綜合評定學生鋼筋施工實訓成績。經過2007.2008兩個年級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實踐,學生普遍反映興趣濃厚、實踐動手能力加強、經濟效益顯著。在2009年12月21日湖北省教育廳組織的省級示范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中期檢查時,得到了專家組的好評,并相互交流了教學改革經驗。
案例:2007級建工3、4班的一組學生鋼筋工程施工實訓;載體:院育賢閣結構施工圖紙中一根兩跨的樓面框架梁。
創新一:手算、電算(G101.CAC)相結合,編制鋼筋配料單等表單(軟件免費下載)以黃岡職業技術學院育賢閣建筑工程施工圖紙為載體布置項目任務一基礎、柱、墻、梁、板和其他零星構件等基本構件的鋼筋配料單。首先采用手算,即純手工法,掌握鋼筋翻樣的基本原理(彎曲角度、彎心直徑、量度差、末端彎鉤增加值等),結合規范、標準圖集根據鋼筋下料長度計算公式完成下料。這是最原始的傳統方法,也是比較可靠的方法,也是電算的基礎,任何軟件的靈活性都不如手工,但手工的運算速度和效率遠不如軟件。
在掌握手算技能的基礎上,在國家建筑標準設計網(chinabuilding.com.cn)下載平法鋼筋下料軟件G101.CAC3.0學習版,《平法鋼筋下料軟件G101.CAC》是與國標圖集03G皿一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和06G901-1《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筋排布規則與詳圖》相配套,提供簡單直觀的操作方式完成施工圖信息錄入,準確地完成鋼筋翻樣、優化下料、原材料用量計算并根據鋼筋施工流程,輸出鋼筋配料單、鋼筋優化斷料單、鋼筋加工單、鋼筋料牌等多種實用表 單。應用《平法鋼筋下料軟件G101.CAC》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幅降低鋼筋加工損耗,節省鋼筋。經過手算、電算結果比較分析,分析偏差,總結經驗規律。見表1為2007建工3、4班一組學生根據平法鋼筋下料軟件G101.CAC編制的鋼筋配料單表單(部分)。
創新二:根據鋼筋配料單等表單,用電線按比例縮放下料,制作鋼筋模型,節約鋼材,降低成本(見圖1)
在《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課程一鋼筋工程實訓過程中,采取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學生:2007級建工3、4班一組學生(0人)耗材:藍色、黃色、綠色、紅色四種顏色的BLV6電線(6_2鋁芯線)、20-22號綁扎鐵絲(根據院批準的土木系耗材申報計劃,由土木系實訓指導老師岳文志老師采購)教學工具:粉筆(號料)、鋼卷尺(m、5m)(量尺寸)、老虎鉗(斷料)、鋼筋鉤(綁扎鐵絲)教學過程:學生小組自主分工任務,如:手算、電算、鋼筋下料(如藍色線代表上部筋、黃色線代表下部筋、綠色線代表腰筋、紅色線代表箍筋)、綁扎安裝、檢查驗收、評價。
教學目標:具備識讀結構圖紙、熟悉鋼筋加工工藝、質量檢查驗收的能力;具有獨立學習、獨立計劃、獨立工作的能力;具有認真做事、細心做事的態度,體驗鋼筋工勞動的艱辛和樂趣,有自信心;樹立質量第一、安全第一,標準規范的科學觀;在與同學、鋼筋工、老師的交流與評價的過程中,獲取反饋,改進方法,取得進步。
通過這一創新的教學手段,筆者作了一個經濟比較分析,一根兩跨的樓面框架梁,用綁扎的鋼筋骨架實體進行施工教學,Y25、$12.910.96.5四種直徑的鋼筋和20-22號綁扎鐵絲共計3824.92元左右(還不包括運費等費用),而用BLV6電線代替鋼筋按照縱橫兩個方向不同的比例縮放、制作的鋼筋模型共計270元左右,成本只相當于前者的1/14左右,一根梁節約成本3554.92元,如按一個教學班2007建工3、4班學生共計70人計算,分7個小組,共節約3554.92元X7=24884.44元;如按一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共4個教學班計算,一個鋼筋工程施工項目實訓共節約24884.44元X4=99537.76元,即10萬元左右,經濟效益相當可觀。經濟比較分析。
具體比較分析見表2兩種鋼筋工程施工教學用具表2:兩種鋼筋工程施工教學用具經濟比較分析
結語
回顧總結這段鋼筋模型制作教學改革的歷程,收獲頗多。一方面學生在單項課程實訓中加強了實踐操作能力,從而為日后的綜合實訓、頂崗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學生走出校門面對市場才會更有競爭力。
另一方面,根據《教育部、建設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建設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通知》(教職成[2004]15號)的文件精神,建筑工程技術人才列為教育部、建設部實施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對象[3。作為省級示范專業,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在2007年、2008年先后被批準建設省級、國家級建筑技術實訓基地。中央財政立項將資助投入設備經費150萬元,目前正處于建設過程中。如何用最少的錢辦好事,讓學生既鍛煉了實踐動手能力,又節約經濟成本。
篇2
關鍵詞:企業深度參與;施工測量崗;技能強化訓練;課程改革;實踐
隨著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測量新技術、新儀器不斷應用于建筑工程中,對建筑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時代但目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課內實訓和綜合實訓普遍存在實訓內容與工程實際應用結合不緊密、智能建造背景下測量新儀器、新技術涉及較少、實訓內容碎片化、缺乏系統性等問題。無法滿足學生畢業就能上崗的企業需求,無法達到基層一線技術骨干的培養目標。為提高學生建筑工程測量技術技能,依托學院“產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養模式,建筑企業深度參與,通過校企合作成立的生產教學公司,開展了課程內容對接工作內容、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聚焦專業崗位職務能力的施工測量崗位技能強化訓練研究,經過實踐取得了實效。
一、基于“三段遞進式”人才培養的課程設計理念
建工專業依托學院“產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基層一線管理干部和技術骨干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實施“夯實專業基礎、崗位分流強化、企業實踐教學”的“三段遞進式”教學組織方式。對標人才培養目標,聚焦施工測量崗位勝任力,構建能力遞進的“三階段、四模塊”測量課程群。第一階段(2、3學期)通過模塊一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模塊二建筑工程智能測量技術課程,培養學生基礎測量能力,夯實測量基礎。第二階段(4、5學期)針對分流后的施工測量崗位,通過模塊三測量崗技能強化訓練課程,培養學生高階測量能力。第三階段(6學期)企業實踐培養,通過模塊四測量崗企業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測量崗位綜合能力。針對第二階段施工測量崗位技能強化訓練,全面提升學生測量能力的要求,綜合設計崗位技能強化訓練項目。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依據建筑工程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實訓項目;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1],基于真實在建工程開展“教學施工一體化”教學實踐;引入職業崗位標準和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開展基于成果的校企“雙導師”評價,以利于學生建筑工程測量系統思維的培養,提升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聚焦專業崗位職務能力開展技能強化訓練
(一)基于企業測量主管崗位能力任職標準進行課程設計
聯合建筑施工企業,對標企業測量主管崗位職務工作標準,聚焦施工測量崗位職務能力要求,融合智能建造中的測量技術要求,開發測量崗位能力標準,編制施工測量崗位技能強化訓練課程標準。堅持基于真實工程、理實一體的改革原則,整合現有的教學內容,取消內容陳舊、滯后于實際測量工作的需要知識,增加RTK測量技術、Cass軟件應用、測量機器人應用等新內容,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2]。
(二)聚焦專業崗位職務能力開發實訓項目
專業崗位職務能力是針對某一個專業崗位,根據崗位職務、崗位職責要求,應具備的專業技術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個性發展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建工專業崗位職務能力,是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的施工管理崗、施工測量崗等專業崗位,通過校企合作“三段遞進式”系統化教學培養,使學生具備專業崗位所要求的綜合能力,能夠勝任崗位工作。針對施工測量崗位分流強化階段人才培養要求,聯合行業、企業測量技術人員、教育專家、專業教師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典型測量工作任務,開發基于施工過程的系統化建筑工程測量實訓項目,形成從施工準備到竣工驗收的建筑工程全過程、系統化測量實訓項目,包括八個施工階段,對應十個實訓項目,以及三十一個與實崗能力對應的工作任務,詳見表1。程資料,明確實訓內容與目標。學生根據任務書要求熟悉實訓內容、編制測量方案,通過校企雙師指導,修改完善形成指導實操的測量方案。現場組織實施階段,學院教師準備好測量儀器工具,帶隊到達施工現場;企業導師準備好現場工作面,進入作業區前進行安全教育,檢查學生安全防護設備,保證現場實訓的安全性。學生按小組進入現場作業區域,在學院教師與企業教師指導下完成基于真實工程的實訓任務。課后總結階段,學生以實訓小組為單位進行總結匯報,校企雙師進行提問答辯,促進學生鞏固知識、強化技能。下面以施工測量崗技能強化訓練課程中建筑物的高程傳遞實訓項目為例具體說明實訓教學的組織與實施[3]。第一,課前準備。一是編制實訓任務書。聯合建筑施工企業在建工程項目,組建由企業技術及管理骨干、學院專業教師組成的測量崗位技能強化訓練雙師指導團隊,共同研討制定基于真實工程項目的“教學施工一體化”實訓任務書。明確實訓目標、內容。首先,實訓目標。根據在建住宅樓項目建筑總平面圖、施工區高程控制點進行±0.000標高測設;根據首層地面標高、結構施工圖進行建筑物高程傳遞,在施工層測設結構0.5線,為施工層提供高程基準。其次,實訓內容。根基于施工過程的十個施工測量工序、三十一個工作任務,涵蓋了施工全過程典型測量工作,使學生進行建筑工程測量工作系統性訓練,充分體現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要求,真正做到課程內容與職業需求對接。
(三)課程教學組織與實施
強化訓練課程涉及建筑工程完整的測量工作任務,需聯合多個不同施工階段的在建項目,包括開工準備、基礎施工、地下室施工、主體結構施工、砌體工程施工等完整的施工過程,進行實訓項目高效穿插,實現全施工階段的崗位技能強化訓練。通過課前準備、現場組織實施、課后總結三個教學環節,進行教學組織與實施。課前準備階段,校企教師共同編制實訓任務書,收集工程資料,明確實訓內容與目標。學生根據任務書要求熟悉實訓內容、編制測量方案,通過校企雙師指導,修改完善形成指導實操的測量方案。現場組織實施階段,學院教師準備好測量儀器工具,帶隊到達施工現場;企業導師準備好現場工作面,進入作業區前進行安全教育,檢查學生安全防護設備,保證現場實訓的安全性。學生按小組進入現場作業區域,在學院教師與企業教師指導下完成基于真實工程的實訓任務。課后總結階段,學生以實訓小組為單位進行總結匯報,校企雙師進行提問答辯,促進學生鞏固知識、強化技能。下面以施工測量崗技能強化訓練課程中建筑物的高程傳遞實訓項目為例具體說明實訓教學的組織與實施[3]。第一,課前準備。一是編制實訓任務書。聯合建筑施工企業在建工程項目,組建由企業技術及管理骨干、學院專業教師組成的測量崗位技能強化訓練雙師指導團隊,共同研討制定基于真實工程項目的“教學施工一體化”實訓任務書。明確實訓目標、內容。首先,實訓目標。根據在建住宅樓項目建筑總平面圖、施工區高程控制點進行±0.000標高測設;根據首層地面標高、結構施工圖進行建筑物高程傳遞,在施工層測設結構0.5線,為施工層提供高程基準。其次,實訓內容。根據實訓目標進行實訓內容分解,包括如下實訓任務:建筑物高程傳遞方案制定、建筑物底層±0.000標高測設、施工層結構0.5米線測設及檢核。二是實訓資料收集。聯系在建項目測量主管,收集建筑物總平面圖、施工平面布置圖,建筑物建筑、結構施工圖,及施工區高程控制點高程數據等資料。三是測量方案編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工程資料編制建筑物底層±0.000標高測設方案及建筑物高程傳遞方案,測量主管作為企業指導教師與學院教師審查各小組測量方案,進行總結、點評,形成適合在建項目的測量方案。學生根據測量方案,為基于真實項目的現場實踐準備測量儀器和工具。第二,實訓現場組織實施。一是班前安全交底。表1 聚焦專業崗位職務能力的實訓項目設計學院教師帶領學生前往在建項目之前檢查學生安全帽、勞保鞋及服裝穿戴情況。進入施工現場前由安全主管進行班前安全教育,明確施工現場危險源,提高學生安全意識。二是實訓任務實施。由企業測量主管、測量員和學院教師帶領學生進入作業區域,分配實訓任務。首先,建筑物底層±0.000標高測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施工現場高程控制點為后視點,使用水準測量方法在建筑物三個角點測設±0.000標高,并做好標志。其次,施工層結構0.5米線測設。用鋼尺沿結構外墻,由建筑物三個角點處±0.000標高線向上豎直量取設計高差,在施工層柱子鋼筋上做出0.5米線標志。測量過程中鋼尺下端配重,保證鋼尺鉛錘。用水準儀檢核施工層的三個標高點,其誤差應≤±3毫米。合格后以其平均標高作為該層的0.5米標高。若建筑高度超過一尺段(30米或50米),可每隔一個尺段的高度,精確測設新的起始標高線,作為繼續向上傳遞高程的依據[4]。第三,課后總結評價。完成實訓任務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本次實訓內容、工作流程、操作技巧、注意事項進行總結,制作匯報資料。并選派小組代表進行總結匯報,企業指導教師和學院指導教師聽取學生匯報并進行提問答辯及考核。
三、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以真實工程為載體,開展“雙導師”指導、“雙場地”教學的施工測量崗位技能強化訓練。校企雙師全程參與,理實緊密結合,以行動為導向、任務為驅動,充分發揮校內教學與現場實踐的教學優勢,提升學生測量綜合能力。
(一)“雙導師”指導與評價
施工測量崗位技能強化訓練,充分發揮企業資源優勢,聯合項目測量主管、技術骨干與學院專業教師,組建測量崗位技能強化訓練雙師指導團隊。企業教師與學院教師全程參與密切配合,實訓前根據現場施工進度,提前確定實訓項目,及時提供現場實踐作業面,審查學生測量方案;實訓中校企教師共同指導;實訓后的課程考核由企業導師和學院導師進行“雙導師”評價,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權重各占50%。通過測量知識考核、核心技能考核、職業素質考核方式進行全方位綜合評價。
(二)“雙場地”教學
基于真實工程,開展現場與課堂相結合的“雙場地”教學,充分發揮校內教學與現場實踐的雙場地優勢。根據真實項目工程進度,靈活安排課程實施計劃,課堂教學與現場實踐緊密而有效結合,使現場實踐教學真正成為學生的實戰演練場。學生在真實工程環境中發現并解決問題,奠定良好的專業發展基礎。
(三)“雙制度”管理
學院管理制度與企業管理制度相結合。學生在校內遵守學校教學管理制度,進入企業施工現場,需明確企業規章制度,遵守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制度,促進學生安全意識的形成以及職業素質的養成。
(四)行動導向,任務驅動
教學過程以行動為導向,任務為驅動,開展基于施工過程的項目化教學,充分體現課程實踐性。每個實訓任務設計工作要根據測量前期準備、測量方案編制、班前安全交底、測量任務實施、測量工作檢查、工作總結評價開展實踐教學,學生參與真實項目測量工作,調動了其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有效對接[5]。
(五)強弱結合,團隊協作
注重學生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踐教學。為使每位學生測量技能得到全面提升、組織協調能力不斷強化,教師應分析學情,發現學生各自的優勢與長處,根據學生知識與能力進行分組,形成強弱結合的合理搭配,以利于發揮不同水平學生的特長,促進學生素質的共同提高。選派小組組長,明確責任義務,強調合作性原則,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學習模式,發揮團隊的積極功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小組合作學會分析、總結、歸納等思維方法,提高學生運用測量知識解決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
四、結語
施工測量崗位技能強化訓練課程改革實踐,聚焦專業崗位職務能力,基于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典型測量工作任務,開發基于施工全過程、系統化建筑工程測量實訓項目,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化考核評價體系。學生通過系統化訓練,對建筑工程測量工作有了全面認識,建立起系統化測量工作思維,實踐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學生進入企業便能夠獨立承擔一般建筑工程測量放線工作,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零距離對接,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參考文獻:
[1]于桂陽,等.服務生豬產業鏈高職院校產業學院的建設與實踐——以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新五豐現代畜牧產業學院為例[J].湖南畜牧獸醫,2022(1):40-43.
[2]魏靜,林華.關于提高建筑工程測量實踐教學質量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7(21):162-163.
[3]翟翊,等.提高“現代測量學”實踐教學質量的研究[J].測繪通報,2012(2):109-111.
[4]王麗,楊文軍,葛科.高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0(21):139-140.
篇3
【關鍵詞】 建筑結構,CDIO,項目實施,做中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000-00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工程教育改革研究的逐步深入,如何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工程能力和素養以適應現代企業的人才需求,并引領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熱點課題。CDIO工程教育模式作為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已得到越來越多的工程教育界人士的關注。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的人才質量將直接影響建筑行業的整體水平。通過近年來的企業調查發現土建類高職畢業生普遍存在著識讀施工圖能力較差、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不足等實際問題。為此,我們研究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分析了CDIO大綱和實施標準,學習了國內外CDIO研究的先進經驗,創新性地將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傳統的“建筑結構”課程設計與“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的部分相關內容融合,研發設計了我專業的特色項目――“鋼筋混凝土肋梁樓蓋的設計與鋼筋綁扎”項目并已實施。本項目要求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完成。
一、 組建團隊
為了訓練學生的適應性和不同情境下的團隊工作能力,我們采用了隨機分組的方式,根據人數的不同,每個班組建了4~6個小組。由于是隨機分組,個別同學提出了換組的要求,我們讓學生思考了兩個問題:一是問題“如果現在的分組就是你將來畢業后所工作的團隊,那么你是否會因此而放棄這項工作?”另一個問題是“團隊的成功取決于什么?”兩個問題提出后我們沒有要求學生立即作答,但是結果讓我們非常滿意,不再有學生要求換組,而且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地加入到了自己團隊的活動中。從團隊組建過程中我們感悟:只要教師能正確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正能量將隨時釋放。
二、 項目實施
1. 制定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的制定是本項目的第一個任務,由于實施方案的可行性將直接影響項目結果,因此,我們帶領學生參觀實際工程、與工程管理人員及工人師傅座談,開展了小組間的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高水平、高質量地完成方案的制定。此舉激發了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認真討論并制定了小組的項目實施方案。我們將各組的方案在全班進行了展示,請全體學生共同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各抒己見提出了修改建議,接著由各組組長負責修改并完善了小組項目實施方案。
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學會了如何制定實施方案,學會了客觀地評價他人、評價自己。
2. 調研
在完成調研任務時,各小組的學生們分別觀察并研究了校園內主要建筑的樓蓋,查閱了多種形式的資料,總結了校園內主要建筑樓蓋的結構形式、特點及應用范圍,查找了調研報告的格式,撰寫了調研報告。
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學會了查詢相關資料和電子文獻(CDIO大綱2.2.2),學會了如何撰寫調研報告,知道了應走出書本看工程、走進工程學知識,更學會了客觀地評價他人、評價自己。
3. 結構設計計算
結構設計計算和施工圖的繪制是本項目的重點任務之一。結構計算的準確程度將直接影響工程結構的可靠性,施工圖繪制的準確程度將直接影響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在這個任務實施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分析案例,學到了前人的經驗,學會了結構專業知識和結構設計的方法。
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分析案例,學到了前人的經驗,學會了結構專業知識和結構設計的方法。學生們通過討論與交流,學到了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初步培養了工程師的責任意識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
4. 施工圖繪制
在傳統的課程設計中,繪制施工圖時,學生經常會問教師到底應該標哪幾道尺寸線、哪些尺寸應該標注等類似的問題,在本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只是告訴學生:“你們認為實際施工時需要的尺寸就是應該標注的,至于你標注的尺寸是否能滿足施工的需要,在接下來的任務中你自己就可以發現。”結果學生們對尺寸標注情況有不同的見解,每個人的施工圖中尺寸標注情況也不盡相同,對此,教師并沒有點評。
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訓練了學生們的制圖能力和對標準圖集的解讀能力,使學生明白了施工圖是工程語言,工程施工時需要用到的尺寸在施工圖中是必須“說”出來的。
5. 鋼筋下料長度計算
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中, 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是“建筑施工技術”課程中的內容。我們將其設計成本項目的一個任務,主要目的是希望學生建立起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能從工程的角度出發看待所學的知識,并將自己設計的梁和板的鋼筋變成現實。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發現在上個任務中自己繪制的施工圖缺少必要的尺寸標注,導致某些鋼筋的下料長度無法計算,有的施工圖中有一些不必要的尺寸標注,還有的學生發現了施工圖中的錯誤之處。
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較為熟練地識讀結構施工圖、學會了不同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方法、學會了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了施工圖這種工程語言的真正意義。
6. 鋼筋下料與加工
鋼筋下料任務對于學生來講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借助加工機械完成,有一定的危險性。我們提醒學生注意施工中的安全,嚴格遵守實訓車間的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施工現場的安全須知要求。在實訓車間工人師傅的協助下完成,按照計劃,每個小組完成了一部分鋼筋的縮尺下料,利用彎鉤機械及鉗子等完成了鋼筋的彎鉤加工和箍筋的制作。有的學生滿身是汗,滿臉是灰,但他們感到很新鮮,真正體驗了工人的辛苦工作。
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對施工中的安全問題更加重視了,也學會了鋼筋加工機械的使用方法。
7. 鋼筋綁扎
鋼筋綁扎任務是本項目的最后一個任務,也是整個項目成果的直接體現。我們在實訓車間挑選了一塊場地,讓每組分別綁扎一部分鋼筋,將各個小組綁扎的成果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肋梁樓蓋鋼筋骨架。學生們普遍認為鋼筋綁扎在工地是由工人完成的,這是最簡單的工作,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可自己動手完成時卻發現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并不簡單。拿在手里的綁線和綁鋼筋用的鉤子怎么配合才能綁住鋼筋,怎樣才能將鋼筋綁緊,這都是原來在理論學習時沒有考慮到的問題。學生們各自動手綁扎后都覺得不是很滿意,結果與想象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們請工人師傅演示了鋼筋綁扎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工人師傅在旁邊指導學生,有時甚至是手把手地教,讓學生親自體會鉤子轉幾圈能把鋼筋綁緊。當最后的工作完成時,學生們都興奮地歡呼。
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體會到了工人工作的辛苦,也知道了工人的操作水平對建筑產品的影響,更親自體會了“熟能生巧”的真正含義,感受到了只有“做中學”才能鍛煉真正的工程能力。
三、 項目評價
本項目改變了傳統的評價方式,采用過程評價、成果評價及匯報交流情況綜合評價的方式,更多地關注了學生的過程學習和能力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相互抄襲及坐享其成現象的出現。過程評價中,教師隨時觀察和記錄學生的工作情況,可較為全面地對學生的參與程度、知識掌握、能力及團隊工作情況作出評價。成果評價包括對調研報告、計算書及施工圖的評價,這部分評價可以反映出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匯報交流情況評價的依據包括匯報所用的PPT制作水平、表達能力、對專業問題的分析和理解以及現場問答交流的情況。這種評價方式的改革將會比較真實地反映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專業素養,對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起到了動力作用。
四、 項目改進與展望
由于本項目目前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只利用了一周的時間,相對于所完成的任務內容看,時間實在有限,因此,項目設計時只要求學生完成到鋼筋的綁扎。實際上,隨著CDIO教學模式的全面實施,可將完成項目的時間調整為兩周,并將質量驗評的部分內容與此項目融合,再增加一個任務,即小組之間相互進行質量檢驗,查找不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的地方,小組之間交換意見后再修正各自的成果。這樣,學生對整個鋼筋骨架的綁扎施工及管理工作就更為清晰了。
通過近兩年來“鋼筋混凝土肋梁樓蓋設計與鋼筋綁扎”項目的實施反饋,我們發現學生的調研能力、識讀結構施工圖的能力、繪圖能力及正確綁扎鋼筋的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實現了知識目標和專業能力目標。同時,通過團隊合作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提升了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我們期望通過不斷地實施來研究、探索和改進,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CDIO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做鋪墊,同時,更期望能幫助學生提高工程素養、提升工程能力。
參考文獻
(1) 顧佩華,陸小華,沈民奮. CDIO大綱與標準. 汕頭大學出版社,2008
(2) 顧佩華,陸小華. CDIO工作坊手冊.汕頭大學出版社, 2008
(3) 顧佩華 . 從CDIO到EIP-CDIO:汕頭大學工程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2-20
(4) 查建忠. 工程教育發展戰略“做中學”的CDIO模式.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6
篇4
【關鍵詞】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教學設計;教學實踐
《建筑識圖與構造》是建筑工程系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也是《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課程和《建筑構造》課程這兩門經過重新整合的核心課程, 這門課程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學內容理論知識不能與時俱進,和實際工程構造出現脫節,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等問題。為改變現狀,結合我院示范校建設,課程教學設計采用項目教學法,并根據建筑工程領域工作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造價員、監理員、施工員、安全員、資料員等的職業資格標準,按照職業崗位所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緊密圍繞建筑工程行業需求,通過整合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探索在課程教學中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有效途徑。
一、深入企業調研,科學整合課程教學內容
1. 在確定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前,首先要對該門課程的任務、目標進行準確定位。通過深入對建筑企業的調研及崗位分析,首先確定《建筑識圖與構造》這門課程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掌握房屋構造的基本知識,能夠初步識讀建筑施工圖紙,具備一定的繪圖能力,這正是建筑類企業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2. 結合企業調研的實際情況,編寫出適應高職院校教學特點和符合最新建筑規范的課程標準,以突出職業技能培養、突出專業理論和實際能力一體化為原則,培養學生識讀、分析建筑施工圖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熟悉建筑物的構成、組合原理和構造方法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和執行國家建筑標準的有關規定及地方標準的能力。課程標準應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要求、本課程的教學方案、課程性質、教學手段、教學設施等一系列問題及學時數、實踐性教學環節要求以及必要說明等部分。
3. 堅持校企合作編寫教材,依據教育部提出的“以綜合素質培養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為指導思想,按照高職院校教育的培養目標,本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結合天津建筑行業的實際情況對教材中理論知識、構造做法滯后的內容予以刪減;按照最新建筑規范和構造標準對本專業需要的內容加以補充和完善;依據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特點確定教材的知識點、技能點和素質要求點,加強建筑行業中最新施工工藝、施工方法的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技能。
4. 教學過程中,重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調整和適當的刪減,比如建筑工程圖識讀部分,應首先講解形體的正投影原理及點、線、面投影特性,讓學生建立組合體三視圖的立體空間及想象力,而在實際工程中很少見的立體圖形的相貫線與結交線投影部分內容可以刪減掉,然后重點講授建筑施工圖的識讀方法與技巧,結合實際工程圖紙的識讀,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結構施工圖和設備施工圖部分內容也進行了調整,分別在《建筑結構》及《安裝工程識圖》課程中進行講解;在房屋建筑構造部分,教學的內容應以新規范、新構造及地域要求講授各構件的內容,比如老教材中沿用傳統木窗的構造做法,而近年來施工現場廣泛使用塑鋼門窗,要求教師補充和更新教學內容。將課程內容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重新安排,以任務為驅動設定學習情境,將相關理論知識分解到各學習情境中,進行各學習情境中的實訓任務來引領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真正做到在做中學。
二、結合教學實踐,改革課程教學設計方法與手段
1. 識圖教學設計方法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識讀建筑施工圖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識圖能力是重中之重,只有掌握正確的技能訓練方法,才能避免盲目的嘗試,使理論與實踐完美統一。通過近年的教學實踐,摸索出了“一脈,兩法,三練”的識圖教學設計方法。“一脈” 是以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崗位為主要脈絡,如:建筑工程技術及工程監理專業以施工為主要脈絡,工程造價專業以工程量計算為主要脈絡。“兩法”是將識圖的訓練分為兩層方法,第一層通過講授、示范、圖紙抄繪訓練的交替進行,使學生掌握建筑施工圖的形成、主要內容和基本規定;第二層按工作過程進行綜合識讀圖紙技能訓練。 如建筑工程技術及工程監理專業按工作過程分為開工前和開工后的識讀。 在開工前,主要記概況,記要點,記難點,記全局性問題,做到全面掌握,核對無誤。 而開工后,主要是針對某一方面的專項問題,結合施工進度,查找有關資料與數據,記局部,記細節。“三練” 是指識圖技能訓練的三個階段,即單項技能訓練、專項技能訓練、綜合應用技能訓練。單項基本技能訓練是對建筑施工圖的認知訓練(記憶和模仿為主),如圖例、符號等;專項技能訓練是對建筑施工圖的理解訓練(專業),如建筑圖、結構圖等; 綜合應用技能訓練是模擬學生將來職業工作過程,按工作行動導向進行教學設計。如建筑工程技術及監理專業通過模擬圖紙會審工作過程, 訓練開工前的識圖能力。在此訓練過程應注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充當引導者。這樣就要求學生在多種工作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解決各自的問題;而教師則應靈活、機動、具有針對性地解決共性和個性問題。例如在識圖教學部分――建筑施工圖紙會審這一教學情境中,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分別代表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等,站在不同的角度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通過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切身實際的體驗,來提高學生融會貫通和處理綜合問題的能力, 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學后做,學中做,還要做到做后學,做中學,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和掌握本課程的新知識。
2.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的教學內容,從建筑形體的投影到建筑施工圖,再到建筑構造,其對象主體都是建筑物,而學生的學習、生活就處于建筑的包圍中,這就給本課程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教師授課中可以很方便地結合周圍或眼前的建筑物,采用演示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啟發式等教學方法進行講解。通過這些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具體,突出了針對性、實用性,體現了互動創新,培養和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技能。比如在樓梯構造設計項目中,綜合運用以上幾種教學方法,首先布置樓梯詳圖設計的任務,再利用演示教學法對于知識點進行講解,然后運用案例式教學法進行實際樓梯設計方案及圖紙的繪制方法,之后運用互動式、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實際任務訓練,最終學生要完成樓梯詳圖的繪制任務。
3. 課程教學手段的改革:為提高教學效果,充分利用專業實訓室,實現了單一的理論課堂向多功能一體化專業教學場所轉換,即兼有理論教學課堂又有學習小組討論和學生實訓操作的教學地點,教學手段由單一講授模式向工作過程行動導向式轉換,即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整合的模式轉換。例如在講解建筑施工圖識讀的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缺乏空間想象能力,無法將二維圖紙與實際建筑聯系在一起,通過實訓室中的三維模型軟件,可以在施工圖與建筑模型之間進行自由切換,而且在進行修改之后兩者也可以同步更新,這樣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軟件,把原本單調、枯燥的課程變得更加靈活,并在練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三維想象能力,從而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變為主動探索者,讓學生自己體會到《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中的樂趣。
4. 課程教學評價的改革:基于能力培養的專業基礎課,應把加強對學生的過程能力評價作為重點,考核方式要改變以理論考試為主的考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法,結合崗位職業能力要求標準,按照實踐能力為主、理論知識為輔,課程實訓過程為主、課程實訓結果為輔的原則,確定理論知識考核和實踐技能考核的權重,實施作業檢查,增加能力測試和技能考核內容。命題考試應靈活多樣,知識覆蓋面廣,注重考核學生理論知識運用實踐的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采用閉卷考試、大作業、課程設計等多元化考試模式,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
5. 課程教學手段的創新:在如今信息化的時代,建立網絡信息化資源庫,為學生搭建網絡學習平臺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已經成為教師一項必備的技能,通過網絡學習系統對學生進行課程知識的答疑,教師和同學們進行交流,形成一個開敞式自愿學習氛圍。所以,本門課的教學仍然需要不斷的探索出最佳的教學設計方法與手段,這還有待今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加以總結完善。
三、結束語
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從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的方法和手段,處處體現著高職工學結合的職業性、實踐性特點。“一脈,兩法,三練”的建筑識圖技能訓練方法,遵循了職業技能學習的規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將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相融合,以學生為主體,實現了“學中做、做中學”。這必將有效培養學生的各項職業能力,實現高職教育與職業崗位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篇5
關鍵字:建筑結構;平法識圖;教學改革
[abstract] the building structure basic knowledge and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cost to the future work students the skills needed to set, the course will be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and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basic knowledge into a wh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ucture stress system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the stud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neral method of flat purpose, to students for a later work lay the foundation.
Key word: building structure;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G424.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高職院校中的工程造價專業所培養的學生,是面向工程一線,能勝任工程造價崗位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專門人才。本課程是工程造價專業一門專業基礎課,其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建筑結構基礎知識,有正確的結構意識,并能夠熟練掌握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順利地與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溝通。為此,本課程的教學過程需要在發展中改革,在改革中求創新,在創新中求發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成扎實的崗位職業能力。一、將項目教學引入課程教學
1、項目教學瞄準崗位需要
項目教學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所以,本課程的項目教學瞄準了崗位需要,以真實的項目圖紙為中心進行教學。高職工程造價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崗位涵蓋了造價員、施工員、質檢員等諸多崗位,這些崗位的基本要求是能夠按圖預算、按圖施工、按圖質檢,即,解決了識圖的問題就解決了崗位的基本能力需求。建筑工程施工圖的識讀能力是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為將來學習其他專業課程及造價軟件操作的重要基礎,而且建筑結構課程定位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就是要加強學生對結構施工圖的識讀能力的訓練。因此,本課程采用項目教學能更好地適應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能夠更準確的瞄準崗位需要。
2、課程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程采用1+3+1的教學設計進行教學,即一本《建筑結構》教材+11G101三本圖集+一套完整的工程項目圖紙為載體進行教學。教材能滿足學生學習建筑結構基礎知識的需求,11G101圖集為學生識讀結構施工圖提供專業工具,真實的工程項目圖紙是學習載體,例如,講到梁構件時,先講授梁在荷載的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及破壞形態,從而引出為什么需要配置鋼筋、配置那些鋼筋,再針對這些鋼筋講授構件的平法制圖規則,然后對應看梁的結構施工圖,真正讓學生能夠明白構件中各種標注的內涵。通過這樣的學習,使我們的教學達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使理論知識的講授不再空洞,看圖的時候也有基礎知識作支撐。
從以往學生實習實訓的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到工作崗位以后都會被技術人員要求先熟悉施工圖紙,再展開具體的技術工作。如果學生不能夠迅速識圖的話,就會耽誤后續的實習工作,得不償失。所以,我們就要求學生在學校學習時掌握迅速識圖的技能,在實習時能夠以最快的時間熟悉圖紙,掌握在建工程的信息。
因此,為了加強學生對建筑工程施工圖的識讀能力,特別是結構施工圖平法識圖的能力,本課程以建筑結構課程為基礎,納入11G101圖集的學習,兩者結合開展,逐步引導和訓練學生熟悉結構施工圖,并且以一套圖紙為依托,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應用實際工程項目開展項目教學。
總之,要變知識本位為能力本位,以學生為主體,以真實的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為依據來設定職業能力培養目標。以框架結構為例,其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課程的設計思路
二、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過程
任務驅動的教學過程,就是在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選擇典型的工作任務,通過“五步法”的教學,使學生獲得與工作任務相一致的專業知識和專項技能。在每個項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對學生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進行簡要的說明,使學生有一個感性認識,確認需要完成的任務;教師告知怎樣獲得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基礎知識,然后由學生自行獲得知識并“試探”解決該問題的應用程序,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該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完成任務的具體步驟,再由學生對項目進行實施;根據實施結果進行討論,由學生歸納總結。學生通過“知識、任務、實施、討論、再實施”的“五步”教學方案,可以使學生更快、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課程的內容,還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深入貫徹了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教、學、做一體化的思想。
例如,框架結構教學內容的安排: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和工作任務要求,選取框架結構項目,課程通過工作任務的教學與訓練,學生可以明確框架結構各構件的主要內容,明確基本的識圖方法,順利完成工作。具體教學內容見表1:
表1 項目課程內容及教學活動設計
三、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
本課程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應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由追求學科知識系統性轉變為追求完成職業領域工作的知識系統性和知識完整性。由于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主要面向造價崗位,因此在建筑結構的內容和深度上應淡化結構設計的相關知識,側重構造措施的學習,始終堅持以識讀結構施工圖為準則。并且,以職業能力為目標,以真實的工程項目圖紙為載體,并參照相關職業資格及規范要求,確定教學內容,打破傳統教材框架,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分解與組合,以培養技能為核心實施教學。
課程教學的內容也要及時進行更新,必須適應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平法在設計和施工中已應用廣泛,是從事造價、施工、設計的人員不可缺少的技術要求,因此,建筑結構知識和平法知識必須要及時進行更新。2011年下半年,11版的101圖集就比之前版本有了部分內容的改變,如在11G101-1中,取消了抗震屋面框架梁WKL縱向鋼筋的構造(二),更便于施工。所以,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務必要做到將更新的知識傳遞給學生,真正做到知識和社會實踐不脫離,保證學生能夠順利踏上工作崗位。
四、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1.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
一方面,運用多媒體、互聯網和數碼攝像技術手段,將《建筑結構基礎知識》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及構造要求制作成CAI教學課件,通過豐富生動的多媒體教學資源,例如利用三維軟件制作建筑結構的三維構件,增加直觀效果,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如在講肋形樓蓋時,可制作結構構件的三維視圖及動畫,讓學生有直觀的視覺認識。
2.采用現場教學法。
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關系,實訓基地可能不能全部完成對建筑結構的認識,可到施工現場進行教學。把“教室”設在工地,聘請有經驗的企業技術人員為學生現場指導,使“教、學、做”融為一體。如框架結構梁、柱、板的配筋形式,請結構工程師現場教學,可讓學生對構件的配筋有更直觀的感受,可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對鋼筋的認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改革考核方式
傳統的考核方式已不足以考查學生對本課程的掌握程度,所以,應創新考核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過程的綜合評價,把學生對建筑結構的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和平法識圖能力、學習態度、學習表現、學習成果等納入綜合指標,全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讓評價結果更能反映學生的實際掌握能力。
綜上所述,以提高學生的崗位能力為落腳點,以增強學生的就業、擇業競爭力為宗旨,我們探索出了將建筑結構基礎知識與平法識圖融于一體的教學改革體系,使學生在學習中提前進入職業崗位工作狀態,為學生后繼學習和將來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小軍.高職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職業時空,2011:48。
2. 馬丹丁 張建軍 吳學清.論建筑結構課程中平法識圖教學單元的改革.教育與職業,2011,(18):138-139。
3. 趙丙治.淺談“平法”內容引入建筑結構課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
4. 陳青來.“平法”在我國建筑工程領域的作用與可持續發展前景.建筑施工,2010
篇6
關鍵詞:網絡綜合布線 教學設計 技術規范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45
《綜合布線技術與施工》課程是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必修的專業技能核心課程。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以綜合布線系統的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為依據,從綜合布線工程技術的基本概念出發,針對網絡技術領域的職業崗位任職要求,培養網絡布線施工,工程監理和企事業網絡維護人員。本課程布線施工測試要求動手能力強,培養現場施工應變能力,對施工工藝和工程監理等反映高職水平的理論知識和一定的設計能力。正是由于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高,工程技術執行國家標準技術規范,學習的信息需求量大,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于是進行了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嘗試,使用開放式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本文以該課程的實訓項目教學“PVC線槽的布線工程技術”為例,探討高職網絡綜合布線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具體應用。
1 教學設計任務
1.1 課程概述
本次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單元是綜合布線水平子系統工程技術的“PVC線槽的布線工程技術”項目實訓課堂,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水平子系統的基本結構、水平子系統的設計原則、水平子系統的工程技術規范。本部分教學內容又通過水平子系統布線路徑和距離的設計,熟練掌握水平子系統的設計;通過線槽的安裝和穿線等,熟練掌握水平子系統的施工方法;通過核算、列表、領取材料和工具,訓練規范施工的能力。
1.2 實訓項目任務
本次教學設計提出的任務有:①設計一種全部使用線槽布線的水平子系統施工圖;②列出實訓材料規格、型號、數量清單表;③列出實訓工具規格、型號、數量清單表;④安裝彎頭、陰角、陽角、三通等線槽配件的方法和經驗;⑤水平子系統布線施工程序和要求;⑥使用工具的體會和技巧。
2 教學設計
本次教學設計計劃課堂實訓安排連續的4學時。教學所需材料、資源與環境包括:教材、教學用PPT課件、教學用動畫素材、精品課程教學網站、Internet網絡資源、理實一體化綜合布線實訓室等教學環境。
2.1 教學過程
綜合布線課程的教學設計的核心是構建以網絡工程布線項目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遵循認識實踐、基本技能訓練、網絡工程項目的教學規律。實訓教學流程分8個環節:需求交流、制定計劃、圖紙設計、器材準備、工程施工、工程測試、工程驗收、點評反饋。
2.2 信息化應用于課堂設計
課前準備:①提前一周在課堂上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研讀實訓指導書,搜集、瀏覽課程教學網站。②實訓指導教師在網絡綜合實訓室模擬墻做出實訓效果樣板。③采取分組實訓,3人一組,自由組合,指定組長扮演項目經理的角色。
本次教學設計的具體教學過程的安排如下。
3 總結
以上通過具體課堂結合課程教學網站等資源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按照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分散理論、突出技術規范的學習,強調操作技能的培養。圍繞當前網絡綜合布線工程中的基本概念、規范,布線工程中傳輸介質和器材、工具的使用,布線子系統的施工工藝、施工圖紙的繪制,布線系統的測試、驗收等內容,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按照“網絡工程師”崗位職業技能的要求,最終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達到“會設計、會施工、會監理、會驗收”的目標。
高職綜合布線課程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組織與應用,教師以信息化技術作為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將綜合布線工程技術規范分解于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以實現學生為主體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劉娜.信息化教學設計在車輛工程專業“熱工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4).
篇7
不同的人要求不同,工作總結格式也不同。有的會要求用ppt來寫,有的要求用word來寫,而你知道怎么寫比較好嗎?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工地實習個人工作總結范文,請笑納!
工地實習個人工作總結范文1一、實習目的
1、通過參觀實際建筑,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建筑文化、建筑知識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及閱讀施工圖紙,進行現場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識讀工程圖的能力住宅建筑工地參觀實習報告三篇實習報告。
3、通過畢業生產實習,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通過畢業生產實習,培養學生勞動的觀點,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為今后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5、鞏固、深化、拓寬所學過的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知識,提高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獨立進行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鍛煉自己識圖能力;
6、掌握普通住宅樓的施工程序以及概預算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即內部施工的延續性、施工組織的合理性;
7、在熟悉資料的同時鍛煉自己搜集有效資料的能力;了解我國有關的建設方針和政策,正確使用本專業的有關技術規范和規定,熟悉想應的預算軟件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8、熟悉目前建設工程預算定額單位估價表及當地的取費標準,掌握標志施工組織設計和編制施工圖預算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
9、將學習運用到實際中來,了解住房就等于了解了當今的經濟,也就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速度,以便確定將來怎樣我們的住房條件和品位,為住房發展建立最基本的信息WiseMedia為以后工作奠定扎實基礎
二、工程概況
工程概況:邵陽學院專家樓25#樓由湖南現代建筑公司承建,全樓占地面積536.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3678.23平方米,建筑總高度為20.21米,全樓工6層,屬于二類多層建筑,該樓主體結構實際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裂度為六度。
結構類型:磚混結構
設計標高:本集資住宅工程為6層磚混結構建筑,建筑物占地面積536.5m2,本工程相對標高±0.000=261.400m。室外標高低于架空層地面0.15米,衛生間樓面低于室內樓地面30mm各層標注均為建筑完成標高屋面標高為結構標高。衛生間,陽臺均在內墻下部樓板處澆200高C15素砼,并做15厚聚氨脂涂膜防水層沒墻反起400高,應進行閉水試驗.
屋面: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按兩道防水設防進行設計采用保溫隔熱,屋面均采用100PVC白色塑料雨水管有組織排水。
所有預埋件預留孔均須按圖所注部位進行預留,不應后鑿。
三、實習內容及心得
一:熟悉工地
本工程25#樓坐落在邵陽學院七里坪校區,流動人員較多,要保證安全施工與文明施工;工程毗鄰207國道,交通方便。
二:熟悉圖紙
在實習第一天,指導老師林老師給我們講解了施工圖紙的基本識圖方法,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的畢業設計就是這棟樓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預算,再加上我們隨身攜帶03G101-1圖集在手上,因此對施工圖紙并不是很困難,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一個我們不懂的標注:JQL-1:表示基礎圈梁1號。
三:現場施工
測量工程
采用水準儀、經緯儀和鋼尺。具體操作:
1)、主控制軸線的測量
根據工程特點,當±0.000以上主體施工時,先將基礎軸線引測至±0.000地面建筑物周圍的自然地面,為方便施工及達到精確控制的目的,擬定建筑物橫向五條主控制及縱向兩條主控制線,在主控制線兩端延長線的地面上彈好墨線并用紅色油漆作好標記,在施工階段應對墨線和紅色油漆標記保護完好,發現油漆脫落或墨線不清時應重新彈好并復核。們在14層樓面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把下面的標準控制線引上來。具體操作:(1)、沿下兩層控制線吊線上來在樓層兩側各打一點,再連接,面積較小因此縱橫各一條;(2)、以這兩條線為標準,向兩邊放開,橫向軸線離最近梁距離為500。(3)、木工根據軸線裝置模板。發現問題:梁位置偏移問題,在施工中由于測量員的疏忽加上模板安裝上面的配合出現不協調,導致相鄰兩層樓框架柱之間出現偏移的現象在小高層建筑以及高層建筑中是比較常見的。在青城國際的3#樓實習中就與這個問題,在B部分的8-10樓就發生向外偏出6厘米的情況再到上面有人工調整強扭近來6厘米,然而到15層樓面時候LL12(2A)號梁的懸挑部分中軸線于發生了4厘米的歪曲。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在施工中引起高度重視,現在施工雖然講究效率,那么質量應該放在首位才對,我們的測量員與模板安裝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圖紙施工,保證工程質量。
2)、樓層軸線引測
基礎梁及承臺施工完畢后,將控制軸線引測至±0.000地面;待正負零層施工完畢后,可將主控制線軸彈至外框架梁的外側面,并用紅油漆做好醒目標記;上部樓層施工時,可用吊線錘或經緯儀逐層引測并放出主控制線,縱橫主控制線放出后,應用經緯儀在兩條十字交叉的主控制線交點復核其垂直角,若不垂直應檢查或重新引測主控制線;在主控制線校正無誤后,用50/30米鋼尺放出各主要軸線;測量定位時,對主控制線原則上從外框架梁外側引測,但結合本工程具體特點,為方便施工,在各主控制線上埋設若干200×200吊線孔,以方便吊線及數層軸線復核。
3)、構件細部尺寸測量
從各主要軸線用5米鋼尺放出各構件細部尺寸;要求所有構件均應放出20cm控制線,對墻、柱能放出邊線的均應放出邊線,對鋼筋偏位的部位及時通知有關人員予以校正;對梁必須在板上放出軸線或中心線;在放線的同時,還應采用“五線控制法”予以較核,即在每層梁及外框架梁外側彈出中線、兩角20cm控制線對中及兩角予以定位控制。
4)、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采用水準儀配合50/30m鋼尺進行,根據建設方提供的國家水準點及±0.000以下施工時已測定的三個高程點進行標高傳遞。施工至±0.000后,應將標高標注于建筑物四角角柱外側,用鋼尺和水準儀將各層標高逐層上翻。澆筑梁板混凝土前必須在墻柱豎筋上抄好控制標高,在抄控制標高前,必須引測三個角柱傳遞標高點并取平均值作為樓層控制標高;在架管搭設好梁板支模前必須在梁兩端架管立桿上抄好標高以便梁板底標高控制;同一樓層標高用水準儀引測,在用水準儀引測標高時,要注意前后視的最長距離不超過50米,且前后距差不超過10米,這樣可以減少誤差、提高精度住宅建筑工地住宅建筑工地參觀實習報告。
工地實習個人工作總結范文2過了幾天,等拿到安全帽后,早已忍耐不住的我飛快的登上了正在進行2層施工的6#樓。在施工現場感覺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親切的,因為它們就是我未來施展能力的小舞臺。當我拿著圖紙對照現場的時候,有好多難以想象的結構布置就一清二楚了。比如關于吊筋,雖然從課本上和課程設計中,不止一次見到,但直到親眼看到才明白了它是什么樣的布置。剛剛發現吊筋的時候,我興奮地在每一個主次梁交接處尋找著它的蹤影,直到我真正了解了它。在施工操作面上了解認識了結構的真實構造,見識了鋼筋工、木工、焊工等的工作情況,初步懂得了鋼筋的鋪設、綁扎、焊接和模板的支撐與拆卸,其中豎向鋼筋的連接采用電渣壓力焊是我第一次見到。在模板支撐的過程中,模板的定位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如果模板移位,會直接導致墻體的偏移,所以質量員對此異常細心。
等到澆筑混凝土的時候,我更是激動地從開始旁站觀察到結束,整整濺了滿身的水泥。該工程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在攪拌站制作好后,用壓力泵通過管道輸送到施工現場,工人們有負責移動管口的,有負責用震動棒震搗的,有負責表面抹平的。其中混凝土的震搗非常重要,可以預防墻柱的爛根、蜂窩、麻面及露筋,尤其是在鋼筋密集的地方,必須反復震搗。待混凝土凝固后,我第一次親自動手參加了3層軸線與定位線的放線、彈線工作,經過實際的操作,熟練地掌握了水準儀、經緯儀的使用方法,并在技術負責人的允許和監督下,獨立放了最后一個單元的軸線,且圓滿的完成了任務。項目經理得知我對彈線、放線很上手之后,就多次派我協同去放線,并多次進行抄平,確定“五零線”。
由于多次地實際操作,我對放線工作已經熟練掌握。在室內放線的間歇,趙工經常帶著我去檢查監督砌筑工人的填充墻施工,雖然有普通燒結磚、空心磚和混凝土加氣塊等不同砌塊,但他們基本都采用“三一砌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壓。由于混凝土剪力墻的厚度為200mm,填充墻采用的是18墻,其中空心磚和混凝土價氣塊的規格型號剛好符合,普通燒結磚采用兩平一側砌法。填充墻與剪力墻連接處設有預埋鋼筋,其搭接長度和上下間距設置須符合相關規范規定。
工地實習個人工作總結范文3在實習期間,我與技術人員、工人師傅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互相經常交流思想,尊重實習指導人的指導和安排。一進入實習工地,首先對整個工程及工地的基本情況有了了解,看了工程的建筑、結構施工圖,了解了工程的類型、結構形式、工程的規模、生產工藝過程、建筑構造與結構體系、地基與基礎的特點等,還了解工程的進度情況、技術力量的配備及工人的素質,及目前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準備采取的方案措施。通過看施工圖,現場調查,與工人及技術人員交談等方式,對工程有了一個基本的認知,即知道工程已完成了那些任務,還有那些任務要完成,我將參與哪些工作等。
在任何工程整個建設過程中,土建施工都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明白整個施工過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從基礎到主體,每一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關系到整個工程穩定,基礎打不好,主體干的再漂亮都無法改變整個工程的命運,基礎一旦出了問題整個工程就是一個豆腐渣工程;
建筑從立項開始就決定了它的使用功能,設計只是為了完成它的功能要求,施工才是實現它的價值時期,也是一個資金消耗的主要過程,因此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必須保證它的質量,所以遵守建筑工程施工程序就是一個理所當然的要求。
施工必須堅持“先勘察,再設計,后施工”的過程,千萬不能將其顛倒,否則就有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到時后悔也晚了。
工地實習個人工作總結范文4我來到工地的時候工程基礎已經打起來了,我只見證了主體的施工全過程,柱子是先綁扎鋼筋在支模板,然后澆筑混凝土;梁的施工是先支梁底模(當然腳手架得先施工好,通常腳手架是梁板同時支撐,一起施工),然后綁扎梁的鋼筋,再支梁的側模,再固定梁的側模。再進行板的模板拼裝;最后進行梁板的混凝土澆筑工作;在施工混凝土澆筑作業時經常出現下面的問題:蜂窩、漏筋、孔洞、縫隙與夾渣層、梁柱連接處斷面尺寸偏差過大、現澆樓板面和樓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
實習期間我整理了較多的工程資料,如《混凝土澆灌申請》、《隱蔽工程檢查記錄》、《工程物資進場報驗表》、《材料、構配件進場檢驗記錄》等。如《混凝土澆灌申請》,施工隊在鋼筋綁扎后項目部和監理驗收通過,由項目部工程室專人向混凝土攪拌站報所需混凝土的方量以及地點,然后,混凝土運輸車進場時需提交混凝土開盤鑒定等隨車小票,由項目部填寫澆灌申請,交監理存檔。通過這些這些資料的整理,我了解了工程施工的相關程序和規范。
在實習過程中,我還了解了建筑業企業的組織機構及企業經營管理的方式。包括施工單位的組織管理系統,各部門的職能和相關關系及施工項目經理部的組成,和各級技術人員的職責與業務范圍,還有在施工項目管理中各方(業主、承包商、監理單位)的職責等。
這次實習讓我深深的體會到自己知識的匱乏,還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包括書本上的和實際中的。增強了我回到學校踏實努力學習的信心,利用這次實習的機會接觸社會,得到很好的鍛煉,明確了在剩余的一年大學生活中應該發展的方向。而且也確實讓我喜歡上了這個行業,我會努力的提高自己,以期代以后在這個行業中有更好的發展。
工地實習個人工作總結范文520_年12月的建筑認識實訓開始了,對于我當初選擇土木工程這樣的專業,說真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土木工程。現在我對土木工程有了基本的感性認識了,我想任何事的認識都是通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我會堅持下去的,我會把我的專業知識學扎實的。
12月的第一周我們全專業的同學在徐州的各大建筑工地認識實習,我想這次認識實習應該是一個鍛煉的好機會啊!我得抓住!
什么是剪力墻,什么是基坑,什么是框架結構等等都是我們在工地上能親眼目睹的,這樣我們的認識會更深刻的。
通過這次實際的工地實習,我不但掌握了一些不懂的具體環節,而且也鞏固了我在學校期間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在學校學習,理論與實際相差較大,一些知識雖然能在短期內被掌握、被運用,但一些知識則不能掌握,也不便于記憶,更談不上掌握運用了,因此,老師所傳授的內容雖然多、廣、博,但是我們學習到的只是其一部分,或者是一些皮毛的東西,要想真真正正的掌握所有理論知識,只有通過實際的學習和參觀,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這次實習就達到了目的,我們不僅學到一些新的知識,也鞏固了在校期間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以前對一些施工技術要點,只是粗略地知道其施工要點,而其具體的施工環節,具體的施工步驟如何,卻是知之甚少,但現在實習結束了,對我們這段時間所看到的那些施工技術,它們的具體環節及詳細步驟,我們應該可以掌握了,這樣就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也增強了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實習,增強了自己對專業的熱情,讓自己更有興趣將來能在建筑行業開創天地。以前聽到就業不樂觀時候就很茫然,學了三年的建筑卻找不到好的工作,以致對自己的專業喪失了熱情,有足夠的興趣去學習專業知識。
但是通過這次實習,才覺得原來建筑行業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職業,如果將來能在這個行業工作,對自己來說將是很大的挑戰。為了以后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現在就必須踏踏實實的學好每一門功課。因此給了自己壓力,讓自己不再覺得無事可作,讓自己安心去學習,為將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增強了自己的交際能力。建筑行業是一個涉及人非常多的行業,你將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面對一個這樣復雜的交際圈,你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優秀的多西,去除自身的一些不好行為,同時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接觸對象,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讓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堅強!
實習結束了,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將體會到更多的東西,也相信自己在下一次實習中將會更好。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篇8
關鍵詞:內容;目標;實例
在多年的AutoCAD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基礎差、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習慣不好等,每當遇到困難就裹足不前,很容易選擇放棄。再者,AutoCAD課程的范圍廣、內容多,且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這使AutoCAD的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圍繞就業這個中心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教學內容的編排方式
AutoCAD教學內容繁雜,很多教材都是以介紹軟件的傳統方式來編排。雖然這有較強的系統性和理論性,但若按照這種先理論后實踐的順序來上課,一下子面對這么多的AutoCAD命令,學生很容易搞混,過早地失去耐心與興趣,影響教學效果。
新編教材雖采用了項目教學法,但知識點的講解和示例、上機操作任務并未很好地融合,需要教師全面梳理,并按實際授課順序將各教學知識點分散到各個教學實例之中。
二、教學目標的專業性
AutoCAD軟件功能強大,涉及面廣,要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全面地介紹幾乎是不可能的。中職建筑專業培養的學生,就業后主要接觸的是建筑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等工程圖紙。據此可將教學目標分解為以下幾個方面:掌握AutoCAD的常用繪圖命令,會創建和使用適合實際需要的樣板文件;明確AutoCAD電腦繪圖與手工繪圖思路的差別,掌握對文字、尺寸標注和其他制圖符號的比例調整;綜合實訓,繪制完整的建筑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強化學生的實際繪圖能力。
三、課堂教學實例和上機練習的設計
AutoCAD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他們的操作能力,對課堂教學實例和上機練習必須精心設計。要考慮到課堂教學實例與上機練習的專業性、階段性與綜合性。
四、組織課堂教學的方式
1.實例展示,導入課程
每次課的教學任務,以前述教學目標為藍本,結合教學時數和學生情況分解確定。課前先對本次課的教學實例進行展示,通過提出實際繪圖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導入新課,喚醒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來學習,并借此讓學生明確本次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有針對性地學習。
2.實例分析,串聯知識點
實例展示后,啟發學生進行分析,如何應用已學過的知識來繪制,怎么繪制,過程是否復雜,哪些步驟還做不了,為了實現這些暫時還不能做的步驟,我們應該具備哪些知識。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讓他們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回顧與總結。
五、AutoCAD課程成績的評定
篇9
關鍵詞:高職教學改革;橋梁施工;項目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4-0186-02
一、引言
項目化教學是當前高職專業課教學改革中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個完整的教學項目,從而完成相關知識學習和技能提升。它以現實工作中的邏輯結構來構建教學項目的教學結構,從本質上實現了知識的綜合。基于《橋梁施工》課程與實際工作的緊密聯系,筆者將其引入高職市政專業《橋梁施工》的教學實踐中,旨在促進市政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橋梁施工》教學項目設計的思考
高職項目化教學的核心理念是“結構”,按照工作過程中知識的結構方式來組織課程內容,才能最為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說明了高職項目課程并非否定知識,而是強調要改變課程中知識結構的組織方式。
因此,項目化教學成敗的關鍵是設計的教學項目是否適合,而教學項目的設計源于專業教師的能力。從這個設計基點上,則提出了參與該教學項目設計的教師能夠有切實的橋梁工程實踐工程師的經歷與一線專業教學經驗的實體結合的要求。只有高屋建瓴的頂層教學結構設計,才能從本質內涵上建構、保障教學項目的實質效果。教學項目的設計是項目化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基于工作實際設計出結構適合的教學項目,教學任務的學習情境才可能合理有序展開,才能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通過多個學期課程的實踐和反思,筆者認為《橋梁施工》教學項目設計要從下面幾個角度入手。
(一)構建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要教學知識結構與工作任務辯證統一
傳統的教學方式的邏輯思路是以大量的理論學習儲備為基礎,再進行知識的綜合,以期實現學生能力的提高與工作實踐的對接。但現實工作實際的反饋說明,這種教學的結構設計與工作中以任務為中心的工作結構完全不同,學生工作中的適切性較差。故《橋梁施工》采用的項目教學的源設計,就是基于社會實際工作任務為中心的結構,在學生具有了識讀橋梁施工圖和施工方案編寫等能力的基礎上,選擇難易程度適中、有一定的綜合性、極具代表性的梁橋作為教學項目的載體。
于此,我們可以把高職項目課程的基本目標描述為“培養學生在復雜的工作情境中做出判斷并采取行動的職業能力,開發學生的技術思維”。學生先進的知識儲備在課程的教學項目中得到了實質性的應用與強化。
其次則要根據學校硬件和學生情況,將《橋梁施工》課程教學內容按項目完成的工作過程的順序編排項目任務。在《橋梁施工》課程教學項目的設計中可以按照橋梁施工準備、橋梁施工基礎操作、墩臺、上部結構、橋面系施工的順序設計教學項目,并對每個教學項目再按照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思路設計,結合實際采用了:橋梁準備工作施工方案編寫、橋梁支架施工方案編寫、橋梁模板施工方案編寫、橋梁鋼筋施工方案編寫、橋梁混凝土施工方案編寫、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圖精讀、橋梁基礎工程施工方案編寫、橋梁墩臺支座施工方案編寫、橋梁上部結構梁板施工圖精讀、橋梁上部結構施工方案編制、橋梁橋面及附屬結構施工圖精讀和橋梁橋面及附屬結構施工方案編制等項目。
最后再將任務分解為若干學習情境,把《橋梁施工》課程教學目標中的模板、混凝土、鋼筋等工種的施工技術和橋梁基礎、墩臺、上部結構、橋面系的施工工藝等知識點隱含在每一個學習情境中,而且前后學習情境之間,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思路,進行知識的遞進、深化和提升,把知識點自然、有機地組織在《橋梁施工》教學項目完成的工作過程中。讓學生能夠進行探索、實操,完成、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
(二)選擇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要與實際工程對接
如果設計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能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實際工程對接,以具體、真實、活化的形態呈現在學生面前,將教學內容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自己去探索、學習、思考和實踐。這只是理想狀態下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但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有適合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并將其直接用于班級制的項目化教學中,一方面教學內容和實際橋梁施工工程時間不可能一致,另一方面內容要求也難以重合。雖然不能完全符合,但可以盡可能模擬靠近,創設學生當前所學習的教學內容與現實情況基本接近的工作情景。所以我們要在能達到課程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具體情況來設計《橋梁施工》教學項目,采用既能貼近工程實踐,又能貼近學生認知的項目,如新校區內橋梁施工項目、身邊正在施工或已經施工完成的梁橋施工工程項目等。
(三)設計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要選取合適的教學手段
該項目課程的源設計基礎雖然是基于工作的結構進行的,但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在實施的路徑上依然需要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職業情景,使學生置身于仿真的工作環境中。所以設計開發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應充分收集相應的施工現場圖片、動畫、教學視頻錄像、多媒體課件、教學模型、教材、設計文件等配套資料,以便教學內容的展開,滿足教學教法的要求。同時,設計開發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要能充分利用到學校提供的電子書籍、電子期刊、數字圖書館、相關網站和論壇等網絡教學資源,專業圖書、標準規范、設計圖集等圖書資源,以及校企合作等社會資源。在充分考慮每個學校的具體條件、具體教學單元目標、內容、學生特征等實際條件,以及模擬橋梁技術員崗位的實際工作環境的基礎上,教師自主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并盡量與學生以后橋梁施工實際工作相吻合,以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在教學手段的選擇上,可以充分考慮結合學生將來可能面對的工作實況加以模擬,于無形處實現學生學與做的無縫對接。
(四)設計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要能讓學生有自主工作的空間
《橋梁施工》教學項目不能立足于教師演示、學生照做的機械模仿,也不能是學生一味練習、教師只做評價的模式,而要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自主工作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這就要求:(1)確立的項目與實踐相聯系,具有開放性;(2)考慮學生的興趣與需要,至少與學生的認知心理、經驗基礎密切相關,具有連續性;(3)既考慮絕大多數學生已有的準備水平,又要對學生具有足夠的挑戰性。
項目設計的立足點應為在確保項目實施的基礎上,學生有自我發展的空間。設計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要能做到,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和班級同學一起,利用圖書館、專業教室等空間,通過圖書、網絡等資源的使用,采用學生之間的討論、詢問、模仿等方式,克服《橋梁施工》教學項目中的困難,處理和解決在《橋梁施工》教學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也獲得了隱藏在《橋梁施工》教學項目中的知識和方法。
在此環節的實施中,對專業教師提出了實質性地要求:(1)教師豐富的工程實踐經歷及反思成為了項目實施時細節落實的保障;(2)教師機智的項目管理經驗及教學經驗,有效保障教學項目的組織實施;(3)考慮現行教學班級的規模總體偏大的現狀,教師要在教學項目設計的先行階段,充分預設教學細節及可能出現狀況的應對策略,譬如說,在項目的關鍵環節、困難環節,設置一定的分解問題,搭建臺階,逐層推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五)設計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要有具體成果和相應評定方法
設計的《橋梁施工》教學項目的學習成果要明確而具體,可以是橋梁圖紙會審資料、橋梁分部分項施工方案、橋梁現場檢測方案、橋梁工程檢測成果和橋梁施工實施過程的會議紀要等工程常用文件,也可以是橋梁現場施工工序照片、實施錄像等影像資料等。可以通過真實橋梁施工項目現場來實地訓練,也可以根據學校具體情況通過專業實訓教室、實訓基地、電子仿真軟件等虛擬環境完成。
在《橋梁施工》項目化教學中,每個學生會根據自身的經驗,給出不同的解決任務的方案與策略,形成的學習成果往往不是唯一正確的,因此評價標準并不是對錯的簡單判定,而是應該通過看學習成果能否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加以判斷。完成《橋梁施工》教學項目成果的過程中,對成果不合理的部分進行整改使之合理,對成果合理的部分進行優化使之科學。《橋梁施工》教學項目學習不只是知識的積累,亦不是簡單的綜合解題,而是在不斷嘗試、探究、討論、指導、實操、評價、反思、修正、再評價、再修正中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這樣學習過程成為了最重要的實踐思路,不是注重最終結果,而是注重完成項目的過程。所以最終的評價標準不會是明確的評分標準,只能是相對的評價體系從更合理、更科學、更創新等角度對完成的成果進行評價,同時通過評價總結工作成果,把《橋梁施工》教學項目內容延伸到更高層次。
三、結語
項目化教學的開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在專業上要求教師具有跨學科的知識結構,而且在教學理念及方法上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讓學生成為探索者、知識的發現者與建構者。《橋梁施工》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實踐結果反饋顯示,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綜合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希望通過《橋梁施工》教學項目設計的思考,為項目化課程的教學項目設計提供思路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石偉平,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技術[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篇10
一、職業專業能力評價體系構建思路
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由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構成,以能力為本位,進行職業能力培養,已經成為當今高職教育的主流思想。職業能力評價作為職業教育過程的終結點,也是職業教育過程的出發點。本文基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能力評價體系研究,通過專業面向的工作崗位群進行,分析出12項綜合能力,進而深入到專項能力,細化到單項能力。通過層層能力分析,提出了能力標準的外延與內涵,明確了其范圍和深度。并通過項目構建,把能力評價溶入項目教學的實施,設計出能力評價手冊,把終結性的考核轉變成過程性考核。通過教學實踐,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高。具體來說,評價體系研究的過程如下:崗位群——專業綜合能力——專業專項能力——單項能力(能力要素)——項目構建——評價手冊——實踐——修正。
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崗位能力分析
通過對建筑行業長期的調研及歷屆本專業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崗位統計,全國高等職業教育土建類指導委員會長期以來的交流研討總結,全國多家建設類示范高職院校的參與研究,總結出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在建筑行業主要的崗位有:施工員、造價員、資料員、安全員、材料員、質檢員等崗位。通過對這些崗位的能力要求進行分解細化,將該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能力歸納為以下12項專業綜合能力,分別是:建筑工程圖識讀能力、基本建筑構件驗算及一般設計能力、常見建筑材料應用及檢測能力、建筑施工技術應用能力、建筑施工組織與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成本控制能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測量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主要工種操作能力等。
三、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能力評價指標設計
(一)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能力評價指標設計
根據企業調研的專業能力分析及評價指標設計原則,建筑工程技術專業12項專業綜合能力進一步分解為59項專項能力,各專項能力進一步分解為若干單項能力。同時,根據重要性設定了專業能力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確定體系中各項能力的權重,我們采取的方法是邀請建筑企業的專家和學校專業教師共同商討確定。
下面就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綜合能力中第2項綜合能力“基本建筑構件驗算及一般設計能力”為例,來說明其具體評價指標內容:
1.任何構件的驗算及設計都離不開受力分析,即計算模型(計算簡圖)的建立及受力分析計算;
2.在確定構件計算簡圖的時候,必須搞清楚不同的建筑結構各建筑構件的具體受力情況;
3.掌握對基本構件驗算及設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所以還應對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具有認知和處理能力。
綜合以上的各項要求,最后將基本建筑構件驗算及一般設計能力分解為五個專項能力。該項專業綜合能力的具體指標設計內容如表1所示:
(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單項能力的評價
評價指標分解到了最基本的單項能力評價,它是包含了能力考核項目、考核場所、考核時間、評價方法、評價標準及評價記錄結果在內的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評價文件。設計的考核項目(工作任務)必須能夠體現能力目標要求,還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考核場所的設置可以結合考核的具體內容和可操作性,設置在教室、實訓場地或工程現場。評價方法應考慮到考核評價的公平、公正,能夠對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起促進作用,并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評價標準應能體現能力目標對學生能力掌握的具體深度和廣度,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向。下面以確定結構受力簡圖的能力為例,說明具體的評價體系。
(1)能力目標:能夠對常見結構及梁、板、柱構件進行分辨,能夠確定計算尺寸,確定約束類型,對荷載進行簡化,繪制出結構與構件受力圖。
(2)考核項目(工作任務):1.根據結構施工圖或工程實例確定結構構件計算簡圖;2.根據結構施工圖或工程實例確定結構計算簡圖;3.進行受力分析,正確繪制出受力圖。
(3)考核場所:校內教室或工程現場。
(4)考核時間:90分鐘。
(5)評價方法:以學生個體為評價對象,
采用看結構施工圖確定結構構件與結構的計算簡圖,或者看工程實例,對結構構件進行受力分析,繪制受力圖;或采用試題方式,以百分制分數對學生個體單獨評價。
(6)評價標準及評價記錄表(見表2)
四、評價體系運用實踐
在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部分班級的教學實踐中,采取了項目教學的形式。在課堂教學開始,先給學生布置本次課的任務,分好小組,并將評價標準也發到學生手上,然后邊教學邊考核。考核成績中有教師的評價,學生相互之間的評價,有學生自我的評價,最后根據不同的比例進行綜合評分。學生對于這種教學形式,認為它不僅可以明確學習目標,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間的學習交流,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五、結束語
高職學生專業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意義重大,但由于國內對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還處于起步和探究階段,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目前由于我國各地區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特點存在較大差異,高職教育發展水平還不均衡,所以某一地區構建出的專業能力評價體系對于其它地區只能起到借鑒和參考的作用,還應按照專業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思路構建出適合本地區的專業能力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