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關注民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

時間:2022-12-12 11:37:00

導語:“高度關注民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度關注民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

高度關注民生”,不要膚淺地認為只是為了強調一種姿態和口號,應該懂得,這是一個以政治語言來表述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刻命題,抓住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只有高度關注民生,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能真正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

一個深刻的歷史唯物主義命題

所謂民生問題,即有關國民的生計與生活問題,孫中山曾經將民生問題概括為衣、食、住、行四要素。不過,時代在發展,民生問題的要素也在不斷變化。在現代社會中,民生和民主、民權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來的生產、生活資料,上升為生活形態、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質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體樣態。就我國目前而言,民生問題突出表現在就業再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方面。所以,民生問題說到底,就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問題。

生活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與文化現象,人類的生活不是簡單的動物式生存,而是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更重要的是人對自身的生活有需求指向,即不僅要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而且也要滿足自身豐富的享受、發展需要。在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學說中,最重視的是人,最關注的是人的生活,并把人及其生活作為自己理論的重要基石。馬克思說:“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32頁)馬克思在闡發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時,有一個“生活的生產”的重要理論預設和理論命題:“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同上第43頁)這個命題強調了人的“生活”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賴以存在的舞臺,又是一切物質生產的最終目的,揭示了“生活”的本源性和生活與生產的互動生成關系,從而把社會發展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統一了起來。因此,生活、生活方式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范疇。

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在闡釋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和社會理論時,在強調物質生產的重要性的同時,恰恰丟掉了“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生活的生產”,“為了生活的生產”這樣一些重要思想,其結果使“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成為“唯物化”、“見物不見人”、“遺忘生活”的歷史觀、發展觀,并導致在發展實踐中擺錯了生產和生活、人和物的關系,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現實后果。正確解讀馬克思的這個基本命題,對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民生問題無小事

民生問題不僅事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影響著黨的執政基礎。只有把民生問題作為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科學發展觀才得以落實,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得以構建。

中國自古以來就將“民生”與“國計”相提并論,民生問題一直與國家發展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儒家治國理政思想的核心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管子》指出:“以人為本,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危。”《左傳》強調:“政之所興,在順民心。”這些論述,無不反映了古代先賢對民生問題的重視。然而,民生問題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很少受到過真正的重視,反而民不聊生似乎成了中國歷史的一種常態,官本位的文化更是積淀得異常深厚。只有到了新中國成立后,民生問題才真正受到關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即是倡導并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宗旨的。但遺憾的是,“十年動亂”和計劃經濟對生產力的束縛,國家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獲得發展,解決民生問題的成效在計劃經濟時代也并不很大,所以,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依然是共同貧困的局面。改革開放近30年來,民生問題受到普遍關注,改革開放的進程,其實就是不斷重視民生、改善民生的過程。鄧小平對此有很多講話,其中明確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判斷是非得失的重要標準,強調一切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始終要看“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同志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代領導集體更是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權為民所用,權為民所享,利為民所謀”日益深入人心。這種觀念的變革和發展理念的革新,把發展觀落實到人民的生存、發展等基本民生問題上,正在引領著我們國家邁向現代、文明、進步的全新發展階段。

一個和諧的社會,不是沒有差別的社會;但這種差別應是大多數社會成員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說,在和諧社會中,大多數人可以保持活力,能生活得很好。只有這樣,社會才能保持良性的和諧發展狀態。而解決民生問題,正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執政黨和政府從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入手,加大資金等投入,強化公共服務,使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舒適。諸如:把基本民生問題列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從整體上進行戰略部署和統籌考慮,統一規劃;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充分運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保障民生;調整公共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財政對基本民生問題的投入;建立和完善覆蓋面廣的社會保障體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大扶貧工作力度,保護和改善勞動生活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這些問題解決了,人民生活安定、富裕了,社會的和諧程度也就提高了。

要切實解決好四個基本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民生得到了極大改善。然而,經濟指標的增長與發展,并不意味著中國民生問題已經得到全面解決。因為前一個時期解決的民生問題,主要是初級階段的初級民生問題,而現在民生問題與時代的發展同步,其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擴展,并且由單純的物質生活轉向全面化。諸如階層差距和分配差距的擴大、就業難、看病難、上學難、買房難、食品安全等問題,這些都是當前民生的基本問題,都是需要重點解決的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未來十幾年,是我國就業壓力最大的時期,特別需要提高城市對就業的綜合承載能力。實踐證明,一個城市吸納外來人口就業的能力越強,這個城市就越有活力;而提高城市就業的門檻,就犧牲了城市發展的動力。看一座城市繁榮的程度,不要看有多少高樓大廈和寬闊的街道,而是應該看能不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為就業人口提供哪些吃住行和社會安全的條件。要強化政府促進就業的職能,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要加強對大學生和退役軍人的就業指導和服務;逐步將再就業政策扶持范圍擴大到城鎮集體企業下崗職工;要著力幫助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通過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維護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教育是民生之基。人力資源豐富是我國的最大優勢,要把人口多的壓力變為人力資源財富,必須通過發展教育提高人力資源能力。在中國,家庭與個人對教育的投入不僅是普遍性的,而且大多是不惜代價的,不管是有錢人還是貧困的人,送子女接受教育非常自覺。從現實來看,政府應當進一步強化責任,加大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撥款。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建設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技能型人才短缺,是當前人才結構中的突出矛盾,其根源在于職業教育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發展滯后。必須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勞動者就業的能力,努力使勞動者人人有知識、個個有技能。針對目前高等教育的弊端,要注重增強學生的四種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改變有事沒人干,有人沒事干的現狀,提高全社會的創業能力。

分配是民生之源。加強收入分配的宏觀調節,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促進共同富裕。通過擴大就業,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健全最低工資制度、完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標準等舉措,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完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中充分體現追求效率的精神與原則,而在再分配中充分體現公平的精神與原則,第三次分配則要體現社會的文明程度與道德水準。現在應當將重點放在理順初次分配的關系與提高再分配力度上,要提高勞動者的收入在國民財富中所占的份額,同時強化再分配的力度,包括地區之間的轉移支付、階層之間的轉移支付。同時,通過強化社會責任,借助政策引導大家參與慈善公益事業,逐步把第三次分配的水平提到一個新高度。

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說,“社保”是人民生存和發展的依托。我國國民經濟持續20多年高速增長,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仍然相對滯后,因此,應當加快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步伐。這個保障體系可以是低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但必須是一個沒有漏洞的網絡,不能讓一部分人因為陷入生活困境而失去希望。社保的目標,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裝進“保險箱”,完善和健全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障機制,大力加強對特殊困難群眾的救助,確保弱勢群體的生活底線,使人民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其屋,衣食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