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課程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1 06:37: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班本課程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班本課程總結

篇1

一、實驗理念:

以新教育“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為指導,并將這一理念融入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繼續扎實推進新教育兒童課程,努力豐富學生的智力背景;將校本教研的核心落實在課堂,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憑借,提高老師們的實驗水平。以精致的學校管理、高效的課堂教學、多樣的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生命靈動、健康地成長,最大限度地彰顯學校的特色品牌。以精致的學校管理、高效的課堂教學、多樣的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生命靈動、健康地成長,最大限度地彰顯學校的三大特色品牌——新教育、生態課堂、情境教育。

二、實驗板塊:

1.兒童課程實踐研究

⑴晨誦:全校班級每周兩天晨誦保證20分鐘,要充分利用好校本教材,特別是中高年段,各班級晨誦內容要相對統一。

⑵低段讀寫繪:一、二年級每班每周一節繪本課,完成1幅讀寫繪;中高年級每月一節閱讀指導課,完成相關閱讀記載。

優秀作品班級要展示、張貼,推薦發表于??⑿蟮瓤铩?/p>

⑶全校大閱讀:繼續做好全校學生的漂流閱讀,結合縣教師發展中心推薦的必讀書目以年級為單位進行“整本書的導讀、推進和分享會”,安排每班至少進一次圖書館,多形式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鼓勵語文老師開展有特色的班級閱讀課程。

(4)小紅花藝術特色課程:除正常的音樂、美術課外,一二年級每周開設兩節“小紅花”藝術課。利用早讀、中午時間,開展特色課程,做好藝術特色校本課程的研發和整理工作。

(5)“三禮”德育課程:圍繞新教育“每月一事”,開展主題閱讀、主題班會、家長課堂等活動。結合“三禮”德育課程(新生開筆禮,十歲成長禮,畢業感恩禮)為學生生命的成長奠基。

(6)班級特色課程:每班根據班級特色開展班本課程,學??商峁┫嚓P選題,課程做到有計劃、有實施,有評價,注意收集好過程性資料。這是本學期的重點,所以請所有班主任思考,選擇什么樣的班本課程。

2.締造完美教室

各班要有富有寓意的班級名稱、班級精神、班徽、班詩、班風、班級歌曲、班級愿景、班級約定、班級特色課程等。結合上述課程的開發,形成班級文化特色。鼓勵各班在“XX新教育在線”和學校網站建立班級博客,班級論壇。各班有班級家長QQ群(微信群),加強校際之間、班級之間、家校之間的分享、溝通、聯系。

三、逐月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新教育實驗計劃。

2.制定圖書館閱讀計劃。

3.各年級完善

“完美教室”班級文化建設,并評比。

4.發放一至六年級晨誦讀本。

5.整本書閱讀研討活動。

十月份

1.二年級繪本閱讀課展示。

2.?一間會長大的教室期中檢查

3.??低年級寫繪比賽。

十一月份

1.中年級童書導讀課觀摩(結合語文組活動);

2.?學校新教育實驗期中總結,完美教室期中盤點;

3.?交流班本課程實施情況;

4.三、四年級讀書分享會?。

十二月份

1.教師讀書筆記展評;

2.班本特色課程敘事講述。

3.?優秀繪本作業展。

4.?優秀晨誦作業展。

5.?五、六年級讀書分享會。

一月份

篇2

【關鍵詞】《曲式與作品分析》;公共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7-0234-01

一、高師《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基本概況

曲式即音樂的結構,它與和聲、復調、配器這三門課程共同構成作曲技術理論的“四大件”。作為一門學科,它在音樂理論知識與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曲式課以具體、完整的音樂作品為分析對象,闡述作品整體與部分結構的區別與聯系,并以旋律為主干,進而聯系旋律與和聲發展的關系、調性布局等有層次地展開分析,以便最終客觀地詮釋音樂內容與形式相互關聯、完美統一的藝術整體與藝術境況。

(一)《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與特點。本課程以完整、具體的音樂作品為分析對象,闡述其作品的整體結構及其下屬各部分的結構樣式,總結出音樂內容與音樂形式之間的關系。其教學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的教學目的。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分析能力,讓學生能夠從作曲技法的角度較為深入地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與表現特征。

(三)授課對象及其要求。對于遵義師范學院音舞學院而言,本課程的教學對象為音樂學、音樂表演本科三年級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樂理、和聲學知識。

(四)高師《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設置情況與重要性。本課程是遵義師范學院音舞學院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科目,在大學三年級開設,時間為一年,每周兩課時。同時,這門課程又是音樂考研初試的必考科目。因此,音樂學院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將該課程從內容的難度、廣度進行分層,具體分為兩類教學,一類是基礎班,即曲式公共課。另一類是音樂理論班,主要針對有意向深入學習作曲技法的學生,以及有意向考研的學生。

二、《曲式與作品分析》基礎班教學中的問題與解決

《曲式與作品分析》基礎班為曲式公共課,其教學目的是讓音樂藝術各專業的學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獨立分析一些共性化寫作方式的音樂作品。為緊扣這一主旨,教師在授課方式、授課內容上要與教學目標相一致。下面以遵義師范學院音舞學院一堂具體的公共課教學為例,進行分析。

(一)教學準備

1.教材的選用?!兑魳纷髌非椒治觥罚ɡ铗抵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是本課程的教科書,《音樂作品分析教程》(錢仁康、錢亦平著,上海音樂出版社)、《曲式與作品分析實用教程》(李貞華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曲式分析基礎教程》(高為杰、陳丹布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為輔助教材。

2.作品分析譜例來源?!朵撉倩A教程》1-2冊(李曉平修訂,上海音樂出版社)、《譜例匯編集》,以及以上羅列的4本教材中的譜例。

3.分析曲目的音響資料。一是教師或學生彈奏;二是CD、網上收集。

(二)教學方法

本課程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分析法、歸納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這樣的教學手段存在弊端:一是理論性過強,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二是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三是死記硬背、過目即忘。因而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在運用上述兩種方法教學的同時,結合音樂專業的學科特征采用簡潔、形象、直觀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曲式學中抽象又十分重要的概念。

筆者的想法是,盡量將抽象的概念化繁為簡、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在解釋概念的同時利用圖片、音響資料、曲譜等多元化的輔助材料,從視覺、聽覺上刺激學生,讓學生直觀地理解此概念。

篇3

但是,結合特殊學校職業教育的特性,可以總結出特殊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宗旨為:(1)特殊學校的校長和特殊學校的教師是特殊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他們根據特殊學校的教育理念、特殊學校學生的特點進行校本課程開發。(2)特殊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范圍很廣,可以涉及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課程創編等多種活動。(3)特殊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要有企業參與,這是由特殊學校職業教育的特性所決定的。企業的參與可以保證課程標準、課程內容的適合,使得學校培養出的特殊學生能夠滿足企業用人需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要加強殘疾學生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培養,大力推進殘疾人職業教育。2014年始國務院多部門聯合下發《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強調全面推進全納教育,使每一個殘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我校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力度,集中骨干教師,積極開展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力爭做到因材施教。

1.校課程開發總體安排

不同地區的特殊學校在職業教育課程開發上各有差異,特殊學校在進行課程開發時,可能只涉及部分課程,也可能涉及學校的全部課程,在課程的選擇上有一個先后、主次等順序上的安排。同樣,對具體課程開發安排上,也可以在開發的深度上有所側重,達到的程度可能不同,目前我校也只是著重針對部分課程進行校本開發,以保證能夠集中優秀的師資力量,保證課程開發質量。

目前,我校學科課程有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形式,設立文化基礎課、專業課(含工作實習)兩大項,采用積木結構模式組合課程,在教學計劃中各大項的教學時間分別約占22%和73%,另外還安排一定的活動課程,主要包括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必修文化基礎課程開設實用語文、實用數學、職業道德與法律基礎、體育;必修專業基礎課包括社會適應、家政;選修專業課將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安排,于每學期結束前一個月開出專業菜單供學生選擇。

在特教開設的所有課程中,只有職業教育沒有教本,完全依據地方實際,依據學校資源來靈活安排,這也是我校此輪校本課程開發的重點課程之一。

2.業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對策分析

盡管特殊職業教育相比一般職業教育難度較大,但是經過實際教學和校本課程的開發可以發現,有些問題是可以通過校本課程開發來解決,并能努力做到讓每個孩子接受適合自己的教育。

2.1有計劃地進行教育課程的設置。

特殊學校職業教育課程設置必須主動而有計劃地進行,課程設置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盡管職業教育頭緒很復雜,但終究有實踐的步驟,注意的要點,吸取多校的經驗教訓,為此,我們對于每種職業教育的內容都制訂成冊,通過“實踐――理論――實踐――理論”的反復操作,完善教本課程,做到有的放矢。教材分為文化課教材和專業課教材兩大類。我校在職教教材編寫中,根據市場需求和智障學生的能力,注重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把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作為前提,注意學生的能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和發展性。

目前我校已經完成了洗衣專業、面點專業、廚藝專業、辦公文員專業、客房服務專業的教學大綱的編寫,其中面點專業課程已經完成了教材的編寫出版工作,下個學年將投入教學。

2.2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這是特殊職業教育和普通職業教育最大的相通點也是最大的區別。

相通在于:和普通職業教育一樣,特殊職業教育也要爭取通過教學,使接受教育的孩子們學有所成,有條件的和普通人一樣融入社會,爭取就業。區別在于,接受特殊職業教育孩子們因各種原因不可能像普通的職業教育受教者一樣,面對整個社會,他們的就業范圍比較狹窄,往往是特定的企業單位,因此企業的參與對特殊學校職業教育的發展至關重要。

為此,我校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尤其加強和相關企業的聯系。企業為我校提供用人信息,使得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以保證課程標準、課程內容的適合;同時企業的參與可以為職業教育的學生提供實習、實踐的物質保障,另外我們可以適時根據企業需求的變化適時調整課程方案,使得學校培養出的特殊學生能夠確切滿足企業用人需求。因需教學,學生學有所用實現就業,企業“按需分配”吸收人才,實現特殊職業教育和有企業用人的雙贏。

2.3通過校本課程開發促進職校教師在專業上的進步。我國特殊學校職業教育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師資力量存在嚴重不足,行校本課程開發更是整體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難度比較大,所以進行課程改革和校本課程開發需要循序漸進,讓特校教師有一個在知識、能力和態度方面的調整和準備過程。

為此,我校主動對特殊教師進行相關培訓,我們和深圳殘疾人勞動就業中心、深圳市職業技術培訓中心聯合舉辦了中國結藝課、營養配餐、電子技能、殘疾人廚藝班等培訓,培養了一批職業技術能力強、探尋與創新職業信息快的現代特殊教育中的特殊教育職業教師,職業教育基地進一步完善。一方面使之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水平,同時激發特殊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熱情。

筆者作為廚藝班的老師,通過深圳市勞動部門培訓和考核,取得廚師資格證書,一是實現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證和職業能力資格證雙證上崗,其二應用在目前校本開發的過程中,不但為更好的參與校本課程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可以根據實際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避免紙上談兵,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制定相關教學步驟、課程,使得校本可能切合實際,具有實際教學可操作性。

3.小結

特殊學校專業課程教材建設可以借鑒的經驗比較少,因而我校在進行職業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同時也爭取進行校本教材的開發和推廣,一方面可以總結特殊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成果,為同行提供必要的經驗教訓,以供參考,另一方面通過特殊學校職業教育校本教材的推廣,可以為特殊教育樹立前進的旗幟,促進特殊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崔允. 校本課程開發:理論與實踐[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0.151.

篇4

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計劃中一項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和課程資源的充分體現。我校開發剪紙藝術作為校本課程,正是立足于中華民間的剪紙藝術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承載著豐富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且本校學生對剪紙有濃厚的興趣和一定的剪紙基礎。

一、課程背景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地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由學校教師編制、實施和評價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它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外部條件和內在條件,我校所在鎮的剪紙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以此為突破口,以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為目標,走一條基于學?,F實的特色化的道路。

二、課程目標

通過對剪紙教材的深度開發研究,促使學生有特點,教師有特長,學校有特色。學生熱愛民族文化,體驗成長快樂,發展學生個性;教師享受科研樂趣,發展自身特長,提升文化修養;學校創新辦學理念,打造鮮明特色,爭創一流品質。

三、課程的組織與實施

1.課程開發及實施途徑

(1)組織教師參觀、培訓,向有關民間藝人及專家學習,提高教師剪紙水平以及理論造詣。

(2)組織教師研究開發新的課程《校本課程――剪紙藝術》,并自編教材,將美術學科與剪紙藝術進行整合。

(3)以學校的主題活動作為《剪紙藝術》的載體,承載或體現校本課程的實施。

(4)設計體現校本課程目標的校園環境,利用好校園宣傳櫥窗,渲染校園氛圍。

2.課程的實施

(1)學校開設剪紙活動課,將剪紙引入正式的課堂

首先,安排有一定剪紙特長的教師擔任剪紙教學工作并對剪紙藝術校本課程進行開發。其次,全校學生可按照自愿與老師推薦原則選修剪紙活動課,形成固定的剪紙班。按照學生的基礎,可分為剪紙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與此同時課程的實施也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臨摹期,重技能,輕知識;第二階段為萌芽期,從臨摹轉向創作;第三階段為成長期,既重視剪紙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又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創新意識。

(2)教師在剪紙教學中探索靈活多樣、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

① 教師主導型教學方法: 主要指教師向學生傳授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教師向學生系統地描述剪紙的發展史,介紹剪紙藝術家的生平,賞析優秀的剪紙作品,讓學生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

② 師生互動型教學方法:主要指借助活動,師生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決問題,學生在參與中獲得知識和技能。

③ 學生自主型教學方法:讓學生運用自身的知識與技能,發揮自己個人的能力或同伴合作,完成作品,以此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3)開展以剪紙為龍頭的多元化藝術教育活動

學校提供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如“用剪紙美化我們的校園”活動,在學校的宣傳櫥窗、墻面、樓道……布置上師生的剪紙作品,發揮校園隱性環境課程的教育作用,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和藝術的感染,讓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聞到民間藝術氣息。

加強剪紙藝術創作活動與德育專題活動的有機整合。圍繞學?;顒釉轮黝}積極開展專題化的剪紙藝術創作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享受剪紙帶來的快樂,又極大地提高了學校德育工作效果,增強了剪紙藝術對德育工作的促進作用。

3.課程的評價

在重視教師評價的同時,更應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采用建立學生學習檔案袋的方式。學生通過建立檔案袋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而教師通過檔案袋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特點,了解學生對剪紙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是否有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學校擁有檔案袋,從而豐富自己的課程資源。

篇5

2006年,我校成立了“校本開發委員會”,通過科學規劃,精心指導,認真匯編,目前已初步形成數十套比較適合我校學生實際的校本教材。并根據學生的選擇需要,實行走班開課、學分管理和課程評價。校本課程因校而異,可借鑒的經驗較少,所以我們一直在摸索中開發,在實踐中探索。在反思中調整。

一、在摸索中開發

1.校本課程資源選擇要適合本校實際

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充分開發和利用本校、本地區的教育資源,增強課程對于學校需求和學生需求的適應性和針對性。國定課程不能做到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特點的學校和具有不同特點的學生的需求,而校本課程的重要意義正在于能彌補這一空白。如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學校周圍的地理環境也各不相同,如果學校能夠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就能開發出具有地域性的校本課程。比如我校地理組開發的校本教材《溧陽山水攬勝》,就是充分依托溧陽這塊古老而秀麗的土地上眾多的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而我校地理位置處于溧陽兩大風景名勝區之中,位于“天目湖畔,南山腳下”,對學生了解家鄉、建設家鄉、保護家鄉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2.校本課程的開發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總的原則是:為了一切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內容層面上說,可以具體細化為三句話: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彌補國家、地方課程的不足。從操作的層面上說,可以具體細化為三個方面:要有興趣:要以活動為主;要兼顧校內外可利用的課程資源。

3.校本課程的開發要有科學的規劃

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步驟是:學校成立校本開發委員會,下設校本課程審議評審小組;起草校本課資源和學生需求評估材料;學生自愿申報自己喜愛的校本課程,教師結合自身特長和學生申報情況填寫校本課程申請表:學校初步匯總后,學生填寫學生校本課需求表;學校制定校本課程修訂方案;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小組填寫校本課程審議評審表;學校填寫校本課程選修目錄供學生重新選擇: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委員會制定本校開發的校本課程,安排校本課程活動地點;教師撰寫課程綱要,編寫教案;校本課程開發委員會進行過程性評價、階段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盡管我們考慮得比較細致,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與疏漏,有待于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完善。

學校實施校本課程開發,一般來說不應是預設的,而是在實踐中“創生”的;不是一次完成的過程。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反復實踐,逐步成熟。

二、在實踐中探索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設根據學生志愿選課,實行走班開課、學分管理和課程評價,由學校教務處統籌管理。

1.常規管理

由教務處負責,主要負責排課、教師教案的檢查、教師上課情況的檢查、均衡學生選修科目和班級的選擇,督導學生上課的情況。當發生某科選修的人數過多時,由班主任和教務處一起協調,建議學生選修其他學科。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科任教師負責統計班級選修人數,名單上報,準確了解學生的上課情況。

2.備課、教研管理

以教研組和備課組為單位,定期反饋實施和開況。對存在的問題由教研組集體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向上反映,共同商討解決;對于不可行的堅決去除,不妥的及時修正,不完善的及時彌補,新發現的及時補充開發。

3.教師要求

全校所有教師應該具備“上好一門基礎課,開設一兩門校本課程”的能力,每位教師要切實做好校本課程的選題、備課、上課,每個學期每門課(或課題)分課時教案不能少于5個,每個學期每位教師教授此類課程應不少于5個學時。

4.學生評價

以發展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為主,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人發展的潛能,自主選擇學習。學期末交小論文、報告、實物,參加各科競賽,進行成果展示。

三、在反思中調整

1.校本課程開發尚缺乏規范化、系統化

目前,很多學校都不同程度地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且編寫了校本教材,但大多不符合校本課程開發的要求;校本課程的開設也缺乏科學性,如課程的開設、節數、時間和場所的安排等有待于進一步合理化;校本課程的落實情況仍缺乏規范化。

2.校本課程開發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

許多教師參與課程開發面臨著工作負擔重和時間有限等現實困難。由于課程開發在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使之成為許多教師不愿參與課程開發的原因。

3.教師職業特點使改革和合作存在困難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都是獨立解決問題,并且習以為常。而今改革和合作要求教師打破原有教學方式,有些教師往往很不愿意,甚至難以與他人交流分享和合作。

4.并非所有教師都愿意參與課程開發

一方面,鑒于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工作性質,很多教師對課程開發缺乏關注和積極性。參與者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也要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地方課程的影響太大,開發出的校本課程大多迎合國家和地方課程的要求,無法滿足自己的實踐需要。

我校地理校本課程《溧陽山水攬勝》的開發雖然順利起步了,但是在課程目標定位、課程理論支撐、課程開發范圍、以及經費投入保障等方面還有待于我們去研究,碰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也有待于我們進一步解決。如目前的高考制度制約了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建設,學生和教師都將主要精力放在了高考科目上,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建設;對于農村中學生來說,查找資料、收集信息的渠道不多,致使資料收集不全;經費保障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條件,資金投入不足制約著校本課程開發的順利推進;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機制不完善,配套的考核、獎勵制度不健全,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的積極性不高等。

篇6

關鍵詞:高職;崗位職業能力;課程設計

作者簡介:楊巧云(1966-),女,湖南湘潭人,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動力工程系,副教授。(湖北 武漢 430079)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0-0134-02

“電廠汽輪機設備及運行”課程是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專業火電廠集控運行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也是其他相關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多年來,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課程組成員不斷探索,積極進行課程改革,從專業職業崗位分析入手,根據課程對應的汽輪機運行值班員、集控值班員崗位的崗位規范要求及職業標準要求確定課程的知識、技能及素質培養目標,選擇教學內容;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汽輪機運行生產過程為主線、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規律和認知規律,構建課程體系,實施課程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課程設計的理念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本課程組進行課程設計依據的原則主要是:校企合作,企業專家與學校專業教師共同進行課程設計;以汽輪機運行值班員、集控值班員崗位職業能力需求為導向,確定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以汽輪機運行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為依據組織、序化教學內容;以汽輪機運行典型任務為載體,設計學習情境;以學生為主體,能力培養為核心,設計教學實施方案;“教、學、練、做”有機融合,工學結合貫穿于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的全過程。

二、教學內容設計

1.教學內容的選擇

本課程依據課程對應的汽輪機運行崗位的崗位規范要求和職業資格標準選擇教學內容。

課程組成員通過到多家火力發電企業調研,與行業、企業專家研討,根據汽輪機運行崗位的崗位規范,分析研究崗位的工作任務、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質,并結合“汽輪機運行值班員”、“集控值班員”中級工職業資格標準中的應知應會要求,確定了本課程的能力培養目標(表1)及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內容。

本課程知識內容主要有:汽輪機主要輔助設備的工作原理、結構和運行;汽輪機熱力系統的組成、工作流程及運行操作;汽輪機本體結構及工作原理;汽輪機啟、停、運行維護的基本知識;汽輪機事故的分析與處理。技能訓練的內容主要有:汽輪機熱力系統圖的識讀;汽輪機設備的檢查;汽輪機及主要輔助設備、輔助系統的啟、停操作;運行中參數的監視和調整;汽輪機典型事故的判斷、分析及處理。

本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針對崗位和職業資格證書,根據職業要求。依據汽輪機運行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并將汽輪機運行值班員、集控值班員中級工考核標準、汽輪機運行崗位規范以及汽輪機運行規程融入教學內容,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專業能力和職業資格證書中相關考核的要求,實現雙證融通。

本課程內容選擇源于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標準,適應火力發電企業的要求,并跟蹤汽輪機技術的發展,適時調整更新教學內容,課程教學所涉及的任務和案例來自現場,教學內容貼近電廠的生產實際;以300MW亞臨界火電機組、600MW超臨界火電機組等典型機組及其仿真系統作為教學載體,與我國當前電力生產實際一致,使教學有很強的適用性。教學體現以應用為目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并與職業技能鑒定接軌。

2.教學內容的組織

本課程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基于熱力生產過程、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規律,組織序化教學內容,形成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的課程內容體系。

電廠汽輪機運行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是汽輪機及其輔助設備、系統的檢查、啟動、運行調整、停運、事故處理及停機保養等。通過對電廠汽輪機運行流程進行分析,以汽輪機熱力生產過程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能力為目標、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序化教學內容,設計五個學習情境:汽輪機輔助系統的運行、汽輪機的啟動、汽輪機的運行維護、汽輪機的停機和汽輪機的典型事故處理。前四個學習情境為基本學習情境,第五個學習情境為提高性學習情境。五個學習情境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到深,符合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從簡單到復雜)和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能力遞進)。每個學習情境既包含理論知識學習又包含實訓練習,理論知識和實踐通過“教、學、做”有機融合在一起。學習情境選取充分考慮實用性、典型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拓展性等因素。

本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充分考慮了本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和高職學生的特點,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理論知識以夠用、適度、能滿足完成工作任務的需要、適當兼顧可持續發展進行選擇。通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仿真實訓等環節完成教學內容,有序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三、教學模式設計

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本課程主要實施“教、學、做”一體、“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

1.“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

本課程的校內教學主要在設備模型室、熱裝配實訓室和仿真實訓室等場所進行。教學過程中邊教邊學,邊學邊做,學做合一。這種在學中做、做中學、學做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從操作中學到知識,又能用所學知識提升技能,實現知識技能一體、理論實踐一體,實現崗位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最終實現技能訓練能滿足企業需求的目的。

2.“任務驅動、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教學中按照“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這一過程進行。首先,教師布置任務,對學生進行任務描述,使學生明確任務的目標和要求。然后學生分小組查閱資料、收集信息,討論工作計劃,初步確定工作步驟,參考教師提出的意見后完善確定工作方案。接下來學生進行任務的實施,教師進行檢查和指導。最后教師、學生對結果進行檢查和評價,對整個過程進行總結和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行動過程的主體,教師是主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有關知識,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習,學生獲得相應的專業知識,并且學會學習,獲得一定的方法能力,培養交往溝通、團結協作的社會能力。

四、教學方法設計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本課程的教學中遵循學生認知規律,以學生為主體、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靈活采用仿真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在各項任務的教學過程中,根據任務特點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1.仿真教學法

教學中將用于企業員工培訓的仿真系統用于學生實習,用仿真機模擬真實的發電生產過程。在仿真機上教師邊講解邊演示,學生邊學邊練,學習電廠汽輪機安全運行操作的知識與技能。仿真控制室與現場控制室實現全范圍模擬,營造真實的現場氛圍,仿真教學還提供了多次重復訓練的機會,并能進行實時考核評價,根據學生的操作過程和操作結果對操作技能進行綜合考核評價。仿真運行系統的應用很好地解決了操作技能訓練的難題。

2.角色扮演法

在教學過程中,模擬發電企業的真實場景和工作任務,學生3~5人分為一小組,每一小組為一個運行班組,按照電廠的實際崗位,學生和指導教師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按企業運行模式進行工作和自我管理,并在工作過程中模擬電廠生產填寫《工作日志》和相應工作票。“角色扮演法”使學生體驗了電廠的真實崗位和生產任務,在學校學習到了企業的工作方法,并增強了團隊精神和崗位責任意識。

3.四階段技能訓練法

技能訓練教學主要由四個步驟組成:

(1)教師講解任務要求,講授必需的專業知識(教師講,學生聽)。

(2)教師邊示范操作邊講解工作要求與程序,告訴學生怎么做,學生模仿操作進行練習,并理解操作過程(教師演示,學生練習)。

(3)學生分小組進行操作訓練,教師進行輔導,并及時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4)學生完成訓練任務后,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評估、歸納總結(師生共同評價)。

4.案例教學法

在教學中引入來自工程實際的案例,通過案例講解分析加深對相應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種訓練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安全生產意識。

5.現場教學法

學習汽輪機輔助系統及汽輪機設備時,將部分課堂設在電廠等生產現場,并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指導老師,用真實的設備和系統、真實的工作過程、真實的場景進行教學,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并使學生感受真實的職業氛圍和職業文化。

6.任務驅動教學法

本課程設計了與汽輪機運行典型工作任務一致的學習任務,通過任務的實現完成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學會學習,獲得一定的方法能力。

五、課程考核評價方式設計

本課程采用多元評價方法,圍繞以學生為中心,構建知識、技能、職業素養并重的課程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全面系統地考核學生的知識掌握、技能素質的培養和發展等方面。評價的主體有教師,還有學生、企業員工。評價的方式有自評、他評、過程評價、口試、筆試、實際操作考核、專題報告等多種形式,不僅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還注重學生完成學習的過程,強調過程評價;不僅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注重學生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

學生的總成績由期末理論考試成績、技能考核成績和過程考核成績三部分組成。

期末理論考試占30%,通過口試、開卷筆試、閉卷筆試的形式進行,以考查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

技能考核占30%,根據崗位技能要求、依據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制定考核標準對學生操作技能進行考核。其中系統圖的識讀考核以口試形式進行,運行操作考核在仿真機上進行實際操作。

過程考核占40%,主要從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討論問題情況、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情況、操作訓練情況、出勤及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考查學生的知識、技能與職業素養,以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專題匯報、階段性考核等多種方式進行。

六、結束語

經過課程團隊多年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本課程不斷完善,課程研究成果在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火電廠集控運行專業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本專業畢業生出現了“就業率高”、“就業質量高”的雙高現象,畢業生受到了企業的歡迎和好評,用人單位對本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給予了充分肯定,也是對課程改革研究的肯定。

參考文獻:

[1]嚴中華.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15-16.

[2]湖北襄樊發電有限責任公司.300MW火力發電廠崗位規范[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職業標準:集控值班員[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4]電力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汽輪機運行值班員[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5]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篇7

關鍵詞:網絡平臺;混合式教學;生理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5)21-0132-02

生理學是一門研究機體生命活動中各種現象及其功能活動規律的科學,而人體生理學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并在醫學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主干地位。而生理學課程的知識理論性相對較強,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時常感到知識抽象、空洞、難懂、易忘,課堂氣氛沉悶、壓抑,教師很難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都受到很大限制。

本課題組自2013年以來依托多種形式的網絡教學平臺,面向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為學習者構建了獨立的、個性化、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以下為本研究的實施過程及效果評價。

實踐過程

1.對象

筆者將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4級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1班、2班學生隨機設為對照班和實驗班。其中,對照班200人,實驗班201人。

2.教材和授課教師

傳統模式教學組和混合式教學模式組均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白波和王福青主編的《生理學》教材。對照班和實驗班生理學課程由不同教師擔任,且其教學能力與教務處所反饋的近三年的教學水平一致。

3.方法

(1)搭建課外網絡學習平臺資源

搭建QQ群、博客和百度文庫網絡學習平臺資源,其中以QQ群為主,博客和百度文庫網為輔助資源。

首先,微課程建設。整個微課程設計是根據臨床專業崗位培養特點、生理學的課程標準及學科特點實施的,且嚴格遵循前期調研總結的微課教學設計原則,即值得學、想去學和容易學。其具體步驟如下:①根據知識點選取并確定主題。②本著內容合理、精練和聯系實際的原則選取教學內容。③根據三年制臨床專業學生學習特點分析學習者的學習態度,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④教學目標明確,十分鐘左右的微課,每講都提出問題,啟發學生多渠道解決問題。⑤制訂有創意的教學策略,如教學過程的情境化、問題化和案例化等。根據課程進度將相應章節和知識點的微課程上傳至QQ群。

其次,借助博客上傳相應章節的知識導圖、圖片和其他資料。

最后,教師遴選內容后,給學生推薦百度文庫中優秀的知識,學生注冊、登錄、下載,并做好筆記。

(2)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

實驗班的教學過程為,課前:教師要求學生通過QQ群學習微課程視頻,并反復觀看。同時,通過博客下載相應的知識導圖,總結知識點。知識點的課外拓展內容為百度文庫下載的優秀的相關學習資料。課中:教師利用課堂時間指導學生,每次輪一個學習小組講解章節內容的重難點,并闡述學習視頻時所遺留問題的答案。課后:教師總結知識點。對照班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法,教師布置課前預習教材內容,除了學生不觀看微視頻,不采用網絡平臺學習外,其他的教學環節與實驗班相同。

4.評價方法

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期末考試采用相同考題考核,同時對實驗班學生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問卷調查。

5.統計學方法

對兩班學生學習成績的分析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檢驗的顯著性水平設置為0.05。

實驗結果

1.兩班學生一般情況比較

實驗班201人,年齡18.4±0.6歲。對照班200人,年齡18.5±0.4歲。兩班學生的性別、年齡和入學成績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實驗研究要求。

2.兩班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實驗班學生的期末成績與對照班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205,P

0.01),如表1所示。

3.實驗班混合式教學模式問卷結果(如表2所示)

討論

混合式學習是數字化學習與傳統的課堂學習由各自獨立走向融合的產物,是對“網絡化學習”的超越與提升。[1]它是在人們認識到了數字化學習的局限性以及傳統課堂不可替代的情況下誕生的。[2]針對生理學的學科特點及現代網絡信息資源優勢,我們認為網絡學習資源具有對課堂教學的補充、注重資源的利用效率、注重自主學習能動性的培養及側重于知識的互動性的作用。[3]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索實現網絡課堂的高效利用,實現課堂內外統一的也即傳統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篇8

本學期軟筆書法校本課程的教學自開學以來,至今已按學期初計劃完成所有的教學任務,為總結經驗,改進不足,更好地服務于日后的教學工作,提高軟筆書法教學效果。特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予以小結。

    一、基本情況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中的瑰寶,傳承祖國文化藝術遺產,弘揚祖國書法藝術魅力,要從小抓起,從基礎抓起。為了給同學打造一個良好的軟筆書法學習環境,并結合我校實際,我班本學期繼續選擇軟筆書法作為校本課內容。一學期來,在校領導的關心下,我班堅實有效地完成了各項教學及工作任務,克服了種種困難,保證了活動的正常開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二、過程與成績

    1、通過描摹與練寫,學生們都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體驗到了中國文化藝術之美,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了。

    2、在軟筆書法學習過程中,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書寫姿勢,規范了他們的執筆姿勢。

    3、學生們均靈活掌握了毛筆楷書的基本筆畫書寫技法,都能夠寫出一筆漂亮的字。學以致用,對其平時的硬筆楷書的書寫、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社會交際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4、通過軟筆書法練習,學生們都養成了認真負責、專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學習習慣和良好品質。

    三、經驗與體會

    1、營造一個雅致的書寫環境。從兒童掌握軟筆書法的客觀規律出發,從腦、手、記憶、反應等諸多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在教學中要教給學生正確的書寫坐姿與執筆姿勢、運筆的輕重、結構的疏密、運行的緩急、氣勢的強弱、站寫的要領等。訓練小學生遵守漢字書寫規律,教給其正確的讀帖方法和臨帖方法,如看筆跡,悟其運筆過程,看結構悟其組合規律,臨帖時“字數宜少、遍數宜多”。,要求學生臨帖越像越好。通過一系列嚴格的學習及書寫訓練,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與書寫衛生習慣。書寫內容包括教材內容和課內外文章、詩詞、對聯、名言、警句等。切實地培養了學生的虛心、誠懇、一絲不茍的品德。

   2  、為了體現學生一個時期的軟筆書法學習程度和訓練結果,在校內多參加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比賽,如現場寫字競賽、書法作品展覽、開辟班級寫字園地、校園書法宣傳窗等。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使一些軟筆書法素質好、書寫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3、鼓勵有較高水平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自己喜愛的高水平的字帖作為臨摹的范本,鼓勵學生的寫字風格多樣化,并努力追求“提筆就是練字時”的境界。

    4、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布置適當的作業,而且還要講評。如對精心的作業不及時地講評或敷衍了事,這樣就無法從學生作品中獲得正確的反饋信息,從而無法準確地實施教學。

    四、問題與教訓

    在總結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我還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這些問題與教訓務必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認真研究和解決。

首先,個別同學在書寫和創作的過程中往往不能養成良好的書寫及衛生習慣,每次創作、練習都會有一些墨弄到桌面上或地下,活動結束都要重新打掃。其次,同學們在練習的過程中自覺性比較差。在輔導教師不在的時候不能好好地把握自己,不能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究其主要原因是個別同學還沒有意識到學習書法的重要性,看來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關于學習軟筆書法的重要性還得“老聲常談”,從而端正同學們學習軟筆書法的態度。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們的軟筆書法校本課教學工作在平實中求特色,在務實中求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會在日后的寫字課上及平時的板書書寫中繼續踏踏實實、穩步向前,不斷進取、向更高目標奮進。我一定會謹記“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以弘揚書法藝術為己任,以“認真、仔細、耐心”為學習的標準,在以后的教學及活動中,繼續保持好自己的風格,拼搏進取。在下個學期的校本課程教學工作中,我將以更加積極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熱情去努力完成工作任務,把書法這一校本課程及我校特色活動工作推向一個新的。

 

篇9

關鍵詞:一標多本 校本課程 專業化發展

1 對福建省教育改革項目“一標多本”內涵的理解

按照《福建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推進素質教育改革試點的要求,我校被列為“一標多本”改革項目的試點單位,“一標多本”是指當前中學課程改革實驗實行統一《課程標準》,適用多種版本教材并行的教育教學實踐。“一標多本”是中學課程改革實驗的必要組成部分,是意在改變過去材,統一結論,不能滿足學生需求,不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舊模式,以推進教育改革措施。此項改革項目力求在《課標》的指導下,根據生情、學情等情況在有效執行國家課程的同時,學校以特色辦學為方向,組織教師自主開發校本特色課程,開展辦學模式多樣化研究與實踐,穩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實驗,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發展個性,勇于創新的教育教學新模式,提高教育質量,形成鮮明的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

2 開發課程,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1 開發課程,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首先,教師要改變舊的課程觀念:學校的課程都是國家設置好的,我們的任務是執行課程計劃,把課程教好;要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教師參與開發課程就會有更多的課程主動權,同時還會加深對國家課程的研究和理解,使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的有機整合,有效地拉近了教與學的距離,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使學生所學課程更加適應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其次,開發課程,大多數教師還是愿意參與,但他們雖然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缺乏開發課程的理論指導,缺少課程開發的有關知識。要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要提高教師開發課程的能力,就要落實校本研究,引導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走向“教育教學研究者”“開發者”成為具有自學改進意識與自我提高能力的專業人員,在不斷的反思與創新、交流與合作、切磋與共享中成為實踐的研究者與開發者,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2 組織教師學習,科研中提高開發課程能力。

2.2.1 多重培訓,發展教師。只有學習,才能保證理念的先導作用,只有學習才能獲得開發校本教材的知識和資源。首先重視加強教師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其次,學校加強圖書館建設、建立電子閱覽室、外文網閱室、電子備課室,各學科組都有自己的網頁,并訂種類豐富的教學雜志,促使教師在上網,閱讀過程中,接觸前沿的教育教學理論,開闊自己的教育教學視角,從中汲取有益于開發課程資源的信息。再次,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為教師提供更多培訓學習的機會,提高課程的意識,提升開發課程的能力。好的課程首先由教師來開發,同時要由有水平的教師來教學實踐。外國語學校的外語老師,是“多本”課程開發的先行先試者,是學校其它學科老師“多本”課程的示范者。我們先后選送一批外語老師到北京、上海培訓,參加外語教師“國培”和名優教師研修班學習,到兄弟外國語學校去觀摩取經,推薦參加省級學科帶頭人培訓,邀請廈門外國語學校老師到?!巴卯悩嫛?,傳經送寶;引進北京外語教育專家進校,指導校本培訓,請市教院教研員到校進班聽課,開講座,組織外語教師“一標多本”教材培訓班,組織開展國家和省、市級課題研究實踐等,教師勤于學習,善于研究,積極實踐,提高教學水平,提高了教學質量,撰寫出一批有水平的論文、總結。

2.2.2 組織教師觀摩、反思中提高實踐課程能力。開發課程、實踐課程、學校重視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學校先后開展了網絡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公開課、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武大賽、骨干教師高級教師示范觀摩課、集備組教師“同堂異構”研討課,“新課程背景下有效課堂的實踐與研究”市級開放周活動,聘請名師聽課、評課,組織教師座談等形式,在各級各類的觀摩活動中,倡導教師對個人實踐的進行反思,只有反思才能真正成長,在觀摩活動別注意給教師提出觀摩研究的目標,引導大家暢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觀點的碰撞與交流中達到共識,在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提高自身教學實踐能力。

2.2.3 提供設施保障、做好課程資源建設。為了更好地推進項目實驗,我校專門建了外文網絡室和電子閱覽室,并定時開放,還購買了大量圖書,充實圖書館藏書,以方便師生查閱。還開展了綜合實踐活動,和愛爾蘭、日本國建立定期互訪活動,接待香港、新加坡等學生,選送學生到國外作為交流生體驗生活,提供經費帶學生參觀博物館,開展相關的科技創新活動,參加省市競賽都取得好成績,進行社會調查,通過校園網建設保障網絡資源信息搜索的暢通,還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做一些社會項目的調查,做好課程資源建設。

2.3 改變教師課程觀念,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2.3.1 引導教師樹立的正確的課程觀。現代教育觀念認為:課程不再是規范性的教學內容和教材,也不只是“文本課程”,更是“體驗課程”,即課程在本質不是對所有人都相同的一刀切的內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對給定的內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課程實施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適合其個性發展需要的積極的教育經驗的過程,因此,教師和學生都不是外在于課程的,都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都是課程實施中最具活力的部分,都是課程的創造者和開發者,課程不是“死”的,而是動態的、創生的。這些“一標多本”的理念都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讓老師們消化吸收,并自覺地轉化成教學實踐。所以我們在暑期分別開展了“一標多本”培訓會和推進會。

篇10

筆者所在學院的軟件工程系是成立于2005年的新專業,為校級特色專業。近年來,隨著對軟件工程特色專業建設進程的推進,課程體系日趨完善。針對軟件工程學科具有理論多且實踐性極強的特點,本系較大幅度地加大了實踐類課程和環節所占的比例,“軟件開發設計實訓”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門實踐課程。由于軟件工程學科發展速度很快,在軟件產業不斷發展,全國對高素質的軟件人才的需求量激增的形式下,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實踐類課程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更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提高教學和指導質量,為培養更加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的軟件開發人才打下堅實基礎。在我校教改基金的資助下,依托軟件工程教學團隊,本文對將軟件工程應用于“軟件開發設計實訓”課程的教學模式及主要措施進行探討。

1 選擇適當的軟件工程過程

“軟件開發設計實訓”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學會用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設計實際系統。結合軟件工程學科的發展和應用現狀,軟件開發過程主要采用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統一軟件開發過程)的方式組織軟件開發。rup是風險驅動的、基于use case(用例)技術的、以架構為中心的、迭代的、可配置的軟件開發流程。

rup分為初始、精化、本文由收集整理構造和交付四個階段,各階段涉及多種工作流【1】。rup的核心工作流主要包括:

需求捕獲工作流:需求捕獲通過對問題的理解和分析,確立問題涉及的信息、功能和系統行為,將用戶需求精確化、完全化。需求的焦點主要在初始和精化階段,在精化階段后期,需求捕獲的工作量大幅下降。

分析工作流:分析的主要工作開始于初始階段的結尾,和需求一樣是精化階段的主要焦點。精化階段的大部分活動是捕獲需求,分析工作與需求捕獲在很大程度上重疊。

設計工作流:設計的主要工作是位于精化階段的最后部分和構造階段的開始部分的主要建?;顒?。系統建模最初的焦點是需求和分析,在分析活動逐步完善后,建模的焦點開始轉向設計。

實現工作流:實現(實施)是關于把設計模型轉換成可執行代碼的過程。從系統分析師或系統設計師的角度看,實現工作流的重點就是完成軟件系統的可執行代碼。實現工作流是構建階段的焦點。

測試工作流:測試是一項相當主要的工作。測試工作流貫穿于軟件開發的整個過程。它開始于軟件開發的初始階段,而細化階段和構造階段是測試的焦點。測試是為了找出程序中的錯誤與缺限,而不能證明程序無錯。

rup就像一個元過程,通過對rup進行裁剪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開發過程,非常靈活,所以可以將其按本課程需要進行精簡,從而把深奧的理論指導融入具體軟件項目的開發設計中,讓學生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什么叫學以致用,消除畏難情緒,培養和增強在軟件開發設計中自覺遵從軟件工程思想的習慣。本課程使用的case(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工具集采用sybase公司的powerdesigner。

2 將有價值的軟件工程知識引入課堂,教學采用項目貫通案例

為讓學生在中小規模的實訓項目中也能體會到較大型項目通常會用到的一些軟件工程技術,讓本課程更有實用價值,教師需要對學生補充一些軟件工程相關知識,包括:設計模式、架構設計、類的持久化以及數據庫設計、面向對象實現以及文檔的書寫這四個方面。

為配合上述四個方面的軟件工程相關知識的介紹,教師采取“項目驅動的案例教學”方法【2】,在課堂講授中引入一個完整的、規模適中、難易適度的軟件項目案例。該案例需要通俗易懂而又具有實際意義,涉及的應用領域應該是學生較為熟悉的,這樣理解起來更為容易。以此案例完整的開發設計過程為主線,借助這個貫穿整個課程教學進程、文檔齊全的完整案例來將軟件項目開發設計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串連起來,著重展現上述四個方面的知識運用,讓學生熟悉和掌握軟件開發設計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技術。

3 學生實踐環節分小組按項目方式進行

由于在本實訓課程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一門先導課程:“軟件需求分析實踐”,所以可以把學生仍然按照在“軟件需求分析實踐”課程中的各小組成員組成來進行項目分組,這樣各小組便可將該課程中的最終成果——《軟件需求分析規格說明書》作為本課程的起點來進行,需求捕獲工作流便只需粗略進行。由于本課程側重于軟件開發過程的分析工作流和設計工作流,對實現工作流和測試工作流也只作粗略涉及。

每個項目小組通常為3到5人,分組時采用了優勢互補的方式,注意合理搭配,盡量讓每組各個成員具有不同的優勢能力,并讓其民主推選一名組長負責組內的組織和協調【3】。

教師的項目貫通案例教學分階段間插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每介紹一個階段的rup理論,就緊跟幾次課的學生實踐環節,如此交替進行,當教師的教學案例施教完畢,學生的項目也同步進行到最后階段。

項目進行中模仿軟件公司的例會形式,定期由項目小組長召開小組討論會(如每周一次),對最近這段時間的項目進展情況和技術問題進行討論。每個開發設計階段結束時教師均要求各小組給出相應的文檔,且每個階段完畢要進行一個模擬的里程碑式的評審(教師參與作為評審團的一員)【4】。

教師還應在課程即將結束的最后課時中對各小組的項目完成情況及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作一個分析總結,并讓各小組組長總結本組項目完成的經驗教訓,以利于同學之間取長補短,活躍思維,提高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4 依托教學團隊,理論及案例部分采用輪流授課法

筆者所在的軟件工程系于2009年底成立了軟件工程教學團隊。團隊兼顧了職稱、學歷、教學、科研的合理搭配,由有大型項目開發和管理經驗的老教師提供指導來提升年輕教師的教學能力,并讓其參與到科研項目中積累項目經驗。本課程的任課教師均由該團隊中選出。本課程所用的《軟件開發設計實訓指導書》的編寫由各任課教師分工完成,每人負責完成一章內容。本課程每個教學班安排30人左右,各教學班的教師全程負責該班整個課程的實踐指導環節。而理論及案例講授部分的教學則采用輪流授課法,實施方案是每個階段的課堂講授由編寫實訓指導書的相應章節的教師對全體教學班集體授課,其他教師同時到場輔導。具體各階段的課堂講授內容安排如下:

1)rup總論以及課程概述

2)設計模式

3)常用的軟件架構風格及適用情況分析

4)對象持久化與數據庫設計

5)面向對象實現及文檔編寫與整理

對應進行的學生的各階段實踐任務如下:

1)按既定方式確定各小組成員和組長,并且重新審核各組在先導課程“軟件需求分析實踐”中的最終成果《軟件需求分析規格說明書》,進一步完成分析模型,得出用例圖,分析類圖,序列圖及協作圖。這一階段學生需提交分析模型文檔。

2)按照設計模式重新設計類。這一階段學生需完成兩個任務:一是實現設計模型中的具體設計類,具體要求學生:使用設計模式和機制;創建初始設計類;確定持久類;定義類可視性;定義操作;定義方法;定義狀態;定義屬性;定義依賴關系;定義關聯;定義內部結構;定義泛化關系;解決用例沖突。二是完成用例實現的設計,主要設計模型內的協作關系,以設計類及其對象為基礎,描述各個特定用例的實現和協作。這一階段學生需提交設計模型、類圖和用例實現。

3)完成架構設計。這一階段學生需要設計包結構,完成系統設計模型圖的實現子系統、接口設計類及架構模型(組件圖),重新審查用例模型,得出用例模型的架構視圖。這一階段學生需提交子系統設計文檔、接口設計文檔及架構模型文檔。

4)根據持久類以及數據庫知識對數據庫進行設計(包括字段編碼設計)。這一階段學生需提交數據庫設計文檔。

5)本課程的最后階段。完成實施模型(部署圖);完成界面以及輸入輸出(報表等)設計;完成具體子系統的編程工作,并進行二次迭代重新審核前面的設計部分;整理測試報告;整理文檔并編寫軟件使用說明書。這一階段學生需提交組件圖、部署圖、輸入輸出設計說明及具體子系統代碼執行程序。

5 考核方式強調過程考核,開發設計能力與書寫文檔能力并重

本課程的實訓目標是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中小型應用項目的軟件開發設計。為此,我們提出了本課程考核的指導思想:重視實訓過程,看重軟件開發設計能力的提高,采用復合考核的方式,課程成績由平時考核、過程考核和項目驗收答辯成績組成。重點突出“會不會做”,強調對學生的實際開發設計能力考核,同時注意防止輕視書寫文檔的觀念。這種考核方式不但能更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加強軟件開發設計技能的培養,開發設計能力與書寫文檔能力并重,更利于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本課程具體的課程考核成績組成如下:

1)平時成績*10%(考勤成績*50%+小組開發設計工作中的合作精神表現*50%);

2)階段考核成績*60%(五個階段,各階段的能力表現及提交的文檔各占20 %);

3)項目驗收成績*30%(項目文檔匯總整理占50%,項目答辯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