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經理建國60年優秀征文

時間:2022-09-29 08:49:00

導語:工廠經理建國60年優秀征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廠經理建國60年優秀征文

童年的“野味”

我的童年是在太湖之濱一個軍營中渡過的,其時為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之交,正當共和國的短缺年代。短缺的年代里除了政治運動以外一切都短缺,“計劃”內的食物常常無法填飽人們的肚子,于是除了各顯神通盡力去獲得“計劃”之外的食物,人們還自力更生獲取“野味”以補短缺——那時的草民百姓誰沒有一些尋野菜捉野物的經驗?

貪嘴好吃是兒童的天性,我那時吃過各種各樣的“野味”。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那些讓我解饞充饑的“野味”至今難忘。

桑椹

太湖周圍是中國的絲綢之鄉,養蠶繅絲非常普遍,而蠶的食物就是桑樹葉,因此綠葉紛披的桑樹在鄉間隨處可見。

我上小學一、二年級時的學校距軍營七、八百米遠,在一個小坡上,坡下左前方一條小溪環繞而過,隔著小溪就是一片桑樹林,大概有五、六畝的面積,站在教室門口就能看到那綠油油的一片。

印象中的桑樹不算高,剛剛沒過頭頂,但已足以讓我們在虬枝盤伸的桑林中嬉戲。不過最大的樂趣還在于桑樹結出的果實桑椹——我們當時稱它為桑子。

每當春暖花開時節,上下學時經過那片桑林,看見枝葉間已然垂吊起青白色的簇簇桑子,心里就癢癢地。過一段時間,有些桑子開始染上了紅暈,明知并未熟透,還是會忍不住摘一兩顆吃,酸中帶些許甜。終于到了單衣快要穿不住的時候,肥大桑葉下的桑子們都已變得紫中帶黑,薄薄的皮兒好像就要被汁水漲破,這就可以吃了——上下學路上吃,帶到學校吃,也帶回家吃。甘甜解渴的桑子給我們帶來多少滿足。

我們吃桑子時是從樹上摘下就放進嘴里,想來當年的農藥也很短缺,一般不用在桑樹上。不過大人們對我們這種吃法很不以為然,母親常常責怪我們不講衛生,說上面有蟲子爬過,總要把帶回來的桑子放在水龍頭下沖洗,再用熱開水泡一下,才放心。

后來讀《詩經》,其中有云:“于嗟鳩兮,無食桑椹。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痹瓉沓陨W拥臍v史還挺久遠。

榆錢

榆錢是榆樹的花狀種子,學名叫榆莢,因酷似古代串起來的麻錢而得此俗稱。韓愈的《晚春》詩道:“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彪m語帶譏諷,倒也生動地描寫出榆錢那粉白似雪的形象。

那時的軍營里房前屋后長著不少榆樹,枝葉繁茂,夏日里灑下令人愜意的濃蔭。不過,最讓我們這些軍營孩子們感興趣的還是那春天的榆樹,因為隨著春意漸濃,它的細枝上生出了一串串榆錢,隨風搖曳,清香撲鼻,采下來就能滿足口腹之欲。

榆樹高大威猛,所以采榆錢還須做一番努力:膽大的孩子挽著籃子手腳并用爬將上去,騎坐在枝杈上,輕而易舉便能采滿一籃。不會爬樹的孩子則須借助工具了。工具很簡單:一根長竹竿,較細的那一端用刀劈開一段即成。采榆錢時,把竹竿高高舉起伸向樹冠,用劈開的兩片夾住一條細枝的根部,用勁一扭,一串榆錢就落了下來。

采榆錢時自然是邊采邊吃:手握榆枝順勢一捋就是一把,塞進嘴里嚼得汁液滿口。榆錢馨香清甜,綿軟爽口,令人難忘。

榆錢也能做菜吃。母親將采回來的榆錢以清水淘洗干凈,或加油鹽炒熟,或做成羹湯。也可以把白糖拌勻在榆錢中吃,但因當年白糖是憑票供應的稀罕物,所以只能偶爾為之。

清代詩人郭誠的《榆莢羹》一詩吟道:“自下鹽梅入碧鮮,榆風吹散晚廚煙。揀杯戲向山妻說,一箸真成食萬錢。”榆錢之美盡在其中。

知了

軍營里綠樹繁茂,于是盛夏季節蟬的鳴叫聲總是此起彼伏。尤其是最熱的中午,正當午休時間,蟬鳴陣陣,使喧鬧了一上午的營區顯得格外寧靜。我們那時只知道蟬的俗稱知了,吃完午飯后到營區用頂部附著粘物的細竹竿粘知了玩是我們樂此不疲的游戲。

知了還是我們的“野味”。當然,做“野味”的知了并非乍著翅膀在樹上鳴叫的那些,而是羽化之前帶著殼的幼蟲。

捉知了幼蟲一般是在晚飯后,太陽已經落下,但天光仍亮。到樹下撥開落葉低頭尋找,發現那細小的洞眼,用手指捅開,伸入一小根細枝,過一會兒提起來,末梢上就是一只知了,那細爪還緊緊地抓著枝條。有的人更頑皮,往洞里灌滿水,那憨頭憨腦的知了就自己蹣跚地爬了出來,被逮個正著。

捉了幾十只知了,天已經暗下來了,興沖沖帶著戰利品回家。把知了用火烤熟,剝殼去爪而食,其肉鮮嫩,其味濃香,略帶一絲泥土腥。如果把知了用油炸一炸,外焦里嫩,那就更好吃了。不過當時食油是計劃物資,每家每月的定量不多,不能常用來炸知了,所以烤著吃的時候居多。

現在想來,這知了給當時不能經常吃肉的我們補充了不少營養。不過,后來讀到唐人的“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和“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等詠蟬詩,心里多少有點兒內疚。

時下流行吃野味,但似乎沒有人吃知了。

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童年吃“野味”的日子恍若隔世。現在衣食無憂的孩子們大多不解此“野味”,這或許讓他們少了些許與自然萬物接近的機會,但卻代表著他們乘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車。更重要的還在于,昨非今是,彰顯著中國滄海桑田般的巨大進步。