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申論熱點之人肉搜索現象

時間:2022-04-17 05:19:00

導語:公考申論熱點之人肉搜索現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考申論熱點之人肉搜索現象

如何看待“人肉搜索現象

“人肉搜索”,指的是通過大量人工參與來尋找問題答案的網絡機制,即根據網絡上的一張照片、一個視頻場景、一個網名甚至一個QQ號碼,網民們互通信息進行尋找,往往可以挖掘出目標人物在現實中的真名實姓、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甚至此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經歷、親朋好友等私人信息也一概會“暴露于陽光之下”。近年來,“人肉搜索”事件層出不窮,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引發了不少爭議。那么,我們應當怎樣看待“人肉搜索”現象呢?它的存在合乎道德嗎?更重要的是,合法嗎?

一、從社會學的角度,如何看待“人肉搜索”現象產生的社會根源?

“人肉搜索”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其產生的社會根源肯定涉及多種社會因素,但就其得以發生的條件來看,主要涉及三方面因素:互聯網、焦點社會問題和網民。

首先,隨著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使原本人們認為是“深不可測”的互聯網等高技術信息產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而且日益“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使各種社會信息迅速得到更大范圍地傳播和網民在虛擬的“網絡社區”進行各種形式的超時空的社會互動成為現實。可以說,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達是“人肉搜索”這種新社會現象產生的物質基礎。

其次,中國當前正處于社會過渡轉型時期,由于思想多樣、價值多元、規范缺失、道德弱化等原因,出現了一些社會失范問題,而且有些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及時有效地得到解決,引起人們普遍關注。比如,前段時間被“人肉搜索”曝光的一些輕視生命、婚外戀、造假、不遵守公共規則、以強欺弱以及違反基本道德的事件,就是如此。人們為什么對此高度關注?我認為主要是這幾年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對物質以外的社會價值普遍關注與追求,比如社會公平、公正和正義。

再次,產生“人肉搜索”現象的直接動因應該是網民的廣泛參與。從微觀心理層面來看,為什么網民樂于廣泛參與此事呢?我認為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獵奇探究的心理。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希望打破沙鍋一探到底,是每個人自然產生的、普遍具有的心理活動。二是減壓宣泄的心理。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上講的“投射”。將自己積累在心中的壓抑情緒,發泄到網絡上聲討的那個人身上,以此來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三是平等參與的心理。每個人都盼望獲得平等和尊重,希望自己能夠擁有發言權。“網絡社區”給予了人們平等參與的權力,使人們由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變為主動的信息提供者,自我成就感得以提高。四是追求自我實現的心理。我們每個人都看重自己的價值,都有施展能力、實現目標的本能愿望。競爭日趨激烈和相對復雜的現實社會充滿了變數,實現自我價值并非易事。相對而言,虛幻的網絡世界所創造的獨特的網絡溝通環境,卻正好能夠滿足網民追求自我實現的心理要求,他們從中可以感受到自身具有的潛在能力,品嘗到自我“義舉”被網友認同的自我價值感。

二、有人說,“人肉搜索”是“天使”,能在最短的時間揭示真相,看上去“恐怖”,實際卻很“正義”;有人說,“人肉搜索”是“魔鬼”,是“網絡暴力”。如何評價“人肉搜索”?

社會學家認為,絕大多數社會事物和現象都具有社會正功能和負功能,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所以,我們對待任何事物和現象,都應客觀辯證地去看待它的社會作用,對待“人肉搜索”也是如此。如果“人肉搜索”超越一定界限,甚至向“私刑”的性質發展,就會傷害當事人、激化矛盾;而運用得當,又確實能對社會有所幫助。所以,我們對其社會功能應一分為二地進行分析。

總的來說,“人肉搜索”的社會正功能主要表現在:一是對社會的假、丑、惡等現象進行揭露,起到社會輿論監督與制約作用。二是對廣大普通網民來說,可以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示,以便更好地規范或矯正自己的言行。三是可以促進真善美、公平正義等在社會生活中得到弘揚。

但是,我們在看到“人肉搜索”正功能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其社會負功能主要表現在:其一,如果在不知事實真相的前提下,任意挖掘他人的個人信息,并在網絡公共領域隨意散布,以至于影響他人的家庭生活甚至工作學習,這就很可能成為不道德的行為,甚至是違犯法律的行為。其二,“人肉搜索”如果被濫用,就會轉化為網絡輿論暴力工具,失去公平正義的立場,反而破壞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其三,由于網絡規則的不健全,“人肉搜索”很有可能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成為攻擊他人的工具。

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將“人肉搜索”貼上“天使”或“魔鬼”的標簽。我們應發揮“人肉搜索”的社會正功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所帶來的社會負功能得到有效抑制或降到最低。我想這些除了依靠網友的道德自律、網絡監管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外,還需要盡快建立健全網絡社會規范,為實現網絡社會和諧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